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力学教案——力系的等效与简化
工程力学03力系等效简化
B
•
空间平行力系的中心
y
z
FR F1 F2 rC r1 r2 zC C F3 Fn r3
定义: 空间平行力系,当它有合力时, 合力的作用点C 就是该力系的中心。 平行力系的中心坐标公式
O x yC
rn
y z
xC
1)矢量形式
由合力矩定理: MO (FR ) MO (Fi )
rC FR r1 F1 r2 F2 rn Fn
i 1 i 1
•主矩 M O M i ri Fi
i 1 i 1
力系的主矢和主矩
主矢 力系中各力的矢量和称为力系的主矢。 F FR 主矢与简化中心选择无关。只有大小和 方向,没有作用点概念. 思考:力系的主矢与合力的区别? 主矩 力系中各力对简化中心之矩的矢量和 称为力系对简化中心的主矩。 M O M O ( F ) 力系对简化中心的主矩和简化中心的选择有关。 力系的主矢和主矩是决定力系对刚体作用 效应(移动和转动)的两个基本特征量。
MO (F) M MO (F1 ) MO (F2 ) 10j 10k
FR F2i F1 j 100i 100j
FR Mo 0
力螺旋
•
。
例:在边长为 a 的立方体的A、B顶点上作用有大
小均为 F 的力F1和F2,试讨论此力系的最后合成结果 a
F1
A
F2
Fn'
Mn
O
FR
F2
M2
F1'
F1
M1 F ' 2
O
MO
{F1 , F2 ,, Fn } {F1 ' , F2 ' ,, Fn ' , M1 , M 2 ,, M n } {FR , M O }
第二章 力系的等效与简化
M M O (F ) M O (F ' ) F aO F ' bO F (aO bO) Fd
力偶矩的大小只与组成力偶的力的大小、力偶臂的长短及力偶 在作用面内的转向有关,与矩心的位置无关。 平面力偶矩定义为M=±Fd,
正负号表示其转向规定: 逆时针转向为正; 反之为负。单位为: N· m。 同平面内力偶的等效定理:作用在同一平面内的两个力偶,如 果其力偶矩相等,则两个力偶彼此等效 注意: 两个力偶矩相等,不仅指力偶矩大小相等,还包括其转 向相同。
根据推论1可知: 力偶M对梁的作用效果与其在梁上的位置 无关。因此图3-9(b)中A、B两处的约束力同图(a)的结 果相等。 M FA FB l
例:
第二章 作业
• • • • 2-3; 2-5; 2-8; 2-11;
§2-5 平面力系的简化
平面一般力系向一点简化
• 平面一般力系向一点简化
F F F F Fi Fi
' R ' 1 ' 2 ' n '
Mo Mo (F1 ) Mo (F2 ) Mo (Fn ) Mo (F )
平面任意力系向O点简化的结果:
y
推广之,可得到如下结论: 任意个力偶组成的平面力偶系可以 合成为一个合力偶,合力偶矩等于各个力偶矩的代数和。
M Mi
i 2
n
三、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条件 平面力偶系平衡的充要条件:平面力偶系中各力偶矩的代数 和为零。
M
i 1
n
i
0
上式为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方程。
§2-5 平面力系的简化
平面一般力系向一点简化
离d称为力偶臂,两力作用线所决定的平面称为力偶作用面。
第二章 力系的等效与简化
M M O ( F ) M O ( F ) F rA F rB F rA F rB ( F ) (rA rB ) F M rBA F
O
M称为力偶矩矢,用以衡量力偶对刚体的转动效应。
F F
F A O d
F
F
M O
A
O
d
A
三、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
应用力线平移定理,可将刚体上平面任意力系中各个
力的作用线全部平行移到作用面内某一给定点O 。 从而这力系被分解为平面共点力系和平面力偶系。这 种变换的方法称为力系向给定点O 的简化。点O 称为简化 中心。
FR
F1
F2 A2
A1 O A3
=
F3
F2
M1 M2 O
F1
M3
=
MO
O
F3
共点力系F1、 F2、 F3的合成结果为一作用点在点O 的力FR 。这个力矢FR 称为原平面任意力系的主矢。
F1 F2 F3 FR F1 F2 F3
附加力偶系的合成结果是作用在同平面内的力偶,这 力偶的矩用MO 代表,称为原平面任意力系对简化中心 O 的主矩。
R x
F cos( F , j )
R
FR
y
FR
说明
1、平面任意力系的主矢的大小和方向与简化中心的位
置无关。
F1 F2 Fn F 主矢: FR
2、平面任意力系的主矩与简化中心O 的位置有关。因 此,在说到力系的主矩时,一定要指明简化中心。
结论: 平面任意力系向平面内任一点的简化结果,是一个作 用在简化中心的主矢和一个对简化中心的主矩。
《工程力学》力系的简化
2.3 平面力系的简化----平面力系的简化结果
