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开发建设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攀枝花开发建设史
自1965年到1974年是攀枝花开发建设的初始创业时期。

这个时期实现了攀枝花的第一次腾飞。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开发建设攀枝花的决策,从1964年便开始集结队伍于攀枝花,拉开了开发建设的序幕,到11月底止,已进入工地的施工队伍共16000余人。

在这块荒山野岭中开始了大规模建设的前期工作。

首先进行的是平地至大渡口公路、石家湾至华坪公路、宝顶公路、大渡口吊桥、雅砻江公路桥等工程的测量设计和施工,2台260千瓦柴油发电机已发电,小火电厂也开挖。

后勤保障工作也紧紧跟随,粮、油、炭、蔬菜和其他副食品基本供应得到保证。

为了解决1965年的蔬菜,安排了1710亩菜地,并在人口集中的地区设立了商业网点。

已经看到了大规模开发建设的气势。

1965年1月17日至21日,程子华、闫秀峰在仁和召开基地现场工作会议制定1965年度建设计划。

冶金、铁道、电力、交通、煤炭、建工、农业、公用、物资、财贸等专业组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对区内铁路支线、机修厂、电厂、公路、粮站、商贸点等项目作了研究,安排全市投资1.03亿元,其中冶金2387万元、煤炭692万元、电力858万元、交通4093万元、邮电87万元、建工1187万元、公用351万元、卫生120万元、粮食39万元、财贸297万元、农业84万元、指挥部105万元。

1965年4月13日,特区党委召开一次全委会议,研究党委内部
分工、布置基地工作。

会议确定党委内部分工由徐驰主持全面兼管政工,李非平、贺光华负责建设,白认负责人委。

全年工作以“三通一住”为中心,解决职工吃住,抓紧队伍集结,争取尽快投入工程建设。

“三通一住”
为给攀枝花工业基地大规模的建设做好准备,让大批建设者进得来,住得下,能工作,几乎与中央调查工作组同步,一场以交通为开路先锋的“三通一住”(通路、通水、通电和解决住房)大会战便已开始。

这是攀枝花建设的第一场硬仗。

1964年7月,交通部派出先遣队伍进入攀枝花实地踏勘,着手交通规划,提交了《攀枝花地区交通运输规划草案》,对攀枝花地区公路、桥梁的布局,金沙江、雅砻江航道的疏理整治,运输、修理厂的设置做了安排。

接着,交通部和四川、云南组织的24个公路、航道测设队、地质队相继开入,开始了紧张的测量设计。

同时,又开始组织施工队伍,仅两个月时间就调集数万名职工开进攀枝花。

交通职工自1964年11月21日开始通路歼灭战。

第一场战斗是改建平大公路,修建石华公路和宝鼎煤矿专用公路,建设大渡口、雅砻江口2个轮渡,修建渡口吊桥,不到半年时间,便首战告捷。

第二场战斗到1966年底完成,先后建成灰老公路、弄弄坪环形公路、密兰公路、甸雅公路、倮果公路、石华公路石家弯至红格段、雅砻江桥、河门口桥、渡口大桥和其他一些公路支线及许多中小桥梁,还为各单位修建了数十条专用道路,整治了133公里航道,基本形成了攀枝花水陆交通运输网。

通电与通路同步展开。

1964年7月,由水电部副部长张彬领导的西南三线建设水电组,经过各方面的工作,提交了《攀枝花地区电力建设规划》,确定了攀枝花地区电力建设近期利用当地煤炭资源建设火电厂,远期开发水能资源,达到水火并举、合理配置、降低发电成本等原则。

