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山岛与20军60师
一江山战役
![一江山战役](https://img.taocdn.com/s3/m/5237f5196edb6f1aff001f15.png)
一江山岛战役编辑1战役概况全国大陆解放后,国军的残余部队退至东南沿海部分岛屿,其企图利用这些岛屿作为拱卫台湾和对大陆实施反攻的前进基地。
一江山岛地图一江山岛位于浙东沿海,主要由南一江、北一江两个岛屿组成,面积约为1.7平方公里。
据守该岛的国军由“一江山地区司令部”所辖之第4突击大队、第2突击大队第4突击中队及1个炮兵中队共1000余人。
华东军区根据浙东沿海国军所占岛屿的指挥中心和防御重点是大陈岛,而一江山岛是屏障大陈岛的前沿据点等情况,遂决定集中兵力,首先攻占一江山岛,尔后再转兵攻取大陈岛,以击破国军在浙东沿海岛屿的防御体系。
1955年1月18日,在华东军区参谋长张爱萍的统一指挥下,华东军区部队发起了进攻一江山岛战役。
这次战役是人民解放军首次陆、海、空三军的协同作战。
发起进攻的当天,华东军区出动舰艇188艘,航空兵22个大队共184架作战飞机,并以地面炮兵4个营又12个连、高射炮兵6个营担负火力支援和对空掩护,陆军则以第20军第60师第178团及第180团第2营约1个团又1个营的兵力,乘登陆艇在一江山岛强行登陆。
由于华东军区战前已经夺得了战区制空权与制海权,使国军方面的海空军当天未敢出动。
在登陆前的火力准备过程中,华东军区陆、海、空军的火力有效地进行了协调衔接,在航渡期间更是有效地压制了大陈岛国军的火力,从而保证了登陆部队的顺利上岛。
[1]进攻部队在一江山岛登陆后,经一天激战全歼岛上守军。
守岛的国军不仅筑有坚固工事,其成员也大多是在大陆受过斗争的逃亡地主、恶霸及其子弟,对共产党有刻骨仇恨,在进攻部队成功登陆后仍依托岩缝、暗堡拼死顽抗。
进攻部队则采取小群战术,逐个消灭各暗堡。
在海、空军火力的掩护下,进攻突击部队冲上主峰,以炸药包炸毁了国民党军第4突击大队队部的坑道,并以无后坐力炮、火焰喷射器抵近攻击和爆破方式逐个消灭了残存敌暗堡,至20日下午5时30分,除少数敌军投降外,大部守敌被歼,至此战斗结束。
一江山岛战役
![一江山岛战役](https://img.taocdn.com/s3/m/0b9dc1d86f1aff00bed51e97.png)
一江山岛战役毛泽东说:“形势变了,准备打大陈,先解决浙江沿海岛屿……”位于浙东台州湾口外的大陈岛,分上大陈和下大陈两岛,距离解放军舰艇锚地海门仅46公里。
其西北方向和南北两侧有一江山岛、渔山列岛、披山岛、南麂山岛等多个岛屿。
1953年驻扎大陈岛的国民党军队的总兵力有一万多人,占国民党驻浙东岛屿总兵力的一半,由胡宗南担任司令,并有舰队司令齐鸿章和“海上突击纵队”司令黄八妹协助。
大陈岛成为国民党海军在浙东沿海的军事指挥中心。
1953年6月20日,人民解放军成功地夺回大鹿山、小鹿山、鸡冠山和羊屿4岛,并乘胜追击夺回积谷山岛后,胡宗南被蒋介石调回台湾。
接任大陈防卫司令部司令的是陆军中将刘廉一。
此人亦出身陆军,对海军虽不甚了解,但心高气傲。
刘廉一重整旗鼓,撤的撤,换的换,进行了一番整顿。
1953年底,在杭州召开的中央军委会议上,毛泽东再次指出,朝鲜停战了,我们可以腾出手来准备解决台湾问题了。
其时,朝鲜战场上,历时三年的大规模战争已经结束,毛泽东在这个时候重提解决台湾问题,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美军在朝鲜战场的失败,无疑“山姆大叔”有些不甘心。
其时,美国正和蒋介石阴谋酝酿签订“共同防御条约”。
美国企图通过“条约”来控制台湾和台湾海峡,并以台湾作为干涉中国“不沉的航空母舰”。
而蒋介石却利用“山姆大叔”来给自己撑腰杆子,阻止解放军的军事行动,做起反攻大陆的美梦。
早在1951年3月,刚刚调任华东军区参谋长的张爱萍,就把解放大陈岛和浙江沿海岛屿列入了自己的计划。
7月,陈毅把他叫到上海,要他主持研究浙江和福建沿海岛屿问题,这正好是不谋而合。
不久,在张爱萍的主持下,提出了一个“从北往南打”的作战方案,旨在首先解决大陈岛,然后依次由北向南,逐个由小到大,解放浙江沿海岛屿,然后接着一直到解放福建沿海的马祖列岛和大小金门等岛屿。
张爱萍率领工作组经过反复研究和实地勘察,将成熟的方案呈送给司令员陈毅。
陈毅将这一“从北往南打”的方案报告了毛泽东主席。
一江山岛登岛作战
![一江山岛登岛作战](https://img.taocdn.com/s3/m/0175e93858f5f61fb636669b.png)
一江山岛登岛作战〔1995年1月18日至19日一九五五年一月十八日至十九日,我军进行了一江山岛登岛作战。
它是我陆、海、空三军首次对近海敌占岛屿的联合登岛作战。
作战中,各军、兵种参战的部队,经过充分准备,在沿海渔民和广大民兵的大力支援下,密切协同,勇敢战斗,全歼一江山岛守敌,并迫使大、披山、渔山等岛屿之敌逃往。
一、一般情况〔一美帝国主义在侵朝战争失败后,为了继续霸占我国领土与澎湖,于一九五四年十二月二日同介石集团签定了所谓"共同防御条约"。
美国政府企图利用这个条约使它武装侵占中国领土的行为合法化。
为了粉碎美"共同防御条约"的阴谋,进一步推动海防对敌斗争,保卫祖国社会主义建设,锻炼和提高陆、海、空三军联合渡海登岛作战能力,并为继续解放沿海岛屿和最后解放,澎湖创造条件,军委命令华东军区组织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解放一江山岛。
并明确指示各参战部队:要充分准备,有把握而后才发起攻击。
〔二一江山岛位于湾XX口海面,距大陆三十余公里,北至头门山九公里,甫至大岛十七公里。
该岛分北江、南江两岛:北江稍大,东西长约一千九百米,南北宽一百至七百米,面积约一平方公里;南江东西长约一千零十米,南北宽约三百米,面积约零点三平方公里;甫北两岛隔海峡对峙,相距一百至二百米。
