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期末知识点汇总
高一必修一期末地理知识点
高一必修一期末地理知识点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的学科,涉及广泛的领域,包括地表形态、气候、人口、资源等。
在高一必修一地理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地理知识点,以下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回顾。
一、地理概念1. 地理学的定义: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自然与人文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
2. 地球的构造:由内核、外核、下地幔、上地幔、地壳等组成。
3.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两种基本运动,即自转和公转。
4. 岩石的类型:包括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
二、地球的自然环境1. 大气层:包括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和顶层。
2. 水资源:包括地下水和地表水,是生命和工业生产的重要基础。
3. 农业资源:土壤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之一,其质量和类型对农作物生长有重要影响。
4. 草地资源:草甸、草原、草原是重要的草地资源,对草食性动物的生活有重要作用。
5. 森林资源: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对水土保持、调节气候等起着重要作用。
三、人文地理1. 人口地理:涉及人口数量、分布、迁徙等方面的内容。
人口数量对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
2. 城市与乡村: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中心,乡村是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工业地理:包括工业的发展模式、区域布局等方面的研究内容。
4. 农业地理:涉及农业资源的分布、农作物种植等方面的内容。
5. 交通地理: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和地理空间联系起着重要作用。
四、地理技能与方法1. 地图阅读和制图:地图是地理学中重要的工具,通过学会阅读和制作地图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理空间。
2. 野外实地考察:实地考察可以加深对地理现象和地理现象的理解,提高地理学习的效果。
3. 数据分析和图表制作:通过对地理数据进行分析和图表制作,可以更好地呈现地理现象和趋势。
五、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1. 环境问题:包括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土地退化等方面的问题。
2.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需求的能力。
高一地理期末复习知识点
第一节宇宙中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地月系(课本P3图1.2)太阳系银河系其他行星系总星系总星系其他恒星世界河外星系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课本P4图1.4)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八大行星分类(课本P5图1.5)★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课本P6)一、为地球提供能量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8图1.7)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11)⑴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课本P11活动);⑵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⑷两极地区产生极光;⑸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一、地球的内部圈层1.地震波2.地球内部圈层——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划分三个圈层。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 ★2.大气受热过程及温室效应 ★二、热力环流——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环流1.热力环流中温度和气压值的比较方法(参看课本P30图2.3)⑴温度:同一水平面上,盛行上升气流的近地面温度最高;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⑵气压值:同一水平面上看高低压;对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值越低。
如下图 温度由高到低是 DCAB 。
高一地理期末必考知识点
高一地理期末必考知识点地理学科是一门研究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学科,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地理课程是必修的科目之一。
在高一地理学科的学习中,有一些知识点是期末考试必考的内容。
本文将为大家总结高一地理期末必考的知识点,帮助大家复习备考。
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不是一个完美的球体,而是类似于椭球体。
但在地理学中,我们常常将地球近似看作一个球体。
地球的直径约为12,742千米,赤道的周长约为40,076千米。
2. 地理经纬度地理经纬度是指地球上任意一点的坐标位置。
经度是指连接地球南北两极的虚拟线,也称为子午线,主要用来表示东西方向上的位置。
经度的基准线是本初子午线,通常以格林威治子午线为准。
纬度是指连接地球两极的虚拟线,也称为纬线,主要用来表示南北方向上的位置。
赤道的纬度为0°,北纬90°,南纬90°。
3. 大地构造大地构造是地球上形成的山脉、高原、盆地等地貌特征的总称。
地球上最主要的大地构造包括地壳、地震带、火山带和地堑带。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一层薄壳,主要由硅酸盐岩石构成。
地震带和火山带是因为地壳板块之间发生相互挤压、碰撞、拉扯等运动引起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地堑带是指地壳板块沉降而形成的地势低洼带。
4. 地球的气候地球的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而稳定的天气状况,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全球气候的形成主要由纬度、海陆分布、海洋湿度以及地形等因素决定。
地球上主要有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三个大的气候带。
5. 地球的水文循环地球的水文循环是指水在地球上不断循环流动的过程。
它包括了蒸发、凝结、降水和地表径流等过程。
水文循环是维持地球水资源平衡的重要机制,也是维持生态平衡的基础。
6. 地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地球资源是指地球上的各种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和土地资源等。
地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但同时,我们也要关注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避免过度开采和浪费。
地理高一期末知识点
地理高一期末知识点一、地理的定义与研究对象地理是研究地球的表层,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地球的形态、气候、土壤、水文、植被、动物、人口、经济等方面的问题。