1964年9月,水电组从成都送变电工程处调了3千瓦和20千瓦柴油发电机各一台,以及一辆工程车和几名电力工人到攀枝花。

1964年9月7日,攀枝花第一盏电灯在简易的住房里放射出光辉。

1965年6月7日第一台2000千瓦汽轮发电机并网发电,6月22日第二台发电机投入运行,7月20日4炉2机全部投入生产。

1965年7月14日,渡口建设指挥部和电力指挥部决定扩建增装3台12000千瓦机组。

扩建工程于1966年6月12日顺利完工,比原计划提前了18天。

发电需要煤,为保证电站用煤和建设大军的生活用煤,宝鼎矿区党委决定火速恢复已封闭多年的小宝鼎煤矿。

在极其困难条件下,广大职工奋战28个日夜,修复了巷道,挖出了工程煤。

到1965年2月25日,掘进主平硐280米,回风巷250米,较车道350米,铺轨700米,形成了一个较标准的采煤区。

1965年3月1日,小宝鼎煤矿正式出煤,日产原煤90吨,保证了电厂投产用煤。

与煤炭职工苦战宝鼎矿区的同时,为保证在渡口电厂扩建后及时将电送达正在紧张施工的成昆铁路南段和正在紧张开发的兰尖矿山、正在紧张建设的选矿厂,电力职工开始架设渡口至平地和渡口至密地至兰尖的2条110千伏输电线及抢建相应的平地、密地、兰尖、老熊井等变电站。

相继建成投产后,解决了该两处的用电。

通水是当务之急。

基地建设伊始,用水极端困难,建设者们只好从金沙江或就近小溪一盆盆往上端,一盆水,早上洗脸,中午洗手,晚上洗脚,残水还用来搞“干打垒”。

随着基本建设的展开,各单位设置水泵,从河中抽水,形成众多、分散的小水厂,供应原水。

职工们只好以明钒澄清,作为生活用水。

为了尽快解决生活、生产用水,煤炭指挥部决定在金沙江设泵船抽水上矿山,并且修了简易蓄水池。

通水战场很多,最艰巨的是铺设江边到矿山的水管。

十九冶机动公司水电队承担这项工程。

他们经历千辛万苦完成了这项工程。

解决建设大军的住处,又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在建设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各指挥部自行安排,采取“边进人,边盖房,进来就盖,盖了又进”的“滚雪球”的方法,干部、工人、技术人员人人动手,按“先生产后生活”的原则,学习大庆精神,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筑“干打垒”土墙,盖席棚,搭草房。

解决了数万建设大军的住房问题。

在“三通一住”战役中,商业、粮食、银行、卫生、物资和建材等系统和工业区附近的川滇2省地方政府及广大人民群众,也做了许多艰苦卓绝的工作,给工业区以极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为“三通一住”战役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1965年7月23日,交通部直属汽车运输总公司在北京成立。

该公司由国家计委抽调北京、辽宁、安徽、河南、山东5大车队组成,11月9日抵攀,建司炳草岗,配置汽车1500台,编制职工4500人,承担本市南线建设物资运输,是为本市建设初期最大运输主力。

攀枝花特区党委和建设指挥部1965年工作总结报告指出,为解决通路、通水、通电和住房问题,打了一场“三通一住”歼灭战。

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建成了公路220公里和金沙江吊桥,修通了输电线路170公里、水管60公里,建成了工业厂房4万平方米、永久性民用建筑4万平方米、“干打垒”9万平方米和临时工棚约7万平方米;并且建成了发电厂(4,520千瓦)、水泥厂(年产3万2千吨)、西昌试验厂、木材加工厂和两个砖瓦厂(年产砖6千万块),为基地建设做好了必要的物质准备。

这样,在大体一年的时间里,就基本完成了过去需要二、三年才能完成的建设准备工作,为1966年攀枝花基地建设大会战揭开了序幕。

科研先行
1964年中央作出建设攀枝花工业基地的决定。

要建设攀枝花工业基地,高钛型钒钛磁铁矿冶炼过关是关键。

这个世界尚未解决的难题,如不破解,攀枝花开发建设就无从谈起。

冶多部于1964年9月成立“攀枝花铁矿冶炼及综合利用研究技术领导小组”,由王之玺等18人组成,王之玺任组长,范杰良、王力方、李公达、蔡博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吸纳此前中国金属学会召开的攀枝花铁矿开发利用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所长叶渚沛、冶金部科技办老专家李公达、北京钢铁研究总院炼铁室主任蔡博等提出的冶炼技术路线的意见,商定了攀枝花矿冶炼试验三个方案,都在国家科委备了案。

