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方法 PPT
合集下载
国际服务贸易的方式、范围与特点PPT课件( 32页)
![国际服务贸易的方式、范围与特点PPT课件( 32页)](https://img.taocdn.com/s3/m/9bec34fa2cc58bd63186bdc1.png)
服务贸易是指由或代表其他缔约方的一个人,
在其境内或进入一缔约方提供所指定的一项服 务。
二、国际服务贸易的方式
世界贸易组织(WTO)《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 将国际服务贸易按提供方式划分为四种方式:
跨境交付(mode 1):Cross border supply 境外消费(mode 2):Consumption abroad 商业存在(mode 3):Commercial presence 自然人流动(mode 4):Presence of natural persons
•
6、无论你正遭遇着什么,你都要从落魄中站起来重振旗鼓,要继续保持热忱,要继续保持微笑,就像从未受伤过一样。
•
7、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
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
请阐述世界总体或任意一个国家服务贸易发展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得慢,而是你努力的不够多。
•
2、孤单一人的时间使自己变得优秀,给来的人一个惊喜,也给自己一个好的交代。
•
3、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所以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相应地,一国(地区)消费者购买他国(地区 )劳动力提供服务的过程构成服务的进口。
各国的服务进出口活动便构成国际服务贸易。
国际服务贸易:跨越国界进行服务交 易的商业活动。包括 服务输出(出口) 服务输入(进口)
一、国际服务贸易的含义
《美国和加拿大自由贸易协定》(FTA)定义:
第三国贸易——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移动到第三国 而提供的服务。 (“自然人移动”的一部分)
在其境内或进入一缔约方提供所指定的一项服 务。
二、国际服务贸易的方式
世界贸易组织(WTO)《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 将国际服务贸易按提供方式划分为四种方式:
跨境交付(mode 1):Cross border supply 境外消费(mode 2):Consumption abroad 商业存在(mode 3):Commercial presence 自然人流动(mode 4):Presence of natural persons
•
6、无论你正遭遇着什么,你都要从落魄中站起来重振旗鼓,要继续保持热忱,要继续保持微笑,就像从未受伤过一样。
•
7、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
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
请阐述世界总体或任意一个国家服务贸易发展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得慢,而是你努力的不够多。
•
2、孤单一人的时间使自己变得优秀,给来的人一个惊喜,也给自己一个好的交代。
•
3、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所以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相应地,一国(地区)消费者购买他国(地区 )劳动力提供服务的过程构成服务的进口。
各国的服务进出口活动便构成国际服务贸易。
国际服务贸易:跨越国界进行服务交 易的商业活动。包括 服务输出(出口) 服务输入(进口)
一、国际服务贸易的含义
《美国和加拿大自由贸易协定》(FTA)定义:
第三国贸易——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移动到第三国 而提供的服务。 (“自然人移动”的一部分)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PPT参考课件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PPT参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d6eaa3fe009581b6bd9ebfa.png)
2021/3/10
授课:XXX
10
(二)服务贸易对比较优势理论的挑战 生产要素范围广泛化 生产要素在区域间或国家间具有流动性 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是服务贸易产生的现实动因 服务贸易的成本由供给和需求双方共同决定 各国的市场结构和国内管理环境对服务贸易产生影响 技术是影响服务贸易的内生变量 服务贸易的竞争优势依赖于关联产业 企业组织影响服务贸易竞争力
2021/3/10
授课:XXX
14
(二)迪尔多夫模型
在 1984年,迪尔多夫率先成功地利用传统的2-2-2 赫克谢尔-俄林模型探讨服务贸易比较优势。
2021/3/10
授课:XXX
11
(三)比较优势对服务贸易的适用性
1.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制约服务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2.比较优势决定了服务贸易的格局
3.比较优势影响服务贸易的国际价格
4.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
服务贸易比较优势主要有自然禀赋、地理位置、文化 传统、公司策略与服务基础设施、人力资本、政府管 理体制等。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要素禀赋理论) 技术差距论(模仿滞后假说)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动态的比较优势)
2021/3/10
授课:XXX
2
一、比较优势理论适用于服务贸易 (一)代表人物 1981年,萨皮尔(A.Sapir)和卢茨(Lutz) 1986年,拉尔(Lall) 1991年 法尔维Falvey和格默尔Gemmell 理查德.库伯(Richard Kump)
2021/3/10
授课:XXX
9
总的说来,第三种观点得到了国外学术界较多的认可。国 际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服务贸易作为国际贸易的一 种形式,国际贸易理论是可以适用的。但是,由于服务贸 易具有许多货物贸易所不具备的特征,在运用以后者为实 践基础的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来解释前者时,必须对之进行 适当的修正。
国际服务贸易法PPT课件
![国际服务贸易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dec6f8aa8956bec0975e3db.png)
.
10
个人观点供参考,欢迎讨论!
服务提供的形式为四种,分别为跨境提供、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 存在是根据服务提供者与消费者在服务提供时的地理位置或来源划分的,某种 特定交易可能有不止一种的服务提供方式。
.
7
第二节 服务贸易总协定
三、《服务贸易总协定》的一般义务 《服务贸易总协定》的第二部分规定了一般义务,
包括: (一)最惠国待遇; (二)透明度; (三)相互承认标准; (四)垄断和专营服务提供者及其他限制竞争的商
业惯例; (五)一般义务的例外
.
承诺
(一)市场准入。 (二)国民待遇。 (三)逐步自由化
.
9
第二节 服务贸易总协定
五、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影响 (一)制定了服务贸易领域的国际行为规则 (二)促进了国际服务贸易的自由化 (三)将推动国际服务贸易的繁荣发展
第八章 国际服务贸易法
.
1
第八章 国际服务贸易法 (结构)
第一节 国际服务贸易概述
第二节 服务贸易总协定
.
2
第一节 国际服务贸易概述
一、服务的概念和种类
国际上并没有统一的有关服务的定义,一般认为服 务是指人类以提供活劳动的方式来满足生产和生活 的各种需要的一切经济活动。 GATS采用列举的方 法,列出了12个服务部门种类:职业(包括专业与 计算机)服务、通讯服务、建筑与工程服务、分销 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保险与银行) 服务、医疗服务、旅游服务、娱乐文化与体育服务、 运输服务和其他服务。此外了还列举了155个分类。
.
