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涵发展中的教师专业素养

合集下载

内涵发展中的教师专业素养概述

内涵发展中的教师专业素养概述

内涵开展中的教师专业素养概述引言近年来,教育界对于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内涵开展教育的背景下。

内涵开展教育强调学生全面开展,要求教师具备更高水平的专业素养,以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全面开展。

本文将就内涵开展中的教师专业素养进行概述,探讨其重要性、培养方法以及影响因素。

一、内涵开展教育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内涵开展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全面开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教师的专业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专业素养:1. 学科知识深度教师应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能够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核心,深入理解学科的内涵与开展趋势。

只有具备学科知识深度,教师才能在教学中有效引导学生。

2. 教学设计能力教师需要具备优秀的教学设计能力,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内涵开展教育的要求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案。

教学设计应当具备针对性、系统性、创新性等特点。

3. 师德修养内涵开展教育强调全面开展,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与道德素养。

教师作为学生的典范,应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为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模式。

二、内涵开展教育下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方法教师的专业素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实践。

在内涵开展教育的背景下,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法来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1. 终身学习教师应当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时刻保持学习的状态,不断提升自己的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可以通过参加培训班、学术研讨会等方式,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藏。

2. 观摩他人的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观摩他人的教学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可以选择优秀的教师进行教学观摩,学习他们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将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

3. 反思与改良教师应当经常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与改良。

可以通过教学反思日志、同事评估等方式,了解自己的缺乏之处,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良。

三、影响内涵开展教育中教师专业素养的因素内涵开展教育中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不仅取决于教师个人努力,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内涵发展中的教师专业素养概述

内涵发展中的教师专业素养概述
的一个单位。学校开设分科课程从不同领 域、不同方面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成长元 素。
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同质课叠加的结果 还是异质课组合的结果?全面发展应该建 立在学校全部学习生活基础上,而不是某 一门学科或一节课上。具体的一门学科或 一节课只是全部学习活动的一部分,不应 该也不可能都是周全的。
“三位一体”是新课程的培养目标, 但 不能简单等同于每门学科或每节课的具体 教学目标。
好的课堂教学应该是:
教师的教
学生的学
贴近
因学定教——原创教案
因学施教——原创教学
1、根据学生学的过程设计教的过程。 2、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活用教案,体现
出教学活动的生成性。
“上实”是指课必须上出实际效果。 实施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不是简 单的形式改革,要关注实际效果:
1、学生主动学习的程度 2、学生有效学习的程度
对教师来说,大多数课教学目标还是
以“知识与技能”为主,这些是短周期目 标,在教学结束时可以检查其达成度;而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是长周期目标,需要由量的积累到质的变 化,所以要在课堂里伴随教学内容体现与 关注,但实现一定是一段时间体验、积累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的培养与 知识、技能的学习是不一样的。
在职教师专业发展分成三个阶段:
初级
规范化
中级
个性化
高级
核心化
新教师
合格教师 骨干教师 学科带头人
胜任教学 原创教学 发展教学
(一级) (副高) (正高)
感受职业
接受职业
享受职业
关注教法
关注教材
关注学科
学会操作
学会创作
学会研究
现在的情况是,不是所有的教师都 愿意从第一阶段走到第二阶段,能走到 第三阶段的教师更少。

师德与教师专业发展素养

师德与教师专业发展素养

师德与教师专业发展素养教师作为一个社会中非常重要的群体,其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代表,体现了教师的教育理念、职业准则和职业道德底线,而教师专业发展素养则是教师不断提升自身教育水平和专业能力的关键。

本文将重点探讨师德与教师专业发展素养的内涵、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教师的师德道德与专业发展素养。

一、师德与教师专业发展素养的内涵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行为规范的核心和灵魂。

作为教师,应始终保持教育事业的公正性、公平性和正义性,有愈高的道德品质和职业道德修养,才能更好地履行教育使命。

师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尊重学生与家长: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和权利,不歧视任何学生。

并与家长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关系,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2. 诚信教学:教师应本着真实可靠的态度进行教学,做到言行一致。

绝不以虚假、夸大事实等方式误导学生。

3. 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教师应当秉持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负起责任。

同时,教师应该具备奉献精神,乐于分享知识与经验,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与帮助。

4. 公平公正:教师应当以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因性别、种族、成绩水平等因素歧视或偏袒某些学生。

而教师专业发展素养则是指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教学能力、专业素养等方面。

教师专业发展素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学科知识的掌握: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学科知识,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提升自己的学科素养。

2. 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创新:教师应当关注教育教学的最新理论和方法,积极探索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并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教学。

3. 教育研究与专业发展:教师应当关注教育领域的研究动态,积极参与教育研究和专业学习,为自己的专业发展积累更多的经验和知识。

4. 学生需求的关注:教师应当时刻关注学生的需求和特点,通过了解学生,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思路,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时代教师素养的内涵与外延

新时代教师素养的内涵与外延

新时代教师素养的内涵与外延要深入探讨新时代教师素养的内涵与外延,我们必须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

