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十大电影公司与十大导演_图文.ppt
香港电影简史【上大电影学课件】
• 喜剧功夫片
• 1978年成龙主演的《蛇形刁手》、《醉拳》,武打动作真实感强, 变化多端,中间夹杂噱头,具有喜剧效果。成龙电影成为一种潮 流,《新扎师弟》、《龙少爷》、《警察故事》、《A计划》、 《红番区》、《我是谁》等风行一时。
多元创作时期1979-1997
• 一 新浪潮 • 1979年章国明、徐克、许鞍华、翁维铨推出电影 处女作《点指兵兵》、《蝶变》、《疯劫》、 《行规》,开创了香港电影的未来主义武侠片、 悬念推理片、警匪片、帮派片等类型。香港电影 新浪潮运动产生。随后产生了大批的导演。如谭 家明、许鞍语片制作公司有名的有:长城、凤凰和邵氏。长城擅长写实题 材,凤凰擅长家庭伦理剧,邵氏公司推出《红玫瑰》、《貂蝉》、 《江山美人》等影片。拍摄了无数叫好又叫座的影片。
• 三 重要导演
• 著名的导演有粤语片导演三杰:秦剑、李铁、李晨风。 还有朱石麟、李翰祥。
• 朱石麟被誉为领导潮流的国语片大师,擅长拍摄家庭伦 理剧,主要作品有《同病不相怜》、《玉人何处》、 《清宫秘史》等。
黄金时期1949-1966
• 一 粤语片 • 1952年新联影业公司成立,主要拍摄粤语片,推 出《败家子》、《桃李满天下》、《再生花》、 《苏小小》等粤语片。1964年王为一导演的《七 十二家房客》轰动一时。 • 另一家影业公司中联公司则拍摄了《家》、 《春》、《秋》、《梁山伯与祝英台》等。1949 年底,胡鹏导演了《黄飞鸿之鞭风灭烛》,黄飞 鸿系列由此滥觞。
• 当时主要的导演是张彻、胡金铨、郭南宏、张鑫炎等。主要的作 品有《报仇》、《龙门客栈》、《萧十一郎》、《云海玉弓缘》、 《流星蝴蝶剑》。
• 李小龙真功夫片
• 1971年李小龙主演《唐山大兄》标志香港武侠电影由刀剑武侠片 向拳脚功夫片转变。1972年李小龙自编自导自演的《猛龙过江》 创造了新的票房纪录。李小龙将香港武侠电影带入国际影坛,创 造了极大声誉。
香港十大电影公司与十大导演
1.寰亚电影
• 成立时间:1994年
• 代表人物:庄澄、林建岳
• 发展历程:寰亚电影是一家以香港为基地的亚洲 电影投资公司,1994年由七位香港电影人士创办, 第一部电影《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便先声夺人, 夺得当年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剧本”。其后9 年,寰亚电影不单票房成绩优异,还赢得了80个 国际电影节奖项。至今已经制作超过40部电影, 并将维持每年8至20部优质制作。
• 6 陈果 • 〈榴莲飘飘〉,〈细 路样〉,〈香港制 造〉,〈香港有个好 莱坞〉 • 特点:不断摇晃的镜 头,简陋逼仄的囤屋, 香港的底层边缘人挣 扎窘迫的生活,真实 的令人无言。
• 7 刘镇伟 • 〈东成西就〉,〈大话 西游〉,〈天下无双〉 • 特点:很难想象与王家 卫风格截然不同的刘镇 伟,居然和他是好朋友 在他的电影里,有些调 侃的用着王家卫的经典 台词,效果却全然是喜 剧的,虽不多产,却出 经典。
• 10 张婉婷 • 〈秋天的童话〉, 〈玻璃之城〉,〈北 京乐与路〉, • 特点:细腻柔美,她 不断的在电影中强调 着,女人是为爱情而 生的, 是的,浪漫凄 美的爱情。
• 代表人物:黄百鸣
• 发展历程:黄百鸣在新艺城电影公司结束后,于 1992年创立的电影公司,主要业务包括电影制作 及发行,同时亦有经营电影冲印及院线业务。时 至今日,集团的电影资料库己经储藏了超过80部 电影,在香港电影业占有一定地位。
• 近年,东方电影的拍片势头远不及90年代中上旬 的产量,以平均一年三四部的数量来维持电影制 作业务,但东方电影冲印厂则是香港业务最繁忙 的,每年香港电影有近八成在该厂冲印。
