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谈让李世民天下的是谁 李渊被逼退位的经过
历史趣谈唐太宗李世民为什么要篡改历史抹黑父兄
![历史趣谈唐太宗李世民为什么要篡改历史抹黑父兄](https://img.taocdn.com/s3/m/0ae6e9d1da38376baf1faea6.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唐太宗李世民为什么要篡改历史抹黑父兄导语:唐太宗李世民是唐王朝的第二任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他开创的“贞观之治”至今还被视作太平盛世的典范,而为人们所津津唐太宗李世民是唐王朝的第二任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他开创的“贞观之治”至今还被视作太平盛世的典范,而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但一般人不知道的是,就是这个伟大的唐太宗,却首开了中国历史上篡改历史的恶例,抹黑父兄功绩的同时,不惜涂脂抹粉,过分渲染自己开国伟业之君的伟光正形象,影响相当恶劣,可以说流弊所及,贻患无穷。
当然了,李世民这样做似乎也是迫不得已,因为他得到皇位的手段不太光明正大。
尽管每一个鼎盛王朝无不由白骨蘸着鲜血堆砌而成,但这些鲜血和白骨总是别人家的,而李世民却是通过发动“玄武门政变”,残杀自家兄弟,踏着他们的鲜血白骨,不光彩地登上帝王宝座。
为了把这段血腥历史自圆其说,说成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苦衷,李世民就开了中国历史上篡改历史的恶劣先例。
李世民首先抹黑的是自己的父亲。
说起来,唐高祖李渊算得上是历史上少有的倒霉开国皇帝。
其他的开国鼻祖往往都被自己的子孙描述得英明盖世、威震寰宇,然而李渊却是例外。
为了突出儿子的英明,老爹只好受点委屈了。
在儿子的万丈光芒之下,李渊留在历史中的身影,显然被平庸化了。
不但他出生时没有什么灵异的事情发生,而且连举旗造反的首功也被剥夺了。
据篡改后的正史记载,李渊谋反是被李世民逼的。
当时李世民与大臣刘文静先商量好起兵,然后告诉李渊,李渊闻之大惊,最后迫于形势,不得不勉强从之。
对于李渊举兵反隋是被李世民所迫的说法,不少后世史学家都提出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历史是谁打下了唐朝的天下?
![历史趣谈历史是谁打下了唐朝的天下?](https://img.taocdn.com/s3/m/01565e6802768e9951e73873.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历史是谁打下了唐朝的天下?
导语:每个国家朝代的替换都会出现一位英雄人物,今天要探索的是谁打下了唐朝的天下?民间以及历史书上都说,唐朝的天下是唐太宗李世民打下的,而
每个国家朝代的替换都会出现一位英雄人物,今天要探索的是谁打下了唐朝的天下?民间以及历史书上都说,唐朝的天下是唐太宗李世民打下的,而唐高祖李渊只不过是坐享其成罢了。
历史的真相果真如此吗?小编为大家解疑惑。
是谁打下了唐朝的天下?是李世民?答案是否定的。
唐朝的天下应该是唐高祖李渊打下的。
那唐高祖李渊是怎样一步步打下唐朝天下的?我们接着往下看:
李渊是唐朝开国皇帝,杰出的政治家和战略家。
李渊出身于北朝的关陇贵族,七岁袭封唐国公。
隋末天下大乱时,李渊乘势从太原起兵,攻占长安。
公元618年5月,李渊称帝,国号唐,定都长安,不久之后便统一了全国。
玄武门之变后,李渊退位成为太上皇。
李渊是唐朝开国创业的军事统帅,深谋多算、善于决断、既富远见、又善施行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纵观李渊的一生,他有着因势借力、先取关中、后图天下的兴兵起事思想、军政兼施、各个歼灭群雄、统一全国的战略指导思想、正确料敌、集智用长、先胜后战的作战指导思想、因势定制、严明赏罚、用人所长的建军思想。
李渊于武德七年(624年)颁布了唐的官僚制度,基本使用了隋的制度。
