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先生阅读答案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阅读答案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阅读答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农民诗人” 臧克家所作,原名是《“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断”》,小编整理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原文选段及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阅读答案以供各位同学练习和自我检测,祝大家学习进步!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阅读练习(含答案)“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
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
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
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
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
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
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为开头有何作用?2、文中的画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作用?3、体会下列“说”的含义我是做了再说( 向别人宣告自己要做什么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吹嘘,自诩xǔ )4、加点的“精神食粮”和“这”分别指代什么?(用原文)“精神食粮”是指“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这”指“做了再说,做了不说”5、说说“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句中动词的使用好在哪里?(找准关键词)准确地表达了闻一多先生全身心的投入研究,执著寻求解救民族衰微的文化药方,使文章生动,富于感染力。
闻一多先生阅读答案
闻一多先生阅读答案闻一多先生阅读答案,仅供同学们参考,希望同学多思考,运用真觉得智慧写出更好的答案!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
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他“说”了,跟着的是“做”。
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
现在,他“说”了就“做”。
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在李公仆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他“说”了。
说得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公仆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1、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和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是怎样对待“说”和“做”的?2、作为学者和革命家的闻一多,具有哪些崇高的品格?3、课文的两个部分之间,是用哪些话过渡的?说说这些话是怎样起过渡作用的?4、说说对下面句子的理解5、段中作者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表现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闻一多先生“言”“行”完全一致?6、第②段“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中“这”指代什么?为什么说“情况迥乎不同,一反既往”?7、请在选文中找出穿插的形象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汪曾祺《闻一多先生上课》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闻一多先生上课汪曾祺①闻先生性格强烈坚毅。
日寇南侵,清华、北大、南开合成临时大学,在长沙少驻,后改为西南联合大学,将往云南。
一部分师生组成步行团,闻先生参加步行,万里长征,他把胡子留了起来,声言:抗战不胜,誓不剃须。
他的胡子只有下巴上有,是所谓“山羊胡子”,而上髭浓黑,近似“一”字。
他的嘴唇稍薄微扁,目光灼灼。
有一张闻先生的木刻像,回头侧身,口衔烟斗,用炽热而又严冷的目光审视着现实,很能表达闻先生的内心世界。
②联大到云南后,先在蒙自呆了一年。
闻先生还在专心治学,把自己整天关在图书馆里。
图书馆在楼上。
那时不少教授爱起斋名,如朱自清先生的斋名叫“贤于博弈斋”,魏建功先生的书斋叫“学无不暇”,有一位教授戏赠闻先生一个斋主的名称:“何妨一下楼主人”。
因为闻先生总不下楼。
③西南联大校舍安排停当,学校即迁至昆明。
④我在读西南联大时,闻先生先后开过三门课:楚辞、唐诗、古代神话。
⑤楚辞班人不多。
闻先生点燃烟斗,打开笔记,开讲:“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以为名士。
”闻先生的笔记本很大,长一尺有半,宽近一尺,是写在特制的毛边纸稿纸上的。
字是正楷,字体略长,一笔不苟。
他写字有一特点,是爱用秃笔。
别人用过的废笔,他都收集起来,秃笔写篆楷蝇头小字,真是一个功夫。
我跟闻先生读一年楚辞,真读懂的只有两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⑥闻先生教古代神话,非常“叫座”。
不单是中文系的、文学院的学生来听讲,连理学院的、工学院的同学也来听。
工学院在拓东路,文学院在大西门,听一堂课得穿过整整一座昆明城。
闻先生讲课“图文并茂”。
他用整张的毛边纸墨画出伏羲、女娲的各种画像,用按钉钉在黑板上,口讲指画,有声有色,条理严密,文采斐然,高低抑扬,引人入胜。
闻先生是一个好演员。
