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赏析
阿q正传语言鉴赏
阿q正传语言鉴赏《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部小说以幽默的方式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丑陋和落后,展现了虚荣、自卑、愚昧和奴性等普遍存在于中国人心中的负面情绪。
在小说中,鲁迅先生巧妙运用了大量的对白和描写,通过人物的言谈举止和心理描写,深刻刻画了人物形象,揭示了小人物的悲惨命运,深刻地反映了中国社会的现状。
一、生动的对话小说中的对话非常生动,对话中的人物语言具有各自独特的语言特点,这些特点除了表现人物的嗜好,性格和地域特色外,还有文化背景和时代氛围的反映。
例如,小说中的阿Q常用的“唉呦”和“死了都要不起”的语言方式,不仅表现了他的悲观情绪和自暴自弃的态度,也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现实。
另外,阿Q还常常夹杂着某些方言和俚语,如“鬼混”,这些语言更是凸显了阿Q的淳朴和土气,增加了小说的趣味性。
二、描写为主小说中的描写极富挥洒与生命力,不仅是描写人物的外貌、言行举止和心理状况,还表现了对环境和社会的深刻观察和描述。
例如,在小说开篇,描写了阿Q喝茶时的独特姿态,“抬起右腿,坐在一边,嘴上翘着一根皮烟袋”,这种对细节的描写,既生动地刻画出阿Q的形象,也反映出阿Q的习惯和独特的人格特征。
三、真实细节小说描写了大肆的、曲折的、脆弱的、羞耻的和不堪的细节,通过这些描写,让读者感受到阿Q的悲惨遭遇。
例如,当阿Q被八旗子弟和师傅痛打时,他不仅耐心地洗去了“新斑点”,而且还“小声的“念了一句经”,这种场景的描绘,反映了阿Q的卑微与无能,以及中国封建社会中落后的价值观。
综上所述,《阿Q正传》通过生动的对话、描写为主、真实的细节等手法,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丑陋和落后现实,展现了“阿Q”这种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和中国人面临的普遍问题。
这部小说语言犀利、对时代和人物的把握十分精准,无愧于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永远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阿Q正传》赏析
《阿Q正传》赏析《阿Q正传》赏析篇11.如何理解《序》中“仿佛思想里有鬼似的”?提示:由于阿Q不是不朽之人,为不朽之人立传,有违传统故觉担忧。
2.如何理解《序》中“名不正则言不顺”这句话的含义?提示:做传的名目没有取出来,故难下笔。
其意任在阿Q 非不朽之人3.如何理解《序》中赵太爷的“抢进”“跳过去”?提示:“抢进”说明赵太爷的生气;“跳过去”说明赵太爷的霸道。
4.为仆人公取名阿Q的含义?提示:●提倡“洋字”,挖苦“国粹”派的主见;●“Q”更能表达仆人公阿Q的悲剧性。
●在传统农村旺族大姓,其政治、经济地位很高。
阿Q没有自己的名字、籍贯,足见其无依无靠,地位的凄惨。
阅读其次章:1.“我们从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之类的名言,表现出阿Q怎样的心态?提示:对现实的穷困感到无奈,用虚无缥缈的阔气来劝慰自己同时压倒别人,取得精神上的成功。
2.阿Q一方面以进过城市而“更自负”,另一方面又“鄙薄城里人”,这又表现出他什么样的心态?提示:前者是对于未庄人而言,表现他的盲目趋时,以为进过城就特别了不起,看到了未庄人没有见过的东西;而“鄙薄城里人”则表现他盲目的自尊自大和狭隘保守。
阿Q自然情愿,由于这种冲突可以使他两面获胜。
3.“我最终被儿子打了”这个想法表现了阿Q什么心理?提示:表现阿Q实际上失败了,但又不愿面对失败,而找些借口来劝慰自己从而取得精神上的成功这一心态。
4.“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么?”阿Q这一投降怎样理解?提示:这是阿Q的又一制造制造,实在打不过就自轻自贱,假设别人因此放了自己,也就获得了成功。
这又是阿Q的独特之处,他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了,他是不同于一般奴才的万劫不复的奴才,他不得意谁得意。
5.“但真所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罢,阿Q不幸而赢了一回,他倒几乎失败了。
”这一句中“不幸”“倒”“几乎”这几个词的意思怎样理解?提示:“不幸”指阿Q输钱是幸运的,赢了反而成了不幸的起源了,可见那是一个黑白颠倒的世界!“倒”强调赢钱反遭更大的创痛,“几乎”说明阿Q这一次失败千真万确是事实,但他竟然还是用精神成功法--把自己挨了打,想象成是别人挨打--使自己“逃”过一“劫”。
鲁迅经典文学《阿q正传》中阿q形象赏析
鲁迅经典文学《阿q正传》中阿q形象赏析(一)妄自尊大,畏强凌弱。
鲁迅先生曾说过,阿Q有农民式的质朴愚蠢,但也沾了些游手之徒的狡猾。
作为旧时代一个农民的代表,阿Q有其勤劳善良、率真朴实的优点,但由于长期遭受欺辱和打击,他也本能的带上了一些自尊自大、欺软怕硬的无赖特点。
虽然不名一钱,但他并不佩服有钱有势的赵太爷和钱太爷,还敢于对假洋鬼子采取怒目主义;他觉得未庄的乡下人很可笑,没见过城里的煎鱼,没见过杀头。
他畏强凌弱,对比自己弱的,蛮横霸道,被王胡打败,又遭遇假洋鬼子的`哭丧棒,便迁怒别人,调戏小尼姑;受赵太爷迫害,丢了生计,又迁怒于小D;但对赵太爷和假洋鬼子则懦弱卑怯,骂不还口,打不还手。
(二)自欺欺人,自轻自贱。
面对一次次的屈辱和失败,阿Q别无选择,只能靠一种自譬自解的方式进行解脱,得以在想象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胜利。
他对自己的身世很渺茫,但却对别人炫耀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了!你算是什么东西!生活困窘,地位低下,老婆娶不上,却偏偏夸口:我的儿子会比你阔多了!忌讳头上的癞疮,当别人以此来取笑他时,他说:你还不配当被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后,他会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正是靠着这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啊Q总是在失败中寻求超脱,麻木地过着做奴隶而不得的生活。
遭遇失败和欺辱后,啊Q又常常表现为自轻自贱,甚至自我摧残,在别人面前轻易求饶,骂自己,甚至打自己嘴巴,用作践自己的方式消除失败的痛苦,表现出十足的奴性心理。
(三)麻木健忘,保守愚昧。
阿Q面对残酷屈辱的现实,往往表现出惊人的麻木。
在遭受外界一次又一次打击之后,借助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他总能够神速而完全的忘却过去的种种不幸,心安理得地照常生活下去,麻木和健忘成了他生活中积久难改的痼疾。