在农业方面他于武德七年(624年)颁布均田制;对税捐他也做了调节,减轻了受田农民的负担。
在法律上他废弃了隋炀帝的许多苛政,颁布了武德律。
李渊对唐朝的措施,为唐太宗“贞观之治”打下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玄武门之变后,李渊退位,为太上皇帝。
历史趣谈李渊为何控制不住玄武门之变?李渊怎么退位的
![历史趣谈李渊为何控制不住玄武门之变?李渊怎么退位的](https://img.taocdn.com/s3/m/bd7c30bcb0717fd5360cdca5.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李渊为何控制不住玄武门之变?李渊怎么退位的导语:唐朝建立后,李渊当上皇帝,成为唐高祖。
李渊的儿子李建成和李世民,二人都在摩拳擦掌为了皇位相互较量着。
最终,随着争斗愈演愈烈,玄武门唐朝建立后,李渊当上皇帝,成为唐高祖。
李渊的儿子李建成和李世民,二人都在摩拳擦掌为了皇位相互较量着。
最终,随着争斗愈演愈烈,玄武门之变发生了!玄武门之变,一场手足相残的惨剧,公元前626年由李世民发起,那场惊心动魄的惨剧隐藏在种种史料典籍的字里行间,阴冷刺骨。
当年,一个拥有着赫赫战功和众多勇将谋士的秦王李世民,足以让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如坐针毡。
随着双方斗争的愈演愈烈,李世民决定先下手为强。
武德九年6月4日(公元626年7月2日)清晨,李世民与早已买通的李建成心腹——玄武门禁军守将常何内外接应,自己则率领尉迟敬德等人埋伏于玄武门内。
这天一早,李建成、李元吉准备好一起去向父亲李渊狠告一状,期望削减李世民的势力。
不过,就在前一晚,李世民已通过安插在太子身旁的耳目,对他们的动向了如指掌。
当李建成、李元吉两人骑马行至玄武门附近时,隐隐感到气氛不对,拨马便回。
这时李世民跃马冲出,一箭射死了李建成。
李元吉还没来得及逃走,也被敬德杀死。
当东宫的太子党羽们领兵前来解围时,一切都太迟了,他们的首领已经暴毙,首级也被砍下。
此时,皇帝李渊正在玄武门附近的后宫海池内泛舟游乐,只见尉迟敬德来报:太子作乱,已被秦王诛杀。
大惊之下,李渊立即下令所有军国大事一律交给秦王李世民处理。
不久后,李世民被立为太子。
同年八月,李世民登上了皇帝宝座。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他是历史上第一个太上皇 因何要被迫让位?
![历史趣谈:他是历史上第一个太上皇 因何要被迫让位?](https://img.taocdn.com/s3/m/76b266d2a1c7aa00b52acbef.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他是历史上第一个太上皇因何要被迫让位?
导语:一手将隋炀帝逼成太上皇的李渊应该没想到,九年后(626年),他也被迫成为了太上皇。
大唐武德九年(626年)六月,玄武门事变爆发,李渊在此时
一手将隋炀帝逼成太上皇的李渊应该没想到,九年后(626年),他也被迫成为了太上皇。
大唐武德九年(626年)六月,玄武门事变爆发,李渊在此时已大权旁落于李世民手中,在诏书中也只能说“自今军国庶事”,无大小皆委太子处决,然后闻奏”。
仅仅两个月后,这一新的权力结构就在法统上得到了确认——李世民登基,李渊做了太上皇。
对于交班过程,《旧唐书》和《新唐书》压根就没有记载,只有《资治通鉴》语焉不详并且挺假地说了一句“制传位于太子;太子固辞,不许”,弄得好像真的似的。
不过,我们基本上可以从政治逻辑上确认,李世民应该是通过暗示或近臣带话,甚至某种暗含威胁的政治交换完成这项太上皇计划的,在保持了父皇的体面和自己的孝道同时,也得偿所愿。
但是,很难说李渊在这其中就是毫无作用的,这位实力尚存的大唐开国皇帝好歹有大唐重臣裴寂和萧瑀等人的支持,还有李氏宗室和关陇贵族的老班底们,这其中很难说“宁无一个是男儿”,李渊的退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顺应时势和洞察时务的——既然没有胜算,何必逆流而动;再说,李渊在玄武门之变中已经没有了建成和元吉两个儿子,又何必冒着失去第三个儿子或者自己的危险去进行一场前途晦暗的宫斗乃至天下大乱呢?
