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高考化学选择题中的“陷阱”回避策略doc高中化学

合集下载

避开高考化学复习14大误区的学习方法

避开高考化学复习14大误区的学习方法

避开高考化学复习14大误区的学习方法少壮须努力,用功要趁早。

十年磨一剑,备战为高考。

天道自古酬勤,付出才有回报。

压力释放心情好,考前放松最重要。

预祝高考顺利,金榜题名!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避开高考化学复习14大误区的〔学习〔方法〕〕,希望大家宠爱!避开高考化学复习14大误区误区1:宠爱钻研偏难怪题表现:许多同学认为攻坚阶段就必需要有大量的偏题、怪题、难题才能显示出自己的水平,才能拿下高考中的压轴题。

解药:建议大家别做无用功。

只有牢固把握常规思维,常规方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即使是一个尖子生,花费很多的时间钻研偏、难、怪题也是一个不好的现象。

误区2:不留意学问系统化表现:不把学问系统化,是复习效率低下的最根本缘由之一,没有系统化就难有头绪,各学问之间就彼此孤立,各部分内容复习到什么火候,哪些地方过关了,那些地方自己没有学好,心中许多。

解药:第一轮复习以后,应在各学问点梳理的基础上,找出各学问点之间的联系,形成学问网络。

通过归纳,不仅可以梳理这一部分学问,更重要的是对今后那些有难度的题提供一些可行的解题方法和思路。

误区3:不擅长〔总结〕归纳表现:这种症状的产生归根结底还是题海战术导致的结果,舍命做题,认为做多了、接触面就广了,题型练得多了,方法就多了,竟然还有一些高三老师也始终这样认为。

其实题海茫茫能做得完吗?解药:复习中,我们应当总结和归纳一些学问系统,也要归纳和总结存在的问题,形成错题档案,还要归纳解题方法,如归纳某些问题的重要解题思路,并总结哪些方法能解决哪些问题,还有归纳学问点之间的联系,把学问学透,把方法用活。

误区4:不注重抓住学科体系重点表现:有些同学希望各个学科、各个学问点学得面面俱到,结果样样都抓,样样也没有抓牢。

解药:当基础学问和方法复习一轮以后,我们应当抓住重点来学。

这里的重点是一方面抓住重点学科学习,差的学科上升空间大,应予以重视,促进学科之间的平衡。

另一方面要理清学科内的终点内容,进行强化训练,力争触类旁通,形成能力。

高考化学选择题解题方法与技巧

高考化学选择题解题方法与技巧

高考化学选择题解题方法与技巧摘要: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题目,完成之后还要进一步审思,理解其中涉及的原理概念,把自己常出现错误的题目记录下来(或标记)其涉及的原理、知识点,以达扫除知识盲点。

正确理解基本概念避开“陷阱”,灵活运用物质的化学性质避开“陷阱”,抓数据特点,适感解答。

关键词:理解基本概念、灵活运用物质的化学性质、克服思维定势、准确把握限定条件、正确运用语法知识、抓特点在高考中,选择题是主要的基础题,也是重要题型之一,以容易题和中等难度题为主,侧重考查“双基”。

选择题做得好与不好直接决定了总成绩的高低。

本讲主要根据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易错的选择题归纳分析,总结一些解题的最佳思路。

一、选择题“陷阱”回避策略(一).正确理解基本概念避开陷阱"一些题目往往围绕化学概念设置““陷阱”,如果概念掌握不清、理解不透,就难选一“劫”。

因此,一定要吃准,吃透每一个概念。

例1.在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在①锰;②二氧化锰:@高锰酸钾中,可以散催化剂的是( ).A.①②B.①②③C.②D.②③【催化剂(触媒):在花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过程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例2.下列物质是非电解质的是()A.C12 B.NH3C.NaClD.CH3COOH【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无论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1.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标准状况下,以任意比例混和的甲烷和丙烷混和物 22.4L,所含的分子数为Na2.标准状况下,IL辛烷完全燃烧后,所生成气体产物的分子数为8NA/22.4 3.标准状况下,1LSO3所含分子数为NA/22.44.标准状况下,以任意比混和的氧气和一氧化碳气体共 8.96L,在足量氛气中充分燃烧时消耗乳气的分子数为0.2NA(阿伏加德罗常数命题之陷阱:①状况条件。

若给出在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25℃1.01x105Pa),已知气体体积,不能直接应用22.4L/mol进行计算。

高考化学选择题的常见错误及其避免策略

高考化学选择题的常见错误及其避免策略

高考化学选择题的常见错误及其避免策略高考化学选择题的常见错误及其避免策略随着高考的临近,许多学生和家长都将注意力集中在高考试题上。

尤其是高考化学选择题,由于其技术性和逻辑性,往往让广大考生倍感压力,这也导致了不少考生在选择题上遇到困难。

下面,本文将讨论高考化学选择题的常见错误和避免策略,以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备战高考。

