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摄影图片赏析
世界顶级摄影作品赏析
![世界顶级摄影作品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d1e6dada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a5.png)
世界顶级摄影作品赏析
摄影是一门艺术,它是用光线、色彩、构图等手段记录和表现世界的方式。
在这个充满美的世界中,有许多摄影师通过自己的镜头,记录下了一些令人惊叹的作品。
第一件作品是Anders Petersen的《Cafe Lehmitz》。
这张照片是在德国汉堡的一家酒吧里拍摄的。
照片中的人物生动、深刻,他们的表情和姿态都让人不禁联想到他们的生活。
第二件作品是William Eggleston的《Untitled, Memphis》。
这张照片是在美国田纳西州的孟菲斯拍摄的。
照片中的画面非常简单,但却充满了生活气息。
画面中的颜色和构图都凸显了作者对细节的关注。
第三件作品是Richard Avedon的《Dovima with Elephants》。
这张照片是在法国巴黎的一个马戏团里拍摄的。
照片中的女模特Dovima身着华丽的礼服,站在两头大象中间。
这张照片成为了时尚摄影的代表作之一,也成为了当代艺术的经典之作。
在这些作品中,每一张照片都有着独特的魅力。
这些照片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感受和启示,让我们对这个世界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
- 1 -。
人文摄影作品分析
![人文摄影作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f84cf5e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f2.png)
人文摄影作品分析人文摄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通过镜头将人类生活的点滴呈现给观者,展现出人类情感、文化以及社会问题。
本文将对一些代表性的人文摄影作品进行分析,探讨其视觉语言、主题和观念。
一、《工人之手》《工人之手》是美国摄影师埃德华·布尔沙特的经典作品之一。
照片中,一双粗糙的工人之手靠在工具上,线条粗犷,皱纹深刻。
这张照片以纯黑白的色彩呈现,突出了手指的质感和力量感。
这幅作品通过突出手的特写和黑白的对比,传达了工人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和辛勤劳动所产生的价值。
照片中的线条和皱纹也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劳动所带来的变化。
观者通过这幅作品可以感受到工人阶级的辛勤努力和奉献精神。
二、《背井离乡》《背井离乡》是中国摄影师杨崇江的作品。
照片中,一位老人拖着一个旧行李箱,背对着观者,身穿旧旗袍,沧桑的面容透露出无尽的辛酸和忍耐。
这幅作品通过老人的形象和背景细节,呈现了中国农村老龄化和城乡差距的社会问题。
旧旗袍象征着传统文化的衰落,而拖着行李箱的老人则象征着农民工的流动和牺牲。
通过这张照片,观者被引导去思考社会转型对普通人生活的影响。
三、《冰雪奇缘》《冰雪奇缘》是挪威摄影师和背包旅行者玛丽安娜·诺德森的系列作品之一。
摄影师利用寒冷环境下的自然景观和人类与自然的互动,创造出奇幻的视觉效果。
这些作品激发了人们对大自然神秘力量和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照片中的冰雪和模特的形象相互融合,形成独特的场景,唤起观者对自然界中既美丽又脆弱的一面的关注。
四、《抗议者的力量》《抗议者的力量》是巴西摄影师塞巴斯蒂安·萨尔加多的作品。
照片中,大批游行示威的人们挤满了街道,高举着标语牌,表达他们对社会不公和不满意见。
这张作品以其强烈的力量和真实性给予了观者很大的冲击。
照片中参与抗议的人们展示了他们的团结和勇气,同时也呼唤社会的变革和公平。
通过这张作品,摄影师传递了正义和社会改变的重要信息。
结论:人文摄影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觉语言和内容表达,尤其是通过捕捉人类情感、文化和社会问题,让观者深入思考和感受。
摄影作品赏析部分一 焦波摄影作品组图 《我的父亲母亲》
![摄影作品赏析部分一 焦波摄影作品组图 《我的父亲母亲》](https://img.taocdn.com/s3/m/c4c2c1a70066f5335a8121a7.png)
1983年,村里实行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家里第一次打了这 么多粮食,爹娘没白没黑地忙 活着。这是我在报纸上发表的 第一张照片,因署名后边带着 “摄影”二字,爹娘便以为我 的水平不再是“照相”,而已 成为“摄影”了!
爹娘的午睡。 按鲁中山区人民的习俗,爹娘通腿而眠, 不论住在什么地方,都保持着这一习惯
舞载寒窗
作者:黑龙江职 业艺术学院 遇波
舞者
作者:黑龙江职 业艺术学院 遇波
舞者
作者:黑龙江职 业艺术学院 遇波
二、摄影作品赏析的基本方法
•摄影作品的欣赏要素 3.参考摄影作品的命名
摄 影 作 品 的 命 名
美 在 真 善
中国摄影金像奖 第八届《大山里的微笑》
摄 影 作 品 的 命 名
娘生了爹的气,病倒了,在打吊瓶 的那几天,爹又烧水又烧饭,格外 勤快
这株泰山脚下的汉柏,已生长了两千多 年了,称为“汉柏第一”。爹爷爷的 画像爬上了泰山极顶……
一生相扶持, 还是老夫妻
平凡的人间真情!
