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大树和小草》教学设计、反思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1.3《大树和小草 》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1.3《大树和小草》教案一. 教材分析《大树和小草》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的第一课第三节内容。
本节课通过大树和小草的生长情况,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特点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精神。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图片、文字、活动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大树和小草,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进而认识到保护环境、爱护植物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他们对周围的自然环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对于植物的生长特点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可能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从而达到理解植物生长的目的。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大树和小草的生长特点,认识它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探究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大树和小草的生长特点。
2.难点:生态环境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实物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学习。
2.观察比较法:学生观察大树和小草的生长情况,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大树和小草的图片、视频等。
2.实物:大树和小草的样本。
3.调查问卷:关于生态环境和植物生长的调查问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大树和小草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它们。
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大树和小草?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展示大树和小草的生长视频,让学生观察它们的生长过程。
引导学生发现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调查,填写调查问卷。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享调查结果,教师总结大树和小草的生长特点,强调生态环境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教科版科学三上《大树和小草》教案2
教科版科学三上《大树和小草》教案2一. 教材分析《大树和小草》这一课时选自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探究,了解大树和小草的生长特点,培养学生对植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大树和小草的不同特点,以及它们对环境的要求。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学习了简单的植物知识,对植物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观察和探究方面,还需要加强。
此外,学生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但对植物的保护意识还不够强烈。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大树和小草的生长特点,知道它们对环境的不同要求。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大树和小草的生长特点,知道它们对环境的不同要求。
2.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和探究能力,提高保护植物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和探究。
2.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探究能力。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提高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PPT、大树和小草的图片、实物等。
2.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大树和小草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认为大树和小草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呈现(10分钟)展示大树和小草的实物,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教师总结并板书。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观察校园里的树木和小草,记录它们的特点。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互相分享观察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拓展(5分钟)讨论:为什么大树和小草需要不同的环境?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们?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保护植物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绘制一幅大树和小草的画,并写上保护植物的心得。
《大树和小草》教学反思
我的教学能很好地应用信息技术突破重难点。
教学策略是否恰当
【提示】我是否组合了方法、手段、组织形式、活动步骤等来突破重难点?
我如果重新设计这个教学,我将在那些方面加以改进?
我在教学中组合了方法、手段、组织形式、活动步骤等来突破重难点,我如果重新设计这个教学,我将在实物展示方面加以改进。
检测评价是否恰当
【提示】我用的测验题或作业题可以检测到学生是否突破了重难点?如果重源自设计测验题或作业题,我要做哪些修改?
我用的测验题或作业题可以检测到学生是否突破了重难点
其他
【提示】我还有哪些方面的反思?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走进自然,确实体会到木本和草本的区别。
教学反思表单
我的教学反思
重难点解决是否得当
【提示】我的教学是否聚焦重难点?
如果重新再来,在聚焦重难点方面,我是否还需改进?
我的教学能聚焦重难点,如果重新再来,在聚焦重难点方面,我将在揭示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特征,体会小草也是有生命的方面加大聚焦力度。
信息技术运用是否恰当
【提示】我的教学是否很好地应用信息技术突破重难点?
