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述植物生理生化主动抗病性因素及作用

合集下载

植物抗病性的机制和应用研究

植物抗病性的机制和应用研究

植物抗病性的机制和应用研究植物是生态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然而,像人类一样,植物也会受到病害的威胁。

病菌、病毒和其他病原微生物在植物中繁殖,从而引发病害。

为了保护植物健康生长,研究人员一直在探寻植物抗病性的机制,以期开发出更加有效的防病手段。

一、植物固有免疫系统植物具有固有免疫系统,即植物本身的防御系统。

植物的固有免疫系统主要包括基因层次和细胞层次两种机制。

基因层次机制是指,植物在面对病原体入侵时,通过调节基因表达来对抗病原体。

通常来说,植物通过上调抗病基因表达,抵抗病原体的侵袭。

另一方面,植物也会通过下调抗病基因表达来避免过度的免疫反应。

这些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被植物细胞穿透到细胞质中,然后运往整个细胞和细胞外,从而发挥它们的作用。

细胞层次机制是指,植物利用细胞层次的机制来对抗病原体入侵。

植物细胞表面上会有一些受体分子,这些分子的作用是识别病原体,然后启动一系列的免疫反应。

这些免疫反应包括细胞死亡、细胞壁加固和产生抗生素等。

二、植物认识系统植物认识系统指的是植物如何认识病原体。

目前,研究人员已经证实,植物能够通过识别病原特异的分子模式(PAMPs)来启动免疫反应。

这些PAMPs包括细胞壁组分、酸性脱氧核糖核酸(DNA)和蛋白多糖等。

除了PAMPs,植物还能够通过识别病原体的效应分子来启动免疫反应。

病原体的效应分子是指病原体进入植物细胞后产生的分子,包括毒素和肽类。

植物需要通过识别这些效应分子来启动免疫反应。

三、植物抗病性的应用研究如何利用以上的机制来开发出更加有效的防病手段呢?目前,研究人员主要有三种研究方向。

第一种研究方向是利用生物技术技术来提高植物的抗病性。

这种方法包括利用转基因技术来敲除或增强植物中特定基因的表达。

例如,一些研究人员已经利用这种技术来产生具有针对植物病原体的抗生素的植物。

第二种研究方向是利用化学药物来提高植物的抗病性。

这种方法包括利用化学药物来诱导植物免疫反应、控制病原体繁殖或促进植物自身细胞壁生长。

植物的生理和化学防御机制

植物的生理和化学防御机制

植物的生理和化学防御机制植物是大自然界中最为先进、最拥有生命力的生物之一。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它们不断地针对各种环境压力和外来威胁进行适应和进化,从而形成了多种生理和化学防御机制。

这些机制确保了植物能够在极端的环境中生存并保持繁衍后代的能力。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植物的生理和化学防御机制的原理与应用。

1. 生理防御机制(1)蜡质层植物体表覆盖着一层薄薄的蜡质层,它可以起到防止水分蒸发和有害物质侵入的作用。

该层由脂肪酸和酯类化合物构成,具有很强的防水性和防晒性,同时,也能够很好地抵御病原体和昆虫的入侵。

此外,蜡质层还能使植物在低温和干旱条件下更好地存活。

(2)棘刺和皮下结构很多植物都生长有棘刺和皮下结构,这些结构可以防御食草动物和攀爬植物的侵袭,并能够起到摩擦阻力的作用。

例如,仙人掌的刺茂密而锋利,能够有效地防御捕食者的入侵。

有些植物的叶子上也长有刚毛和细毛,它们可以起到摩擦和刺激的作用,防止动物的啃食。

(3)韧皮素韧皮素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物质,可以在植物受到攻击时被激活。

它能够促进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壁的厚度和硬度,使植物更加坚韧。

此外,韧皮素还能够抑制某些蛋白酶的活性,防止细胞受到损伤。

2. 化学防御机制(1)抗氧化物质植物体内富含大量的抗氧化物质,如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多酚等。

它们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防止有害氧化反应的发生,保护细胞免受伤害。

抗氧化物质还能够增强植物的免疫力和适应能力,使其更具生命力。

(2)生物碱生物碱是一类富含氮的天然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

它们可以被植物用于抵御或杀死昆虫、真菌和细菌等有害生物。

生物碱的毒性很强,可以对抗体内和体外的病原体,防止它们繁殖和感染植物体。

一些具有毒性或药用价值的植物都含有较高的生物碱。

(3)挥发性物质植物体内还含有一些挥发性物质,如挥发油、酚类化合物和香料等。

这些物质可以起到消臭、驱虫和抗菌的作用。

例如,茶树油就是一种强效的天然驱虫剂,它能够抑制昆虫的呼吸和运动,从而达到杀虫的效果。

植物的抗病性

植物的抗病性

关于抗病性重点有以下几点:
6、寄主植物的抗病机制非常复杂,可区分为: (1)被动抗性:植物与病原物接触前即已具有的性状所决定的抗病性。 (2)主动抗性:受病原物侵染所诱导的寄主保卫反应。
关于抗病性重点有以下几点:
7、抗病性按顺序表达的动态过程(即按其表达的病程阶段不同)又可划分为: a、抗接触:即避病(在某种条件下避免病原与寄主的接触、侵入); b、抗侵入: c、抗扩展: d、抗损失:即耐病(指植物忍受病害的性能,在外观上,发病情况与感病品种类似,但病害对产量的
(4)皮孔、水孔、蜜腺等自然孔口的形态与结构特性也与抗侵入有关。 如马铃薯皮孔木栓化后,痂疮病菌难于侵入。
(5)木栓组织的细胞壁和细胞间隙充满了木栓质,构成了抵抗病原物侵入的物理和化学屏障。 植物受到机械伤害后,可在伤口周围形成木栓化的愈伤周皮(wound periderm),能有效地抵抗从伤
口侵入的病原真菌和细菌。 如:马铃薯块茎愈伤层可防止软腐细菌侵入引起的组织浸解。
免疫 寄主对病原物侵染的反应表现为完全不发病,或观察不到可见症状。
抗病 寄生受病原物侵染后,发病轻的称为抗病,发病很轻的称为高度抗病。
感病 受病原物侵染后,发病重的称为感病,发病很重的称为严重感病或高度感病。
耐病 寄主植物发病较重但对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小。
避病 植物避开了病原物的侵染。
(2)植物表皮层细胞壁发生钙化作用或硅化作用。
对病原菌果胶水解作用有较强的抵抗力,能减少侵入。 如叶表皮硅化程度高的水稻品种能抵抗稻瘟病和胡麻叶斑病。
(3)气孔的结构、数量及开闭习性,也可抵抗从气孔侵入的病原物。 如:①柑桔不同类型的气孔结构对溃疡病的抗性不同
②小麦品种气孔早晨张开晚的,能减少叶锈菌夏孢子的侵入。