新时代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和职责发生了显著变化,教师素养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知识传授,更加注重于全方位的个人和专业发展。

首先,新时代教师素养的核心内涵在于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

教育现代化要求教师不仅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还需要掌握多样化的教学技能和策略。

这包括创新的教学方法、有效的课堂管理技巧,以及因材施教的能力。

此外,教师还需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便于与学生、家长和同事进行有效的互动和合作。

在教师素养的外延方面,新时代要求教师在知识结构之外,增强对教育政策、教育技术和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了解。

教师应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教育环境,运用现代科技工具优化教学过程。

例如,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成为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教师需要具备操作这些技术的能力,并能够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道德素养和职业操守同样是新时代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不仅需要传授知识,更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诚信、公正、尊重和责任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新时代的教师还应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和教育公益活动,以实现教育的社会价值。

个人发展也是新时代教师素养的重要外延。

教师需要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和专业成长,通过参加各类培训、研讨会和进修课程,不断提升自身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

此外,教师还需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以应对工作中的挑战和压力。

总体而言,新时代教师素养涵盖了知识、技能、道德、心理和个人发展等多个方面。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引导者和支持者。

面对新时代的教育挑战,教师需不断适应和更新自己的素养,以实现教育目标和提升教学质量。

教师专业素质的内涵与培养路径

教师专业素质的内涵与培养路径

教师专业素质的内涵与培养路径教师专业素质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领域所需具备的知识、能力、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素养。

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育事业的质量和发展,因此,培养和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成为现阶段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从知识、能力、态度和价值观四个方面,探讨教师专业素质的内涵和培养路径。

一、知识教师专业素质的知识层面体现着教师所需要具备的专业背景和学科知识。

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包括学科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最新研究成果等。

此外,教师还应了解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以便在实际教学中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

为了提升教师的知识水平,首先需要加强教师的学科研究和学习,通过参加学术会议、阅读专业书籍和期刊等方式,不断更新和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同时,教师也应该积极参与各类教育培训和专业交流活动,与同行分享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二、能力教师专业素质的能力层面包括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首先,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设计和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其次,教师还应具备组织管理能力,能够有效地组织和管理教学活动,合理分配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此外,教师还应具备创新能力,能够不断思考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寻找新的教学方法和途径,提高教学效果。

为了培养和提升教师的能力,教育部门可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提供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和内容,帮助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水平。

三、态度教师专业素质的态度层面主要包括敬业精神、责任感和关爱学生等。

教师应该具备敬业精神,对教育事业充满热爱和追求,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

同时,教师还应具备责任感,承担起为学生负责、为社会负责的使命,尽心尽力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此外,教师还应关爱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为了培养教师的正确态度,教育部门可以通过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和引导,提高教师的情感教育能力,使教师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能够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

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专业素养教师作为培养学生发展的重要角色,其专业素养在推动教育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专业素养不仅包括教育理论知识、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等基本要素,还涉及教师的道德修养、职业操守以及社会责任感等方面。

本文将从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涵、提升方法和重要性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涵教师专业素养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所表现出的一种能力和品质的总称。

首先,教师专业素养要包括教育理论知识的掌握。

教师应该熟悉教育科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了解学生的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进行教学活动。

其次,教师的学科知识也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能够准确理解教材内容并能够合理运用于教学实践中。

此外,教师的教学技能也是教师专业素养的体现。

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课堂组织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方法运用能力,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

二、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方法要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教师应该注重教育理论的学习。

通过参加教育理论研讨会、教育学研究会等活动,不断学习教育理论知识,提高理论素养。

其次,教师还应该加强学科知识的学习。

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学科知识的学习和研究,不断提高学科素养。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参加学科竞赛、学术交流等方式,提升学科水平和专业素养。

最后,教师还应该注重教学技能的提升。

通过参加教学培训班、观摩他人的优秀课堂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学技能和教学水平。

三、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性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发展的培养。

首先,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通过具备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良好的学科知识和优秀的教学技能,能够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其次,教师的专业素养还关系到学生的发展。

教师通过具备道德修养、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感等素质,能够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此外,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还能够提高教师的社会声誉和地位,增加教师职业发展的机会。

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与发展

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与发展

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与发展教师是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份子,他们肩负着培养学生的责任。

为了更好地履行这一角色,教师需要不断提高和发展自己的专业素养。

本文将从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涵、提升方式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阐述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与发展。

一、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涵教师专业素养,指的是教师在专业知识、教学技能、教育理念、教育心理以及专业道德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它是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础,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发展。

1.专业知识教师作为专业人士,必须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

他们需要通过不断学习,不断更新教材和教学方法,了解最新的学科发展动态。

只有掌握了学科的基本知识,教师才能够准确、全面地传授给学生。

2.教学技能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之一就是教学技能。

良好的教学技能,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更加高效和有效。

这包括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能力。

同时,教师还需要具备善于观察和分析的能力,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合适的教育手段进行教学。