7.泽东电影
• 成立时间:1992年 • 代表人物:王家卫 • 发展历程:泽东电影有限公司是由知名导演王家 卫所成立,公司宗旨是致力于生产具有国际水平 的高质量影片。泽东公司在电影制作上相对而言 是一个产量低的小公司,本着精雕细刻的态度一 年半左右推出一部影片,从93年第一部贺岁片 《东成西就》开始,之后的《东邪西毒》、《重 庆森林》、《堕落天使》、《春光乍泄》等,均 保持了相当高的水准。
香港十大电影公司
香港十大电影制作公司香港是全球最大的电影出口地之一,在亚洲,这个弹丸之地出品的电影是最具活力及影响力的。
从70年代初起,香港影片逐渐打开国际市场。
最初由邵氏带头,但影响最大的是由嘉禾制作,李小龙、成龙等国际巨星主演的功夫片。
据2003年3月的统计,香港拥有2831家电影从业机构,从业人员约19320人。
但诸多香港电影均出自几大实力雄厚的综合娱乐集团,在这些集团所属的电影公司中一直有一种携手合作与良性竞争的机制。
(排序不分先后)1.寰亚电影所属集团:寰亚综艺集团成立时间:1994年代表人物:庄澄、林建岳发展历程:寰亚电影是一家以香港为基地的亚洲电影投资公司,1994年由七位香港电影人士创办,第一部电影《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便先声夺人,夺得当年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剧本”。
其后9年,寰亚电影不单票房成绩优异,还赢得了80个国际电影节奖项。
至今已经制作超过40部电影,并将维持每年8至20部优质制作。
此外,寰亚还与海外机构达成合作,携手开拓一系列国际性的电影计划。
2002年,寰亚电影机和香港电影幕后精英拍摄的《无间道》,取得5600万港币票房,打破香港电影史获奖纪录,为香港电影业打下强心针。
两部续集同样获得可观成绩。
《无间道》系列创下了香港电影史的里程碑,也成为寰亚电影的新始点。
代表作:《紫雨风暴》、《心动》、《无间道》系列杜琪峰《大事件》、《龙凤斗智》,刘伟强《头文字D》、冯小刚《天下无贼》2.英皇电影所属集团:英皇集团成立时间:2000年代表人物:杨受成发展历程:英皇电影属英皇集团旗下,拥有雄厚实力,为香港具一定规模及影响力的娱乐媒体投资公司。
自1997年英皇成立飞图电影以来,一直致力出品动作片。
2000年成立“英皇多媒体集团”,扩大电影制作业务,并开始将公司业务迈上国际化,先后于日本电影公司合作了《案山子》、《杀手阿一》等片。
2001年8月被英皇娱乐集团购入,制作国际电影《飞龙再生》,2003年英皇电影集团推出集惊栗、喜剧及高质素特技等元素之动作片《千机变》,此片成为2003年香港卖座的电影之一。
电影导演1资料课件
张石川
v 中国电影事业的开拓者。他导演的影片具有平易、 朴实、手法灵活、故事性强的特点。
主要作品:《火烧红莲寺》《歌女红牡丹》《难夫难 妻》《三笑》《燕归来》等。
1928年上映的《火烧红莲寺》是中国第一部武侠神怪 片;1931年上映的《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部有 声片
3
郑正秋
v 青年时期郑正秋积极从事新剧评工作, 1913 年涉足影坛,编剧并参与导演了中国 第一部 短故事片《难夫难妻》。1922年与 张石川等 创建明星影片公司,担任编剧、 导演。主要 编导作品有《劳工之爱情》、 《玉梨魂》、 《姊妹花》等共53部影片。
20
张元
v 中国新生代导演的领军人物之一,他的作 品 主要表现出对社会边缘人群和弱势群体 的人 道主义关注。
v 主要作品:《北京杂种》《东宫西宫》 《看 上去很美》等
21
贾樟柯
v 他的作品专注于历史变迁中的细枝末节, 在 冷酷的现实中保持着一种温暖的基调。
v 主要作品:家乡三部曲《小武》《任逍遥》 《站台》、其他作品《三峡好人》《海上传 奇》《二十四城记》等。其中《三峡好人》 获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