因向吴妈求爱,刚刚挨了赵秀才大竹杠的痛打,却很快遗忘得一干二净,反倒跑过去看吴妈闹着什么玩意儿了,直到看见赵太爷手里捏着一支大竹杠向他奔来,方才猛然间悟到自己和这一场热闹似乎有点相关。
鲁迅《阿q正传》赏析
第六章:从中兴到末路——写出阿Q 从走投无路到短暂的中兴,再被赵太爷 逼到走投无路的地步。 第七章:革命——写辛亥革命到来时 各阶层对革命的态度,突出阿Q的革命 要求。
第八章:不准革命——写辛亥革命引 起的未庄的变化,进一步刻画阿Q的性 格。 第九章:大团圆——写阿Q被当作替 死鬼被捕、被审和被自决。
2015-4-12 19
2、“看客”群像
‚九分得意的笑‛;
听阿Q讲城里人‚麻酱‛
叉得精熟,‚赧然‛;
听阿Q讲杀革命党的故
事,‚凛然‛、‚悚然‛
而且‚欣然‛。
阿Q之死:示众场
2015-4-12 面 20
“这些眼睛们似乎连成一气,已经在那里咬他的
灵魂。”
2015-4-12
21
小说的时代背景
《阿Q正传》写于中国共产党刚刚成立后不久。资产阶级 领导的 义革命——辛亥革命,已经过去整整10年,在革 命与反革命的较量中,无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与此同时, 新文化运动也在深入开展。“文学研究会”应运而生,挑 起了“为人生的艺术”的大旗,这时的鲁迅,经过上下求 索,已经摆脱了辛亥革命的失败给自己带来的苦闷和彷徨, 决心甘听将令,为革命呐喊助威了 《阿Q正传》就是在这种政治氛围中产生的。鲁迅在《呐 喊· 自序》中曾说:我“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 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未能忘怀 于当日寂寞的悲哀,这恐怕是鲁迅创作《阿Q正传》的直 接原因。
辛亥革命后,鲁迅亲眼看到,虽然革命党推翻了 清朝政府,但并没摧垮反动封建势力,革命者流了血,却 将袁世凯扶上了总统宝座,对敌人宽容姑息,毫不警惕, 固而使一些狡诈善变的投机分子钻入革命阵营,成为新贵, 惨酷屠杀革命派。这些沉痛事实,使得鲁迅对资产阶级领 导的辛亥革命大失所望,他痛感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 使中国社会依然黑暗混乱,广大人民尤其农民,仍然痛苦 不堪。中国的出路何在?鲁迅在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冷 静观察社会,从历史中寻求借鉴,探索中国的出路。直到 1917年以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鲁迅看到了黎明的 曙光,所以当他为新时代呐喊时,自然会以辛亥革命为背 景,以当时的事情为题材进行创作,借以总结失败的历史 教训,“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见《呐喊· 自序》)这大概就是鲁迅创作《阿Q正传》的 真实目的了。
阿q正传句子赏析
阿q正传句子赏析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具有深刻社会讽刺意义的文学作品。
全文通过对阿q这一典型人物的描写,展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以及人性的扭曲和悲剧。
在小说中,鲁迅以精炼的语言,刻画了阿q这一典型的底层人物形象,通过对其言行举止的描写,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以及人性的扭曲和悲剧。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阿q正传中的一些经典句子进行赏析,带领读者深入探讨这部作品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阿q自己当然也并不十分了解他的祖宗,只知道他祖宗是‘太祖太宗’,所以他也便自称‘太祖太宗的后代’。
”这是小说开篇对阿q家世的描写,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阿q对自己祖宗的无知和自命不凡的态度。
这句话既揭示了阿q的无知愚昧,又暗示了他对权势的渴望和自卑心理。
这也为后面揭示阿q的种种荒唐行为埋下了伏笔。
“阿q的确很会念书,而且比谁都会念书。
”这句话是对阿q 学识的讽刺,阿q虽然会念书,但他的念书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自负心理,而不是真正的学识。
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上一些底层人物的自卑心理和虚荣心,以及对知识的误解和滥用。
“‘有理’这两个字,对于阿q是很新鲜的。
因为在阿q以前,从来没有人对他说过‘有理’。
”这句话揭示了阿q内心深处对于“有理”这个词的渴望和追求,同时也暗示了阿q长期以来在社会上受到的冷落和欺凌。
这也为后面阿q的“有理”行为做了铺垫,使得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阿q的内心世界。
通过对阿q正传中这些经典句子的赏析,我们不难发现,鲁迅通过对阿q这一典型人物形象的塑造,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以及人性的扭曲和悲剧。
阿q的悲剧命运和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都是鲁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和批判。
这部作品不仅具有深刻的社会讽刺意义,更是一部具有文学艺术价值的经典之作。
通过对这些经典句子的深入赏析,我们不仅能更加深入地理解这部作品的内涵和艺术价值,也能更好地感受鲁迅先生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怀和批判精神。
《阿Q正传》赏析
《阿Q正传》赏析《阿Q正传》收入《呐喊》。
是鲁迅唯一的一部中篇小说。
主要是为了揭示“国人的灵魂。
”鲁迅在这篇小说中表现出来的改造“国民性”的思想;鲁迅对阿Q表现表现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
《阿Q正传》通过阿Q和他周围人的冷漠形象地揭示了中国农民的麻木和不觉悟,揭示了人性的弱点。
也折射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致命弱点。
阿Q是一个贫苦的流氓无产者的典型。
阿Q是个受压迫的农民。
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
无名无姓。
有个姓氏却被赵太爷剥夺了。
只能靠打短工为生活。
——“别人舂米,他便舂米;别人插秧,他便插秧。
”阿Q性格的最主要的特征是“精神胜利法”。
所谓的“精神胜利法“就是在现实中无法获得满足只好在精神上、在幻想中寻求自我安慰。