3.教育理念和教育心理教师的专业素养还需要包括正确的教育理念和健康的教育心理。

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方法和教育效果的认识和理解。

教育心理是指教师对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及其应对方法的了解和掌握。

只有具备了正确的教育理念和健康的教育心理,教师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成长。

4.专业道德与职业操守教师是从事教育事业的专业人士,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这包括对学生负责、专业自律、爱岗敬业、尊重学生等方面的素养。

教师的专业道德和职业操守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方式提升教师专业素养需要教师们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这些方式包括学习、实践和交流等。

1.学习教师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这包括参加教育培训、研修班、读书笔记等方式。

通过学习,教师可以增长自己的知识储备,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理念。

2.实践实践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

通过实际的教学实践,教师可以不断积累经验,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反思和调整。

新时代的教师核心素养与专业发展

新时代的教师核心素养与专业发展

新时代的教师核心素养与专业发展一、引言新时代是我国发展的关键时期,教育现代化建设成为国家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其核心素养与专业发展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新时代教师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与专业发展的关系,为提升教师素质和促进教育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撑。

二、新时代教师核心素养的内涵1. 理念素养理念素养是教师核心素养的基础,主要包括教育理念、人文理念、科学理念等。

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对教育本质、目标、方法等的认识和理解;人文理念是指教师对人的尊重、关爱、引导等;科学理念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规律、教育科学方法等的掌握和运用。

2. 知识素养知识素养是教师核心素养的核心,包括学科专业知识、教育专业知识、跨学科知识等。

学科专业知识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教育专业知识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体现,跨学科知识有助于教师拓宽视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能力素养能力素养是教师核心素养的关键,包括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研究能力、教育管理能力等。

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基本能力,教育研究能力是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教育管理能力是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保障。

4. 道德素养道德素养是教师核心素养的灵魂,包括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

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行为准则,社会公德是教师为人处世的道德底线,家庭美德是教师传承家庭文化的基石。

5. 心理素养心理素养是教师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心理承受能力、心理调节能力、心理辅导能力等。

心理承受能力是教师面对压力、挫折的能力,心理调节能力是教师保持心理健康的能力,心理辅导能力是教师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

三、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路径1. 加强教师培训加强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师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培训机构要结合新时代教育改革与发展需求,优化培训内容,注重实践性、针对性、创新性,提高教师培训质量。

2. 完善教师评价体系建立完善的教师评价体系,关注教师核心素养的提升。

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涵和培养途径

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涵和培养途径

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涵和培养途径引言:教师是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角色,而专业素养是衡量教师能力的重要指标。

教师专业素养涵盖了知识储备、教学能力、师德修养等方面,它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优秀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涵和培养途径展开讨论。

一、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涵教师专业素养包含了多个方面,如以下几个重要要素:1. 知识储备教师应具备广博的学科知识储备,掌握教学所需的基本知识和专业知识,以便能够准确传授和解答学生的问题。

此外,教师还应不断更新知识,紧跟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

2. 教学能力教师应具备优秀的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能力、课堂组织能力、教学方法能力等。

教师应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和教学进度,并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 师德修养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应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

教师应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学校和教育行业的规章制度,保持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培养教师专业素养的途径要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下面列举几个重要途径:1. 高校教师教育高校的教师教育是培养教师专业素养的基础。

高校应根据教师培养的需求,设计开设教师相关的课程和专业,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理论水平,为未来教师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教师培训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

教师培训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局或其他机构进行,内容包括教学方法、教育理论研究等。

通过参加培训,教师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3. 自主学习教师应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乐于不断学习和进步。

教师可以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通过阅读书籍、参加讲座和研讨会等形式,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

4. 教学实践教学实践是培养教师专业素养的关键环节。

教师应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活动,如授课、教研等。

通过实际的教学实践,教师可以锻炼自己的教学技能和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效果。

专业的教师素养

专业的教师素养

专业的教师素养一个教师的教育和教学技能是其工作的基础,但专业的教师素养远远超出了这些方面的考量。

专业的教师素养体现了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精神追求与道德标准,它不仅关乎教师自身的职业发展,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本文将探讨专业的教师素养的内涵和其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一、专业的教师素养的内涵1.扎实的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专业的教师素养离不开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

教师需要具备宽广的学科知识储备,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于教育实践中。

同时,教师还应具备教学设计和组织实施的能力,能够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活动,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2.教育情怀与责任担当专业的教师素养还体现在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情怀和责任担当上。

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具有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他们应该抱着对学生的真诚关怀,时刻关注他们的学习和发展,并为他们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指导。

3.师德修养与职业道德专业的教师素养还包括师德修养和职业道德素养。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始终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待每一位学生。

同时,教师还应该具备保密能力,保护学生的隐私和权益。

4.自我反思与专业发展专业的教师素养还包括自我反思和专业发展的能力。

教师应该不断审视自己的行为和教育实践,及时发现问题并主动调整,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同时,教师还应积极参与教育研究和教学改革,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学策略。

二、专业的教师素养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1.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专业的教师素养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教师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能够设计和实施有效的教学活动,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以最大化。

