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问诊
中医诊断学:问诊考试题
中医诊断学:问诊考试题1、单选妇女怀孕厌食、呕恶称为()。
A.少食B.厌食C.恶阻D.恶食E.纳呆正确答案:C2、单选瘀血疼痛的特点是()。
A.胀痛B.刺痛C.重痛D.隐痛E.空痛答(江南博哥)案:B3、单选下列各项,不属目眩临床意义的是()。
A.风热上袭B.痰湿上蒙C.肝火上炎D.肝阳化风E.阴精不足正确答案:A4、单选患者,男,28岁。
2天前与朋友聚餐后出现腹痛,时时欲便,肛门重坠,便出不爽,大便中夹有脓血,此为()。
A.肛门气坠B.肛门灼热C.里急后重D.溏结不调E.排便不爽正确答案:C5、单选便血鲜红,粪血不融合者,为()。
A.远血B.近血C.痢疾D.肛裂E.痔疮正确答案:B6、单选患者,女,20岁,未婚。
月事非时而下,量多如崩,色鲜红,质稠,伴心烦,口渴,便干溲黄,面部痤疮,舌红苔薄黄,脉数,此属()。
A.肾虚不固B.瘀阻胞络C.阴虚火旺D.脾虚不摄E.热伤冲任正确答案:E7、单选下列几种证候中,寒热往来见于()。
A.表寒B.里寒C.表热D.里热E.半表半里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寒热往来见于病在半表半里。
其余均不能出现寒热往来。
8、单选经行小腹胀痛,行经后痛减者,多属()。
A.血虚B.肾虚C.寒凝D.血热E.气滞正确答案:E9、单选手足心汗出量多的临床意义是()。
A.阴经郁热B.阳经郁热C.血虚D.气虚E.阳虚正确答案:B10、单选饭后神疲困倦易睡,兼食少纳呆,少气乏力者,其临床意义是()。
A.脾气虚弱B.湿邪困脾C.心肾阳虚D.邪闭心神E.痰热内扰正确答案:A11、单选小便不通,点滴不出,是()。
A.癃证B.闭证C.淋证D.尿少E.遗尿正确答案:B12、单选口燥咽干,但不多饮,兼见潮热、盗汗、颧红,原因是()。
A.内有痰饮B.内有瘀血C.内有食积D.阴液耗伤E.内有积热正确答案:D13、单选肺阴亏虚,虚火灼络所致胸痛的特点是()。
A.胸痛,壮热面赤,喘促鼻煽B.胸痛,壮热,咳吐脓血腥臭痰C.胸痛,潮热盗汗,咳痰带血D.胸背彻痛剧烈,面色青灰,手足青冷E.胸部憋闷作痛,痛引肩臂,时痛时止正确答案:C14、单选因肝阳上亢而致的头晕,其临床表现是()。
中医诊断学-问诊
第五单元问诊细目一问诊内容明代医家张介宾在《景岳全书·十问篇》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细目二问寒热一、恶寒发热——表证的特征性症状二、但寒不热——寒证的寒热特征三、但热不寒实热壮热——高热,持续不退(体温超过39℃以上)潮热——定时发热或定时热甚,有一定规律,如潮汐之有定时微热——发热不高,体温一般在37℃~38℃之间,或仅自觉发热三、但热不寒——潮热三、但热不寒——微热四、寒热往来往来无定时——少阳病往来有定时——疟疾细目三问汗一、自汗与盗汗自汗与盗汗并见——气阴两虚证二、绝汗——病情危重的情况下,出现大汗不止三、战汗——疾病好转或恶化的转折点先恶寒战栗,表情痛苦,几经挣扎,而后汗出的症状四、局部汗出(头汗、半身汗、手足心汗、阴汗)细目四问疼痛一、疼痛的性质及其临床意义二、头痛三、胸痛——心肺四、胁痛——肝胆病变有关肝郁气滞肝胆湿热肝胆火盛肝血瘀阻饮停胸胁五、胃脘痛——胃失和降,气机不畅六、腹痛大腹——脾胃小腹——膀胱、大小肠及胞宫少腹——肝经◆腹部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伴腹胀、呕吐、便闭——肠痹或肠结◆全腹痛,有压痛及反跳痛——腹部脏器穿孔◆脐外侧及下腹部突然剧烈绞痛,向大腿内侧及阴部放射,尿血——结石七、腰痛细目五问头身胸腹一、头晕——肝火、痰、瘀、湿二、胸闷—与心、肺等脏气机不畅三、心悸心胆气虚胆郁痰扰心气虚心阳虚心脉痹阻心阴虚心血不足肾虚水泛心脾两虚四、脘痞五、腹胀腹部时胀时减而喜按——虚证持续胀满不减而拒按——实证六、麻木、疲乏麻木气血亏虚风寒入络肝风内动风痰阻络痰湿瘀血疲乏气血亏虚阳气虚衰脾虚湿困细目六问耳目一、耳鸣、耳聋实证肝阳上亢痰火壅结气血瘀阻风邪上袭药毒损伤耳窍虚证肾精亏虚脾气亏虚肝阴血不足实——突发耳鸣,声大如雷,按之鸣声不减虚——渐起耳鸣,声细如蝉,按之可减,或耳渐失聪而听力减退二、目眩实者——肝阳上亢、肝火上炎、肝阳化风及痰湿上蒙清窍虚者——气虚、血亏、阴精不足,目失充养三、目昏、雀盲目昏是指视物昏暗不明,模糊不清雀盲是指白昼视力正常,每至黄昏视物不清病因——肝肾亏虚,精血不足细目七问睡眠一、失眠不易入睡,甚至彻夜不眠,兼心烦不寐——心肾不交睡后易醒,不易再睡者,兼心悸、便溏——心脾两虚睡眠时时惊醒,不易安卧——胆郁痰扰夜卧不安,腹胀嗳气酸腐——食滞内停二、嗜睡困倦嗜睡,伴头目昏沉,胸