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4年龄测定方法及其应用(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实验室编)思维导图

合集下载

2碳14测年法

2碳14测年法
思考——如果有交换,结果如何?
在现在生活的树木中,
12C
∶ 13C ∶ 14C=98.9 ∶1.1 ∶1.07×10-10,这个 比值称为碳活动性常数。 工业废气及汽车尾气中的 CO2, 化石燃料和碳 水化合物燃烧排放的CO2,会稀释大气中14C的 浓度。尤其 1850~1954 年的工业革命,化石燃 料的燃烧使12C浓度大大增加。 近代核武器爆炸会增加大气中14C的浓度。1963 年大量核武器爆炸,使14C ∶ C增加了90%。 地球磁场强度变化,太阳黑子活动,可以改变 宇宙射线流,进而改变大气中14C的浓度。
14N + 1n 7 0 14C 6 14N + 7
14C 6
+ p( 14C6产生) 1
14C 衰变)2 6
e - ++Q(
电子 反中微子
最大衰变能量
14C通过第一式不断产生,通过第二式不断衰变。
思考:
A. 在14C6产生和衰变的最初一段时间, 14C6产生与衰变的速度 (单位时间内衰变的14C6原子数)如何? B. 经过一段时间后, 14C6产生与衰变的速度又如何? C. 当14C6产生的速度与衰变速度相等时,大气中14C6的浓度如何 ?
EN型串列静电加速器
串列 AMS 系统——离子源、注入 系统、串列加速器、高能分析系统 、重离子探测器、数据获取系统
北京大学加速器质谱计装置示意图
IS——离子源 EL——单透镜 PA——预加速段 ST——导向器 SL——缝 FC——法拉第杯 GL——间隙透镜 IM——注入磁铁 DM——双注入磁铁 BPM——束流抛面仪 EQ——静电四极透镜 MQ——磁四极透镜 AM——分析磁铁 BM——偏转磁铁 ESD——静电分析器 DT——探测器

七年级生物学上、下册思维导图和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学上、下册思维导图和知识点

第一单元认识生命第1、2章生命的世界探索生命思维图导航认识生命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考点全解读考点一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其中物种多样性强调的是生物种类的多种多样,遗传多样性主要强调的是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的基因不同,当然也包括生物种间的基因不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中要弄清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地球上有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但没有最小的生态系统。

考点二生物的特征生物有应激性、生长、繁殖、新陈代谢(包括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够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四个基本特征(其实根据后面所学我们应该知道生物的遗产和变异也是其基本特征),这是我们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生物的依据;同时我们还要能够根据具体的情景描述判断属于生物的那个基本特征。

考点三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某个生物的环境指的是除了这个生物外其他的所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是一个高频考点,其中的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等都是考试的范围,这就要求我们能够认真领悟情景材料(或诗句)的内涵作出正确的选择,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包括有利的和不利,我们也应该能够分辨出来;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主要是通过生物的结果特征来适应的。

考点四科学探究的方法实验法是考试的重点,除了熟记实验法的步骤外,我们一定要注意:假设要依据收集到的信息或已经获得的知识作出的较合理;设置实验时应注意:a设置对照实验、b设置单一变量(其它条件不能影响实验对象的正常生活)c实验材料达一定数量(避免偶然性引起的误差);实验现象描述的准确性和结论归纳的正确性(实验结论是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归纳和提升)。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第3、4章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思维图导航考点全解读考点一显微镜的结构与功能显微镜中能够调节视野明暗的有反光镜和遮光器(要使视野变亮,用大光圈、凹面镜、要使视野变暗,用小光圈、平面镜);视野内污点的判断方法是移动玻片、污点动、则污点在玻片上,转动目镜、污点动、则污点在目镜上,如果都不动,污点就在物镜上;由于显微镜呈的像是上下倒置、左右相反的,因此我们要把像还原成物的最简单的方法是把像旋转180°看到的就是物体了;要将标本移至视野中央时,向一个方向移动标本,视野内物像则向相反方向移动,如玻片左移,视野内物像则右移,因此我们只需要把玻片标本向像所在的位置的那个方向移到就能够把像移到视野中央;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倍数乘以目镜倍数,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看到的视野范围越大、视野越亮,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视野范围越小、视野越暗,所以有:第一次的放大倍数乘以细胞数等于第二次的放大倍数乘以细胞数。