教师的教育情怀和责任担当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他们的主动参与和积极学习。

2.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专业的教师素养能够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教师的师德修养和职业道德能够影响学生的品德养成,激励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教师专业发展素养包括哪些

教师专业发展素养包括哪些

教师专业发展素养包括哪些教师专业发展素养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所需的各种专业知识、职业态度和教育技能,是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及学生需求的不断变化,教师的专业发展素养愈发受到重视。

本文将介绍教师专业发展素养的主要内容,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有益的指导。

1. 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教师在专业发展中首先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丰富的教学能力。

学科知识是教师教学的基础,只有掌握了相关学科的知识,教师才能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准确把握知识点,使学生在学科学习中得到有效指导。

同时,教师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包括灵活利用教具、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合理安排学习任务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2. 教育理论与教育心理学知识教育理论和教育心理学知识对于教师专业发展至关重要。

教育理论研究教育本质和规律,帮助教师深入理解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育心理学知识涉及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学习方式与策略等,使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方案,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 教育法律法规与学生管理能力教育法律法规对于教师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教师需要熟悉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学校的内部管理规定,合法合规地进行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

同时,教师还需要具备学生管理能力,包括能够合理安排课堂秩序、了解学生行为规律、有效沟通和协调等。

良好的学生管理能力有利于维护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 综合素养与自我发展能力教师的综合素养包括多方面的素质,如道德品行、人际交往能力、创新思维等。

教师应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教师还需要与学生、家长和同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合作与共同发展;此外,创新思维能力也是教师专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应积极探索创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提供更多样化的学习体验。

5. 学习态度与反思能力教师应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的素养。

新时代教师专业素养与发展路径

新时代教师专业素养与发展路径

新时代教师专业素养与发展路径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师的专业素养与发展路径也在不断深化和拓展。

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的专业素养更需具备全新的内涵和外延,同时也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和要求。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新时代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涵和发展路径。

一、新时代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涵1.1 知识结构升级,跨学科素养在新时代,教师需要不断升级自己的知识结构,具备跨学科的素养。

只有不断学习和探索,才能在多元化的教学背景下更好地指导学生。

1.2 教育技术应用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技术已成为现代教学的重要手段。

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灵活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来支持教学。

1.3 人文素养和情感管理能力教师不仅需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还需要有高尚的人文素养和出色的情感管理能力。

唯有如此,才能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和启蒙者。

1.4 职业伦理和道德修养教育事业是一项神圣的事业,教师更需要具备严谨的职业伦理和高尚的道德修养。

只有以身作则,才能为学生成为榜样。

二、新时代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路径2.1 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引领者,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只有通过持续的学习,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2.2 积极参与专业发展教师要积极参与学科研究和教育实践,与时俱进,紧跟教育前沿,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教育要求。

2.3 强化团队合作教师需要善于团队合作,共同探讨问题,分享经验,促进专业成长。

只有通过团队合作,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2.4 注重反思与自我成长教师需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风格,勇于接受反馈和建议,实现自我成长。

只有不断反思,才能不断进步。

三、结语在新时代,教师的专业素养与发展路径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提升自身素养。

只有不断学习、勇于创新,才能成为真正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优秀教师。

希望广大教师能够牢记使命,不忘初心,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历史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历史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历史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历史发展引言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通过学习、实践和反思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的过程。

它不仅关乎教师个人的成长,也与教育事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本文将介绍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和历史发展,旨在加深对教师专业成长的理解和重要性认识。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1.1 知识与技能的熟练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之一是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教师应当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紧跟学科领域的最新发展和研究成果,并通过实践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技巧和方法。

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灵活运用的教学技能,教师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1.2 思想与思维的跟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还包括教师个体思想的成长和思维方式的转变。

教师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他们应当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思考如何提高学生成绩、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结合教育理论和研究成果,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方法。

1.3 个体与团队的合作教师专业发展还涉及教师个体与团队的合作。

教师应当积极参与学校和学科组织的活动,与同事合作,共同研究教育问题、探索教育解决方案,并通过相互交流和合作,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实现知识和经验的共享。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历史发展2.1 传统教师发展在传统教育体系中,教师专业发展较为迟缓。

教师主要依靠个人经验和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缺乏系统的培训和专业发展机会。

教师专业发展主要以实践经验积累为主,耗时较长。

2.2 应试教育背景下的教师发展20世纪以来,各国普遍推行应试教育,对教师专业发展带来新的挑战。

教师被要求熟悉教学大纲、应试技巧,并帮助学生取得好成绩。

这导致教师专业发展偏重知识的传授,较少关注教师的创新思维和教育方法的研究。

2.3 现代教师发展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和教育改革的推进,教师专业发展逐渐受到重视。

各国纷纷建立教师培训和发展体系,提供专业发展的机会和平台。

现代教师专业发展注重教师的创新能力和专业素养的提高,强调教师的自主学习和反思能力。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标准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标准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标准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在专业生涯中,通过专业训练、获得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取得专业地位的过程。

以下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和标准:
内涵:
1.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包括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教育理念和知识的更新、职业素养的提升等方面。

