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采血及送检流程

合集下载

动脉采血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动脉采血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温州市人民医院温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血标本采集操作流程一、目的:1.采集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从而了解患者的内环境。

2.指导氧疗,机械通气治疗等各种参数的调节。

二、用物准备:治疗车、治疗盘、消毒用品(碘伏棉签、酒精棉签),注射器5ml、消毒干棉签、标本袋、采血条码。

三、操作流程:(一)操作前:1.两人核对医嘱,打印采血条码。

2.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

3.输入审核工号(二)操作:1.洗手,戴口罩。

2.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

核对采血条码与手腕识别带上的信息。

3.选择动脉,首先桡动脉。

4.在腕横纹上两横指搏动最强处(定位手法:一按一放)。

5.消毒,以穿刺点为中心,环行消毒,直径大于5cm。

6.准备动脉采血器。

7.再次消毒。

8.准备干棉签,消毒定位(左手)食指、中指。

9.再次核对。

10.穿刺:向患者解释,右手持针,进针角度45-90度,破皮后缓慢进针,注意回血。

11.拔针,用干棉签按压5-10分钟。

(三)操作后1.将动脉采血器颠倒5-6次,搓滚5-6次。

2.再次核对采血条码与患者手腕识别带,将条码贴在动脉采血器上,放于标本袋内。

3.整理用物,洗手,宣教。

4.输入审核、采血工号,标本及时送检。

四、注意事项:1.严格无菌操作,消毒面积直径大于5cm,预防感染。

2.采血前向患者说明目的和要求,以取得配合。

患者应保持平静,情绪稳定,体位舒适。

3.患者如洗澡,运动后需休息30min后再取血;清理呼吸道患者应休息30min后再采血。

4.进行氧疗和呼吸机治疗的患者至少要治疗20min后再采血。

5.穿刺部位要按压5-10分钟,直到不出血为止。

6.标本应隔绝空气,采集后应立即送检,以免影响检验结果。

7.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慎抽,适当的观察针刺部位是否有出血,肿胀和疼痛等情况。

8.。

新生儿疾病筛查操作流程

新生儿疾病筛查操作流程

新生儿疾病筛查操作流程
新生儿疾病筛查操作流程
对于在医院分娩的患者,如果拒绝筛查,新生儿出生不足72小时就会出院。

如果患者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并同意筛查,就必须使用75%酒精消毒,风干后用一次性采血针刺破、弃去第一滴血,轻压挤出大滴血后,轻触滤纸面,使血液自然渗入一次滴成1CM直径正反面浸透的大血斑,取三个血斑。

护士医生开采血后,护士确认并登记于新生儿疾病筛查监测实验室卡片上,确认新生儿出生时间达到72小时,提交医
嘱和收费登记本,然后使用PDA核对患者身份,扫描二维码。

采血后,将新生儿筛查监测实验室卡片交接给家属确认信息准确无误。

同时,告知新生儿家属的配合,将血片放在置于科室质控保箱上,阴凉处自然风干2-3小时,然后将血片装入
密封口袋密封。

合格的血片标准是每张滤纸片有3个血斑,每个血斑直径不小于8毫米,血斑正反面渗透均匀,血片无污染,血片无渗血环。

最后,通知保健院收取邮寄。

动脉采血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动脉采血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温州市人民医院温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血标本采集操作流程一、目的:1.采集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从而了解患者的内环境。