植物的抗病机制

植物的抗病机制

植物的抗病机制植物在其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常常面临病原微生物的侵扰,例如真菌、细菌和病毒等。

这些病原体一旦侵入植物体内,便可能导致植物生长受阻乃至死亡。

为了抵御这些威胁,植物进化出了一系列复杂而高效的抗病机制。

本文将深入探讨植物的抗病机制,包括物理防御、化学防御及免疫应答等方面。

一、物理防御机制物理防御是植物最初的抗病措施之一,其主要表现为植物的结构特点和表面特性。

1. 结构特征植物的细胞壁是其天然的屏障,通常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复杂多糖组成,这些成分形成了坚固而具弹性的结构,有效阻挡病原体的侵入。

细胞壁上还蕴含有多种抗性物质,如苯丙素类化合物,在遭受病原侵袭时会迅速增产,进一步增强细胞壁的强度。

2. 表面特性许多植物表面有一层蜡状物质,即角质层,这是一种有效的物理防御屏障,能够减少水分蒸发,并阻碍病原体附着。

此外,叶片上的毛细结构可以通过增加病原体与植物表面间的摩擦,降低其侵入几率。

3. 落叶现象一些植物在遭受病害时,会采取落叶方式以减少感染累积。

这种策略能够有效降低病原体在植物体内的传播,并为重建健康个体提供可能。

二、化学防御机制除了物理防御外,化学防御也是植物抵御病害的重要手段。

植物能够合成并释放多种生物活性化合物,以对抗外部威胁。

1. 抗性代谢产物当植物受到感染时,其细胞会合成各种次生代谢产物,如黄酮类、萜类和生物碱等,这些化合物不仅具备抑制病原生物生长的功能,还能刺激周围细胞的自我保护反应。

例如,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菌和抗真菌活性。

2. 诱导式反应诱导式反应是指当植物被病原体攻击或受到伤害时,启动的一系列防御反应。

该过程中,植物会合成甲基水杨酸(MeSA)等信号分子,这些分子可在植株内外传递信息,从而诱导其他未受害组织提升防御能力。

3. 抗病蛋白质针对特定病原体,植物还会合成各种抗病蛋白,比如嗜菌素(PR)蛋白,这些蛋白能直接抑制某些微生物,同时也能促进植物自身的免疫反应。

例如PR-1和PR-2等蛋白在大多数受感染植物中都有显著提高。

植物对病原微生物的抗病性机制

植物对病原微生物的抗病性机制

植物对病原微生物的抗病性机制植物是我们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不仅可以为我们提供氧气和食物,同时也是人们的绿化伴侣和美化环境的商家。

但植物生长的过程中却时常受到各种微生物病害的威胁,病害不仅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导致产量的下降和质量的降低。

而植物对抗这些病毒的方法主要是依赖它们自身的抗病性机制。

植物抗菌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即物理防御和生化防御。

物理防御主要是基于植物的物理特性,例如皮肤和细胞壁的厚度等,来防止病原菌的侵入,而生化防御则是通过植物自身固有的生化代谢过程产生一些特定的物质,来对抗病原微生物。

下面我们将对这两种机制进行详细的探究。

物理防御:物理防御是植物在受到病原微生物侵入时的第一道防线,通过物理上的障碍抵御病原微生物的入侵。

在细胞内壁外,植物细胞质膜和壁组成的细胞表面,被称为细胞外基质(ECM)。

细胞外基质可以隔离细胞内环境和外部环境,从而阻止细菌、真菌等的入侵。

若病原菌侵入ECM后,植物细胞膜上的监测和调节系统会发现异物,促使细胞积极做出反应,例如细胞壁化学成分改变或分泌特殊的化学物质等,使细胞内环境逐渐变得对病原微生物不利,从而在物理上排除病原微生物的入侵。

生化防御:与物理防御不同,生化防御是对病原微生物具体分子水平的攻击和杀灭方式。

植物通过自身能力的生化代谢过程,产生特定的抗生素、酶和蛋白质分子,对病原微生物进行有针对性的杀灭和防御。

例如抗生素,是一种植物产生的生化物质,它可以杀灭病原微生物或阻止它们的生长和繁殖,从而保护植物不会被病原微生物感染。

除此之外,植物还可以利用酶和蛋白质,例如凝集素、黄酮类和氨基酸等分子,来对抗病原微生物。

这些酶和蛋白质分子可以干扰病原微生物的生长、代谢和繁殖,从而使其失去活性。

植物抗病的机制有很多,其中的物理防御和生化防御是最重要的机制。

这些机制使植物能够在受到病原微生物的威胁时,做出全面的反应,从而保护自身不被病原微生物感染,确保植物健康的生长和发育。

植物的抗逆性与抗病性

植物的抗逆性与抗病性

植物的抗逆性与抗病性植物作为生物体,在面对环境中的各种外界压力和病原体侵袭时,都具备一定的抗逆性和抗病性。

这种抗逆性和抗病性是植物适应生存环境的重要能力之一。

本文将从植物对抗逆境的机制和植物的抗病机理两方面来探讨植物的抗逆性与抗病性。

一、植物对抗逆境的机制1. 生理机制植物在面对逆境时,会通过调节生理过程来适应环境的变化。

例如,在干旱条件下,植物会通过减少蒸腾作用和增强根系吸水能力来减少水分流失。

在高温条件下,植物会通过调节叶片气孔开闭来控制水分蒸腾和降低叶片温度。

此外,植物还通过合成特定的蛋白质、酶和激素来应对逆境,以提高自身的抗逆能力。

2. 分子机制植物在逆境中会启动特定的信号传导通路,通过改变基因的表达来适应环境的变化。

例如,在低温条件下,植物会启动冷信号通路,激活抗寒相关基因的表达,增加抗寒蛋白的合成,以增强抗寒能力。

同样,在盐胁迫条件下,植物会启动盐信号通路,调控离子平衡和有机物的积累,以增强抗盐能力。

3. 细胞机制植物细胞在逆境中会出现一系列的结构和形态变化,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例如,在盐胁迫条件下,植物根系会增强分泌抗盐物质的能力,形成阻挡盐离子进入植株内部的结构;在干旱条件下,植物叶片会出现厚化现象,以减少水分蒸腾的量。