一江山岛的203、190、160、180高地为制高点,可控制全岛。
岛上无居民,也无良好水源,光山秃岭,地质坚硬。
岛的四周多系陡壁岩礁,岸高十至四十米。
北江东北部及南江南部海岸坡度较陡,一般在四十五至七十度。
北部、西北部和南部海岸坡度较缓,一般在三十五度以下。
可登岛的地段全长不足一千米。
近岸水深七至八米。
海水多"回旋"和"岩头浪"。
整个地形利守不利攻。
〔三一江山岛是大岛外围的重要据点,军对该岛的设防极为重视。
守岛之敌为匪首廉一率领的匪突击第4大队、突击第2大队第4中队及炮兵第1中队,共约一千一百人。
一江山岛战役给我们的启示
![一江山岛战役给我们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9cdccf3eaf45b307e87197d1.png)
一江山岛战役给我们的启示解放一江山岛的先头部队抢占岛岸一江山岛战役,是我军历史上首次三军联合登陆作战。
这标志着我军作战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我军未来登陆作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对探索我军渡海登陆作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江山岛作战概况一江山岛位于我国浙江台州湾椒江口海面、大陈列岛的中间位置,西距大陆30余公里,北距头门山岛9公里,南至大陈岛1公里,该岛总面积不足1.3平方公里,但却是国民党军的重要前哨阵地。
国民党军构筑了以154个坚固工事为骨干的完整防御体系,易守难攻。
距一江山岛不远的大陈岛有国民党海军舰船十余艘,吨位大,火力强。
1954年,中央军委作出了解放浙东沿海岛屿的决定,以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解放一江山岛。
经过充分准备,浙东前线指挥部报请中央军委批准,决定在1955年1月18日发起登陆作战。
1月18日拂晓登陆部队在头门山附近海域集结完毕,由四艘护卫舰、12艘鱼雷艇在登陆海域进行海上掩护,对一江山岛前沿和两翼火力点实施破坏性射击;以炮舰二艘、护卫艇八艘、武装渔轮四艘组成火力支援队,负责掩护登陆部队突击上陆;以各型舰艇、运输船组成四个步兵营和物资器材的运输任务。
六艘渔轮改装的火箭炮船担负突击上陆前的火力压制任务。
18日8时,我空军四个轰炸机大队、三个强击机大队分别对一江山和大陈实施猛烈突击。
9时支援炮兵开始火力准备,配置在一江山附近岛屿上的50余门火炮准确覆盖了一江山岛上的目标区。
12时15分,运输登陆部队第一梯队三个营的三个登陆输送大队开始向一江山岛航渡。
13时16分,战役掩护队实施破坏射击。
13-14时,火箭炮船和火力支援队向预定目标射击。
至14时5分,按计划完成火力准备,并在第二梯队协同下,于17时30分粉碎了守军有组织的抵抗。
至19时全歼守军。
至此,一江山岛登陆战役胜利结束。
一江山岛作战特点我军赢得了一江山岛作战的胜利,全歼了一江山岛敌守备司令王生明以下1086人,其中击毙519人,缴获各种火炮枪械1082门(件)。
“一江山精神”及其时代价值
![“一江山精神”及其时代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4a9d1e0425c52cc58ad6be4b.png)
“一江山精神”及其时代价值作者:吕灏来源:《神州·中旬刊》2019年第07期摘要:“一江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解放大陈列岛战斗的实践总结,是中国革命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不断丰富。
“一江山精神”在新世纪、新时代,触摸历史、奋进未来,对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一江山精神;時代价值一江山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针对盘踞于台州一江山岛的国民党军部队发动大陈列岛战役的第一战,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具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
笔者通过回顾这段历史,探析“一江山精神“的深厚内涵和时代价值。
一、“一江山精神“概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的革命的实践产生伟大的革命精神”。
[1]“一江山精神”是在一江山战役的过程中产生的,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955年1月18日,华东军区参谋长张爱萍任司令员,统一指挥解放“一江山”岛战役,进攻“一江山”岛的陆海空三军参战总兵力达1万余人。
[2]在这一过程中,解放军战士发扬铁军精神,不畏艰难险阻,力排千幸万苦,抱着势必解放一江山岛的决心,勇敢战斗;人民群众发扬优良爱国主义精神,团结互助,听党指挥,支援前线。
解放军、人民群众、地方政府良性互动,三者交融,形成了“一江山精神”。
21世纪初,台州地方学者将“一江山精神”提炼为十六个字,即“不怕艰险、智勇坚定、团结奋斗、不胜不休”。
[3]二、“一江山精神“基本内涵“一江山精神“内容博大精神,它与中国革命精神的一般特征相一致,又具有鲜明的在特殊时空面临特殊问题所展现出来的独特风貌,其基本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排除万难,敢于突破的创新精神。
在全国大陆及舟山群岛等岛屿解放之后,继而解放国民党所盘踞的沿海岛屿,是历史的必然。
