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学习宪法法律 建设法制体系(201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授课计划表
11.23-11.27
13
第六章学习宪法法律建设法治体系(第一节、第二节)
4
多媒体
讲授
11.30-12.4
14
(第三节、第四节)
多媒体
12.7-12.11
15
第七章树立法治观念尊重法律权威(第一节、第二节)
4
多媒体
讲授
实践教学“观看法律案例”
(2学时)
12.14-12.18
16
(第三节)
多媒体
讲授
9.14-9.18
4
(第三节)
多媒体
9.21-9.25
5
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第一节、第二节)
4
多媒体
讲授
课后作业:观看大阅兵的观后感
实践教学“观看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2学时)
9.28-10.9
6
(第三节)
多媒体
10.12-10.16
7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第一节、第二节)
授课日期
授课顺序
每课简要内容
课时数
教具
教学方式
作业
备注
8.24-8.28
1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第一节、第二节)
6
多媒体
讲授
实践教学:本学期与团委合作开展一次社会实践活动(2学分)
8.31-9.4
2
(第三节、第四节)
多媒体
9.7-9.11
3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第一节、第二节)
4
多媒体
4
多媒体
讲授
10.19-10.23
8(第Biblioteka 节)多媒体10.26-10.30
思想道德修养第六章题库
第六章学习宪法法律建设法治体系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A、中共中央B、国务院C、中央军委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答案:D2、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A、人权B、人格C、公民的权利D、公民的基本权利答案:A3、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为不同的门类,称为()A、法系B、法律体系C、法律部门D、法律渊源答案:C4、人民代表大会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是( )。
A、工人阶级领导B、国家的一切权力于人民C、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D、少数服从多数答案:B5、在法律运行过程中,法律实施和和实现的基本途径是()A、法律制定B、法律适用C、法律遵守D、法律执行答案:C6、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是()A、人民民主专政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答案:B7、劳动法调整的对象是()。
A、经济关系B、行政关系C、劳动关系D、合同关系答案:C8、在法律的规范作用中,起首要的作用是()A、评价作用B、预测作用C、指引作用D、强制和教育作用答案:C9、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
法律区别于道德规范、宗教规范、风俗习惯、社会礼仪、职业规范等其他社会规范的首要之处在于()A、具有强制力,违背其的后果是一定会受到制裁B、它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C、有专门的法院、监狱等机构作为其实施的保障D、它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基本手段答案:B10、在法律运行过程中,()是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
A、法律制定B、法律执行C、法律适用D、法律遵守答案:A1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举行一次,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召集。
A、1年B、2年C、3年D、4年答案:A1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龄是( )。
A、年满16周岁,以自己的工资为生活来源的公民B、年满18周岁C、年满20周岁D、年满22周岁答案:B13、下列机构,属于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即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的是()A、国务院B、国家主席C、人民政协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答案:A14、我国《宪法》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其中为公民直接参与政治活动提供基本保障的是()A、人身自由权B、政治权利和自由C、平等权D、文化教育权答案:B15、“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适用于()中。
第六章 学习宪法法律建设法治体系(2015年版)
学习宪法法律 建设法治体系
学习宪法法律 建设法治体系
法律的概念及发展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 我国的宪法与法律部门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我们(大学生)都懂法吗?
★大学生现在的社会里也算是学历知识
水平比较高的群体,那么是不是大学生群 体都拥有基本的法律知识和法治理念呢?