之通天帝国》《笑傲江湖》《龙门飞甲》《黄飞鸿 》 《深海寻人》等。
29
吴宇森
v 香港电影导演编剧,被誉为“暴力美学大 师”。 他的电影虽然充斥血腥和暴力,但是 在 外这衣层下,着重演绎的却是人物之间的深厚情谊。
v 主 要 作 品 : 《 铁 汉 柔 情 》《 英 雄 本 色 》 《英 雄无泪》《喋血双雄》《纵横四海》 《赤壁 (上下)》,其中《英雄本色》是 香港警匪 片中里程碑的杰作。
郑君里 主要作品《一江川水向东流》(与蔡楚生 合作)《乌鸦与麻雀》《聂耳》《枯木逢春》等。 吴永刚 被誉为“灵魂的写实主义”。主要作品 《神 女》《巴山夜雨》《壮志凌云》和歌剧《刘 三姐》 等。 桑 弧 主要作品《太太万岁》《不了情》(与 张爱 玲 合 作 ) 。 还 有 《 梁 山 伯 与 祝 英 台 》《 祝 福 》 《子夜》等
导演
胡金铨
香港20世纪60年代新派武侠片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开创了具有强烈诗 化韵味的作者式武侠电影类型,例如电影中的武打动作像“舞蹈”,故 事情节中蕴含佛学、禅悟的探讨。代表作:《龙门客栈》《侠女》 《空山灵雨》《山中传奇》。
导演风格:他的电影擅长空灵宁静的佛禅意境和写意影响。 不直接真实的实际武打,更多的是一种导演的后期创作,即以剪辑技巧 通过镜头碎化和蒙太奇的利用剪接功夫。 影片故事情节简单明了,更关注影片的风格而非故事情节,在故事情节 中有机的结构一些确切的史实,影片设置中偏爱客栈。 虽然影片中也有男性英雄,但主要是正统的忠臣义士,或追求高超佛禅 境界的高僧,直承中国传统典型的人物,突破了僵硬的男性主宰模式, 创造出来多个有现代独立品格的女侠形象,第一次将女性推向前台。
香港导演
张彻
香港的“新派武侠之父”。他的影片强调男儿情谊,注重义气和狭义精 神的表达,阳刚风格显著,而阳刚气质最突出地体现在他暴力美学上, 例如盘肠大战,非常血腥。 “个人反叛的暴力美学,血肉绽放与死亡之舞” 代表作:《独臂刀》《金燕子》《方世玉与洪熙官》《大上海》等。 自编自导了台湾第一部国语片《阿里山的风云》
杨德昌导演风格 杨德昌擅长将西方电影理论与中国传统电影美学相结合,他的作品注重人性层面的理性剖析,富有思辨色彩又 不失哲理的锋芒,题材偏重于人际关系以及社会家庭生活的描述。 杨德昌的电影主要描写台北城市生活,与侯孝贤的乡土情怀形成鲜明对比 其电影作品深刻、理性,有强烈的社会意识,被称作“九十年代最具影响力的台湾大师之一”、“台湾社会的 手术灯”,在世界影坛享有盛誉。
陈嘉上
香港著名编剧、导演、监制。其主要作品有《逃学威龙》系列、《武状 元苏乞儿》、《画皮》、《四大名捕》等。其中《四大名捕》改编自温 瑞安的同名武侠小说。
香港电影 精华
主要事迹: 2002年《无间道》,取得5600万港币票房,打 破香港电影史获奖纪录。《无间道》系列创下 了香港电影史的里程碑,也成为寰亚电影的新 起点。
银河映像
银河映像致力为各电影商提供全面性的电影制作服务。公司 的创作主力是杜琪峰、韦家辉和游达志。自1996年成立至今, 拍摄出二十余部精彩绝伦的电影作品,不但大大开阔了观众的 视野,更确定了银河映像独特的影片风格。银河映像的主要业 务是向各电影公司提供全方位的电影制作服务,包括前期制作、 拍摄工作及后期制作等。银河映像身为业内最多的制片公司之 一,对品质的要求从未松懈,讲求严谨的成本及品质监控,加 上其杜琪峰、韦家辉等电影专业人士与丰富的制作经验,得以 成为知名电影公司委托制作首选。
新艺城是香港电影的一个传奇,从1980到1990年, 整整火了十年,鼎盛时期曾逼得势如水火的老牌寡头邵 氏和嘉禾联手对抗新艺城。比如1982年嘉禾的《奇门 遁甲》和《八彩林亚珍》就破例同时安排在嘉禾与邵氏 两大院线公映,可惜票房仍不及新艺城的《最佳拍档》 和《难兄难弟》,并且吴宇森亦因执导的《八彩林亚珍》 票房惨败,而被嘉禾一怒之下与他解约,但新艺城马上 就将吴宇森拉拢过来了。