但面临美国和国民党部队对大陈列岛联合协防的局势压力以及岛屿天险、风浪暗礁的重重险阻,解放一江山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
一江山岛战役给我们地启示
![一江山岛战役给我们地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344829df71fe910ef12df87b.png)
一江山岛战役给我们的启示解放一江山岛的先头部队抢占岛岸一江山岛战役,是我军历史上首次三军联合登陆作战。
这标志着我军作战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我军未来登陆作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对探索我军渡海登陆作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江山岛作战概况一江山岛位于我国浙江台州湾椒江口海面、大陈列岛的中间位置,西距大陆30余公里,北距头门山岛9公里,南至大陈岛1公里,该岛总面积不足1.3平方公里,但却是国民党军的重要前哨阵地。
国民党军构筑了以154个坚固工事为骨干的完整防御体系,易守难攻。
距一江山岛不远的大陈岛有国民党海军舰船十余艘,吨位大,火力强。
1954年,中央军委作出了解放浙东沿海岛屿的决定,以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解放一江山岛。
经过充分准备,浙东前线指挥部报请中央军委批准,决定在1955年1月18日发起登陆作战。
1月18日拂晓登陆部队在头门山附近海域集结完毕,由四艘护卫舰、12艘鱼雷艇在登陆海域进行海上掩护,对一江山岛前沿和两翼火力点实施破坏性射击;以炮舰二艘、护卫艇八艘、武装渔轮四艘组成火力支援队,负责掩护登陆部队突击上陆;以各型舰艇、运输船组成四个步兵营和物资器材的运输任务。
六艘渔轮改装的火箭炮船担负突击上陆前的火力压制任务。
18日8时,我空军四个轰炸机大队、三个强击机大队分别对一江山和大陈实施猛烈突击。
9时支援炮兵开始火力准备,配置在一江山附近岛屿上的50余门火炮准确覆盖了一江山岛上的目标区。
12时15分,运输登陆部队第一梯队三个营的三个登陆输送大队开始向一江山岛航渡。
13时16分,战役掩护队实施破坏射击。
13-14时,火箭炮船和火力支援队向预定目标射击。
至14时5分,按计划完成火力准备,并在第二梯队协同下,于17时30分粉碎了守军有组织的抵抗。
至19时全歼守军。
至此,一江山岛登陆战役胜利结束。
一江山岛作战特点我军赢得了一江山岛作战的胜利,全歼了一江山岛敌守备司令王生明以下1086人,其中击毙519人,缴获各种火炮枪械1082门(件)。
20军
![20军](https://img.taocdn.com/s3/m/c56c9e39a32d7375a4178059.png)
我军历史上的70个军—第20军[作者:佚名发表时间:2004-9-14 19:07:01 阅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的前身是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
1945年11月10日,从苏浙皖边北撤的新四军苏浙军区第2、第4纵队和苏中军区教导旅,在江苏省涟水组成新四军第1纵队。
叶飞任司令员,赖传珠任政治委员,谭启龙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贺敏学任参谋长。
苏浙军区第4纵队编为第1旅,苏中军区教导旅编为第2旅,苏浙军区第2纵队编为第3旅,共2.2万余人。
纵队成立后,开赴山东作战,属津浦前线指挥部领导,参加津浦路阻击战,在兖州、泰安、大汶口等地,歼灭拒降的日伪军和国民党军各一部。
1946年1月7日,改称为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
6月,收复泰安、大汶口。
7月,和鲁中军区部队一起,在胶济路反击国民党军进攻的作战中,取得文祖战斗的胜利。
后奉命移师鲁南、淮北,12月,参加宿北战役,协同兄弟部队歼灭国民党军第69师。
1947年1月;参加鲁南战役,协同兄弟部队全歼国民党军2个整编师和1个快速纵队。
1947年2月,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
叶飞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何克希任副司令员,谭启龙任副政治委员,张翼翔任参谋长,汤光恢任政治部主任。
第1、第2、第3旅依次改称为第1、第2、第3师,同时辖由中原突围至华东的中原军区第1纵队第1旅改编的独立师,共2.3万余人。
2月,在莱芜战役中,协同兄弟部队歼灭国民党军李仙洲集团。
5月,参加孟良崮战役,担任穿插分割任务,为全歼国民党军整编第74师作出了贡献。
6月底后,出击鲁南,连克费县、峄县、枣庄,后转战鲁西南。
9月下旬,进军豫皖苏边区,攻克尉氏、鄙陵、逍遥镇等城镇。
10月,北上定陶地区休整。
11月,参加陇海路破击战,破击砀山至黄口段铁路,在砀山城歼国民党军1个旅。
12月,挥师西向,解放永城、涡阳、亳县、柘城等地。
12月底,独立师改归晋冀鲁豫军区建制。
1948年2月,在豫北濮阳进行新式整军运动,并抽调部分领导干部参加先遣一支队,准备进军江南。
一江山作战
![一江山作战](https://img.taocdn.com/s3/m/c0ae9295d4d8d15abe234ec4.png)
一江山岛作战研究
一、作战背景
二、双方作战部署
三、作战准备 四、作战经过
五、主要经验启示
四、作战经过
(一)夺取制空、制海权阶段