二、摄影作品赏析的基本方法
•摄影作品的欣赏要素 2.注重技艺性
解海龙
1992年进入《中国青年报》 历任中国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特聘导师
《大眼睛》 作者:解海龙
焦波
曾任淄博日报摄影记者 人民日报海外版摄影记者 现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图片库艺术总监
焦波在2018全球华人摄影盛典中获评年度摄影人物(右一为焦波)
1978年我为爹娘拍下 了第一张合影。这一 年,他们已是60多岁 的老人了
教师:杨子辉
作
品
赏
摄 影
析 部
分
目
壹
摄影作品赏析的意义和类型
录 贰 摄影作品赏析的基本方法
摄影艺术作品赏析
![摄影艺术作品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c89d3c01763231126edb1159.png)
摄影艺术作品赏析选择下图进行摄影艺术作品的赏析,谈谈个人的看法,分析作品的艺术效果和美感。
1,画面的整体布局。
从近景,中景,远景三个方面来分析。
近景是一堆半浸泡在水里的靠着水坝的光滑的石头,石头在水表面蒙蒙的雾气中若隐若现,而水表面的淡淡的雾气更增加了朦胧的美感,给人一种欲窥不得的感觉,让人联想到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画面。
中景是一对含情脉脉注视着对方的情侣和广阔平静的水面,情侣的右手边也有一堆石头。
同样的水面上浮着淡淡的雾气,远处的灯光倒映在水里留下一片淡淡的黄色光晕。
朦胧的水面和朦胧的人像交相辉映,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远景是一座灯火辉煌的斜拉锁桥,横跨整个水面,同时也是画面的主要构成物之一。
中间一个桥墩的顶端在灯火和夜色的掩映下看的不真切,在云端若隐若现,留给人无尽的遐想空间。
更远处还有朦胧的山脉蜿蜒其中。
将雾通过景物的透视效果,将纵深感表现出来,也使雾有远近浓淡的对比。
在这里,摄影家在设置近、中、远景的同时,还特意采用逆光照射,将雾的朦胧感表现出来,丰富了艺术感染力。
整幅画面给人的是一种朦胧的意境和淡淡的平静的唯美的感觉。
同时也让人觉得很温馨,很浪漫。
2,光线的选择。
本图选择的是侧光拍摄,侧光可以凸现景物的立体感,使景物真实可信。
构图的均衡对称也给画面增添了宁静的氛围,让人犹如身临其境。
利用侧光是斜拉桥投影在水面上,并用投影的光线构造朦胧的美感。
使原本平淡的画面增加了趣味性。
画面中灯光在水面上的反射光照亮了一部分朦胧的雾气,而周边的景物则略带神秘。
整体的明暗对比时画面显得格外神奇,犹如童话世界一般梦幻,给人以美得享受,让人不禁幻想。
3,色彩的搭配。
整个画面的色彩比较丰富,过渡自然和谐。
近处石头的泛着光泽的黝黑色,水面朦胧的乳白色,桥上灯光的晕黄色,人影背后白绿色的光线,远处深蓝色和墨黑色的天空。
既有冷色调,又有暖色调,画面色彩饱和,色调和谐,有一种朦胧的意境美。
低色温在画面上呈现暖调,是原本呆板的桥墩显得温和,给人一种舒服的想亲近的感觉。
经典影像作品赏析
![经典影像作品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135a3d01cc175527072208ac.png)
1.约翰汤姆逊是如何展现他的东方视角约翰·汤姆逊(John Thomson)是第一个最广泛拍摄和传播中国的西方摄影家,是第一个对中国早期摄影术进行珍贵记录的摄影家,是第一个在拍摄中国人时孜孜追求摄影审美的艺术家和沟通大师,同时还第一个对中国人民表现出广泛友好和同情的西方摄影家。
“街头摄影家”出版了四卷本摄影集《图说中国及其人民》作品:《老妪1868-1870》1868-1870年汤姆逊年虽然是在大街上拍摄的这位老妪,但照片很像一个照相馆的作品。
关于这位老妪和他的丈夫,汤姆逊在照片说明中写道:他们的儿子和孙子已经支撑起了这个家庭,但这位老妪仍然忙着家务。
她针线活很熟练,在别人病倒时是个很好的护士。
她的头发已经变细和发白了,但她每天都精心地梳理和呵护它。
汤姆逊独特的拍摄视角,和老妪独特的姿势产生了巨大的视觉冲击力。
《满族新娘(1871-1872年)》汤姆逊拍摄了大量身着盛装的满族新娘的照片,但他对这些新娘的未来生活并不乐观,甚至和奴隶制相比:富人的孩子一般比穷人的孩子结婚早,但满族少女只有到了十四才能订婚。
一般来说,人们会雇用媒婆来提早安排一桩婚事,但未来的主妇必需符合四个标准:一是要和蔼,二要文静,三要勤快,四要好看。
对比这个新娘的盛装,她忧郁的眼神也许正反映了摄影师的心境。
《福建厦门夫妻》1870-1871年这是身穿传统服饰的一对厦门夫妻。
根据中国习俗,当时的夫妻是不会有这样对望的姿势的,这肯定是沟通大师约翰逊的杰作。
虽然,他们的表情有点勉强,目光也没有完全相对。
汤姆逊有意识地发现平凡生活之美,比如他拍摄了大量中国妇女的发式的特写照片,拍摄了大量妇女头饰的影像,从沿海的香港、厦门、福州到内地北京,从客家农妇到满清格格,这些珍贵的照片对我们研究清末女子头饰和服饰演变提供了珍贵的参考。
纵观汤姆逊拍摄的中国照片,虽然他也拍摄了达官贵人,风景名胜,但他更多是拍摄了大量普通人的生活和街头小景。
在这些照片中,我们看到了很多悠闲的市民小姐,也看到了街边正在享受午餐的"苦力",还有正沉浸在欣赏"西洋景"的孩子们。