公司口号:邵氏出品 必属佳品
邵氏的全盛时期,自然是张彻与胡金铨开创 邵氏功夫片的时期,但在张彻与胡金铨拿出《独 臂刀》和《大醉侠》之前,邵氏在电影江湖中起 家的,却是李翰祥的黄梅调电影。
《独臂刀》
《大醉侠》
主要事迹: 1966年与胡金铨的《大醉侠》是武侠片开山之作 1967年张彻的是阳刚武侠的开山之作《独臂刀》
最佳拍档电影公司
1996年,由王晶、文隽及刘伟强结成的创制组 合;”(英文名BOB,即“Best of Best”)。香港电 影市道继续步入低谷,但正所谓“时势造英雄”,就 在该年,最佳拍最佳拍档电影公司横空出世,以主攻 年轻人市场为发展策略,在短短数年间接连打造出创 造票房佳绩的“古惑仔”系列、《百分百感觉》及 《风云雄霸天下》等片,因此曾被业内誉为“最具市 场触觉的电影制作公司”,而由王晶、文隽及刘伟强 结成的创制组合,也随之成为港产片低迷形势下的一 次“逆袭”。
中国十大电影导演 PPT课件
4、王家卫—都市生活的阐述者
• 名誉指数:9 • 票房指数:8 • 投资指数:8 • 潜力指数:8 • 年薪:7千万
作品特点
• 王家卫总是倾向于拍都市中最一般的小人物。没 有根,没有理想,换句话说,没有起与止,生生 漂浮于多彩而冷漠的都市中。他们孤独而无言, 只活在自己的情感世界。他们表面也冷漠,内心 也脆弱、易感,很重感情。王家卫的电影给人一 种着迷的诱惑力和恒久的吸引力。凭借着其极端 风格化的视觉影像、富有后现代意味的表述方式 和对都市人群精神气质的敏锐把握成功地建构了 一种独特的“王家卫式”的电影美学。
• 李安无疑是为数不多的好莱坞亚裔导演中最成功 最特别的一位。他游刃有余地用电影语言来处理东西 方的情感与伦理,并且在东方和西方都得到了认同。
•
作为一个自小在传统中国家庭里长大的人,他除
了拍出了《推手》、《喜宴》、《饮食男女》及最近
正大红大紫的《卧虎藏龙》等华语片以外,居然还能
拍出令国际影视界一致叫好的跨文化的《冰风暴》、
•
代表影片:
•
《黄土地》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银豹奖,伦敦
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萨特兰杯导演奖
•
《大阅兵》 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评委特别
奖,都灵青年国际电影节大奖
•
《孩子王》 中国电影金鸡奖导演特别奖
•
《霸王别姬》 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
6、冯小刚—冯氏风格贺岁片霸主
• 名誉指数:7 • 票房指数:8 • 投资指数:8 • 潜力指数:7 • 年薪:5千万
作品特点
• 演而优则导的杰出代表,英雄主义、雄性 冲动、浪漫主义、女性迷恋、理想主义是 对姜文电影主题性的高度概括。
• 美的一塌糊涂+ 人性的独特理解与深刻+色 彩的梦幻性+荷尔蒙的激发性+看着来劲儿 =姜文的电影性
香港导演介绍
23
侯孝贤
台湾著名导演。他善于用电影书写历史,用独特的散文式结构、淡淡的诗化叙事风格来捕捉乡村的气息,同 时在电影语言上用长镜头等来创造浓郁的名族的韵味。其电影作品有《悲情城市》《童年往事》《恋恋风尘》 《好男好女》《刺客聂隐娘》等。
4
吴宇森
香港电影编剧、导演,被誉为“暴力美学大师”。他的电影中虽然都充斥着 血腥和暴力,但是在这层外衣下,着重演绎的却是人物之间的深厚情谊。 其主要的作品有《铁汉柔情》《英雄本色》《喋血双雄》《纵横四海》 《辣手神探》《变脸》《赤壁》(上、下)《太平轮》等。其中《英雄本 色》是香港警匪片中里程碑式的杰作。
由香港作家梁羽生所撰写的武侠小说《七剑下天 山》所改编而成