二、地球的形态与地壳构造1. 地球的形态:地球是一个近乎球形的椭球体,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2. 地壳构造:地壳由陆地地壳和海洋地壳构成,构成了地球的外固壳。
三、地球的水文地理1. 水循环: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分在不同形态间循环利用的过程,包括蒸发、降水、融化、蒸发和地下水流等过程。
2. 水资源:水资源是指可供人类利用的水的总量,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四、地球的气候与气候区划1. 气候要素:气候要素是指影响气候形成和变化的各种因素,包括温度、降水、湿度、风等。
2. 气候分类:根据不同气候要素的组合,可以将地球划分为亚热带、温带、寒带等不同气候区域。
五、地球的地理环境问题1. 自然环境问题:包括气候变化、全球变暖、水资源短缺和自然灾害等问题。
2. 人类环境问题:包括城市化进程、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
六、地球的经济地理1. 经济地理概述:经济地理是研究地理环境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以及经济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作用的学科。
2. 经济地理要素:经济地理要素包括交通运输、资源分布、产业布局和人口分布等。
七、地球的人口地理1. 人口数量与分布:人口数量与分布受到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
2. 人口问题:人口问题包括人口过多、人口老龄化、人口稀疏等问题。
八、地球的农业地理1. 农业区划:根据不同的气候、土壤和农业生产条件,将地球划分为不同的农业区域。
2. 农业生产方式:农业生产方式包括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两种,现代农业更加高效、科技化。
九、地球的城市地理1. 城市发展与功能:城市发展受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拥有不同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功能。
2. 城市规划与管理:城市规划与管理是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改善城市环境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而进行的活动。
高一地理期末考知识点
高一地理期末考知识点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的学科,它涵盖了丰富的知识点。
高一地理期末考是对学生在这个学期所学知识进行检验的重要考试。
下面将针对高一地理期末考的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1. 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集地理空间数据和信息处理、分析、存储、管理和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应用系统。
它能够帮助人们有效地获取、管理、分析和利用地理空间数据和信息。
2. 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地理可以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
自然地理主要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现象,如地球形态、地质构造、气候、水文、土壤、动植物等;人文地理则主要研究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3. 地球的形状和尺度地球是近乎球形的,但由于地球非球形,所以需要借助地球椭球体来描述其形状。
地球的尺度可以通过经纬度、比例尺等方式来衡量。
4.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在自己轴线上的旋转运动,造成昼夜交替;地球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做椭圆形轨道的运动,造成四季交替。
5.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指地球自然环境及其要素因自身活动或外来因素引起的突变性、破坏性现象。
常见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洪水和干旱等。
6. 人口与人口迁移人口是指一定时期、一定地区内的人的总数。
人口迁移是指人群在空间上的迁徙。
人口与人口迁移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类在不同地域的分布、人口密度、城市化等问题。
7. 经济地理和产业布局经济地理研究经济活动在地球上的空间分布规律。
产业布局则研究各种产业在地球表面上的分布情况。
了解经济地理和产业布局有助于我们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8. 城市化与城市发展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化现象逐渐普遍。
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聚集、城市人口比重增加的过程。
城市发展则研究城市的规模、功能、结构和影响等问题。
9. 旅游地理旅游地理研究旅游活动的地理特征,包括旅游景点的选择与分布、旅游路线规划和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等。
地理高一期末必考知识点
地理高一期末必考知识点地理学是一门以研究地球的自然与人文现象及其相互关系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在高中地理教育中,学生需要通过学习地理的基本知识点来理解地球的构造、地理环境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下面是高一地理课程中的一些期末必考知识点。
一、地球的形状与结构1. 地球的形状和尺寸:地球是一个略呈近似球形的椭球体,它的直径约为12756.3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0075千米。
2. 地球的结构:地球的结构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其中地壳是最外层。
二、地理坐标与经纬度1. 地理坐标:地理坐标是通过经度和纬度来确定地球上任意一点位置的坐标系统。
2. 经纬度:经度是指通过连接地球两个极点的直线与地球自转轴的交点之间的最小夹角,表示东西方向;纬度是指以地球赤道为基准,与地球自转轴垂直的平面与地球表面的夹角,表示南北方向。
三、地球的运动1. 自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以地轴为中心进行每天一周的旋转运动,自转周期是大约23小时56分4秒。
2. 公转:地球公转是指地球以太阳为中心,按椭圆轨道绕太阳运动,公转周期是365.25天。
四、地理分区1. 自然地理分区:自然地理分区是根据地球上自然要素的分布特点划分的区域,如气候带、植被带、土壤带等。
2. 人文地理分区:人文地理分区是根据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的分布特点划分的区域,如城市区域、农业区域、工业区域等。
五、地球环境与自然灾害1. 气候与气候带:气候是指长期的天气要素变化,气候带则是根据气候的相异性划分的区域。
2.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起伏高低和地貌形态,如山地、平原、高原和盆地等。
3.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包括地震、火山喷发、洪水、干旱等对人类生活和财产造成威胁的自然现象。
六、资源与环境保护1. 能源资源:包括化石能源、核能等,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或缺的能源。
2. 人口与资源:人口增长对资源的需求和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压力,要通过合理的人口规划和资源利用来保护环境。
地理高一期末知识点大全
