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市2019-2020学年中考一诊语文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芜湖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安徽省芜湖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安徽省芜湖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安徽芜湖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在芜湖市区东北角,有几座互相依偎着的赭色山峰,流光溢采。
逶迤的山势蟠结幽邃,象一条游动的火龙,呈现在人们眼前。
这就是干将、莫邪铸剑的遗址,也是世界上最早锻钢的地方。
传说干将历尽艰辛铸成雌雄二剑,却得知楚王必将怒其铸剑迟缓而杀他,故藏剑不献,留给其子,希望他为父报仇。
后人众说纷纭,鲁迅曾据此写成《故事新编·铸剑》。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2分)(1)逶迤( ) (2)幽邃(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2分)(1)错别字:改正:(2)错别字:改正:3.解释文中画线的词语。
(2分)(1)依偎:(2)众说纷纭:4.下面语段中画线的三个句子存在语病,请改正。
(6分) 今年1月12日,国务院批准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确定芜湖为示范区核心城市。
这是芜湖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
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1)全屈服。
啊,如果能活上千百次那就太好了!”(1)上面语段中,“我”是,“这种疾病”是指。
(2分)(2)在《名人传》序中,罗曼罗兰大声疾呼:“打开窗子吧!让自自的空气重新进来!呼吸一下英雄们的气息。
”请结合作品说说你从中呼吸到的“英雄们的气息”。
(3分) 答:7.语文综合实践。
(8分)为宣传人类辉煌文明成果,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学校正在开展“庆世博,迎端午”主题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对联是我国传统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请你围绕活动主题,将下面所给的词和短语组成一副对联。
(2分)世博端午盛会佳节临寰宇降神州上联:下联:(2)上海世博会“安徽活动周”将于6月23日拉开帷幕,其中芜湖馆正在征集最能体现我市特色和魅力的相关展品。
请你推荐一种展品(实物或图片均可),并撰写推荐理由。
安徽省芜湖市2019-2020学年中考一诊语文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芜湖市2019-2020学年中考一诊语文试题一、选择题1.以下各项说话得体..的一句是()A.张老师说:“同学们,有不懂的地方,欢迎垂询。
”B.提到自己的父亲,老刘动情地说:“令尊经常告诫我们,做人要清清白白。
”C.凡作文获得一等奖的同学,本组委会将惠赠《哈利·波特》一套。
D.我已谈了这些,算是抛砖引玉,下面请诸位发表意见。
【答案】D【解析】这是一道口语交际题。
做这类题目时要注意说话人的身份,说话要有礼貌。
A项有误,“垂询”是敬词,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老师这样说不合适;B项有误,“令尊”是称对方父亲的敬词,不能用来形容自己的父亲;C项有误,“惠赠”是接受别人赠送东西的礼貌用语,不是直接对别人说,应改为“赠送”。
故选D。
点睛:本道题考查学生对语言得体的判断。
语言表达得体,主要是指使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
所谓“语境”包括说话的对象(称谓、语气),场合(时间、地点、氛围),目的(说什么、怎么说)以及说话人自己的身份。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青少年是上网人群中的主力军,但最近几年,在发达国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也纷纷“触网”,老年人“网虫”的人数激增。
B.据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初步鉴定,这头金色牦牛是世界上新发现的一种野生动物,并命名为“金丝牦牛”。
C.近年来,在秀丽的东平大地上,拔地而起的中心医院、明湖中学、实验中学、清河小学厦等建筑群,令人流连忘返,构思奇特,巧夺天工。
D.水果营养丰富,但是它的表面常常粘附着对人体有害的细菌和农药,所以食用水果前应该洗净削皮较为安全。
【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此题考查的是病句的辨析。
B:语序不当,改为“世界上发现的一种新的野生动物”。
C:句式杂糅,删去“构思奇特,巧夺天工”或将其移至“令人”前边。
D:语义重复:删去“较为安全”。