2. 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教师自身有意识地主动学习和反思,同时也需要外部环境和支持的提供和引导。

3. 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关注教师的个体差异和需求,针对不同教师的发展阶段和特点,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方法,实现个性化的专业发展。

4. 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注重实践应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通过不断探索、实践和反思,逐步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标准:
1. 专业知识:教师需要具备系统、全面、深入的专业知识,包括教育理论知识、学科知识、心理学知识等。

2. 教育能力:教师需要具备教育教学的基本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课堂组织与控制、评价与反馈等。

3. 职业素养: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行为等方面。

4. 综合素质:教师需要具备综合素质,包括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心理素质等。

5. 实践能力:教师需要具备实践能力,包括教育实践经验、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

6. 持续发展:教师需要具备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包括自我发展意识、学习能力、反思能力等。

总之,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实践和反思,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素质,以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求。

同时,教师专业发展也需要外部环境和支持的提供和引导,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提升教师工作总结的专业性与内涵

提升教师工作总结的专业性与内涵

提升教师工作总结的专业性与内涵教师是社会中一份重要的职业,他们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责任和使命。

为了提升教师工作总结的专业性与内涵,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努力。

一、提升教师的教育水平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和引导者,他们的教育水平对于提升工作总结的专业性至关重要。

教师们应该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

可以通过参加教师培训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交流教学心得来提升教育水平。

二、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提升工作总结的内涵的重要方面。

教师们应该具备深厚的学科知识,熟悉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并且能够合理地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

同时,教师们还应该具备较高的道德素质和职业操守,在教学中遵守教师的职业道德准则,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

三、加强对学生的关心和引导教师的工作总结不仅仅是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关心和引导。

教师应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并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差异化的教学。

同时,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引导他们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四、加强教师的自身修养教师的自身修养对于提升工作总结的专业性和内涵非常重要。

教师们应该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沟通能力,能够与学生、家长和同事们保持良好的互动。

同时,教师们还应该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能够处理好各种复杂的教育环境和问题。

五、加强教师的团队合作教师的工作总结不仅仅是个体工作,更是团队合作的结果。

教师们应该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进步。

可以通过组织教研活动和教学观摩来提高教学质量,共同探讨教学中的问题并寻找解决办法。

六、加强教师的评价和反思教师在工作总结中应该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评价和反思。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自己教学的效果,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同时,教师还应该接受同事和家长们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七、加强教师的学科研究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学科研究,提升工作总结的专业性。

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

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

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素养是保证教育质量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何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不仅需要关注教师的教学能力,还需要注重教师的自我提升和发展。

本文将从教师素养的内涵、培养教师专业素养的途径以及培养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师素养的内涵教师素养是指教师根据自身教育任务的需要,具备一定的道德品质、教育理论知识、教学技能和教育教学风格,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能力。

教师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道德品质:教师应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

教师要具备诚信、勤奋、坚持等品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2.教育理论知识: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了解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理论,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合理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3.教学技能: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教学技能,包括课堂管理、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技能。

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

4.教育教学风格:教师应具备积极、乐观、耐心的教育教学风格,关心学生的身心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二、培养教师专业素养的途径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以下是几个可以采取的途径:1.教育培训:教师可以参加学校或教育部门组织的教育培训课程,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这些培训课程可以包括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育心理学等内容,帮助教师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2.学术研究:教师可以积极参与学术研究,不断深化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

教师可以选择参加教育学相关的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与同行进行交流合作,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3.教学反思: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反思,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教学。

教师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合理有效,学生是否得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提高专业素养。

4.实践锻炼:教师可以积极参与实践教学,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经验。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学校要内涵发展,首先要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其主要要求有: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提升教育技能,重视教育科研,有教育理想,关注专业成长。

标签: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学校要内涵发展,首先教师必须要发展,不断提升专业素养。

我认为教师的专业素养主要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及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的能力等。

一名优秀的教师要具有高尚的师德、渊博的知识、精湛的教学能力,能灵活驾驭课堂;要不断学习,追求自己的专业发展。

为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注重实践研究,更新教育观念当一名教师容易,当好一名教师不容易。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学生,他们个体差异不一样。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环境的变化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运用,要求教师一定要面向每一个学生,关爱尊重学生,关注课堂教学,注重教学实践研究,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在每天紧张忙碌的工作之余,要静下心来反思每天的教学得与失,养成撰写教学随笔的习惯,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发展。

当下,大部分教师能够吃苦耐劳、勤奋刻苦、爱岗敬业,但在更新教育观念上做得不够。

不少教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使用着相同的教学手段,却很少关注学生和课程的深刻变化,有的在模仿着别人好的教学方法,有的完全在引用优秀教师、名师们的典型教学案例,却很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寻找适合自己和自己所教学生的教学策略。

教师的教学观念要改变,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重视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

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着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重视学生的感悟与体验,变教师讲为学生学,把课堂还给学生,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灵活地运用教学策略,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会学习、乐于学习,真正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的教学理念要与时俱进,要有强烈的敬业思想,不断学习,勇于探索,既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