地理高一期末知识点大全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上自然与人文现象的科学,它帮助我们认识到地球的各个方面以及人类与地球的相互关系。
在高一阶段的地理学习中,我们将接触到许多重要的地理知识点。
本文将为大家总结一些地理高一期末考试中常见的知识点。
一、地球与地球的运动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近似于椭球体的,其中赤道略大于南北极半径。
2.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地壳最薄,地幔和地核分别在其下面。
3.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用地理东西向度量经度;地球公转绕太阳运动,形成时间和季节变化。
4.地球的倾斜轴和地理经纬度:地球的倾斜轴使地球存在四季变化,地理经纬度用于测量地球上的位置。
二、地球表层的水文系统1.水的循环:水从大气中降落到地表形成河流、湖泊和地下水,蒸发回大气形成云层,再降水形成循环。
2.河流的形成和特征:河流是地表径流的主要通道,它有长度、形态和水系等特征。
3.湖泊的形成和特征:湖泊是地表积水的汇聚地,它具有湖盆、湖岸和湖心岛等特征。
4.地下水的形成和特征:地下水是地下水文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存在于岩石裂隙和孔隙中,供应地表和地下生态系统。
三、地球上的岩石和地质构造1.岩石的分类和成因:岩石可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它们由不同的成岩过程形成。
2.板块构造学说:地球上的岩石圈分为若干个板块,它们以板块边缘为界相互运动,导致地震、火山和地壳变形等现象。
3.褶皱和断裂构造:板块的碰撞和相对运动导致地壳的褶皱和断裂,形成山脉和地震。
4.地球内部的地震和火山:地球内部的能量释放会导致地震和火山喷发,它们对人类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四、气候与气候带1.气候要素和气候因子:气候要素包括温度、降水和湿度等,气候因子包括太阳辐射、海洋和地形等。
2.气候与气候带:气候带是根据不同纬度上太阳直射度变化而划分的不同气候区域,包括热带、温带和寒带等。
3.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季风气候是由季风风系影响的气候,地中海气候则是寒暖季风对气候产生的影响。
高一期末地理常考知识点
高一期末地理常考知识点一、地理的学科特点及研究方法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现象与规律的综合性学科,它包括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两个主要分支。
人文地理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如人口分布、城市发展等;自然地理研究地球自然环境的规律,如气候、地貌等。
地理研究常采用实地调查、统计分析、模型推演等方法。
实地调查可以通过现场考察、面谈等方式获取具体数据;统计分析则通过整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揭示地理现象的规律;模型推演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模拟和预测地理现象和过程。
二、地球的构造和地貌形成地球是由地核、地幔和地壳组成的。
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外核主要由液态铁和镍组成,内核则由固态铁和镍组成。
地幔由岩石和熔融物质组成,是地球体积最大的部分。
地壳是地球最外部的固体壳层,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地壳厚度不均匀,大约在5到70公里之间。
地貌是地壳上形成的各种地形特征的总称。
地貌形成有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因素。
内因包括地壳运动和地质作用,如地震、火山喷发等;外因包括侵蚀作用和沉积作用,如风蚀、水蚀、冰蚀等。
地球上主要的地貌类型有平原、山地、高原、盆地和河流等。
三、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有着重要影响。
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活空间都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展开。
地理环境的主要要素有气候、水文、土壤和植被等。
气候是一定时期内的天气状况的统计规律。
气候对农业、旅游、能源等多个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各地旅游业的发展以及可利用的能源类型。
水文是地球表层水系统的总称。
水资源对于人类的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理环境中的河流、湖泊、地下水等水体,以及雨水、雪水等,都构成着水文系统。
人类需要合理利用并保护水资源,确保水的可持续利用。
土壤是地球表层由岩石破碎和分解形成的上覆薄层,它对农业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
不同地区的土壤类型和性质会影响农作物的种植和生长。
保护好土壤资源,维护土壤的肥沃度和生态功能,是地理环境与农业发展的关键。
高一期末知识点整理地理
高一期末知识点整理(地理)如下:第一篇:宇宙与地球专题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A1、天体的概念2、最基本的天体共同的特征3、主要天体的特征(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4、天体系统的层次5、太阳系的中心天体6、河外星云的成员7、宇宙年8、太阳系八大行星按距离太阳远近的名称9、八大行星的共同特点10、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11、太阳辐射的形式12、太阳结构(外层、内层)13、太阳大气的主要特征14、各层主要的太阳活动的标志15、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16、太阳活动的周期17、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8、八大行星的分类19、地球成为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的条件专题2 地球的伙伴——月球B20、月球的环境特点21、月球的地形特点22、月球公转周期、自转周期、方向23、地球的天然卫星24、熟悉月相的名称、各月相的出现的农历时间25、月相循环一个周期的时间、名称26、日食、月食出现的原因27、日食、月食时,月球、地球、太阳的三者位置28、日食、月食出现时的月相情况29、潮、汐的概念30、潮、汐出现的原因(不必展开阐述)31、理解潮汐随月球而不是太阳的出没而出现潮起潮落的现象的原因32、连续两次涨潮的时间间隔33、大潮、小潮出现的月相农历时间34、潮汐与人类的关系专题3 人类对太空的探索A35、太空探索的意义、太空探索的历程专题4 地球的运动C36、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一个周期所需的时间、速度37、地轴北端的指向38、恒星日与太阳日的区别(时间、参照物、成因)39、南、北两极上空所观察到的地球自转的方向40、什么是地方时、区时、北京时间41、时区划分的方法42、国际日期变更线两侧日期的变化43、地球表面作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向的的规律(南、北半球、赤道的区别)44、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45、黄赤交角的度数46、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上的日期、节气47、正午太阳高度角在纬度和季节上变化的规律48、晨昏线的区分49、昼夜长短在纬度和季节上变化的规律极昼、极夜现象50、天文角度、传统上、气候上四季的划分第二篇岩石与地貌专题5 板块运动B1、用于解释地壳运动的三大学说的名称2、六大板块的名称3、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4、板块运动的驱动力5、学会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火山带、地震带和高大山系的分布6、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的图例7、地震概念、横波、纵波波速的区别8、震源、震中距、震中、震源深度等地震要素9、震级、烈度的定义及两者的关系10、世界两大地震带的名称及分布地区11、我国处在两大地震带的交界处,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高一期末地理背诵知识点
