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表内乘法一第4课时234的乘法口诀1教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上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上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关乘法口诀的发展历史,使他们认识到乘法口诀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用汉字记载与传承下来的,历经千年,经久不衰。

通过介绍乘法口诀的相关史料,一方面让学生理解用汉字书写的意义,另一方面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单元整体教学思路单元结构图及课时安排本单元教学内容用12课时完成。

课时教学设计课时本单元第1课时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意义一样吗?4.补充相关史料,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师利用课件介绍教科书第 51 页乘号的由来。

教师: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为什么“×”和“+”看起来很像,但又不完全相同呢?5.课堂练习,巩固乘法的意义。

教师:你能把上面的两个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吗?教师:你能举例说说什么样的加法算式可以写成乘法算式吗?[设计意图:通过算式比较及相关史料的介绍,让学生进一步沟通相同数相加与乘法之间的联系,理解乘法的意义,感受学习乘法的价值。

]【环节五: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学生独立完成P48做一做1。

2.学生独立完成P48做一做2。

3.学生独立完成P48做一做3。

[设计意图:通过多元化、有梯度的练习题,加深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环节六:回顾全课,总结提升。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加数相同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计算,并能把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还知道了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知识、方法两方面梳理本节课所学,感受到学习数学价值所在。

]板书设计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生:有3组小熊、每组有5个……[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事物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起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把学生身边的问题数学化,为学生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

] 【环节二:自主探究,建立联系。

】1.学生小组讨论选用哪种方式列式。

(加法?乘法?)因为学生还没有学习怎样进行乘法的计算,学生可利用实物图,通过数一数算出乘法算式的得数、可以用加法算式算出得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 4 单元教材分析
架小飞机,每架小飞机里坐3人,小飞机上共有几人?
6人,小火车里共有多少人?
2人,过山车里共有多少人?分小组讨论一下:怎样数?怎样算?
2.提出要求:仔细观察情境图,获取题中信息,提出数学问(1)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获取信息。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48
提问:一共有多少个豆荚?每个豆荚里各有几个豆子?
出示表格,向学生说明横行上的
各数都看作乘数,把相乘的积写在两个乘数交叉的位置上。

6的乘法口诀
引导学生读题,对比两道题目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出示教材67页第5题,引导学生明确题目的意义思,2. 完成67页第4题。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一、教材简析表内乘法是第一学段的学生需要掌握和形成的重要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本单元内容是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同时,表内乘法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时经常用到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因此,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

本单元教材划分为乘法的初步认识、2〜6的乘法的口诀两节,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乘法的初步认识、2〜6乘法口诀、乘加和乘减式题、用数学。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乘法的口诀是怎样得来的。

熟记2〜6 的乘法口诀,比较熟练地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1、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与加法的联系。

2、正确读写乘法算式四、单元课时安排:(14课时左右)1、乘法的初步认识 ................. 3课时2、2——6的乘法口诀5的乘法口诀....................... 2课时2、3、4、的乘法口诀................ 4课时6的乘法口诀....................... 4课时整理和复习...................... 1课时1、乘法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46〜47页。

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儿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

2、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及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4、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能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34的乘法口诀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34的乘法口诀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3 4的乘法口诀人教新课标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3 4的乘法口诀一、教学内容1. 学习3的乘法口诀,如:3×1=3,3×2=6,3×3=9等。

2. 学习4的乘法口诀,如:4×1=4,4×2=8,4×3=12等。

3. 学会用乘法口诀表进行乘法计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3和4的乘法口诀。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熟练掌握3和4的乘法口诀,并能够灵活运用。

2.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乘法口诀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进行实际的乘法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乘法口诀表。

2. 学具:练习本、笔、乘法口诀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桌子,提问:如果每张桌子有3个座位,那么这个教室里共有多少个座位?引导学生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 讲解乘法口诀:在黑板上写出3的乘法口诀,如:3×1=3,3×2=6,3×3=9等,并让学生跟读。