一、常见错误1. 忽略题干中的关键词化学题目中,常常会置入一些关键词,例如“与”、“和”、“为”等,这些关键词很容易被考生所忽略,导致答案的误解。

所以,在这些题目中,需要仔细分析题干的各个要素,特别是一些并列词、主谓语、数词等。

例如,题目中出现“以下离子存在与乙醇中,平衡式是……”这时学生谨防遗漏“存在与乙醇中”这个关键信息,从而误选错误答案。

2. 对化学概念不熟悉化学是一门将实验和理论结合在一起的科学。

因此,化学考试不仅要求考生对实验进行操作,还要求考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

如果考生对基本的化学概念不熟悉,他们就会在选择题题目中出现严重错误。

因此,考生要记住化学概念的核心,包括离子反应、溶液浓度、氧化还原等概念,这可以帮助他们正确地回答选择题。

3. 计算过程出错化学选择题中的很多题目都涉及计算过程,特别是一些化学公式运用问题。

但是,由于化学计算本身就很复杂,如果有时考生在计算过程中出错,结果会出现很大的差别。

因此,考生应确保他们的公式是正确的并且能够从原始数据中正确读取数据。

此外,考生还必须要留意单位的转换问题,尤其是在计算物质的分子式或化学量时。

4. 概念混淆化学中的有些概念很相似,例如酸和碱的区别、溶液的性质、离子反应等。

如果考生不能很好地理解这些概念、区分这些概念与其他概念的差别,那么他们在回答选择题时就会出现混淆。

考生应该在掌握化学中这些概念的基础上,经常进行实验练习、模拟试题练习、课堂作业练习,以巩固自己的知识。

二、避免策略1. 阅读题干全文高考化学选择题在涉及化学原理或公式时,常常用更多的词语,以便清晰地说明问题。

高三化学选择题解题技巧

高三化学选择题解题技巧

高三化学选择题解题技巧假设能将高中化学选择题保质保量的答完,通常状况下化学成果都错不了,其实,高中化学选择题还是有很多答题技巧和〔方法〕的,假设完全把握就能关怀我们提高答题速度、保证答题正确率,最终能得到抱负的考试分数,下面是高中化学选择题解题技巧及方法,让我们看一下自己还有哪里需要加强。

选择题解题根本策略“稳”就是不要慌张,不要急躁,心态要稳,避开忙中出错。

“细”就是要“细致”,审题要细,切勿漏看条件,提倡“两遍读题”:第一遍〔快速阅读〕,抓关键词;其次遍放慢速度,缩小范围找到突破口。

“活”就是解题时方法要灵敏,面对四个选项,要扬长避短,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技巧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准”就是要精确。

在选择题中涉及到“正确的选项是”、“不正确的选项是”、“错误的选项是”的试题很普遍,要看准题目要求,切勿答非所问,选准正确选项。

选项中的错误分为“学问错误”和“规律错误”、“表述错误”,其中“学问错误”是不行谅解的错误,应确定是错误的选项;“规律错误”、“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本身的表达虽是正确的,但与题干要求无关,也应是错误的。

高考化学选择题解题技巧技巧1、列举特例、速排选项高考选择题往往考察一般规律中的特殊状况,这就要求考生生疏特例,对于一些概念推断、命题式推断正误类题目,假设从正面不能直接作出推断,可以列举反例、特例,快速推断选项正误。

技巧2、巧用假设,以静制动在解答有关四大平衡(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移动问题时,有时会毁灭多因素(如温度、水解平衡、浓度或压强)的影响,针对这类问题,可以承受假设法,先假设其他因素不变,推断第一个因素转变对结果产生的影响,然后再推断其次个因素转变对结果产生的影响,进而得出正确答案。

技巧3、抓住恒、区分别子在电解质溶液中,局部同学分不清水电离的离子与电解质电离的离子,对解这类题目感到很困惑。

假设抓住水电离的H+与OH-浓度恒,辨析离子来源,就简洁突破这类题目。

[原创]高考化学选择题中的“陷阱”回避策略doc高中化学

[原创]高考化学选择题中的“陷阱”回避策略doc高中化学

[原创]高考化学选择题中的陷阱”回避策略doc高中化学山东省利津县第一中学王风利邮编257400在中学化学高考试题中,命题人往往设置”陷阱〃,它能够校正学生把握知识不准确、考虑咨询题不全面等毛病,同时也对学生的解题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那么如何才能轻松地躲开”陷阱〃正确解题呢?以下从几个方面分析如何样躲开”陷阱'’顺利解题,供同学们参考。

一•正确明白得差不多概念躲开〃陷阱〃一些题目往往围绕化学概念设置”陷阱〃,假如概念把握不清、明白得不透,就难逃一”劫〃。

因此,一定要吃准、吃透每一个概念。

例1 .在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在①锰、②二氧化锰、③高锰酸钾中,能够做催化剂的是A. ①②B .①②③C .②D .②③分析:假如对催化剂的概念模糊不清,认为只要能使氯酸钾受热分解速率加快的物质确实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其中锰与氯酸钾受热分解产生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锰,高锰酸钾的分解也能产生二氧化锰,以此掉进命题人设置的”陷阱〃而选B,事实上催化剂的概念包含两层意思:①改变反应速率;②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由此得出此题答案为 C.例2 .以下物质是非电解质的是A. Cl 2 B . NH C . NaCI D . CHCOOH分析:此题专门容易错选A,要答好这道题,第一要明确非电解质是:”溶于水和熔化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A选项不是化合物,因此不在被选之列,此题答案应为B。

练习:1 . NH a氧化制HNO3时,在吸取塔里发生如下反应:3NO2+ H2^^^2HNO 2+N0; △ H<0,为加快此反应的反应速率,以下措施可行的是A、降低温度B、升高温度C、及时分离出NOD、增大吸取塔中的压强2.常温下,在饱和石灰水中加入以下固体物质,复原到常温,溶液的pH 一定可不能发生改变的是A、NaOHB、Ca(OH)2C、CaOD、NaHCO 33 .酸式盐NaHB在水溶液中存在以下反应:①NaHB==Na++HB「,② HB =二H + + B2「,③ HB「+ H2^F^=H2B + OH —且溶液中c〔H J >c(OH「),那么以下讲法一定正确的选项是A、NaHB为强电解质B、H2B为强酸C、H2B为弱电解质D、HB「的电离程度小于HB「的水解程度参考答案:1. BD 2 . BC 3. AC二.灵活运用物质的化学性质躲开"陷阱〃物质的性质不能单单只停留于记住,更关键的是会灵活运用,躲开命题人设置的每一个”陷阱",以不变应万变。