➢主矢、主矩与简化中心的关系: ✓主矢与简化中心的选择无关; ✓主矩与简化中心的选择有关。
➢注意: ✓主矢只有大小和方向两个要素,并不涉及作用点,可 在任意点画出; ✓合力有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M Oy
n i 1
M O (Fi ) y
M Oz
n
M O (Fi )
i1
z 5/48
2.1 力系等效与简化的概念----力系的主矢和主矩
力系主矢的特点: ✓对于给定的力系,主矢唯一; ✓主矢只有大小和方向,未涉及作用点。
力系主矩的特点: ✓力系主矩与矩心的位置有关; ✓对于给定的力系,主矩不唯一,同一力系 对不同的点,主矩一般不相同。
10/48
2.2 力系简化的基础——力向一点平移
-F
r F
F F
➢根据加减平衡力系原理,加上平衡力系后,力对刚 体的作用效应不会发生改变; ➢施加平衡力系后,由3个力组成的新力系对刚体的 作用与原来的一个力等效。
11/48
2.2 力系简化的基础——力向一点平移
-F
F
M=Fd
F
F
✓增加平衡力系后,作用在A点的力与作用在B的力组成一
14/48
2.2 力系简化的基础——力向一点平移
z
M -F
F F
Mx
F
F
My
F
15/48
2.3 平面力系的简化
➢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的合成结果 ➢平面一般力系向一点简化 ➢平面力系的简化结果
16/48
2.3 平面力系的简化
----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的合成结果
➢汇交力系:力系中所有力的作用线都会交于一点; ➢平面汇交力系:力系中所有力的作用线处于同一平面并且 汇交于一点。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等于力系中所有力的矢量和。
《工程力学:第二章—力系的等效和简化》
第二章 力系的等效和简化
第二章 力系的等效和简化
力系的分类:
平面力系 空间力系
工程力学
第二章 力系的等效和简化
绪 论
§2-1 力系等效和简化的概念 §2-2 力偶及其性质
§2-3 力系简化的基础—力向一点平移定理
§2-4 平面力系的简化 §2-5 固定端约束的约束力 §2-6 结果与讨论
工程力学
工程力学
第二章 力系的等效和简化
2-3 力系简化的基础—力向一点平移定理
可以把作用在刚体上点 A 的力 F平 行移到任一点 B,但必须同时附加一个 力偶,这个附加力偶的矩等于原来的力 F 对新作用点 B 的矩.
M B M B ( F ) Fd
实例
工程力学
第二章 力系的等效和简化
2-4 力系简化的结果—主矢(F) 和主矩(M)
2.6.2 力系简化的几种最后结果 • 力系简化: 就是将若干 个力和力偶 所组成的力 系
简化
• 1,一个力; • 2,一个力偶; • 3,一个力和一个力 偶
工程力学
第二章 力系的等效和简化
2.6.3 关于实际约束的讨论 2.6.4 关于力偶性质推论的应用限制
Fix cos( F 'R , i ) FR
作用于简化中心上
Fiy cos( F 'R , j ) FR
作用点 主矩
M O M O ( Fi )
工程力学
第二章 力系的等效和简化
三. 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结果分析
(1)
FR 0 M O 0
合力作用线过简化中 心
工程力学
第二章 力程力学
第二章 力系的等效和简化
2.2.3 力偶系及其合成
五、力系的等效与简化
第五讲内容第二章力系的等效与简化一、刚体和平衡的概念刚体:在受力作用后而不产生变形的物体称为,刚体是对实际物体经过科学的抽象和简化而得到的一种理想模型。
而当变形在所研究的问题中成为主要因素时(如在材料力学中研究变形杆件),一般就不能再把物体看作是刚体了。
平衡:指物体相对于地球保持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显然,平衡是机械运动的特殊形态,因为静止是暂时的、相对的,而运动才是永衡的、绝对的。
二、力系、等效力系、平衡力系力系:作用在物体上的一组力。
按照力系中各力作用线分布的不同形式,力系可分为:(1)汇交力系力系中各力作用线汇交于一点;(2)力偶系力系中各力可以组成若干力偶或力系由若干力偶组成;(3)平行力系力系中各力作用线相互平行;(4)一般力系力系中各力作用线既不完全交于一点,也不完全相互平行。
按照各力作用线是否位于同一平面内,上述力系各自又可以分为平面力系和空间力系两大类,如平面汇交力系、空间一般力系等等。
等效力系:两个力系对物体的作用效应相同,则称这两个力系互为等效力系。
当一个力与一个力系等效时,则称该力为力系的合力;而该力系中的每一个力称为其合力的分力。
把力系中的各个分力代换成合力的过程,称为力系的合成;反过来,把合力代换成若干分力的过程,称为力的分解。