二、名句名篇默写3.古诗文默写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安徽省芜湖市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安徽省芜湖市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 (2017七上·南阳期中)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这时候蔡老师援助了我,批评了我的小“反对派”们,还写了一封信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
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了,知道了“水”这个字就是正在我手上流________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③我本来愿意显示一下自己的学识,而他们则地揭露我的无知。
A . 劝慰奥妙千方百计B . 劝慰奥秘千方百计C . 劝告奥妙想方设法D . 劝告奥秘想方设法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国家博物馆最近展出了两千多年前西汉时期新出土的一大批海上丝路文物。
B .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祖国就不再是一个任意被帝国主义列强欺辱和掠夺的国家了。
C . 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将惠及沿线国家,促进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
D . 不可否认,武侠小说、功夫影片为推广、宣传武术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把传统武术推到了神乎其神的境地。
3. (2分) (2018九上·高州月考)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干什么呀!”他变了脸色,“你又不是老师,凭什么批评我?”B . 我不知道这条路是否能走通?但我仍然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C . 《说文解字》解释“雪”的含义时指出:“雪,凝雨也”。
也就是说,雪是由雨凝结而成的。
D . 端午节有很多风俗:吃粽子呀、喝雄黄酒呀、挂艾草呀、赛龙舟呀……等等。
4. (2分)对下面这首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丹阳送韦参军严维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A . 作者在诗中用一“秋”字,主要是为了交代送别友人的季节。
B . “江南”“江北”在诗中有照应作用,突出了江水阻隔。
“望”字传出思念之神态。
安徽省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芜湖市教学质量监控九年级语文试题卷及答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芜湖市教学质量检测九年级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6页,“答题卷”共6页;2.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券”上答题是无效的;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0分)(1)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_______ 。
(杜甫《月夜忆舍弟》)(2)欲为圣明除弊事,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3)__________________ ,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4)__________________ ,豪兴徜徉。
(秦观《行香子》)(5)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表达对抱负终能实现的坚定信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深刻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在中秋月圆之时对远方亲人美好祝愿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11分)话说梁山第十三条好汉鲁达,因见恶霸欺wǔ金翠莲父女,三拳打死郑屠,被官府通辑,逃到五台山削发为僧,改名鲁智深。
但他忍受不了清规戒律....獉獉獉獉,醉打山门,毁坏金身,被长老派往东京相国寺。
看守菜园期间,__________________,威名远播。
野猪林救林冲,二龙山落草,后投奔水泊梁山,做步兵头领。
宋江攻打方腊,鲁智深一杖打翻方腊,立下头功,回军途中,闻钱塘江潮信,圆寂于六和寺中。
鲁达一生,大起大落:起于孤冷的寺院,最后又在寺院中安然去世,也算是功德圆满。
芜湖市29中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芜湖市29中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芜湖市29中2019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2019年芜湖市第二十九中初三年级一模考试语文试卷(命题人:胡合剑满分:150分)温馨提示:1.本试卷有三大题,21小题,共8页,请逐页核对无误再答题;2.全卷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5分;考试时间150分钟;3.答题时,你可以使用《新华字典》;4.希望你沉着应考,相信你能考出自己的最好成绩!一、语文积累与运用。