伏羲女娲,本来是相当枯燥的课题,但听闻先生讲课让人感到一种美,思想的美,逻辑的美,才华的美。
听这样的课,穿一座城,也值得。
⑦能够像闻先生那样讲唐诗的,并世无第二人。
汪曾祺《闻一多先生上课》阅读练习及答案
六、阅读下列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12分)闻一多先生上课汪曾祺①闻先生性格强烈坚毅。
日寇南侵,清大、南开合成临时大学,在长沙少驻,后改为西南联合大学,将往云南。
一部分师生组成步行团,闻先生参加步行,万里长征,他把胡子留了起来,声言:抗战不胜,誓不剃须。
他的胡子只有下巴上有,是所谓“山羊胡子”,而上髭浓黑,近似“一”字。
他的嘴唇稍薄微扁,目光灼灼。
有一张闻先生的木刻像,回头侧身,口衔烟斗,用炽热而又严冷的目光审视着现实,很能表达闻先生的内心世界。
②联大到云南后,先在蒙自呆了一年。
闻先生还在专心治学,把自己整天关在图书馆里。
图书馆在楼上。
那时不少教授爱起斋名,如朱自清先生的斋名叫“贤于博弈斋”、魏建功先生的书斋叫“学无不暇”,有一位教授戏赠闻先生一个斋主的名称:“何妨一下楼主人”。
因为闻先生总不下楼。
③西南联大校舍安排停当,学校即迁至昆明。
④我在读西南联大时,闻先生先后开过三门课:楚辞、唐诗、古代神话。
⑤楚辞班人不多。
闻先生点燃烟斗,打开笔记,开讲:“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以为名士。
”闻先生的笔记本很大,长一尺有半,宽近一尺,是写在特制的毛边纸稿纸上的。
字是正楷,字体略长,一笔不苟,他写字有一特点,是爱用秃笔。
别人用过的废笔,他都收集起来,秃笔写篆楷蝇头小字,真是一个功夫。
我跟闻先生读一年楚辞,真读懂的只有两句。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⑥闻先生教古代神话,非常“叫座”。
不单是中文系的、文学院的学生来听讲,连理学院的、工学院的同学也来听。
工学院在拓东路,文学院在大西门,听一堂课得穿过整整一座昆明城。
闻先生讲课“图文并茂”。
他用整张的毛边纸墨画出伏羲、女娲的各种画像,用摁钉钉在黑板上,口讲指画,有声有色,条理严密,文采斐然,高低抑扬,引人入胜。
闻先生是一个好演员:伏羲女娲,本来是相当枯燥的课题,但听闻先生讲课让人感到一种美,思想的美,逻辑的美,才华的美。
听这样的课,穿一座城,也值得。
⑦能够像闻先生那样讲唐诗的,并世无第二人。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阅读参考答案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阅读参考答案闻一多先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和翻译家,他的一生致力于推动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
闻一多先生不仅在学问上造诣深厚,而且他的言行举止也深深地影响着他的学生和后来的人们。
闻一多先生在言辞上非常谦和有礼,他对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看重。
他常说:“法则应该生于自己,而不应该加于他人。
”他在与人交往时总能以亲和友好的态度对待每个人,从不傲慢自大,也不把自己的知识和才华摆出来炫耀。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价值和能力,应该互相尊重和帮助。
他总是耐心地倾听别人的意见和想法,并以积极的态度去回应。
他的谦和待人的风范深深地感染着许多人,让人们感受到他的人格魅力和思想深度。
除了言行举止外,闻一多先生在行动上也充分展现了他作为一个教育家和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和担当。
他曾经主张反对汉奸,积极参与抵抗敌人的活动,为保卫祖国的安全和民族的尊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战争期间,他还积极组织救援活动,帮助受难的人民脱离困境,展现了他的人道主义精神。
他的这些行动无不体现着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崇高义务和社会责任。
闻一多先生的言行举止不仅影响了他的学生和后来的人们,也对中国现代文化和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以自己的努力和奉献,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他的谦和待人的品质和高尚的道德风范给人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鼓舞着人们积极向前。
他的言行举止和他所做的事情,都表达了他对人类进步和社会正义的追求,是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楷模。
我们应该向闻一多先生学习,以他为榜样,做一个有责任感、有人格魅力的现代人。
闻一多先生的言行举止所展现的品格和价值观影响着他的学生和后来的人们。
他对教育和文化的追求,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为人们开拓了广阔的思维空间。
他一直坚持以学问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倡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社会做出贡献。
闻一多先生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他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塑造学生的人格和道德观念。
闻一多先生上课 课外阅读理解提高(含答案)
闻一多先生上课副标题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30.0分)1.闻一多先生上课汪曾祺1闻先生性格强烈坚毅。
日寇南侵,清华、北大、南开合成临时大学,在长沙少驻,后改为西南联合大学,将往云南。
一部分师生组成步行团,闻先生参加步行,万里长征,他把胡子留了起来,声言:抗战不胜,誓不剃须。
他的胡子只有下巴上有,是所谓“山羊胡子”,而上髭浓黑,近似一字。
他的嘴唇稍薄微扁,目光灼灼。
有一张闻先生的木刻像,回头侧身,口衔烟斗,用炽热而又严冷的目光审视着现实,很能表达闻先生的内心世界。
2联大到云南后,先在蒙自呆了一年。
闻先生还在专心治学,把自己整天关在图书馆里。
图书馆在楼上。
那时不少教授爱起斋名,如朱自清先生的斋名叫“贤于博弈斋”,魏建功先生的书斋叫“学无不暇簃”,有一位教授戏赠闻先生一个斋主的名称:“何妨一下楼主人”。
因为闻先生总不下楼。
3西南联大校舍安排停当,学校即迁至昆明。