探究归纳高考考点命题设置“陷阱”的角度(修改版)

探究归纳高考考点命题设置“陷阱”的角度(修改版)

探究高考选择题考点设置“陷阱”的角度赣县中学刘智勇高考选择题属于客观题,以“A”和“B”档题为主,侧重于“双基”的考查。

所以考生要想在考试中得到高分,提高选择题的准确率是关键。

经过对近年来的高考化学选择题分析,命题者为了更好地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命题方式灵活、易错点隐蔽,如果基础不扎实,考虑不周全,就会容易掉进“陷阱”。

探究归纳高考命题设置“陷阱”方式,有助于高考备考,避免误入“陷阱”。

一、阿伏加德罗常数考点“设陷”角度1、气体的摩尔体积①(2012·江苏)常温常压下,2.24 L CO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0.1N A解析:错误,常温常压下,2.24 L的CO和CO2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并非0.1mol,含有的C原子也不是0.1 N A个。

②(2012·广东)常温常压下,22.4 L的NO2和CO2的混合气体含有2N A个O原子解析:错误,常温常压下,22.4 L的NO2和CO2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并非1 mol,含有的O原子也不是2 N A个。

【陷阱突破】气体的摩尔体积是与温度、压强有关的物理量,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为22.4 L·mol-1。

(1)若只给出气体的体积,没有说明状态,无法求n;(2)若只给出标准状况下物质的体积,但物质不是气体,无法求n,如CCl4、水、SO3、己烷、苯等常作为命题的干扰因素迷惑学生。

2、物质的质量与状况①(2013·江苏)常温常压下,14g由N2与CO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 A解析:正确,CO和N2的相对分子量均为28,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mol,所以原子数目为N A。

②(2012·课标)常温常压下,92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为6N A解析:正确,NO2和N2O4的最简式均为NO2,92 g混合气体中含NO2的物质的量为2 mol,故含有原子的总数为2×3N A=6N A【陷阱突破】若题目给出气体的质量或物质的量,则微粒数与外界条件无关。

化学选择有陷阱 灵尖应对有绝招

化学选择有陷阱 灵尖应对有绝招


维普资讯
掌 科 加油 站 ・ 曩诛
还有 N i 同样在硫酸中具有强氧化性 , O, 仍可 以和
过量 的 C u粉反 应生 成 NO气 体 . 题 最好 写离 子 该
方程式计 算 :
①一C 3 ②一O ③一C H H l CH ( 一 O H () C O H 23 莶 C O  ̄- O C 3
为氯乙烯水解只能得到一种有机物 , 所以正确答案
应 为 C。
量之 比为 3: 4 6: 。显然 ,坏 足量 , H 算 , H 按 计 生 成的 N O气 体物 质 的量 为 3 o。 l因此 , o t 该题 正确 答
案应 为 B。 人们往 往 习惯 用 固定 了 的思维模 式 去 解决 问 倒 4 按 反应 特性 与产物 的结构关 系 , 有机 反 应 大致 可 分 为 : 取代 反 应 、 去 反 应 、 消 加成 反 应 三 种, 下列反应 中属 于加成反应 的是 ( ) 倒 7 10g 9 %的浓 硫 酸 中含 氧原 子个 数约 0 8
C C C C O HC —— H C C C O . H3H2H + N 3H2H( N) H
D. H C H+ 2 O — ’ H3O CH - 2 C 3OO CH5H— C C O 2 #H 0
A.60 x O .2 l  ̄
C.4 1 x .2 l .l 60 × O
D.4
物质 的性质 不能单 单 只停 留于记住 , 关键 的 更
是会灵活运用 , 避开命题人设置的每一个“ 陷阱” ,
以不 变应万变 。 饲 3 把 6m l o 铜粉投 入含 8 l mo 硝酸和 2m l o 硫 酸的稀溶 液 中 , 则标 准状况 下N 4 2。从方程式可 以看出 ,u C ( O) 2 Ot+H0 + c

避开题设“陷阱”巧解选择题

避开题设“陷阱”巧解选择题
: 。选 C 1 0 。 6 谨防因一字之差落入“ 阱” . 陷
例 3 把 6 o 铜粉投 入 含 8 o硝 酸 和 2 o 硫 . ml ml ml 酸的稀溶液中 , 则标 准状况 下放 出的气体 的物 质 的
量为( )
A . mo B. 2 l 3mo C. mo D. l 4 l 5mo 1
分析 : 该题利用稀 硝酸 的性质 , 置 了“ 设 陷阱” 。 很 多同学 只考虑 到 c u与稀 硝酸反 应而不 与稀硫 酸 反应 , 很快写 出了化 学 反应 方 程式 :C 3 u+8 N 3 HO = 3 uN 32 N C ( O ) +2 O十+ H 0 4 2 判 断出 c 在反应 中过量 , 稀硝 酸计算 , 成 u 按 生 N O气体 的物质 的量 为 2 o ml 。这样 , 就恰好掉进 了命 题 人 设 置 的 “ 阱 ” 错 选 了答 案 A。 陷 而 事 实 上 ,u 稀 硝 酸 反 应 后 生 成 的硝 酸 铜 中还 C与 有硝酸根离子 , 在硫 酸存在 时具有 强氧化性 , 仍可 以 和过量 的 c u粉 反应 生成 N O气体 。该题 最好 写离 子方程式进行计算 :
共6 , 种 因此易错选选项 C 。如果认 真审题 , 把握题 给限 定条 件 即有 机物 , 就很 容 易将 H - O H( O-C O 碳 酸) 除 , 出正确答案为 B 排 选 。 5 克 服 思 维 定 势避 开“ 阱 ” . 陷 人 们 往 往 习 惯 用 固 定 了 的 思 维 模 式 去 解 决 问 题, 命题人根据这一弱点 , 常常在命题 中偷梁换柱或 弱化信息巧设“ 陷阱” 。 例 5 10 8 .0g9 %的浓硫 酸 中含 氧原 子个 数约 为
不变应万变 。
分析 : 题很多同学受思维定势 的影响 , 该 只考虑 H sd 2o 分子 中的 O原 子 , 却没 有 考虑 到水 中同样 含 有 O原子 , 而掉进 了“ 阱”错选选项 B 陷 , 。本题正 确 答 案 应 为 C 。 例 6将 D . H为 5的硫 酸溶液稀释 50倍 , 0 稀释后

