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词性分类.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的词性

现代汉语的词性

现代汉语的词性词性:划分词类所根据的词的特点。

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实词和虚词各6类。

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没有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一.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叫名词。

如:“黄瓜、猪、羊、白菜、拖拉机、计算机”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中国”2.表示抽象事物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品质、友谊、方法”3.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东、西、南、北、中”二.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1.有的动词表示一般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吼、叫、学习、起飞、审查、认识”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类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3.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的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够、愿意、要、应该、肯、敢、得(děi)、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动词的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4.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5.“是”和“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是、否”也称为“判断动词”。

三.形容词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颜色、状态。

大多数形容词前面可以加“很”。

如:“多、少、高、矮、胖、瘦、死板、奢侈、胆小、丑恶、美丽、红色”状态形容词如:“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等前面不能加“很”。

四.数词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

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1.基数:一、二、百、千、万、亿2.序数:第一、第二、第三3.分数:十分之一、百分之二十4.倍数:一倍、十倍、百倍5.概数:几(个)、十来(个)、五十左右、一百上下五.量词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

6、表示趋向(趋向动词):上、下、进、 出、回、开、过、起、来、去、进来、进去、 出来、出去、回来、回去、进、出、上来、 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开来、开 去、起、起来,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 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 过去"。
动词的语法特点:
1、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动作 短暂”或“尝试”的意思。
2、一部分形容词可以重叠。
例如 单音节: AA式 高——高高(的) 大——大大(的) 红——红红(的) 慢——慢慢(的) 双音节:AABB式 老实——老老实实 整齐——整整齐齐 清楚——清清楚楚 大方——大大方方 或A里AB式 慌张——慌里慌张 小气——小里小气 重叠后一般表示程度加深。
3、形容词不能带宾语。
单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A 看——看看 想——想想 试——试试 说——说说 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BAB 学习——学习学习 批评——批评批评 讨论——讨论讨论 休息——休息休息
2、有些比较复杂,需要加以说明。 [1]动词“是”
第一:“是”用在名词前边是动词,这种 “是”常常表示主语“等于什么”或“属于 什么”。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
实词六类:名词、动词、形 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 虚词六类:副词、介词、连 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
一、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的词。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可 分指人、指物、指时间、指处所(地点) 等。
指人的:鲁迅、农民、作家、老师、学生。 指物的:太阳、马、飞机、原子、计算机、 法律。 表时间的:春天、明年、早晨、星期天、现 在、刚才。 表处所(地点)的:云南、上海、马来西亚、 北京、凯旋门、亚洲。
一般动词不能前加“很”,如:很走×;形容 词多数可以,如:很好√。 动词重叠:ABAB式,AA式,如:讨论讨论, 看看;形容词重叠:AABB式,AA(的)式如 :干干净净,高高的。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一.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等六类. .(-)名词:名词是暗示人或事物的实词.例如:1.暗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可分指人和指物.指时光.指处所(地点)等四类.如:指人的:鲁迅.农平易近.工人.作家.先生.学生.李白.白居易.指物的:日.风.山.马.稻子.飞机.原子.盘算机.车辆.纸张.道德.司法.文化.表时光的:春天.来岁.凌晨.礼拜天.如今.适才.客岁.表处所(地点)的:云南.上海.马来西亚.北京.凯旋门.大庆.亚洲.2.暗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领域.思惟.质量.品格.友情.办法".3.暗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分两种:第一:单纯的:上.下.前.后.左.右.中.东.南.西.北.内.外.第二:合成的:以上.以前.以东.上边.上面.东边.西边.后边.南面.里头.外头.中央.(二)动词:动词是暗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动.成长.心理运动或消失.变更等的词.例如:1.暗示一般动作行动:来.去.说.走.跑.进修.腾飞.审查.熟悉.坐.听.看.批驳.宣扬.保卫.进修.研讨.进行.开端.停滞.制止.2.暗示消失变更消掉:消失.在.有.等于.产生.演化.成长.发展.逝世亡.祛除3.暗示心理运动:爱.恨.怕.想.惦念.打算.爱好.愿望.畏惧.放心.憎恶.看重.重视.尊重.懂得.信任.信服.惦念"等,如许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4.暗示断定(断定动词):是.有5.暗示可能意愿须要(助动词.能愿动词):能.可以或许.会.可以.愿.同意.肯.敢.要.应.应当.应当.配.值得.得(dei).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经经常应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可以或许做.可以斟酌.同意进修.应当解释.可能成长".6.暗示趋势(趋势动词):上.下.进.出.回.开.过.起.来.去.进来.进去.出来.出去.回来.归去.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曩昔.开来.开去.起.起来,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暗示趋势,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曩昔".动词的语法特色:1.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暗示“动作短暂”或“测验测验”的意思,是时态的暗示法.单音节动词重叠情势是:AA看——看看想——想想试——尝尝讲——讲讲双音节动词重叠情势是:ABAB进修——进修进修批驳——批驳批驳评论辩论——评论辩论评论辩论歇息——歇息歇息2.动词比较庞杂,有的须要加以解释. [1].动词“是”第一:“是”用在名词前边是动词,这种“是”经常暗示主语“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例如“鲁迅就是周树人”.“牛是反刍动物”.“他是个开车的”.“是他救了我”;此外,“这一年,人家都是熟年,我是歉年,收完秋就没吃的了”等里面的“是”仍是动词,作谓语.第二:“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暗示确定,含有“的确”.“其实”的意思,可以看作语气副词,作状语,例如“我〔是〕懂了”.“他〔是〕大胆”.“如许做〔是〕好”.[2].