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测量程序设计-平面控制网平差程序设计

合集下载

施工测量平面(高程)控制网方案

施工测量平面(高程)控制网方案

施工测量平面(高程)控制网方案(成果)一、概述1、工程概况秭归县九里移民安置小区功能完善项目共有5条道路系城市道路综合改造。

各条道路分别为:九里二路全长195米,红线宽26米,车行道宽15米;建东大道全长764.55米,红线宽32米,车行道宽22.5米;迎宾路全长1940米,九里二路至陡茅路红线宽13米,陡茅路至杨贵店桥头红线宽15米,杨贵店桥头至止点红线宽18米.陡茅路全长370米,红线宽18米,车行道12米;二圣路全长151.39米。

五条道路总长3421米。

2、设计提供测量点位根据建设单位按设计人提供的测量控制点为GPS-E级点共7个,其点号分别为:GPS1、GPS3、GPS4、GPS8、GPS9、GPS10、GPS11。

二、测量方案1、测量现有资料平面坐标资料:按照业主提供的设计人移交的GPS控制点,因各点位之间有部分不能相互通视,施工过程无法进行,所以按照现场仅有通视条件,将首尾已知点GPS1、GPS8、GPS10进行了联测,并按照施工要求在中间各施工段进行了加密,其加密点编号分别为:JM1、JM2、JM3、JM4、JM5、JM6、JM7、JM8、JM9、JM10、JM11.高程资料:按照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人移交的GPS-E级点,选择GPS8为基准点,进行闭合和附合测量。

2、测量依据施工图纸:a、建东大道路线平面图、路线纵断面图及直线、曲线及转角表、纵坡、竖曲线表;b、九里二路路线平面图、路线纵断面图及直线曲线转角表、纵坡、竖曲线表;c、迎宾路路线平面图、路线纵断面图及直线、曲线及转角表、纵坡、竖曲线表;d、陡茅路路线平面图、路线纵断面图及直线、曲线及转角表、纵坡、竖曲线表;e、二圣路路线平面图、路线断面图及直线、曲线及转角表、竖曲线表。

规范依据:a、《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该规范中相关测量章节内容。

3、平面控制测量按照《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5。

施工测量方案完整版

施工测量方案完整版

312国道苏州东段改扩建工程园区段YQ312-SG1标段测量方案编制:复核:审核: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312国道苏州东段改扩建工程园区段YQ312-SG1标项目经理部目录第1章工程概况 (3)第2章编制依据及执行规范 (3)第3章测量作业任务和测量管理组织机构 (4)3.1测量作业任务 (5)3.2测量组织机构 (5)3.3测量人员及设备配置 (5)3.4施工测量程序 (7)第4章控制测量 (7)4.1平面控制网加密方案 (7)4.2精密高程网加密方案 (8)4.3精度要求 (8)4.4施测方案 (11)4.5数据处理 (12)第5章施工测量5.1施工放样测量 (12)5.2临时设施放样 (13)5.3竣工测量 (13)第6章施工测量管理制度及技术保障措施 (14)6.1施工测量管理制度 (14)6.2测量成果管理制度 (16)6.3测量人员安全保证措施 (17)6.4测量技术保证措施 (17)6.5施工测量质量管理目标和基本质量指标 (18)6.6测量控制点保护措施 (18)1工程概况1.1项目总述G312国道(上海~伊宁)是东西向的国道主干线,也是苏州市重要的东西向对外及过境交通干线。

G312国道苏州段东起上海安亭镇,向西穿过昆山、苏州工业园区、平江区、金阊区、高新区、相城区,在相城区望亭镇西进入无锡境内,全场约81.9公里。

根据项目建设需要,312国道苏州段改扩建工程以工业园区星塘街为界分为东西两端,其中西段改扩建工程长约28公里已于2015年5月建成通车;312国道苏州东段改扩建工程为昆山童径路至园区星塘街,路线全长约33.2公里。

本次建设范围为阳澄湖大桥苏昆交界处至星华街共长约5.991公里,利用园区阳澄湖大道线位,涉及穿越京沪高速铁路、苏州市重要水源保护地阳澄湖、唯胜路附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草鞋山遗址、沪宁高速阳澄湖服务区等。

