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政治 《哲学与生活》 第二单元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2020高中政治第二单元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第一框意识的本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学习目标 结合科学研究的实例,了解意识的产生和生理基础。 分析社会生活实例,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 的反映。[重点+难点] 理解并掌握物质决定意识原理。[重点]
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一切物质都具有的__反__应__特__性__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2.(1)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 (2)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离。( ) 提示 (1)× (2)×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背景材料】 孟子说:“心之官则思。”荀子说:“心者,形 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李时珍说:“人的记 忆皆在于脑。” (1)从意识的角度分析,上述论断的共同点是什么? (2)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这里的“人脑”能不能写成 “大脑”?
③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器官
④人脑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人的思维活动的灵活多变性与其大脑的“扣带前回”区 域相关联,如果没有人脑或者该区域出现故障,人的思维活动就 不可能正常进行,说明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器官,也是思维活 动的生理基础,③④正确。①中的“决定”说法错误;意识的本 质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②说法错误。 [答案] D
人们对于画的评点为什么会有不同? 提示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人们的阅历不同、知识结构 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就不同。
1.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离开了客观 存在,意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 人类的意识无论多么复杂、多么抽象,都是对外界事物的反映。 正确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错误的思想甚至荒诞无稽的思想, 也都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原型。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概括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唯物论和认识论部分)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唯物论部分)考点10:意识的起源、生理基础和内容 (b)(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的起源)。
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生物的反应形式。
(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的生理基础)。
(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的内容)。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无论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实践。
考点11:物质决定意识(b)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考点12:人能够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c)(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表现为: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人们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中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考点1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c)(1)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指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怎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①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
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③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④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2020高三一轮复习 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就是从客观实际出 发,从中引出其固有 的而不是臆造的规 律性,作为我们行动 的向导,做到按客观 规律办事
原 理
物质决定意识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 关系,客观规律与主 观能动性的关系
是指在矛盾普遍性 原理的指导下,具体 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并找到解决矛盾的 正确方法
矛盾的特殊性
【疑点辨识】
1.坚持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就是坚持从实际出发。 辨析: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反面是从主观出发。从马克 思主义理论出发、从经验出发、使客观符合主观的说法都 是错误的,是主观主义的表现,其实质是唯心主义。 2.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实事求是。 辨析: 一切从实际出发讲的是主观思想和客观实际的关系,强调 主观符合客观,思想符合实际;实事求是讲的是客观规律 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要求人们按客观规律办事。 前者侧重于物质决定意识,后者侧重于规律的客观性
4.没有被反映对象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 5.意识在特定条件下决定和控制客观对象。
【辨析】物质决定意识而非意识决定物质。
(√)
6.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有了人脑就一定有意识。 【辨析】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但是离 开了客观存在,人脑不会自行产生意识。只有人脑与客观存 在相结合才能产生意识。离开客观存在,意识既不能产生,也 不能发展。 7.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也可以理解为意识在任 何情况下都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辨析】 (1)任何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不能理解为意 识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2)能够如实反映客观事物的意识是正确的意识,歪曲反映 客观事物的意识就是错误的意识。
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 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 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2020年最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教案(4)
