现代汉语动量词的分类
现代汉语基础知识—词类

现代汉语基础知识—词类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是实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是虚词。
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
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
形容词: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样式、性质等,如"多、少、高、胖、死板、奢侈、胆小、丑恶"。
数词: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
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
现代汉语语法:词性

现代汉语语法:词性学习方法:记住各类词性的特征,记住他们的区别,多做练习,多通过练习进行比较,并适当加以复习。
词的定义: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词的分类:汉语的词,根据其语法功能,分为两大类:实词和虚词;十二小类:名动形数量代(实词),副介连助叹拟(虚词)。
名词(一)定义:指人或事物的名称的词。
例如我们身边的事物:教室、灯、文具、电风扇等。
(二)小练习: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名词(1)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
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
(2)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
(3)正午习字,晚上对课。
(4)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
(5)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
(6)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7)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
(8)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
(9)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10)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
动词(一)动词的定义:表示行为、动作、心理活动、发展变化、存现消失等意义的词。
(二)动词的分类1 表示行为动作:走、跑、站、停、来、去、说、学习、起飞、审查、认识2 表示心理活动:想、觉得、爱、恨、怕、喜欢、讨厌、打算、希望、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3 表示发展变化:生长、成长、发生、演变4 表示存现消失:有、存在、失去、死亡、消失5 表示可能、意愿:能够、会、要、敢、能、应、肯、敢、得(děi)、应该、可以、必须、应当、愿意,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6 表示判断:是7 表示趋向: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来、升起、降落,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现代汉语动量词的分类

2018年第3期No.32018华文教学与研究TCSOL Studies总第71期Sum No.711.引言现代汉语动量词内部还存在着“去范畴化”(decategorization)程度的差异,这也导致了成员间语义和句法功能的不同。
传统语法体系将动量词分为“借用动量词”和“专用动量词”两大类。
借用动量词又分为“时间量词”“器官量词”“工具量词”“伴随量词”和“同形量词”等。
(吕叔湘,1944;朱德熙,1982;何杰,2008)这种从来源角度所做的分类简单、方便,但对动量词的语义和语法分析并无太多实用价值。
邵敬敏(1996)对这一分类系统进行了全新的改进,通过动词与动量词的选择关系,结合动词与动量词的语义特征,将动量词分为:A.通用量词B.自主量词C.借助量词D.情态量词等四类。
“动作的次数,一方面和‘量’的观念有关,一方面也和‘时’的观念相关。
”(吕叔湘,1944)基于此,邵先生将“时量词”和“通用量词”视为动量词的第一个层次,所有的“有量动词”都可与这一层次的量词结合,从A类到D类动量词所能结合的动词越来越少。
这一分类系统深入动量词的语义内部考察动词与动量词的选择限制关系,分类更贴合实际。
刘街生(2003)将动量词视为介于[+计时]和[+计事]之间的连续统,认为借用动量词具有“工具论元含义,是使动词所表达的事件具体化的重要成分,也是构成事件的重要成分。
”周娟(2007)也指出,“计次或计时,是动量词共同的表意功能”,并从表意功能出发,将动量词分为“纯计数量词”“纯计时量词”“数时量词”“工具量词”“结果量词”“情态量词”,打破了传统的“专用”和“借用”的分类模式。
李湘(2011)对名词类借用动量词的功能和身份进行了深入考察,认为借用动量词不仅具有“计事”功能,更是一种复现同指事件的表达策略,具有核心论元(core argu⁃ments)地位;专用动量词为非核心论元(non-core/extra arguments),在论旨角色上属于外围语义成分。
现代汉语的词性分类

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两类12种词性。
一类是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
一类是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之樊仲川亿创作实词一.名词暗示人和事物的名称叫名词。
如“黄瓜、猪、马、羊、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1、暗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中国”。
2、暗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品质、友谊、方法”。
3、暗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二.动词动词暗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更。
1、有的动词暗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吼、叫、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2、有的动词暗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3、有的动词暗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经经常使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4、还有一些动词暗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来”,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暗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5、“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是”也成为判断动词。
三.形容词形容词暗示事物的形状、性质、颜色、状态等,如“多、少、高、矮、胖、瘦、死板、奢侈、胆小、丑恶、美丽、红色”。
状态形容词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等前面不克不及加“很”。
四.数词数词是暗示事物数目的词。
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
五.量词量词是暗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
汉语的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
1、名量词暗示事物的数量,又可以分为单位量词和度量量词。
现代汉语的词性分类和特点

