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危害因素简介——氟化物
氟化物的危害有哪些-
氟化物的危害有哪些?氟化物指含负价氟的有机或无机化合物,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具有无色、有刺激性、腐蚀性和毒性的特征。
单独的氟元素是一种生命元素,但如果过量的话就可能会造成氟中毒,对人体的危害很大。
那么,氟化物究竟是什么?氟化物的危害有哪些?氟化物与其他卤素类似,氟生成单负阴离子(氟离子F?)。
氟可与除He、Ne和Ar外的所有元素形成二元化合物。
从致命毒素沙林到药品依法韦仑,从难熔的氟化钙到反应性很强的四氟化硫都属于氟化物的范畴。
氟化物主要是氟化氢,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是无色有刺激性的气体,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0.713,易溶于水。
氟化氢的水溶液称氢氟酸,是无色的液体,有强烈的腐蚀性和毒性。
氟化氢对人体的危害比二氧化硫约大20倍,空气中氟化物含量超过1mg/m3时,就会对人的眼睛、皮肤和呼吸器官产生直接危害;对植物的影响比二氧化硫大10一100倍,当大气中氟化物含量达45—90mg/m3时,植物的叶组织就会坏死,牲畜饮用含氟高的水和饲料,会引起慢性中毒。
据报道,氟化氢质量浓度为0.03一0.06mg/m3时,发现儿童氟斑牙、尿氟量较对照区高1—2倍;在2mg/m3,甚至质量浓度在1mg/m3时,也可引起慢性氟中毒;长期饮用含氟超过1.5mg/L的水,可产生氟骨症。
一般认为饮用水中含氟量以0.5—1mg/L为宜。
氟化物对人体危害,主要使骨骼受害,表现肢体活动障碍,重者骨质疏散或变形,易于自发性骨折。
其次是牙齿脆弱,出现斑点、损害皮肤,出现疼痛、湿疹及各种皮炎。
氟化氢对呼吸器官有刺激作用,引起鼻炎、气管炎,使肺部纤维组织增生。
事实上,氟化物是一种毒药。
这也是含氟牙膏会出现这种令人恐惧标识的原因所在。
氟化物是一种比砷毒性小的物质,但毕竟存在危险。
但由于氟化物被认为有益牙齿健康,西方发达国家的生产商迅速占据了有利地位。
他们游说当局将这种毒药列为有助于治疗牙科疾病的药物类别。
后来,美国铝业公司的研究人员还建议将氟化物添加到供水系统中帮助减少蛀牙。
氟化物法规
氟化物法规
【最新版】
目录
1.氟化物法规的背景和重要性
2.氟化物的危害
3.国际上的氟化物法规
4.我国的氟化物法规
5.氟化物法规的实施效果及挑战
正文
一、氟化物法规的背景和重要性
氟化物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活和农业领域的化学物质。
然而,氟化物的使用和排放也带来了许多环境和健康问题,如氟污染、氟中毒、骨质疏松等。
为了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各国纷纷制定和实施氟化物法规,以规范氟化物的生产、使用和排放。
二、氟化物的危害
1.氟污染:氟化物排放到水体中,会导致水体氟含量升高,从而影响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
2.氟中毒:长期摄入过量氟化物,可能导致氟中毒,引发牙齿发黄、骨骼疼痛等症状。
3.骨质疏松:过量氟化物摄入会影响骨骼健康,导致骨质疏松症等疾病。
三、国际上的氟化物法规
1.《蒙特利尔议定书》:该议定书是国际上最重要的氟化物法规之一,旨在减少氟利昂等氟化物的生产和使用,以保护臭氧层。
2.欧盟 REACH 法规:欧盟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法规(REACH)对氟化物的生产、使用和排放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四、我国的氟化物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作为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明确规定了氟化物等有害物质的生产、使用和排放应符合国家规定。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对氟化物的排放标准、监测和处罚进行了详细规定。
五、氟化物法规的实施效果及挑战
1.实施效果:各国氟化物法规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氟化物的排放,保护了环境和人类健康。
2.挑战:氟化物法规在实施过程中,仍面临监管难度大、执法力度不够、企业违规排放等问题。
氟化物的危害与使用
氟化物的危害与使用1、氟化物的危害氟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之一,人体缺少氟,就会患龋齿病。
但体内含氟过多也会引起病变,如骨质疏松、骨膜增生等,其临床症状表现为身体躯干、骨干、骨节疼痛,四肢麻木,肢体畸形等。
饮用水中含有1×10-6的氟,可防止龋齿发生,但超过1.5×10-6时,则会损伤牙齿,形成氟斑牙和使牙齿变脆。
大气中的氟化物浓度大于1×10-6时,就能导致呼吸道疾病、皮肤病、眼病等,严重时能引起化学性肝炎、肺水肿、反射性窒息等呼吸功能衰竭死亡症。
大气中即使含极微量的氟,植物的生长也会受到影响。
水泥回转窑煅烧后的含氟废气的毒性比二氧化硫大得多,如氟化氢、四氟化硅对人体的危害作用比二氧化硫大20倍,对植物的毒害作用大10~100倍。
因此对含氟废气的治理应引起充分重视。
磨机参数,生产的系列锤破机, 鄂式破碎机,等破碎设备,在我国矿山破碎机械行业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2、氟化物污染的防治回转窑含氟废气的治理方法有干法吸附和湿法吸收两大类。
干法是以粉状的氢氧化铝、矾土等为吸附剂接触回收氟,回收的氟化物(fluorides)可作为原料使用。
湿法吸收又分酸法和碱法两大类。
酸法是以水为吸收液,吸收废气中的氟化氢和四氟化硅,生成氢氟酸和氟硅酸溶液。
氟化氢和四氟化硅都易溶于水,用水吸收含氟废气,能获得较好的净化效果。
水溶液因含大量的氟而呈酸性,不宜作为回转窑废水排放,但可作为原料制取冰晶石、氟硅脲、氟硅酸钠等产品。
碱法是用碱性溶液,如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氨水、石灰乳等吸收含氟废气。