4我在读西南联大时,闻先生先后开过三门课:楚辞、唐诗、古代神话。
5楚辞班人不多。
闻先生点燃烟斗,我们能抽烟的也点着了烟(闻先生的课可以抽烟的),闻先生打开笔记,开讲:“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以为名士。
”闻先生的笔记本很大,长一尺有半,宽近一尺,是写在特制的毛边纸稿纸上的。
字是正楷,字体略长,一笔不苟。
他写字有一特点,是爱用秃笔。
别人用过的废笔,他都收集起来,秃笔写篆楷蝇头小字,真是一个功夫。
我跟闻先生读一年楚辞,真读懂的只有两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也许还可加上几句:“成礼兮会鼓,传葩兮代舞,春兰兮秋菊,长毋绝兮终古。
”6闻先生教古代神话,非常“叫座”。
不单是中文系的、文学院的学生来听讲,连理学院、工学院的同学也来听。
工学院在拓东路,文学院在大西门,听一堂课得穿过整整一座昆明城。
闻先生讲课“图文并茂”。
他用整张的毛边纸墨画出伏羲、女娲的各种画像,用按钉钉在黑板上,口讲指画,有声有色,条理严密,文采斐然,高低抑扬,引人入胜。
阅读答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阅读答案《闻⼀多先⽣的说和做》阅读答案《闻⼀多先⽣的说和做》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多先⽣的⼀个⽅⾯,——作为学者的⽅⾯。
以下是⼩编J.L分享⽂学⽹。
的阅读答案《闻⼀多先⽣的说和做》,更多杂⽂阅读欢迎访问YJBYS Array 《闻⼀多先⽣的说和做》 ⑴“⼈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 ⑵“⼈家说了也不⼀定做,我是做了也不⼀定说。
” ⑶作为学者和诗⼈的闻⼀多先⽣,在30年代国⽴青岛⼤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研究志趣正浓。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仰之弥⾼,越⾼,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不舍。
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千年来的⽂化史,炯炯⽬光,⼀直远射到有史以前。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剂救济的⽂化药⽅。
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他从唐诗下⼿,⽬不窥园,⾜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
杜甫晚年,疏懒得“⼀⽉不梳头”。
闻先⽣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暇及此的。
饭,⼏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阴、分阴。
深宵灯⽕是他的伴侣,因它⼤开光明之路,“漂⽩了的四壁”。
⑷不动不响,⽆声⽆闻。
⼀个⼜⼀个⼤的四⽅⽵纸本⼦,写满了密密⿇⿇的⼩楷,如群蚁排衙。
⼏年⾟苦,凝结⽽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⑸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
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⑹“做”了,他⾃⼰也没有“说”。
他⼜由唐诗转到楚辞。
⼗年艰⾟,⼀部“校补”赫然⽽出。
别⼈在赞美,在惊叹,⽽闻⼀多先⽣个⼈呢,也没有“说”。
他⼜向“古典新义”迈进了。
他潜⼼贯注,⼼会神凝,成了“何妨⼀下楼”的主⼈。
⑺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多先⽣的⼀个⽅⾯,——作为学者的⽅⾯。
⼩题1:⽤⾃⼰的话概括节选内容。
(3分) ⼩题2:体会“⼈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中两个“说”的不同含义。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3:为更好地刻画学者闻⼀多的形象,作者⼗分注重细节描写。
【七年级语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阅读练习(含答案)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阅读练习(含答案)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阅读练习(含答案)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阅读练习(含答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阅读练习一、精彩语段阅读题(10分)①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②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④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
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声音越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反对独裁,争取民主!⑤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⑥他“说”了,跟着的是“做”。
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
现在,他“说”了就“做”。
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⑦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⑧这就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⑨在李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琳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你们站出!⑩他“说”了。
