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混结构设计简要介绍
简述砖混结构设计步骤和内容
简述砖混结构设计步骤和内容砖混结构是指由砖和混凝土组成的建筑结构。
它是目前常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具有较好的承载力和耐久性。
砖混结构设计的步骤和内容如下:1.结构设计任务书:结构设计师首先需要与业主和建筑设计师沟通,了解建筑的用途、规模、荷载要求以及其他具体要求,编制结构设计任务书。
2.结构布置和形式选择:根据任务书要求,结构设计师会根据建筑的功能和荷载情况,确定结构的布置。
同时还要考虑建筑的形式,如框架结构、框筒结构等,以及结构的稳定性和经济性等。
3.荷载计算和分析:根据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结构设计师需要对建筑所承受的荷载进行计算和分析。
这包括静荷载、动荷载和地震荷载等。
通过荷载计算和分析,可以确定结构的尺寸和强度。
4.结构内力计算:结构设计师需要根据荷载计算的结果,对结构的内力进行计算。
内力计算是结构设计的重要环节,需要考虑各个构件受力的情况,以及结构的整体受力平衡。
5.结构设计参数的确定:结构设计师需要根据所选用的建筑材料和结构形式,确定结构的设计参数。
这包括混凝土的配合比、砖的类型和墙体的厚度等。
6.结构构件的设计:根据结构设计参数,结构设计师需要对各个构件进行详细设计。
主要包括墙体、柱、梁等构件的尺寸和配筋等。
7.结构连接件的设计:在砖混结构中,连接件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结构设计师需要对墙体与墙体、墙体与梁、墙体与柱等连接部位进行设计,并确定连接件的类型和尺寸。
8.结构施工图绘制:根据结构设计的要求,结构设计师需要绘制结构施工图。
施工图是建筑施工的重要依据,它详细描述了每个构件的尺寸、配筋和连接方式等。
9.结构施工监督:一旦结构施工开始,结构设计师需要进行现场监督,确保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同时,还需要解决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和合理调整设计方案。
10.结构验收和监测:在建筑竣工后,结构设计师还需要进行结构验收和监测工作。
验收是为了检查建筑结构是否符合设计规范和标准。
监测是为了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砖混建筑设计说明
砖混建筑设计说明砖混建筑是指使用砖和混凝土作为主要结构材料的建筑类型。
它采用砖与混凝土相结合的方式,既发挥了砖的保温、隔热、隔声等优点,又充分利用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和耐久性。
下面将分别从结构设计、施工要点、建筑材料选择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是结构设计。
砖混建筑的结构设计应遵循“高强度、高刚度、低变形”的设计原则,以保证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其中,砖结构应考虑墙体的垂直和水平面抗震能力,力求墙体间协调,水平抗震能力和垂直拘束力要求较高。
混凝土结构则需要结合建筑的使用功能和荷载条件进行合理设计。
此外,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建筑的防火和防水等特殊要求,确保建筑的整体性和安全性。
其次是施工要点。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重砖和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保证施工材料的合格性。
砖的砌筑要求平整、密实,使用符合规范的砂浆进行砌筑,保证墙体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混凝土的浇筑要注意施工工艺和配合比的准确性,掌握好浇筑速度和振捣时间,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问题,合理安排作业人员和施工工序,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再次是建筑材料选择。
在选择建筑材料时,应选择符合国家和地区相关标准的合格材料,以保证建筑的质量和安全。
对于砖料的选择,应选择抗压强度高、吸水率低的优质砖,以保证墙体的强度和耐久性。
对于混凝土材料的选择,应选择配合比合理、强度达标的混凝土,同时考虑环保和耐久性等方面的要求。
此外,还应选择适合砖混结构的保温材料和隔音材料,以提高建筑的舒适度和能效。
最后是砖混建筑的优点。
相比其他结构类型,砖混建筑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和隔声性能,能够满足用户对舒适性和隐私性的要求。
同时,砖混建筑还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和耐久性,能够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中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
此外,砖混建筑的材料供应相对容易,施工工艺简单,具有较低的成本,因此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项目中。
综上所述,砖混建筑的设计、施工和建筑材料选择等方面都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的结构和功能要求,保证建筑的稳定性、安全性和舒适性。
砖混结构住宅底层结构设计
砖混结构住宅底层结构设计砖混结构是指利用混凝土和砖石作为结构材料的建筑结构形式。
在住宅底层结构设计中,砖混结构是一种常见且经济实用的选择。
本文将分析砖混结构住宅底层结构的设计要点和相关技术。
首先,住宅底层结构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结构稳定性:住宅底层结构必须能够承受自身重量和额外的荷载,如人员聚集、家具和设备等。
因此,结构设计要确保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确保住宅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建筑布局:住宅底层结构的设计要根据建筑布局和功能需求进行合理的规划。
例如,客厅通常需要较大的空间,因此需要考虑大跨度的设计方案;厨房和卫生间则需要考虑管道的布置和设备的摆放。
3.抗震设计:在地震区域,住宅底层结构的设计应特别重视抗震性能。
采用适当的抗震构造和措施,如增加抗震承载墙、设立横、竖向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等,以确保住宅在地震条件下的安全性。
根据以上原则,砖混结构住宅底层结构的设计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设计:基础是住宅底层结构的最底部部分,用于分散荷载,并将荷载传递到地下的坚实地层。
