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工程预防自然灾害及灾后重建的组织和技术措施
绿化防汛_抗旱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为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保障园林绿化系统内的绿地、设施及人员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确保园林绿化系统内的绿地、设施及人员安全,最大程度减少灾害损失。
2. 提高园林绿化系统应对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的能力,实现灾后快速恢复。
3. 做好信息报送工作,确保上级部门及时了解园林绿化系统防汛抗旱工作情况。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园林绿化系统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全面领导、协调和指挥园林绿化系统防汛抗旱工作。
2. 设立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防汛抗旱工作,包括信息收集、调度、物资储备、应急演练等。
3. 各级绿化部门负责人为防汛抗旱工作第一责任人,负责本辖区园林绿化系统防汛抗旱工作的组织实施。
四、预防措施1. 加强绿化设施检查,及时修复损坏的设施,确保设施安全。
2. 提高绿化植被的抗旱能力,推广节水型植物,合理配置绿化用水。
3. 加强排水系统建设,确保排水畅通,防止内涝。
4. 定期开展防汛抗旱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五、应急响应1. 洪水预警:根据气象、水文等部门发布的洪水预警信息,及时启动应急响应。
a. 转移受洪水威胁的绿化设施和人员;b. 加固绿化设施,防止洪水冲击;c. 及时上报洪水情况,争取上级部门支持。
2. 干旱预警:根据气象、水文等部门发布的干旱预警信息,及时启动应急响应。
a. 优化绿化用水,确保绿地正常生长;b. 加强绿化植被的节水管理,推广节水技术;c. 适时开展抗旱灌溉,确保绿地用水需求。
六、灾后恢复1. 灾后评估:对受灾情况进行全面评估,为灾后恢复提供依据。
2. 灾后重建:根据灾后评估结果,制定重建计划,恢复受损绿地和设施。
3. 总结经验:对防汛抗旱工作进行总结,改进不足,提高应对能力。
七、保障措施1. 物资保障:储备必要的防汛抗旱物资,确保应急需要。
2. 人员保障:加强防汛抗旱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灾后重建绿化工作方案

灾后重建绿化工作方案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凸显,各种自然灾害频发,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灾后重建成为了当务之急,而绿化工作作为重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需要引起重视。
本文将就灾后重建绿化工作方案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灾后重建绿化的重要性。
灾后重建绿化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绿化可以提供氧气,净化空气,改善环境,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其次,绿化可以固土保水,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地的生产力。
再次,绿化可以美化环境,增加城市景观,提升城市形象。
最后,绿化可以为灾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
二、灾后重建绿化工作的内容。
灾后重建绿化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植树造林、草坪绿化、花园景观、水域绿化、道路绿化、废弃地绿化、公园绿化等。
其中,植树造林是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可以通过大规模植树来恢复原有的森林生态系统,提高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抗灾能力。
三、灾后重建绿化工作的原则。
灾后重建绿化工作需要遵循一些原则,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取得良好效果。
首先,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根据灾区的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确定绿化的种类和数量。
其次,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植物品种,提高绿化的成活率。
再次,要注重生态效益,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发展。
最后,要注重社会效益,积极组织居民参与绿化工作,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四、灾后重建绿化工作的实施步骤。
灾后重建绿化工作的实施步骤主要包括,调查评估、规划设计、筹备准备、实施管理、监督检查、宣传推广等。
首先,要对灾区的绿化情况进行调查评估,了解灾害对绿化的影响和破坏程度。
其次,要制定详细的规划设计方案,确定绿化的范围和内容,提出具体的工作措施和时间节点。
再次,要进行筹备准备工作,包括人员配备、物资采购、资金筹集等。
然后,要组织专业团队进行实施管理,确保工作的有序进行和取得预期效果。
最后,要加强监督检查和宣传推广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社会的参与度和认可度。
绿化养护灾害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应对绿化养护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等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城市绿化景观,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城市绿化养护工作中可能发生的各类灾害,包括但不限于地震、台风、洪水、泥石流、病虫害、火灾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绿化养护灾害应急指挥部,负责全面协调、指挥、调度灾害应对工作。
2.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现场指挥部、救援组、物资保障组、医疗救护组、信息宣传组、群众疏散组等专项工作组。
3. 各工作组职责如下:(1)办公室:负责应急指挥部日常工作,协调各工作组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2)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指挥、调度、协调救援工作。
(3)救援组:负责灾害现场的救援、搜救、转移等工作。
(4)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采购、调配、供应等工作。
(5)医疗救护组:负责受伤人员的救治、转运等工作。
(6)信息宣传组:负责灾害信息的收集、整理、发布、宣传等工作。
(7)群众疏散组:负责受灾群众的疏散、安置、生活保障等工作。
四、应急响应程序1. 灾害发生时,各相关单位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向指挥部报告灾情。
2. 指挥部根据灾情,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并迅速组织各工作组开展救援工作。
3. 救援组立即赶赴现场,开展救援、搜救、转移等工作。
4. 物资保障组根据救援需求,调配应急物资,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5. 医疗救护组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转运,保障伤员生命安全。
6. 信息宣传组及时发布灾害信息,做好群众安抚工作。
7. 群众疏散组组织受灾群众疏散、安置,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五、应急处置措施1. 地震灾害:(1)立即组织人员开展现场救援,确保人员安全。
(2)对受损绿化苗木进行修复或移植。
(3)加强地震监测,预防次生灾害。
2. 台风、洪水灾害:(1)及时清理排水设施,防止内涝。
(2)对受损绿化苗木进行修复或移植。
(3)加强巡查,确保绿化设施安全。
3. 火灾灾害:(1)立即组织消防人员进行灭火。
园林绿化工程部应急预防方案

