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家质子重离子医院今在沪开业,第一年只收治300人,并非所有癌症都能治
质子重离子治疗的历史与里程碑事件

质子重离子治疗的历史与里程碑事件质子重离子治疗(Proton and Heavy Ion Therapy)是一种现代放射治疗技术,利用高能量质子或重离子束精确瞄准肿瘤细胞,以最小化对周围正常组织的伤害。
自从20世纪中叶开始引入临床应用以来,质子重离子治疗经历了许多关键里程碑事件。
本文将回顾质子重离子治疗的历史,并重点介绍其中一些具有重大意义的里程碑事件。
1. 质子发现与临床应用尝试质子重离子治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科学家首次发现了质子的存在和其在肿瘤治疗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随后,在20世纪60年代,质子治疗实验室开始在美国和苏联等国家建立起来,并进行了一系列初步的临床研究,以评估质子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美国哈佛大学团队的突破20世纪7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的一支团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成功地进行了世界上第一例使用质子治疗肿瘤的临床试验。
这次试验为质子重离子治疗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激发了全球范围内对这一技术的广泛关注。
3. 重离子治疗的突破除了质子治疗,重离子治疗也是放射治疗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
1989年,世界上第一台重离子放疗设备在日本神户的国立放射研究中心建成并开始运行。
与质子治疗相比,重离子治疗具有更高的能量和更好的治疗效果,因此成为了肿瘤治疗中的重要选择。
该技术的引入标志着质子重离子治疗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4. 欧洲及全球质子重离子治疗中心的兴起随着对质子重离子治疗技术的认可和认识的深入,欧洲各国纷纷建立了自己的质子重离子治疗中心。
2008年,德国海德堡的国际质子治疗中心开业,成为欧洲第一家并列入国际质子治疗网络的机构之一。
此后,世界各地相继建立了许多质子重离子治疗中心,这些中心在肿瘤治疗领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5. 我国质子重离子治疗的发展中国在质子重离子治疗领域也取得了长足进展。
2015年,上海质子与重离子治疗中心成为我国第一家运营的质子重离子治疗中心,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质子重离子治疗的时代。
上海质子重离子

上海质子重离子
上海质子重离子,又称上海重离子治疗,是一种新型的放射治疗方法,它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后的副作用,而且更具有针对性,可以有效地杀死肿瘤细胞。
上海质子重离子治疗技术是建立在放射治疗的基础上,利用高能量的质子或重离子束,使肿瘤细胞受到强大的照射,杀死肿瘤细胞,从而有效地控制肿瘤生长。
上海质子重离子技术比传统的外照射放射治疗技术具有很多优势,包括准确放射定位,小治疗范围,快速照射,更低的放射剂量,更少的辐射对周围正常组织的影响等等。
它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肿瘤生长,而且可以有效地减少放射治疗后的副作用。
上海质子重离子技术的应用可以说是一种革命性的进步,它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而且可以有效地减少放射治疗后的副作用,减少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时所产生的不适感。
上海质子重离子技术的使用也非常广泛,它可以用于治疗头颈部、胸部、腹部、腔腹壁肿瘤,也可用于复杂的多发肿瘤的治疗,在肿瘤的放射治疗中,它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