8
改编自李碧华的同名小说
9
许鞍华
香港著名女导演。她的电影往往具有严肃的主题、冷峻的风格,敢于 尝试不同类型,商业性与艺术性共融。其主要作品有《疯劫》《姨妈 的后现代生活》《女人四十》《倾城之恋》《半生缘》《桃姐》《黄 金时代》等。
改编自张爱玲的小说《十八春》
香港导演
1
张彻
香港的“新派武侠之父”。他的影片强调男儿情谊,注重义气和狭义精 神的表达,阳刚风格显著,而阳刚气质最突出地体现在他暴力美学上, 例如盘肠大战,非常血腥。 “个人反叛的暴力美学,血肉绽放与死亡之舞” 代表作:《独臂刀》《金燕子》《方世玉与洪熙官》《大上海》等。 自编自导了台湾第一部国语片《阿里山的风云》
2
胡金铨
香港20世纪60年代新派武侠片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开创了具有强烈诗 化韵味的作者式武侠电影类型,例如电影中的武打动作像“舞蹈”,故 事情节中蕴含佛学、禅悟的探讨。代表作:《龙门客栈》《侠女》 《空山灵雨》《山中传奇》。
知识篇:香港的十个导演
香港的十个导演曾几何时,香港电影的发展是一个奇迹,它完全依靠的是电影的商业本性,依靠看电影的观众的关照取得不断发展的空间。
因此,它的发展和香港的经济发展形势气息相关,一批又一批的导演在和观众的交流中不断成长,其中的一部分成为观众欣赏、推崇的大导演。
这些导演因此成为香港电影的中流砥柱,在香港百年的光影世界里留下华彩乐章。
采撷精英,由年代之远而近,细观香港电影十大导演如下。
1、李翰祥:惯看人间秋月春风李翰祥曾经是邵氏电影公司的最红人,名利双收却侍才傲物;也曾经背叛邵氏公司在台湾独闯天下,票房一路惨败却不失公众影响力。
他开创宫闱片的气势恢弘的风气,也用黄梅调迷死了港台和大陆观众。
他的电影或从传统文学之中寻找点点滴滴的场景和意向,或是拾来市井之中流传的风风雨雨的故事,在给观众带来快乐的过程中,亲切感十足,且不忘一点警示意义。
这个生于1926年的东北人,曾在北京国立艺专绘画系修习西洋画。
到了香港后因为喜欢表演,就在电影场里从美工做起,各类杂事皆有尝试,1950年曾在电影《花街》中出演,1956年作为导演拍了第一部戏《雪里红》。
其后,李翰祥平步青云,陆续有《水仙》、《移花接木》、《貂蝉》、《妙手回春》、《江山美人》、《儿女英雄传》、《倩女幽魂》、《杨贵妃》、《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等。
《梁祝》大获成功之后,李翰祥出香港走台湾,为自己的电影大亨梦想奋斗,并创下中国电影史上第一次发行股票的先例,电影《西施》发行股票,让群众当老板,可惜票房惨败,买股人亏得血本无归。
及至再回香港,和邵氏再次合作,就有了《大军阀》、《一乐也》、《倾国倾城》、《声色犬马》、《瀛台泣血》、《乾隆下江南》等影片,风月喜剧、宫闱大戏和清宫传奇悉数登场,皆有所成。
但其晚年凄惶,一度因台湾当局禁止他到台湾,港台片商又不请他拍片而沉默长达13年。
1996年解禁,正当他重新实践壮志赴北京拍摄《火烧阿房宫》时终因操劳过度倒在拍摄现场,壮志未酬。
2、胡金铨:江湖世界参禅悟道以武侠电影独步光影时空,并能取得大师称号的,在香港非胡金铨莫属。
香港电影二十年十大经典之导演
香港电影二十年十大经典之导演香港电影二十年,新老导演层出不穷,尤其是在九十年代之交的那几年,更是涌现了一些优秀的导演优秀的作品,而除了王晶,还有杜琪峰、吴宇森、徐克、许鞍华、王家卫等知名导演。
吴宇森师承张彻,但把张彻的盘肠大战的残酷化为现代枪战的暴力美——吴宇森与张彻的主要不同:把近代以前的侠义故事转化为当代人的情义,把武打转变为枪战。
但其实在本质上他们所宣扬的还是一样的,即男人之间的情义精神,只是换了外表的包装。
