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戴香包作文
戴香包过端午作文
戴香包过端午作文《戴香包过端午》篇一端午,就像一个热热闹闹的大派对,而香包呢,那可是这个派对上超酷的小嘉宾。
我记得小时候,每到端午节前,奶奶就会像个神秘的魔法师一样,开始捣鼓各种东西,准备做香包。
那时候我就像个小跟屁虫,在奶奶身边转来转去,眼睛瞪得像铜铃一样大,好奇得不得了。
奶奶的手啊,就像有魔法似的,那些花花绿绿的布片、彩色的丝线,还有那些香香的草药,在她手里就像听话的小娃娃,不一会儿就变成了一个小巧玲珑的香包。
我就问奶奶:“奶奶,这香包为啥非得端午戴啊?”奶奶就笑着说:“傻孩子,这香包能驱虫辟邪呢。
”我当时心里就想,这小小的香包真有这么大的本事?也许是奶奶在哄我吧,不过我可不管,我就觉得这香包香香的,挂在身上可好看了。
有一年端午,我戴上奶奶做的香包就跑出去和小伙伴们显摆。
我那香包是个小老虎的形状,眼睛亮晶晶的,就像两颗小宝石。
我在小伙伴们面前晃来晃去,就像一只骄傲的小孔雀。
“看,我奶奶做的香包,漂亮吧!”我那得意劲儿,简直都要飘到天上去了。
小伙伴们都围过来,这个摸摸,那个闻闻,眼里满是羡慕。
其中有个小伙伴说:“哼,我妈也会做,肯定比你的好看。
”我当时就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跳起来说:“不可能,我奶奶做的是最棒的!”现在想想,那时候可真幼稚,为了个香包还争得面红耳赤的。
戴着香包在村子里跑,那感觉就像自己是个带着特殊勋章的小勇士。
村里到处都弥漫着端午的气息,艾草的香味混着香包的香气,就像一首独特的端午交响曲。
大人们在包粽子,粽叶的清香也偷偷地钻进鼻子里。
我呢,就和小伙伴们在村子里东奔西跑,一会儿去看大人们包粽子,一会儿又去河边看赛龙舟的准备。
那香包就一直在我胸前晃悠,好像在提醒我:“今天可是端午,你可不能忘了我这个小宝贝。
”可是随着我慢慢长大,我发现端午戴香包的人好像越来越少了。
在城市里,大家都忙着上班、上学,端午节似乎就变成了吃个粽子就了事的节日。
我就想啊,这香包难道就要这样慢慢被大家遗忘了吗?它可是端午的一个小标志啊,就像圣诞老人的红帽子是圣诞节的标志一样。
关于河南人过端午节佩香包的作文
关于河南人过端午节佩香包的作文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关于河南人过端午节佩香包的作文篇1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我很开心。
因为,今天我可以和家人一起过节,一起吃粽子、挂香包、吃鸡蛋……早上,我睁开眼睛。
咦?是什么味道,好香啊!我一骨碌从床上坐起来,穿上拖鞋,顺着香味来到了厨房。
锅里的茶叶蛋飘着淡淡的茶香,我看到姥姥在包粽子。
于是,我问姥姥:“姥姥,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呢?”姥姥说道:“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总给皇帝出一些利于自己国家的建议,可是,有几位大臣总是在皇帝面前说一些屈原的坏话。
日子久了,皇帝信以为真,居然把屈原流放到了荒蛮之地。
由于皇帝不听屈原的建议,最后被敌国侵占了领地。
屈原听说自己的国家灭亡了,很伤心,最终抱着一块大石头跳江了。
人们听说伟大的屈原跳江了,都十分伤心,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吃掉屈原的尸体,人们特意包了粽子,投入江中。
这就是端午节的来历。
”这真是一个感人的'故事啊!我在心里感叹。
知道了端午节的由来,我在敬佩屈原的同时也暗下决心,今后我一定要更加努力的学习,以屈原为榜样,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关于河南人过端午节佩香包的作文篇2今天是端午节,妈妈一大早就把我叫了起来,说要去婆婆家送节吃饭。
听到这话我异常的兴奋,心想可以见到姐姐和弟弟啦,还可以跟他们玩游戏。
于是我快速地穿好衣服,然后刷牙、洗脸、吃早饭。
爸爸开车带着我和妈妈高高兴兴地去了婆婆家。
在路上,我看见雄伟壮观的长江二桥、浑浊的江水和大大小小的`船只。