上海质子重离子技术的应用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和患者的认可,这是一种放射治疗方法,它不仅可以减少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后的副作用,而且可以有效地杀死肿瘤细胞,更具有针对性,更有效地控制肿瘤生长。
首家质子重离子医院将开业 中国进入立体定向爆破肿瘤时代

首家质子重离子医院将开业中国进入立体定向爆破肿瘤时代医生在调试治疗仪器。
东方网5月7日消息:据《青年报》报道,运用质子或重离子射线治疗肿瘤,是当今国际公认的最尖端的放射治疗技术。
目前,国际上仅德国、日本和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拥有质子重离子放疗临床技术。
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下,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瞻远瞩、科学决策、坚定不移支持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项目建设,经过十余年努力,终于在日前全面建成了国内首家、全球少数同时拥有质子和重离子两种治疗技术的医疗机构——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质子重离子中心。
从获悉新技术到临床治疗花了十年质子和重离子技术是国际公认最先进、最尖端、最复杂的放疗技术,长期以来,只有德国、日本、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开展。
从获悉质子重离子技术,到引进设备、建成医院、开展临床试验治疗,上海十年磨一剑。
2003年7月,上海正式启动了项目前期调研,除了是引进质子还是重离子的技术路径分歧,还有投资成本高、运营成本高、治疗容量有限、回报周期长等客观困难。
2009年2月,上海召开专家咨询论证会,邀请高能物理方面的中科院院士、加速器和临床放疗专家充分讨论,与会专家就选择引进质子重离子系统设备达成一致意见。
2013年,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正式成立;年底项目基建完工,总建筑面积达5.25万平方米,满足了建筑沉降、微震动、电压稳定性和工艺冷却水等严格要求。
2014年上半年,为期两年半的设备安装调试工作全部完成,攻克系列技术难题,在引进吸收的基础上注重创新,例如将呼吸门控技术结合笔型扫描技术运用于肝癌、肺癌等胸肺部、腹部肿瘤放疗,能有效克服人体呼吸移动给治疗定位带来的不利影响。
我国首家质子重离子医院通过国家审批投入正式运营,也意味着我国正式进入立体定向爆破肿瘤时代。
2014年6月14日,经历了两年半时间的系统设备安装调试后,一位71岁的前列腺癌患者成为接受质子重离子临床试验的第一位病患。
质子重离子技术,全球公认的顶级“治癌利器”,就在上海这家医院

质子重离子技术,全球公认的顶级“治癌利器”,就在上海这家医院质子重离子技术,是全球公认的顶级“治癌利器”,目前世界上仅少数发达国家掌握并运用。
从一度遥不可及,到两年前落户申城,经历了10多年的攻坚克难,可谓“十年磨一剑”。
截至今年8月初,医院累计收治近850例患者,同时期重离子治疗患者数跃居全球同类机构首位。
1998年,上海就开始跟踪质子重离子治疗肿瘤技术。
2009年,历经9轮谈判,上海与德国西门子公司签订了总价13亿元的系统设备合同。
同年,上海市质子重离子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2015年5月8日,医院正式运营启动质子重离子临床应用。
质子重离子设备对防辐射、防震动、防沉降的要求都堪称苛刻,特别是上海处于软土层,犹如在“豆腐上插筷子”,难度之大显而易见。
为确保成功,整个设计施工坚持按照同类项目的国际建筑标准来进行。
目前,医院正在自主研发适合国内患者的质子重离子治疗辅助设备;还通过搭建技术研发平台,培养顶尖的粒子治疗领域人才,并制定肿瘤放疗技术操作的“中国标准”,在技术、标准、人才等方面全面领跑。
手术、放疗和化疗依旧是治疗肿瘤主要的“三件套”。
