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山岛登陆战竞赛知识
一江山战役
![一江山战役](https://img.taocdn.com/s3/m/5237f5196edb6f1aff001f15.png)
一江山岛战役编辑1战役概况全国大陆解放后,国军的残余部队退至东南沿海部分岛屿,其企图利用这些岛屿作为拱卫台湾和对大陆实施反攻的前进基地。
一江山岛地图一江山岛位于浙东沿海,主要由南一江、北一江两个岛屿组成,面积约为1.7平方公里。
据守该岛的国军由“一江山地区司令部”所辖之第4突击大队、第2突击大队第4突击中队及1个炮兵中队共1000余人。
华东军区根据浙东沿海国军所占岛屿的指挥中心和防御重点是大陈岛,而一江山岛是屏障大陈岛的前沿据点等情况,遂决定集中兵力,首先攻占一江山岛,尔后再转兵攻取大陈岛,以击破国军在浙东沿海岛屿的防御体系。
1955年1月18日,在华东军区参谋长张爱萍的统一指挥下,华东军区部队发起了进攻一江山岛战役。
这次战役是人民解放军首次陆、海、空三军的协同作战。
发起进攻的当天,华东军区出动舰艇188艘,航空兵22个大队共184架作战飞机,并以地面炮兵4个营又12个连、高射炮兵6个营担负火力支援和对空掩护,陆军则以第20军第60师第178团及第180团第2营约1个团又1个营的兵力,乘登陆艇在一江山岛强行登陆。
由于华东军区战前已经夺得了战区制空权与制海权,使国军方面的海空军当天未敢出动。
在登陆前的火力准备过程中,华东军区陆、海、空军的火力有效地进行了协调衔接,在航渡期间更是有效地压制了大陈岛国军的火力,从而保证了登陆部队的顺利上岛。
[1]进攻部队在一江山岛登陆后,经一天激战全歼岛上守军。
守岛的国军不仅筑有坚固工事,其成员也大多是在大陆受过斗争的逃亡地主、恶霸及其子弟,对共产党有刻骨仇恨,在进攻部队成功登陆后仍依托岩缝、暗堡拼死顽抗。
进攻部队则采取小群战术,逐个消灭各暗堡。
在海、空军火力的掩护下,进攻突击部队冲上主峰,以炸药包炸毁了国民党军第4突击大队队部的坑道,并以无后坐力炮、火焰喷射器抵近攻击和爆破方式逐个消灭了残存敌暗堡,至20日下午5时30分,除少数敌军投降外,大部守敌被歼,至此战斗结束。
一江山岛战役
![一江山岛战役](https://img.taocdn.com/s3/m/0b9dc1d86f1aff00bed51e97.png)
一江山岛战役毛泽东说:“形势变了,准备打大陈,先解决浙江沿海岛屿……”位于浙东台州湾口外的大陈岛,分上大陈和下大陈两岛,距离解放军舰艇锚地海门仅46公里。
其西北方向和南北两侧有一江山岛、渔山列岛、披山岛、南麂山岛等多个岛屿。
1953年驻扎大陈岛的国民党军队的总兵力有一万多人,占国民党驻浙东岛屿总兵力的一半,由胡宗南担任司令,并有舰队司令齐鸿章和“海上突击纵队”司令黄八妹协助。
大陈岛成为国民党海军在浙东沿海的军事指挥中心。
1953年6月20日,人民解放军成功地夺回大鹿山、小鹿山、鸡冠山和羊屿4岛,并乘胜追击夺回积谷山岛后,胡宗南被蒋介石调回台湾。
接任大陈防卫司令部司令的是陆军中将刘廉一。
此人亦出身陆军,对海军虽不甚了解,但心高气傲。
刘廉一重整旗鼓,撤的撤,换的换,进行了一番整顿。
1953年底,在杭州召开的中央军委会议上,毛泽东再次指出,朝鲜停战了,我们可以腾出手来准备解决台湾问题了。
其时,朝鲜战场上,历时三年的大规模战争已经结束,毛泽东在这个时候重提解决台湾问题,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美军在朝鲜战场的失败,无疑“山姆大叔”有些不甘心。
其时,美国正和蒋介石阴谋酝酿签订“共同防御条约”。
美国企图通过“条约”来控制台湾和台湾海峡,并以台湾作为干涉中国“不沉的航空母舰”。
而蒋介石却利用“山姆大叔”来给自己撑腰杆子,阻止解放军的军事行动,做起反攻大陆的美梦。
早在1951年3月,刚刚调任华东军区参谋长的张爱萍,就把解放大陈岛和浙江沿海岛屿列入了自己的计划。
7月,陈毅把他叫到上海,要他主持研究浙江和福建沿海岛屿问题,这正好是不谋而合。
不久,在张爱萍的主持下,提出了一个“从北往南打”的作战方案,旨在首先解决大陈岛,然后依次由北向南,逐个由小到大,解放浙江沿海岛屿,然后接着一直到解放福建沿海的马祖列岛和大小金门等岛屿。
张爱萍率领工作组经过反复研究和实地勘察,将成熟的方案呈送给司令员陈毅。
陈毅将这一“从北往南打”的方案报告了毛泽东主席。
一江山岛登岛作战
![一江山岛登岛作战](https://img.taocdn.com/s3/m/0175e93858f5f61fb636669b.png)
一江山岛登岛作战〔1995年1月18日至19日一九五五年一月十八日至十九日,我军进行了一江山岛登岛作战。
它是我陆、海、空三军首次对近海敌占岛屿的联合登岛作战。
作战中,各军、兵种参战的部队,经过充分准备,在沿海渔民和广大民兵的大力支援下,密切协同,勇敢战斗,全歼一江山岛守敌,并迫使大、披山、渔山等岛屿之敌逃往。
一、一般情况〔一美帝国主义在侵朝战争失败后,为了继续霸占我国领土与澎湖,于一九五四年十二月二日同介石集团签定了所谓"共同防御条约"。
美国政府企图利用这个条约使它武装侵占中国领土的行为合法化。
为了粉碎美"共同防御条约"的阴谋,进一步推动海防对敌斗争,保卫祖国社会主义建设,锻炼和提高陆、海、空三军联合渡海登岛作战能力,并为继续解放沿海岛屿和最后解放,澎湖创造条件,军委命令华东军区组织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解放一江山岛。
并明确指示各参战部队:要充分准备,有把握而后才发起攻击。
〔二一江山岛位于湾XX口海面,距大陆三十余公里,北至头门山九公里,甫至大岛十七公里。