二、植物的抗病机理1. 植物固有免疫系统植物拥有自身的固有免疫系统,通过识别并作出反应来应对病原体的侵袭。

当病原体侵入植物组织时,植物会通过识别病原体表面的特定分子模式(PAMPs),激活PTI(PAMP-triggered immunity)信号通路,进而启动一系列抗病反应。

其中包括合成抗病蛋白、产生杀菌物质和形成伤口愈合组织等。

2. 植物逆境诱导免疫系统当植物处于逆境状态时,它的免疫系统也会被激活,从而增强对病原体的防御能力。

例如,在干旱条件下,植物会合成一些特定的蛋白质来增强自身的抗病能力。

这些蛋白质不仅可以直接抵御病原体的侵袭,还能够调控与免疫相关的基因的表达。

研究植物的抗病机制

研究植物的抗病机制

研究植物的抗病机制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和农作物需求的不断增长,农作物病虫害问题也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研究植物的抗病机制。

植物作为生物界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地拥有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

而了解这些机制,不仅可以为农作物的品种改良提供依据,还可以为人类提供指导,促进我们更好地保护植被和环境。

抗病机制的第一点是植物的生理与生化反应。

植物与病原微生物接触后,会启动一系列生理与生化反应来对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

首先,植物会在受到病原微生物攻击后,产生一种名为“病原结构特异性”的物质。

这种物质会拦截并杀死病原微生物,使其无法进一步侵入植物组织。

其次,植物还会合成一些“抗生素”样物质,这些物质能够杀死病原微生物,抑制其生长。

此外,植物还会产生一些抗病蛋白,如抗菌肽,它们能够与病原微生物中的蛋白质结合,破坏病原微生物的正常功能。

除了生理与生化反应外,植物的细胞壁也是其抗病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植物细胞壁由纤维素、木质素等复杂的有机物质构成,它们能够起到结构支撑和物理防御的作用。

当病原微生物侵入植物体内时,植物细胞壁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如增厚、硬化等,从而增强其抵抗病原微生物入侵的能力。

此外,植物细胞壁还能产生一种名为“化学武器”的物质,这些物质能够诱导植物免疫系统产生反应,从而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除了上述机制外,植物的免疫系统也是植物抗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植物免疫系统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PAMPs/PRRs和R基因。

PAMPs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是病原微生物表面的一种特定结构,可以被植物的PRRs(病原识别受体)所识别。

一旦识别到PAMPs,PRRs会启动一系列信号转导通路,从而激活植物免疫系统。

而R基因是植物体内存在的一类特殊基因,可以识别病原微生物中的特定分子。

一旦识别到病原微生物,R基因会启动一系列免疫反应。

总体来说,植物的免疫系统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网络,可以涉及到许多不同的抗病机制。

植物的抗病机制与应用

植物的抗病机制与应用

植物的抗病机制与应用植物是地球上最丰富和多样化的生物类群之一,它们在与病原微生物进行长期的共生中发展出了各种抗病机制。

这些机制不仅帮助植物抵御疾病的侵袭,保障了植物的生长和繁衍,同时也为人类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探讨植物的抗病机制以及其在农业和医学领域的应用。

植物的抗病机制主要包括先天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两部分。

先天免疫是植物天生具备的一种机制,它通过植物对病原微生物的非特异性识别和反应来抵御疾病的发生。

植物的表皮和细胞壁是其最重要的物理屏障,可以阻止病原微生物的侵入和扩散。

此外,植物还能产生一些抗菌蛋白如抗菌肽和酶,它们可以直接杀灭或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

适应性免疫是植物在感染病原微生物后通过识别和调控基因表达来加强免疫反应的机制。

植物通过感染病原微生物后产生一系列信号分子,通过细胞间信号传导网络来引发免疫响应。

这些响应包括激活特定的基因,产生抗菌物质,加强细胞壁的合成等,从而加强植物的整体免疫能力。

植物的抗病机制在农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基于植物的天然抗病机制,研究人员可以利用育种技术培育出具有抗病性状的植物品种。

通过选择和交配具有抗病性状的亲本,可以逐步提高植物的抗病性。

此外,基因编辑技术也为培育抗病植物提供了新途径。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编辑植物基因组中与抗病相关的基因,使植物具备更强的抗病能力。

这些抗病植物品种的研发和推广可以减少农业生产中的病害损失,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此外,植物的抗病机制在医学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研究表明,植物产生的抗菌蛋白可以对抗一些耐药菌株的感染,具有潜在的抗生素候选药物的价值。

例如,一种名为α-片椒素的抗菌肽能够杀死多种耐药菌株,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艰难梭菌等。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植物中的一些天然产物具有抗病毒活性,可以用于开发治疗病毒感染的药物。

例如,从姜黄中提取的一种化合物可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

这些天然产物的发现和开发为人类提供了新的药物和治疗策略。

植物的抗病机制

植物的抗病机制

植物诱发抗病性具有其特点。表现为:具有一定迟滞期,即在诱发接种后需等2~7d或2~3周不等特定时间方能检测出来;只能在一定温度和光照条件下表达,系统诱发抗病性更为敏感;保持作用具有一定的持久性;为非专化性抗病性且不能遗传,即诱发因子与所抵抗病原之间无选择性;诱发接种强度愈高,诱导抗性表达愈快、愈强。
耐病(diseaea tolerance)机制
诱发抗病性(induced resistance)机制 是植物经各种生物预先接种后或受到化学因子、物理因子处理后所产生的抗病性,也称为获得抗病性(acquired resistance)或诱导抗病性 。诱发抗病性是一种针对病原物再侵染的抗病性,最初在植物病毒研究中发现的。 诱发抗病性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局部诱发抗病性(local induced resistance) ,即只在诱发接种部位所表现的抗病性;另一种是系统诱发抗病性(systemic induced resistance),即在同一植株未诱发接种的部位和器官所表现的抗病性。
解毒作用:植物组织能够代谢病原菌产生的植物毒素,将毒素转化为无毒害物质。它可降低病菌的毒素,抑制病原菌在植物组织中的定殖和症状表达,是重要的抗病机制之一。
其他:有些寄主受病原物侵染后,还能将原有组分如一些糖苷类化合物转化为抗菌物质;有些还能增加合成一些抗菌物质,包括酚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有些形成与病程相关蛋白即PR蛋白,如对病原菌细胞壁有水解作用的葡聚糖酶、几丁质酶、溶菌酶等;有些形成与细胞壁修饰有关的组分,如糖蛋白、木质素和胼胝质等。
3.物理的主动抗病性因素
化学的主动抗病性因素
化学的主动抗病性因素主要有过敏性坏死反应、植物保卫素形成和植物对毒素的降解作用等。主要有: 过敏性坏死反应(necronc hypersensitive reaction):受侵部位的组织细胞迅速坏死,使病原物被限制在死亡组织中而不能扩展。是植物对专性寄生的真菌、细菌、病毒和线虫等病原物的非亲和性小种的一种抗性反应和防御机制,常表现为出现小型坏死斑。具有特异性和稳定性的特点,一般发生于一定的品种-小种组合中,受遗传基因控制,正常环境情况下能表现出具有一定抗性特征的反应型,因而,便于在抗病育种中利用。其原因可能由于营养争夺、抑菌物质及双方代谢系统的综合作用,导致抑菌或溶菌现象。