动词“有”“有”只当动词用,不克不及当副词用.例如:请问,这里有卖钢笔吗?(错)请问,这里有钢笔卖吗?(对)李光有在吗?(错)李光在吗?/李光在不在?(对)李先生有教过你吗?(错)李先生教过你吗?/李先生曾教过你吗?(对)有受伤吗?(错)受伤没有?(对)[3].助动词助动词是指动词中能放在“不X不”(不敢不)格局里的词.助动词可以作谓语,如“如许做可以不成以”.“完整可以”.但它们经经常应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作状语,暗示动作者的主不雅意愿和暗示可能性.须要性等.例如“我们必定[要]保持原则”.“春天到了,气象[应当] 温暖了”.[4].趋势动词趋势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如“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来”.还经经常应用在此外动词或形容词后边暗示趋势.作趋势补语,如“拿<出> 一本书”.“拿<出来>一本书”.“拿<出>一本书<来>”.(三)形容词:形容词是暗示人和事物的外形.性质.色彩或暗示动作.行动的性质状况的词.例:1.表性质的:好.坏.巨大.大胆.优良.愚蠢.诚实.莽撞.大方.软.硬.苦.甜.冷.热.牢固.平凡.2.表外形的:长.短.大.小.粗.细.红.绿.平展.整洁.雪白.笔挺.绿油油.血淋淋.骨碌碌.黑不溜秋.3.表状况的:快.慢.活泼.闇练.轻松.清晰.纰漏.爽性.4.表数量的:很多.好些.全体.全.整.多.少.形容词的语法特色:1.大部分形容词能同程度副词组合,例如“很大胆”.“异常整洁”.“太逝世板”.“最清晰”等.有一部分形容词本身带有某些程度的意义,不克不及再同程度副词组合,不克不及在其词前面加“很”:例如“雪白”.“血红”.还有加重叠词尾的形容词“黑乎乎.黑糊糊.黑沉沉,黑油油”以及其他情势“黑咕严冬.黑不溜秋”也是如斯.2.一部分形容词可以重叠.例如单音节: AA式高——高高(的)大——大大(的)红——红红(的)慢——慢慢(的)双音节:AABB式诚实——老诚实实整洁——整整洁齐清晰——清清晰楚大方——大大方方或A里AB式纰漏——马里纰漏胡涂——浑浑噩噩张皇——慌里张皇吝啬——小里吝啬重叠后一般暗示程度加深.用在名词前暗示程度适中,兼带有爱称的情感色彩.如“高高的个子”.“红红儿的脸”.3.形容词不克不及带宾语.“正直.纯洁.果断.健全.强大.活泼.严厉.丰硕”等是形容词又是动词,“正直立场”是使立场正直的意思,“丰硕文娱生涯”是使文娱生涯丰硕的意思.这里的“正直.丰硕”是动词.“直着身子”.“红着”.“花了眼”中的“直”.“红”.“花”暗示事物消失某种状况,也应看作动词.(四)数词:数词是暗示事物的数量和次序的词.如:半.一.二.十.百.千.万.亿.零.1.暗示数量若干的叫“基数词”: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零.2.暗示次序先后的叫“序数词”:第一.第二.第三”等等.3.分数:分数经常应用固定词组暗示.格局是“几分之几”.如“十分之一.百分之二十”等.4.倍数:倍数是由数词加量词“倍”构成.如“一倍.十倍.百倍”等.5.概数:概数的暗示法有两种:二.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等六类(数量接实词之六类,故此处从(七)开端).(七)副词:副词是限制.润饰动词.形容词暗示程度.规模.时光等的词.1.表程度的:很.最.极.挺.顶.异常.十分.极其.非分特殊.特殊.更.加倍.越.越来越.更加.有点儿.稍.稍微.略微.差不久不多.几乎.过于.2.表规模的:都.总.共.总共.一切.只.仅仅.单.光.一齐.一概.一律.3.表时光频率的:已.已经.曾.曾.刚.才.方才.正.正在.将.将要.就要.立时.连忙.立时.终于.常.经常.时常.不时.往往.逐渐.一向.一贯.素来.从来.老是.始终,永.永久.抓紧.4.表确定否认的:必.必须.确定.必定.当然.准.的确.不.没有.没.未.别.莫.勿.未必.不必.何须.便利.不必(甭).无妨.5.表语气的:岂非.岂.毕竟.到底.偏偏.索性.的确.是.是否.可.也许.难怪.大约.幸而.亏得.反倒.横竖.果真.居然.何尝.其实.明明.恰好.不免难免.只好.副词语法特色:1.[1].副词平日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做状语,如"很.颇.极.十分.就.都.立时.立刻.曾.居然.从新.不竭"等.又如"就来.立时走.十分好.从新开端";[2].副词只有"很""极"可以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做补语,如"愉快得很.爱好极了".又如:①这办法好得< 很> .②这办法好< 极> 了.2.有一部分副词能起联系关系感化.(1)单用的:说了又说吃得下就吃说清晰再走下大雨也去(2)前后合营用的:又…又越…越也…也不…不既…又非…不(3)和连词合营用的:不单…还只有……才既然…就固然…却假如…就不管…都即使……也除非……才3.“没有”(没)在动词.形容词前是副词,否认行动的产生;在名词前是动词,否认事物的消失或否认对事物的领有.例如:①没有见过这么好的学生.(副);②你没有《诗经》吗?(动).“没有”和“没”是有区此外:“没”不克不及用在句末,也不克不及单独用来答复问题,“没有”就可以.如不克不及说“他来了没?”“没.”只能说“他来了没有?”“没有.”4.有少数形容词和某些副词,都经常作状语,要仔细分辩.例如:①雨后青山非分特殊秀丽.②这件衣服特殊悦目.③你不克不及持一概否认的立场.④大家一致赞成大会的决议.这种情形下,我们可以经由过程词的组合来分辩它们的词性.例如:我们可以说“义务特殊”,也可以说“(特殊)义务”,但“非分特殊”没有这种用法.可见“特殊”是形容词,“非分特殊”是副词.又如:可以说“看法一致”,也可以说“(一致)看法”,“一概”没有这种用法.能作谓语.定语.状语,而意义不变的是形容词,不克不及作谓语.定语的是副词.5.“白.怪.老.净”等,同名词组应时是形容词,同动词.形容词组应时是副词.因在两个地位上意义是不合的.分离比较下边两组词:白布白跑一趟; 老同伙老说不完; 怪事怪悦目; 清水身上净是泥.(八)介词:介词是用在词或词组前面,一路构成“介词构造”,作动词.形容词的附加成分,暗示时光.处所.方法.前提.对象等的虚词.介词老是同其他的词组合在一路,构成介词短语,做定语.状语和补语.例如:1.表时光:从.自从.打.到.在.当.当着.于.趁.乘.跟着.赶.临2.表处所.偏向的:从.自.打.往.朝.向.到.在.于.由.沿着.顺着3.表方法.办法的:按.按照.按照.本着.经由.经.经由过程.依据.据.以.将. 就.凭.用.靠.拿4.表原因.目标的:因.因为.为.为了.为着5.表对象.联系关系的:对.对于.关于.替.同.与.跟.和.给.叫.让.被.将. 管.论.顺.连6.表比较的:比.和.同.与.跟7.表消除的:除了.除非介词语法特色:介词老是同其他的词组合在一路,构成介词短语,做定语.状语和补语.如"把.从.向.朝.为.为了.往.于.比.被.在.对.以.经由过程.跟着.作为.1. 介词构造都可以作状语,少数还可以作补语.例如:〔在阅览室〕看书(表处所)〔从早上〕作<到晚上>(表时光),〔沿着河畔〕进步(表偏向)〔对学生〕负责(表对象)〔连根〕拔起来(表对象)〔比曩昔〕更好(表比较)有的可以作定语,但要加“的”.例如:①他作了一个(关于诗人杜甫)的学术陈述.②他(对这个问题)的剖析是精确的.2.介词大部分是由动词虚化来的,有的介词跟动词的界限是清晰的,如“从.被.对于.关于”等.有的词在这个场合是介词,在另一场合是动词,如“在.比.给”等.例如:①他把书放在桌上.(介词)②他在家里.(动词)③很多同窗都比我进修好.(介词)④我们要比劲头,比速度,比质量.(动词)⑤他给我买了一本书.(介词)③他给了我一本书.(动词)它们的差别:介词不克不及单独作谓语,也不克不及用确定否认并列方法提问,动词可以.介词后边不成以带时态助词“了.着.过”(“为了”.“为着”.“当着”中的“了.着”不表时态),不克不及重叠;动词一般可以.它们的意义也不合,如例①中的“在”暗示“放”的处所; 例②中的“在”是“属于”或“消失于”的意思.能作介词用又能作动词用的还有“由.让.朝.往.用.拿.经由.经由过程”等词.(九)连词:连词是衔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虚词.例如“和.跟.同.与.而.并且.及.以及.不单.不但.或.或者.固然.但是.然而.假如.即使.那么.因为.所以.是以”等.连词语法特色:连词可以衔接词.短语.句子甚至段落.如"和.及.或者.或.又.既".联系关系词语可以算作是连词,如"因为……所以.不单……并且.固然……但是".别的留意:“和.跟.同.与”四个词都有连词和介词两种用法.例如:①我和他都去过.(连词)②我曾(和他)去过.(介词)③([和他]去北京)的人都回来了.(介词)上述三例中的“和”都可以用“跟.同.与”调换.用作介词时,白话经常应用“跟”,书面语偏向于用“同”.用作连词时,一般用“和”,“与”带有书面语色彩.连词“和”与介词“和”的不合,表示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连词“和”前后的词语是并列关系,两者共作一个成分,可以互相更换地位而句子的根本意思不变;介词“和”前后的词语不是并列关系,不克不及交换地位.第二,介词“和”前面可以出近况语,连词“和”不克不及.第三,介词“和”有时可以出如今一个句号或一个成分的前头,连词“和”不克不及,如例②.“和”等用作连词和介词,在有的句子里会有歧义,如“我和地谈话”就可以有不合的懂得.“他”可能谈话,也可能不吭声.为了精确地表达思惟,在书面语中一般把“和”用作连词,把“同”用作介词.例如:④不久不多时,许大嫂快手快脚的整理了碗筷,拈了几块烧饼带给阿细和阿娇,便同秀英.凤容一道离了家,走回小艇去了.(十)助词:助词是暗示附加关系或时态等语法意义或语气的虚词.罕有的有下面这些:1.构造助词:的(底).地.得.所2.时态助词(动态助词):着.了.过.来着,3.比况助词:似的4.语气助词:的.了.吧.呢.着呢.嘛.呗.罢了(罢了).也好.也罢.啦,嘞.喽(陈述语气);吗(么).吧.呢.啊(疑问语气);吧.呢.了.啊(呀.哇.哪)(祈使语气);啊(呀.哇.哪)(感慨语气).助词的语法特色:1.构造助词指的是暗示附加成分和中间语之间的构造关系的助词.“的.地.得”在通俗话里都读轻声“de”,但在书面语中有须要写成三个样子.在定语后面写做“的”,在状语后面写做“地”,在补语前写做“得”.如许可使书面说话的构造关系加倍清晰明确.例如:。