2019-2020年高中政治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精品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二、重点概念罗列1.意识的含义2.意识的作用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方法论意义的哲学依据5.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三、重点难点分析(一)意识的本质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现象既不是人的头脑主观自生的,也不是从来就有的,自然界先于意识而存在,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随着运动的发展,大脑越来越发达,大脑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生物的反映由应激性到动物的感觉心理的发展,为人类意识的产生准备了条件。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动物的大脑和单纯的动物心理并不会自发地产生意识。
意识是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意识是社会劳动、语言和人脑的必然产物,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又说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劳动是使猿变成人的决定性因素,也是人的意识产生的决定性因素。
人的劳动同动物活动的根本区别在于制造和使用工具。
而在制造和使用工具改造外部世界的劳动中,不仅要求人们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还要有抽象思维这种人类意识的反映形式来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在劳动过程中,由于交流的需要而产生了语言。
语言的产生推动了人类意识的发展。
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使猿脑变成了人脑,并随着社会劳动的进步而日趋完善,这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由此可见,人类的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所以,马克思说:“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
反之,如果脱离社会实践,不参加任何社会活动,就不会形成人的意识。
”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1)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只是人脑的特有机能,动物的脑不会产生意识。
(2)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
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第1课时把握思维的奥妙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整体设计教材分析本课包括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讲意识的本质,了解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重要的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第二课时分析论证人能够认识世界,能够通过意识的指导对世界的改造,因此,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是这一课思想的落脚点,具有方法论意义,也成为这一课的重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目标之一,是我们学好下一课的基础。
教学重点1.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2.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3.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4.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教学难点1.动物心理为什么不能发展为人的意识。
2.意识的能动作用。
三维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意识的起源、意识的本质、意识的作用。
2.理解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劳动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能力目标1.通过意识起源和本质的学习,使学生逐步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观,具有正确认识意识现象、分辨物质与意识的界限、把握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的能力。
2.通过意识作用的学习,使学生对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一个正确的估计,逐步培养起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3.通过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原理的学习,让学生明确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途径,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牢固树立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思想观点,坚定辩证唯物主义的信仰。
2.自觉地把握客观规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旺盛的斗志,积极投身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实践中去。
3.通过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的认识,增强贯彻和执行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自觉性。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秘
2.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 实现的。
【误区】意识是大脑特有的机能。
【点拨】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其他动物也有大脑,但其 他动物没有意识。
【误区】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意识来源于人脑。
【点拨】意识的产生离不开人脑,但意识不是来源于人脑, 而是来源于客观存在。人脑是意识的“加工厂”,但不是意识 的“原材料”。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近几年本课的高频考点集中于意识的生理基础、意
1.从考查内容上看 识的内容和形式、意识能动性的特点及表现、一切
考
从实际出发和实事求是等方面。
情 分 析
2.从考查形式上看
选择题与非选择题兼顾,有对本课知识的单独考查, 更多的是与其他知识结合起来命题;考查方式灵活 多样,漫画、引言、事例等都可以当作素材考查对
3.(2011年天津卷,31)处于青春期的少年需要特别的 关怀。有研究表明,许多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往往会做出无所 畏惧的大胆举动,是由于大脑产生一种恐惧记忆抑制效应, 使孩子们对恐惧感“暂时性失忆”。这种大脑效应,会随着 年龄增长及大脑进一步发育逐渐消失。这表明( )
A.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B.人脑是意识产生的源泉 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D.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知识的理解和对信息的解读。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秘
第1讲 物质决定意识
考点1 意识的起源 识记意识是自然界及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
考点1 意识的起源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 础,生物的反映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生物学前提。意识 是人脑特有的思维活动,动物的活动是一种本能活动。
2.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一切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 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 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客观存在(物质及意识)是 意识反映的内容。
2019-2020学年度高中政治思品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人教版习题精选