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11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12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13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14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1.选第①②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
选第14段的两句话再次点题以照应题目中的和。
(2分)2.选中有关闻一多“说”和“做”的事例有哪些?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分)3.说说对下列句子的理解。
(2分)(1)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
初一年级语文课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阅读答案
初一年级语文课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阅读答案
初一年级语文课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阅读答
案
初一年级语文课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阅读答案
1第三自然段中“饭,几乎忘记了吃”一句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2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与其作为教育家“迥乎不同”“一反既往”的地方是什么
3“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
”观察一下你周围学习刻苦的同学,看看他学习时的情形是怎么样的,再说说闻一多先生的治学态度给你的启示。
参考答案:
1、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这句话采用了并列句式,说明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为了研究唐诗废寝忘食、争分夺秒。
2、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与其作为教育家“迥乎不
同”“一反既往”的地方是: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不但“说”了,而且“做”了。
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的群众大会上,他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
《闻一多先生上课》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文,达成后边小题闻一多先生上课汪曾祺①闻先生性格激烈刚毅。
日寇南侵,清华、北大、南开合成暂时大学,在长沙少驻,后改为西南联合大学,将往云南。
一部分师生构成步行团,闻先生参加步行,万里长征,他把胡须留了起来,声言:抗战不胜,誓不剃须。
他的胡须只有下巴上有,是所谓“山羊胡须”,而上髭浓黑,近似一字。
他的嘴唇稍薄微扁,眼光灼灼。
有一张闻先生的木刻像,回头侧身,口衔烟斗,用火热而又严冷的眼光审察着现实,很能表达闻先生的心里世界。
②联大到云南后,先在蒙自呆了一年。
闻先生还在专心治学,把自己成天关在图书室里。
图书室在楼上。
那时许多教授爱起斋名,如朱自清先生的斋名叫“贤于博弈斋”,魏立功先生的书斋叫“学无不暇”,有一位教授戏赠闻先生一个斋主的名称:“何妨一下楼主人”。
由于闻先生总不下楼。
③西南联大校舍安排妥当,学校即迁至昆明。
④我在读西南联大时,闻先生先后开过三门课:楚辞、唐诗、古代神话。
⑤楚辞班人不多。
闻先生点燃烟斗,我们能吸烟的也点着了烟(闻先生的课能够吸烟的),闻先生翻开笔录,开讲:“狂喝酒,熟读《离骚》,乃能够为名士。
”闻先生的笔录本很大,长一尺有半,宽近一尺,是写在特制的毛边纸稿纸上的。
字是正楷,字体略长,一笔不苟。
他写字有一特色,是爱用秃笔。
他人用过的废笔,他都采集起来,秃笔写篆楷蝇头小字,真是一个功夫。
我跟闻先生读一年楚辞,真读懂的只有两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⑥闻先生教古代神话,特别“叫座”。
不但是中文系的、文学院的学生来听讲,连理学院、工学院的同学也来听。
工学院在拓东路,文学院在大西门,听一堂课得穿过整整一座昆明城。
闻先生授课“图文并茂”。
他用整张的毛边纸墨画出伏羲、女娲的各样画像,用摁钉钉在黑板上,口讲指画,有板有眼,条理严实,文采斐然,高低抑扬,令人着迷。
闻先生是一个好演员。
伏羲女娲,原来是相当乏味的课题,但听闻先生授课让人感觉一种美,思想的美,逻辑的关,才干的美。
听这样的课,穿一座城,也值得。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中考现代文阅读练习含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题。
(20分)说和做(节选)——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1)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2)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3)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
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4)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5)他“说”了,跟着的是“做”。
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
现在,他“说”了就“做”。
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6)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7)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8)在李公仆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9)他“说”了。