高考化学基本理论误区与技巧

高考化学基本理论误区与技巧

高考化学基本理论误区与技巧化学题基本理论在高考考查中占有重要地位,属高考试卷中稳定、成熟的题型。

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高考化学基本理论误区1关于元素周期律(表)的6大误区常见误区出错原因误认为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绝对值相等的元素只有第ⅣA族的元素忽视了第ⅠA族的H的最高正价为+1,最低负价为-1误认为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一定等于其族序数忽视了氧元素无最高正价,氟元素无正价误认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忽视了关键词“最高价”误认为失电子难的原子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忽视了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失电子难,得电子也难误认为同周期相邻两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都等于1忽视了长周期也有相差11或25的情况误认为得(失)电子数的数目越多,元素的非金属性(金属性)越强忽视了元素原子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与元素的非金属性、金属性强弱没有必然的联系现场检测、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双原子分子的共价键一定是非极性键(×)(2)非金属元素原子不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3)三氯化硼分子中,B原子最外层满足了8电子结构(×)(4)第ⅠA族金属元素的金属性一定比同周期的第ⅡA族的强(√)(5)非金属性强弱顺序是F>O>N,所以在一定条件下,氟气能置换水中的氧,氧气也能置换出氨中的氮(√)(6)第三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从左至右逐渐减小(×)(7)同周期非金属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8)按照元素周期表的排布规律,非金属元素最多有23种(√)2热化学中的5个易错点致误原因特别提醒忽视反应热的意义ΔH表示反应进行到底时的能量变化。

对于可逆反应,改变条件、平衡可能发生移动,但ΔH不变忽视反应热和平衡常数的计算的不同A(g)+1/2B(g)=C(g)ΔH1,平衡常数为K1;C(g)+1/2B(g)=D(g)ΔH2,平衡常数为K2。

高三化学下避开题设“陷阱”妙解高考化学选择题学法指导

高三化学下避开题设“陷阱”妙解高考化学选择题学法指导

高三化学下避开题设“陷阱”妙解高考化学选择题4. 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避开“陷阱”人们往往习惯用固定的思维模式去解决问题,命题人根据同学们的这一弱点,常常在命题中偷梁换柱或弱化信息巧设“陷阱”。

例5. 100g 98%的浓硫酸中含氧原子个数约为( )A. 231002.6⨯B. 231002.64⨯⨯C. 231002.611.4⨯⨯D. 4 分析:该题很多同学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只考虑42SO H 分子中的氧原子,却没有考虑到水中同样含有氧原子,而掉进了“陷阱”,错选B 项,本题正确答案应为C 项。

例6. 将pH 为5的稀硫酸稀释500倍,稀释后溶液中)H (c :)SO (c 24+-约为( )A. 1:1B. 1:2C. 1:10D. 10:1分析:根据定量计算,稀释后182418L mol 10)SO (c ,L mol 102)H (c -----+⋅=⋅⨯=,有同学受到思维定势,很快得到答案为B 项。

但酸性溶液稀释后,氢离子的浓度不会小于17L mol 101--⋅⨯,只能近似为17L mol 101--⋅⨯。

所以选C 项。

5. 正确运用语法知识避开“陷阱”化学虽不像语文在语法上那么讲究,有时正确运用语法,则完全可以避开“陷阱”,准确答题。

例7. 室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H 和-OH 浓度的乘积为2410-,在该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A. -232O SB. +4NHC. -3NOD. -3HCO 分析:选择题中常出现“一定能”“一定不能”“可能”等字眼,同学们一定要弄清楚。

本题正确答案为D 项。

6. 谨防因一字之差落入“陷阱”在审题时,看清题干中的每一个字,特别是关键信息,谨防粗心大意,而落入“陷阱”。

例8. 在25℃时,将2个铜电极插入到一定的42SO Na 饱和溶液中,通直流电电解并不断搅拌,当阴极上收集到amol 气体的同时,溶液中析出了bmol 的结晶水合物O H 10SO Na 242⋅,若保持温度不变,则所剩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A.a 18b b + B. a 36b b + C. a 18b 161b 71+ D. a9b 161b 71+ 分析:电解发生的电极反应:阳极为+-=-2Cu e 2Cu ,阴极为↑=+-+2H e 2H 2,电解时总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22H )OH (Cu O H 2Cu 电解。