唐太宗即位没多久,便开始对李渊在位时的大政方针进行“拨乱反正”。
李渊颇重李氏宗室,在位时曾大肆封王,甚至一直封到高祖父那一代的远亲,以至于出现了“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的局面,李世
生活常识分享。
李渊是怎么死的
![李渊是怎么死的](https://img.taocdn.com/s3/m/3a9a2140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eb.png)
李渊是怎么死的李渊是唐朝开国皇帝,他以其卓越的才干和智慧统一了整个中国,并建立了唐朝的基石。
然而,李渊的生命之光在他拥有无限权力的同时,也逐渐消逝。
那么,关于李渊是如何结束自己辉煌的一生的这个问题,历史给出了一些解释和推测。
李渊生于公元566年,出身于一个贫困的家庭。
然而,他凭借着他的胆识、勇气和领导才能,最终于618年发动玄武门之变成功夺取政权,并建立起唐朝。
李渊成为唐朝的皇帝,被尊为“太祖”,开始了他辉煌而复杂的统治生涯。
李渊的统治始于繁荣和富裕的时期,他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来巩固他的政权。
他在政权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创新的举措,例如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和提倡民族融合等政策。
此外,李渊还加强了军队的建设,开展对外战争,迅速征服了当时的敌人,扩大了唐朝的疆域。
然而,李渊的统治并不是没有危机和挑战。
在他晚年的时候,他的子女之间出现了种种权力之争。
李渊的两个儿子,即李建成和李世民,逐渐崛起并成为影响唐朝政权的重要人物。
他们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对李渊的统治产生了严重的动摇。
在这种竞争中,李渊的选择和决策也逐渐失去了清晰性。
他的政策开始出现不一致和动荡,李渊的亲信和重要官员也纷纷离世。
这种内部动荡加上外部的压力,给李渊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据史书记载,李渊的死因被认为是一场突发的疾病。
尽管历史上记录的细节非常有限,但它表明李渊在位期间身体状况一直不佳。
他可能患有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或心脏病,并且由于压力和争斗引发的焦虑和忧虑可能进一步恶化了他的健康问题。
在李渊的晚年,他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和打击。
他的权力已经被削弱,他的亲信和亲朋好友也开始离世。
这些压力和困扰可能对他的精神和身体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因此,李渊最终以疾病的方式离开了这个世界。
然而,李渊的统治对于唐朝的发展和巩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他的努力和领导能力为唐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且使它成为中国历史上最繁荣和强大的朝代之一。
李渊逝世后,他的儿子李世民继承了皇位,并成为唐朝最富有成就的皇帝之一。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为什么还要逼李渊退位?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为什么还要逼李渊退位?](https://img.taocdn.com/s3/m/fe394940866fb84ae45c8da1.png)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为什么还要逼李渊退位?本文导读: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为了维持国家的稳定统治,也为了维持一个家族的绝对统治地位,人们发明了嫡长子继承制度,从而决定皇位的继承人选。
然而,这样的选择终究是过于草率的,容易使得一些无能之人坐上皇位,而有能力的人则被埋没。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有些有野心又有能力但是却不是嫡长子之人便开始有怨念了,并且做出了夺权篡位的举动,比如李世民便是其中之一。
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二儿子,是倡导李渊起兵之人,也是为唐朝建立立下了赫赫功劳的人。
而李世民的能力,远远在自己的哥哥李建成之上。
此时的李建成虽然成为了太子,但是他对于李世民是忌惮的,害怕此人夺了皇位,于是便联合李元吉排挤李世民。
可惜的是,李世民通过一场玄武门之变,先下手为强,将李建成和李元吉除去了。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皇子们争权夺利之事很多,而胜利者才会被载入史册。
因此,当李世民获得了胜利之后,他获得了朝廷的军政大权,并且还被立为了皇太子,皇位指日可待。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的是,李世民却做出了一个举动,逼迫李渊退位,并迎来了世人的唾骂。
那么,为何李世民会这么做呢?其实原因也很简单,主要有两个。
其一,这是李渊自己的意愿。
此时的李渊早已经失去了所有的权力,被架空了的他做这个皇帝也很没有意思,倒不如退位让贤,也可以过一个逍遥的晚年。
其二,迟则生变,太子可能再度易主。
李世民知道,自己的皇太子之位来位不正,而且朝廷之中还有不少李建成的支持者。
倘若李世民不逼迫李渊退位,他便没有办法名正言顺建立自己的朝廷,这样一来的话,这些敌对之人可能在元气恢复之后会对他下手。
倘若如此一来的话,皇位或许最终不一定会到了他的手中。
其三,手下将领们的逼迫。
我们都知道,玄武门之变发生的原因便是长孙无忌、尉迟恭等人的建议。
当然,很有可能这是李世民为了洗脱自己的罪名而想出的说辞。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些大臣还是希望李世民早日登基的,因为他们知道玄武门之变之后便没有了退路,倒不如彻底解决问题。
历史趣谈:李渊被李世民逼迫退位以后 晚年生活是否如意?
![历史趣谈:李渊被李世民逼迫退位以后 晚年生活是否如意?](https://img.taocdn.com/s3/m/2ed418ce240c844769eaeeca.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李渊被李世民逼迫退位以后晚年生活是否如意?
导语:大家都知道,唐太宗李世民是经过玄武门之变才逐渐掌握大权的,当时唐高祖李渊正在宫内,听说事变之后,大为恼火,但是又没有办法,于是就问...