(3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2019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灾害。
但灾难面前,日本国民堪称“模范生”,灾区没有呼天抢地,没有你争我夺,用冷静和亲情抚慰着创伤。
韩国《朝鲜日报》报道说,“有人将毛毯分成两半与他人分享。
”“为了后面的人能买到食物,排队排在前面的人只买够自己吃的。
”法新社、美联社的报道也同样表达了赞誉,“日本民众在搜寻亲人或者等待领取生活必须品时,都表现出了高度的自制能力。
”日本没有“范跑跑”,有中国网友以戏谑的语气说。
在中国的一些网络论坛上,贴出了不少震后日本国民表现的照片,比如有序排队的,有礼貌歉让的,有尊老爱幼的,等等。
一位网友评价说,“地震后,日本人坐在楼梯两侧,确保中间畅通。
避震的民众解散后,空地上没有一片纸屑。
这是教育的结果。
”与日本一衣带水的中国也是一个多灾的国家,面对日本大地震,我们恐怕不仅有震惊,我们还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反思。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2分)(1) 呼天抢地 ( ) (2)创伤(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2分)(1)错别字:改正: (2)错别字:改正:3.解释文中画线的词语。
(2分)(1)戏谑:(2)一衣带水:4.下面语段中画线的三个句子存在语病,请改正。
(6分)①在国民经济调整阶段,能源供应的矛盾十分突出。
我们化肥厂是耗能大户,②只有紧紧抓住节能这个环节,才能在调整中求发展,求生存。
我厂坚持把节能作为生产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做到了凡布置生产任务的同时就布置节能工作。
2024届安徽省芜湖市中考语文仿真模拟试题(一模)附答案

2024届安徽省芜湖市中考语文仿真模拟试题(一模)1、积累与运用1.选出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A.宣腾(xuān)笨拙(zhuō)顷刻(qīng)雕梁画栋(liáng)B.部署(shǔ)琐屑(xiè)悄然(qiǎo)慷慨激昂(kǎi)C.狡辩(biàn)追溯(shù)沙砾(lì)名付其实(fù)D.弥漫(ní)纯粹(cuì)渊搏(bó)忍俊不禁(jī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杀戮题跋雕梁画栋语无伦次B.苍茫燥热震聋发聩和颜悦色C.筵席秘决栩栩如生兀兀穷年D.赃物端详妇儒皆知不修边幅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他的跆拳道表演,动作前后连贯、一气呵成,赢得观众的阵阵喝彩。
B.春天的湟水河湿地公园,花团锦簇,百鸟翔集,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
C.中国一代代航天人默默奉献、前仆后继,实现了中国人民的“飞天梦”。
D.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已成为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但还有部分家长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以为然。
4、下面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
这些内蕴于传统文化的精神品格经受住了历史和现实的考验,历经沧桑,永葆张力,为文化自信提供了底气和来源。
只要弘扬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获得共谋发展的精神动力。
A.只要弘扬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能获得共谋发展的精神动力。
B.只有弘扬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能获得共谋发展的精神动力。
C.只要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获得共谋发展的精神动力。
D.只有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获得共谋发展的精神动力。
5.选出对下列语法知识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
安徽省芜湖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1)含解析

安徽省芜湖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1)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每到收获时节,看到满山粲然..开放的菊花,人们就格外想念在这里牺牲的那个女红军。
B.读时你的表情一定要自然,脸色一定要镇静,不能随着情节的跌宕..而变化,更不能随着人物的喜怒而哀乐。
C.马斯克曾宣称,送上太空的特斯拉跑车将在太空“待个10亿年”,有专家认为,马斯克并非异想天...开.。
D.初夏时节,沙坪坝景区百花争艳。
各地游客慕名而来,趋之若鹜....。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在中国人眼里,人生有四件大事——衣、食、住、行。