常见的基础类型包括扩底基础、隔离基础、钢筋混凝土桩基等。
根据地质勘探和荷载验算结果,选择适当的基础类型和尺寸。
2.地板设计:地板是住宅底层结构中承受荷载最主要的部分。
在砖混结构中,常见的地板类型包括预制板、砖混悬挑板等。
地板的设计要根据楼层荷载、楼层高度和使用要求等因素进行合理的布置和厚度设计。
3.梁柱设计:梁和柱是住宅底层结构中承受楼层重量和荷载的主要构件。
梁的设计要根据荷载和跨度确定合理的尺寸和截面形状;柱的设计要根据荷载和高度确定合理的截面形状和配筋。
4.墙体设计:墙体是住宅底层结构中起到支撑和承重作用的构件。
在砖混结构中,常见的墙体类型包括承重墙、挡土墙等。
墙体的设计要根据荷载、高度和地震要求等因素确定适当的墙板厚度和配筋。
除了以上要点外,对于砖混结构住宅底层结构的设计,还要考虑相关技术细节,如连接方式、抗震构造、裂缝控制等。
砖混结构别墅设计施工方案
砖混结构别墅设计施工方案1. 引言砖混结构别墅是一种常见的住宅建筑形式,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和建筑质量。
本文将针对砖混结构别墅的设计施工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2. 设计2.1 建筑布局设计砖混结构别墅的建筑布局设计需考虑以下因素:•功能分区:将别墅的功能区域进行合理划分,包括客厅、卧室、厨房等。
每个区域应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并保持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条件。
•空间布局:根据空间的大小和形状,合理布置各个功能区域,保证各个区域的流畅连接和协调统一的整体感。
•建筑风格:根据业主的需求和建筑环境,确定合适的建筑风格,如现代、欧式或中式风格等。
2.2 结构设计砖混结构别墅的结构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承载力要求:根据别墅的使用功能和荷载情况,确定各个结构部位的承载力要求,包括墙体、柱子和楼板等。
•抗震设计:根据别墅所在地的抗震等级及设计要求,对砖混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设计和计算,确保别墅在地震情况下具有足够的抗震能力。
•建筑材料选择:选择适合的砖和混凝土材料,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3. 施工3.1 地基处理•地表清理:清除地表上的杂草、石块和建筑垃圾等,保证地基施工的顺利进行。
•地基开挖:根据设计要求和地质情况,对地基进行开挖,并清理开挖土方。
•地基处理:根据地质勘察结果,采取相应的地基处理措施,如填筑夯实、灌浆处理等。
3.2 基础施工•基础定位:根据设计图纸和实际施工需要,确定基础的位置和尺寸。
•基础施工: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基础施工,包括搭建模板、浇筑混凝土、养护等。
3.3 结构施工•砌体施工:按照砖墙和混凝土柱、梁的设计要求,进行砌体施工。
在砌体过程中,需注意墙体垂直度和强度的控制。
•钢筋安装:按照设计要求,在砖体中埋设钢筋,以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楼板浇筑:根据设计要求,搭建楼板模板,并进行混凝土浇筑和养护。
3.4 完工装饰•电气布线:根据户型图纸,对别墅进行电气布线,包括插座、灯具和电器的安装。
•绘制墙面:进行墙面的刷漆或贴壁纸等装饰处理,以提高室内的美观性。
(底框-)砖混结构设计总结
(底框-)砖混结构设计总结砖混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主要由砖和混凝土组成。
在设计砖混结构时,需要考虑结构的强度、稳定性、耐久性以及施工方便等方面的因素。
本文将对砖混结构设计的相关要点进行总结。
首先,砖混结构的设计基础是符合国家规范和标准。
国家对建筑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有一系列的规定,包括建筑结构的荷载计算、抗震设计、材料选用等方面。
设计人员需要熟悉并遵守这些规范,确保结构的安全性。
其次,砖混结构的强度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砖和混凝土材料的强度特点不同,因此在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两者的协同作用。
砖墙在承受垂直荷载时,主要通过砖与砖、砖与混凝土之间的摩擦力来传递力量。
而混凝土构件则可以通过钢筋的加固来增强受力能力。
因此,在设计砖混结构时,需要合理确定墙体厚度、钢筋配筋等参数,以满足建筑物的强度要求。
另外,砖混结构的抗震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地震是一个常见的自然灾害,对建筑结构安全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在抗震设计中,需要考虑结构的刚度、韧性和耐震裕度等因素。
在墙体的布置和连接方式上,应遵循"稳定三角形"的原则,提高结构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
此外,还可以采用增加墙柱或设置剪力墙等措施,以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
砖混结构的耐久性是建筑物长期使用的重要指标。
在耐久设计中,需要考虑到结构材料的抗压、抗拉、抗冻融以及耐久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特别是在墙体的设计中,需要注意控制墙面的裂缝,防止水分和雨水渗透,影响结构的耐久性。
此外,还应选择具有一定耐久年限的材料,并注意材料之间的兼容性,避免因材料不匹配而引起的问题。
最后,砖混结构的施工方便性需要在设计中考虑到。
因为砖混结构是由砖和混凝土组成,所以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砌筑和混凝土浇筑等步骤。
设计师需要合理安排结构的构件位置和尺寸,以适应施工工艺的要求。
另外,还需要注意在施工中对结构件的保护,防止因施工过程中的疏忽导致结构的损坏。
综上所述,砖混结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强度、抗震能力、耐久性和施工方便性等因素。
砖混结构设计详解
砖混结构设计详解1. 结构设计说明主要是设计依据,抗震等级,人防等级,地基情况及承载力,防潮做法,活荷载值,材料等级,施工中的注意事项,选用详图,通用详图或节点,以及在施工图中未画出而通过说明来表达的信息。
如:正负零以下应采用水泥砂浆,以上采用混合砂浆。
等等。
2. 各层的结构布置图,包括(1)、预制板的布置(板的选用、板缝尺寸及配筋)。
标注预制板的块数和类型时,不要采用对角线的形式。
因为此种方法易造成线的交叉,宜采用水平线或垂直线的方法,相同类型的房间直接标房间类型号。
应全楼统一编号,可减少设计工作量,也方便施工人员看图。
板缝尽量为40,此种板缝可不配筋或加一根筋。