1.2本标段工程项目概况本标段路线利用阳澄湖大道线位跨越阳澄东湖后至唯胜路东,主线向下以隧道形式穿过唯胜路、夷亭路、华谊影城入口和沪宁高速阳澄湖出入口道路后起坡接地至木沉港河西侧。

CPIII平面控制测量方法及程序

CPIII平面控制测量方法及程序

第6章 CPIII控制网数据处理当前我国客运专线的建设多采用无碴轨道技术,由于设计速度高,为保证列车在高速运行时的安全性,以及乘客的舒适度,高速客运专线的轨道必须具有高平顺性和高稳定性。

除轨道结构的合理尺寸、良好的材质和制造工艺外,轨道的高精度铺设是实现轨道初始高平顺性的关键。

而高精度CPIII控制网是无碴轨道施工的保证,并为日后运营维护提供控制基准。

6.1 CPIII控制网基础知识CPIII控制网是沿线路布设控制无碴轨道施工的三维施工控制网,起闭于上一级的基础平面控制网(CPI)或线路控制网(CPII)。

CPIII控制网点对称布设于线路两侧,每对间距约为15m左右,控制点间的纵向间距以50~60m为宜;CPIII平面网采用自由测站后方交会进行施测,其原始观测值为测站到测点的平距与方向,每两测站间有4对公共观测点,由此构成了一个控制网点间具有强相关性、精度分布较为均匀的边角交会网。

由于采用了全新的构网方式,需要发展相应的严密数据处理方法来对CPIII平面网观测数据进行处理。

6.1.1 CPIII相关概念(1)工程独立坐标系:为满足铁路工程建设要求采用的以任意中央子午线和高程投影面进行投影而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2)基础框架平面控制网CP0:为满足线路平面控制测量起闭联测的要求,沿线路每50km左右建立的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作为全线勘测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的坐标基准。

(3)基础平面控制网CPⅠ:在基础框架平面控制网(CP0)或国家高等级平面控制网的基础上,沿线路走向布设,按GPS静态相对定位原理建立,为线路平面控制网起闭的基准。

在勘测阶段按静态GPS相对定位原理建立。

点间距为4km左右,测量精度为GPS B级网。

(4)线路平面控制网CPⅡ:在基础平面控制网(CPⅠ)上沿线路附近布设,为勘测、施工阶段的线路平面控制和轨道控制网起闭的基准。

可用GPS静态相对定位原理测量或常规导线网测量,在勘测阶段建立。

4.6平面控制网平差程序

4.6平面控制网平差程序

pp 式中: 式中:固定误差 M c 以厘米为单位, i以米为单位, 为比例误差。 以厘米为单位, 以米为单位, 为比例误差。 D
程序的主要功能是:从数据库调入数据,计算近似坐标,组成误 程序的主要功能是:从数据库调入数据,计算近似坐标, 差方程式、和方程式、基线条件方程式和坐标方位角条件方程式, 差方程式、和方程式、基线条件方程式和坐标方位角条件方程式, 每组成一个方程式即去组成与其相应的部份法方程式, 每组成一个方程式即去组成与其相应的部份法方程式,按高斯约化 法求法方程式系数阵的逆,计算待定点坐标改正数和联系数, 法求法方程式系数阵的逆,计算待定点坐标改正数和联系数,计算 坐标平差值,计算边长和坐标方位角及其中误差、边长相对中误差, 坐标平差值,计算边长和坐标方位角及其中误差、边长相对中误差, 求各待定点的坐标中误差、点位中误差和误差椭圆元素, 求各待定点的坐标中误差、点位中误差和误差椭圆元素,可计算任 意两待定点间的相对误差椭圆元素。 意两待定点间的相对误差椭圆元素。
4.6 平面控制网平差程序 本程序可用于三角网、三边网、 本程序可用于三角网、三边网、导线网和边角网的平差与精度评定 或精度估算,采用附有条件的间接观测平差法 附有条件的间接观测平差法, 或精度估算,采用附有条件的间接观测平差法,其数学模型已在第 三章作了介绍,近似坐标的推求也在第一章中作了介绍。 三章作了介绍,近似坐标的推求也在第一章中作了介绍。平差元素 为归算到高斯平面上的水平方向和边长测值为 单位权观测(对于纯测边网以1公里边长观测为单位权观测)。 )。边 单位权观测(对于纯测边网以1公里边长观测为单位权观测)。边 长 Di 的中误差由下式确定: 的中误差由下式确定: 4 (4-98) - ) M = M + pp × D / 10