把衣放在首位,为什么?①古人常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②而它的起点“修身”当然不能缺少对身体的包装行为③即必须首先从外表上塑造出具有儒家风范的形象④因为在礼仪之邦,衣是脸面、包装,是身份的体现⑤这是士人儒生的人生信念与行为准则A.①②⑤④③B.④①⑤②③C.③⑤④①②D.④①③②⑤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网络文学领域实绩与泡沫共存,竞争与机遇同在,同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尤其需要良好的“生态系统”。
B.当老师交给我们任务的时候,我们大家有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是颇难形容的。
C.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社会转型期,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也面临着挑战。
D.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来自辛勤的劳动,只有通过不懈奋斗才能实现人世间的美好梦想。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陡峭烦躁三角架坦荡如砥巧妙绝伦B.取谛呜咽换气扇杂乱无章震耳欲聋C.草率指望斑马线遥无音信不可思议D.典范娴熟及时雨眼花缭乱一丝不苟5.2019年是温州市图书馆建馆100周年,一温籍名家在图书馆开设了关于“永嘉四灵”的讲座,反响热烈。
某校文学社也想邀请该名家为文学社成员作讲座。
下边为某同学起草的邀请函,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邀请函尊敬的××先生:您好!前几天您在温州图书馆开设的讲座很有趣,态度也很和蔼。
安徽省芜湖市2019-2020学年中考中招适应性测试卷语文试题(3)含解析

安徽省芜湖市2019-2020学年中考中招适应性测试卷语文试题(3)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寒喧荟萃文绉绉真知卓见信手拈来B.仓皇漫谈脾气躁矫揉造作不屑置辩C.呕气账簿三部曲变本加厉置若罔闻D.座落造诣万户侯脍炙人口共商国事【答案】B【解析】【详解】关于字形,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B项正确。
ACD三项修改为:A.寒暄.真知灼.见;C.怄.气;D.共商国是.。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第54届世乒赛男子团体决赛中,半决赛淘汰了瑞典队的中国队卷土重来....,成功卫冕。
B.在这片劫后重生的土地上,人人各得其所....,各展其长,满怀信心创造幸福美满的生活。
C.充分发挥丝绸之路的纽带作用,可以让历史背景不同的亚欧各国息息相通....,共同繁荣。
D.《经典咏流传》以崭新的形式推介古典诗词,对弘扬传统文化具有不容置疑....的作用。
【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成语使用有误,“卷土重来”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与此处语境不符。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
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
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二、名句名篇默写3.根据提示默写。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儿还故乡。
(北朝民歌《木兰诗》)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佳木秀而繁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芜湖市2019-2020学年中考一诊语文试题一、选择题1.下面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当看到松树那美丽的倩影..,总会产生许多联想。
B.接待大厅里有礼仪小姐,她们的丰姿..楚楚动人。
C.炊烟袅袅..,树影斑驳,偶或传来一两声鸡鸣,过去文人常用这些来表现农村的宁静。
D.在这碧绿的大草原上,点缀..着黄色、白色的野花,虽然是星星点点,但却引人注目。
【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A.倩影:俏丽的身影。
后也用为青年女子照片的美称。
适用对象错误。
故答案为A。
2.下列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王羲之书写的《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草书”,它率意灵动体式全无定法,达到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
B.张老师在书房里挂了一副对联,上联是“经霜更知秋水明”,下联是“历劫方显钢骨硬”。
李老师说上下联挂反了。
李老师的判断是对的。
C.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按照传统的习俗人们通常会去登高,然后喝一些雄黄酒,到了晚上还会一起去赏月、猜灯谜,活动丰富多彩。