2.指导氧疗,机械通气治疗等各种参数的调节。

二、用物准备:治疗车、治疗盘、消毒用品(碘伏棉签、酒精棉签),注射器5ml、消毒干棉签、标本袋、采血条码。

三、操作流程:(一)操作前:1.两人核对医嘱,打印采血条码。

2.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

3.输入审核工号(二)操作:1.洗手,戴口罩。

2.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

核对采血条码与手腕识别带上的信息。

3.选择动脉,首先桡动脉。

4.在腕横纹上两横指搏动最强处(定位手法:一按一放)。

5.消毒,以穿刺点为中心,环行消毒,直径大于5cm。

6.准备动脉采血器。

7.再次消毒。

8.准备干棉签,消毒定位(左手)食指、中指。

9.再次核对。

10.穿刺:向患者解释,右手持针,进针角度45-90度,破皮后缓慢进针,注意回血。

11.拔针,用干棉签按压5-10分钟。

(三)操作后1.将动脉采血器颠倒5-6次,搓滚5-6次。

2.再次核对采血条码与患者手腕识别带,将条码贴在动脉采血器上,放于标本袋内。

3.整理用物,洗手,宣教。

4.输入审核、采血工号,标本及时送检。

四、注意事项:1.严格无菌操作,消毒面积直径大于5cm,预防感染。

2.采血前向患者说明目的和要求,以取得配合。

患者应保持平静,情绪稳定,体位舒适。

3.患者如洗澡,运动后需休息30min后再取血;清理呼吸道患者应休息30min后再采血。

4.进行氧疗和呼吸机治疗的患者至少要治疗20min后再采血。

5.穿刺部位要按压5-10分钟,直到不出血为止。

6.标本应隔绝空气,采集后应立即送检,以免影响检验结果。

7.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慎抽,适当的观察针刺部位是否有出血,肿胀和疼痛等情况。

8.。

医院儿科新生儿疾病筛查血样采集及传递患者护理常规

医院儿科新生儿疾病筛查血样采集及传递患者护理常规

医院儿科新生儿疾病筛查血样采集及传递患者护理
常规
一、血样采集,传递的准备工作
1.血样采集人员由妇幼保健院进行业务培训,并定期接受在岗业务再学习。

2.血样采集及有关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情况在病历中有记录。

3.有详细的登记制度,建立新生儿疾病筛查登记本。

记录病历号、卡片号、联系人姓名、地址及电话、采血人员签名。

4.采血卡片的填写应如实、详细、认真,不能缺项,字迹清楚明了。

5.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重要性的宣传教育,提高防范意识。

二、血样的采集与传递
1.血样采集的方法
(1)采集时间:a.新生儿出生后72小时后。

b.新生儿因病出院或转院治疗的尚未采血的,新生儿出生医院负责通知其家长待患儿痊愈后到市妇幼保健院遗传筛查科取血检验。

(2)采血部位:足跟内、外侧缘。

(3)采血方法:按摩足跟使其充血,用75%酒精棉球局部消毒,待干,将取血部皮肤绷紧,用一次性取血针刺进皮肤2~3mm,使血液自行流出,去除第一滴血,第二滴血集为一大滴后轻触于采血卡片的纸上,使血斑直径达1cm,并渗透纸面,使两面的血斑直径相同。

取血完毕,用干棉球盖住伤口,加压,待不出血后送回病房。

2.血样的保存:血样采集后,在室温自然干燥(约2~4小时)然后装入塑料袋内放置冰箱4℃存放,避免潮湿及直接日照,不得将未晾干的血样重叠放置,以免相互渗染。

3.血样采集后递至市妇幼保健院遗传筛查科,传递过程尽量减少在室温中放置的时间,防止标本失活。

如有不合格的,重新采集血样再送。

新生儿血红蛋白测定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新生儿血红蛋白测定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新生儿血红蛋白测定检查标准操作规程1. 检查目的和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对新生儿进行血红蛋白测定检查,以评估其贫血程度和异常血红蛋白情况。

检查目的是为了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血红蛋白相关疾病,在儿童健康管理中起到重要作用。

2. 检查方法和步骤2.1 准备工作- 确保检查设备正常运作,并校准好血红蛋白测定仪器。

- 为新生儿准备采血所需的材料,包括一次性注射器、针头、无菌棉球等。

2.2 采集血样- 在进行采样前,向新生儿家长解释检查过程,并获取同意。

- 选择采集血样的合适部位,一般选择耳垂或足跟。

- 对采血部位进行皮肤消毒,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快速采血,避免污染。

- 采集足够的血样,确保能够完成后续检测步骤。

2.3 处理血样- 将采集的血样转移到干净的试管中,并轻轻摇匀。

- 确保血样的密封性和完整性,避免外界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2.4 进行血红蛋白测定- 根据血红蛋白测定仪器的操作说明,将血样放入仪器中。