现代汉语的词性分类和特点

现代汉语的词性分类和特点

现代汉语的词性分类和特点
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

(实词,是汉语词类中的一种,词语中含有实际意义的词,实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即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词。

把语法功能作为主要依据,认为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是实词。

)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虚词泛指没有完整意义的词汇,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的词。

具有必须依附于实词或语句,表示语法意义、不能单独成句,不能单独作语法成分、不能重叠的特点。


拟声词和叹词既不属于实词和虚词,同为特殊词类分类。

其特点是在句子中通常不跟其他词发生结构关系。

语音方面:没有复辅音;元音占优势;有声调。

词汇方面: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双音节词占优势。

语法方面: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语、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词类和句法成分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量词很丰富,有语气词。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虚词)一、副词:1、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起限制、修饰作用的词。

表示动作、行为的范围、时间、频率、语气等或性质状态的程度的词。

2、具体分类如下:(1)表程度:很、最、极、挺、顶、非常、十分、极其、格外、分外、更、更加、越、越来越、越发、有点儿、稍、稍微、略微、差不多、几乎、过于、太、比较、相当、多么(2)表范围:全、都、总、共、总共、统统、只、只有、仅仅、单、光、一齐、一概、一律、尽、净、就、一共、一起、一同、一道、一切、一味、统统、唯独。

(3)表时间:已、已经、曾、曾经、刚、才、刚刚、正、正在、将、将要、就、就要、马上、立刻、顿时、赶紧、终于、老(是)、总(是)、早就、起初、原先、一向、从来、偶尔、随时、忽然、永远、始终。

(4)表频率:常、常常、时常、时时、往往、渐渐、一直、一向、向来、从来、总是、始终、永、永远、偶尔、又、再、还、也、屡次、经常、不断、反复、曾经、仍然(5)表肯定、否定:必、必须、必定、必然、当然、准、的确、不、没有、没、未、别、莫、勿、未必、不必、何必、不便、不用(甭)、不妨(6)表语气:难道、岂、究竟、到底、偏偏、索性、简直、是、是否、可、也许、难怪、大约、大概、幸而、幸亏、反倒、反正、果然、居然、何尝、其实、明明、恰恰、未免、只好、却、倒、必定、或许(7)表示情貌:百般、特地、互相、擅自、几乎、渐渐、逐渐、逐步、猛然、依然、仍然、当然、毅然、果然、差点儿。

3、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的区别:a.时间名词能做定语,如:“现在的事情”“目前的任务”“刚才的情况”。

时间副词不能做定语。

如:不能说“正在的事情”“立即的任务”“刚刚的情况”。

b.时间名词做主语,如:“今天星期天”“现在是早晨八点钟”“近来很冷”。

而时间副词不能做主语,如:不能说“正在是早晨八点整”。

c.时间名词能同介词组成介宾短语:如:“从过去、到将来、在早晨”。

时间副词不能同介词组合,如:不能说“从曾经、到刚刚”。

词性分类

词性分类

现代汉语词的分类词性指作为划分词类的根据的词的特点。

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

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

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

一.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

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3、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中间"等。

二.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1、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3、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4、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去、过去、起,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一、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名词名词就是表示人或事物得词。

例如:指人得:鲁迅、农民、工人、作家、老师、学生指物得:日、风、山、马、稻子、飞机、原子、计算机、车辆、纸张、道德、法律、文化表时间得:春天、明年、早晨、星期天、现在、刚才表处所得:马来西亚、北京、凯旋门、大庆、亚洲表方位得:上、下、前、左、右、东、南、内、外(单纯得)以上、以前、以东、上边、上面、东边、西边、里头、外头、中间(合成得)(二)动词动词就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得词。

例如:表示动作行为:走、坐、听、瞧、批评、宣传、保卫、学习、研究、进行、开始、停止、禁止表示存在变化消失:存在、在、有、等于、发生、演变、发展、生长、死亡、消灭表示心理活动:爱、恨、伯、想念、打算、喜欢、希望、害伯、担心、讨厌表示判断:就是表示可能意愿必要(助动词):能、能够、会、可以、愿、愿意、肯、敢、要、应当、应该、配、值得表示趋向(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开、过、起、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开来、过来、起来、去、上去、下去、进去、出主、回去,开去、过去动词得语法特点:1.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动作短暂”或“尝试”得意思,就是时态得表示法。

单音节动词重叠形式就是:AA瞧——瞧瞧想——想想试——试试讲——讲讲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就是:ABAB学习——学习学习批评——批评批评讨论——讨论讨论休息——休息休息动词比较复杂,有得需要加以说明。

1.动词“就是”I、“就是”用在名词前边就是动词,这种“就是”常常表示主语“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

例如“鲁迅就就是周树人”、“牛就是反刍动物”、“她就是个开车得”、“就是她救了我”;此外,“这一年,人家都就是丰年,我就是歉年,收完秋就没吃得了”等里面得“就是”仍就是动词,作谓语。

II、“就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肯定,含有“得确”、“实在”得意思,可以瞧作语气副词,作状语,例如“我〔就是〕懂了”、“她〔就是〕勇敢”、“这样做〔就是〕好”。

初中语文现代汉语词性的十二种分类及词类辨析

初中语文现代汉语词性的十二种分类及词类辨析

初中语文现代汉语词性的十二种分类及词类辨析基础·词性现代汉语词性的12种分类及词类辨析现代汉语的词按其性质可以分为12类:即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叹词。

其中前6种是实词,后6种是虚词。

一、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一)名词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词。

例如:指人的:鲁迅、农民、工人、作家、老师、学生指物的:日、风、山、马、稻子、飞机、原子、计算机、车辆、纸张、道德、法律、文化表时间的:春天、明年、早晨、星期天、现在、刚才表处所的:马来西亚、北京、凯旋门、大庆、亚洲表方位的:上、下、前、左、右、东、南、内、外(单纯的)以上、以前、以东、上边、上面、东边、西边、里头、外头、中间(合成的)(二)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

例如:表示动作行为:走、坐、听、看、批评、宣传、保卫、学习、研究、进行、开始、停止、禁止表示存在变化消失:存在、在、有、等于、发生、演变、发展、生长、死亡、消灭表示心理活动:爱、恨、伯、想念、打算、喜欢、希望、害伯、担心、讨厌表示判断:是表示可能意愿必要(助动词):能、能够、会、可以、愿、愿意、肯、敢、要、应当、应该、配、值得表示趋向(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开、过、起、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开来、过来、起来、去、上去、下去、进去、出主、回去,开去、过去动词的语法特点: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动作短暂”或“尝试”的意思,是时态的表示法。

单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A 看——看看想——想想试——试试讲——讲讲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BAB 学习——学习学习批评——批评批评讨论——讨论讨论休息——休息休息动词比较复杂,有的需要加以说明。

1.动词“是”(1)“是”用在名词前边是动词,这种“是”常常表示主语“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

例如:“鲁迅就是周树人”、“牛是反刍动物”、“他是个开车的”、“是他救了我”;此外,“这一年,人家都是丰年,我是歉年,收完秋就没吃的了”等里面的“是”仍是动词,作谓语。

(完整版)12词性

(完整版)12词性

词性词性指词的性质特色。

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 12 类。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

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叹词、助词、拟声词。

实词:名动形数目代。

虚词:副介连叹助拟。

现代汉语词性一.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叫名词。

如: " 黄瓜、猪、羊、白菜、拖沓机、计算机、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中国、范围、思想、质量、道德、质量、友情、方法" 。

方向名词:如" 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方、后边、东边、南面、中间 " 等。

二.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1、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 来、去、说、走、跑、吼、叫、学习、腾跃、审察、认识 " 等。

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 " 想、重视、侧重、敬爱、认识、相信、敬佩、牵挂 " 等,这样的动词前方常常可以加上 " 很、十分 " 。