故事背景的不同,使得吴宇森跟张彻电影之间的最大不同就是:张彻的大部分是草莽的江湖,在高堂之外,以武力解决;而吴宇森的则是有着警察这个维护秩序的工具在内的江湖,再讲情义的江湖兄弟情也不得不面对警察这个即使缺席的“在位”,所以,《英雄本色》中的张国荣所扮演的警察却是狄龙所扮演的老大的亲弟弟,而《喋血双雄》中的兄弟也不得不面对身份对立的矛盾。
于是,在吴宇森的江湖片中,英雄或者受到警察的制裁,或者豪气荡漾的逝世——吴宇森的暴力美除了来自于影像的慢镜头等,也来自于英雄临死前的豪情,这点跟张彻略有不同。
《英雄本色》成就了吴宇森、周润发、狄龙等,而《英雄本色2》是明显的讨巧之作,因为《英雄本色》的成功;《喋血双雄》把警匪之间的情义与豪情抒发的淋漓尽致,也成就了吴宇森的事业颠峰;《喋血街头》多了几分张彻的江湖气,但也比张彻多了一点点的儿女情长;《纵横四海》就成为一个英雄的梦了,到处都是浪漫主义理想主义的高歌,也是吴宇森在八十年代中期以来的英雄电影中的高唱凯歌最彻底的作品;《辣手神探》的主要人物已经是警察了,不再是那些黑道中的英雄……九十年代中期吴宇森离开香港到好莱坞发展,继续着他的英雄梦,但他在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初在香港电影中所留下的一部部英雄电影,却是一代人的深刻回忆。
徐克徐克,原名徐文光,七十年代中期跟许鞍华他们一起出身于电视台(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中期的香港电影发展,详见:/u/483dadc7010001vb),然后投身于电影界,通过《蝶变》、《第一类型危险》等作品而成为香港电影新浪潮中的代表人物,八十年代成为新艺城的中坚力量之一(但他的《新蜀山剑侠》是到嘉禾拍摄的),并在九十年代成为了香港新派武侠电影的最有代表性的导演。
各大导演作品
2013年《狄仁杰之神都龙王》
2014年《智取威虎山3D》
王家卫:
王家卫,1958年7月17日出生于上海,香港电影导演、监制及编剧,擅长文艺电影。
1990年《阿飞正传》
1994年《东邪西毒》
1994年《重庆森林》
杜琪峰:
杜琪峰1955年4月22日生于香港,祖籍广东省普宁市,导演、监制、编剧。
1992年《审死官》
陈可辛:
陈可辛,1962年11月28日生于中国香港,香港导演、监制,“香港十大导演”之一。1983年,21岁的陈可辛返港。
1997年《甜蜜蜜》
2005年因预见到中国内地不断增长的市场潜力,歌舞片《如果·爱》进入内地电影市场
20
2013年《中国合伙人》
2014年《亲爱的》
徐克:
徐克,1950年2月15日生于越南西贡市,祖籍广东省海丰县。1966年,举家搬到香港后,徐克与十几个兄弟姐妹享受到了正常的童年生活。香港电影导演、编剧、监制、演员
1987年《倩女幽魂》
1991年起携手李连杰推出武侠系列《黄飞鸿》
1995年《刀》
2010年《狄仁杰之通天帝国》
【香港电影制作公司的标志全收录】
1.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1958年在港成立,在成立其后30年间,几乎垄断香港电影业,其影响力遍布整个东南亚,共出产过1000多部影片,可惜1987年5月,邵氏宣布停止生产电影,正式推出电影争霸的舞台。
邵氏的口号就是“邵氏出品,必属精品”贴子相关图片:嘉禾电影公司相信每个朋友都不会忘记嘉禾,小时候每次看电影都能看到嘉禾的字样。
1970年由邹文怀、何冠昌及梁风创办,共制作过600多部电影,捧红了李小龙、成龙、洪金宝等动作巨星,七、八十年代唯一可以和邵氏对抗的公司,其国际影响力远至好莱坞。
90年代开始衰败,靠成龙等有数巨星惨淡维持,2003年仅《行运超人》一部电影问世,逐渐将业务重心转为戏院经营方面。
邵氏是恶虎,那么嘉禾就是猛龙。
贴子相关图片:新艺城影业公司80年代邵氏与嘉禾恶斗时,正是新艺城悄然崛起的时候,1980年,麦嘉、石天和黄百鸣(三巨头)组建,随之诞生麦嘉、石天、黄百鸣、徐克和施南生夫妇、曾志伟和泰迪罗宾“七人决策小组”,由于获得获得财力雄厚的香港金公主集团支持,实力得以迅速扩大,成为80年代与邵氏、嘉禾鼎足三立的三大巨头公司。