大家都知道,唐太宗李世民是经过玄武门之变才逐渐掌握大权的,当时唐高祖李渊正在宫内,听说事变之后,大为恼火,但是又没有办法,于是就问手下的谋臣,他的大臣就对他说,李世民功德无量,履历战功,况且他手下文武将众多,应该把他列为太子,最后李渊采纳了大臣的意见,封李世民为太子。
李渊那会重病缠身,李世民非常聪明,派他手下的大将,去李渊那里讲述事情的经过,其实那时候李渊就已经大权旁落,被软禁了起来,李世民就一直用李渊的名义发号施令,逐渐统筹大局,培养自己的势力,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房玄龄,他是李世民一手提拔的,没过多久李渊病情加重,就宣布传位于李世民,李世民接过大权,开启了一段传奇,李渊被称为太上皇,没过几年,太上皇李渊就搬出了皇宫,住进了当年赏赐给李世民的府邸,李渊搬出皇宫之后,李世民才真正意义上的放心执政,太上皇李渊的一些小儿子也一起住了进去,据史书记载,唐太宗每天早晚派人向李渊送来美食,有一次李渊的小儿子也就是李世民的弟弟碰见了,没有下跪谢礼,有人就问为什么不下跪,这个孩子就说,他们是我二哥的婢女,我为什么要下跪呢!对待太上皇李渊,李世民肯定不算孝顺。
有些大臣看不下去了,随后大臣向李渊提出建议,建议要修整太上皇的宫殿,现在太上皇居住的宫殿规格上太小,有失皇家的高贵,再者宫殿处于城外,外国使者来看到后影响不好,建议外围修建阁楼宫殿,再者还可以彰显李世民的孝心,当时李世民正在宫里会见外国使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唐高祖禅位 唐高宗李渊是怎么当上当上太上皇的
![历史趣谈唐高祖禅位 唐高宗李渊是怎么当上当上太上皇的](https://img.taocdn.com/s3/m/210e85e0700abb68a982fb2c.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唐高祖禅位唐高宗李渊是怎么当上当上太上皇的导语:唐高祖禅位: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了哥哥李建成,逼迫父亲李渊退位。
从此,李世民当上了皇帝,而李渊也当期了太上皇。
可是,太上皇,唐高祖禅位: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了哥哥李建成,逼迫父亲李渊退位。
从此,李世民当上了皇帝,而李渊也当期了太上皇。
可是,太上皇,也是皇上,这个时期的李渊,手中还有什么权利?李世民当上了皇帝之后,是否担心身为太上皇的父亲李渊,会不会重新称帝?为此,李世民又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李渊的日子,是否又从此开始受到局限,他是选择了安逸度日,还是重新再来?太上皇是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为他的父亲庄襄王追尊的称号,所谓太上就是无上,也就是比皇帝还要尊贵的意思。
历史上有不到20岁就做了太上皇的,像北魏献文帝;也有85岁做太上皇的,像清朝的乾隆皇帝。
李渊退位时已经61岁,他做太上皇既不是高龄者,也不是年轻者。
做太上皇倒也无妨,如果不把南宋的高宗看为开国者,以开国之君又做了太上皇的,历史上李渊是第一人,也是惟一的一位。
李渊自然也是大唐的第一任太上皇,在他的后世子孙中,做太上皇者还有不少。
这似乎也是唐朝皇帝不同于历史上其他王朝皇帝的一大特点。
李渊是在贞观九年(635)五月70岁(《新唐书·高祖纪》记载为“七十一”)的时候死去的。
从他退位到死,李渊又度过了9年的太上皇生涯。
与历史上的太上皇的境遇不同,他做太上皇的9年当中,不仅个人生活平安无事,而且大唐王朝在他的继承者手里也迅速发展、蒸蒸日上。
应该说,李渊做太上皇,尽管有不得已的因素,不是主动的行动,但是他能够在面临突发事变时认清形势,能够审时度势、因势利导,避免了在中央中枢政治当中引起更大的政治危机,即使他的后继者没有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唐高祖李渊为何禅位给二子李世民?
![历史趣谈唐高祖李渊为何禅位给二子李世民?](https://img.taocdn.com/s3/m/8a1d3f68f46527d3250ce00a.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唐高祖李渊为何禅位给二子李世民?导语:晋阳起兵是李世民的谋略,李渊曾答应他事成之后立他为太子,但李渊建立唐朝后,立李建成为太子。
天下平定后,李世民功名日盛,李建成随即联晋阳起兵是李世民的谋略,李渊曾答应他事成之后立他为太子,但李渊建立唐朝后,立李建成为太子。
天下平定后,李世民功名日盛,李建成随即联合李元吉,排挤李世民。
李渊的优柔寡断,也使朝中政令相互冲突,加速了诸子的兵戎相见。
武德九年(626年),突厥侵犯唐朝边境,李建成向李渊建议,由李元吉做统帅出征突厥。
在太子的东宫中担任率更丞(主管计时的官员)职位的王晊,已被秦王李世民收买,成为李世民在东宫的眼线,他悄悄告诉李世民“李建成想借此控制秦王的兵马,并准备在昆明池设伏兵杀秦王。
”于是李世民决定先发制人。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626年7月2日),李世民在帝都长安城宫城玄武门附近射杀皇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史称“玄武门之变”。
事后,李世民杀李建成、李元吉诸子,并将他们从宗籍中除名。
李渊让出军政大权给予秦王李世民,三天后(六月初七癸亥日,626年7月5日),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李渊下诏说“自今以后军国事务,无论大小悉数委任太子处决,然后奏闻皇帝。
”武德九年(626年)7月14日,高祖将亲笔诏书赐给裴寂等人说“朕应当加上太上皇的尊号。
”表达了自己要退位和内禅的想法。
武德九年(626年)7月27日,撤销了太子李世民兼任的天策上将府邸,为李世民登基做准备。
武德九年(626年)9月3日,高祖颁布制书,将皇帝位传给太子李世民,自为太上皇,仍居于大内皇宫正殿——太极殿。
李世民坚决推辞,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唐高祖李渊戎马一生为何饱受史官贬低?