三年级科学上册大树和小草教案分析
三年级科学上册《大树和小草》教案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术:1.能够用放大镜等工具对植物进行细致的观看,并用图和文字进行记录。
2.能依照自己的观看分析出树木和小草典型特点。
3.能够依照大树和小草典型特点归纳出草和树的一起特点。
4.能够依照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一起特点正确分辨常见植物。
进程与方式:通过度组观看讨论,找出小草和大树的不同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小草和大树一样,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具有爱惜小草,不踩踏小草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研究大树和小草的活动,对学生进行观看比较方式的指导。
教学难点:在学生研究大树和小草的进程中,能够正确地记录并依照记录进行分析归纳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一起特点。
教学预备:1.教师前要对周围环境进行了解,确信上要研究的树木和小草。
2.搜集树木(局部)和小草。
3.大树与小草教学进程设计:一、教学活动引入1.请学生回忆以前科学上所学的有关植物方面的知识。
2.教师讲解:在咱们的周围有许多的植物,它们有的高大挺拔,有的柔弱细嫩,这些植物千姿百态,数不胜数。
你们能说出咱们学校内有哪些树木和小草呢?学生讲述自己所知的植物名称。
3.教师提出本活动内容:今天咱们就来研究一下咱们学校内的大树和小草有什么相同的地址有什么不同的地址。
二、提出活动要求及安排1.组织学生讨论如何进行观看比较先请学生说一说如何去观看比较。
教师听取学生讨论时依照学生的讨论指导学生从植物的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方面去观看比较。
能够对植物体进行解剖。
2.指导学生记录自己的观看结果教师直接提出这么多的观看结果如何进行记录呢?三、学生分组进行室外观看学生3-4人一组到校园内进行观看。
教师在学生观看进程中进行指导。
指导内容一是引导学生进行细致的观看;二是帮忙学生解剖植物,使学生了解所观看植物的内部情形如茎等;三是指导学生进行记录;四是教育学生要爱惜植物不要轻易的折拔植物。
四、分析归纳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一起特点1.各组汇报整理自己的观看结果,小组内分析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与不同。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大树和小草》教学反思
《大树和小草》教学反思
从学生整体的掌握情况看,较好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在整堂课中学习较为积极,思维较活跃,对重难点能够掌握和理解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从教学流程上看,基本上做到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顺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从学生熟悉的植物入手感知到思考比较其特征,能教容易的解决问题。
但自己讲授的可能较多,或应让学生更多的自学与思考的时间。
从课件上看,导入的视频虽然取材于学校的操场,但噪声较多,选择小草的地点种类较少,拍摄及制作技术有待提高。
本课的小组合作还不错,小组学生讨论较热烈,讨论的效果及质疑的问题教以往有很大的提高。
但评价的方式及加分的办法还需改进。
小组的培训应当跟上,分层培训十分必要,消除小组内较差学生不发言的情况,将小组合作落到实处。
教科版科学三上《大树和小草》参考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上《大树和小草》参考教案一. 教材分析《大树和小草》是一篇描绘大自然中大树和小草的生长过程的科学小品文。
课文通过生动的描绘,使学生了解到大树和小草的生长特点及其对环境的需求。
本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易于学生理解。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大树和小草的生长特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上三年级之前,已经对植物有一定的认识,知道植物需要水分、阳光和土壤等生长条件。
但是,对于大树和小草的具体生长特点,他们可能还不够了解。
此外,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还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大树和小草的生长特点,知道它们对环境的需求。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大树和小草的生长特点及其对环境的需求。
2.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大树和小草的实物样本,以便学生观察。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大自然中的大树和小草,引导学生关注大树和小草的生长过程。
提问:“你们知道大树和小草是如何生长的吗?”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大树和小草的实物样本,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生长特点。
同时,教师通过讲解,阐述大树和小草对环境的需求。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如何保护大树和小草,使它们更好地生长。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你们知道如何保护大树和小草了吗?”引导学生回顾讨论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保护大树和小草的计划,其他学生和教师给予评价和建议。