园林绿化工程部应急预防方案一、背景介绍园林绿化工程部承担着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和维护的重要任务。
在工作过程中,面临着各种突发事件的风险,如自然灾害、人为事故等,这些都可能威胁到员工的安全和工作的正常进行。
为了保证员工的安全和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园林绿化工程部应急预防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二、应急预防的目标1.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降低事故伤亡风险;2.保护园林绿化设施和植被的完整性,减少损失;3.保障园林绿化工程的正常运行和项目进度;4.提高应急处置能力,降低应急事件对园林绿化工程的影响。
三、应急预防措施1.人员安全a.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事故预防能力;b.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急处置的能力;c.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安全鞋等;d.制定员工应急预案,明确事件发生时员工的应急责任和行动。
2.设备和工具安全a.定期检查和维护园林绿化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b.制定设备使用规范,提高员工对设备操作的标准化程度;c.对新进人员进行设备使用培训,确保其对设备的正确使用;d.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确保能够及时扑灭起火事故。
3.自然灾害预防a.根据地质环境情况,选择合适的植被种类,降低自然灾害风险;b.加强园林植被的养护管理,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引发灾害的问题;c.建立园林灾害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并预警自然灾害的发生。
4.物资管理a.健全物资管理制度,确保物资的合理存放和使用;b.定期检查物资的质量和数量,做好库存和采购管理;c.制定物资使用计划,确保存在足够的应急物资。
5.响应预案a.制定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的流程和责任分工;b.配置应急物资和设备,确保能够及时响应和处置应急事件;c.建立应急指挥中心,统一指挥和协调应急处置工作;d.制定应急演练计划,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响应效能。
四、应急预防的实施过程1.制定方案a.成立应急预防小组,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业人员组成;b.分析当前园林绿化工程部的应急风险;c.制定应急预防方案,明确目标和措施,确保方案的可行性。
园林绿化强台风大暴雨等自然灾害应急处理措施

园林绿化强台风大暴雨等自然灾害应急处理措施近年来,台风、大暴雨等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威胁到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和发展。
为了保障园林绿化的安全和有效运转,在自然灾害发生时采取应急处理措施至关重要。
下面将针对园林绿化在台风、大暴雨等自然灾害中的应急处理措施进行详细论述。
首先,台风是破坏园林绿化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台风风力强大,极易导致园内树木倒伏、树枝折断等情况。
为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建议在台风来临前,及时检查园内树木的稳固性,并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及时剪修树枝。
将老化、病虫害严重的树枝及时剪掉,减少枝叶负担,提高树木抗风稳定性。
二是进行树木整形训练。
对树干进行整形,修剪成塔状或围墙状,以增强树木的垂直稳定性。
三是加固树木根部,并采取固定措施。
可以利用固定桩、木方、钢丝等材料对树干进行加固,增强其抗风能力。
四是设置支撑杆。
对于较高的树木,可以设置支撑杆来增强树干的稳定性。
五是清理园内杂物。
将园内的垃圾、石块等杂物及时清理,防止其在台风中飞扬造成伤害。
其次,大暴雨也是园林绿化建设中常见的自然灾害。
大暴雨会导致土壤水分过饱和,容易引发水土流失和山体滑坡等灾害。
为了预防和应对大暴雨,园林绿化需要采取如下措施:一是修建排水系统。
在园内合理设置排水沟、雨水收集井等设施,及时将积水排出,减少水土流失的可能性。
二是增加植被覆盖。
植物根系能够固定土壤,增加土壤的稳定性,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
因此,在园林绿化中应优先选择有较强抗洪能力的植物,并合理安排植被的分布,以增加植被覆盖率。
三是加固土壤。
可以采取措施,如人工加固土质、修建雨水花坛、增加固定草艺等,增强土壤的稳定性和抗水能力。
四是加强监测和预警。
建立天气预警系统,及时掌握天气变化,提前采取应对措施,降低因大暴雨引发的灾害风险。
此外,在园林绿化强台风和大暴雨等自然灾害发生后,还需要进行灾后应急处理措施的实施。
首先是清除倒伏的树木和树枝。
倒伏的树木和树枝应及时清理,以保障人员的安全通行。
园林绿化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有效应对园林绿化自然灾害,降低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然灾害救助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园林绿化系统在发生洪水、台风、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时,组织开展抢险救援、恢复重建等工作。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园林绿化自然灾害应急指挥部(1)指挥长:由园林绿化局局长担任。
(2)副指挥长:由园林绿化局副局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
(3)成员:各相关部门、各园林单位负责人。
2. 应急指挥部职责(1)组织协调园林绿化系统自然灾害应急工作。
(2)指导、监督各园林单位开展抢险救援、恢复重建等工作。
(3)汇总、分析灾害情况,及时上报上级部门。
(4)组织开展灾后重建工作,恢复园林绿化系统功能。
3.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综合协调组:负责应急指挥部日常工作,协调各工作组开展工作。
(2)抢险救援组:负责组织抢险救援力量,开展救援工作。
(3)灾后重建组:负责组织灾后重建工作,恢复园林绿化系统功能。
(4)宣传报道组:负责宣传报道园林绿化自然灾害应急工作。
三、预警与响应1. 预警(1)密切关注气象、地质等部门发布的自然灾害预警信息。
(2)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园林单位做好防范工作。
2. 响应(1)自然灾害发生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抢险救援工作。
(2)根据灾害情况,启动不同级别的应急响应。
(3)组织抢险救援力量,开展救援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抢险救援1. 抢险救援原则(1)以人为本,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统一指挥,协调各方力量。
(3)科学救援,确保救援工作有序进行。
2. 抢险救援措施(1)组织抢险救援队伍,配备必要的救援设备。
(2)对受灾园林单位进行现场勘查,制定抢险救援方案。
(3)开展人员搜救、伤员救治、物资保障等工作。
园林绿化行业应急预案自然灾害下的植物保护与恢复措施