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可回收97%以上的氟,还可同时回收硫;以石灰乳作为吸收液,可以将氟化物转化为氟化钙,其优点是可减少氟对吸收设备的腐蚀,原料价廉易得。
破碎机生产厂家: /espsj/epcj.html/b2b/bzlzhf/news/itemid-122079.html。
含氟化合物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含氟化合物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一、引言含氟化合物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化学物质,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大量的含氟化合物不但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危害,而且对地球环境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从大气、水体、土壤等角度探讨含氟化合物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以期为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提供一些有益的信息。
二、大气1、氟化物对大气中光化学反应的影响氟化物是大气中的一种重要污染物,它能参与大气中的光化学反应,对大气中的臭氧、PM2.5等物质的生成和转化产生影响。
研究表明,氟含量越高的区域,其大气中臭氧含量越高,然而臭氧是一种有害物质,它会造成人体呼吸系统的不良影响。
此外,含氟化合物还会影响大气中其他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平衡,例如酸雨的形成。
2、全球变暖与氟化物的关系含氟化合物是温室气体的一种,它们会对地球的大气层产生温室效应,促进全球变暖。
事实上,含氟气体的温室效应远比同等质量的二氧化碳更强,而且它们的寿命也比CO2更长。
这些气体并不是大气中的主要温室气体,但它们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同样重要,这也是为什么国际社会多次呼吁减少这些化合物的排放。
三、水体1、氟化物对水生生物的危害含氟化合物是水体中的一种重要污染物,它会对水生生物造成严重危害。
水生生物在吸收了过多的氟化物后,会出现神经病变、生殖系统受损等症状。
此外,氟化物还会影响水中的营养循环,导致一些水生生物的死亡和生态失衡。
2、氟化物对水资源的影响氟化物对水质的影响不仅仅限于水生生物,它还污染了水资源,使得一些地区的饮用水受到影响。
有些地区的水源中含有过多的氟化物,这会对人体的骨骼和牙齿产生不良影响。
此外,水中氟化物的存在还会引起水质变差,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隐患。
四、土壤1、氟化物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含氟化合物不仅会污染大气和水体,也会影响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对土地肥力的维持和恢复至关重要。
研究发现,氟化物的存在会改变土壤中微生物的物种组成和丰度,从而影响土壤碳循环和养分循环等生态过程。
氟化物的存在形式
氟化物的存在形式氟化物是指含有处于-1氧化态的氟的二元化合物。
包括氟化氢、金属氟化物、非金属氟化物和氟化铵。
有时也包括有机氟化物。
废气、废液会直接污染环境,含氟废渣也会成为氟污染的间接来源。
这些含氟废气、废液、废渣的特点是集中排放,造成周围人畜中毒,并引起地方性氟中毒。
科学研究发现,氟对人体内的钙、磷有很强的亲和力,它能破坏体内钙、磷的正常代谢,抑制某些酶的活性,从而引起一系列疾病,包括:氟斑牙、氟骨症、肾、肝、脑损害、免疫功能低下、肺水肿、肺出血、小儿智力衰退等疾病。
在地壳中,氟含量为544ppm,是第13位最丰富的元素。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也会排放大量的含氟废气、废液和废渣。
造成工业氟污染的氟化物主要来自冶金行业的炼铝和炼钢,化工行业的磷肥和氟塑料生产,硅酸盐行业的砖、瓦、陶瓷、玻璃和耐火材料,电力行业的燃煤。
行业。
发电。
自然环境中氟的存在形式也多种多样。
在空气中,氟主要以氟化氢(HF)和四氟化硅(SiF4)的形式逸出到空气中。
氟在土壤—水系统中的形态一般可分为:水溶态、交换态、吸附态等。
水溶性氟主要是指以离子或络合物形式存在于土壤和水溶液中的氟,包括F-、HF2-、H2F3-、H3F4-、AlF63-等。
腐殖质在水中形成一些有机配体,也能与氟和金属离子(Pb2+、Hg2+、Co2+、 Zn2+等)。
饮用水中氟的浓度小于 1.0mg/L,适宜浓度为 2.4—5mg/L。
如果超过这个范围,就会超标。
氟化物广泛存在于天然水体中。
氟在人体的每一个组织中都含有,但要小心在牙齿和骨骼中蓄积。
适当的氟含量是人体所必需的,过量的氟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一般情况下,氟氯化钠对人体的致死剂量为6—12克。
如果饮用水中的氟化物含量达到2.4-5毫克/升,就可能发生氟骨症。
含氟化合物的结构差异很大,因此很难概括氟化物的一般毒性。
氟化物的毒性与它的反应活性和结构有关,对于盐来说,是离解氟离子的能力。
氟化物
生物化学中,氟化物常被用为酶抑制剂,通常用于抑制磷酸酶,例如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
其机理可能是替换了酶活性位点中亲核性的氢氧根。
氟化铍和氟化铝结构上与磷酸根相类似,其中间体可与反应的过渡态构型相竞争,因此都可用作酶抑制剂。
无机材料六氟化硫是个惰性、无毒的绝缘气体,常用在变压器中。
由于气体扩散速率不同,六氟化铀被用于分离铀-235和铀-238,而铀-235是核裂变的原料。
含氟聚合物含氟聚合物,例如聚四氟乙烯,特富龙,是化学惰性且对生物无害的材料,应用于外科植入物材料中,譬如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中,以及作为整容和重建外科中软组织的替代品。