3、有的动词表示可以、愿意这些意思,叫做 " 能愿动词 " ,它们是 " 能、要、应、肯、敢、得( dei)、可以、应当、应当、愿意、可以、可能、一定 " ,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方,如 " 得去、可以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当说明、可能发展 " 。

4、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势,叫做"趋势动词" ,如" 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它们常常用在一般动词后边表示趋势,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

5、" 是"" 有" 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相同,“是”也称为判断动词。

三.形容词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颜色、状态等,如“多、少、高、矮、胖、瘦、呆板、豪侈、胆寒、丑恶、漂亮、红色” 。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一、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名词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词。

例如:指人的:鲁迅、农民、工人、作家、老师、学生指物的:日、风、山、马、稻子、飞机、原子、计算机、车辆、纸张、道德、法律、文化表时间的:春天、明年、早晨、星期天、现在、刚才表处所的:马来西亚、北京、凯旋门、大庆、亚洲表方位的:上、下、前、左、右、东、南、内、外(单纯的)以上、以前、以东、上边、上面、东边、西边、里头、外头、中间(合成的)(二)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

例如:表示动作行为:走、坐、听、看、批评、宣传、保卫、学习、研究、进行、开始、停止、禁止表示存在变化消失:存在、在、有、等于、发生、演变、发展、生长、死亡、消灭表示心理活动:爱、恨、伯、想念、打算、喜欢、希望、害伯、担心、讨厌表示判断:是表示可能意愿必要(助动词):能、能够、会、可以、愿、愿意、肯、敢、要、应当、应该、配、值得表示趋向(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开、过、起、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开来、过来、起来、去、上去、下去、进去、出主、回去,开去、过去动词的语法特点:1.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动作短暂”或“尝试”的意思,是时态的表示法。

单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A看——看看想——想想试——试试讲——讲讲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BAB学习——学习学习批评——批评批评讨论——讨论讨论休息——休息休息动词比较复杂,有的需要加以说明。

1.动词“是”I. “是”用在名词前边是动词,这种“是”常常表示主语“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

例如“鲁迅就是周树人”、“牛是反刍动物”、“他是个开车的”、“是他救了我”;此外,“这一年,人家都是丰年,我是歉年,收完秋就没吃的了”等里面的“是”仍是动词,作谓语。

II. “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肯定,含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可以看作语气副词,作状语,例如“我〔是〕懂了”、“他〔是〕勇敢”、“这样做〔是〕好”。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一、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名词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词。

例如:指人的:鲁迅、农民、工人、作家、老师、学生指物的:日、风、山、马、稻子、飞机、原子、计算机、车辆、纸张、道德、法律、文化表时间的:春天、明年、早晨、星期天、现在、刚才表处所的:马来西亚、北京、凯旋门、大庆、亚洲表方位的:上、下、前、左、右、东、南、内、外(单纯的)以上、以前、以东、上边、上面、东边、西边、里头、外头、中间(合成的)(二)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

例如:表示动作行为:走、坐、听、看、批评、宣传、保卫、学习、研究、进行、开始、停止、禁止表示存在变化消失:存在、在、有、等于、发生、演变、发展、生长、死亡、消灭表示心理活动:爱、恨、伯、想念、打算、喜欢、希望、害伯、担心、讨厌表示判断:是表示可能意愿必要(助动词):能、能够、会、可以、愿、愿意、肯、敢、要、应当、应该、配、值得表示趋向(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开、过、起、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开来、过来、起来、去、上去、下去、进去、出主、回去,开去、过去动词的语法特点:1.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动作短暂”或“尝试”的意思,是时态的表示法。

单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A看——看看想——想想试——试试讲——讲讲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BAB学习——学习学习批评——批评批评讨论——讨论讨论休息——休息休息动词比较复杂,有的需要加以说明。

1.动词“是”I. “是”用在名词前边是动词,这种“是”常常表示主语“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

例如“鲁迅就是周树人”、“牛是反刍动物”、“他是个开车的”、“是他救了我”;此外,“这一年,人家都是丰年,我是歉年,收完秋就没吃的了”等里面的“是”仍是动词,作谓语。

II. “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肯定,含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可以看作语气副词,作状语,例如“我〔是〕懂了”、“他〔是〕勇敢”、“这样做〔是〕好”。

词的分类

词的分类

词的分类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两类12种词性。

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叫名词。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王维中国”。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品质、友谊、方法”。

3.表示物质事物(无法分出个体的物质)的名称的叫做“物质名词”,如“火、水、大米”。

4.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1.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叫做“动作动词”,如"来、去、说、走、跑、吼、叫、学习、起飞、审查和认识"等。

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叫做“心理动词”,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3.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ě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4.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来”,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5.“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是”也成为判断动词。

6.另外,动词还有“存现动词”、“使令动词”等。

形容词: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颜色、状态等,如“多、少、高、矮、胖、瘦、死板、奢侈、胆小、丑恶、美丽、红色”。