例谈高考化学“陷阱问题”的回避策略

例谈高考化学“陷阱问题”的回避策略

例谈高考化学“陷阱问题”的回避策略作者:马宝虎来源:《理科考试研究·高中》2014年第09期高考化学命题者总是试图设置一定数量带有陷阱的试题,所谓的“陷阱”就是命题者利用同学们知识结构中的含糊点、易错点、盲点或根据学生思维中的薄弱环节,有意“挖坑布雷”,检查同学们识别能力.这类试题不同于常规题,具有一定的干扰性,较强的诱导力,较大的迷惑性,较好的隐蔽性或设置的思维障碍等.这也是各类考试命题时不可少的部分,因而当同学们遇到这类题目时,很容易掉入陷阱而导致错解.下面笔者仅列举化学试题中的“陷阱”问题为例作一分析,指导同学们提高识别能力,排除干扰,并给出一些防止落入陷阱的回避策略.一、条件型陷阱所谓条件型陷阱是指命题者针对同学们审题粗心、不能细致的弱点,采取在化学试题中把化学反应规律隐藏起来,或给出多余的条件等方式设置的陷阱,使学生不能正确而全面的捕捉条件信息.例1有甲、乙、丙3瓶新制的氯水,其浓度均为0.1 mol/L现有甲瓶中加入少量NaHCO3晶体(a mol),向乙瓶中加入少量NaHSO3晶体(a mol),丙瓶中不加入其它物质.片刻后,甲、乙、丙3瓶溶液中HClO分子的浓度(mol/L)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甲=乙=丙B.甲﹥丙﹥乙C.甲=乙﹥丙D.乙﹥甲﹥丙本题陷阱隐蔽条件“氧化还原反应”分析有些同学由于没有注意到 NaHSO3与HClO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落入陷阱,错选答案C.这就说明学生对所学知识没做到融会贯通,知识迁移不畅,从而产生思维受阻现象.正确答案应为B.策略首先同学们在做题过程中要注意提高审题方法,认真仔细地剖析题中的关键词,挖掘隐含条件,摒弃一些非本质条件的影响,提高全面、准确捕捉题目中关键信息的能力;其次,加强思维能力的训练,提高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二、知识型陷阱所谓知识型陷阱就是命题者针对同学们容易忽视化学规律的特殊性或存在的前提条件的缺点或受惯性思维的影响,设置的一些容易引起学生错用化学规律或不适合条件范围的陷阱,使同学们往往出现以偏概全、顾此失彼的现象而导致错解.例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失电子难的原子,其得电子一定容易B. 两种不同的酸溶液混合,溶液一定显酸性C. 离子晶体也可以完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D. X(OH)3的碱性大于Y(OH)3的碱性,说明金属活动性:X>Y本题陷阱“化学规律运用”分析对于A选项来说,部分同学没有把握规律性的结论常运用时有例外或不使用的情况等,只是运用化学一般性规律进行判断,从而落入陷阱之,错选答案A.如果联想到一些特殊情况如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既不易失电子,也不易的电子,即可排除;对于B选项来说,大多数同学片面地认为,两种不同的酸溶液混合,溶液一定显酸性,粗心大意,一掠而过,没有认真分析这两种酸的性质,从而落入陷阱,导致错选答案B.如果仔细分析一种酸具有还原性而另一种酸具有氧化性,那么两种酸混合后,溶液不一定显酸性.比如,氢硫酸和亚硫酸混合,溶液也可能显中性,化学反应为:2H2S+H2SO33S+3H2O;对于C选项来说,只要联想到铵盐如NH4NO3、NH4Cl,等铵盐符合题意;对于D选项来说,同学们出错率很高,关键是对前提条件把握不准,从而落入陷阱,导致错选答案D.因为金属的氢氧化物的碱性判断金属的活动性的前提是:主族元素的最高氧化物的水化物,题目显然没有告诉X(OH)3、Y(OH)3是否主族元素的最高氧化物的水化物,因此结论不可靠.策略要防止同学们陷入知识陷阱,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充分理解概念之内涵,明确概念之外延的同时,既把握化学规律的共性,又要抓好化学规律的个性或规律性结论的适用范围和条件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同学们正确运用化学规律或结论的能力.三、图象型陷阱所谓图象型陷阱是指命题者针对同学们在分析图象提取信息加以应用过程中,经常只考虑曲线的数学意义和化学意义的一部分而忽略另一部分的缺点,甚至对图象中拐点(转折点)的化学意义认识不清等,设置的一些同学们容易出现顾此失彼、丢三落四的问题陷阱,从而导致漏解或错解.例3取五等份NO2 ,分别加入温度不同、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2(g)N2O4(g),ΔH本题陷阱“图象分析”分析大多数同学从本题题意理解似乎问题很容易解决的,根据反应的特征,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NO2的百分含量增大,很容易选B,处于一种亢奋状态,信手捏来的感觉,其实已掉入陷阱之中.这里需要仔细观察图象变化,选项B只是反映出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之后再升高温度的变化情形,如果该反应尚未达到平衡情形又如何?这时我们的视线就会定格在选项D上,在D图中转折点为平衡状态,转折点左则为未平衡状态,右则为平衡状态,反应开始时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会出现温度高的NO2转化得快,导致NO2的百分含量少的情况,直至达到平衡状态,其后就出现了选项B的情形,显然选项D也是正确的.策略同学们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一定要借助图形,通过观察研究,揭示出图形中数量关系、图形特征,以形助数,借助直观性,注意理解图形中对应的化学含义及图形中三个关键点(起点、拐点、终点)的含义,有助于培养同学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数学型陷阱所谓数学型陷阱是指命题者针对学生在运用数学工具进行推理的过程中,经常只考虑数学可行性而忽视化学意义的缺点,设置的一些单从数学变化看似乎合理,而从化学角度考查却错误的陷阱.例4有一装有活塞的密闭容器,内盛22.4 L NO,若通入11.2 L O2(气体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保持温度、压强不变,则容器内的密度为().A. 等于1.396 g/LB. 等于2.054 g/LC. 在1.369 g/L和2.054 g/L之间D. 大于2.054 g/L本题陷阱“2NO2N2O4”分析:有些同学认为,根据化学方程式该题并不难,往往却错选了答案B.其原因是这些同学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了简单地数学计算就盲目得出了答案,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未能挖掘此反应还存在一个隐含的可逆反应:2NO2N2O4,而且是一个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等,从而落入陷阱之中,导致出现错误.正确答案应为D.策略要防止同学们陷入数学型陷阱,平时要加强对数学模型选择能力及数学推理能力训练的同时,注重其化学意识的培养,要深刻挖掘化学反应中的一些隐含的反应,领会到表达化学规律的数学关系中各物理量的内在联系.五、实验型陷阱所谓实验型陷阱是指命题者针对同学们在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各步实验时,往往由于缺乏实验经历、实验能力欠缺等诸多原因,从而掉进题目所设置的陷阱之中.例9在烧杯中放入5 g苯酚,再加入10 g水,充分搅拌后静置,取其溶液5 mL于试管中,再滴入浓溴水2滴.充分振荡后最终试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A. 产生白色沉淀B. 无沉淀产生C. 溶液分层D. 溶液变淡黄色本题陷阱白色沉淀分析该题的得分率很低,其原因在题干中描述了一个过量的苯酚溶液和溴水反应的实验情景,而有些同学不加分析便生搬硬套,苯酚和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从而落入陷阱,错选答案A.但对于有实验经验的同学都会在实验过程中如果加入过量的苯酚溶液会迟迟不能出现白色沉淀,而产生过着急的心理,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正确答案应为B.策略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如果不做实验,只是教师“说实验”,同学们“看实验”“背实验”“记结论”来对付考试,很难会注意到实验中的细节问题.能否处理好实验细节问题与平时的实验训练以及长期训练后积累的实验经验有着一定的联系.因此,平时同学们在做实验,要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感受、体验实验的每一个细节问题,这样同学们的实验操作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避开高考化学复习大误区的学习方法