平衡力系:若刚体在某力系作用下保持平衡。
在平衡力系中,各力相互平衡,或者说,诸力对刚体产生的运动效应相互抵消。
可见,平衡力系是对刚体作用效应等于零的力系。
第一节静力学基本公理静力学公理是人们从实践中总结得出的最基本的力学规律,这些规律的正确性已为实践反复证明,是符合客观实际的。
一、二力平衡公理作用于刚体上的两个力平衡的充分与必要条件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相同。
这一结论是显而易见的。
如图所示直杆,在杆的两端施加一对大小相等的拉力(F1、F2)或压力(F2、F1),均可使杆平衡。
图2-1应当指出,该条件对于刚体来说是充分而且必要的;而对于变形体,该条件只是必要的而不充分。
第二章 力系的等效与简化
证毕。
齿轮箱有三个轴,其中轴 A 水平, 轴 B 和轴 C 位于 xz 铅垂平面内,轴上力偶如图所 示。试求其合力偶。
例 2-3
解:根据各力偶的力偶矩及 其矢量的方向角,写出各力 偶的矢量表达式,即
应用力偶系矢量求和的方法,得到合力偶矩矢M的矢量表达式为:
§2 - 3
力系等效定理
主矢:一般力系中所有力的矢量和,称为力系 的主矢量,简称为主矢,即
O z z
力对点的矩和力对轴的矩的关系(续)
如果力对通过O点的直角坐标轴 x、y、z 的矩 是已知的,则力对点O的矩的大小和方向余弦为:
M O ( F ) [M x ( F )]2 [M y ( F )]2 [M z ( F )]2
M x (F ) cos M O (F )
cos
M y (F ) M O (F )
M z (F ) cos M O (F )
例 2-1
手柄 ABCE 在平面 Axy内,在D 处作用 一个力F,它垂直y轴,偏离铅垂线的角度为α,若 CD = a,BC∥x轴,CE ∥y轴,AB = BC = l。求力F 对x、y和z三轴的矩。
z
A
C α
D
E
x B F y
力对点的矩和力对轴的矩的关系
力对点的矩矢量可以写成: MO( F ) = [MO( F )]x i + [MO( F )]y j + [MO( F )]z k = (yFz - zFy) i + (zFx - xFz) j + (xFy - yFx) k 而 M x ( F ) = yFz - zFy 结论: M y ( F ) = zFx - xFz 力对点的矩 M z ( F ) = xFy - yFx 矢在通过该 点的某轴上 可得 的投影,等 [MO( F )] x = M x ( F ) 于力对该轴 [MO( F )] y = M y ( F ) 的矩。 [M ( F )] = M ( F )
工程力学基础第3章 力系的静力等效和简化
1.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图3-23
本章小结 1 力系的主矢、主矩和静力等效是静力学中的重要概念。等
效力系定理是力系等效转换的理论依据。力系的主矢和对任一
点的主矩的计算是静力学的基本计算,也是建立和研究刚体平 2 力系的简化是静力学的基本问题之一。研究力系的简化,
新编工程力学基础
第3章 力系的静力等效和简化 第一节 力系的静力等效
第二节
第三节
力系的简化
力系简化的应用
第一节 一、力系及其分类
力系的静力等效
二、力系的主矢和主矩
三、力系的静力等效
一、力系及其分类 作用于同一物体或同一质点系上的一组力称为力系。一般情形
下,构成力系的各力的作用线不在同一个平面内,称为空间
原理:在已知力系上任意增加或减去平衡力系,并不改变原力
系对刚体的作用效应。
(二)力偶的等效定理及其应用 力偶的等效定理:若两个力偶的力偶矩矢相等,则它们对同一
推论1
只要保持力偶矩的大小、转向不变,作用在刚体上的
力偶可以在其作用面内任意移转,或在作用面内同时改变组成
力偶的两个力的大小和力偶臂的大小,这些改变都不影响其作 用效果(图3-1)。 推论2 力偶在同一刚体上可以移动到与其作用面平行的任何 平面内,而不改变其对刚体的作用效果(图3-2
(二)力偶的等效定理及其应用
图3-1
(二)力偶的等效定理及其应用
图3-2
(二)力偶的等效定理及其应用 如图3-3所示,悬臂梁AB的A端固定,自由端B处受一集中力F 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由于A端不能移动,故应该有一约束力 FA作用。悬臂梁处于平衡状态,故作用于悬臂梁上的力系是一 个平衡力系。由主矢为零的条件可知,FA与F等值反向,但由 于FA与F平行,故组成一个力偶。平衡力系要求有另一个力偶, 以使主矩为零的条件得以满足,因此A端除存在约束力FA外, 还应有一个约束力偶MA,其作用面与F和FA组成的平面平行, 力偶矩的大小则由主动力F的大小、方向和作用位置确定。
力系的等效与简化
侧面 风力
b
提出问题
假如一种刚体上承受旳力比较多, 多于3个,而且不是一种汇交力系, 这种情况下怎样处理这个刚体旳平 衡问题?怎样研究这些力之间旳关 系?再复杂些,例如还有力偶等等, 又怎样处理?