小说中的《优胜记略》和《续优胜记略》都是他的这种精神胜利法的表现“行状”。
归纳起来,精神胜利法的主要特征有:自欺欺人、自我安慰。
阿Q只求在精神上战胜对方,既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死要面子又欺软怕硬,麻木健忘而糊涂终生。
比如,被人打了,就用“儿子打老子”来自我安慰;别人说他混得差,他就用“祖先比你阔”来搪塞。
具有惊人的健忘症。
前面被人打了,转身之间忘得一干二净。
转嫁痛苦,耍无赖。
畏强凌弱是他性格的重要特点之一。
刚刚被强者假洋鬼子用“哭丧棒”打得鼻青脸肿,转眼之间就去欺辱小尼姑,强行摸小尼姑的头,还说“为什么和尚摸得,我摸不得”。
偷了别人家的萝卜,却要萝卜说话等等。
但“精神胜利法”不是阿Q最根本的特征,他的根本性格是缺乏起码的自我意识和个性意识。
阿Q的身上还有封建的正统思想和传统意识。
他认为,凡是革命都是与他作对,革命党捉住都要杀头。
这体现了阿Q身上的保皇意识。
他自己虽然经常受到别人的侮辱,但却以欺侮女人为乐。
并且认为“女人是祸水”,自认为“男女之大防甚严”,超过了古今的圣贤。
尽管到处流浪,还要传宗接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就是这种宗法家族思想的体现。
阿Q参加革命,其实对革命并不了解,一个把自由党变成了“柿油党”的流浪汉眼中的革命,是完全根据自己的本能来确定其含义的。
《阿Q正传》赏析
《阿Q正传》赏析潘梓岳《阿Q正传》是鲁迅的一部中篇小说,具有较强的思想内涵,其写作的意义是对“国民的劣根性”进行全面揭露。
所以,阿Q的性格也具有国民性特征。
虽然阿Q的时代已经过去,但阿Q性格涉及的内容一直存在。
鲁迅对阿Q性格的揭露,也是对整个旧社会与旧意识形态的批判,充分体现出启蒙主义思想。
本文针对《阿Q正传》进行赏析,从写作背景、艺术成就以及阿Q精神分析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
一、写作背景与意义《阿Q正传》主要展示的是我国辛亥革命前后畸形的社会与畸形的国民。
小说的创作和发表具有特定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背景。
随着鸦片战争的失败,中国已内忧外患,国民却愚昧无知,政治也极为腐败。
但是,孙中山等有志之士不断奋战,对旧中国进行拯救。
这就是著名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变革,使得几千年的封建帝制得以结束,使得中国人看到了全新的发展曙光。
但这次革命没有对广大农民进行动员与组织,对农民进行排斥与压制,没有对封建势力进行全面的打击与压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妥协与姑息。
辛亥革命打破了传统的封建帝制,使得民主共和观念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重视,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真正完成。
资产阶级对具有革命要求的农民进行排斥与抵制,并对封建势力进行妥协,因此没有全面解决当时中国存在的问题。
所以,革命后,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仍对农民进行着严酷的压迫与剥削。
封建统治者为了巩固自身统治地位,通常运用精神奴役与暴力镇压等方法。
精神奴役也就是运用封建教礼、迷信以及愚民政策。
从阿Q身上,人们可充分发现这些精神奴役产生的影响以及被奴役者的精神创伤。
1840年鸦片战争后,我国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与掠夺,这时封建阶级在特殊的社会形态下逐渐形成了一种变态心理,在对帝国主义卑躬屈膝的同时,对于统治的子民却严厉镇压与剥削。
鲁迅对于这种现象有着极为精准的概括:“遇见强者,不敢反抗,便以‘中庸’这些话来粉饰,聊以自慰。
”二、艺术成就(一)典型化手法的运用在《阿Q正传》中,典型化手法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向:其一,对人物形象进行塑造的基本手法。
阿q正传鲁迅赏析
阿q正传鲁迅赏析(2)阿q正传鲁迅赏析(4)小说的语言艺术特色,首先表现在人物对话的性格化上。
有时尽管是很简单的几句话,却能准确的表现人物的身份和突现人物的精神面貌。
其次,小说使用了不少古语,如“谁料博雅如此公”等,不仅简洁明了,而且给文章增加了诙谐的意味和讽刺性。
第三,语言包含幽默感,好用反语,喜欢夸张,如“老Q”等;第四,使用了大量口语,如“儿子打老子”;最后,小说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富于表现力。
(5)游戏模仿的解构性。
在这部作品中,鲁迅先生首先选择的颠覆对象是封建传统文学中的“史传”文体。
中国传统文学中,“传”的种类很繁多,如本纪、列传、自传、外传、内传、大传和小传、家传,等等。
这些所谓的“传”,不但等级森严,如皇帝用“本纪”体,大臣则用“列传”体,而且血缘意识浓厚,如家传、家谱专叙家族衍传家族行状,专为后代“寻宗问祖”服务;更有甚者,中国史家虽然都崇奉“秉笔直书”的修史之德,但这些“帝王将相的家谱”中却充斥着歌功颂德粉饰传主的虚浮之词。
另外,封建社会中,书写语言为地主知识分子所垄断,一般市民百姓本无缘入“传”,如阿Q就不但被剥夺了姓赵的权利,而且连名字也不甚了了。
阿q正传鲁迅赏析二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二心集》、《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等。
《阿Q正传》写于1921年,是鲁迅唯一的中篇小说,也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鲁迅说过,他写《阿Q正传》,“是想暴露国民的弱点”(《伪自由书·再谈保留》),是想“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华盖集·俄文译本<阿q症状>序即著者自叙传略》)。
作品中的阿Q是一个在辛亥革命中的贫苦农民,这说明了鲁迅改造国民性的主张同他关心革命,关心农民对革命的态度以及革命给农民带来的利益等种种问题间的一致性。
阿q正传赏析
阿q正传赏析《阿Q正传》赏析《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该小说以风趣幽默的笔调描绘了中国封建社会末期中一个充满了悲剧与讽刺的形象——阿Q。
整部小说贯穿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表现了鲁迅先生对封建道德观念的质疑,对社会底层人民命运的关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思。
本文将从阿Q的形象刻画、社会背景、人物关系和主题意义等方面对《阿Q正传》进行深入分析,为读者呈现这部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之作的独特魅力。
