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绿色节能建筑实例

合集下载

低碳设计的例子

低碳设计的例子

低碳设计的例子低碳设计的例子包括:1.特克拉之家:这个原始的当地粘土被350层3D打印,形成这个原型房屋,它将古老的建筑技术与现代技术融合在一起。

粘土提供天然隔热材料,可以一次又一次地回收利用,目的是在不助长全球变暖的情况下为气候难民提供低成本的紧急住房。

2.萨拉文化中心:这个位于Skellefteå的文化中心由White Arkitekter设计,是世界上第二高的木塔,在其木结构建筑中吸收的碳比其整个生命周期排放的碳还要多。

作为其COP26虚拟展馆的一部分,该碳负综合体被英国绿色建筑委员会列为"模范可持续项目",由地热泵加热,由1,200平方米的太阳能电池板供电,并辅以来自电网的可再生能源。

3.肯德达大厦:用回收的材料(如回收的砖石和废弃电影布景中的木材)制成的大型木材Kendeda大楼被设想为学习中心和教学工具,以教育亚特兰大佐治亚理工学院的学生关于可持续设计。

它被描述为"再生建筑",通过其光伏顶篷产生更多的电力,并回收比它使用的更多的水,净化的雨水流入水槽和淋浴,然后再次被处理和引导以支持附近湿地的植被。

4.格林德伯恩槌球馆:格林德伯恩歌剧院的这个风力花园凉亭将利用循环经济原则,以尽量减少其碳足迹,结合当地的废物和可逆的设计,允许建筑物被拆卸并重复使用。

患病的白蜡树将被打捞起来形成结构,其内部镶板在场地自己丢弃的香槟软木塞中,由菌丝体粘合在一起,外部覆盖着由废牡蛎和龙虾壳制成的瓷砖。

5.生活景观:这座多功能建筑位于雷克雅未克的一个前垃圾填埋场,于2021年开始建设,是49个不同的净零城市开发项目之一,这些开发项目是全球网络C40 Cities 的"重塑城市"竞赛的一部分。

与典型的混凝土建筑相比,使用预制的交叉层压木材(CLT)结构将使建筑物的隐含碳足迹减少近80%,同时通过集成的余热回收系统,综合隔热和可再生能源供应将运营排放降至最低。

常用的十大生态建筑项目案例

常用的十大生态建筑项目案例

常用的十大生态建筑项目案例1. Apple Park(美国)Apple Park(美国)- 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库比蒂诺市,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环保办公大楼。

- 使用太阳能和风能作为主要能源来源,通过设有个太阳能板的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电力。

- 设有雨水收集系统,能够收集雨水用于水景和冲洗卫生设施。

2. One Angel Square(英国)One Angel Square(英国)- 位于英国曼彻斯特,是一个以可再生能源为主要驱动力的商业建筑。

- 设有自然通风系统和地热能源,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 通过光伏板生成电力,并采用雾化喷淋系统降低室内温度。

3. The Crystal(英国)The Crystal(英国)- 位于伦敦,是一个可持续发展展示中心和会议场所。

- 采用太阳能和地热能源供电,减少对传统能源的需求。

- 设有雨水收集系统和灌溉系统,用于植物保护和景观维护。

4. Agora Garden Tower(台湾)Agora Garden Tower(台湾)- 位于台北市,是一座以生态和可持续原则为设计理念的住宅建筑。

- 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涡轮机发电,实现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

- 设有垂直绿化系统,提供自然通风和降低热岛效应。

5. Bosco Verticale(意大利)Bosco Verticale(意大利)- 位于意大利米兰,是一对垂直森林住宅大楼。

- 大楼外墙设计有数千棵树木和植物,提供氧气和减少空气污染。

- 植物的生态系统能够调整温度,提高建筑能效。

6. The Edge(荷兰)The Edge(荷兰)- 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是全球首座智能建筑。

- 设有太阳能电池板和地热能源供电,并通过智能系统控制能源消耗和室内温度。

- 使用传感器和数据分析,实现了高效的能源管理和资源利用。

7. Taipei 101(台湾)Taipei 101(台湾)- 位于台北市,是一座世界著名的超高层建筑。

- 设有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涡轮机供电,并通过节能设计减少能源消耗。

绿色建筑案例分析之诺丁汉大学朱比丽分校

绿色建筑案例分析之诺丁汉大学朱比丽分校

Add your picture
个月的时间,霍普金斯 的设计将一废旧的工业 用地最终转变成了一个 充满自然生机的公园式 校园。
的基地距主校园约有一英里,通过自行车和公交可以很方便的进 入到诺丁汉城市中心。约12公顷的月牙形基地是在原有的自行车工厂 用地的基础上更新再利用的。
整个新校园约41,0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可供2,500个学生使用。位于基地中 央,“漂浮” 在水面上的螺旋倒锥形建筑物是校园的信息中心,包括图书馆和计算 机设施,是整个校园的视觉焦点;考虑到无障碍设计,建筑内部不设楼梯,完全由 一螺旋上升的坡道和位于中央的电梯贯通。与信息中心相对的建筑体块是中心教学 与服务设施,包括银行,学生会,和倒插在中庭中的一300座的会议演示厅等。
冬季基地通风夏季基地通风不同季节的通风通风策略热回收低压机械式自然通风机械低压式在机械的辅助下充分利用烟囱效应在建筑内部形成自然风循环太阳能集热片被集成在中庭屋顶的吸热强化玻璃中通风策略热回收低压机械式自然通风通风系统的特点通风系统的特点主体为楼梯间在顶部是集成的机械抽风和热回收装置在建筑外部呈一造型独特的金属风斗在朝向西南夏季主日照面的窗口上被装置了可拆卸的临时性遮阳帆布学生中心屋顶的内遮阳由智能中央控制系统集中控制室内环境品质采光策略材料选择1
对雨水进行自然的回收
利用水体的生态循环
通过中庭的设置,在建筑内形成 “风道”。
不 同 季 节 的 通 风
冬季基地通风
夏季基地通风
“机械低压式” ——在机械的辅助下,充分利用 “烟囱效应” 在建筑内部形成自然风循环
通 风 策 略 —— 热回收低压机械式自然通