❖ 全部旳力向一点简化。 即可处理这一问题。
力系向一点简化:把未知力系(平面任意力系)变成 已知力系(平面汇交力系和平面力偶系)
固定端(插入端)约束
阐明:
① 以为Fi这群力在同一平面内; ② 将Fi向A点简化得一力和一 力偶; ③ RA方向不定可用正交分力YA, XA表达; ④ YA, XA, MA为固定端约束反 力; ⑤ YA, XA限制物体平动, MA为 限制转动。
固定端约束---简化成果旳应用
固定端约束
❖约束力涉及两个分力,和一种约束力偶。
③ R ≠0,MO =0,即简化为一种作用于简化中心旳合力。这
时简化成果就是合力(这个力系旳合力),R R 。
( 此时与简化中心有关,换个简化中心,主矩不为零)
平面力系简化成果分析
① 平衡 ② 简化为一种力偶 ③ 简化为一种力
简化为一合力:
MO (FR )= MO MO= ∑MO(Fi)
MO (FR )= ∑MO(Fi)
合力矩定理
❖ 合力对某一点之矩等于力系中各力对同一点 之矩旳代数和。
④ R ≠ 0,MO ≠0,为最一般旳情况。此种情况还能够继续 简化为一种合力 R 。
合力 R 旳大小等于原力系旳主矢
合力 R 旳作用线位置
d MO R
结论:
平面任意力系旳简化成果 :①合力偶MO ; ②合力 R
合力矩定理:因为主矩 而合力对O点旳矩
分布线荷载(线荷载)
A
土木工程力学教案——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
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平面一般力系是指各力的作用线位于同一平面内但不全汇交于一点,也不全平行的力系。
平面一般力系是工程上最常见的力系,很多实际问题都可简化成平面一般力系问题处理。
例如,图4-1所示的三角形屋架,它的厚度比其他两个方向的尺寸小得多,这种结构称为平面结构,它承受屋面传来的竖向荷载P,风荷载Q以及两端支座的约束反力X A、Y A、Y B,这些力组成平面一般力系。
在工程中,有些结构构件所受的力,本来不是平面力系,但这些结构(包括支撑和荷载)都对称于某一个平面。
这时,作用在构件上的力系就可以简化为在这个对称面内的平面力系。
例如,图4-2(a)所示的重力坝,它的纵向较长,横截面相同,且长度相等的各段受力情况也相同,对其进行受力分析时,往往取1m 的堤段来考虑,它所受到的重力、水压力和地基反力也可简化到1m长坝身的对称面上而组成平面力系,如图4-2(b)所示。
第一节力的平移定理上面两章已经研究了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
为了将平面一般力系简化为这两种力系,首先必须解决力的作用线如何平行移动的问题。
设刚体的A点作用着一个力F(图4-3(a)),在此刚体上任取一点O。
现在来讨论怎样才能把力F平移到O点,而不改变其原来的作用效应?为此,可在O点加上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与F平行的力F′和F〞,且F′=F〞=F(图4-3(b))根据加减平衡力系公理,F、F′和F〞与图4-3(a)的F对刚体的作用效应相同。
显然F〞和F组成一个力偶,其力偶矩为m=Fd=)M(O F这三个力可转换为作用在O点的一个力和一个力偶(图4-3(c))。
由此可得力的平移定理:作用在刚体上的力F,可以平移到同一刚体上的任一点O,但必须附加一个力偶,其力偶矩等于力F 对新作用点O 之矩。
顺便指出,根据上述力的平移的逆过程,共面的一个力和一个力偶总可以合成为一个力,该力的大小和方向与原力相同,作用线间的垂直距离为 F m d '= 力的平移定理是一般力系向一点简化的理论依据,也是分析力对物体作用效应的一个重要方法。
工程力学 第2章 力系的等效与简化
第2章 力系的等效与简化 作用在实际物体上的力系各式各样,但是,都可用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力系中的所有力的作用线都位于同一平面内,这类力系称为平面力系;另一类是力系中的所有力的作用线位于不同的平面内,称为空间力系。
这两类力系对物体所产生的运动效应是不同的。
同一类力系,虽然其中所包含的力不会相同,却可能对同一物体产生相同的作用效应。
在就是前一章中提到的力系等效的概念。
本章将在物理学的基础上,对力系的基本特征量加以扩展,引入力系主矢与主矩的概念;以此为基础,导出力系等效定理;进而应用力向一点平移定理以及力偶的概念对力系进行简化。
力系简化理论与方法将作为分析所有静力学和动力学问题的基础。
§2-1 力系等效定理 2-1-1 力系的主矢和主矩 2-1-2 力系等效定理 §2-2 力偶与力偶系 2-2-1 力偶与力偶系 2-2-2 力偶的性质 2-2-3 力偶系的合成 §2-3 力系的简化 2-3-1 力向一点平移定理 2-3-2 空间一般力系的简化 2-3-3 力系简化在固定端约束力分析中的应用 §2-4 结论和讨论 2-4-1 关于力矢、主矢、力矩矢、力偶矩矢以及 主矩矢的矢量性质 2-4-2 关于合力之矩定理及其应用 2-4-3 关于力系简化的最后结果 2-4-4 关于实际约束的简化模型 2-4-5 关于力偶性质推论的应用限制 习 题 本章正文 返回总目录第2章 力系的等效与简化 §2-1 力系等效定理 物理学中,关于质点系运动特征量已有明确论述,这就是:质点系的线动量和对某一点的角动量。