首先,阿Q这个形象是整部小说的核心所在。
阿Q是一个身居社会底层的贱民,他的命运注定了他的终将是一个失败者。
他没有学识,没有地位,甚至连自尊心也几乎被摧毁殆尽。
然而,他却通过对自己的幻想,保护了一点尊严。
他总是自欺欺人地认为自己是正义的化身,不断对抗着社会的压迫。
阿Q的形象让人不禁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普遍存在的身份观念进行反思,同时也使人对社会对底层人民缺乏关怀的现状深感忧虑。
其次,小说背景的设定也是阿Q形象塑造的重要因素。
小说发生的年代正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社会剧变与个人命运失去控制的矛盾日益激化。
阿Q作为底层人民,他的抗争与挣扎无法改变自己的实际处境,他注定要受到社会的压迫与忽视。
小说以阿Q为中心,展现了一幕幕社会底层人民的悲剧,从而道出了那个时代社会不公的严重问题。
第三,人物关系的描写也是《阿Q正传》的一大亮点。
阿Q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折射出中国社会的虚伪和残酷。
在阿Q与高贵人物的关系中,鲁迅先生通过对比展示了封建社会中的阶级固化与身份壁垒。
阿Q被压迫和欺负,而那些高贵人物却置身事外,漠不关心。
这种不公平与残酷的社会关系无形中激发了阿Q内心的愤怒与反抗。
最后,小说的主题意义显而易见。
《阿Q正传》通过讽刺与喜剧展现了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风貌。
鲁迅先生对中国封建道德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呼吁人们对社会弊端进行反思,并为贱民发声。
他通过阿Q这个角色向读者传递了“任人宰割痛苦”的现实命运,同时也提出了渴求正义与自尊的呼声。
鲁迅《阿q正传》的赏析
鲁迅《阿q正传》的赏析鲁迅《阿q正传》的赏析鲁迅的小说选材独特,在题材的选择上,鲁迅对古典文学中只选取“勇将策士,侠盗赃害,妖怪神仙,才子佳人,后来则有风尘女子嫖客,无赖奴才之流”的模式做出了改革,以“为人生”的启蒙主义式的创作目的,开创了“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两大现代文学的主要题材。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鲁迅《阿q正传》的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阿Q正传》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它既是中国文学园地的杰作,也是世界文学园地的杰作。
鲁迅塑造的阿Q这一艺术形象,在中国早已是妇孺皆知,在世界也是公认的典型形象。
一中国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统治阶级一直用两手来维护自己的反动统治:暴力镇压和精神奴役。
精神奴役就是用种种封建说教来毒害被统治者,使被统治者愚昧、麻木,做了奴隶而不知道自己的奴隶地位。
这种精神奴役给被统治者造成的“内伤”是惊人的,封建毒素越来越深入地渗透到许多人的灵魂之中,使他们成为畸形的人,任帝国主义宰割,任统治阶级蹂躏。
中华民族后来已是集内忧外患于一身,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
为了挽救中国危亡的局面,孙中山先生披荆斩棘,不屈不挠;辛亥革命者前仆后继,浴血奋战。
革命先驱的救国热忱、献身精神,的确是可歌可泣的。
但是辛亥革命终于失败了。
这一是因为革命者对封建阶级采取了妥协的态度;二是因为革命者没有注意宣传、教育、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广大人民群众处在不觉悟的状态,没有起来支持和参加这场革命。
所以,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依然如故,处在半封建半殖民的状态中。
鲁迅深切地感到,中国必须来一次彻底的变革,而变革要取得成功,则必须唤醒“昏睡”中的国民,改变他们的精神状态。
所以,鲁迅一生以笔作刀,解剖中国社会,解剖国民的灵魂,对他们精神世界的落后面、消极面作彻底的暴露和无情的批判。
对于被统治者,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他写作《阿Q正传》就是要给被统治者以启蒙,让他们正视自己的问题,看清自己身上恶劣的品性,从而摆脱精神上的枷锁,奋起抗争,去“制造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
阿q正传作品评析400字
阿q正传作品评析400字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这部小说以讽刺手法,揭示了旧
中国人的精神面貌。
主人公阿Q的形象生动地体现了中国人的一些
陋习,如自我欺骗、逃避现实、蒙昧无知等。
阿Q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弱者,处境卑微、丑陋不堪。
然而,他却
总是沉浸在一个虚幻的梦境中,自我感觉良好。
每当遭受欺凌和屈辱时,他都会用种种荒谬的理由自我安慰,以保护自己的幻想。
这种自
我欺骗的心理防御机制使他远离了现实,陷入了一种可悲的虚妄之中。
除此之外,阿Q还存在着极端的individualisme。
他完全无视
集体利益,只关注自身得失。
当有利可图时,他会毫不犹豫地背弃原则;当遇到困难时,他又会摆出一副可怜相,寻求同情。
这种单纯的个
人主义使他无视道德操守,成为一个彻底的投机分子。
最令人发指的是,阿Q的思想极度陈旧、愚昧。
他完全被封建糟
粕所同化,对任何新事物都持怀疑和排斥态度。
即便是明摆着的事实,只要与他的旧观念冲突,他也会固步自封,死不悔改。
这种愚蠢使他
永远无法超越自我,永远只能是一个可笑的小丑。
通过阿Q的形象,鲁迅先生深刻揭示了中国人精神上的顽疾。
自私、虚伪、愚蠢,这些通病加诸一身,不仅使个人堕落不堪,也必然导致整个民族的沉沦。
只有戳穿这些陋习,才能让中国人彻底觉醒,迎来全新的生机。
鲁迅《阿q正传》高考诗歌精读
鲁迅《阿q正传》赏析阅读天地0522 1011鲁迅《阿Q正传》赏析原文:第一章序我要给阿Q做正传,已经不止一两年了。
但一面要做,一面又往回想,这足见我不是一个“立言”的人,因为从来不朽之笔,须传不朽之人,于是人以文传,文以人传——究竟该靠谁传,渐渐的不甚了然起来,而终于归结到传阿Q,仿佛思想里有鬼似的。
然而要做这一篇速朽的文章,才下笔,便感到万分的困难了。
第一是文章的名目。
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
这原是应该极注意的。
传的名目很繁多:列传,自传,内传,外传,别传,家传,小传……,而可惜都不合。
“列传”么,这一篇并非和许多阔人排在“正史”里;“自传”么,我又并非就是阿Q。
说是“外传”,“内传”在哪里呢?倘用“内传”,阿Q又决不是神仙。