一个是叶渚沛主张的高炉“三高”(高鼓风湿份、高风温、高炉顶压力)方案,采用高、中品位原矿加上低品位矿经选矿、烧结入炉,由叶领导以化冶所
为主的试验组在首钢做试验;另一是蔡博主张的电炉方案,是借鉴西非的生产实践,也是苏联的建议,由蔡领导的以北京钢铁研究总院为主的试验组在吉林铁合金厂做试验;再一个是李公达主张的用普通高炉,全部矿石经选矿烧结入炉吃精料的方案,李推荐当过鞍钢炼铁厂副厂长的周传典组成试验组在承德钢铁厂做试验。

这三个方案中,一、三方案是创新方案,二方案是保证方案。

比较起来,二方案用电量大,要求建大的电厂供电,单位设备产能低,占地较多,投资也大;一方案设备要求高,单位设备产能也不大,不是精料入炉,耗能也高;人们自然垂青用普通高炉吃精料的试验能够成功。

普通高炉冶炼试验组得到准许由周传典选择试验组人员,冶金部很快从东北工学院、西南钢铁研究院、鞍钢、包钢、重庆钢铁设计院、承德钢铁厂、邯郸铁厂、宣化铁厂等调集了提名的80多人,以后四○公司和重庆大学一些学生参加试验,试验组最后达到108人。

此外,北京地质学院、北京钢铁研究总院、重庆大学在炉渣的岩相分析、烧结矿的矿相分析方面,对高炉冶炼试验做了贡献。

试验组经过学习前人经验,试验准备工作就绪,于1965年2月在承德钢铁厂100立方米高炉上采用承德大庙钒钛磁铁厂选出的铁精矿配加副产的钛精矿进行模拟试验,即模拟攀枝花铁矿的条件,逐步增加铁精矿中的二氧化钛含量,使高炉渣中二氧化钛含量逐步达到20%、25%、30%,经过炉渣粘稠、“大泻”、堵死风口等困难后,到4月下旬竟做到了铁水畅流,渣也畅流,至此高炉冶炼高钛型铁精矿可以正常冶炼了。

喜讯传到冶金部,传到渡口市,传到国务院、党中央,上下才松了一口气。

5月试验组完成了在承德的任务。

1966年1月试验组原班人马由承德辗转到达西昌,在试验厂28立方米高炉上,用攀枝花兰家火山矿石经选矿、烧结进行了一个月的验证试验,还用就近相似的太和钒钛磁铁矿进行了较长时间的验证试验,直到5月结束。

这次试验除了验证承德试验的可行性结论外,还使技术经济指标得到了改善,如生铁合格率由承德试验时的50.7%提高到99%。

攀枝花钢铁厂建设的技术基础,至此基本奠定了。

普通高炉冶炼高钛型铁精矿试验成功后,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建多大容积的高炉?1966年初科学院化冶所就提出,在采用“三高”技术时,最合适的高炉容积为350立方米。

他们建议在昆明建厂并得到批准,已从瑞士引进高能风机(后来该厂未建)。

3月冶金部在京召开专家会议,讨论攀钢高炉容积问题。

负责高炉设计的重庆钢铁设计院提出建700立方米高炉的设想,也被专家们否定了。

专家们认为,采用渣口喷吹方法,对于试验时的小高炉,可以使整个炉缸的渣子受到氧化作用而不粘稠;高炉容积大了,其中心部位就氧化不到了,还是一堆凝渣,这样的炉子是难以正常生产的,所以结论是只能建小高炉。