c14检测方法学

c14检测方法学

c14检测方法学(原创版2篇)目录(篇1)1.C14 检测方法学的概述2.C14 检测方法学的原理3.C14 检测方法学的应用领域4.C14 检测方法学的优缺点5.C14 检测方法学的未来发展正文(篇1)【C14 检测方法学的概述】C14 检测方法学是一种用于测定物质年龄的科学方法,主要通过检测物质中碳 -14 同位素的含量来实现。

碳 -14 同位素具有放射性,其半衰期约为 5730 年,这意味着每隔 5730 年,碳 -14 同位素的含量会减少一半。

因此,通过测量物质中碳 -14 同位素的含量,可以推算出物质的年龄。

【C14 检测方法学的原理】C14 检测方法学的原理主要基于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

碳 -14 同位素在生物体中不断生成和衰变。

生物体死亡后,不再摄入新的碳 -14 同位素,原有的碳 -14 同位素会按照半衰期逐渐衰变。

因此,通过测量现存生物体或古生物体中碳 -14 同位素的含量,可以计算出生物体的年龄。

【C14 检测方法学的应用领域】C14 检测方法学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考古学、地质学、生物学等。

在考古学领域,通过测定古文物中碳 -14 同位素的含量,可以推断出文物的年代,为考古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在地质学领域,C14 检测方法学可以用于测定岩石的年龄,为地质构造研究提供关键信息。

在生物学领域,C14 检测方法学可以用于研究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为生物学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C14 检测方法学的优缺点】C14 检测方法学的优点在于其较高的测定精度。

由于碳 -14 同位素的半衰期较长,使得 C14 检测方法学可以准确测定较长时间的物质年龄。

此外,C14 检测方法学的操作相对简便,只需检测物质中碳 -14 同位素的含量即可。

然而,C14 检测方法学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对于年龄较短的物质,C14 检测方法学的精度较低。

其次,C14 检测方法学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例如大气中碳 -14 同位素的含量会受到太阳活动等因素的影响,这可能对测定结果产生一定程度的误差。

碳十四断代法操作方法

碳十四断代法操作方法

碳十四断代法操作方法
碳十四断代法用于测定相对年龄。

以下是碳十四断代法的一般操作步骤:
1. 收集要测定年代的化石或有机物样本。

这些样本应该是有机物质,比如木材、骨骸或贝壳。

2. 制备样本。

将样本中的有机物质提取出来,并去除可能的污染物。

这通常包括清洁和处理样本以去除表面的现代碳。

3. 将样本转化为纯碳。

将样本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纯碳。

这可以通过燃烧、酸处理或其他方法来达到。

4. 重建样本的碳十四同位素比例。

将纯碳样本中的碳十四同位素(^14C)与稳定碳同位素(^12C和^13C)进行测量,并确定碳十四与稳定碳的比例。

这可以通过质谱仪等仪器进行测量。

5. 校正碳十四年龄。

由于大气中的碳十四含量随时间而变化,需要校正测得的碳十四含量来计算真实的年代。

这可以通过测量其他稳定同位素的比例来进行校正,比如^13C,以及考虑到大气中的碳十四含量变化曲线。

6. 确定样本的年代。

根据测得的碳十四含量和校正因素,可以计算出样本的年代。

这通常使用公式和计算机模型来进行。

需要注意的是,碳十四断代法只适用于5万年以内的年代,对于更古老的样本,需要使用其他断代方法。

此外,碳十四断代法的准确性还受到一些限制条件的影响,比如样品中有机物的保存状况和大气中碳十四含量的变化。

因此,在进行碳十四断代时,需要对样品进行谨慎选择和处理,并结合其他的年代测定方法进行验证。

高清版新课标高中生物思维导图

高清版新课标高中生物思维导图

过程
光反应 暗反应
场所,条件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
实质、意义
影响光合作用 的因素及应用
内部因素 外界因素
叶面积指数 叶龄 光照强度 温度 二氧化碳浓度 必需矿质元素