“别传”呢,阿Q实在未曾有大总统上谕宣付国史馆立“本传”——虽说英国正史上并无“博徒列传”,而文豪迭更司也做过《博徒别传》这一部书,但文豪则可,在我辈却不可的。
其次是“家传”,则我既不知与阿Q是否同宗,也未曾受他子孙的拜托;或“小传”,但从我的文章着想,因为文体卑下,是“引车卖浆者流”所用的话,所以不敢僭称,便从不入三教九流的小说家所谓“闲话休题言归正传”这一句套话里,取出“正传”两个字来,作为名目,即使与古人所撰《书法正传》的“正传”字面上很相混,也顾不得了。
第二,立传的通例,开首大抵该是“某,字某,某地人也”,而我并不知道阿Q姓什么。
有一回,他似乎是姓赵,但第二日便模糊了。
那是赵太爷的儿子进了秀才的时候,锣声镗镗的报到村里来,阿Q正喝了两碗黄酒,便手舞足蹈的说,这于他也很光采,因为他和赵太爷原来是本家,细细的排起来他还比秀才长三辈呢。
其时几个旁听人倒也肃然的有些起敬了。
那知道第二天,地保便叫阿Q到赵太爷家里去;太爷一见,满脸溅朱,喝道:“阿Q,你这浑小子!你说我是你的本家么?”阿Q不开口。
赵太爷愈看愈生气了,抢进几步说:“你敢胡说!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本家?你姓赵么?”阿Q不开口,想往后退了;赵太爷跳过去,给了他一个嘴巴。
《阿Q正传》译文赏析
《阿Q正传》译文赏析摘要:鲁迅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重要作品《阿Q正传》写于1921年。
由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先生翻译的《阿Q正传》不仅形似而且神似。
本文通过对《阿Q正传》的原译文分析,通过举例、对比等方法,逐一从词法、修辞法和句法的角度进行赏析。
关键词:《阿Q正传》赏析词法修辞法句法1.关于作者和译者鲁迅作为中国20世纪最重要的作者之一,到现在仍然很有影响力。
他的作品被翻译成二十几种语言广为流传。
《阿Q正传》广为人知,而”阿Q”已经成为了汉语词汇的一个组成部分。
杨宪益先生和夫人戴乃迭都是非常杰出的汉英翻译家,他们曾在大学从事教学工作,之后于1943年就职于国家编译局,主要负责文学作品的翻译。
几十年来,杨宪益先生和夫人戴乃迭致力于国内外文学遗产的翻译和研究。
他们的译作,特别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翻译使他们享誉中外,为中国和西方世界的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译文赏析2.1措辞钱钟书先生说“化境”是文学翻译的最高水平,也就是说,如果一个译者能将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而不犯严重的语法错误,且译文能保持原文的味道,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这篇译文达到了“化境”的翻译标准。
从这点上说,杨宪益先生的这篇译文就是很好的例子。
首先是这篇译文的措辞。
在汉英翻译中,中国的成语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哪些成语应该直译,哪些又应该意译?这完全取决于构成这个成语的意象能否被读者接受。
在《阿Q正传》中一些成语没有比喻意义,这时就可以采用直译。
如:假使有钱了,他便去押牌宝,一堆人蹲在地面上,阿Q即汗流满面的夹在这中间。
If he has money he would gamble.A group of men would squat on the ground,Ah Q sandwiched in their midst,his face streaming with sweat.在这句话中,“汗流满面”就可以被翻译成“his face streaming with sweat”,但是并非所有的成语都可以直译。
阿q正传读书笔记摘抄及赏析
阿q正传读书笔记摘抄及赏析《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通过阿Q这一形象,深刻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
在阅读这部小说时,我被其独特的讽刺手法和深刻的社会意义所吸引,以下是我摘抄的一些精彩片段及其赏析。
“阿Q没有家,住在未庄的土谷祠里;也没有固定的职业,只给人家做短工,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
” 这段描述简洁而生动,展示了阿Q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状态。
他没有固定的家和职业,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普遍境遇。
“阿Q的耳朵里,本来早听到过革命党这一句话,今年又亲眼见过杀掉革命党。
但他有一种不知从哪里来的意见,以为革命党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所以一向是‘深恶而痛绝之’的。
” 这里鲁迅先生巧妙地通过阿Q的内心独白,揭示了他对革命的无知和误解,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革命的复杂态度。
“‘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
’阿Q的耳朵里又听到了自己的这句话。
” 这句话是阿Q在自我安慰时的自言自语,体现了他的自我膨胀和逃避现实的心理。
这种心理在当时社会中并不少见,是鲁迅先生对人性弱点的深刻剖析。
“‘阿Q,你这浑小子!你说我是你的本家么?’赵太爷是未庄的大户,一向看不起阿Q,这回更其恼了,拍着桌子大骂。
” 这段对话展示了阿Q在社会等级面前的无力感和被压迫的境遇。
赵太爷的态度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等级观念的根深蒂固。
“阿Q忽然大叫起来,‘造反了!造反了!’他以为这是自己翻身的机会,却不知这正是他悲剧的开始。
” 这句话预示了阿Q命运的转折,同时也暗示了革命并非简单的造反,而是需要深思熟虑和正确引导的。
“‘阿Q,你这狗东西!你敢胡说!’王胡是未庄的另一个短工,他和阿Q一样,也是社会底层的一员,但他们之间却充满了矛盾和冲突。
” 这段描写通过阿Q和王胡的对话,展现了底层人民之间的相互倾轧和生存斗争。
“‘阿Q,你这混蛋!你敢打我!’小D是未庄的一个小孩,他和阿Q之间的冲突,体现了阿Q在社会中的孤立无援。
” 阿Q与小D的冲突,进一步揭示了阿Q在社会中的边缘地位,以及他试图通过欺负弱者来寻求自我价值的悲哀。
阿Q正传赏析
阿Q正传赏析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阿Q正传》赏析《阿Q正传》鲁迅唯一的一部中篇小说。
鲁迅在谈到这篇小说的写作动机时曾经说过,主要是为了揭示“国人的灵魂。
鲁迅在这篇小说中表现出来的改造“国民性”的思想;鲁迅对阿Q表现表现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
小说的中心人物是乡村流浪汉阿Q的。