项目三平面控制网平差计算 -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项目三平面控制网平差计算 -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8
导线及导线网条件平差
在下图所示附合导线中,A, B 为已知点,其坐标
xA 6556.947 m yA 4101.735 m
xB 8748.155 m
yB 6667 .647 m
方位角
AB
493013.4 ,应用红外测距仪观测导线的转折角和边长列
入下表3-1中。试按条件平差法,求各观测值及平差后边的边长相
yC
yA
n
yˆi 1
yA
n
yi 1
n
1
vyi

x y
n
xi 1
n
yi 1
(xC (yC
x
A
)
yA )

n
vxi
1
n
vyi
1
x y
0
0
7
导线及导线网条件平差
以微分量代替改正数,可得单一符合导线的纵、横坐标条件方程
n
cosivsi
i 1
1
n
( yC
i 1
yi )vi
x j
X
0 jk
(
S
0 jk
)
2
y j
Y
0 jk
(
S
0 jk
)2
xk
X
0 jk
(
S
0 jk
)2
yk
jh
Y
0 jh
(
S
0 jh
)
2
x j
X
0 jh
(S
0 jh
)
2
y j
Y
0 jh
(
S
0 jh
)2
xh
X
0 jh

平面控制网技术设计书

平面控制网技术设计书

四川建院东区平面控制网技术设计题目:四川建院东区平面控制网设计报告专业:工程测量技术班级:测量1102组别:一组组员:黄龙邓国浩罗广宇伍玥环黄瑶岳鹏成陈诚指导老师:郭豫宾2012.3.20平面控制网技术设计书一、目的要求及任务范围1、目的要求应专业的要求,结合测区自然地理条件的特征,选择最佳布网方案,保证在所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应指导老师要求,布设四川建院东区四等控制网。

控制网既要考虑与三等网的联系,又要考虑四川建院的独立性,充分体现布网的高精度和便利性。

按设计要求将四川建院东区控制网沿测区周围布设,设计精度为四级,并按主轴线分成四个区域做到每个区域各有两个控制点。

另外,还要根据布好的控制网实地放样出9个轴线点,并埋设标石。

2、任务范围二、测区的自然地理条件1、地理概况本测区为四川建院东区,属于德阳市旌阳区,离108国道不远,测区内建筑及草坪较多,地势较为平坦,地区大气能见度良好,交通便利,给测量带来方便。

2、气候条件测区气候较好,阳光照射充足,年降水量不多,大多集中在春夏两季,全年平均气温已七、八月份最高。

3、交通情况测区的北门外便是嘉陵江西路。

三.已有测量成果及利用一.任务:⑴初任务:根据已有地形图进行纸上定线和相关的内业工作,初步确定采用的路线方案,为编制初步设计提供所需的基础资料。

⑵定测目的:通过现场测量并进行优化,再实地放线定桩确定构造物的位置,为施工设计提供资料技术依据:①《控制测量规范》。

③GB12898-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二.坐标系统及图幅分幅1) 平面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

2)采用50*50的1:500的图幅;图幅内有明显地形、地物的应标注图名。

3)图幅坐标以X,Y之千米数表示,X坐标在前,Y坐标在后,;4)图号由西往东、由北往南用阿拉伯数字按顺序编号,即1、2、3、……5)图幅编辑时;图名、图号、图幅号应按上下顺序排列在图幅上方之正中;。

四.布网方案一、作业方法1 选点:⑴沿路线依次有效地布设控制点,点尽量分布在路中间。

控制网设计技术测量工程设计书

控制网设计技术测量工程设计书

.一、概述控制网设计技术是控制测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它对提高测绘成果的质量起带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控制测量施测前必须篇写既合理又经济的技术设计书,在控制网的技术设计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原有的控制测量成果,做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并对设计方案进行精度估算, 使得该设计方案能保证精度要求,又具有良好的经济指标。