位于浦东国际医学园区的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内,患者只需平躺小憩,整个治疗过程耗时约20-30分钟,。
无形、无色的粒子束流以21万公里/秒的速度,精确击中肿瘤病灶,形成名为“布拉格峰”的“粒子尖刀”,强效杀灭肿瘤细胞。
质子重离子射线,对实心“鱼丸”类的实体肿瘤精准治疗效果显著;但对一些会随呼吸而动的肿瘤,如肺癌,却是个绕不开的技术难点。
团队大胆创新,将呼吸门控技术运用于放疗,并运用水体模型模拟胸、腹部动态波动反复验证。
此前,该项技术在国际上极少应用,上海的数例治疗均获成功。
刚满2岁的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提供多元化发展可能。
最新一定要看,上海质子重离子医院发布最新癌症治疗数据,效果好!汇编

一定要看,上海质子重离子医院发布最新癌症治疗数据,效果好!今日,位于上海国际医学园区(SIMZ)的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对外发布了正式开业以来半年患者的收治数据。
临床试验病例1年随访结果去年6月为质子重离子系统设备申请国家食药监局审批注册而开展了35例临床试验病例,截止目前已完成了治疗后1年的随访总结,有关报告已报国家和上海有关监管机构。
这35例病例涵盖头颈部(如脊索瘤、腺样囊性癌、软骨肉瘤)10例、胸部(如肺癌)4例、腹盆腔部(如肝癌、腹膜后肉瘤、前列腺癌)21例。
从患者1年后随访检查资料看,在安全性(毒副作用)评价方面,根据现国际通行的由美国放射肿瘤学会(RTOG)制定的后期放射损伤评价标准(EORTC),35例临床试验患者中原个别患者曾出现的2级放疗急性不良反应已全部消失,极个别病例现存在1级极轻微后期放射损伤,主要为肺轻度纤维化、尿隐血等。
在有效性评价方面,35例患者总体情况良好。
其中10例头颈部肿瘤患者全部稳定,症状消失;腹部1例肝癌患者和1例腹膜后肿瘤患者病灶完全消失,且未见其他不良情况;4例肺癌患者中3例其肿瘤部分退缩且病情稳定,另1例肺部肿瘤患者为结肠癌术后的双侧肺门转移灶,无法手术且化疗不耐受,在接受质子放疗后病灶曾明显缩小但现略增大,须进一步深化评估研判;另19例前列腺癌患者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指标(PSA)水平仍保持疗效评价为生化控制,未出现PSA异常,没有其他复发或转移的征象,1年无生化复发生存率为100%。
故接受质子重离子放疗的这35例临床试验患者,一年随访总体疗效评价较好。
正式运营半年收治近140例患者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自今年5月8日正式对外开业运营以来,截至目前,已收治了近140例患者,其中100多位患者已完成质子重离子治疗顺利出院。
围绕新一轮“两个确保”(确保临床治疗安全和质量,确保治疗一例、成功一例)和“三个严格”(严格选择适应症、严格筛选每一例病例、严格制定临床诊疗方案)的工作目标,医院专家团队认真、严谨、周密地推进患者符合适应症的筛选储备、放射治疗计划制定及治疗。
揭开质子重离子医院神秘面纱 - 文汇报

放射线轰击肿瘤细胞! 使肿瘤细胞失 去活性! 从而来杀死肿瘤的一种治疗 方法 * 但常规光子射线 ! 如 & 线 对 肿 瘤细胞的破坏较轻! 肿瘤细胞修复率 较高 * 除了这两件宝贝! 该院还配备国 际一流的光子放疗 '()*+)% ,- 及 +) 等各类肿瘤治疗% 诊断设备! 力求打 造国际一流的肿瘤诊治和研究中心 *
固定线束治疗室
医院共有 * 间质子重离 子 治 疗 室 其 中 " 间 *# 束 流治疗室 + 间水平束流治 疗室 可满足不同种类 位 置 深度的肿瘤定位及照射 要求
笔形扫描技术
该项技术是质子重 离子治疗的关键技术 通过电子计算机先将肿 瘤模拟分层 再控制射 线进行 逐 点 逐 层 扫 描 以此来提高射线照射的 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轻微副作用
质子或重离子射线在加速器中被加速 到 光 速 的 ,$- 约 为 !" 万 公 里 . 秒 时 引 出 射入人体 在到达肿瘤病灶前能量释 放不多 一旦到达病灶 则在瞬间释放大 量能量杀灭肿瘤细胞 随后能量迅速衰减 粒子射线在整个射程中 其能量变化过程 将 形 成 被 称 为 布 拉 格 峰 的 能 量 释 放 轨 迹 犹 如 立 体 定 向 爆 破 对 肿 瘤 细 胞 产 生强大的杀灭效应 同时又对周围正常组 织的损伤相对较小 从而达到杀灭肿瘤又 不产生明显放射毒副作用的目的
