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园林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土方开挖回填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一、槽坑底超挖

1、现象:槽坑底部分或全部,开挖深度超过设计深度。

2、危害:槽底超挖部分,扰动原状土的密实性,降低槽底的承载力,使基础下沉、开裂、倾斜。

3、原因分析:采用机械开挖时,施工现场未设专人盯测槽底标高,造成基坑槽底超挖。

4、预防措施:

1)机械开挖时,槽底的控制标高应比设计标高提高15-30cm,机械挖完后,再用人工清槽。

2)改进机械挖土的铲斗,减小斗齿扰动土的厚度,相应减少槽底预留厚度。配合专人,随挖随按槽底设计标高,进行人工清槽。

5、治理方法:清除超挖范围内的松土,按软弱地基处理。

二、槽坑底浸水

1 、现象:基坑槽底开挖中或开挖后,被地下水或地面水淹没基坑槽底。

2、危害:基坑槽底地基土被水浸泡,达饱和状态,经过扰动,由固塑状态变成液态,形成“基坑槽扰动”质量通病。影响进行正常基础施工操作。

3、原因分析:基坑开挖时,防水、排水措施没有或考虑不周,或开

挖前,不进行人工降水,以及人工降水失效,造成基坑浸水。

4、预防措施:

1)开挖基坑槽前,在基坑槽周围的场地上,设置排水系统,截留地面水,防止地面水流入槽坑。

2)如果基坑槽开挖后,不能立即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时,可在基坑槽设计标高之上,预留0.15-0.3m 厚的一层土不挖,待下一工序开始前,再人工开挖至槽底的设计标高。

5、治理方法:已经浸水的基坑,要立即查找造成浸水的原因,并针

对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故障,将水排净。未排尽前,不得有人

和设施扰动基底土,待晾晒后再用地基处理方法处理。非粘质土,晾晒后地基土无扰动,可不进行处理。

三、回填土沉陷

1、现象:沟槽填土的局部地段或部位,甚至大部分沟槽(特别是检查井周围)出现程度不同的下沉。

2、危害:在绿地中会使已经种下的苗木花草遭受破坏;在建筑物旁,会危及建筑物的安全;在铺装道路上,会使铺装的结构层遭到破坏,有的几次修补几次下沉,一则影响交通,还会造成交通事故,二则在经济上会造成严重损失,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3、原因分析:

1)松土回填,未分层夯实,或虽分层但超厚夯实,一经地面水浸入

或经地面荷载作用,造成沉陷。

2)沟槽中的积水、淤泥、有机杂物没有清除和认真处理,虽经夯实,但在饱和土上不可能夯实;有机杂物一经腐烂,必造成回填土下沉。

3)部分槽段,尤其是小管径或雨水口连接管沟槽,槽宽度较窄,夯实不力,没有达到要求的密实度。

4)使用压路机碾压回填土的沟槽,在检查井周围和沟槽边角碾压不到的部位,又未用小型夯实机具夯实,造成局部漏夯。

5)在回填土中含有较大的干土块或含水量较大的粘土块较多,回填的夯实质量达不到要求。

6)回填土不用夯压方法,采用水沉法(纯砂性土除外),密实度达不到要求。

5、预防措施:

1)要分层铺土进行夯实,铺土厚度应根据夯实或压实机具性能而定。可参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执行。

2)沟槽回填土前,须将槽中积水、淤泥、杂物清理干净。回填土中不得含有碎砖及大于10c m的干硬性土块,含水量大的粘土块及冻土块。

3)每种土都应做出标准密度(在实验室进行土样击实试验作出最佳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回填土料应在最佳含水量和接近最佳含水量状态下进行夯实,每个分层都应按质量标准规定的范围和频率,做出压实度试验,直至达到设计要求。

4)铺土应保持一定的坡势,采用排降水的沟槽,一定要在夯实完毕后,方能停止排降水运行。不得带水回填土,严禁使用水沉法。

5)凡在检查井周围和边角机械碾压不到位的地方,一定要有小型平板夯实机具进行补夯措施,不得出现局部漏夯。

6)非同时进行的两个回填土段的搭接处,应将每个夯实层留出台阶状,阶梯长度应大于高度的2 倍。

5、治理方法

1)局部小量沉陷,应立即将土挖出,重新分层夯实。

2)面积、深度较大的严重沉陷,除重新将土挖出分层夯实外,还应会同设计、建设、质量监督、监理部门共同检验管道结构有无损坏,如有损坏应挖出换管或其他补救措施。

第二节管道主体工程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一、管基不振捣

1、现象:管道平基混凝土浇灌后,不使用振捣器振捣,而是用

脚随意踩踏或用铁锹拍打振实。

2、原因分析:

1)管基是属于低强度混凝土,且小管径基础厚度较薄,不被重视。

2)管基属于隐蔽工程,施工者容易偷工减料。

3、危害:管基本来就是低强度混凝土,再不加振捣,密实度不好,局部还会呈松散状态,强度会更低。

4、预防措施:

1)施工方案中应考虑,质量管理者应检查,是否具备混凝土振捣所需的电源和振捣设备,如不具备电源,应具备人工振捣的措施。

2)拆模后,应检查蜂窝面积,如出现严重松散,应返工重做。

二、平基厚度不够

1、现象:混凝土平基厚度大部分或局部薄于设计厚度。

2、原因分析:1)槽基标高控制不准或控制不严格出现大部或局部槽底高突,平基表面设计高程不够,造成平基厚度不达标。

2)反之,平基表面标高控制偏低,基槽设计高程不变,也同样造成平基厚度不达标。

3、危害:使平基厚度和平基高程合格率降低,强度降低。

4、预防措施:

1)在浇筑混凝土平基前,支搭模板时,要做好测量复核,复核水准点有无变化,复核槽底标高和模板(顶)弹线高程,当确认无误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2)对混凝土平基的表面高程,在振捣完毕后,要用标高线或模板顶或模板上的弹线仔细找平,核对标高。

三、管座混凝土蜂窝空洞

1、现象:混凝土管座局部松散、砂浆少、骨料多,骨料之间出现空隙,严重时出现空洞。

2、原因分析:

1)局部混凝土配合比或计量错误,造成砂浆少、骨料多。

2)混凝土搅拌不均匀,和异性差,难以振捣密实。

3)没有按操作规程浇筑混凝土,下料不当,使混凝土离析,骨料集中,局部振不出水泥砂浆。

4)没有分段分层振捣,振捣不实,或下料与振捣配合比好,有漏振现象。

5)模板支搭不牢,振捣时模板移位,或模板缝隙太大,造成漏浆,

出现蜂窝。

3、危害:混凝土的主要作用是承受压应力,如果出现蜂窝空洞,虽然可以修补,但整体性及整体强度,会有所降低,面积愈大影响愈大,且极影响其外观质量。

4、预防措施:

1)在整个搅拌过程中,配合比及计量要准确,必须按重量配合比。

2)混凝土要搅拌均匀,颜色一致,延续搅拌时间不少于规定要求。

3)捣实拌合物时,插入式振捣器的移动间距不应大于作用半径的 1.5 倍。为保证上下层混凝土结合良好,振捣器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c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