它也是不粘锅涂层和Gore-Tex公司户外防水透气型布料的主要材料。
口腔病防治含氟化合物被用于预防龋齿、饮水加氟及其他口腔卫生产品中。
起初是用氟化钠来为饮用水加氟,但后来逐渐被氟硅酸(H2SiF6)及其盐氟硅酸钠(Na2SiF6)代替,尤其是在美国。
饮水加氟可以预防龋齿,并被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认为是“20世纪10大公共健康成就之一”。
然而在一些集中供水系统并不发达的国家,政府则采用对食盐加氟的方法来补充氟。
生物医药应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利用了用氟-18标记的含氟药物氟脱氧葡萄糖,其在衰变到18O 时会放出正电子。
含氟药物包括:安定药(如氟非那嗪)、HIV蛋白酶抑制剂(如替拉那韦)、抗生素(如氧氟沙星和曲氟沙星)以及麻醉剂(如氟烷)。
强C-F键可以抵抗肝中的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因此氟原子的引入可以减少药物代谢。
氟化物电池氟化物电池在未来或许将替代锂离子电池。
国外媒体报道称,氟化物电池的续航理论上可以比锂电池续航提升10倍。
电池一直是笔记本电池和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中的关键部件,更长的续航则一直是电池面临的瓶颈。
来自KIT研究院(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研究人员取得了突破,有望大幅提升电能容量。
研究人员研发这种电池无需锂元素,采用的是氟化物,基于氟化物内部的返还穿行,可以在电极间转换阴离子。
无机氟化工生产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及安全对策措施研究
无机氟化工生产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及安全对策措施研究引言无机氟化工生产是一个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行业,它在冶金、化工、建材等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无机氟化工生产过程中存在一些危险有害因素,对工人和环境安全造成潜在风险。
因此,对无机氟化工生产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及安全对策措施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无机氟化工生产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1 氟化物的有毒性与危险性无机氟化物是无机氟化工生产中主要的原料和产物之一。
它们具有高度的毒性和腐蚀性,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骨骼系统等都有一定的危害。
因此,在无机氟化工生产过程中,对氟化物的处理和防护显得尤为重要。
1.2 有机氟化物的毒性和燃爆性有机氟化物是无机氟化工生产中常用的一类化学品,它们具有较高的毒性和燃爆性。
在无机氟化工生产过程中,由于有机氟化物的不稳定性和易燃性等特点,可能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对人员和设备造成严重的损害。
因此,有机氟化物的存储和处理需要严格控制,同时要加强安全防护和火灾爆炸应急措施。
1.3 设备泄漏和操作失误在无机氟化工生产过程中,设备的泄漏和操作失误也是导致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
设备的泄漏可能产生毒性气体,对工人和环境造成危害。
而操作失误可能导致设备运行异常,引发事故。
因此,对设备的检修和维护保养工作要严格把关,操作人员要经过专业培训和持证上岗。
2. 安全对策措施研究2.1 氟化物的处理和防护对于氟化物的处理和防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强制个体防护措施:工人在接触氟化物时,应佩戴全面罩式防毒面具、防护手套和防护服等个体防护装备,以降低吸入和接触氟化物的风险。
•加强通风设备的安装和维护:通过合理的通风设计和设备的维护保养,有效降低工作场所中氟化物浓度,减少工人暴露于有害气体的机会。
2.2 有机氟化物的存储和处理有机氟化物的存储和处理需要特别注意以下方面:•场所选择:存放有机氟化物的场所应远离明火和容易燃烧的物质,避免发生火灾和爆炸。
表- 液态氟化物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表- 液态氟化物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液态氟化物是一种危险的物质,具有一些特殊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理化性质
液态氟化物具有以下几个特殊的理化性质:
- 沸点低:液态氟化物的沸点非常低,通常在室温下就可以汽化成气体,并变成有毒的蒸汽。
- 密度大:液态氟化物的密度非常大,比水重得多,一定要小心使用。
- 二氧化硅的侵蚀能力:液态氟化物可以侵蚀二氧化硅,并生成氟化硅,这种化合物具有很高的腐蚀性,对人体和环境都非常危险。
- 溶解能力:液态氟化物可以溶解很多的物质,包括很多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因此可以用来腐蚀或加工这些物质。
危险特性
液态氟化物具有以下几个危险特性:
- 有毒性:液态氟化物的蒸气有毒,可以导致人体中毒、死亡等严重后果。
- 腐蚀性:液态氟化物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可以腐蚀人体的组织和皮肤。
- 爆炸性:液态氟化物在一些条件下可以爆炸,例如与空气混合、遇热等。
- 危害性:液态氟化物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和危害。