高一期末地理背诵知识点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的科学,它探讨了地球的各个方面,包括地球表面特征、自然资源、环境、人类活动等等。
在高中地理课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重要的地理知识点。
下面将介绍一些高一期末地理背诵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和理解地理知识。
1. 地理坐标和地理经纬度系统地理坐标是用来定位地球表面上的位置的方式。
它通过经纬度来确定一个点的位置。
地理经度是指由北至南的线条,也叫做纬线;而地理纬度是指由西至东的线条,也叫做经线。
经纬度交叉的点就是一个具体的地理坐标。
地理坐标和地理经纬度系统在旅行、航海、地图制作以及其他许多领域中都非常重要。
2. 地球的层次结构地球是由不同层次的结构构成的。
从内向外可以分为地核、地幔和地壳。
地核是地球的最内层,由固态内核和液态外核组成,主要由铁和镍构成。
地幔是地核和地壳之间的层次,主要由硅和镁构成。
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部分,有陆地地壳和海洋地壳之分。
地球的层次结构对于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和地球表面的形态有很大的帮助。
3. 地球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中心轴进行的旋转运动。
地球自转的时间是24小时,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有昼夜交替的现象。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进行的运动。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365天,这就构成了我们的一年的长度。
地球自转和公转对于形成地球的气候和季节有着重要的影响。
4. 气候与气象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期以来的天气统计数据,包括温度、湿度、降水等气象要素的平均值。
气象是指短期内的天气状况,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降水等。
气候与气象对于了解一个地区的天气和气候条件非常重要,对于农业、交通和旅游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5. 地球的板块构造地球的板块构造理论是指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都是由数块板块组成的,这些板块在地球表面上移动着。
板块运动是由地幔下面的岩石圈运动引起的,这种运动引发了地震和火山活动,并形成了大洋中脊和山脉等地质现象。
地球的板块构造对于理解地壳运动和地质现象非常重要。
高一地理期末总复习知识点
高一地理期末总复习知识点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学科,它涉及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在高一地理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掌握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下面是我对这些知识点的总结和复习。
1. 地球与地图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了解地球的基本结构对于理解地理学很重要。
地球由内核、外核、地幔和地壳构成。
此外,地图是我们了解地理信息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和分析地球表面的各种现象。
2. 自然地理自然地理包括天气与气候、水文地理、土地利用和植被等内容。
天气与气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谈到的话题,它们与季风、气候带等密切相关。
水文地理研究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情况,我们需要了解江河湖海的地理特点以及水循环的过程。
土地利用和植被是研究土地表面利用与植被的分布及其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3. 人文地理人文地理主要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这一部分的知识点包括人口与城市、农业与工业、交通运输和旅游等。
人口与城市中,我们需要了解人口的分布、人口迁移以及城市化现象。
农业与工业是人类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环境对这些经济活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交通运输是连接各个地区的纽带,我们需要了解不同交通方式的特点及其对地域发展的影响。
旅游是人们休闲娱乐的一种方式,我们需要了解不同旅游景点的地理特点以及旅游业的经济效益。
4. 区域地理区域地理是对地球不同地理区域进行系统研究的一门学科。
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内容。
世界地理中,我们需要了解世界的自然地理特征、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地缘政治等问题。
中国地理则是研究中国的地理特点、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区域差异等内容。
总结:高一地理主要是为我们打下地理学习的基础,掌握并理解上述知识点对于我们进一步学习和应用地理知识至关重要。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复习回顾,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理学科的内涵,培养我们对地球和人类活动的观察、判断和分析能力。
在之后的学习中,我们将进一步学习地理学的其他领域,不断扩大我们的知识储备。
高一地理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高一地理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大家对知识点应该都不陌生吧?知识点是知识中的最小单位,最具体的内容,有时候也叫“考点”。
还在苦恼没有知识点总结吗?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高一地理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地理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篇1【大气环境保护】1.全球性的大气问题:全球变暖、臭氧层的破坏、酸雨2.温室气体:能够吸收和释放热红外辐射的气体成分。
地球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水汽(H2O)、二氧化碳(CO2)、氧化亚氮(N2O)、甲烷(CH4)和臭氧(O3)。
人类活动排放:氯氟甲烷(HFCs)、氢氟化物、全氟化物(PFCs)、硫氟化物(SF6)等3.全球气候变暖自然原因:太阳活动、大气环流、火山活动、地壳运动等人为原因:燃烧矿物燃料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毁林技巧1:全球变暖带来问题: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生重大影响。