三年级上册《大树和小草》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大树和小草》教学反思三年级上册《大树和小草》教学反思《大树和小草》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在学生观察了校园的树木的基础上进行的。
这堂课主要是通过观察、寻找出大树和小草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会利用维恩图整理比较的结果。
教学一开始,先引导学生回忆在哪里见过哪些小草,然后引出狗尾草,让学生以小组按照以前所学的观察顺序、观察方法来观察一棵狗尾草,也可用画简图的方法来进行描述记录。
并用同样的方法来认识蒲公英、黄花酢浆草和车前草,然后小组讨论他们的相同之处。
接着引出草质茎和草本植物,由小草的茎联想到前面所观察过的大树的树干,引出木本茎和木本植物。
然后让学生小组讨论松树和狗尾草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由松树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来推想大树和小草的相同和不同,可是却又让学生先分别说出大树和小草的特点,再找出他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最后引导学生用维恩图来记录。
在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认真观察,采用了多种观察方法来进行观察,有人测量植株的长度和叶子的长度,有人闻了叶子的气味等。
但也提出了许多问题。
比如:“黄花酢浆草为什么叫酢浆草,而不叫黄花草”“三叶草也叫黄花酢浆草吗?”“三叶草冬天会不会死亡”“蒲公英茎断了为什么会流出水来”等一系列不可预测的问题。
导致前面的时间有点过长,后面时间不够用了。
在出现维恩图时只介绍了一下维恩图的使用,而没有在课堂上填的时间。
下午在其他班重新上这节课时,当学生小组讨论出狗尾草和松树的相同和不同,由此来推想大树和小草的相同和不同时,我便对学生说:“为了记录清楚明了,老师为你们推荐一种记录方法----维恩图”便出示维恩图,并介绍维恩图的特点和作用,让学生先在书上的维恩图填整理的结果,然后汇报交流,我觉得效果还不错。
小草和大树反思总结(通用6篇)
小草和大树反思总结(通用6篇)小草和大树反思总结第1篇在同学把握本课生字并且读熟课文的基础之上,我让同学用本身的话概括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所写的是勃朗特三姐妹在文学方面的成长经过。
聚焦“文学”一词,随后我总结质疑:从课题上我们知道,“小草”可以代指身份低微不起眼的人而大树则可以代指身份尊贵显赫的人。
假如从“文学”这个角度上来看,“小草”和“大树”分别可以代指什么样的人呢?这样的问题,由于前面分析课题时,同学已经从身份地位上对“小草”和“大树”的代指有了肯定的了解。
所以这里,老师只要稍加引导,同学不难总结出:就“文学”方面而言,“小草”指在文学方面没有成就的人,“大树”则指在文学方面有成就的人。
反思:在同学对小草和大树在身份上有了整体认得后,我引导同学再次认真读课文,并概括全文内容,随后聚焦“文学”一词,再引导同学从“文学”方面思考小草和大树的代指。
这样的设计教学,让同学在学习课文之前就能够通过老师的引导,对文中的小草和大树有了一个整体的理解,这样的教学避开了在课堂上对小草和大树的内在含义的枯燥讲解。
并且通过引导让同学本身总结结论,也易于调动同学的思考。
就内容而言,也为下文学习奠定了基础。
小草和大树反思总结第2篇在同学对小草和大树的含义有了肯定的理解之后,我再引导同学思考:在文学这条道路上,夏洛蒂勃朗特三姐妹是“小草”还是“大树”?以此问题让同学品读课文。
同学在认真读课文的基础上很简单就理解了,这篇课文中的前半部分,勃朗特三姐妹就是文中所谓的“小草”,后半部则是“大树”。
随后引导同学总结得出:这篇课文勃朗特三姐妹在文学方面一开始是“小草”,后来通过本身的努力终究变成了“大树”。
反思:理解含义后,再提出“她们是小草还是大树”这样的问题让同学思考,这样做能养成同学边读书边思考的好习惯。
并且由这个问题,让同学对本文内容也有更深印象的理解,为下文学习奠定基础!学完课文后,让同学交流对课题“小草和大树”的理解,领悟题目通过鲜明对比捉住读者、发人深思的艺术,进一步体会主人公与命运和世俗偏见抗争的勇气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探求理想的性格。
教科版科学三上1.3《大树和小草》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上1.3《大树和小草》教案一. 教材分析《大树和小草》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大树和小草的生长特点,以及它们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大树和小草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科学课中已经学习过植物的基础知识,对于大树和小草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大树和小草的生长特点以及环境影响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此外,学生对实地观察和动手操作的兴趣较高,可以借此机会让他们亲身体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大树和小草的生长特点,认识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调查、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大树和小草的生长特点,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实物观察:观察大树和小草的生长特点,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它们的差异。
2.调查分析:让学生调查校园、家庭周围的植物,分析大树和小草在不同环境中的生长状况。
3.实验操作:动手操作,验证大树和小草的生长特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大树和小草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物准备:大树和小草的样本,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器材准备:测量工具,观察记录表,实验器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关注大树和小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大树和小草的生长特点吗?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有什么作用?”2.呈现(10分钟)展示大树和小草的实物样本,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生长特点。