园林绿化行业应急预案自然灾害下的植物保护与恢复措施自然灾害是园林绿化行业面临的一项严峻挑战。
暴雨、洪水、台风等灾害事件可能对园林植物造成严重损害,威胁到城市生态环境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应急预案以及制定恰当的植物保护与恢复措施对于保护城市园林植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讨论园林绿化行业应急预案下的植物保护与恢复措施。
一、应急预案的重要性自然灾害发生时,园林绿化行业需要迅速行动以减少植物损失并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建立应急预案是高效应对灾害事件的基础。
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预测预警、应急响应和恢复重建。
预测预警可以提前预警可能发生的灾害事件,为应对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应急响应阶段包括疏散、紧急措施以及植物保护等措施。
恢复重建阶段则包括对受损园林植物进行抢救保护和合理恢复。
二、植物保护措施1. 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在自然灾害常发区,园林绿化行业需要提前进行防灾减灾工作,包括防洪设施建设、植物种植策略调整、植物病虫害防治等。
2. 架设遮阳网或抗风网:在暴雨、台风等自然灾害预警期间,可及时架设遮阳网或抗风网以减轻风雨对植物的直接损害。
3. 积极应对水logging。
当暴雨洪水引发的水logging发生时,园林绿化行业可循环利用抽水排水设备来排水,避免长时间的淹水对植物造成伤害。
4. 利用合适的抗风抗干扰植物:选择抗风抗干扰性较强的植物品种,在自然灾害发生时能够更好地抵御风灾,降低植物破坏风险。
5. 植物喷灌:暴雨、台风等天气灾害发生时,可以通过植物喷灌方式,减轻植物受干旱、缺水等因素影响的风险。
三、植物恢复措施1. 应急抢救:当灾害发生时,园林绿化行业应迅速成立专门的救护小组,对受损植物进行应急抢救。
抢救措施包括修枝修剪、灌溉、施肥等,旨在减轻植物损伤,帮助其尽快恢复生机。
2. 合理修剪:根据植物受灾程度,园林绿化行业应通过合理修剪来促进植物生长和修复。
修剪可以去除受损枝干,为植物提供更多的养分和能量。
城市景观设计工程预防自然灾害及灾后重建的组织和技术措施

城市景观设计工程预防自然灾害及灾后重建的组织和技术措施城市景观设计项目通常需要考虑灾害预防和灾后重建的组织和技术措施。
这些措施可以帮助城市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减少损失,并在灾后尽快恢复和重建。
组织措施1. 建立协调机制在城市景观设计项目中,建立一个多部门的协调机制非常重要。
这个机制可以包括城市规划部门、环境保护部门、建筑设计师、土木工程师等多个相关部门,确保他们能够密切合作,共同制定预防灾害和灾后重建的策略。
2. 制定预警系统建立一个有效的预警系统对于预防灾害非常关键。
该系统应该包括气象预警、地震预警等多种灾害预警机制,以便在灾害来临之前能够及时发出警报并采取必要的行动。
3. 增强公众意识加强公众对于自然灾害的认知和教育,提高他们对自我保护和应急行动的意识,是一项重要的组织措施。
举办培训课程、制作宣传材料、举行宣传活动等方式可以帮助提高公众的意识和应对能力。
技术措施1. 选择适当的植被和土壤在城市景观设计中,选择适合的植被和土壤类型可以起到防止自然灾害的作用。
例如,在山区地区,选用能够抵抗山体滑坡的植被和土壤可以有效减少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2. 设计防洪措施如果城市面临洪水威胁,合理设计防洪设施是必不可少的。
例如修建河堤、排水系统和蓄水设施,可以有效减少洪水对城市的影响。
3. 强化建筑结构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强化建筑结构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采用抗震材料、合理设计建筑结构等技术措施可以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
总之,城市景观设计工程预防自然灾害及灾后重建需要综合考虑组织和技术措施。
通过建立协调机制、制定预警系统、增强公众意识以及选择适当的植被和土壤、设计防洪措施和强化建筑结构等方式,可以有效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并将城市恢复和重建工作进行得更加顺利。
园林绿化自然灾害预防办法