(1)全球变暖会引起海平面上升,从而对沿海低地国家及地区构成直接威胁(2)全球变暖会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技巧2:缓解全球变暖的措施(1)研究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2)采用新能源(3)努力加强国际间的合作(4)植树造林,保护植被4.平流层臭氧量减少的原因:自然原因:受太阳活动等自然因子的影响人为原因:主要表现为对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消费和排放5.平流层臭氧量减少的危害:(1)直接危害人体健康(近年来皮肤癌、白内障患者增多);(2)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技巧3:保护臭氧层的措施(1)全球合作保护臭氧层(2)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物质的排放(3)积极研制新的制冷系统6.酸雨:一般把pH小于5.6的雨水产生原因:燃烧矿物燃料和汽车尾气的排放,使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等酸性气体增多技巧4:我国酸雨类型:主要是硫酸型酸雨我国酸雨分布:《20xx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xx年我国酸雨污染略呈加重趋势。
地理高一期末重要知识点
地理高一期末重要知识点高一地理期末重要知识点地理是一门关于人类与地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它探索了地球上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文将介绍地理高一期末的重要知识点,帮助同学们复习和巩固学习成果。
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结构: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的球体,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2.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地球上各种自然现象的基础。
自转造成昼夜交替,公转使季节变化。
3. 地球的坐标与经纬度:经线是从南极到北极的弧线,纬线是从东到西的弧线。
经纬度制定了地球上每一个位置的独特坐标。
4. 地球的地图投影:地图投影是将地球表面投影为平面图,有不同的投影方式,如等角、等积和等距离投影。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大气是地球围绕地球表面存在的一层气体,气候是长期天气的统计结果。
2. 气候带与气候类型:根据不同纬度、海拔和地形,地球上可以分为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
3. 水循环:水循环是地球上水分不断在大气、地表和地下水之间循环的过程。
4. 地形地貌:地球表面的地形和地貌是由地壳运动、气候侵蚀和水力侵蚀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人口分布:人口是指居住在某一地区的人的总数,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地球上的分布情况。
2. 城市化与城市体系: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过程,城市体系是由各级城市相互联系组成的网状结构。
3. 农业与农业分布:农业是人类利用土地进行种植和畜牧来获得食物和其他产品的经济活动,农业分布受到气候、土壤、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4. 工业与工业分布:工业是利用机器和原材料进行生产的经济活动,工业分布受到能源、交通和市场等因素的影响。
四、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 环境污染与治理: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释放出的有害物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环境治理是采取措施减少或消除环境污染。
2. 资源与可持续利用:资源是自然界提供给人类使用的各种物质和能源,可持续利用是指在使用资源时不破坏环境和保证资源长期供应。
高一地理期末必背诵知识点
高一地理期末必背诵知识点地理学科是探究地球及其人类社会的空间关系和地理环境的学科。
在高一地理学习中,必背诵的知识点是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地理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的理解。
以下是高一地理期末必背诵的知识点:1. 地理学科的定义和分支:- 地理学科的定义:地理学是研究地球及其上的人类社会、自然环境、地理现象和人地关系的科学。
- 地理学科的分支: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区域地理学。
2. 地球的构造:- 地球的结构: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层次构成。
- 地壳的特点:地壳是地球最外围的固体岩石壳层,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
-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自转是地球围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公转是地球围绕太阳作椭圆轨道运动。
3. 地理坐标和地图:- 地理坐标系统:地理坐标用来确定地球上一个点的位置,包括经度和纬度。
- 地图的制作和使用:地图是地球表面某一区域或整个地球的缩小模型,用于表示地理信息和空间关系。
4. 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自然地理:研究地球的自然要素和自然现象,如气候、地形、土地利用等。
- 人文地理:研究人类在地球上的分布、活动和影响,如人口、城市、交通等。
5. 地球的气候和气象现象:- 气候:指地球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包括温度、降水、湿度和风向等因素。
- 气象现象:如台风、龙卷风、地震等自然灾害和气候现象。
6. 地球的水资源和水循环:- 水资源:指地球上的水源,包括河流、湖泊、海洋和地下水等。
- 水循环:水在地球上不断循环,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径流等过程。
7. 地球上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由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然系统,包括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
- 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状态。
8. 人口与城市:- 人口分布与迁移:人口在地球上的分布和迁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地理条件、资源分布等。
- 城市化: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
高一地理期末必背知识点
高一地理期末必背知识点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人文和自然现象的学科,它涉及到众多的知识点和理论。
对于高一学生来说,在地理学科中掌握一些必背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为大家列举一些高一地理期末考试中的必背知识点。
1. 地理基本概念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地理、地理学、地球以及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理坐标等。
在学习地理学科时,我们首先要了解这些基本概念的含义和相关知识。
2. 自然地理要素(1)大气:大气是地球表面周围的气体层,由氮气、氧气、水汽等组成。
大气的结构、组成和功能以及与气候、天气等的关系是我们需要了解的内容。
(2)水文:水文是研究地球上各种水体,如河流、湖泊、湿地、冰川等的形成、变化和运动规律的科学。
了解水文知识能帮助我们理解水循环、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等问题。
(3)地表:地表是指地球表面的各种地貌现象,如山脉、平原、高原、盆地等。
了解地表的形成、地貌类型和形态特征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然地理环境。
(4)生物:生物是指地球表面上各种生物体,包括动植物。