摄影赏析第10讲 作品--第47届世界新闻摄影大赛获奖作品赏析 宽频版
![摄影赏析第10讲 作品--第47届世界新闻摄影大赛获奖作品赏析 宽频版](https://img.taocdn.com/s3/m/3e0ed40e4a7302768e9939f9.png)
肖像类 组图 三等奖: 《新教儿童传道者内泽雷 斯· 卡斯特罗》,谢默 斯.墨菲,爱尔兰,瑞达 克斯图片社,荷兰《共同 日报》发表
艺术娱乐类 单幅 二等奖: 《墨尔本的澳大利亚芭蕾 学校》,提姆· 克雷顿,澳 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
艺术娱乐类 单幅 三等奖: 《漂流在冰山之中的红沙 发:导游克拉拉· 希格多 特》,郝斯特· 维克巴斯, 德国,《地理》杂志委派 任务
这是2003年3月31日,为 美联社工作的法国摄影师 让-马克·布瑞在伊拉克 纳杰夫附近战俘营内拍摄 的照片,画面为铁丝网后 一名头被面罩蒙住的伊拉 克男子紧拥安慰自己4岁 的儿子。这张照片在2004 年2月13日揭晓的2004年 世界新闻摄影大赛中获得 年度大奖,同时还获得新 闻人物单幅照片一等奖。
《美国双子城(Twins— burg)的双胞胎节》,玛 丽· 艾伦· 马克,美国 艺术类 组照 一等奖
突发新闻 单图 二等奖: 《11月27日,伊朗巴姆 古城地震后,一位父亲扛 着两个儿子的尸体准备埋 葬》,阿塔· 克纳里,伊朗, 法新社
突发新闻 单图 三等奖: 《6月,利比里亚蒙罗维 亚,一个政府军士兵向反 政府武装射击》,高桥邦 典,日本,《波士顿先驱 报》
一般新闻 单图 一等奖: 《11月,加沙女子哀悼其 死去的丈夫》,杰里· 兰朋, 荷兰,路透社
艺考摄影图片照片作品赏析分析范文
![艺考摄影图片照片作品赏析分析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5c9a8983968011ca20091a6.png)
艺考摄影图片/照片作品赏析/分析范文《瞧》童年的好奇,每个人都会经历过它,它在小孩子的身上展示的充分明显,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美好的童年,童年里的憧憬,渴望之中存在的好奇,好奇下的纯洁与天真,纯洁与天真是只有未经世事儿童的才能表现的最真实,才能去释放美好而又感人的天性!这是一张儿童摄影的照片,摄影师通过小女孩露的四分之一脸面,主要突出小女孩那天真无邪、精灵而又羞涩的眼神,微微上翘的嘴角,让读者深深的陷入照片之中,有想身聆其境的冲动。
人们仿佛回到了自己的童年,看见了什么东西把自己吸引。
童年的天真、好奇在每个人的童年时代表现的最为直接、真实,有谁能让他们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的增长而不使他们黯然那?摄影师把小女孩的眼神、表情、动作以及特殊的取景方式向人们展示着童年的情趣,使读者在现实与中看到自己的童年,回到天真活泼自由自在的日子,告诉人们要保留天性,释放天性!这是一张非常成功、非常感人的照片,照片内容简单明了,它就发生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
但很少有人去注意他,因为随处可见而被忽视。
他的思想深度就存在平常生活中,让我们看了照片之后儿去深思,去体验。
摄影师使用比较小的景深,虚化了前景和背景,使主人公小女孩在画面当中是实体的存在,直接突出了画面的视觉中心,使读者一眼明了摄影师要表达的主体。
照片的开放式构图,更适合现在人们的思维方式,看画面不只是看表面的东西,而是被他的眼神所吸引,思维发展了出去。
远距离的拍摄,使用长焦镜头压缩了空间距离感,前景和背景得到一定的虚化,使画面显得干净不杂乱。
平拍,画面没有太大的视觉冲击力,但是画面更显得平易近人,更能接近现代生活,告诉我们好的题材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好奇、天真的眼神,把童年的天性充分的表现出来,他在看什么,什么东西吸引住了她,使他不好意思,羞涩的躲在竹子后面目不转睛地望着,读者在看他的同时也被他所看的东西所吸引听,使人充满想象。
摄影大师刘半农说过:光是画的灵魂,线是画的骨子。
摄影进阶必看:大师经典摄影作品赏析
![摄影进阶必看:大师经典摄影作品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a3d37f1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1c.png)
摄影进阶必看:⼤师经典摄影作品赏析如果你是⼀位纪实摄影爱好者,下⾯这组照⽚中的⼤多数想必你会觉得眼熟。
有意⽆意间,您很可能就模仿了哪位⼤师的风格。
⼤师之所以能够成为⼤师,绝不是因为⼀两张照⽚拍得好⽽已。
能够在摄影史上留下名字的⼤师,通常都是某种风格的开创者,有着⾃⼰个性鲜明的摄影语⾔并对⼀个时代产⽣深远的影响。
经常听到有爱好者指着⼀些经典作品说:“这有什么难拍的,很多⼈都能拍出来。
”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想过,那是因为后⼈恰好是站在⼤师的肩膀上进⾏拍摄。
今天你看亚当斯的作品可能觉得缺乏新意,但那也从另⼀⾓度证明了亚当斯和他的F64⼩组对风光摄影的影响。