不知不觉到了婆婆家,一进门就看见了弟弟,我们俩一起画画、看电视,过了一会儿,姐姐也回来了,我们就玩起了萝卜蹲、老鹰捉小鸡、捉迷藏游戏。
其中我最喜欢玩萝卜蹲游戏,他是这样玩的,我们三个一人选一种颜色的萝卜,然后一个人说:“自己选的颜色萝卜蹲,传给下一个颜色的萝卜蹲,谁的反应慢就输了,就这样我们玩了好几个来回,简直太好玩了。
到了吃午饭的时间,我们三个便洗好手坐在桌前,吃上婆婆和妈妈准备的美味和可口的饭菜,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着、笑着,好热闹呀!真是一个愉快而好玩的一天。
端午节戴香包作文
端午节戴香包作文导读:戴香包,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下面是关于端午节挂香包的作文,供大家参考。
作文1:端午的香包小时候,端午的香包飘着幽香,姥姥手中的针线又在忙。
长大了,端午的香包是她的礼葬,姥姥已不再我身旁。
而现在,端午的香包是一串念想,姥姥的爱在外婆桥上。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很期待过端午节。
诱人的粽子让人垂涎三尺,长长的米粒煮得泛黄,里面包了豆沙或枣子的陷。
米有些透明,也露出些泛红的颜色,四角倔强的翘着,可爱极了。
包粽子的叶子上沾满了水,也沁入一点米的香味。
一口在粽子上咬下去,满嘴便充满了米香,再咬一口,便会看到暗红色的馅儿。
馅儿甜甜的,有了米,这种甜也不腻了;米中融入了枣或豆沙的香甜,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我常常是吃得满嘴“小胡子”,妈妈见了笑我是只“大脸猫”。
我却不介意,嘿嘿一笑,用舌头舔舔米粒,用手把嘴一抹就去找外婆了。
外婆会笑着看着我,慢慢挪动步子于床前,从枕边的针线筐中取出几个香囊。
那时外婆还只有我一个孙辈的孩子,分外疼惜,所以每年都会有五六个外婆做的香包。
这些香包各式各样,在我记忆中,似乎没有重样儿的。
外婆那时手还很巧,会做很多种图样。
有小鹿、老虎、蛇、壁虎的;也有太阳、月亮、星星的;还有些花花草草的和心型的。
他无论做什么,就像什么,虽说没达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但绝不比路边买的那些差。
虽然我并不怎么喜欢香包的那种味道,但那无疑是我那时的最好饰品。
于是,我国的满身都是德,犹如天花乱坠。
效益看着我,笑我臭美。
我才不管她说什么,依然“孤芳自赏”,跑去妈妈面前玩了。
现在物是人非,我穿过了金色的童年,慢慢长大了,表弟已经七岁,外婆也去世很久了。
我们家端午节的习俗只剩下了“吃粽子”。
没有外婆香包的保佑,我依然平安的成长着,一天又一天。
但有时心里却十分空洞,越临近端午,越是如此。
怀念我亲爱的饰物――外婆充满爱意的香包。
作文2:端午的香包香水现代人听多了,而在古代,古人时刻戴在身上的是香包,香包也可以算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
关于端午节带香包的作文300字
关于端午节带香包的作文300字
端午节的早上,一睁眼就看见床头那五颜六色的香包,真好看!我伸手摸了摸,哇,艾草味好香啊,闻起来真舒服。
这小玩意儿虽小,但一看就有文化气息,不知道得包多少层呢。
下午去市集逛逛,哎呦,香包摊位真多!有的香包上面绣着花
鸟鱼虫,精致得跟艺术品似的;有的就简单多了,一块棉布缝几针,但看着也挺有味道。
商贩们吆喝着,说这家的香包最正宗,那家的
香料最天然。
我挑了个小巧的,挂在身上,感觉整个人都精神了,
好像节日的喜气都围着我转。
晚上回家,家家户户的灯火通明,我就把我那香包放床头,把
灯给熄了。
这香包的味道,在黑夜里更明显了,淡淡的,但很持久。
闻着这香味,我很快就睡着了,梦里都是端午节的快乐和家人的笑声。
这香味啊,就像端午节的记忆,暖暖的,甜甜的,每次醒来都
让我觉得特别幸福。
端午节艾草香包作文
端午节艾草香包作文“端午至,五毒出”,每到端午节,各种各样的习俗总是让人应接不暇,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但在我的记忆深处,最难忘的却是那散发着悠悠艾草香的香包。
记得那是我还在上小学的时候,端午节前几天,奶奶就开始忙碌起来。
她先是从集市上买来一大把新鲜的艾草,那艾草绿得发亮,还带着清晨的露珠,散发着独特的清香。