状态形容词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等前面不能加“很”。

注意:形容词前能加…很‟。

数词: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

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

量词: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

汉语的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一、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名词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词;例如:指人的:鲁迅、农民、工人、作家、老师、学生指物的:日、风、山、马、稻子、飞机、原子、计算机、车辆、纸张、道德、法律、文化表时间的:春天、明年、早晨、星期天、现在、刚才表处所的:马来西亚、北京、凯旋门、大庆、亚洲表方位的:上、下、前、左、右、东、南、内、外单纯的以上、以前、以东、上边、上面、东边、西边、里头、外头、中间合成的二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例如:表示动作行为:走、坐、听、看、批评、宣传、保卫、学习、研究、进行、开始、停止、禁止表示存在变化消失:存在、在、有、等于、发生、演变、发展、生长、死亡、消灭表示心理活动:爱、恨、伯、想念、打算、喜欢、希望、害伯、担心、讨厌表示判断:是表示可能意愿必要助动词:能、能够、会、可以、愿、愿意、肯、敢、要、应当、应该、配、值得表示趋向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开、过、起、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开来、过来、起来、去、上去、下去、进去、出主、回去,开去、过去动词的语法特点:1.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动作短暂”或“尝试”的意思,是时态的表示法;单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A看——看看想——想想试——试试讲——讲讲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BAB学习——学习学习批评——批评批评讨论——讨论讨论休息——休息休息动词比较复杂,有的需要加以说明;1.动词“是”I.“是”用在名词前边是动词,这种“是”常常表示主语“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例如“鲁迅就是周树人”、“牛是反刍动物”、“他是个开车的”、“是他救了我”;此外,“这一年,人家都是丰年,我是歉年,收完秋就没吃的了”等里面的“是”仍是动词,作谓语;II.“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肯定,含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可以看作语气副词,作状语,例如“我〔是〕懂了”、“他〔是〕勇敢”、“这样做〔是〕好”;2.动词“有”“有”只当动词用,不能当副词用;例如:请问,这里有卖钢笔吗错请问,这里有钢笔卖吗对李光有在吗错李光在吗/李光在不在对李老师有教过你吗错李老师教过你吗/李老师曾经教过你吗对有受伤吗错受伤没有对3.助动词助动词是指动词中能放在“不X不”不敢不格式里的词;助动词可以作谓语,如“这样做可以不可以”、“完全可以”;但它们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作状语,表示动作者的主观意愿和表示可能性、必要性等;例如“我们一定要坚持原则”、“春天到了,天气应该暖和了”; 4.趋向动词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如“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来”;还经常用在别的动词或形容词后边表示趋向;作趋向补语,如“拿出一本书”、“拿出来一本书”、“拿出一本书来”;三形容词形容词是表示人和事物的形状、性质或表示动作、行为的性质状态的词;例如:表性质的:好、坏、伟大、勇敢、优秀、聪明、老实、鲁莽、大方、软、硬、苦、甜、冷、热、坚固、平常表形状的:长、短、大、小、粗、细、红、绿、平坦、整齐、雪白、笔直、绿油油、血淋淋、骨碌碌、黑不溜秋表状态的:快、慢、生动、熟练、轻松、清楚、马虎、干脆表数量的:许多、好些、全部、全、整、多、少形容词的语法特点:1.大部分形容词能同程度副词组合,例如“很勇敢”、“非常整齐”、“太死板”、“最清楚”等;有一部分形容词本身带有某些程度的意义,不能再同程度副词组合;例如“雪白”、“血红”;还有加重叠词尾的形容词“黑乎乎、黑压压、黑洞洞,黑油油”以及其他形式“黑咕隆冬、黑不溜秋”也是如此;2.一部分形容词可以重叠;例如单音节:AA式高——高高的大——大大的红——红红的慢——慢慢的双音节:AABB式老实——老老实实整齐——整整齐齐清楚——清清楚楚大方——大大方方或A里AB式马虎——马里马虎胡涂——胡里胡涂慌张——慌里慌张小气——小里小气重叠后一般表示程度加深;用在名词前表示程度适中,兼带有爱称的感情色彩;如“高高的个子”、“红红儿的脸”;3.形容词不能带宾语;“端正、纯洁、坚定、健全、壮大、活跃、严格、丰富”等是形容词又是动词,“端正态度”是使态度端正的意思,“丰富文娱生活”是使文娱生活丰富的意思;这里的“端正、丰富”是动词;“直着身子”、“红着”、“花了眼”中的“直”、“红”、“花”表示事物存在某种状态,也应看作动词;四数词数词是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表示数目多少的叫基数词;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零”;表示次序先后的叫序数词;如“第一、第二、第三”等等;此外还有倍数、分数、概数;倍数是由数词加量词“倍”构成,如“一倍、五倍、十倍”;分数常用固定词组表示;格式是“几分之几”;概数的表示法有两种;第一,在基数后面分别加上多、把、来、上下、左右”等,如“一百多”、“一千左右”;第二,相邻的两个基数连用,如“三四个”、“十七八个”、“五六百个”;此外,“三两个”;“三五个”等两个基数连用的习惯用语也表示概数;数词的语法特点:1.数词经常出现在量词前边,例如“一个”、“五本”、“两次”等等;在现代汉语中,数词一般不直接同名词组合,文言格式或习惯用法中,数词才直接修饰名词;例如“一针一线”“一草一木”“千山万水”“三心两意”等;2.倍数只能用于数目的增加,不能用于数目的减少;分数既可用于数目的增加,也可用于数目的减少;表达数目的增减必须拿原来的数目做基数,不能拿增减后的数目做基数;数量增减有一套习惯用语;1.第一、表示数量增加的:增加了、增长了、上升了、提高了——不包括底数,只指净增数;例如从十增加到五十,可以说“增加了四倍”,不能说“增加了五倍”;增加到为;增长到为、上升到为——包括底数,指增加后的总数;例如从十增加到五十,可以说“增加到五倍”,不能说“增加到四倍”;2.第二、表示数量减少的:减少了、降低了、下降了——指差额;例如从十减少到一,应该说“减少了十分之九”,不能说“减少了九倍”.减少到为、降低到为、下降到为——指减少后的余数;例如从十减到一,以分数计算,应说“减少到十分之一”;五量词量词是表示计算单位的词;可分两类:1.名量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单位;1有专用的,如:度量衡等单位:尺、丈、升、斗、两、斤、磅、吨、分、亩、顷、刻、元、角、米个体单位:个、位、件、本、间、把、条、根、棵、张、匹、块、片、只、架、枝、艘、辆、幅、座、句、段、篇、章、首集体单位:双、对、副、堆、批、群、帮,班、套、串、打dá、伙不定单位:些、点2有借用的,如:摸摸了摸、摸一摸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和外语相比,其中量词特别丰富,这就使现代汉语增加了区别同音词的功能和形象化的表达手段,如“一口剑、一枝箭”,“一线阳光”,“一小串珠子”;近几十年来,还出现了一些复合量词,例如:架次:计算飞机架数次数的总和;一架飞机飞行十次叫“十架次”,五架飞机飞行两次叫“十架次”或十架飞机飞行一次也叫”十架次“;人次:计算人数和次数的总和;吨公里:是陆运的吨数、公里数的计算单位;三吨货物运行一百公里,叫“三百吨公里;吨海里:是计算海运水运货物的计量单位,计算方法同吨公里;秒立方米:表示一秒钟时间内,水在河床里流过一立方米的量;如在一秒钟时间内流过五十立方米,水流量就是“五十秒立方米”;2.动量词动量词表示动作的量,也有专用和借用两类;专用的如“去一次”“念一遍”“哭—场”“走一趟”的“次、遍、场、趟”;借用的如“看一眼”“砍一刀”“玩一天”的“眼、刀、天”;六代词代词是有代替、指示作用的词;代替人或事物名称的叫人称代词;表示疑问的叫疑问代饲;指称或区别人、物、情况的叫指示代词;人称代词可分三种:第一人称指说话一方,单数用“我”,复数用“我们”或“咱们”;第一人称指听话的-方,单数用“你”,敬称用“您”;复数用“你们”,敬称用“您几位”、“您诸位”;第三人称指说话和听话以外的第三方,一单数用“他、她、它”,复数加“们”,“它”不指人而指物;“我们”和“咱们”的用法并不完全一样;“咱们”一定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的双方,可以称为“包括式”,“我们”和“咱们”在同一场合出现,“我们”只包括说话人在内的若干人,排除听话人,可称为“排除式”;例如几位客人向主人告别时说:“我们走了,咱们再见吧;”但是,普通话“我们”可以是“排除式”,也可是“包括式”;例如:①你以为妈怕穷么怕人家笑我们穷么②王先生,你放心去吧,过几天我们一定去看你;例①“我们”是“包括式”,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双方,例②是“排除式”,不包括听话人;“咱”有时相当于“我”,有时相当于“咱们”;人称代词:我、咱、你、您、他、她、它、我们、咱们、你、们、他们、她们、它们、自己、自个、儿、别人、人家、大伙儿、大家、彼此疑问代词:谁、什么、哪、哪儿、哪里、哪会儿、多会儿、几、多少、怎样、怎么、怎么样、多指示代词:这、那、这儿、这里、那儿、那里、这会儿、那会儿、这些、这么些、那些、那么些、这么、这样、这么样、那么、那样、那么样、这么、那么二、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一副词副词是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的词;表程度的:很、最、极、挺、顶、非常、十分、极其、格外、分外、更、更加、越、越来越、越发、有点儿、稍、稍微、略微、差不多、几乎、过于表范围的:都、总、共、总共、统统、只、仅仅、单、光、一齐、一概、一律表时间频率的:已、已经、曾、曾经、刚、才、刚刚、正、正在、将、将要、就要、马上、立刻、顿时、终于、常、常常、时常、时时、往往、渐渐、一直、一向、向来、从来、总是、始终,永、永远、赶紧表肯定否定的:必、必须、必定、必然、当然、准、的确、不、没有、没、未、别、莫、勿、未必、不必、何必、不便、不用甭、不妨表语气的:难道、岂、究竟、到底、偏偏、索性、简直、是、是否、可、也许、难怪、大约、幸而、幸亏、反倒、反正、果然、居然、何尝、其实、明明、恰恰、未免、只好1.副词只有“很”、“极”可以作补语;例如:①这办法好得<很>;②这办法好<极>了;2.有一部分副词能起关联作用;1单用的:说了又说吃得下就吃说清楚再走下大雨也去2前后配合用的:又…又越…越也…也不…不既…又非…不3和连词配合用的:不但…还只有……才既然…就虽然…却如果…就不论…都即使……也除非……才3.“没有”没在动词、形容词前是副词,否定行为的发生;在名词前是动词,否定事物的存在或否定对事物的领有;例如:①没有见过这么好的学生;副②你没有诗经吗动“没有”和“没”是有区别的:“没”不能用在句末,也不能单独用来回答问题,“没有”就可以;如不能说“他来了没”“没;”只能说“他来了没有”“没有;”4.有少数形容词和某些副词,都经常作状语,要细心分辨;例如:①雨后青山格外秀丽;②这件衣服特别好看;③你不能持一概否定的态度;④大家一致同意大会的决定;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词的组合来分辨它们的词性;例如:我们可以说“任务特别”,也可以说“特别任务”,但“格外”没有这种用法;可见“特别”是形容词,“格外”是副词;又如:可以说“意见一致”,也可以说“一致意见”,“一概”没有这种用法;能作谓语、定语、状语,而意义不变的是形容词,不能作谓语、定语的是副词;5.“白、怪、老、净”等,同名词组合时是形容词,同动词、形容词组合时是副词;因在两个位置上意义是不同的;比较下边两组词:甲乙白布白跑一趟老朋友老说不完怪事怪好看净水身上净是泥二介词介词是用在词或词组前面,一起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形容词的附加成分,表示时间、处所、方式、条件、对象等的虚词;例如:表时间:从、自从、打、到、在、当、当着、于、趁、乘、随着、赶、临表处所、方向的:从、自、打、往、朝、向、到、在、于、由、沿着、顺着表方式、方法的:按、按照、依照、本着、经过、经、通过、根据、据、以、将、就、凭、用、靠、拿表原因、目的的:因、由于、为、为了、为着表对象、关联的:对、对于、关于、替、同、与、跟、和、给、叫、让、被、将、管、论、顺、连表比较的:比、和、同、与、跟表排除的:除了、除非1.