- 操作仪器,启动血红蛋白测定过程,并等待结果输出。

- 检查结果应准确、清晰可读,记录下测定值以备后续参考。

3. 结果解读和处理- 根据测定结果,判断新生儿的血红蛋白水平是否正常。

- 若血红蛋白值低于正常参考范围,则需进一步评估贫血原因。

- 针对异常血红蛋白情况,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关措施,如进一步检查或治疗。

4. 记录和报告- 将血红蛋白测定结果记录在患者的病历中,并保密存档。

- 如有需要,可向相关医疗机构或家长提供相关报告。

5. 检查注意事项- 在操作过程中,确保采用无菌、消毒的器械和试剂。

-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操作不当。

- 对于不合格或异常测定结果,及时进行复查或验证。

以上是新生儿血红蛋白测定检查标准操作规程的基本内容,希望能对进行该项检查的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在实际操作中,请根据具体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操作规范审批稿

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操作规范审批稿

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操作规范审批稿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指对新生儿进行针对性检测,以筛查出潜在的或具有遗传、代谢、内分泌等相关问题的婴儿,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采血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以确保准确性和安全性。

采血前的准备工作:1.预先准备所需的采血材料,包括针、血采盒、抗凝剂和干燥剂等。

2.确保工作环境整洁,并使用消毒液清洁工作台面和所需工具。

3.检查采血区域的皮肤完整性,避免选择有伤口、炎症或其他问题的部位。

采血操作步骤:1.高标准的个人防护措施,包括戴好手套、口罩和帽子等,防止交叉感染。

2.给予家长适当的解释和指导,让家长了解采血的目的和注意事项,并征得其同意。

3.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一般为婴儿脚跟或手背。

注意避开静脉或动脉,以免造成伤害。

4.用消毒液清洁所选择的部位,使用消毒棉球滴一些酒精,轻轻擦拭约30秒,确保彻底消毒。

5. 使用一次性无菌针头,从清洁的中央向外插入,深度约 1.5-2mm,直到看到血液出现。

6.将血液滴入血采盒中,并确保血液充分进入采血盒,避免污染和空气进入。

7.采集足够的血液量,一般为血采盒容量的三分之二左右。

8.拔出针头后,立即用消毒棉球按压采血部位,保持压力约5分钟,以防止血液外渗。

9.将采血样品标识清楚,并及时送至指定的实验室进行检测。

采血后的处理和注意事项:1.处理患者或家长的情绪,尽量保持患者或家长的平静和舒适。

2.清理工作区域,包括清理一次性材料,清洁工作台面和工具,以防止交叉感染。

3.婴儿采血后可能会出现一些血肿或瘀斑,可以冷敷或按摩部位,帮助减轻不适感。

4.监测婴儿的情况,观察是否有不适或异常症状出现。

5.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医生汇报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通过严格按照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操作规范进行操作,可以确保采血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为准确诊断和及早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同时,注意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提高采血的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

新生儿疾病筛查操作规程

新生儿疾病筛查操作规程

新生儿疾病筛查操作规程一、操作目的1、早期发现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苯丙酮尿症。

2、提高出生人口健康素质,控制出生缺陷。

二、评估要点1、评估家属及产妇对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认知程度和心理反应。

2、评估新生儿出生天数,进食情况。

3、评估新生儿采血部位是否清洁、温暖。

三、操作用物灭菌手套一双、一次性采血针、采血卡及支架、棉签、弯盘、75%酒精、锐器盒、胶布。

四、操作要点1、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环境安全,室温适宜。

2、核对采血卡与登记本,二人核对采血卡与婴儿信息无误。

3、婴儿平卧或侧卧,暴露足跟部,操作者左手握住婴儿的踝关节,用 75% 酒精消毒采血部位(足跟内侧或外侧缘),待酒精自然干燥后紧握婴儿足后跟针刺进约 2mm,有血流出,用干棉签擦去第一滴血,第二滴血自然流出后,滴至采血片上,血滴直径不得小于8mm,每张标本取三个血滴。