园林绿化自然灾害预防办法本文介绍了绿化自然灾害预防的办法,旨在确保在灾害发生前后及时有效地进行预防和恢复工作,减少损失。
本办法适用于绿化灾害预防及应急工作的规范管理。
绿化服务中心负责绿化灾害预防的统筹组织工作,绿化主管负责绿化灾害的预防及组织工作,绿化工负责灾害前期预防工作的实施及后期的补救工作。
为了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本文提出了一些预防措施。
首先,应通过查看气象资料,询问等各方渠道,了解当地气候特征、气象规律,依此为根据制定有针对性的计划措施。
灾害预防计划应包括有可能发生的灾害种类、时间、区域、危害主要对象,可能受害程度和物资准备等。
灾害应急措施应包括准备、人力、物资、技术方法。
绿植常见灾害有旱灾、水灾、风害、冻害和雪灾。
旱灾发生在天气长期干燥无雨季节,植物因水分缺乏、蒸发量大,受高温威胁而发生旱灾,常发生于春、夏、秋三季。
为了预防旱灾,应在旱季来临前,做好预防计划和准备。
应加强植物日常养护管理,促进植物根系发达,提高植物抗旱能力。
做好充足水源供应准备,确保灌溉用水及时足量供应。
旱灾发生时,对大树进行树体缠绕和树兜覆盖,小型花木可搬到荫蔽地方或遮荫处理,减少水分蒸发。
旱灾面积较小且旱情严重时,集中进行人工挑水等方法抗旱。
旱灾面积大时,用自动喷淋系统或大型洒水车运水浇灌。
如大型洒水车浇灌时应安排好供水地点,行车路线,浇灌顺序等,做到淋水及时,充足。
旱灾发生且人力、浇灌用水不足的情况下应优先保证重点观赏区的珍贵植物的用水,然后按重要程度浇灌。
非重点观赏区可以在保证不死亡条件下,可减少浇水次数。
水灾常发生在雨季和大暴雨天气,导致植物处于水浸、水涝和被水冲毁现象。
为了预防水灾,绿化种植前,保证地面坡度适当和地面平整,排水良好,必要时做好排水系统。
雨季来临前,经常检修排水系统,及时疏通,保证排水顺畅。
造成水浸和积水现象;4)对经常积水的地方,应采用挖排水沟等措施,集中排水;5)对可移动的苗木,应及时搬到无水浸的地方,避免受到水害;6)对被水冲损的绿化植物,应及时进行扶正、补栽、补种等修复工作;7)在预防风害方面,对高大乔木特别是新栽乔木,应在风暴来临前进行加固支撑;对倾斜且树冠较大的XXX 木,可适当修剪枝条,减轻树干负担;对小型花木,可建挡风屏或移动至室内或背风处加以保护;及时加固各种绿化设施,以保障安全;8)在应对雪灾方面,要提前通知绿化工注意道路安全。
园内绿化养护中的应急处理与灾害预防措施

园内绿化养护中的应急处理与灾害预防措施园内绿化养护是指对公园、景区、园林小区等场所内的绿化植物进行日常管理和养护工作。
在园内绿化养护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随时应对各种紧急情况和灾害,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确保园内绿化的安全和健康。
本文将讨论园内绿化养护中的应急处理与灾害预防措施。
一、应急处理措施1. 虫灾防治:园内绿化植物常常面临害虫的威胁,如蚜虫、飞蛾等。
一旦发现害虫问题,应立即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如喷洒农药,设置粘虫板等。
此外,定期检查并清理植物周围的杂草、病虫害的残留物,以防止害虫滋生。
2. 疫病防治:疫病是指绿化植物遭受的疾病,常常导致植物枯死或凋萎。
园内绿化养护工作中,应随时检查植物的生长状况,发现病害及时处理。
对于已感染的植物部分,需要进行剪枝、焚烧等处理,防止疫病蔓延。
3. 水灾应对:在遭受暴雨或大量降雨的情况下,园内绿化一般会受到较大的冲击。
在处理水灾时,首先需要确保排水系统的畅通,清理堵塞物。
对于受浸泡的植物,需要进行抢救性的移栽,以免植物死亡。
此外,应加强对雨水收集池等水体的监测,及时排放积水,避免引发蚊蝇滋生,影响公共卫生。
4. 火灾控制:园内绿化中,火灾是极其危险的事故。
因此,应急处理措施中,防火是一个重要环节。
首先,需要设置防火设施,如灭火器、灭火器具等,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控制。
其次,应制定灭火应急响应预案,设立疏散通道和疏散标识,组织人员进行定期的防火演练,提高应急处理火灾的能力。
5. 自然灾害预警:园内绿化养护中,我们还需要及时预警自然灾害,如台风、龙卷风、地震等。
对于即将发生的灾害,我们需要加强监测,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引导游客和工作人员采取相应的撤离和避灾措施。
与此同时,要加强对园内建筑物和绿化植物的巡查,确保没有脆弱物品可能造成的伤害。
二、灾害预防措施1.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在园内绿化养护前期,我们要充分考虑园区内自然灾害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例如,对于常年遭受暴雨冲击的区域,我们可以修建合适的排水系统;对于地震频发区域,可以选择较为抗震的植物品种进行绿化。
园林绿化工程预防自然灾害及灾后重建的组织和技术措施

园林绿化工程预防自然灾害及灾后重建的组织和技术措施园林绿化工程的预防自然灾害及灾后重建的组织和技术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针对不同季节的施工和养护措施,需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应对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如雪灾、台风、干旱和防汛等。
为确保工程在施工期内顺利完成,保证苗木的成活率和施工质量,我们需要针对青岛市的天气和气候情况,采取以下措施:1.高温施工措施1)做好测温工作,与气象台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天气情况,制定高温施工安全措施。
2)对机械设备进行检修,保持机械性能完好。
3)合理组织劳动力,配备充足的劳保用品,做好防暑降温的工作,并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
4)加大乔木土球,使用生根剂,尽可能缩短施工时间,栽植后及时淋水,经常进行叶面喷水,高温、强阳时盖遮阳网。
2.冬季施工措施1)施工中要做好防寒、防冻措施,对苗木进行包装保温,如缠草绳,对苗木的根部要重点加以保温。
2)尽量安排在气温较高的时间进行苗木种植,并做好苗木的防冻保暖工作。
3)在露地自来水管道、龙头上编绕草绳做防冻工作。
4)制订冬季施工切实可行的措施,作出具体而详细的作业计划,并进行冬季施工措施技术交底。
5)对场内道路、上下通道由专人负责清理。
3.雨天、抗汛、抗旱、防台施工措施1)每天了解天气情况,加强与气象台的联系,增加中、长期预报,合理安排施工。
2)成立救急小组,并针对抗汛、抗旱、防台等制订应急措施。
3)在施工安排中结合天气情况,做好安全生产教育和交底工作,并制定施工安全措施。
4)高温时,在强光照射下,要对新植苗木进行搭棚遮荫;不定期对叶面、树杆喷水,以减少植物水份蒸发;必要时进行疏枝、抹去嫩牙和疏减叶面。
5)配备洒水车,在干旱时,组织人员进行浇灌。
6)对需要加固的临时设施、乔木等进行加固支撑处理。
7)在施工前首先解决好排水问题,低洼地段增设临时排水沟,保证雨天排水畅通,并配备抽水机等排水机械。
材料堆放等不放置在低洼处。
8)随时对河流水位进行观测监控,并积极加强与防洪机构的联系,及时掌握天气和雨情的变化情况,早做安排准备。
绿化灾害预防方案