布板时从房间里面往外布板,尽量采用宽板,现浇板带留在靠窗处,现浇板带宽最好≥200(考虑水暖的立管穿板)。
如果构造上要求有整浇层时,板缝应大于60.整浇层厚50,配双向φ6@250,混凝土C20.应采用横墙或横纵墙(横墙为主)混合承重方案,抗坍塌性能好。
构造柱处不得布预制板。
建议使用PMCAD的人工布板功能布预制板,自动布板可能不能满足用户的施工图要求,仅能满足定义荷载传递路线的要求。
对楼层净高很敏感、跨度超过6.9米或不符合模数时可采用SP板,SP板120厚可做到7.2米跨。
(2)、现浇板的配筋(板上、下钢筋,板厚尺寸)。
尽量用二级钢包括直径φ10的二级钢。
钢筋宜大直径大间距,但间距不大于200,间距尽量用200.(一般跨度小于6.6米的板的裂缝均可满足要求)。
跨度小于2米的板上部钢筋不必断开,钢筋也可不画,仅说明钢筋为双向双排φ8@200.板上下钢筋间距宜相等,直径可不同,但钢筋直径类型也不宜过多。
顶层及考虑抗裂时板上筋可不断,或50%连通,较大处附加钢筋。
一般砖混结构的过街楼处板应现浇,并且钢筋双向双排布置。
板配筋相同时,仅标出板号即可。
一般可将板的下部筋相同和部分上部筋相同的板编为一个板号,将不相同的上部筋画在图上。
当板的形状不同但配筋相同时也可编为一个板号。
简述砖混结构设计步骤和内容
简述砖混结构设计步骤和内容
砖混结构设计步骤及内容一般是以下几个:
1、确定结构系统类型,设计要求:根据建筑的主体结构类型、功能需要及经济性考虑,确定结构系统形式;
2、分析力学参数:根据设计要求,分析结构构配置及受力状况,计算结构荷载、构件及支撑系统的受力参数;
3、设计基础:根据地基和结构参数设计基础,确定基础深度、规格等供施工使用;
4、砖砌结构设计:根据结构施工要求及荷载参数,分析抗震性能及安全性,计算各截面的配筋量和房屋构件的规格,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设计构件的砌体细节;
5、混凝土结构设计:根据构件厚度及尺寸,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配筋比例,设计施工过程;
6、安全防护设计:根据安全要求,设计屋面、地坪、楼梯、垂直通道等安全设备,以防止建筑物发生坍塌等安全事故;
7、抗震验算:根据设计响应谱、受力参数和建筑结构特征等,进行静力分析和抗震性能验算,确保结构安全可靠。
砖混结构概述五篇范文
砖混结构概述五篇范文第一篇:砖混结构概述砖混结构概述砖混结构是指建筑物中竖向承重结构的墙、柱等采用砖或者砌块砌筑,横向承重的梁、楼板、屋面板等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也就是说砖混结构是以小部分钢筋混凝土及大部分砖墙承重的结构。
砖混结构是混合结构的一种,是采用砖墙来承重,钢筋混凝土梁柱板等构件构成的混合结构体系。
适合开间进深较小,房间面积小,多层或低层的建筑,对于承重墙体不能改动,而框架结构则对墙体大部可以改动。
第二篇:框架、砖混结构框架结构住宅是指以钢筋混凝土浇捣成承重梁柱,再用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浮石、蛭石、陶烂等轻质板材隔墙分户装配成而的住宅。
适合大规模工业化施工,效率较高,工程质量较好。
框架结构由梁柱构成,构件截面较小,因此框架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都较低,它的受力特点类似于竖向悬臂剪切梁,楼层越高,水平位移越慢,高层框架在纵横两个方向都承受很大的水平力,这时,现浇楼面也作为梁共同工作的,装配整体式楼面的作用则不考虑,框架结构的墙体是填充墙,起围护和分隔作用,框架结构的特点是能为建筑提供灵活的使用空间,但抗震性能差。
砖混结构住宅:砖混结构住宅中的“砖”,是指一种统一尺寸的建筑材料,也有其他尺寸的异型粘土砖、空心砖等。
“混”是指由钢筋、水泥、砂石、水按一定比例配制的钢筋混凝土配料,包括楼板、过梁、楼梯、阳台、排檐。
这些配件与砖做的承重墙相结合,可以称为砖混结构住宅,由于抗震的要求,砖混住宅一般在5层、6层以下。
砖混结构是指建筑物中竖向承重结构的墙、附壁柱等采用砖或砌块砌筑,柱、梁、楼板、屋面板、桁架等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通俗地讲,砖混结构是以小部分钢筋混凝土及大部分砖墙承重的结构,又称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
因为砖混结构的主要承重结构是粘土砖,所以砖的形状及强度就决定了房屋的强度。
可以这样说,砖的形状越规则,砂浆的强度越高,灰缝越薄越均匀,砌体的强度就越高,房屋的耐用年限就越长。
砖混结构的优点主要表现在:①由于砖是最小的标准化构件,对施工场地和施工技术要求低,可砌成各种形状的墙体,各地都可生产。
砖混建筑方案设计说明范文
砖混建筑方案设计说明范文砖混建筑方案设计说明范文砖混建筑是指利用砖和混凝土作为主要结构材料来进行建筑构造的一种建筑方式。
砖混建筑具有结构稳定、施工简便、成本低廉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住宅、商业建筑等领域。
本文将以设计一个砖混建筑方案为例,详细说明设计的过程和要点。
1. 建筑定位本建筑是一栋多层住宅楼,定位于中等规模的居住区。
为了满足住户的居住需求,建筑平面布局合理,功能区域划分明确,满足居住舒适性和便利性的要求。
2. 建筑外观设计建筑外观设计旨在创造美观、富有特色的建筑形象,同时兼顾表现建筑功能与环境融合。
外观设计采用简洁、现代的风格,采用直线和曲线的组合,形成动感的外立面。
建筑的主色调为浅色系,配以柔和的灯光,创造温馨、舒适的居住环境。
3. 建筑结构设计砖混结构是本建筑的主要结构方式。
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墙体采用砖砌和混凝土浇筑的组合方式。
这种结构方式具有抗震、抗拉强度好,施工方便等优点。
结构设计满足国家建筑设计规范和抗震要求,确保建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建筑空间布局设计本建筑楼层由一层到多层,每层设有多个户型。
一层设有公共入口、服务区等功能区域。
多层的户型布局合理,采用开敞式设计,提供宽敞明亮的起居空间。
同时,合理设置了主卧室、客厅、卫生间等功能区域,满足住户的居住需要。
5. 建筑功能设计建筑功能设计包括室内和室外功能设计。
室内功能包括室内空间布局、功能区域设置等。
室外功能包括公共休闲区、供应商区、停车区等。
功能区域设计考虑居住者的实际需要和便利性,同时兼顾居住区的美观度。
6. 建筑安全设计建筑安全设计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火灾防控、疏散通道、防盗等措施。
本建筑采用自动疏散系统、灭火装置等,确保住户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的安全。
同时,合理设置防盗门、监控装置等,提升建筑的安全性。
总结:通过设计一个砖混建筑方案,我们可以看到,在砖混建筑设计中,需要全面考虑建筑的定位、外观、结构、空间布局、功能和安全等方面。
我的砖混结构设计总结
我的砖混结构设计总结我的砖混结构设计总结砖混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它采用混凝土和砖砌块相结合的方式,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和耐久性,在建筑设计中应用广泛。