4
第一节 国际服务贸易概述
三、国际服务贸易法
国际服务贸易法是调整国际服务贸易法律关系的法 律规范的总和。在其法律渊源上,包含国际条约、 国内立法和国际惯例等几种形式。
国际服务贸易ppt课件
![国际服务贸易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2ea2551b9d528ea80c77972.png)
Real Estate and Rental and Leasing Professional,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Services
Business services
Management of Companies and Enterprises
Administrative and Support and Waste Management and Remediation Services
《服务贸易总协定》涉及的服务范围
部门 商务服务
通讯服务 建筑和相关工程服务 分销服务
教育服务 环境服务
金融服务 与健康相关的服务和 社会服务 旅游和旅游相关服务 娱乐、文化和体育服 务(视听服务除外) 运输服务
其他未包括的服务
分部门 专业服务、计算机及相关服务、研究和开发服务、房地产服务、租赁 服务、其他商务服务 邮政服务、速递服务、电信服务、视听服务、其他
面向对象不同。第三产业的概念主要针对国内经济的; 而服务业的概念是面向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
精选课件
17
二、服务业的分类
1、三次产业分类法 2、标准产业分类法(SIC) 3、北美产业分类体系(NAICS) 4、我国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方法
精选课件
18
1、三次产业分类法
第一次产业,即农业和畜牧业,主要提供满足最基本 生产需要的食物;
佣金代理服务、批发服务、零售服务、特许经营、无固定地点的批发 和零售 初等、中等、高等、成人教育服务和其他教育服务 排污服务、废物处理服务、卫生和类似服务、自然和风景保护服务、 其他环境保护服务 保险和保险相关服务、银行和其他金融服务、证券服务
饭店和餐馆、旅行社、导游服务、其他 文娱服务、新闻社服务、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和其他文化服务、 体育和其他娱乐服务、其他 海运服务、内河运输服务、航空运输服务、航天运输服务、铁路运输 服务、公路运输服务、管道运输服务、运输辅助服务、其他
第二章国际服务贸易的分类与统计
![第二章国际服务贸易的分类与统计](https://img.taocdn.com/s3/m/968aa3f7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d3.png)
第二章 国际服务贸易的统计与分类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服务贸易的分类
一、按照WTO标准分类 二、按操作性统计分类 三、按照理论逻辑分类 第二节 服务贸易统计 一、国际收支统计〔BOP〕 二、外国附属机构统计〔FATS〕 三、中国服务贸易统计
第一节 服务贸易分类
一、按照WTO标准分类
关于服务贸易的分类,联合国贸发组织、国际货币基 金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分别有相同或类似的分类。由于 WTO关于服务贸易的分类法已为各国普遍接受,因此在国 际服务贸易中,采用《服务贸易总协定》项下的分类已成 为一种惯例,而且成员也是按照该方法进行承诺的。
三、按照理论逻辑分类
〔一〕以是否伴随商品贸易为标准
1.国际追加服务贸易
国际追加服务同有形货品的国际贸易和国际 投资之间有着不可别离的密切联系。在逻辑上, 国际追加服务贸易其实是分配服务的国际化延伸 ,它本身并不向其需求者提供直接的、独立的服 务效用,而是围绕着货品的核心效用而衍生、追 加或附加的派生效用。
将服务贸易分为两类: 一是要素服务贸易 二是非要素服务贸易
国际收支帐户的基本结构〔IMF格式〕
2012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
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
2012年中国国际收支基本状况
2012 年,国际收支呈现经常工程顺差、资本 和金融工程逆差的格局。其中,经常工程顺差 1931 亿美元,较2011 年增长42%,与GDP 之比为 2.3%,保持在国际公认的合理水平之内;资本和 金融工程逆差168 亿美元,2011 年为顺差2655 亿美元。2012 年末,我国外汇储藏余额为33116 亿美元,较2011 年末增长1304 亿美元。
〔3〕下游阶段
要求的追加服务工程包括广告、运输、商品使用指导、退货索赔 保证以及供给替换零件等一系列售后服务。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服务贸易的分类
一、按照WTO标准分类 二、按操作性统计分类 三、按照理论逻辑分类 第二节 服务贸易统计 一、国际收支统计〔BOP〕 二、外国附属机构统计〔FATS〕 三、中国服务贸易统计
第一节 服务贸易分类
一、按照WTO标准分类
关于服务贸易的分类,联合国贸发组织、国际货币基 金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分别有相同或类似的分类。由于 WTO关于服务贸易的分类法已为各国普遍接受,因此在国 际服务贸易中,采用《服务贸易总协定》项下的分类已成 为一种惯例,而且成员也是按照该方法进行承诺的。
三、按照理论逻辑分类
〔一〕以是否伴随商品贸易为标准
1.国际追加服务贸易
国际追加服务同有形货品的国际贸易和国际 投资之间有着不可别离的密切联系。在逻辑上, 国际追加服务贸易其实是分配服务的国际化延伸 ,它本身并不向其需求者提供直接的、独立的服 务效用,而是围绕着货品的核心效用而衍生、追 加或附加的派生效用。
将服务贸易分为两类: 一是要素服务贸易 二是非要素服务贸易
国际收支帐户的基本结构〔IMF格式〕
2012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
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
2012年中国国际收支基本状况
2012 年,国际收支呈现经常工程顺差、资本 和金融工程逆差的格局。其中,经常工程顺差 1931 亿美元,较2011 年增长42%,与GDP 之比为 2.3%,保持在国际公认的合理水平之内;资本和 金融工程逆差168 亿美元,2011 年为顺差2655 亿美元。2012 年末,我国外汇储藏余额为33116 亿美元,较2011 年末增长1304 亿美元。
〔3〕下游阶段
要求的追加服务工程包括广告、运输、商品使用指导、退货索赔 保证以及供给替换零件等一系列售后服务。
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概念讲义PPT课件
![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概念讲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2158f85011ca300a7c39010.png)
国际服务贸易 章节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概念 国际服务贸易的实践发展 国际服务贸易的多边体制 国际服务贸易政策 国际服务贸易壁垒 服务贸易产业概述 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
2021/7/28
1
第一章 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服务的定义和特点 第二节 服务业的定义与分类 第三节 国际服务贸易的概念与分类 第四节 服务贸易与商品贸易的异同 第五节 国际服务贸易的统计方法
对商品实物具有补充作用的服务:这类服务对商 品
价值的实现具有补充与辅助功能。
对商品实物形态具有替代功能的服务:这类服务 伴
随有形商品的移动,但又不是一般的商品贸易,不
似商品贸易实现了商品所有权的转移,只是向服务
消费者提供服务。
具有商品属性却与其它商品无关联的服务:这类服
