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杀菌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热水
•优点:杀灭食品接触表面的微生物是一个有效且简便的 方法。 •在沸腾水温下,芽孢可以存活1h以上。 •热水杀菌常用于盘式热交换器和食品器皿的杀菌过程中。 •热水的温度决定了杀菌所需的时间(85℃,15分钟; 80℃,20分钟) •水的体积及其流动速率也同样影响组分达到所需温度的 时间(水速很难超过60mg/L,那么硬水中某些组分就会 沉积在被杀菌的表面,影响杀菌效果) •缺点:难以使水维持杀菌高温。
保持有效氯含量:



如果存在残余有机物,次氯酸盐中的有效氯和其 它氯释放剂将与之反应,并且被钝化。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采用足够的氯溶液,同时其 浓度也达到一定要求的话,那么其杀菌效率也能 达到要求。 应该使用新配的溶液,在贮藏过程中溶液的强度 和活性都会有所降低。 利用检测试剂盒可以很容易地测量出活性氯的浓 度从而确保其达到所需要的浓度。
二氧化氯使用
•FDA已同意将稳定的二氧化氯用于食品加工设备的杀菌 •浓度为5%的稳定二氧化氯(pH8.5~9)称为Anthium dioxcide。 •游离二氧化氯是溶液中的潜在杀菌剂,尽管Anthium dioxcide确实具有抗菌性能,但不及游离二氧化氯有效。 •稳定二氧化氯在pH8.5时能温和抑菌,但有效杀菌成分是 游离二氧化氯。 •Anthium dioxcide是氧和氯以二氧化氯形式在水中结合而 成的复合物,它比其它氯杀菌剂具有更长的后效。 •其在工业上的应用包括:免漂洗杀菌剂(浓度为 100ppm)、家禽冷冻罐的杀菌(使用浓度为3~5ppm)、 饮用水的处理。
(二)碘化合物
•二价碘 •杀菌原理:破坏维系蛋白质细胞的键,抑制蛋白质 合成。 游离碘元素和次碘酸是有效破坏微生物作用的活性剂。 •用于杀菌的主要碘化合物:碘伏、碘酒以及水溶性 碘溶液 •碘伏:设备表面的清洗剂、杀菌剂或皮肤防腐剂, 水处理。
碘伏
碘元素与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如壬基乙酸苯酚氧化物 冷凝液混合,或与载体,如聚乙烯吡咯烷酮混合而成。 最为广泛的碘化合物形式。 在酸性条件下,碘伏具有很强的杀菌生物活性,经常用 磷酸对其进行改性。 碘伏与表面活性剂以及酸混合便具有去垢特性,作为去 垢-杀菌剂。 特点:与水或酒精配制的碘悬浮液相比,这些化合物不 仅抗菌,而且还具有很强的水溶性、无气味、对皮肤无 刺激性等特性。
三、化学杀菌
通常杀菌剂的浓度越高,杀菌速率越快,杀菌效率也 越高。
必须了解并掌握各种杀菌剂的特征,以便在实际应用 中能选出最合适的杀菌剂。 杀菌剂和清洁剂结合使用可以提高杀菌的效率,混合 清洁溶液使用的温度应低于55℃,应该使用适当的照 明工具使污物清晰可见。 缺点:缺乏穿透能力,存在于裂缝、裂隙、套以及污 物中的微生物就不能被完全破坏。
碘化物消毒剂的缺点
比氯贵一些
在某些产品中会产生异味
大约在50℃时就发生气化 对细菌芽孢和噬菌体的杀菌效果不及氯化物 低温时杀菌效果差 对pH变化敏感 碘杀菌剂对手部消毒很有效,不会刺激皮肤 被推荐应用于食品工厂中手的浸泡消毒过程和食品加工 设备的消毒过程中。
(三)溴化物
•单独使用或与其它化合物混合使用 •常用于水处理,很少作为加工设备和工具的杀菌 剂。 •在弱酸性至中性pH环境下,有机氯化物破坏芽 孢(如蜡状芽孢杆菌)的效果优于溴化物。 •氯与溴的混合物受碱性pH(pH≥7.5)的影响较 小,因此,将溴添加到氯化物溶液中可以协同提 高溴和氯的杀菌效果。
氯化合物的优点:
• 对细菌、真菌、病毒有效。 • 是一类能快速作用的化合物,可以在50ppm浓度下30 秒内通过Chambers实验。 • 最廉价的杀菌剂(如果使用廉价的氯化合物)。 • 无毒性。如果使用浓度低于或等于200ppm,那么设 备可不必清洗。 • 能以液体或颗粒形式存在。 • 不受硬水盐的影响(除了由于pH造成的少许变化 外)。 • 比氯腐蚀性小。 • 高浓度氯能软化垫圈,并从设备的橡胶部分带走碳。