这个结论意味着攀钢只能是个小钢铁厂。

冶金部要求试验组认真讨论专家会议的结论,提出自己的建议。

试验组从试验中观察到,风口鼓风吹漫过风口的渣,可以搅拌全炉,甚至炉底的积渣都被稀释,认为1000-1500立方米高炉炉缸的直径为7.2-8.6米是可行的。

最后工业基地建设总指挥徐驰定为1000立方米。

他回复试验组:你们的意见1500立方米也可以,部里考虑攀
钢地处深山,运输困难,大高炉运量太大,决定第一座高炉建1000立方米的。

为了证实大高炉可行,试验组于1967年4-6月在首钢516立方米高炉上做了工业试验,原料仍采用承德配制的高钛型铁精矿(当时要从攀枝花矿区采矿、运输都十分困难),渣铁畅流,试验是顺利的,但也暴露一些问题,如铁罐粘罐严重,渣子涨泡剧烈,影响正常生产,要在设计上采取对策和科研寻出解决办法。

攀枝花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试验获国家1979年发明奖。

与些同时,还进行了选铁、烧结、提钒炼钢、钢材轧制的工业试验,为攀钢联合企业建设的设计,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

精巧设计
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的设计是与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冶炼技术攻关同时进行的。

为了抢时间,争速度,争取在战争可能爆发之前建成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国务院调集10个部的21个勘察、设计单位共1300人成建制开赴攀枝花现场,采取边勘察、边设计的方式开始工作。

“现场设计院”设在弄弄坪,一溜几十间席棚,被人们称作“席棚设计院”。

席棚,既是设计工作室,又是设计人员的集体宿舍。

设计人员在自己加工的双层床前简陋的桌子上摆开了图纸,精心描绘。

整个基地的设计图,一张张地就这样诞生于席棚里。

有时候10个设计单位在同一张总图上按统一规划各自安排工厂,布置车间,辅设铁轨。

仅1965年就完成了地形测量170平方公里,地质勘探5万8千公尺,编制和
审定了全区所有重大建设项目的设计方案、初步设计和全区总建设规划。

现场设计有效地防止了设计脱离实际的倾向。

重大的设计方案,都是在坚持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实行设计、施工、生产三结合讨论,反复比较后确定的。

例如,采用多大高炉,这是决定攀钢生产规模的大问题,经过反复讨论,最后确定采用1000立方米和1200立方米高炉。

又如煤炭运输采用索道方案,是根据山高坡陡的实际情况,由冶金和煤炭有关设计院共同研究比较确定的。

投产以后用得很好。

又如河门口地区是攀枝花设计中矛盾的焦点。

这里有电厂、洗煤厂、铁路支线、桥梁、坝。

电厂要用洗煤厂的中煤,洗煤厂又要用电厂的废水,而中煤和水管都要从铁路大桥通过。

铁路支线要穿过电厂,电厂的高压输电线又与铁路车站有矛盾。

这样复杂的关系,通过调查研究,反复比较后确定:把桥和坝合为一体,坝上建桥,桥上铺水管,安皮带机,铁路穿过电厂,高压输电线改从桥头通过。

这样,不仅把各方面矛盾解决了,而且由于实行统一规划,从全局看,还节约了投资100多万元。

又如水泥厂和钢铁厂都要用石灰石,建设时间有先有后,用量悬殊。

原来准备分两个山头开采,各搞一套。

后经反复比较,确定在一个山头开采,两矿合一矿,节省投资400万元左右。

充分论证,决定方案。

1965年8月,由建设指挥部组织的“平硐溜井专家论证会”在攀枝花召开,全国数十名专家和有经验的工人师傅参加了会议。

经过历时3天的现场踏勘后,对长沙院攀枝花201设计队提出的兰尖矿区几个运输方案进行了认真的审议。

与会者一致认
为:与下放箕斗方案比较,兰尖采场内平硐溜井方案能节约投资1160万元,减少年经营费700万元;与同类方案--采场外流井方案比无疑是最优的,其优势主要表现在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矿岩运距,充分利用矿岩自重运输,经济效益显著。

同时,由于减少了进口自卸式汽车数量,节约了外汇支出。

与会者还特别指出,鉴于采场内溜井穿过的岩导与溜放矿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基本相似,只要加强生产管理,溜井正常安全生产应是有保障的。