普通植物病理学-第十章植物抗病性及机制

普通植物病理学-第十章植物抗病性及机制
阻塞原因之一是由于病原物诱导产生了 胶质和侵填体。
(二)化学的主动抗病性
1.植物保卫素(phytoalexin)
植物受侵染后或受到多种生理的、物理的 刺激后所产生或积累的抗病原物的一类小分 子化合物,简称植保素。
大多数已知的植物保卫素对植物病原真菌 的毒性强并抑制其生长,有些也对细菌、线 虫和其它生物有毒性。
第十章 植物的抗病性及机制
一、抗病性的概念和类别: 抗病性(resistance): 寄主
植物抵御病原物的侵染以及侵染后 所造成损害的能力,是植物与其病 原物在长期共同进化过程中相互适 应和选择的结果。
植物的抗病性类型有以下几种: 1、按抗病的程度区分为: 高抗:受轻度侵染,表现轻微受害 中抗:中等程度感染和受害 中感:明显的感染,受害程度较重
3.自然孔口
包括气孔、皮孔、水孔和蜜腺等。植物表面 气孔的密度、大小、构造及开闭习性等常成为抗 侵入的重要因素。气孔多的器官易感病,气孔大 量形成的时期也是最易感病的时期。
4.木栓化组织
木栓化组织的细胞壁和细胞间隙充满了木栓质 (suberin)。 是多种不透水、不透光的高分子 量酸类构成的复杂混合物。
植物受伤后,可在伤口组织形成木栓化的周皮 不仅可以有效地保护伤口不受细菌和真菌的侵染, 同时也防止病原物所产生的有毒物质向健康细胞 进一步扩散。
5.木质化组织
植物细胞的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都 可能积累木质素(lignin),从而阻止病原 菌的扩展。
6.细胞壁和中胶层
植物初生细胞壁主要是由纤维素和果胶 类物质构成,也含有一定数量的非纤维素多 糖和半纤维素。纤维素细胞壁对一些穿透力 弱的病原真菌也可成为限制其侵染和定殖的 物理屏障。
病原物毒性不依寄主抗性基因的变化而 变化,寄主品种没有它们自己所特有的病原 物小种。

植物的抗病机制及其应用

植物的抗病机制及其应用

植物的抗病机制及其应用植物是一类非常重要的生物资源,它们除了能够为我们提供食物、药材和纤维材料外,还具备抗病的机制。

植物的抗病机制是指植物通过一系列的生理和生化反应来抵御外界病原微生物的入侵。

这些机制的理解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农作物,还能为研发抗病的农药以及改良其他生物的抗病性提供重要的参考。

本文将介绍植物的抗病机制及其应用。

1. 植物的机械防御机制植物的机械防御机制是指植物通过结构特化来防止细菌、病毒和真菌的入侵。

例如,植物的细胞壁是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构成的,这些物质能够增加细胞壁的硬度,降低病原微生物的侵入。

此外,植物的根、茎和叶片也具备刺毛、环节和毛发等结构,可以阻止病原微生物的附着和入侵。

2. 植物的化学防御机制植物通过合成和释放一系列的化学物质来抵御病原微生物的入侵。

这些化学物质可以是有毒的,能够直接杀死或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也可以是抗生素,能够干扰病原微生物的生理过程;还可以是植物激素,能够调节植物的免疫反应。

其中,植物激素脱落酸(jasmonic acid)和水杨酸(salicylic acid)在植物的抗病反应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3. 植物免疫系统植物具备一套完整的免疫系统,可以感知并响应病原微生物的侵入。

当植物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攻击时,感知受体会识别病原微生物释放的病毒、细菌或真菌特定分子,并启动免疫响应。

这些响应包括抗氧化反应、细胞死亡(程序性细胞死亡)和产生抗病物质等。

4. 抗病机制的应用对植物抗病机制的研究为我们开发高效的农药和疗法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例如,研究表明植物产生抗生素的基因可以被转移到其他生物中,以提高其抗病性。

此外,研究植物的免疫系统也可以启发我们开发抗病疫苗和药物,以用于动物和人类的健康保护。

总结起来,植物的抗病机制是通过机械防御、化学防御和免疫系统来防止外界病原微生物的入侵。

对这些机制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农作物,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并为其他生物的抗病性改良提供思路。

植物抗病性名词解释

植物抗病性名词解释

植物抗病性名词解释植物的抗病性指的是它们对病原体的抵抗能力。

植物的抗病性是指植物对病原体的抵抗能力,它可以通过免疫和抗毒素进行抵抗,以有效地抵御病原体的侵害。

植物抗病性的形成是由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植物的种类和品种、环境条件和地气条件等。

抗病性是植物适应病原体侵袭的基本防御机制。

它主要由生理、遗传和表型等三个方面决定。

生理抗性主要指植物的细胞间传递阻碍病原体的进入、攻击和侵袭,包括细胞壁的抑制作用。

例如橡皮树的细胞壁。

它含有硫、矽、碳和灰等成分,能够阻止病原体的侵入。

遗传抗病性是指植物基因的遗传特征,它反映在基因水平上,可以抵御病原体的侵害。

可以对病原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效果,包括抗毒素系统、免疫反应和抗生素抗性等。