务的销售并不需要其他商品补充才能实现。
25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2006年
项
目
行次
差额
一.经常项目
1
249,865,995
A.货物和服务
2
208,912,147
a.货物
3
217,746,060
b.服务
4
-8,833,913
1.运输
5
-13,353,741
2.旅游
6
9,627,296
3.通讯服务
7
-26,202
4.建筑服务
8
702,918
2021/7/28
12
二、服务业的分类 2、标准产业分类法(SIC)
标准产业分法是为统一各国国民经济统计口径,由联 合国颁布《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学索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概念 国际服务贸易的实践发展 国际服务贸易的多边体制 国际服务贸易政策 国际服务贸易壁垒 服务贸易产业概述 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
2021/7/28
1
第一章 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服务的定义和特点 第二节 服务业的定义与分类 第三节 国际服务贸易的概念与分类 第四节 服务贸易与商品贸易的异同 第五节 国际服务贸易的统计方法
对商品实物具有补充作用的服务:这类服务对商 品
价值的实现具有补充与辅助功能。
对商品实物形态具有替代功能的服务:这类服务 伴
随有形商品的移动,但又不是一般的商品贸易,不
似商品贸易实现了商品所有权的转移,只是向服务
消费者提供服务。
具有商品属性却与其它商品无关联的服务:这类服
务的销售并不需要其他商品补充才能实现。
25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2006年
项
目
行次
差额
一.经常项目
1
249,865,995
A.货物和服务
2
208,912,147
a.货物
3
217,746,060
b.服务
4
-8,833,913
1.运输
5
-13,353,741
2.旅游
6
9,627,296
3.通讯服务
7
-26,202
4.建筑服务
8
702,918
2021/7/28
12
二、服务业的分类 2、标准产业分类法(SIC)
标准产业分法是为统一各国国民经济统计口径,由联 合国颁布《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学索引》
最新第2章 国际服务贸易发展PPT课件
![最新第2章 国际服务贸易发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c88c50d4afe04a1b171dea3.png)
“锁住型”追加服务
“自由型”追加服务
追加服务是有形商品的国际贸易和国际投 资的延伸,可分为三个阶段: 上游阶段:可行性研究、风险资本筹集、 市场调研、产品设计等; 中游阶段:质量控制和检验、设备租赁、 产品养护、会计、人员培训等; 下游阶段:商品运输、退货索赔等
二、国际服务贸易统计
由于服务产业本身复杂多样,定义起来比较困难, 从而使服务贸易统计错综复杂。
的交易,核心是其中的非跨境商品和服
务交易。
FAT统计示意图:
母国
东道国
其他第三国
商品与服务 的跨境交易
外国附属机构 FAT
商品与服务 的跨境交易
居民
居民 居民
(核心是非跨境交易)
BOP定义的服务与FAT统计之间虽互 为补充,却不能简单相加。原因在于:
1.FAT统计与BOP统计的范围、内容 和记录原则不同。
1998-2000年全球运输服务贸易的平均增 长率为2%,旅游服务贸易占6.5%,而金 融、电信占7.4%,2003-2006年新型服务 贸易占49.7%。
发达国家基本实现服务化,服务业产值 占GDP、服务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 数比重已超过65%,服务贸易额占全球 服务贸易总额的70%以上。发达国家在 服务贸易中的比较优势是服务贸易发展 的主要动力,它们通过世界贸易组织积 极推动服务贸易实现全球化和自由化。 同时,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也决定了这 一点。
思考题
1、国际货物贸易与国际服务贸易之间有 何关联?
2、国际服务贸易的BOP统计与FAT统计 各自的适用范围。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38
第2章 国际服务贸易发展
第一节 服务贸易与服务贸易统计
一、服务贸易 二、国际服务贸易统计
服务贸易完整ppt课件
![服务贸易完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2e257630975f46526d3e102.png)
(2)识记并领会国际服务贸易分类、领会并评价国际 服务贸易的统计方法——BOP与FAT统计。
(3)领会、评价服务贸易相关理论的基本原理——比 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在服务贸易领域的适用性。
(4)领会、综合并评价服务贸易对经济发展的效应— —“服务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理论及影响经济福 利分配、产业结构升级、技术进步、资源配置等其他 效应。
动(关系)规律性。 “服务贸易活动”,是指国际间的服务交换 “服务贸易关系”,是指如何调整一国的对外服务贸
易关系,以及如何协调各国间的服务贸易关系 “规律性”,一是指国际服务贸易成因及其发展变化
的客观规律,二是指一国的对外服务贸易与国内经济 发展关系的规律性。
.
(二)国际服务贸易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1.国际服务贸易与国际贸易学的关系 国际贸易学研究国际贸易活动(关系)的规律性。这
.
国际服务贸易的研究方法
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 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 历史与逻辑相结合 系统分析的方法
.
国际服务贸易的考核要求
平时成绩 20%
出勤 10% 个人作业10%
期末成绩80%
.
第一节 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概念
成员的境内向另一成员境内的消费者提供服务。 境外消费(Consumption Abroad) 服务的提供者在
一成员的境内向来自另一成员的消费者提供服务。 商业存在(Commercial Presence) 一成员的服务提
供者在另一成员境内设立商业机构或专业机构,为后 者境内的消费者提供服务。 自然人流动(Movement of Personnel) 一成员的服务无 提供者以自然人身份进入另一成员的境内提供服务。
(3)领会、评价服务贸易相关理论的基本原理——比 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在服务贸易领域的适用性。
(4)领会、综合并评价服务贸易对经济发展的效应— —“服务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理论及影响经济福 利分配、产业结构升级、技术进步、资源配置等其他 效应。
动(关系)规律性。 “服务贸易活动”,是指国际间的服务交换 “服务贸易关系”,是指如何调整一国的对外服务贸
易关系,以及如何协调各国间的服务贸易关系 “规律性”,一是指国际服务贸易成因及其发展变化
的客观规律,二是指一国的对外服务贸易与国内经济 发展关系的规律性。
.
(二)国际服务贸易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1.国际服务贸易与国际贸易学的关系 国际贸易学研究国际贸易活动(关系)的规律性。这
.
国际服务贸易的研究方法
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 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 历史与逻辑相结合 系统分析的方法
.
国际服务贸易的考核要求
平时成绩 20%
出勤 10% 个人作业10%
期末成绩80%
.