案例一:我没有偷东西 卢某系北京某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学生。2000年 6月,从网上下载了黑客软件,破译并盗取某公司 上网帐号与密码。并且向好友与同学广泛传播此 帐号与密码,还得意得告诉他们“这帐号是黑下 来的,不付钱就可以上。”。 致使1000多人使用该帐号,造成该公司16万多 元的经济损失。当卢某因涉嫌盗窃罪被刑事追究 时,他竟以并没有偷东西为由替自己辩解。
案例二:什么时候可以回去? 永安市检察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将大学生王永 强逮捕。这位因另有新欢而将原女友毒杀的大学 生在被捕后居然还天真地问民警:“我已经交代, 什么时候可以回去。”
案例三:清华学子伤熊事件 2002年1月29日、2月5日和23日,22岁的清华 大学机电系学生刘海洋在北京动物园先后用硫酸 泼伤了5只熊。刘海洋面对民警的审问时也说: “我觉得好奇……不是存心想伤害它或怎么 着……”这种对法律的麻木无知无不令人震惊。
从以上事件可见,并非所有大学生都懂基 本的法律常识,从而做了如此荒唐的事情。 法律与道德不同。道德可以经过全社会的各层 次的教化与熏陶,使人们知道基本的道德要求 (尽管未必都会做有道德的事情)。但没有经 过专门的宣传与教育,人们不可能具备基本的 法治理念与法律知识的。
大学生必须学习法律知识,使自己除了具有 高尚的德性外,同时还具备法治观念和基本的 道德知识。
第三节 我国的宪法与法律部门
一、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与制度 ★我国宪法确立的国体和根本政治制度 ◆国体:人民民主专政
思修课程标准
思修课程标准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标准系(院):基础部适用专业:三年高职各专业课程类别:基本素质与能力1、前言课程性质与任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在原有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程的基础上产生的。
它是对我国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
课程隶属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
本课程以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法制观教育为主线,着重解决大学一年级学生面对新生活、新转变所出现的思想困惑与理论不足的问题。
课程既有鲜明的政治性、思想性,也有突出的理论性、知识性,还具有极强的现实性与实践性,是体现我国高等教育本质特征的、旨在培养和提高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
是中宣部、教育部规定的大学生的必修课之一,是对大学生系统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形成理性爱国的意识,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充分认识国家、社会及自身,努力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崇高的爱国信念及科学的规范意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专门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目标:学习这门课的主要目的,是从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线,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进一步提高分辨是非、善恶、美丑和加强自我修养能力,为逐渐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和提升实践能力。
本课程在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同时,侧重于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指导,为大学生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及法律素质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绪论{C}1.适应人生新阶段确立成才目标{C}2.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思想道德与法律。
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
{C}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1.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的含义、特征与作用。
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2.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正确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二)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1.中国精神的传承与价值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
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
爱国主义及其时代价值。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做忠诚的爱国者。
3.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时代精神及其主要体现。
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
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
(三)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人生与人生观。
人生观的主要内容。
正确认识人生矛盾。
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2.创造有价值的人生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
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3.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
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
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四)学习道德传承加强道德实践1.道德及其历史发展道德的本质、功能与作用。
道德的历史发展。
2.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的当代价值。
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
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
3.继承与发扬中国革命道德中国革命道德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
发扬光大中国革命道德。
4.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着眼“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强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积极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
第六章 学习宪法法律 建设法治体系(15版)
封建制法律: 在封建社会中,地主阶级占有生产资料,同时 不完全占有农民,所以封建制法律是地主阶级统治 农民的工具,是为保护封建的土地所有制而服务的 封建制法律的基本特征: 1、维护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确认农民对封建地 主的依附关系 2、维护封建制的等级制和皇权。
例如: 隋朝的《开皇律》就创设了十恶的罪名为了维护封建皇权以及君臣、父 子、尊卑的封建等级制度。
剥削阶级类型法律:奴隶制法律、 封建制法律、 资本主义法律
非剥削阶级类型法律:社会主义法律
奴隶制法律: 在奴隶社会中奴隶主阶级不仅占有生产 资料还占有奴隶本身, 因此奴隶制法律 是奴隶主阶级统治奴隶的工具。
例如: 古巴比伦国的《汉穆拉比法典》中就规 定:打死奴隶只需赔偿奴隶主一些银钱 即可。奴隶的地位和牲畜的地位是相同 的。
“林看起来挺阳光的,也挺开朗的。”与林某一起组织 过活动的段同学回忆,林某碰到熟人都会主动打招呼, 对师兄师弟也比较客气。不少见过林某的校友,对其的 描述仍大多是“阳光、热情”。
林森浩
