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找春天》口语交际及习作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口语交际《找春天》教案

教案课题:《找春天》口语交际教材:六年级语文教材第三册第二单元《找春天》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并能正确地运用课文中的句型和词汇。
2.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能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描述春天的特点和迹象。
3.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能听懂并理解他人的表述。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共同参与课堂活动。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及相关词汇和句型。
2.教学难点:通过口语交际让学生能清晰地表达春天的特点和迹象。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过的内容,复习春天的特点和迹象。
2.展示一些春天的图片和词汇,让学生根据图片和词汇描述春天的特点。
二、学习新课文(10分钟)1.教师朗读课文《找春天》并指导学生跟读。
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音语调。
3.学生分组,小组内讨论课文内容,并组织一个小剧场活动,表演课文的一部分。
三、情景模拟(15分钟)1.组织学生进行情景模拟活动,每个小组分配一个场景,要求学生在情景模拟中运用课文中学到的句型和词汇,描述春天的特点和迹象。
2.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
四、听力训练(15分钟)1.教师播放录制的一段描述春天特点的短语音,学生仔细听,并回答相关问题。
2.学生进行听力训练活动,小组之间进行竞赛,看哪个小组能听到最多的春天特点。
五、小结归纳(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总结、归纳课文中学到的句型和词汇。
2.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写下对春天特点的总结,并向全班展示。
六、巩固练习(15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问答练习,突出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2.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与其他小组进行竞赛,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七、拓展延伸(10分钟)1.教师提供一些相关的问题,让学生继续进行口语表达和互动。
2.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发言,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表述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和体验。
八、作业布置(5分钟)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春天的文章,并附上一些图片,展示在课堂上。
语文教案-口语交际 《找春天》教案参考

语文教案-口语交际《找春天》教案参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发现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2. 培养学生用口语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发现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春天的特点和变化2. 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3. 听力理解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春天的特点和变化,培养学生用口语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发现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课文《找春天》、春天的图片或视频、录音机或播放器2. 教学环境:教室或户外活动场地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春天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春天的哪些特点和变化?”让学生自由发表观点。
2. 课文学习:教师引导学生朗读或背诵课文《找春天》,让学生通过课文了解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3. 小组活动: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春天的特点或变化,用口语表达出来,并互相交流。
4. 全班分享: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的发现和表达,其他学生倾听并给予反馈。
5. 听力理解:教师播放一段关于春天的录音,让学生听后用口语回答相关问题,检查学生对听力材料的理解程度。
6. 口语交际练习:教师设计一些关于春天的情景,让学生模拟并进行口语交际练习,如:邀请朋友一起去春天户外活动、向游客介绍春天的景点等。
8. 作业布置:让学生选择一个春天的特点或变化,写一篇小短文,并准备在下节课上进行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标准:学生对春天特点和变化的理解程度。
学生运用口语表达自己感受和发现的能力。
学生听力理解和口语交际的能力。
2. 评价方法: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和全班分享中的表现。
教师对学生的口头提问和回答进行评价。
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春游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2.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让学生在家长面前展示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3. 开展春天的主题班会,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春天的意义。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考虑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口语交际《找春天》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口语交际《找春天》优秀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一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听懂并能够用普通话进行简单的口语交流。
