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性病症的预防讲义和处理

合集下载

体育保健学讲义第十章运动性病症

体育保健学讲义第十章运动性病症
1、单纯虚脱型:多见于径赛运动员,跑后即
刻出现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头晕等。
2、 晕厥型:在运动中或运动后突然出现一过
性神志丧失,主要由于大脑缺血缺氧引起的。( 举重时晕厥、重力性休克)
3、 脑血管痉挛型:运动员在运动中或运动
后即刻出现一侧肢体麻木,动作不灵活。
4、急性胃肠综合征:运动引起的胃肠道应
• 概念
是指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时,体力负荷 超过了机体的潜力而发生的生理功能紊乱 或病理现象。又称为过度紧张。常发生在一
次剧烈的训练课或比赛后即刻;多发生在训练水 平低、经验较少的新手上。
➢病因
主要原因是剧烈运动超过了机体耐受程 度而引起的。(训练水平差、机能状况不佳、
患心血管疾病等)
➢类型和征象
➢病因
1、环境高温; 2、气温不高但湿度较高和通风不良
➢类型与征象
1、热痉挛:大量出汗引起的无机盐大量丢失
,导致肌肉兴奋性升高,发生肌肉疼痛和肌肉 痉挛。
2、热衰竭:明显脱水表现,皮肤苍白、出冷
汗、软弱无力、意识模糊,常伴有发热痉挛。
3、热射病:又称中暑高热。表现为高热、无
汗和昏迷。一般发病急,体温急遽上升。
2、肾脏缺氧:运动时血液重新分配,肾血
流量减少,导致肾脏缺血、缺氧,乳酸增多 ,肾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3、肾损伤:腰部屈伸扭转、撞击和挤压造
成肾毛细血管损伤。
4、膀胱损伤等:膀胱排空的状况下跑步,
膀胱后壁和底部摩擦,造成膀胱损伤。
➢征象
运动性血尿与运动负荷和运动强度的 大小密切相关,一般运动停止,血尿迅 速消失,其他检查均属正常。
体育保健学讲义第十章运动 性病症
运动性病症
一般是指机体对运 动不适应造成体内调节 平衡的功能紊乱而出现 的一类疾病、综合征或 功能异常

运动性疾病的预防和处理

运动性疾病的预防和处理
对无特异性主诉的镜下血尿的运动员可采取边训练边检查的办 法,尽快做出较明确的诊断。
对运动性血尿者,除合理调整和安排负荷量外,可试用一般止 血药物。
对伴有身体机能下降的运动员可试用ATP、维生素B12加细胞色 素C等肌肉注射,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中医中药以养血凉血、清热利湿为主。方药可采用当归、白芍、 阿胶、生地、木通、栀子、丹皮、元参、紫草、鲜茅根、小蓟、 竹叶等。也可采用车前子加红糖治疗。
动员常出现月经紊乱。
四、治疗
1.早期:调整训练计划,减少运动量,改变 训练、活动内容,积极性休息,增加睡眠时 间。
2.后期:除上述外,暂停专项训练,调整生 活制度,保证充足睡眠,温水浴36~39℃。 按摩(镇定,恢复性按摩手法),补充能量, 适当的药物疗法,如:中药、人参、黄芪、 刺五加等滋养强壮、补气血、消除疲劳的药。 西药:VB1、B6、B12、VC、G、ATP镇静剂、 激素(男性激素)。
加重。
三 . 症状与体征
1. 皮肤、粘膜苍白,反甲(指甲凹陷)。 2. 头昏、头痛、乏力,易倦,记忆力减退,食欲差—
—N组织缺氧。 3. 运动或劳动后心悸,气促,心率快,心尖部收缩期
杂音——心脏缺氧。 4. 查血:男Hb<12g%,RBC<400万/mm3,女Hb<
10.5g%,RBC<350万/mm3。
五、预防
1. 合理安排训练,全面、循序渐进地、 节奏性等。
2. 遵守生活制度,注意劳逸结合和营 养。
3. 生病时不要参加训练和比赛,刚愈 后不宜参加大运动量训练。
4. 加强医务监督和自我监督。
第二节 过度紧张
一 概念
一时性运动负荷过大和过于剧烈,超过了机体负担 能力而产生的急性心血管病理现象,常见于中长跑、足 球、自行车等项目中。