大学生既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也应具备相应的法律素质。 树立“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 纪为耻”的观念。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 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 是培养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法律真正实现了人的政治自由与经济 自由,消除了人对物的依赖性,为人的全面发 展提供了保证。
第二节我国社会主义法律
一、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 二、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 三、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我国当代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就是上升为 国家意志的无产阶级意志的体现,它代表 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通过人民代表 大会立法机制),它的内容是由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第六章 学习宪法法律 建设法治体系(15版试题库及答案)
第六章学习宪法法律建设法治体系一.单项选择题1.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具有概括性、普遍性、严谨性特征的行为规范是()A.宗教规范B.道德规范C.法律规范D.政党行为规范2.法律按照规定的内容不同,可以划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
下列选项中属于程序法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3.下列选项中关于"法制"与"法治"的表述哪个是正确的()A.“法治”通常是指有关的法律和制度的条文规定,也就是“纸面上的法”B.“依法办事是进一步加强法制的中心环节”这句话中的“法制”是指包括立法,司法等在内的动态意义上的概念C.“法治”与“人治”相对,重要是指依靠不受人的感情支配的法律治理D.“法制”与“法治”这两个概念是有区别的4.关于法律和国家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国家需要法律B.法律先于国家而产生D.法律的产生与国家的产生没有必然联系C.法律不一定从属于国家5.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其中,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是()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6.诉讼证据必须符合法律要求的形式,并按法定程序收集、提供和运用。
这体现了诉讼证据的()A.客观性B.合法性C.关联性D.合理性7.任何公民只要是违反了法律,都必须受到追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这说明的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基本要求中()A.有法可依的含义C.执法必严的含义B.有法必依的含义D.违法必究的含义8.下列有关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一致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二者都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产物B.二者都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C.二者都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D.二者都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体意志和利益的体现9.法律的一般含义是()。
A.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B.法律是被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C.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D.法律由社会精神生活条件决定10."法律主要是()意志的表现。
学习宪法法律建设法治体系
现在请问一下同学们,“还欠款2”应该如何解 读,王先生还需要向张先生偿还多少借款?
• 假设从明天早晨开始,我们国家的现行法律
全部废止,我们的生活中不再有任何的法律存在, 大家觉得好不好?
法律它只调整社会关系,而且它仅仅只是行 为规范
提问:小王失恋了,心里不痛快,想去抢银 行,甚至是还想去杀人,对小明的这种想法应该 如何评价?
案例:谁有权制定法律?
• 某村有一公共果园,常有村民饲养的牲畜进入果园吃树 叶和果实。村委会为此召开村民大会,提出今后若再有此 类事件发生,村委会有权任意处置这些牲畜。村民大会当 场举手表决,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了这一规定。有一天, 村民孙某的两只山羊再次进入果园吃树叶和果实时被守护 人打死。孙某遂将村委会告上法庭,要求赔偿损失,并声 明表决时自己并未举手同意这一规定。
• 问:乘坐公交车的时候,老人们在道德规范上都有被让
座的权利。但是,假如有的乘客就是不给老人让座,这个 老人他能不能起诉到法院,要求法院强制这个乘客给让座?
• 问:见义不为,无勇也,但对见义不为的行为能否申请 法律制裁呢?譬如江歌因替刘鑫挡刀而死,但这期间面对 江歌的求救,刘鑫却躲在门后,对刘鑫的行为能否请求法 律制裁?
灋
第三部分 去
第二部分 “廌”
第一部分 三点水
驱逐、放逐
“廌”是古代神话传说 中头长独角、秉性公
正的神兽。
意为“平,无 凹凸”之意, 引申为“公平”
14
中国的法
廌(zhì ),也称(獬豸xiè zhì)为 中国上古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它似羊非 羊,似鹿非鹿,头上长着一只角,故又 俗称独角兽。它拥有很高的智慧,懂人 言、知人性、辨曲直,是公正、勇猛的 象征。
高教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3修订)-第六章 学习宪法法律 建设法治体系【圣才出品】
第六章学习宪法法律建设法治体系6.1 复习笔记一、法律的概念及发展1.法律的词源与含义(1)法律的词源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法律富含着公平如水、正义神圣的深刻意蕴,寄托着惩恶扬善、匡扶正义的价值追求。
②在古代文献中,“法”除与“刑”通用外,也往往与“律”通用。
据《尔雅·释诂》记载,在秦汉时期,“法”与“律”二字已同义,都有常规、均布、划一的意思。
(2)法律的广义与狭义①广义的法律是指法律的整体,主要包括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中央军事委员会制定的军事法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以及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等。
②狭义的法律仅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
③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所讲的法律通常是指广义的法律。
(3)法律的含义根据我国法学界通说,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规定权利和义务,以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2.法律的本质与特征(1)法律的本质①在阶级社会中,法律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不是统治阶级内部个别人的意志。
法律保护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所以统治阶级也必须遵守法律。
②法律体现的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即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所体现的意志。
它不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全部,统治阶级的意志还通过政策、道德等形式来体现。
③法律是由特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其中,生产方式是决定法律的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