如果你想在摄影这⼀领域有所开拓,那么了解摄影史,了解⼤师们的摄影语⾔是很有必要的,否则你落了前⼈窠⾅还沾沾⾃喜,那就有些可悲了。
《铁路边的商店》—— 阿拉巴州的⼀座铁路边的普通商店,再现了美国30年代乡村富有的⼀⾯!《裸奔者》1975年英联邦橄榄球决赛上,包括英⼥皇伊丽莎⽩在内聚集在看台上,这个体形优美的裸跑者澳⼤利亚会计师⽶歇尔.奥.布瑞恩跑过球场来到看台前,这尴尬的场⾯让⼥王差点晕倒!我实在是佩服他的创造⼒与勇⽓。
《撤退》——这是在撤退中的美国的海军⼠兵,邓肯别具匠⼼,真切的表现了当时极度的寒冷,1950年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朝鲜作战,冬季来临之前战况⼀直不错。
当时麦克阿瑟将军的部队⾼估了⾃⼰的实⼒,以为他们会顺利推进到朝鲜北部,他们都意想不到地受到中国援朝军队的回击。
史密斯将军的话使他们的失利更加出名:“撤退?他母亲的(此乃程⼦⽂邹邹的翻译,英⽂原⽂为shit)!我们打错了⽅向...”《温斯顿.丘吉尔》——1941年1⽉27⽇,刚开完会的丘吉尔来到唐宁街10号的⼀个⼩隔间拍摄⼏张表现坚毅刚强的照⽚。
然⽽,抽着雪茄的丘吉尔显得过于轻松,跟优素福-卡什所设想的领导神韵不符,于是卡什⾛上前去,把雪茄从这位领袖的嘴⾥拿开,丘吉尔吃了⼀惊,他被卡什的举动激怒了。
风光摄影作品赏析
![风光摄影作品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13bfd6b8b0717fd5360cdc5e.png)
• 作为一个风光摄影家,陈长芬之所以能在80年 代就获得崇高的地位,与他对于风光摄影的贡献分 不开。如果可以把风光摄影分为“纪实风光摄影” 和“艺术风光摄影”,陈长芬鲜明的属于后者。至 于将强烈的主观意识和抽象的表现形式融入风光摄 影,则可说是陈长芬第一个创作高峰期的根本特点 和风格,也是世界风光摄影史上的一个闪光点,是 中国对世界风光摄影的一大贡献。这在1997年1月 美国重新修订出版的《世界摄影史》上也多少有所 表述“陈长芬对于摄影美学潜力的领会,在他航拍 的大地、日月等照片中把现代美学观念和古老的哲 学思想融合起来。”但要想真正感知他是如何开掘 摄影美学潜力的,还得仔细品读他的作品,看看他 的“大地”“翰海”“星空”系列,翻翻1990年日 本出版的大型画册《陈长芬的长城》……
•
20年以来,周万萍的
500余幅作品在国内外摄影
大赛上入选获奖。被中国摄
影家协会授予“德艺双馨优
秀摄影家”称号。周万萍用
摄影赞美了自己的家乡,用
图片弘扬了祖国的历史文化。
在他的摄影作品中,可以体 会到长城的精神和灵魂。
气贯长虹 第17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 金牌奖
《古北口-金山岭-司马台》——周万 萍摄影作品展
的题材的作品被美国多家顶级杂志社和
出版机构多次采用和约稿;中国中央电
视台、广播电台、香港凤凰卫视和地方
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多次进行新闻和专题
报道。为纪念摄影术发明150周年被评
为世界十大摄影名人之一,名副其实的
“中国拍摄长城第一人”。
•
“陈长芬对摄影美学潜力的领会,
在他的航拍的大地、日月等照片中,把
现代美学观念和古老的哲学思想融合起
•
摄影构图基础-PPT课件
![摄影构图基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309d9f5d15abe23482f4db3.png)
夕阳的拍摄
此外,拍摄夕阳前有比较充裕的 时间,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有利 的因素,对现场进行深入细致的观 察研究,以及深思熟虑的构思活动, 可以根据傍晚时刻天空的演变情况, 作出具有一定预见性的判断,使拍 摄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4.5.2 夜景摄影 (1)拍摄月光夜景的方法 晴空万里明月升起,迷蒙的月色,拍摄时使用“T” 门,光圈F/11,采用黑纸卡遮挡镜头控制曝光,曝 光时间约15秒。 注意:月光所在位置不能出现大片云彩或其它任何 景物;下方不能有任何发光体存在,如:路灯;若 月光离地平线较近无法避开月光下发光物体可将机 身横侧或颠倒过来拍摄。 (2)水面倒影夜景的拍摄方法 水中影像,实中带虚,虚中有实,变换无穷,使 用250毫米长焦距镜头,光圈F/5.6,1/125秒。 注意构图要合理。
仰拍:夸张被摄物体高度,表现宏伟庄严的气势。
(2)拍摄距离的选择
远景:离主体较远,没有一个具体可指的对象,突出 景物的整体结构和环境特点。 中景:主体形象较大,环境较少,能在一定程度上体 现主体与环境的关系。 近景:只有主体,无环境.表现物体的质感和结构。 特写:人或物的局部,揭示任务的内心活动和情绪变 化。 全景:画面有具体的主体对象,体现主体全貌的轮廓 和特征及其主体关系。
形状之美
形状之美
形状之美
4.2.2 线条
斜线
水平线
垂直线
自由曲线
三角形结构
曲线结构
水平结构
垂直结构
三角形结构
斜线结构
(1) 线条的视觉心理
线条类型 垂直线 水平线 事例说明 树、楼、塔、人 视觉心理 高耸、挺拔、 威严、向上 安静、开阔、 沉稳、舒展 动感、惊险、 奇突 流畅、自由、 活泼、优美、 生动
艺术创作类专题摄影资料