3. 练习乘法口诀:让学生分成小组,互相练习乘法口诀,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演示。

4. 讲解4的乘法口诀:在黑板上写出4的乘法口诀,如:4×1=4,4×2=8,4×3=12等,并让学生跟读。

5. 练习乘法口诀:让学生分成小组,互相练习乘法口诀,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演示。

6. 乘法口诀比赛:分组进行乘法口诀比赛,看哪个小组能够快速正确地完成乘法口诀的计算。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3的乘法口诀:3×1=33×2=63×3=94的乘法口诀:4×1=44×2=84×3=12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乘法口诀计算题目。

2. 背诵3和4的乘法口诀,并能够灵活运用。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2、3、4的乘法口诀∣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2、3、4的乘法口诀∣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 2、3、4的乘法口诀∣人教新课标我今天要为大家带来的是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的2、3、4的乘法口诀。

这个单元我们要让学生掌握2、3、4的乘法口诀,并且能够运用到实际的计算中。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新课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章节是第4单元的2、3、4的乘法口诀。

这个单元的内容包括2的乘法口诀、3的乘法口诀和4的乘法口诀。

二、教学目标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2、3、4的乘法口诀,并且能够熟练地运用到计算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今天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记忆和运用2、3、4的乘法口诀。

教学重点则是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计算,加深对乘法口诀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我已经准备好了乘法口诀表和计算器。

学生则需要准备好自己的笔记本和笔。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比如:“如果有2个苹果,再给你3个苹果,你一共有几个苹果?”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接着,我会讲解2的乘法口诀,例如:“2乘以1等于2,2乘以2等于4,2乘以3等于6……”并让学生跟读并记忆。

然后,我会通过例题讲解,例如:“如果有3个橘子,每个橘子有2个种子,一共有几个种子?”让学生运用2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之后,我会讲解3的乘法口诀,例如:“3乘以1等于3,3乘以2等于6,3乘以3等于9……”并让学生跟读并记忆。

然后,我会通过例题讲解,例如:“如果有4个橙子,每个橙子有3个切片,一共有几个切片?”让学生运用3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接着,我会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比如:“计算4乘以3等于多少?”并让学生互相检查答案。

我会讲解4的乘法口诀,例如:“4乘以1等于4,4乘以2等于8,4乘以3等于12……”并让学生跟读并记忆。

六、板书设计我会将2、3、4的乘法口诀分别写在黑板上,并用大字体突出每个乘法的结果。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如果有5个香蕉,每个香蕉有2个切片,一共有几个切片?答案:10个切片作业题目2:如果有3个橘子,每个橘子有4个种子,一共有几个种子?答案:12个种子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2、3、4的乘法口诀掌握得比较好,但在实际的计算中还有一些错误。

人教版数学 二年级上册第4单元 第4课时 2、3、4的乘法口诀 (优秀) 教案

人教版数学  二年级上册第4单元  第4课时  2、3、4的乘法口诀 (优秀)  教案

第4单元表内乘法(一)第4课时 2、3、4的乘法口诀(1)【教学内容】:书本第54、55页的例2、例3、例4及相应的“做一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2、3、4乘法口诀的来源,初步记住2、3、4的乘法口诀。

2、初步会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教学重难点】:1是使学生熟记2、3、4的乘法口诀,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乘法计算。

2、进一步明确乘法口诀的含义和来源,沟通与加法的联系。

【教学准备】:小棒16根【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组织复习5的乘法口诀。

1、开火车,对口令一五…三五…五五…四五…二五……2、组织学生之间进行对口令活动。

[设计意图]组织复习,进一步熟悉口诀,为下面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究2、3、4、的乘法口诀1、教学例2引导学生写出乘法算式编制口诀。

1副球拍有2个球拍,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2×l=2 1×2=2。

教师指着黑板上的算式问:“1个2得数是2,我们可以说成'一二得二'。

”并板书:“一二得二”接着教师又让学生看2副球拍,问;“这是几个2?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怎样写?”教师指着乘法算式,说:“2个2的得数是4。