闷脘痞,肢体困重——痰湿困脾若饭后嗜睡,兼神疲倦怠,食少纳呆——脾失健运大病之后,精神疲乏而嗜睡——正气未复精神极度疲惫,神识朦胧,困倦欲睡,肢冷脉微——心肾阳衰细目八问饮食与口味一、口渴与饮水——口渴多饮口渴咽干,鼻干唇燥,发于秋季——燥邪伤津口干微渴,兼发热——外感温热病初期大渴喜冷饮,兼壮热面赤,汗出,脉洪数——里实热证口渴多饮,伴小便量多,多食易饥,体渐消瘦——消渴病口渴咽干,夜间尤甚,兼颧红盗汗,舌红少津——阴虚证渴不多饮,兼身热不扬,头身困重,苔黄腻——湿热证口渴饮水不多,兼身热夜甚,心烦不寐,舌红绛——温病营分证渴喜热饮,饮水不多,或饮后即吐——痰饮内停口干但欲漱水而不欲咽,兼面色黧黑,或肌肤甲错——瘀血内停二、食欲与食量——食欲减退食欲减退,兼见面色萎黄,食后腹胀,疲乏无力——脾胃虚弱二、食欲与食量——厌食厌食,兼脘腹胀满,嗳气酸腐,舌苔厚腻——食滞胃脘厌食油腻之物,兼脘腹痞闷,呕恶便溏,肢体困重——湿热蕴脾厌食油腻厚味,伴胁肋胀痛灼热,口苦泛呕,身目发黄——肝胆湿热二、食欲与食量——消谷善饥消谷善饥,兼多饮多尿,形体消瘦——消渴病消谷善饥,兼大便溏泄——胃强脾弱二、食欲与食量——饥不欲食、除中饥不欲食兼脘痞,胃中有嘈杂、灼热感,舌红少苔,脉细数——胃阴不足除中危重病人,本来毫无食欲,突然索食,食量大增,称为“除中”是假神的表现之一,因胃气败绝所致三、口味:口淡、口甜、口黏腻、口酸、口涩、口苦、口咸口淡——脾胃虚弱证口甜——口甜是脾胃湿热或脾虚口黏腻——痰热内盛、湿热蕴脾及寒湿困脾口酸——肝胃郁热或饮食停滞口涩——燥热伤津,或脏腑热盛口苦——心火上炎或肝胆火热口咸——肾病或寒水上泛细目九问二便一、大便异常——便次异常便秘胃肠积热阳虚寒凝气血阴津亏损腹内癥块阻结泄泻外感风寒湿热疫毒之邪饮食所伤食物中毒痨虫寄生虫寄生于肠道情志失调脾肾阳气亏虚一、大便异常——便质异常完谷不化——脾虚、肾虚或食滞胃肠溏结不调——肝郁脾虚所致若大便先干后溏,多属脾虚脓血便——湿热疫毒便血——脾胃虚弱、胃肠积热、湿热蕴脾、气血瘀滞远血:便黑如柏油,或便血紫暗,多见于胃脘等部位出血近血:便血鲜红,血附在大便表面,或于排便前后滴出者,内痔、肛裂肛门灼热——大肠湿热(湿热泄泻或湿热痢疾)里急后重——湿热内阻(湿热痢疾)排便不爽——湿热蕴结、肝气犯脾,食滞胃肠大便失禁——脾肾虚衰(久病年老体衰,或久泻不愈)肛门重坠——脾虚中气下陷(久泻或久利不愈)二、小便异常——尿次异常小便频数小便短赤,频数急迫——淋证——湿热蕴结下焦小便澄清,频数量多,夜间明显——肾阳虚或肾气不固癃闭小便不畅,点滴而出为“癃”小便不通,点滴不出为“闭”实证——湿热蕴结、瘀血、结石、湿热、败精阻滞、阴部手术虚证——老年气虚,肾阳不足,膀胱气化不利二、小便异常——尿量异常尿量增多清长量多——虚寒证多饮多尿而形体消瘦——消渴病——肾阴亏虚尿量减少小便短赤量少——实热证,或汗、吐、下后伤津尿少浮肿——肺、脾、肾三脏功能失常,气化不利,水湿内停二、小便异常——排尿感异常尿道涩痛——淋证——湿热蕴结、热灼津伤、结石或瘀血阻塞细目十问经带一、经期异常——七天以上,连续两个周期以上月经先期——脾气亏虚、肾气不足,或因阳盛血热、肝郁化热、阴虚火旺月经后期营血亏损、肾精不足,或因阳气虚衰(虚证)气滞或寒凝血瘀,痰湿阻滞(实证)月经先后不定期——肝气郁滞,或脾肾虚损二、经量异常月经过多——热伤冲任;气虚;瘀阻胞络月经过少——虚者:精血亏少实者:寒凝瘀阻,痰湿阻滞三、闭经、痛经、崩漏闭经——肝肾不足,气血亏虚,阴虚血燥,血海空虚;或因痨虫侵及胞宫,或气滞血瘀、阳虚寒凝、痰湿阻滞胞脉痛经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或刺痛——气滞或血瘀小腹冷痛,得温痛减——寒凝或阳虚来势急,出血量多者,称为崩,或称崩中来势缓,出血量少者,称为漏,或称漏下热伤冲任脾肾气虚瘀阻冲任四、带下异常(白带、黄带)白带——脾肾阳虚、寒湿下注黄带——湿热下注、湿毒蕴结恶寒战栗与高热交替发作,发有定时,属A.少阳病B.疟疾C.热入血室D.表寒证E.阳明病『正确答案』B亡阴之汗的特点是A.汗热而黏如油B.汗热味淡不黏C.汗冷味淡不黏D.恶寒战栗汗出E.汗冷味淡而黏『正确答案』AA.太阳经B.少阳经C.阳明经D.厥阴经E.少阴经1.两侧头痛属于『正确答案』B2.前额连眉棱骨痛属于『正确答案』C。
中医诊断学——问诊(二)
中医诊断学——问诊(二)1.嗜睡的病机是A.痰火扰神B.痰湿困脾C.心肾阳虚D.心肾不交2.痰湿困脾所致嗜睡的特点是A.精神疲惫,似睡非睡B.饭后嗜睡,神疲倦怠C.昏睡伴有鼾声、痰鸣D.困倦嗜睡,头脑昏沉3.肝阳上亢所致头晕多表现为A.头晕头痛,痛有定处B.头晕胀痛,头重脚轻C.头晕面白,神疲体倦D.头晕且重,如物裹缠4.痰湿内阻所致头晕多表现为A.头晕头痛,痛有定处B.头晕胀痛,头重脚轻C.头晕面白,神疲体倦D.头晕且重,如物裹缠答案与解析1.【正确答案】B C答案解析:嗜睡是指病人精神疲倦,睡意很浓,经常不自主地入睡的症状,其基本病机为机体阴阳平衡失调,阳虚阴盛,故心肾阳虚(C对),阴寒内盛,以及痰湿困脾(B 对),清阳不升,均可致嗜睡。