奶奶把艾草小心翼翼地挂在门口,说是能驱邪避灾。
然后,她就开始准备做艾草香包的材料了。
奶奶从她的针线盒里翻出各种颜色的碎布,有红的、绿的、黄的、蓝的,五彩缤纷,就像一个小小的彩虹世界。
她又拿出了针线和剪刀,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开始裁剪布料。
只见她戴着老花镜,眯着眼睛,手中的剪刀灵活地上下翻飞,不一会儿,一块块形状各异的布料就出现在她的膝盖上。
接下来,奶奶就要开始缝制香包了。
她先把两块布料面对面地叠在一起,然后用针线沿着边缘一针一针地缝起来。
她的手法十分娴熟,针线在她的手中就像听话的小精灵,快速地穿梭着。
我在一旁好奇地看着,忍不住问奶奶:“奶奶,为什么要缝得这么仔细呀?”奶奶笑着说:“这香包可是要送给我宝贝孙女的,当然要缝得好好的,不能让艾草跑出来咯!”我听了,心里暖暖的。
缝好了香包的外壳,奶奶就开始往里面装艾草了。
她把事先准备好的艾草一小撮一小撮地塞进去,边塞边用手轻轻按压,让艾草填充得更加均匀。
等到香包鼓鼓囊囊的,奶奶又在里面加了一些棉花,说是为了让香包更柔软。
最后,奶奶把香包的口缝好,一个小巧玲珑的艾草香包就完成啦!奶奶做的艾草香包形状各异,有的像心形,有的像三角形,还有的像小动物。
我最喜欢的是那个小兔子形状的香包,它的耳朵长长的,眼睛圆圆的,可爱极了。
奶奶把香包挂在我的脖子上,我立刻就闻到了一股浓郁的艾草香。
那香味仿佛有一种魔力,让我感到无比的安心和舒适。
我戴着香包去上学,同学们都投来了羡慕的目光。
“哇,你的香包好漂亮啊!”“这是你奶奶做的吗?真厉害!”我听了,心里别提有多得意了。
关于端午佩香囊作文5篇
关于端午佩香囊作文5篇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曰:“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
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端午佩香囊作文5篇,以供大家参考!关于端午佩香囊作文1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的习俗:吃粽子、赛龙舟、吃五黄、做香包等等。
今年的端午前夕,我有幸来到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学做香包。
走进门诊部,一股夹杂着苦香的浓浓中药味扑鼻而来,里面就诊的人是络绎不绝。
医院的韩医师耐心细致地为我们讲述了佩戴香包的由来、香袋的配方功效以及正确的使用方法。
原来,从商代开始,就有了佩戴香包的习俗,里面的药材均来自植物,它不仅可以防止毒虫侵扰,有祛毒避邪的功用,同样也成为了一种平安吉祥的象征。
韩医师我们作了示范后,给我们发放了药芯袋和香包袋。
我轮到第一组,准备按配方做一个防感开胃的香包。
首先,我打开药芯袋,它是无坊布做的,看上去挺透气。
然后开始找我的药材,我转了一圈,好不容易找到了橙色的陈皮,它已是粉末状,闻着有一股清香。
我将一小勺放入药芯袋,就算采集完成了一种药材。
很快,我又快速找到了佩兰、苍术、砂仁、艾叶和藿香,分别按1:1的比例将它们混合。
最后加了半勺冰片,为的是让那些药材更好地散发出清香。
最后,我扎紧了口子,把它放入带有漂亮花纹的绸布香包袋后再扎紧。
一个完整漂亮的香包出炉啦。
我看看手表,哇,才用了3分钟。
我忍不住把它放到鼻子前,一股清香迅速流进了我的心田。
回到家,我把香包放在床头。
时不时地去闻闻它,愿感冒远离我,健康伴随我。
关于端午佩香囊作文2平常端午节我都会看妈妈包粽子,可今年妈妈要教我新本领做香包。
妈妈告诉我,香包可以驱虫,挂在床头,还有助于睡眠,缓解人体疲劳的用途。
我们准备好针线、布料、香料,然后把针线穿上,这次,妈妈教我做立体三角的香包,还说让我认真学,好好看。
一开始,我拿出一小块方布做,妈妈说一步,我跟着学一步。
可是没多长时间,线可能是因为太长了,就不知不觉绕在一起打了个死结。
端午节作文500字带香包
端午节作文500字带香包
端午节这天,家里早早就热闹起来了。
厨房里飘出一股股粽叶
和糯米的香味,让人忍不住想赶紧尝尝。
妈妈一边包粽子,一边教
我怎么折粽叶,她说这样包出来的粽子才紧实好吃。
我手上戴着个新做的香包,是奶奶亲手给我缝的。
香包里面装