绿化灾害预防方案一、目的为了能够在面临各种突发自然灾害时有效进行绿化管理工作,特制订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各种绿化灾害的预防和灾害发生后的处理工作。
三、旱灾旱灾主要是指在炎热的夏季,天气长期干燥无雨时,植被会因温度高、蒸发量大而发生旱灾。
在这个时候要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日常养护管理,保证水源供应,确保绿化所需的灌溉用水得到足量保证。
2.当干旱特别严重时,集中人力进行突击抗旱,必要时可以组织人力挑水或从远处运水,确保小区重点地区植物不被旱死。
3.对于一些花木,可将其搬运到大树下、遮阳网或荫棚内,防止太阳过度照射。
4.旱灾发生且水源不足的情况下,应优先保证重点观赏区的植物得到足够的水分,不出现干旱枯萎现象;其他地方每隔一定时间淋一次水,保证不旱死即可。
四、水灾水灾与旱灾一样,容易发生在夏季,是由于长期降雨导致植物经常处于水浸状态形成水涝或被雨水冲毁。
预防水灾应采取以下措施。
1.前期准备(1)修建排水设施,方便排水,避免积水。
(2)在植物种植前应做好平整场地工作,保证种植面有适当的坡度。
(3)在雨水量多的季节加强对排水管道及排水沟的检查,堵塞处应及时疏通。
(4)预报将出现大暴雨时,将可能被水浸的花木搬到高处。
2.发生水灾后(1)每次降雨过后,对水浸的绿化地带进行人工排涝。
(2)被雨水冲毁的绿化植物应及时进行补栽、补种。
(3)花木基地内的花木除做好应有的排水沟等排水设施外,降雨过后还要用细木棍或细钢筋在积水的花木盆内插孔,协助排水。
(4)在梅雨季节,应抓住雨停间隙,对植物喷施内吸性防腐药剂以防腐烂病。
五、暴风雨1.风暴来临前的预防工作(1)检查、疏通排水沟及排水管道,防止因排水不畅而使园林植物被暴雨冲刷。
(2)新栽乔木要加固支撑3~6个月,对高度超过10米的应支撑一年以上。
在风暴来临前加固支撑,所有高大乔木都要加固。
(3)应经常检查花木基地的荫棚及遮阳网骨架是否牢固,不牢固的骨架要重新绑扎及搭建。
园林冰雪灾害防灾减灾与灾后恢复措施

园林冰雪灾害防灾减灾与灾后恢复措施
园林冰雪灾害的防灾减灾与灾后恢复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防灾减灾措施:
1. 做好预警和准备工作:关注气象预报,及时获取冰雪灾害预警信息,制定应急预案,并准备必要的防灾物资和设备。
2. 加强园林设施和结构的安全检查:在冰雪天气来临前,对园林内的设施和结构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加固或修复存在的问题,防止因冰雪重量过大导致设施损坏或坍塌。
3. 采取适当的保温措施:对于易受冻害的园林植物,可以采取覆盖保温材料、增设保温设施等措施,提高植物的抗冻能力。
4. 加强巡视和监测:在冰雪天气期间,加强园林内的巡视和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问题,确保园林安全。
灾后恢复措施:
1. 清理积雪和倒伏的树木:在冰雪灾害过后,及时清理园林内的积雪和倒伏的树木,保持道路和游览区域的畅通。
2. 修复损坏的设施和结构:对冰雪灾害中损坏的园林设施和结构进行修复,恢复其正常使用功能。
3. 加强植物养护和管理:对受灾的植物进行修剪、施肥、浇
水等养护和管理措施,促进其恢复生长。
4. 防治病虫害:在灾后恢复期间,加强园林植物的病虫害防治工作,防止病虫害的爆发和蔓延。
5. 重建和恢复景观:对于严重受损的园林景观,可以进行重建和恢复工作,恢复其原有的美观和生态功能。
绿地灾害防范与处理