我们可以说成'二二得四'。

”并板书:“二二得四”。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引起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从而顺利地完成对新知识的学习,同时对学生进行爱护植物的教育。

2、教学例3出示例3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每束有多少个气球?可以说成几个3?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气球,如何用乘法算式表示呢?可以编制一句什么样的口诀?板书:一三得三。

如果有2束你会列出乘法算式吗?口诀是什么?如果有3束呢?引导学生对2和3 的乘法口诀进行记忆。

引导学生归纳出口诀;“二三得六”。

教师让学生再摆一个三角形,引导学生自己想,自己写,最后归纳出口诀:“三三得九”。

[设计意图]对学生半扶半放,让学生主动学习,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教学例4。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四 表内乘法(一) 2、3、4的乘法口诀_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四 表内乘法(一) 2、3、4的乘法口诀_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四表内乘法(一) 2、3、4的乘
法口诀
一、前言
在二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乘法口诀表,其中2、3、4的乘法口诀是重要的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轻松而快速地进行2、3、4的乘法计算。

二、学习目标
1.掌握2、3、4的乘法口诀。

2.能够灵活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三、教学准备
1.教案PPT
2.黑板、粉笔
3.教学卡片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老师拿出乘法口诀表,让学生复习2、3、4的乘法口诀,并出示相关的示例题目,让学生进行计算。

2. 分组练习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相互磨练乘法口诀的记忆,每个小组进行口头答题,加深印象。

3. 讲解
老师针对2、3、4的乘法口诀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帮助他们更好地记忆。

4. 练习
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老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表扬正确的回答。

5. 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2、3、4的乘法口诀,能够快速而准确地进行计算。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并鼓励学生在课后多加练习,加深记忆。

五、课后作业
1.背诵2、3、4的乘法口诀。

2.完成课后习题。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比较简单,学生们容易理解和掌握。

但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加强训练,让学生形成习惯,从而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率。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学生们能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更加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234的乘法口诀》教案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234的乘法口诀》教案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2、3、4的乘法口诀》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学会1~4的乘法口诀。

二、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熟记乘法口诀,并能利用乘法口诀正确地、比较迅速地计算。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养成初步的观察、总结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口诀的来源。

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推导口诀的方法。

教学方法探究法、讨论法、讲解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案、学案。

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和同学们分享。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老师要检验孩子们是否学得扎实。

请完成学案温故知新第1、2小题。

(在同学们书写时,老师要看,谁的坐姿最漂亮,谁的握姿最准确,做完请用坐姿告诉老师,你完成了)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老师要检验孩子们是否学得扎实。

请完成学案温故知新第1、2小题。

(在同学们书写时,老师要看,谁的坐姿最漂亮,谁的握姿最准确,做完请用坐姿告诉老师,你完成了)师:从孩子们的坐姿,可以看出,你们已经做完了。

老师请同学,说说你的答案,其他同学认真听。

师:通过上面的检测,老师知道孩子们对于《5的乘法口诀》掌握的很好。

掌握了《5的乘法口诀》,我们在计算有关5的乘法题时,更简便更省时。

为了今后在计算其他乘法算式时,更快速更简便,你们想不想学习2、3、4的乘法口诀。

(想)本堂课我们将一起学习《2、3、4的乘法口诀》。

二、新课学习师:下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老师请同学读一读自学提示,请同学们按要求自主学习,如果遇到困难,可以向同学进行请教。

师:通过自己学习,你遇到什么不懂的问题了吗?情况一:学生提出问题。

情况二:同学们没有问题,而老师有一个问题,想请同学们帮助解决。

谁能告诉老师,2、3、4的乘法口诀,你是怎么得出的。

生:一棵幼苗长出2片子叶,就是1个2,得到口诀一二得二。

两颗幼苗长出4片子叶,就是2个2,得到口诀二二得四。

板书:一二得二二二得四生:每行种3棵向日葵,一行就有1个3,得到口诀一三得三。

新人教版(新插图)二年级上册数学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 教案(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插图)二年级上册数学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 教案(教学设计)