![艺术创作类专题摄影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a778ab5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ec.png)
• 形式——是指对象的形状和结构。在摄影艺术作 品中表现为构图方式。
• 意境——摄影艺术作品中凝聚的浓厚意趣和情思。
1.摄影艺术创作意识
• 我们讲过摄影艺术家有三条生命。 一、摄影家的作品的艺术生命; 二、摄影家艺术活动的生命; 三、摄影家的生理生命。
• • 摄影作品靠的是视觉形象来传达作者的内心世界。从客
观事实的感知到心理上的沟通,摄影家却经历了一系列复 杂的心理过程,最终将自然形象与心灵拥抱后所孕育的结 果凝聚成可视的瞬间画面,让人们视觉感知到—个全新的 形象世界。
作品赏析:Ian RP:黑白视角的独特景致
• Ian RP,西班牙摄影师,现居巴塞罗那。他的习惯 是坚持给每一张发布的照片都起一个可以表达照 片观点且具有新意的名字,例如:“最后的探 戈”、“我可以让时间静止”等等。
段不是目的
• 线与形
线是人类观察世 界、表现世界 的“想象性的 抽取”
形即形状,是线 的形态语言, 是激情表现的 凸现
线与形是摄影构 图的基本要求。
• 色彩和质感
色彩是影响人们 情感的一种因 素
色彩是平衡摄影 画面的手段。
色彩是影响画面 透视效果的一 种因素
质感即物体表面 的肌理。
摄影艺术的审美特征
作品赏析:Allan Amato的摄影作品
• Allan Amato的摄影作品总是呈现于现代与神话的 边缘,又像是在21世纪混乱噪杂的背景下。他用 镜头捕捉他心目中异想天开的美丽世界,打造了 一个超现实的幻想意境。
作品赏析:Allan Amato的摄影作品
作品赏析:Allan Amato的摄影作品
1.摄影艺术创作意识
风光摄影作品赏析
![风光摄影作品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259e0e00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07.png)
风光摄影作品赏析风光摄影作品赏析摄影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通过记录和捕捉世界上最美丽的风光来点亮人们的生活。
风光摄影作品是摄影师用镜头记录下自然界各种美丽景色的视觉表达。
这些作品可以引起观者的情感共鸣,让人们感受到自然界的壮丽和独特之处。
本文将赏析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风光摄影作品,以期增加人们对这一艺术形式的欣赏和理解。
第一幅作品是一张拍摄于晨曦时分的日出照片。
这张照片展现了日出时分天空的柔和光线,以及大地被温暖阳光照耀的景象。
摄影师运用了一种叫做“黄昏滤镜”的工具,使得整个画面都被染上了温暖的色调。
这种色调给人一种平和愉悦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理想世界。
同时,照片的构图也非常出色,用景色和天空的对比表达了日出时分的美丽瞬间。
第二幅作品是一张拍摄于高山之巅的夜景照片。
这张照片展示了星空中点点繁星的辉煌,以及山脉在月光下的静谧。
摄影师在拍摄这张照片时使用了一种叫做“星轨摄影”的技术,通过在长时间曝光的过程中记录下星星的运动轨迹,营造出了壮观的效果。
整个画面给人一种宁静和神秘感,仿佛进入了一个隐藏的星空世界。
摄影师在构图上的巧妙运用,让整个场景显得更加壮观和震撼。
第三幅作品是一张拍摄于海岛上的日落照片。
这张照片呈现了夕阳西下时海岛上的美丽景象,海天一色的灿烂颜色使得整个画面都弥漫着温馨和宁静。
摄影师巧妙地运用了前景和背景的对比,突出了日落的壮美和海岛的宁静。
照片中的水面映照着夕阳的余辉,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整个画面给人以轻松和愉悦的心情,仿佛漫步在一个遥远的天堂。
这些风光摄影作品通过运用不同的拍摄技术和构图手法,成功地捕捉到了自然界的壮丽和独特之处。
它们通过对光影和色彩的运用,将自然界带给观者们一种无法言语的美感。
这些作品不仅仅是图片,更是艺术家用镜头记录下来的一段时光。
观者在欣赏这些作品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感受到自然界的壮丽,还能够从中汲取力量和灵感。
风光摄影作品的赏析不仅仅是对图片本身的欣赏,更是对摄影师用心和技艺的认可。
艺术人体摄影作品赏析
![艺术人体摄影作品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94c869f5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5d.png)
艺术人体摄影作品赏析
人体摄影艺术在国内刚起步,审美标准单一狭隘。
在比较西方发展相对成熟的人体摄影流派后发现它的审美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对它的审美思考目的在于让艺术家认识到它具有多种可能性。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艺术人体摄影作品,一起来看看吧!