痰火扰神,会致心神不安,神不守舍,则失眠(A错)。
心肾不交即肾阴亏于下,心火亢于上,心主藏神,肾主蛰守位,心肾不交,肾阴不养,心火妄动,扰乱心神,故多表现为失眠(D错)。
2. 【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脾主升清,痰湿困脾,清阳不升,头失所养则致困倦嗜睡,头脑昏沉(D对)。
精神疲惫,似睡非睡,多因心阳肾阳衰微,阴寒内盛,机体功能衰减所致,属心肾阳衰证(A错)。
饭后嗜睡,神疲倦怠,多因脾胃气虚,运化力弱,清阳不升,头失所养所致,属脾气虚弱证(B错)。
昏睡伴有鼾声、痰鸣,多因痰热之邪内陷心包,蒙蔽心神,热盛神昏所致(C错)。
3.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肝阳上亢证是由肝肾阴亏于下,阴不制阳,肝阳亢扰于上所致。
肝阳亢扰于上,气血上冲,可致头晕胀痛;肝肾阴亏于下,肝阳亢逆于上,上盛下虚,故头重脚轻(B对)。
头痛、痛有定处,是由气血瘀滞所致(A错)。
头晕面白,神疲体倦,是气血亏虚,机体失养所致(C 错)。
头晕且重,如物裹缠,是由性重浊之湿邪所致(D 错)。
4.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湿性重浊,痰湿内阻,清阳不升,故可致头晕而重,如物裹缠(D对)。
头晕头痛,痛有定处,为气血瘀滞所致(A错)。
中医诊断学之问诊
胃脘嘈杂
胃中空虚、似饥非饥、似痛非痛、热辣不宁+情 绪抑郁、胸协胀满、嗳腐吞酸
肝气不舒、郁久化热、横逆犯胃
偏嗜食物
异食症
虫积
口淡
脾胃虚弱 寒湿内阻
口苦 口甜
实热证
+心烦失眠 肝火上炎 胆气上泛
心火上炎
+甜而黏腻、脘闷不舒
脾胃湿热
+食少神疲
脾气亏虚
口味
口酸
+口气酸臭 +泛吐酸水
伤食 肝胃郁热
口咸
肾阴不足 肾阳不足
内热加重,蒸津外泻
战汗
先恶寒战栗而后汗出
外感热病或伤寒邪正剧烈斗争
疾病发展转折点
亡阴
汗热质黏如油,烦躁口渴、脉细数或疾
阴液大伤,虚热蒸腾、逼迫枯竭之阴液外泻
汗
特殊出汗
绝汗(脱汗)
病情危重情况下,大汗不止
亡阳
冷汗淋漓、面色苍白、肢冷冷微
阳气亡脱、津随气泻
黄汗
汗出沾衣、色如黄柏汁
风湿热邪交蒸
冷汗 热汗
所处之汗有冷感 所处之汗有热感
湿热泄泻
泻下臭秽、呕吐酸腐、腹胀纳呆
伤食泄泻
腹痛作泻、泻后痛减情志抑郁
肝郁乘脾
痛泻药方
大病黄褐如糜而臭
大肠湿热
大便灰白如陶土
阻塞性黄疸
肝胆疏泻失职
痢疾
黏冻、脓血便
肠癌
湿热毒疫
完谷不化
脾肾阳虚 伤食
溏结不调
肝郁 脾虚
时干时稀 先干后稀
便血
近血 远血
大肠湿热、大肠风燥 脾胃气虚、瘀阻胃肠
肛门灼热
大肠湿热 热迫直肠(热结旁流)
风寒表证
中医诊断学--问诊
热——发热
体温高:正气抗邪的一种防御性反应 体温不高:自觉发热或五心烦热
壮热:高热不退,不恶寒反恶热,体温在39度以上 ———阳热内盛,正邪相争 潮热:按时发热或热甚,如潮汐之有时。 微热:病人自觉发热, 热度较低,体温不超过38度 ———正气不足
(四)
问寒热的注意事项
寒热的轻重; 出现的时间; 持续时间的长短; 兼症情况。
42
2、胸痛
属心的病变—— 胸痹 真心痛
属肺的病变—— 支饮 肺热 肺痈 肺痨
43
3、胁痛
与肝胆病变有关: ----肝郁气滞 肝胆湿热 肝胆火盛 悬
饮
44
4、脘腹疼痛
部位划分 —— 大腹 小腹 少腹 胃脘
临床病证 —— 虚证:气、血、阴、阳虚 实证:寒邪、热邪、食积、 气滞、 瘀血、虫积等
寒
虚 热
实
47
四、问头身胸胁脘腹
(一)
头晕:自觉旋转,重者感受自身或
肝火上炎 肝阳上亢 痰湿内阻 瘀血阻络 (二) 胸闷: 胸中有痞塞满闷之感,亦称 胸痞 —— 心血不足 心血瘀阻 痰湿阻肺
48
景物旋转 ——
(三) 心悸: 患者经常自觉心跳、心慌、惊动不安,不 能自主的症状. 区别--惊悸:由惊而致心悸易惊,恐惧不安者 怔忡:心跳剧烈上至心胸,下至脐腹者 常见病证 —— 营血亏虚 阴虚火旺 心阳虚 心气虚 水气凌心 心血瘀阻 (四) 胁胀:胁一侧或两侧胀满不舒 常见病证 —— 肝气郁结 肝胆湿热
30
2
3
表证辨汗:
局部辨汗
表证有汗 - 外感风邪 表证无汗 - 外感寒邪
头汗:汗出仅见头部 ——虚阳上越、湿热、热邪 半身汗:汗出仅见身之上、下、左、右一侧 ——邪气阻络 心胸汗:心胸部汗出过多 ——心肾不交、心脾两虚 手足心汗:汗出仅见手足心 ——阴经郁热 阳明热盛 中焦湿热
中医诊断学问诊
黎明前腹痛作泻,泻后痛减, 伴有形寒肢冷、腰膝痠痛