同时,呈现相关知识点,如大树和小草的根、茎、叶、花、果实等。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地观察,让学生测量大树和小草的株高、根径等生长指标。
同时,填写观察记录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
大树和小草教学反思(四篇)
大树和小草教学反思首先让学生朗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说说主人公遭遇了怎样的家庭不幸。
面对这些不幸,主人公是怎样艰难谋生的呢?用笔把表现主人公艰难谋生的词句画下来,多读几遍,交流感受,体会其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物性格。
抓住“洗衣、烧饭、缝缝补补、拾柴、捡破烂、替富有人家带孩子”等词体会主人公为生活而忙碌奔波的形象,感受主人公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人物性格;抓住生活“再艰苦再劳累,都不肯放弃学习,上不起学,就和弟妹们在家里跟父亲读书”等细节体会主人公热爱学习、要强好胜的性格。
抓住“始终没有停止过写作尝试,都希望用笔敲开幸运之门”等细节,体会主人公不甘命运驱使、富有理想的性格。
然后引导朗读第三、四自然段,交流感受。
重点阅读第三自然段,体会夏洛蒂向骚塞请教前后不同的心情。
指导有感情朗读这两个自然段,体会吓洛蒂的坚强性格。
再让学生思考面对这些沉重的打击,夏洛蒂服输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结合“孜孜不倦、敲开文学圣殿的大门”的有关情节,理解感悟主人公为改变命运所表现出来的勤奋和坚强毅力。
夏洛缔有没有通过写小说实现自己的理想,敲开幸运之门呢?她是如何敲开的?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感受主人公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取得成功的喜悦。
大树和小草教学反思(二)《小草和大树》这篇课文,从课题表面来看,写的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两种事物。
初读课文后,便了解到课文写的是夏洛蒂·勃朗特三姐妹的成材故事!小草和大树在文中有着深刻的含义,学生只有对文中的小草和大树的含义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才能轻松的理解文章的深刻主题。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呢?课始,我板书课题,让学生说说脑海中对小草和大树的印象,使学生明白:小草是那么的矮小柔弱,大树是那么的高大。
文章是写小草和大树的吗?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探讨文章的内容。
正确、流利地读好课文很重要。
接着,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的大意,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
对六年级学生来说,默读训练很重要,并且默读应有任务。
第3课 《大树和小草》教案(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第3课《大树和小草》教学设计教学导航【学情分析】有了前面两课的学习经验,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观察能力,对高大的树木也有了较深的印象,但是对路边小草的关注度还不够,很多常见的小草有的学生都不认识,也说不出名字。
本年龄阶段的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方向性还不是很强,所以在课堂上教师的引领不可少,特别是对一些问题的研究,如探究的“大树和小草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的方法来分析处理信息,最后得出结论。
此外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渗透爱护生命、爱护小草、不践踏草坪等情感或环保意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通过观察,发现一些陆生植物生命体的特征;知道小草和大树一样,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但是他们在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方面却不一样。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观察大树和小草时,能经历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并通过观察比较得出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能用维恩图的形式来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小草和大树一样,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具有爱护小草,不破坏绿化的意识。
培养与人分享、交流的习惯,增强小组合作的能力,提高科学探究的水平【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有条理地指出大树和小草的异同点,并能用维恩图的形式来呈现探究结果。
【教学难点】能熟练运用维恩图的形式来展示大树和小草的异同点,对陆生植物的普遍性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课件展示:校园的树木图片导语:上节课,我们观察了校园里的树木,谁能说说大树一般都有哪些共同的特点?(板书标题:大树)追问:哪些生活条件、或者说环境是基本上所有大树都需要的?(副板书:生长需阳光、水分、营养)提问:在我们的校园里,有很多植物,除了大树,你还可以看到哪些植物呢?导语:不错,大树的脚下还有很多小草。