ATP的主要来源
概念
有氧呼吸
方式
比较
无氧呼吸
实质
意义
影响呼吸作用 的因素及应用
内部因素 环境因素
遗传因素 温度 氧气浓度 CO2浓度
含水量
DNA
分类 RNA
功能
糖类
元素 种类及作用
脂质
元素 种类及作用
有氧呼吸主要场所 光合作用的场所
线粒体 叶绿体
双层膜 细胞器
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 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
高尔基体
增大膜面积,与蛋白质、脂质 和糖类的合成有关,蛋白质 的运输通道
维持渗透压,使细胞膨胀
内质网 液泡
单层膜 细胞器
含有多种水解酶,可 分解细胞器和病毒
染色质
结构 功能
遗传物质的载体
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细胞膜 细胞壁
细胞的基 本结构
2/20
细胞骨架
组成 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状结构
作用
在真核中维持细胞形态; 保持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细胞质基质
成分
水、无机盐、脂质、糖类、 氨基酸、核苷酸和多种酶
状态 呈不断流动的胶质状
作用 活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保护、物质交换、能量转换、 信息传递等;提供酶的附着位点; 使细胞内区域化
功能
生物膜系统
研究意义 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纤维素和果胶 成分
保护和支持作用 功能

中考科学复习-生物思维导图(最新整理)

中考科学复习-生物思维导图(最新整理)



呼吸系统
呼吸
CO2 和水蒸气


皮肤

途径
排汗
汗液

泌尿系统 泌尿
尿液
原 尿
形成尿的场所
排出尿的通道
肾脏 意义


尿
尿



体外
肾 小
水 葡萄糖 无机盐
囊 尿素
循环系统 入球小动脉
肾 小 球 出球小动脉
肾小 球的 滤过 作用
肾 大部分水
肾小
管周
小 全部葡萄糖 围的
毛细
管 部分无机盐 血管
消化腺
淀 粉 蛋白质 脂 肪
唾液 麦芽糖
胃液
消化
初步消化
胰液、小肠液 葡萄糖
胰液、小肠液 氨基酸
胆汁 胰液 脂肪酸
脂肪微粒 小肠液 甘油
消化系统


维生素
不经消化



无机盐
不经消化

水 分
不经消化
水 分
维生素 无机盐 水 分
口腔
食道

小肠(注:结构特点)
吸收
维生素
作用和相关 缺乏症
无机盐 水 分
胞胞板
气体的扩
循环系统
散作用
包括
包括



包括
包括
脏 包括
动 静 毛细 位 结 功 心 脉 脉 血管 置 构 能 率
三者的概念、结构 特点,功能特点。
观察小鱼尾鳍 内血液流动
三者的形态、结构、 正常数量,功能。
观察血涂片。 解读血常规化验单。
中考科学复习-生物思维导图

浅谈14C测年在第四纪年代学中的应用

浅谈14C测年在第四纪年代学中的应用

这一时期, 国 测年计数 的推 广应 用也 我 有 较大发展 。 样品制备使用的合成方法如钙法 、 镁法 、 锂法都有发展 : 遍使用 了自动化 测量技 普 术; ¨ c专用液 闪仪的研制水平 也 日益提 高。为 适应 我国 | 4 C测定 年代的需要, 建立 了现代碳 标 准 一中国糖碳标 准。此外, 国 1 我 . c测年技术的 发展为有关学科提供 了大量有用 的数 据, 大 极 地推动了中国晚第四纪各学科的发展 。 3“ 测定年代 中存在 的一些 问题 c 在 L b 最初建立 H iy b c测年理 论时, 由于没 有直接测量手段 , 因此 许多量的估算都是很 粗 略的。随着高精度 测定技术 的发展 , 许多问 题 的研究 也逐渐深入 。下面就影 响 1 . C测年的 些问题进行初步分析 。 31半衰期 . 1 . c半衰期值是 根据 放 射性 比度的绝对 测量而推 出的 。它 是计算 年代公式 中的一 个主要参数. 直接关系到 年代的精确度 。“ ℃ c 年代方法建立初期 ,由于测试方法 和仪器精度 等原因, 各国实验室测得的半衰期值互不相 同. 如 16 9 0年用 方法 测定 古埃 及历 史年 代样
【】 Ses 7 u s,H.E,Raicro ocnrt n i . doab n c net i n ao moen od 【. ine 15 , 12 4 5— d r w o J S e c, 9 5 2 : 1 】c
41 7.
【】S es 8 u s,H.E, Bi eo e ie cl rt n . r d en pn aia i s b o