(2)法律的特征①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法律是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来调整社会关系的。
但法律只调整一部分重要的社会关系,并不会规范人们所有的行为,因而不会对所有的社会关系都进行调整。
②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法律与道德规范、宗教规范、风俗习惯等其他社会规范的区别主要有两点:a.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即国家机关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律程序,制定、补充、修改、废止规范性法律文件,或赋予某些既存社会规范或判例以法律效力;b.由国家保证实施,即具有国家强制性,这种强制性,既表现为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否定和制裁,也表现为国家对合法行为的肯定和保护。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2015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与代码课程名称(中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编号:03069111(英文):Fundamentals laws and Ideology and Morality culture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考核方式:考查课程性质:必修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二、学时学分课程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开课学期:第一学期三、课程负责人课程负责人:曹延汹四、教材和补充教材信息1.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六版),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2.参考书目:[1]刘宏伟、廉清主编,《思想道德修养教学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1.五、课程目标本门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1 .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树立科学的理想和信念。
3.做忠诚的爱国者。
4.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5.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6. 了解法律的概念及发展。
7.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8.培养社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
具体课程目标使大学生树立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信为重点和以“五爱”为基本要求的社会主义道德观。
提高大学生对“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重要性的认识。
引导和帮助大学生逐步树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帮助学生掌握法学的基础观点。
了解宪法和有关法律的基本内容,增强学生的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六、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七、教学方法本课程教学内容完全依据国家教育部制定的教学大纲基本要求进行教学。
本课程的教学方式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同时配合以课堂讨论、道德微电影、多媒体教学、观看影音资料、校外参观考察、节目表演等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多种实践教学环节。
八、考核方式最终成绩由平时作业成绩、平时考核、期末成绩等组合而成。
2015版思修第六章 学习宪法法律 建设法治体系
• 封建制法律 • 在封建社会中,地主阶级占有生产资料,同时不完全占有 农民,所以封建制法律是地主阶级统治农民的工具,是为 保护封建的土地所有制而服务的 • 封建制法律的基本特征: • 一是肯定人身依附关系; • 二是封建等级制度; • 三是维护专制王权; • 四是刑罚严酷、野蛮擅断。 • 列如: • 隋朝的《开皇律》就创设了十恶的罪名,包括了谋反、谋 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等。十恶罪的设立 就是为了维护封建皇权以及君臣、父子、尊卑的封建等级 制度。
法律的词源
• 西方法律词源 • 西方“法律”一次的语义更为丰富和复杂 • 英法德等欧洲国家“法律”一词不仅有“法”的一般意思, 而且还兼有权利、公平、正义等含义。
法律的含义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依靠 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 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 阶级的意志,规定权利和义务,以 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 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 为规范体系。
• 资本主义法律 •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占有生产资料,劳动力成为 商品,所以资本主义法律的根本任务是为了维护有利于资 产阶级的经济和政治秩序。 • 资本主义法律可以分为两类: • 1、大陆法系又叫罗马法系 • 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家采用 • 2、英美法系又叫海洋法系 • 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采用
二、法律的本质与特征
(一)法律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本质的论述
法律是统治阶级的意志体现
法律体现的是上升为国家志 的统治阶级意志
不是统治阶 级意志的全 部,仅是上 升为国家意 志的那部分
在阶级对立 的社会中, 法律是统治 阶级意志的 体现
法律是由特定的 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社会物质生活 条件
第六章 领会法律精神 理解法律体系
宪法和法律 行政法规 部门规章 地方性法规 地方政府规章
•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 • 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
自治条例或单行条例 本行政区的法律
三、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广义上说,法律执行是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国家和公共事务管
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 狭义上说,法律执行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活动,也被称为行
现代汉语中“法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法律指法律的整体,包
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等。 狭义的法律仅指法律:我国法
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
员会制定。
一、法律的词源与含义
西方“法律”的词源
英、法、德等欧洲国家的“法 律”一词不仅有“法”的一般意思, 而且还兼有权利、公平、正义等含 义。
一、法律的词源与含义
中国古代“法”与“刑”通用
《说文解字》:“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 从去。”“灋”有三层含义:神明裁判、强制性、公平性。
一、法律的词源与含义
中国古代“法”与“律”通用
《唐律疏议》:“法亦律也,都故谓 之为律。”“(李悝)集诸国刑典,造 《法经》六篇……商鞅传授,改法为律。”
一、法律的词源与含义
一、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体现了国家的集中 统一和民族区域自治的正确结合,体现了全 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少数民族特殊利益 的正确结合。