(1954年11月1日——1955年1月16日)
(二)渡海登陆作战阶段 (1955年1月16日——1955年1月19日)
1954年的3月间我军就开始争夺局部战场的 制空权 。到1954年的8月,经过近四个月的战斗,
(一)建立指挥机构
1954年8月27日,华东军区成立了浙东前
线指挥部,直属中央军委、总参领导。 司 萍 令 员:张爱
副司令员:林维先 聂凤智
彭德清
三、作战准备 (一)建立指挥机构
(二)对敌侦察
浙东前指统一组织各军兵种侦察力量,各种 侦察手段,对一江山岛进行了周密、细致、反复 的侦察。
三、作战准备
(一)建立指挥机构
(二)对敌观察 (三)临战训练 (四)组织协同 (五)筹措器材物资
除华东军区海军59艘舰艇外,1954年从军队和地方筹集
了各式舰艇62艘、机帆船23艘。
浙江省支前委员会,在沿海15个县组织动员了3.36万 参加支前,征集了5940付担架和一批海上救护船及大量物资。
上海市各单位也组织了110名工人和技术人员,在21 天内突击抢修了77艘舰船。
一江山岛作战研究
一、作战背景
二、双方作战部署
三、作战准备 四、作战经过
五、主要经验启示
五、主要经验启示
(一)隐蔽作战企图,达成战役突然性
(一)隐蔽作战企图,达成战役突然性
隐蔽攻击目标 隐蔽训练
隐蔽指挥机构
五、主要经验启示
(一)隐蔽作战企图,达成战役突然性
(二)建立联合指挥机构,集中统一指挥
一江山岛战役
![一江山岛战役](https://img.taocdn.com/s3/m/6b520c6e1711cc7931b7165e.png)
二、登陆战准备工作的需要
1.调查周边气象、水文、岛屿情况 张爱萍将军亲自带着参谋人员, 按照现代化立 体作战要求, 乘飞机、登军舰、爬山头、涉险滩, 对浙东沿海及岛屿实地勘察, 对涉及地形、岸势、 天气、水流、潮汐等方面都作了十分仔细的考虑 研究;还组织空军、海军对大陆外围岛屿进行空中、 海上侦察;派出侦察兵越海捕俘, 抵近拍照, 全面掌 握了战区地形和敌情。
目录
打击美台共同防御条约
准备工作的需要
气候条件的影响
一、打击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的需要
美帝国主义在侵朝战争失败后,为了继续霸占我国领土台湾与澎湖,于一九 五四年十二月二日同卖国贼蒋介石集团签定了所谓“共同防御条约”。美国政府 企图利用这个条约来使它武装侵占中国领土台湾的行为合法化,并以台湾为基地 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和准备新的战争。 为了粉碎美蒋“共同防御条约”的阴谋,进一步推动海防对敌斗争,保卫祖 国社会主义建设,锻炼和提高陆、海、空三军联合登陆作战能力,并为继续解放 沿海岛屿和最后解放台湾、澎湖创造条件,军委命令华东军区以第60师为主,组 织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解放一江山岛。 这就是为什么解放一江山岛要 在1955年初进行的原因。因为我们 要回应“共同防御条约”的签订, 打碎美蒋阴谋。
一江山岛战役研讨
——登陆时机的选择
一九五五年一月十八日至十九日,我
军进行了一江山岛登陆作战。此次战斗,
是我陆、海、空三军首次对近海敌占岛屿 的联合登陆作战。战斗中,各军、兵种参 战的部队,经过充分的准备,在沿海渔民 和广大民兵的大力支援下,密切协同,勇 敢战斗,全歼一江山岛守敌,并迫使大陈、 披山、渔山等岛屿之敌逃往台湾。
三、当时气候水文条件的影响
2.选择12时左右登陆的原因 一江潮汐比海门早一个小时多,基本情况与 大陈略同。由于岛屿影响,潮流方向多变,在同 一次涨(落)潮中,潮流变向四次:涨潮时,最 初由东北流向西南约一个小时半,变由正东流向 西约二小时半,再由东南流向西北约一小时,最 后南北交流约一小时。这样算来,12时左右,正 是涨潮的时候,这时候水深有利于渡海登岛。
三军直指一江山岛
![三军直指一江山岛](https://img.taocdn.com/s3/m/980acc57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71.png)
三军直指一江山岛[背景链接]:1952年夏季,坐镇上海的陈毅,召见华东军区参谋长张爱萍,授意由他主持拟制解放浙、闽沿海敌占岛屿的作战方案。
张爱萍几经考虑,拿出一个先攻取大陈岛,由北向南推进的作战设想。
后根据中央先取大、小金门等南面岛屿,以期北面诸岛屿蒋军不攻自退或稍打即退之意向,作了全面修订。
陈毅首肯后,报北京得毛泽东、彭德怀批准,并指定由张爱萍担任总指挥。
根据毛泽东的指示,1954年8月2日,彭德怀主持了研究如何实现毛泽东意图的作战会议。
张爱萍向与会者讲述了关于解放大陈岛的作战设想:首先夺取一江山岛,同时佯攻披山,得手以后,全力强攻大陈岛。
彭德怀认为该方案可行,一定要充分准备,谨慎出战,战则必胜。
粟裕同意彭德怀的意见,他补充说:“这是人民解放军海、陆、空三军的第一次协同登陆战,作战情况要比以往复杂得多;而且要考虑到美国可能会插手,要准备艰苦作战。
”8月10日,张爱萍主持召开了浙东前线指挥部作战会议,制定了三军联合作战方案。
华东军区调集了陆军一个步兵师,海军集结了各类舰艇137艘,空军集结了22个大队。
进行了近半年时间的分练、合练与实战演练。
1955年1月1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陆、空三军首次联合渡海作战的一江山岛登陆战打响了。
清晨,空军混合机群首先飞向一江山岛,对蒋军守岛阵地猛烈轰炸,继而远射程大炮密集轰击。
下午,由海军舰艇和其他舰船运载的登陆部队强行登岸,经过8小时激战,全歼守敌千余人,取得了首战一江山岛的胜利。
易守难攻的一江山岛一江山岛位于浙江台州湾椒江口海面,是一座四处悬崖陡壁、方圆不到2平方公里的荒岛。
中间横着一条夹江,把全岛劈成南北两半。