艺术人体摄影作品
性感熟女的大露背装与吊带裙,时刻都散发着充满魔力般的熟女气质,图片经过黑白处理让整个画面更加富有艺术与经典的时尚气息,令人回味无穷。
摄影大展作品赏析 夕阳之美
![摄影大展作品赏析 夕阳之美](https://img.taocdn.com/s3/m/a9a4e0ea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c8.png)
摄影大展作品赏析夕阳之美
夕阳之美是自然界最美丽而又最神秘的景象,充满了浪漫也标志着一天的结束。
尽管
日落在每一天都是一种丰富的景象,但每个夕阳都有它特殊的神秘。
摄影师的目的就是用
他们的技艺捕捉自然最迷人的一面。
一组傍晚摄影大展的作品,大部分作品都有共同的主题,“夕阳之美”。
艺术家们
受此启发,用各自的眼光捕捉到自然的美景和神秘性。
有些照片表现了日落时空上的美景,沙漠上金碧辉煌的夕阳,或河流上绚丽多彩的彩虹;有些照片则将目光转向大自然里普通
的景物,如树屋、泉水、田边,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景。
摄影大展中再现出来的夕阳之美,既那么真实又那么美丽,伴随着自然而流形成的一片艺术画卷,非常给人一种触景生情之感。
整组摄影作品,把夕阳这一神秘的景象,用诗意的思维和蓬勃的创意,结合着细腻的
画笔,描绘出一幅幅令人叹为观止的“夕阳景画”,让人看了如痴如醉,令人陶醉。
艺术
家的创作使整组作品显示出着优美的线条,绢糅出一份深沉而动人的情怀,令我们不禁把
自己也沉浸于其中,去欣赏这闪闪发光的艺术之美!
通过这组夕阳摄影大展,集合了众多艺术家对夕阳的不同视角、不同灵感,让人们观
赏到了丰富多彩的摄影美景。
它既有神奇的、静谧的,又有浪漫的、宁静的,更有惊奇的、瞬间的,把夕阳的美景分享给了大家,又让我们发现了一种新的艺术感受,丰富我们对艺
术与自然的理解。
摄影艺术作品赏析
![摄影艺术作品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d561e6c1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f5.png)
摄影艺术作品赏析摄影艺术作品赏析摄影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视觉艺术形式,通过摄影师的有意设计和构思,创造出了许多引人入胜的作品。
这些作品展示了摄影师对于光线、构图和色彩的独特诠释,通过镜头的捕捉,将瞬间的美丽永久地定格下来。
下面我们就来赏析其中几个经典的摄影艺术作品。
首先是安塞尔·亚当斯(Ansel Adams)的《月亮和半穹》(Moon and Half Dome)。
这幅作品展示了月光洒在约塞米蒂国家公园的一座巨大花岗岩山峰上的场景。
亚当斯通过精心的构图和调整快门速度,将月光透过云层洒在山峰上的瞬间定格下来。
整个画面明暗分明,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通过细节的捕捉和充满张力的构图,亚当斯成功地表达了大自然的壮丽和宏伟之美。
接下来我们来看奥古斯特·萨尔·加多(August Sander)的《农夫的手》(Agricultural Worker's Hands)。
这幅作品展示了一双劳动者粗糙、有力的双手。
加多通过将焦点集中在手上,强调了劳动者辛勤劳作的形象。
他将黑白摄影艺术运用到极致,通过明暗的对比和细腻的纹理表现,展示了农民辛勤劳作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这幅作品通过手的形象来表达人与土地的紧密联系,唤起观者对于农民贡献和努力的敬意。
除了大自然和人物形象,建筑也是摄影艺术中广泛运用的主题之一。
让·吕克·拉奎特(Jean-Luc Godard)的《巴黎地铁》(Paris Metro)是一张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筑摄影作品。
图片中,巴黎地铁站的拱顶和边缘的利刃线条形成鲜明的对比,形成了一种现代感十足且富有立体感的画面。
拉奎特善于捕捉瞬间的几何形状和光线变化,通过构图和角度的选择,将一般人眼无法察觉到的细微之美呈现给观者。
最后,我们来赏析安娜-路易丝·贝克(Anna-Louise Baker)的《自由》(Freedom)。
这幅作品展示了一只飞翔的鹰,清晰地捕捉了它矫健的身姿和展翅欲飞的状态。
摄影作品赏析PPT课件
![摄影作品赏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80cbb53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71.png)
在欣赏和评价摄影作品的过程中,反思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并尝试从作品中汲取灵感,提升自己的审美素养和创作能 力。
04 摄影作品的应用与展示
摄影在媒体中的应用
新闻报道
摄影作品在新闻报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图像记录事件, 传递信息,引发观众的共鸣。
广告宣传
摄影作品在广告宣传中广泛运用,通过创意和视觉冲击力吸引消费 者,传递品牌形象。
表现力强
分析作品的表现力是否足 够,是否能够通过视觉元 素传达出主题和情感。
创新性
分析作品是否具有创新性, 是否在表现手法和主题上 有突破和尝试。
作品的构图与技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构图合理
后期处理
分析作品的构图是否合理,是否符合 视觉规律和审美标准。