第一节 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概念
成员的境内向另一成员境内的消费者提供服务。 境外消费(Consumption Abroad) 服务的提供者在
一成员的境内向来自另一成员的消费者提供服务。 商业存在(Commercial Presence) 一成员的服务提
供者在另一成员境内设立商业机构或专业机构,为后 者境内的消费者提供服务。 自然人流动(Movement of Personnel) 一成员的服务无 提供者以自然人身份进入另一成员的境内提供服务。
国际服务贸易统计——BOP服务贸易统计方法
![国际服务贸易统计——BOP服务贸易统计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1cbff60eff9aef8951e0667.png)
国际 经 济 比较 统 计 的基本方法、国际 竞 争力 统 计 基本概念与评 价方法
国际贸易统计
商品、服务 其他经济联系和往来
他国
商品、服务 其他经济联系和往来
本国
他国
他国
商品、服务 其他经济联系和往来
国际贸易
一、国际商品贸易统计
(一)国际商品贸易统计的基本问题 1. 概念、定义和分类
货物进口
经济领土
对服务 的统计
与模式 4 有关 的资金流量
对 FDI 的统计
12 类标 准服务
雇员报酬
工人汇款
直接投资
(三)国外分支机构服务贸易统计方法
测算服务供应商通过设在国外市场的分支机构而实 现的境外商业存在,与 FDI 统计紧密相关
进进口口FFAATTSS
出出口口FFAATTSS
FATS 变量的确定
此外,在现有的统计框架和未被 BOP 服务贸易概念 包括在内的《服务贸易总协定》模式 4 服务之间无 法建立简 单 的对 应 关系
自然人与贸易有关的流动已经形成在新概念基础上 收集信息的需要这在贸易中按模式 4 交付服务是一个 新概念,必须 首先做出定义 ,然后必须 为 它的测 算 研究制定出一个新的统 计 框架
2 .交易的记录时间
贷方
交易
一国的国际收支
贸易
借方
出口
一国的常住单位
进口
3 .记账单位和折算方法
中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一般采用美元和人民币两 种记账单位分别编制
把交易价值折算为记账单位的最适当汇率是进行 交易时的通行市场汇率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
1
经常账户
货物和服务 初次收入 二次收入
2
资本账户 非生产资产的
国际贸易统计
商品、服务 其他经济联系和往来
他国
商品、服务 其他经济联系和往来
本国
他国
他国
商品、服务 其他经济联系和往来
国际贸易
一、国际商品贸易统计
(一)国际商品贸易统计的基本问题 1. 概念、定义和分类
货物进口
经济领土
对服务 的统计
与模式 4 有关 的资金流量
对 FDI 的统计
12 类标 准服务
雇员报酬
工人汇款
直接投资
(三)国外分支机构服务贸易统计方法
测算服务供应商通过设在国外市场的分支机构而实 现的境外商业存在,与 FDI 统计紧密相关
进进口口FFAATTSS
出出口口FFAATTSS
FATS 变量的确定
此外,在现有的统计框架和未被 BOP 服务贸易概念 包括在内的《服务贸易总协定》模式 4 服务之间无 法建立简 单 的对 应 关系
自然人与贸易有关的流动已经形成在新概念基础上 收集信息的需要这在贸易中按模式 4 交付服务是一个 新概念,必须 首先做出定义 ,然后必须 为 它的测 算 研究制定出一个新的统 计 框架
2 .交易的记录时间
贷方
交易
一国的国际收支
贸易
借方
出口
一国的常住单位
进口
3 .记账单位和折算方法
中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一般采用美元和人民币两 种记账单位分别编制
把交易价值折算为记账单位的最适当汇率是进行 交易时的通行市场汇率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
1
经常账户
货物和服务 初次收入 二次收入
2
资本账户 非生产资产的
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方法PPT优秀课件
![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方法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3e54beb192e45361166f589.png)
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方法
1
服务经济 服务 服务的分类 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方法
2
服务经济
服务经济是指服务经济产值在GDP中的相对比重超过60% 的一种经济状态,或者说,服务经济是指服务经济中的 就业人数在整个国民经济就业人数中的相对比重超过 60%的一种经济态势。
现代服务经济产生于工业化高度发展的阶段,是依托信 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而发展起来的,现代服务经济的 发达程度已经成为衡量区域现代化、国防化和竞争力的 重要标志之一,是区域经济新的极具潜力的增长点。
《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BPM5) 在“服务”概念上沿 用《1993国民账户体系》(1993SNA)中服务的概念。明确 区分了国际服务交易和收入交易,从而使得基于国际收支 的定义与国民经济核算的定义统一起来。
BPM5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在“经常项目”中的“服务”子
项却记录了某些货物在内,在一些情况下,“货物”项下
巴斯夏(《和谐经济学》): “这(劳务)是一种努力,对于甲来说,劳务是他付出的努力,对于 乙来说,劳务则是需要和满足“ 1、劳务必须含有转让的意思,因为劳务不被人接受也就不可能提供; 2、劳务包含努力的意思,但不去判断价值同努力是否成比例; 3、服务也是资本,是物; 4、衡量服务有两个尺度:一是提供服务的人的努力和紧张程度;二是
研发、设计、
技
娱乐休闲、旅游、
术咨询、会计、 文化艺术、饮食、
法律、工程和 房地产、医疗、
建
教育
筑服务、广告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政府服务、公益服务、 义务教育、社会福利部
门、公立医院等
特点
收入弹性 劳动生 产率
可以实现标准化 不明确
可以提高
就业
1
服务经济 服务 服务的分类 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方法
2
服务经济
服务经济是指服务经济产值在GDP中的相对比重超过60% 的一种经济状态,或者说,服务经济是指服务经济中的 就业人数在整个国民经济就业人数中的相对比重超过 60%的一种经济态势。
现代服务经济产生于工业化高度发展的阶段,是依托信 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而发展起来的,现代服务经济的 发达程度已经成为衡量区域现代化、国防化和竞争力的 重要标志之一,是区域经济新的极具潜力的增长点。
《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BPM5) 在“服务”概念上沿 用《1993国民账户体系》(1993SNA)中服务的概念。明确 区分了国际服务交易和收入交易,从而使得基于国际收支 的定义与国民经济核算的定义统一起来。
BPM5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在“经常项目”中的“服务”子
项却记录了某些货物在内,在一些情况下,“货物”项下
巴斯夏(《和谐经济学》): “这(劳务)是一种努力,对于甲来说,劳务是他付出的努力,对于 乙来说,劳务则是需要和满足“ 1、劳务必须含有转让的意思,因为劳务不被人接受也就不可能提供; 2、劳务包含努力的意思,但不去判断价值同努力是否成比例; 3、服务也是资本,是物; 4、衡量服务有两个尺度:一是提供服务的人的努力和紧张程度;二是
研发、设计、
技
娱乐休闲、旅游、
术咨询、会计、 文化艺术、饮食、
法律、工程和 房地产、医疗、
建
教育
筑服务、广告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政府服务、公益服务、 义务教育、社会福利部
门、公立医院等
特点