介词结构都可以作状语,少数还可以作补语;例如:〔在阅览室〕看书表处所〔从早上〕作到晚上>表时间,〔沿着河边〕前进表方向〔对学生〕负责表对象〔连根〕拔起来表对象〔比过去〕更好表比较有的可以作定语,但要加“的”;例如:①他作了一个关于诗人杜甫的学术报告;②他对这个问题的分析是正确的;2.介词大部分是由动词虚化来的,有的介词跟动词的界线是清楚的,如“从、被、对于、关于”等;有的词在这个场合是介词,在另一场合是动词,如“在、比、给”等;例如:①他把书放在桌上;介词②他在家里.动词③许多同学都比我学习好;介词④我们要比干劲,比速度,比质量;动词⑤他给我买了一本书.介词③他给了我一本书;动词它们的区别:介词不能单独作谓语,也不能用肯定否定并列方式提问,动词可以;介词后边不可以带时态助词“了、着、过”“为了”、“为着”、“当着”中的“了、着”不表时态,不能重叠;动词一般可以;它们的意义也不同,如例①中的“在”表示“放”的处所;例②中的“在”是“属于”或“存在于”的意思;能作介词用又能作动词用的还有“由、让、朝、往、用、拿、经过、通过”等词;三连词连词是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虚词;例如“和、跟、同、与、而、而且、及、以及、不但、不仅、或、或者、虽然、但是、然而、如果、即使、那么、因为、所以、因此”等;“和、跟、同、与”四个词都有连词和介词两种用法;例如:①我和他都去过;连词②我曾经和他去过;介词③和他去北京的人都回来了;介词上述三例中的“和”都可以用“跟、同、与”替换;用作介词时,口语常用“跟”,书面语倾向于用“同”;用作连词时,一般用“和”,“与”带有书面语色彩;连词“和”与介词“和”的不同,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连词“和”前后的词语是并列关系,两者共作一个成分,可以互相调换位置而句子的基本意思不变;介词“和”前后的词语不是并列关系,不能互换位置;第二,介词“和”前面可以出现状语,连词“和”不能;第三,介词“和”有时可以出现在一个句号或一个成分的前头,连词“和”不能,如例②;“和”等用作连词和介词,在有的句子里会有歧义,如“我和地谈话”就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他”可能谈话,也可能不吭声;为了准确地表达思想,在书面语中一般把“和”用作连词,把“同”用作介词;例如:④不多时,许大嫂快手快脚的收拾了碗筷,拈了几块烧饼带给阿细和阿娇,便同秀英、凤容一道离了家,走回小艇去了;四助词助词是表示附加关系或时态等语法意义或语气的虚词;常见的有下面这些:结构助词:的底、地、得、所时态助词;着、了、过、来着,比况助词:似的语气助词:的、了、吧、呢、着呢、嘛、呗、罢了而已、也好、也罢、啦,嘞、喽陈述语气吗么、吧、呢、啊疑问语气吧、呢、了、啊呀、哇、哪祈使语气啊呀、哇、哪感叹语气1.结构助词指的是表示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的结构关系的助词;“的、地、得”在普通话里都读轻声“de”,但在书面语中有必要写成三个样子;在定语后面写做“的”,在状语后面写做“地”,在补语前写做“得”;这样可使书面语言的结构关系更加清楚明白;例如:①灿烂的科学的春天到来了;②同学们都很快地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③张老师高兴得说不出话来;五叹词叹词是表示强烈感情或呼唤、应答的词,如“哈哈、唉呀、啊、哼、呸、哎哟、咳、哦、喂、嗯”等;①哈哈我猜着了;②唉呀这么大的西瓜③哦,我想起来了;④喂现在开会了;⑤嗯我马上就去;例①表喜悦,例②表惊讶,例③表醒悟,例④表呼唤,例⑤表应答;1.叹词的独立性最强,一般不同别的词语发生结构关系,常作独立成分.2.叹词“啊”与语气助词“啊”不同;例如:⑥咱们走的不是一条路啊⑦啊,今年的庄稼长得真好哇语气词“啊”总是附着在句末,念轻声,永不独立,如例⑥;叹词“啊”不念轻声,总是独立在句子结构之外;3.叹词的写法不十分固定,同一声音,往往用不同的汉字表示;例如“ō,我懂”;就可以用“哦、喔、噢”等表示;又如叹词“啊”,也写作“呵”等;在写作的时候,要尽量采用通行的写法;4.另外,叹词可以作句子成分;如“他哼了一声”作谓语;“只听见电话里发出‘喂、喂’的声音”作定语;这属活用;六拟声词拟声词是用来摹拟事物发出的声音的词;例如:嗡嗡、哗啦啦、当当当、潺潺、叭叭、砰、呜、吱吱、咪呜等;辨析:1.名与动、形的区别:A.名词不能重叠;少数除外如:人人、时时、处处、事事、家家、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里里外外,重叠后表示遍及全部、毫无遗漏;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如:跑跑、想想、讨论讨论、干干净净、高高的;B.名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形式提问;如:国家不国家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如:走不走好不好C.名词前不能加“不”不受副词限制如:不北京;动词、形容词一般可以,如:不看、不吃、不好、不大;2.动词、形容词的区别:A.前加“很”,一般动词不能表示心里活动的动词和能愿动词可以加程度动词;形容词多数可以,如:很走×,很好√;B.动词重叠:ABAB式,AA式,如:讨论讨论,看看;形容词重叠:AABB式,AA的如:干干净净,高高的;C.动词绝大多数能带宾语,形容词不能,如:喜欢你,怨恨他,愉快你×,高兴他×;3.副词和形容词的区别:a.副词不能和名词组合,形容词可以;如:“一致的意见”,不能说“一概的意见”;b.副词不能做谓语,形容词可以;如:“大家的意见一致”,不能说“大家的意见一概”;c.副词除“不、也许、没有、未必、一定”等少数外,一般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形容词可以;d.副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的方式提问,形容词可以;如:一概不一概一致不一致4.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的区别:a.时间名词能做定语,如:“现在的事情”,“目前的任务”,“刚才的情况”;时间副词不能如:“正在的事情”,“立即的任务”,“刚刚的情况”;b.时间名词做主语,如:“今天星期天”,“现在是早晨八点钟”,“近来很冷”;而时间副词不能做主语,如:“正在是早晨八点整”;c.时间名词能同介词组成介宾短语:如:从过去、到将来、在早晨;时间副词不能同介词组合,如:从曾经、到刚刚;d.时间名词能与“是”构成“XX是XX”的格式,如:“从前是从前”时间副词不能;练习:A.立刻、马上、正在、早已、从来、即将B.最近、现在、目前、早上、从前、将来5.有些介词与动词兼类,怎样区别:有:在、给、叫、用、拿、比、到、让、由、朝、往、把、经过、通过;A.介词不能单独作谓语,动词可以;所以一句话中如果有别的词作谓语动、形,它就是介词;如果没有别的词作谓语,那它就是动词;B.介词后面不能带动态助词“着、了、过”,动词可以;C.介词不能重叠,动词一般可以;如:明天我在学校等你;明天我在家;他在看书;我比你高一点儿;我们比比;他给我买了一本书;他给了我一本书;别那我开玩笑;他手里那着一本书;6.连词“和、跟、与、同”与介词兼类,区别:A.连词“和”前后的词语是并列关系,互换位置基本意思不变;介词“和”前后词语不能互换;B.连词“和”组成并列短语后可以带“都”;介词不可;C.连词“和”前面不能有修饰语,介词可以;D.连词“和”不能出现在一个句子或一个成分的开头;介词可以;如:我和弟弟都去过;我和弟弟谈话;和弟弟一块儿去玩的孩子都回来了;7.兼类词: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下经常具备两类或两类以上词类的特点、功能而意义上密切相关,这样的词就是兼类词;兼类词与同形词、同音词的区别:同形词同音词意义毫无联系,是两个以上的一组词;如:把住质量关;动词把书拿来;介词拿把菜刀来;量词开了一朵花名词花了很多钱;动词☆如何辨别兼类词的词性:看它在句中的位置,起的作用;如:大家选我当代表;名词这代表大多数同志的看法;动词买了一把锁;名词把门锁上;动词你要端正学习态度;动词他坐得很端正;形容词怎么多了一个人动词这里人太多;形容词我们要立个规矩;名词梅家的小姐很贤惠、很规矩;形容词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理想;名词这时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形容词你快点走,跟上我动词你跟姐姐回家吧;介词年老了,身体不行了;形容词你怎么老哭副词他买的雨伞是白色的;形容词我今天又白跑了;副词练习:一、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性;1.他昨天上午在家里,下午在图书馆看书,现在在开会;2.两块连草都不长的地连起来了;3.你比我强,我比不过你;4.你为什么老向着他而不向他提意见5.到了北京,我就赶快跑到医院去看病;二、选出词类相同的一项;A.肃穆肃立B.也许立刻C.聪明智慧D.欣然果然三、判断加点词的词性;1.“精兵简政”是条好意见;动词2.队员们精疲力尽;名词3.过日子要精打细算;形容词4.输得精光;副词四、判断加点词的词性1.这朦胧的桔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形容词2.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动词3.月色给大地带来一片朦胧;名词4.隔着云看太阳,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形容词5.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动词6.这个胜利将冲破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名词7.这道题老师讲得很明白;形容词8.你明白其中的道理吗动词9.我们应该有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形容词10.革命队伍必须严肃纪律;动词五、选出下列加点词词性不同的一项;BA.电灯突然亮了;B.这场雨下得太突然;C.心脏突然停止了跳动;D.突然,掌声暴风雨般的响起来;六、请将下列虚词归类;A.副词B.叹词C.介词D.拟声词越发副词除了介词始终副词依照介词沿着介词索性副词扑通拟声词哦叹词屡次副词何必副词自从介词砰拟声词啊叹词却副词七、请写出下列词语的词性愿意能愿动词孤寂形容词诧异形容词壮举名词贪婪形容词词性的变化汉语中的许多词性,在不同的语境中词性会发生变化,也即在不同的语境中词性并不相同;因此,要学好词性,必须掌握语境中的词性;请看下面的例子:1、发明,可作动词或名词;①这是科学家的发明创造;这里的“发明”指某种成果或产品,是名词;②科学家发明了计算机;这里的“发明”指研究开发,是动词;2、得,可作动词、助词或名词;①这件事你得去;这里的“得”读děi,表示一种意愿,是能愿动词;②工资是我的劳动所得;这里的“得”读dé,相当于“得到的报酬”,因此是名词;③这件事你做得对;这里的“得”读de,用在动词“做”之后,表示补充说明,是结构助词;3、上,可作名词或动词;①桌上有一本书;这里的“上”,表示处所,是名词;②昨天我上南京去了;这里的“上”表示动作行为,是动词;4、在,“在”的用法最为灵活,可作动词、副词或介词;①星期天,我在家;这里的“在”后面再没有动词,因此只好自己充当动词;②星期天,我在家看书;这里的“在”后面还有动词“看书”,因此只能充当介词,和“家”合在一起,表示处所;③星期天,我在复习功课;这里的“在”相当于“正在”,表示时间,因此它是时间副词;5、啊,可作叹词或语气助词;①啊祖国多么美这里的“啊”单独使用,表示一种强烈的感情,是叹词;②祖国多么美啊这里的“啊”用在句末,表示一种感叹语气,是句末语气助词;综上所述,汉语中的许多词性用法很灵活,应根据语境作具体分析;下面几题请同学们仔细辨识:①老师叫你;②昨天你叫老师表扬了;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④明天我要到上海;⑤请把座位让给她;⑥妈妈让我学做饭;⑦上学时要锁好门;⑧我买了一把锁;附参考答案:①动词,②介词;③介词,④动词;⑤动词,⑥动词;⑦动词,⑧名词;有这样一则笑话:老师问学生:“你们知道上帝住哪儿”彼得回答:“我知道,上帝住在厕所里;”老师愕然:“住厕所你怎么知道的”彼得说:“每天早晨,我都听见爸爸使劲敲厕所的门,一边不停地喊:‘上帝呀,你怎么还不出来’”这则笑话的可笑之处是因为彼得答非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一、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名词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词。