教师素养的内涵及其提升路径分析

教师素养的内涵及其提升路径分析

教师素养的内涵及其提升路径分析教师素养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展现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包括教学理念、职业道德、学科知识、教学技能等多方面的内容。

提升教师素养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还可以有效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

下面将从教师素养的内涵和提升路径两个方面展开分析。

教师素养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应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能够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其次,教师的教育理念和职业道德。

教师应具备正确的教育理念,秉持教育为人的宗旨,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

同时,教师应恪守职业道德准则,廉洁自律,做到言行一致,为人师表。

再者,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反思能力。

教师应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注重课堂管理和学生的情感投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具备批判和反思的能力,能够客观认识自己的不足,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工作。

最后,教师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应不断学习新知识,开阔视野,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同时,教师还应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如何提升教师素养,可以从以下几个路径入手:首先,建立健全的教师培训体系。

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工作,组织开展各类教师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培训内容应紧密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需求,注重实效性和针对性。

其次,加强教师评估和考核机制。

学校应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估和考核机制,对教师的教学成果和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评估,激励教师积极进取,提高教学水平和素养。

再者,鼓励教师自主学习和研究。

学校应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研究条件,鼓励教师参加学术研讨会和课题研究,不断拓展知识领域,增强综合素质。

最后,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

学校应倡导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和交流,形成共同发展的良好氛围,促进教师之间的良性竞争和共同进步。

教师的学科素养与专业发展

教师的学科素养与专业发展

教师的学科素养与专业发展一、引言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其学科素养与专业发展对教育的质量和教育者的个人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教师的学科素养与专业发展的内涵,以及如何提升学科素养和推动专业发展的方法。

二、学科素养的内涵学科素养是指教师在某一学科领域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思维方式等综合能力。

教师的学科素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科知识:教师需要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包括各个学科的理论体系、概念框架和基本原理等,以便更好地传授给学生。

2. 学科思维:教师需要具备学科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

学科思维包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和创新能力等。

3. 学科方法:教师需要了解并掌握学科相应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学科知识和技能。

4. 学科综合能力:教师应具备跨学科综合能力,能够将各个学科知识进行整合和运用,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与发展。

三、专业发展的意义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水平。

专业发展有以下几个重要意义:1. 提高教学质量:专业发展能够帮助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2. 完善教师角色:专业发展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和社会变革的需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

3. 促进自身成长:专业发展能够帮助教师不断学习和成长,提升自己的职业竞争力和个人价值。

四、提升学科素养的方法1. 不断学习:教师要保持学习的态度,关注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理论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2. 参与学科团队:加入学科研究团队或学科交流平台,与同行交流学习,互相启发和促进。

3. 参与学科研究:参与学科研究项目或科研课题,深入学科研究,提升自己在学科领域的造诣。

4. 持续专业培训:参加各类学科培训和研讨会,了解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和教学实践经验。

五、推动专业发展的方法1. 反思与改进: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促进教育内涵发展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促进教育内涵发展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育内涵发展2008-06-06 09:10:38 作者:万芳华来源:互联网浏览次数:75 文字大小:【大】【中】【小】摘要:促进教育内涵发展,首先是教师要提升专业素养。

教师应该不断地学习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教育理论,还应该用哲学的思想方法武装自己,丰富自己的科学技术知识并提高人文素养;教师还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学科功底。

总之,教师应该不断学习,逐步从成长走向成功、成熟。

关键词:教育内涵发展教师专业素养教育走内涵发展之路,是当前国际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与潮流,是尊重教育发展的现实选择。

教育内涵要发展,首先教师要发展,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教师专业素养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主要包含高品质的师德素养、专业化的理论素质、专业化的学科能力和专业化的教学品质等等,具体表现为高素质的教师不仅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且是有思想、有道德、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不仅是学科的行家里手,而且是教育的专家学者。

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我认为教师要注重以下四个方面:一、要注重思想成长,要有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

思想的成长与发展并不只是哲学家、思想家们的专利。

深刻细致的剖析教师发展历程,尤其是现代社会赋予教师的职责与角色内涵后不难发现,思想认识的不断成长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教师思想成长的基本意蕴是,针对职业生活与教育现象应当有着一种持续不断地内在追问、深入思考与理性判断,这种追问、思考、判断可以不断地促使自己对专业角色、教育目的和教学过程的内在规律与发展趋势有更深地理解与认识。