一、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城乡基层 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法直接行使 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 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一项重要政 治制度。
出台了包括 现行宪法以 及刑法等在 内的一批基 本法律
思修题库
第六章学习宪法法律建设法治体系一、判断题(请你判断下列各题对错,正确填A,错误填B)()1、在我国古代,“法”主要表现为“刑”或“刑律”,意味着公平、正义、祛除邪恶。
()2、在现代法治社会,统治阶级的意志全部体现为法律。
()3、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所以要永恒的存在下去。
()4、行政执法的主体必须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5、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
()6、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从人类诞生时起就产生了。
()7、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法律富含着公平如水、正义神圣的深刻意蕴,寄托着惩恶扬善、匡扶正义的价值追求。
()8、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恒存在的。
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也将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9、在古代文献中,“法”与“刑”与“律”通用。
()10、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十六字方针。
()1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和奋斗目标。
()12、在阶级社会中,法律保护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所以统治阶级也必须遵守法律。
()13、法律是由特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参考答案:1、A 2、B 3、B 4、B 5、A6、B7、A8、A9、A 10、A 11、A 12、A 13、A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每个小题共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你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个选项)()1、作为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的是A、立法B、执行C、司法D守法()2、在我国,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是A、国务院B、全国人大C、国务院部委D、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人大()3、在法律运行过程中,保证法律实施和实现的基本途径是A、立法B、执行C、司法D守法()4、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作为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的是A、宪法B、法律C、地方性法规D、行政法规()5、我国的国体是A、人民民主专政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6、我国的政体是A、人民民主专政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中国多党合作制度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7、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人民民主专政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8、我国的政党制度是A、人民民主专政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9、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干是A、宪法B、法律C、地方性法规D、行政法规()10、张三是个爱思考的人,张三的“想一想”:A、张三想得好想得美,法律不调整B、张三想得坏想得恶,法律要对张三予以制裁C、张三想啥法律也不调整D、张三不能胡思乱想,张三想啥法律都不允许()11、张三喜欢在网上发帖,对于时政新闻公众人物甚至身边的马五王六评头论足,张三发帖的行为:A、属于言论自由,法律不调整B、张三就那么随便一说,法律不调整C、张三就一小市民,又不是重大决策者,张三爱说啥说啥,法律不调整D、张三在网上发帖要遵守法律法规,触犯法律,要承担法律责任()12、张三与李四签订了买卖1000斤苹果的合同,并且如约履行,所以:A、张三的行为与法律无关B、张三的行为是合法行为C、张三的行为就是一市民的普通生活举动,法律调整会劳民伤财D、法律是制裁违法行为的,法律对张三没用()13、小王是某大学学生,触犯刑律,下列给小王辩护的律师的哪些意见是可采纳的:A、大学生触犯刑律,应该承担刑事责任,但可以免除处罚B、大学生触犯刑律,应该承担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处罚C、大学生触犯刑律,应该承担刑事责任,但应该比其他身份的人犯罪罪责轻D、小王的大学生身份不影响定罪量刑()14、《道路交通安全法》第85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不严格执法以及违法违纪行为进行检举、控告”,这是A、授权性法律规范B、命令性法律规范C、禁止性法律规范D、义务性法律规范()15、我国的政体是:A、人民民主专政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6、关于民法的表述,正确的有:A、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B、民法是调整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对经济活动实行干预、管理或调控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C、民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特殊群体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法律规范D、民法是关于权力的授予、权力的行使以及对权力的监督的法律规范( )17、法存在于:A.资本主义社会B.整个阶级社会C.整个人类社会D.原始社会()18、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有许多种类,其中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具体规定权利、义务的行为规范是:A.道德规范B.宗教规范C.法律规范D.纪律规范()19、法律主要体现的是()的意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六章 学习宪法法律 建设法治体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形成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形成的标志 新中国成立以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 年来,以宪法为统帅 的多个层次的法律规 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 形成。
2011年3月10日吴邦国委员长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 会议上宣布: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民族区域自 治制度是我国为 解决民族问题、 处理民族关系, 实现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各民 族共同繁荣发展 而建立的基本政 治制度。
第六章 学习宪法法律 建设法治体系
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我国宪法规 定,城市和农村 按居民居住地区 设立的居民委员 会或者村民委员 会是基层群众性 自制组织。
第六章 学习宪法法律 建设法治体系
2、宪法的基本原则 党的领导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
人权保障原则 法治原则
民主集中制原则
党的领导
第六章 学习宪法法律 建设法治体系
二、我国的国家制度
1、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人民民主专政 是我国的国体。我 国《宪法》第 1条 规定:“中华人民 共和国是工人阶级 领导的、以工农联 盟为基础的人民民 主专政的社会主义 国家。”