太阳能集热片被集成在中庭屋顶的吸热
强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璃中
主体为楼梯间,在顶 部是集成的机械抽风和热 回收装置,在建筑外部呈 一造型独特的金属 “风斗”

零碳生态社区案例:伦敦贝丁顿生态村

零碳生态社区案例:伦敦贝丁顿生态村

住户总能源需求
热量需求
热水能耗
用水降低
电力需求
普通汽车行驶里程
降低60%
பைடு நூலகம்
降低90%
降低57%
降低50%
降低25%
降低65%
案例启示
• 生态与高科技结合,引领全新零碳生活 • 系统规划设计结合政策执行,推动项目落实 • 民间集资、政府引导,多方合作创造共赢
1
零碳生态社区案例:伦敦贝丁顿生态村
绿色屋顶
空中花园
空中花园工作室 风车发电机
公寓
阳光区
非阳光工作区
雨水蓄水池 马车道
居住/工作间
绿地
少包装、低碳的
高质量食物
快递安全箱
零碳运输车:电 沼气池:利用牛的排泄物
动和蔬菜油
制热和动力
食用农作物
燃料农作物
网络订购食物
利用热水蒸发冷却系统存储牛奶
2
零碳生态社区案例:伦敦贝丁顿生态村
环保生态的可持续设计理念,树立全球零耗能社区和生态建筑的典范
【概况】由英国著名生态建筑师比尔·邓斯特设计,2002年建成英国第一个也是最大的“零碳”生态社区。小区采用零能源、零碳 排放的设计及相应措施,是将环保生态科学理念引入现实生活的第一个成规模的范例。小区占地1公顷,有99套住宅、 1405平方米 办公区以及一个展览中心、一家幼儿园、一家社区俱乐部和一个足球场,共有居民210人,工作人员60人。自建成以来,已得到了 10多个建筑、能源设计奖。 【核心特色】 • 全方位的零耗能设计:利用太阳热能的零采暖住宅模式、采用自然通风系统的特殊风帽设计、利用太阳能和生物能等清洁能源供 应生活水电、独立的污水处理和雨水收集系统; • 实行零碳排放措施:提供便利的公共交通,实行“绿色交通计划”。

绿色建筑物设计案例范文

绿色建筑物设计案例范文

绿色建筑物设计案例范文绿色建筑物设计案例范文:1. 纽约的One Bryant Park大楼是一个成功的绿色建筑设计案例。

这座高楼采用了许多环保技术,如高效的隔热材料、太阳能和风能的利用以及雨水收集系统。

同时,大楼还采用了可持续材料和节能设备,使其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2. 中国的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也是一个著名的绿色建筑设计案例。

该建筑采用了双层玻璃幕墙和光伏板等技术,可以大大减少能源消耗。

此外,鸟巢还采用了雨水收集系统和植物覆盖屋顶,使其在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 日本的东京国际展览中心是一个典型的绿色建筑设计案例。

该建筑采用了太阳能发电、雨水收集和再利用等技术,不仅能够高效利用能源资源,还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此外,展览中心还设置了大量的绿化空间和自然采光系统,为用户提供了一个舒适和环保的展览体验。

4. 德国的弗劳恩霍夫能源研究中心是一个先进的绿色建筑设计案例。

该建筑采用了地热能和太阳能的利用,以及高效节能的建筑材料和设备,使其能够实现零碳排放。

此外,研究中心还设置了智能控制系统,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自动调节温度和照明等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5. 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艺术博物馆是一个成功的绿色建筑设计案例。

该建筑采用了地热能和太阳能的利用,以及高效的隔热材料和节能设备,使其能够实现低能耗和减少碳排放。

此外,博物馆还设置了雨水收集系统和绿色屋顶,提供了一个环保和舒适的展览空间。

6. 美国的芝加哥市政厅是一个著名的绿色建筑设计案例。

该建筑采用了高效的隔热材料和节能设备,以及太阳能和风能的利用,使其能够实现能源的自给自足。

此外,市政厅还设置了雨水收集系统和绿色屋顶,为城市提供了一个环保和可持续的公共建筑。

7. 英国的伦敦市政厅是一个成功的绿色建筑设计案例。

该建筑采用了高效的隔热材料和节能设备,以及太阳能和风能的利用,使其能够实现能源的自给自足。

此外,市政厅还设置了雨水收集系统和绿色屋顶,为城市提供了一个环保和可持续的公共建筑。

绿色建筑英国建筑研究院环境楼BRE

绿色建筑英国建筑研究院环境楼BRE

绿色建筑英国建筑研究院环境楼BRE建筑概论作业班级:环工1101姓名:英国建筑研究院环境楼1.项目基本信息英国建筑研究院(BRE)的环境楼(见图1-1)为21世纪的办公建筑提供了一个绿色建筑样板。