了解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分布规律和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3. 地理分区地理分区是将地球表面划分成不同的区域,按照不同的标准和特征进行划分。
在学习地理学科时,了解各种地理分区的范围、特征和相互关系是必备的知识点。
4.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伤害的突发性事件。
了解地球上各种自然灾害的类型、形成原因、预防和减灾措施等,对于提高我们的防灾意识和应对能力至关重要。
5. 人口与城市人口与城市是地理学中的重要内容,涉及到人口数量与分布、城市化进程、人口迁移等方面的知识。
理解人口与城市的关系,对于了解人口问题和城市发展的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是高一地理期末必背的一些知识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和掌握。
地理学科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通过学习地理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我们所处的地球,更好地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协调。
高一地理必背知识点期末
高一地理必背知识点期末地理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地理是必修课之一。
为了帮助高一学生更好地复习地理知识,下面将列出一些高一地理必背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1. 地球的基本概念地球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与其他行星一样,它也具有自转和公转的特征。
地球由内核、外核、地幔和地壳构成,地壳分为大洲和海洋。
2.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呈近似的椭球形,其赤道半径约为6378千米,极半径约为6357千米。
地球的周长约为40075千米,面积约为510百万平方千米。
3. 地球的运动与季节变化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公转周期为365.24天,同时地球也自转。
地球自转一次所需的时间为23小时56分4秒。
地球自转和公转引起了季节的变化,赤道附近的地区温暖,极地地区寒冷。
4. 地球的大地形地球的大地形包括大洲、海洋和高山。
大洲是地球上的陆地部分,主要有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的大部分,主要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5. 气候与气象气候是指长期的天气状况,包括温度、湿度、降水和风向等因素。
气象是指短期的天气现象,如晴天、阴天、雨天等。
气候受纬度、海洋、地形和气候系统等因素的影响。
6. 行星、恒星和星座行星是围绕太阳公转的天体,如地球、火星、木星等。
恒星是发光的天体,如太阳。
星座是由恒星组成的图案,在夜空中可以看到不同的星座。
7. 地球上的水资源地球上的水资源包括淡水和海水。
淡水主要分布在地下水、河流和湖泊中,是人类生活和农业生产的重要来源。
海水占据了地球表面的大部分,含有丰富的矿物质。
8. 地球上的人口与城市化地球上的人口不断增长,目前已经超过70亿。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城市,城市发展成为全球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9. 地球环境问题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多,地球面临着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为了保护地球,人们需要采取措施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总结起来,以上是高一地理必背知识点的一些概要,这些知识点是理解地理基本概念和认识地球的基础。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高一全册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高一全册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公转产生四季更替和昼夜长短变化。
2. 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与注记。
比例尺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值,方向通常以北方为基准,图例是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是对地理事物的解释和说明。
3. 地图的分类: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自然地图主要展示自然环境要素,如地形、气候、水系等;社会经济地图展示人类活动和经济现象,如工业、农业、商业等。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 大气层的组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
- 气候类型: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以及各自的特征和分布。
- 气候变化:长期气候变迁和短期天气变化,影响因素包括地球运动、海陆分布、大气环流等。
2. 水文循环:- 水循环的三个阶段:蒸发、凝结、降水。
- 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相互转化。
- 河流的流域、水系和河流的分类。
3. 地貌:-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
-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沉积、冰川作用等。
- 地貌类型:山地、平原、高原、盆地等。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 人口分布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 人口问题:人口过多或过少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
- 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的定义、特点、影响及城市规划。
2. 农业与工业:- 农业的分类: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
- 工业的分类:重工业、轻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等。
- 农业和工业的区位因素分析。
3. 交通运输与商业贸易:- 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适用性。
- 交通运输网络的布局和对地区发展的影响。
- 商业贸易的模式和全球化趋势。
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通过卫星或航空器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
2. 地理信息系统(GIS):收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地理空间数据的系统。
3. 全球定位系统(GPS):通过卫星信号进行地面定位和导航的技术。
地理高一期末必备知识点
地理高一期末必备知识点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和人类在其上的各种活动的学科,它帮助我们了解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相互影响关系。
在高一期末考试中,地理是一个重要的科目,掌握一些必备知识点对于取得优异成绩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地理高一期末必备的知识点。
一、地球与地图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了解地球的基本知识对于学习地理至关重要。
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自转使地球呈现出昼夜交替的现象,公转则使地球的季节发生了变化。