各类词性和特点。
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
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
一.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
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3、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二.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1、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3、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4、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汉语词性分类汉语词性分类大全及介绍

汉语词性分类一、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名词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词。
例如:指人的:鲁迅、农民、工人、作家、老师、学生指物的:日、风、山、马、稻子、飞机、原子、计算机、车辆、纸张、道德、法律、文化表时间的:春天、明年、早晨、星期天、现在、刚才表处所的:马来西亚、北京、凯旋门、大庆、亚洲表方位的:上、下、前、左、右、东、南、内、外(单纯的)以上、以前、以东、上边、上面、东边、西边、里头、外头、中间(合成的)(二)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
例如:表示动作行为:走、坐、听、看、批评、宣传、保卫、学习、研究、进行、开始、停止、禁止表示存在变化消失:存在、在、有、等于、发生、演变、发展、生长、死亡、消灭表示心理活动:爱、恨、伯、想念、打算、喜欢、希望、害伯、担心、讨厌表示判断:是表示可能意愿必要(助动词):能、能够、会、可以、愿、愿意、肯、敢、要、应当、应该、配、值得表示趋向(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开、过、起、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开来、过来、起来、去、上去、下去、进去、出主、回去,开去、过去动词的语法特点:1.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动作短暂”或“尝试”的意思,是时态的表示法。
单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A 看——看看想——想想试——试试讲——讲讲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BAB学习——学习学习批评——批评批评讨论——讨论讨论休息——休息休息动词比较复杂,有的需要加以说明。
1.动词“是”I. “是”用在名词前边是动词,这种“是”常常表示主语“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
例如“鲁迅就是周树人”、“牛是反刍动物”、“他是个开车的”、“是他救了我”;此外,“这一年,人家都是丰年,我是歉年,收完秋就没吃的了”等里面的“是”仍是动词,作谓语。
II. “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肯定,含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可以看作语气副词,作状语,例如“我〔是〕懂了”、“他〔是〕勇敢”、“这样做〔是〕好”。
现代汉语词类讲解

辨别词性的技巧
• • • • • • 根据词的类别意义直接判断。如:飞机 用鉴别字来帮助确定。如:钱、想法 用类比的办法确定。如:一股脑儿 用排除法确定。如:金、男、大型…… 权衡同类的词,比较,概括:那些、这个 区分临时用法和固定语法。
辨析词性实战练习
• • • • 充分——充满——充斥——充足——充数 盼望——盼头——愿望——愿意——主意 现在——正在——当前——原来——过去 大肆——特殊——分外——屡次——刻苦
(八)副词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表示程度、 范围、时间频率、情态、语气等的 词
1、副词的语法特点
• 只能做状语;不能做其他成分; • 除 “不”“没有”等少数副词外,不能单 说; • 本身不在受其他的词修饰; • 有时一个副词在不同场合有不同意思;
2、副词分类
• • • • • • 程度副词 范围副词 时间副词 语气副词 情态副词 肯否副词 最 很 太 极 更 非常 稍微 都 全 只 仅 总共 几乎 一律 刚 才 就 正 已经 立刻 渐渐 难道 究竟 简直 幸亏 未必 大力 大肆 亲自 欣然 默默 不 没 别 甭 没有 必定 一定
表示事物的单位
1、量词的语法特点
• 不单独使用,常与数词、代词组合; • 可以重叠,表示“每一”。
2、量词的分类
个 斤 双 些 只 头 件 根 支 块…… 两 丈 尺 升 斗 亩 顷 副 打 套 批 帮 伙 群 点
名量词
动量词
次 回 下 阵 遍 趟 番
(六)代词
具有指代作用的词
1、代词的分类
(三)形容词
表示性质、状态的词
1、形容词的语法特点
• • • • • • 表示性质、状态的; 可以用副词“不”否定; 受程度副词“很”的修饰; 经常做谓语、定语,也能做状语、补语; 不能带宾语; 一部分形容词可以重叠;AA AABB ABAB
现代汉语常用的量词有600个左右存在着

