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的背景、特征与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世纪,欧洲最早诞生的两个民族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在国家力量支持下进行航海冒险:在恩里克王子的指挥下,葡萄牙一代代航海家们开辟了从大西洋往南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线;在伊莎贝尔女王的资助下,哥伦布代表西班牙抵达了美洲。
地处西北欧、面积只相当于两个半北京的小国荷兰,在海潮出没的湿地和湖泊上,以捕捞鲱鱼起家从事转口贸易,他们设计了造价更为低廉的船只,依靠有利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商业信誉,逐渐从中间商变成远洋航行的斗士。日渐富有的荷兰市民从贵族手里买下了城市的自治权,并建立起一个充分保障商人权利的联省共和国。他们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联合股份公司--东印度公司,垄断了当时全球贸易的一半;他们建起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资本市场就此诞生;他们率先创办现代银行,发明了沿用至今的信用体系。
与欧洲大陆隔海相望的英国,在1588年与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海战中大获全胜,就此逐步登上世界舞台。从中世纪走向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强有力的君主制成为关键的一环。而后来的光荣革命,英国逐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完成了向现代社会的转型。 相对宽容的社会环境,为英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做好了准备;同时,也让这个岛国一步步走向了世界舞台的中心位置。
18到19世纪,随着英国殖民扩张和海外市场的成熟,商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手工工场的生产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为了鼓励发明创造,英国颁布了世界上最早的《专利法》。这一切,使得英国出现了全民热衷于发明、生产和贸易的景象,成为了世界上的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17世纪时,国王路易十四在法国建立起欧洲大陆最强大的绝对王权,并籍此将法国的经济、文化、军事力量都带到了历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巴黎城就在那一时期诞生。路易十四对文化艺术的喜好培育了国民对思想文化的推崇,席卷了整个欧洲的启蒙思想在法国得到了普遍传播。启蒙思想打破了欧洲中世纪的神学枷锁,开启了理性的大门,而法国社会一直无法解决的三个等级之间的矛盾却愈演愈烈。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人权与公民权宣言》颁布。拿破仑以大革命之子的形象出现,用征服欧洲的方式再次将法国带向颠峰。然而,武力扩张并不能维持大国地位。直到二战之后,法国才在戴高乐独立自主发展道路的带领下,恢复了往日的光荣。
通过不懈努力,经济学家李斯特提出的通过经济统一实现政治统一的方式得以实施,关税同盟的建立使贸易壁垒被打破,德意志经济快速发展。铁血宰相俾斯麦则在欧洲列强环饲的
夹缝中求生存,在外交上作足准备后,最终以三场对外的战争在1871年完成了德国统一。他遵循欧洲大国的均衡原则,为德国带了宝贵的和平发展空间。 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教育、科技的德意志,迅速站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沿,用30多年的时间超过英国,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但是,随后德国却很快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二战后,德国再次分裂。通过对战争的深刻反省,德国最终以和平的方式完成了国家的再次统一。
150年多前,在四艘美国黑船的胁迫下,长期闭关锁国的岛国日本选择了不战而开国。外部压力成为国家内部变革的动力,黑船来航15年后的1868年,明治维新正式开始。 在"求知识于世界"的维新纲领指导下,日本派出由政府高官组成的岩仓使节团到欧美各国考察。此后,日本开始了国家工业化:大久保利通以拿来主义的方式推进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开办大量官营工厂,并大力扶持民营企业。伊藤博文则顺应国内自由民权运动的呼声,制定了巩固维新成果的日本第一部宪法。
特征:葡萄牙和西班牙是海上贸易,对外掠夺,是一种短暂的促进经济发展的方式。
荷兰是进行海上贸易,对经济进行垄断。
英国、德国和日本都是对内进行压迫剥削,对外扩张,殖民统治,进行经济发展。
战后的各国,都是通过和平的手段,进行经济发展。