今天,我们就低下头去观察研究一下常见的小草。
《大树和小草》教学反思.doc
《大树和小草》教学反思这是三年级学生上的第三节科学课,是他们第二次走出教室,来到校园。
我吸取了上一次科学课的经验,给学生明确规定了观察的范围——校园大圆花坛。
上一次上《校园的树木》,我课前要求学生只在操场接近科技楼的这边观察,学生观察着几棵少的可怜的盆景树,看见对面教室旁的几棵树,一窝蜂地跑了过去,早把老师的叮嘱忘到了九霄云外,影响了其他班的教学。
这次课前我将上次的观察情况给大家作了汇报,也表扬了一些做得很好的学生,强调了观察的范围,观察的目的,观察的要求。
学生们围着花坛仔细的观察着,还不断和课本进行对照。
“老师,我找到三叶草了!”学生龚岸来找我。
“是吗?”“是,你看它有三片叶,和课本上画的一模一样。
”他还不停的给我解释。
“你是小小观察家,看得多仔细,再找找看,你会有更多的发现。
”“我也认识了三叶草。
”我不断听到同学们的欢呼声。
“你能试着把它画下来吗?”我建议。
学生们认真地画着。
“老师,我找到只蜗牛了。
”龚岸手捧蜗牛给我看。
“给老师吧,老师养着,下次我们上课用。
”没想到学生们放弃了观察小草,改抓蜗牛了。
每抓到一只,那个兴奋劲别提有多美。
在孩子们的眼里,会动会爬的蜗牛比静静的小草有趣多了。
我只好赶紧刹车,“老师需要的蜗牛够了,我们不再抓它,让他们自由生活好吗?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往往不会顺着教师设计的教学思路走,出现偏差,甚至是相差甚远。
特别是三年级的学生,刚接触科学课,没有科学的探究方法,好奇心强,爱动手,教师必须首先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素养,并且科学老师要有科学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观——不能一成不变,很僵化地按照自己原来的设计意图去执行教学计划,要有新课程教学强调的“教学机智”,自己的教学策略、教学的目标实施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控。
在这些方面我还做得很不足,必须不断学习。
小草和大树反思(四篇)
小草和大树反思在学生对文章内容分布有了了解之后,师质疑引导:一个人的成功,背后总要经历很多挫折与磨难,三姐妹从文学界的“小草”变成“大树”,她们经历了那些挫折与磨难?边读课文边化出相应的句子,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接下来的教学,我主要通过学生的回答来指导,如:第二小节:在学生找出相应的句子后,我帮助学生归纳理解,这一部分内容告诉我们,三姐妹在艰辛的童年和青年时代,从未放弃过学习、写作。
第三小节,这一部分内容,我将它分成这样几部分来指导学生学习:首先,我指导学生理解夏洛蒂将信寄出去后,她内心的期待与惴惴不安,鉴于此,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虽然夏洛蒂她生活贫困,但她却从未放弃过写作,对她而言,写作是多么重要啊!当她将信寄出后,这时候她内心最大的期待是什么?她会想些什么?反思:以这样的问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近人物内心。
这一部分内容,学生只有真正理解夏洛蒂的内心的期待,他们才能真正理解诗人罗伯特骚塞的回信对她的打击的程度是非常深的。
《小草和大树》这篇课文讲述了出生于贫困家庭的夏洛蒂·勃朗特在沉重的生活压力下,坚持学习,尝试写作。
当她满怀希望得到大诗人的指点时,却遭到了巨大的打击。
但她没有失去信心,而是从羞惭与痛苦中昂起头来,与两个妹妹一起发奋努力,改变方向,继续写作。
三姐妹终于脱颖而出,成为震动英国乃至世界文坛的作家。
这个故事折射出夏洛蒂·勃朗特和两个妹妹不屈的抗争精神与不懈努力的坚强意志,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她们在保守观念与陈腐偏见盛行的年代,敢于冲破旧势力的勇气与胆识。
总结课文后,我设计了如下的作业:⑴、本课三姐妹的成功可以用哪些名言警句来概括?思考并把它写下来。
⑵、想画面:三姐妹成名后假如在一次宴会上遇到了骚塞先生,此时,她们会说些什么呢?⑶、这篇课文对你有哪些收获呢?写出自己的感受再交流。
反思:一直以来我都认为,作业是一节课的总结与延伸。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语文教学的作业设计应该更加多元化,不应该仅仅关注字词的掌握,应该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为主!对于骚塞的回信这部分内容,首先我通过创设情境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骚塞这封信的真正含义。
三年级科学树与草教学反思6篇
三年级科学树与草教学反思6篇三年级科学树与草教学反思篇1三年级的《科学》教学终于完成了,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还算不错,有一些感悟和想法值得记录下来,以促进自己不断提高。
感悟一:准备好丰富的材料,是提高活动效率的根本保障。
在开学备课时,我就担心第四单元的教学对老师、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本单元教学需要大量的探究材料,没有这些探究材料,学生的自主探究将会大打折扣。
还好,学生有学具,里面的材料虽然不是太好使用,但毕竟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实验,自主探究了。
同时课前合理选择有结构的材料,制作教具,准备材料也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这些课前准备工作,教师一定要抽出时间,精心准备,因为它是有效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根本保证。
感悟二: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是学生能力发展的重要载体。
科学课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多元化的,它不同于以往的自然课只注重获取知识,培养能力,还需要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探究的方法,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每次上课前,我都会对每课的教学目标进行一个定位与解读,再将这些目标分解到各个教学活动中去,力求通过一节课让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上都能有所得。