物理学中还指明线动量对时间的变化率等于作用在质点系上的合外力;角动量对时间的变化率等于作用在质点系上外力对同一点的合力矩。
这里的合外力,实际上只有大小和方向,并未涉及作用点或作用线。
因而,需要将其中的合外力与外力的合力矩扩展为力系的主矢和主矩。
2-1-1 力系的主矢和主矩 主矢:一般力系(F 1,F 2,…,F n )中所有力的矢量和(图2—1),称为力系的主矢量,简称为主矢(principal vector ),即∑=ni i1R FF =(2-1)图2-1力系的主矢其中F R 为力系主矢;F i 为力系中的各个力。
理论力学5-2 力系等效与简化
2 2
a
Pa
z
d MA R
A
y
xd R
z
RA y x MA
第5章
力 系 简 化 与 平 衡 问 题
例2
已知 F1 2KN , F2 4KN, F3 10KN , 求此力系 的合成结果
F1 C a
F3 a B54
3
a
O aA F2
第5章
力 系 简 化 与 平 衡 问 题
解
R (F1 F3 cos )i (F2 F3 sin ) j
A
x
B
y l
第5章
力 系 简 化 与 平 衡 问 题
解
dR ghdA gy sindA
l
R g sin 0 ybdy
1 bl2 g sin
2
yP
1 R
l
ydR
0
1 g sin l y2bdy
R
0
2l 3
R
dR
h dA y
x
y
yP
ri rO ri
— 虚转动位移
第5章
力 系 简 化 与 平 衡 问 题
作用在刚体上的力系等效
力系{F1, F2, …, FN}在这组虚位移上所作的 虚功为:
N
A Fi ( rO Θ ri ) i 1
N
N
Fi rO Fi ( Θ ri )
i 1
i 1
R rO MO Θ
返回
第5章
力 系 简 化 与 平 衡 问 题
力系的等效与简化
任意力系总可以简化成或者零力系,或者 一个力,或者一个力偶,或者一个力螺旋
在力系简化过程中,如果我们让力通过 O点,并以O点为矩心计算力系的主矩来 确定力偶,称O点为简化中心。
力系的等效与简化
M A ( F ) = M B ( F ) + rAB × F
7
(2-9)
图 2-8
力系对不同点的主矩关系的证明
【例 2-1】图 2-9 中所示为 F1 、F2 组成的空间力系,试求力系的主矢 FR 以及力系对 O 、
A 、 E 三点的主矩。
图 2-9
例 2-2 图
解 :令 i、j、k 为 x 、 y 、 z 方向的单位矢量,则力系中的二力可写成
2-1-1 力系的主矢和主矩
主矢:一般力系(F1,F2 ,…,Fn)中所有力的矢量和(图 2—1) ,称为力系的主矢量, 简称为主矢 (principal vecton
(2-1)
图 2-1 力系的主矢
其中 FR 为力系主矢;Fi 为力系中的各个力。式(2-1)的分量表达式为
6
图 2-6 力向一点平移定理
考察图 2-6a 所示之作用在刚体上 A 点的力 FA ,为使这一力等效地从 A 点平移至 B 点, ′ , 先在 B 点施加平行于力 FA 的一对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沿同一直线作用的平衡力 F A ′′ 和 FA
′ 、 FA 如图 2-6b 所示。根据加减平衡力系原理,由 FA 、 FA ′′ 三个力组成的力系与原来作用 在 A 点的一个力 FA 等效。 ′′ 组成一力偶, 图 2-6b 中所示之作用在 A 点的力 FA 与作用在 B 点的力 FA 其力偶矩矢量
第七讲 力系的简化、等效与平衡
平面力系的平衡的条件:力系的主矢为零,且对任 意一点O的主矩为零。
n
R = ∑ Fi = 0 i =1
n
∑ Mo (F ) = ri × Fi = 0 i =1
∑ 分量形式
n
Xi =0
i=1
n
∑Yi = 0
i =1
n
∑ mz = (Yi xi − X i yi ) = 0 i=1
例题 图示结构 ,若 F P 和l 已知 , 确定约束力
C
P
S1
S2
S1'
D
S3 S4
对节点C:
∑Y = 0 : S2 = 0 ∑X = 0: S1 + P = 0
对节点D:
∑X =0: ∑Y = 0:
S1 = −P = −20KN
S1 +
2 2
S3
=
0
S4 +
2 2
S3
=
0
S3 = − 2S1 = 20 2KN S4 = − 2S3 / 2 = −20KN
(3)力系向任意点简化的主矢量相同,而主矩则因简 化点而异,但主矩在主矢上的投影不变。当主矢为零 时,力系简化为一个力偶或零力系。
静力学基本概念
约束、约束力及受力分析图 力系、简单力系 简单力系的平衡 力(系)对点之矩、力(系)对轴之矩 力系的主矢、力系的主矩 力系的平衡条件 力偶系和汇交力系 任意力系的简化结果:力螺旋
y
y
C
B
C
B
3
a
a
=
R
=
R
x
45°
O aA F2
O Mo A
O
Ax
d
R = ∑ Xi + ∑Yj + ∑ Zk
第章力系的等效与简化
第2章 力系的等效与简化2.1 力系等效与简化的概念2.1.1 力系的主矢与主矩主矢的概念: 由若干多个力所组成的力系12(,,,)n F F F ⋅⋅⋅中所有力的矢量和,称为力系的主矢量,简称为主矢,用R F 表示,即1nR ii F F ==∑注意:主矢只有大小和方向,未涉及作用点。
对一个确定的力系主矢是唯一的。
主矩的概念: 力系中所有力对同一点之矩的矢量和,称为力系对这一点的主矩,用O M 表示,即1()nO O i i M M F ==∑注意:主矩是对某一确定点的。
同一力系对不同的点其主矩一般不同。