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本质要求 体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 体现结构内在统一而又 多层次的国情要求 体现继承中国法制传统 和借鉴人类法律文明成果的 文化要求 体现动态、开放、与时 俱进的发展要求
第六章 学习宪法法律 建设法治体系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构成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层次 宪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律体系的统帅 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律体系的主干 行政法规是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方性法规也是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 部分
第六章 学习宪法法律 建设法治体系(15版试题库及答案)
第六章学习宪法法律建设法治体系一.单项选择题1.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具有概括性、普遍性、严谨性特征的行为规范是()A.宗教规范B.道德规范C.法律规范D.政党行为规范2.法律按照规定的内容不同,可以划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
下列选项中属于程序法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3.下列选项中关于"法制"与"法治"的表述哪个是正确的()A.“法治”通常是指有关的法律和制度的条文规定,也就是“纸面上的法”B.“依法办事是进一步加强法制的中心环节”这句话中的“法制”是指包括立法,司法等在内的动态意义上的概念C.“法治”与“人治”相对,重要是指依靠不受人的感情支配的法律治理D.“法制”与“法治”这两个概念是有区别的4.关于法律和国家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国家需要法律B.法律先于国家而产生D.法律的产生与国家的产生没有必然联系C.法律不一定从属于国家5.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其中,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是()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6.诉讼证据必须符合法律要求的形式,并按法定程序收集、提供和运用。
这体现了诉讼证据的()A.客观性B.合法性C.关联性D.合理性7.任何公民只要是违反了法律,都必须受到追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这说明的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基本要求中()A.有法可依的含义C.执法必严的含义B.有法必依的含义D.违法必究的含义8.下列有关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一致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二者都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产物B.二者都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C.二者都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D.二者都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体意志和利益的体现9.法律的一般含义是()。
A.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B.法律是被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C.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D.法律由社会精神生活条件决定10."法律主要是()意志的表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2015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练习题参考答案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一、单选题1、B2、A3、D4、B5、A6、C7、D8、D9、A 10、B二、多选题1、ABCDE2、BCDE3、ABCDE4、ABC5、ABC6、ABCDE7、ABCD8、CD9、ABCDE 10、AB三、辨析题1、此观点不正确。
(1)知识的作用有正负之分,关键要看掌握知识为谁所用。
知识既可以成为完善自身、服务社会的手段,又可以成为谋取私利、欺世盗名、甚至违法犯罪的工具。
(2)“德”统帅“才”,起主导作用。
大学生应当努力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在掌握最新的科学知识的同时,更要重视自身高尚的思想情操和道德人格的培养。
这样,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造福社会与人民。
2、此观点不正确。
(1)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它体现着人们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种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是非判断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决定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目的和方向。
(2)思想道德素质反映着人的阶级利益及其道德水平和道德风貌,法律素质对保证人们合法地实施行为,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均具有重要意义。
(3)所以这门课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才不是没用而是极为有用,不但要学而且要学好。
四、简答题1、参见课本P9-102、参见课本P11五、案例分析题案例点评:的确,修养对于年轻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做事先做人,这是很古老的一句话,却永不过时!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是其事业的基础所在,没有修养的人是处处不受欢迎的。
我们在事业开始之前一定要学会做人,因为良好人际关系将直接影响我们的前途与命运。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一、单选题1、C2、B3、D4、C5、A6、C7、A8、A9、B 10、C二、多选题1、ABCDE2、ACE3、ABCDE4、ABC5、ACD6、ACDE7、ABCE8、ABCDE9、ABCD 10、ABDE三、辨析题1、此观点不正确。
其实信仰也是一种信念,只不过它是最高层次的信念,是信念的一种最集中的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体现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 代要求。 体现了结构内在统一而又多层次的国情要求。 体现了继承中国法制文化优秀传统和借鉴人 类法制文明成果的文化要求。 体现了动态、开放、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
二、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
指引作用 预测作用 评价作用 教育作用 强制作用
第六章 学习宪法法律 建设法治体系
第一节 法律的概念及发展
一、法律的词源与含义 二、法律的本质与特征 三、法律的产生于发展
一、法律的词源与含义
1.法律的词源
法,古作“ 灋 ”。《说文解 字》说:“灋,刑也。平之如水, 故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 从去。”廌(zhì)是传说中的一 种独角兽,能够分辨当事人有罪 还是无罪,对有罪的就“触”, 对无罪的则不“触”。
2.我国立法权限的划分
中央一级 立法权限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 国家立法权制定法律 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 定行政法规 一般地方的立法权限
地方立 法权限
特殊地方的立法权限
我国的立法程序
法律案 的提出
法律案 的审议
法律案 的表决
法律的 公布
如果法律 不能被执行, 那就等于没有 法律。 ——洛克
(二)法律执行
12月4日 是个什么日子?