靠。
第 四阶段, 7 年至今, 用超高灵 敏加速 1 8 9 利 质谱方 法测定 原子 技术 的发展 是 1 . 年 C测 技 术的又一次飞跃。通过高精度测年工作的开 展。 M c年代与树 轮年代 的对照 测定更加精 细准 确 。 统一 了世界各 地树 木年轮的测定工 作 ; 并且 建 立 了高精 度 M c年代 一树 轮 校正年代 曲线 ; 肯定 了大气 浓 度历史变化 中的起伏 。这 些 成 果促进 了 l | c测定 年代方法在 研究过 去地 球 化学、 地磁场 、 阳活动 和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应 太

金字塔碳十四鉴定结果

金字塔碳十四鉴定结果

金字塔碳十四鉴定结果
金字塔碳十四鉴定结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发现,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古埃及文明的历史和时间线。

在金字塔碳十四鉴定中,科学家们使用了放射性碳十四方法来测定金字塔的年龄。

放射性碳十四是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它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衰变,因此可以用来测定样品的年龄。

在金字塔中,科学家们收集了不同位置的样本,包括石灰石、木材、纺织品等,并对其进行了碳十四测定。

根据测定结果,金字塔的建造年代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474年至公元前2385年之间。

这一发现与传统的历史记录相符,但更为精确。

在之前的研究中,金字塔的建造年代一直被认为是在公元前2570年至公元前2550年之间,而新的研究结果更接近于这一时间段的中点。

这项发现的意义在于,它提供了更为准确的时间线,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古埃及文明的历史和文化。

同时,这也证明了放射性碳十四方法在历史和考古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可靠性。

C14尿素氮呼气试验 - 副本ppt课件

C14尿素氮呼气试验 - 副本ppt课件
4)幽门螺杆菌感染一般有时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这时一般是通过 检查来判断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的。
患者最关心问到的问题3 ------------------------如何预防感染
1.要改变用餐方式,宜选择分餐制或使用公筷。 2.要做到喝开水不喝生水、吃熟食不吃生食,牛奶则要在消毒后再饮用。 3.注意口腔卫生、防止病从口入。有幽门螺杆菌存在的父母们,一定要避免
2005年10月3日,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将该年的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颁发给澳大利亚科 学家巴里·马歇尔(Barry J. Marshall)和罗宾·沃伦(J. Robin Warren),以表彰他们“发现 了幽门螺杆菌以及这种细菌在胃炎和胃溃疡等疾病中扮演的角色
(The Bacterium Helicobacter pylori and Its Role in Gastritis and Peptic Ulcer Disease)。”
2)幽门螺旋杆菌能够引起慢性胃炎。所发生的主要临床表现有:上 腹部不适、隐痛,有时发生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的症状,病程较 为缓慢,但是容易反复发作。
3)患者感染幽门螺杆菌后产生多种致病因子,从而引起胃黏膜损害, 临床疾病的发生呈现多样性,而且患者多会出现反酸、嗳气、饱胀感 等等,均是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患者比没有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患者多数 倍。
物可能影响诊断结果,检测前请停用此类药物 4周。 根除治疗后至少间隔4周。 上消化道急性出血可使HP受抑制,所以应在消化道出
血停止一周以后在进行检测。 胃切除手术可能造成同位素从胃中快速排空。 怀孕及哺乳期妇女应慎重进行此检查等。
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
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2
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3
将采集好的标本放在 P测试仪器上测试, 仪器自动开始检测标 本,并以放射性计数 dpm/mmol显 示检测结果。