2019-2020学年度高中政治思品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人教版习题精选第七十八篇第1题【单选题】中国科学家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日前发现了两种新的恐龙,揭示了兽脚类恐龙中阿尔瓦雷斯龙类恐龙巨大单爪的演化历程。
这佐证了( )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可以揭示生物的进化②意识决定于物质,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规律③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人类能揭开自然界之谜④人的认识是无限的,每个人都能认识所有的事物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并测量到其振荡几率。
在实验中,科研人员使用了6个中微子探测器,完成了实验数据的获取、质量检查、刻度、修正和数据分析,从而首次发现了这种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
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的发现进一步佐证了( )①中微子具有客观实在性与可知性②人类可以有意识地改造客观世界③自然界中的新事物总是层出不穷④整个世界是一个统一的物质世界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漫画《成功的路不是单行线,走不通要记得转弯》告诉我们( )①成功与否取决于主体对客体的认识②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③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学会选择④要善于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考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2018年7月22日,青岛传来喜讯,袁隆平院士“海水稻”团队试种的包括“海水稻”在内的80多个水稻品种分批成熟。
经测产,这些品种都超出了全世界水稻4.539吨/公顷的平均产量。
“海水稻”试验种植取得的阶段性成功( )①表明真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②佐证了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③认识源于人类实践经验④证明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在长征途中,毛泽东非常重视情报工作,及时掌握敌方的部署与动向,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寻找敌方薄弱环节,灵活调动军队,四渡赤水,终于摆脱了敌兵的围追堵截。
2019_2020学年高中政治第2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5课把握思维的奥妙第1框意识的本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社会生活和实践为灵感的 产生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题中观点认为富有创造力的头脑是产生灵感的生理基础,具 有正确性。但将灵感产生的物质器官等同于创意的来源,是错误 的。
提示:
2.想一想 有人认为,正确的意识反映客观存在,错误的意识不反映客 观存在。这种说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提示:不正确。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错误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 的错误反映。
课堂互动探究
研典例、解疑惑、议题探究
议题一 意识的起源和生理基础 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正以飞快的速度接近人类的思维能 力,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可以设想,未 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人工 智能是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人工智能不是人的 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就比如运用人 工智能战胜围棋高手的 Alpha Go 就是一个人工智能技术的体现。 但一直以来,人工智能的发展都饱受非议。很多人都会对人工智 能的安全性及其道德观念表示担忧。
总之,劳动是意识的物质器官形成和完善的基础,是意识产 生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离开劳动,脱离人的共同活动所形成的 社会,意识就不可能产生。所以说,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 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
2.理解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1)人脑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 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 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2)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 的。人脑对外界刺激的条件反射不仅包括第一信号系统,而且可 以在语言刺激下产生人所特有的第二信号系统。
政治 生活与哲学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由于狼孩脱离了人类社会,所以不可能产生意识。 由于狼孩脱离了人类社会,所以不可能产生意识。
狼孩
1920年的一天, 1920年的一天,在印度加尔格达 年的一天 西南的一个小城附近, 西南的一个小城附近,一位牧师 救下了两个由狼抚养长大的女孩 大的大约七、八岁, 儿。大的大约七、八岁,起名为 卡玛娜,活到了十七岁。 卡玛娜,活到了十七岁。卡玛娜 不喜欢穿衣服, 不喜欢穿衣服,给她穿上衣服她 就撕下来;用四肢爬行, 就撕下来;用四肢爬行,喜欢白 天缩在黑暗的角落里睡觉, 天缩在黑暗的角落里睡觉,夜里 则象狼一样嚎叫,四处游荡, 则象狼一样嚎叫,四处游荡,想 逃回丛林。 逃回丛林。她有许多特征都和狼 一样,嗅觉特别灵敏, 一样,嗅觉特别灵敏,用鼻子四 处嗅闻寻找食物。喜欢吃生肉, 处嗅闻寻找食物。喜欢吃生肉, 而且吃的时候要把肉扔在地上才 不用手拿,也不吃素食。 吃,不用手拿,也不吃素食。牙 齿特别尖利,耳朵还能抖动。 齿特别尖利,耳朵还能抖动。她 十五岁时的智力水平大致相当于 三岁半的儿童。 三岁半的儿童。
D
6.无论是中国道教的玉皇大帝,还是佛教的罗汉,基督的上 无论是中国道教的玉皇大帝,还是佛教的罗汉, 它们既具有人的外貌,又具有人的思想感情, 帝,它们既具有人的外貌,又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并且按照人 的行为方式来活动。玉皇大帝的外貌酷似汉族人, 的行为方式来活动。玉皇大帝的外貌酷似汉族人,上帝的外貌 像西方人。上述材料说明() 像西方人。上述材料说明() A A.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B.宗教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C.客观世界中存在上帝和玉皇大帝等生灵 D.上帝和玉皇大帝观念是人脑自生的
我们认识了世界后, 我们认识了世界后,我们的意识是否就 完成任务了呢? 完成任务了呢?
二、人能够能动地 改造 世界
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学习目标: 1.意识的本质(B) 2.意识的作用(B) 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C)
复习回顾
(1)自然界是物质的 (2)人类社会的产生、存 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具 有客观性 (3)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 物质的产物
世界的真正 统一性就在 于其物质性
意识的本质是什么?与物质是什么关系呢?
能动地改造世界
二、意识的作用
•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表现:
正确的意识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错误的意识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世锦赛100米飞鱼大战 宁泽涛夺冠
你是如中何国理女解排体捧育起精世神界的?杯它冠有军何意义?
二、意识的作用
原材料
加工厂
产品
客观 通过实践 人的 事物 作用于 感官
信息
传输 人脑
加工 意识
形成
思考: 随着科技的发展,世界上不存在上帝佛祖和
各路神仙已成广泛共识,那么,人们头脑中的宗 教观念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吗?