为何说质子重离子 都是 国家战略
本报首席记者 唐闻佳
目前! 肿瘤治疗有三大手段+ 外科手术% 化学治疗% 放射治疗! %#8 的 肿 瘤 患 者 接 受 过 其 中 一 种 或 多种* 但这三大常规方法都有缺 陷! 会对患者正常组织和脏器产生 损害* 相比之下! 质子重离子! 不 仅能显著杀灭肿瘤! 还最大限度减 少毒副作用! 因而被称 &杀癌利 器 $* 迄 今 全 球 约 有 !$ 万 人 接 受 过 质子重离子治疗! 集中在美国% 日 本% 德国* 相对全球人口! 这并非 大病历库! 源于一个原因+ 该尖端 技术研发成本高! 如果没有政府支 撑! 很难推进* 目前技术比较成熟 的日本% 美国% 德国! 走的均为 & 国家战略 $ 路径 * 在日本 ! !%%5 年 全 面 启 动 重 离 子医用加速器治疗中心! 这是世界 上第一个专用于肿瘤临床治疗的重 离子中心* 该项目由日本国立放射 研究所主导! 医学中心坐落于东京 近郊千叶* 这个耗资巨大的项目被 誉 为 日 本 提 出 &抵 抗 癌 症 $ 国 家 战 略十年后的成果. .. 日 本 在 !%46 年 提 出 &抵 抗 癌 症 $ 项 目 ! 彼 时 ! 癌症成为日本国民第一位死因! 政 府决定启动一系列科研抵御这一夺 走诸多劳动力的慢性病 * 此后! 大学和大型企业相继加 入千叶重离子医用加速器治疗中心 的研发队伍* 目前! 日本在千叶, 群马 , 九州都有重离子设备 * 过去 $# 年 ! 越来越多的发达国 家投入质子重离子技术应用与研发 ! 暗自较劲! 各国均由政府主导, 大 学 提 供 智 库 ! 发 起 抗 击 肿 瘤 的 &国 家战略 $* 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是 中国第一家, 全球第三家同时拥有 质子 , 重离子技术的医院 * 日本案例给许多国家提供发展质 子重离子技术的参考 ! 但 ! 它并非这 个尖端技术的最早实践者 ! 连日本人 都承认 &借鉴了美国经验$* !%6: 年 !$ 月 $5 日 ! 约 翰/劳 伦 斯 第 一 次 将 放 射 性 同 位 素 磷 .6$ 用 于 治 疗 一 位 $4 岁 的 慢 性 白 血 病 患者! 这是首次人类对肿瘤病人采 用放射疗法" 此后! 劳伦斯伯克利 实验室陆续开始放射疗法的研究! 在二战后 ! 把目光投向重离子 " 伯 克 利 国 家 实 验 室 从 $# 世 纪 7# 年代开始 ! 利用重 离 子 加 速 器 开 展 临 床 试 验 ! 但 在 治 疗 了 大 约 5## 个肿瘤患者后 ! 这 个 加 速 器 在 !%%6 年 $ 月宣告关闭" 起因是美国能源 部不愿再资助这个项目! 美国国家 癌症中心认为他们无法独自负担每 年高达 !"## 万 .!4## 万 美 元 的 加 速 器运行费用 " &太 奢 侈 $! 是 当 时 重 离 子 加 速器项目被攻击的缘由之一" 还有 一个理由是! 美国最先开始重离子 人体治疗! 结果发现了很多问题! 这让他们对这项技术产生了怀疑 " 所 谓 &一 朝 被 蛇 咬 ! 十 年 怕 井 绳 $! 重 离 子 计 划 在 美 国 就 此 暂 停 " 此后! 美国曾转到中子研究! 但也 失败了" 直到最近! 美国信誓旦旦 地宣布要重新启动重离子研究! 美 国国家癌症中心还为此提出大量科 研课题 ! 对全球科研院所公开招标 " 而 就 在 !%%6 年 美 国 决 定 实 质 性放弃这个潜力十足的技术后! !%%5 年 ! 日本决定 将 这 项 宏 大 的 技 术应用于杀灭恶性肿瘤细胞" 此 后! 德国也开始研究重离子! 如 今! 重离子技术主要就掌握在日 本 , 德国手里 " 当年! 日本启动的那台重离子 加速器耗资 6 亿美元建设! 如果每 年 按 治 疗 大 约 !### 个 病 人 计 算 ! 每 年 还 需 投 入 "### 万 美 元 的 运 行 费" 当年! 这台设备占地相当于两 个足球场 ! 高峰 运 营 阶 段 需 要 $"## 万 瓦 特 的 电 量 ! 相 当 于 给 4### 户 家庭的供电量" 而这个庞然大物的 所有能量与开支都被用于向病人的 肿瘤发射不超过 ! 分钟的射线 " 在日本! 争论没有停歇过" 有 观点认为! 重离子医学加速器挤压 了其他有潜力的小项目" 但该项目 组织者依然坚持治疗" 日本国立放 射研究所佐藤索加博士认为! 