碳14 应用实例

碳14 应用实例

碳14应用实例生活中我们见面总不免要问对方:“你有多大?”同样考古学家新挖到一个遗址也需要问:“你有多大?”但不是每个遗址都留有文字来告诉考古学家问题的答案,学者们往往要借助一种来自自然科学的技术,这就是我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碳十四测年技术。

(一)碳十四测年技术的起源和发展公元1936年,一个名叫卡门的科学家发现并分离出一种分子,它是碳的一种同位素,分子量是十四,因此被称为碳十四。

三年后,科学家柯夫经过研究,指出宇宙射线和大气作用后,射线中子的最终产物是碳十四,并计算出了其在大自然中的产生率。

这些成果引起了年青科学家利比的高度重视。

利比是个爱好广泛的人,他一方面是研究放射现象的自然科学家,另一方面又喜欢诸如考古、历史之类的社会科学。

利比敏锐的感觉到,这也许是解决考古学年代测定的一个突破口。

但他还没开始这方面的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利比奉招来到哥伦比亚大学,参与原子弹的研发工作。

二战结束后,利比出任芝加哥大学教授。

有了自己的时间,他开始将心中的理想付诸实施。

起初他对自己的研究秘而不宣,想给考古界带来个惊喜,但由于没有经费,他不得不于1946年圣诞节将自己的研究目的透露出来。

消息传到考古界,立即引起维金基金会的重视,为利比提供了科研资金。

在这笔资金的支持和众多考古学家的鼓励下,1949年利比终于成功的创建了碳十四测年的常规方法。

为了检验测年方法的准确性,专家们进行了严密的盲测实验。

他们找来许多已知年代的含碳标本,放在只有标号的盒子里,让利比进行测年,然后把结果与实际年代进行比对,所有的结果都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

经过重重考验,碳十四常规测年法被考古学家和地质学家所接受,成为确定旧石器晚期以来人类历史年代的有力工具。

许多长久以来没有解决的难题迎刃而解。

我们知道,考古学与历史学的重要的结合点就在于确定遗址的年代。

而碳十四测年技术则为这个结合点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这是考古学的一个重要革命性的技术。

尽管碳十四测年常规技术为考古学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它诞生之日起,这项技术的不足之处也令考古学家感到不便。

碳十四测年法到底测出了什么

碳十四测年法到底测出了什么

碳⼗四测年法到底测出了什么简单归纳下,碳⼗四测年法恰恰证明地球⼗分年轻,根本不是多少亿年碳14是碳原⼦在⾼空受到宇宙射线照射产⽣的不稳定原⼦,它的半衰期按⽬前测定为5730年,每到半衰期就有⼀半会衰减成氮14,⼤约到7万年就衰减到原来的千分之⼀,会⼤⼤加⼤误差,⼀般认为在5万年内相对准确碳12是稳定的碳原⼦,碳14测年法通过测定样本内碳12与碳14的⽐例估算样本的年代,碳14含量越低,说明年代越久远碳会⾃然产⽣三种不同的类别(同位素): 12C、13C和14C。