2.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感受春天的特点,能够用词语描述春天的景象。
3. 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让学生能够用普通话进行简单的口语交流。
2. 让学生能够用词语描述春天的景象。
教学难点:1. 让学生能够听懂并能够用普通话进行简单的口语交流。
2. 让学生能够用词语描述春天的景象。
二、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游戏教学法三、教学准备教具:课件、图片、春天相关物品等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a.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春天的特点。
b. 学生自由发言,描述自己对春天的印象。
2. 教学内容(15分钟)a.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外的春天景象,让学生用词语描述春天的特点。
b. 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完成一个关于春天的口头报告。
c. 各小组代表进行口头报告,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3. 实践环节(10分钟)a. 教师组织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里寻找春天的迹象。
b. 学生分组进行观察,用词语描述春天的景象。
c. 各小组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4. 总结与反思(5分钟)a.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春天的特点。
b.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c.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家庭周围的春天迹象,用词语描述春天的景象,并将成果录制成小视频,下节课进行分享。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创造真实的口语交际情境。
2. 互动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习惯。
3. 小组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完成任务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反馈与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口语交际《找春天》优秀教案

口语交际《找春天》优秀教案1、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2、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态度和语言习惯;4、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品质以及人际交往能力。
1.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由学生推举组长,在组长的带领下到校园里去观察:春天到了,大自然有什么变化?让学生在找的过程中边观察边交流,目的是让学生亲身感受一下春天的到来,亲眼看看春天的景象,从而对春天大自然的变化有个感性的认识。
学生在观察的同时,发展思维,培养说话能力。
2.小组汇报观察到的春天景色。
鼓励学生把看到的景色与同学进行交流。
在学生听清要求后,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说,更要及时表扬说话完整、发言积极的学生,让他们体验到说的乐趣,在学生说的基础上规范他们的口头语言,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从心理学角度看,儿童认识事物从感知开始,然后形成表象,再由表象逐步发展到抽象的认识,儿童的思维是离不开实践活动的。
学生在观察春景后,让学生每人画一幅春景图,把自己观察到的最感兴趣的内容画下来。
学生画时,教师应巡回指导画画有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完成,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也可以让画得好的学生帮助他们画出满意的图画。
学生在画画中感知、领悟春景的美丽。
学生这种对事物进行主动探索的愿望以及能力在实践中被诱发出来并得到发展。
1.小组讨论——春天在哪里。
每个学生拿出自己的作品,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自己画了些什么,从哪里能看出“春天”来。
目的是让学生把看、画、想这个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
重在人人参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2.展示作品——美丽的春天。
分组展示图画,并介绍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春天来了。
各组比一比,哪个组画得好、说得好,教师给予表扬。
再从各组画中选出几幅春天特征明显的作品,张贴在黑板上,请同学们说一说春天什么样?春天美不美?学生看着自己的作品,表达的欲望强烈。
这就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发展了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
3.对照插图——美在哪里。
小学二年级语文《找春天》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找春天》教案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找春天》教案篇一新学期的第一周,我们便进入了紧张的教学工作中,二年级下册的第一课是《找春天》,我觉得语文教材中的文本来自于多彩的生活,因而在上语文课时,我们应充分利用生活这一丰富的教学资源,为此,在课前,我便布置孩子们去野外观察,寻找春天。
以下便是第二天的教学情景:【案例一】师:小朋友,昨天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任务,就是到野外去找春。
你们去找过了吗?生:找过了。
师:你们从哪些地方找到了春天?生1:从早开的野花上找到了春天?(一个平时学习很认真的孩子jiaoxuela 说)生2:我从嫩绿的小草上找到了春天。
生3:我从粉红色的桃花中找到了春天。
孩子们的回答很合我意,我觉得这课堂我肯定能上得很圆满,忽然一个平时很顽皮的孩子站起来说:生4:老师,他们说得都不对,昨天我和妈妈去城市广场找春天,却发现现在好象还不到春天。
因为我们看到的小草还是黄黄的,也看不到野花,广场上的大部份树还是光秃秃的,并没有像我们课文里写得那么美。
这不是与我唱对台戏吗?听到这孩子的回答,我先是一愣,而后,又平静地问其它孩子。
师(问生1与生2):你们是怎么找到春天的?生2与生3(吞吞吐吐):我们从书上看到的。
师:你们其他同学找到的春天是怎样的?生:我们看到的跟生4看到的一样。
(胆大一点的孩子)这堂课我发现孩子的回答很苍白,举手的人也不是很多。
这时我感到有点矛盾,是避开这一问题的焦点,就事论事,上完课文呢?还是暂时放着这篇课文,让孩子重新体验后再上。
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我采取了第二种方案。