如果 重离子治疗被证明成功! 自然会鼓 励研发机构与企业开发更便宜的加 速器 ! 让它广泛推广 " &只要真的有效! 就值得投 入"$ 彼时! 这 一 观 点 占 据 主 流 " 目前! 如佐藤预言! 加速器全新的 群马设备已经比早期费用降低 !*6 " 目前! 美国科学家正急着如何 把重离子项目重新全面引入美国! 尤其在看到德国, 中国, 意大利等 后来者的建设步伐! 美国的相关科 研 人 员 倍 感 压 力 ! &我 们 必 须 要 追 赶世界同道了 "$ $#!# 年 ! 一 个 有 关 质 子 重 离 子 技术应用的全球峰会在美国加州召 开 ! 美 国 科 学 家 感 慨 ! &质 子 重 离 子技术终于回到家乡了 $"
上海质子重离子医院落成

上海质子重离子医院落成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年(卷),期】2015(039)003
【摘要】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于2003年开始筹建,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鼎力支持和国家各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之下,经十年磨砺,同时拥有质子、重离子两种技术的中国首家医疗机构终于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国际医学园区内落成。
它已成为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于一体的现代化、国际化肿瘤中心。
【总页数】1页(P234)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高精端专科医院的诞生
2.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建设管理难点与思考
3.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资产管理的探索和实践
4.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能耗管理实践与探索
5.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商业保险模式实践及思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高精端专科医院的诞生

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高精端专科医院的诞生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质子重离子中心,位于浦东新区周浦地区,占地面积150亩,总建筑面积约52542m2,设床位220张,是一所以质子重离子放疗技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的现代化、国际化医院,集医疗、科研、教学于一身。
2014年6月,随着首例临床试验的成功,这所医院正式步入临床阶段,成为中国第一家、全球第三家拥有质子重离子放疗技术的医疗机构。
因质子重离子技术的特殊性,医院在建设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建筑的辐射防护,还要满足设备的安装与调试要求,同时涉及与设计、施工、国外设备厂商等多方建设单位的沟通与协调。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施工结束后,一贯严谨认真的德国设备厂商负责人竟用“脱帽致敬”的方式对医院的工作表示肯定,认为项目进度和质量达到了他们的要求。
我们不禁好奇,他们是如何策划和施工的?如何进行工程管理的?那要先从规划说起——规划:8次考察调研、10次专家论证,设备引进国际招标2003年,在上海市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项目启动。
2005年4月,卫生部下发《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配置质子(重离子)放疗系统批复的通知》,2007年1月,上海市发改委批复医院项目正式立项,医院建立筹建办。