一、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起源) 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生理基础) 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内容) (1)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 (2)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反射
无条件反射 第一信号系统
条件反射 第二信号系统
人和动 物共有
人所特有
意识就是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产生的反映
一、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起源) 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生理基础)
思考:有了人脑,就能产生意识吗?
案例:狼孩、猪孩
高中政治 必修四哲学生活第二单元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注意: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 客观事物的反映。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
起源
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生理基础 人脑的机能
内容
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
本质 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依赖于物质; 物质是本原; 意识是派生。
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知识,分析D 县注重文化 建设的意义。(12分)
小试牛刀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D 县突出文化成果共享是为了乐民.育民. 惠民。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D 县主动创造性丰富 新村建设内涵,自觉选择地域文化总体定位。 ③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D 县突出文化塑造功能,D 县突出文化引领当地新农村建设。 ④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D县突出文化塑造 功能,能提振农民建设气神。
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
如何区分意识的三个特点
1.目的性、计划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在行 动之前还要确定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例如:人们会在脑海里带着一 个具体的方案、设计图形去建筑房屋。 2.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有选择的,不是简单的“复制”,并 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例如:辽阔的天空,一只小鸟正来回飞着。 “它真自由,可以无拘无束地飞向自己想去的地方。”说这话的,是一个倚窗 怀春的少女。“它真辛苦,寻寻觅觅地扑腾着,只为觅一口食”说这话的,是 一个扛着锄头不干活的懒汉。 3.主动创造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不仅能反映事物 的外部现象,而且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够反映当前的对象,而且 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者幻想的世界。例如:马克 思早在一百多年前就预言,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 的,人类必将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高中政治复习 生活与哲学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课件人教版
注意的几个误区
误区六、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 注意: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存在,是客观的,
但它的形式是主观贩。在意识中体现了主观形 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
高考真题
(2007年重庆卷30)图7是一幅题为“晚了一步”的漫画。
漫画内三句话中的“想”字,体现的是
A.认识的计划性
B.认识的目的性
C.认识的预见性
D.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高考真题
(2007全国卷Ⅰ28)2007年年初,台湾省南部海域 地震造成海底光缆大范围严重损坏,中国电信部门在 第一时间启动了海缆故障应急预案,使用机器人潜入 海底排除故障,通讯得以恢复正常。使用机器人排除 海缆故障的事例表明
①机器人能延伸人的某些肢体功能 ②机器人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人工制造物 ③人有不可克服的局限性,机器人有更好的环境适应
性 ④机器人可在某些功能上超越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高考真题
(2009上海卷14). “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 托勒密通过长期观测和研究提出来的。在此基础上哥 白尼通过进一步的观测和研究,提出了“日心说”, 推翻了托勒密的结论。这一著名的科学史实证明
A.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来源于客观世界 B.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来源于主观世界 C.正确意识来源于主观世界,错误意识来源于客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而人只有生活在一定 的社会环境中,客观存在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作用于人 脑,人脑才会形成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这才有了意识。
4.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世界先于人的意
识而存在,意识不过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物 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生活与哲学》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秘 第一框 意识的本质
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1)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 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动物的脑不会产生意识
思考:
为什么呢?我们来看人脑的 结构
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为什么不同于动物的脑?
从古猿到人的进化中脑量的变化
人脑与动物脑对比表
人脑 动物脑
重量
1500克 占体重的1/50
黑猩猩400克 大猩猩500克 大象6000克,占体重的 1/1000
思考:
正确的思想意识是人 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但错误的意识是否也是 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宗教观念的形成
(2)无论是正确的 意识还是错误的意 识,都是人脑对客 观存在的反映。
从意识的本质 和内容来看
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1)意识的形成离不开人脑,又离不开被 反映的客观存在。 (2)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 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意识产生的前提:
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 应、感觉和心理)
思考:人跟动物都是物质形态,也都是生物 为什么动物的心理最终没有发展成人的意识?