一节课教学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学生经历了从推测——科学检测——构建认知的探究过程,学会了科学检测的方法,建构了导体与绝缘体的概念,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感悟三:关注细节,打造亮点。
回顾所上的一些课,为什么总感觉缺少一点精彩?反思原因,实际上是自己在课堂教学中过多地注重对教学的预设,哪怕是一个环节或一句简单的问话,我都会精心地揣摩,力求一杆见影,做到胸有成竹。
但由于自身课堂临场洞悉力不强,缺乏一定的教学机智与技巧,有时候为了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忽视了学生“节外生枝”的提问,即使让学生对这些生成性的问题进行研究,也只是简单的一带而过,往往不能抓住有利的时机,合理开发成的课堂资源。
诚然,备课前对教学活动的预设能保证教学活动有序有效地开展,但我们的备课不能设计的太完美无缺,还需要留一些空白让学生“润色”,很多有经验的老师,他们就是善于运用智慧去捕捉课堂中每个细节,将“意外”转化成动态生成的资源,于是造就了一个个精彩的课堂。
大树和小草教学反思
大树和小草教学反思在大树和小草教学的过程中,我获得了很多有关教学的宝贵经验和反思。
以下是我对这次教学的反思。
首先,在教学之前,我应该对自己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我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理解,以便能够更好地向学生解释和澄清他们的疑惑。
此外,在教学之前,我还应该认真考虑学生的背景知识和学习能力,以便能够根据他们的需求和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我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大树和小草教学是一个主题教学,我应该充分利用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我还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资源,如实地观察、案例分析和实验等,以便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我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我应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提问,并引导他们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我还应该创设一些富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情境和任务,以便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态度。
大树和小草教学是一个以情感和体验为主的教学方式,我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反应和体验,以便能够更好地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我应该注重鼓励和赞扬学生的努力和成就,同时给予他们适当的支持和引导。
最后,在教学之后,我应该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估和反思。
我应该仔细分析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反馈,以便能够更好地评估教学效果。
同时,我还应该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便能够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
此外,我还应该借鉴他人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研究成果,以便能够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
总之,在大树和小草教学的过程中,我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反思。
我相信,通过不断地反思和改进,我能够成为一名更好的教师,并且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和发展。
《大树和小草》教学设计和反思
《大树和小草》教学设计(原生态教学)教材内容: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大树和小草》。
教学理念;学生一般对高大的树木有较深的印象,再加上前一课对校园树木的学习,学生对于大树的印象就更加深刻。
而对低矮的路旁小草却往往忽视,甚至就以为足球草地的草才是小草。
经过这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小草的种类其实很多很多,作用也很大很大,它们和高大的树木一样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也要受到极大的关注。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小草和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
大树和小草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过程和方法:用简图画出小草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小草和大树一样,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具有爱护小草、不践踏小草意识。
教学准备:为小组准备:狗尾草、三叶草、车前草、蒲公英;樱桃树的树枝(我们这个地方樟树少,用樱桃树代替,最好是树枝上带着果实)和这种树的果实、叶片。