“五更泄” (脾肾阳虚,寒 湿内积)
2.便质异常
• (1)完谷不化—脾肾阳虚 • (2)溏结不调—肝郁乘脾、脾虚
下痢脓血—痢疾 • (3)便血 鲜红—近血(痔疮、肛裂)
黑便—远血(消化道出血)
3.排便感异常
• (1)肛门灼热—大肠湿热 • (2)里急后重—痢疾 • (3)排便不爽—大肠湿热、肝郁乘脾 • (4)滑泻失禁—脾肾阳虚 • (5)肛门气坠—脾虚气陷、大肠湿热
成人—肾气不足、膀胱虚衰
九、问经带
• 妇女生理特点:经、带、胎、产
(一)问月经
• 1.经期异常
• 月经先期:血热、气虚 • 月经后期:血虚、寒凝 • 月经先后不定期:肝气郁结、脾肾虚损
• 2.经量异常
• (1)月经过多:热盛、脾肾气虚、血瘀、崩漏 • (2)月经过少: 精血亏少
气血两虚 寒凝血瘀 • (3)闭经:血瘀、肝气郁结、脾肾亏虚
• 3.经色、经质异常
色淡红质稀:气血亏虚 色深红质稠:血热 色紫暗夹血块:寒凝血瘀
• 4.痛经:
气滞血瘀、阳虚寒凝、气血亏虚
(二)问带下
• 白带:脾肾阳虚、寒湿下注 • 黄带:湿热下注 • 赤白带:肝郁化热
十、问男子
阳痿、遗精、早泄
问小儿
• (一)问出生前后情况 • (二)问预防接种、传染病史、遗传病史 • (三)问发病原因
实 火邪 阳热盛-心神被扰 痰热
(二)嗜睡
心肾阳虚---精神疲惫,似睡非睡,畏
嗜睡
寒肢冷,脉微细
痰湿困脾---困倦嗜睡,伴胸闷、苔腻
脾气虚弱---饭后嗜睡,食少纳呆
六、问饮食与口味
中医诊断学-问诊
第五单元问诊细目一问诊内容明代医家张介宾在《景岳全书·十问篇》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细目二问寒热一、恶寒发热——表证的特征性症状二、但寒不热——寒证的寒热特征三、但热不寒实热壮热——高热,持续不退(体温超过39℃以上)潮热——定时发热或定时热甚,有一定规律,如潮汐之有定时微热——发热不高,体温一般在37℃~38℃之间,或仅自觉发热三、但热不寒——潮热三、但热不寒——微热气虚发热长期微热,烦劳则甚少气自汗、倦怠乏力血虚发热时有低热面白、头晕、舌淡脉细阴虚发热长期低热颧红、五心烦热气郁发热每因情志不舒而时有微热胸闷、急躁易怒小儿夏季热(气阴不足)夏季气候炎热时长期发热兼见烦躁、口渴、无汗、多尿至秋凉时不治自愈四、寒热往来往来无定时——少阳病往来有定时——疟疾细目三问汗一、自汗与盗汗自汗醒时经常汗出,活动后尤甚气虚证和阳虚证盗汗睡时汗出,醒则汗止阴虚证自汗与盗汗并见——气阴两虚证二、绝汗——病情危重的情况下,出现大汗不止三、战汗——疾病好转或恶化的转折点先恶寒战栗,表情痛苦,几经挣扎,而后汗出的症状四、局部汗出(头汗、半身汗、手足心汗、阴汗)头汗上焦热盛;中焦湿热;虚阳上越半身汗中风、痿证、截瘫手足心汗阴经郁热;阳明燥热;脾虚运化失常阴汗下焦湿热郁蒸细目四问疼痛一、疼痛的性质及其临床意义二、头痛三、胸痛——心肺四、胁痛——肝胆病变有关肝郁气滞肝胆湿热肝胆火盛肝血瘀阻饮停胸胁五、胃脘痛——胃失和降,气机不畅六、腹痛大腹——脾胃小腹——膀胱、大小肠及胞宫少腹——肝经◆腹部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伴腹胀、呕吐、便闭——肠痹或肠结◆全腹痛,有压痛及反跳痛——腹部脏器穿孔◆脐外侧及下腹部突然剧烈绞痛,向大腿内侧及阴部放射,尿血——结石七、腰痛细目五问头身胸腹一、头晕——肝火、痰、瘀、湿二、胸闷—与心、肺等脏气机不畅三、心悸心胆气虚胆郁痰扰心气虚心阳虚心脉痹阻心阴虚心血不足肾虚水泛心脾两虚四、脘痞五、腹胀腹部时胀时减而喜按——虚证持续胀满不减而拒按——实证六、麻木、疲乏麻木气血亏虚风寒入络肝风内动风痰阻络痰湿瘀血疲乏气血亏虚阳气虚衰脾虚湿困细目六问耳目一、耳鸣、耳聋实证肝胆火盛肝阳上亢痰火壅结气血瘀阻风邪上袭药毒损伤耳窍虚证肾精亏虚脾气亏虚肝阴血不足实——突发耳鸣,声大如雷,按之鸣声不减虚——渐起耳鸣,声细如蝉,按之可减,或耳渐失聪而听力减退二、目眩实者——肝阳上亢、肝火上炎、肝阳化风及痰湿上蒙清窍虚者——气虚、血亏、阴精不足,目失充养三、目昏、雀盲目昏是指视物昏暗不明,模糊不清雀盲是指白昼视力正常,每至黄昏视物不清病因——肝肾亏虚,精血不足细目七问睡眠一、失眠不易入睡,甚至彻夜不眠,兼心烦不寐——心肾不交睡后易醒,不易再睡者,兼心悸、便溏——心脾两虚睡眠时时惊醒,不易安卧——胆郁痰扰夜卧不安,腹胀嗳气酸腐——食滞内停二、嗜睡困倦嗜睡,伴头目昏沉,胸闷脘痞,肢体困重——痰湿困脾若饭后嗜睡,兼神疲倦怠,食少纳呆——脾失健运大病之后,精神疲乏而嗜睡——正气未复精神极度疲惫,神识朦胧,困倦欲睡,肢冷脉微——心肾阳衰细目八问饮食与口味一、口渴与饮水——口渴多饮口渴咽干,鼻干唇燥,发于秋季——燥邪伤津口干微渴,兼发热——外感温热病初期大渴喜冷饮,兼壮热面赤,汗出,脉洪数——里实热证口渴