表型抗病性是指植物本身表现出的抗病性,它可以直接抵御病原体的侵害,并且不同品种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常见的表型抗病性有耐热、耐寒、耐盐、耐草甘膦、耐风等。

这些性质是植物抗病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发育、增殖和抵御病原体的防御作用。

植物的抗病性是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环境条件和土壤状况等,如果环境条件不足以促进植物抗病性,可能会导致植物发生病害。

因此,防治病害要首先考虑改善环境条件,促进植物抗病性。

此外,实施适当的种植管理也是提高植物抗病性的重要手段。

为提高植物的抗病性,应尽可能地选择有良好抗病性的品种,在选择抗病性较强的品种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品种的耐病性和生长性状,然后根据种植环境和对病害的抗性情况,来确定品种的抗病性。

另外,改善植物抗病性还需要采取合理的施肥方法,如使用具有抗病性的有机肥料。

有机肥料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生态环境,降低农药的使用,还能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起到促进植物健康生长的作用。

可见,植物抗病性是植物防御病原体侵害的重要手段,改善植物的抗病性,不仅需要种植抗病性较强的品种,还需要改善环境条件,合理使用有机肥料等,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植物的抗病性,从而保护植物免受病原体的侵害。

植物抗病性和抗病性调节的生理生化机制分析

植物抗病性和抗病性调节的生理生化机制分析

植物抗病性和抗病性调节的生理生化机制分析植物抗病性和抗病性调节的生理生化机制是指植物在面临病原微生物的侵袭时,利用自身的防御系统和信号传导过程来抵御病原微生物的攻击,以保证生长发育和繁殖。

植物抗病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涉及到植物的各个层次,其中包括植物的形态、生理生化和基因组学特征。

本文将对植物抗病性和抗病性调节的生理生化机制展开分析。

一、植物抗病性的形态特征植物抗病性的形态特征主要表现在植物的表皮和细胞壁结构上。

植物表皮通常由角质层和表皮细胞壁构成,这一结构对病原微生物的侵入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植物的细胞壁中含有很多化合物,如木质素、纤维素等,这些化合物可以抵御一些细菌和真菌的侵害。

此外,植物的支配细胞壁中还含有一些特殊的糖类(如β-1,3-葡聚糖),它们在植物细胞壁中的含量与种类与植物的抗病性有密切关系。

二、植物抗病性的生理生化特征植物抗病性的生理生化特征包括植物体内有一套完整的信号转导和防御机制,其中包括先天免疫系统和适应性免疫系统两种。

在先天免疫系统中,植物可以通过特定的受体介导病原菌抗原的感知和识别,从而启动防御反应,抵制病原微生物的入侵与繁殖。

而在适应性免疫系统中,植物可以通过累积特定的免疫物质,实现对病原菌的更好识别和更有效的防御。

三、植物抗病性调节的生理生化机制植物抗病性调节的生理生化机制指的是植物对于不同病原微生物的感知和识别过程中,启动的防御反应和信号传导作用。

其中,植物通过启动一些特定的信号传递通路来调节其抗病性。

这些通路包括激素通路、MAPK通路和蛋白酶体通路等。

对这些通路的了解,对于揭示植物抗病性调节的生理生化机制至关重要。

总的来说,植物的抗病性和抗病性调节的生理生化机制非常复杂,需要从植物的不同层次去考虑。

对于科学家们而言,了解植物的抗病性和抗病性调节机制,对于提高植物的抗某些病害作物品种的育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时,这也为减少农业生产中的病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

植物抗逆性与抗病性的生理生化机制分析

植物抗逆性与抗病性的生理生化机制分析

植物抗逆性与抗病性的生理生化机制分析植物在生命周期中会遭遇各种逆境,如干旱、高温、低温、盐碱等,同时还要面对各种病原体的侵袭,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等。

植物如何从这些逆境中存活下来呢?这离不开植物的抗逆性和抗病性,这两种性质是植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保护机制。

一、抗逆性的形成机制植物的抗逆性是指在各种环境逆境下,植物仍然能够正常生长和发育的能力。

这种能力是由一系列的逆境响应机制所控制的。

在逆境发生初期,植物会产生一系列的信号分子,如钙离子、激素和小分子有机物等,这些分子的积累使得植物对逆境产生了一种警觉感。

之后,植物会不断调整自身的基因表达,以适应新的环境。

植物在逆境环境下会产生一系列的逆境响应蛋白,如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等,这些分子能够形成一种稳定的保护体来维护细胞的稳态。

同时,植物的根系也会逐渐加强生长,以增大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从而保持正常的代谢活动。

在植物根系中,还存在着各种调节物,如离子通道和积水管道等,这些机制能够帮助植物在逆境环境下维持其生命活力。

在植物的细胞内,还存在着一些抗氧化物,如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等,这些酶能够清除细胞内的毒性自由基,从而减少环境胁迫对植物造成的损害。

同时,植物还会产生一些耐逆基因,如LEA和HSP等,这些基因能够调节蛋白质的折叠以及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从而增强植物的抗逆性能力。

二、抗病性的形成机制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还会遭受各种病原体的侵袭,如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植物在遭受病原体感染后,会通过一系列调节途径来激活其固有的保护机制,以对抗病原体的侵袭。

首先,植物在遭受病原体感染后,会通过分泌PR蛋白来激活细胞的防御机制。

这些PR蛋白能够增强植物细胞壁的稳定性,同时还能够刺激植物代谢产生抗生素和抗氧化物等,以抑制病原体的侵袭。

另外,植物还会通过产生一些抗病素来抑制病原体的生长和繁殖。

这些抗病素包括生物碱、黄酮类和儿茶素酚等,这些分子能够与病原体相互作用并产生毒性效应,从而抑制其生长和繁殖。

植物生理学与植物抗病机制

植物生理学与植物抗病机制

植物生理学与植物抗病机制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中的物质和能量变化以及生理机制的学科。

而植物抗病机制是指植物对抗各种病原体侵袭的防御机制。

植物通过一系列生 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to resist disease and maintain their health and survival. 本文将从植物的相关生理过程和抗病机制两个方面来探讨植物生理学与植物抗病机制的关系。

1. 植物的相关生理过程1.1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生命的基础过程之一,通过光合作用,植物能够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合成有机物质,并释放出氧气。

光合作用不仅为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能量,还在维持植物健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光合产物和氧气可以促进植物对抗病原体的能力。