该建筑位于英国沃特福德郊区,建成于1996年,工程被授予英国建筑技术专家协会1997年的优秀技术奖,混凝土协会奖以及英国建筑师协会奖。

为三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6000m2,其设计新颖,环境健康舒适,不仅提供了低能耗舒适健康的办公场所,而且用作评定各种新颖绿色建筑技术的大规模实验设施。

它是BRE的有关环境研究的一个试验产品。

能源系统是设计师为一个尺度适中的办公建筑精心设计的,使之成为新一代生态办公建筑的模范之作。

图1-12.节能率英国建筑研究院(BRE)的环境楼的每年能耗和CO2排放性能指标定为:燃47kWh/m2;用电36kWh/m2;CO2排放量34kg/m2。

楼内采暖所用的冷凝式锅炉能够回收被烟气浪费的许多热量,因此能效比普通锅炉要高30%。

照明耗电量在全部耗电量中所占的比例,全球平均为19%。

由于最先采用了高效率的照明器具欧洲系列“TL5”荧光灯,其比例仅为14%。

3.当地气候特征英国建筑研究院(BRE)的环境楼所处纬度51029NB,经度为0027WL。

当地气候为温和的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9.60摄氏度,年最低气温在一月,3.60摄氏度,年最高气温在七月,16.50摄氏度,其温度和太阳辐射图表见图3-1。

图3-14.建筑设计该大楼最大限度利用日光,南面采用活动式外百页窗(见图4-1),其原理图见图4-2,减少阳光直接射入,既控制眩光又让日光进入,并可外视景观。

采用自然通风,尽量减少使用风机。

采用新颖的空腔楼板使建筑物空间布局灵活,又不会阻挡天然通风的通路。

顶层屋面板外露,避免使用空调。

白天屋面板吸热,夜晚通风冷却。

埋置在地板下的管道利用地下水进一步帮助冷却。

安装综合有效的智能照明系统,可自动补偿到日光水准,各灯分开控制。

英国BRE环境楼

英国BRE环境楼
BRE Energy Efficient Office of the Future——BRE环境楼
Case analysis report ——案例解析报告
Contents
主要内容
01. 项目概况
01-1. 地理位置 01-. 气候条件
02. 项目解析
02-1. 绿色技术 02-2. 设计创新
03. 相关案例
绿色技术——照明
Technology of green building
室内荧光灯照明采用了高效、节能、可控、安全、稳定的灯具系统——欧洲系列“TL5”荧光灯。 它能比一般的灯管节约能耗,减少4/5的水银用量,TL5荧光灯的发光效率为100lm/W,其输入功 率小,因此能够降低耗电量。由于输入功率低,TL5的直径只有16mm,其细长的灯管将40%的光量 反射到吊顶,其余的光量四散,创造了一个明亮的工作环境。照明耗电量在全部耗电量中所占的 比例,全球平均为19%。如果单看欧洲,由于最先采用了高效率的照明器具,比例仅为14%。
行业PPT模板:/h 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 n/ 试卷下载:/shiti/
STATE ENGLAND
项目概况 ——气候条件
Climate conditions
PPT模板下载:/mob an/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背景图片:/beijin g/ 优秀PPT下载:/xiazai /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项目概况 ——建筑平面

全球最著名的十大绿色环保建筑

全球最著名的十大绿色环保建筑

全球最著名的十大绿色环保建筑在当今世界,环保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建筑领域也不例外。

绿色环保建筑不仅能够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还能为人们提供更健康、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下面,让我们一起领略全球最著名的十大绿色环保建筑的独特魅力。

1、布利特中心(Bullitt Center)位于美国西雅图的布利特中心,被誉为世界上最可持续的商业建筑之一。

它拥有高效的能源系统,通过太阳能板和雨水收集系统实现了能源和水资源的自给自足。

建筑的外立面采用了大量的自然采光和通风设计,减少了对人工照明和空调的依赖。

2、西门子总部大楼(Siemens Headquarters)在德国慕尼黑,西门子总部大楼展现了先进的绿色建筑技术。

其独特的双层外墙结构,不仅能够有效隔热保温,还能根据季节和天气的变化自动调节室内的温度和光线。

大楼内还配备了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

3、墨尔本像素大楼(Pixel Building)澳大利亚墨尔本的像素大楼是一座令人瞩目的绿色建筑。

它的外观由彩色的太阳能板组成,不仅能够发电,还为城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大楼内部采用了绿色植物墙和雨水回收系统,有效地改善了室内空气质量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4、上海中心大厦作为中国的标志性建筑,上海中心大厦在绿色环保方面也表现出色。

大厦采用了双层幕墙设计,中间的空气层能够起到隔热和隔音的作用。

同时,大厦还配备了风力发电设备和雨水收集系统,为大楼的运营提供了部分可再生能源和水资源。

5、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这座独特的建筑位于新加坡,其设计充分考虑了当地的气候条件。