常见运动性疾病的预防和处理ppt课件

常见运动性疾病的预防和处理ppt课件

34
(3)重力性休克
主要是运动员疾跑后立即站立不动 所引起。


运动员在进行运动时,下肢肌肉 内毛细血管大量扩张,循环血流 较安静时增加了30倍,肌肉有节 律地收缩及胸膜腔内负压的吸引 作用,血液得以流入心脏。 当突然中止活动时,血液在下肢 淤滞,循环血量骤然减少,同时 血压下降。此时,虽有心脏代偿 性加速搏动,但搏血量很少,造 成脑缺血。

其中部分人查不出发病原因,仅与运动有关。
50
运动中腹痛原因
1、缺乏锻炼或训练水平低, 准备活动不充分, 身体情况不佳、劳累、精 神紧张。 2、呼吸肌痉挛 ,运动时呼吸节奏不好,速度太快。 3、 胃肠道痉挛或功能紊乱, 剧烈运动使血液重新分布,胃肠道缺血、缺 氧或各种刺激。如吃得过饱、运动前吃了难以消化的或易产气的食物、 或空腹饥饿时空气的刺激都可引起胃肠痉挛,从而引起疼痛。
19
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



初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发病率高. 跑跳时间过长,小腿肌肉在胫腓骨的附着点受到 过分的牵拉,刺激骨膜引起炎症。 预防:避免剧烈运动中胫腓骨 的碰撞
20
骨折



表现:疼痛、肿胀、皮下淤血、功能丧失、出现 畸形等。 预防:避免剧烈运动中的碰撞。 治疗:停止活动,进行医学处理。
常见运动性疾病 的预防和处理
1
NEWSTART:健康新起点
N.营养(Nutrition) E.锻炼(Exercise) W.水(Water) S.阳光(Sunlight) T.节制(Temperance) A.空气(Air) R.休息(Rest)
2
一.运动性损伤
运动损伤的原因 常见的运动损伤 如何预防 运动损伤处理
12

05-常见运动性疾病的处理与预防

05-常见运动性疾病的处理与预防

常见运动性疾病的处理与预防近年来,随着《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贯彻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学生自主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不断增强,课外体育锻炼活动也越来越多。

同时,由于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教育的滞后,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运动训练竞赛过程中运动性疾病的发生率增多,这与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精神状态、准备活动不充分、参加体育运动强度与量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大学生的运动性疾病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运动性疾病是指机体对体育运动不适应或者由于训练安排不当,造成机能紊乱而出现的一类疾病。

表现为机体的正常功能受到损害或者受到限制的一种内在状态,引起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异常变化,是机体的器官、系统之间以及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生障碍,从而引起在各种症状、体征和社会行为的异常,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机体活动能力减弱,甚至丧失。

一、运动性疾病的产生的原因及预防(一)运动性疾病产生的原因1、运动前准备活动不充分。

2、机体处于病理状态。

3、饮食过多或饥饿状态下运动。

4、睡眠不足、精神紧张,情绪焦虑。

5、身体素质较差及运动不合理。

6、营养素补充方法不合理。

7、运动环境不适合。

(二)运动性疾病预防1、定期进行全面的体检。

2、加强运动性疾病的知识教育和宣传。

3、运动前认真做好准备活动。

4、根据体育锻炼原则,科学合理的运动。

5、根据运动环境卫生情况,合理安排运动量和运动场地。

6、遵守体育锻炼的饮食卫生原则。

7、合理安排整个运动过程的饮水。

二、常见运动性疾病的处理与预防(一)运动性晕厥在运动中,由于脑部突然供血不足而引起的一时知觉丧失现象,叫做运动性晕厥。

1、征象及原因(1)征象:全身无力、头晕耳鸣、眼前发黑、面色苍白、失去知觉、突然晕倒、手足发凉、脉搏慢而弱、血压降低、呼吸缓慢等。

(2)原因:由于剧烈运动或长时间运动,使大量血液集聚在下肢,回心血量减少所致。

也和剧烈运动后的低血糖有关。

2、处理及预防(1)处理:应立即使患者平卧,足略高于头部,并进行由小腿向大腿心脏方向推摩或拍击;同时用手指点压人中、合谷等穴位,必要时给予氨水闻嗅。

12运动性病症防治

12运动性病症防治

第十二章运动性病症防治在训练和比赛中,运动负荷超过了运动员所能承受的生理、心理限度,引起机能紊乱和病理变化而导致的各种疾病,称为运动性疾病。

如过度训练综合症、过度紧张、运动性高血压、心律失常、运动性贫血、晕厥、运动中腹痛、运动性血尿等。

出现运动性病症,应停止运动或调整运动量,并进行检查和治疗。

第一节过度训练过度训练是指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由于疲劳的连续积累而导致机体出现功能紊乱或病理状态。