绿地灾害防范与处理绿地是城市中重要的自然资源,不仅能提供美丽的景观,还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能。
但是,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绿地面临着各种灾害的威胁,如洪水、滑坡、土壤侵蚀等。
因此,灾害防范与处理措施的采取和实施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绿地灾害防范与处理的方法和技术。
一、绿地洪水防范与处理洪水是城市绿地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
合理设计和规划绿地,采取一些洪水调蓄和排泄的措施是必要的。
首先,可以设置绿地蓄水池,通过收集和储存雨水,减轻洪水的冲击。
其次,可以合理布置绿地排水系统,确保排水畅通,避免水流聚集引发洪水。
此外,可以结合植物的生态特性,选择适合湿润环境的植物品种,提高绿地的蓄水功能和水文效应。
二、绿地滑坡防范与处理绿地滑坡是由于地势起伏、土壤松散等原因引发的灾害。
为了预防和处理绿地滑坡,首先需要进行地质勘查,了解地质和土壤条件。
然后,可以采取防止土壤沉降和龟裂的措施,如加固土壤、设置围护墙等。
此外,适当增加绿地的植被覆盖,选择耐寒耐旱的植物,以增强土壤的抗滑性和保持力。
三、绿地土壤侵蚀防范与处理土壤侵蚀是绿地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会导致土壤质量下降、植被减少等一系列问题。
为了防止和治理绿地土壤侵蚀,可以采取措施促进土壤固结和保持土壤水分。
例如,通过植被覆盖和绿化带的设置来保护土壤表面,减少水流的冲击。
此外,可以选择根系发达的植物来抓牢土壤,增加土壤的保持力。
四、绿地灾害应急处理即使预防措施做得再好,灾害的发生仍然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及时应对灾害发生,进行应急处理至关重要。
在绿地灾害应急处理中,需要建立完善的预警系统和紧急响应机制。
同时,需要对绿地灾害应急队伍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理的能力和效率。
另外,及时通报和发布灾害信息,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合作,共同应对绿地灾害。
综上所述,绿地灾害防范与处理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采取洪水防范、滑坡防范、土壤侵蚀防范以及灾害应急处理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绿地灾害的发生和影响。
绿化工程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了提高绿化工程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绿化工程在自然灾害发生时的应急响应工作。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绿化工程自然灾害应急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自然灾害应急工作。
2.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3. 各相关部门职责:(1)绿化工程管理单位:负责组织、协调和实施应急预案,确保绿化工程在自然灾害发生时迅速、有序、高效地应对。
(2)施工队伍:负责施工现场的应急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
(3)物资保障部门:负责应急物资的采购、储备和调拨。
(4)卫生防疫部门:负责灾后卫生防疫工作。
(5)交通管理部门:负责灾后交通运输保障工作。
四、自然灾害预警及预防措施1. 预警信息接收与处理:各部门应密切关注气象、水利、地震等部门发布的灾害预警信息,及时接收、处理和传递。
2. 预防措施:(1)制定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应急响应程序。
(2)加强绿化工程设施建设,提高抗灾能力。
(3)对施工现场进行风险评估,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
(4)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员工防灾减灾意识。
五、应急响应程序1. 灾害发生时,各部门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救援队伍赶赴现场。
2. 指挥部应根据灾害情况,确定应急响应级别,并通知相关部门。
3. 施工队伍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4. 物资保障部门应迅速调拨应急物资,确保应急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5. 卫生防疫部门应做好灾后卫生防疫工作,防止疫情发生。
6. 交通管理部门应保障灾后交通运输畅通。
六、应急救援措施1. 人员救援:迅速组织救援队伍,采取紧急措施,营救被困人员。
2. 设施抢修:组织专业人员,对受损绿化工程设施进行抢修。
3. 灾害监测:密切关注灾害发展情况,及时调整救援措施。
4. 灾后重建:组织施工队伍,尽快恢复绿化工程设施。
七、信息报告与发布1. 各部门应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灾害情况、救援进展和灾后重建情况。
园林工程中的自然灾害防治措施

园林工程中的自然灾害防治措施自然灾害是指地质力、气象力和生物力等自然因素引起的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现象。
在园林工程中,自然灾害发生的风险不可忽视。
因此,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对于保护园林工程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抗洪、抗旱、抗风、抗震等角度,介绍园林工程中的自然灾害防治措施。
1. 抗洪措施洪水是园林工程中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特别是在河流流域和低洼地区。
采取有效的抗洪措施是保护园林工程的重要手段之一。
首先,设计具有排水系统和储水设施的园林工程,以便在洪水来临时能够快速排水和蓄水。
其次,灌木和草坪等园林植被可以起到吸收和减缓洪水的作用。
此外,设置合理的排洪渠道和溢洪区,以便将洪水安全地引导至周边地区。
2. 抗旱措施旱灾对园林工程的影响往往是毁灭性的,特别是在干旱地区。
因此,采取合适的抗旱措施对于维护园林工程的生存和美观至关重要。
首先,选择适应干旱环境的植物品种,如多肉植物和耐旱的灌木。
其次,进行科学合理的灌溉管理,以保持土壤湿润,减少水分的蒸发和浪费。
此外,适时进行草坪和植被的修剪,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
3. 抗风措施风灾是园林工程中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特别是在沿海地区或高楼大厦附近。
为了减轻风灾对园林工程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抗风措施。
首先,在园林设计中应考虑到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建筑物等因素,合理选择植物品种和布局,以减少受风的影响。
其次,对大型植物进行适当的固定和支撑,以增加其抗风能力。
同时,定期对园林工程进行风险评估和维护,确保其安全性。
4. 抗震措施地震是一种发生频率较低但危害巨大的自然灾害。
在园林工程中,采取合适的抗震措施对于减少地震灾害的损失至关重要。
首先,在园林设计中应遵循抗震规范,选择抗震性能较好的材料和结构。
其次,合理规划园林工程的布局,避免建设在地震多发区或地质灾害易发区。
此外,在建设过程中加强对土壤的处理和加固,以提高园林工程的抗震能力。
综上所述,园林工程中的自然灾害防治措施是多种多样的,并且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园林工程灾后重建方案