了艾叶和香草,闻起来有股淡淡的清香,据说能驱邪避疫。
我把香
包挂在胸前,感觉自己像个古代的小书生,挺有感觉的。
中午时分,爸爸从外头回来,手里提着一串五彩绳。
他笑着说
这是给我系在手上的,也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
我接过五彩绳,看到它由红、黄、蓝、绿、紫五种颜色的细线编织而成,五彩斑斓,非常好看。
我小心翼翼地系在手腕上,感觉像是戴上了个护身符。
饭后,我们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看龙舟比赛。
电视里的龙舟
队员们喊着号子,齐心协力地划着桨,船头的大鼓敲得震天响。
我
激动地跟着电视里的节奏鼓掌,感觉自己的心情也跟着龙舟一起飞
扬起来。
晚上,妈妈煮了一大锅粽子,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边吃
边聊天。
我咬开粽子,糯米的软糯和红枣的甜香在嘴里交织,真是美味极了。
写端午节我挂香包的过程作文
在端午节的那一天,我和妈妈一起去超市买了许多的香包,我挑了一个非常漂亮的香包,它是用红色的布做成的,上面还有白色和黄色两种颜色的花。
我还挑了两个用来
挂在脖子上和手腕上。
在回家的路上,妈妈对我说:“在端午节这一天,我们要把香包挂在脖子上和手腕上,还要在晚上把香包放到枕头底下,据说这样可以驱虫辟邪,还
可以帮助睡眠。
”听了妈妈的话,我和妈妈一起回家去挂香包了。
回到家后,我和妈妈一起动手把香包给挂了起来。
开始挂的时候觉得很容易,但是我
发现这几个香包都是用线来捆绑的。
我对妈妈说:“妈妈,为什么不直接用线来绑呢?”妈妈告诉我说:“因为我们买的香包里没有像线绳一样的东西,所以我们要把它先做出来。
”于是我就用针线开始缝了起来,最后缝好了一个香包。
接着我又拿来了一块红布和两个小黄布。
把小黄布对折起来变成一个长方形,然后再把小黄布拿起来放到左边
的一块红布上。
端午节挂香囊习作文
端午节挂香囊习作文
英文回答:
During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it's a tradition to hang scented sachets. These sachets are usually made of colorful silk and filled with fragrant herbs and spices. People hang them on their doors or windows to ward off evil spirits and bring good luck. I remember when I was a child, my grandmother used to make these sachets herself. She
would fill them with dried lavender and rose petals, and then sew them into beautiful patterns. Hanging these
sachets not only adds a festive touch to the house, but
also fills the air with a delightful aroma.
中文回答:
端午节时,挂香囊是一项传统习俗。
香囊通常由彩色丝绸制成,里面装满了香草和香料。
人们将它们挂在门窗上,以驱邪避灾,带
来好运。
我记得小时候,我的祖母经常亲手制作这些香囊。
她会用
干薰衣草和玫瑰花瓣填充香囊,然后缝制成美丽的图案。
挂香囊不仅为家里增添了节日气氛,还让空气充满了愉悦的香气。
端午节的香包风俗的作文
端午节的香包风俗的作文
“端午到,粽香飘,戴香包,蚊虫跑。
”一说起端午节,那香包可是少不
了的主角儿。
每年端午节,奶奶总会给我们这些小屁孩准备香包。
那香包啊,五颜六色,形状各异,有三角形的,有方形的,还有心形的,简直就是一个小小的“香包
秀场”。
香包里面装的东西可神奇啦!有艾草、雄黄、朱砂,还有各种香料。
奶奶说,这些东西能驱邪防虫,保佑我们平平安安。
我才不管那么多呢,就觉得那
香味好闻得不得了,挂在脖子上,走到哪儿都香喷喷的。
记得有一次,我戴着香包去学校,同学们都围过来,好奇地问:“这是什
么呀?怎么这么香?”我得意洋洋地说:“这是我奶奶做的香包,厉害吧!”