分析作品是否经过了后期处理,以及 后期处理是否恰当和必要。
技巧运用得当
构图
构图是指照片的布局和组织,包括景深、角度、 线条和平衡等元素。良好的构图能够引导观众的 视线,突出主题,增强照片的表现力。
后期处理
后期处理包括对照片进行裁剪、调整曝光和颜色 、添加滤镜或使用其他软件工具来完善作品。后 期处理能够增强照片的艺术效果和表现力,使其 更加符合摄影师的创作意图。
02 摄影作品的选择与分析
分析作品中运用的摄影技巧是否得当, 是否能够为作品的主题和表现力服务。
03 摄影作品的鉴赏方法
观察与感知
观察光线与影调
注意观察摄影作品中的光线来源、 阴影和高光区域,以及它们如何 影响画面的氛围和主题的表现。
感知色彩与调色
感知作品中的色彩搭配和调色,理 解色彩如何增强或制约作品的情感 表达和视觉冲击力。
艺术创作
摄影作品作为艺术形式之一,通过独特的视角和表现手法,展现出 自然、人文、社会等多元主题。
人体艺术摄影.doc
![人体艺术摄影.doc](https://img.taocdn.com/s3/m/2341168bb52acfc788ebc917.png)
人体艺术摄影人体艺术摄影2010-11-03 10:06:47|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概述人体艺术摄影是摄影师通过对裸体人像的描绘,在对人体进行审美(或者是进行审丑)的基础上,充分揭示人的本质属性的摄影创作过程。
人体艺术摄影可以是对人体本身的直接刻画进而深入人的本质状态,也可以是利用各种环境揭示人与自然、社会的复杂关系,可以选择不同性别、各种年龄层次的模特儿(当然也包括以自身为拍摄对象),可以通过任何一种拍摄技法(包括后期的暗房或电脑加工)或写实、或抽象、或变形,将人体样式艺术审美化或社会观念化。
人体艺术摄影在中国一般被归入人像摄影的大范畴。
种类1、古典唯美的人体艺术摄影由于人体艺术摄影从一开始就和古典绘画产生了枝枝蔓蔓的纠葛,所以古典氛围笼罩下的人体艺术摄影成为最早的时尚。
同时,在现代乃至当代的人体艺术摄影中,古典氛围作为一种怀旧的情绪,依旧弥漫在诸多大师的镜头底下。
甚至古典在某种意义上并非意味着复辟,而且可以成为一种时尚--时尚向来就是风水轮流转的,多少年以后总会来一次轮回。
从总体的技术手段上看,19世纪末期的画意派摄影家主要通过柔光等技巧,使裸体成为合适的拍摄题材。
一些摄影家还采用一些如今已经失传的古典印相工艺,借助其典雅精致的画面效果,产生古典浪漫的风格特征,直逼绘画中的裸体效果。
而一些经过印象派加工的裸体画面,也逐渐成为国际沙龙中画意摄影的代表作。
大量的摄影家,包括韦斯顿和斯泰肯,在拥抱现代人体艺术摄影之前,就是通过一种古典的、画意的氛围和朦胧的方式完成人体艺术摄影的。
当摄影进入20世纪20年代以后,画意方式的人体艺术摄影渐渐退到了后台,现代人体艺术摄影的表现方式如潮而至,但是也并不妨碍画意方式的"死灰复燃"。
这些摄影家力图回应早期画意式人体艺术摄影的辉煌,进行了许多的努力。
尽管他们的作品无法再一次成为人体艺术摄影中的主流,但还是让我们想到的是,摄影中的古典、唯美的人体永远是一种可以复兴的主题。
第八章摄影作品赏析
![第八章摄影作品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05327848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63.png)
第八章摄影作品赏析随着现代电子影像技术、数字传媒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整个世界都可以变成视觉的对象,可以说,现代人类社会已经进入视觉文化时代。
而影像与生俱来的跨国家、跨民族、跨文化的交际能力,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提高大学生的影像阅读能力,培养他们对摄影图片的解读、欣赏和创造能力,是21世纪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因此,着眼于影像阅读能力的培养,加强大学生的影像文化素养,显得尤为必要。
作品赏析即对作品的欣赏、品评、分析,并对作品的价值、意义作出判断的审美过程。
摄影与绘画同属平面造型艺术,欣赏者从画面上看到的是直接构成审美对象的形体、线条、色彩等直观的视觉形象,所以,对摄影作品的欣赏首先表现为直觉的审美活动。
接受美学认为,一部乐谱的生命是在演奏过程开始的,否则,只不过是一些死的符号。
同样的,一幅摄影作品的审美价值和社会功能,只有在欣赏者的接受过程才能得以体现,创作主体、作品、欣赏主体共同构成欣赏的完整过程。
摄影艺术审美活动,是摄影家、摄影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相互作用的活动,摄影家通过创作,将审美情感物化为摄影艺术作品,以传达主观情感。
摄影作品只有通过观众对作品的欣赏,以其自身的艺术形象感染欣赏者,欣赏者又根据自身的生活体验、学识修养和艺术情趣理解和体验作品的情感内涵,与作者间架起思想感情交流的桥梁,并产生共鸣,获得情感的愉悦,作品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来。
所以,摄影作品的欣赏体现了创作者的审美创造和欣赏者的审美再创造。
摄影作品欣赏不仅仅是一种审美享受和艺术再创造活动,同时还是学习借鉴、吸取营养、开阔视野、打开思路、丰富创作思想、增强创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它对欣赏者以后的创作将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现代摄影艺术还融合了其他视觉艺术形式的表现方法,如超级写实、超现实主义、荒诞怪异等表现手法,大大丰富了摄影创作的领域。