避开高考化学复习大误区的学习方法

避开高考化学复习大误区的学习方法随着高考的逐渐临近,很多学生纷纷开始进行化学的复习。

而在复习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的学习方法,导致效果不佳。

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如何避开高考化学复习大误区的学习方法。

一、掌握基础知识在化学复习的过程中,基础知识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

化学的学习是一个建立在基础知识之上,逐步深入的学习过程。

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后面的学习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应该把握好基础知识的学习。

二、注重理解化学是一门需要理解的学科。

很多知识是需要建立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才能够掌握的。

因此,在化学学习过程中,注重理解非常重要。

同时,不仅要理解概念、定义和公式,还要理解实验操作、现象和结果的背后意义,透彻理解各种化学变化所涉及的机理和规律。

三、重视实验高考化学考试中的实验题所占比例很高,因此在复习化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实验的学习和实践。

在实验中,不只是要完成实验操作,还要理解实验的意义、方法和步骤,并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分析和整理方法。

特别是对证明性实验和综合实验的学习尤为重要。

四、多做题化学是一门需要反复练习的学科。

在复习过程中,要进行大量的练习,掌握各种类型的题目,熟练掌握解题技巧和方法。

可以选择做一些历年高考试卷、模拟试卷等,进行反复练习和巩固。

五、结合实际化学知识是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

因此,在学习中,要把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比如,生活中的污染、环保、食品、药品等问题,都需要化学知识的支撑,而且化学知识的掌握也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问题。

总之,高考化学的复习需要我们掌握好基础知识,注重理解,重视实验,多做题,同时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避开化学复习的大误区,建立正确的复习方法,全面提高化学水平。

高考理综化学选择题“陷阱”分析

高考理综化学选择题“陷阱”分析

b , 则 0 >b
B . 在滴有酚酞溶液 的氨水 中 , 加入 N H C 1 至பைடு நூலகம்液恰好无 色 , 则此时溶液 的 p H< 7
C . 1 . 0×1 0 m o ] / L盐 酸 的 p H =3 . 0 , 1 . 0×1 0 m o l / L盐 酸
上, 熟 悉并 突破 选 择 题 中常 见 “ 陷 阱” 是 夺 取 高 分 的 秘诀 。 关键 词 : 化学;“ 陷阱” ; 分析
C u、 F e 、 A1
D项 中, 设 置了离子 的放 电顺序 为 F e >C u >H 且 F e 生成 F e 的陷 阱, 电解 A 1 C 1 。 、 F e C 1 、 C u C I :的混合 溶液 时 , 阴极 上析出的物质只有 C u和 H: , 故 D错 误 , 答案为 C .

化学基本概念相 当多 , 其命 题陷 阱主要 是在 概念 的 内涵 和 外 延上或者 适 用条 件 上 做 文 章 , 若 概 念 混淆 易 掉 进命 题 者 的
陷阱。
【 例题 1 】 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
A . 某醋 酸溶液 的 p H=。 , 将此 溶液 稀释 1 倍后, 溶液 的 p H
H N O , 也能氧化 c l 一 的“ 陷阱” 等 。可采用“ 抓特征 、 找异同 、 看本
质” 的方法 突破思维定势 陷阱。 [ 例题 3 ]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 的离子方程式为 ( ) A . 硫化 亚铁溶 于稀硝 酸中 : F e S +2 H = F e “ +H S 1
三、 思 维定 势 陷 阱
选择题 是高考理综 化学 每年 必考 客观性 试题 。在高 考 中 ,
选择题 以容 易题 和 中等难 度题 为主 , 侧 重考查 “ 双基 ” 。近年 高 考 中也 突出了思维 能力 的考查 。选择题 的考 查功 能主要 有 : 使 试卷有 较大的覆盖面 , 其 中少量 的“ 基础题 ” 增 加考生 得分 的基

当心高考化学选择题中的陷阱

当心高考化学选择题中的陷阱

当心高考化学选择题中的“陷阱”在化学选择题中,命题者为了更好地考查学生敏捷而严密的思维能力,常常在题中设置一些美丽的“陷阱”。

倘若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考虑问题不全面,就会使思路误入歧途,掉进“陷阱”,下面通过实例就高考化学选择题中常见“陷阱”加以归类、例析。