说得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10)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公仆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11)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12)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13)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13.说说对下面句子的理解(6分)(1)“闻一多先生‘说’了”中“说”的意思是:(2)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青年听得到。
这句话的意思是:(3)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意思是:14.选段中作者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表现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闻一多先生“言”“行”完全一致?(3分)15.第(2)段“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阅读答案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阅读答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
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
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
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
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
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
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阅读习题及答案:1、*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为开头有何作用?答:直接点题,不仅开门见山,引起悬念(结构),并且将闻一多先生的行为和别人形成鲜明对比,层层深入,更能表现先生的品质。
(内容)2、文中的画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作用?答: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将“研究”由静态变为动态,刻画出闻一多先生研究古代文化时的钻研精神,不再是客观的叙述,而是热情的赞美了。
3、体会下列“说”的含义我是做了再说( 向别人宣告自己要做什么 )答:“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吹嘘,自诩y )4、加点的“精神食粮”和“这”分别指代什么?(用原文)答:“精神食粮”是指“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 “这”指“做了再说,做了不说”5、说说“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句中动词的使用好在哪里?(找准关键词) 答:准确地表达了闻一多先生全身心的投入研究,执著寻求解救民族衰微的文化药方,使*生动,富于感染力。
闻一多先生上课 课外阅读理解提高(含答案)
闻一多先生上课副标题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30.0分)1.闻一多先生上课汪曾祺1闻先生性格强烈坚毅。
日寇南侵,清华、北大、南开合成临时大学,在长沙少驻,后改为西南联合大学,将往云南。
一部分师生组成步行团,闻先生参加步行,万里长征,他把胡子留了起来,声言:抗战不胜,誓不剃须。
他的胡子只有下巴上有,是所谓“山羊胡子”,而上髭浓黑,近似一字。
他的嘴唇稍薄微扁,目光灼灼。
有一张闻先生的木刻像,回头侧身,口衔烟斗,用炽热而又严冷的目光审视着现实,很能表达闻先生的内心世界。
2联大到云南后,先在蒙自呆了一年。
闻先生还在专心治学,把自己整天关在图书馆里。
图书馆在楼上。
那时不少教授爱起斋名,如朱自清先生的斋名叫“贤于博弈斋”,魏建功先生的书斋叫“学无不暇簃”,有一位教授戏赠闻先生一个斋主的名称:“何妨一下楼主人”。
因为闻先生总不下楼。
3西南联大校舍安排停当,学校即迁至昆明。
4我在读西南联大时,闻先生先后开过三门课:楚辞、唐诗、古代神话。
5楚辞班人不多。
闻先生点燃烟斗,我们能抽烟的也点着了烟(闻先生的课可以抽烟的),闻先生打开笔记,开讲:“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以为名士。
”闻先生的笔记本很大,长一尺有半,宽近一尺,是写在特制的毛边纸稿纸上的。
字是正楷,字体略长,一笔不苟。
他写字有一特点,是爱用秃笔。
别人用过的废笔,他都收集起来,秃笔写篆楷蝇头小字,真是一个功夫。
我跟闻先生读一年楚辞,真读懂的只有两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也许还可加上几句:“成礼兮会鼓,传葩兮代舞,春兰兮秋菊,长毋绝兮终古。
”6闻先生教古代神话,非常“叫座”。
不单是中文系的、文学院的学生来听讲,连理学院、工学院的同学也来听。
工学院在拓东路,文学院在大西门,听一堂课得穿过整整一座昆明城。
闻先生讲课“图文并茂”。
他用整张的毛边纸墨画出伏羲、女娲的各种画像,用按钉钉在黑板上,口讲指画,有声有色,条理严密,文采斐然,高低抑扬,引人入胜。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阅读理解题第一部分阅读赏析(一)1. 能概括选文内容的一句话是什么?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2. 选文中闻一多先生都“做”什么了?写了《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
3. 分析段中两处划线字的含义。
(1)“诗兴不作”:这是文言说法,就是写诗的兴致减少了。
20年代,闻一多写了许多爱国诗篇。
从20年代末起,转入对我国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