一、原因过度训练产生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训练缺乏科学性,未遵循循序渐进和系统性原则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在持续大运动量训练中,缺乏必要的间歇或节奏,引起身体的过度疲劳。

2.训练中缺乏全面身体训练和心理训练,训练手段单调枯燥,长此下去会使运动员感觉乏味、局部负荷过大,产生生理和心理的过度疲劳。

3.患病或伤病后未痊愈,生理上和心理上没有足够的准备便参加大强度的训练或比赛。

机体疲劳后又没有采取有效的恢复措施,使疲劳产生积累。

4.生活规律的改变,环境、气候的变化,睡眠不足、营养不良等均可导致身体机能下降,引起过度训练的发生。

5.饮食营养不合理,消耗的物质得不到及时的补充,如脱水,热能物质摄入不足,长期缺乏微量元素等。

6、各种心理因素:如人际关系不协调、学习训练不顺心、失恋、竞赛反复失败等等,也是造成过度训练的诱发原因。

二、征象过度训练的征象是多种多样的,可涉及到各个系统和器官,主要症状为:1. 神经系统。

早期或轻度患者主要表现为一系列的神经症状、心理障碍,如身体软弱无力、倦怠、精神不振、无训练欲望甚至厌烦训练,心理上有压抑感且缺乏信心。

有的运动员表现为情绪波动较大,爱激动和发脾气,或反应迟钝,对周围事情淡薄、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等。

大多数过度训练的运动员都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如失眠、多梦、易醒,少数有困倦或嗜睡现象。

其他的表现为头痛、头昏、记忆力减退,工作能力和运动水平下降等。

2. 心血管系统。

运动员常见症状为胸闷、心慌、气短、心前区不适式疼痛,以及心律不齐,血压增高且不稳定,血红蛋白下降,恢复期延长等。

09031215第二章 常见运动性疾病的防治

09031215第二章 常见运动性疾病的防治

第二章常见运动性疾病的防治第一节常见运动性疾病运动不仅可以引起创伤,还可以引起疾病。

运动性疾病是集体对运动不适应造成的功能紊乱而出现的一系列综合征,主要见于运动员,也可发生于刚参加体育锻炼的青少年。

对其发病原因、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的了解,同样是我们享受阳光体育运动的基础。

一、过度紧张过度紧张是指运动或比赛时的体力超出了集体的承受能力而产生的一种病理状态。

在一次剧烈运动或比赛后立即出现,多见于运动水平低、经验较少的刚参加运动者,也可发生在因伤病中断运动较长时间后的运动员身上。

【表现】过度训练的表现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在运动中或运动后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呕吐、头昏眼花、耳鸣、乏力、眼前发黑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呼吸困难、恶心呕吐、消化道出血、晕厥等现象。

【处理】中止运动;症状轻者,平卧休息,保暖,进食易消化的食物后大多可缓解;出现晕厥者,在平卧、保暖的基础上,应现场給氧,针刺或指掐人中(鼻唇沟);呼吸、心跳停止者要进行心肺复苏,同时呼救并尽快送往医院进一步抢救。

【预防】运动锻炼前,参加系统的体检,以除外各种潜在性疾病(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疾病等);遵守运动锻炼或比赛的基本原则,避免缺乏训练或训练不够者参加剧烈的比赛;避免患病时或患病初愈进行大强度的训练和比赛;密切观察运动中或运动后的反应,出现异常表现应立即停止运动,并进行相应处理。

二、过度训练过度训练指运动计划安排不当,运动量过大,超过机体的承受能力时,引起的身体机能紊乱。

【表现】过度训练的表现涉及到:睡眠障碍、头痛、头晕、精神不振、疲倦、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等神经精神方面的症状;胸闷、心悸、气短、心律失常等的心血管系统方面的症状和食欲不佳、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消化方面的问题;还有肌肉长时间酸痛、僵硬甚至痉挛等的运动西屯方面的问题;另外,还可能出现体重持续下降、运动成绩和免疫力下降等。

【处理】减少运动量、控制运动强度;及时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症状严重者,应尽快就医,进行对症治疗。