D.小明在家不爱学习,妈妈教导他说:“我今年40岁了,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了,我知道学习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你要改正啊!”【答案】B【解析】【详解】A.错误,《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C.错误,赏月、猜灯谜不是重阳节的习俗,中秋节赏月,元宵节猜灯谜。
D.错误,知天命表示年龄“五十岁”,四十“不惑”。
故选B。
二、名句名篇默写3.诗、文名句填空。
(请注意:(1)~(6)题为必答题;(7)~(10)题为选答题,从中任选两题....作答,若答两题以上,只批阅前两题。
)_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__________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兔从狗窦入,__________________。
(乐府民歌《十五从军征》)__________________,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__________________,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___。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_____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燮《竹石》)【答案】⑴长风破浪会有时⑵梦回吹角连营⑶今夜月明人尽望⑷雉从梁上飞⑸巴东三峡巫峡长⑹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⑺悠然见南山⑻春色满园关不住⑼宫阙万间都做了土⑽千磨万击还坚劲【解析】【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名句默写。
需要注意“雉”、“阙”、“坚劲”的书写。
三、现代文阅读4.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完成下列小题。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①回乡下,跟母亲一起到地里去,惊奇地发现,一种叫牛耳朵的草,开了细小的黄花。
那些小小的花,羞涩地藏在叶间,不细看,还真看不出。
②我问:“怎么草也开花?”③母亲笑着扫过一眼来,淡淡说:“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
”④我愣住了,细想,还真是这样。
蒲公英开花是众所周知的,开成白白的绒球球,轻轻一吹,满天飞花。
狗尾巴草开的花,就像一条狗尾巴,若成片,是再美不过的风景。
蒿子开花,是大团大团的……就没见过不开花的草。
⑤曾教过一个学生,很不出众的一个孩子,皮肤黑黑的,还有些耳聋。
因不怎么听见声音,他总是竭力张着他的耳朵,微向前伸了头,作出努力倾听的样子。
这样的孩子,成绩自然好不了,所有的学科竞赛,譬如物理竞赛,化学竞赛,他都是被忽略的一个。
甚至,学期大考时,他的分数,也不被计入班级总分。
所有人都把他当残疾,可有,可无。
⑥他的父亲,一个皮肤同样幽黑的中年人,常到学校来看他,站在教室外。
他回头看看窗外的父亲,也不出去,只送出一个笑容。
那笑容真是灿烂,盛开的野菊花般的,有大把阳光息在里头。
我很好奇他绽放出那样的笑,问他:“为什么不出去跟父亲说话?”他回我:“爸爸知道我很努力的。
”我轻轻叹一口气,在心里,有些感动,又有些感伤。
并不认为他,可以改变自己什么。
⑦学期要结束的时候,学校组织学生手工竞赛,是要到省里夺奖的,这关系到学校的声誉。
平素的劳技课,都被充公上了语文、数学,学生们的手工水平,实在有限,收上去的作品,很令人失望。
这时,却爆出冷门,有孩子送去手工泥娃娃一组,十个。
每个泥娃娃,都各具情态,或嬉笑,或遐想。
活泼、纯真、美好,让人惊叹。
作品报上省里去,顺利夺得特等奖。
全省的特等奖,只设了一名,其轰动效应,可想而知。
⑧学校开大会表彰这个做出泥娃娃的孩子。
热烈的掌声中,走上台的,竟是黑黑的他——那个耳聋的孩子。
或许是第一次站到这样的台上,他神情很是局促不安,只是低了头,羞涩地笑。
让他谈获奖体会,他嗫嚅半天,说:“我想,只要我努力,我总会做成一件事的。
”⑨刹那间,台下一片静。
⑩从此面对学生,我再不敢轻易看轻他们中任何一个。
他们就如同乡间的那些草们,每棵草都有每棵草的花期,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牛耳朵,也会把黄的花,藏在叶间。
开得细小而执著。
1.(小题1)请分析文题“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含义?2.(小题2)如果在④⑤段之间加一个过渡句,应怎样写?3.(小题3)结合全文分析文中“男孩”的形象。
4.(小题4)文中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其作用是什么?5.(小题5)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阅读本文后所得到的启示。
(80字左右)【答案】1.2.文题“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字面含义是: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这一自然现象;文中含义是:以草喻人,指每一个人(学生、孩子)都能成才。