它西距大陆30余公里,北至头门岛9公里,南至大陈岛17公里。
该岛分北江、南江。
北江稍大,东西长约1900米,南北宽100~700米,面积约1平方公里。
南江东西长约1010米,南北宽约300米,面积约0.3平方公里。
南北两岛隔海对峙,相距100~200米。
新中国成立初一场痛快淋漓的解放台湾预演战役——一江山、大陈岛战役追记
![新中国成立初一场痛快淋漓的解放台湾预演战役——一江山、大陈岛战役追记](https://img.taocdn.com/s3/m/e2904f8b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bc.png)
1949年底,除西藏外,全国大陆已全部解放。
此时国民党残余部队依然驻守东南沿海部分岛屿,企图凭借这些岛屿作为军事基地,拱卫台湾、抵挡人民解放军渡海,实施反攻。
蒋介石摆出攻势防御架势,以贴近浙江和福建沿海岛链为前沿,构架起一个直接伸向大陆的攻防体系。
这个体系北面以浙江大陈岛为防御核心,与南面的金门构成牛头上的两个犄角,直顶华东沿海。
防,可以有百余海里的战略纵深;攻,可以在大陆鼻子底下捅刀。
蒋介石频频以此为依托对华东沿海地区袭扰。
中国人民解放军要打击、消除国民党军队的袭扰进而解放台湾,必须“清理门户”——金门、大陈岛一开始就在人民解放军整体作战计划之中。
中美苏大国格局之中解放台湾计划宕后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上武装——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泰州白马庙宣告诞生。
百万雄师过大江攻占南京那天,陈毅给张爱萍委派新任务,让他带着二三百人,到江苏泰州白马庙组建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张爱萍旋即被中央军委任命为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兼政委。
毛泽东给海军首次题词:“我们一定要建设一支海军,这支海军要能够保卫我们的海防,有效地防御帝国主义的可能的侵略。
”海军一成立,就针对解放闽浙沿海被蒋介石国民党集团盘踞的金门、大陈岛和台湾设计方案,进行演兵操练。
1950年5月19日,解放军第二十二军进占长涂,国民党守军狼狈撤逃,长达10个月的舟山战役结束,舟山群岛全部解放。
中国人民解放军决心一举渡海登岛,实现全中国的完全统一。
面对锐不可当的人民解放军,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发表中美关系白皮书承认,台湾问题是中新中国成立初——一江山、大陈岛战役追记国内政,美国不干涉中国内政。
风云突变,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
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声称“共产党军队占领台湾将直接威胁太平洋地区的安全”,下令其驻菲律宾的海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
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按预定计划,跨过鸭绿江,秘密进入朝鲜战场。
从此,中国人民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拉开序幕。
解密:一江山岛战役解放军首次海陆空三军联合作战
![解密:一江山岛战役解放军首次海陆空三军联合作战](https://img.taocdn.com/s3/m/50291cac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be.png)
解密:一江山岛战役解放军首次海陆空三军联合作战
解密:一江山岛战役解放军首次海陆空三军联合作战
近几年,围绕我国周边一些岛屿主权、海洋权益的纷争愈演愈烈,周边个别国家制造夺岛作战的紧张气氛,使得一些军迷和网友越来越关注岛屿攻防作战。
岛屿攻防作战是十分复杂的作战样式,包括登陆、夺取制空权和制海权等系列问题。
研究岛屿攻防作战有一个鲜活的标本,1955年1月,解放军首次进行的三军联合登岛战役——一江山之战。
结合一江山岛作战,讲一讲岛屿争夺作战的一些情况。
一、从作战力量来看,一江山岛之战兵力投入之多达到战役规模
说到一江山岛作战,很多资料表述为“一江山岛登陆战斗”,作战时间为1955年1月18日,登岛兵力是一个加强团,实际上是陆军四个营,按照我军战斗和战役的划分,单从登岛兵力构成来看,这次确实只是一场战斗规模的作战。
实际上一江山岛之战的作战规模远不止这些。
从一江山岛登岛作战这两天作战投入的兵力来看,按照现在的公开资料,是陆军四个营,另外有炮兵的四个营又十二个连,还有高炮六个营,海军舰艇188艘,航空兵22个大队,184架飞机。
加上海军、空军的兵力,用一场战斗来界定这次作战显然是不准确的。
这正是现在称之为一江山岛战役的原因,是从三军联合的更大的视角来看这场作战。
一江山岛之战是在一个更大的背景下进行的,目的是要解放浙江
东部的沿海岛屿。
浙江东部的沿海岛屿是以大陈岛为核心,攻占一江山岛实际上是解放大陈的前奏。
在攻击一江山岛之后,大陈岛的守军自动撤退。
放在大陈战役这个更大的历史背景下,到现在很难查出解放军和国民党军投入的总兵力究竟有多少,这个涉及的方面非常广泛。
红色中国,一物一故事
![红色中国,一物一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ab5baa6c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28.png)
红色中国,一物一故事第一篇:泛黄的《东北日报》在荆门市博物馆,一份已经泛黄的《东北日报》尤为引人注目,引得不少前来参观的市民驻足观看。