因此,使用液态氟化物时需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并采取有效措施,以保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氟化物(F)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氟化物氟化物(F﹣)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缺氟易患龋齿病,饮水中含氟的适宜浓度为0.5—1.0mg/L(F﹣)。
当长期饮用含氟量高于1-1.5mg/L的水时,则易患斑齿病,如水中含氟量高于4mg/L时,则可导致氟骨病。
氟化物广泛存在于自然水体中。
有色冶金、钢铁和铝加工、焦炭、玻璃、陶瓷、电子、电镀、化肥、农药厂的废水及含氟旷物的废水中常常都存在氟化物。
1.方法的选择水中氟化物的测定方法主要有: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氟试剂比色法,茜素磺酸锆比色法和硝酸钍滴定法。
电极法选择性好,适用范围宽,水样浑浊,有颜色均可测定,测量范围为0.05-1900mg/L。
比色法适用于含氟较低的样品,氟试剂法可以测定0.05-1.8mg/L(F﹣);茜素磺酸锆目视比色法可以测定0.1—2.5 mg/L(F﹣),由于是目视比色,误差比较大。
氟化物含量大于5 mg/L时可以用硝酸钍滴定法。
对于污染严重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以及含氟硼酸盐的水样均要进行预蒸馏。
2.水样的采集和保存应使用聚乙烯瓶采集和贮存水样。
如果水样中氟化物含量不高、pH值在7以上,也可以用硬质玻璃瓶贮存。
预蒸馏通常采用预蒸馏的方法,主要有水蒸气蒸馏和直接蒸馏两种。
直接蒸馏法的蒸馏效率较高,但温度控制较难,排除干扰也较差,在蒸馏时易发生暴沸,不安全。
水蒸气蒸馏法温度控制严格,排除干扰好,不易发生暴沸。
1.水蒸气蒸馏法水中氟化物在含高氯酸(或硫酸)的溶液中,通入水蒸气,以氟硅酸或氢氟酸形式而被蒸出。
仪器蒸馏装置试剂高氯酸:70—72%。
步骤(1)取50ml水样(氟浓度高于2.5mg/L时,可分取少量样品,用水稀释至50ml)于蒸馏瓶中,加10ml高氯酸,摇匀。
连接好装置加热,待蒸馏瓶内溶液温度升到约130℃时,开始通入蒸汽,并维持温度在130—140℃,蒸馏速度约为5—6ml/min。
待接收瓶中馏出液体积约为200 ml时,停止蒸馏,并水稀释至200 ml,供测定用。
氟-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该物质可通过吸入、经皮吸收到体内
毒性
LD50:无资料;LC50:233mg/m3,1小时(大鼠吸入)
健康危害
本品高浓度时有强烈的腐蚀作用。急性中毒:高浓度接触眼和上呼吸道出现强烈的刺激症状,重者引起肺水肿、肺出血、喉及支气管痉挛。氟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高浓度可引起严重灼伤。慢性影响:可引起慢性鼻炎、咽炎、喉炎、气管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骨骼改变。尿氟可增高。
表-氟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标识
中文名:氟
危化学品目录序号:732
英文名:Fluorine
UN编号:1045
分子式:F2
分子量:38
CAS号:7782-41-4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黄绿色气体
熔点(℃)
-220
密度(g/cm3)
1.695
沸点(℃)
-188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溶解性
溶于水。
毒性及健康危害
泄漏处置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急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尽可能将泄漏液体收集在可密闭的容器中。用沙土、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并转移至安全场所。禁止冲入下水道。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封闭排水管道。用泡沫覆盖,抑制蒸发。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应与易(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应严格执行剧毒化学品“五双”管理制度。运输注意事项: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禁止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化学危害因素简介——氟化物(不含氟化氢,按F计)
103.氟化物(不含氟化氢,按F计)英文名称fluorides (except HF)其他中文名称氟及其他无机化合物PC-TW A 2mg/ m3理化性质氟(F2)属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能与多种元素和化合物发生反应。
多以离子或各种化合物形式存在。
与钠、钾等金属离子形成金属氟化物。
如氟化钠(NaF)、氟化钾(KF)、氟硅酸钠(Na2SiF6)等,多数易溶于水。
与锂、铝、锯、铅、镁、钙、锰形成的化合物不溶于水或难溶于水,如萤石(CaF2)、冰晶石(3NaF.AlF3)和磷灰石[CaF2.3Ca3(PO4)2]等。
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供价化合物,如一氧化氟(FO)、四氟化硅(SiF4)、六氟化硫(SF6)等,多为低凝点,高挥发性。
侵入途径可以气体、蒸气或粉尘形态经呼吸道或胃肠道进入人体,吸收速度与水溶性有关。
毒理学简介(1)IDLH 氟化物,以氟计250mgF/ m3(2)无机氟化物接触对人的急性效应0.03~0.30mg/ m3,嗅觉阈;2.10mg/ m3,无即刻局部不适感觉;7.00mg/ m3,部分接触者感到不适,21.0~26.0mg/ m3,全部接触者难以忍受;42.0~50.0mg/ m3,短暂接触即出现眼结膜、鼻刺激、皮肤刺痛,咽喉、器官发痒和不适;84.0~100mg/ m3,能耐受的最高浓度,人仅能耐受1min;400~430mg/ m3,可引起急性中毒或死亡。