12O O M M ≠2.1.2 等效的概念设有两力系12(,,,)n F F F ⋅⋅⋅和12(,,,)n F F F '''⋅⋅⋅。
1nR ii F F ==∑,1nR i i F F =''=∑1()nO O i i M M F ==∑,1()nOO i i M M F ='''=∑。
等效力系:如果两力系的主矢和对同一点的主矩分别对应相等,二者对同一刚体就会产生相同的运动效应,则称则两个力系为等效力系。
2.1.3 简化的概念力系的简化:将由若干个力和力偶所组成的力系,变为一个力或一个力偶或者一个力和一个力偶等简单而等效的情形。
这一过程就称为力系的简化。
2.2 力偶及其性质2.2.1 力偶-----最简单、最基本的力系 1、力偶的概念 工程实例:方向盘搅拌器丝锥力偶:两个大小相等,作用线不重合的反向平行力组成的力系。
记为),(F F '。
F F '-=F F '=力偶臂:力偶中两力之间的垂直距离h ,称为力偶臂。
力偶的作用面:力偶所在的平面。
2、 力偶矩力偶使物体产生绕某点转动的效应。
F F '-=()()()O O A BA B AB M M F M F F r F r r r F r F''=+=⨯+⨯=-⨯=⨯若任意另取一点仍有AB M r F =⨯。
第三章 力系的等效与简化
2、简化结果
平面任意力系向平面内任一点简化,得到一力 和一力偶。
该力称为原力系的主矢量,它等于原力系中各力 的矢量和,作用点在简化中心上,其大小、方向与 简化中心无关。
该力偶的矩称为原力系的主矩,它等于原力系中 各力对简化中心之矩的代数和,其值一般与简化中 心的位置有关。
主矢量
F F 2 F 2 ( F ) 2 ( F ) 2 R Rx Ry x y FRy Fy tan F Fx Rx
y A F1 F2
y
y
FR
O C F4
a
x
=
MO
O x
=
O
d
FR
x
D F3 a B (a) (b) (c)
图
(2)由于FR′≠0,MO≠0,根据力的平移定理的逆过程, 可 将主矢FR′与主矩MO简化为一个合力FR。合力FR的大小、方向与 主矢FR′相同,FR的作用线与主矢的作用线平行,但相距d
工程力学
制作 郭智勇
第三章
力系的等效与简化
第一节
力的平行移动定理
由力的基本性质可知,在刚体内,力 沿其作用线滑移,其作用效应不变。 如果将力的作用线平行移动到另一位 置,其作用效应是否改变呢?
力的平移定理
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平移到刚体上任意一点, 必须附加一个力偶才能与原力等效,附加力偶的 力偶矩等于原力对平移点之矩。
' FRx Fx F1x F2 x F3 x F4 x 0 2 F 2 F 3F F
F Fy F1 y F2 y F3 y F4 y F 2 F 0 0 F
a第2讲 力系的等效与简化
F1 FR F1 F2 F3
设 {F1 , F2 , Fn } 为作用在A点的共点力系
{FR } {F1 , F2 , Fn }
FR F1 F2 Fn Fi
学好工程力学
张宇 主讲 提高工程素养
力系
二、解析法(投影法、代数法) (便于运算但比较抽象)
Fz
F
k
j y Fy k z Fz
r j y
z
Fy
x y
i x Fx
x
i
Fx
M Ox yFz zFy 力对点之矩在轴上的投影: M Oy zFx xFz M xF yF y x Oz
学好工程力学
M oxi M oy j M oz k
张宇 主讲 提高工程素养
x
FR
MA
M O = M O Fi = ri Fi
i 1 i 1
n
n
学好工程力学
张宇 主讲 提高工程素养
力系的等效与简化
力系的主矩
力系主矩的特点
力系主矩MO与矩心( O )的位置有关; 力系主矩是定位矢,其作用点为矩心。
引言
需要建立或者重新认识的几个关键概念
• • • • • • • 力系 力对点之矩 力对轴之矩 力系的基本特征 特殊的力系—力偶 等 效 简 化
以上是本讲的关键概念,要特别加以注意, 这几个概念也构成了本部分内容的纲要。
学好工程力学
张宇 主讲 提高工程素养
力系
•力 系(force system): 作用在物体上的一组力{F1 , F2 , , Fn } F3 Fn Pm
F1 FR Fi
F1
2力系的等效与简化
教案首页教学内容:课题2 力系的等效与简化力系的分类:平面力系、空间力系平面力系: 平面汇交力系:各力的作用线都在同一平面内且汇交于一点的力系。
平面平行力系(平面力偶系) 平面一般力系(平面任意力系)一、基本概念主矢:由任意多个力所组成的力系(F 1 , F 2,……,F n )中所有力的矢量和,称为力系的主矢量,简称为主矢。
用F R 表示,即1R i i=F =F ∑主矩:力系中所有力对于同一点(O )之矩的矢量和,称为力系对这一点的主矩,用M O表示,即1()nO O i i=M =M F ∑等效的概念:如果两个力系的主矢和主矩分别对应相等,二者对于同一刚体就会产生相同的运动效应,因而称这两个力系为等效力系。
简化的概念:力系的简化,就是将由若干个力和力偶所组成的力系,变为一个力或一个力偶,或者一个力与一个力偶的简单而等效的情形。
这一过程称为力系的简化 。
力系简化的基础是力向一点平移定理。
力的平移定理: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可以平移到任一点,而不改变它对刚体的作用效应,但平移后必须附加一个力偶,附加力偶的力偶矩等于原力对于新作用点之矩。