![历史趣谈:唐高祖李渊戎马一生为何饱受史官贬低?](https://img.taocdn.com/s3/m/7eb208dfd5bbfd0a79567394.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唐高祖李渊戎马一生为何饱受史官贬低?
导语:史书中最受贬低的皇帝竟是他?此人就是大唐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为何贬低这位戎马一生的开国皇帝呢?原因是李渊目睹手足相残,最后黯然退位
史书中最受贬低的皇帝竟是他?此人就是大唐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为何贬低这位戎马一生的开国皇帝呢?原因是李渊目睹手足相残,最后黯然退位。
堂堂一位开国皇帝,却落得一个中国史书中最受贬低的君主的地位。
其实,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上,大大小小的皇帝多达三百多位,其中不乏昏君、明君、庸君、暴君。
但还有一些君主,他们一直被后世所所忽略,一被受到贬低,如唐高祖李渊。
一般而言,开国君主都是具有雄才大略的英雄人物,如一提到宋朝,人们就会想到赵匡胤,提到明朝就会想起朱元璋,但是提到唐朝,人们恐怕很难联想到李渊也是雄才大略之辈。
无论你是看过小说演义,还是读过新旧唐书,印象中好像唐朝的建立,跟李渊关系不大。
从太原起兵,到进军长安,从平定天下,到最后一统全国,李渊似乎更像是一个配角,他碌碌无能之辈,而且暮气沉沉,胸无大志,连起兵都是被“美人计”陷害的。
相反李渊17岁的次子李世民则是天资聪颖,一位优秀的军事统帅。
历史事实真是如此么?中国史书中最受贬低的君主真的是李渊吗?
恐怕未必如此,别忘了那句话,历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关于李渊建国事迹的记载,都是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授意史官撰写的。
而根据唐初大臣温大雅的记载,正是李渊本人一手策划了太原起兵,而且是谋划已久,另外李世民在进军长安中的功劳甚至不如李建成,其实李渊才是一位勇敢、刚烈、足智多谋的战略家。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揭秘玄武门 李渊力促李世民逼自己下台的内幕
![历史趣谈揭秘玄武门 李渊力促李世民逼自己下台的内幕](https://img.taocdn.com/s3/m/cbf7315fa8956bec0975e329.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揭秘玄武门李渊力促李世民逼自己下台的内幕
导语:1389年前,即公元626年7月2日(唐高祖武德九年农历六月四日),秦王李世民在太极宫玄武门发动武装政变,射杀太子李建成,击毙齐王李元吉
1389年前,即公元626年7月2日(唐高祖武德九年农历六月四日),秦王李世民在太极宫玄武门发动武装政变,射杀太子李建成,击毙齐王李元吉,不久后逼迫父皇李渊拱手让位,登上皇帝宝座,是为唐太宗。
这次政变史称“玄武门之变”。
这次政变的经过,史书诸如《两唐书》、《资治通鉴》中的记载都受到了皇权的左右,因此十分隐晦,这也给后世留下了一个千古的谜团。
李世民究竟是凭着怎样的资本,敢跟他的哥哥李建成叫板,去抢那个皇太子的位子的?他又为什么能够抢到手?