至此,专家论证会推荐,建设指挥部批准,确定在兰尖两矿区采用采场内平硐溜井方案。

兰尖采场内平硐溜井设计经过以后的生产实践证明是科学而且先进的,它成功地解决了大高差、大产量、大块度条件下的高山露天矿岩运输难题。

钢铁厂的设计,是对过去设计大钢厂的一次大突破。

过去建设一个大钢厂,都是采取“三大一人”的平面布置,即大平地,大厂区,大铁路(长运输线)和人字型布置。

这次要在长不过3公里,宽不到1公里,自然坡度高达10%的狭窄山坡上建厂。

重庆钢铁设计院、鞍山焦耐院、铁道部二院等有关设计院在一块图板上布置总图,遇到问题实地勘察,“放大样”,先后做了50个总图布置方案后择优选择的。

这个设计的鲜明特点:适应山区特点,因地制宜,在高差80米的山坡上采用4个大台阶、23个小台阶的竖向布置,合理安排了一个大钢铁企业(不含矿山);采用了先进的多种运输方式,车站与厂区并联布置,使进厂的大宗原燃料用胶带运输机横向运送,直达用户,大幅度地减少了厂内铁路站场和线路,增大了运输设施对钢铁厂规模变化幅度适应性;工艺流程通顺短捷,建筑系数高达34.1%。

在同一台
阶上布置了炼铁、炼钢、轧钢厂,以适应炽热物料运输的要求。

对这个设计有的同志誉为“象牙微雕”。

它实现了前篇所述周恩来总理的要求。

设备制造
攀枝花工业基地是个重大综合项目,所需的设备不仅数量大,成套性强,而且主要工艺设备都是第一次设计和制造,这给设计和制造部门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特别是当时由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封锁,由于苏联单方面撕毁中苏技术合作合同,使攀枝花工业基地建设所需的各种设备,一开始走的就是一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道路。

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1965年6月13日,冶金部副部长、渡口建设指挥部总指挥徐驰与一机部副部长沈鸿在北京香山主持召开了设备订货会。

沈阳鼓风机厂、上海冶金机器厂、齐齐哈尔第一重型机器厂、大连矿山车辆厂、太原重机厂、武汉锅炉厂等100多个设备制造厂家出席了会议。

会议围绕攀钢设备制造开展讨论,根据设备分类逐项落实厂家,并明确了技术要求和交货时间。

“香山会议”后,承担设备设计的50多个院所和工厂,集中了几百人投入设备设计工作,并按主体工艺设备组成了有工艺、设备、使用三结合的联合设计小组,按照指定的地点集中办公。

联合设计过程中,坚持设计与科研试验相结合,如对攀钢130平方米烧结机做了新型机头、机尾、弯道结构试验,又做了烧结机装置、特殊卸料曲轨试验,还做了冷却机磨擦传动装置试验,在此基础上又将烧结机、冷却机等新型结构整体模型运往鞍钢、武钢现场和制造厂听取工人意见。

联合设计过程中,还打破部门与部
门、行业与行业、工艺与设备之间的界限,克服了以往背靠背的工作方法,建立了面对面的工作关系,发扬了“团结协作,创新开拓”的精神,不仅保证了设备的先进性、合理性、实用性,而且大大缩短了设计周期,仅用一年多时间就完成了新设备设计任务,使有关制造厂按时投料制造。

在大量的设备制造中,除主体工艺设备外,还有车间相应配套的设备总量达20余万吨,分别由全国27个省(市)734个企业负责制造。

在设备制造过程中,各制造厂接受任务后互相配合,相互支持。

如130平方米烧结机中的抽烟机由沈阳鼓风机厂负责制造,但抽烟机的锻件需要第一重机厂供应,锻件运回沈阳鼓风机厂加工,待加工完成转子后,又要将转子运到第二重机厂作转动平衡试验,试验完成之后又要运回沈阳鼓风机厂装配出厂。