第4单元表内乘法(一)(教案)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乘法的初步认识、1~6的乘法口诀、乘加和乘减式题、用所学的计算知识解决问题。

“乘法的初步认识”分为两个层次:第一,由学生熟悉的游乐场情境提供同数连加的式题,让学生认识乘法运算的意义,初步感受乘法运算的简洁性;第二,沟通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与乘法的关系,说明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1~6的乘法口诀分三段进行教学,即5的乘法口诀、1、2、3、4的乘法口诀和6的乘法口诀。

本单元在1、2、3、4的乘法口诀后面,编排了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

这样编排,一方面使学生有较充分的时间对前面所学的乘法口诀进行练习,缓解学生记忆乘法口诀的压力;另一方面是让学生认识同一组乘法口诀中两句相邻乘法口诀之间的关系,掌握记忆乘法口诀的方法。

在解决问题部分,鼓励学生用画图、语言叙述等不同的形式表征问题结构,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选择算法,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领会四则运算的意义,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和策略,逐步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

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1~6的乘法口诀,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其中,4、6的乘法口诀是教学的难点。

学情分析“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技能之一。

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探索,理解乘法口诀的含义,整理和归纳1~6的乘法口诀。

有的学生在授课之前就已经会背诵乘法口诀,但是他们对乘法口诀的应用还有一定的困难,因此要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来记忆乘法口诀,体会乘法口诀的作用,进而达到熟记并能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法计算的目的。

教学策略1. 运用多种表征方式之间的相互转换,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

通过让学生说一说(几个几)、写一写(加法算式或乘法算式)、画一画等活动,实现语言表征、符号表征、图形表征之间的相互转化,使学生真正理解乘法的意义。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案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使学生认识相同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和乘法是相同数相加的简便方法.让学生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教材首先用小学生比较熟悉的公园里的一些娱乐活动,提供素材,为认识乘法做准备。

例1从学生用小棒拼摆各种图形的活动中,由同数连加算式引出乘法,让学生认识乘号,了解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接着,通过例2、3,沟通同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让学生认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并体会“写乘法算式真简便”。

练习九中安排了12道练习题。

主要用以巩固乘法的意义与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练习题形式多样。

其中第1题、第9题、第10题是情境题,以增加练习的趣味,第12题是选做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练习。

教学重难点:1、创设活动情景,让学生体会乘法的意义。

2、运用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同数连加与乘法的关系。

乘法初步认识教学目标(一)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认识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二)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三)会口述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四)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知道乘法的含义,了解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难点: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教具和学具教具:小红花、正方形、小圆片等实物图。

学具:学具袋中上述实物图。

教学设计过程(一)复习准备口算两组题(要求读出算式,说出得数)。

第一组第二组7+8 3+36+4+3 5+5+57+2+6+1 4+4+4+41+3+4+5+2 2+2+2+2+2学生按要求口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提问:1.这两组题都是加法,但是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第一组每道题的加数不相同,第二组的每道题的加数都相同)2.像第二组这样,加数都相同的加法,我们叫它“求相同加数的和”。

第1题3+3,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3相加,这就是2个3。

宿州市二小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第4课时练习课(234的乘法口诀)教案新人教版

宿州市二小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第4课时练习课(234的乘法口诀)教案新人教版

第4课时练习课(2、3、4的乘法口诀)教材第56~57页的内容。

使学生熟悉2、3、4乘法口诀,巩固2、3、4的乘法口诀,会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重点:使学生熟记2、3、4的乘法口诀,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乘法计算。