3.4.示例:草是如此,人也是如此。
5.【小题3】他有些耳聋,但学习很努力,因为不怎么能听见声音,他总是竭力张着耳朵,微向前伸了头,努力倾听;他内心阳光,父亲常来校站在教室外看他,他也不出去,只送出一个笑容;他的手工技艺高超,他的十个手工泥娃娃,各具情态,或嬉笑或遐想,活泼、纯真、美好,让人惊叹。
【小题4】【小题4】运用了外貌、动作、神态描写,生动形象的刻画出人物虽耳聋但学习很努力的形象特点。
【小题5】【小题5】示例一:读了本文后,我得到的启示是:世间万物都有其精彩之处,每一棵草都会开花,每一个人都能成才,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信心,心存阳光,积极向上,勤奋努力,不懈追求,争创优秀,立志成才。
示例二:读了本文后,我得到的启示是:世间万物都有其精彩之处,每一棵草都会开花,每一个人都能成才,所以我们不要看低任何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坚信每一个人都会找到他绽放精彩的舞台。
【解析】1.2.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
解答此题关键要理解文章内容,标题中的关键词往往为一种具体事物,具有多层含义,除了表面上意义之外,文章还赋予了它更深刻的内涵,要深入思考结合主旨挖掘出来。
本文的标题既实指草儿也会开花,又比喻像草一样渺小的人,只要努力,也同样可以成功。
3.4.本题考查学生拟写过渡句的能力。
过渡句的位置在两段话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④段讲的是“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第⑤段讲到“人也如同草一样,可以绽放自己的花”。
据此分析,过渡的句子应该是“草是如此,人也是如此”,意思对即可。
5.【小题3】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中人物形象的把握。
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概括人物性格从言行入手。
可以直接摘取对人物评价的词语,也可以自己结合相关的语句进行概括,学会结合原文从原文中找到依据。
男孩因为不怎么能听见声音,他总是竭力张着耳朵,微向前伸了头,努力倾听,可见他很努力;男孩的父亲常来校站在教室外看他,他也不出去,只送出一个笑容,可见其阳般的心灵光;男孩的手工泥娃娃让人惊叹,可见其心灵手巧、技艺高超。
【小题4】【小题4】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赏析能力。
鉴赏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一般遵循“方法+效果+情感”这六个字的原则,但是,无论运用什么写作方法,在分析效果时,都必须与人物的形象与情感联系起来,同时还要有全局意识,即联系全文来鉴赏要分析的句子。
“皮肤黑黑的,还有些耳聋”是外貌描写,“竭力张着他的耳朵,微向前伸了头”是动作描写,“努力倾听的样子”是神态描写,形象写出男孩虽耳聋但学习很努力的特点。
【小题5】【小题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要点的归纳概括能力。
解答时,结合题干信息定位原文,联系文章主旨分析概括得出。
从“做出泥娃娃的孩子”的角度看,他先天不足,但是上课努力倾听,不自暴自弃。
小男孩选择了一个自己可以达到的目标,默默地不懈努力,最终向大家证明了“只要努力,总会做成一件事的”。
从中可以明白,人要懂得努力,而不应该总是抱怨自己,不奢望事事成功,但经过努力完成一件事是完全有可能的。
此题是开放性试题,谈看法时,要紧扣文章的主旨,切忌随意。
5.阅读,回答文后问题他一动不动地仰面躺着,现在,他能够听到病狼一呼一吸地喘着气,慢慢地向他逼近。
①它愈来愈近,总是在向他逼近,好像经过了漫长的时间,但是他始终不动。
②它已经到了他耳边。
②那条粗糙的干舌头正像砂纸一样地磨擦着他的两腮。
他那两只手一下子伸了出来——或者,至少也是他凭着毅力要它们伸出来的。
③他的指头弯得像鹰爪一样,可是抓了个空。
敏捷和准确是需要力气的,他没有这种力气。
那只狼的耐心真是可怕。
这个人的耐心也一样可怕。
这一天,有一半时间他一直是躺着不动,竭力和昏迷斗争,等着那个要把他吃掉、而他也希望能吃掉它的东西。
有时候,疲倦的浪潮涌上来,淹没了他,他会做起很长的梦;然而在整个过程中,不论醒着或是做梦,他都在等着那种喘息,等着那条粗糙的舌头来舐他。
他并没有听到这种喘息,他只是从梦里慢慢苏醒过来,觉得有条舌头在顺着他的一只手乱去。
他静静地等着。
狼牙轻轻地扣在他手上了;扣紧了;狼正在尽最后一点力量咬进它等了很久的东西里面。
可是这个人也等了很久,那只给咬破了的手也抓住了狼的牙床。
于是,慢慢地,就在狼无力地挣扎着,他的手无力地掐着的时候,他的另一只手已经慢慢摸过来,一下把狼抓住。
五分钟之后,这个人已经把全身的重量都压在狼的身上。
他的手的力量虽然还不足以把狼掐死,可是他的脸已经抵紧了狼的咽喉,嘴里已经满是狼毛。
半小时后,这个人感到一小股暖和的液体慢慢流进他的喉咙。
这东西并不好吃,就像硬灌到他胃里的铅液,而且是纯粹凭着意志给灌下去的。
后来,这个人翻了一个身,仰面睡着了。
1.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段的大意。
2.第1段中有3个画线句子,其中比喻句是________,非比喻句是________。
3.人已经很衰弱了,为什么最后还能咬死狼?4.请发挥合理想象,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续写小说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