这是一份出版于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二月十二日的报纸。
《东北日报》在当天的头版刊发新华社消息《中原我克荆门桐城包围敌军达三个师已歼敌一团俘匪军长方靖》。
消息全文如下:新华社中原十日电江汉人民解放军四日攻克宜昌东北的荆门县城,歼国民党匪军七十九指挥所及该军九十八师的二九四团,俘该军军长方靖以下三千余人。
上月二十一日解放军解放宜城后,匪十四兵团司令宋希濂即令七十九军于二十五日起自荆门北向宜城、南漳以南地区进行“扫荡”,解放军乃挥师南下,于二日将该军一九四师、九十八师、一九九师之五九七团及敌十四兵团直辖之二九八师两个团分别包围于荆门县城及其附近地区。
四日拂晓解放军发起攻击,至改日黄昏,即完全占领荆门城。
现解放军正继续向其余被围之敌攻击中。
新华社中原十日电皖西人民解放军五日解放安庆以北的桐城县城,守敌弃城南窜。
一条仅仅300字的消息,以媒体的视角叙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荆门县城,生擒敌方指挥官的过程,顺着这张泛黄的报纸,让我们一起回顾荆门全境解放的红色历史。
荆门全境解放:1949年1月,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胜利后,江汉地区的斗争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国民党军由攻势转为点线备守,江汉军区在荆北快活铺进行试探性战斗之后,决定发起荆门战役。
2月初,由江汉军区司令员张才千指挥,在襄河以西之荆门、当阳地区组织进行的参战部队最多、作战规模最大的一次进攻性战役,赢得了江汉地区的空前大捷,歼灭驻守荆门的国民党第七十九军。
驻守在荆门县城及附近地区是国民党第七十九军的7个团及6个地方保安大队,共1.8万余人。
江汉军区参战部队有军区主力独立第一旅、第二旅及二、三、四军分区各2个团。
根据敌情,江汉军区决定,集中兵力发起荆门战役。
首先歼灭荆门地区守敌七十九军。
第二步确定以独一旅担任主攻,置于城东;独二旅担任助攻截击,置于城西,防敌西逃;二、三、四军分区部队置于团林铺、大烟墩集地区,以便阻击沙市、当阳北援和东援之敌,并防止荆门之敌向南、向西突围。
修订版解放一江山岛战役.
![修订版解放一江山岛战役.](https://img.taocdn.com/s3/m/b41e2e300b4e767f5acfce7c.png)
1954年12月3日美台签订"共同防御条约",但大陈列岛不在协防范围之内。
一江山岛由南一江、北一江两岛组成,面积为1.4平方公里。据守一江山岛的为“一江山地区司令部”,下辖突击第4大队、第2大队第4中队和1个炮兵中队共1100余人。守军以岛上几个高地为核心,设置三道阵地和四层火力网,构筑明碉、暗堡154个,平均每百米正面配2门火炮和2挺机枪,前沿各突出部和阵地前密布铁丝网和地雷,形成坚固的环形防御。2.战略部署;
1954年8月31日浙东前线指挥部("前指")成立,张爱萍任司令员。
1954年9月前指成立情报汇集所。高岛建立临时快艇基地,31鱼雷快艇大队进驻。
1954年11月1日解放军海空军航空兵对大陈、一江山岛重要军事目标和锚泊敌舰进行猛烈轰炸,共出动112架次,投弹1154枚,予敌重创。
1954年11月5日驻头门山岛解放军海岸炮兵对国民党海军2艘扫雷舰进行炮击,击伤"永春"号扫雷舰,海岸炮兵还协同陆军炮兵对一江山岛国民党守军进行2次炮击。
1.历史背景;
中国大陆解放后,国民党军残余部队退据东南沿海部分岛屿。台湾国民党当局企图利用这些岛屿作为护卫台湾的屏障,反攻大陆的跳板,袭扰大陆的基地。国民党军在浙东沿海所据守的岛屿,经过几年经营,已构成防御体系,其防务由“大陈防卫区司令部”组织实施,刘廉一任总指挥。守军主要是美械装备的第46师和6个突击大队,还有10余艘海军舰艇经常在此海域游弋,总兵力达2万余人。
事关台海形势的这一仗,毛泽东说“打得很好”
![事关台海形势的这一仗,毛泽东说“打得很好”](https://img.taocdn.com/s3/m/34fff003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51.png)
事关台海形势的这一仗,毛泽东说“打得很好”作者:来源:《新传奇》2022年第33期一江山岛,总面积不足2平方公里,易守难攻。
美军顾问甚至扬言,它是“攻不破的堡垒”。
解放一江山岛,改变了台湾海峡的斗争形势。
此次战役,历时10个小时,是我军首次陆、海、空三军联合渡海登陆作战。
毛泽东曾这样评价这次战役:“一江山登陆作战,打得很好!”1950年,海南岛、舟山群岛相继解放,退守台湾的国民党军在中国大陆沿海占据的岛屿仅剩下浙东的大陈列岛和福建的金门、马祖等。
在1950年6月的中共中央七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甚至已经宣布“解放台灣之战仍由粟裕指挥”。
不料,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
两天后,美国海军第七舰队悍然开入台湾海峡,公然干涉中国内政。
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解放军原拟用于攻台的50万主力全都入朝作战,解放台湾的计划就此搁置。
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签署。
这年年底,从朝鲜战场归来的军委作战部(后改为总参作战部)部长张震再次提出了先攻大陈岛的计划。
这一次,毛泽东的态度很明确:“此意见可注意。
”首先解放浙东沿海岛屿的决心,至此基本定了下来。
先打一江山,敲山震虎大陈列岛包括上下大陈、南北一江山、南北麂山、披山以及渔山列岛等,哪里才是突破口?当年的作战会议上,意见并不统一。