自然灾害是一种无法预测和避免的自然现象,而园林工程通常是自然灾害的重灾区。
根据过去的经验,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物质破坏严重,包括园林建筑设施、植被以及地形地貌。
二是生态功能受到破坏,包括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三是环境卫生恶化。
二、灾后重建方案1、灾后植被修复在灾后的第一时间,要进行植被的抢救性修复工作。
对于一些受损较轻的绿化植物,可以进行修剪、移植或者重新播种,以促使其尽快复原。
对于受损较严重的植物要有相应的处理措施,根据不同的植物品种和受损程度,采用恢复修复和重建绿化体系,进行植物素材的复查、筛选与修护工作。
2、建筑设施修复灾后重建园林建筑设施的目标是保障建筑结构的安全和功能的完整。
要对受损建筑进行全面评估,及时修复或重建。
在修复和重建过程中,要注意采用抗震耐震设计,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
同时,还要根据现有的材料和技术,在符合美学要求的情况下,保留建筑的历史韵味。
3、土地地貌修复自然灾害中,地貌地形通常会受到严重破坏,如山体滑坡、河流改道、土石流等。
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工程措施,对受损的地貌地形进行修复。
通过植被的恢复,结构工程的加固,水土保持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措施,来恢复和重塑自然地貌地形。
4、环境卫生处理自然灾害通常会造成环境卫生恶化,如水源污染、生活垃圾堆积等。
要在灾后的第一时间,对环境卫生进行全面清理和整治。
通过组织清理工作、建设垃圾处理设施、加强环境监测等手段,来改善环境卫生状况。
5、生态功能修复自然灾害会对生态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如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要通过生态修复工作,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功能。
通过引种适宜的植被物种、修护复出受损水土资源、建设生态公园等手段,来恢复和重建受损的生态系统。
6、社会心理援助自然灾害会给人们带来心理上的创伤,需要进行心理干预和心理援助工作。
通过对受灾群众进行心理疏导、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组织心理娱乐活动等手段,来减轻灾后心理创伤和提升受灾群众的心理健康。
绿化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提高城市自然灾害防护能力

绿化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提高城市自然灾害防护能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面积不断扩大,城市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冲突也日益凸显。
自然灾害频发成为人们面临的一大问题,其中涉及到的城市绿化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绿化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在提高城市自然灾害防护能力方面的作用,并介绍几个具体的案例。
一、绿化工程施工方案的作用绿化工程施工方案是指在进行城市绿化工程时所制定的一系列工作计划和具体措施。
这些方案的制定是基于对城市自然灾害的深入研究和分析,通过科学的手段来降低自然灾害对城市的影响。
绿化工程施工方案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形成合理的森林覆盖率和植物种植布局。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将城市的绿化面积最大化,调整植物种植布局,形成完整的绿化系统,提高城市的防护能力。
2. 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和品种。
根据城市的气候、土壤和水资源状况,选择适应能力强、抗灾性好的植物种类和品种进行种植,提高绿化工程的稳定性和适应能力。
3. 加强抗灾能力的建设。
在绿化工程的施工方案中,应加强对城市抗灾能力的考虑,例如通过种植抗风抗涝的树种、加强坡面稳定等措施,提高城市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
二、绿化工程技术的应用除了绿化工程施工方案,在城市绿化工程中还需要应用一系列的技术手段,以提高城市自然灾害防护能力。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绿化工程技术:1. 生态护坡技术:在坡面绿化中,采用生态护坡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坡面的稳定性和抗灾能力。
通过在坡面种植适宜的植物,形成植物根系网,增加坡面的抗冲蚀能力,有效减少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2. 集雨绿化技术:城市雨水的合理利用对于防止城市内涝、提高城市抗洪能力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在适宜位置设置集雨设施,并合理利用绿化工程,将雨水收集并利用于植物生长,同时减少城市超雨洪水的冲击。
3. 防风固沙技术:在沙漠化、风蚀等灾害频发地区,通过绿化工程施工方案中的防风固沙技术,可以有效防止沙尘暴的发生,减少沙漠扩张的速度,对保护城市环境起到重要作用。
园林工程三防应急管理制度

园林工程三防应急管理制度一、导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况日益严峻,保障园林工程设施的安全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三防应急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是保障园林工程设施安全的关键之一。
本文以园林工程三防应急管理制度为主题,从概念、目的、原则、内容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园林工程管理者提供一份操作指南,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类自然灾害。
二、概念园林工程三防应急管理制度是指在园林工程建设和管理中,为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带来的风险和损失,在规划、设计、施工、维护等各个环节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机制,促使园林工程设施在自然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减少损失,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三、目的1.加强预防意识。
通过制定三防应急管理制度,使园林工程管理者和相关人员都能够认识到自然灾害对园林工程设施的威胁,并在平时注重预防措施的实施,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可能损失。
2.提升应急能力。
建立三防应急管理制度,有助于提升园林工程管理者和相关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使其在自然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有效处理,保障园林工程设施的安全和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3.降低损失。
通过建立三防应急管理制度,可以减少自然灾害对园林工程设施造成的损失,保护园林工程的利益和形象,降低维修和修复成本,提高园林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原则1.预防为主。
以预防为主,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降低自然灾害造成的风险。
2.快速响应。
一旦发生自然灾害,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快速响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减少损失。
3.科学合理。
制定三防应急管理制度要科学合理,结合园林工程的实际情况,制订有针对性的应急措施。
4.全员参与。
三防应急管理制度要求全员参与,保障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形成密切配合、协同作战的局面。
5.持续改进。
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制度,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园林工程应急管理水平,保持制度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五、内容1.组织机构建立园林工程三防应急管理小组,明确应急管理小组的组织结构、成员、职责等,确保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化和专业化。
园林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方案