(3)中毒机理氟化物除引起对黏膜、皮肤的刺激或腐蚀作用外,在体内可干扰多种酶的活性。
能抑制烯醇化酶,影响糖代谢,并能抑制琥珀酸脱氢酶,影响细胞呼吸功能。
尚能抑制胆碱酯酶,引起乙酰胆碱蓄积。
还可促进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激活腺甘酸环化酶。
上述酶的抑制,影响糖代谢和能量供应,可引起中枢神经、胆碱能神经、心脏、肾脏的功能性紊乱和器质性损害。
可与骨组织的羟基交换,抑制骨磷酸化酶,与体液中的钙离子结合成难溶性氟化钙,从而导致钙、磷代谢紊乱,引起低血钙症、氟斑牙及氟骨症等一系列改变。
氟化物的来源及危害
他卤素类似,氟生成单负阴离子(氟离子
F−)。
水质 氟化物的检测
— 3—
一、 氟化物的来源及危害
1.炼铝、磷肥、钢铁以及有机氟高级润滑油等工业生产活动; 2.二氟化氧、氟化肼等的工业生产; 3.电镀等工业的含氟废水,以及用洗涤法处理含氟废气的洗涤水 4.煤的燃烧也会排放出大量含氟废气; 以上排放物直接排入水体或者空气中的含氟烟尘沉降及受降水淋洗, 会造成水体的氟污染。 5.特定地理环境造成的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
水质 氟化物的检测
— 7—
二、氟化物的检测常用方法 2.氟试剂分光光度法 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和工业废水中氟化物的测定。其方法原理是氟离 在 pH 值为4.1的乙酸盐缓冲介质中与氟试剂及硝酸镧反应生成蓝色三元络合物,络 合物在620 nm 波长处的吸光度与氟离子浓度成正比,定量测定氟化物。本方法的检 出限为0.02 mg/L,测定下限为0.08 mg/。氟试剂分光光度法的优点是用于低浓度 样品的分析准确度和重现性较好,不足的地方是检测过程较繁琐、时间长。
2 氟化物检测的常用方法
3
课后习题
水质 氟化物的检测
— 1—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1
氟化物的来源及危害
•
• •
氟化物的定义
氟化物的来源 氟化物的危害
水质 氟化物的检测
— 2—
一、 氟化物的来源及危害
1.氟化物的定义
2.氟化物的来源 3.氟化物的危害
定义:指含负价氟的有机或无机化合物, 包括氟化氢、金属氟化物、非金属氟化物以 及氟化铵等,有时也包括有机氟化物。与其
优点:准确快速、干扰少,分析准确度、精确度均符合质量控制要求,设备廉价易得, 方法操作简单,适合各类水体,是水中氟化物检测分析的首选法。 缺点:测定过程中要注意pH值、温度、搅拌速度、电极老化污染等问题,否则影响 测定准确度、灵敏度、电极响应值及斜率,在进行大批量样品分析时,人员工作量加 大、耗时长。
氟化物的来源及危害
1.氟化物的定义 2.氟化物的来源 3.氟化物的危害
工业废水排放
工业废气排放
饮水性地方氟中毒
水质 氟化物的检测
— 4—
一、 氟化物的来源及危害
氟是人体所必须的微量元素,人体各组织中都含有氟,但主要积 聚在牙齿和骨筋中,适当的氟是人体所必需的。 但是一旦氟化物摄入量超标(4mg/D),会造成氟斑牙、氟骨症, 影响神经、心血管系统等的正常功能。 氟污染会使植物叶片某些部位的叶绿素和各种酶遭到损害,使光 合作用长时间地受到抑制,或使磷酸化酶、烯醇化酶和淀粉酵钝化, 严重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水质 氟化物的检测
— 7—
二、氟化物的检测常用方法 2.氟试剂分光光度法 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和工业废水中氟化物的测定。其方法原理是氟离 在 pH 值为4.1的乙酸盐缓冲介质中与氟试剂及硝酸镧反应生成蓝色三元络合物,络 合物在620 nm 波长处的吸光度与氟离子浓度成正比,定量测定氟化物。本方法的检 出限为0.02 mg/L,测定下限为0.08 mg/。氟试剂分光光度法的优点是用于低浓度 样品的分析准确度和重现性较好,不足的地方是检测过程较繁琐、时间长。
— 2—
一、 氟化物的来源及危害
1.氟化物的定义
2.氟化物的来源 3.氟化物的危害
定义:指含负价氟的有机或无机化合物, 包括氟化氢、金属氟化物、非金属氟化物以 及氟化铵等,有时也包括有机氟化物。与其
他卤素类似,氟生成单负阴离子(氟离子
F−)。
水质 氟化物的检测
— 3—
一、 氟化物的来源及危害
1.炼铝、磷肥、钢铁以及有机氟高级润滑油等工业生产活动; 2.二氟化氧、氟化肼等的工业生产; 3.电镀等工业的含氟废水,以及用洗涤法处理含氟废气的洗涤水 4.煤的燃烧也会排放出大量含氟废气; 以上排放物直接排入水体或者空气中的含氟烟尘沉降及受降水淋洗, 会造成水体的氟污染。 5.特定地理环境造成的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
大气中氟化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风险评估
大气中氟化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风险评估氟化物是大自然中常见的化学物质,存在于大气、水体和土壤中。
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人类活动的扩大,氟化物在环境中的浓度也不断上升。
因此,评估大气中氟化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风险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大气中的氟化物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氟化物在大气中形成的主要方式是通过自然源、人为排放和氟化物化学品的使用。
人类活动产生的氟化物主要来自工业生产、交通尾气排放、农药使用等。
这些氟化物进入大气后,会随着气流传播到其他地区,从而对环境产生广泛的影响。
大气中的氟化物会与降水一起沉淀到陆地和水域中,对土壤、植被和水生生物造成危害。
过高的氟化物浓度会导致土壤中的植物生长受限,甚至引发植物死亡。
同时,在水域中,高浓度的氟化物会对水生生物的鱼类和无脊椎动物产生毒性影响,破坏生态平衡。
其次,大气中的氟化物对人体健康也会带来潜在的风险。
人类通过多种途径接触到大气中的氟化物,包括呼吸道吸入、食物和水摄入。