时任华东军区参谋长张爱萍后来回忆:“当年军区在开作战会议的时候曾经提出过三个方案。
第一个方案,多数人主张直取敌浙东沿海诸岛的指挥和防御中心大陈岛。
但是大陈的敌人兵力比较多,而且打大陈还要绕过一江山,我有后顾之忧啊。
第二个方案,部分人建议先夺占守敌较弱的披山岛,这样可确保首战成功,但是对浙东沿海敌人的整个防御体系震撼不是很大。
第三个方案,少数人主张先打一江山。
”张爱萍就是少数人之一,他思虑得很周全。
首先,一江山岛距离已解放的头门岛仅9公里,完全在我军的火力控制之下,组织航渡、各种作战保障及三军协同都比较容易。
其次,美蒋当局视一江山岛为大陈岛的“门户”,并作为“反攻大陆的大门”。
一江山岛战役:海陆空联合作战的典范——浅析联合作战在一江山岛
![一江山岛战役:海陆空联合作战的典范——浅析联合作战在一江山岛](https://img.taocdn.com/s3/m/3a812c82804d2b160a4ec082.png)
一江山岛战役:海陆空联合作战的典范——浅析联合作战在一江山岛战役中的运用及现实要求发表时间:2021-01-05T06:27:51.969Z 来源:《学习与科普》2020年14期作者:陈凯悦[导读] 1955年1月18日至19日,我军陆、海、空三军联合向一江山岛发起进攻,一举击败国民党军,解放了浙东沿海的全部岛屿。
此次登陆作战是我军首次对近海敌占岛屿实施的诸军兵种联合登陆作战,意义深远。
当前,世界新军事变革兴起,我军面临能否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挑战,各军兵种联合作战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分析一江山岛登陆作战中联合作战的运用,有利于我军提高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能力,掌握未来战争的主动权。
陈凯悦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摘要:1955年1月18日至19日,我军陆、海、空三军联合向一江山岛发起进攻,一举击败国民党军,解放了浙东沿海的全部岛屿。
此次登陆作战是我军首次对近海敌占岛屿实施的诸军兵种联合登陆作战,意义深远。
当前,世界新军事变革兴起,我军面临能否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挑战,各军兵种联合作战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分析一江山岛登陆作战中联合作战的运用,有利于我军提高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能力,掌握未来战争的主动权。
关键词:一江山岛战役;联合作战;信息化战争一、联合作战是夺取战役胜利的重要法宝(一)战役态势分析一江山岛虽面积较小,但战略位置重要,是国民党军据守浙东沿海岛屿的中枢关键。
蒋经国甚至宣称:“一江山是反攻大陆的大门,不仅要守住这扇大门,还要从这扇大门里打出去反攻大陆。
”战前,国民党守军由第46师、6个突击大队及海军10余艘舰艇组成,有大约21000人。
为贯彻落实军委加快解放浙东沿海岛屿步伐的意图,华东军区召开作战会议,研究细化解放浙东沿海岛屿的作战方案。
1954年8月成立以张爱萍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浙东前线指挥部,对一江山岛进行多次侦察,综合考虑地形、敌情、水文气象等方面的因素,制定了海陆空三军联合作战方案。
运筹帷幄一剑封喉:我军一江山岛战役的谋划组织
![运筹帷幄一剑封喉:我军一江山岛战役的谋划组织](https://img.taocdn.com/s3/m/2ca1dfc5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b2.png)
运筹帷幄一剑封喉:我军一江山岛战役的谋划组织.运筹帷幄一剑封喉我军一江山岛战役的谋划组织马沈我军登陆艇正在装载兵员装备张爱萍司令员亲自检查战士手中武器我工兵爆破一江山岛敌工事我军重炮齐射1955年发起的一江山岛战役是我军首次进行的陆海空联合作战,相关作战过程已为人熟知,但在战役谋划与组织的过程中,有许多细节体现了孙子兵法“庙算多者胜”的原则,值得后人细细品味。
争取主动势在必行1949年国民党军败逃台湾后,依靠暂时的海空优势,继续对大陆采取攻势。
1950年,国民党空军八次轰炸上海、五次轰炸南京,两次轰炸杭州,这些空袭都以台湾为基地,以闽浙岛屿为前沿,以澎湖为中间桥梁,形成直接伸向大陆的“打击链”。
“打击链”上,北边以浙江台州外海的上、下大陈岛为核心,南面以福建厦门当面的金门岛为核心,两者如同犄角,直抵我东南沿海,国民党军守可以有几百海里纵深,攻可以在大陆眼皮底下发起。
1950-1952年,福建平和、南靖、晋江、惠安、莆田、漳州、福鼎;浙江温岭、黄岩、玉环、洞头、乐清、临海,都曾遭敌军登陆袭扰,少则几百,多则数万人。
因此,解放军必须遏止国民党军袭扰,保卫和平建设。
是攻是防反复斟酌1951年,华东军区就提出攻打大陈和金门的作战方针,主张先打大陈,一两年后完成进攻金门的准备。
1952年6月11日,中央军委回电,同意9月或10月攻占大陈。
6月15日,华东军区颁发《对解放上下大陈岛登陆作战的指示》。
7月19日,从朝鲜战场回来主持军委工作的彭德怀看到华东军区的作战预案,表示美国一直把台湾海峡作为朝鲜战场的侧翼,“为慎重计,须待朝鲜停战后举行为宜”。
7月27日,毛泽东主席批示同意彭德怀的意见。
1953年9月7日,华东军区向军委上报新的作战方案——收复大、小金门岛作战方案。
10月15日,总参代军委正式批复华东军区,赋予作战行动代号为“联合作战演习”。