1.2 水分运输植物依靠水分的运输来吸收和转运养分,维持组织的稳定和功能的正常运转。

水分运输是通过植物的细胞间隙、导管网络和根系等组织结构完成的。

水分的供应和调节对植物的生理过程至关重要,包括调控植物体内的温度、维持细胞的张力和转运营养物质。

适当的水分供应可以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

1.3 植物激素植物激素是一类在植物体内以微量存在的化合物,它们能调控植物的生理过程,并参与植物对抗病原体的反应。

植物激素包括生长素、赤霉素、赤霉烯酮、脱落酸等。

不同类型的植物激素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抗病过程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其中一些激素可以诱导植物的抗病基因的表达,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

2. 植物的抗病机制2.1 植物的物理防御机制植物通过一系列的物理结构和机制来防御病原体的侵袭。

例如,植物表皮和细胞壁的结构可以防止病原体的进一步侵入,而表皮上的毛发、刺和结构化合物等则可以减少病原体的附着。

此外,植物的茎和叶片的厚度也能增加对病原体的阻隔能力。

2.2 植物的化学防御机制植物通过合成和释放一系列抗菌物质来抵御病原体的入侵。

例如,植物会合成一些特定的物质,如抗生素、酵素和次生代谢产物等,这些物质对抗病原体具有毒杀、抑制或干扰其生长和发育的作用。

植物抗病性的调节机制

植物抗病性的调节机制

植物抗病性的调节机制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

然而,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人类粮食安全等方面,植物疾病却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研究植物抗病性的调节机制,对于改善植物的疾病抗性以及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1.植物的天然免疫系统植物抗病性的调节机制,是植物天然免疫系统的一部分。

在植物与病原体的互动中,植物能够通过特定的受体,识别出病原体的菌落素、蛋白质等分子,从而启动一系列天然免疫反应。

这些反应包括形态学和细胞生理变化、抗氧化反应、产生杀菌物质等。

通过这些反应,植物可以有效防御各种病原体侵袭,从而保障自身的生存和繁衍。

2.植物激素在抗病性中的作用除了天然免疫系统外,植物还能通过激素信号途径,调节其抗病性反应。

目前已发现的植物激素包括乙烯、赤霉素、橙黄素、脱落酸、激动素、脱落酸和单胺类激素等。

乙烯作为一个重要的植物激素,在植物的抗病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植物受到病原体侵袭时,乙烯的产生会显著增加,从而引发一系列与植物天然免疫系统相连接的反应,使植物能够迅速地对抗病原体的威胁。

此外,乙烯还能够促进植物产生抗病物质,如抗菌肽、酪氨酸类物质等,从而增强植物的抗病性。

赤霉素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植物激素,它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密切相关,同时也可以调节植物的抗病性。

研究发现,赤霉素能够促进植物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抵抗能力,同时还能够通过促进抗性基因的表达,增强植物的免疫反应,从而提高植物的抗病性。

3.植物微生物组的调节作用近年来,伴随着对植物与微生物组互动的研究加深,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微生物组对植物的抗病性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植物微生物组指的是与植物相关的微生物群落,包括植物内共生微生物、植物根际微生物和植物叶片表面微生物等。

通过与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微生物组可以调节植物的天然免疫系统,从而提高植物的抗病性。

在微生物组和植物之间的互动中,植物通常会分泌一些诸如根泌物和叶泌物等互惠物,来吸引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叙述植物生理生化主动抗病性因素及作用

叙述植物生理生化主动抗病性因素及作用

叙述植物生理生化主动抗病性因素及作用摘要:植物的抗病性是指植物避免、中止或阻滞病原物侵入与扩展,减轻发病和损失程度的一类特性[1]。

植物被各类病原物侵染后,发生一系列具有共同特点的生理变化[2]。

病原物侵染引起的植物代谢变化,导致亚细胞、细胞或组织水平的形态和结构改变,产生了物理的主动抗病性因素。

主动抗病性因素主要有过敏性坏死反应、植物保卫素形成和植物对毒素的降解作用等,研究这些因素不论在植物病理学理论上或抗病育种的实践中都有重要意义[3]。

关键词:植物;生理生化;主动抗病性植物的抗病性是指植物避免、中止或阻滞病原物侵入与扩展,减轻发病和损失程度的一类特性。

抗病性是植物与其病原生物在长期的协同进化中相互适应、相互选择的结果。

病原物发展出不同类别、不同程度的寄生性和致病性,植物也相应地形成了不同类别、不同程度的抗病性。

抗病性是植物普遍存在的、相对的性状。

所有的植物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病性,从免疫和高度抗病到高度感病存在连续的变化,抗病性强便是感病性弱,抗病性弱便是感病性强,抗病性与感病性两者共存于一体,并非互相排斥。

只有以相对的概念来理解抗病性,才会发现抗病性是普遍存在的。

抗病性是植物的遗传潜能,其表现受寄主与病原的相互作用的性质和环境条件的共同影响。

1植物被侵染后的生理生化变化植物被各类病原物侵染后,发生一系列具有共同特点的生理变化。

植物细胞的细胞膜透性改变和电解质渗漏是侵染初期重要的生理病变,继而出现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核酸和蛋白质、酚类物质、水分关系以及其它方面的变化。

研究病植物的生理病变对了解寄主—病原物的相互关系有重要意义[4]。

1.1呼吸作用呼吸强度提高是寄主植物对病原物侵染的一个重要的早期反应。

呼吸代谢途径发生变化:(1)正常的植物呼吸作用是糖酵解途径;(2)植物发病后磷酸戊糖途径呼吸作用增强。

1.2光合作用病原物的侵染对植物最明显的影响是破坏了绿色组织,减少了植物进行正常光合作用的面积,光合作用减弱。

植物的抗病机制

植物的抗病机制

植物的抗病机制
植物抗病性有的是植物先天具有的被动抗病性。

也有因病原物侵染而引发的主动抗病性。

抗病机制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方面的抗性。

植物固有的抗病机制是指植物本身所具有的物理结构和化学物质在病原物侵染时形成的结构抗性和化学抗性。

如植物的表皮毛不利于形成水滴,也不利于真菌孢子接触植物组织:角质层厚不利于病原菌侵入;植物表面气孔的密度、大小、构造及开闭习性等常成为抗侵入的重要因素;皮孔、水孔和蜜腺等自然孔口的形态和结构特性也与抗侵入有关;木栓层是植物块茎、根和茎等抵抗病原物侵入的物理屏障;植物体内的某些酚类、单宁和蛋白质可抑制病原菌分泌的水解酶。