有了思想方面不断成长的切身经历,教师可以逐渐获取一种宽阔博大的胸襟,高屋建瓴、从容不迫地思考把握教育的真正意义与使命;可以逐步形成一个沉着冷静的态度,机敏聪颖、沉稳老练地辨别躲避各种肤浅潮流的困惑与干扰;可以渐渐地养成一副见微知著的眼力,洞察秋毫、及时妥当地化解学生之间的各种矛盾与问题;可以逐渐地建构一种自我内省的习惯,见贤思齐、见恶远避地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品质;进而促使自己逐步抵达“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育境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课为单位的微观教学设计面临着 时空的有限性与各方面教育因素都要兼 顾的矛盾,因此可以扩大教学设计单位, 以单元或章节为单位进行中宏观教学设 计。称为整体设计,分步实施。 一个单元可以由:学案+整章自学 课、摸底测验课、重点难点精讲精练课、 关键部分实践体验课、练习课等组成。 每一节课都是单一功能的,但单元的整 体功能是综合的。
评价=价值指标+事实判断→价值判断 观课评课的操作从评课指标设计开始: 评课指标=要素+标准
要素是衡量评课指标内容有效性的 重要依据,即反映评课指标在内容的覆 盖上是否穷尽,不重不漏。 标准是衡量评课指标程度有效性的 重要依据,即反映评课指标在程度的把 握上是否准确、合理。
分析性观课评课有两个层次五种分析:
1、根据学生学的过程设计教的过程。 2、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活用教案,体现 出教学活动的生成性。
“上实”是指课必须上出实际效果。 实施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不是简 单的形式改革,要关注实际效果:
1、学生主动学习的程度 2、学生有效学习的程度 可以对课堂教学特征变量采用时间序 列观察、记录,再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进 行评价。
补救教学是针对性教学。针对第一次 教学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或没有学好的学生 开展的一种特殊教学。不能把补课当补药 随便用,滥用的结果不仅加重学生课业负 担,效果也是很差的。 关注教学质量还要关注教师第一次教 学的有效性。第一次教学是学生兴趣和注 意力最容易集中的时候。第一次教学不抓 紧,期望通过第二、第三次补救教学解决, 结果往往事倍功半。
“三维一体”是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但 不能简单等同于每门学科或每节课的具体 教学目标。 对教师来说,大多数课教学目标还是 以“知识与技能”为主,这些是短周期目 标,在教学结束时可以检查其达成度;而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是长周期目标,需要由量的积累到质的变 化的过程(滴水石穿),所以要在课堂里 伴随教学内容体现与关注,但实现一定是 一段时间体验、积累的结果。
实施新课程对教师来说,与老教材的 最大区别是角色转换,即“变讲课为教 学”。 A B
角色 任务 形式 目标 内容 方法 评价 教书者 讲课 教教材 双基 书本知识 传授式 测验考试 学生学习的引领者 设计并引领学生学习 用教材教 三位一体 书本知识+学生经验 活动式做中学 多元评价
“变讲课为教学”的不同课型中教师讲的 比重: 讲授--------------100% 讲、练------------80% 传授式教学 讲讲、练练-------60% 精讲多练----------50% 讲练式教学 试、讲、练-------40% 学、试、讲、练---30% 导学式教学
这是目前在实施新课改新教材中令 教师很难把握的问题。一节课能否照顾 到方方面面,评课标准是否必须是全面 的,要实事求是。
课程是学校提供给学生学习内容的全 部,由不同的学科组成,课只是学科教学
的一个单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同质课叠 加的结果还是异质课组合的结果? 学校开设分科课程从不同领域、不同 方面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成长元素。学生 的全面发展应该建立在学校全部学习生活 基础上,而不是某一门学科或一节课上。 具体的一门学科或一节课只是全部学习活 动的一部分,不应该也不可能都是周全的。
中小学教师的教学素养应该包括:
1、扎实的学科功底,(窄化、浅化) 2、丰富的教学经验,(带班、上课) 3、一定的理论素养,(自圆其说) 4、开阔的实践视野。(眼界决定境界) 具体包括:会备课、会上课、会设 计练习、会辅导学生、会考试评价等等。
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应当从备 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五个 环节着手,加强相互之间的呼应。 教师的上课能力主要反映在对 课的感受力与判断力。
有专业发展动机,什么都挡不住,总 是要发展进步的。没有动机,条件再好也 没有用。 专业发展能力是指对发展路径、要求 的知晓、熟悉程度,以及应该如何去争取。 1、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称—正高。2、 学科教研活动—教学成果奖。3、教师荣 誉称号—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 所以校本研修的责任:一、激活动机、 二、提升能力。
教师还要学会从更一般的角度判 断课的整体状态和教学境界,开展概 括性评课: 上对? 上好? 上全? 上活? 还是上实。
“上对”指教师能按照课标、教 材和教案,准确完成教学任务,没 有知识性、方法性(举例证明)、 和过程性错误。
这一点对新教师来说非常关键。要 “上对”课不仅需要教师有扎实的学科 知 识,而且要善于表达,能把想要讲的东 西讲清楚讲明白,学生能听懂、接受。
教学设计的核心思想就是有效架桥 2、学情分析 3、教学设计 1、备教材 此岸 有效架桥 彼岸 原有经验 辨别关系 解读课标 前概念 上下位概念 钻研教材 认知方式 追求完整 找准重点 认清学生 从错到对 定准目标 克服负迁移 找出教学中典型的“此岸”与“彼岸”的关系, 以及针对每种关系有效架桥的基本模式。
强化就是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提炼、 浓缩,用一种形象加关键词的方式呈现给 学生,让学生容易记、记得牢。 用多格连环图反映事件 用鱼刺图、条状连续图反应过程 用曲线图反映变化 用雷达图反映形式学习: 教学现象分析、教的水平分析——以个人 感觉为准。 有意义学习: 1、教学技术分析——以个人感觉为准。 2、教学质量分析——目标:适切。内容: 恰当。过程:合理。结果:有效。 3、教学价值观分析——课程观:教教材还是 用教材教。教学观:教师主导、学生主 体并重。质量观:有效性、主动性第一。 学生观:相互尊重、平等对话。
教学途径:
书本知识(间接经验) 学到 接受、理解、巩固、应用 教 传授式教学 经验知识(直接经验) 习得 参与(感知)、体验、感悟、内化 培养 活动式教学
以直接经验的习得为目的的活动式教学主 要有以下形式: 课题研究 现状调查 现场考察 专题小报 情景模拟 作品制作 竞赛 辩论 …… 这些教学活动的关键是打破原来课堂教学 的时空观与程式,教师通过创设各种在课堂里 或超越课堂的学习任务与情景,让学生参与其 中,亲历过程,在感知、体验、感悟的基础上 习得有关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与能力。
观课评课第二层次要素
有意义学习(透视): 1、教学技术分析:导入(预设与生成统一) 传授(教材、学习、技术三 者协调) 强化(教材内容提炼浓缩) 2、教学质量分析:目标、内容、 过程、结果 3、教学价值观分析:课程观、教学观、 质量观、学生观
1、“情景、问题、实例、以旧带新、 直接”五种导入哪种最好? 2、导入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3、导入是预设还是生成的? 4、生成导入的环节是什么?
观课评课磨课是提高教师对课的感 受力与判断力,提高上课能力的重要途 径,教师应该知道通识性听课与专业性 听课。 通识性听课指从一般意义上对一节 课的状态作出评价,包括课的设计、实 施和效果,这与教师是否懂课,有没有 对课的感受力有关。 专业性听课除了上述一般性问题外, 还关注学科特征和专业知识问题,与教 师对课的判断力有关。
例:课堂教学观察评价微格记录表(主动性) 班级 内容 执教教师
1 2 3 4 5 6 7 8 9 …… 40 Σ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板 问 演 答