建筑的屋顶采用了独特的弧线设计,能够引导自然风进入室内,减少了对空调的需求。

此外,滨海艺术中心还通过绿色植被的覆盖,降低了建筑表面的温度,减少了城市热岛效应。

6、英国伦敦的“零碳馆”(Zero Carbon House)“零碳馆”是英国绿色建筑的典范。

它通过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利用,实现了零碳排放。

绿色建筑的案例及其特点

绿色建筑的案例及其特点

绿色建筑的案例及其特点
绿色建筑是一种以环境友好、资源节约为设计理念的建筑形式,旨在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一些绿色建筑的案例及其特点:
1. 零能耗建筑:这类建筑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来满足建筑的能源需求,通过高效的绝缘材料和节能设备,最大程度地减少能源消耗。

例如,魁北克市的德沃明基金会总部建筑,其高效隔热的外墙和屋顶设计大大减少了能源消耗。

2. 绿色天台和立体花园:这些建筑在屋顶或者高层楼层设置花园或种植区,为城市增加绿化面积,并带来许多环境好处,如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净化空气、改善水质等。

例如,纽约市的洛克菲勒中心屋顶花园和伦敦的伦敦动物园新热带屋顶花园。

3. 可回收建筑材料:绿色建筑注重使用可回收和再利用的建筑材料,以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

例如,英国的曼彻斯特联足球俱乐部的Etihad球场使用的是100%可回收的铝
材料,具有良好的节能和环保性能。

4. 雨水收集和废水处理系统:绿色建筑通过收集雨水和有效处理废水来减少对自来水的需求,从而节约水资源。

例如,洛杉矶的Brian波特科技中心建筑使用了先进的雨水收集和废水处
理系统,实现了高效的水资源管理。

5. 空气质量控制:绿色建筑通过采用空气过滤系统、良好的通风设计和室内空气监测等措施,保证室内空气质量。

例如,荷
兰阿姆斯特丹市的The Edge大楼通过智能传感器和自动化系统监控室内空气质量,并通过高效的空气过滤系统提供健康的室内环境。

总的来说,绿色建筑通过运用可持续设计原则和技术,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室内环境质量,为人们创造更加健康和可持续的生活空间。

全球优秀的零碳园区案例

全球优秀的零碳园区案例

全球优秀的零碳园区案例
全球优秀的零碳园区案例包括英国伦敦贝丁顿零碳社区和欧瑞府零碳智慧园区。

英国伦敦贝丁顿零碳社区采用了多种低碳技术,包括热电联产系统、太阳能光伏板和雨水收集装置等,以实现零碳排放的目标。

该社区是英国最大的低碳可持续发展社区之一,一度成为世界低碳建筑领域的标杆式先驱。

欧瑞府零碳智慧园区则通过智能化的能源管理系统、分布式供能、能源存储和回收利用等技术,实现了零碳排放。

该园区利用勃兰登堡州农业垃圾制成的沼气,通过天然气管网输送到园区能源中心,每年可燃烧发电2兆瓦时,足以满足1300户家庭用电需求。

同时,园区内部的建筑外壁通过悬挂大片的藻类生物反应器,借用光合作用,每年可生产藻类200千克,每千克藻类可吸收2千克二氧化碳,并清除有害的二氧化氮等废气。

这两个零碳园区案例都通过创新和智能化的方式实现了零碳排放目标,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绿色建造智能建造典型案例

绿色建造智能建造典型案例

绿色建造智能建造典型案例绿色建造是指在建筑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建筑方式。

智能建造是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建筑施工的高效、精准和智能化。

本文将以绿色建造智能建造典型案例为题,列举10个符合要求的案例。

1. 德国柏林国际机场(BER)绿色建造案例柏林国际机场采用了多项节能环保措施,如利用太阳能发电、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地热能利用等,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减排。

2.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绿色建造案例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建筑外墙采用高效保温材料,配备智能控制系统,能够实现节能降耗、智能管理和舒适度的提高。

3. 日本东京奥运会场馆绿色建造案例东京奥运会场馆采用了多项绿色建造技术,如可再生能源利用、节水系统、建筑材料的环保选择等,实现了对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4. 北京国家大剧院绿色建造案例国家大剧院采用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建筑外墙采用隔热材料,配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了能源的节约和舒适度的提高。

5. 新加坡滨海湾花园绿色建造案例滨海湾花园采用了多项环保措施,如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太阳能发电系统、绿化覆盖等,实现了对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6. 美国纽约高线公园绿色建造案例纽约高线公园利用废弃的高架铁路改建而成,采用了多项绿色建造技术,如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绿化覆盖、太阳能照明等,实现了对城市空间的再利用和环境的改善。

7. 法国巴黎新圣母院绿色建造案例巴黎新圣母院采用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建筑外墙采用隔热材料,配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了能源的节约和舒适度的提高。

8. 中国上海环保科技城绿色建造案例上海环保科技城采用了多项环保措施,如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太阳能发电系统、绿化覆盖等,实现了对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9. 日本京都清水寺绿色建造案例京都清水寺采用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建筑外墙采用隔热材料,配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了能源的节约和舒适度的提高。

10. 英国伦敦碎片大厦绿色建造案例伦敦碎片大厦利用废弃的铁路桥梁改建而成,采用了多项绿色建造技术,如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绿化覆盖、太阳能照明等,实现了对城市空间的再利用和环境的改善。