此外,地球是由多个大洲、大洋和其他地形构成的。
为了便于观察和研究地球,地图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
地图可以用来表示地球的各种特征,如大陆分布、山脉、河流等。
二、地球的大气圈大气圈是地球周围的一层气体,它对维持地球上的生命至关重要。
大气圈分为不同的层次,包括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等。
大气圈的特点包括大气压力的变化、温度的变化、气候的变化等。
了解大气圈的组成和特点对于理解天气现象和气候变化非常重要。
三、地球的水圈水圈是地球上水分循环的系统,涉及到水的各种形式,如湖泊、河流、海洋、冰川等。
水圈的运动包括蒸发、降水、地下水等。
地球上的水资源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
理解水圈的循环过程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对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四、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的内部结构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部分,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
地幔是地壳和地核之间的部分,由固态石榴石和半固态岩浆组成。
地核是地球的中心部分,分为外核和内核。
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地震、火山等现象的发生原因。
五、地球上的人类活动地理研究不仅关注自然环境,还关注人类在地球上的各种活动。
例如,人类的居住分布、农业发展、工业发展等。
人类的经济活动对于地球的环境和资源产生了重要影响。
了解人类的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地球,实现可持续发展。
结语地理高一期末必备的知识点包括地球与地图、地球的大气圈、地球的水圈、地球的内部结构以及地球上的人类活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恒星系)——地月系(行星系)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④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外部结构分层及太阳活动类型①光球层——黑子②色球层(日全食时可见)——耀斑、日珥③日冕层(日全食时可见)——太阳风(2)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
4、地震波传播速度及地球内部圈层5、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判断地球的自转方向: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东经增大,西经减小横波:可在固体传播;速度慢纵波:可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速度快莫霍面:横波、纵波速度都加快古登堡面:横波消失、纵波减速软流层:①软流层呈熔融状态(类似橡皮泥的物质,但不是液态),横波可以在此传播;②软流层以上为岩石圈(板块是对岩石圈的划分);③岩浆的发源地。
(2)判断晨昏线: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从黑夜进入白天的为晨线,从白天进入黑夜的为昏线。
(3)地方时计算:“晨赤交点”所在经线为6:00“昏赤交点”所在经线为18:00昼弧中点所在经线为12:00夜弧中点所在经线为0:00极昼切点为0:00,极夜切点为12:0015°~1小时;1°~4分钟;东加西减6、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①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而且纬度越高昼越长。
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冬至日,南半球昼最长。
②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就昼变长夜变短。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①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②离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H =90°-纬度差【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1、岩石分三大类:①岩浆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②沉积岩(岩石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③变质岩(变质作用)。
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三大类岩石可以相互转化,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这一运动变化过程,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
“三入一出”:岩浆(岩浆只能转化成岩浆岩)“一入三出”:岩浆岩(岩浆岩只能由岩浆转化而来)“二入二出”:沉积岩、变质岩侵入岩:花岗岩喷出岩:玄武岩、流纹岩、安山岩沉积岩:石灰岩、砂岩、页岩、砾岩变质岩:大理岩、石英岩、板岩、片麻岩图1.地球的公转图3.四至日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图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图4.北半球夏至日各纬度昼长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质作用):(1)内力作用地质构造的类型有褶皱(背斜和向斜)和断层(地垒和地堑)。
(2)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和重力。
使高低不平的地表趋向平坦。
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流水侵蚀地貌(V 型谷)、流水沉积地貌(冲积扇、冲积平原和三角洲);风蚀地貌(风蚀洼地、蘑菇)、风积地貌(沙丘)。
3、板块运动与地形4、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短波)→大气削弱→地面增温→地面辐射(红外线长波)→大气增温→大气辐射(长波辐射,其中大气逆辐射起到保温作用)乙:背斜。
(顶部建采石场;打隧道,找石油、天然气)丁:向斜。
(地下水储藏区,建水库)背斜成谷: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性破碎,容易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成山: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实,在外力作用下反而形成山地。
①生长边界——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海洋。
例:东非大裂谷(非洲板块内部张裂);大西洋和红海(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相互分离)因为在生长边界有不断扩大的趋势②消亡边界——板块碰撞处,常形成山脉、海沟、岛弧链。
例: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安第斯山脉(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挤压碰撞)、日本群岛(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消亡边界);地中海处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消亡边界,面积有不断缩小的趋势(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①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
对可见光吸收的很少。