该岛分北江、南江两岛:北江稍大,东西长约一千九百米,南北宽一百至七百米,面积约一平方公里;南江东西长约一千零十米,南北宽约三百米,面积约零点三平方公里;甫北两岛隔海峡对峙,相距一百至二百米。
一江山岛的203、190、160、180高地为制高点,可控制全岛。
岛上无居民,也无良好水源,光山秃岭,地质坚硬。
岛的四周多系陡壁岩礁,岸高十至四十米。
北江东北部及南江南部海岸坡度较陡,一般在四十五至七十度。
北部、西北部和南部海岸坡度较缓,一般在三十五度以下。
可登岛的地段全长不足一千米。
近岸水深七至八米。
海水多"回旋"和"岩头浪"。
整个地形利守不利攻。
〔三一江山岛是大岛外围的重要据点,军对该岛的设防极为重视。
守岛之敌为匪首廉一率领的匪突击第4大队、突击第2大队第4中队及炮兵第1中队,共约一千一百人。
“一站到底”知识竞赛题库
![“一站到底”知识竞赛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fc44ca0e0740be1e650e9a57.png)
1 无居民海岛的开发利用,需进行填海连岛等严重改变海岛自然地形、地貌的行为时,应经过(C)的程序。
A、须经当地人民政府审批B、须经国家海洋局审批C、须经国务院审批D、国家严禁此类行为发生2 意大利是位于欧洲南部的海洋国度,其首都罗马公元1世纪时的人口已经超过百万。
下列称谓中,(B)描述的不是罗马。
A、七丘之城B、皮革之都C、狼育之城D、永恒之都3 船舶在公海上发生航行事故,涉及船长的刑事责任时,应向(A )提出刑事诉讼。
A、船旗国或船长国籍国B、船旗国或船东国籍国C、国际法庭D、最近沿海国4 中国海军113号导弹驱逐舰的舰名是(B)。
A、济南号B、青岛号C、大连号5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曾用不同方式取得了众多海战的胜利。
其中1955年以陆海空协同作战的作战方式获得了(D)的胜利。
A、西沙海战B、八六海战C、解放万山群岛D、解放一江山岛6 迄今为止,世界第一大港是(A)。
A、上海洋山港B、鹿特丹港C、纽约港D、迪拜港7 1805年发生了特拉法尔加海战,英方舰队是由名将(A )指挥。
A、纳尔逊B、麦克?阿瑟C、丘吉尔D、拿破仑8 下列海洋生物中,(A)是哺乳动物。
A、鲸鱼B、鲸鲨C、海龟9 (D)有权在公海铺设海底电缆。
A、最近沿海国B、所有沿海国C、所有联合国会员国D、所有国家10 俄罗斯最大的港口城市圣彼得堡濒临(A )。
A、波罗的海B、北海C、黑海D、里海11 我国的澳门特别行政区包括三部分,其中不包含下列的(B )。
A、澳门半岛B、大屿山C、氹仔岛和路氹城D、路环岛12 俄罗斯第四代677型拉达级潜艇属于(A )。
A、单壳体结构常规动力潜艇B、单壳体结构核动力潜艇C、双壳体结构常规动力潜艇D、双壳体结构核动力潜艇13 目前发现的大多数海底坑洞都是被海水长期渗透和冲刷淘洗出来的,但(D )的坑洞成因不是这样。
A、美国的加里福尼亚沿海B、刚果河三角洲附近海域C、尼罗河三角洲附近海域D、南美洲厄瓜多尔西海岸的太平洋海域15 16世纪,(B )海军拥有多艘战舰,组成横行于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无敌舰队”。
一江山岛之战
![一江山岛之战](https://img.taocdn.com/s3/m/0861e3c2aef8941ea76e05a7.png)
一江山岛之战解放一江山岛战役,是迄今为止我军进行的惟一的一次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
尽管战役规模有限,但政治意义非常深远;参战兵力不多,直接登陆作战部队仅四个加强营,但诸兵种齐全,战役组织指挥难度较大;在我浙东“前指”精心组织下,全体参战部队密切协同,灵活机动,英勇善战,其主要登陆战斗仅用了两个多小时,便顺利达成了战役目的。
解放一江山岛战役的胜利,对美蒋反动派###的阴谋,起到了强大的震慑作用,并迫使敌人最终放弃大陈列岛,从而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政治影响。
同时,也使我军获得了解放浙、闽沿海岛屿的重要作战经验,初步摸索了陆、海、空三军协同配合,实施登陆作战的基本原则,对于加速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国防军的进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直至今天,在我们研究探讨现代条件下陆、海、空三军协同作战问题的时候,这一战例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张震1988年3月24日(一)1954年5月6日黄昏,蒋介石乘坐“峨眉”号驱逐舰完成了视察大陈岛防卫,伫立在舰桥,眺望西北方向家乡的天空,泪水迷蒙了眼眶。
前不久,大陈防卫部政治部特工人员将一叠潜入大陆偷拍的照片赠送他,那上面有四明山青翠的竹林,武岭溪口祖上家业玉泰盐庄,口嚼千层饼的子民。
那一天他很少说话,彻夜难眠。
军舰调头,缓慢驶向大陈岛。
蒋介石掏出手绢,擦干眼角。
在他的前方是一些布满光秃秃石头的岛屿,与他刚才希冀的幻觉大相径庭,而即使这样一些小岛不久也将失去,如此乘军舰遥望家乡以酬思梓之郁的机会恐怕也无多了。
后来,江南在他的《蒋经国评传》一书中,“一江·大陈”章节里描述了蒋介石当时的心态和台湾当局的危机境况——某一时期的政治口号,恰好反映出当时的政治情势。
在美军未协防台湾之前,“保卫大台湾”的浪声铺天盖地;华府的政策一变,马上改为“###,收复失土”,几乎是声震寰宇。
蒋先生一年三次的文告(新年、青年节、###),永远重申“今年是反攻决定年,明年是反攻胜利年”的陈词滥调。