难点:进一步明确乘法口诀的含义和来源,沟通与加法的联系。

课件、小黑板。

1.开火车对口令:2、3、4的乘法口诀。

2.填一填。

5×3=◆×5=10 □×5=25 ■×2=104×◆=20 1×5=□△×5=15 5×○=303.算一算。

(1)两个乘数都是5,它们的积是多少?(2)摆一个◇需要4小棒,摆3个这样的◇要多少根小棒?4.列式计算。

(1)2乘3得几?(2)3个4是多少?(3)5个3的积是多少?(4)两个乘数都是4,积是多少?(5)一个乘数是4,另一个乘数是3,积是多少?1.教材第56~57页“练习十一”第1题。

(1)出示题目,仔细观察图,并说明图意。

(2)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理由。

2.教材第56~57页“练习十一”第2、3、7题。

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3.教材第56页“练习十一”第4题。

(1)观察图,说说你的发现。

(2)列式计算,说说运用了哪句口诀。

4.教材第57页“练习十一”第5题,小动物过河。

(1)仔细观察图,明确:每只动物只有踩在与它自己身上算成得数相同的石头才能过河。

(2)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5.教材第57页“练习十一”第6题,数字开花。

(1)明确题目是要求用小圆里的数乘大圆里的数,把得数填在相应的花瓣上。

(2)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6.教材第57页“练习十一”第8题。

(1)观察图,说说你的发现。

(2)列式计算,说说运用了哪句口诀,全班交流。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2、3、4的乘法口诀是后面口诀的基础,本节课设计了较多的活动,因为是练习课,学生容易感觉枯燥。

练习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口诀的含义,找到口诀中的规律,这个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口诀。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单元《表内乘法(一)》 整理与复习》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单元《表内乘法(一)》 整理与复习》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单元《表内乘法(一)》整理与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单元《表内乘法(一)》整理与复习,主要是对表内乘法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复习。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整数乘法的运算方法,以及乘法口诀的记忆和使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表内乘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灵活运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法运算,但是对于乘法运算还相对陌生。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对乘法口诀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还不能熟练运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运算的规律,并通过大量的练习来熟练运用乘法口诀。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表内乘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熟练运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乘法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表内乘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熟练运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归纳,并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展示乘法运算的规律和乘法口诀。

2.练习题:准备适量的练习题,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表内乘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乘法运算的规律和乘法口诀,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同时,教师可以举例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运算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尝试运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

教师可以提供适量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4.表内乘法(一):2、3、4的乘法口诀》赛课教案_1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4.表内乘法(一):2、3、4的乘法口诀》赛课教案_1

《2、3、4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一、内容和内容解析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4、55页的例2--例4及相应的“做一做”。

内容解析:《2、3、4的乘法口诀》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的内容。

例2、例3学习2、3的乘法口诀。

其编排体例与5的乘法口诀的编排体例基本相同,同样呈现了实物图,并将点子图与相应的乘法算式、乘法口诀对照编排。

由于2、3的乘法口诀比较简单,口诀句数较少,因此教材将两个例题放在一起编排;另外2、3的乘法口诀涉及的连加求和计算比较简单,学生又有学习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教材不再呈现相同数连加的计算过程,如学生有困难,可以让学生结合加法算式来想。

例4中4的乘法口诀与5的乘法口诀的编排形式相同,所不同的是教材只呈现了一句完整的4的乘法口诀,其余几句让学生自己编制出来,为学生留下自主学习的空间。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教学目标:1.经历编制2、3、4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与意义。

2.熟记2、3、4的乘法口诀,并运用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体会学习乘法口诀的意义,感受乘法口诀的简洁美,增强民族自豪感。

目标解析: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初步认识了乘法,学会编制和运用5的乘法口诀,教学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从乘法的意义入手,让学生经历2、3、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加深对每句乘法口诀的理解,利用多种形式和丰富的模型熟记和掌握乘法口诀,并运用它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 2、3、4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

教学难点:4的乘法口诀。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2、3的乘法口诀比较简单,口诀句数也较少,学生较容易理解和掌握。

相对而言,4的乘法口诀句数多,所以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教师出示实物图后,可组织学生观察、发现,注重几个4逐次累加的过程,让学生经历由加到乘的过程,根据乘法的意义编出各句口诀,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来源与意义。