绿色建筑施工案例

绿色建筑施工案例

绿色建筑施工案例:One Angel Square背景One Angel Square是英国曼彻斯特市的一座绿色建筑,也是英国最可持续发展的办公大楼之一。

该建筑由Cooperative Group委托设计和建造,作为其总部使用。

这座绿色建筑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采用了许多创新技术和可持续发展原则。

过程1. 设计阶段在设计阶段,建筑师采用了许多能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措施。

首先,他们利用了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来优化设计和施工过程。

BIM技术能够在虚拟环境中模拟建筑物的性能和能源消耗,从而提前识别并解决潜在的问题。

其次,建筑师通过合理布局、遮阳设施以及高效的隔热材料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线和 passively cooling 的方式降低室内温度。

此外,他们还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和光伏板以产生清洁能源,并将雨水收集起来进行再利用。

2. 施工阶段在施工阶段,建筑公司采用了许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首先,他们使用了可再生材料,如竹木、再生钢和回收混凝土。

其次,他们优化了建筑物的能源效率,安装了高效的空调和照明系统,并且使用了低 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材料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此外,在建筑过程中还采用了精确的测量和控制系统来监测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

这些数据不仅有助于优化建筑物的运行效率,还为未来类似项目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3. 结果One Angel Square作为一座绿色建筑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首先,在能源效率方面,该建筑实现了65%的节能,并减少碳排放量达到50%。

其次,在水资源管理方面,建筑实现了50%的节水,并通过雨水收集系统回收利用雨水。

此外,该建筑还获得了众多认证和奖项,包括BREEAM(英国环境评估方法)最高评级Outstanding、LEED(领导能源与环境设计)白金级认证和RIBA(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的国际奖项。

One Angel Square不仅在环境方面取得了成功,还成为了曼彻斯特市的地标建筑之一,并为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树立了榜样。

国外绿色建筑案例

国外绿色建筑案例

国外绿色建筑案例
国外绿色建筑案例包括:
1. 英国伦敦的西门子“水晶大厦”,这是一座会议中心、展览馆,向公众展示未来城市及基础设施的先进理念。

它使用了自然光线,白天自然光的利用率达到100%。

它还利用智能照明技术,电力主要由光伏太阳能电池板提供。

此外,该建筑还有集雨和黑水回收功能,建筑的屋顶作为收集雨水的装置,经过污水处理后再生水纯化和转化为饮用水。

2. 澳大利亚墨尔本的像素建筑,这是首栋实现了完美的绿星评分的建筑,为可持续建筑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大楼的外表皮是一个固定的遮阳百叶系统,其背后是双层玻璃窗户。

此外,大楼内部还配置了太阳能电池板。

大楼满足了美国LEED标准下的102个要求,是全球LEED得分最高的建筑。

3. 巴西里约热内卢的明日博物馆,其设计灵感来源于里约热内卢植物园的凤梨花。

这座建筑具有独特的悬挑屋顶、反射水池和骨骼结构。

4. 加拿大温哥华的会议中心,这是同类建筑中第一个获得双重LEED(能源与环境设计领先地位)白金认证的建筑。

此外,澳大利亚悉尼的垂直花园、巴林麦纳麦的巴林世贸中心也是绿色建筑的典范。

以上这些建筑在设计、施工和运行阶段都采取了减少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的措施,具有很高的可持续性。

国内外绿色建筑案例

国内外绿色建筑案例

国内外绿色建筑案例国外建筑1.英国伦敦西门子“水晶大厦”这是一座会议中心,也是一座展览馆,更是向公众展示未来城市及基础设施先进理念的一个窗口。

如它的形状“水晶”一样,未来城市的多面将在此放射出夺目的光彩。

除了惊人的结构设计,水晶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环保的建筑之一“水晶”本身也为未来城市提供了样本——它占地逾6300平方米,却是高能效的典范。

与同类办公楼相比,它可节电50%,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5%,供热与制冷的需求全部来自可再生能源。