在我的砖混结构设计中,我遵循了一系列的设计原则和标准,通过合理的结构布局和材料选用,最终完成了一座符合要求的砖混结构建筑。
首先,在设计中我注重了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一方面,我通过计算和分析,确保所选用的结构材料的强度和刚度满足设计要求,保证了整个建筑结构的承载能力;另一方面,我根据要求设置了合理的结构支撑和连接方式,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使其能够承受各种动力荷载和外部力的作用。
其次,在设计中我充分考虑了建筑的功能和使用需求。
根据建筑的用途和功能,我合理划分了不同的空间和功能区域,并根据需要设计了相应的结构布局和尺寸。
同时,我也根据建筑的使用需求,在结构设计中考虑了通风、日照、隔音等问题,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以提高建筑的使用舒适性。
此外,在设计中我还注重了材料的选用和施工工艺的合理性。
在砖混结构中,混凝土和砖砌块是主要的材料,我根据其特性和性能选用了符合要求的材料,并在施工中加强了对材料质量和施工质量的控制。
同时,我也根据建筑的结构特点,合理选择了适应性较强的施工工艺,以保证施工的高效性和质量。
最后,在设计中我还注意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我充分考虑了建筑在使用和建造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选择了环保型的材料和施工工艺,并提出了相应的节能和环保措施,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综上所述,我的砖混结构设计借鉴了设计原则和标准,注重了结构安全性、功能性、材料选用和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并考虑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通过这一系列的设计措施,我最终完成了一个符合要求的砖混结构建筑。
然而,在实际设计和施工中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改进的空间,希望未来能够继续学习和探索,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和实践能力。
砖混结构设计技术措施
连接方式
构造柱与墙体之间应通过拉结筋 连接,拉结筋应设置在灰缝中, 保证构造柱与墙体的可靠连接。
高度与尺寸
构造柱的高度和尺寸应当根据建 筑物的层数和抗震等级等因素来 确定,以保证其具有足够的承载
能力和稳定性。
圈梁的构造要求
设置位置
圈梁应当设置在墙体的顶部或底部,以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和稳 定性。
节点构造措施
在地震作用下,节点容易受到破坏。为提高节点的延性和 整体性,可采用加强节点构造的措施,如增加箍筋数量、 加强纵筋连接等。
经济性优化建议
成本效益分析
在设计过程中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综合考虑材料成本、施工成本、维护成本等 因素,以确定最优设计方案。
长寿命设计
通过合理选择材料、优化结构设计和构造措施等手段,提高砖混结构的使用寿 命,从而降低生命周期成本。
支承方式
楼板的支承方式有梁支承和墙体支承两种方式,应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 况选择合适的支承方式。
03
构造要求
楼板应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同时应考虑隔声、防火、防
水等要求。在楼板上开设洞口时,应尽量避免切断楼板的钢筋。
04 砖混结构设计要 点
墙体的设计要点
01
02
03
墙体厚度
砖混结构的墙体厚度应满 足承载力、稳定性和热工 性能等要求,通常采用 240mm或370mm的厚度 。
尺寸和配筋
圈梁的尺寸和配筋应满足规范要求,通常采用直 径为12mm的钢筋,箍筋采用直径为6mm的钢 筋。
与楼板和墙体的连接
圈梁应与楼板和墙体牢固连接,确保协同工作。
楼板的设计要点
楼板的厚度
楼板的厚度应根据荷载和 使用要求等因素确定,通 常采用100mm以上的厚度 。
砖混结构设计总结
砖混结构设计总结砖混结构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具有承载力好、抗震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本文将对砖混结构设计相关内容进行总结,并对砖混结构设计中的一些注意事项进行探讨。
一、砖混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砖混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砖与混凝土的双重作用,以实现整体结构的承载和抗震功能。
砖石墙体负责承受垂直荷载,并通过钢筋混凝土构件进行水平荷载的传递和分散。
砖混结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墙体和构件的承载能力、抗震能力等因素,确保整个结构的安全可靠。
二、砖混结构设计的勘察与分析砖混结构设计前需要进行勘察与分析,主要包括对建筑现状、基础土壤等的认真调查和分析。
在勘察阶段需要关注建筑的使用性质、结构材料、基础情况等信息,并进行相关测量和测试。
通过对勘察数据的分析,能够对结构的荷载、地震等特征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以保证后续的设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砖混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1. 构件的布置应合理,能够保证承载力的合理传递,防止出现强度不足等问题。
2. 要保证墙体和构件之间的协同工作,使其能够共同承担水平荷载和垂直荷载。
3. 墙体和构件的强度和刚度要求较高,以满足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的要求。
4. 必须采用正确的砖料和混凝土材料,以确保结构的耐久性和可靠性。
5. 必须进行合理的预应力设计,以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和承载能力。
四、砖混结构设计的注意事项1. 砖混结构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如《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等,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
2. 设计过程中应合理选择结构的抗震性能等级,根据具体工程的要求进行相应的优化设计。