《阿Q 正传》通过阿Q和他周围人的冷漠形象地揭示了中国农民的麻木和不觉悟,揭示了人性的弱点。
也折射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致命弱点。
阿Q 是一个贫苦的流氓无产者的典型。
阿Q是个受压迫的农民。
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
无名无姓。
有个姓氏却被赵太爷剥夺了。
只能靠打短工为生活。
——“别人舂米,他便舂米;别人插秧,他便插秧。
”阿Q性格的最主要的特征是“精神胜利法”。
所谓的“精神胜利法“就是在现实中无法获得满足只好在精神上、在幻想中寻求自我安慰。
小说中的《优胜记略》和《续优胜记略》都是他的这种精神胜利法的表现“行状”。
归纳起来,精神胜利法的主要特征有:自欺欺人、自我安慰。
阿Q 只求在精神上战胜对方,既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死要面子又欺软怕硬,麻木健忘而糊涂终生。
比如,被人打了,就用“儿子打老子”来自我安慰;别人说他混得差,他就用“祖先比你阔”来搪塞。
具有惊人的健忘症。
前面被人打了,转身之间忘得一干二净。
转嫁痛苦,耍无赖。
畏强凌弱是他性格的重要特点之一。
刚刚被强者假洋鬼子用“哭丧棒”打得鼻青脸肿,转眼之间就去欺辱小尼姑,强行摸小尼姑的头,还说“为什么和尚摸得,我摸不得”。
偷了别人家的萝卜,却要萝卜说话。
等等。
但“精神胜利法”不是阿Q最根本的特征,他的根本性格是缺乏起码的自我意识和个性意识。
阿Q的身上还有封建的正统思想和传统意识。
他认为,凡是革命都是与他作对,革命党捉住都要杀头。
这体现了阿Q身上的保皇意识。
他自己虽然经常受到别人的侮辱,但却以欺侮女人为乐。
关于《阿Q正传》的赏析
关于《阿Q正传》的赏析《阿Q正传》是一部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品,由鲁迅先生创作于1921年。
该小说以“阿Q”这个普通人物为主角,通过讲述他的一生和悲剧命运,揭示出中国社会的丑陋和残酷现实。
本文将从人物形象、社会现实以及思想内涵三个方面对《阿Q正传》进行赏析。
一、人物形象的赏析《阿Q正传》通过对阿Q这一普通农民的塑造,深刻地揭示了中国社会的底层人物的命运和思想状态。
阿Q是一个地位低微、文化程度低下的农民,他虽然生活在农村,但内心却渴望通过各种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然而,在现实的残酷面前,阿Q始终无法逃离被动的命运,最终沦为社会的弱者。
阿Q的形象塑造充分展现了作者对普通人的同情和关怀。
作者通过描写阿Q一次次面对挫折和失败后仍然充满信念的精神,展示了他那种不屈不挠、不服输的奋斗精神。
阿Q的形象深入人心,他既是中国社会的一部分,也反映了广大底层劳动人民的生存状态。
二、社会现实的赏析《阿Q正传》以阿Q的故事为载体,通过描述他在社会中的经历,揭示并抨击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丑陋和虚伪现象。
小说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即使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从鲁迅先生所创造的人物和情节中,可以看到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病与现代社会的某些问题的相似之处。
小说中的阿Q作为底层人物,身受社会的歧视和压迫,他所表现出的无力和悲哀,道出了底层劳动人民在封建社会下的苦难和挣扎。
他的失败并不完全是个人的原因,更多地是社会的不公和弊病所致。
小说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揭示,让读者深刻认识到了社会问题与个人命运的紧密联系。
三、思想内涵的赏析《阿Q正传》作为鲁迅先生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之作,寓意深远,其中表达了一种严肃的思想内涵。
小说通过对阿Q的塑造,以及他所经历的一系列命运的打击,揭示了人性的弱点与社会环境的影响。
小说中阿Q的精神状态从开始的傲慢自大逐渐转变为卑微和悲观,最终落得个溃不成军的下场。
这种由个体命运到整体社会的破败,反映出中国社会的丑陋和无力。
小说通过阿Q的形象,告诉人们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个人的命运往往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
关于《阿Q正传》的赏析
关于《阿Q正传》的赏析阿Q形象是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人物画廊中塑造得最为典型和丰满的形象之一。
今天小编就从几个角度赏析《阿Q正传》,希望能帮助同学们理解全文,一起来看看吧!《阿Q正传》是鲁迅小说创作的代表作,也是鲁迅惟一的一部中篇小说。
小说以“辛亥革命”前后为时化背景,虚构了“未庄”这个旧中国农村的缩影,以贫苦农民的生活为题材,表现出深刻的思想内涵。
从创作动机来看“是想暴露国民的弱点”。
整篇小说共九章,本文是节选。
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一个落后的贫苦农民。
生活在未庄却没有赖以生存的土地,无家无室,栖身于土谷祠;无妻无儿,孤身一人靠给别人打短工为生,在未庄地位极其低下,精神上更愚弱可悲。
阿Q 虽有农民勤劳、质朴的品质,却又没有摆脱作为小生产者的局限性,狭隘、自私和封建压迫下所产生的愚昧和麻木。
此外,阿Q头脑里还存在有相当深厚的封建传统观念和正统思想。
结果,“精神胜利法”又只能使他陷入更不幸的深渊。
作品通过对阿Q生活处境和不幸遭遇的描写,真实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的社会现实和阶级关系。
阿Q勤劳却依然一贫如洗,他不仅物质上被剥削得一无所有,甚至连姓赵的资格也被地主赵太爷剥夺了。
地主阶级对于农民不仅进行物质上的剥削,而且在精神上实施奴役和摧残。
小说通过阿Q与革命的关系,深刻地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
所谓的革命党人对于阿Q的革命行动的排斥,深刻地揭示出“辛亥革命”没有启发广大民众的觉悟,从而在实际上提出了农民问题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重要性。
此外,本文揭示了阿Q那种以虚伪的优胜状态逃避现实的“精神胜利法”,其实还是中国国民的自我麻醉、自我欺骗的病态心理。
小说通过暴露国民的这一病态心理特征,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国民性的弱点,意在引起疗救的注意。
作者鲁迅在人物塑造时,成功地把西方注重描写人物心理及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等写作特点,与中国古典小说的白描手法、传记式的结构以及用人物自身言行来传达人物神情的传统写法融为一体,使作品既有强烈的现代性,又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阿q正传鲁迅赏析份