看着他们羡慕的眼神,我心里那叫一个美。
还有一次,我不小心把香包弄丢了,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到处找。
最后
在书包里找到了,原来是它调皮地藏起来了。
从那以后,我可小心了,生怕这
宝贝香包再跑掉。
端午节的香包,不仅是一种风俗,更是一份浓浓的亲情和祝福。
每次闻到
香包的味道,我就想起奶奶那慈祥的笑容,心里暖暖的。
这就是端午节的香包风俗,一个充满香气和爱的传统。
怎么样,你是不是
也想拥有一个这样的香包呢?。
端午节戴香囊初中作文5篇
端午节戴香囊初中作文5篇端午节,就想起一首儿歌“五月五,是端阳。
插艾叶,带香囊。
吃粽子,撒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
”下文是小编为你精心编辑整理的端午节戴香囊初中作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端午节戴香囊初中作文1“粽子香,香厨房。
艾草香,香满堂。
柳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伴随着这轻盈的民谣,端午节如约而至。
理所当然,说起端午人们就会想到我们伟大的诗人——“屈原”,想必这一天也是为了纪念他。
传说屈原投江后,人们害怕他被鱼吃掉尸体就去投糯米,一边划船一边找。
慢慢地就变成了现在的“吃粽子”和“划龙舟”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用不同的方式来过端午,当然会我最喜欢的还是在自己家乡和亲人们一起过。
在那一天,每个人不管有多忙都会停下手里的工作聚在一起。
家乡的男人们就围在桌子旁喝酒畅谈,妇女们就在厨房做粽子,做佳肴。
而小孩子们就会在那绿芽新生的田里,你追我赶,不亦乐乎。
但懂事、安静一点的孩子,就会在厨房帮大人们打下手。
一次我就在火炉旁边看着炒菜的大人们,不禁问:“屈原怎么死的啊?人们为什么要纪念他啊?” 带满疑惑的我立刻吸引了大人们的注意。
妈妈说:“他当然是自杀死的咯。
”我当时就更好奇了,心里想着:不就是一个自杀的诗人而已啦,古代的诗人有那么多,为什么要给他特别纪念啊!姐姐在旁边笑着说:“他可是迫不得已的呢!他是为国而死的”可这些答案都不能满足我。
哥哥查了一下资料对我说:“他的死有很多猜测呢。
其中一个猜测就是屈原和楚怀王的宠妃郑袖有暧昧关系,被他知道后讲两人分开,后来怀王驾崩了,楚室怕他俩又再好,结果派人暗杀了他,就在汨罗江。
”“可是屈原抢了别人的人,本来就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啊”我又问出,哥哥一脸无奈,正要解释,我又跑到正坐在门口包粽子的外婆那去了。
“有结果就要付出努力。
”于是我便请教外婆教我怎么包粽子。
首先把艾叶围个圈,变成漏斗的形状,底部还要露出点小口,便于漏水通气,然后把提前泡好的糯米放进去,再把多余的叶子顺着围下来,用绳子绑好。
香包作文600字
香包作文600字香包作文600字(通用27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
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店铺整理的香包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香包作文600字篇1端午节,这是一个传统的节日。
在这个节日中有许许多多的民风民俗:吃粽子,划龙舟,对了!还有挂香袋!以往的端午节香袋都是在市场中买的,虽然精致美观,可却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今年我们就要过一个独特的端午节!学校组织了同学们一起做香袋!早上,我哼着小曲儿,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迎接这不一样的节日。
我盼星星,盼月亮,可终于盼到了下午的班队课,大家四人一组的围在一起,把漂亮的步、剪刀、香包等材料放在了桌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吴老师下命令了!我好不容易才静下心来听吴老师讲着一项项注意事项。
“好了,大家可以开始做了。
”吴老师的指令一下,班里的同学像是飞离了笼子的鸟儿,迫不及待地动手制作了起来。
我也不例外。
我从一堆布料中选出了最满意的一块,把它折成了一块不大不小的长方形。
接着,我拿起了针线,把线小心翼翼的穿进了针中。
我拿起布料,把它反了个面折好,再用笨拙的小手在布料边缘缝着。
“哎呀!”我大叫一声。
原来我不小心把针扎到了手呀。
我把血轻轻地擦了,又开始干起了活。
咦?这缝好了该怎么做了呀?我急忙向志愿者阿姨求助。
阿姨认真地教着我,我也认真的听着。
道了谢后。
我又加紧做了起来。
我把香袋反了过来,向老师取了香包和绳子,把香包装在了袋中。