二、控制测量工作流程技术设计-->踏勘、选点、建标、埋石-->仪器设备检校--> 外业观测〔测角、测距、水准、 GPS-->观测原始记录检查-->数据预处理、平差计算-->整理成果资料-->编写技术总结报告-->检查验收三、业务来源及围业务来源: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测量一班指导老师唐保华的委托对学校周围进行测绘。

围:测区 5 公里围北邻石子路口,南邻京珠高速,东邻水渡河,西邻机电学院。

测区以黄土为主,少量的山地农田。

四、作业目的工程测通过控制测量设计能让我们了解到控制测量是研究精确测定地面控制点空间位置的技术,它在工程建设的各个不同阶段的基本任务是建立控制网,以精确确定控制点的位置。

能让我们对整个的控制网有所了解,使我们对以后的工作不在盲目,有了一定的方向。

五、已有资料利用经过对测区周边高等级控制资料及图纸的收集,有下列成果可供利用。

1、在测区及周围经过踏勘查实有以下国家基准点为 G0007.0008 位于学校后角,成果为 1954 年坐标系点位可靠。

六、布网依据规及方案论证布设控制网,原则上应该满足各种工程建设和测绘不同比例尺地形的需要,各种工程的性质和任务不同,对控制网的精度和密度的要求也相差很远。

根据控制的精度要求以定合理的布局方案,利用地形地物的特点,在图上设计出一个图形结构强的网,三角网或者边角网对点的要求: 1 图形结够好,边长适中角距角大于 20 度。

2 是制高点三尖上或者建造物上,视野开阔、便于加密。

3 视线高出或者旁提障碍物 1.5 米。

平面控制测量平差计算设计书

平面控制测量平差计算设计书

平面控制测量平差计算设计书一.概述1.任务来源:2.任务目的:计划在九合乡开发建设,需要测绘1:10000地形图3.任务量:根据开发区提供1:10000地形图1份及已有控制点成果一套,从满足测图工作需要(密度、精度、经费等多方面)角度出发,完成一份相应等级控制网的技术设计图和技术设计书。

4.作业围:。

5.作业容:根据建设规划要求,首先需要在燕郊约30km2的测区围建立三等三角网、测边网或导线网,高程采用三等水准测量测量方式。

6.行政隶属:中华人民国省三河市。

燕郊辖区包括行宫、小各庄、王各庄、枣林、北蔡各庄、樊村、辛庄、南巷口等,测区面积共30平方公里。

7.完成期限:2011年12月22日~2012年1月1日,为期10天。

二.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与已有资料情况三.引用文件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GB12898—91);2.《城市测量规》(CJJ8-99);3.《工程测量规》(GB50026-2007)4.《测绘技术设计规定》5.《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四.成果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坐标系:平面控制网采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参考椭球体为克拉索夫斯基球体。

高斯投影直角坐标系采用三度带其中央子午线是117°。

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在已有高程控制网的地区进行测量时,可沿用原高程系统,当小测区有困难时,采用假定高程坐标系统。

高程控制网均采用四等测量方法和精度。

时间系统:时间投影方法:采用高斯正形投影3°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精度或技术等级: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②当测区测图的最大比例尺为 1:1000 时,一、二、三级导线的导线长度、平均边长可适当放长,但最大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相应长度的 2 倍。

③当导线平均边长较短时,应控制导线边数,但不得超过表相应等级导线长度和平均边长算得的边数;当导线长度小于表规定长度的1\3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cm。

④导线宜布设成直伸形状,相邻边长不宜相差过大。

测量程序设计教案(总)

测量程序设计教案(总)

教案2010 ~2011 学年第一学期主讲教师宋雷课程名称测量程序设计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学时及学分40学时;3.0学分授课班级测绘071-3班使用教材《VB语言与测量程序设计》系(院、部) 土木工程系教研室(实验室) 测绘教研室课时授课计划课次序号:1一、课题:测量程序设计和VB语言概述二、课型:讲授三、目的要求:了解测量程序设计的意义;了解Visual Basic语言的版本和特点;掌握程序设计步骤和规范;并了解本门课程的主要内容。

四、重点、难点:重点是程序设计步骤和规范,了解本门课程的主要内容;难点是程序设计步骤和规范。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讲授为主,举例、讨论为辅。