阿q正传鲁迅赏析(一)份阿q正传鲁迅赏析 1主题思想《阿Q正传》的主题思想:批判精神胜利法。
“人民性”、“民族性”显然不是“国民性”,均应该有“进步”与“落后”两个方面。
国民性,它不科学,按字面讲,那就是中国国民都有的性,这是不可能的。
鲁迅所讲,是指“国民劣根性”,某些国民的落后性,不是指的进步思想。
《阿Q正传》是鲁迅对旧中国病态国民性的一次集中展示和系统的大清算。
精神胜利法贯穿阿Q的一生,阿Q要被杀头了,也还在用精神胜利法使自己忘记杀头的苦楚。
用鲁迅的话解释精神胜利法:“中国人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而自以为正路。
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
一天一天地满足着,即一天一天地堕落着,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
”精神胜利法的主要功能:是维系奴隶的心理平衡,用自欺、瞒自己、骗自己的方式使自己麻木。
阿Q的精神胜利法纯然是奴隶们在失败面前闭上眼睛,用瞒和骗制造胜利的幻觉麻醉自己,把奴隶的屈辱和失败的痛苦变成精神上的自满自足,从而使自己麻木不仁、安安心心地做奴隶。
阿Q好赌,但总是输,然而有一回却福星高照,终于赌赢了,他居然“赢了又赢,铜钱变成角洋,角洋变成大洋,大洋又成了叠。
他兴高采烈”,可惜的是,“不知道谁和谁为什么打起架来。
骂声打声脚步声,昏头昏脑的一大阵”。
阿Q也挨了几拳几脚,到头来“他的一堆洋钱不见了”,“很白很亮的一堆洋钱不见了”。
然而,阿Q 毕竟是阿Q,他还是能拿出与众不同的解除痛苦的办法来。
阿Q忽然“擎起右手,用力地在自己脸上连打了两个嘴巴,便心平气和起来,仿佛是自己打了别个一般”,于是,又觉得“心满意足得胜”了。
鲁迅用近乎漫画的夸张的手法,将精神胜利的荒谬性揭露得淋漓尽致。
在阿Q们的灵魂里有着四千多年积淀下来的沉重的奴隶意识,这也是鲁迅对旧中国国人灵魂的一个重大发现。
所有的中国人,上自宰相、王公大臣,下至平民百姓,一律都得跪下来称臣。
王公贵族、大官小吏、乡绅地主,他们都具有双重身份既是皇帝的奴仆,又是他们以下的百姓、仆役的主人。
阿Q正传赏析
《阿Q正传》赏析《阿Q正传》鲁迅唯一得一部中篇小说、鲁迅在谈到这篇小说得写作动机时曾经说过,主要就是为了揭示“国人得灵魂。
鲁迅在这篇小说中表现出来得改造“国民性"得思想;鲁迅对阿Q表现表现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得态度、小说得中心人物就是乡村流浪汉阿Q得。
《阿Q正传》通过阿Q与她周围人得冷漠形象地揭示了中国农民得麻木与不觉悟,揭示了人性得弱点。
也折射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得致命弱点、阿Q就是一个贫苦得流氓无产者得典型。
阿Q就是个受压迫得农民、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无名无姓。
有个姓氏却被赵太爷剥夺了。
只能靠打短工为生活。
—-“别人舂米,她便舂米;别人插秧,她便插秧。
”阿Q性格得最主要得特征就是“精神胜利法”。
所谓得“精神胜利法“就就是在现实中无法获得满足只好在精神上、在幻想中寻求自我安慰。
小说中得《优胜记略》与《续优胜记略》都就是她得这种精神胜利法得表现“行状”。
归纳起来,精神胜利法得主要特征有:自欺欺人、自我安慰。
阿Q 只求在精神上战胜对方,既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死要面子又欺软怕硬,麻木健忘而糊涂终生。
比如,被人打了,就用“儿子打老子”来自我安慰;别人说她混得差,她就用“祖先比您阔”来搪塞。
具有惊人得健忘症。
前面被人打了,转身之间忘得一干二净。
转嫁痛苦,耍无赖。
畏强凌弱就是她性格得重要特点之一。
刚刚被强者假洋鬼子用“哭丧棒”打得鼻青脸肿,转眼之间就去欺辱小尼姑,强行摸小尼姑得头,还说“为什么与尚摸得,我摸不得”。
偷了别人家得萝卜,却要萝卜说话、等等。
但“精神胜利法"不就是阿Q最根本得特征,她得根本性格就是缺乏起码得自我意识与个性意识、阿Q得身上还有封建得正统思想与传统意识。
她认为,凡就是革命都就是与她作对,革命党捉住都要杀头。
这体现了阿Q身上得保皇意识、她自己虽然经常受到别人得侮辱,但却以欺侮女人为乐、并且认为“女人就是祸水”,自认为“男女之大防甚严”,超过了古今得圣贤。
尽管到处流浪,还要传宗接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就就是这种宗法家族思想得体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Q正传》赏析
《阿Q正传》收入《呐喊》。
是鲁迅唯一的一部中篇小说。
主要是为了揭示“国人的灵魂。
”鲁迅在这篇小说中表现出来的改造“国民性”的思想;鲁迅对阿Q表现表现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
《阿Q正传》通过阿Q和他周围人的冷漠形象地揭示了中国农民的麻木和不觉悟,揭示了人性的弱点。
也折射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致命弱点。
阿Q是一个贫苦的流氓无产者的典型。
阿Q是个受压迫的农民。
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
无名无姓。
有个姓氏却被赵太爷剥夺了。
只能靠打短工为生活。
——“别人舂米,他便舂米;别人插秧,他便插秧。
”
阿Q性格的最主要的特征是“精神胜利法”。
所谓的“精神胜利法“就是在现实中无法获得满足只好在精神上、在幻想中寻求自我安慰。
小说中的《优胜记略》和《续优胜记略》都是他的这种精神胜利法的表现“行状”。
归纳起来,精神胜利法的主要特征有:自欺欺人、自我安慰。
阿Q只求在精神上战胜对方,既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死要面子又欺软怕硬,麻木健忘而糊涂终生。
比如,被人打了,就用“儿子打老子”来自我安慰;别人说他混得差,他就用“祖先比你阔”来搪塞。
具有惊人的健忘症。
前面被人打了,转身之间忘得一干二净。
转嫁痛苦,耍无赖。
畏强凌弱是他性格的重要特点之一。
刚刚被强者假洋鬼子用“哭丧棒”打得鼻青脸肿,转眼之间就去欺辱小尼姑,强行摸小尼姑的头,还说“为什么和尚摸得,我摸不得”。
偷了别人家的萝卜,却要萝卜说话等等。
但“精神胜利法”不是阿Q最根本的特征,他的根本性格是缺乏起码的自我意识和个性意识。
阿Q的身上还有封建的正统思想和传统意识。
他认为,凡是革命都是与他作对,革命党捉住都要杀头。
这体现了阿Q身上的保皇意识。
他自己虽然经常受到别人的侮辱,但却以欺侮女人为乐。
并且认为“女人是祸水”,自认为“男女之大防甚严”,超过了古今的圣贤。
尽管到处流浪,还要传宗接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就是这种宗法家族思想的体现。