一江山岛战役
![一江山岛战役](https://img.taocdn.com/s3/m/d61fbe4758fb770bf78a55b1.png)
一江山岛战役图片名称: 解放一江山岛战役中用木帆船打击敌图片介绍:上一张:没有了点击: 268 下一张:我登陆艇向一江山岛冲击,关闭窗口,图片名称: 我登陆艇向一江山岛冲击图片介绍:上一张:解放一江山岛战役中用木帆船打击敌点击: 268 下一张:我军战船直扑长山列岛,关闭窗口,图片名称: 我军战船直扑长山列岛图片介绍:上一张:我登陆艇向一江山岛冲击点击: 257 下一张:解放一江山岛的先头部队抢占岛岸,关闭窗口,图片名称: 解放一江山岛的先头部队抢占岛岸图片介绍:上一张:我军战船直扑长山列岛点击: 257 下一张:解放军登陆大陈岛,关闭窗口,图片名称: 解放军登陆大陈岛图片介绍:上一张:解放一江山岛的先头部队抢占岛岸点击: 256 下一张: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师参加解放一江山岛48周年纪念,关闭窗口,图片名称: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师参加解放一江山岛48周年纪念图片介绍: 上一张:解放军登陆大陈岛点击: 289 下一张:美蒋签定军售协议,关闭窗口,图片名称: 美蒋签定军售协议图片介绍: 美蒋签定军售协议点击: 238 上一张: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师参加解放一江山岛48周年纪念下一张:美蒋签定共同防御条约,关闭窗口,图片名称: 美蒋签定共同防御条约图片介绍: 美蒋签定共同防御条约上一张:美蒋签定军售协议点击: 269 下一张:一江山岛登陆计划示意图,关闭窗口,图片名称: 一江山岛登陆计划示意图图片介绍: 一江山岛登陆计划示意图上一张:美蒋签定共同防御条约点击: 321 下一张:我战斗机群飞向一江山岛,关闭窗口,图片名称: 我战斗机群飞向一江山岛图片介绍: 我战斗机群飞向一江山岛执行任务上一张:一江山岛登陆计划示意图点击: 297 下一张:击沉敌人军舰:太平号: ,关闭窗口,图片名称: 击沉敌人军舰:太平号:一九四五年十一月十四日一时三十分,我人民海军在大陈岛东北海面击沉敌人军图片介绍: 舰:太平号:~上一张:我战斗机群飞向一江山岛点击: 340 下一张:一江山岛战役珍贵图片,关闭窗口,图片名称: 一江山岛战役珍贵图片图片介绍: 一江山岛战役珍贵图片上一张:击沉敌人军舰:太平号: 点击: 363 下一张:指挥作战,关闭窗口,图片名称: 指挥作战图片介绍: 一江山岛战役中指挥作战的历史珍贵图片!上一张:一江山岛战役珍贵图片点击: 393 下一张:一江山岛战役中珍贵历史图片,关闭窗口,图片名称: 一江山岛战役中珍贵历史图片图片介绍: 一江山岛硝烟弥漫上一张:指挥作战点击: 385 下一张:一江山岛战役中珍贵历史图片,关闭窗口,图片名称: 一江山岛战役中珍贵历史图片图片介绍: 登陆前,解放军战士在船头向敌射击上一张:一江山岛战役中珍贵历史图片点击: 413 下一张:一江山岛战役中珍贵历史图片,关闭窗口,图片名称: 一江山岛战役中珍贵历史图片图片介绍: 机枪手在掩护战友冲击上一张:一江山岛战役中珍贵历史图片点击: 470 下一张:一江山岛战役中珍贵历史图片,关闭窗口,图片名称: 一江山岛战役中珍贵历史图片图片介绍: 解放军战士在负伤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向敌射击上一张:一江山岛战役中珍贵历史图片点击: 677 下一张:一江山岛战役中珍贵历史图片,关闭窗口,图片名称: 一江山岛战役中珍贵历史图片图片介绍: 一江山岛战役中珍贵历史图片上一张:一江山岛战役中珍贵历史图片点击: 692 下一张:我军缴获的部分战斗武器,关闭窗口,图片名称: 我军缴获的部分战斗武器图片介绍: 在一江山岛战役当中,我军缴获的部分战斗武器上一张:一江山岛战役中珍贵历史图片点击: 646 下一张:一江山岛战役中珍贵的历史图片,关闭窗口,图片名称: 一江山岛战役中珍贵的历史图片图片介绍: 一江山岛战役中珍贵的历史图片上一张:我军缴获的部分战斗武器点击: 623 下一张:一江山岛战役中珍贵的历史图片,关闭窗口,图片名称: 一江山岛战役中珍贵的历史图片图片介绍: 一江山岛战役中珍贵的历史图片上一张:一江山岛战役中珍贵的历史图片点击: 592 下一张:一江山岛战役中珍贵的历史图片,关闭窗口,图片名称: 一江山岛战役中珍贵的历史图片图片介绍: 一江山岛战役中珍贵的历史图片上一张:一江山岛战役中珍贵的历史图片点击: 391 下一张:没有了,关闭窗口,编者按:一江山岛以"一江山登陆战"而闻名海外,解放军首次采用陆、海、空三军协同作战战术,一举攻克一江山岛,这也是国共两党迄今半个多世纪以来最后的一场正面战争。
一江山作战
![一江山作战](https://img.taocdn.com/s3/m/c0ae9295d4d8d15abe234ec4.png)
一江山岛作战研究
一、作战背景
二、双方作战部署
三、作战准备 四、作战经过
五、主要经验启示
四、作战经过
(一)夺取制空、制海权阶段
(1954年11月1日——1955年1月16日)
(二)渡海登陆作战阶段 (1955年1月16日——1955年1月19日)
1954年的3月间我军就开始争夺局部战场的 制空权 。到1954年的8月,经过近四个月的战斗,
(一)建立指挥机构
1954年8月27日,华东军区成立了浙东前
线指挥部,直属中央军委、总参领导。 司 萍 令 员:张爱
副司令员:林维先 聂凤智
彭德清
三、作战准备 (一)建立指挥机构
(二)对敌侦察
浙东前指统一组织各军兵种侦察力量,各种 侦察手段,对一江山岛进行了周密、细致、反复 的侦察。