多饮,伴小便量多,多食易饥,体渐消瘦——消渴病口渴咽干,夜间尤甚,兼颧红盗汗,舌红少津——阴虚证渴不多饮,兼身热不扬,头身困重,苔黄腻——湿热证口渴饮水不多,兼身热夜甚,心烦不寐,舌红绛——温病营分证渴喜热饮,饮水不多,或饮后即吐——痰饮内停口干但欲漱水而不欲咽,兼面色黧黑,或肌肤甲错——瘀血内停二、食欲与食量——食欲减退食欲减退,兼见面色萎黄,食后腹胀,疲乏无力——脾胃虚弱纳呆食少,兼见脘闷腹胀,头身困重,便溏苔腻——湿邪困脾二、食欲与食量——厌食厌食,兼脘腹胀满,嗳气酸腐,舌苔厚腻——食滞胃脘厌食油腻之物,兼脘腹痞闷,呕恶便溏,肢体困重——湿热蕴脾厌食油腻厚味,伴胁肋胀痛灼热,口苦泛呕,身目发黄——肝胆湿热二、食欲与食量——消谷善饥消谷善饥,兼多饮多尿,形体消瘦——消渴病消谷善饥,兼大便溏泄——胃强脾弱二、食欲与食量——饥不欲食、除中饥不欲食兼脘痞,胃中有嘈杂、灼热感,舌红少苔,脉细数——胃阴不足除中危重病人,本来毫无食欲,突然索食,食量大增,称为“除中”是假神的表现之一,因胃气败绝所致三、口味:口淡、口甜、口黏腻、口酸、口涩、口苦、口咸口淡——脾胃虚弱证口甜——口甜是脾胃湿热或脾虚口黏腻——痰热内盛、湿热蕴脾及寒湿困脾口酸——肝胃郁热或饮食停滞口涩——燥热伤津,或脏腑热盛口苦——心火上炎或肝胆火热口咸——肾病或寒水上泛细目九问二便一、大便异常——便次异常便秘胃肠积热阳虚寒凝气血阴津亏损腹内癥块阻结泄泻外感风寒湿热疫毒之邪饮食所伤食物中毒痨虫寄生虫寄生于肠道情志失调脾肾阳气亏虚一、大便异常——便质异常完谷不化——脾虚、肾虚或食滞胃肠溏结不调——肝郁脾虚所致若大便先干后溏,多属脾虚脓血便——湿热疫毒便血——脾胃虚弱、胃肠积热、湿热蕴脾、气血瘀滞远血:便黑如柏油,或便血紫暗,多见于胃脘等部位出血近血:便血鲜红,血附在大便表面,或于排便前后滴出者,内痔、肛裂一、大便异常——排便感异常肛门灼热——大肠湿热(湿热泄泻或湿热痢疾)里急后重——湿热内阻(湿热痢疾)排便不爽——湿热蕴结、肝气犯脾,食滞胃肠大便失禁——脾肾虚衰(久病年老体衰,或久泻不愈)肛门重坠——脾虚中气下陷(久泻或久利不愈)二、小便异常——尿次异常小便频数小便短赤,频数急迫——淋证——湿热蕴结下焦小便澄清,频数量多,夜间明显——肾阳虚或肾气不固癃闭小便不畅,点滴而出为“癃”小便不通,点滴不出为“闭”实证——湿热蕴结、瘀血、结石、湿热、败精阻滞、阴部手术虚证——老年气虚,肾阳不足,膀胱气化不利二、小便异常——尿量异常尿量增多清长量多——虚寒证多饮多尿而形体消瘦——消渴病——肾阴亏虚尿量减少小便短赤量少——实热证,或汗、吐、下后伤津尿少浮肿——肺、脾、肾三脏功能失常,气化不利,水湿内停二、小便异常——排尿感异常尿道涩痛——淋证——湿热蕴结、热灼津伤、结石或瘀血阻塞细目十问经带一、经期异常——七天以上,连续两个周期以上月经先期——脾气亏虚、肾气不足,或因阳盛血热、肝郁化热、阴虚火旺月经后期营血亏损、肾精不足,或因阳气虚衰(虚证)气滞或寒凝血瘀,痰湿阻滞(实证)月经先后不定期——肝气郁滞,或脾肾虚损二、经量异常月经过多——热伤冲任;气虚;瘀阻胞络月经过少——虚者:精血亏少实者:寒凝瘀阻,痰湿阻滞三、闭经、痛经、崩漏闭经——肝肾不足,气血亏虚,阴虚血燥,血海空虚;或因痨虫侵及胞宫,或气滞血瘀、阳虚寒凝、痰湿阻滞胞脉痛经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或刺痛——气滞或血瘀小腹冷痛,得温痛减——寒凝或阳虚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气血两虚来势急,出血量多者,称为崩,或称崩中来势缓,出血量少者,称为漏,或称漏下热伤冲任脾肾气虚瘀阻冲任四、带下异常(白带、黄带)白带——脾肾阳虚、寒湿下注黄带——湿热下注、湿毒蕴结恶寒战栗与高热交替发作,发有定时,属A.少阳病B.疟疾C.热入血室D.表寒证E.阳明病『正确答案』B亡阴之汗的特点是A.汗热而黏如油B.汗热味淡不黏C.汗冷味淡不黏D.恶寒战栗汗出E.汗冷味淡而黏『正确答案』AA.太阳经B.少阳经C.阳明经D.厥阴经E.少阴经1.两侧头痛属于『正确答案』B2.前额连眉棱骨痛属于『正确答案』C。
7-中诊-问诊
⑵耳聋
①新病暴聋—属实; ②耳聋渐现—属虚。
第三节
五、问耳目
1、问耳
问现在症状
①突发耳鸣,声大如潮声—属实证,肝胆火旺。
⑴耳鸣
②渐觉耳鸣,声小如蝉鸣—属虚证,肝肾阴虚。
⑵耳聋
①新病暴聋—属实; ②耳聋渐现—属虚。
第三节
五、问耳目
2、问目 ⑴目痛
问现在症状
①痛剧—属实,肝火上炎; ②痛微—属虚,阴虚火旺。 ①实证—风火上扰清阳,或痰湿上蒙清窍; ②虚证—中气下陷,清阳不升,或肝肾不足。
①胁胀抑郁易怒,善太息—肝气郁结; ②胁胀痛,目黄口苦,舌苔黄腻—肝胆湿熱。
5、脘痞—属脾胃病变,多因气机阻滞。
6、腹胀—胃肠气机不畅。