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氟化物环境中,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首先,氟化物对牙齿健康的影响是公认的。
虽然适量的氟化物可以保护牙齿免受腐蚀,但过量摄入会导致氟斑牙等牙齿疾病。
因此,需要在饮用水中控制氟化物的浓度,以保障人们的口腔健康。
其次,长期接触高浓度的氟化物可能会对骨骼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高浓度的氟化物会干扰体内钙的代谢,导致骨质疏松症等骨骼疾病的发生。
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骨骼系统更容易受到氟化物的影响,因此对于这部分人群,更应加强氟化物的控制。
此外,氟化物还可能对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造成损害。
高浓度的氟化物会直接影响神经细胞的功能,可能导致神经系统症状的出现。
同时,氟化物也可能抑制免疫细胞的功能,降低机体的免疫力,增加感染和疾病的风险。
为了评估大气中氟化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风险,需要建立科学的监测和评估体系。
测量大气中氟化物的浓度、研究其迁移转化规律,以及评估不同浓度下的环境和健康风险,都需要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
氟化物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氟化物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1.氟化物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不同工业领域,
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职业病危害。
2.长期接触氟化物可能导致氟病,主要表现为骨骼疾病和牙齿
病变。
其中,骨骼疾病包括骨质增生、骨关节痛等;牙齿病变则表
现为龋齿、牙釉质发育不良等。
3.所有接触氟化物的职工都应了解职业病危害,并采取相应的
防护措施,以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4.在接触氟化物的工作场所,应严格遵守以下措施以减少职业
病危害的风险:
使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手套、防护眼镜等;
注意工作环境的通风情况,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学习正确的工作姿势和操作方法,减少直接接触氟化物的机会;
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早发现和处理职业病问题。
5.如果发现有职业病危害的早期症状或其他相关身体不适,应立即向上级主管报告并寻求医疗帮助。
6.本告知卡应放置在易于被职工看到的地方,并定期进行更新和检查。
请保护自己的健康,正确使用防护设施和采取预防措施,远离氟化物职业病的危害。
氟化物的毒理学名词解释
氟化物的毒理学名词解释氟化物,作为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化合物,在工业、医学和农业等领域起着重要的应用。
然而,它也是一种潜在的有毒物质,可对人体和环境产生不可忽视的危害。
本文将对氟化物的毒理学相关名词进行解释和阐述,以加深对这一话题的理解。
一、氟化物氟化物是指含氟化合物中所含的离子态或分子态的化合物。
常见的氟化物化合物包括氟化钠、氟化铝、氟化钙等,它们以其高度的稳定性和活性而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然而,高浓度的氟化物对人体健康有潜在风险。
二、毒性毒性是指物质对生物体产生的不良效应。
氟化物的毒性主要表现在其攻击人体和环境中的各种生物组织和生物过程。
高浓度的氟化物可引起急性中毒症状,如呕吐、腹泻、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等,甚至导致生命危险。
长期暴露于低浓度的氟化物也可能引起慢性中毒,对骨骼、牙齿、甲状腺等产生负面影响。
三、有机氟化物有机氟化物是指含有碳氟键的有机化合物。
由于其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和低的毒性,有机氟化物在农药、医药和材料制备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一些有机氟化物具有持久性和生物富集性,可能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因此,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有机氟化物的排放和使用。
四、氟中毒氟中毒是指人体暴露于高浓度氟化物后产生的中毒反应。
主要症状包括牙齿黄变、骨骼畸形、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等。
出现氟中毒的主要原因是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氟化物水源,特别是饮用水中含有过量氟化物。
因此,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有相应的标准来控制饮用水中氟化物的含量,以预防氟中毒的发生。
五、毒性机制氟化物的毒性作用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对骨骼、牙齿、肝脏、肾脏和神经系统等的损害。
骨骼和牙齿受损的主要机制是氟化物干扰了矿物质的代谢和骨骼合成过程。
此外,氟化物还会干扰细胞的能量代谢和酶活性,损伤细胞膜的完整性,导致细胞功能异常。
这些机制相互作用,共同导致了氟化物的毒性效应。
六、暴露限值为了保护公众的健康与安全,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针对氟化物暴露限值。
液氮氟化物危害告知卡
液氮氟化物危害告知卡
1. 危害概述:
液氮氟化物是极具危害性的物质,对人体和环境都具有潜在的危险。