三、作战准备
(一)建立指挥机构
(二)对敌观察 (三)临战训练 (四)组织协同 (五)筹措器材物资
除华东军区海军59艘舰艇外,1954年从军队和地方筹集
了各式舰艇62艘、机帆船23艘。
浙江省支前委员会,在沿海15个县组织动员了3.36万 参加支前,征集了5940付担架和一批海上救护船及大量物资。
上海市各单位也组织了110名工人和技术人员,在21 天内突击抢修了77艘舰船。
一江山岛作战研究
一、作战背景
二、双方作战部署
三、作战准备 四、作战经过
五、主要经验启示
五、主要经验启示
(一)隐蔽作战企图,达成战役突然性
(一)隐蔽作战企图,达成战役突然性
隐蔽攻击目标 隐蔽训练
隐蔽指挥机构
五、主要经验启示
(一)隐蔽作战企图,达成战役突然性
(二)建立联合指挥机构,集中统一指挥
一江山岛战役
![一江山岛战役](https://img.taocdn.com/s3/m/6b520c6e1711cc7931b7165e.png)
二、登陆战准备工作的需要
1.调查周边气象、水文、岛屿情况 张爱萍将军亲自带着参谋人员, 按照现代化立 体作战要求, 乘飞机、登军舰、爬山头、涉险滩, 对浙东沿海及岛屿实地勘察, 对涉及地形、岸势、 天气、水流、潮汐等方面都作了十分仔细的考虑 研究;还组织空军、海军对大陆外围岛屿进行空中、 海上侦察;派出侦察兵越海捕俘, 抵近拍照, 全面掌 握了战区地形和敌情。
目录
打击美台共同防御条约
准备工作的需要
气候条件的影响
一、打击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的需要
美帝国主义在侵朝战争失败后,为了继续霸占我国领土台湾与澎湖,于一九 五四年十二月二日同卖国贼蒋介石集团签定了所谓“共同防御条约”。美国政府 企图利用这个条约来使它武装侵占中国领土台湾的行为合法化,并以台湾为基地 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和准备新的战争。 为了粉碎美蒋“共同防御条约”的阴谋,进一步推动海防对敌斗争,保卫祖 国社会主义建设,锻炼和提高陆、海、空三军联合登陆作战能力,并为继续解放 沿海岛屿和最后解放台湾、澎湖创造条件,军委命令华东军区以第60师为主,组 织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解放一江山岛。 这就是为什么解放一江山岛要 在1955年初进行的原因。因为我们 要回应“共同防御条约”的签订, 打碎美蒋阴谋。
一江山岛战役研讨
——登陆时机的选择
一九五五年一月十八日至十九日,我
军进行了一江山岛登陆作战。此次战斗,
是我陆、海、空三军首次对近海敌占岛屿 的联合登陆作战。战斗中,各军、兵种参 战的部队,经过充分的准备,在沿海渔民 和广大民兵的大力支援下,密切协同,勇 敢战斗,全歼一江山岛守敌,并迫使大陈、 披山、渔山等岛屿之敌逃往台湾。
三、当时气候水文条件的影响
2.选择12时左右登陆的原因 一江潮汐比海门早一个小时多,基本情况与 大陈略同。由于岛屿影响,潮流方向多变,在同 一次涨(落)潮中,潮流变向四次:涨潮时,最 初由东北流向西南约一个小时半,变由正东流向 西约二小时半,再由东南流向西北约一小时,最 后南北交流约一小时。这样算来,12时左右,正 是涨潮的时候,这时候水深有利于渡海登岛。
一江山岛战役
![一江山岛战役](https://img.taocdn.com/s3/m/b565b41f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a3.png)
一江山岛战役
乔潮
【期刊名称】《中学历史教学研究》
【年(卷),期】1997(000)004
【摘要】一江山岛位于浙江台州湾椒江口海面,距大陈岛16.6公里,距大陆30多公里,由南北两岛组成,面积共计1.75平方公里。
一江山岛地质坚硬,多为礁石,四周多系陡壁岩礁,坡度一般在40度以上,敌军以1000余人防守。
在美国"西方公司"协助下,建立了以永久和半永久型工事为骨干的较完整的环形防御体系,敌自吹为"美国造击不沉的战舰"。
整个地形易守难攻。
【总页数】1页(P46-46)
【作者】乔潮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庆安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4.51
【相关文献】
1.岛礁夺控战役联合后勤保障分析——以一江山岛战役为例 [J], 陈豫闽;邱亮
2.一江山岛战役中的近距空中支援作战研究 [J], 刘纯;张峻;崔泽晨;吴家锋
3.一江山岛战役中的近距空中支援作战研究 [J], 刘纯;张峻;崔泽晨;吴家锋
4.解放一江山岛战役的支前工作 [J], 罗超英
5.精确定位与有限设计——以一江山岛战役遗址公园为例谈遗址公园设计 [J], 余伟;郭弘智;王伟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军齐心,同舟共济——一江山岛战役我军如何解决三军协同问题
![三军齐心,同舟共济——一江山岛战役我军如何解决三军协同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1b565125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e9.png)
三军齐心,同舟共济——一江山岛战役我军如何解决三军协同问题1954年5月中旬,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的部队攻占了浙东沿海的东矶列岛、头门山、田岙、雀儿岙等岛。