考虑金门国民党军有5万余人,开战后台湾会派援军,而华东军区计划投入9个步兵师、30个炮兵团、15个高炮团、3个工兵团和6个航空兵师,还不算海军舰艇、岸炮兵与布雷飞机分队,光战役预算就要4.7亿元,这对刚恢复的国民经济有影响。
世界海战史上十次著名的登陆作战
![世界海战史上十次著名的登陆作战](https://img.taocdn.com/s3/m/bb62c7ca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b9.png)
世界海战史上十次著名的登陆作战世界海战史上十次著名的登陆作战2011-07-21 17:03从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渡海登陆作战--公元前1470年古埃及人对叙利亚的登陆作战开始,登陆作战以其独有的方式登上了战争的历史舞台。
吴、齐山东半岛登陆战役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登陆作战。
战役是在我国古代吴国与齐国间展开的。
公元前485年,当时位于太湖流域的吴国,派大夫徐承率舟师出长江口渡海径直北上,进攻位于山东半岛的齐国,由于齐国的截击,吴国战败,遂放弃了占领齐国的企图。
此役虽然以登陆方失败而终,但它开创了我国登陆作战的先河,在我国作战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台湾岛登陆战役我国古代海战史上规模最大的登陆作战。
台湾岛登陆作战是在民族英雄郑成功率领下进行的,是我国海战史上规模最大、距离最远的一次成功的登陆作战,是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的突出战例。
明朝永历十五年(1661年)三月初一,郑成功在金门举行了隆重的誓师仪式。
他将进攻台湾的舰队分为两个梯队:第二梯队由黄安等指挥,共有战舰20余艘,部队6000人。
而郑成功于二十三日中午亲率第一梯队出征,此梯队共有战舰数百艘,部队2万人。
荷兰侵略军在台湾的总兵力约2800人,战舰"赫克托"、"斯·格拉弗兰"和"威因克"、"马利亚"等以及小艇多艘。
战争持续了近9个半月,于十二月十三日结束,以敌部死伤数百,余部全部投降而终。
至此,沦陷了38年的台湾又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郑成功驱逐荷兰侵略者的伟大斗争,终于取得了胜利。
加里波利半岛登陆战役世界战史中最具现代意义萌芽的登陆作战。
此役是英、法联军在德、土军队防守的加里波利半岛实施的登陆作战。
战役从1915年2月19日,英法联军舰队(战列舰11艘、巡洋舰5艘、驱逐舰16艘、潜艇7艘、扫雷舰21艘以及水上飞机母舰、炮舰和大量辅助船等共100余艘,先后将57万余人及作战物资顺利地投送到预定海域)在英国卡登将军的率领下,从英格兰海军基地出发开始,至1916年1月9日最后一名"澳新军团"士兵离开海滩为止,历时11个月,以协约国最后伤亡1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江山岛与20军60师
一江山岛战役是我军史上独有的陆海空联合作战,60师是陆军史上唯一参加三军联合作战的部队。
1954年8月10日,华东军区发出解放一江山岛的预先号令,摧毁美蒋海防协约和反攻大陆的美梦。
8月13日,中央军委批准华东军区设立浙东前线指挥部,由华东军区参谋长张爱萍任前指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陆海空三军部队的林维先(浙江军区代司令员)、聂凤智(华东军区空军副司令员)、彭德清(华东军区海军副司令员)、马冠三(华东军区海军参谋长)为副司令员,王德(华东军区副参谋长)为参谋长。
指挥部设在宁波天主教堂的大院,下设海、空、登陆指挥所和华东军区政治工作组、后勤联合指挥部。
兵种、兵力、兵器部署:
陆军:步兵第60师178团、180团(欠1个营);炮兵122榴弹炮2个营、76.2野炮1个营、75山炮2个连、120迫击炮2个连。
空军:轰炸航空兵第20师60团、歼击航空兵第3师、第12师。
海军:航空兵5个团,舰艇、船186艘(其中护卫舰4艘、炮舰2艘、鱼雷艇12艘、炮艇24艘、火箭炮船6艘、各种登陆舰艇、运输船138艘)、2个海岸炮兵连。
三军参战达17个兵种、28个战术群。
从数量上来看,其中步兵4个加强营,3600人,3倍于敌军;炮兵4个营又12个连,火炮119门,高炮6个营60门,5倍于敌军,可以说是用牛刀在杀鸡。
1954年9月15日和9月21日,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对大陈和一江山进行侦察。
11月1日至18日空军和海军航空兵、舰炮队对目标岛屿实施迷惑性轰炸,18日12时,
我陆军登陆编队3700名官兵,乘138艘登陆艇,在51架战机和迷雾炮火的掩护下,经过3小时的激战,成功登陆,插上红旗,一江山岛宣告解放。
这次战役,击毙蒋军该地区长官王生明以下519名,俘虏敌突击四大队王辅弼以下567名。
我军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一江山岛战役中牺牲429名(其中海军13名)。
这429名烈士中营级1名;连级12名;班级101名;战士292名,年龄最大的55岁,最小的18岁。
这些长眠在一江山岛的军人,来自20多个省市,200多个县(区)和十多个民族。
这次战役是我军建军82年中,唯一的一次陆、海、空三军联合协同作战,也是我国目前最后的一次解放战役,这次战役为我军战史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此文参照60师178团5连荣誉室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