又用针线把香袋封了口。
呵呵。
一个香袋诞生喽!不过。
我的香袋还不怎么美观。
这怎么办呢?看我的!我拿了些装饰品把香袋装饰了下。
伴着下课铃声的响起,我的香袋也大功告成了。
这次香袋虽不比以往美观、精致,可却多了份暖意。
我要将它送给妈妈,让她也能感受到我的爱。
香包作文600字篇2在中华大地的厚重土地上,有着一个缤纷的香包世界,它由来已久,具有浓郁的民族乡土气息,背后蕴藏着很深的文化内涵。
端午节挂香包作文
端午节挂香包作文“端午到,挂香包;吃粽子,放鞭炮。
”每到端午节,这欢快的童谣总会在我耳边响起。
在我的记忆中,端午节挂香包可是一件特别有趣的事儿。
记得去年端午节前夕,奶奶说要亲手给我们做香包。
我和弟弟一听,兴奋得一蹦三尺高,立马围在奶奶身边,眼巴巴地等着看奶奶大展身手。
奶奶先从柜子里翻出了一大块鲜艳的花布,又拿出了剪刀、针线和香料。
她坐在小板凳上,戴上老花镜,开始裁剪布料。
只见她的手灵活地上下翻飞,不一会儿,就剪出了几块大小不一的布片。
“奶奶,这香包怎么做呀?”我好奇地问。
“别急,小丫头,看奶奶的。
”奶奶笑着说。
接下来,奶奶开始穿针引线,她眯着眼睛,费了好大劲才把线穿进针眼里。
然后,她把两块布片对齐,一针一线地缝了起来。
我和弟弟在一旁目不转睛地看着,时不时还帮奶奶递个剪刀什么的。
“奶奶,您缝得真好看!”弟弟拍着小手说道。
“哈哈,就你嘴甜!”奶奶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缝好之后,奶奶把香料小心翼翼地装了进去。
那香料的味道可真香啊,闻着就让人心情愉悦。
最后,奶奶把口缝好,一个漂亮的香包就做好啦!我迫不及待地拿过香包,挂在了脖子上,一股淡淡的香气扑鼻而来。
弟弟也抢着要,奶奶笑着又做了一个给他。
“哎呀,有了这香包,蚊子都不敢靠近咱们啦!”我得意地说。
“对呀对呀,奶奶做的香包最厉害啦!”弟弟跟着附和。
那一天,我们戴着香包满院子跑,笑声回荡在整个小院。
如今,每当端午节来临,我总会想起奶奶做香包的情景,那温馨的画面永远留在我的心中。
端午挂香包,不仅是一种习俗,更是一份浓浓的亲情和美好的回忆。
端午节佩香囊作文5篇
端午节佩香囊作文5篇在端午节布置种种可驱邪祛病的花草,来源亦久。
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端午节重要内容之一。
如挂艾草于门,《荆楚岁时记》:“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端午节佩香囊作文5篇,以供大家参考!端午节佩香囊作文1小时候,我认为端午节最好玩的既不是什么赛龙舟,也不是什么包粽子,而是玩香包。
我奶奶是中医院的药剂师,常带一些稀奇古怪的药粉、药瓶回家。
特别是到端午节前两三日,她便会从医院带来香包袋子,香包中的香料。
奶奶一回到家,孩子们就会抢糖似地抢装香料的小袋子,为的是在接下来不知多少时光里,有一个可爱的、漂亮的,散发着奇特味道的小饰品、小玩具。
抢到最漂亮的,便像中了头彩般高兴,其他人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流露出羡慕的神色。
大家围成一圈,听着奶奶耐心的指导。
虽是同一个老师,有人做出来鼓鼓囊囊,有人做出来空空瘪瘪,但是,是同样的兴高采烈。
自己做的`香包,掂在自己手里,能不高兴吗?奶奶把做好的香包收起来,端午节时再发给大家。
我们只能留恋地吸一口药材的香味,恋恋不舍地离开。
发香包,如收到压岁钱般高兴。
香包跟着自己走,我到哪儿,它到哪儿,随身携带,怕一不小心弄丢了。
碰到小朋友,在一起玩,最先玩的是香包,抛上去,掉下来,五颜六色,十分好看。
后来,奶奶退休了,孩子们也很少聚在一起,香包也渐渐淡出了我的生活。
每逢路过药店,嗅到香包浓浓的香味,我便会对自己说:“端午来了,真怀念以前,我还想和伙伴们一起,再做一次香包。
”端午节佩香囊作文2小时候,端午的香包飘着幽香,姥姥手中的针线又在忙。
长大了,端午的香包是她的礼葬,姥姥已不再我身旁。
而现在,端午的香包是一串念想,姥姥的爱在外婆桥上。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很期待过端午节。
诱人的粽子让人垂涎三尺,长长的米粒煮得泛黄,里面包了豆沙或枣子的陷。
米有些透明,也露出些泛红的颜色,四角倔强的翘着,可爱极了。
包粽子的叶子上沾满了水,也沁入一点米的香味。
一口在粽子上咬下去,满嘴便充满了米香,再咬一口,便会看到暗红色的馅儿。
写端午节我挂香包的过程作文
写端午节我挂香包的过程作文“端午到,粽香飘,挂香包,驱蚊虫。
”每年端午节,挂香包可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今年端午节,我也亲自体验了一把挂香包的乐趣。
早上,我刚睁开眼,就看到床头放着一个色彩鲜艳的香包。
这香包可漂亮啦,上面绣着精美的图案,还散发着一股淡淡的草药香。
我一把抓起香包,心里想着:“嘿我要赶紧把它挂起来!”