之后,鉴于国民党军在浙东沿海岛屿的指挥中心和防御核心是大陈岛,而一江山岛又是大陈岛的门户和前哨据点,华东军区认为如我军能够攻占一江山岛,必能击中其要害,沉重打击和震撼大陈岛守军。
因此,决心先攻占一江山岛,再取大陈岛,然后相继攻取其他岛屿,以解放浙东沿海岛屿。
7月11日,中央军委批准了华东军区的作战方案。
一江山岛全景7月下旬,华东军区确定参加一江山岛的作战部队为,从朝鲜战场上回国的陆军第20军第60师1个团又1个营、地面炮兵1个多团、高射炮兵1个多团、火箭炮兵2个营,海军舰艇137艘,海军航空兵和空军航空兵共12个大队184架飞机。
8月,华东军区浙东前线指挥部成立,由军区参谋长张爱萍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前指下设空军指挥所、海军指挥所、登陆指挥所,还成立了三军联合后方勤务部和政治工作组。
领导机构组成后,即组织各参战部队加紧进行各项作战准备工作,包括动员教育,侦察敌情,拟制三军协同登陆作战计进行军种分训和三军合练,扩建机场,修舰艇,调集物资器材,组织通信、气象、测量等各项保障。
地方党政机关大力支前,浙江省动员3.3万余名支前人员、征集5900副担架和一批海上救护船,上海市动员110名海员、抢修77艘舰艇。
作战准备过程中,浙东前指还特别重视隐蔽作战企图,如对大陈、一江山、披山、渔山等岛进行不规律的轰炸和炮击,以一部兵力对披山方向实施战术佯动等。
如何攻占一江山岛,一个关键问题是:我军首次诸军兵种联合渡海登陆作战。
战役参战总兵力达1万余人,包括3个军种,17个兵种,28个战术群,这么多精兵强将,要在一江山狭小的岛屿上各显神通,就好比几十种乐器演奏一台大型交响乐,如何协调指挥,才能发挥最大战力?张爱萍上将按照作战计划,战斗发起后一江山平均每平方米将有2名步兵,每公里正面将有200门火炮,每公顷土地将要倾泻1211发炮弹、25枚炸弹。
最新一江山岛战役启示培训讲学
![最新一江山岛战役启示培训讲学](https://img.taocdn.com/s3/m/fae15c7f6bd97f192379e949.png)
谢谢观看!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一、夺取制空权、制海权非常重要
二、寻找合适战机十分重要
三、多军种协同指挥尤为重要
一、夺取制空权、制海权
一江山岛战役
1、华东军区出动舰艇186艘
2、航空兵22个大队共184架作战飞机
作战趋势
1、增强海空军压制力,掌握制海权制空权 2、陆军加强与远程火力的配合,发挥出最大战斗力
一江山岛战役概况
一江山岛战役是 解放军解放位于一江 山岛进行的战役1955 年1月18日,国民党军 与解放军的华东军区 部队在这儿进行了一 场战役,是解放军首 次陆、海、空三军的 协同作战。
张爱萍将军
1955年1月18日
战役经过
早上8时
解放军空军开始对一江山岛进行轰炸
战役经过
1955年1月18日
12时05分
解放军炮兵开始炮轰一江山岛
1955年1月18日
战役经过
下午2点29分
解放军第一梯队开始 分三路进攻一江山岛
战役经过
19日2时之前
解放军肃清了全部残敌, 取得战役胜利
战役结果
一江山岛进攻战役,人民解放军共击毙敌人519人,俘 虏567人。此次战役规模虽然不大,但却是人民解放军 第一次十分成功的陆、海、空三军联合渡海登陆作战 。战役的结果表明,人民解放军实行现代化战争的作 战能力大为提高,更为重要的是,人民解放军取得了 诸兵种联合渡海登陆作战的宝贵经验。国民党一江山 岛守备司令王生明被击毙,第4突击队大队长王辅弼 被活捉。我军被炸沉登陆艇1艘,被炸伤护卫舰1艘、 登陆艇12艘、机帆船7艘,牺牲393人。
1950年6月—7月,随着朝鲜战争爆发,蒋介石认为反攻
大陆有望,决定加强闽浙沿海力量。当月,中华民国政府 成立"大陈游击指挥所",统一指挥国府在该地区的各种地 方杂牌军。解放军亦组织21军62师在华东海军配合下突袭
国防知识竞赛题库(2)
![国防知识竞赛题库(2)](https://img.taocdn.com/s3/m/33027eee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03.png)
国防知识竞赛题库(2)1、被誉为“两弹元勋”的是哪位科学家(B )A. 黄纬禄B. 邓稼先C. 钱学森D. 钱三强2、钱学森是我国著名的应用力学、航天技术和系统工程学家,两弹一星元勋,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在钱学森的指导下,经过艰苦的努力,(D )年10月,我国第一枚国产导弹终于制造成功。
A. 1958B. 1959C. 1960D. 19613、现在的鱼雷,发射后可自己控制航行方向和深度,遇到舰船,只要一接触就可以爆炸。
它具有航行速度快、航程远、隐蔽性好、命中率高和破坏性大的特点,可以说是“水中导弹”。
请问世界上第一枚鱼雷是由哪个国家发明的(A )A. 英国B. 德国C. 法国D. 美国4、“努力锻造一支适应人民解放军历史使命要求的强大的人民海军”是谁提出的( D ) 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5、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中国人早在( A )时首次发现该群岛,1621年刊印的《郑和航海图》将其列入中国版图。
A.西汉B.东汉C.南北朝D.三国6、1968年12月,中国海军第一艘(D)级105导弹驱逐舰开始建造。
A.“基级”B.“元级”C.“自豪”D.“旅大”7、圆形,或者称圈形防御是一种首位兼顾的海面对空防御模式,这种防御模式最早是( B )使用的。
A. 日本人B. 美国人C. 英国人D. 法国人8、预警机,又称空中指挥预警飞机,是装有远程警戒雷达用于搜索、监视空中或海上目标,指挥并可引导己方飞机执行作战任务的飞机。