六、参考资料:教材:佟彪主编《VB语言与测量程序设计》,中国电力出版社;参考资料:郭九训主编《控制网平差程序设计》,原子能出版社;秦永乐主编《Visual Basic测绘程序设计》,黄河水利出版社。

七、作业:1 测量程序设计的意义?2 简述程序设计的步骤与规范?八、授课记录:九、授课效果分析:十、教学进程(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等)1、导入课题 2分钟2、教学内容 80分钟一、课程概述1 课程性质;2 课程任务;3 本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二、测量程序设计意义1计算机在现代测绘科学中的广泛应用2测绘相关软件丰富:数据计算、制图、遥感影像处理、数字摄影测量、地理信息系统(GIS)、 GPS平差计算.3实际工作遇到的问题千差万别,特定应用需要掌握一门编程语言,设计相应的程序解决实际问题.4编写相关专业程序,深化测量知识的过程.三、程序设计步骤和规范1、程序设计基本步骤1) 问题描述2) 算法设计3) 程序编码4) 程序测试5) 程序应用与维护2、程序设计规范1) 结构清晰、代码精简2) 尽量使用标准函数、尽量使用局部变量.3) 进行适当注释.4) 利用缩进键显示程序逻辑结构5) 循环和分支层次不要过多.慎GOTO语句.6) 界面设计尽量美观统一四、测量程序设计语言选择为什么选择VB语言(VB语言特点) :Visual Basic之所以受到广大编程爱好者及专业编程人员的青睐,是因为它具有以下一些特点:1).面向对象 2).事件驱动 3).软件的集成式开发 4).结构化的程序设计语言。

第九章平面控制测量概算与平差

第九章平面控制测量概算与平差
第九章 平面控制测量概算与平差
控制测量技术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1
9.1 概述
平面控制网:三角形网(含三角网、三边网和边角网)
导线网。
最终结果的获得:起算数据+观测数据+平差计算。
外业结束后,平差开始前,必须概算。 概算的主要内容包括: ⑴概算的准备工作; ⑵将观测成果化至高斯投影平面上;
⑶依平面控制网应满足的条件检查观测成果的质量。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9控制测量术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10
THE END
控制测量技术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11
控制测量技术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9.3 将观测成果归化至高斯平面上的计算 9.3.1 近似边长和近似坐标的计算
控制测量技术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4
控制测量技术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5
控制测量技术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6
控制测量技术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7
控制测量技术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8
控制测量技术
控制测量技术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2
9.2 概算的准备工作 主要是检查、整理外业资料,主要项目和内容有: ⑴观测手簿 检查原始数据是否清楚,计算是否准确和合乎要求, 限差有无超限,度盘位置是否正确,仪器高、觇标 高的量取是否合乎要求,温度、气压是否有明确记 载等。 ⑵水平方向观测记簿的检查 检查各测回结果抄入记簿是否正确,各测回结果取 舍是否恰当,所取测回中数是否正确等。 ⑶仪器检验资料及其它 仪器的检验项目、方法及次数是否符合规范规定, 计算是否正确,检验结果是否满足限差的要求,点 之记注记是否完整等。 3

CPIII平面控制测量方法及程序

CPIII平面控制测量方法及程序

第6章 CPIII控制网数据处理当前我国客运专线的建设多采用无碴轨道技术,由于设计速度高,为保证列车在高速运行时的安全性,以及乘客的舒适度,高速客运专线的轨道必须具有高平顺性和高稳定性。

除轨道结构的合理尺寸、良好的材质和制造工艺外,轨道的高精度铺设是实现轨道初始高平顺性的关键。

而高精度CPIII控制网是无碴轨道施工的保证,并为日后运营维护提供控制基准。

6.1 CPIII控制网基础知识CPIII控制网是沿线路布设控制无碴轨道施工的三维施工控制网,起闭于上一级的基础平面控制网(CPI)或线路控制网(CPII)。

CPIII控制网点对称布设于线路两侧,每对间距约为15m左右,控制点间的纵向间距以50~60m为宜;CPIII平面网采用自由测站后方交会进行施测,其原始观测值为测站到测点的平距与方向,每两测站间有4对公共观测点,由此构成了一个控制网点间具有强相关性、精度分布较为均匀的边角交会网。