4、再次核对血片与新生儿信息。

5、将血片放与血片架上自然晾干,避免污染,日晒。

置于2-10℃冰箱保存送检。

6、穿好新生儿衣服,分类无害化处理用物。

7、洗手,记录。

五、指导要点1、注意保暖,环境室温符合要求。

2、采血部位正确,操作者动作轻巧,采血部位无淤血。

3、血标本符合要求,采血卡上血滴直径 8-10mm,并能渗透至滤纸背面。

六、注意事项1、认真核对新生儿信息。

2、消毒液未干不得进针,进针深度不得大于 2mm 以免损伤骨质。

3、采血时固定好新生儿肢体,并注意保暖。

4、血标本自然晾干,不得进行加热和暴晒,避免污染,干燥后冰箱保存送检。

新生儿桡动脉采血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新生儿桡动脉采血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新生儿桡动脉采血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生儿医学领域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对于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或低体重儿来说,血液采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

而桡动脉采血作为一种非常常见的操作,在新生儿医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从桡动脉采血的流程和评分标准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桡动脉采血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在进行桡动脉采血前,首先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包括准备好所需的采血设备,包括无菌手套、消毒棉球、采血针、采血管、固定带等。

同时还要做好家长和宝宝的沟通工作,让家长知晓整个采血的过程,并获得他们的配合。

2.选择采血部位桡动脉是新生儿较粗大的血管,通常位于手腕处的动脉,血管比较浅,易于采血。

在选择采血部位时,需要注意避开骨骼和静脉,选择血管比较明显的位置。

3.术前准备在进行采血前,需要对新生儿进行一系列的术前准备工作。

包括正确的定位新生儿的手腕,确保血管充分暴露。

同时也需要为新生儿进行皮肤消毒,确保采血的无菌操作。

4.采血操作步骤①洗手、戴手套在进行采血操作前,医护人员需要做好手部的卫生,正确佩戴无菌手套,确保采血操作的无菌化。

②皮肤消毒使用无菌的酒精棉球对采血部位进行充分的皮肤消毒,确保采血操作的无菌化。

③固定采血部位用手固定好采血部位,使桡动脉明显突起,方便采血。

④采血使用无菌的采血器具对桡动脉进行采血,注意快速、准确地刺入血管,并将血液抽入采血管中。

⑤止血在采血完成后,用无菌的纱布和固定带对采血部位进行包扎固定,确保采血部位不出现渗血和出血情况。

5.采血后处理在完成桡动脉采血后,需要对宝宝进行相应的采血后处理。

包括观察采血部位是否有渗血、出血情况,以及观察宝宝的一般情况,确认宝宝没有出现异常反应。

二、评分标准对于桡动脉采血的操作流程,通常需要进行评分。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评分标准。

1.采血部位的选择评分标准:根据桡动脉的位置、血管的直径和张力情况,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