①喜按—虚;拒按—实。 ②腹胀如鼓,皮色青黄,青筋暴露—臌胀。
第三节
四、问头身胸腹
问现在症状
7、身重—肺、脾、肾功能失调,水湿内停。
8、麻木—多因气血亏虚、肝风内动,或湿痰瘀血阻络。
⑶胁痛—肝胆病变。肝郁气滞、肝胆湿热等。
第三节
三、问疼痛
1、疼痛部位
问现在症状
“不通则痛” 、“不荣则痛”
⑷脘痛—脘即胃脘,上腹部剑突下,是胃所在的部位。
①食后痛剧—实证; ②食后痛缓—虚证; ③冷痛,得温则减—寒证; ④灼痛,喜凉恶热—热证。
第三节
三、问疼痛
1、疼痛部位
心下
问现在症状
“不通则痛” 、“不荣则痛” 虚里
⑸腹痛
胁肋 胸腹部位 划分图 胃脘 大腹
少腹 小腹
第三节
三、问疼痛
1、疼痛部位
问现在症状
⑸腹痛
①腹痛则泻,泻后痛减—肝郁脾虚; ②腹痛下痢脓血—大肠湿热; ③少腹绞痛,有砂石、血尿—血淋; ④右下腹绞痛、反跳痛—肠痈。
中医诊断学——问诊(三)
中医诊断学——问诊(三)1.下列哪项不是脾胃虚弱泄泻的特点A.大便时溏时秘B.水谷不化C.稍进油腻则大便次数多D.面黄肢倦E.舌淡红苔薄白2.大便夹有不消化的食物,酸腐臭秽者,多因A.大肠湿热B.寒湿内盛C.伤食积滞D.脾胃虚弱E.肝胃不和1、 [答案解析] A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腐熟,脾胃虚弱,运化、腐熟乏力,可致水谷不化(B对);脾虚,运化失职,气血生化乏源,机体失养,则可见面黄肢倦(D对)、舌淡红苔薄白(E 对);脾虚,运化失职,则可致水湿内生,稍进油腻则助湿而致便溏、大便次数多(C对)。
大便时溏时秘是由肝郁或脾虚所致(A错,为本题正确答案)。
2、 [答案解析] C大便夹有不消化的食物,即完谷不化,是由脾胃运化、腐熟失职所致,多见于脾肾阳虚或伤食;大便酸腐臭秽,则是由食积而腐所致,故此为伤食积滞(C对)。
大肠湿热,气机不畅,传导不利,多致泻下如黄糜而黏滞不爽(A错)。
寒湿内盛,脾阳受困,则腹痛便溏(B错)。
脾胃虚弱,运化、腐熟无权,可见水谷不化;脾虚湿盛,可见稍进油腻而大便次数增多(D错)。
肝胃不和是指肝气郁结,肝气犯胃,胃不主受纳,多见吞酸嘈杂,不思饮食(E错)。
细目九问二便要点一大便异常(便次、便质、排便感觉)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一) 便次异常1. 便秘指大便燥结,排出困难,便次减少,甚则多日不便。
便秘可因胃肠积热,或阳虚寒凝,或气血阴津亏损,或腹内癥块阻结等,导致肠道燥化太过,肠失濡润,或推运无力,传导迟缓,气机阻滞所致。
2. 泄泻指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不成形,甚至呈水样的症状。
泄泻可因外感风寒湿热疫毒之邪,或饮食所伤,食物中毒,痨虫或寄生虫寄生于肠道,或情志失调,肝气郁滞,或脾肾阳气亏虚等,导致脾失健运所致。
(二) 便质异常除便秘便燥、泄泻便稀外,常见的便质异常有:1. 完谷不化即大便中含有较多未消化食物的症状。
多见于脾虚、肾虚或食滯胃肠的泄泻。
2. 溏结不调即大便时干时稀的症状。
中医诊断学-问诊
问诊1. 脏腑精气衰竭则A•胖而能食B•胖而食少C•形瘦食多D•形瘦食少E•肉消着骨答案:E2. 胁痛腰酸、五心烦热者多为A•肝火犯肺证B•肝火炽盛证C•肝胃不和证D•肝郁脾虚证E•肝肾阴虚证答案:E3. 形盛气虚则A•胖而能食B•胖而食少C•形瘦食多D•形瘦食少E•肉消着骨答案:B4. 脱汗的表现是A. 热汗不止B•睡时汗出C•冷汗淋漓D旧间汗多E•战栗汗出答案:C5. 胁肋灼痛、咳嗽阵作者多为A•肝火犯肺证B•肝火炽盛证C•肝胃不和证D•肝郁脾虚证E•肝肾阴虚证答案:A6. 战汗的表现是A. 热汗不止B•睡时汗出C•冷汗淋漓D•日间汗多E•战栗汗出答案:E7. 带下色黄质稠,气味臭秽,此属A•脾肾阳虚B•寒湿下注C•脾肾气虚D•湿热下注E•寒凝血瘀答案:D8. 白带中混有血液,赤白杂见,此属A•脾肾阳虚B•寒湿下注C•脾肾气虚D•湿热下注E•寒凝血瘀答案:D9. 口渴咽干,夜间尤甚,颧红盗汗,舌红少津,此属A•燥邪伤津B•里热炽盛C. 阴虚证D. 消渴病E. 营分证答案:C10. 口渴咽干,鼻干唇燥,发于秋季,此属A•燥邪伤津B•里热炽盛C. 阴虚证D. 消渴病E. 营分证答案:A11. 胸闷气喘,少气不足以息,是因A. 心阳不足B. 痰饮停肺C•热邪壅肺D•寒邪客肺E.肺气虚答案:E12. 胸闷,咳喘痰多,是因A. 心阳不足B. 痰饮停肺C•热邪壅肺D•寒邪客肺E.肺气虚答案:B13. 下列何项不属询问带下的内容A. 量的多少B•天数C. 颜色D•质的稀稠E•气味答案:B14. 下列哪项可见尿后余沥A. 肾精不足B•肾阴亏虚C.瘀血内阻D•肾阳不足E•肾气虚弱答案:E15. 临床不会导致月经先期的是A. 