量词的使用现代汉语常用的量词有600个左右名量词和既为名量词又为动量词的词一共60 个,分别为:名量词:倍、层、点、段、封、个、公斤、公里、间、件、角、斤、句、棵、克、里、辆、毛、米、篇、双、岁、条、位、些、页、一些、元、张、只、支、座、班、杯、本、笔、分、号、节、口、块、门、瓶、头、种、根、片、家。
兼作名量词和动量词的:把、次、道、回、刻、岁、下、些、一些、场(上声)、口、声用来表示人、动物或某物体的数量、类型或次序的:个、些、一些、场(上声)、口、声。
位、种、号①。
2.和物体形状有关的量词:条、段、块、根、棵、片、节、支、张。
可以用于课堂上说明文字数量的:句、段、篇。
用于比较的:倍、点用于表示多数事物的:双。
用于度量衡的:公斤、斤、克、公里、里、米、号、点、刻、分、元、角、块、毛、分。
从名词借用过来的量词:笔、本、班、杯、瓶。
其他一些有相对固定的适用对象的量词:层、封、间、件、辆、只、头、座、门。
顺口溜记忆方式对于记忆一些相关的或者相反的知识点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1. 一支(枝)铅笔细又长,“条、根、节、段”也一样。
一张桌子平又平,一块蛋糕方正正。
一片树叶薄又平,一片草地真干净。
要说植物用“一棵”,一棵柳树在路旁。
2. “一个”应用很广泛,但是有时不要选。
说“一名”是正式,说“一位”是尊重,说“一伙”是不满,“一群一帮”是一般,“一群”还可说动物。
最好使用哪一个,看看词、句你再选。
3. 一把糖果装满手,抓一把糖果给妞妞。
4. 朋友困难帮一下,有时也说帮一把。
常用的量词存在着“一个量词搭配一个名词”、“一个量词搭配多个名词”、“多个量词搭配一个名词”的情况汉语量词除了具有表示数量的意义外,还蕴含着一定的文化意义,也就是社会赋予量词的引申义、比喻义、联想义、象征义、感情色彩等特有的含义。
例如“根”作为名词指的是树根,因为树根指的是长条形的,转化为个体量词后用于表示长条状的事物。
在“一根绳子”中,“绳子”与“树根”是两个性质不同的事物,只因二者有相似的地方,就借助“树根”的形来显示“绳子”的形。
现代汉语的词性12种分类

现代汉语的词性12种分类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两类12 种词性。
一类是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
一类是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实词一.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叫名词。
如“黄瓜、猪、马、羊、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中国”。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品质、友谊、方法”。
3、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二.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1、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 来、去、说、走、跑、吼、叫、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3、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4、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来”,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5、“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是”也成为判断动词。
三.形容词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颜色、状态等,如“多、少、高、矮、胖、瘦、死板、奢侈、胆小、丑恶、美丽、红色”。
状态形容词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等前面不能加“很”。
四.数词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
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
五.量词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
汉语的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
1、名量词表示事物的数量,又可以分为单位量词和度量量词。
汉语词性分类及用法

汉语词性分类及用法汉语词性分类及用法汉语又称华语、中国话、中文等,属汉藏语系,至少15亿使用者,是中国、新加坡的官方语言,亦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汉语词性分类及用法,欢迎阅读参考!!一、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
(一)名词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词。
例如:指人的:鲁迅、农民、工人、作家、老师、学生指物的:日、风、山、马、稻子、飞机、原子、计算机、车辆、纸张、道德、法律、文化表时间的:春天、明年、早晨、星期天、现在、刚才表处所的:马来西亚、北京、凯旋门、大庆、亚洲表方位的:上、下、前、左、右、东、南、内、外(单纯的)以上、以前、以东、上边、上面、东边、西边、里头、外头、中间(合成的)(二)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
例如:表示动作行为:走、坐、听、看、批评、宣传、保卫、学习、研究、进行、开始、停止、禁止表示存在变化消失:存在、在、有、等于、发生、演变、发展、生长、死亡、消灭表示心理活动:爱、恨、伯、想念、打算、喜欢、希望、害伯、担心、讨厌表示判断:是表示可能意愿必要(助动词):能、能够、会、可以、愿、愿意、肯、敢、要、应当、应该、配、值得表示趋向(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开、过、起、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开来、过来、起来、去、上去、下去、进去、出主、回去,开去、过去动词的语法特点:1、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动作短暂”或“尝试”的意思,是时态的表示法。
单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A看——看看想——想想试——试试讲——讲讲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BAB学习——学习学习批评——批评批评讨论——讨论讨论休息——休息休息动词比较复杂,有的需要加以说明。
1、动词“是”I、“是”用在名词前边是动词,这种“是”常常表示主语“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
例如“鲁迅就是周树人”、“牛是反刍动物”、“他是个开车的”、“是他救了我”;此外,“这一年,人家都是丰年,我是歉年,收完秋就没吃的了”等里面的“是”仍是动词,作谓语。
汉语词性分类