(2)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这是比喻说法,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自20年代末起,闻先生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4. 选文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描写?试分析这些描写的作用。
肖像描写:炯炯目光、目不窥园。
细节描写: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作用:使闻一多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具体再现,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可以具体感知。
5. 选文最后一段,在文章里起的作用是什么?从哪个词中可以看出?过渡。
仅。
(二)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
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1.给加粗的字注音。
锲.而不舍(qiè)硕.果硕(shuò)目不窥.园(kuī)2.概括本段叙述的主要内容(含标点不超过15字)。
闻一多潜心钻研写成《唐诗杂论》3.文中“不动不响,无声无闻。
”一句的深刻含义是什么?答:不是“不动”,而是在“动”,在废寝忘食地“动”,用灯火“漂白了四壁”动。
这个“不动”是不说,是无声,是听不到。
用“不动”来突出闻先生的“做”,突出他沥尽心血,埋头实干。
4.选文的最后一段,作者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对前文作了总结。
第二部分阅读赏析1、这几段文字主要写了闻一多哪些方面的“说”和“做”?答:作为革命家的“说”和“做”。
2、解释下列词语。
⑴迥乎不同:形容相差很远_。
⑵一反既往:改变过去一贯的做法。
3、“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和“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体现了闻一多什么特点?答:义正辞严,声震天地,蔑视敌人。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选段阅读答案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选段阅读答案①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②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④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
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⑤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⑥他“说”了,跟着的是“做”。
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
现在,他“说”了就“做”。
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⑦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⑧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⑨在李公仆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⑩他“说”了。
说得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11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公仆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12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13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14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9.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和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是怎样对待“说”和“做”的?(用文中词句括)(2分)10.简要括选段中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表现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闻一多先生的“言”与“行”?(3分)11.选段中画线句“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3分)12.选段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2分)13.在学习生活中是先言后行,还是先行后言,在言和行的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
闻一多先生上课阅读答案2015(最新)
【阅读小提示】闻一多先生是我国现代文艺界、学术界重量级人物。
他的《红烛》《死水》等诗歌曾经激励一代人对中国的命运进行思考;他的《最后一次讲演》更是让许多人热血沸腾;他治学严谨,学问精深、广博。
本文是闻先生的弟子、当代著名作家汪曾祺回忆闻先生的文章,虽只是千字短文,但人物个性鲜明,从中我们不难感受到一位可亲可近的爱国诗人、学者的形象。
【正文】闻先生性格强烈坚毅。
日寇南侵,清华、北大、南开合成临时大学,在长沙少驻,后改为西南联合大学,将往云南。
一部分师生组成步行团,闻先生参加步行,万里长征,他把胡子留了起来,声言:抗战不胜,誓不剃须。
他的胡子只有下巴上有,是所谓“山羊胡子”,而上髭浓黑,近似一字。
他的嘴唇稍薄微扁,目光灼灼。
有一张闻先生的木刻像,回头侧身,口衔烟斗,用炽热而又严冷的目光审视着现实,很能表达闻先生的内心世界。
联大到云南后,先在蒙自呆了一年。
闻先生还在专心治学,把自己整天关在图书馆里。
图书馆在楼上。
那时不少教授爱起斋名,如朱自清先生的斋名叫“贤于博弈斋”,魏建功先生的书斋叫“学无不暇”,有一位教授戏赠闻先生一个斋主的名称:“何妨一下楼主人”。
因为闻先生总不下楼。
西南联大校舍安排停当,学校即迁至昆明。
我在读西南联大时,闻先生先后开过三门课:楚辞、唐诗、古代神话。