说明:1)平移定理只适用于刚体,且只能在同一刚体上移动;2)力的平移定理揭示了力与力偶的关系:力 ⇔力+力偶;3)力平移的条件是附加一个力偶M ,且M 与d 有关,M=F•d ; 4)力的平移定理是力系简化的理论基础。
力的平移定理不仅是力系向一点简化的依据,而且可以用来分析工程中某些力学问题。
如图所示的偏心受压柱,若将偏心压力F 平移到柱截面形心O 处,得到一个中心压力F ′和一个力偶矩为M 的力偶。
二、平面汇交力系的简化1.力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x y F F cos F F sin αα=±⎫⎪⎬=±⎪⎭说明:①正负号规定:从起点到终点的方向与坐标轴正向一致,投影为正;反之为负②投影与分力是不同的概念,投影只有大小和正负,是个标量。
[例1] 已知F 1=100N ,F 2=50N ,F 3=60N ,F 4=80N ,各力方向如图2-6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力系的等效与简化一、刚体和平衡的概念刚体:在受力作用后而不产生变形的物体称为,刚体是对实际物体经过科学的抽象和简化而得到的一种理想模型。
而当变形在所研究的问题中成为主要因素时(如在材料力学中研究变形杆件),一般就不能再把物体看作是刚体了。
平衡:指物体相对于地球保持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显然,平衡是机械运动的特殊形态,因为静止是暂时的、相对的,而运动才是永衡的、绝对的。
二、力系、等效力系、平衡力系力系:作用在物体上的一组力。
按照力系中各力作用线分布的不同形式,力系可分为:(1)汇交力系力系中各力作用线汇交于一点;(2)力偶系力系中各力可以组成若干力偶或力系由若干力偶组成;(3)平行力系力系中各力作用线相互平行;(4)一般力系力系中各力作用线既不完全交于一点,也不完全相互平行。
按照各力作用线是否位于同一平面内,上述力系各自又可以分为平面力系和空间力系两大类,如平面汇交力系、空间一般力系等等。
等效力系:两个力系对物体的作用效应相同,则称这两个力系互为等效力系。
当一个力与一个力系等效时,则称该力为力系的合力;而该力系中的每一个力称为其合力的分力。
把力系中的各个分力代换成合力的过程,称为力系的合成;反过来,把合力代换成若干分力的过程,称为力的分解。
平衡力系:若刚体在某力系作用下保持平衡。
在平衡力系中,各力相互平衡,或者说,诸力对刚体产生的运动效应相互抵消。
可见,平衡力系是对刚体作用效应等于零的力系。
第一节静力学基本公理静力学公理是人们从实践中总结得出的最基本的力学规律,这些规律的正确性已为实践反复证明,是符合客观实际的。
一、二力平衡公理作用于刚体上的两个力平衡的充分与必要条件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相同。
这一结论是显而易见的。
如图所示直杆,在杆的两端施加一对大小相等的拉力(F1、F2)或压力(F2、F1),均可使杆平衡。
图2-1应当指出,该条件对于刚体来说是充分而且必要的;而对于变形体,该条件只是必要的而不充分。
如柔索当受到两个等值、反向、共线的压力作用时就不能平衡。
在两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的物体称为二力体;若为杆件,则称为二力杆。
根据二力平衡公理可知,作用在二力体上的两个力,它们必通过两个力作用点的连线(与杆件的形状无关)且等值、反向。
二、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在作用于刚体上的已知力系上,加上或减去任意平衡力系,不会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效应。
这是因为平衡力系中,诸力对刚体的作用效应相互抵消,力系对刚体的效应等于零。
根据这个原理,可以进行力系的等效变换。
推论1 力的可传性原理作用于刚体上某点的力,可沿其作用线任意移动作用点而不改变该力对刚体的作用效应。
利用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很容易证明力的可传性原理。
设力F作用于刚体上的A点。
现在其作用线上的任意一点B加上一对平衡力系F1、F2,并且使F1= —F2=F,根据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可知,这样做不会改变原力F对刚体的作用效应,再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F2和F亦为平衡力系,可以撤去。
所以,剩下的力F1与原力F等效。
力F1即可看成为力F沿其作用线由A点移至B点的结果。
同样必须指出,力的可传性原理也只适用于刚体而不适用于变形体。
三、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作用于物体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合力也作用于该点,其大小和方向由以两个分力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表示,即合力矢等于这两个分力矢的矢量和。