„„
教师的教学设计包括课的设计、学 习主题设计和学程设计: 1、课的设计是对一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 其核心是怎么保持教与学的协调、共振。 2、学习主题设计是对一个知识模块(章、 单元)的教学怎么分解到一节节课中去, 每节课分别承担什么职责,相互之间如何 衔接的思考。 3、学程设计则是对一个学期、一个学年 学些什么,怎么编排的更加宏观层次思考。
例:课堂教学观察评价微格记录表(有效性) 班级 内容 执教教师
1 2 3 4 5 6 7 8 9 …… 40 Σ
定性分析:连续五角星—控班能力、失控点、控制点 >98% ☆ 定量分析: 20 ≈90% ◇ 10×0.9 ≈80% △ 10×0.8 ≈70% ? 37 /40=0.925=92.5% <60% ×
教师成长的最高阶段应该是站在学科 高地,对学科教学的六个基本要素:如, 功能、课标、教材、教法、学法、评价等 开展研究与实践,形成自己的观点与见解, 得到同行认可,在学科教学界形成一定影 响,教学风格鲜明,教学效果显著,教学 成就突出,深受同行敬重,深受学生、家 长喜爱的教师。
优秀教师与普通教师的区别之一是: 普通教师把上课看作一项任务去完 成。从目标、计划、实施到检查,按主 观意志行事。 优秀教师把上课作为境界,作为对 自己能力的挑战去追求,在过程中不断 反思这一步做的怎么样,有没有问题, 是不是可以做的更好。
“上活”指教师不拘泥于教案,能 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情况活用教案。
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面临的一对 矛盾,教师上课不能没有预设,没有准 备。但预设与实际之间肯定会有不一致, 需要教师在课堂里随时作出调整。这就 是课堂教学的生成性。
好的课堂教学应该是: 教师的教 学生的学 贴近
因学定教——原创教案 因学施教——原创教学
教师专业发展活动就是要点燃教师 心中这盏追求完美的灯,把更多的教师 从任务完成引入到境界追求的工作状态, 使更多的教师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惯,成 为优秀教师。 这也是当前教师教育创新的核心: 即从“教教师”到激活专业发展动机、提 升专业发展能力。
教师的专业发展说到底是 每个人自己的事。 外因只是改变事物的重要 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决定 因素是内因,是他自己有没有 专业发展的动机与能力。
“上好”指教师在把握教材教参的基础 上能对其中的部分内容或活动进行二次开 发,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 这里的“好”是一个相对概念,指相 对于教材与教参中原有的内容来说加一点、 改一点,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这需要教师有一定经验积累和原创能力。
“上全”指教师在课上能兼顾 “三维一体”或学生发展的多种目 标,不仅有知识与技能,还要关注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内涵发展中的教师专业素养
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 顾志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