楚辞班人不多。
闻先生点燃烟斗,我们能抽烟的也点着了烟(闻先生的课可以抽烟的),闻先生打开笔记,开讲:“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以为名士。
”闻先生的笔记本很大,长一尺有半,宽近一尺,是写在特制的毛边纸稿纸上的。
字是正楷,字体略长,一笔不苟。
他写字有一特点,是爱用秃笔。
别人用过的废笔,他都收集起来,秃笔写篆楷蝇头小字,真是一个功夫。
我跟闻先生读一年楚辞,真读懂的只有两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也许还可加上几句:“成礼兮会鼓,传葩兮代舞,春兰兮秋菊,长毋绝兮终古。
”闻先生教古代神话,非常“叫座”。
不单是中文系的、文学院的学生来听讲,连理学院、工学院的同学也来听。
《闻一多先生上课》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闻一多先生上课汪曾祺①闻先生性格强烈坚毅。
日寇南侵,清华、北大、南开合成临时大学,在长沙少驻,后改为西南联合大学,将往云南。
一部分师生组成步行团,闻先生参加步行,万里长征,他把胡子留了起来,声言:抗战不胜,誓不剃须。
他的胡子只有下巴上有,是所谓“山羊胡子”,而上髭浓黑,近似一字。
他的嘴唇稍薄微扁,目光灼灼。
有一张闻先生的木刻像,回头侧身,口衔烟斗,用炽热而又严冷的目光审视着现实,很能表达闻先生的内心世界。
②联大到云南后,先在蒙自呆了一年。
闻先生还在专心治学,把自己整天关在图书馆里。
图书馆在楼上。
那时不少教授爱起斋名,如朱自清先生的斋名叫“贤于博弈斋”,魏建功先生的书斋叫“学无不暇”,有一位教授戏赠闻先生一个斋主的名称:“何妨一下楼主人”。
因为闻先生总不下楼。
③西南联大校舍安排停当,学校即迁至昆明。
④我在读西南联大时,闻先生先后开过三门课:楚辞、唐诗、古代神话。
⑤楚辞班人不多。
闻先生点燃烟斗,我们能抽烟的也点着了烟(闻先生的课可以抽烟的),闻先生打开笔记,开讲:“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以为名士。
”闻先生的笔记本很大,长一尺有半,宽近一尺,是写在特制的毛边纸稿纸上的。
字是正楷,字体略长,一笔不苟。
他写字有一特点,是爱用秃笔。
别人用过的废笔,他都收集起来,秃笔写篆楷蝇头小字,真是一个功夫。
我跟闻先生读一年楚辞,真读懂的只有两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⑥闻先生教古代神话,非常“叫座”。
不单是中文系的、文学院的学生来听讲,连理学院、工学院的同学也来听。
工学院在拓东路,文学院在大西门,听一堂课得穿过整整一座昆明城。
闻先生讲课“图文并茂”。
他用整张的毛边纸墨画出伏羲、女娲的各种画像,用摁钉钉在黑板上,口讲指画,有声有色,条理严密,文采斐然,高低抑扬,引人入胜。
闻先生是一个好演员。
伏羲女娲,本来是相当枯燥的课题,但听闻先生讲课让人感到一种美,思想的美,逻辑的关,才华的美。
听这样的课,穿一座城,也值得。
汪曾祺《闻一多先生上课》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边谈论性选文,达成 12-15 题。
( 10 分)闻一多先生上课汪曾祺①闻先生性格激烈刚毅。
日寇南侵,清华、北大、南开合成暂时大学,在长沙少驻,后改为西南联合大学,将往云南。
一部分师生构成步行团,闻先生参加步行,万里长征,他把胡须留了起来,声言:抗战不胜,誓不剃须。
他的胡须只有下巴上有,是所谓“山羊胡须” ,而上髭浓黑,近似“一”字。
他的嘴唇稍薄微扁,眼光灼灼。
有一张闻先生的木刻像,回头侧身,口衔烟斗,用火热而又严冷的眼光审察着现实,很能表达闻先生的心里世界。
②联大到云南后,先在蒙自呆了一年。
闻先生还在专心治学,把自己成天关在图书室里。
图书室在楼上。
那时许多教授爱起斋名,如朱自清先生的斋名叫“贤于博弈斋”,魏立功先生的书斋叫“学无不暇”,有一位教授戏赠闻先生一个斋主的名称:“何妨一下楼主人”。
由于闻先生总不下楼。
③西南联大校舍安排妥当,学校即迁至昆明。
④我在读西南联大时,闻先生先后开过三门课:楚辞、唐诗、古代神话。
⑤楚辞班人不多。
闻先生点燃烟斗,翻开笔录,开讲:“狂喝酒,熟读《离骚》,乃可认为名士。
”闻先生的笔录本很大,长一尺有半,宽近一尺,是写在特制的毛边纸稿纸上的。
字是正楷,字体略长,一笔不苟。
他写字有一特色,是爱用秃笔。
他人用过的废笔,他都收集起来,秃笔写篆楷蝇头小字,真是一个功夫。
我跟闻先生读一年楚辞,真读懂的只有两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⑥闻先生教古代神话,特别“叫座”。
不但是中文系的、文学院的学生来听讲,连理学院的、工学院的同学也来听。
工学院在拓东路,文学院在大西门,听一堂课得穿过整整一座昆明城。
闻先生授课“图文并茂”。
他用整张的毛边纸墨画出伏羲、女娲的各样画像,用按钉钉在黑板上,口讲指画,有板有眼,条理严实,文采斐然,高低抑扬,令人着迷。
闻先生是一个好演员。
伏羲女娲,原来是相当乏味的课题,但听闻先生授课让人感觉一种美,思想的美,逻辑的美,才干的美。
听这样的课,穿一座城,也值得。
闻一多先生上课阅读答案
闻一多先生上课阅读答案闻一多先生上课阅读答案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我们最熟悉的就是阅读答案了,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的领会题意和知识点,有助于个人提升。
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闻一多先生上课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闻先生性格强烈坚毅。
日寇南侵,清华、北大、南开合成临时大学,在长沙少驻,后改为西南联合大学,将往云南。
一部分师生组成步行团,闻先生参加步行,万里长征,他把胡子留了起来,声言:抗战不胜,誓不剃须。
他的胡子只有下巴上有,是所谓“山羊胡子”,而上髭浓黑,近似一字。
他的嘴唇稍薄微扁,目光灼灼。
有一张闻先生的木刻像,回头侧身,口衔烟斗,用炽热而又严冷的目光审视着现实,很能表达闻先生的内心世界。
联大到云南后,先在蒙自呆了一年。
闻先生还在专心治学,把自己整天关在图书馆里。
图书馆在楼上。
那时不少教授爱起斋名,如朱自清先生的斋名叫“贤于博弈斋”,魏建功先生的书斋叫“学无不暇”,有一位教授戏赠闻先生一个斋主的名称:“何妨一下楼主人”。
因为闻先生总不下楼。
西南联大校舍安排停当,学校即迁至昆明。
我在读西南联大时,闻先生先后开过三门课:楚辞、唐诗、古代神话。
楚辞班人不多。
闻先生点燃烟斗,我们能抽烟的也点着了烟(闻先生的课可以抽烟的),闻先生打开笔记,开讲:“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以为名士。
”闻先生的笔记本很大,长一尺有半,宽近一尺,是写在特制的毛边纸稿纸上的。