常见运动性病症急救与防护

常见运动性病症急救与防护

运动应激综合征:运动性腹痛与运动性胃肠道综合征
原因: 1.准备活动不足; 2.精神过度紧张; 3.运动前吃的过多或过饱; 4.饥饿状态下运动; 5.运动强度过大、速度过快;
运动应激综合征:运动性腹痛与运动性胃肠道综合征
运动性腹痛症状: 运动中或运动后出现腹痛,多在右上腹; 疼痛的程度与负荷量和运动强度成正比; 深呼吸或按压腹部可减轻疼痛;
运动应激综合征:晕厥
晕厥是一种症状,为短暂的、自限性的意识丧失,常导致晕倒。其发生机制是短暂脑 缺血,发生较快,随即自动恢复。有些晕厥有先兆症状,但更多的是意识丧失突然发 生,无先兆症状。晕厥发生的危险性并不是晕厥本身,而是晕厥发生刹那间摔倒所致 的外伤,如颅脑外伤、骨折等。 原因: 发病原因较多,与身体健康水平低、训练前饥饿、疲劳,以及精神过度紧张或亢奋有 关。带病参加训练或比赛,运动前没有做好热身准备,运动量过大、时间过长,长时 间站立或久蹲后突然站起等,也都可能导致晕厥。此外,出现晕厥可能与基础性疾病 有关,如高血压、冠心病、高
1)空腹血糖≥7.0mmol/L; 2)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2小时血糖≥11.1mmol/L; 3)有高血糖典型症状或高血糖危象的患者,随机血糖≥11.1mmol/L;
糖尿病分类:
1型糖尿病:主要由于自身免疫抗体存在,逐渐破坏了本应产生 胰岛素的胰岛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量逐渐降低。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
运动应激综合征:单纯性虚脱
处理: 卧位休息、保暖、饮用热水或电解质饮料,患者能很快恢复正常。重者应采取吸氧、 静脉输液等手段,促进恢复。
预防: 遵守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做好运动前热身和运动后的放松活动;运动时注意呼吸与 动作的配合,避免过度疲劳和紧张;保证充足的营养与休息,长时间运动时,应注意 运动过程中电解质饮料的合理补充。

七第十二课-运动性疾病的防治

七第十二课-运动性疾病的防治

十二、运动性疾病的防治见:《第十二课-运动性病症的预防和处理.ppt》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运动疾病的种类、发病原因和防治措施,以使学生日后更科学合理、更安全地参加体育锻炼。

教学要点:1、运动性疾病的种类和发病原因。

2、运动性疾病的防治措施。

(一)重力休克运动后,由于血液积存在下肢,造成脑部一时供血不足,因此而发生的暂时性贫血所引起的休克,称重力性休克。

1、原因:学生因疲劳立即站立不动,下肢毛细血管和静脉骤然失去肌肉收缩对它们节律性挤压作用,加上血液本身的重力关系,使大量血液集聚在下肢舒张的血管中,导致回心血量和心输出量的减少,血压下降,脑血管痉挛,引起脑部突然供血不足,而失去知觉。

2、征象:运动性休克可分轻、中、重三度。

轻度时,患者自觉头昏、耳鸣、眼前发黑或冒金星、恶心、面色发白、软弱无力,终因支持不住而跌倒,或在同伴搀扶下勉强行走。

患者呼吸急促,心率快,脉搏细,血压正常或略升高,瞳孔大小正常,对光反射也正常。

中度时,患者头昏加重,或因意识模糊而昏倒,即使有同伴搀扶也无力支撑身体,面色苍白,四肢发凉,出冷汗,恶心或呕吐,呼吸减慢,心率减速,脉搏细弱,血压轻度下降,瞳孔缩小,对光反射正常或迟钝。

重度时,患者意识模糊,知觉丧失,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周身大汗或无汗,呼吸浅表,心率慢并伴有节律不齐,脉细弱或摸不到,血压下降甚至测不出,瞳孔缩小或扩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也可出现抽搐、大小便失禁等症状。

运动性休克患者常因受凉、呕吐、跌倒等而并发感冒、支气管炎、肺炎、体表损伤、骨折或脑震荡等并发症,使症状加重。

3、处理:(1)、轻度的头昏,可搀扶着患者走一定时间,不适的感觉就会消失。

(2)、稍重的没有走动能力的,可让患者平躺,衣领松开,头部略放低。

然后抬高患者下肢作轻微的抖动,患者症状马上得到缓解。

(3)、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使其安静、保暖,在平卧的体位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