过段时间,让孩子重新体验后再上。
大约三星期后,我先去体验了一下,去公园走了走,我又让孩子重新体验,而后又开始了《找春天》的教学。
【案例二】师:昨天,老师让大家去找春天,你们都去找了吗?生:去找了。
师:这次你们看到的与上次有什么不同?这下,孩子们早已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都都纷纷举起了手。
我让上次与我“唱对台戏”的那孩子说。
语文教案-口语交际:《找春天》教案(通用13篇)

语文教案-口语交际:《找春天》教案(通用13篇)-口语交际:《找春天》教案篇1口语交际:《找春天》教案教学要求:1、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2、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态度和语言习惯;4、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品质以及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过程:一、找春天——培养说话能力(课前进行)1.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由学生推举组长,在组长的带领下到校园里去观察:春天到了,大自然有什么变化?让学生在找的过程中边观察边交流,目的是让学生亲身感受一下春天的到来,亲眼看看春天的景象,从而对春天大自然的变化有个感性的认识。
学生在观察的同时,发展思维,培养说话能力。
2.小组汇报观察到的春天景色。
鼓励学生把看到的景色与同学进行交流。
在学生听清要求后,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说,更要及时表扬说话完整、发言积极的学生,让他们体验到说的乐趣,在学生说的基础上规范他们的口头语言,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二、画春天——培养思维能力(课内进行)从心理学角度看,儿童认识事物从感知开始,然后形成表象,再由表象逐步发展到抽象的认识,儿童的思维是离不开实践活动的。
学生在观察春景后,让学生每人画一幅春景图,把自己观察到的最感兴趣的内容画下来。
学生画时,教师应巡回指导画画有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完成,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也可以让画得好的学生帮助他们画出满意的图画。
学生在画画中感知、领悟春景的美丽。
学生这种对未知事物进行主动探索的愿望以及能力在实践中被诱发出来并得到发展。
三、议春天——培养交际能力(课内进行)1.小组讨论——春天在哪里。
每个学生拿出自己的作品,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自己画了些什么,从哪里能看出“春天”来。
目的是让学生把看、画、想这个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
重在人人参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2.展示作品——美丽的春天。
分组展示图画,并介绍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春天来了。
各组比一比,哪个组画得好、说得好,教师给予表扬。
语文 -口语交际:《找春天》_二年级语文教案

语文-口语交际:《找春天》_二年级语文教案口语交际:《找春天》.教案教学要求:1、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2、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态度和语言习惯;4、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品质以及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过程:一、找春天——培养说话能力(课前进行)1.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由学生推举组长,在组长的带领下到校园里去观察:春天到了,大自然有什么变化?让学生在找的过程中边观察边交流,目的是让学生亲身感受一下春天的到来,亲眼看看春天的景象,从而对春天大自然的变化有个感性的认识。
学生在观察的同时,发展思维,培养说话能力。
2.小组汇报观察到的春天景色。
鼓励学生把看到的景色与同学进行交流。
在学生听清要求后,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说,更要及时表扬说话完整、发言积极的学生,让他们体验到说的乐趣,在学生说的基础上规范他们的口头语言,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二、画春天——培养思维能力(课内进行)从心理学角度看,儿童认识事物从感知开始,然后形成表象,再由表象逐步发展到抽象的认识,儿童的思维是离不开实践活动的。
学生在观察春景后,让学生每人画一幅春景图,把自己观察到的最感兴趣的内容画下来。
学生画时,教师应巡回指导画画有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完成,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也可以让画得好的学生帮助他们画出满意的图画。
学生在画画中感知、领悟春景的美丽。
学生这种对未知事物进行主动探索的愿望以及能力在实践中被诱发出来并得到发展。
三、议春天——培养交际能力(课内进行)1.小组讨论——春天在哪里。
每个学生拿出自己的作品,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自己画了些什么,从哪里能看出“春天”来。
目的是让学生把看、画、想这个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
重在人人参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2.展示作品——美丽的春天。
分组展示图画,并介绍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春天来了。
各组比一比,哪个组画得好、说得好,教师给予表扬。
再从各组画中选出几幅春天特征明显的作品,张贴在黑板上,请同学们说一说春天什么样?春天美不美?学生看着自己的作品,表达的欲望强烈。
口语交际:《找春天》_六年级语文教案_模板

口语社交:《找春季》 _六年级语文教课方案 _模板教课要求 :1、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2、提升学生的口语社交能力;3、培育学生优异的语言态度和语言习惯;4、培育学生的思想能力、思想质量以及人际交往能力。
教课过程:一、找春季——培育说话能力(课行进行 )1.把学生疏成几个小组,由学生推选组长,在组长的率领下到校园里去察看:春季到了,大自然有什么变化?让学生在找的过程中边察看边沟通,目的是让学生亲自感觉一下春季的到来,亲眼看看春季的情形,进而对春季大自然的变化有个感性的认识。
学生在察看的同时,发展思想,培育说话能力。
2.小组报告察看到的春季风景。
鼓舞学生把看到的风景与同学进行沟通。
在学生听清要求后,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说,更要实时夸奖说话完好、讲话踊跃的学生,让他们体验到说的乐趣,在学生说的基础上规范他们的口头语言,培育优异的语言习惯。
二、画春季——培育思想能力(课内进行 )从心理学角度看,少儿认识事物从感知开始,而后形成表象,再由表象逐渐发展到抽象的认识,少儿的思想是离不开实践活动的。
学生在察看春光后,让学生每人画一幅春光图,把自己察看到的最感兴趣的内容画下来。