例如:指人的:鲁迅、农民、工人、作家、老师、学生指物的:日、风、山、马、稻子、飞机、原子、计算机、车辆、纸张、道德、法律、文化表时间的:春天、明年、早晨、星期天、现在、刚才表处所的:马来西亚、北京、凯旋门、大庆、亚洲表方位的:上、下、前、左、右、东、南、内、外(单纯的)以上、以前、以东、上边、上面、东边、西边、里头、外头、中间(合成的)(二)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

例如:表示动作行为:走、坐、听、看、批评、宣传、保卫、学习、研究、进行、开始、停止、禁止表示存在变化消失:存在、在、有、等于、发生、演变、发展、生长、死亡、消灭表示心理活动:爱、恨、伯、想念、打算、喜欢、希望、害伯、担心、讨厌表示判断:是表示可能意愿必要(助动词):能、能够、会、可以、愿、愿意、肯、敢、要、应当、应该、配、值得表示趋向(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开、过、起、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开来、过来、起来、去、上去、下去、进去、出主、回去,开去、过去动词的语法特点:1.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动作短暂”或“尝试”的意思,是时态的表示法。

单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A看——看看想——想想试——试试讲——讲讲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BAB学习——学习学习批评——批评批评讨论——讨论讨论休息——休息休息动词比较复杂,有的需要加以说明。

1.动词“是”I. “是”用在名词前边是动词,这种“是”常常表示主语“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

例如“鲁迅就是周树人”、“牛是反刍动物”、“他是个开车的”、“是他救了我”;此外,“这一年,人家都是丰年,我是歉年,收完秋就没吃的了”等里面的“是”仍是动词,作谓语。

II. “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肯定,含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可以看作语气副词,作状语,例如“我〔是〕懂了”、“他〔是〕勇敢”、“这样做〔是〕好”。

2.动词“有”“有”只当动词用,不能当副词用。

例如:请问,这里有卖钢笔吗?(错)请问,这里有钢笔卖吗?(对)李光有在吗?(错)李光在吗?/李光在不在?(对)李老师有教过你吗?(错)李老师教过你吗?/李老师曾经教过你吗?(对)有受伤吗?(错)受伤没有?(对)3.助动词助动词是指动词中能放在“不X不”(不敢不)格式里的词。

助动词可以作谓语,如“这样做可以不可以”、“完全可以”。

但它们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作状语,表示动作者的主观意愿和表示可能性、必要性等。

例如“我们一定[要]坚持原则”、“春天到了,天气[应该] 暖和了”。

4.趋向动词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如“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来”。

还经常用在别的动词或形容词后边表示趋向。

作趋向补语,如“拿<</font>出> 一本书”、“拿<</font>出来>一本书”、“拿<</font>出>一本书<</font>来>”。

(三)形容词形容词是表示人和事物的形状、性质或表示动作、行为的性质状态的词。

例如:表性质的:好、坏、伟大、勇敢、优秀、聪明、老实、鲁莽、大方、软、硬、苦、甜、冷、热、坚固、平常表形状的:长、短、大、小、粗、细、红、绿、平坦、整齐、雪白、笔直、绿油油、血淋淋、骨碌碌、黑不溜秋表状态的:快、慢、生动、熟练、轻松、清楚、马虎、干脆表数量的:许多、好些、全部、全、整、多、少形容词的语法特点:1.大部分形容词能同程度副词组合,例如“很勇敢”、“非常整齐”、“太死板”、“最清楚”等。