而人们通过对现代摄影作品的欣赏和读解,也可以对现代视觉艺术加深了解。
另外,摄影是电影、电视艺术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艺术摄影图片赏析
![艺术摄影图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91dd8afa0066f5335a8121df.png)
深夜里的首都机场令狐采学这张图片是后期调色后成为单色图。
所拍地点是首都机场一角。
在构图上,图片以曲线为主体框架,强烈的透视效果也充分展现出首都机场的宽阔。
以二层的围栏作为前景使空间的层次得以显现。
通过观察车灯痕迹,可以看出,作者刻意利用延迟拍摄,这样尾灯的痕迹更能突出首都机场的以流线型为主体的曲线美。
月伴埃菲尔此图片是仰拍的埃菲尔铁塔,此图最好的地方也恰好是他所选择的视角,这样仰拍的方式是最合适拍摄建筑的,因为不但可以把建筑的高大表现出来,还可以把特别的建筑的线条展现出来。
如这幅图,就充分的利用了广角镜俯拍,一方面增大了塔底的厚重感,另一方面又将埃菲尔铁塔的人形曲线表现的淋漓尽致。
最后,左边的月亮点缀其中,是整体的点线面构图更为完整。
温柔这是一张很唯美的建筑摄影。
为什么这张图片会给人以无限温暖的遐想呢?这就是在摄影中相当重要的因素——光线。
当太阳与地平线处于小于三十度角的范围内,红光反射最为强烈,其他光谱依次衰减,这也就是为何夕阳和朝阳会呈现出黄到红的美丽变化。
在另一方面,色温成暖色时,欣赏者就会不由的感受到温暖,舒适的感觉。
回到图中,作者利用前面这片阴影作为前景,蓝天作为背景,特别的凸显了再柔光照射下的别墅建筑,立刻就将别墅的舒适用光的方式呈现了出来。
鱼眼看世界这是一种在摄影里常用的方法,鱼眼镜头。
但是在建筑摄影中并不常用,因为鱼眼镜头会导致图像的形状发行形变,如果是单纯的想读着传达建筑的构型的话,这是不适合的。
但是,鱼眼镜头却可以在意境上制造出奇的效果,比如这张图。
鱼眼所产生的高大建筑形变,反而制造出了一种压迫于行人的感觉,再加上远处高光的太阳,和黑白色调的表现,更突出了城中一种密集压抑的气氛。
这就是语言的特殊效果和魅力所在。
向右看齐作者利用长焦拍摄一组房屋,利用长焦的特点,制造出这几座房间好像是在空间上压缩一样的感觉,是图片构图更紧密,以及是房屋看起来错落有致。
同时作者还为了防止图片看起来过素,特意用绿色植被作为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夜里的首都机场
这张图片是后期调色后成为单色图。
所拍地点是首都机场一角。
在构图上,图片以曲线为主体框架,强烈的透视效果也充分展现出首都机场的宽阔。
以二层的围栏作为前景使空间的层次得以显现。
通过观察车灯痕迹,可以看出,作者刻意利用延迟拍摄,这样尾灯的痕迹更能突出首都机场的以流线型为主体的曲线美。
月伴埃菲尔
此图片是仰拍的埃菲尔铁塔,此图最好的地方也恰好是他所选择的视角,这样仰拍的方式是最合适拍摄建筑的,因为不但可以把建筑的高大表现出来,还可以把特别的建筑的线条展现出来。
如这幅图,就充分的利用了广角镜俯拍,一方面增大了塔底的厚重感,另一方面又将埃菲尔铁塔的人形曲线表现的淋漓尽致。
最后,左边的月亮点缀其中,是整体的点线面构图更为完整。
温柔
这是一张很唯美的建筑摄影。
为什么这张图片会给人以无限温暖的遐想呢?这就是在摄影中相当重要的因素——光线。
当太阳与地平线处于小于三十度角的范围内,红光反射最为强烈,其他光谱依次衰减,这也就是为何夕阳和朝阳会呈现出黄到红的美丽变化。
在另一方面,色温成暖色时,欣赏者就会不由的感受到温暖,舒适的感觉。
回到图中,作者利用前面这片阴影作为前景,蓝天作为背景,特别的凸显了再柔光照射下的别墅建筑,立刻就将别墅的舒适用光的方式呈现了出来。
鱼眼看世界
这是一种在摄影里常用的方法,鱼眼镜头。
但是在建筑摄影中并不常用,因为鱼眼镜头会导致图像的形状发行形变,如果是单纯的想读着传达建筑的构型的话,这是不适合的。
但是,鱼眼镜头却可以在意境上制造出奇的效果,比如这张图。
鱼眼所产生的高大建筑形变,反而制造出了一种压迫于行人的感觉,再加上远处高光的太阳,和黑白色调的表现,更突出了城中一种密集压抑的气氛。
这就是语言的特殊效果和魅力所在。
向右看齐
作者利用长焦拍摄一组房屋,利用长焦的特点,制造出这几座房间好像是在空间上压缩一样的感觉,是图片构图更紧密,以及是房屋看起来错落有致。
同时作者还为了防止图片看起来过素,特意用绿色植被作为前景。
繁华·夜
夜景是最能体现一个城市的繁华。
常见的夜景大多是远景,近景街拍。
俯拍的并不多,所以一个摄影作品优秀之处与其切入的视角是有很大关系的。
这幅作品由近及远,主干道的色彩与其他街道的色彩在俯拍的角度一目了然,其建筑的密集性也是由疏及密的。
这样的清晰的对比,也是此作品的一大优点。
我与台北有个约会
这是台北的夜景,远景拍摄,图像中最美的就是其各种渐变对比,还有“线”的突出。
简便的对比,由近及远的是由暗到明;各种建筑也是由低到高;远处的天空也是由酒红到紫再到黒,这样的渐变效果,更是作品为美丽的夜增加了很多的韵味。
而合理的穿插“主线”也是构图的点睛之笔,以金黄主干道和台北101构成的直角边这是这图的精彩之笔,完全将101大楼的高大威武转化为婀娜多姿,身处在相对低的楼中却不憋足。
这就是优美的构图处理。
时间凝固
这是利用大光圈近拍的日晷,背景完全虚化,突出了日晷的特征,其选择拍摄角度也是非常的准确,充分利用了蓝天为背景,将日晷的表盘和指针完全凸现出来,包括其指针的影子。
而虚化背景下方又是充满古典气息的故宫宫墙,更是人觉得似乎时间逆转。
这就是选择角度对构图的重要性。
但不足在于,其光圈有点过大,一直日晷的石矶右下方也被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