该建筑使用自然光线,白天自然光的利用完全。

它还利用智能照明技术,在电力主要由光伏太阳能电池板的建筑被一个集成LED和荧光灯开关根据白天的大部分。

晶体的另一个有趣的特性是所谓的集雨和黑色水回收。

建筑的屋顶作为收集器的雨水,污水处理,然后再生水纯化和转化为饮用水。

2.墨尔本:像素建筑澳大利亚人再一次证明了它们预示着走向可持续发展的世界。

像素大楼位于墨尔本市重要地段,是一个耀眼的项目。

达到105项环保要求,是澳大利亚第一个碳中性办公楼。

楼宇的供水供能均自足,大楼五彩斑斓的外表皮让人过不不忘,这是一个固定的遮阳百叶系统,背后是双层玻璃窗户。

此外,大楼里面配置了太阳能电池板,他们和谐的组合在外表皮上,赋予建筑活力及独特感。

像素建筑展示了澳大利亚的能力。

首次构建实现了完美的绿星评分,它为可持续的崛起铺平了道路基础设施在整个澳大利亚。

同时,大楼取得了美国LEED 标准下的102个要求,是迄今为止全球LEED最高得分。

3.巴林麦纳麦巴林世贸中心巴林,是一个邻近波斯湾西岸的岛国,气候属热带沙漠气候。

巴林世贸中心,耗资3500万巴币(约合9千多万美元),是全球第一座利用风能作为电力来源的摩天大楼。

大厦由两座传统阿拉伯式“风塔”高楼组合而成,上尖下宽,如一对比翼的海帆,巴林世界贸易中心是一座高240米、双子塔结构的建筑物。

主体平面为椭圆形,在两座大厦之间设置了水平支持的3座直径29米的风力涡轮。

英国曼彻斯特总部大楼被评为世界最生态节能建筑

英国曼彻斯特总部大楼被评为世界最生态节能建筑
节 能 技 术 和 产

约为 2 1 O O t 。 其 中太 阳能集热 阵 占地 面积 为 5 0 0 m , 海水 淡化 装置 占地 面积 为 4 0 m ,产 蒸汽 装备 占地 面积 为 2 5 m 。今后考 虑模块 组装式 建设 , 可将 海水 淡化 装置 布置在 一层 ,产 蒸汽 装备 布置 在二 层 , 在 节约 用 地 的 同 时可 以减 少 相 关蒸 汽 管道 的连 接 长 度, 节 约成 本。纯 净水 封装 流水线 厂 房 、 产 品仓库 、
月被 B R E E A M 评 估认 证 ,被 评 为世界 上最 生 态
友 好型 建筑 。
始创 于 1 9 9 0年 的英 国建筑研 究 院绿 色建 筑评
估体系( B R E E A M) 是 世 界 上第 一 个 也 是全 球 最广
泛使 用 的绿 色建筑 评估 方 法。该评 估 体 系采 取 “ 因
个掌 握海底 可燃 冰采 掘技 术 的国家 。 据 了解 , “ 可燃冰 ” 的正式名称 为“ 甲烷 水合物 ” , 是水和 甲烷在高压 、 低温 条件下混合而成 的一种 固态 物质 , 存在于 海底 或陆地冻土带 内, 被形象地称 为“ 可 燃冰” 。可燃冰燃烧 时产 生的二氧化碳仅 为煤炭 的一
Y 。。 。E V

日本 政府近 日宣布 , 已成 功从 日本近 海地 层蕴
藏 的可燃 冰 中分 离 出 甲烷 气体 , 从 而成 为世界 上 首
半, 可有效减少地球温室效应。 目 前, 世界上已发现的
可燃冰 分布 区 多达 1 1 6处 , 其 矿层 之厚 、 规模 之 大 , 大大超过常规天然气 田。 日本 率先开发可燃 冰将产 生
示范效应 , 推动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 据悉 ,日本对可燃冰开发的研究始于上世纪

世界经典低碳建筑案例

世界经典低碳建筑案例

世界经典低碳建筑案例世界上有许多经典的低碳建筑案例,这些建筑以其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的特点而闻名。

下面将介绍一些著名的低碳建筑案例。

1. 英国伦敦的屋顶花园(The Roof Gardens)是一座由布朗夫人(Lady Brownlow)于1936年建造的花园。

这座花园采用了大量的植被,且每年开放给公众参观。

屋顶花园的设计使得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吸收雨水,并且使用了无毒的材料和环保的建筑技术。

此外,该花园还通过太阳能和风能发电,从而实现了低碳的能源使用。

2. 美国纽约的高线公园(The High Line)是一条公共悬挂花园,位于曼哈顿的一个废弃铁路轨道上。

这个项目的设计师们将废弃的铁路轨道改造成了一个绿色的人行道,种植了大量的花卉和树木,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公共休闲空间。

高线公园还采用了雨水收集和处理系统,以减少水的浪费,并通过太阳能发电来供电。

3. 新加坡的濒危物种保护中心(The Endangered Species Centre)是一个以保护濒危物种为目标的建筑项目。

该中心采用了可持续的建筑设计,包括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太阳能发电系统以及节能的照明和空调系统。

中心的建筑物还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让濒危动物在一个自然的环境中生活。

4. 德国柏林的太阳能市场(Solar Settlement)是一个集成了太阳能技术的住宅社区。

该社区的建筑物采用了太阳能板,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力和热能供应。

此外,太阳能市场还使用了地热系统和节能技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能源消耗。

这个项目展示了太阳能技术在住宅建筑中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5. 瑞士的零能耗建筑(Zero Emission Building)是一个以实现零碳排放为目标的建筑项目。

该建筑采用了多种节能措施,包括高效的绝缘材料、太阳能电池板、地热系统和雨水收集系统。

零能耗建筑还采用了高效的能源管理系统,以确保能源的最大利用,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这些世界经典低碳建筑案例充分展示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的建筑理念。

可持续设计的优秀案例

可持续设计的优秀案例

可持续设计的优秀案例
嘿,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讲可持续设计的那些超棒的案例,保证让你们大开眼界!
先来说说英国的“绿色屋顶”项目吧。

想象一下,在城市的高楼大厦上,不再是光秃秃的屋顶,而是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这就像给城市穿上了一件环保的外衣,多酷啊!那些绿色植物不仅能吸收二氧化碳,还能为鸟类等小动物提供栖息地呢。