字是正楷,字体略长,一笔不苟。
他写字有一特点,是爱用秃笔。
别人用过的废笔,他都收集起来,秃笔写篆楷蝇头小字,真是一个功大。
我跟闻先生读一年楚辞,真读懂的只有两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也许还可加上几句:“成礼兮会鼓,传葩兮代舞,春兰兮秋菊,长毋绝兮终古。
”闻先生教古代神话,非常“叫座”。
不单是中文系的、文学院的学生来听讲,连理学院、工学院的同学也来听。
工学院在拓东路,文学院在大西门,听一堂课得穿过整整一座昆明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闻一多先生阅读答案
闻一多先生阅读答案,仅供同学们参考,希望同学多思考,运用真觉得智慧写出更好的答案!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
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
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
现在,他“说”了就“做”。
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仆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
说得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公仆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1、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和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是怎样对待“说”和“做”的?
2、作为学者和革命家的闻一多,具有哪些崇高的品格?
3、课文的两个部分之间,是用哪些话过渡的?说说这些话是怎样起过渡作用的?
4、说说对下面句子的理解
5、段中作者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表现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闻一多先生“言”“行”完全一致?
6、第②段“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中“这”指代什么?为什么说“情况迥乎不同,一反既往”?
7、请在选文中找出穿插的形象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8、最后两段,能不能合为一段,为什么?(短)
9、请简要概括闻一多先生的形象。
(一句话)
10、为什么文章最后赞扬闻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和“行的高标”?
11、对于是先言后行,还是先行后言,你是如何看的?在言和行
的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一致”。
2、作为学者有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硕果累累品格。
革命家有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大勇、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
3、“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是对前一部分的全面概括,然后指出这只是闻先生的一个方面。
“闻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革命家的方面”这句领起了文章的后一部分。
“仅……还……”“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都是起关联作用的词语,“学者的方面”“革命家的方面”这是呼应紧密的提法,这样就使两个部分的过渡十分自然。
4、①“闻一多先生‘说’了”中“说”的意思是:争取民主,反对独裁,宣传动员革命,对反动派的揭露与斥责。
②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青年听得到。
闻一多先生最初只在昆明青年中宣传民主。
③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作好了牺牲的准备,表达了闻一多英勇无畏,誓与反动派拼死一战的决心。
5、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
(争取民主、宣传革命)
6、“这”指的是闻一多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因为作为青年运动
的领导人,闻一多先是宣传革命(说),然后用行动争取民主(做),与做学问时先埋头苦干,然后再“说”不一样。
7、“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形象地突出闻一多先生争取民主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的精神,充满着对先生的颂扬和景仰之情。
描写例如炯炯目光、头发零乱、目不窥园。
又有细节描写,例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凡此种种,能起到具体再现闻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都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
8、不能,因为一方面强调闻一多是卓越的学者,优秀诗人,革命烈士,另一方面也突出闻一多是言行一致的伟人。
9、闻一多先生是一位精于学术,有钻研精神的学者;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
10、闻一多先生既有鼓舞人心,极其震撼力的言论,又有伟大的行动实践,言行一致,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11、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目的:
1.学习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革命家所表现出来的英雄气概。
2.理清教学设计>文章脉络,学习作者精选典型材料来记述人物言行的方法。
3.体会文中含蓄、精练、富有感情的语言。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