【精选】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优秀教案

【精选】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优秀教案

【精选】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优秀教案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

教学编排是在学生学习加法之后,利用相同数相加的式题,进而引出对乘法运算的介绍。

这样编排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乘法”产生亲切感。

教师不仅要加强基础知识教学,还要特别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说一说、摆一摆、练一练等多种活动学习知识。

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身边的事例,让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第1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4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学生能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写、会读乘法算式。

2.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摆一摆、画一画等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建构乘法意义的过程。

3.感受相同数相加与乘法之间的联系,感受用乘法表示的简洁性,体会所学内容的价值。

【重难点】重点:知道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认识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难点:能用加法和乘法算式表示同一个内容。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常规学具。

【教学设计】【情境导入】1.活动引入。

师:伸出你的小手,一只手有五根手指,数一数,两个同学的小手合起来是几根?教师有意识地说:5根,5根,5根,5根,有4个5。

2.初步感知相同加数。

课件出示算式:2+4+5=4+4+4=6+6+6+6=6+5+8= 5+8+1= 2+2+2+2+2=提出要求:观察这些加法算式,谁能把这些算式分成两类?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引导:加数一样的分一类,加数不一样的分一类。

老师将加数一样的排成一行。

4+4+4=6+6+6+6=2+2+2+2+2=师:数一数,几个4相加?几个6相加?几个2相加?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加数相同的例子,今天老师跟大家进游乐园去找一找。

【探究新知】1.教学第47页例1。

(课件出示教材第47页例1小飞机图。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表内乘法(一) 2、3、4的乘法口诀》优质课教案_23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表内乘法(一)  2、3、4的乘法口诀》优质课教案_23

第四课时 2和3的口诀教学内容:教材第54面例2、例3。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2、3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熟记2、3的乘法口诀。

2、能正确的应用2、3乘法口诀计算乘法试题。

3、在编口诀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乘法口诀的举,培养学生的归纳意识。

教学重点:熟记2、3的乘法口诀,能正确的应用2、3乘法口诀计算乘法试题。

教学难点:理解每句乘法口诀表示的含义。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开火车,说口诀算得数。

3×5= 5×2= 4×5=5×1= 5×5= 5×3=2、今天羊村可热闹了,他们要进行乒乓球比赛,喜羊羊、沸羊羊、懒羊羊他们都正准备着参加比赛呢,我们现在就去看看好吗?二、合作探究1、学习2的乘法口诀。

出示主题图,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一副乒乓球拍有几个拍子?表示几个2?用乘法怎样计算?你能编出口诀吗?一副乒乓球拍有几个拍子?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你能编出口诀吗?齐读口诀,记忆口诀。

2、学习3的乘法口诀。

乒乓球比赛的结果出来了,喜羊羊获得了第一名,沸羊羊获得了第二名,懒羊羊获得了第三名,村长准备给他们发奖品,同学们去他们的奖品吧。

看一看第三名的奖品气球有几个?应该用几个几表示?怎样列乘法算式?怎样编口诀?问:你能不能照着2的乘法口诀,自己举例编出3的乘法口诀。

三、归纳整理:(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背下来)四、自测评估:(闯关—--寻宝)第一关:计算并写出口诀3×2=( ) 2×2=( ) 4×5=( ) 3×3=() 第二关:看图直接说口诀(闯关成工后老师可以给学生适当的奖励)五、总结性谈话:本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板书设计: 2和3的口诀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一二得二 二二得四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一二得二二二得四。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案(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

教学编排是在学生学习加法之后,利用相同数相加的式题,进而引出对乘法运算的介绍。

这样编排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乘法”产生亲切感。

教师不仅要加强基础知识教学,还要特别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说一说、摆一摆、练一练等多种活动学习知识。

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身边的事例,让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第1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材第47页的内容。

1.学生能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写、会读乘法算式。

2.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摆一摆、画一画等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建构乘法意义的过程。