1982年12月4日, 我国现行宪法正式通过并颁布实施。 2001年,国家将这一天定为 “全国法制宣传日”, 并在全国举行了大规模 的法制宣传活动
大学生法盲的尴尬
前期,永安市检察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将大学生王永强 逮捕。这位因另有新欢而将原女友毒杀的大学生在被捕后居 然还天真地问民警:“我已经交代,什么时候可以回去。 而早些时候发生的震惊全国的“伤熊事件”的清华大学 的大学生刘海洋面对民警的审问时也说:“我觉得好奇…… 不是存心想伤害它或怎么着……”这种对法律的麻木无知无 不令人震惊。
指引作用
定义:是指法律所具有的、能够为人们提 供一种既定的行为模式,从而引导人们在 法律范围内活动的作用。它是法律的首要 作用。 实现形式:授权性规范、禁止性规范、义 务性规范。
授权性指引——可以做什么、有权做什么(结婚 改名) 禁止性指引——不得做什么(杀人 抢劫 ) 义务性指引——必须做什么(受教育、赡养父母· · )
教育作用
定义:教育作用是指法律所具有的、 通过其规定和实施影响人们思想,培 养和提高人们法律意识,引导人们依 法行为的作用。 实现方式:一是一般教育作用;二是 反面警示作用;三是正面鼓励作用。
陈燕萍同志作为一名基层法院的 女法官和一名普通共产党员,没 有轰轰烈烈的壮举,也没有气壮 山河的豪言,但她有着崇高的理 想信念,有着共产党人特有的精 神支柱,有着正确的世界观、人 生观、价值观。她主动到条件艰 苦的农村基层法庭工作,而且一干 就是十四年,把最美好、最宝贵的 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党的审判事业, 奉献给了她深爱着的人民群众。 她长期在农村法庭工作,深切的 体会到人民群众的疾苦,对老百 姓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朴素感情。 她始终牢记着人民法官的责任与 使命,尽自己所能为民解忧,用 自己的爱心无私奉献,树立起人 民法官亲民、爱民、为民的良好 形象。
•“律”强调“人人必须遵守” “范天下之不一而归于一”。
2.法律的一般含义
法律是国家制定或 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 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 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 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 规定权利和义务,以确 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 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 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 规范体系。
二、法律的本质与特征
1.法律的本质 阶级性 物质制约性
第一,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阶级性 )
马克思主义对法的本质的揭示和概括
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法律是 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统治阶级整体意志 非个别意志 也非个别意志简单相加
上升为国家意志的部分 非统治阶级意志的全部
第二,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物质制约性)
法律不是凭空出现的, 而是产生于特定时代的物 质生活条件基础之上。在 一个社会中,有什么样的 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性质 和内容的法律。人类社会 相应产生了四种类型的法 律。
中国古代“法”的代表图形——独角兽
“律”,义; “均布也”。 一种说法是“律”指界限、规矩、行列, 后来具有固定不变、规范、准绳之 另一种说法是“律”本义表示手握笔写 字的状态,春秋以后,法律开始用毛笔抄写 在竹简上,这种抄写有法律的竹简就称为 “律”。
“法”与“律”连用——
•“法”强调平、正、直
二是封建等级制度; 三是维护专制皇权;
四是刑罚严酷、野蛮。
资本主义法律
资本主义法律特征:
一是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
二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契约自
由原则;
三是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相适应的法律
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四是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相适应的人权 保障原则。
社会主义法律
社会主义法律特征:
一是以公有制为基础;
二是以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实现
共同富裕为历史使命; 三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
一、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 二、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 三、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
(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可以从两个方面把握:
1.从法律所体现的意志来看,我国社会主义 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 现。
预测作用
定义:法律通过其规定,告知人们某 种行为所具有的、为法律所肯定或否 定的性质以及它所导致的法律后果, 使人们可以预先估计到自己行为的后 果,以及他人行为的趋向与后果。
评价作用
定义:法律的评价作用指法律所具有 的、能够评价人们行为的法律意义的 作用。 客体: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 的行为。 标准:合法与不合法。
守法应有两层含义:
依法承担并履行 法律义务;
依法享有并行使 法律权利。
学习与思考
1.如何认识法律的历史发展? 2.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和 作用?