在人们的想象中,阴谋家是干不出好事来的,然而,李世民在擦干血迹、登上皇位之后,却为什么能够开创一个令后世王朝永远都无法企及的盛世?他究竟是凭着什么法宝来开创这个盛世的?据考证,他统治的时代,经济实力跟“开元盛世”比较,还有较大差距,但他为何会被四方尊为“天可汗”?他的唐帝国为何能赢得那么广泛的国际声誉,以致招致万国来朝?揭秘玄武门之变,一切要从头说起。
李世民于公元598年出生在今天的陕西武功县。
作为唐国公,李渊不仅在长安拥有豪华的府第,在长安以北的武功,还建有别馆,窦氏就是在这座别馆里生下李世民的。
据传,李世民四岁时,有个算命先生说他是太阳的化身,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
李渊就是根据这个说法给他的次子取名为“世民”的。
尽管这种传说不可尽信,但至少有一点可以判断:当李渊在取下“世民”这个名字时,他并没有想到,日后他的这个儿子真的就干出了一番“济世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他先称西秦霸王而后称帝 让李世民蒙羞
![历史趣谈:他先称西秦霸王而后称帝 让李世民蒙羞](https://img.taocdn.com/s3/m/48338094cc22bcd126ff0cf1.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他先称西秦霸王而后称帝让李世民蒙羞
导语:霸这个字,在古汉语中有多种解释,其中一个意思涉及政治。
霸字中含月字,但这个月不是满月,而是偏月或半月,引申为统治一方,而非全域。
霸这个字,在古汉语中有多种解释,其中一个意思涉及政治。
霸字中含月字,但这个月不是满月,而是偏月或半月,引申为统治一方,而非全域。
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虽然厉害,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但他们只是代行周天子职权的一方诸侯,成不了天子,故曰霸。
西楚霸王项羽,虽然打下了天下,但他眼界太低,小富即安,没有称帝的想法和行动,只想做一个统领群雄的代理班长,最终把自己定性为霸王。
隋唐之际,又有一个能人横空出世,此人名叫薛举。
薛举没有背景,没有根基,靠一个偶然机会脱颖而出,地盘不大,但野心不小,先是称霸王,而后称帝,这份勇气和魄力,足以让死了九百多年的项羽逊色不少。
薛举祖籍汾阴(今山西万荣),其父薛汪迁居陇右,并在金城(今甘肃兰州)定居做生意。
山西汉子的勇猛和西北民风的彪悍,把薛举塑造成了一个“容貌瑰伟,凶悍善射,骁武绝伦”的厉害人物。
隋朝大业年间,薛举做了一个小官,金城府校尉。
校尉虽然是一个低级武官,但让薛举结识了很多英雄豪杰。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民不聊生。
大业十三年(617年)四月,陇西盗贼蜂起,治安混乱,金城令郝瑗招募了数千人,由薛举率众剿灭盗贼。
在授甲仪式上,薛举起了邪念,伺机劫持了郝瑗,囚禁了金城众官吏。
随即,薛举开仓放粮,笼络民心,得到了当地百姓的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史上被逼退位的太上皇是谁?退位后生活咋样?
![历史趣谈史上被逼退位的太上皇是谁?退位后生活咋样?](https://img.taocdn.com/s3/m/e06bb172b84ae45c3b358c9c.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史上被逼退位的太上皇是谁?退位后生活咋样?
导语:太上皇,又称太上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给予退位皇帝或当朝皇帝在世父亲的头衔,通常给予的对象是在世但已禅位的皇帝。
“太上皇”之称,并不...
太上皇,又称太上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给予退位皇帝或当朝皇帝在世父亲的头衔,通常给予的对象是在世但已禅位的皇帝。
“太上皇”之称,并不是最高权力的象征,而是皇帝授给其父亲或退位皇帝的极端尊贵的称号。
唐代学者颜师古曾解释道:“太上,极尊之称也。
皇,君也。
天子之父。
故曰皇;不预治国,故不言帝也。
”但纵观漫长的历史,亦不尽然。
在帝制时代,虽然“皇帝”前后递嬗,纷沓而至数百人之多,但真正做“太上皇”的却寥寥数人而已。
最早获得“太上皇”尊号的是汉高祖刘邦的父亲刘太公。
刘邦以泗水亭长起家,在秦末农民起义的浪潮中成长壮大,又与楚霸王项羽逐鹿五年,终于登上皇帝的宝座。
叔孙通为他制定朝仪礼乐,更使他踌躇满志,乐不可支,然身处极尊无以礼其父,乃下诏尊父为“太上皇”。
这位刘太公从布衣而至极尊,只不过是刘邦为了光宗耀祖、粉饰门面而已。
延至唐代,由于最高统治集团内部半争错综复杂,太上皇的数量也居历代之首。
首先是唐高祖李渊。
武德九年(公元624年),“玄武门之变”发生,秦王李世民杀太子建成及齐王元吉。
不久,李渊禅位于李世民,自称太上皇。
他这个行动是不得已之举,否则是不甘受这个虚名的。
公元710年,睿宗李旦即位,改元景云,朝政则由其妹太平公主和太子李隆基把持。
次年睿宗禅位,因太平公主劝谏,援借“舜禅位于禹
生活常识分享。
玄武门之变历史真相
![玄武门之变历史真相](https://img.taocdn.com/s3/m/0aa4496c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90.png)
玄武门之变历史真相发布时间:18-04-0722:22一、正史的记载李渊开国至于一统海内,都是秦王李世民的功劳,而李建成沉湎酒色,本无大功,不过是凭着嫡长子的身份才得以正位东宫。
因此,李渊曾经多次表示要改立李世民为太子,只是李世民坚决推辞,此事才暂时作罢。
齐王李元吉与太子李建成一样,并无功勋,性格残暴而又野心勃勃,故二人都不受李渊待见。
李建成担忧李世民会谋夺自己的太子之位,于是以将来立元吉为皇太弟为条件,与之结盟,共同对抗李世民。
李渊年老昏庸,晚年又为女色所惑。