还有荷兰的一个社区,他们设计了一套超级厉害的雨水收集系统。

这就好比我们口渴了会拿杯子接水一样,他们把雨水都收集起来,用来灌溉绿地、冲厕所啥的,多节约水资源啊!这可不是一般人能想到的点子呢。

说到可持续设计,怎么能不提那个用再生材料建造的艺术展馆呢!用那些本来要被扔掉的东西建成了那么漂亮的展馆,简直像变魔术一样!想想看,如果这些材料都被浪费了,那多可惜呀!
再看看丹麦的那个风力发电场,那一个个巨大的风车,就像是守护地球的巨人!源源不断地提供着清洁能源,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绿色环保。

这些可持续设计的案例不就是我们走向更美好未来的钥匙吗?它们让我们看到,只要有创意,有决心,就能为地球做出大大的贡献。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少用一次性的东西,多走路少开车,随手关灯等等。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为了我们的地球变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吧!我相信,只要我们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让可持续设计的光芒照亮整个世界!。

国内外绿色建筑案例分析

国内外绿色建筑案例分析

绿色建筑实例
3. 建筑材料
注重材料的生态效应,选 择了木材贴面。 加保温层,在建筑外形成一 个“呼吸”外皮。 中厅的外墙中还加了一层 麻布作为吸音层
国外绿色建筑案例
绿色建筑实例
4. 节能围护结构
国外绿色建筑案例 外遮阳
围护结构保温
围护结构低U-Value玻璃
绿色建筑实例
5. 低能耗通风系统
国外绿色建筑案例
实例1
生态型高层商业建筑
考莫兹银行总部大厦, 德国法兰克福
图7 建筑中庭。选自《 Green Buildings Pay 》
实例1
生态型高层商业建筑
考莫兹银行总部大厦, 德国法兰克福
图8 建筑中庭,选自《Solar Energy in Architecture》 p109
实例1
生态型高层商业建筑
实例2
生态型高层商业建筑
米那亚大厦,马来西亚
主要(生态)设计特征: 1. 空中花园从一个三层高的植物绿化护堤开始,沿建筑表面螺旋上升。 (平面中每三层凹进
一次,设置空中花园,直至建筑屋顶) 2. 中庭 使凉空气能通过建筑的过度空间。 3. 绿化种植为建筑提供阴影和富氧环境空间 4. 曲面玻璃墙在南北两面为建筑调整日辐射得热量。构造细部使浅绿色的玻璃成为通风滤过器,
• 建筑内部树状的散气装置,成
为室内醒目的装饰性元素。南 向的窗户封闭,但其上设有高窗 供自然通风用。
绿色建筑实例
国外绿色建筑案例
• 实验室的墙体可以自由移动,网络布线非常灵活,可根据实验
室功能的变化重新布置,以减少重新调整的费用并避免材料浪 费。
绿色建筑实例
国外绿色建筑案例
• 太阳能吸热壁能充分吸收半沙漠地带的太阳热辐射,在白昼防止

节能环保:绿色建筑案例集锦

节能环保:绿色建筑案例集锦

1. 加州学院艺术中心(California Academy of Sciences)位于美国旧金山的加州学院艺术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然历史博物馆之一,它的屋顶被设计成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覆盖着原生植物,不仅能够吸收雨水,还能提供绝佳的保温效果。

该建筑运用了大量的可再生材料,并且通过太阳能板和风力发电来满足自身能源需求,是绿色建筑的杰出代表。

2. 伦敦的碳零排放公寓(BedZED)伦敦的Beddington零能量开发(BedZED)是英国第一个大规模的碳零排放社区。

这个项目采用了高效的隔热材料、太阳能板和中央供暖系统,以减少能源消耗。

屋顶花园和绿色空间的设计不仅美化了居住环境,还有助于调节气候和改善空气质量。

3.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被誉为“东方之冠”,其独特的传统斗拱结构融合了现代建筑技术。

中国馆在设计上大量采用了节能材料和太阳能发电系统,屋顶绿化和雨水回收系统也是其环保特色之一。

展馆在世博会结束后转为博物馆使用,成为了城市的文化地标和绿色建筑的范例。

4. 德国的智能之家(Smart House)德国的智能之家是一个集成了多种智能技术和环保理念的住宅项目。

它通过智能家居系统来控制室内温度、光线和能源消耗,极大地提高了能源效率。

此外,建筑还采用了被动式设计,利用自然通风和日光照明来降低对人工能源的依赖。

5. 新加坡的绿色心脏(The Green Heart at Marina One)新加坡的Marina One项目是一个多功能综合体,中央设置了一个巨大的绿色空间——绿色心脏。

这个开放的花园空间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场所,还帮助改善了城市的微气候。

建筑群利用了绿色屋顶、垂直绿化和智能节能系统,是城市绿色建筑发展的典范。

这些案例显示,绿色建筑不仅关注能源效率和环境保护,还兼顾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建筑的美学价值。

它们利用现代科技和创新设计,实现了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可持续发展树立了标杆。

bim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实例

bim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实例

bim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实例
1. 智慧型建筑——The Edge(荷兰)
The Edge是一座智慧型建筑,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商业区。

它是全欧洲最绿色、最智能的建筑之一,是一座真正的零能耗建筑。

该建筑的bim模型与实际建筑一一对应,通过bim 技术实现了建筑的精确设计和施工。

同时,bim技术还实现了建筑的智能化管理,使得建筑的能耗、用水、空气质量等方面能够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