如果选择得当,视为合格;反之则视为不合格。

新生儿采血、听力测试流程

新生儿采血、听力测试流程

新生儿采血、听力测试流程第一篇:新生儿采血、听力测试流程新生儿听力测试流程新生儿出生超过48小时,合肥户口:凭服务券免费测试非合肥户口:凭就诊卡(需充值30元)↓门诊三楼耳鼻喉科听力测试中心,进行新生儿听力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开具检查报告单新生儿疾病筛查足底采血流程新生儿出生超过72小时,合肥户口:凭服务券+206元采血发票,非合肥户口:400元采血发票↓产科二病区采血接种室,家长签字同意,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足底采血↓开具《采血证明》新生儿疫苗接种流程(未转新生儿科)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医生开具医嘱,护士双人核对↓产科二病区疫苗接种室,家长签字同意,进行新生儿疫苗接种↓观察新生儿接种后情况新生儿疫苗接种流程(已转新生儿科)新生儿出院后需在家观察5-7天(观察内容:哺乳、排泄、体温、肤色、睡眠等),无不适↓产科二病区医生开具纸质医嘱,护士双人核对↓产科二病区疫苗接种室,家长签字同意,进行新生儿疫苗接种↓观察新生儿接种后情况,30-60分钟后无不适方可离开第二篇:新生儿听力筛查相关规定及流程一、筛查对象温宿县人民医院对本单位出生的所有活产新生儿,在家长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尤其是有以下高危因素的新生儿:1、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住院超过24小时;2、儿童期永久性听力障碍家庭史;3、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疱疹病毒等病毒、梅毒螺旋体或弓形体等引起的宫内感染;4、病毒性或细菌性脑膜炎;5、颅面形态畸形,包括耳廓和耳道畸形等;6、出生体重低于1500克;7、高胆红素血症具备临床换血治疗指征;8、母亲孕期曾使用过耳毒性药物或袢利尿剂、或滥用药物和酒精;9、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1分钟0~4分或5分钟0~6分);10、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1、体外膜氧;12、机械通气时间48小时;13、临床上存在或怀疑有与听力障碍有关的综合症或遗传病。

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婴儿出院前进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筛查,未通过者直接转诊至听力障碍诊治机构。

新生儿疾病筛查采集血标本的方法及体会

新生儿疾病筛查采集血标本的方法及体会

新生儿疾病筛查采集血标本的方法及体会新生儿疾病筛查是一项重要的预防性医学措施,旨在发现新生儿期出生时未能被及时发现的先天性代谢性疾病,为患者提供及时的诊治和管理。

而采集血标本则是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关键步骤之一,下面将介绍一下采集血标本的方法及体会。

一、采集血标本的方法(一)材料准备1、新生儿疾病筛查卡。

2、消毒液。

3、采血针。

4、止血带。

5、无菌手套。

(二)采集过程1、将采血针与采血管连接。

2、对新生儿的脚背用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

3、戴好无菌手套,用止血带将婴儿的脚趾紧密缠绕。

4、用来回移动针头,找到静脉,将大拇指轻轻向下压住该处。

5、从针管的后端推进采血针,根据真皮密度微调切入角度。

6、进入静脉后,轻拉活塞采样,采完血后抽出针头,立即用消毒液擦拭,压住穿刺部位,防止出血。

7、将采血管拿出,将充满血液的管子装在新生儿疾病筛查卡内对号入座,录入患者信息,及时送到卡分析室。

二、体会(一)关注操作细节在采血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操作细节,确保采血过程中无菌、无误,确保血液标本的质量,为新生儿疾病的筛查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注重安全保障在采血过程中需要提前进行安全风险分析,特别注意消毒、穿刺工具的选择和使用,以确保采血过程中不会发生危险事件,同时需要确保医疗人员和宝宝的安全。

(三)做好成文档工作在采血标本完成后,我们还需要及时将采集的信息记录在个人疾病筛查卡内,并在完成所有采集操作后,对宝妈进行采血采集操作的指导,以便于她们了解宝宝某些代谢性疾病的发生率及预防措施。

总之,采血是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重要环节,需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在操作前先做好思想准备、安全检查和必要的卫生防护,通过高质量的采血标本,为实施同类疾病患儿的干预和治疗提供有力支持,确保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新生儿桡动脉采血血气分析操作流程

新生儿桡动脉采血血气分析操作流程

新生儿桡动脉采血血气分析操作流程
准备:
操作者准备:着装规范、洗手、戴口罩
用物准备:检验标签,5 1/2号头皮针,2ml注射器、皮肤消毒剂、手套、棉签、治疗盘、肝素钠等
操作方法:
选穿刺点:抽吸0.2ml肝素钠液,使5 1/2号头皮针及2ml 注射器内壁附上肝素液,再核对,协助患儿取合适体位,戴手套选穿刺点:手腕前臂桡侧外1/4与第二横纹交界处消毒:范围:5×5cm,查对进针:查对:用左手示指确定动脉搏动点,右手持针在横纹肌上0-0.5cm处呈15-20°角斜刺进针,当针头进到1/2-2/3时即进入桡动脉;如不见回血,可稍移动针头的方向和深度,再慢慢后退,遇到一股冲力感,鲜血及流出,穿刺成功,回抽注射器,抽血0.8ml;拔针按压5-10min至不出血为止。