以下是液氮氟化物的危害概述:
2. 人体危害:
- 呼吸系统伤害:吸入液氮氟化物会导致呼吸急促、喉咙痛、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 皮肤损伤:直接接触液氮氟化物会导致严重的冻伤和化学灼伤。
- 眼睛损伤:液氮氟化物进入眼睛会引起严重的眼部烧伤和视力损害。
- 急性中毒:大量液氮氟化物的摄入会导致急性中毒症状,包括肠胃不适、恶心、呕吐、腹泻等。
3. 环境危害:
- 水体污染:液氮氟化物泄漏到水体中会导致水体污染,对水
生生物造成严重危害。
- 土壤污染:液氮氟化物泄漏到土壤中会导致土壤污染,对植
物生长和土壤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4. 预防措施:
遵循以下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液氮氟化物带来的危害:
-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在接触液氮氟化物时,应佩戴防护手套、防护眼镜和防护面具等个人防护装备。
- 做好通风措施:在液氮氟化物使用和储存的场所,应确保良
好的通风以降低室内浓度。
- 良好的储存和处理:液氮氟化物应储存在密封的中,避免泄漏。
废弃物应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处理。
- 接触后立即洗净:如果不慎接触到液氮氟化物,应立即用大
量清水冲洗,并及时就医。
请注意,以上仅为液氮氟化物危害的概述,具体情况可能因物质浓度、暴露时间和个人体质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使用液氮氟化物时务必遵循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并在必要时请教专业人士的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氟及其化合物氟为自然界广泛分布的元素之一,氟是人体的必需元素,各种组织和体液含氟,人体每日需摄入1~1.5mg,最多不超过4mg。
过量的氟进入人体是有害的。
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含氟气体或粉尘可引起慢性氟中毒(工业性氟病)。
(1)理化性质元素氟(F)为黄色气体,一种强氧化剂。
分子量38,密度1.318g/L,熔点-219℃,沸点-188.1℃。
气态氟具有高度化学活性,能与大量的物质发生强烈反应。
遇水产生臭氧和氢氟酸,与氢接触发生爆炸,能与氯、溴、碘发生反应形成含这些卤素的氟化物,能使溴、碘、硫、晶体硅、碱金属和大量的有机物质(如苯和乙醇)着火燃烧。
(2)主要毒作用侵入途径氟的无机化合物以气体、蒸气或粉尘形式经呼吸道或胃肠道进入人体,吸收的速度和程度随各种氟化物的水溶性而不同。
气态的氟化氢、四氟化硅,以及氟化钾、氟化钠等水溶性氟化物在呼吸道吸收很快而完全。
氟化钙、磷灰石及冰晶石等水巍性差的物质吸入其粉尘也能经呼吸道吸收在消化道中,水溶性的氟化物,如氟化钾氟化钠、氟硅酸、氟硅酸钠等几乎全被吸收(吸收摄入量的93%~97%)。
溶解性差的氟化钙、冰晶石、磷灰石约吸收摄入量睁60%。
大多数氟化物不易经完整的皮肤吸收,但氟化物经被灼伤的皮肤可大量被吸收。
分布、蓄积和排泄正常情况下,进入体内的氟量不大时,大部分很快通过肾脏排泄。
氟与骨骼有亲和性,当大量的氟进入人体后,有50%沉积于骨骼,以这种方式清除血氟的半减期是30min,另约50%通过肾脏排泄。
在稳定状态下,身体负荷的氟化物,99%是在骨骼系统和牙齿。
由于饮水、食物或接触等因素摄入的氟化物不断地蓄积于骨骼内,因此,人体内氟化物的总负荷量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但是,过多的氟化物在骨骼的沉积是可逆性的,当氟吸收减少时,或工人终止接触氟后,蓄积于骨骼的氟可缓慢排出,在数周或更长时间内尿氟排泄超过摄入量,直到骨氟的负荷达到一定水平,排泄和摄入处于平衡状态。
如果过量吸收氟化物就会发生骨骼氟化物的超负荷沉积。
每日进入人体的氟量大于4mg就可能发生氟在骨骼的蓄积,长期高浓度接触或过量摄入,氟在骨骼的沉积将变成永久性而发生慢性氟中毒(工业性氟病、地方性氟病),此时骨氟含量可达到正常人骨氟含量(大约0.1%)的10倍。
氟可通过胎盘。
发病机制氟对人的致病机制表现为:①慢性氟中毒(工业性氟病和地方性氟病)氟骨症。
A、破坏正常钙、磷代谢B、羟基置换反应形成氟磷灰石C、氟对破骨细胞的影响:小量的氟有刺激破骨细胞的作用,这是造成低氟地区骨质疏松症发生率较高的原因;大量的氟可抑制破骨细胞而产生骨质增生。
D、氟抑制与成骨作用有关的酶,导致骨质疏松症。
②急性中毒元素氟及多数无机氟化物,如氟化氢、二氟化氧、三氟化氯、五氟化硫、十氟化硫、氟化钠和氟硅酸盐是原发性刺激剂,对皮肤、呼吸道和胃肠道粘膜有不同程度的刺激作用,高浓度接触时有强刺激和腐蚀作用。
吸入可引起喉痉挛、支气管痉挛、肺炎、肺水肿和肺出血。
三氟化氮(NF3)、四氟化二氮(N2F4)虽然毒性较低,但对呼吸道也有刺激作用。
氟进入血液可导致低钙、低镁血症,出现四肢麻木,甚至抽搐。
氟与血红蛋白结合成氟血红素,并能抑制琥珀酸脱氢酶,致氧合作用下降,影响细胞呼吸功能。
氟还干扰体内多种酶的活性,如烯醇化酶、a.酮戊二酸脱氢酶、乌头酸酶等,阻碍糖代谢和三羧酸循环,使能量代谢发生障碍。
低血钙及直接的细胞毒作用可引起心肌损伤,甚至肝、肾损伤。
③氢氟酸灼伤氟是卤族元素中最活跃的元素。
氟离子带很强的负电荷,与其结合的氢离子不易分离。
这种较少离子化的特征促使其易于透过完整的皮肤和脂质屏障,进入皮下深部组织,氟离子从氢氟酸中离解出来与钙、镁等离子结合形成不溶性氟化盐;而分离后的氢离子则引起局部酸灼伤。
氟离子尚可溶解细胞膜,造成表皮、真皮、皮下组织,乃至肌层的液化性坏死。
当波及骨骼时,氟离子与骨骼中的钙结合,导致脱钙等改变。
(3)临床表现①慢性氟中毒由于长期大量接触氟化物可引起工业性氟病。
长期饮用和进食含氟量高的水及食物可引起地方性氟病。
早期轻症患者可无明显症状。
中、重患者主诉腰、腿、脊椎关节和膝关节疼痛,疼痛为固定性,一般不受天气变化影响。
随着病情进展,疼痛加剧,各关节活动受限或强直,甚至下蹲、前腑、后仰、左右转动均感困难。
病人可伴有乏力、头昏、头痛、易疲劳、精神不振、烦躁、耳鸣等症状及上腹部不适、饱胀、胃纳减退等消化道症状。
大多数工业性氟病表现为增生性骨质硬化症。