碳-14被⽤来测年的原因是它很不稳定(放射性),⽽12C和13C是稳定的。

放射性的意思是碳-14会随着时间的过去衰变(放射出射线),于是变成不同的元素。

在此过程期间(称为 “β衰变”),碳-14原⼦中的中⼦会转变成质⼦。

因着失去⼀个中⼦和得到⼀个质⼦,碳-14被变成氮-14(14N = 7个质⼦和7个中⼦)。

如果碳-14不断地衰变,地球最终会消耗所有的碳-14吗?答案是否定的。

碳-14不断被增加到⼤⽓层中。

从外太空来的宇宙射线(包括⾼⽔平的能量)撞击地球上空的⼤⽓层。

这些宇宙射线与⼤⽓层中的原⼦发⽣碰撞,使它们产⽣分裂。

来⾃这些碎⽚原⼦的中⼦与氮-14原⼦(⼤⽓层主要是由氮和氧组成的)发⽣碰撞,把它们转变成碳-14。

⼀旦碳-14产⽣,它就会与⼤⽓层中的氧结合(12C表现像14C。

⼀样,也会与氧结合)产⽣⼆氧化碳(CO2)。

因为CO2会与植物混合(意思是我们吃的⾷物包含12C和14C),所以12C和14C在所有的活⽣物中应该有同样的⽐率,正如在我们呼吸的空⽓中⼀样)。

碳-14测年过程是怎么⼯作的?⼀旦活⽣物死亡,测年过程就会开始。

只要有机体仍然活着,它就会继续吸引14C;可是,当它死亡的时候,它就会停⽌。

既然14C是放射性的(衰变为氮-14),死亡有机体中14C的数⽬会随着时间的过去变得越来越少。

因此,测年的过程包含测定14C数⽬(衰变后仍然存在的部分)。

放射性同位素在现代考古学中的应用——C14年龄测定法

放射性同位素在现代考古学中的应用——C14年龄测定法

放射性同位素在现代考古学中的应用——14C年龄测定法在现代考古学中,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特性能够准确地测定一些古代生物的年龄或年代;14C年龄测定法已是确定大约几万年内事件的主要依据了.本文试就14C年龄测定法的原理和测定方法作简单的介绍.一、14C年龄测定法的原理14C是普通碳(12C)的放射性同位素.由于宇宙射线中的中子与大气中的14N可发生以下核反应,故大气中的14N不断产生14C,而是碳的一种同位素,是不稳定的,具有β-放射性.其衰变方程为(中微子),14C产生后又不断衰变,其半衰期为5730年.这两种过程,即14C的形成和衰变过程,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后在大气中形成14C的动态平衡,使14C在大气中的所含成份为恒量.产生的14C很快与氧气结合成CO2.大气中的CO2中除含有14C,也应含有14C,并且这两种同位素含量几乎保持不变.大气中CO2所包含的14C对14C的比约为1.3×10-12.活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2,使吸收到植物体内的碳既含有14C,也含有12C,活着的动物吃植物和呼吸作用将12C和14C摄入体内,这一系列过程的结果是所有活着的生物体内12C和14C的含量保持着与大气中一样的比例.一旦生物在某一时刻死亡,它就中断了14C的摄取,体内14C就不会再得到补充,而原有的14C由于不断衰变,它的含量逐渐减少,每经过一个半衰期,14C就减少一半,年代越久,残骸中14C就越少.因此,通过测定这些残骸中的14C的含量,然后计算出过去这些14C何时与现代生物体中的14C含量相等,就可以确定该生物死亡的年代.二、怎样确定古生物的年龄测定时,通常是取一定质量的残骸(碳)样品,根据生物刚死亡时体内14C的含量与现在大气中14C的含量相等,计算出这些样品在生物刚死亡时14C的原子数目N0,再测定出现在这些样品中14C的原子数目N,由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规律可得N=N0e-λt,①式中λ是衰变常数,t是生物死亡至现在的时间.由①式可求得t=(1/λ)ln (N0/N).②由②式可知,要求出时间t关键是确定λ和N.1.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常数与半衰期的关系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一半发生衰变的时间称为半衰期,用T表示.也就是当t=T时,N=(N0/2).由①式得(N0/2)=N0e-λΤ,由此式易得λ和T的关系式为λ=ln2/T=0.693/T.③这就是衰变常数与半衰期的关系.2.衰变常数λ的物理意义设t→t+Δt时间间隔Δt内,某核素所衰变掉的数目为ΔΝ,由①式可得ΔΝ=N0e-λt-N0e-λ(t+Δt)=N0e-λt(1-e-λΔt)=N(1-e-λΔt),当Δt足够小时,有e-λΔt≈1-λΔt,所以有ΔΝ=NλΔt,即λ=(1/N)·(ΔΝ/Δt).④式中ΔΝ/Δt为单位时间衰变掉的原子核数目,再被t时刻的核数目N除,表示λ代表一个原子核在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几率.它是放射性元素的特征量,与外界条件无关.3.放射性强度与放射性原子核数目的关系定义放射物质在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原子核数为该物质的放射性强度(即衰变率),用A表示,根据衰变常数λ的物理意义,即可得某一时刻t的放射性强度为A=λΝ,⑤N为t时刻放射元素的原子核数目.放射性强度的单位是居里(Ci),1Ci=3.7×1010次核衰变/s.由⑤式可知,只要测出一定质量样品的放射性强度A,就可求出t时刻一定质量的样品的放射性原子核数目N.综上所述,只要知道核素的半衰期和用仪器测量出一定质量放射性样品的放射性强度,就可确定古生物的年龄了.例 现测得新疆古尸骸骨的100g碳的β-衰变率为900次/min,试问此古尸已有多少年历史? 解 已知1mol(12g)碳中含原子核的数目为6.022×1023个,因此刚死亡时100g碳中14C的原子数为N0=100/12×6.022×1023×1.3×10-12=6.52×1012个.又根据测得的放射性强度(即衰变率)可得现在100克碳中的原子核数为N=A/λ=AT/0.693=(900×5730×365×24×60)/0.693=3.91×1012个.由②、③式可得t=(1/λ)ln(N0/N)=(T/0.693)ln(N0/N)=(5730/0.693)ln(6.52×1012/3.91×1012)≈4200年即古尸的死亡时间约有4200年.。