收入弹性 劳动生 产率
可以实现标准化 不明确
可以提高
就业
第1章 国际服务贸易概述 《国际服务贸易》PPT课件
![第1章 国际服务贸易概述 《国际服务贸易》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60f526f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f3.png)
1.4国际服务贸易统计
❖ 1.4.1国际服务贸易统计类型
❖ 1.服务贸易的国际收支统计
❖ 国际收支统计以国际收支平衡表(BOP) 的编制为核心,是系统记录一国对外经济 关系的重要统计工具,也是第二次世界大 战后在国际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的统计体 系。
❖ 2.WTO在《服务贸易总协定》中定义的服务 贸易统计
❖ (4)服务业这一概念比第三产业更严谨、更科学、更有规 定性。
❖ 1.1.3服务贸易 ❖ 1.服务贸易及分类 ❖ 服务贸易是指将服务作为商品进行交易或
等价交换的活动。服务贸易有三个基本类 型: ❖ (1)要素服务贸易。提供要素(劳动力、 技术、资本等)的服务贸易称为要素服务 贸易。 ❖ (2)人员和商品流动引起的服务贸易。这 是一种随着商品和人员的流动而产生的一 种服务贸易,有人称之为追加性服务。 ❖ (3)物化服务贸易。物化服务贸易就是将 服务物质化。
❖ 服务业在发达国家经济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 位。
❖ 1.2.2发展中国家服务业、服务贸易与经济 发展
❖ 发展中国家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仍然 较低,目前,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服务业 产值约占GDP的45%~60%,低收入发展 中国家约为35%~45%,服务业就业人数 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与产值在GDP中的比 重基本相当,但稍低一些。
❖ 从总体上看,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服务贸易 规模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要小的多,但近 30年来,它们的服务贸易已经有了明显的 上升。
❖ 发展中国家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结构的变化 趋势要比发达国家明显得多,其劣势也明 显得多。服务贸易在多数发展中国家发展 缓慢。
1.3 国际服务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 1.3.1国际服务贸易的产生及第二次世界大战 前的国际服务贸易
国际服务贸易ppt完整版ch6 国际服务贸易规则
![国际服务贸易ppt完整版ch6 国际服务贸易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50f3ee194431b90d6c85c7f7.png)
3、GATS的意义
总体上,
GATS的签订是国际服务贸易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 碑,它扩大了全球贸易体制的涵盖领域,初步形成了 制定规则、组织谈判、解决争端三位一体的全球服务 贸易协调与管理体系。 通过规则约束、减让谈判、保障条款、惩戒措施等形 成一套有效的运作机制,对扫除国际服务贸易壁垒, 推动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例外与豁免: 两个例外:
边境服务贸易 经济一体化
关于豁免: 程序性规定与预先声明
未规定可实行“豁免”的实质性要件,而只是作了程序 方面的规定。 各成员方可在世界贸易组织协议生效之前一次性提出 自己的“豁免”清单;之后的任何“豁免”都必须按照世 界贸易组织协议第9条第3款规定的程序办理。
具体规定:
1. 立即公布相关措施 2. 每年向理事会报告新的或更改的措施。 3. 设立咨询点
关于机密资料
不要求任何成员提供那些一旦泄露会阻碍法律的实施 或有害于公众利益,或损害包括国营或私营企业合法 商业利益的机密资料。
发展中国家的更多参与
与货物贸易的发展中国家差别待遇原则相比较,发展中国家 在服务贸易中享有更多的差别待遇,以尽快提高国际服务贸 易的整体水平。 具体地, 必须充分尊重成员在整体与个体服务部门上的国际政策和发 展程度; 发达国家应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其服务业的效率,以增加其 服务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并向他们提供有利的服务贸易 市场准入条件; 发展中国家在其承诺开放外资“开业权”的服务部门可以提 出一定条件,如合资经营、向东道国公司提供技术转移和/ 或改善服务销售渠道和信息网络等方面的帮助等; 鉴于最不发达国家的特殊情况,给予特别优惠的考虑,准许 这些国家不必做出具体的开放服务市场方面的承诺,直到其 国内服务业具有竞争力。
演示国际服务贸易PPT课件
![演示国际服务贸易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ca5ff14aef8941ea66e0595.png)
2021/7/25
1
第1页/共51页
(二)马克思关于服务的定义
• 服务这个名词,一般地说,不过是指这种劳动所提供的特殊使用价值,就像其他一切商品也提供自己的特 殊使用价值一样,但这种劳动的特殊使用价值在这里取得了“服务”这个特殊名称,是劳动不是作为物, 而是活动提供服务的。
• 商品和服务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劳动产品、社会财富、使用价值,可以投入市场进行交换。 • 商品和服务在形式上存在差异,商品提供的是实物形式,服务体现为一种活动形式。
2021/7/25
8
第8页/共51页
• 1973年达比和卡内又在前商品品质二分法的基础上增加了信任品质:它是指那 些顾客即使在购买和消费之后也很难做出评价的属性。
• 因此,不同的商品表现出不同的品质特征:
• 寻找特征
经验特征
信任特征
•
难以评价
2021/7/25
9
第9页/共51页
• 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服务与商品 存在着一定的替代性和统一性。
• 替代性表现为服务可以替代商品,商 品也可以替代服务。
• 统一性表现为:人们对商品和服务的 需求都是通过货币购买来实现的。
2021/7/25
10
第10页/共51页
启示
• 1.由于服务一结束,服务随之消失,顾客即使不满意也无法退服务,不能象制造业那
样通过更换商品来使顾客满意,挽回印象,因此,在服务业,服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 务态度尤其重要。
2021/7/25
7
第7页/共51页
• 购买商品所能得到的品质和效果是能够事先预 期的,是相对确定的,而购买服务所可能得到 的品质和效果则是难以预期的。也就是说,与 商品相比,服务具有较强的经验特征和信任特 征。
国际服务贸易统计(1)
![国际服务贸易统计(1)](https://img.taocdn.com/s3/m/849d1325bcd126fff7050b1c.png)
商业存在 部分建筑服务
自然人流 部分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其他商业服务,个 动 人、文化和娱乐服务
ICFA的各类 服务 外国人在外国附 属机构中就业
注: ICFA指产生于联合国《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产业标准分类》(ISIC) 的外国附属机构类别分组。
BOP统计
内含于国民经济核算的国际收支统计核算体系
国际标准
IMF 《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BPM5
统计对象
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服务贸易
统计范围
跨境交付、境外消费方式的全部和商业存在、自然 人流动方式的一部分
中国的沃尔玛向中国公民提供的服务属于 服务贸易吗?
美国医生在新加坡为日本患者提供心脏移 植手术属于服务贸易?