2. 绿色办公楼——One Angel Square(英国)
One Angel Square是英国曼彻斯特的一座绿色办公楼,采用了bim技术进行设计和施工。

该建筑是英国第一座获得BREEAM最高评级的建筑,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座获得LEED白金级认证的建筑。

bim技术实现了建筑的精确设计和施工,同时还实现了建筑的能耗监测和管理,使得建筑的能耗达到了可持续发展的标准。

3. 绿色住宅——BedZED(英国)
BedZED是英国伦敦的一座绿色住宅区,采用了bim技术进行设计和施工。

该住宅区是英国第一座获得BREEAM最高评级的住宅区,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座获得LEED白金级认证的住宅区。

bim技术实现了住宅区的精确设计和施工,同时还实现了住宅区的能耗监测和管理,使得住宅区的能耗达到了可持续发展的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0%,节水 1 /3,其太阳能热水装置可提供 60%供热
需求。从利用地热和防火安全考虑,三间卧室设在
底层,二层为起居室,内分客厅、餐厅和厨房区,三层
为书房、活动室和热泵间。为增加空间视觉,三层书
房和活动室间内墙采用调光玻璃。建筑物围护结构
达到英国建筑节能设计最新标准 (外墙 K 值为 0.3,
屋面 0.16,楼板 0.45,窗采用 LOW- E 双玻)。外窗设
纤维制成保温材料。
诺丁汉国内税务中心
诺丁汉国内税务中心由 7 个不连续建筑组成。
这里原是一处工业区,处于诺丁汉城堡的视野范围
内。
该综合体是一个采用合院体系的校园般的办公
建筑组团,其中多人单体建筑的平面形式都是 L
形。霍普金斯的方案巧妙地将巨大的 4 万 m2 的综合
体拆成 7 个不连续的建筑,这些建筑呈放射状排列。
瓦世 砖界
2006·4
信息服务
信息集萃
INFORMATION SERVICE
英国绿色节能建筑实例
21 世纪人类共同的主题是可持续发展,对于城 市建筑来说也必须由传统高消耗型发展模式转向高 效绿色型发展模式,绿色建筑正是实施这一转变的 必由之路,是当今世界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英国 根据当地的环境和建筑的特点. 按照绿色建筑的理 念和行业标准,建造了许多绿色节能的建筑。
然后将污浊的室内空气利用楼梯间角楼的烟囱效应
向外拔风。楼板局部外露,利用混凝土的热惰性积
蓄太阳热能。整个建筑群利用垃圾焚烧热量作热源
管网供应。
(万育玲)
54
有可遥控的百叶窗,户内门窗上部还设有可调节风
口。
该建筑坡屋顶面采用玻璃幕墙架空封闭,其顶

面开设天窗和安装二个约 1m2 太阳能热水装置,二
端天沟设置雨水集中管,并通过中间水循环管道达
到雨水的再生利用。其底部设有一层可开启银白色
隔热遮阳绝缘层。建筑物基础混凝土采用再生骨料,
外墙和地板为旧房回收废料,墙体保温采用由废纸
BRE 的环境楼 英国 BRE 的环境楼 (Environmental Building)为 21 世纪的办公建筑提供了一个绿色建筑样板。该大 楼为三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 6000m2,其设计新颖, 环境健康舒适,不仅提供了低能耗舒适健康的办公 场所,而且用作评定各种新颖绿色建筑技术的大规 模实验设施。它的每年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性能指 针定为:燃气 47kWh /m2、用电 36kWh /m2、二氧化碳 排放量 34kg/m2。 该大楼最大限度利用日光进行自然采光照明, 南面采用活动式外百页窗,减少阳光直接射入,既控 制炫光又让日光进入,并可外视景观。同时安装综 合有效的智能照明系统,可自动补偿到日光水准,各 灯分开控制。通风系统采用自然通风,尽量减少使 用风机。采用新颖的空腔楼板使建筑物空间布局灵 活,又不会阻挡天然通风的通路。顶层屋面板外露, 避免使用空调。白天屋面板吸热,夜晚通风冷却。埋 置在地板下的管道利用地下水进一步帮助冷却。 建筑物各系统运作均采用计算器最新集成技术 自动控制。用户可对灯、百页窗、窗和加热系统的自 控装置进行摇控,从而对局部环境拥有较高程度的 控制。环境建筑配备 47m2 建筑用太阳能薄膜非晶硅 电池,为建筑物提供无污染电力。该建筑还使用了 8 万块再生砖,老建筑的 96%均加以再生产或再循环 利用,使用了再生红木拼花地板,90%的现浇混凝土 使用再循环利用骨料,水泥拌合料中使用磨细粒状 高炉矿渣,取自可持续发展资源的木材,使用了低水 量冲洗的便器,使用了对环境无害的涂料和清漆。 Inte ge r 绿色住宅样板房 住宅 Integer 建筑为一幢三层木结构的单体住 宅 ,据 测 算 ,该 示 范 建 筑 ,可 比 传 统 节 能 建 筑 节 能
除布置在中间的职员娱乐综合体为帐篷结构外,其
余 6 栋单体建筑都采用了红砖柱墩和木胶合板外包
铅皮的屋顶,与周围维多利亚时代的老式砖房交映
成趣。
该建筑群注重节能和能源再利用,采用轻质遮
阳板和自动控制的遮阳百叶,使整组建筑既能充分
利用白天的自然光,又可以有效地遮挡室外的直射
光线,避免室内炫光。自然通风从四周外墙处进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