建成、元吉于是勾结李渊宠妃,逐渐获得了其父的好感;而李世民刚正不阿,不肯讨好李渊的宠妃,因此遭到她们的忌恨,也逐渐与李渊有了嫌隙。
建成、元吉二人于是趁机中伤李世民,挑拨世民与李渊之间的关系。
李渊于是日渐疏远世民,并在二人的怂恿下削弱秦王府势力,将世民的一干亲信都调出秦王府。
之后,二人借突厥入寇之机,说服李渊以元吉代替世民出征。
二人打算借机削夺秦王府精兵猛将,彻底剪除世民羽翼,并密谋趁世民为元吉出征践行时,以伏兵杀之,而后逼迫李渊交出政权。
李世民当机立断决定先下手为强,在玄武门布置伏兵。
当李建成、李元吉等人来到玄武门时,突然城门紧闭,李世民的人马冲了出来……在混乱厮杀之中,李世民一箭射中李建成,擒贼先擒王。
于是李世民顺利铲除皇帝之路上的拦路虎成功登基即位。
二、对正史的质疑这是我们从历史书和电视剧中获取的玄武门之变事件经过。
玄武门之变在唐朝历史上可谓影响深远,它开创了唐朝皇位继承人以武装政变夺权的先例。
然而由于胜利者李世民的篡改,使史书中对此事的记载多语焉不详,疑点重重。
然而历史真的是这样吗?并不是!甚至玄武门事件的发生地点也不在玄武门,而是在临湖殿,李渊住的地方。
三、玄武门之变经过推断发生在临湖殿是最合理的。
你想,李世民要扳倒李建成,并不是说杀掉李建成就完事儿了。
最大的障碍还在于老父亲李渊。
如果仅仅杀掉李建成,李渊没有被控制起来,那么李世民将成为谋反。
历史趣谈血腥的玄武门之变的真相到底是怎么样的?
![历史趣谈血腥的玄武门之变的真相到底是怎么样的?](https://img.taocdn.com/s3/m/6a60bd502b160b4e767fcf58.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血腥的玄武门之变的真相到底是怎么样的?导语:秦王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一代明君,他在位期间,国力昌盛,百姓安居乐业。
然而后世很多人对李世民的皇位非常感兴趣,他的皇位确实得来不易。
...秦王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一代明君,他在位期间,国力昌盛,百姓安居乐业。
然而后世很多人对李世民的皇位非常感兴趣,他的皇位确实得来不易。
根据历史上记载,李世民真正继位是玄武门之变胜利之后。
那么李世民到底与玄武门之变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李世民像李世民的父亲名叫李渊,是一个贪图享乐,爱好酒色之人。
李渊在位期间对朝中政治事务漠不关心,听信谗言错杀良臣。
对于儿子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兄弟之间的矛盾未能及时化解,成了李世民争夺太子之位的导火索。
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为了争夺皇位展开了一系列的斗争。
玄武门之变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
当时边境来犯,太子李建成向李渊推荐李元吉为元帅,他想借机除掉秦王李世民。
没想到李世民知道了这个事情,他没有办法只好先发制人,诬告太子与李元吉在玄武门起兵造反。
没等皇帝李渊下旨处制,李世民在玄武门设兵将太子李建成杀害。
随后李世民命令手下进宫告知皇上,当时旁边的大臣见状十分害怕。
宫中军队也都受制于秦王李世民,李渊看到如此情形知道大事已去。
玄武门之变李渊无耐之下,写下了招书,全国上下军队都听令于秦王李世民,并立李世民为太子。
李世民虽然在情急之下被迫发动政变,但是他对父亲李渊,只要李渊在世一天都孝顺伺候于他。
玄武门之变后李渊手上几乎没有了皇权,最后愿意早些退位。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玄武门之变,也就是李世民继承皇位的经历。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隋唐秘史 唐高祖到底更倾向于谁做继承人?
![历史趣谈:隋唐秘史 唐高祖到底更倾向于谁做继承人?](https://img.taocdn.com/s3/m/3d8cb0cb3186bceb19e8bb63.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隋唐秘史唐高祖到底更倾向于谁做继承人?导语:玄武门政变结束之后,天下归属一目了然。
李渊被迫让位做上了太上皇,李世民成为大唐第二位皇帝。
但是,政变的结束是以李建成李元吉被斩杀,...玄武门政变结束之后,天下归属一目了然。
李渊被迫让位做上了太上皇,李世民成为大唐第二位皇帝。
但是,政变的结束是以李建成李元吉被斩杀,子嗣十余人惨遭杀害为代价的。
对于李渊来说,看到子孙被杀该作何感想呢?他当初,更希望谁来继承皇位呢?史料记载,李渊曾三次许诺李世民当太子。
但是,后来又都反悔了。
无论此事真假,在李渊心里,他认为李世民能力更强的。
其实,李世民能力更强,这是有目共睹的。
但是有一点,李建成是嫡长子,李渊的性格又趋于保守。
所以,在李渊还是唐王的时候,就立李建成为世子。
天下初定之后,李建成顺其自然成了太子。
对于李世民来讲,他实力雄厚,并且为大唐的建半壁江山都是李世民打下来的。
毫无疑问,他是不会满足只是做一个秦王的。
而对于李建成来说,看到兄弟的实力如此之大,肯定也会非常担心的。
对于李渊来说,他不是一个昏君,对于两兄弟之间的较量,他肯定是心知肚明。
那么,在李渊心里他更倾向于谁做为继承人呢?我认为是李建成。
第一,李建成是嫡长子,嫡长子继承制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李渊不会不考虑。
第二,李建成虽然能力不如李世民,但也不是平庸之辈,更何况太子监国期间,各方面都很顺利,把政权交给李世民他也会比较放心。
第三,窦皇后临死之前,曾经对李渊说,要立嫡长子,窦皇后的话对李渊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第四,李建成贿赂后宫,得到后宫的支持。
生活常识分享。
李世民为什么敢逼李渊下台?