立项后,医院最先面临的是引进技术的问题:质子,重离子,还是质子+重离子?于是医院开始进行前期调研考察活动,历时11个月,进行8次国内外质子重离子设备考察调研,并经过近10次专家论证和专题研讨会后,于2007年12月11日最终确定项目引进的技术路线为:质子+重离子能量可调的同步加速器,并同步引进笔型扫描技术等相应配套的核心设备。
核心设备的确定,为医院前期策划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2008年6月,质子重离子系统设备开始国际招标,通过5个月共9轮的合同谈判后,2009年1月与德国设备厂商签订了质子重离子系统设备合同。
2009年11月,医院项目开工建设,2011年12月底基建工程竣工。
2012年1月,设备厂商开始质子重离子系统设备的安装调试,2014年6月医院开始临床试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首家质子重离子医院今在沪开业,第一年只收治300人,并非所有癌症都能治制图/邵竞制图/邵竞1晨报记者彭晓玲朱国荣穿过一段类似《星际穿越》里的“太空走廊”,走进一个宽大的暖黄色多边形“太空舱”内,中间放着一张“床”,往上面一躺,一股射线照来,身上的肿瘤就可以得到治疗,整个过程没有异样的感觉,对肿瘤周边的脏器损害也非常小。
这并非好莱坞大片中才有的镜头,而是真实的存在。
今天,拥有国际公认最先进放疗技术的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正式开业,这是国内首家、也是全球极少数同时拥有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设备的医疗机构。
被誉为“治癌利刃”的质子重离子技术在国内出现,对很多在抗癌路上苦苦挣扎的患者来说,又多了一个延续生命的机会。
引进“太空舱”十年磨一剑在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一个会议室的墙上,写着的“十年磨一剑”五个红色大字非常醒目。
回忆起为了引进“太空舱”的经历,一路走来的项目负责人、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副主任诸葛立荣由衷感叹道:“就像取经一样,我们终于取到了真经。
”早在1998年,上海就开始关注国际上放射治疗肿瘤这一前沿技术。
2003年7月,正式启动项目前期调研。
当时,专家们除了在该引进质子技术,还是重离子技术的路径上有分歧,上海还面临要建成一家这样的医院,投资成本太高等客观困难。
“设备太贵,回报时间太长。
刚开始国企和民营企业来参与的积极性很大,但最后都走了。
”诸葛立荣摇着头说。
不过,这并没有阻挡上海在尖端肿瘤技术上探索的决心。
在前后召开了近30次专家论证会,实地考察了7个国家的17个质子、重离子中心和科研机构,形成长达10万字的调研论证报告后,2009年2月,在召开的一次专家咨询论证会上,所有与会专家最终达成一致意见。
随后,上海市政府决定引进质子重离子技术。
2008年,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进行全球招标,引进了一套德国西门子公司的设备,又经过前后6个月的谈判,最终落实好设备引入的各种事宜。
建医院地面沉降要求超严2009年,医院进入施工阶段。
由于质子重离子技术非常精准复杂,对建筑施工的要求也非常高,破土动工后,难题一个又一个摆在面前,“很多建筑要求都是国内以前没有的,当时有专家看了后说,这些要求根本做不到”。
其中一个难点是,怎样才能达到质子重离子设备需具备的辐射安全保护要求。
由于设备运行时有射线射出,为了确保安全,防止辐射外泄,德国提出的建筑沉降要求是,一年10米地基沉降范围不能超过0.025毫米,而地处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地下基础恰恰又是软土层,施工难度极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退休的老专家都请来参与施工讨论,最后决定在地下第九层打下桩。
”诸葛立荣介绍,医院开工时,打下去的地桩深度是68米,一共打了729根桩。
这些打下去的地桩,经过第三方建筑设计公司连续几年观测后,均达到了要求,德国专家也非常佩服。