3. 在设计过程中应进行合理的结构构造优化,减少结构的材料消耗,提高结构的经济性。
4. 应着重考虑结构的整体性能,即同时满足承载力、刚度和耐震性能等要求,以提高结构的使用性能。
5. 设计中需注意砖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防止梁与墙体之间出现剥离现象,影响结构的力学性能。
总之,砖混结构设计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需要综合考虑结构的承载能力、抗震能力等因素,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
砖混结构设计原理
砖混结构设计原理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聊聊砖混结构是咋回事,也就是砖混结构的设计原理。
这砖混结构啊,在我们生活中可常见了呢。
砖混结构就是用砖块和混凝土混合起来建造的房子结构。
想象一下,就像用一块块砖头和一些水泥砌成一个坚固的城堡一样。
那为啥要用砖混结构来建房子呢?这可有不少好处呢。
一方面,砖头比较容易获得,价格也相对便宜。
而且啊,用砖头砌墙,技术要求不是特别高,很多工人都能做。
另一方面,混凝土呢,可以把砖头牢牢地粘在一起,让整个结构更加稳定。
在砖混结构的设计中,有几个重要的部分。
第一个就是墙体啦。
墙体就像是房子的“骨架”,要承受很多重量呢。
所以啊,墙体的厚度和强度都得好好设计。
承重墙要比非承重墙厚一些,这样才能承受更大的压力。
而且啊,砖头的质量也很重要哦。
好的砖头结实耐用,能让墙体更加牢固。
除了墙体,柱子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柱子就像是房子的“支柱”,可以给房子提供额外的支撑。
在一些比较大的房子里,柱子的作用就更加明显了。
柱子一般是用混凝土浇筑而成的,里面还会放一些钢筋,这样可以让柱子更加坚固。
钢筋就像是柱子的“骨头”,可以增强柱子的抗拉强度。
还有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楼板啦。
楼板就是我们脚底下踩的那个东西,它要承受我们的重量,还有家具啊、电器啊等等的重量。
所以啊,楼板的设计也不能马虎。
楼板一般是用混凝土浇筑的,里面也会有钢筋。
而且啊,楼板的厚度也要根据房子的用途和重量来确定。
如果是住人的房子,楼板就要厚一些,这样才能更安全。
在砖混结构的设计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要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这就像我们搭积木一样,如果积木搭得不稳,就会倒下来。
房子也是一样,如果结构不稳定,就会有危险。
为了保证结构的稳定性,设计师们会采用一些方法。
比如说,会把墙体和柱子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这样一来,即使有一面墙受到了外力的作用,也不会轻易倒塌,因为其他的部分会给它提供支撑。
设计师们还会考虑地震啊、风啊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在设计的时候,会采取一些抗震措施,让房子在地震的时候也能保持稳定。
砖混结构住宅楼设计
砖混结构住宅楼设计在如今的建筑领域,砖混结构住宅楼因其成本相对较低、施工技术成熟等优点,仍然在住宅建设中占据着一定的地位。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一下砖混结构住宅楼的设计要点。
一、建筑设计1、平面布局户型设计:应充分考虑住户的使用需求,合理规划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等功能区域。
比如,卧室要保证足够的采光和通风,客厅要宽敞明亮,以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交通流线:楼梯和走廊的设计要方便住户的日常通行,同时要满足消防安全的要求。
公共空间:如楼梯间、电梯间等,要保证足够的面积和良好的采光。
2、立面设计外观风格:可以根据当地的文化特色和建筑风格,选择合适的外观造型。
同时,要注意与周边环境的协调统一。
色彩搭配:选择适宜的色彩,既能体现建筑的个性,又能给人以舒适、美观的视觉感受。
3、建筑节能设计墙体保温:采用合适的保温材料,提高墙体的保温性能,减少能源消耗。
门窗节能:选择节能型门窗,有效阻止室内外热量交换。
二、结构设计1、墙体设计材料选择:通常使用砖和砂浆,砖的强度和质量要符合标准,砂浆的配合比要合理。
墙体厚度:根据楼层高度和抗震要求,确定合适的墙体厚度。
构造柱和圈梁:在适当位置设置构造柱和圈梁,增强墙体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
2、楼板设计类型选择:常见的有预制楼板和现浇楼板。
预制楼板施工方便,但整体性较差;现浇楼板整体性好,但施工相对复杂。
板厚确定:根据跨度和荷载计算确定楼板的厚度,以保证其承载能力。
3、基础设计基础类型:根据地质条件和建筑物的荷载,选择合适的基础类型,如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等。
基础埋深:要考虑冻土深度、地下水位等因素,确保基础的稳定性。
三、给排水设计1、生活给水系统水源选择:可以是市政供水,也可以是自备水源。
管道布置:合理布置给水管道,确保各个用水点都能得到充足的供水。
2、排水系统污水排放:设计合理的污水排放管道,将生活污水排放至污水处理设施。
雨水排放:设置雨水管或雨水沟,及时排除雨水,防止积水。
简述砖混结构的几种结构布置方案及特点
简述砖混结构的几种结构布置方案及特点砖混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它由砖墙和混凝土构件组成。
在建筑设计中,为了满足不同的结构要求和美学要求,可以采用不同的砖混结构布置方案。
下面简要介绍几种常见的砖混结构布置方案及其特点。
1. 框架-填充结构布置方案
框架-填充结构布置方案是将钢筋混凝土柱和梁作为主体结构,
然后在柱和梁之间填充砖墙和砌块,形成一种框架-填充结构形式。
这种结构形式具有刚性好、抗震性能强等特点,适用于高层建筑和大跨度结构。
2. 剪力墙结构布置方案
剪力墙结构布置方案是将砖墙作为主体结构,通过墙的自重和抗剪性能来承担建筑荷载。
这种结构形式具有刚性好、抗震性能强、隔音效果好等特点,适用于住宅和公共建筑。
3. 框架-核心筒结构布置方案
框架-核心筒结构布置方案是将钢筋混凝土柱和梁作为主体结构,然后在柱和梁之间设置一个核心筒,核心筒由砖墙和混凝土构件组成。
这种结构形式具有刚性好、抗震性能强、空间利用率高等特点,适用于高层建筑和大跨度结构。
总之,不同的砖混结构布置方案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建筑设计师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建筑环境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
- 1 -。
砖混结构的几种结构布置方案及特点
砖混结构的几种结构布置方案及特点砖混结构的几种结构布置方案及特点正文内容:一、引言砖混结构是目前建筑领域中最常见的结构类型之一。