预警机自诞生之日起,就在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中大显身手,屡建奇功,深受各国青睐。
1960年1月20日正式装备,请问世界上第一架实用的预警机是哪国的?( A )A. 美国海军B. 英国海军C. 德国空军D. 苏联空军9、中国对预警机的强烈需求完全是被逼出来的。
一名驻北京的外国武官曾直言不讳地对笔者说:“假使台海发生冲突,大陆军队非常需要预警机。
一旦冲突发生,大陆就得让预警机升空,不然的话,大陆空军在未来的台海冲突中什么也干不了!”为此,我国自行研制了( D ) A. “鹰眼”预警机 B. E-3"望楼"预警机C. A-50“中坚”预警机D. 空警-200010、香港、澳门顺利回归,我军分别于( C )开始进驻香港和澳门履行防务。
一江山岛战役:海陆空联合作战的典范——浅析联合作战在一江山岛
![一江山岛战役:海陆空联合作战的典范——浅析联合作战在一江山岛](https://img.taocdn.com/s3/m/3a812c82804d2b160a4ec082.png)
一江山岛战役:海陆空联合作战的典范——浅析联合作战在一江山岛战役中的运用及现实要求发表时间:2021-01-05T06:27:51.969Z 来源:《学习与科普》2020年14期作者:陈凯悦[导读] 1955年1月18日至19日,我军陆、海、空三军联合向一江山岛发起进攻,一举击败国民党军,解放了浙东沿海的全部岛屿。
此次登陆作战是我军首次对近海敌占岛屿实施的诸军兵种联合登陆作战,意义深远。
当前,世界新军事变革兴起,我军面临能否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挑战,各军兵种联合作战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分析一江山岛登陆作战中联合作战的运用,有利于我军提高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能力,掌握未来战争的主动权。
陈凯悦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摘要:1955年1月18日至19日,我军陆、海、空三军联合向一江山岛发起进攻,一举击败国民党军,解放了浙东沿海的全部岛屿。
此次登陆作战是我军首次对近海敌占岛屿实施的诸军兵种联合登陆作战,意义深远。
当前,世界新军事变革兴起,我军面临能否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挑战,各军兵种联合作战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分析一江山岛登陆作战中联合作战的运用,有利于我军提高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能力,掌握未来战争的主动权。
关键词:一江山岛战役;联合作战;信息化战争一、联合作战是夺取战役胜利的重要法宝(一)战役态势分析一江山岛虽面积较小,但战略位置重要,是国民党军据守浙东沿海岛屿的中枢关键。
蒋经国甚至宣称:“一江山是反攻大陆的大门,不仅要守住这扇大门,还要从这扇大门里打出去反攻大陆。
”战前,国民党守军由第46师、6个突击大队及海军10余艘舰艇组成,有大约21000人。
为贯彻落实军委加快解放浙东沿海岛屿步伐的意图,华东军区召开作战会议,研究细化解放浙东沿海岛屿的作战方案。
1954年8月成立以张爱萍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浙东前线指挥部,对一江山岛进行多次侦察,综合考虑地形、敌情、水文气象等方面的因素,制定了海陆空三军联合作战方案。
张爱萍与一江山岛登陆作战
![张爱萍与一江山岛登陆作战](https://img.taocdn.com/s3/m/a34317d4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c0.png)
作者: 王辅一
作者机构: 军事科学院原军事百科研究部 副部长
出版物刊名: 军事历史
页码: 36-40页
主题词: 张爱萍 一江山岛登陆作战
摘要: 1955年1月,张爱萍在任华东军区参谋长(1954年10月已被任命为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尚未到职)时,组织人民解放军陆、海、空军首次进行解放一江山岛联合登陆作战,显示了高超的指挥艺术。
当时,我在华东军区机关做秘书工作,对一江山岛的作战情况比较了解。
在张爱萍老首长逝世一周年之际,我把我所知道的有关张爱萍与一江山岛登陆作战的一些片断告知大家。
三军联合夺“一江”
![三军联合夺“一江”](https://img.taocdn.com/s3/m/112d32c25a8102d277a22f39.png)
作者: 刘国权
出版物刊名: 铁军
页码: 39-41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8期
主题词: 一江山岛 张爱萍 国民党军 大陈岛 部队 登陆作战 人民解放军 联合作战 登陆时间登陆艇
摘要:一江山岛位于浙江东部沿海,主要由南一江、北一江两个岛屿组成,面积约为1.7平方公里。
北一江山岛较大,面积约1平方公里,是当时国民党守军主力所在地,南一江山岛稍小。
两岛中间隔一条200多米宽的水道。
1955年1月18日,解放军华东军区部队由军区参谋长张爱萍统一指挥,首次实施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最终解放了一江山岛。