学生画时,教师应巡回指导画画有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达成,加强他们的自信心,也能够让画得好的学生帮助他们画出满意的图画。
学生在画画中感知、意会春光的漂亮。
学生这类对未知事物进行主动探究的梦想以及能力在实践中被引发出来并获得发展。
三、议春季——培育社交能力(课内进行)1.小组议论——春季在哪里。
每个学生取出自己的作品,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自己画了些什么,从哪里能看出“春天”来。
目的是让学生把看、画、想这个由感性认识上涨到理性认识的过程,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
重在人人参加,培育学生的表达能力。
2.展现作品——漂亮的春季。
分组展现图画,并介绍从哪些地方能够看出春季来了。
各组比一比,哪个组画得好、说得好,教师赐予夸奖。
再从各组画中选出几幅春季特点显然的作品,张贴在黑板上,请同学们说一说春季什么样?春季美不美 ?学生看着自己的作品,表达的欲念激烈。
口语交际《找春天》 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找春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春天,了解春天的特点,积累词汇,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2、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口语交际过程中,学会按顺序观察图画,学习用恰当优美的语言、古诗、歌声、舞蹈等表现春天的美;3、通过口语交际中的交流、评价,让学生在增强口语交际能力的同时,学会倾听,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重点难点:1、学会按顺序观察图画并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春天;2、以“仿写春天”的形式,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课前准备:搜集春天美景图片、歌曲、视频;画一副《春天的图画》;教学生课中操和歌曲;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美景播放,赏春天;1、同学们,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把春天的气息带到了人间。
春天到底在哪里呢?这节口语交际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找春天。
板书课题:《找春天》。
2、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组“春天的图画”,边欣赏边睁大眼睛找一找,春天在哪里?课件出示:赏春天(播放课件美文解说)(1)看了这一组图画,你最想说什么?(2)你能用学过的成语来描述你看到的景物吗?春暖花开春意盎然绿草如荫春光明媚春回大地春暖花开春色满园泉水丁冬春意阑珊柳绿花红鸟语花香莺歌燕舞百花齐放姹紫嫣红含苞欲放百鸟争鸣(3)课件出示重点成语,学生诵读记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百花盛开鸟语花香春色满园春光明媚春意盎然万紫千红百鸟争鸣二、观察图画,说春天;1、欣赏了这么美的春天,赵老师也忍不住把春天画下来了,出示《春天的图画》,大家观察图,来说一说这美丽的春天吧!——2、课件出示:说春天,指导看图说话(1)指导学生说好开头的第一句话。
春天美极了!春天来了!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2)指导学生按“从高到低,从远及近”的顺序逐一说好每一种景物。
A、从图上看,你都看到了哪些景物,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下列黑体词。
B、太阳、白云、燕子都是哪里的?板书:天C、柳枝、桃花、小草都长在哪里?板书:地D、鱼、鸭子呢?板书:河E、我们说这副图的时候就按照从“天—地—河”从高到低,从远到近的顺序来说。
口语交际《找春天》教案

口语交际《找春天》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春天的特点,知道春天里大自然的变化。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运用图片、实物等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开展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
(2)培养学生与人分享、交流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观察春天的特点,了解大自然的变化。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用普通话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图片、实物等教学辅助材料。
4. 小组活动记录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带领学生复习春天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回忆春天的特点。
(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春天里的变化。
2. 学习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2)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并尝试运用。
3. 观察与讨论(1)教师带领学生观察春天的实物,如花朵、小草等。
4. 口语交际练习(1)教师创设情景,如:“你在春天里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用普通话回答。
(2)学生相互交流,练习口语表达。
(3)教师选取优秀口语表达进行展示和点评。
(2)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春天景色或活动。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完成课后练习,运用所学知识。
2. 拓展作业:(1)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变化。
(2)和家长分享春天的故事或趣事。
(3)尝试用所学知识,为家人讲述春天的故事。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口语表达能力等,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口语交际 找春天

《找春天》口语交际设计一、教学目的1、观察春天,了解春天的特点,获得审美体验。
2、练习用比较恰当的语言表达观察所得,用恰当的形式表达对春天的赞美。
3、在交流与评价中,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二、学情分析我们北方的一年级的学生对春天的特点记忆是深刻的,因为与茫茫冬季相比特点鲜明,所以很容易抓住具有显著特点的景物:柳树、小草、河流的变化特点;而且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围绕一个主题把话说完整不再困难,关键要处理的是如何以独特的视角来感受春天,说出自己眼中独特的春天。
三、重难点如何以独特的视角来感受春天,说出自己眼中独特的春天。