• 动词的语法特点: • 1.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动作短暂” 或“尝试”的意思,是时态的表示法。 • 单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A • 看——看看 想——想想 • 试——试试 讲——讲讲 • 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BAB • 学习——学习学习 批评——批评批评 • 讨论——讨论讨论 休息——休息休息
• • • • • • • • •
(五)量词 量词是表示计算单位的词。可分两类: 1.名量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单位。 (1)有专用的,如: 度量衡等单位:尺、丈、升、斗、两、斤、磅、吨、 分、亩、顷、刻、元、角、米 个体单位:个、位、件、本、间、把、条、根、棵、 张、匹、块、片、 只、架、枝、艘、辆、幅、座、句、段、篇、章、首 集体单位:双、对、副、堆、批、群、帮,班、套、 串、打(dá)、伙 不定单位:些、点
• 动词比较复杂,有的需要加以说明。 • 1.“是” • I. “是”用在名词前边是动词,这种“是”常常表示主语“等 于什么”或“属于什么”。例如“鲁迅就是周树人”、“牛 是反刍动物”、“他是个开车的”。 • II. “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肯定,含有“的确”、 “实在”的意思,可以看作语气副词,作状语,例如“我 〔是〕懂了”、“他〔是〕勇敢”、“这样做〔是〕好”。 • 2.“有” • “有”只当动词用,不能当副词用。例如: • 请问,这里有卖钢笔吗?(错) • 请问,这里有钢笔卖吗?(对) • 李光有在吗?(错) 李光在吗?/李光在不在?(对) • 李老师有教过你吗?(错) • 李老师教过你吗?/李老师曾经教过你吗?(对) • 有受伤吗?(错) 受伤没有?(对)
汉语词性分类: 实词——名、动、形、 数、量、代 虚词——副、介、连、 助、叹、拟
汉语词性分类
• • • • • • • •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现代汉语词性分类现代汉语词性分类一、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名词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词。
例如:指人的:鲁迅、农民、工人、作家、老师、学生指物的:日、风、山、马、稻子、飞机、原子、计算机、车辆、纸张、道德、法律、文化表时间的:春天、明年、早晨、星期天、现在、刚才表处所的:马来西亚、北京、凯旋门、大庆、亚洲表方位的:上、下、前、左、右、东、南、内、外以上、以前、以东、上边、上面、东边、西边、里头、外头、中间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
例如:表示动作行为:走、坐、听、看、批评、宣传、保卫、学习、研究、进行、开始、停止、禁止表示存在变化消失:存在、在、有、等于、发生、演变、发展、生长、死亡、消灭表示心理活动:爱、恨、伯、想念、打算、喜欢、希望、害伯、担心、讨厌表示判断:是表示可能意愿必要:能、能够、会、可以、愿、愿意、肯、敢、要、应当、应该、配、值得表示趋向:上、下、进、出、回、开、过、起、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开来、过来、起来、去、上去、下去、进去、出主、回去,开去、过去动词的语法特点:1.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动作短暂或尝试的意思,是时态的表示法。
单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A看——看看想——想想试——试试讲——讲讲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BAB 学习——学习学习批评——批评批评讨论——讨论讨论休息——休息休息动词比较复杂,有的需要加以说明。
1.动词是I. 是用在名词前边是动词,这种是常常表示主语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
例如鲁迅就是周树人、牛是反刍动物、他是个开车的、是他救了我;此外,这一年,人家都是丰年,我是歉年,收完秋就没吃的了等里面的是仍是动词,作谓语。
II. 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肯定,含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可以看作语气副词,作状语,例如我〔是〕懂了、他〔是〕勇敢、这样做〔是〕好。
2.动词有有只当动词用,不能当副词用。
例如:请问,这里有卖钢笔吗?请问,这里有钢笔卖吗?李光有在吗?李光在吗?/李光在不在?李老师有教过你吗?李老师教过你吗?/李老师曾经教过你吗?有受伤吗?受伤没有?3.助动词助动词是指动词中能放在不X不格式里的词。
现代汉语词的分类及用法