折叠5 1/2号头皮针针管两端用胶布缠绕,防止空气进入,再核对检验医嘱、检验标签、床号、姓名并将标本立即送检,整理用物。

血培养采集流程

血培养采集流程

血培养采集流程
第一步:手卫生
第二步:培养瓶塞开启后,酒精消毒培养瓶塞,充分待干。

第三步:穿刺皮肤部位消毒
1 一步法:适用于2个月内的新生儿:洗必泰作用30秒。

2 三步法:
①70%酒精擦拭静脉穿刺点。

待干。

(消毒直径大于10cm)
②1%-2%的碘酊30秒或者10%碘伏消毒1.5-2分钟。

待干。

③70%酒精脱碘。

注意:消毒后不要再对穿刺部位进行触碰,如需触碰戴无菌手套。

第四步:抽血
1 血量:成人8-10毫升/每瓶。

儿童3-5毫升/每瓶(黄色儿童瓶)。

新生儿1-2毫升/每瓶(黄色儿童瓶)
2 注射器抽取血液后无需换针头,直接注入血培养瓶。

第五步:混匀:
轻轻颠倒混匀以防血液凝固,切勿大力摇晃。

第六步:从另外一个穿刺点采集第二套,方法同上。

第七步:立刻送检。

室温保存,不得冷藏或冷冻。

备注:
1采集时间:尽可能在患者寒战开始时,发热高峰前30-60分钟采血。

2 接受抗生素前采血。

3 如患者已经使用抗菌药物,在下一次用药前采集标本。

4 切忌在输液的静脉处采血。

新生儿股静脉采血技术)

新生儿股静脉采血技术)

新生儿股静脉采血技术
了解患者的临床诊断及合作能力。

护士准备 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用物准备 治疗盘:常规皮肤消毒用物一套、根据抽血量备注射器、股静
脉取血包、手套、血标本容器、PDA 。