一、对电荷守恒的“设陷"例l (2007年上海)今有一混合物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Cl-、Mg2+、Ba2+、CO32-、SO42-,现取三份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1)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2)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4 mol;(3)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 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 g,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K+一定存在B.100mL溶液中含0.01molCO32-C.Cl-可能存在D.Ba2+一定不存在,Mg2+可能存在本题的陷阱在于汁算后,若忽略溶液中电荷守恒的话,很容易漏选A。

分析据实验(3)可知,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 g,该沉淀为BaSO4,其物质的量为0.01mol,则原混合液中一定有SO42-,可排除Ba2+的存在。

又由题意知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 g,该沉淀为BaSO4和BaCO3,则BaCO3质量为3.94g,其物质的量为0.02mol,则原混合液中一定有CO32-,可排除Mg2+的存在,据实验(2)可知原混合液中一定有NH4+,其物质的量为0.04mol,据电荷守恒可推知K+一定存在。

答案为A、C:二、对性质的“设陷”例2 (2008年江苏)以下实验或操作不能达到目的是( )。

A.用溴水鉴别苯、乙醇、四氯化碳B.准确称取0.4000 g的NaOH固体配成1 000 mL浓度为0.01000mol·L-1的溶液C.为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向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溴水后过滤D.用激光笔检验淀粉溶液的丁达尔现象本题的陷阱在于NaOH的性质,很容易漏选B分析显然在配制过程中,NaOH很容易吸收空气中的CO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创]高考化学选择题中的“陷阱”回避策略doc高中化学山东省利津县第一中学王风利邮编257400在中学化学高考试题中,命题人往往设置〝陷阱〞,它能够校正学生把握知识不准确、考虑咨询题不全面等毛病,同时也对学生的解题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那么如何才能轻松地躲开〝陷阱〞正确解题呢?以下从几个方面分析如何样躲开〝陷阱〞顺利解题,供同学们参考。

一.正确明白得差不多概念躲开〞陷阱〞一些题目往往围绕化学概念设置〝陷阱〞,假如概念把握不清、明白得不透,就难逃一〝劫〞。

因此,一定要吃准、吃透每一个概念。

例1.在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在①锰、②二氧化锰、③高锰酸钾中,能够做催化剂的是A.①② B.①②③ C.② D.②③分析:假如对催化剂的概念模糊不清,认为只要能使氯酸钾受热分解速率加快的物质确实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其中锰与氯酸钾受热分解产生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锰,高锰酸钾的分解也能产生二氧化锰,以此掉进命题人设置的〝陷阱〞而选B,事实上催化剂的概念包含两层意思:①改变反应速率;②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由此得出此题答案为C.例2.以下物质是非电解质的是A.Cl2 B.NH3 C.NaCl D.CH3COOH分析:此题专门容易错选A,要答好这道题,第一要明确非电解质是:〝溶于水和熔化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A选项不是化合物,因此不在被选之列,此题答案应为B。

练习:1.NH3氧化制HNO3时,在吸取塔里发生如下反应:3NO2+H2O2HNO2+NO;△H<0,为加快此反应的反应速率,以下措施可行的是A、降低温度B、升高温度C、及时分离出NOD、增大吸取塔中的压强2.常温下,在饱和石灰水中加入以下固体物质,复原到常温,溶液的pH一定可不能发生改变的是A、NaOHB、Ca(OH)2C、CaOD、NaHCO33.酸式盐NaHB在水溶液中存在以下反应:①NaHB==Na++HB-,②HB-H++B2-,③HB-+H2O H2B+OH-且溶液中c〔H+〕>c(OH-),那么以下讲法一定正确的选项是A、NaHB为强电解质B、H2B为强酸C、H2B为弱电解质D、HB-的电离程度小于HB-的水解程度参考答案:1.BD 2.BC 3.AC二.灵活运用物质的化学性质躲开〝陷阱〞物质的性质不能单单只停留于记住,更关键的是会灵活运用,躲开命题人设置的每一个〝陷阱〞,以不变应万变。

例1.把6mol铜粉投入含8mol硝酸和2mol硫酸的稀溶液中,那么标准状况下放出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为A.2 mol B.3 mol C.4 mol D.5mol分析:该题利用稀硝酸的性质,设下了〝陷阱〞,专门多同学只考虑到Cu与稀硝酸反应而不与稀硫酸反应,专门快写出了化学反应方程式:3Cu+8HNO3=====3Cu(NO3)2+2NO↑+4H20从方程式能够看出,Cu在反应中过量,按稀硝酸运算,生成的NO气体的物质的量为2mol,如此,就恰好掉进了命题人设置的〝陷阱〞而错选了答案A。

事实上,Cu与稀硝酸反应后生成的硝酸铜中还有硝酸根离子,同样在硫酸中具有强氧化性,仍能够和过量的Cu粉反应生成NO气体.该题最好写离子方程式运算:3Cu十8H++2NO3-=====3Cu2++2NO↑+4H20从离子方程式能够看出,反应时按Cu、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8:2进行,而题中三者物质的量之比为3:6:4。

明显,H+不足量,按H+运算,生成的NO气体物质的量为3 mol,因此,该题答案为B。

例2.按反应特与产物的结构关系,有机反应大致可分为:取代反应、消去反应、加成反应三种,以下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C6H5CH2Cl+NaCN-→C6H5CH2CN+NaClB、C6H5Li+CO2-→C6H5COOLiC、CH3CH2CHO+HCN-→CH3CH2CH(CN)OHD、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分析:此题考核加成反应的实质。

选项C是专门明确的,选项B中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碳氧双键,也能够发生加成反应。