因为一般的动物不会劳动
(2)意识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
劳 动 促 使 人 思 考 问 题
劳动工具的不断进步更说明了这一点。
原因:
意识的产生还有一个重要的条件,这就是社会 和劳动。意识是劳动的产物,是社派生的,物质决定意 识。 起源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
的产物
意识
本 质
生理基础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内容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测一测:
1.(2016新课标Ⅲ)中国旧体诗多以中原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活为 题材。进入近代,随着人员交往,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旧 体诗出现了反映西方社会生活的内容,如“地冷宜亲火,楼 高可摘星”反映伦敦的阴冷气候和城市风貌;“开函喜动色, 分明是君容”反映照片给远方亲人带来的喜悦。从中国旧体 诗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 C ①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上是人的反应方式的变化 ②没有被 反映者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 ③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 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 ④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 实践的变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第二单元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
妙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
一、高考考点。
1、了解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了解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3、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4、理解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5、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
6、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7、理解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
二、知识梳理。
1、意识的本质。
(1)起源:
(2)生理基础:
(3)内容:
2、意识的能动作用。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能够反映物质)
①
②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物质)
①
②
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要求我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起来。
[总结]
[唯物论]知识结构
[唯物论]基本原理及方法论
1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原理(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原理表述】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方法论意义】从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反对“上帝创世说”。
2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原理表述】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方法论意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从主观出发。
3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的原理
【原理表述】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意义】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表述】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性。
意识不仅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且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意义】正确处理主客观关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5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表述】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世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方法论意义】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尊重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唯物论]易混知识辨别
1.世界观≠哲学;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物质的具体形态≠物质,改变物质具体形态≠创造物质
3.物质的唯一特征(客观实在性)≠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
4.人类社会的发展受人的主观意志决定。
(英雄人物决定历史的发展)(×)
5.意识的反作用≠意识促进事物发展(或阻碍事物发展)(×)
6.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意识都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7.错误的意识不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只有正确的意识才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8.精神可以变物质≠精神本身变物质
9.主观符合客观≠客观符合主观
10.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1.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三、巩固练习
1、“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这首唐诗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只有正确的意识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B.要使主观符合客观,就必须从实际出发
C.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反映
D.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认识才是正确的认识
2、列宁说:“马克思主义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实际,而不应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
”这说明()
A.理论不能成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 B理论总是过时的,错误的
C任何时候我们的工作都要注意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
D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是有限的
3、《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用马车送粮,《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七十二变,就是变不出一辆坦克车。
这是因为()
A.人们的立场不同,对事物的认识不同 B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
C.人们的思想认识是不断发生变化的 D古代文学家的联想能力不强
4、“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
”这两句话揭示的哲学道理是()
A.尊重客观规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B.要善于承认矛盾,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C.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5.毛泽东同志对“实事求是”作过科学的解释,其中“是”是指事物的()A.客观性 B.规律性 C.联系性 D. 可知性
6.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规律具有客观性。
规律的客观性根源于
A.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确性 B.规律不能经常性地被创造和改造
C.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需要条件 D.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7、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
8、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惟一标准是()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B.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本原的不同回答
C.承认物质的决定作用,又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 D.重视物质生活还是重视精神生活9、“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是()
A.唯心主义观点 B.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法观点 D.形而上学观点
10“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意识是自然界的产物 B.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C.意识和物质没有本质的区别. D.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11、现在的星空,“昨夜星辰”又添新客,人造地球卫星、空间站、太空探测器等“人造星辰”悠然转动运行;现在的地面,人工湖,人工林已不罕见,可谓莽原缠玉带,高峡出平湖,荒山披绿装,沙漠变良田。
这些事实说明()
A.人的意识能够直接改变客观事物 B.人的意识能够与任何事物相互作用
C.人的意识能够指导实践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
D 人的意识能够使客观世界按照人的任何意志发生变化
12.著名哲学家费尔巴哈说:“如果上帝的观念是鸟类创造的,那么,上帝一定是长着羽毛的动物;假如牛能绘画,那么,画出来的上帝一定是头牛。
”这段话告诉我们()A.上帝观念是人和动物共有的 B.上帝观念是各不相同、千差万别的
C.宗教观念源于人类的社会生活 D.不同的认识主体对事物的反映不同
13、某贫困地区领导认为,脱贫不能仅*政府救济,更要自力更生。
他们根据其他地区“无工不富”的经验,建起了一些小型机械厂,但由于原材料和资金缺乏,结果收效甚微。
经过认真分析,他们认识到该地区山场面积大,适宜发展林果业和养殖业,于是因地制宜种起了果树、中药材,饲养起牛、羊、家兔等,经济情况很快有了改观。
在此基础上,他们又办起果品肉类加工厂,几年就摆脱贫困,走上了致富之路。
该地区在脱贫过程中是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