环境准备 安静、整洁,光线充足。

核 对 携用物至患者旁,核对患者姓名,出生日期,使用PDA 扫描
试管条码,扫描腕带,再次核对患者身份。

体 位 助手给患儿取仰卧位,穿刺侧大腿外旋、外展与躯体纵轴成45
度角,使腹股沟展平,小腿弯曲与大腿成90度角,另一腿伸直。

暴露采血部位。

消 毒 戴手套,铺一次性治疗巾。

常规消毒皮肤,范围5×5cm ,待
干。

采 血 右手持注射器沿股静脉的体表投影方向进针,由浅入深,进针
手法呈20-30 °,(肥胖儿童加大角度为30-40°),见回血时抽取所需血量 。

拔针按压 以干棉球置穿刺点处迅速拔出针头,按压局部片刻。

标本处理 根据检查目的不同将标本置于不同试管中,点击PDA 中的是
否结束采集,选择结束采集。

如果采集失败,用PDA 扫描采集失败的试管条码,选择取消采集后,点击PDA ,结束采集。

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舒适卧位。

处理用物,分类放置。

洗手,处理用物,记录,标本送检。

是否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标本采取方法是否正确,及时送检。

标本是否符合要求,有无污染。

新生儿标本送检制度及流程

新生儿标本送检制度及流程

新生儿标本送检制度及流程英文回答:Newborn specimen submission system and process.The submission of newborn specimens for testing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newborn care. It helps in the early detection and diagnosis of certain conditions or diseases that may not be apparent at birth. This ensures timely intervention and treatment, thereby improving the health outcomes of newborns.The system for submitting newborn specimens for testing involves several steps. Let's take a look at the process:1. Identification of eligible newborns: The first step is to identify newborns who should undergo testing. This may include all newborns, or it may be based on certainrisk factors such as maternal health history, familyhistory of genetic disorders, or specific clinicalindications.2. Specimen collection: Once the newborns are identified,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collect the required specimens. This usually involves obtaining blood samples, heel prick samples, urine samples, or other types of specimens as per the specific testing requirements.3. Proper handling and storage: It is important to handle and store the specimens properly to maintain their integrity and ensure accurate test results. This includes following standard protocols for specimen colle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such as using appropriate collection tubes, maintaining proper temperature conditions, and labeling the specimens correctly.4. Specimen transportation: After collection, the specimens are transported to the testing laboratory. This may involve using specialized transport containers or packaging to ensure the specimens reach the laboratory safely and in optimal condition.5. Laboratory testing: Once the specimens reach the laboratory, they undergo various tests as per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These tests may include screening for genetic disorders, metabolic disorders, infectious diseases, or other conditions.6. Test result reporting: After the testing is completed, the laboratory generates a report with the test results. This report is then sent back to the healthcare provider or the newborn's parents, depending on the established communication process.7. Follow-up and intervention: Based on the test results, appropriate follow-up and intervention areinitiated if necessary. This may involve further investigations, consultations with specialists, or the initiation of treatment or management plans.The newborn specimen submission system and process are crucial for early detection and intervention in newborns.It ensures that potential health issues are identified and addressed promptly, leading to improved health outcomes fornewborns.中文回答:新生儿标本送检制度及流程。

新生儿标本送检制度及流程

新生儿标本送检制度及流程

新生儿标本送检制度及流程英文回答:Newborn specimen submission system and process.The submission of newborn specimens for testing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newborn screening programs. These programs aim to identify and treat newborns with certain genetic, metabolic, and congenital disorders early on, to prevent or minimize long-term health complications.The system for submitting newborn specimens for testing typically involves several steps. Here is an overview of the process:1. Collection of specimens: Shortly after birth,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collect blood samples from newborns using a heel prick or a venous blood draw. The blood samples are usually collected on filter paper cards, which are designed to absorb and preserve the blood fortesting.2. Specimen labeling: Each specimen card needs to be properly labeled with the newborn's identifying information, such as their name, date of birth, and hospitalidentification number. Accurate and clear labeling iscrucial to ensure the correct identification of specimens throughout the testing process.3. Specimen packaging: Once the blood samples are collected and labeled, they need to be properly packaged to ensure their integrity during transportation. The specimens are typically placed in a secure envelope or container, along with any required paperwork or documentation.4. Transport to the laboratory: The packaged specimens are then transported to the designated laboratory for testing. In some cases, there may be specifictransportation requirements to maintain the stability ofthe specimens, such as using temperature-controlled containers.5. Laboratory testing: Upon arrival at the laboratory, the specimens are processed and undergo various tests depending on the specific newborn screening panel in place. These tests may include biochemical, molecular, or genetic analyses to detect the presence of certain disorders or conditions.6. Result reporting: Once the testing is completed, the laboratory generates a report summarizing the results. The report is typically sent to the healthcare provider who submitted the specimens. If any abnormalities or positive findings are detected, appropriate follow-up actions are taken to confirm the diagnosis and provide necessary interventions or treatments.It is important to note that the exact system and process for newborn specimen submission may vary slightly depending on the specific newborn screening program and the country or region in which it is implemented. However,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specimen collection, labeling, packaging, transportation, laboratory testing, and result reporting remain consistent.中文回答:新生儿标本送检制度及流程。

新生儿脐血采集的操作流程和操作标准

新生儿脐血采集的操作流程和操作标准
10
血标本凝固在注射器内扣5分,试管选择错误扣5分,不沿试管注入扣2分,注入后有泡沫扣2分
8.再次核对姓名及血标本、确认无误
5
未查对扣5分
9.致谢(注:接产人员继续完成接产缝合工作)
3
未致谢扣1分
10.洗手(助手)
2
未洗手扣2分
11.签名、记录(助手)
3
未签名记录各扣1.5分