二氧化氯
•对二氧化氯杀菌效果的了解还不及其它氯化合 物。 •二氧化氯的氧化能力是氯的2.5倍:在pH6.5时 不如氯有效,但在pH8.5时效果最佳。 •这种特性表明ClO2很少受碱性条件和有机物 存在影响,因此在污水处理方面,二氧化氯是 一种有效的杀菌剂。
二氧化氯的形成过程(反应方程式)
•5NaClO2+4HCl→4ClO2+5NaCl+2H2O •NaOCl+HCl→NaCl+HOCl •HOCl+2NaClO2→ClO2+2NaCl+H2O
杀菌:82 ℃以上的热水
工具的消毒
杀菌:82 ℃以上的热水
工具的消毒
二、辐射杀菌
•波长大约在250nm的放射线如紫外线、高能阴极射 线或γ—射线可以破坏微生物组织。 •细菌的耐受力决定了杀菌时间。 •射线必须被灰尘、润滑脂的薄膜、透明或浑浊的溶 液吸收后,才能真正地攻击到微生物组织。 •对于昆虫,无论其处于哪个生命周期阶段,射线都 可以控制其繁殖。
对许多待清洗表面来说,有效浓度是200ppm;
对多孔区域建议使用800ppm。
举例说明:制200L 200ppm氯溶液。假设氯含8.5%的NaOCl
清洁-杀菌混合溶剂
次氯酸钙、次氯酸钠以及一系列氯化磷酸三钠都 可作为清洗后的杀菌剂使用
次氯酸盐也可以加到清洁剂溶液中,以形成清洁杀菌混合溶剂。
清洁剂可以配合有机氯-释放剂,例如二氯异腈钠 和二氯二乙内酰脲。
碘伏的活性
•游离态有效碘的浓度决定了碘伏的活性。 •表面活性剂的存在虽不影响碘伏的活性,但却能影响碘 的杀菌特性。 •芽孢对碘的抵抗力大于营养细胞,由表8-1可知,芽孢 的致死时间大约是营养细胞的10~1000倍,碘能有效杀 灭营养细胞,但对芽孢的杀灭作用却没有氯有效。
当介质中存在有机物时,碘伏杀菌剂比氯化物更加稳定。 碘混合物在非常低的pH下仍保持稳定。 对于病毒,碘杀菌剂比其它杀菌剂更加有效,
缺点:
•不稳定,加热或受有机物污染时流失非常快。 • 溶液pH升高时效力降低。 • 对不锈钢或其它金属的腐蚀性非常大。 • 必须和食品加工设备接触,特别是对许多类型的 盘子,短时间接触能防止腐蚀。 • 储存时见光或温度超过60℃会变质。 • 在低pH溶液中将生成有毒性和腐蚀性的氯气。 • 浓的液态形式可能发生爆炸。
第六章
杀菌剂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杀菌方法 第二节 化学杀菌剂(重点) 第三节 杀菌剂的主要特性及其影响因素(重点) 第四节 杀菌能力测试 第五节 杀菌剂在减少生肉中病原体方面的应用
第一节 杀菌方法
一、热杀菌
高能耗,低效率。
杀菌效果取决于湿度、温度和一定温度下的作用时间。
热杀菌的两种主要能源:蒸汽和热水。
氯的化学性质
氯的化学性质是当液态氯和次氯酸盐与水混合时, 便水解形成次氯酸。 次氯酸溶解于水中,形成氢离子(H+)和次氯酸 根离子(OCl-)。如果将钠离子与次氯酸盐混合 则生成次氯酸钠,方程式如下: Cl2+H2O→HOCl+H++Cl•NaOCl+ H2O→NaOH+HOCl •HOCl→H+OCl-
pH影响
分子次氯酸的浓度随pH的升高而降低: 在pH4左右浓度最高;pH<4时,氯气增多。 当pH高于5时,次氯酸根离子(OCl-)增加; 由于pH超过6.5时存在大量次氯酸,杀菌操作通 常在pH6.5~7.0范围内。
温度影响
•以氯为基础的杀菌剂的反应时间取决于温度 •若温度高于52℃时,每提高10℃反应速度增加一倍; •温度高于50℃以上,氯气的溶解性将迅速降低。 •次氯酸相对稳定
次氯酸钠
•Park 等(1991)评价了控制缓冲次氯酸钠对细菌 污染的效率,他们发现这种杀菌溶液对减少肠 炎沙门氏菌很有效。 •当食品浸泡于杀菌液中时,食品中蛋白质功能 性、脂肪氧化性以及淀粉的降解没有产生负面 效果。
活性氯溶液
活性氯溶液是非常有效的杀菌剂,特别是自由氯以及 处于弱酸性溶液中时。 目的物: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病毒、芽孢 原理:通过使蛋白质变性和酶失活起作用。
(一)蒸汽