主动抗病性是指在病原物侵入寄主后,寄主植物会从组织结构、细胞结构、生理生化方面表现出主动的防御反应。

如病原物的侵染常引起侵染点周围细胞的木质化和木栓化;植物受到病原物侵染的刺激产生植物保卫素,对病原菌的毒性强,可抑制病原菌生长:过敏性反,应是在侵染点周围的少数寄主细胞迅速死亡,抑制了专性寄生病原物的扩展。

获得抗病性是指对植物预先接种某种微生物或进行化学、物理因子的处理后产生的抗病性。

如病毒近缘株系间的“交互保护作用”,当寄主植物接种弱毒株系后,再感染强毒株系,寄主对强毒株系表现出抗性。

植物主动抗病性因素

植物主动抗病性因素

马 铃 薯 晚 疫 病
梨黑皮病
黑色素的作用


黑色素不仅与真菌致病力密切相关,保证病原菌附着胞产生是目前所知的唯一保护生物体免受辐射伤害的天 然内源生物聚合体 。 黑色素对菌丝的生长和繁殖不起作用,但它可以加强真菌在不良 环境条件下的生存和竞争能力,保护微生物免受紫外线和溶菌酶 等的作用,与真菌的抗逆性、缓冲外界逆境(温度过高过低、光 线过强过弱等)对细胞的伤害有关。
沉积酚类化合物

多种植物细胞壁在受到病原菌侵染和伤 害后沉积酚类化合物。抗病马铃薯的块 茎接种晚疫病菌非亲和性小种后就产生 类似木质素的物质,主要是p-香豆酸和 阿魏酸酯。酚类化合物进一步氧化为醌 类化合物,并聚合为黑色素(melanin), 可以抑制病原菌分泌的细胞壁降解酶。

马铃薯块茎感染晚疫病菌的症状
谢谢!
植物的抗病机理
——物理的主动抗病性因素
药学
主动抗病性的物理因素

病原物侵染引起的植物代谢变化,导致 亚细胞、细胞或组织水平的形态和结构 改变,产生了物理的主动抗病性因素。 物理抗病因素可能将病原物的侵染局限 在细胞壁、单个细胞或局部组织中。病 原菌侵染和伤害导致植物细胞壁木质化、 木栓化、发生酚类物质和钙离子沉积等 多种保卫反应 。

植物抗病机制的生理和生化研究

植物抗病机制的生理和生化研究

植物抗病机制的生理和生化研究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基础。

而植物与病害的关系是永恒的议题。

为了保障作物的生产和食品的安全,植物抗病学研究日益重要。

与此同时,如何使用研究成果来加强植物的抗病性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植物抗病机理植物的抗病机理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植物对病原体的识别,另一方面是植物的免疫反应。

植物对病原体的识别是一种高度特异性的过程,它涉及到植物和病原体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

植物固有的免疫系统依赖于PAMPs(prominent microbial-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和DAMPs(danger-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的检测。

PAMPs是通常存在于病原菌细胞壁和细胞膜上的微生物分子,例如细胞壁的二十六烷基磷酸和鲸烷酸(lipo-chitin和lipo-oligosaccharide)、β-葡聚糖,或微生物细胞膜的脂类(脂糖)、粘聚素。

DAMPs是病原菌释放到植物细胞外的分子,包括一些植物自身分泌的信号分子(如互助蛋白、β-1,3-葡聚糖、壳多糖等),也包括一些非自身分泌的信号分子(如ATP、DNA片段等)。

植物的免疫反应包括快速响应和慢性响应两个阶段。

快速响应通常涉及到现有的植物药物物质,例如细胞壁抗菌素(以β-葡聚糖、壳多糖和抗菌蛋白为代表)和植物色素(如类黄酮和类胡萝卜素)。

慢性响应则是通过信号转导途径激活抗菌蛋白合成和其他防御位置的开关,显著提高植物抵抗力。

具体机理可以防范病原体入侵、降低病原体生长速度。

植物免疫系统具有识别特异性,但它的信号传递还具有泛素、激酶等通用代谢机械。

泛素以蛋白质为中心,被加上一个77 Da左右的电子负载,这种负载可以启动下一个泛素蛋白的合成(同一泛素的重复),也可以被酶部分清除,甚至被转移成小颗粒蛋白质。

激酶在细胞代谢重要的作用——激酶磷酸化,正是依赖于氨基酸结构特异性,在信号传递机制中也具有同样的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叙述植物生理生化主动抗病性因素及作用
摘要:植物的抗病性是指植物避免、中止或阻滞病原物侵入与扩展,减轻发病和损失程度的一类特性[1]。

植物被各类病原物侵染后,发生一系列具有共同特点的生理变化[2]。

病原物侵染引起的植物代谢变化,导致亚细胞、细胞或组织水平的形态和结构改变,产生了物理的主动抗病性因素。

主动抗病性因素主要有过敏性坏死反应、植物保卫素形成和植物对毒素的降解作用等,研究这些因素不论在植物病理学理论上或抗病育种的实践中都有重要意义[3]。

关键词:植物;生理生化;主动抗病性
植物的抗病性是指植物避免、中止或阻滞病原物侵入与扩展,减轻发病和损失程度的一类特性。

抗病性是植物与其病原生物在长期的协同进化中相互适应、相互选择的结果。

病原物发展出不同类别、不同程度的寄生性和致病性,植物也相应地形成了不同类别、不同程度的抗病性。

抗病性是植物普遍存在的、相对的性状。

所有的植物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病性,从免疫和高度抗病到高度感病存在连续的变化,抗病性强便是感病性弱,抗病性弱便是感病性强,抗病性与感病性两者共存于一体,并非互相排斥。

只有以相对的概念来理解抗病性,才会发现抗病性是普遍存在的。

抗病性是植物的遗传潜能,其表现受寄主与病原的相互作用的性质和环境条件的共同影响。

1植物被侵染后的生理生化变化
植物被各类病原物侵染后,发生一系列具有共同特点的生理变化。

植物细胞的细胞膜透性改变和电解质渗漏是侵染初期重要的生理病变,继而出现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核酸和蛋白质、酚类物质、水分关系以及其它方面的变化。