园林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方案1. 引言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引发的突发事件,如地震、洪水、台风等,对园林景观和设施造成严重破坏,甚至威胁人员安全。
为了保障园林的安全和运营,制定一份园林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前期防范、灾害应急响应、应急救援和后期恢复四个方面,提出园林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方案。
2. 前期防范2.1 灾害风险评估在园林建设前,开展灾害风险评估工作,了解园林所在地区的自然灾害潜在风险和可能发生的灾害类型。
评估结果将作为预案制定的基础依据。
2.2 设定灾害预警系统在园林内部和周边建立灾害监测和预警系统,包括气象监测、地质灾害监测、水文监测等。
及时掌握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程度,为应急响应和救援工作提供准确信息。
2.3 完善安全设施在园林中设置紧急避灾设施,如防雷设施、逃生通道、灭火器材等。
定期检查维护设施的运行状况,确保在灾害发生时可靠使用。
3. 灾害应急响应3.1 报警与通知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向相关部门报警并通知园林内部人员和游客。
建立多渠道的通信体系,确保信息传播及时准确。
3.2 疏散与避难根据预警信息和灾害类型,采取疏散和避难措施。
提前确定避难点,并确保避难点安全、通风良好、供应充足。
3.3 紧急救援组织专业的救援队伍,配备必要的救援设备,及时进行救援工作。
确保人员安全和园林设施的保护,最大限度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4. 应急救援4.1 伤员救助在灾害发生后,积极救治伤员。
设置医疗点,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
组织急救人员对伤员进行现场救治,并及时转送医院。
4.2 清理和修复灾害发生后,对园林景观和设施进行清理和修复工作。
清理倒塌物、疏通道路,并及时修复受损的园林设施,恢复景观的正常运行。
4.3 灾后评估与总结灾后评估是为了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并为今后的防灾工作提供参考。
在全面恢复后,组织相关人员对整个应急过程进行评估,提出改进措施和完善预案的建议。
5. 后期恢复5.1 心理疏导在灾害发生后,积极开展心理疏导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绿化工程预防自然灾害及灾后重建的组织和技术措施
针对本工程季节性(高温或严寒)施工(养护)措施,预防自然灾害(雪灾、台风、干旱及防汛等)及灾后重建的组织和技术措施:
针对青岛市天气、气候情况,可能有大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为确保在施工工期内顺利的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保证苗木的成活率及施工质量,特采取以下措施:
1、高温施工措施
( 1)做好测温工作,强加与气象台的联系,及时了解近期天气情况,组织收听每天的天气预报。
( 2)制定高温施工安全措施,对机械设备做好检修工作,保持机械性能完好。
( 3)合理组织劳动力,配备充足的劳保用品,做好防暑降温的工作。
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
( 4)加大乔木土球,使用生根剂,苗木随挖随种,尽可能缩短施工时间,栽植后及时淋水,经常进行叶面喷水,高温、强阳时盖遮阳网
2 、冬季施工措施
( 1)冬季施工要做好施工中的防寒、防冻措施,工程中对苗木进行包装保温,如缠草绳,对苗木的根部要重点加以保温。
( 2)苗木种植尽量安排在气温较高的时间内进行,并做好苗木的防冻保暖工作。
( 3)在露地自来水管道、龙头上编绕草绳做防冻工作( 4)制订冬季施工切实可行的措施,作出具体而详细的作业计划,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向施工员和操作班组进行冬季施工措施技术交底。
( 5)对场内道路、上下通道由专人负责清理。
6.3.1 雨天、抗汛、抗旱、防台施工措施
( 1)每天了解天气情况,加强与气象台的联系,增加中、长期预报,合理安排施工。
( 2)成立救急小组,并针对抗汛、抗旱、防台等制订应急措施。
( 3)在施工安排中结合天气情况,做好安全生产教育和交底工作,并制定施工安全措施。
( 4)高温时,在强光照射下,要对新植苗木进行搭棚遮荫;不定期对叶面、树杆喷水,以减少植物水份蒸发;必要时进行疏枝、抹去嫩牙和疏减叶面。
( 5)配备洒水车,在干旱时,组织人员进行浇灌。
( 6)对需要加固的临时设施、乔木等进行加固支撑处理。
( 7)在施工前首先解决好排水问题,低洼地段增设临时排水沟,保证雨天排水畅通,并配备抽水机等排水机械。
材料堆放等不放置在低洼处。
( 8)随时对河流水位进行观测监控,并积极加强与防洪机构的联系,及时掌握天气和雨情的变化情况,早做安排准备。
( 9)备足雨布,及时对刚浇筑或浇筑中的混凝土或其他需要遮盖的物品进行遮盖。
及时对材料、设备进行遮盖。
( 10)配备足够的抗汛防台应急物资如:草包、麻袋、应急照明灯等。
出现险情,组织人员抗汛。
( ll)组织有关人员对现场设施、机电设备、临时电路等进行检查,针对检查出的具体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及时整改。
及时检查电线路、插头,必要时切断电源,防止设备漏电。
( 12)各基础施工时,要做到随运、随铺、随压、不过夜,及时压实。
( 13)在施工过程中,随时对周边现有物进行沉降观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采取加固措施。
( 14)在工作安排上灵活机动,积极抢晴天、战雨天。
若遇到大风、大雨而不能正常施工,则利用这些时间进行设备检修,开展学习、培训,并对下步施工作好充分的准备。
6.3.2 灾后重建措施
组织抢险队伍及时扶正倒伏的树木,加固支撑,修整
树冠和清理残枝等。
绿地内积水成涝时,及时疏通排水沟,并用水泵及时排水。
安排人员及时疏通排水,不留积水,并对死亡苗木进行补植,检查原有设施的损坏情况,进行修复,并根据施工计划,进行施工。
台风后,应分别轻重缓急进行抢救,首先抢救对主干道上妨碍交通的植株,然后是绿地内的树木:对于就地抢救难以成活的树木,应将树冠强截后移送苗圃栽种养护。
对无法成活的树木,经过特殊程序审批后,可就地砍伐。
台风过后应及时拆除有碍交通、观瞻的加固物。
为防止雪压损枝,大雪时,应及时清除枝叶积雪:有倒伏危险的树木应立柱支撑保护。
清运积雪时不得损伤树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