我先在家里找了一圈,想找个最合适的地方挂香包。
客厅?不行,太显眼了,感觉不够特别。
卧室?也不行,太私人了,别人看不到。
我把目光锁定在了门口。
“对,就挂在门口,让每个进来的人都能闻到这香香的味道!”
我找来一根绳子,准备把香包系上去。
可是这香包的带子太短了,系起来可费劲了。
我折腾了半天,不是系不紧,就是系歪了。
“这可真考验我的耐心啊!”我嘴里嘟囔着。
好不容易系好了,我又发现高度不太对。
挂得太高,像个装饰品;挂得太低,又怕被人不小心碰到。
我站在那,一会儿踮起脚尖,一会儿蹲下身子,比划来比划去,就像个正在表演的小丑。
我找到了一个完美的高度。
我把香包挂好,退后几步,看着自己的杰作,满意地笑了。
“哈哈,这下我的家充满了端午节的气息!”
晚上,我躺在床上,闻着门口传来的阵阵香气,心里美滋滋的。
这挂香包的过程虽然有点小曲折,但却让这个端午节变得更加有趣和难忘啦!。
端午节挂香包的作文
端午节挂香包的作文
“端午到,粽香飘,挂香包,乐逍遥。
”每年的端午节,挂香包可是必不
可少的习俗。
这不,今年端午节,我也加入了挂香包的大军。
说起这香包,那可是五颜六色、形状各异。
有小巧玲珑的三角形,有憨态
可掬的小熊形,还有古色古香的如意形。
香包上的图案更是五花八门,有艳丽
的花朵,有可爱的动物,还有神秘的符文,让人眼花缭乱。
我拿着一个绣着小兔子的香包,满心欢喜地准备把它挂在胸前。
可是这香
包的绳子就像故意和我作对似的,怎么也系不好。
我左绕绕,右缠缠,结果系
了个死结,解都解不开。
我气得直跺脚,嘴里嘟囔着:“这可恶的绳子,看我
怎么收拾你!”
妈妈在一旁看到我手忙脚乱的样子,忍不住笑了起来:“你这小笨蛋,系
个绳子都能把自己绕进去。
”说着,妈妈接过香包,三两下就系好了一个漂亮
的蝴蝶结。
我佩服得五体投地,连连称赞妈妈厉害。
挂好香包,我闻了闻,一股淡淡的草药香扑鼻而来。
据说这香包里装的都
是能驱邪防虫的草药,能保佑我们平安健康。
我小心翼翼地把香包捧在手心,
心里想着:有了这个香包的保护,那些蚊虫肯定不敢靠近我啦。
走在大街上,我发现好多人都挂着香包,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我和小伙伴们聚在一起,互相欣赏着彼此的香包,还比谁的香包更漂亮。
端午节挂香包,不仅是一种习俗,更是一种美好的祝福。
我喜欢这个充满欢乐和温馨的节日,也喜欢这带着浓浓草药香的香包。
这个端午节,因为有了香包的陪伴,变得更加有趣啦!。
端午节佩香囊作文
端午节佩香囊作文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叫龙舟节或端阳节。
在这一天,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等活动,还会佩戴香囊。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佩戴的端午节香囊。
首先,我要介绍一下香囊的材料。
我的香囊用的是红色的绸布制作而成,上面还有精美的刺绣。
里面填充了多种香料,如当归、艾叶、草果等。
这样的香料不仅能够散发出清香,还能够起到驱邪避瘟的作用。
佩戴香囊是中国古老的传统习俗,相传能够保佑人们平安吉祥。
当我把香囊系在身上时,我感到一种神秘的力量在我身上流动。
这种力量让我感到自己受到了神灵的庇佑,让我觉得自己能够迎接任何挑战。
香囊虽小,但是它背后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在佩戴香囊的同时,我也在传承和弘扬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我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更好地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让香囊这种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物品得到更多的传承和发扬。
戴香包过端午作文
戴香包过端午作文“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端午这个传统节日,就像一场民俗文化的盛大狂欢。