一江山岛的全胜,打碎了蒋介石以此为跳板反攻大陆的美梦,并大大提高了我三军联合作战的能力。
一江山岛登陆战——张家萍将军指挥登岛作战片断
![一江山岛登陆战——张家萍将军指挥登岛作战片断](https://img.taocdn.com/s3/m/2ad73366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a3.png)
一江山岛登陆战——张家萍将军指挥登岛作战片断
海岳
【期刊名称】《政工学刊》
【年(卷),期】2003()1
【摘要】张爱萍1910年出生于四川达县,1926年加入中国共青团。
1928年转
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曾任红军团政治委员、师政治部主任,八路军纵队司令员,新四军旅长、副师长、师长,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兼政委,第七兵团司令员兼浙江军区司令员.华东军区兼第三野战军参谋长.国防科委主任,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等职。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总页数】2页(P51-52)
【关键词】张爱萍;将军;登岛作战;生平;军事生涯;中国
【作者】海岳
【作者单位】海潮出版社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25.2
【相关文献】
1.一场全歼国民党军的渡海登岛战役——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一江山岛联合登岛作战揭密 [J], 李宪科
2.渡海登岛作战炮兵射击指挥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J], 周光德;兰军;袁军华
3.剑指一江山——张爱萍将军及我军在一江山岛登陆战中鲜为人知的故事 [J], 黄港洲
4.陆海空直捣金汤——忆张爱萍将军组织指挥一江山岛战役 [J], 卢辉;袁仲仁
5.对一江山岛登陆作战组织指挥的片断回忆 [J], 王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一江山岛战役看战役机关联合素质
![从一江山岛战役看战役机关联合素质](https://img.taocdn.com/s3/m/9514ab32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54.png)
从一江山岛战役看战役机关联合素质
钟建昌
【期刊名称】《军事历史》
【年(卷),期】2014(000)004
【摘要】一江山岛登陆战役,是人民解放军首次对近海敌占岛屿实施的诸军兵种联合登陆作战.战前受命临时组建的浙东前指,开创了我军历史上第一个联合型指挥机构,其运筹帷幄、决战决胜的谋划指挥艺术,堪称战争史上的杰作,对信息化条件下提高我军各级战役机关的联合素质留下了丰厚借鉴与深刻启迪.
【总页数】3页(P39-41)
【作者】钟建昌
【作者单位】广州军区政治部办公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E297
【相关文献】
1.岛礁夺控战役联合后勤保障分析——以一江山岛战役为例
2.一江山岛战役中的近距空中支援作战研究
3.一江山岛战役中的近距空中支援作战研究
4.解放一江山岛战役的支前工作
5.精确定位与有限设计——以一江山岛战役遗址公园为例谈遗址公园设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江山岛登陆战知识
关于历史:
1、1954年,美国政府与台湾当局政府签订《共同防御条约》。
2、国民党战略企图:这些沿海岛屿为基地,进——可作为跳板,袭扰大陆,进而反攻大陆;退——可以作为屏障,确保对台湾的占领。
利用美军与我为敌之策,尽可能使局势复杂化,拖美卷入与我直接的军事冲突,借美之力削弱我军力量。
美国的战略企图:出于其反对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和在全球划分势力范围的战略需要,加之因朝鲜战争失败而增长起来的仇视心态,坚决与我军为敌。
支持蒋介石集团与对峙,对我实行战略包围和遏制;分裂中国,是台湾成为其“不沉的航空母舰”,确保其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利益。
但又慑于我巨大的战争潜力,不愿为了台湾卷入与我直接的军事对抗。
我方的战略企图:改变台海战略态势,彻底粉碎国民党集团对我的沿海袭扰,维护人民的和平生活和生产。
打击美蒋《共同防御条约》,宣示我军解放台湾、统一祖国的坚强决心。
为解放台湾的渡海渡海登陆作战积累经验,进而实现祖国统一。
另一方面,由于我海、空军装备较弱,渡海作战能力有限;尚需要一个相对平和的环境恢复和发展国内经济,应避免与美军的大规模冲突;加之国际形势变化等原因,我军在东南沿海的作战目标及作战时间有过几次调整。
3、我国事先祖国统一,实施渡海作战。
此次战争有过三次调整:第一次,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我国转为抗美援朝;第二次,1952年4月,华东军区提出解放沿海岛屿的作战方案,当时考虑朝战局势和我国军力,避免两线作战;第三次,1953年7月,毛泽东任命张爱萍为总指挥,因预算,耗资5万亿元,当时我国首要是经济建设,推迟。
4、1954年7月,毛泽东指出攻打大陈,美军不会有大干预。