可惜因分赃不均,创作理念发生分歧,1991年宣告关闭。
代表作《最佳拍档》、周润发的《英雄本色》、《辣手神探》等以后香港以后出现的电影公司再也没有兴旺达10年之久。
贴子相关图片:永盛电影公司——中国星电影公司80年代,香港第一黑帮新义安老大向华强和弟弟向华胜创办“永盛”电影公司,90年代,在邵氏、嘉禾等老牌电影公司衰退之后,竖起了香港电影的另一面旗帜。
1993年电影市道开始不振,向华胜淡出电影圈,进军澳门赌场,颇有斩获。
永盛电影公司随之更名为中国星电影公司,致力于电影制作且佳作不断出产了一系列佳片,出产电影最多的时候一年达到港片总量的四分之一,可惜香港电影市场日渐萧条,2006年,“中国星”仅于上半年出品了《至尊无赖》、《以和为贵》寥寥两三部戏而已,2007年更是打破多年的惯例,没有开拍贺岁片。
香港电影
1949年大部份上海影人流亡到香港成 立電影公司,持續上海時期的影業 1.邵氏公司(天一公司) 2.電懋公司(國泰公司) 3.長城公司(左派) 香港電影一直主宰著台灣及東南亞市 場
香港新浪潮
七O年代未期及八O年代初,一批由國外 留學及香港本地年輕人,進入電視台拍攝 電視劇,電視台成為他們的跳板 片廠制度的沒落:八O年代邵氏公司停止 拍片事業,新興獨立製片公司出現 1.嘉禾(鄒文懷) 2.新藝城公司 3.徐克電影工作室
特色
1.融合好萊塢風格、專業精確的電影分 工、創造出新穎的武俠片、喜劇片、浪 漫愛情片 2.對於九七來臨的焦慮及不安 3.香港作為一個國際都會的特色: 快速、令人眩目及瘋狂的影片
代表人物 :徐克
原名徐文光,一九五一年生於越南,祖籍廣東,一 九六六年移居香港,一九六九年赴美國德州大學攻 讀電影電視課程,一九七五年畢業,一九七七年回 香港。 一九七八年進入思遠影片公司,徐克首次執導 香港「新浪潮」電影代表作品之一的《蝶變》 (1979),電影中詭秘莫測的影像風格使影界為 之震撼。一九八一年入新藝城公司,執導《夜來香》 (1981),使得摩登豪華的喜劇蔚然成風;後來為嘉 禾公司拍攝轟動一時的《新蜀山劍俠》(1983),引 進了好萊塢的特技專家。一九八四年創辦電影工作 室,身兼導演和監製。一九八六年由他監製的《英 雄本色》和執導的《刀馬旦》都膾炙人口。一九八 七年的《倩女幽魂》引來無數競拍聊齋女鬼的跟風 之作。一九九0年《笑傲江湖》和一九九一年《黃 飛鴻》系列叫好叫座,使得武俠片在經歷八0年代 的低潮後,終於全面復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許鞍華:
許鞍華生於中國大陸的東北,但由童年起便在香港成長。 在香港大學修讀英語及比較文學學士學位,肆業後赴笈於 英國倫敦電影學院。在首齣作品《瘋劫》之前,許鞍華在 香港電視台工作。 及後憑藉《投奔怒海》,首奪1982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 電影的殊榮。於1995年,再以笑中有淚的《女人四十》贏 得同年度的香港電影金像獎、台灣金馬獎、以及柏林銀熊 獎。近作有綺妮纏綿的《半生緣》以及同樣奪得台灣金馬 獎及香港電影金像獎的力作《千言萬語》。 作品 1979 《瘋劫》 1980 《撞到正》 1981 《胡越的故事》 1982 《投奔怒海》 1984 《傾城之戀》 1987 《書劍恩仇錄》《香香公主》 1988 《今夜星光燦爛》 1990 《客途秋恨》 1991 《極度追蹤》 1995 《女人四十》 1996 《亞金》 1997 《半生緣》 1999 《千言萬語》 2001 《幽靈人間》 2002 《男人四十》《幽靈人間II 鬼味人間》
香港电影资