而在端午众多有趣的习俗里,我最爱的就是戴香包了。
每到端午前夕,奶奶就像个神奇的魔法师,开始制作香包。
她那些花花绿绿的布料啊,就像是被施了魔法的宝贝。
奶奶坐在那把老藤椅上,戴着老花镜,穿针引线的动作娴熟得不得了。
她先把布料剪成各种可爱的形状,有小粽子模样的,圆滚滚的超级萌;还有像小老虎的,虎头虎脑的,仿佛下一秒就能活过来。
我就像个小跟屁虫似的,围着奶奶转。
看着那些普普通通的棉花,在奶奶的巧手下,变成了香包的“内芯”。
然后奶奶会从她那个神秘的小盒子里,拿出各种香料。
那些香料的味道混合在一起,那叫一个奇妙,有艾草的清香,还有些叫不出名字的香料的淡雅香气。
奶奶把香料小心翼翼地放进棉花中间,就像把珍贵的宝藏藏起来一样。
接下来就是把做好“馅”的香包缝起来啦。
奶奶的针在布料间穿梭,那针线就像是听话的小虫子,不一会儿,一个漂亮的香包就诞生了。
我迫不及待地把香包拿过来,挂在脖子上。
感觉自己就像是被幸运光环笼罩着,那股香味就萦绕在鼻尖,仿佛把所有的不好的东西都给驱散了。
端午节那天,我戴着香包出门。
就像加入了一个香包展示大会。
小伙伴们都戴着各种各样的香包。
有的香包上还绣着精致的花纹,像古代的刺绣艺术品;有的则是用彩色的珠子做装饰,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
我们就互相比较着谁的香包更好看,更有香味。
“你看我的香包,是我奶奶做的小粽子形状的,里面的香料可香啦。
”我得意地向小伙伴炫耀着。
“哼,我的这个小老虎香包才厉害呢,它能吓跑所有的坏东西。
”小伙伴也不甘示弱。
我们戴着香包在巷子里跑来跑去,那一个个香包就像一个个跳跃的小音符。
而那股淡淡的香气呢,就像是端午节的特殊标记,弥漫在空气中。
这个时候啊,端午可不只是一个节日,它更像是一场关于香包的欢乐聚会,充满了欢笑、童真和浓浓的传统韵味。
戴香包过端午,这小小的香包,就像是一个承载着传统民俗文化的小口袋,把端午节的记忆、家人的爱还有那股古老而神秘的气息,都一股脑儿地装了进去,让这个节日变得更加有滋有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端午节戴香包作文
小时候,
端午的香包飘着幽香,
姥姥手中的针线又在忙。
长大了,
端午的香包是她的礼葬,
姥姥已不再我身旁。
而现在,
端午的香包是一串念想,
姥姥的爱在外婆桥上。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很期待过端午节。
诱人的粽子让人垂涎三尺,长长的米粒煮得泛黄,里面包了豆沙或枣子的陷。
米有些透明,也露出些泛红的颜色,四角倔强的翘着,可爱极了。
包粽子的叶子上沾满了水,也沁入一点米的香味。
一口在粽子上咬下去,满嘴便充满了米香,再咬一口,便会看到暗红色的馅儿。
馅儿甜甜的,有了米,这种甜也不腻了;米中融入了枣或豆沙的香甜,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我常常是吃得满嘴“小胡子”,妈妈见了笑我是只“大脸猫”。
我却不介意,嘿嘿一笑,用舌头舔舔米粒,用手把嘴一抹就去找外婆了。
外婆会笑着看着我,慢慢挪动步子于床前,从枕边的针线筐中取出几个香囊。
那时外婆还只有我一个孙辈的孩子,分外疼惜,所以每年都会有五六个外婆做的香包。
这些香包各式各样,在我记忆中,似乎没有重样儿的。
外婆那时手还很巧,会做很多种图样。
有小鹿、老虎、蛇、壁虎的;也有太阳、月亮、星星的;还有些花花草草的和心型
的。
他无论做什么,就像什么,虽说没达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但
绝不比路边买的那些差。
虽然我并不怎么喜欢香包的那种味道,但那无疑是我那时的饰品。
于是,我国的满身都是德,犹如天花乱坠。
效益看着我,笑我臭美。
我才不管她说什么,依然“孤芳自赏”,跑去妈妈面前玩了。
现在物是人非,我穿过了金色的童年,慢慢长大了,表弟已经七岁,外婆也去世很久了。
我们家端午节的习俗只剩下了“吃粽子”。
没有外婆香包的保佑,我依然平安的成长着,一天又一天。
但有时心
里却十分空洞,越临近端午,越是如此。
怀念我亲爱的饰物――外婆充满爱意的香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