15

1.按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分类处理使用后的物品
10
不核对扣2分,抽血时不固定针栓、针筒各扣1分,针尖斜面方向不正确扣1分,推出脐带再穿刺扣3分,退针一次扣2分
6.见回血后抽出适量血液(4-5ml)、止血钳夹穿刺点前段、拔针、排出多余气体
10
抽出血量不准确扣5分,未用止血钳夹穿刺点扣3分,未排出多余气体扣2分
7.将血标本递给助手→助手再次核对姓名及血标本试管→确认无误后将血液缓慢注入相应的试管中→助手轻轻转动试管防止血液凝固
(2)向新生儿家属解释操作的目的,取得配合。
6
未评估扣4分,评估不全一项扣2分,未解释扣2分
4.洗手、戴口罩
5.用物准备:75%酒精、止血钳、注射器(5ml)、选择适合的抗凝试管并贴检验标签、检查单、笔试管架,一次性无菌ຫໍສະໝຸດ 套、锐器盒,盛污物容器。5
少一件或一件不符合要求扣1分




60

1.携带物品至产床旁,核对新生儿母亲(产妇)床号、姓名。
新生儿脐血采血操作规程和操作标准(标准分100分)
科室: 姓名 工作年限 职称 得分
程序
操作规程
分值
评分标准
扣分

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流程

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流程

采血流程
1、清洗双手,并佩戴无菌、无滑石粉的手套。

2、按摩或热敷新生儿足跟,湿毛巾或纸尿布不
超过42℃热敷针刺部位3分钟。

并用75%乙醇消毒皮肤。

3、待乙醇完全挥发后,使用一次性采血针刺足
跟内侧或外侧,深度小于3毫米,用干棉球拭
去第1滴血,从第2滴血开始取样。

4、用拇指轻微地、间歇性地挤压婴儿足跟,在
血滴形成后放松。

将滤纸片接触血滴,切勿触及足跟皮肤,使血
液自然渗透至滤纸背面,避免重复滴血,至少
采集3个血斑。

5、将血片悬空平置于18℃至25℃的空气中,
自然晾干至少3小时,呈深褐色。

避免阳光及
紫外线照射、烘烤、挥发性化学物质等污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科采血流程及送检流程
王光丽
处理医嘱,打印化验单及条码
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
评估
采血
整理用物
送检
采血前查对
一、核对医嘱,检查化验单,患者信息。
二、根据检查项目准备试管,检查试管质量 并正确粘贴条码。
用物准备
治疗车,治疗盘,胶布,根据医嘱准备相应的真空采 血管,5号半头皮针,5ml注射器,污物缸,免签,碘 伏,手消,记录单,锐器盒,检查化验单
评估
一、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
二、评估患者肢体活动情况,桡动脉搏动情况。
三、穿刺部位皮肤情况:有无水肿结节疤痕伤口等。
四、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沟通理解及合作能力。
桡动脉采血方法
一、新生儿仰卧位,手心向上,常规消毒皮肤及操作者 左手示指、中指。 二、用消毒的示、中指沿桡骨骨头摸动脉。中指置搏动 最明显处垂直进针。 三、见回血后固定,抽出足量血后拔针,局部用无菌棉 球按压5min。
注意事项
由于桡动脉较静脉滑,因此进针的速度宜快,为了 避免桡动脉滑动,可以让患儿的手腕尽量向后进行延 伸,从而使桡动脉固定,皮肤绷紧,更容易掌握进针 的力度,采用食指解剖定位是以患儿的食指的外侧向 上与第一掌横纹的相交点。
根据手掌 动脉图谱观察 到桡动脉与食 指的外侧缘在 同一水平线上, 因此,采用食 指解剖定位进 行桡动脉穿刺 定位。
整理用物
一、再次认真查对患者姓名,年龄,检查项目, 采血量与检查申请单是否一致,并观察患者反应。
二、整理床单元及用物,医疗废物按规定分类处 置。
送检
与中央预算人员共同核对,检查化验单,与血标 本一致后方可送检。
谢 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