②反射作用: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
云层的反射作用最显著。
③散射作用:空气分子散射蓝紫光(晴朗的天空是蔚蓝色);尘埃散射太阳光(教室没有阳光,但是是明亮的)。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并产生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把部分热量归还给地面,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
5、热力环流★规律:(1)气温高气流上升(近地面)气压低气温低气流下沉(近地面)气压高(低气压,气流上升,多云雨天气,日较差小;高气压,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日较差大)(2)气压:④>③>②>①高高低低规律(水平方向的气压比较):等压面向高处突为高压等压面向低处突为低压同一垂直方向:随海拔升高气压降低(3)高空等压面弯曲状况和近地面相反方法:分析气压和气流状况→分析气温的高低6、大气环流(1)三圈环流低纬度环流:湿热干热干热温湿温湿干冷干冷低中高③④冷热①赤道低压带:因为热力作用形成,气流辐合上升,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带。
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东南亚的马来群岛)②副热带高压带:因为动力作用而形成,气流在30度纬度上空聚积而下沉,形成少雨带(东亚季风区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区形成热带沙漠气候③信风带: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压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东北信风,在南半球左偏成东南信风。
中纬度环流:④副极地低压带:由来自低纬的暖气流与来自高纬的冷气流相遇运动上升而形成。
形成温带多雨带。
⑤中纬西风带:由副高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风,在南半球左偏成西北风,习惯上叫西风,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区,在大陆西岸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高纬环流:⑥极地高压带:因为热力作用而形成,冷空气下沉,形成少雨带。
⑦极地东风带:由极地高压带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右偏成东北风,南半球左偏成东南风。
✧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移动的原因: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动。
△移动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单一气压带或风带作用形成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温带海洋性气候(中纬西风带)。
✧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低纬信风带控制)、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中纬西风带控制)。
(2)东亚、南亚季风环流地区季节风向成因东亚冬季西北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东南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南亚冬季东北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西南季风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3)全球气候模式图0°20°40°30°10°60°70°90°10°25°35°55°70°90°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冰原气候苔原气候7、常见的天气系统(1)锋面系统与天气锋面:冷暖气团交界面。
暖气团暖而轻,冷气团冷而重→暖上冷下锋面的分类冷锋暖锋概念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暖气团上升状况被迫抬升主动爬升天气图雨区位置天气特征过境前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过境时暖气团被冷气团抬升,常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升,冷却凝结产生连续性降雨过境后冷气团替代了原来暖气团位置,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骤降,天气转晴暖气团占据了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升高、气压下降、天气转晴天气实例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的大风、沙尘暴、寒潮等一场春雨一场暖华南地区春暖多雨(2)气旋系统与天气气旋:气流辅合上升,多阴雨天气例:我国台风、美国飓风反气旋:气流辅散下沉,多晴朗天气例:我国秋高秋爽天气、我国夏季伏旱天气8、洋流(1)成因:盛行风是主要动力(2)分布规律①中低纬度海区:(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东寒西暖②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逆时针东暖西寒③南纬30°~60°:西风漂流④北印度洋:冬逆夏顺世界洋流分布图:必修一书本P62(3)影响:①对气候的影响:暖流起到增温、增湿作用(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寒流起到降温、减湿作用(澳大利亚西海岸的维多利亚沙漠、秘鲁太平洋沿岸的阿塔卡马沙漠的形成都与沿岸的西澳大利亚寒流和秘鲁寒流有关)②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渔场的分布:寒暖流交汇处,给鱼类带来了丰富多样的饵料。
△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的交汇处。
△纽芬兰渔场——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的交汇处。
△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高纬南下的冷海水交汇形成。
△秘鲁渔场——上升补偿流使深层海水上泛,带来深海的硅酸盐类,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浮游生物又是鱼类的饵料。
③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但也使污染物的范围扩大。
④对海洋运输事业的影响:顺流——航行速度快;逆流——航行速度慢。
【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1.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分异规律分异规律特点主要分布地区主导因素纬度地带分异规律沿纬线延伸,随纬度变化低纬和高伟地区热量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沿经线延伸,随经度变化中纬度地区水分垂直分异规律自山麓向山顶发生变化海拔较高的山地水热条件随海拔变化地方性分异规律:局部环境因素的差异导致大气环流模式世界洋流模式秦岭—淮河(2)山地自然带与雪线记忆:①喜马拉雅山:南坡雪线低,因为南坡是西南季风的迎风坡;②天山:北坡雪线低,因为北坡既是迎风坡,又是阴坡。
天山北坡受来自的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气流影响,降水较多。
③阿尔卑斯山:北坡雪线低,因为北坡既是迎风坡,又是阴坡。
天山自然带垂直分布【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我国东部锋面雨带的推移2.洪涝灾害自然带4雪A 坡B 坡自然带1自然带2自然带3(1)基带:与同纬度的地带性自然带相同。
图中自然带1即为基带,反映当地的纬度、气候、植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