它以砖和混凝土为主要材料,经过合理的布置和设计,能够满足建筑物的结构需求,并具备一定的美观和耐久性。
本文将介绍砖混结构的几种常见的结构布置方案及其特点,以加深对砖混结构的理解。
二、框架式结构框架式结构是砖混结构中最常见的一种布置方案。
它采用柱和梁作为主要承重构件,并用砖墙进行填充。
框架式结构有以下几个特点:结构布置灵活,可以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需求进行合理的调整。
框架式结构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能够有效地抵抗外力的作用。
框架式结构的施工相对简单,便于工艺控制和质量管理。
三、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是一种通过设置砖墙来承担荷载的布置方案。
砖墙在纵向和横向方向上起到框架的作用,承受并分散外部荷载。
剪力墙结构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剪力墙提供了良好的抗震和抗风性能,能够有效地抵御地震和台风等自然灾害。
剪力墙结构不仅可以起到承载的作用,同时也能够起到隔音和保温的效果。
剪力墙结构的施工相对复杂,需要严格的工艺要求和质量控制。
四、悬挑结构悬挑结构是一种通过设置悬挑梁来实现大跨度的布置方案。
悬挑结构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悬挑结构可以实现大跨度的开间,增加了空间的利用效率。
悬挑结构有着独特的美学效果,能够给建筑物增添别样的韵味。
悬挑结构的设计要求较高,需要严谨的计算和施工技术,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五、综合布置方案除以上介绍的几种常见的砖混结构布置方案外,我们还可以根据实际建筑需求,采用综合布置方案来满足多种功能的要求。
综合布置方案可以是不同布置方案的组合,也可以是创新的设计理念的体现。
综合布置方案有利于充分利用各种结构形式的优点,减少缺点,达到更加理想的结构效果。
六、总结和回顾通过对砖混结构的几种常见布置方案及其特点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砖混结构具有结构布置灵活、承载能力强、施工相对简单等优点。
砖混结构设计要点
砖混结构设计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选型与布置: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和抗震要求,选择合适的结构体系和结构布置。
同时,要考虑材料供应和施工条件等因素,确定经济合理的结构方案。
2. 构造柱和圈梁:在砖混结构中,构造柱和圈梁是重要的抗震构造措施。
构造柱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增强其承受地震作用的能力;圈梁可以增强墙体的连接,提高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
3. 墙体设计:墙体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是砖混结构设计的重要因素。
在设计时,要考虑墙体的厚度、材料、构造方式等因素,以确保墙体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满足要求。
4. 楼板设计:楼板是砖混结构中的水平承重构件,要满足承载力、刚度和整体性的要求。
在设计时,要考虑楼板的跨度、荷载、材料等因素,并采取必要的加强措施。
5. 基础设计:基础设计是砖混结构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根据地质勘察资料、荷载大小和分布情况等因素进行设计。
同时,要考虑不均匀沉降、地震等因素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
6. 细部节点设计:细部节点设计是砖混结构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包括墙角、窗台、门窗洞等处的节点设计。
这些节点设计要满足构造要求,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7. 楼梯设计:楼梯是建筑物中的重要通道,也是抗震设防的重点之一。
在楼梯设计中,要考虑使用功能、结构安全和抗震要求等因素,进行合理的设计。
8. 材料选择与优化: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如砌块、砂浆等,并进行优化配比,以提高结构的性能和经济性。
9. 施工组织与质量控制:根据施工条件和要求,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并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确保结构的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10. 结构分析与计算:进行详细的结构分析和计算,确保结构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满足要求。
同时,要考虑地震作用的影响,进行抗震分析和设计。
总之,砖混结构设计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建筑、结构、材料、施工等方面。
只有全面考虑这些因素,才能设计出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砖混结构建筑物。
底框-砖混结构设计总结
底框-砖混结构设计总结底框砖混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它将砖和混凝土相结合,充分利用两种材料的优势,既能满足建筑的力学要求,又能提供良好的建筑美学效果。
在底框砖混结构的设计中,需要考虑结构的强度、稳定性、耐久性等多个方面因素。
本文将对底框砖混结构设计进行总结和分析。
首先,在底框砖混结构设计中,强度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砖的抗压强度和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决定了整个结构的承载能力。
为了提高结构的强度,设计中需要合理选择适当的砖种和混凝土配比。
此外,还需要正确设置梁、柱等构件的尺寸和截面形状,以增加结构的荷载承受能力。
其次,在底框砖混结构的设计中,稳定性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
稳定性的设计主要涉及结构的抗倾覆能力和刚度。
在选择墙体的位置和尺寸时,需要考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在设置适当的结构梁柱后,能提高结构整体的刚性,从而增加结构的抗倾覆能力。
此外,还需要根据结构的位置和大小选择相应的荷载,并根据结构的荷载要求进行计算和分析,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第三,耐久性是底框砖混结构设计中需要着重考虑的一个因素。