教学重点:掌握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学难点:观察大树和小草的特点。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流程:一、导入:师:同学们都会背诵古诗《草》吧!生: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师:草的种类很多,是春天的使者,装扮着我们的大地。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3课《大树和小草》(板书课题)二、新课:1、老师出示常见小草(三叶草学名黄花酢浆草、车前草、蒲公英、狗尾草)的幻灯片,学生先看图片识别小草。
(或者直接出示实物)老师:同学们,我们平常看见的这些不起眼的野草都是小草家族里的成员,春天一到,它们装扮着大地,给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它们和我们上一节课学习的校园大树一样都具有什么呢?学生:生命。
老师:它们还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呢?让我们一起去观察一下小草和大树吧!老师:下面请材料员来领取实物小草,让我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些小草有什么特点?重点观察狗尾草,并画出它的简图。
三年级上科学教学反思小草和大树_教科版
三年级上科学教学反思小草和大树_教科版
教学第二环节本来应该是由实物观察也引发的对小草的讨论,以及对小草特点的归纳,但由于准备实物(狗尾草枯萎了)不够完善而将此环节换成学生凭借之前对小草的认识来发表观点,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缺少了一点科学性。
在教会学生用维恩图来归纳大树与小草的相同与不同时,我过分强调了学生对于维恩图的掌握,并且处理时太过单调与硬性。
学生无法准确理解教师的这一教学目的,以致部分同学有点丧失课堂兴趣。
张书记课后指导了课堂中几个更加符合课堂,让课堂环节更顺畅的建议。
1.在第二、三环节的过渡中,应该有个小结,由小结直接引向大树和小草的对比,整节课会显得更加条理清晰,有层次。
2.教学生用维恩图归纳事物异同的活动中,可给予事物观察,让学生在记录观察结果中巩固运用维恩图,老师下堂指导,即用实验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又更好的提升了课堂知识。
3.更加注重学生的反馈,落实学生的观察实验记录等。
并建议统一学生的观察记录本。
每一次课堂遇到的问题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
在学生的反馈中,其他老师的指导中正确认识自己,从课堂中收获更好的、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不断的磨砺自己,让自己的教学得以改善提升。
对于一个新老师,有机会“且教且学习,且学且成长”,极好!。
大树和小草教学设计和反思
大树和小草教学设计和反思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消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受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妙的回忆。
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盼望能够关心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大树和小草教学设计和反思篇一今日上午其次节课,我为我们六班级十多位语文老师上了一节组内研讨课。
对于这节课,我的指导思想是简洁、有用,以期能给大家一点启发。
上课开头,首先是对上一节课所学学问的复习。
我让一个同学将课后的生字组成词语,领着大家读一遍。
这样做的用意是:一是熬炼领读的同学;二是通过组词,让同学积累更多的词语,这其中有很多是课文之外的词语。
接下来是让同学齐读课后其次题中的八个成语。
之所以让同学读这八个成语,是由于这些成语有的是难以理解,有的是简单读错,有的则是简单写错,盼望通过读这些成语,让同学对这些成语能有深刻的熟悉。
成语读完之后,我又让同学理解成语中关键字的意思。
这八个成语,同学只要能理解了其中一些关键字的意思,整个成语的意思的迎刃而解了。
复习完毕,便转入对课文内容的学习。
我让同学先扫瞄一下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再联下面的内容,说出文章第一自然段在全文的作用。
在这里,遇到了麻烦。
有的同学说是引起下文,有的同学说是点名中心,还有的同学说是总结全文。
我的目的是盼望同学说出是“总领全文”,然而却事与愿违。
我又让同学对这三种答案进行评析,费了好大的劲儿,花了不少时间,才把同学拽到我的轨道上来。
这样做的意图是:一是熬炼同学把握全文的力量;二是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同学明白了文章开头的总领作用之后,就让同学找出总领全文的一句话,又从这句话中找出关键的词语“逆境成才”。
接下来,就是围围着这个“逆境成才”来学习下文。
我让同学扫瞄课文的其次自然段,了解夏洛蒂、勃朗特生活在怎样的逆境中,她又是如何面对的。
很快,同学找到了一些语句,并概括出“生活贫困”,“坚持学习、写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树和小草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一、科学概念:
1、小草和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2、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
3、大树和小草都有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二、过程与方法:
用简图画出小草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到小草和大树一样,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具有爱护小草,不践踏不草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找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体会陆生植物生命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教学过程
一、认识常见的小草
1、师生交流:在校园里不仅有高大的树木,还有低矮的小草。
我们认识这些小草吗?这些小草长在校园的哪些地方?