四、教学过程一、绘本导入《遇见春天》通过小熊兄弟俩找春天,了解小熊兄弟眼中春天景物的特点,学习表达方法:仔细观察、写出景物的颜色、生长状态、生活习性。
二、回忆交流回忆自己记忆中的春天,与同学交流叙述眼中美丽的春天,互相学习正确生动的表达。
三、微课讲方法看微课学习说的方法:抓重点、有顺序、多角度观察感受:看到、听到、闻到、想到……四、自己练说自己组织语言,练习讲述。
教师指导。
五、班内交流。
指名说、共同评议。
六、总结。
课堂实录一、导入同学们,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美好的春天已经来到我们的身边,你是否已经感受到了?能跟同学们讲一讲吗?(自然谈话,轻松进入话题)经过这一单元的学习,你积累了哪些有关春天的词语句子,跟大家分享好吗?(分享好词佳句)二|讲授同读绘本《遇见春天》1、春天来了,住在森林里的小熊兄弟从冬眠中醒来,这是他们遇见的第一个春天,我们跟着他们去看一看,他们眼中的春天吧!2、师生同读绘本,在熊爸爸和熊妈妈介绍完春天后暂停,提问:刚才熊爸爸妈妈是怎样向小熊兄弟介绍春天的?(学习怎样介绍春天的景物,明确要抓住景物特点说清楚,用上好词佳句)3、读绘本,想象熊大叔在春风中放声歌唱,唱什么?怎样唱?森林中(想象、表演,激发孩子内心的情感,感受春天的美好,热爱春天)4、分别感受怕冷的青蛙、兴奋的小松鼠、自由的小蝴蝶等小动物不同的表现,分角色读一读,演一演,引导孩子从不同角度观察春天。
语文教案-口语交际 《找春天》教案参考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找春天》。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春天里的景物变化和特点。
(3)学会用口语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感知春天里的景物变化。
(2)模仿课文中的口语表达,学会用恰当的词语描述春天。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时光的情感。
(2)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增进同学间的交流与互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用口语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2. 教学难点:(1)正确把握课文中的口语表达。
(2)运用恰当的词语描述春天。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找春天》的幻灯片或课件。
2. 与春天相关的图片或实物。
3. 录音机、磁带或音频文件。
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忆冬天的景象,讨论冬天的特点。
(2)提问:春天来了,你们会发现哪些变化?2. 学习课文:(1)让学生听课文录音,跟读课文。
(2)分段朗读课文,讨论春天里的景物变化。
(3)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口语表达,如“春天在哪里?”“春天就在我们的身边。
”3. 口语练习:(1)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口语表达,描述自己找到的春天。
(2)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4. 总结与拓展:(1)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回顾春天的特点。
(2)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去找春天,用口语记录自己的发现。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是否能运用恰当的词语描述春天?在口语表达方面,学生是否有很大的进步?针对这些方面,我们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练习和引导。
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大自然中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
六、教学内容:1. 学习课文中的对话,理解春天里的动物变化。
2. 学习课文中的描述,了解春天里的植物生长。
七、教学过程:1. 学习课文中的对话:(1)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中的对话。
《找春天》口语交际课(精选17篇)

《找春天》口语交际课(精选17篇)《找春天》口语交际课篇1教学内容:“作文先导式”教材第一册第二单元教学目标:1、在学习第二单元有关《春》的文章的基础上,能看图片、听音乐描述春的景色。
2、学吟一首《春》的小诗。
3、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美丽,懂得珍惜春光,好好学习。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在春天悄悄地走进我们的生活之际,带领小朋友去公园寻找春天,让小朋友在春天的怀抱中感受春天。
[课前有意识地让学生去户外感受春的气息,这是教师有意识给学生创设的一个特殊的学习机会,也把语文课堂搬到了户外,让语文走进社会,走进生活。
在大自然中学生欣赏着美丽的春天,从中让学生有了更加直观的印象,如那在微风中轻轻摇摆着的柔柳,满地的小草,粉红的桃花,学生亲眼欣赏了以后,印象更加深刻,交流起来就有了第一手资料,从而也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一、听音乐导入小朋友们,上课前让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春天在哪里》。
(媒体播放)交流:听着这欢快的乐曲,你看见了什么?(让小朋友各抒己见)[音乐,在人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无论高雅与俚俗,均有其顽强的生命力。
古典乐曲的博大深邃,通俗歌曲的鲜活、真率,民歌的悠远多姿,戏曲的绚烂瑰丽。
所有的这些,都为喜欢它的人们所赞叹、称赏。
在教学的一开始播放轻松欢快的音乐,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优美动听的音乐声中走进春天,感受春天。
让学生在这样轻松的环境中学习交流应该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小结:大家说得真好!难怪歌词里说春天就在小朋友的眼睛里。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欣赏小朋友眼里那美丽的春天吧!二、看春天1、出示柳枝、桃花、湖水、小草、风筝……等春的图片,结合学过的课文,让学生描绘春的美丽。
师激情:多美的景色呀!从小朋友的眼睛里老师发现这些画面已经把我们的心带入了春的怀抱,你能说说此刻的感受吗?[优美迷人的春之景,把学生又带入到了那春景美如画的大自然风光当中,学生回忆着自己所找到的春天,体会着这其中的美妙,畅谈着自己的感受。
语文二年级下册找春天教学设计(优秀4篇)

语文二年级下册找春天教学设计(优秀4篇)找春天教学设计教案篇一教材分析《找春天》是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二课本文是一篇语言优美、意境丰满、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的美文。
读着读着,我们仿佛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目标中指出: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诵读儿歌……感受语言的优美。