c14-OSL测年

c14-OSL测年

/m/user_content.aspx?id=19227/m/user_content.aspx?id=19227C14测年的方法原理,测年范围及对象方法原理在大气层上部,宇宙射线产生的中子与大气中的氮核发生核反应,生成天然14C,14C 在几小时内最多几天快速地被氧化成二氧化碳(14CO2),在大气同温层风作用下与原有的非放射性CO2充分混合后,扩散到整个地球大气层中,在植物光合作用和动物对食物中碳的吸收过程中天然14C就进入生物圈,大气层中CO2还通过与海水交换,14C溶解于海洋,这样水圈和生物圈中都含有宇宙辐射成因的14C。

生物在活着时由于新陈代谢作用使活着有机体内14C浓度与大气中的14C浓度保持大致平衡,如果一旦动物或植物死亡后,停止与外界交换,生物体中14C得不到新的补充,处于封闭状态,其体内原始14C浓度随着时间的推移按指数定律减少,根据样品现存的碳十四含量,推算生物死亡年龄,从而确定活动构造年龄测年范围样品14C年代是测定样品的14C活动性与现代碳标准的14C活动性的比值计算出来的,适用于测量距今300年至5万年含碳物质年龄,测量精度为1~2%,误差一般为50~200年,是活动构造事件年代测年的首选方法。

碳十四测年法主要应用以下研究领域考古人类学:主要对人类或动物居住地、文化层、种植作物等相关的艺术品、文物、木炭、骨头等样品进行测定,获得相关的事件年龄。

地质学,,1. 古生态学2. 海洋地理学3. 古气候学4. 大气化学5. 第四纪地质学6. 水文学:地下水年龄测定7. 天外陨石8生命科学测年对象根据样品测定的14C年龄的可靠性和精度,把14C样品分为以下三类:1、最适宜的样品:植物果实、种子木头、木炭、泥炭、淤泥、古土壤、骨头、贝壳、珊瑚2.可作测年样品钙质结核、钙板、苏打和天然碱等无机碳酸盐沉积物地下水、海水和空气含有的14C3.可作试验性测年的样品海洋、湖泊、三角洲等环境下形成的有机质河流、冲洪积等环境下形成的有机质光释光测年技术(OSL)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赵光华)1、基本概念解释光照射矿物晶体,尤其是硅酸盐矿物晶体,激发晶体先前贮存的电离辐射能,并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亦即晶体被光激发而发射的光,就是光释光(OSL)。