特点
国际服务贸易只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服务性贸易, 以国境线为界,为跨境交易。
缺陷
不统计境内外资企业对境内的服务贸易。
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界限不清晰。 非强制性标准,各国统计项目、统计时间存在差异。
FATS统计
外方投资比例在50%以 上的企业。 直接投资统计的对象?
基于GATS的外国附属机构服务贸易统计核算体系
国际标准
WTO《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手册》MSITS
统计对象
外国投资服务企业提供的服务贸易(核心:非跨境 交易)
统计范围
全部的商业存在和一部分的自然人流动
分类
内向FATS
——本国境内外国附属机构提供的服务
外向FATS
——本国在外国境内的附属机构提供的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传统服务贸易统计阶段 ——“服务贸易”在国际收支统计中取得了独立的地位,它核
算跨境服务交易。
第三阶段(21世纪):GATS统计阶段 ——服务贸易统计范畴延伸到GATS定义的4种提供方式。
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标志性分界点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制订的 1993年BPM5。
我国对服务贸易统计的研究最早是从 20 世纪90 年代末 开始的。 围绕我国服务贸易统计方面的问题,我国学 者主要进行了如下研究。
1. 在对服务贸易数据的估算方面
王亚菲( 2006) 对 GATS 与各种统计框架概念、定义和分 类的协调一致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估算出 1997 - 2004 年我国服务贸易四种模式的量值 2008 年; 研究了模 式 4 的统计范围和数据来源,提供了关于自然人数统计 的数据来源和初步列表。对于模式 4 提供服务的价值, 主要研究了模式 4 与 BOP 和 SNA 的对应性,并对有关货 币指标进行了改进来评估模式 4 的服务价值。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经历着一场结构性的变 革,对于这一变革,美国经济学家维克托·福克斯 (Victor R. Fuchs)在1968年称之为“服务经济”。富克 斯认为美国在西方国家中率先进入了服务经济社会。
服务
萨伊(法国古典经济学家《政治经济学概论》): 无形产品(服务)同样是人类劳动的果实,是资本的产物。
BPM5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在“经常项目”中的“服务”子 项却记录了某些货物在内,在一些情况下,“货物”项下 又不加区别地记录了某些服务费用。
BMP5把国际服务贸易界定为某一经济体中居民和非居 民之间进行的服务贸易。
界定是否是国际服务贸易的标准体现的是一种属地原 则
居民、非居民是以“经济中心所在地”为标准来确定 的
三、国际服务贸易统计的发展阶段
贾怀勤(2002)将全世界范围的国际服务贸易统计制度的发展过 程划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前):前传统服务贸易统计阶段 ——往往把现今人们理解的有人员参与其中的服务提供与仅由
投资引起的收益放在一起,统称之为“非贸易往来”或“无形贸 易”,以区别于称为“对外贸易”或“有形贸易”的货物贸易。
BOP定义的服务指的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跨境的 服务交易,它不包含作为居民的外国附属机构与当地 居民之间相互提供的服务。GATS定义的“商业存在” 这种服务方式难以被BOP统计反映。
(2)国外附属机构贸易统计(FATS)——主要记录“商 业存在”方式提供的服务和商品贸易。
FATS统计反映了外国附属机构在东道国的服务交易情况, 包括与投资母国之间的交易、与东道国居民之间之间的 交易以及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交易。
第二阶段与第三阶段标志性分界点是2001年联合国统计委员会正 式通过《手册》。
BOP统计 GATS统计 FATS统计
(1)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收支(BOP)统计
国际收支统计的范畴不仅包括服务贸易,而且也包括 货物贸易,并且更加偏重于货物贸易。其判断贸易是否 国际性的的最基本原则是贸易是否跨越国境。国际服 务贸易的BOP统计体系也就是通过国际收支统计,将 其中与服务贸易有关的统计数据进行重新汇总、整理、 处理从而产生一套关于国际服务贸易的专项性统计数 据。
巴斯夏(《和谐经济学》): “这(劳务)是一种努力,对于甲来说,劳务是他付出的努力,对于 乙来说,劳务则是需要和满足“ 1、劳务必须含有转让的意思,因为劳务不被人接受也就不可能提供; 2、劳务包含努力的意思,但不去判断价值同努力是否成比例; 3、服务也是资本,是物; 4、衡量服务有两个尺度:一是提供服务的人的努力和紧张程度;二是
获得服务的人摆脱的努力和紧张程度。
美国经济学家V·富克斯的定义 服务就在生产的一刹那间消失,它是在消费者在场参与的情况下
提供的,它是不能运输、积累和储存的,它缺少实质性。
服务的特征:无形性、难以储存的、异质性 服务的生产和消费通常是同时发生
服务的分类
格鲁伯和沃克(1993):
生产者服务——生产者在私营市场购买的服务,用于商品 和服务的进一步生产,也称作中间(投入服务)。
消费者服务——消费者在私营市场购买的服务。
政府服务——主要是由政府为消费者使用而提供的服务。
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方法
一、国际服务贸易的定义 二、国际服务贸易统计发展的背景 三、国际服务贸易统计的发展阶段 四、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方法 五、我国服务贸易统计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一、国际服务贸易的定义
跨境提供服务——指从一成员方在其境内向任何其他成 员方境内提供的服务,其特点是服务提供者与服务消费 者分别处于不同的国家。如通过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等 形式提供的教育服务,或为境外机构提供信息等,由服 务提供方跨境收取服务费用。
境外消费——指在一成员方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方的服 务消费者提供的服务,其特点是服务消费者必须进入服 务提供国。如一国人员到他国的学校或科研机构留学、 进修与学术访问等,相关人员在国外期间的消费,成为 服务提供国的服务收入。
《手册》基本上尊重1993SNA中服务的定义,但在统计 范围上比BPM5更忠实于1993SNA关于服务的定义,因为 它尽量排除混杂在服务中的商品部分,如旅行者购买的 自用商品放在了“备忘项目”中,通过其他类似的处理 将这些商品从服务中分离出来。
(3)在《服务贸易总协定》中服务的定义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主持下的乌拉圭回合谈判,于1994年4 月签订了《服务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onTrade in Services,简称GATS)。GATS把国际服 务贸易定义为以四种方式提供的服务:
杨丽琳(2012)结合我国服务贸易统计存在的问题对我国 2010年新版《国际服务贸易统计制度》中服务贸易统计框 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贾怀勤 (2012)指出面对全球化挑战,国际贸易统计方法 亟待改进,而增加值核算是 其中重大议题。进而提出中国 国际贸易统计全面改进的思路和措施。
谢谢!