医院基础建设完成后,德国西门子公司又历时两年半,才完成整套系统的安装。
2014年,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迎来国家食药监总局的审批。
在经过前后长达8个月的检测后,确定设备能进入临床应用后,2015年3月,国家食药监总结颁发出国内首张质子重离子系统设备进口注册证。
“一路走来遇到了太多太多困难,但是最后我们都做到了。
”说起10年来,上海率先在国内进行质子重离子技术应用的坎坷探索和不懈努力,诸葛立荣多次发出这样的感概。
[澄清3误区]误区1是治癌神器?真相:仅是局部治疗手段“医生,我的病情很严重,到处治疗都没有效果,你一定要帮帮我。
”日前,一名肺癌晚期患者得知质子重离子技术后,专程带上厚厚一叠病历材料来到质子重离子医院。
门诊专家检查后发现,他的癌细胞已经全身严重转移,只能遗憾地说,这种情况下,其实并不适合采用质子重离子治疗。
但是,这名患者并不甘心,依然执着地坚持:“你在我每个转移的癌细胞上都照射一下,肯定能治好的。
”类似的一幕,在质子重离子医院门诊室经常出现。
“很多患者会在电话里咨询,得到不能治疗的信息后也不愿意放弃,他们会专门到医院再找医生,有人甚至不远千里从四川等地赶来。
”门诊部的苗医生说,在他遇到的病人中,大部分患者来咨询时癌细胞已出现多发转移,有些患者只有40-50岁,上有老下有小,“非常可惜的是很多已经不符合治疗指征了。
他们一走,对家庭将是毁灭性的打击,我很痛心,但也很无奈”。
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临床技术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蒋国梁也说,肿瘤治疗是世界性难题,主要有外科治疗、放射治疗和内科治疗三大手段。
尽管质子重离子技术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先进的放疗技术,“但它仅是一个局部肿瘤的治疗手段,很多中晚期的肿瘤还要联合化疗、外科系统治疗”。
蒋国梁强调,质子重离子只是一个治癌利器,但肯定不是神器,对它绝不能神化,以为对所有情况的肿瘤都有效果,否则就会给患者造成误导。
误区2可不做外科手术?真相:治癌应多线作战“有些老人,心脏内就装了5个支架,这种情况下再进行外科手术,风险确实很大。
”蒋国梁说,根据临床试验和国际经验,重离子质子对很多肿瘤患者,尤其是老年肿瘤患者,还有心肺等功能不够好的患者,提供了一个疗效好、副作用小的治疗选择机会。
另外,外科手术会带来一定的创伤,一些不适合做手术,或者拒绝做手术的患者也可以选择质子重离子技术放疗。
那么,是不是有了质子重离子技术,就意味着今后肿瘤患者都可以不用做外科手术了?对此,蒋国梁强调,很多肿瘤有几种治疗方法、或者需要多种方法联合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仔细分析并告知病人每种方式的疗效与副作用。
作为影像诊断医生,门诊部的苗医生也告诉记者,肿瘤治疗是多线作战,不管是手术还是放疗、化疗,都有各自擅长的领域,“而质子重离子技术在其中,就是增加一种新的有力武器。
”苗医生认为,综合各种医疗检验手段、比如CT、磁共振、超声、血液检查、胃肠镜等技术,通过优化组合,早期发现肿瘤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通过早期检查、及时发现肿瘤,运用质子重离子技术或其他肿瘤治疗技术、可以最小的代价、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例如,美国多个大规模专业研究均表明,对于高危人群,定期的低剂量肺部CT检查明显优于普通胸片,可以发现早期肺癌并提高患者生存率。
误区3所有肿瘤都能治?真相:目前较成熟的仅7种2014年6月至9月,质子重离子医院对35例患者进行了临床试验,这些肿瘤治疗的临床试验疗效都不错,之后,更多肿瘤患者找到医院,希望得到救治。
然而,从新加坡应邀来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工作的放疗专家、常务副院长陆嘉德教授表示:“质子重离子技术不是所有的肿瘤种类都能治疗。
”陆嘉德说,2014年临床试验治疗的7种恶性肿瘤分为,头颈部(颅底脊索瘤、鼻腔腺样囊性癌、颅底软骨肉瘤)、胸部(原发性肺癌和转移性肺癌)、腹盆腔部(原发性肝癌、腹膜后软组织肉瘤、前列腺癌),这几种治疗技术在国外已经比较成熟。