有一部分形容词本身带有某些程度的意义,不能再同程度副词组合。

例如“雪白”、“血红”。

还有加重叠词尾的形容词“黑乎乎、黑压压、黑洞洞,黑油油”以及其他形式“黑咕隆冬、黑不溜秋”也是如此。

2.一部分形容词可以重叠。

例如单音节: AA式高——高高(的)大——大大(的)红——红红(的)慢——慢慢(的)双音节:AABB式老实——老老实实整齐——整整齐齐清楚——清清楚楚大方——大大方方或A里AB式马虎——马里马虎胡涂——胡里胡涂慌张——慌里慌张小气——小里小气重叠后一般表示程度加深。

用在名词前表示程度适中,兼带有爱称的感情色彩。

如“高高的个子”、“红红儿的脸”。

3.形容词不能带宾语。

“端正、纯洁、坚定、健全、壮大、活跃、严格、丰富”等是形容词又是动词,“端正态度”是使态度端正的意思,“丰富文娱生活”是使文娱生活丰富的意思。

这里的“端正、丰富”是动词。

“直着身子”、“红着”、“花了眼”中的“直”、“红”、“花”表示事物存在某种状态,也应看作动词。

(四)数词数词是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

表示数目多少的叫基数词。

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零”。

表示次序先后的叫序数词。

如“第一、第二、第三”等等。

此外还有倍数、分数、概数。

倍数是由数词加量词“倍”构成,如“一倍、五倍、十倍”。

分数常用固定词组表示。

格式是“几分之几”。

概数的表示法有两种;第一,在基数后面分别加上多、把、来、上下、左右”等,如“一百多”、“一千左右”;第二,相邻的两个基数连用,如“三四(个)”、“十七八(个)”、“五六百(个)”。

此外,“三两(个)”。

“三五(个)”等两个基数连用的习惯用语也表示概数。

数词的语法特点:1.数词经常出现在量词前边,例如“一个”、“五本”、“两次”等等。

在现代汉语中,数词一般不直接同名词组合,文言格式或习惯用法中,数词才直接修饰名词。

例如“一针一线”“一草一木”“千山万水”“三心两意”等。

2.倍数只能用于数目的增加,不能用于数目的减少。

分数既可用于数目的增加,也可用于数目的减少。

表达数目的增减必须拿原来的数目做基数,不能拿增减后的数目做基数。

数量增减有一套习惯用语。

1. 第一、表示数量增加的:增加(了)、增长(了)、上升(了)、提高(了)——不包括底数,只指净增数。

例如从十增加到五十,可以说“增加了四倍”,不能说“增加了五倍”。

增加到(为);增长到(为)、上升到(为)——包括底数,指增加后的总数。

例如从十增加到五十,可以说“增加到五倍”,不能说“增加到四倍”。

2. 第二、表示数量减少的:减少(了)、降低(了)、下降(了)——指差额。

例如从十减少到一,应该说“减少了十分之九”,不能说“减少了九倍”.减少到(为)、降低到(为)、下降到(为)——指减少后的余数。

例如从十减到一,以分数计算,应说“减少到十分之一”。

(五)量词量词是表示计算单位的词。

可分两类:1.名量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单位。

(1)有专用的,如:度量衡等单位:尺、丈、升、斗、两、斤、磅、吨、分、亩、顷、刻、元、角、米个体单位:个、位、件、本、间、把、条、根、棵、张、匹、块、片、只、架、枝、艘、辆、幅、座、句、段、篇、章、首集体单位:双、对、副、堆、批、群、帮,班、套、串、打(dá)、伙不定单位:些、点(2)有借用的,如:摸(摸了摸、摸一摸)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和外语相比,其中量词特别丰富,这就使现代汉语增加了区别同音词的功能和形象化的表达手段,如“一口剑、一枝箭”,“一线阳光”,“一小串珠子”。

近几十年来,还出现了一些复合量词,例如:架次: 计算飞机架数次数的总和。

一架飞机飞行十次叫“十架次”,五架飞机飞行两次叫“十架次”或十架飞机飞行一次也叫”十架次“。

人次:计算人数和次数的总和。

吨公里:是陆运的吨数、公里数的计算单位。

三吨货物运行一百公里,叫“三百吨公里。

吨海里:是计算海运(水运)货物的计量单位,计算方法同吨公里。

秒立方米:表示一秒钟时间内,水在河床里流过一立方米的量。

如在一秒钟时间内流过五十立方米,水流量就是“五十秒立方米”。

2.动量词动量词表示动作的量,也有专用和借用两类。

专用的如“去一次”“念一遍”“哭—场”“走一趟”的“次、遍、场、趟”。

借用的如“看一眼”“砍一刀”“玩一天”的“眼、刀、天”。

(六)代词代词是有代替、指示作用的词。

代替人或事物名称的叫人称代词;表示疑问的叫疑问代饲。

指称或区别人、物、情况的叫指示代词。

人称代词可分三种: 第一人称指说话一方,单数用“我”,复数用“我们”或“咱们”。

第一人称指听话的-方,单数用“你”,敬称用“您”;复数用“你们”,敬称用“您几位”、“您诸位”。

第三人称指说话和听话以外的第三方,一单数用“他、她、它”,复数加“们”,“它”不指人而指物。

“我们”和“咱们”的用法并不完全一样。

“咱们”一定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的双方,可以称为“包括式”,“我们”和“咱们”在同一场合出现,“我们”只包括说话人在内的若干人,排除听话人,可称为“排除式”。

例如几位客人向主人告别时说:“我们走了,咱们再见吧。

”但是,普通话“我们”可以是“排除式”,也可是“包括式”。

例如:①你以为妈怕穷么?怕人家笑我们穷么?②王先生,你放心去吧,过几天我们一定去看你。

例①“我们”是“包括式”,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双方,例②是“排除式”,不包括听话人。

“咱”有时相当于“我”,有时相当于“咱们”。

人称代词:我、咱、你、您、他、她、它、我们、咱们、你、们、他们、她们、它们、自己、自个、儿、别人、人家、大伙儿、大家、彼此疑问代词:谁、什么、哪、哪儿、哪里、哪会儿、多会儿、几、多少、怎样、怎么、怎么样、多指示代词:这、那、这儿、这里、那儿、那里、这会儿、那会儿、这些、这么些、那些、那么些、这么、这样、这么样、那么、那样、那么样、这么、那么二、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一)副词副词是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的词。

表程度的:很、最、极、挺、顶、非常、十分、极其、格外、分外、更、更加、越、越来越、越发、有点儿、稍、稍微、略微、差不多、几乎、过于表范围的:都、总、共、总共、统统、只、仅仅、单、光、一齐、一概、一律表时间频率的:已、已经、曾、曾经、刚、才、刚刚、正、正在、将、将要、就要、马上、立刻、顿时、终于、常、常常、时常、时时、往往、渐渐、一直、一向、向来、从来、总是、始终,永、永远、赶紧表肯定否定的:必、必须、必定、必然、当然、准、的确、不、没有、没、未、别、莫、勿、未必、不必、何必、不便、不用(甭)、不妨表语气的:难道、岂、究竟、到底、偏偏、索性、简直、是、是否、可、也许、难怪、大约、幸而、幸亏、反倒、反正、果然、居然、何尝、其实、明明、恰恰、未免、只好1.副词只有“很”、“极”可以作补语。

例如:①这办法好得< 很> 。

②这办法好< 极> 了。

2.有一部分副词能起关联作用。

(1)单用的:说了又说吃得下就吃说清楚再走下大雨也去(2)前后配合用的:又…又越…越也…也不…不既…又非…不(3)和连词配合用的:不但…还只有……才既然…就虽然…却如果…就不论…都即使……也除非……才3.“没有”(没)在动词、形容词前是副词,否定行为的发生;在名词前是动词,否定事物的存在或否定对事物的领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