由于采用了全新的构网方式,需要发展相应的严密数据处理方法来对CPIII平面网观测数据进行处理。

6.1.1 CPIII相关概念(1)工程独立坐标系:为满足铁路工程建设要求采用的以任意中央子午线和高程投影面进行投影而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2)基础框架平面控制网CP0:为满足线路平面控制测量起闭联测的要求,沿线路每50km左右建立的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作为全线勘测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的坐标基准。

(3)基础平面控制网CPⅠ:在基础框架平面控制网(CP0)或国家高等级平面控制网的基础上,沿线路走向布设,按GPS静态相对定位原理建立,为线路平面控制网起闭的基准。

在勘测阶段按静态GPS相对定位原理建立。

点间距为4km左右,测量精度为GPS B级网。

(4)线路平面控制网CPⅡ:在基础平面控制网(CPⅠ)上沿线路附近布设,为勘测、施工阶段的线路平面控制和轨道控制网起闭的基准。

可用GPS静态相对定位原理测量或常规导线网测量,在勘测阶段建立。

测量平差课程设计报告

测量平差课程设计报告

一、需求分析:总体描述:控制网平差程序对野外控制网观测数据进行平差数据处理,其目的就是根据最小二乘原理,消除网中的各种几何矛盾,求出全网各待定元素(未知点的平面坐标或三维坐标)功能需求:1.优化设计:根据控制网的观测精度与网形,全面评定网的精度2.数据输入:外部数据倒入3.概算:自动完成近似坐标的推算。

4.平差计算:对观测数据进行精密平差计算,得到平差后的点位坐标,方向观测值,边长观测值等,精度评定。

5.成果输出:控制网图形输出,平差结果报表及其输出,绘制误差椭圆。

二、系统设计系统设计是课程设计的提纲与指导,它主要分为四大模块:1.数据输入模块;2.数据预处理模块;3.平差计算模块;4.成果输出模块。

后面两个星期的实习基本上按照系统设计执行模块一:数据输入模块数据文件设计:ControlNetName, name1Surveyor, Name2Recorder, Name3Date, ##-##-##FixPointNum, Number1UnknownPointNum, Number2AngleObsNum, Number3DistanceObsNum, Number4AllObsNum, Number5AngleRmsError, m1DistRmsError, m2WeightedError, mEND Header主体数据观测数据:测站点号,照准点号,方向观测值测站点号,照准点号,距离观测值模块二:数据预处理模块坐标概算:j为测站,i为照准点,k为与测站j相邻的已知点则有:Tji=Tij+AXi=Xj+Sji*cos(Tji)Yi=Yi+ Sji*sin(Tji)Tij=arctan((Yj-Yi)/(Xj-Xi))每遇到未知的照准点皆重复以上四部。

模块三:平差计算模块1. 列出误差方程及条件式间接平差模型:误差方程: 角度观测值的误差方程:其中:边长观测值的误差方程:由近似坐标计算而得 为实测边长2. 定权已知测角精度为 δ1,边长的观测精度为δ2, 令方向观测值的权 P=1, 则边长观测值的权 P=δ*δ/S(计算权阵时要注意与B 及L 系数阵的单位要统一)3. 组成法方程4. 解算法方程,求得dX=[dx1 dy1 dx2 dy2 …] 5. 平差后的坐标值计算X=X+dX 。

工程测量控制网平差算法设计

工程测量控制网平差算法设计

工程测量控制网平差算法设计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工程测量平差程序所用到的函数模型与算法,重点讨论了参数平差方法.对于近似坐标推算作了较多的分析,采用了深度遍历算法,并且解决了导线网和三角网近似坐标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能够解决工程测量中各种网型平差问题的平差算法。

关键词:测量平差参数平差工程测量网深度遍历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engineering measurement adjustment procedure used by the function model and algorithm, discusses the parameter adjustment method. For approximate coordinate calculation made more analysis, using depth traversal algorithm, and solved the wire network and the triangular mesh approximation the problem of coordinate. Based on the design can solve the engineering measurement of a variety of network type adjustment adjustment algorithm.Key Words:Surveying adjustment; Parameter adjustment; Engineering Surveying;引言工程控制网在平差模型的选择上,由于参数平差误差方程组成非常有规律,便于程序解算,因此在平差实践中间接平差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以参数平差为模型建立数据结构,并以此编写主要算法解决以下问题。