C6H5Li+O=C=O→,选BC。

-、SO32-3COO-等四种阴离子,假设向其中加入足量Na2O2后练习:某溶液中含HCO〔设溶液体积不变〕A、CH3COO-B、SO32-C、CO32-D、HCO3-答案:A C三.准确把握限定条件躲开〝陷阱〞例1.在由5种基团叫-CH3、-OH、-CHO、-C6H5、-COOH两两组成的物质中,能与NaOH反应的有机物有A.4种B.5种C.6种D.7种分析:题给的5种基团两两组合后能与NaOH反应的物质有:CH3-COOH、C6H5-OH、OHC—COOH、C6H5-COOH、HO-CHO、HO--COOH共6种,因此易错选项C.假如认真审题,把握题给限定条件即有机物,就专门容易将HO-COOH(碳酸)排除,选出正确答案为B。

例2.某有机物能使溴水褪色,也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生成两种有机物,还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那么此有机物中一定含有以下基团的组合是①-CH3;②-OH;③-Cl;④-CHO;⑤-C2H3;⑥-COOH;⑦-COOCH3A、③⑤B、②⑥C、⑤⑦D、④⑤分析:要专门注意选项A,氯乙烯水解它只得到一种有机物,因此只选C。

四.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躲开〝陷阱〞人们往往适应用固定了的思维模式去解决咨询题,命题人依照同学们的这一弱点,常常在命题中偷梁换柱或弱化信息巧设〝陷阱〞。

例1.100g98%的浓硫酸中含氧原子个数约为A.6.02×1023B.4×6.02×1023 C.4.11×6.02×1023D.4分析:该题专门多同学受思维定势的阻碍,只考虑H2S04分子中的O原子,却没有考虑到水中同样含有O原子,而掉进了〝陷阱〞,错选选项B,此题正确答案应为C.例2.在①NH4NO3中氮元素显+5价;②4FeS2+11O2====2Fe2O3+8SO2反应中+2价铁和-2价硫都被氧化;③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得电子数与氧化剂失电子数一定相等.这3种讲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 .①B .②③C .①③D .①②③分析:该题也容易受思维定势的阻碍,NH 4NO 3中氮元素显+5价和-3价,而②、③中铁元素和硫元素被氧化,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相等,已成了不变的事实,因此错选人事实上假设认真审题就会看出,②中的硫元素并不是—2价,而是—1价,③中的还原剂也不是得电子,氧化剂也不是失电子,而应是还原剂失电子,氧化剂得电子,因此在解题中要注意这种张冠李戴的错误,该题正确答案为D 。

例3.将pH 为5的硫酸溶液稀释500倍,稀释后溶液中c (SO 42-〕:c (H +)约为A 、1:1B 、1:2C 、1:10D 、10:1分析:依照定量运算,稀释后C H +=2×10-8mol ·L -1,C SO42-=10-8,有同学受到思维定势,专门快得到答案为B 。

事实上,题中设置了酸性溶液稀释后,氢离子浓度的最小值不小于1×10-7mol ·L -1。

因此,此题稀释后氢离子浓度只能近似为1×10-7mol ·L -1。

因此,选C 。

例4.将a g Fe 、Mg 合金溶解在一定量的稀硝酸中,当合金完全溶解后,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NO 气体bL 〔设HNO 3的还原产物只有NO 〕。

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 溶液,得到沉淀物。

假设用守恒法求沉淀的质量,用到的守恒关系依次是A 、质量守恒、电子守恒、电荷守恒B 、电子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C 、电子守恒、电荷守恒、质量守恒D 、电荷守恒、质量守恒、电子守恒分析:这道试题对能力要求比较高,涉及到的化学基础知识比较多,假设反应后,Fe 2+ x mol,Fe 3+ y mol ,Mg 2+ z mol, 依照电子守恒得2x+3y+2z=b/22.4×3,依照电荷守恒得2x+3y+2z=n OH -,因此依照质量守恒沉淀的质量为合金的质量加上氢氧根离子的质量,因此沉淀质量为(a+3b/22.4×17)g 。

五.正确运用语法知识躲开〝陷阱〞化学虽不像语文在语法上那么讲究,有时正确运用语法,那么完全能够躲开〝陷阱〞,准确答题。

例1. 能证明胶体微粒比溶液中电解质微粒大的操作是A .丁达尔现象B .布朗运动C .渗析D .电泳现象分析:丁达尔现象、布朗运动、电泳现象是胶体的3个化学性质,而不是化学中的操作,故此题答案为C 。

例2.室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H +和OH -浓度的乘积为10-24,在该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A 、S 2O 32-B 、NH 4+C 、NO 3-D 、HCO 3-分析:选择题中常显现〝一定能〞、〝一定不能〞、〝可能〞等字眼,同学们一定要搞清晰。

六.防备因一字之差落入〝陷阱〞在审题时,看清题干中的每一个字,专门是关键信息,防备粗心大意,而落人〝陷阱〞。

例1. 在25℃时,将2个铜电极插入到一定的Na 2S04饱和溶液中,通直流电电解并不断搅拌,当阴极上收集到a mol 的气体的同时,溶液中析出了b mol 的结晶水合物Na 2S04·10H 20,假设保持温度不变,那么所剩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A.a b b 18+ B. a b b36+ C.a b b 1816171+ D.a b b 916171+分析:电解发生的电极反应:阳极为Cu-2e =Cu 2+,阴极为2H ++2e =H 2↑.电解时总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u 十2H 20=====Cu(OH)2↓十H 2↑阴极逸出a molH2,水被电解了2a mol ,依照溶解度知识,不难求出答案为C ,假如将题中的铜电极换作铂电极,只改一个字,其电解的总方程式即为:通电 电解2H20=====2H2↑+O2↑阴极逸出a mol H2,水被电解了a mol,其答案为D,可见因一字之差(〝铜〞与〝铂〞),答案各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