谢谢
地——指某经济机构单位的“经济中心”所在的“经 济领地”
服务贸易的提供方、接受方(消费者)的经济中心地 在同一个经济领地(通常为主权国)内,该交易记录 为该主权国的国内服务贸易,如果不在同一国家内, 该服务交易应记录在交易各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上, 而成为国际服务贸易。
(2)《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手册》中服务的定义
王丹丹( 2009) 运用 2004 年经济普查数据,运用分支机构 所处的行业、企业单位数、雇员人数和营业收入等指标 近似估算了我国内向 FATS 的规模。
2. 在 具 体 贸 易 模 式 的 统 计 方 面
贾 怀 勤( 2002) 认为 BOP 统计和 FATS 统计反映服务贸易统 计的主要内容,并把 BOP 统计和 FATS 统计的具体内容和四 种贸易模式对应起来。
(1)在国民经济核算(SNA)和国际收支统计(BOP)中服务的 定义
按照SNA的观点,对外贸易是发生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 交易,因此服务贸易就是发生在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之 间的服务产品的交易。其中,服务的出口由常住单位向非 常住单位进行服务的销售、易货交易或赠与所组成,而服务 的出口则由常住单位从非常住单位那里进行服务的购买、 易货交易或赠与的接受所组成。 《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BPM5) 在“服务”概念上沿 用《1993国民账户体系》(1993SNA)中服务的概念。明确 区分了国际服务交易和收入交易,从而使得基于国际收支 的定义与国民经济核算的定义统一起来。
凌国平( 2004a)认为应该进一步细化现有国际收支关于服 务贸易的统计分类,逐步构建国际服务贸易的 EBOPS 统计。 他强调分类细化应主要涉及“运输、通信和金融服务、计算 机与信息服务、商业、职业服务和私人服务”,并提出了具 体的细化分类。在 FATS 统计上,凌国平( 2004b) 认为“无论 是货物制造商还是服务提供商,应将所有的附属公司纳入 FATS 统 计范围”,并建议按“生产者的行为进行分类”。 在 FATS统计的所有权范围上,他建议“通过普查,全面了解 我国国际服务企业的情况,初步确定合理的所有权标准。在 此基础上,根据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情况,再逐步修正所有权 标准,最终达到符合 GATS 的 50%多数所有权标准的要求。
王亚菲( 2008) 认为现有的 BOP 统计和 FATS 统计无法提 供模式 4 的完整范围与数据来源,尤其是人数方面的 信息。她认为应从“通过模式 4 自然人流动( 流量) 并 在国外暂时存在( 存量) 的人数”以及“在该模式下提
供服务的价值”两方面收集数据。建议“需要收集所 有模式 4人员类型,优先收集合同服务供应商和公司内 部调动员工人数。”
3. 在统计框架的设计方面
贾怀勤 ( 1998 ) 、凌国平( 2001) 等认为应建立以 BOP 服务 统计和 FATS统计为基础的二元架构。王亚菲( 2006) 提出国 际服务贸易统计体系应包含 BOP 统计、FATS 统计和模式 4 统计三方面的内容。高敏雪等( 2007) 认为我国服务贸易统 计框架应该是以 BOP 统计和 FATS统计为主要部分,模式 4 统计为次要部分。
体现“属人”原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国际服务贸易统计发展的背景
世界范围内服务经济和服务贸易的大发展 贾怀勤(2002)
国家内部产业结构的提升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际投资、国际货物贸易和国际
服务贸易相互促进 科技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
服务贸易统计要适应服务贸易的发展
宋全成(2000):服务贸易统计是随着服务贸易的 产生、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
FATS分为内向和外向两个方面
内向FATS——对别国在东道国的附属机构的服务交易的 统计
外向FATS——对东道国在别国的附属机构的服务交易的 统计
FAT统计
母国
东道国
其他第三国
商品与服务
的跨境交易
商品与服务 的跨境交易
算跨境服务交易。
第三阶段(21世纪):GATS统计阶段 ——服务贸易统计范畴延伸到GATS定义的4种提供方式。
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标志性分界点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制订的 1993年BPM5。
我国对服务贸易统计的研究最早是从 20 世纪90 年代末 开始的。 围绕我国服务贸易统计方面的问题,我国学 者主要进行了如下研究。
1. 在对服务贸易数据的估算方面
王亚菲( 2006) 对 GATS 与各种统计框架概念、定义和分 类的协调一致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估算出 1997 - 2004 年我国服务贸易四种模式的量值 2008 年; 研究了模 式 4 的统计范围和数据来源,提供了关于自然人数统计 的数据来源和初步列表。对于模式 4 提供服务的价值, 主要研究了模式 4 与 BOP 和 SNA 的对应性,并对有关货 币指标进行了改进来评估模式 4 的服务价值。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经历着一场结构性的变 革,对于这一变革,美国经济学家维克托·福克斯 (Victor R. Fuchs)在1968年称之为“服务经济”。富克 斯认为美国在西方国家中率先进入了服务经济社会。
服务
萨伊(法国古典经济学家《政治经济学概论》): 无形产品(服务)同样是人类劳动的果实,是资本的产物。
BPM5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在“经常项目”中的“服务”子 项却记录了某些货物在内,在一些情况下,“货物”项下 又不加区别地记录了某些服务费用。
BMP5把国际服务贸易界定为某一经济体中居民和非居 民之间进行的服务贸易。
界定是否是国际服务贸易的标准体现的是一种属地原 则
居民、非居民是以“经济中心所在地”为标准来确定 的
三、国际服务贸易统计的发展阶段
贾怀勤(2002)将全世界范围的国际服务贸易统计制度的发展过 程划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前):前传统服务贸易统计阶段 ——往往把现今人们理解的有人员参与其中的服务提供与仅由
投资引起的收益放在一起,统称之为“非贸易往来”或“无形贸 易”,以区别于称为“对外贸易”或“有形贸易”的货物贸易。
BOP定义的服务指的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跨境的 服务交易,它不包含作为居民的外国附属机构与当地 居民之间相互提供的服务。GATS定义的“商业存在” 这种服务方式难以被BOP统计反映。
(2)国外附属机构贸易统计(FATS)——主要记录“商 业存在”方式提供的服务和商品贸易。
FATS统计反映了外国附属机构在东道国的服务交易情况, 包括与投资母国之间的交易、与东道国居民之间之间的 交易以及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交易。
第二阶段与第三阶段标志性分界点是2001年联合国统计委员会正 式通过《手册》。
BOP统计 GATS统计 FATS统计
(1)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收支(BOP)统计