![李世民为什么敢逼李渊下台?](https://img.taocdn.com/s3/m/3735497f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58.png)
李世民为什么敢逼李渊下台?再不下手,死的就会是李世民!而被迫退位的李渊不仅心态好,而且还身体好,以60岁的高龄,给李世民陆续生了30几个弟弟妹妹,最小的儿子还修建了滕王阁。
李渊是大唐的开国皇帝,在位仅仅九年,就被迫当了太上皇,但是心甘情愿和被迫退休是有差别的,这也注定了李渊的晚年不会一帆风顺。
01以唐代隋李渊,出生于公元566年,是唐朝的开国皇帝。
其妻子窦氏是北周神武郡公窦毅之女,自幼才貌出众,谦逊有礼,引得青年才俊纷纷上门求亲。
为了给女儿选一位好夫婿,窦毅设下擂台,比武招亲。
未及弱冠的李渊因骑射精湛,入了窦毅的眼,于是将女儿许配于他,两人喜结连理。
李渊七岁的时候,父亲因病去世,母亲也是常年卧病在床,李渊小小年纪便撑起了家里的重担。
与窦氏结婚后,李渊的人生才终于有了一丝温暖。
婚后,窦氏先后为李渊生下四儿一女,寥落孤寂的门庭再次兴旺起来。
妻子温顺可人,儿女活泼健康,这大概是李渊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了。
公元617年,李渊出任晋阳留守。
此时,窦氏已经病逝四年了,年仅十六岁的三子李元霸也因病早逝,而长子李建成与四子李元吉还在隋帝国控制下的河东老家。
至亲的亡故让此时的李渊更加珍视骨肉亲情,所以,李世民提出举兵叛隋的建议时,李渊断然拒绝了。
一方面,他不想再失去任何一个亲人;另一方面,他觉得时机还未成熟。
晋阳是北部边陲,是防御北方突厥的军事重镇,若是想要西进长安就必须消除来自北方的威胁。
但是,李渊既不想与匈奴开战,腹背受敌,也不想向匈奴称臣,背负乱臣贼子的骂名。
这一年,李渊已经52岁了,他站在晋阳的城门上,看着眼前兵荒马乱、盗匪横行、易子而食的人间炼狱,他的心中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此时的隋王朝已是风雨飘摇,濒临崩溃。
天下各路英豪早已不奉隋朝正朔,纷纷拥兵割据,称帝称王。
最终,蛰伏多年的李渊在李世民的再三劝说下,终于带兵走出了太原,并一举攻占了京师长安。
公元618年5月,李渊在太极殿登基为帝,建立大唐,改元武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让李世民天下的是谁李渊被逼退位的经过
导语:让李世民天下的是谁,其实让李世民天下的就是他的父亲唐高祖李渊,那么对于这段历史大家又了解多少呢?大家是否知道当初的李渊是被李世民逼
让李世民天下的是谁,其实让李世民天下的就是他的父亲唐高祖李渊,那么对于这段历史大家又了解多少呢?大家是否知道当初的李渊是被李世民逼迫才让位的哦。
下面就让小编来先介绍下这段历史,不清楚的可以进来看看。
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发生于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
当时的秦王李世民在长安城宫城北门玄武门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
随后,李渊诏立世民为皇太子,下令军国庶事无论大小悉听皇太子处置。
不久之后李世民即位,年号贞观。
起因
617年,李渊在李世民支持下在太原起兵反隋并很快占领长安。
618年,隋炀帝被杀之后,李渊建立唐朝,并立世子李建成为太子。
据说太原起兵是李世民的谋略,李渊曾答应他事成之后立他为太子。
但天下平定后,李世民功名日盛,李渊却犹豫不决。
李建成随即联合李元吉,排挤李世民。
李渊的优柔寡断,也使朝中政令相互冲突,加速了诸子的兵戎相见。
结果
玄武门之变发生于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
617年,李渊在李世民支持下在太原起兵反隋并很快占领长安。
618年,隋炀帝被杀之后,李渊建立唐朝,并立世子李建成为太子。
据说太原起兵是李世民的谋略,李渊曾答应他事成之后立他为太子。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