气虚不摄B•肝郁血热C•营血亏损D•阴虚火旺E•阳盛血热答案:C16. 下列何症属肝郁脾虚所致A. 泻下黄糜B. 便夹脓血C. 溏结不调D•肛门灼热E•里急后重答案:C17. 引起泄泻的原因,应除外A•外感寒湿B. 食积内停C•湿热蕴肠D•命门火衰E•阴虚失濡答案:E18. 大便完谷不化,黄褐如糜而臭,多属A•寒湿泄泻B•大肠湿热C•肾虚泄泻D•脾虚泄泻E•伤食泄泻答案:E19. 下列排便异常哪项属脾肾阳虚所致A. 排便不爽B. 溏结不调C•里急后重D. 脓血便E•完谷不化答案:E20. 口干欲漱水而不欲咽者,多为A. 瘀血内阻B•湿热内蕴C. 阴虚内热D. 外感暑热E•阳气虚衰答案:A21. 下列除哪项外,均可见渴不多饮A. 消渴病B. 湿热证C. 瘀血证D. 温病营分证E. 痰饮内停答案:A22. 厌食的原因,应除外A•暴食伤胃B•胃强脾弱C•湿热中阻D•妊娠恶阻E•肝胆湿热答案:B23. 失眠的原因不包括A•阴虚火旺B. 心胆气虚C•食积胃脘D•痰热内扰E•痰湿内盛答案:E24. 饥不欲食多由于A•胃强脾弱B•胃阴不足C•胃火炽盛D•胃气将绝E•脾胃湿热答案:B25. 引起目昏、雀盲、歧视的原因,多为A•肝肾亏虚B•痰湿上蒙C. 风热上壅D. 气血不足E•肝火上炎答案:A26. 视一物成二物而不清者为A•目昏B. 目眩C•目痒D•目痛E•歧视答案:E27. 经常日间汗出,活动尤甚者,称为A•盗汗B•自汗C•战汗D•绝汗E•脱汗答案:B28. 带下量多色白、清稀如涕者,多属A•脾虚湿注B•湿热下注C•肝经郁热D•冲任亏虚E•肝肾阴虚答案:A29. 发热重恶寒轻多见于A•风寒表证B•伤风表证C•风热表证D•里实热证E•气虚发热答案:C30. 小便余沥不尽多属A•膀胱湿热B•肾不纳气C•肾气不固D. 肾精不足E. 小肠实热答案:C31. 以下项目中不属淋证的特征者,为A. 尿痛B. 尿频C. 尿多D•尿有砂石E•尿急答案:C32. 胃火炽盛可表现为A•食欲不振B•消谷善饥C. 嗜食异物D•饥不欲食E•恶闻食味答案:B33. 多食易饥,兼见大便溏泄者,属A•脾胃湿热B•胃阴不足C. 胃火亢盛D•胃强脾弱E•湿邪困脾答案:D34. 视物旋转动荡,如在舟车之上,称为A•目昏B. 目痒C. 目眩D•雀目E•内障答案:C35. 引起雀目的原因为A. 肾精不足B. 心血不足C•脾虚D•肝虚E•肝经风热答案:D36. 两侧头痛属于A. 厥阴经B. 太阳经C. 阳明经D. 少阳经E. 太阴经答案:D37. 头晕而重,痰多苔腻者病机是A•肝阳上亢B. 气血亏虚C•痰湿内阻D•肾虚精亏E. 瘀血阻络答案:C38. 下列哪项不是病人突发耳鸣、声大如雷的成因A•肝胆火扰B•痰火郁结C•风邪上袭D. 药毒损伤耳窍E•肝血不足答案:E39. 太阳经头痛的特征是A•前额连眉棱骨痛B•两侧太阳穴处痛C. 后头部连项痛D•头痛连齿E•头痛晕沉答案:C40. 邪犯阳明经所致之头痛部位为A. 太阳穴附近B. 前额部C. 后头部D. 巅顶部E•头痛连齿答案:B41. 脾阳虚所致的腹痛特点是A. 隐隐作痛B. 疼痛游走不定C. 绞痛D•掣痛E•重痛答案:A42. 下列哪项属于病理性汗出A. 衣被过厚B•剧烈活动C. 进食辛辣D. 气候炎热E•睡眠之时答案:E43. 某病人,两年来经常汗出,以头面部为多,运动后汗出更甚,并伴有精神不振,倦怠乏力,少气懒言之症,且动辄感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三种表证:
表寒证——外感寒邪,恶寒重发热轻
表热证——外感热邪,恶寒轻发热重 表虚证——外感风邪,发热轻而恶风
A
21
2、但寒不热
病人只觉寒冷而不觉发热的症状, 见于里寒证。
根据病势的缓急和病程的长久,可见两种:
素体健壮;素体阴虚;素体阳虚;易感寒湿等。
• 2.既往患病情况:
如素体肝阳上亢者,易患中风病。 如患有癫狂病者,常因受到精神刺激而复发。
• 问明既往史,对诊断当前病证很有帮助。
A
9
A
10
五. 个人生活史
1.生活经历 出生地,居住地,经历地;地方病、传染病。 2.精神情志 性急易怒者,常致肝阳上亢。 3.饮食嗜好 烟酒、肥甘、辛辣、生冷,烟酒记录每
A
5
A
6
二、 主诉
• 是病人就诊时感到最痛苦的症状、体征及其持续时间。
• 特点:
• 是疾病的主要矛盾 • 是医生认识分析疾病的重要线索 • 简明扼要(一般不超过20个字) • 突出四要素:部位、性质、程度、时间
• 如:
• 恶寒发热头痛三天,伴咳嗽痰黄一天 • 反复胃脘隐痛一年,加重伴呕血、黑便两天
见于里实热证
微热:即低热,根据临床表现、年龄的不同 有三种微热——阴虚微热 气虚微热 小儿夏季热 (或气郁、血瘀、血虚)
潮热:按时发热,或定时热盛,如潮汐之有时
A
24
潮 热☆
根据发热的时间、发热的特点及伴有症 状不同,有三种潮热:
阳明潮热—日晡潮热--阳明腑实证 湿温潮热—身热不扬--湿温病 阴虚潮热—夜间潮热--阴虚火旺