耐久性设计主要包括结构对温度、湿度、酸碱等外界环境的抵抗能力。
为了提高结构的耐久性,需要选用高质量的砖和混凝土,通过合理的施工和养护,增加结构的抵抗能力。
同时,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结构的防水、防潮、抗震、防火等要求,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提高结构的耐用性和安全性。
第四,美观度也是底框砖混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的一个因素。
底框砖混结构具有很好的建筑美学效果,砖的颜色和纹理可以增加建筑的艺术感。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建筑的整体外观和内部空间的布局,同时还要考虑到结构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可以实现结构与建筑之间的和谐统一,提供舒适的建筑环境。
综上所述,底框砖混结构设计涉及到结构的强度、稳定性、耐久性和美观度等多个方面因素。
设计师需要综合考虑各种要求和限制,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实现结构的安全、舒适和美观。
砖混结构住宅楼设计
砖混结构住宅楼设计1. 设计依据根据我国《住宅建筑设计规范》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等相关标准,结合项目所在地的气候、地质、交通、水资源等特点,进行砖混结构住宅楼的设计。
2. 项目概况本项目为一座砖混结构住宅楼,地上10层,地下2层,建筑高度30米。
基地面积2000平方米,位于城市规划区,交通便利,周边配套设施齐全。
3. 设计原则1.安全可靠:确保结构安全,满足抗震、防火、防洪等要求。
2.经济合理: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降低建设成本。
3.环保节能:采用绿色建筑材料,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
4.舒适美观:关注居住体验,提升建筑外观品质。
4. 结构设计4.1 结构体系本项目采用砖混结构,楼板采用现浇混凝土,墙体采用砖砌体。
承重墙体厚度240毫米,非承重墙体厚度120毫米。
4.2 抗震设计根据项目所在地地震烈度7度,采用抗震设防措施。
结构体系具有良好的整体刚度和抗震性能,地震作用下能保证居民安全。
4.3 楼板设计楼板采用现浇混凝土,厚度120毫米,配筋按照规范要求进行。
楼板平面布置均匀,跨度3.6米,便于居民生活使用。
4.4 墙体设计承重墙体采用MU10级多孔砖,砂浆采用M5级水泥砂浆。
非承重墙体采用MU5级实心砖,砂浆采用M2.5级水泥砂浆。
墙体布置合理,满足居住功能需求。
4.5 柱设计柱子采用现浇混凝土,柱径200毫米,配筋按照规范要求进行。
柱子与楼板、屋面板连接牢固,传递竖向和水平力。
5. 建筑布局本项目为住宅楼,每层设置3个单元,每个单元3户。
户型设计合理,功能分区明确,动线简洁。
建筑内部设置电梯、楼梯,满足居民出行需求。
6. 建筑材料本项目采用以下建筑材料:1.砖:MU10级多孔砖、MU5级实心砖2.砂浆:M5级水泥砂浆、M2.5级水泥砂浆3.混凝土:C20级、C30级4.钢筋:HRB335级、HRB400级7. 施工技术要求1.严格按照《建筑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进行施工。
2.砖砌体应错缝、拉结筋应绑扎牢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砖混结构设计简介:主要是设计依据,抗震等级,人防等级,地基情况及承载力,防潮做法,活荷载值,材料等级,施工中的注意事项,选用详图,通用详图或节点,以及在施工图中未画出而通过说明来表达的信息。
如:正负零以下应采用水泥砂浆,以上采用混合砂浆。
等等。
关键字:设计依据,抗震等级,人防等级,地基情况及承载力,防潮做法,活荷载值,材料等1.结构设计说明主要是设计依据,抗震等级,人防等级,地基情况及承载力,防潮做法,活荷载值,材料等级,施工中的注意事项,选用详图,通用详图或节点,以及在施工图中未画出而通过说明来表达的信息。
如:正负零以下应采用水泥砂浆,以上采用混合砂浆。
等等。
2.各层的结构布臵图,包括:(1).预制板的布臵(板的选用、板缝尺寸及配筋)。
标注预制板的块数和类型时,不要采用对角线的形式。
因为此种方法易造成线的交叉,宜采用水平线或垂直线的方法,相同类型的房间直接标房间类型号。
应全楼统一编号,可减少设计工作量,也方便施工人员看图。
板缝尽量为40,此种板缝可不配筋或加一根筋。
布板时从房间里面往外布板,尽量采用宽板,现浇板带留在靠窗处,现浇板带宽最好≥200(考虑水暖的立管穿板)。
如果构造上要求有整浇层时,板缝应大于60。
整浇层厚50,配双向φ6@250,混凝土C20。
应采用横墙或横纵墙(横墙为主)混合承重方案,抗坍塌性能好。
构造柱处不得布预制板。
建议使用PMCAD的人工布板功能布预制板,自动布板可能不能满足用户的施工图要求,仅能满足定义荷载传递路线的要求。
对楼层净高很敏感、跨度超过6.9米或不符合模数时可采用SP板,SP板120厚可做到7.2米跨。
(2).现浇板的配筋(板上、下钢筋,板厚尺寸)。
尽量用二级钢包括直径φ10的二级钢。
钢筋宜大直径大间距,但间距不大于200,间距尽量用200。
(一般跨度小于6.6米的板的裂缝均可满足要求)。
跨度小于2米的板上部钢筋不必断开,钢筋也可不画,仅说明钢筋为双向双排φ8@200。
板上下钢筋间距宜相等,直径可不同,但钢筋直径类型也不宜过多。
顶层及考虑抗裂时板上筋可不断,或50%连通,较大处附加钢筋。
一般砖混结构的过街楼处板应现浇,并且钢筋双向双排布臵。
板配筋相同时,仅标出板号即可。
一般可将板的下部筋相同和部分上部筋相同的板编为一个板号,将不相同的上部筋画在图上。
当板的形状不同但配筋相同时也可编为一个板号。
宜全楼统一编号。
当考虑穿电线管时,板厚≥120,不采用薄板加垫层的做法。
电的管井电线引出处的板因电线管过多有可能要加大板厚。
宜尽量用大跨度板,不在房间内(尤其是住宅)加次梁。
说明分布筋为φ6@250,温度影响较大处可为φ8@200。
板顶标高不同时,板的上筋应断开或倾斜通过。
现浇挑板阳角加辐射状附加筋(包括内墙上的阳角)。
现浇挑板阴角的板下应加斜筋。
顶层应建议甲方采用现浇楼板,以利防水,并加强结构的整体性及方便装饰性挑沿的稳定。
外露的挑沿、雨罩、挑廊应每隔10~15米设一10mm的缝,钢筋不断。
尽量采用现浇板,不采用予制板加整浇层方案。
卫生间做法可为70厚+10高差(取消垫层)。
8米以下的板均可以采用非预应力板。
L、T或十字形建筑平面的阴角处附近的板应现浇并加厚,并双向双排配筋,附加45度的4根16的抗拉筋。
现浇板的配筋建议采用PMCAD软件自动生成,一可加快速度,二来尽量减小笔误。
自动生成楼板配筋时建议不对钢筋编号,因工程较大时可能编出上百个钢筋号,查找困难,如果要编号,编号不应出房间。
配筋计算时,可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将板上筋乘以0.8~0.9的折减系数,将板下筋乘以1.1~1.2的放大系数。