所以,本课秉承着“读写并重,言意兼得”的思路进行设计。
“读写并重”是指要一如既往地注重学生朗读和写字、写话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朗读中走进文本所描绘的意境,感受意境美、语言美;“言意兼得”是指教学中紧扣文本语言,在想象、朗读、补白、欣赏中体会语言的意境,领会其中的情与趣,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春天的美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同时在说写训练中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教学目标1、会读“脱、袄”等14个生字、会写本课“冲、姑”等9个生字,会写“春天、寻找”等8个词语。
2、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注意语气和重音。
3、能说出文中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教学重点1、会读“脱、袄”等14个生字、会写本课“冲、姑”等9个生字。
会写“春天、寻找”等8个词语。
2、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注意语气和重音。
3、能说出文中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教学难点1、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注意语气和重音。
2、能说出文中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积累词语1、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师生共唱)春姑娘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
让我们用美丽的词语迎接她的到来吧!(让学生说说平时积累的有关春天的词语。
)2、师:是的。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让我们一块去找春天吧!(板书:找)3、板书课题,齐读。
(板书:找春天)二、出示目标1、会读“脱、袄”等14个生字、会写本课“冲、姑”等9个生字,会写“春天、寻找”等8个词语。
2、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注意语气和重音。
3、能说出文中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过渡:目标明确了,我们带着目标进入课堂学习。
语文教案-口语交际 《找春天》教案参考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找春天》。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学会用口语交际的方式,描述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听读课文,感受春天的美好。
(2)通过小组讨论,学会用口语表达春天的特点。
(3)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春天的热爱和欣赏之情。
(2)学会与人合作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找春天》。
2. 学会用口语交际的方式,描述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 运用口语交际的方式,描述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录音带或多媒体课件。
2. 课文插图或相关春天的图片。
3. 口语交际卡片或题卡。
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录音带或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听课文。
(2)引导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分段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讨论课文中春天的特点和变化,引导学生用口语表达。
3. 口语交际训练:(1)分组进行口语交际练习,让学生用口语描述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2)选取优秀口语交际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春天的特点和变化,以及口语交际的重要性。
5. 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找春天》。
(2)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春天的特点和变化,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找春天。
2. 让学生用口语交际的方式,分享自己找到的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七、评价建议:1. 课堂上积极参与、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找春天》并能够用口语交际的方式描述春天的特点和变化的学生,可以给予表扬和奖励。
2. 鼓励学生在户外观察活动中积极寻找春天,用口语交际的方式进行分享,可以给予表扬和奖励。
语文教案-口语交际 《找春天》教案参考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找春天》,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春天的美好。
(2)学会用口语交际的方式,描述春天的特点和自己的感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春天的情感。
(2)培养学生与人交流、分享喜悦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用口语交际的方式,描述春天的特点和自己的感受。
2. 教学难点:(1)学会用适当的词汇和句式描述春天。
(2)在口语交际中,能够清晰、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找春天》的PPT或黑板。
2. 教学卡片,上面写着与春天相关的词汇。
3. 录音机、录音带或音频文件,播放与春天相关的歌曲或声音。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播放与春天相关的歌曲或声音,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氛围。
(2)引导学生谈论对春天的印象和感受。
2. 朗读课文:(1)让学生跟随PPT或黑板上的课文,一起朗读。
(2)在朗读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课文中描述春天的词汇和句子。
3. 学习课文:(1)让学生分组讨论,找出课文中描述春天的词汇和句子。
(2)每组挑选一名代表,将找出的词汇和句子写在教学卡片上,贴在黑板上。
4. 口语交际练习:(1)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成员用口语交际的方式,描述春天的特点和自己的感受。