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挤压。

运动性疾病的预防与处理

运动性疾病的预防与处理
牵引痉挛的肌肉是常见缓解方法 例如,小腿腓肠痉挛时,可取坐位或仰卧位, 例如,小腿腓肠痉挛时,可取坐位或仰卧位,伸 直膝关节,缓解用力将足部背伸,或点按承山穴。 直膝关节,缓解用力将足部背伸,或点按承山穴。 游泳时发生痉挛,不要惊慌,要先深吸一口气, 游泳时发生痉挛,不要惊慌,要先深吸一口气, 再做动作。 再做动作。
3、预防
加强全面训练, 加强全面训练,以提高人体生理机 遵守科学的训练原则, 能。遵守科学的训练原则,合理安排膳 运动前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食,运动前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运动中注意呼吸节奏, 运动中注意呼吸节奏,中长跑要合 理分配速度等。 理分配速度等。
(四)肌肉痉挛
肌肉痉挛是肌肉不自主的强直性收缩, 肌肉痉挛是肌肉不自主的强直性收缩, 俗称“抽筋” 在运动过程中, 俗称“抽筋”。在运动过程中,肌肉痉挛最 易发生在小腿腓肠肌, 易发生在小腿腓肠肌,其次是足底的屈姆肌 和屈趾肌。 和屈趾肌。
运动性疾病的预防与处理
教 单 时 师:罗光荣 位:武汉六中 间:2009.9
运动性疾病是指由于训练安排 不当造成体内某些机能紊乱所出现 的疾病或症状。 的疾病或症状。一般出现在竞技运 动中较多,健身运动中出现的很少。 动中较多,健身运动中出现的很少。 常见的的运动性疾病有:过度训练、 常见的的运动性疾病有:过度训练、 过度紧张、运动中腹痛、肌肉痉挛、 过度紧张、运动中腹痛、肌肉痉挛、 运动性低血糖、运动性晕厥、 运动性低血糖、运动性晕厥、中暑 等。
1、原因
运动中腹痛的发生的主要原因有: 运动中腹痛的发生的主要原因有: (1)因肝脾血郁肿胀而使腹膜上的神经受牵扯 而疼痛。 而疼痛。 运动中胃肠道缺血、缺氧, (2)运动中胃肠道缺血、缺氧,造成胃肠道痉 挛或蠕动功能紊乱引起腹痛或绞痛。 挛或蠕动功能紊乱引起腹痛或绞痛。

运动性疾病的预防

运动性疾病的预防

教学内容常见运动性疾病的预防授课教师1、认知目标:了解什么是运动疾病。

教学目标2、技能目标:掌握常见的几种运性疾病的体征及发病机理和预防。

3、情感目标:在体育运动中应如何预防运动性疾病。

部时课的内容板书、提问和多媒体分间1、常见运动性疾病师问:同学们,你们都喜欢体育运动吗?师问:对于体育运动你有哪些了解?课生自由回答的师问:同学们都知道体育运动对身体有好处,引那谁知道在体育运动中对身体的不良反映入哪?我们应该怎样注意?生自由回答一、什么是运动性疾病?运动性疾病是指因为体育锻炼的方法不当,二、常见的运动性疾病:造成体内各器官功能一时混乱而出现的某些1、昏厥:病理症状。

2、运动中腹痛:昏厥、肌肉痉挛、运动中急性腹痛、运动中[1] 胃肠痉挛的腹痛:低血糖和中暑等。

[2] 肝脾区痛:又称晕厥。

是指在运动中或运动后突然发生基[3] 膈肌痉挛:的一种短时间的意识丧失。

本[4] 腹直肌痉挛:一般昏厥后的体征,现脸色苍白,出冷汗手部3、运动中的低血糖症:足发凉。

心加速,血压下降,呼吸次数加速。

分4、中暑:昏厥后数秒钟就可清醒.清醒后患者往往感到5、肌肉痉挛:头痛。

头晕全身无力甚至伴有恶心,多数患者记忆力可以讯速恢复。

是指于体育运动而引发起或锈发的腹部疼痛。

经常发生在快速跑耐久跑。

接力跑中。

尤其多发生在运动过程中或运动结束后。

发生的部位是在上腹胃部位。

发生的部位是是在上腹部右侧肝区,左侧脾区。

一般多发生在参加运动后不久,在上腹部横膈膜的地方,出现类似岔气、不敢呼吸的疼痛。

是指在运动后,发生在腹部较浅的腹直肌痉挛,肌肉僵硬,疼痛难忍。

以上四种运动中的腹痛,虽然发病的部位不同,但是基本上都是由于学生锻炼水平差,准备活动不充分,没有掌握运动中的呼吸调节,以及在饮食卫生方面不重视而引起的。

是指血糖低于55mg/100mL 时出现的一系列体征。

患者会有强烈的饥饿感,疲乏无力、心慌头晕、皮肤苍白、出冷汗,严重着会手足颤抖、步态不稳,甚至会晕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