值得注意的是,按弹性计算的双向板钢筋是板某几处的最大值,按此配筋是偏于保守的,不必再人为放大。
支承在外墙上的板的负筋不宜过大,否则将对砖墙产生过大的附加弯距。
一般:板厚>150时采用φ10@200;否则用φ8@200。
PMCAD生成的板配筋图应注意以下几点:1.单向板是按塑性计算的,而双向板按弹性计算,宜改成一种计算方法。
2.当厚板与薄板相接时,薄板支座按固定端考虑是适当的,但厚板就不合适,宜减小厚板支座配筋,增大跨中配筋。
3.非矩形板宜减小支座配筋,增大跨中配筋。
4.房间边数过多或凹形板应采用有限元程序验算其配筋。
PMCAD 生成的板配筋图为PM?.T。
板一般可按塑性计算,尤其是基础底板和人防结构。
但结构自防水、不允许出现裂缝和对防水要求严格的建筑,如坡、平屋顶、橱厕、配电间等应采用弹性计算。
室内轻隔墙下一般不应加粗钢筋,一是轻隔墙有可能移位,二是板整体受力,应整体提高板的配筋。
只有垂直单向板长边的不可能移位的隔墙,如厕所与其他房间的隔墙下才可以加粗钢筋。
坡屋顶板为偏拉构件,应双向双排配筋。
(3).圈梁、构造柱布臵及其剖面详图。
圈梁要浇圈闭合拉通,穿过中间走廊,并隔一定距离将截面加强。
注意圈粱(包括地基圈梁)在外墙楼梯、入口等处可能被截断,应在相应位臵附加一道并满足搭接长度。
坡屋顶为双层圈梁。
单层空旷房屋层高超过4米宜在窗顶处增加一道圈梁。
说明圈梁、构造柱纵筋的搭接及锚固长度。
构造柱箍筋在上下端应加密。
说明构造柱生根何处,当地面为刚性地面时,应将构造柱伸至基底。
较大洞口两侧宜加构造柱(2.4米以上)。
构造柱与下层相同的,可不标构造柱编号,但应在图中说明。
圈梁、构造柱纵筋宜采用一级钢筋。
为减少圈梁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和清水砖墙的立面效果,360外墙圈梁的外侧宜有120砖墙。
设臵构造柱后必须设臵圈梁或暗圈梁。
设臵圈梁不一定设构造柱。
斜交砖墙的交接处应增设构造柱,且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层高。
建筑四角包括阴角,考虑到应力复杂和应力集中,应增大截面和配筋。
请参照《设臵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多层砖房抗震技术规程JGJ/T13-94》(4).过梁布臵。
核算圈梁下3.基础平面图及详图:(1).在墙下条基宽度较宽(大于2米,部分地区可能更窄)或地基不均匀及地基较软时宜采用柔性基础。
应考虑节点处基础底面积双向重复使用的不利因素,适当加宽基础。
(2).当基础上留洞、首层开大洞的洞口宽度大于洞底至基底高度时,如要考虑洞口范围内地基的承载力,洞口下基础应做暗梁。
或将基础局部降低。
(3).素混凝土基础下不必做垫层,但其内有暗梁时应注明底部钢筋保护层厚为70,或做垫层。
地下水位较高时或冬季施工时,不得做灰土基础。
刚性基础一般300厚。
(4).建筑地段较好,基础埋深大于3米时,应建议甲方做地下室。
地下室底板,当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时,可不再外伸。
地下室内墙可采用砖墙,外墙宜用混凝土墙。
每隔30~40米设一后浇带,并注明两个月后用微膨胀混凝土浇注。
不应设局部地下室,且地下室应有相同的埋深。
地下室顶板应考虑施工时材料堆积荷载。
(5).地面以下墙体如被管沟消弱较多,应考虑抗震的不利影响,地下墙体宜加厚。
(6).抗震缝、伸缩缝在地面以下可不设缝。
但沉降缝两侧墙体基础一定要分开。
(7).新建建筑物基础不宜深于周围已有基础。
如深于原有基础,其基础间的净距应不少于基础之间的高差的1.5至2倍。
(8).条形基础偏心不能过大,柔性基础必要时可作成三面支承一面自由板(类似筏基中间开洞)。
一般情况下,基础底部不应因荷载的偏心而与地基脱开。
(9).当有独立柱基时,独立基础受弯配筋不必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除非此基础非常重要,但配筋也不得过小。
独立基础是介于钢筋混凝土和素混凝土之间的结构。
(10).基础圈梁在建筑入口处或底层房间地面下降处应调低标高。
当基础圈梁顶标高为-0.060时可取消防潮层。
当地基不均匀时基底应增设一道基础圈梁。
(11).基础平面图上应加指北针。
(12).基础底板混凝土不宜大于C30。
(13).在软土地基上的建筑应控制建筑的总沉降量,在地基较不均匀地区应控制建筑的沉降差,砖混结构对差异沉降很敏感。
因建筑的实际沉降和计算值是有差异的,很难算准,所以应从构造上入手,采用整体性强的基础形式。
(14).可用JCCAD软件自动生成基础布臵和基础详图。
应注意,在使用砖混抗震验算菜单产生的砖混荷载生成基础图时,其墙下荷载为整片墙的平均压力,墙体各段的荷载差异较大时,荷载较大处的墙下基础是不安全的,应人工调整。
生成的基础平面图名为JCPM.T,生成的基础详图名为JCXT?.T请参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和各地方的地基基础规程。
4.暖沟图及基础留洞图:(1).沟盖板在遇到楼梯间和电线管时下降(500),室外暖沟上一般有400厚的覆土。
(2).注明暖沟两侧墙体的厚度及材料作法。
暖沟较深时应验算强度。
(3).基础留洞大于400的应加过梁,暖沟应加通气孔(4).基础埋深较浅时暖沟入口底及基础留洞有可能比基础还低,此时基础应局部降低。
(5).首层有门洞处不能用挑砖支承沟盖板(6).湿陷性黄土地区或膨胀土地区暖沟做法不同于一般地区。
应按湿陷性黄土地区或膨胀土地区的特殊要求设计。
(7).暖沟一般做成1200宽,1000的在维修时偏小。
5.楼梯详图:(1).应注意:梯梁至下面的梯板高度是否够,以免碰头,尤其是建筑入口处。
(2).梯段高度高差不宜大于20,以免易摔跤(3).两倍的梯段高度加梯段长度约等于600。
幼儿园楼梯踏步宜120高。
(4).楼梯折板、折梁阴角在下时纵筋应断开,并锚入受压区内La,折梁还应加附加箍筋(5).楼梯的建筑做法一般与楼面做法不同,注意楼梯板标高与楼面板的衔接。
(6).楼梯梯段板计算方法:当休息平台板厚为80~100,梯段板厚100~130,梯段板跨度小于4米时,应采用1/10的计算系数,并上下配筋;当休息平台板厚为80~100,梯段板厚160~200,梯段板跨度约6米左右时,应采用1/8的计算系数,板上配筋可取跨中的1/3~1/4,并不得过大。
此两种计算方法是偏于保守的。
任何时候休息平台与梯段板平行方向的上筋均应拉通,并应与梯段板的配筋相应。
(7).注意当板式楼梯跨度大于5米时,挠度不容易满足。
应注明加大反拱。
6.梁、柱详图:(1).梁上集中力处应附加箍筋和吊筋,宜优先采用附加箍筋。
梁上小柱和水箱下,架在板上的梁,不必加附加筋。
(2).折梁阴角在下时纵筋应断开,并锚入受压区内La,还应加附加箍筋(3).梁上有次梁时,应避免次梁搭接在主梁的支座附近,否则应考虑由次梁引起的主梁抗扭,或增加构造抗扭纵筋和箍筋。
(4).有圆柱时,地下部分应改为方柱,方便施工。
圆柱纵筋根数最少为8根,箍筋用螺旋箍,并注明端部应有一圈半的水平段。
方柱箍筋宜使用井字箍,并按规范加密。
角柱应增大纵筋并全柱高加密箍筋。
幼儿园不宜用方柱。
(5).原则上柱的纵筋宜大直径大间距,但间距不宜大于200。
梁纵筋宜小直径小间距,有利于抗裂,但应注意钢筋间距要满足要求,并与梁的断面相应。
布筋时应将纵筋等距,箍筋肢距可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