•能耗非常高,费用大,效果不够理想。 •操作工人经常将水汽误认为蒸汽,因此,待清洁部 位的温度经常达不到灭菌所需要的温度。 •如果待处理表面被高度污染,在有机残留物上就会 形成一层凝胶,从而阻止热量穿透进去杀死微生物。 •实践证明,蒸汽不能对输送机进行连续性杀菌。 •产生的冷凝水使杀菌过程复杂化。
氯化合物水解
当氯杀菌剂主要以次氯酸形式存在时,它们在低pH下 具有较高的杀菌效率。
pH升高,次氯酸根离子仍然是主要存在形式,但不能 作为有效杀菌剂。
二氧化氯在水溶液中不能水解,因此,其活性状态是 完整的分子形式。
有效浓度
次氯酸盐:活力最大、也是使用最广泛的氯化合物。 次氯酸钙和次氯酸钠是两种重要的次氯酸盐化合物,这 些杀菌剂能有效地使悬浮于水中的微生物细胞失活,但 需要大约1.5~100秒的接触时间。 对大多数微生物而言,少量游离态的活性细胞可在10秒 内杀死90%。 细菌芽孢对次氯酸盐的抵抗力要比营养细胞强,减少 90%细胞所需的时间约为7秒到20多分钟。 梭状芽孢对氯的抵抗能力小于芽孢杆菌的芽孢。 在杀菌过程中由于次氯酸浓度低、接触时间短,因此限 制了其对细菌芽孢的作用。
8-羟基喹啉
形成:调节亚氯酸盐和二氧化氯以及其它氧氯化合 物的比例 将气体溶解在特殊的水溶液中,转化成“盐”的形 式,便可以达到稳定8-羟基喹啉的目的。 作为表面杀菌剂,能有效防止形成生物膜。 6ppm 的8-羟基喹啉便可破坏大肠杆菌O157:H7。
使用
当氯化合物用在溶液中或表面上时,氯与细胞反应, 这些杀菌剂都能杀灭微生物和芽孢。
碘伏的使用注意事项
在浓缩状态下,配制的碘伏有较长的货架期。 当溶液温度达50℃时,因碘的升华作用而造成的损失 尤为严重。使用前应该检测溶液的浓度,并将其调整 到需要的强度。 碘能被塑料材料或换热器上的橡胶垫圈吸收,产生污 点和杀菌剂污痕。碘污迹的优点: 大多数有机和矿物质污垢的污迹是黄色的,可以指明 清洁不足的位置。 碘溶液的琥珀色可作为存在杀菌剂的证据。 碘伏能阻止矿物质的富集;已经存在的矿物质不会因 为使用碘杀菌剂而被清除。
氯胺
无机氯胺:氯和胺型氮反应而生成。
Fra Baidu bibliotek
有机氯胺:次氯酸和胺、亚胺以及酰亚胺反应生成。
细菌芽孢和营养细胞对胺的抵抗力大于其对次氯酸的抵抗 力。 氯胺T释放氯的速度慢,与次氯酸比较,其致死效果慢。 其它的胺化合物在钝化微生物时的效率与次氯酸盐相等甚 至更高。 二氯异腈钠杀死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其它细菌的 活力要高于次氯酸钠
营养细胞比梭菌芽孢易受破坏,而梭菌芽孢又比芽孢 杆菌芽孢更易被杀死。 浓度低于50ppm的氯对利斯特单胞菌缺乏抗菌活性, 当浓度高于50ppm时,便能有效破坏这种病原体。 当提高游离氯含量,降低pH值并升高温度时,大多数 氯化合物的致死效果都会得到提高。
在高温下,氯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腐蚀性升高,而 且高浓度氯或低pH的溶液将会腐蚀金属。
氯杀菌原理:
1.通过对在碳水化合物代谢中起重要作用的酶分子中的巯 氢基团进行氯氧化作用,以抑制葡萄糖氧化反应的发 生,从而杀死微生物细胞。因为醛缩酶在新陈代谢中 的重要性质,所以认为它是主要的被作用部位。 2.其它原理: (1)破坏蛋白质复合物;(2)氨基酸氧化脱羧形成亚硝酸 和醛;(3)与核酸、嘌呤、嘧啶反应;(4)破坏关键酶 造成不平衡新陈代谢;(5)诱导DNA损伤,造成DNA转变的丧失;(6)抑制氧的吸收和氧化磷酸化,并且 使某些大分子泄露;(7)胞嘧啶的毒性N-氯代衍生物 的形成;(8)造成染色体畸变。
第二节 化学杀菌剂
(一)氯化物 (二)碘化物 (三)溴化物 (四)季胺化合物 (五)酸杀菌剂 (六)阴离子酸杀菌剂 (七)酸-季胺杀菌剂 (八)过氧化氢 (九)臭氧 (十)戊二醛 (十一) 2-甲基-5-氯-2-甲基1-异噻唑杀菌剂
(一)氯化物
•液态氯、次氯酸盐、无机氯胺、有机氯胺、二氧化氯 •将氯气慢慢通入水中可形成具有抗菌作用的次氯酸盐 (HOCl)。 •液态氯是次氯酸钠溶液(NaOCl),作为杀菌剂次氯 酸的效力是等浓度次氯酸盐离子的80倍。 •次氯酸是氯化物中活力最强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