C14测年在年青地质 中的应用与局限

C14测年在年青地质   中的应用与局限

第四纪地质学指导老师:李长安教授学生:赵欣学号:12002043 班级:研1200202C14测年方法简介——兼论 14C测年技术的诞生及其在我国的发展赵欣班级:研1200202班学号:12002043摘要:14C测年作为年轻地质体测年的首选方法,有其独有的特点。

本文从采样,样品前处理,试验流程,到最后的注意事项对14C测年方法作了一个简介,并认为要使14C年代数据有价值,挑选合格的样品是最重要的。

关键词:C14测年,样品采集,样品测量0 引言20世纪40年代初随着14C的发现、宇宙射线、宇宙射线中子和中子核反应的研究,美国芝加哥大学的Libby教授推断出大气中具备形成14C原子的条件并初步估算了它的自然生产力为0.8个/(cm2.s),因为14C的半衰期(5730±40)远大于大气混合周期(九年),深层海水循环周期(≤2×103 a)和生物碳循环周期(几十年),libby教授认为14C可以在平均寿命之内在全球表面混合均匀。

加上14C只在高空产生,处于交换态的含碳物质,一旦脱离交换状态,14C将不再得到补偿,只会按衰变规律逐渐降低,那么测出物质中的14C减少的程度就可以按14C衰变规律公式T=rlnA0/A计算年代A0为物质处于交换平衡状态的14C放射性,A为残留物质的14C放射性,r为14C的平均寿命。

根据这种思路通过改进自然14C的测定技术,反复计算14C的半衰期,libby等终于在1949年发表了第一批实用14C年代数据,这标志着14C测定年代方法的正式确立。

1955年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夏鼐教授便首次注意到14C测年技术对考古学研究的重要意义,并于1960年与刘东生教授密切合作,分头筹建我国的两个基本14C实验室。

尽管文化大革命使这项工作停顿了几年,但至70年代末14C实验室仍然在我国很多地方建立了起来。

1978年以后超高灵敏加速质谱方法在14C测定中的应用是14C测年的一次飞跃,样品用量少至毫克甚至微克级别,测量时间大大缩短。

碳十四日历年龄校正方法

碳十四日历年龄校正方法
第 2 种为概率分布计算 方法,对于在校正过程中出 现多个日历区间,可以使用 最小二乘法、贝叶斯法计算 出各日历区间的概率大小。
(尹金辉等,2005)
摇摆匹配法 中国地质大学
(尹金辉等,2007)
贝叶斯法 中国地质大学
贝叶斯法日历年龄中校国正地质大学
1995年英国牛 津大学AMS实验室 设计软件OxCal。
中国地质大学
14C日历年龄校正方法介绍
冷勇辉 2018/3/22
目 录 中国地质大学
1
测年原理
2
操作流程
3
应用实例
14C测年基本原理中国地质大学
14C 测年法是由美国 碳在放自射然性界化有学3种家同W位.F素.L:ibby 12C((98利.8比%))1949年首创稳的定。同位素 13C(由1.于10他8%在)14C测年方面的杰 14C(出1.贡2×献1,0-110%96)0年—获—得放诺射贝性同位素
树轮校正曲线 中国地质大学
14C年代测定结果并不是真正的年龄,主要由
于大气14C浓度是不断变化( 基本假定之一14C初
始浓度一直不变wrong);树轮中14C比度经过同
位素分馏校正后,可以代表生长当年的大气14C比
度。
14C-树轮年代校正曲线
14C日历年龄校正中国地质大学
第1种称为“交截法”, 这种方法是从树轮校正曲线 上找到相应的日历年龄和误 差范围。
尔化学奖。14C方法是第四 纪年龄测定的主要方法之 一,测年精度很高。
14C测年基本原理中国地质大学
14N7 + 1n0
14C6
14C6
14N7
14C测年基本原理 中国地质大学
14C年代学基于以下三点假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