x线骨骼摄片显示骨小梁紊乱造成的骨纹阴影增粗、增深;骨密度增高;骨间膜骨化;骨皮质增生,骨刺、骨赘形成,肌腱、韧带的钙化等。
氟病的临床表现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表现轻度神经衰弱症状和消化道症状。
腰、背、四肢疼痛,以晨起时明显,活动后减轻或消失。
尿氟值往往超过当地正常值上限。
此阶段的特征是软组织功能异常和缺乏骨的x线征象。
工业性氟病常有眼、上呼吸道粘膜和皮肤的刺激症状。
第二阶段:上述表现加重。
骨小梁稍有增粗,骨周有轻微改变,骨密度在正常范围内。
骨盆、脊柱、肋骨的表现较四肢明显。
第三阶段:上述改变进一步加重,严重者出现关节运动受限,骨骼畸形和神经受压症状。
x线检查可见骨结构模糊不清,骨小梁纹理相互合并,甚至骨结构消失,骨组织呈白色大理石状。
此改变可发生于全身各处骨骼,但以骨盆、脊柱、肋骨和胸骨最为明显。
骨外形粗糙不平,腰、胸、颈椎韧带钙化,呈竹节状,肋下缘呈毛刷状增生。
长骨密质增厚、密度增高,骨周明显钙化,有形态不一的外生骨赘,如刺状、刷状、波浪状、破布状等。
慢性氟中毒所致氟骨症可分为四型:A、骨硬化症:见于工业性氟病及部分地方性氟病。
B、骨质疏松症:常见于地方性氟病缺钙的儿童、营养不良及产后妇女。
C、躯干骨表现为骨硬化症而四肢骨表现为骨质疏松症。
此系由于缺钙不严重所致。
由于躯干骨的血流供应较好,在氟骨症形成过程中四肢骨的钙被转移至躯干骨与氟结合形成骨硬化症,而四肢骨缺钙造成骨质疏松症。
D、同一骨骼,骨质硬化和骨质疏松共存。
常见于长骨近端硬化,远端疏松,或骨质内部疏松,而骨周增生产生骨刺。
此系轻度缺钙,远侧端钙转移至含氟量较高的近侧端所致。
②急性氟中毒由呼吸道吸入较高浓度的氟化物气体或蒸气立即产生眼、呼吸道粘膜的刺激症状,出现流泪、咳嗽、咽痛、胸闷、胸部紧束感等。
重者经数小时潜伏期后发生化学性肺炎、肺水肿,出现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端坐呼吸,双肺干、湿哕音,肺水肿时可咳出粉红色泡沫痰,x 线胸片双肺显示絮状或片状阴影,特别是在双中、下肺野。
有的病人可发生喉痉挛、喉水肿而引起窒息。
③氢氟酸灼伤皮肤灼伤常见于手、腕、前臂等暴露部位。
初表现为局部红斑,迅即转为绕以红晕的白色水肿,继之演变为淡青灰色液化性坏死,尔后覆以棕褐色或黑色厚痂,脱痂后形成溃疡。
严重者浸及局部骨骼,引起脱钙、无菌性骨质坏死,类似骨髓炎样改变。
一般认为,无水氢氟酸或40%以上浓度的氢氟酸引起的灼伤,疼痛及皮肤损害常立即发生,而较低浓度氢氟酸引起的灼伤,疼痛与皮肤损害经几小时的潜伏期后才逐渐出现。
氢氟酸灼伤引起的局部疼痛剧烈,甚至难以忍受。
高浓度氢氟酸灼伤,常呈进行性组织蛋白溶解、坏死,溃疡愈合缓慢。
眼的氢氟酸灼伤表现为球结膜水肿、出血,角膜混浊、角膜基质水肿,前角膜基质白色钙化斑形成,进行性角膜基质血管形成和疤痕,以及复发性角膜上皮糜烂、脱落。
组织损伤的范围和深度随进入眼内的氢氟酸量和浓度而不同。
④牙齿酸蚀症长期接触超过容许浓度的氟化氢可引起牙齿酸蚀症,表现为牙齿粗糙无光泽,边缘呈锯齿状。
同时患者常伴有鼻炎、慢性咽炎、嗅觉减退等。
(4)防护措施①生产设备尽可能密闭。
凡有氟化物气体或蒸气逸出地方应设置局部排风设备。
保持生产场所良好自然通风。
②防止着火和爆炸。
许多氟化物有着火和爆炸的危险,凡与氟化物接触的材料,无论管道或容器均应采用耐腐蚀金属和非活性材料制造,或用非活性材料涂层;阀门采用特殊无润滑剂阀门,防止氟化物与润滑剂反应。
③加强劳动防护,操作工人应使用有效个人防护用品,如橡皮手套、防护服、防护镜、胶鞋等。
接触高毒性氟化物应穿戴防毒面罩。
绝对禁止在工作场所进食和喝饮料。
车间内安装冲洗设备,以便皮肤、眼污染后能及时冲洗。
④加强健康监护。
定期进行体检、尿氟测定和骨骼x线摄片检查。
凡有明显的呼吸系统疾病,心、肝、肾疾病,骨关节疾病和地方性氟病患者不宜从事接触氟和氟化物作业。
氟化钾(1)理化性质氟化钾(KF)分子量58.1。
熔点859.9℃;沸点1505℃。
白色粉末或固体。
味咸。
具有刺激性。
易潮解。
溶于水、氢氟酸、液氨,不溶于醇。
与酸类分解散发出刺激性和腐蚀性气体。
(2)主要毒作用大鼠经口LD50为245mg/kg。
兔经眼20mg(24小时),中等刺激。
(3)健康危害可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侵入。
对粘膜、上呼吸道、眼睛、皮肤组织有极强的破坏作用。
吸入后可因喉及支气管的炎症、水肿、痉挛及化学性肺炎、肺水肿而致死。
中毒表现有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
(4)防护措施见氟及其化合物(5)急救处理见氟及其化合物(6)泄漏应急处理①清除所有引火源(泄漏区附近严禁吸烟、闪光、火花或其他形式明火)。
②穿着合适的防护服,否则不要直接接触含泄漏物的破损容器或泄漏物质。
③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终止泄漏。
④防止泄漏物进入下水道、排水沟、地下室和封闭区域。
⑤用塑料薄膜覆盖泄漏物,防止其扩散。
⑥用泥土地、砂或其他不燃物质吸收或覆盖泄漏物,然后转移到容器中。
⑦切勿水流入容器内。
氟化铵(1)理化性质氟化铵(NH4F)别名中性氟化铵,分子量37.0。
无色带有氨味的易潮解的结晶或粉末。
对热不稳定。
在40-100℃可分解为氨和氟化氢铵。
遇酸分解,释放出氟化氢。
遇碱能放出氨。
易溶于水,溶液呈酸性。
(2)毒性大鼠腹腔LD5032mg/km;豚鼠经口LD50:150mg/kg。
(3)健康危害可通过呼吸道、皮肤、消化道吸收。
对皮肤、呼吸道粘膜及眼睛有强烈刺激性,甚至造成灼伤。
(4)防护措施见氟化钾(5)急救措施吸入:将患者移到空气新鲜处。
若呼吸困难时给予吸氧;若呼吸停止,施行人工呼吸。
就医。
皮肤接触: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至少15分钟,同时脱去被污染的衣服和鞋子。
就医。
在再次使用前清洗被污染的衣服。
眼睛接触:首先用清水冲洗数分钟,然后就医。
(6)泄漏处理措施见氟化钾。
氟化锂(1)理化性质氟化锂(LiF)分子量25.9。
熔点848℃;沸点1681℃;1100-1200℃挥发。
白色粉末。
难溶于水,不溶于醇。
与氢氟酸生成氟化氢锂,与氢氟化锂生成氟化锂、氢氧化锂复盐。
(2)主要毒作用豚鼠经口LD50:200mg/kg。
误服或吸入会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