医院正式开业后,治疗种类可能还会谨慎增加到14个到15个。
“但是,一定是国外已经治疗过的、技术比较成熟的病种,尤其是与这7种肿瘤比较类似的、或者接近的病种,才会纳入治疗范围,如和颅底脊索肿瘤比较接近的颅底软骨肿瘤。
”陆嘉德介绍,有些罕见的肿瘤,国外也没有研发过或用质子重离子技术治疗得比较少,我院会比较谨慎地开展治疗;另外还有一些肿瘤发病率很高,但也没有用质子重离子治疗过,仍需要研发,“但很难说清时间表。
首先看治疗的安全性,有限性。
总之,推进的过程是先从我们有经验的,再进入‘无人区’”。
蒋国梁强调,根据德国、日本、美国的经验,对胃肠道肿瘤,如肠癌、胃癌,用质子重离子技术治疗有一定的难度,目前首选还是外科手术治疗,白血病也不适合用质子重离子技术治疗。
[医疗普及6问] “手术室”里有什么?治疗床、“机器手”和治疗仪从漫长的康新公路拐进,穿过一个草坪,车在一个大门前停下。
四周环境优雅,很像是一个度假酒店。
这就是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它毗邻迪士尼,与上海国际医学中心相对,拥有四间名为“质子重离子”的治疗室。
“每一层墙体差不多有1米,里面还有8层厚钢板。
”在一名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穿过一段类似迷宫的走廊,据介绍,这样的走道设计,既可以隔离辐射、又可以自动感应人员进出。
曲曲折折走了几个弯道后,质子重离子治疗室映入眼帘。
房间是暖黄色,很宽敞,四周是多边形的墙,很像科幻片中常见的太空舱。
里面的摆设也很简单,中间是一张一人宽的治疗床,顶部则是一个巨大的可以收缩的“机器手”,床的头部还有一个iPad大小的白色盒子一样的治疗仪器。
“手术室”为何没医生?医生在一墙之隔的操控室在进行治疗时,“太空舱”里只有病人,不会出现医生和护士,这些看似简单的设备,各自拥有很大的功能:病人躺下后,“机器手”会上下舞动,像护士一样帮助患者把体位调整到最佳位置。
治疗床则会根据需要,进行前后、左右、上下自动调整。
而这一切,其实都是在与“太空舱”一墙之隔的操控室内完成的。
这里有多台电脑,还有治疗设备。
治疗时,物理师、主治医生等医疗团队的工作人员都会出现。
当机器启动,他们会找到扫描出来的肿瘤组织细胞,经过精准定位后,治疗床头的那个白色小盒子中,会向病人身上射出一道射线,这就是粒子束流,它会精确击中肿瘤靶区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在医院的地下,还有一个直径达21米的同步加速器,可以源源不断地产生质子和重离子束流,当加速到光速的70%后,一股束流就可以进入治疗室,并能治疗人体内30厘米深度的肿瘤。
而这,也是许多手术中器械无法操控作用到的深度。
质子重离子如何治疗?治疗方式要依据病人实际情况所谓质子,是指氢原子剥去电子后带有正电荷的粒子;重离子是碳、氖、硅等原子量较大的原子核或离子。
市质子重离子医院技术委员会主任蒋国梁介绍,在两种放射性治疗方式上,要看病人的实际情况,必要的时候还会两者相结合。
“当肿瘤长在远离关键脏器的位置时,会直接采用重离子治疗,如果靠近关键脏器尤其是靠近消化道,会考虑光子放疗联合重离子放疗,或质子联合重离子放疗。
比如胰腺癌中胰头部位的肿瘤和十二指肠是完全贴在一起的,如果全部用重离子治疗的话,对十二指肠的影响会较重,如果把两者结合起来会避免严重毒性和副作用。
”据悉,每个疗程中,患者平均需接受37次质子治疗,12次重离子治疗。
如何防“打偏”?引进“呼吸门控技术”在质子重离子的治疗过程中,全程均通过电脑和“机器手”完成。
为此,有患者和家属担心,如果病人躺在床上,因紧张导致呼吸紧促,而此时又恰好要进行肺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时,会不会出现癌细胞“打偏”,导致患者被误伤的情况?“对于运动肿瘤,特别是随着呼吸而运动的肿瘤,如肝癌、肺癌、胰腺癌等,在放射治疗中是会随着呼吸而运动的。
为此我们引进了控制呼吸的‘呼吸门控技术’,用这种技术之后,对肿瘤照射的准确度会提高,对正常组织的照射性损伤会减少。
”蒋国梁说。
在医院提供的一段视频上记者也看到,这些肿瘤患者在治疗前会先佩戴一个呼吸监测装置,可以监测到他们呼吸的频率,随后根据不同的频率再进行放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