一、最小二乘平差原理在程序中的实现;二,适合各种工程测量网型的点位近似坐标的推算;三、程序能解决理论上可解算的各种复杂网型。

“测量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测量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1 02鼻
程 系统转换 数据 处理流程 , 以及高程 系统转 换程 序设计 。
为 了保 证教 学 内容 的完 整 性 与 系 统性 , 于 教 师 备 便
习过程 中对某一具 体问题有全面 的认识 。此 外 , 由于“ 测量 程序设计 ” 课程 一般在 大 四上学期 开设 , 时 , 多 同学 主 此 很
整理的, 缺乏 适 用 于 煤 炭 系 统高 校 测 量 专 业 和 全 国测 量 专 业 的规 范教 材 。
“ 量程 序设计 ” 为测 绘 专 业 的一 门主 干 课 程 , 目的 测 作 其 是使 学生 加深 对 专业 知 识 的理 解 , 强其 利 用 计 算 机 解 增
决测 量相关 问题 的能力 。 由于“ 测量 程序 设 计 ” 课程 教 学 涉及 本专 业 其他 专业 课 的 内容 、 级程 序语 言 编程 、 算 高 计
“ 测量 程序设 计 ” 程涉 及 的 内容 广泛 , 师很 难 在 课 教 有限 的课时 内对 所 有 内容 都 面 面 俱 到 , 以在 组 织 教学 所 内容 时 , 选择 具有 基 础性 、 应 代表 性 、 型性 , 典 以及 系 统性
题 的方式加 强学 生 自学能 力 的培 养 。
测绘 工程专 业 学 生 既要 有 扎 实 的理 论 知 识 , 要 有 也 较强 的动 手操 作 及 解 决 现 场 问题 的能 力 。 目前 , 国设 我 有测 绘工 程专业 的高校 ( 科及 以上 ) 5 本 有 0多所 … , 中 其 大多 高校 测绘工 程 专 业都 开 设 有 “ 量 程 序 设计 ” 程 。 测 课
2 c o l fS r eiga dMa pn , n oyeh cU vri , i zo4 4 0 ,C ia .S h u vyn n p ig He a P ltcn n esy Ja u 50 0 hn ) o n i i t 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组成法方程?
。。。。。
主讲人:王 华
lscov
16
平差值计算与精度评定
计算坐标改正数及单位权中误差(迭代计算获得初始坐标)
计算边长平差值、改正数及中误差 function adjs(uw,fit2) 计算方向平差值、改正数及中误差 function adjd(uw,fit2) 计算方位角平差值、改正数及中误差 function adjs(uw,fit2)
主讲人:王 华
10
误差方程的列立
初始化数组等
主讲人:王 华
11
边长观测值
主讲人:王 华
计算近似边长 系数矩阵 计算常数项 误差
12
计算零方向
方向观测值
主讲人:王 华
13
方向观测值的 系数矩阵
主讲人:王 华
方向观测值的 常数项
加权
14
方位角观测值 系数矩阵
主讲人:王 华
方位角观测值 常数项
定权
测量程序设计
-平面控制网平差程序设计
1
输入数据
Net:3
3
(边长固定误
差与比例误差)
23
(已知点数, 未知点数)2 3
主讲人:王 华
2
主程序(在rddat1之后运行)
迭代计算:观 测方程与法方 计算观测值的 最或然值、改 正数、中误差
主讲人:王 华
4
1.读取数据
打开文件
网类型
主讲人:王 华
5
主讲人:王 华
测站数
点名 fprintf错误 多少%5d? 已知点坐标 没有未知点?
观测值数目
6
读测边误差?
读取边长 观测值
主讲人:王 华
7
读方向误差
读取方向观测 值
输出数据
主讲人:王 华
8
主讲人:王 华
读方位角误差 读取方位角观
测值
输出数据
9
总观测值数
打开输出文件 查看
Xˆ=X 0+xˆ V=Bxˆ l Lˆ=L+V Q=FTQXˆ F
主讲人:王 华
17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主讲人:王 华
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