现代汉语词的分类及用法登高编辑一、实词分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一)、名词:1、表示人或者具体事物、抽象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等。
表示人或具体事物:学生河流水果衣服表示抽象事物:教育交通事物战争和平语法科学民主道德表示时间:昨天晚上黎明秋天将来刚才表示处所:郊区附近到处左近表示方位:东西南北中里外上下前头后头东面西方上边下边以前2.语法功能:A.一般名词能与数量短语组合,受数量短语修饰。
B.集体名词、抽象名词受不定量的数量短语修饰。
例如:一片树林一些纸张C.名词不受“不”、“很”修饰。
少数表示抽象事物的名词可以受“不”、“很”修饰。
例如:不道德不礼貌很科学很民主D.表示人的名词后面可以加“们”表示多数。
E.名词一般不重叠,有些能重叠,重叠后有“每一”的意思。
例如:人人年年家家户户世世代代。
对举的方位名词重叠后有“到处”的意思。
例如:前前后后上上下下F.名词经常做主语、宾语、定语。
名词也可以做谓语。
例如:今天星期日昨天晴天他独身他肺炎。
(只有少数表示日期、节日、气象、疾病等的句子里,不用判断词“是”,名词直接做谓语。
G.名词或名词短语连属成句,在诗词曲里常见。
例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H.表示时间、方位的名词可以做状语,也可以做主语.定语。
例如:他们下午开会前面、后面都种满了花西边的墙修好了I.名词同介词组成介宾短语,可以做状语、补语等。
3.使用名词应注意的问题A. 要正确使用简称。
例如:“数学、物理、化学”可以紧缩为“数理化”,而“人造革”决不能紧缩为“人革”。
B. 使用名词要注意时代性。
例如不要把“环卫工人”说成“清道夫”,把“司机”说成“开车的”。
C. 掌握名词的意义和语法功能,防止误用。
名词和名词组合,即使是并列组合,也受逻辑事理的制约,它反映客观事物在性质、状态、范围、程度、等方面的轻重、主次、强弱、大小的差别,这些情况反映到并列短语中,直接影响着他的各个组成部分的语序。
汉语动量词及动量短语研究

汉语动量词及动量短语研究在现代汉语中,表示动量的词很多。
它们或出现在量词后,或在动量短语里。
而且在现代汉语中,还出现了不少的非量词动量词。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汉语中的动量词吧。
动量短语是相对于不带有数量的名词性成分来说的。
因此,也可以把它们看作是“没有量词”的短语。
它们本身是由动量词组成的,因此叫做“动量短语”。
它们和动量词共同构成的短语叫做“动量词组”。
动量短语和动量词组合在一起,构成的短语叫做“动量短语/动量词组”。
一、动量短语及其种类(一)名词性动量短语动量短语可以单独作谓语和定语。
从某种意义上说,动量短语可以算作是名词。
例如:成绩:结果成功;地点:广场地方;影响:正面影响。
下面我们分别从动量短语的构成和动量短语的用法这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动量短语的构成:动量短语主要由名词性短语构成。
如:量词:苹果的(数量)一(个)个(例子);心脏:健康的(活动能力)良好的;花:红色的(颜色)艳丽的;理想:美好的(目标)崇高的;情况:严重的(事实)紧急的;位置:偏远的(距离)遥远的;等等。
另外,除了动量短语之外,名词性短语还可以单独充当定语,修饰谓语中的名词。
如:我:工人阶级;天气:好坏天气。
我们根据形态特征把动量短语划分为下面两种:( 1)名词性动量短语。
名词性动量短语可以单独充当谓语,即它们只能作谓语,如:同桌的小张在认真学习;孩子受伤的心灵已得到医治;劳动给农民带来好收成;革命前辈的光辉形象和丰功伟绩永垂不朽。
另外,名词性动量短语还可以充当状语,修饰谓语。
如:春天到了,杨柳吐出了新绿;暴风雨来临时,一切动物都躲避起来;昨晚看电视时,你精神饱满。
( 2)介词短语性动量短语。
介词短语性动量短语不能单独充当谓语,不能作谓语和定语。
它们只能作状语。
如:接受:愉快地接受;创造:大胆地创造;丢掉:毫不犹豫地丢掉。
二、动量短语的用法现代汉语的动量词在表达语义时多为程度副词,但是,他们并不像普通的程度副词那样,总是叠用,只能与数量短语连用。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一、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名词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例如:1.指人的:鲁迅、农民、工人、作家、老师、学生2.指物的:日、风、山、马、稻子、飞机、原子、计算机、车辆、纸张、道德、法律、文化3.表时间的:春天、明年、早晨、星期天、现在、刚才4.表处所的:马来西亚、北京、凯旋门、大庆、亚洲5.表方位的:上、下、前、左、右、东、南、内、外(单纯的)以上、以前、以东、上边、上面、东边、西边、里头、外头、中间(合成的)(二)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有变化等的词。
例如:1.表示动作行为:走、坐、听、看、批评、宣传、保卫、学习、研究、实行、开始、停止、禁止2.表示存有、变化、消失:存有、在、有、等于、发生、演变、发展、生长、死亡、消灭3.表示心理活动:爱、恨、怕、想念、打算、喜欢、希望、害伯、担心、讨厌4.表示判断:是5.表示可能、意愿、必要(助动词):能、能够、会、能够、愿、愿意、肯、敢、要、理应、应该、配、值得6.示趋向(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开、过、起、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开来、过来、起来、去、上去、下去、进去、出去、回去,开去、过去(三)形容词形容词是表示人和事物的形状、颜色、性质或表示动作、行为的性质状态的词。
例如:1.表性质的:好、坏、伟大、勇敢、优秀、聪明、老实、鲁莽、大方、软、硬、苦、甜、冷、热、坚固2.表形状、5.颜色的:长、短、大、小、粗、细、红、绿、平坦、整齐、雪白、笔直、绿油油、血淋淋3.表状态的:快、慢、生动、熟练、轻松、清楚、马虎、干脆4.表数量的:很多、好些、全部、全、整、多、少(四)数词数词是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
表示数目多少的叫基数词。
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零”。
表示次序先后的叫序数词。
如“第一、第二、第三”等等。
此外还有倍数、分数、概数。
(五)量词量词是表示计算单位的词。
现代汉语常用的量词有600个左右存在着(1)