2、教师指导:对不知名的小草怎么认识?提供认识的方法及资料。
二、观察记录狗尾草
1、教师引导:在校园、田野、路旁、果园中都能找到狗尾草,为什么叫狗尾草?
是呀,它的果实串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
它是一年生杂草,各地都有分布。
2、观察记录要求:运用前面学过的观察顺序、观察方法、记录方法来观察记录一株狗尾草。
3、小组学生活动:观察狗尾草,我们用简图把它的样子画下来。
上台描述互相补充:这是我们观察的狗尾草。
(能把狗尾草的主要特征根茎叶果实大致画下来即可。
)
4、组间活动:比较不同的草,找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启发引导:从植物器官及生存环境、生长年限、生长变化规律等方面比较)不同的小草千姿百态,各有差异,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多共同特征,说说你对小草的想法,是呀,小草虽小,但也十分可爱,我们应当呵护它们。
三、比较樟树和狗尾草
1、引导讨论:可以从哪些方面比较樟树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比较完成对比表格:
茎的颜色
樟树软硬
粗细
质地
果实颜色形状
叶的颜色
形状
狗尾草软硬
大小
气味
大小
多少
3、交流汇报:樟树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
引导学生了解: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
(让学生在汇报中能使用这些词语即可,不要求对概念进行背诵,以下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例同。
)
四、整理相同和不同
1、比较汇报内容:总结大树和小草的不同之处,记录在下面圈图的非交叉位置中。
2、全班讨论:大树和小草有哪些相同之处,记录在下面圈图的交叉框内。
(这是教学重点)
3、总结:从以上唯恩图的表达内容中我知道了树和草的共同点有根茎叶,有的会开花、结果、有种子(基本形态结构相同);都长在土壤中,需要阳光、水分等(基本生活环境和生活需要相同),我还知道了树和草的寿命不同,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他们的具体结构特征也各有不同。
(唯恩图的作用是梳理学生的观察比较结果,形成比较明确的概念,并显示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
比较相同点就是为了让学生初步体会到植物生命体的特征,从而指向本单元的核心概念。
对概念内涵的梳理还得从学生实际出发。
)
教学反思
1、课前,学生已经观察了校园内外的树木,并有了初步的观察方法,所以在上课前用迁移法引导学生观察小草就非常自然。
2、本课内容主要分两部分:一是观察小草,二是比较大树和小草的异同。
教材
选取狗尾草为代表,重点观察其茎和果,其间可用列举法说明木质茎和草质茎的区别,也可自然得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名称。
然后通过与其他小草的比较,得出小草茎细、植株矮小、质地较软、土壤中的根细而浅的共性,为维恩图作铺垫。
3、提供实际材料进行观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手段,因为根据学生的记忆,有的知识可能是正确的,也有可能是错误的,这就要求实际观察,学习本课提供狗尾草和樟树枝条,对比较草质茎和木质茎尤为重要。
4、维恩图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它的作用是梳理同学们的观察比较结果,形成比较明确的概念,并显示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
在比较大树和小草的异同时,因学生在课堂中已经对小草的特点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很容易得出大树的特点。
教师要重点引导得出相同点,让学生初步体会到植物生命体的特征,如都是有生命的,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等,从而掌握本课也是本单元的核心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