香港電影資料館特別場電影介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一板之隔】(The Dividing Wall)導演︰朱石麟演員︰韓非、江樺、李清、文逸民出品︰龍馬影片公司/ 粵語 / 96分鐘/ 1952 / 黑白洋行職員韓非與小學教師李清毗鄰而居,常因一板之隔惹來種種爭端。
女主角江樺搬進同一單位,兩個男主角都對她有意,發展成有趣的三角關係。
江樺對二人循循善誘,化解了他們之間的怨恨,還幫助失業的李清解決困難,三人和好。
朱石麟在狹小的空間內作出流暢的調度,成就了「創新現實主義手法反映居住問題」的喜劇經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樓下閂水喉】(Taps Off,Down Stairs!)導演:潘柄權演員:鄭君綿、劉桂康、陶三姑、謝賢出品:迪華影業企業公司 / 粵語 / 95分鐘/ 1954 / 黑白開場一曲道出香港制水之苦。
本片以舊樓住客問題為背景,寄望市民能於苦中作樂,和衷共濟以渡時艱。
地下李鵬飛囤積食水謀利﹔二樓住著舞女林妹妹,三樓幾伙人則為爭水而打罵不斷… …最後眾人醒悟到困難時期不應內爭,應要同舟共濟,渡過難關。
本片描述生活細節豐富,人物生動有趣,寫實與誇張結合得趣味盎然,對香港制水時期眾生相有生動的描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海孤鴻】(The Orphan / Waif)導演:李晨風主演:吳楚帆、白燕、馮峰出品:華聯影業公司 / 粵語 / 104分鐘/ 1960 / 彩色本片可說是社會問題片的啟蒙作,改編自歐陽天的長篇連載小說,亦是麗的呼聲的流行播音劇。
香港电影公司标志大全,能认全的都是资深港片迷
香港电影公司标志大全,能认全的都是资深港片迷香港电影曾被誉为东方好莱坞,创造过无数经典。
据统计,香港曾有2831家电影从业机构,从业人员达到19320人,今天大圣就为大家盘点一些常见电影公司。
(排名无先后)(多图预警)一、邵氏电影公司邵氏出品必属佳片,邵氏兄弟创办的电影王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直左右着香港电影的发展,手底下李翰祥、胡金铨、张彻和楚原四大导演,还有刘家良、桂治洪等类型片导演,全都为邵氏电影添砖加瓦。
只不过从80年代开始,邵氏电影就开始慢慢转向电视,电影王国开始走向衰败。
1、天映娱乐我们现在可以看到许多邵氏老电影,得益于天映娱乐将其电影库买下进行修复,使之成为全球最大的中文电影库。
2、电懋(国泰)、长城、凤凰电懋曾是邵氏电影最大的竞争者,只可惜公司骨干人员全部遭遇空难,后来改为国泰依然不景气。
《少林寺》导演张鑫炎、金庸老先生以及鲍方、鲍起静和方平都曾为长城电影公司效力,最引人瞩目的自然是夏梦、石慧、陈思思长城三公主。
凤凰影业公司和长城一样,当时都专注于拍摄国语片。
3、长弓电影公司、国联电影公司张彻和李翰祥曾经组建长弓和国联,只不过张彻还隶属于邵氏电影,李翰祥则是电懋支持的。
4、大都会电影制作有限公司创办人是邵逸夫的红颜知己方逸华女士,后来星爷的《师兄撞鬼》《济公》《审死官》都出自它。
二、嘉禾电影公司邵氏电影以为电懋倒了,自己没有对手了,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1970年嘉禾异军突起,成为七八十年代最具影响力的电影公司,手底下先后有李小龙、许冠文、洪金宝和成龙等人,造就了一段传奇。
1、许氏影业许冠文、许冠武、许冠英和许冠杰四兄弟联合打造,有《摩登保镖》《鬼马双星》《半斤八两》《卖身契》等经典。
2、德宝、嘉宝、洪金宝电影工作室、宝禾(嘉禾子公司)德宝电影公司由洪金宝和卷毛岑建勋创建,八十年代曾和嘉禾、新艺城并列三大电影公司。
嘉宝由洪金宝和麦嘉创立。
洪金宝2016年成立电影工作室,当时半个娱乐圈的人都去致贺,依然有当年香港大半剧组停工客串《富贵列车》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