经验:从各个大国崛起的背景和特征来看,都是一个时期的产物。先是海上贸易、海上掠夺,然后到后来的殖民掠夺,这从一定的程度上对中国没有多大的借鉴意义。后来英国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其成为一个大国。中国可以从中得出一些经验,中国的发展也要进行工业革命,是中国成为一个工业强国,无论是重工业、轻工业,第三产业,都应该发展起来。中国现在处于一个和平时期,中国应该以和平的方式,促进经济的发展。加入各种组织,共同促进经济的发展。
第二题
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崛起——海上贸易,对外掠夺的模式
英国、德国和日本的崛起——全面对立与冲突,对内剥削压迫、对外侵略扩张的模式
美国的崛起和战后德国、日本的经济复兴——局部的和平共处,西方国家共同发展的模式
战后东亚新兴工业化经济体的经济腾飞——共同发展范围的扩大,依附发达国家技术与市场的模式
本世纪中国的和平崛起——全面和谐与合作,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协同发展的模式。由于处于的时代不一样,中国现在正处于一个总体和平,局部战争的时代,想要通过对外掠夺或者扩张侵略,这已经不太可能了,我们唯有利用这种和平去努力发展经济。世界经济一
体化,我国应该加强与国外的经济往来,发展多边外交。技术的发展,我国更应该利用先进的技术,去发展我国的经济,也可以促进我国在航空航天方面的发展。利用市场,加入wto,与其他国家共同和谐的发展。加强中国的军事实力,是中国处于世界之中而不受到其他国家的威胁。
第三题
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消失,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而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日本、俄罗斯、欧盟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是现今的世界格局呈现一种一超多强的格式。而中国也在这些年中,不断的进行着发展。中国的和平崛起,使中国不是以挑战者的姿态去面向世界,而是以一个和平者的身份在国际格局中,慢慢的发展。
在经济方面,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加强与国际各国经济上的来往,商业的交流。作为一个国际秩序的建设者,中国也在不断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现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不平等的贸易往来的解除,努力、积极的建设一个和平、平等、公正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在军事方面,中国一直以来都坚持和平的方式来解决国际争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更是中国在国际外交上的处事态度。运用合作和对话的形式去解决国际争端。现在的形势是一种总体和平,局部战争的状态,中国坚持用和平的方式,去努力维持世界的和平。
中国的强大,并不是意味着是要挑战世界的霸权。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的那样,“中国是一个改革开放与和平崛起的大国。”“中国的崛起不会妨碍任何人,不会威胁任何人,不会牺牲任何人。中国现在不称霸,将来强大了也不会称霸。”
中国的和平崛起,对世界格局,只是从中多了一强,这更加有利于世界的格局的稳定。
第四题
内涵:第一,中国崛起的方式和途径是和平的,不是通过非和平的建设和经济发展实现自身状态和地位的变化
第二,中国崛起的价值指向是和平的,表现为在政策主张上宣示维护和平是中国的外交政策的宗旨,在实践上反对用战争的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和国际间的争端,并在对外行为中身体力行
第三,和平崛起与中国的文化精神是一致和并行不悖的。
第一个内涵,中国和平崛起的方式和途径是和平的,这对于世界来说,是一种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的手段。历史上每一个大国的崛起,不是通过资源、黄金的掠夺,就是通过战争的手段,这都不利于世界的经济发展和世界格局的稳定。中国的和平崛起,运用和平的建设的和经济发展,实现自身的状态和地位的变化,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在世界中占有一席之地,维护世界和平和安全,是世界格局更稳定,经济更加发展。
第二个内涵,中国崛起的价值指向是和平的,在政策上主张宣示维护和平。中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邻为善。在解决国际争端时,也是处于中立的位置,坚持用合作与交流的形式,减少适用武力。
第三个内涵,和平崛起与中国的文化精神是一致的,中国从古至今都坚持儒家的观点,中庸之道,不在于用武力去解决问题,而是在于用平和的态度去解决问题。如今我国的和谐社会,也是体现中国和平崛起这一内涵。对于世界,也能产生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