量词的使用现代汉语常用的量词有600个左右名量词和既为名量词又为动量词的词一共60 个,分别为:名量词:倍、层、点、段、封、个、公斤、公里、间、件、角、斤、句、棵、克、里、辆、毛、米、篇、双、岁、条、位、些、页、一些、元、张、只、支、座、班、杯、本、笔、分、号、节、口、块、门、瓶、头、种、根、片、家。
兼作名量词和动量词的:把、次、道、回、刻、岁、下、些、一些、场(上声)、口、声用来表示人、动物或某物体的数量、类型或次序的:个、些、一些、场(上声)、口、声。
位、种、号①。
2.和物体形状有关的量词:条、段、块、根、棵、片、节、支、张。
可以用于课堂上说明文字数量的:句、段、篇。
用于比较的:倍、点用于表示多数事物的:双。
用于度量衡的:公斤、斤、克、公里、里、米、号、点、刻、分、元、角、块、毛、分。
从名词借用过来的量词:笔、本、班、杯、瓶。
其他一些有相对固定的适用对象的量词:层、封、间、件、辆、只、头、座、门。
顺口溜记忆方式对于记忆一些相关的或者相反的知识点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1. 一支(枝)铅笔细又长,“条、根、节、段”也一样。
一张桌子平又平,一块蛋糕方正正。
一片树叶薄又平,一片草地真干净。
要说植物用“一棵”,一棵柳树在路旁。
2. “一个”应用很广泛,但是有时不要选。
说“一名”是正式,说“一位”是尊重,说“一伙”是不满,“一群一帮”是一般,“一群”还可说动物。
最好使用哪一个,看看词、句你再选。
3. 一把糖果装满手,抓一把糖果给妞妞。
4. 朋友困难帮一下,有时也说帮一把。
常用的量词存在着“一个量词搭配一个名词”、“一个量词搭配多个名词”、“多个量词搭配一个名词”的情况汉语量词除了具有表示数量的意义外,还蕴含着一定的文化意义,也就是社会赋予量词的引申义、比喻义、联想义、象征义、感情色彩等特有的含义。
例如“根”作为名词指的是树根,因为树根指的是长条形的,转化为个体量词后用于表示长条状的事物。
在“一根绳子”中,“绳子”与“树根”是两个性质不同的事物,只因二者有相似的地方,就借助“树根”的形来显示“绳子”的形。
量词现代汉语