3.感受相同数相加与乘法之间的联系,感受用乘法表示的简洁性,体会所学内容的价值。

重点:知道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认识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难点:能用加法和乘法算式表示同一个内容。

课件、小棒、常规学具。

1.活动引入。

师:伸出你的小手,一只手有五根手指,数一数,两个同学的小手合起来是几根?教师有意识地说:5根,5根,5根,5根,有4个5。

2.初步感知相同加数。

课件出示算式:2+4+5=4+4+4=6+6+6+6=6+5+8=5+8+1=2+2+2+2+2=提出要求:观察这些加法算式,谁能把这些算式分成两类?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引导:加数一样的分一类,加数不一样的分一类。

老师将加数一样的排成一行。

4+4+4=6+6+6+6=2+2+2+2+2=师:数一数,几个4相加?几个6相加?几个2相加?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加数相同的例子,今天老师跟大家进游乐园去找一找。

1.教学第47页例1。

(课件出示教材第47页例1小飞机图。

)师:认真观察,他们在玩什么?(旋转小飞机。

)师:每架小飞机里有多少人?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在玩旋转小飞机?你们能列出加法算式吗?生:列式3+3+3+3+3=1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表内乘法一第4课时234的乘
法口诀1教案新人教版
第4课时 2、3、4的乘法口诀(1)
【教学内容】:书本第54、55页的例2、例3、例4及相应的“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
2、
3、4乘法口诀的来源,初步记住2、3、4的乘法口诀。

2、初步会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教学重难点】:
1是使学生熟记2、3、4的乘法口诀,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乘法计算。

2、进一步明确乘法口诀的含义和来源,沟通与加法的联系。

【教学准备】:小棒16根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组织复习5的乘法口诀。

1、开火车,对口令
一五…三五…五五…四五…二五……
2、组织学生之间进行对口令活动。

[设计意图]组织复习,进一步熟悉口诀,为下面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究2、3、4、的乘法口诀
1、教学例2
引导学生写出乘法算式编制口诀。

1副球拍有2个球拍,根据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

“2×l=2 1×2=2。

教师指着黑板上的算式问:“1个2得数是2,我们可以说成'一二得二'。

”并板书:“一二得二”
接着教师又让学生看2副球拍,问;“这是几个2?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怎样写?”教师指着乘法算式,说:“2个2的得数是4。

我们可以说成'二二得四'。

”并板书:“二二得四”。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引起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从而顺利地完成对新知识的学习,同时对学生进行爱护植物的教育。

2、教学例3
出示例3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每束有多少个气球?可以说成几个3?
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气球,如何用乘法算式表示呢?可以编制一句什么样的口诀?
板书:一三得三。

如果有2束你会列出乘法算式吗?口诀是什么?如果有3束呢?
引导学生对2和3 的乘法口诀进行记忆。

引导学生归纳出口诀;“二三得六”。

教师让学生再摆一个三角形,引导学生自己想,自己写,最后归纳出口诀:“三三得九”。

[设计意图]对学生半扶半放,让学生主动学习,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教学例4。

4的乘法口诀的教学方法跟3的乘法口诀类似。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得到相应的乘法算式和结果。

板书: 1×4=4 4×1=4 2×4=8 4×2=8 3×4=12 4×3=12 4×4=16 2)引导学生编制乘法口诀。

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
3)想一想:1×1=?同桌交流板书:一一得一
教师引导学生想:“1个2是2,1个3是3,1个4是4,那么1个1应该是1。

相应的乘法口诀是:一二得二,一三得三,一四得四;那么,1乘以1得1,口诀应该是-一得一。


[设计意图]在学习过乘程中,由易到难,层层深入,体现了教学的一般规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三、巩固练习
l.做教科书第54页、55页做一做中的练习。

2.做练习六第1题。

教学时,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能背出1-4的乘法口诀。

如果某个学生乘法口诀不熟,或者某个学生某句口诀不够熟练,教师都要及时给予帮助。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新知识,使学生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四、小结作业
教师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要求学生回家背诵2、3、4的乘法口诀。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