国际收支统计的范畴不仅包括服务贸易,而且也包括 货物贸易,并且更加偏重于货物贸易。其判断贸易是否 国际性的的最基本原则是贸易是否跨越国境。国际服 务贸易的BOP统计体系也就是通过国际收支统计,将 其中与服务贸易有关的统计数据进行重新汇总、整理、 处理从而产生一套关于国际服务贸易的专项性统计数 据。
巴斯夏(《和谐经济学》): “这(劳务)是一种努力,对于甲来说,劳务是他付出的努力,对于 乙来说,劳务则是需要和满足“ 1、劳务必须含有转让的意思,因为劳务不被人接受也就不可能提供; 2、劳务包含努力的意思,但不去判断价值同努力是否成比例; 3、服务也是资本,是物; 4、衡量服务有两个尺度:一是提供服务的人的努力和紧张程度;二是
获得服务的人摆脱的努力和紧张程度。
美国经济学家V·富克斯的定义 服务就在生产的一刹那间消失,它是在消费者在场参与的情况下
提供的,它是不能运输、积累和储存的,它缺少实质性。
服务的特征:无形性、难以储存的、异质性 服务的生产和消费通常是同时发生
服务的分类
格鲁伯和沃克(1993):
生产者服务——生产者在私营市场购买的服务,用于商品 和服务的进一步生产,也称作中间(投入服务)。
消费者服务——消费者在私营市场购买的服务。
政府服务——主要是由政府为消费者使用而提供的服务。
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方法
一、国际服务贸易的定义 二、国际服务贸易统计发展的背景 三、国际服务贸易统计的发展阶段 四、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方法 五、我国服务贸易统计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一、国际服务贸易的定义
跨境提供服务——指从一成员方在其境内向任何其他成 员方境内提供的服务,其特点是服务提供者与服务消费 者分别处于不同的国家。如通过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等 形式提供的教育服务,或为境外机构提供信息等,由服 务提供方跨境收取服务费用。
境外消费——指在一成员方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方的服 务消费者提供的服务,其特点是服务消费者必须进入服 务提供国。如一国人员到他国的学校或科研机构留学、 进修与学术访问等,相关人员在国外期间的消费,成为 服务提供国的服务收入。
《手册》基本上尊重1993SNA中服务的定义,但在统计 范围上比BPM5更忠实于1993SNA关于服务的定义,因为 它尽量排除混杂在服务中的商品部分,如旅行者购买的 自用商品放在了“备忘项目”中,通过其他类似的处理 将这些商品从服务中分离出来。
(3)在《服务贸易总协定》中服务的定义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主持下的乌拉圭回合谈判,于1994年4 月签订了《服务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onTrade in Services,简称GATS)。GATS把国际服 务贸易定义为以四种方式提供的服务:
杨丽琳(2012)结合我国服务贸易统计存在的问题对我国 2010年新版《国际服务贸易统计制度》中服务贸易统计框 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贾怀勤 (2012)指出面对全球化挑战,国际贸易统计方法 亟待改进,而增加值核算是 其中重大议题。进而提出中国 国际贸易统计全面改进的思路和措施。
谢谢!
谢谢
地——指某经济机构单位的“经济中心”所在的“经 济领地”
服务贸易的提供方、接受方(消费者)的经济中心地 在同一个经济领地(通常为主权国)内,该交易记录 为该主权国的国内服务贸易,如果不在同一国家内, 该服务交易应记录在交易各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上, 而成为国际服务贸易。
(2)《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手册》中服务的定义
王丹丹( 2009) 运用 2004 年经济普查数据,运用分支机构 所处的行业、企业单位数、雇员人数和营业收入等指标 近似估算了我国内向 FATS 的规模。
2. 在 具 体 贸 易 模 式 的 统 计 方 面
贾 怀 勤( 2002) 认为 BOP 统计和 FATS 统计反映服务贸易统 计的主要内容,并把 BOP 统计和 FATS 统计的具体内容和四 种贸易模式对应起来。
(1)在国民经济核算(SNA)和国际收支统计(BOP)中服务的 定义
按照SNA的观点,对外贸易是发生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 交易,因此服务贸易就是发生在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之 间的服务产品的交易。其中,服务的出口由常住单位向非 常住单位进行服务的销售、易货交易或赠与所组成,而服务 的出口则由常住单位从非常住单位那里进行服务的购买、 易货交易或赠与的接受所组成。 《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BPM5) 在“服务”概念上沿 用《1993国民账户体系》(1993SNA)中服务的概念。明确 区分了国际服务交易和收入交易,从而使得基于国际收支 的定义与国民经济核算的定义统一起来。
凌国平( 2004a)认为应该进一步细化现有国际收支关于服 务贸易的统计分类,逐步构建国际服务贸易的 EBOPS 统计。 他强调分类细化应主要涉及“运输、通信和金融服务、计算 机与信息服务、商业、职业服务和私人服务”,并提出了具 体的细化分类。在 FATS 统计上,凌国平( 2004b) 认为“无论 是货物制造商还是服务提供商,应将所有的附属公司纳入 FATS 统 计范围”,并建议按“生产者的行为进行分类”。 在 FATS统计的所有权范围上,他建议“通过普查,全面了解 我国国际服务企业的情况,初步确定合理的所有权标准。在 此基础上,根据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情况,再逐步修正所有权 标准,最终达到符合 GATS 的 50%多数所有权标准的要求。
王亚菲( 2008) 认为现有的 BOP 统计和 FATS 统计无法提 供模式 4 的完整范围与数据来源,尤其是人数方面的 信息。她认为应从“通过模式 4 自然人流动( 流量) 并 在国外暂时存在( 存量) 的人数”以及“在该模式下提
供服务的价值”两方面收集数据。建议“需要收集所 有模式 4人员类型,优先收集合同服务供应商和公司内 部调动员工人数。”
3. 在统计框架的设计方面
贾怀勤 ( 1998 ) 、凌国平( 2001) 等认为应建立以 BOP 服务 统计和 FATS统计为基础的二元架构。王亚菲( 2006) 提出国 际服务贸易统计体系应包含 BOP 统计、FATS 统计和模式 4 统计三方面的内容。高敏雪等( 2007) 认为我国服务贸易统 计框架应该是以 BOP 统计和 FATS统计为主要部分,模式 4 统计为次要部分。
体现“属人”原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国际服务贸易统计发展的背景
世界范围内服务经济和服务贸易的大发展 贾怀勤(2002)
国家内部产业结构的提升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际投资、国际货物贸易和国际
服务贸易相互促进 科技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
服务贸易统计要适应服务贸易的发展
宋全成(2000):服务贸易统计是随着服务贸易的 产生、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
FATS分为内向和外向两个方面
内向FATS——对别国在东道国的附属机构的服务交易的 统计
外向FATS——对东道国在别国的附属机构的服务交易的 统计
FAT统计
母国
东道国
其他第三国
商品与服务
的跨境交易
商品与服务 的跨境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