(2)每组挑选一名代表,将口语交际的内容写在黑板上。
(1)让学生谈谈在本次教学中,自己学会了哪些描述春天的词汇和句子。
(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口语交际中的表现,并提出改进意见。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用所学到的词汇和句式,写一篇关于春天的短文。
2. 鼓励学生在家中与家人分享春天的美好,培养与人交流、分享喜悦的习惯。
3. 让学生观察身边的春天,拍下照片或画下春天的景色,下节课分享给大家。
口语交际《找春天》教案

口语交际《找春天》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日常口语中。
(3)了解春天的特点,知道春天里大自然的变化。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发现美的能力。
(3)学会用普通话交流,提高普通话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春天的情感。
(2)培养学生主动观察、积极发现的意识。
(3)增强学生对口语交际的兴趣,提高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日常口语中。
(3)观察大自然,发现春天的特点。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春天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发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春天的图片或视频。
4. 录音机、话筒等口语交际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播放春天的歌曲,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氛围。
(2)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春天的印象。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2)讲解生字词,让学生跟读,巩固记忆。
(3)讨论课文大意,引导学生理解春天的特点。
3. 口语交际训练:(1)分组进行口语交际练习,让学生用普通话描述春天的景色。
(2)邀请学生上台展示,给予表扬和鼓励。
(3)组织小组竞赛,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积极性。
4.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春天的特点。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发现,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
(3)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跟家长用普通话描述春天的景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找春天》口语交际及习作教学设计
河北省博野县兴华小学张新景
教材分析及设计理念:
寻找春天的足迹,是人教版课程标准教材第十册“积累运用一”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内容。
这次训练主要是通过让学生找春天和用不同的方式赞美春天,来丰富见闻,增加感受,以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为了确保这次训练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一单元教材所选编的课文《燕子》,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春天”的特点。
这些内容为学生进行本次训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1.了解春天景色的特点,学会用恰当的语言、歌声、图画等表现春天的美景,把你看到的说一说、画一画、演一演等形式表现出来,并通过交流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2.留心观察春天,说说从哪些地方看到春天来了。
3.培养审美情趣,陶冶爱美情操,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通过口语交际的交流、评价,让学生在增强口语交际能力的同时规范语言。
课前准备
1.关于春天的多媒体课件二组。
2.燕子、小蜜蜂、小鸭子、小鱼、桃花、梨花、迎春花、春耕、播种、孩子们春游、放风筝等图片。
3.一组轻音乐。
4.学生准备关于春天的图片、手抄报、小制作和实物。
教学重点:孩子们通过视觉和听觉,课件和图片感悟春天的特点。
教学难点:教师适时指导,让孩子们通过不同的途径把感悟到春天的特点,用语言恰如其分的表达出来。
教学流程:
一、日积月累,激趣引入
1.师:同学们,春姑娘已经来到我们身边。
谁能说出一些关于春天的词语呢?
师生交流。
(学生代表板书)
2.师:春天如此美好,古代诗人是怎样描述的哪?谁能说一说。
学生交流,选几名学生代表板书。
3.谈话、揭题:
师:瞧,小朋友们正在寻找美丽的春天呢!(出示图片)让我们一起加入他们的行列吧!找春天(板书)出示课件《春天在哪里》,导入课题。
二、寻找春天
师生边看边唱《春天在哪里》。
师生愉快地融进春天的大自然中,学生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感受春的气息。
师:同学们,你们通过歌声和画面,知道春天在哪里吗?
学生交流。
师:正如同学们所说的那样,春天在我们眼里,在我们心里……遍布每个角落,春天无处不在。
三、自主交流,感悟春天
(一)师:同学们,在《春天在哪里》这个课件里,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呢。
学生交流。
(二)讨论交流。
师:同学们选择你最熟悉、最感兴趣的内容小组讨论交流。
(1)小树在春天有什么变化?小草、柳树哪?桃花、杏花、梨花等许多花……
A.学生在小组里交流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的话题,学生代表在班里交流,其他同学可以就此话题进行补充。
(教师在学生发言时及时出示相关图片,让学生再次观察,更深刻感悟春天的特点。
)
B.师:出示油菜花图片,让学生讨论、交流油菜花和迎春花的异同,让学生达到说的目的。
C.师:出示桃花、梨花、迎春花远景图,引导学生从颜色上感悟春天的特点。
(2)我们的校园春天有什么变化?学生说一说。
(3)我们最熟悉的教室每年春天搞什么活动?有什么变化?让学生畅所欲言。
小结:百花盛开的春天令人陶醉,我们身边的动物们春天发生了那些变化哪?(出示同学们熟悉、喜欢的动物)
2.动物:
出示的问题:燕子、布谷鸟……小蝌蚪、鱼……蝴蝶、勤劳的蜜蜂……松鼠、小刺猬、蝙蝠、蛇、青蛙、蝌蚪,乌龟、蜗牛、熊……春天怎样活动?蚕卵里钻出了蚕姑娘、同时害虫也出来活动了。
A.学生在小组里交流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的话题,学生代表发言,其他同学可以就此话题进行补充。
(教师在学生发言时及时出示相关图片,及时引导让学生再次观察,更深刻感悟春天的特点,达到口语交际的目的。
)
B.师:出示燕子图片,回忆作家郑振铎笔下的燕子,学生一起背诵《燕子》片段: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
师:今天,我带来了我喜欢的小动物——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同学们看看喜欢吗?