承制环式冷却机的上海冶金矿山机械厂,在现场挂起了毛主席的巨幅画像和“支持渡口建设,为毛主席分忧”的大幅标语,制造车间的许多工人加班加点,使设备得以提前出厂。

上海沪江机械厂从领导到工人,接受任务后就认真学习毛主席开发建设攀枝花的一系列指示,把攀枝花需要的设备制造放在首位。

杭州制氧机厂、苏州开关厂也不甘落后,提出了“急毛主席所急,想毛主席所想,为毛主席分忧,支援攀枝花建设”的口号。

在“文化大革命”干扰最厉害,全国各地一片夺权的混乱时期,许多工厂都已“停产闹革命”时,为攀枝花制造设备的有关厂家却机声隆隆,生产秩序正常。

和上海一样,在北京、天津、济南、包头、甘肃、沈阳、哈尔滨、四川、山西,以及所有承担了攀枝花设备制造和其他支援任务的地区,都坚定地表明了“宁肯我们不睡觉,也要完成攀枝花设备
制造任务,让毛主席他老人家睡好觉”的赤胆忠心。

鉴于“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动荡局面,为确保攀枝花工业基地所需设备制造的预期完成,国家成套总局明确了主机厂负责单机成套,成套总局负责机组和车间成套的目标责任制。

同时,加强了内部机构调整,并对设备制造任务重的省、市成套局加强了领导。

为使攀枝花工业区所在的四川省成套局的工作能够适应新的要求,国家成套总局从辽宁、黑龙江、上海、吉林等成套局抽调部分业务骨干加以充实。

四川成套局为了攀枝花工业区的建设,在攀枝花专门设立了分局,从事建设项目的管理和现场服务,积极配合建设单位处理交货和施工中的衔接问题。

其他各制造厂所在地的省、市成套局也经常派人深入各制造厂跟踪了解设备制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有的省、市还派专人对重点制造厂驻厂。

设备进入安装阶段,各主机制造厂派出大批技术人员和工人参加现场安装调试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各制造厂到现场服务的人员近2000人次,有效地支持了攀枝花工业区的开发建设,谱写了团结协作的新篇章。

在生产工艺和设备采用上,大胆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

钢铁厂的主体设备大多是国内首创。

综合了当时国内钢铁企业装备上的优点,既自力更生,又不排斥外国先进的东西,采用了高效能设备。

如130平方米烧结机、36孔大容积焦炉、120吨转炉、950/850毫米轨梁轧机以及大型堆取料机等,当时在国内都是第一宗。

同时,也应该指出,由于许多设备是国内第一次制造,加之时间紧迫,来不及反复试车和调整,有的不过关,因此不得不在投产之后组织攻关。

建设会战
1966年1月7日,市委召开三次全委扩大会议传达西南局基本建设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本市基本建设安排。

确定是年本市基本建设以“建矿、建农、建军”为中心,主攻两矿(铁矿、煤矿)、确保两厂(电厂、水泥厂)、狠抓运输、开展建设大会战,夺取攀枝花建设胜利;同时要求全市人民发扬延安精神,自己开荒种菜,绿化环境,改善职工生活条件。

1966年9月10日,特区党委、建设指挥部的报告中提出,提前建成攀枝花工业基地,在作战布置上,分三个战役来打。

第一仗出矿(煤矿、铁矿),第二仗出铁,第三仗出钢、钢材。

攀枝花开发建设的首战告捷
1966年是攀枝花大会战的头一年。

1966年攀枝花建设计划的主攻目标是“主攻两矿(铁矿、煤矿),确保两厂(电厂、水泥厂),狠抓运输”。

经过一年的艰苦奋斗,这个目标达到了。

矿山的建设,进展比较快。

年计划安排建设兰家火山、尖包包、泸沽三个铁矿和太平场、花山、小宝鼎三个煤井。

计划执行的结果,比原来的安排大大加快。

年计划安排铁矿山的平硐溜井掘进2000米,实际完成3500米。

年计划安排煤矿巷道掘进10220米,实际成巷14970米,小宝鼎煤矿已建成投产。

预计在1967年形成690万吨铁矿开采能力和150万吨采煤能力。

电力的建设,已按计划实现。

第一个4万千瓦的电厂已建成。

年产20万吨的水泥厂,1966年完成了第一期工程。

有一套回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