阿Q参加革命,其实对革命并不了解,一个把自由党变成了“柿油党”的流浪汉眼中的革命,是完全根据自己的本能来确定其含义的。
在阿Q的眼中,革命就是古代戏曲中的场面——“银盔银甲。
三尖两刃刀”;所谓的革命,就是抢得财产,把秀才家的宁式床搬来;就是抢得女人,把秀才老婆和女儿等女人抢来,享受他得三妻四妾式的帝王生活;就是仇杀,把秀才等杀掉,把王胡杀掉;就是欺压别人,让小D搬东西,搬不快就打。
所以,阿Q的革命一旦成功将比失败让人更加可怕。
阿Q性格有着深刻的文化根源。
它与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中国屡遭外国侵略的屈辱历史相联系。
是那种虽然破落,但还自认为是天朝上国的鸵鸟精神的折射;它也是中国小农经济社会的产物。
中国小生产者的保守落后、不觉悟等弱点使阿Q这样的农民更容易染上“精神胜利法”。
同时,阿Q的性格还与传统的儒家文化尤其是道家和释家文化相连接。
回避现实和不敢面对现实,是阿Q和传统的道家和释家文化的相通点。
《阿Q正传》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
鲁迅写作这部小说的目的,就是要揭露“国民的劣根性”,因此,阿Q的性格就是现代中国国民性的象征。
小说特通过阿Q身上的“精神胜利法”揭露了中国的民族劣根性,揭示了病态社会人们的病苦,“以引起疗救者的注意”。
阿Q时代属于过去,但阿Q 性格包含的内容并未绝迹,所以现在阿Q是现代中国国民的灵魂。
鲁迅对
阿Q性格的揭露,意在对整个旧社会的批判,对整个旧的意识形态的批判。
这体现了鲁迅深刻的启蒙主义的思想。
《阿Q正传》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1)采用了典型化的手法。
这里的典型化具有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塑造人物的基本手法。
鲁迅在《我怎样做起小说来》中说:“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
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是嘴再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脚色。
”这部作品中的阿Q形象,作者说采用了这种“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手法,将众多不同的人物的突出的特点综合起来,然后进行化合创造,从而创造出全新的形象。
二是采用了现实主义文学基本创作方法。
作品所塑造的阿Q这个形象具有符号的意义,因为他不仅是阿Q这一个体,而同时也是“国民性”的浓缩体;他所生活的环境也具有高度的历史概括性,从中可以窥见中国辛亥革命前后的历史状况,人性状况。
(2)叙述体的结构。
对诸如《水浒传》等中国传统小说的叙述方式的继承,但又加入了现代的精神分析的对人的精神的深度透视。
作品中的“序”“优胜记略”“续优胜记略”“生计问题”等是众多故事/事迹的并行排列、堆积,各个故事之间缺乏有效的时间联系,因此都是空间性的叙事。
只有到了“革命”和“不准革命”尤其到了结尾“大团圆”,才进入一种时间的流程,形成时间性叙事。
(3)犀利的幽默和讽刺。
在小说的批判与讽刺特色方面,小说不仅有头尾两部分议论,而且其他诸多地方都穿插有议论,这些议论具有批判与讽刺特色,是突出主题和刻画人物形象的主要部分。
例如,小说开头关于
作品的名目和阿Q的性格、籍贯的探讨和借题发挥,一方面对儒家的“正名说”,旧社会的阔人和立言的人,以及有历史癖和考据癖的人进行了讽刺。
另一方面,又写出了阿Q生活的社会环境及其社会地位,因而与人物性格的刻画是密切相关的。
(4)小说的语言艺术特色,首先表现在人物对话的性格化上。
有时尽管是很简单的几句话,却能准确的表现人物的身份和突现人物的精神面貌。
其次,小说使用了不少古语,如“谁料博雅如此公”等,不仅简洁明了,而且给文章增加了诙谐的意味和讽刺性。
第三,语言包含幽默感,好用反语,喜欢夸张,如“老Q”等;第四,使用了大量口语,如“儿子打老子”;最后,小说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富于表现力。
(5)游戏模仿的解构性。
在这部作品中,鲁迅先生首先选择的颠覆对象是封建传统文学中的“史传”文体。
中国传统文学中,“传”的种类很繁多,如本纪、列传、自传、外传、内传、大传和小传、家传,等等。
这些所谓的“传”,不但等级森严,如皇帝用“本纪”体,大臣则用“列传”体,而且血缘意识浓厚,如家传、家谱专叙家族衍传家族行状,专为后代“寻宗问祖”服务;更有甚者,中国史家虽然都崇奉“秉笔直书”的修史之德,但这些“帝王将相的家谱”中却充斥着歌功颂德粉饰传主的虚浮之词。
另外,封建社会中,书写语言为地主知识分子所垄断,一般市民百姓本无缘入“传”,如阿Q就不但被剥夺了姓赵的权利,而且连名字也不甚了了。
海德格尔说,语言是栖息的家园。
不掌握语言文字,又没有在历史的语言中得到书写的百姓,当然也就在历史的时空中被湮灭了。
所以鲁迅说,中国的历史都是“帝王将相的家谱”。
鲁迅先生将一个没有姓名而仅仅剩代码的农民流浪汉入“传”,显然是“有乖史法的”。
尽管小
说的“正传”是取自“不入三教九流的小说家所谓‘闲话休题言归正传’这一句套话里”,但这名目与古人所撰《书法正传》的“正传”字面上相混,而真正具有了史传的含义。
它的语义实际上暗示了传统文化的所有的“传”,皆是“歪传”。
给阿Q这样的悲剧小人物作传,体现了鲁迅先生写作的人民性特征。
鲁迅不但给小人物阿Q阿作传,而且他的创作姿态也很“不恭”。
过去的中国史传,每叙述到传主,必正襟危坐,一副恭敬的姿态,语言的叙述语调也因而显得滞重呆板。
特别是那些所谓的“家传”更显示出祖宗崇拜和血缘家族制度的偏执个性。
鲁迅先生借用史传的物质外壳,采用诙谐、戏谑的反讽语调来写阿Q,将传主置于被解剖客体的位置,从而调整了创作主体与形象主体的位置,使二者不仅以平等对视,甚至从更高角度来进行俯视,这样就消解了史传的崇拜意识,因而也使作家的文笔获得了更为广阔的游动空间。
正调和反调皆相宜,就打破了传统史传僵硬的文本外壳,史传也就成为一种活泼灵动的文体了。
这样史传的使用范围也被拓宽了,它不仅适用于帝王将相,也适用于贩夫走卒。
在鲁迅的仿制中,文体的血缘等级性也因而被解构了。
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戏仿是全方位的。
鲁迅在《阿Q正传》中还对传统的章回体的结构和大团圆的形式进行了模仿。
章回体小说是中国晚近时期流传最广的一种文学叙述形式,它吸取了中国知识分子文化的诗词化的特征,追求一种平衡的对仗。
总之,《阿Q正传》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艺术成就。
它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品,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和俄罗斯作家高尔基都曾给予崇高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