C.出示《燕子》课件
D.师:同学们,我们通过听《燕子》的歌曲、看燕子、回忆作家笔下的燕子,谁对燕子有了新的认识?在班里交流一下。
3.气候:
4.人:
师:春天里的人哪?人们的穿着有什么变化?有什么不同?农民伯伯呢?
衣服穿……每到周末外出郊游……春困、想睡觉、懒洋洋的……俗语:春困,秋乏……
四、自主探究,感悟春天
1.让孩子们自由主动说一说、演一演,加深对春天的认识、感悟。
(1)引导交流,采用先集体后小组的交流形式,说说自己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师:小朋友,冬爷爷已经捋着白胡子笑眯眯地走了,春姑娘迈着轻快的步子、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它像调皮的娃娃,正和我们玩捉迷藏呢!(2)演一演,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角色,表演春天里的景物。
如:春天里的蝴蝶、小蜜蜂、小鸟飞舞的情景,春风、春雨……
(3)说一说,春天里的故事。
引导学生说说有关春天的故事。
(可以说说发生在春天里有趣的故事,可以说说春天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也可以说说自己的想法。
)
A.师:春天里我们可以做哪些事哪?生思考、讨论、交流。
我们放风筝,在树林里捉迷藏,捉金龟……
B.师:清明节是什么时候?(4月5日)这一天我们要干什么?
踏青、扫墓(给长辈、亲戚),除了给长辈扫墓,那天有许多人给革命先烈扫墓……
C.师:春天除了清明节,还有——(植树节)每年的植树节是什么时候呢?我们怎样植树、种花的哪?
2.创造想象,描绘春天。
(2)展示手抄报。
师:向伙伴展示自己课下办的手抄报,展示时要向同伴们说一说画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画?如果同伴们提出某些问题,要详细解答。
评出“绘画能手”。
学生代表展示、交流。
(3)师:同学们,把我们的画、手抄报和小制作收集起来,存放在展示台上。
供课下学习,交流。
五、未来小作家
明确写作要求,进行小练笔。
师:歌声让我们听到了春天,图画让我们看到了春天,手让我们触摸到了春天。
刚才我们一起找到了许多春天里有特色的景物,我相信还有许多同学想说,不如我们就把自己的新发现、新的体验写下来好吧?
1.出示写作要求。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理解题目要求的,哪些是关键词。
(看---仔细观察,想---体验、感受,写---通顺、具体)
学生齐读,集体交流,教师点拨。
2.师: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要求,结合我们的讨论,挑选你最感兴趣的一个方面去写写春天的新变化,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3.学生小练笔,老师巡视指导。
(播放柔和的音乐)
4.写完的同学反复读一读,进行修改
5.集体评议。
组织学生评议,教师点拨,享受成功的喜悦。
鼓励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相互学习,相互讨论,相互交流和欣赏。
教师及时点拨。
六、回顾小结,增强感受。
2.老师导语: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向春姑娘表示感谢!同学们,春天是一幅七彩的画,一首无言的诗,一曲悠扬的歌,一个讲不完的故事……让我们伸出双手,拥抱春天,把春姑娘永远留在我们的身边吧!
七、作业:下节课完成我们的作文。
(提示:同学们,可以按照不同的角度,选几个方面,构成文章的主要部分。
写上开头和结尾,不是一篇很好的文章吗?可是,千万要注意,不要面面俱到呦。
)
八、课外链接
(1)请创意组的同学合作办一期手抄报,展示春姑娘的绚丽。
(2)请演艺组的同学表演春天的诗歌、歌曲……歌唱春天。
(3)请搜集组的同学制作一本春天的画册,配上诗句、课文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