• 在饮食方面,偏食方面,偏食五味,常致脏气的偏 盛偏衰。 喜热恶凉者,多属阴气偏盛; 喜凉恶热者,多属阳气偏盛。
• 生活艰苦,劳倦太过,则多见劳伤病证。 生活富裕或好逸恶劳,脾不健运,多生痰湿。
• 起居失常亦可导致疾病的发生。
A
12
六、婚育史
• 女性患者应记录经带胎产情况。
• 月经史:初潮、行经期/周期、绝经年龄; 如为生育期妇女记录末次月经时间
如:
6 12———05.5.28(或48岁)
30
• 婚姻史:何时结婚?配偶情况; • 生育史:孕、胎、产及子女健康情况。
A
13
七、过敏手术史
• 药物、食物及其它过敏情况; • 曾经接受过的手术情况。
A
14
八、家族史 • 家族病史是病人直系亲属和与病人密切
接触人的健康状况。 • 曾患何种疾病?可帮助诊断某些传染病
问诊
A
1
概述
• 1 概念 • 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问诊在四诊中的意义 熟悉问诊的方法 掌握一般问诊的内容和意义 掌握问现在症状临床表现与机理
A
2
第一节 问诊的意义及方法
• 一、问诊的意义
• 获取病情资料:如疾病的发生变化 • 治疗经过是分析病情、辨证论治的可靠依据。 • 为早期诊断和进一步检查提供线索。 • 便于了解病人思想动态、及时解说开导。
新病但寒不热——寒邪直中(实) 久病但寒不热——阳气虚衰(虚)
A
22
3、寒热往来☆
恶寒与发热交替而作的症状, 见于半表半里证
根据有无规律,可见两种 寒热往来,发无定时——少阳证 寒热往来,发有定时——疟疾
A
23
4、但热不寒☆
只觉发热不觉寒冷,或反恶热者, 见于里热证
根据热势的不同,可分三种 壮热:即高热——阳热内盛,正气不衰
A
25
①日晡潮热
特点: 热势较高,日晡时更甚(下午3-5时), 兼腹满硬痛,便秘。
机制:邪热入里与燥热内结。
意义:胃肠燥热内结证(阳明腑实证)
A
26
② 湿温潮热
特点:身热不扬,午后热盛 机制: 外感湿热,湿遏热伏,郁蒸于内——身热不扬 外感湿热,午后阳衰,阴长遏甚——午后热盛
意义:湿温病
A
27
A
7
三、 现病史
围绕主诉,从起病到此次就诊时,疾病 的发生、发展及诊治经过。
1 发病情况:原因、诱因、症状、体征等。 2 病变过程:按先后顺序问症状的程度与变化、
主症出现、加重、发展的时间。
3 诊治经过:做过哪些诊断和哪些治疗,效果
怎样?
4 现在症状:本章之重点,另述
A
8
四、既往史
是病人平素健康状况和曾患过的主 要疾病,可作为诊断现有疾病的参考。 • 1.平素健康状况:
A
3
二、问诊的方法
•
⑴ 选择安静的环境
•
⑵ 医生态度严肃、和蔼
•
⑶ 问诊语言通俗易懂
•
⑷ 医生有目的询问,避免诱导
•
⑸ 重视、围绕主诉
•
⑹ 危重患者扼要询问,抢救为先
A
4
第二节 问诊的内容
一、 一般情况
• 姓名 性别 年龄 • 职业 婚否 现住址 • 民族 籍贯 工作单位 • 临床意义 • 1、便于书写病历及与病人联系 • 2、便于掌握与疾病有关的资料
体温不高:自觉发热或五心烦热
壮热:高热不退,不恶寒反恶热,体温在39度以上 ———阳热内盛,正邪相争
潮热:按时发热或热甚,如潮汐之有时。
微热:病人自觉发热, 热度较低,体温不超过38度 ———正气不足
A
19
• (四) 问寒热的注意事项
寒热的轻重; 出现的时间; 持续时间的长短; 兼症情况。
A
20
(五)问寒热的内容
和遗传性疾病。 如:
肺痨、肝病、癫狂病等;
贫血、蚕豆病、肿瘤、糖尿病等。
ALeabharlann 15第三节 问现在症状• 问现在症 是对病人就诊时所感到的痛苦、不适以及与疾病相关的全身情况进行询问。
• 明代医学家张景岳《十问歌》: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A
16
一、问寒热
(一)寒热的产生 ——阴阳偏盛偏衰
(二)临床意义 辨病邪性质 辨阴阳盛衰
A
17
• (三)寒热的概念:
寒——怕冷
恶寒:自觉寒冷,加衣覆被或近火取暖, 不能缓解者 -外邪束表,卫阳被遏
畏寒:自觉寒冷,加衣覆被或近火取暖, 能缓解者 -阳气虚衰,失其温煦
A
18
热——发热 体温高:正气抗邪的一种防御性反应
日量及持续时间,如吸烟20支/日,共20年。 4.生活起居 5.婚姻生育 早婚多育易致肾精亏损。 6.生长发育 小儿分娩 喂养 发育 早产儿
A
11
• 在生活经历方面,劳动性质(体力或脑力)、经济 状况等对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 如心情愉快,则气血调和,多为健康无病。 经历曲折,心情苦闷则多患肝郁气滞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