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
创制 法律是由国家创制的。
制定(从
无到有)
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违法行为的否定和制裁
认可(从
有到有)
合法行为的肯定和保护
思考:国家强制力是不是保证法律实 施的唯一保证力量?
法律意识 道德观念 纪律观念
第三,法律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
法律规定人们享有哪些权利、承担哪些义务,告 诉人们可以做什么、应当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和 不能做什么以及违反法律的后果。 法律规定的权利受到侵犯时,受害人有权寻求法 律保护和救济。 法律规定的义务必须依法履行。纳税;依法服兵 役;以及赡养父母、教育子女等义务。
三、法律的产生和发展
按照法的经济基础和阶级性质,可将
人类社会已有的法划分为以下四种历 史类型:
奴隶制法律
对奴隶行刑的石头刑具
奴隶制法律特征:
一是有明显的原始习惯残留痕迹;
二是否认奴隶的法律人格; 三是刑罚方式极其残酷;
四是确认自由民之间的等级划分。
封建制法律
封建制法律特征:
一是肯定人身依附关系;
什么是法律的运行? 法律的运行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 现的过程。它包括法律制定(立法)、法 律遵守(守法)、法律执行(执法)、法 律适用(司法)等环节。
如图示司 法
(一)法律制定 1.什么是立法
是指有立法权 的国家机关依照法 定职权和程序制定 规范性法律文件的 活动,是法律运行 的起始性和关键性 环节。
杀人就要赔命,伤害珍稀动物就要触犯法律。大学生连 这种最基本的常识都不懂,惊诧之余,我们不难看出目前在 青少年中普及法治教育还存在着一些滞后的问题。
结 论
大学生既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也应具备相应的法律素质。 树立“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 耻”的观念。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增强法 律意识,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是培养大学 生法律素质的基本内容。
强制作用
定义:是指法律具有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保障实施的作用。它是法的其他作用的保 障。 主体:国家(主动主体)、社会成员或社 会组织(被动主体、被强制对象)。 手段:国家强制力(警察、监狱、法庭) 目的:实现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确保法 律权威,维护社会正义,维护良好社会秩 序。
三、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2.司法的特征
司法的主体是国家的 司法机关; 司法与法律纠纷、违 法的出现相联系; 司法活动是严格按照 诉讼程序进行的。
(四)法律的遵守
什么是守法
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 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和权利以及履行职 责和义务的活动。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 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 法和法律。” ——《宪法》
社会主义法 律体现了阶级性 和人民性的统一。
2.从法律的实质内容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 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具有 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社会主义法律在 本质上具有人民性, 它与历史发展的基本 方向和基本规律是一 致的。 社会主义法律制 度做到不断地改革与 创新。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征
社会 物质 生活 条件
地理 环境
人口
物质 资料 生产 方式
2.法律的特征
第一,法律是调整社会关 系的行为规范。
法律是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来 调整社会关系的。但法律只调 整一部分重要的社会关系,并 不会规范人们所有的行为,因 而不会对所有的社会关系都进 行调整。
第二,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 范。
什么是执法?
广义: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国 家和公共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 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 狭义: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活动。 行政执法是法 律实施和实现的重 要环节,对实现国 家职能和法律价值 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