研究病植物的生理病变对了解寄主—病原物的相互关系有重要意义[4]。

1.1呼吸作用
呼吸强度提高是寄主植物对病原物侵染的一个重要的早期反应。

呼吸代谢途径发生变化:(1)正常的植物呼吸作用是糖酵解途径;(2)植物发病后磷酸戊糖途径呼吸作用增强。

1.2光合作用
病原物的侵染对植物最明显的影响是破坏了绿色组织,减少了植物进行正常光合作用的面积,光合作用减弱。

叶绿素破坏或叶绿素合成受抑制;光合产物的运输受影响:发病部位淀粉(及其他有机物)的积累;光合部位有机物质不能运出;健康部位的有机营养向发病部位输入。

1.3核酸和蛋白质
核酸代谢:病原真菌侵染前期,病株叶肉细胞的细胞核和核仁变大,RNA 总量增加;侵染的中后期细胞核和核仁变小,RNA总量下降。

蛋白质代谢真菌侵染:通常先高后低;病毒侵染:衣壳蛋白合成。

病程相关蛋白(pathogenesis related protein, PR protein):植物病原物侵染诱导植物产生的一类特殊蛋白,与抗病性表达有关。

1.4酚类物质和相关酶
各类病原物浸染还引起一些酚类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增强,其中最常见的有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过氧化轻酶和多酚氧化酶等,以苯丙氨酸解氨酶和过氧化物酶最重要。

1.5水分关系
水分吸收、运输受阻:多种病原物侵染引起的根腐病和维管束病害显著降低根系吸水能力,阻滞导管液流上升。

蒸腾作用:植物叶部发病后可提高或降低水分的蒸腾,依病害种类不同而异。

麦类作用感染锈病后,叶片蒸腾作用增强,水分大量散失。

细胞的渗透性破坏。

1.6脂类物质
生物膜的磷脂和糖脂成分变化:细胞膜透性的变化;氨基酸和糖的渗出量增大。

2主动抗病性的物理因素
病原物侵染引起的植物代谢变化,导致亚细胞、细胞或组织水平的形态和结构改变,产生了物理的主动抗病性因素。

物理抗病因素可能将病原物的侵染局限在细胞壁、单个细胞或局部组织中。

病原菌侵染和伤害导致植物细胞壁木质化、木栓化、发生酚类物质和钙离子沉积等多种保卫反应。

2.1形成乳突
植物细胞受病原菌的侵入刺激在侵染钉下的细胞壁与细胞膜之间形成半球形沉积物,即乳突(papillae),与抗病性有关。

多数乳突含有胼胝质(β-1,3-葡聚糖)、木质素、软木质、酚类物质、纤维素、硅质及多种阳离子。

乳突防御病菌的侵入,也具有修复伤害的功能,同时可调节受伤细胞的渗透性。

2.2形成木栓层、离层
病原物的侵染和伤害常引起侵染点周围细胞的木质化和木栓化,形成几层木栓细胞。

木栓层的作用:阻止病原物从初始病斑向外进一步扩展,也阻挡病原物分泌的任何毒性物质的扩散;切断养料和水分由健康组织输入到病部,从而形成坏死斑,或使植保素积累到有效剂量,共同抑制病原菌的侵入。

离层(abscission layer)即脱落层,将受病部位与健康组织隔断,阻止了物质的运输和病菌的扩散,受病组织逐渐的皱缩、死亡,随同病原菌一起脱落。

核果类树木的叶片受病原菌危害后易形成离层。

3主动抗病性的化学因素
该类抗病性因素主要有过敏性坏死反应、植物保卫素形成和植物对毒素的降解作用等,研究这些因素不论在植物病理学理论上或抗病育种的实践中都有重要意义[5]。

3.1过敏性坏死反应
过敏性坏死反应(necrotic hypersensitive reaction)是植物对非亲和性病原物
侵染表现高度敏感的现象,此时受侵细胞及其邻近细胞迅速坏死,病原物受到遏制或被杀死,或被封锁在枯死组织中。

过敏性坏死反应是植物发生最普遍的保卫反应类型,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小种专化抗病性的重要机制,对真菌、细菌、病毒和线虫等多种病原物普遍有效。

植物对锈菌、白粉菌、霜霉菌等专性寄生菌非亲和小种的过敏性反应以侵染点细胞和组织坏死,发病叶片不表现肉眼可见的明显病变或仅出现小型坏死斑,病菌不能生存或不能正常繁殖为特征。

对病毒侵染的过敏性反应也产生局部坏死病斑(枯斑反应),病毒的复制受到抑制,病毒粒子由坏死病斑向邻近组织的转移受阻。

在这种情况下,仅侵染点少数细胞坏死,整个植株不发生系统侵染。

3.2植物保卫素
植物保卫素(phytoalexin)是植物受到病原物侵染后或受到多种生理的、物理的刺激后所产生或积累的一类低分子量抗菌性次生代谢产物。

植物保卫素对真菌的毒性较强。

现在已知21科100种以上的植物产生植物保卫素,豆科、茄科、锦葵科、菊科和旋花科植物产生的植物保卫素最多。

90多种植物保卫素的化学结构已被确定,其中多数为类异黄酮和类萜化合物。

植物保卫素是诱导产物,除真菌外,细菌、病毒、线虫等生物因素以及金属粒子、叠氮化钠和放线菌酮等化学物质、机械刺激等非生物因子都能激发植物保卫素产生。

后来还发现真菌高分子量细胞壁成分,如葡聚糖、脱乙酰几丁质、糖蛋白,多糖,甚至菌丝细胞壁片断等也有激发作用。

3.3解毒酶
寄主植物受到病原菌侵染后,其防御酶系会被激活。

如:过氧化物歧化酶(SOD酶)保护细胞膜免受氧自由基的破坏,提高抗病性。

苯丙氨酸裂解酶(PAL)是产生大部分酚类物质,包括植物保卫素和木质素生物合成的基本分子。

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等,多种酶类共同作用催化木质素、植物保卫素的生物合成,在植物的抗病反应中起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若晗. 植物抗病性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9,(06) .
[2] 张殿忠,汪沛洪,赵会贤. 测定小麦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方法[J].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0,(04) .
[3] 王媛,杨红玉. 植物的抗病性及其分子机制[J]. 安徽农学通报, 2006,(09) .
[4] 邵红雨,孔广超,齐军仓,任丽彤,王瑞清,曹连莆. 植物耐盐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进展[J]. 安徽农学通报, 2006,(09)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