大陈岛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控制浙东沿海的南北航线,是台湾门户,蒋介石十分重视,布置6个突击大队,2万1千余人,美军也部署大量海空力量。
5、在华东军区作战会议上,提出三个方案:第一,大陈本岛;第二,披山岛;第三,一江山岛。
张爱萍主张第三个方案,一江山岛是大陈岛门户,达到击敌要害,撼敌全局之效。
一江山岛无人居住,可以减少人员伤亡。
而且离大陆进,易撤退,防止美军干预。
6、一江山岛分南北江岛,两岛相距100到200米。
国民党部署四大队和突击二大队四中队,1100余人。
一江山岛是王生明为总司令,被誉为克难英雄,此人十分擅长防御。
7、彭德怀提出杀鸡要用牛刀,出动陆海空三军,也是我国第一次三军作战,1954年8月27
日成立浙东前线指挥部。
办公地点在宁波天主教堂。
站前准备,先夺取制海制空权,分两阶段对部队进行严格训练:第一阶段,各兵种分开训练;第二阶段,陆海空三军合练。
1954年9月成立三军联合情报所。
由于大部分人不识水性,用一些土办法,如晃秋千,在水里一直泡着漂浮在里面等,当时由于训练舰艇不够,在船只外面包上铁皮进行训练。
我国成立第一个联勤部,负责供应物资,卫勤保障。
多次对大陈和披山进行轰炸,造成假象,隐蔽我军的战役企图。
8、1955年1月2日,前指在宁波召开思想动员大会,激发热情。
最后确定1月18日发起攻击,只剩气象问题。
华东空军气象科科长徐杰提出,1月只有17,18,19天气最好,特别是18,19日以后天气转坏,张爱萍说制药一天就够,但十七日晚,依旧大风不止,张给徐打电话,徐肯定是大风尾声,第二天天气肯定转好。
果然第二天天气好转,一切照原计划进行。
徐杰有军中诸葛亮之称。
1月18日8点,实施火力准备,9点支援炮兵开始炮火准备。
12点15分,向一江山开进,13点30分,轰炸机和强击机群实施第二次火力准备,由于弹药不够,佯装俯冲。
14点29分步兵第一七团二营在北江岛的乐清礁、北山湾地段首先登陆。
14点33分,步兵第一七团一营在北江岛的黄岩礁、海门礁、山嘴村登陆。
14点37分,步兵第一八零团二营在南江岛西部的胜利村西侧、田岙湾地段登陆。
15点,登陆指挥所在黄岩礁登陆,至15点48分,南北两岛的四个制高点全部被我军占领,红旗插上203高低。
因阵亡,人数从227人到38人,敌人将炮火全部集中在红旗手上,所以最后红旗手全部阵亡,最后由通讯员陈寿南将红旗插上高低。
虽然实施多次轰炸,明堡基本被毁,但存留大量的暗堡,炸弹也很难扔进,很多人将炸药绑在竹竿上,伸入其中。
因为炸药不够使用,有些部队直接使用石头进行投掷并进行敲打。
且一江山岛存在很多急流等,有两个编队偏离航线,为了不耽误进攻时间,集中三面的火力,几乎全军覆没。
一江山岛地势也十分陡峭,最高坡度有70度,攀爬十分不易。
17点23分,战斗结束。
19日凌晨2点,攻占收地最后一个阵地一六重坡,一江山岛宣布解放。
我军共击毙国民党“一江山地区司令部”司令王生明以下519名,俘敌突击四大队长王辅弼以下567名。
我一艘登陆艇被炸沉,一艘护卫舰、12艘登陆舰、7艘机帆船受伤,伤亡1417人。
登岛后,迅速修复阵地,组成环岛防御体系。
硝烟未烬,张爱萍司令不顾劝阻,登上北江岛视察战场,慰问伤员,并写下(沁园春一江山渡海登陆作战即景)。
兵民是胜利之本。
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是此次作战中的巨大力量。
站前,成立支前委员会,并动员3万3千名支前人员,组成运输队、消防队、救护队等。
100多名有经验的船老大直接参加战斗,有些献出宝贵的生命。
仅路桥镇就有154名群众为伤员献血20000毫升。
攻克后,我空军第二十七师、海军航空兵第一师分别于19日30日对大陈岛实施两次轰炸。
1月23日,美海军第七舰队司令普赖德飞抵台湾,并迅速调动6个航母编队,90多艘大型船舰进入台湾海峡向我军示威。
我军严格执行上级“既不主动惹是生非,也不示弱”的指示,严阵以待。
1月30日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到莫斯科托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向周恩来求情,让我军不要进攻大陈岛,让国民党军安全撤退。
2月28日起美军出动132艘舰艇,5000余架飞机,48000余海空军人员,帮蒋军撤离,也将大陈岛1万7千多居民全部带走。
1955年2月25日,我浙东沿海地区全部解放。
此次战役,被誉为中国的滑铁卢战役。
9、一江山岛战役的胜利,从根本上遏制国民党军队我沿海城市的袭扰,沉重打击国民党集团,给编台海格局,打击美蒋公共防御条约。
战后,美国国会通过所谓的“莫萨夫决议”进行一系列原子弹实验,向中国施压。
面对美国的战争叫嚣及核讹诈,毛泽东决定下定决心加速研制自己的核武器。
大陈岛解放后,时任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耀邦同志发出了“建设伟大祖国的大陈岛号召”。
经过十几年的奋斗,“东方明珠”大陈岛的建设如今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至2003年,从大陈岛迁到台湾的居民已有90多人回到大陆定居,有上千人到大陆寻根祭祖,探亲访友。
当年战役指挥员张爱萍的孙子在美国留学时,也与台湾大陈村的后代结为夫妻,成为一段佳话。
10、张爱萍蒋军来自四川,参与两弹一星的研制,做出很多贡献。
不过在“文化大革命”时,受到迫害,因为营养不良等原因,后来落下病根,一只脚残疾。
11、牺牲的烈士454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