个个都是好样的
长征精神代代相传
(数量短语的重叠)一个一个的笑脸(一个个) 一个一个地来 两箱两箱地搬 一个一个都是好样的 AA;一AA; AABB
语法特征
叁 指示代词+量词 指量短语
这(一)本 那(一)次
贰 数量短语中间一般不能插入别的成分
一大座桥 一高匹马 特例:一大块面包 一大群人 一大碗饭
感谢聆听
量词
如果“个”统治了整个 量词系统?
一个人 一个梦想 一个小目标
既不符合汉语习惯, 也失去了所称谓的事物的色彩
少色彩: 一个姓肖的老师 少形象: 一个眼泪
一种计算单位
选
次、回、趟、便、下、顿、阵、场、番
注意:表人宾语通常放在动量词前 场:延续时间不长,阵发或骤
发 顿:吃喝--打骂 次:反复的动作量 遍:由开始到结束 完整 下:一次性动作 时间短 语气、
量词
名词
直接加数词,不能 加数量短语。
如:分 秒 夜 周 岁
能前加数量短语 的是名词。
如:中午 世纪 月 (时点 数量短语的
时间词。 如:星期、礼
拜、小时
语法特征
壹 数词+量词+名词
一个人 一把拉住 看一次 看一本
贰
(量词的重叠)条条大路通罗马 歌声阵阵
动作轻 数词仅限用“一” 趟:有来往 移动性 用脚走\车
船 番:计量有反复过程的动作 经
过努力的 有一定时间的过程
思考
玩了一个周末 星期
1
玩了一周 一分钟 秒 天 年
表示动作延续时间的长短的动量词, 叫时量词,是动量词的一种,是计算 动作的久暂的。这种动量补语用的表 示时间的词,有时不是量词,而是名 词。
住了三个月 做了一个星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现代汉语动量词的分类
作者:于立昌
来源:《华文教学与研究》2018年第03期
[关键词]动作动量词;事件动量词;规约性;去范畴化;分类
[摘要]传统语法所划分的借用动量词和专用动量词,实质上是“动作动量词”和“事件动量词”的区别。
“事件动量词”又可分为“强事件动量词”和“弱事件动量词”,前者以[+计事]为主,后者以[+计时]为主,更接近时量词的语义特征,甚至出现表“体”的倾向。
动量词的动作性和事件性是计量角度的不同,也是规约性与非规约性的差别,这种差别在语义特征、句法功能方面也有一定体现。
[中图分类号]H146;H1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174(2018)03-0038-09
1.引言
现代汉语动量词内部还存在着“去范畴化”(decategorization)程度的差异,这也导致了成员间语义和句法功能的不同。
传统语法体系将动量词分为“借用动量词”和“专用动量词”两大类。
借用动量词又分为“时间量词”“器官量词”“工具量词”“伴随量词”和“同形量词”等。
(吕叔湘,1944;朱德熙,1982;何杰,2008)这种从来源角度所做的分类简单、方便,但对动量词的语义和语法分析并无太多实用价值。
邵敬敏(1996)对这一分类系统进行了全新的改进,通过动词与动量词的选择关系,结合动词与动量词的语义特征,将动量词分为:A.通用量词B.自主量词C.借助量词D.情态量词等四类。
“动作的次数,一方面和‘量’的观念有关,一方面也和‘时’的观念相关。
”(吕叔湘,1944)基于此,邵先生将“时量词”和“通用量词”视为动量词的第一个层次,所有的“有量动词”都可与这一层次的量词结合,从A类到D类动量词所能结合的
动词越来越少。
这一分类系统深入动量词的语义内部考察动词与动量词的选择限制关系,分类更贴合实际。
刘街生(2003)将动量词视为介于[+计时]和[+计事]之间的连续统,认为借用动量词具有“工具论元含义,是使动词所表达的事件具体化的重要成分,也是构成事件的重要成分。
”周娟(2007)也指出,“计次或计时,是动量词共同的表意功能”,并从表意功能出发,将动量词分为“纯计数量词”“纯计时量词”“数时量词”“工具量词”“结果量词”“情态量词”,打破了传统的“专用”和“借用”的分类模式。
李湘(2011)对名词类借用动量词的功能和身份进行了深入考察,认为借用动量词不仅具有“计事”功能,更是一種复现同指事件的表达策略,具有核心论元(core argu-ments)地位;专用动量词为非核心论元(non-core/extra arguments),在论旨角色上属于外围语义成分。
但该文对工具格名词如何发生转喻并未具体阐释,没有注意到数词在转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借用与专用动量词计量角度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