其矢量表达式为FR= F1 + F2 (1—1)在求两共点力的合力时,为了作图方便,只需画出平行四边形的一半,即三角形便可。
其方法是自任意点O开始,先画出一矢量F1,然后再由F1的终点画另一矢量F2,最后由O点至力矢F2的终点作一矢量FR,它就代表F1、F2的合力矢。
合力的作用点仍为F1、F2的汇交点A。
这种作图法称为力的三角形法则。
显然,若改变F1、F2的顺序,其结果不变。
利用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也可以把作用在物体上的一个力,分解为相交的两个分力,分力与合力作用于同一点。
实际计算中,常把一个力分解为方向已知的两个(平面)或三个(空间)分力,如图1—7即为把一个任意力分解为方向已知且相互垂直的两个(平面)或三个(空间)分力。
这种分解称为正交分解,所得的分力称为正交分力。
四、两个力共面,且作用线通过此交点,构成平面汇交力系。
这是物体上作用的三个不平行力相互平衡的必要条件。
应当指出,三力平衡汇交公理只说明了不平行的三力平衡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它常用来确定刚体在不平行三力作用下平衡时,其中某一未知力的作用线。
五、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公理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对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相同,并分别而且同时作用于这两个物体上。
这个公理概括了任何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关系。
有作用力,必定有反作用力;反过来,没有反作用力,也就没有作用力。
两者总是同时存在,又同时消失。
因此,力总是成对地出现在两相互作用的物体上的。
要区别二力平衡公理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公理之间的关系,前者是对一个物体而言,而后者则是对物体之间而言。
第一节平面汇交力系合成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方法可以分为几何法与解析法,其中几何法是应用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或力的三角形法则),用几何作图的方法,研究力系中各分力与合力的关系,从而求力系的合力;而解析法则是用列方程的方法,研究力系中各分力与合力的关系,然后求力系的合力。
下面分别介绍。
一、几何法首先回顾用几何法合成两个汇交力。
如图2—1a,设在物体上作用有汇交于O点的两个力F1和F2,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可知合力R的大小和方向是以两力F1和F2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来表示,合力R的作用点就是这两个力的汇交点O。
也可以取平行四边形的一半即利用力的三角形法则求合力如图2—1b所示。
图2—1对于由多个力组成的平面汇交力系,可以连续应用力的三角形法则进行力的合成。
设作用于物体上O点的力F1、F2、F3、F4组成平面汇交力系,现求其合力,如图2—2a所示。
应用力的三角形法则,首先将F1与F2合成得R1,然后把R1与F3合成得R2,最后将R2与F4合成得R,力R就是原汇交力系F1、F2、F3、F4的合力,图2—2b所示即是此汇交力系合成的几何示意,矢量关系的数学表达式为R=F1+F2+F3+F4 (2—1)实际作图时,可以不必画出图中虚线所示的中间合力R1和R2,只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尺将表达各力矢的有向线段首尾相接,形成一个不封闭的多边形,如图2—2c所示。
然后再画一条从起点指向终点的矢量R,即为原汇交力系的合力,如图2—2d所示。
把由各分力和合力构成的多边形abcde称为力多边形,合力矢是力多边形的封闭边。
按照与各分力同样的比例,封闭边的长度表示合力的大小,合力的方位与封闭边的方位一致,指向则由力多边形的起点至终点,合力的作用线通过汇交点。
这种求合力矢的几何作图法称为力多边形法则。
从图2—2e还可以看出,改变各分力矢相连的先后顺序,只会影响力多边形的形状,但不会影响合成的最后结果。
图2—2将这一作法推广到由n个力组成的平面汇交力系,可得结论: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最终结果是一个合力,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等于力系中各分力的矢量和,可由力多边形的封闭边确定,合力的作用线通过力系的汇交点。
矢量关系式为:R=F1+F2+F3+……+Fn=∑Fi (2—1b)或简写为R=∑F (矢量和)(2—1c)若力系中各力的作用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力多边形变成一条直线,合力为R=∑F (代数和)(2—2)需要指出的是,利用几何法对力系进行合成,对于平面汇交力系,并不要求力系中各分力的作用点位于同一点,因为根据力的可传性原理,只要它们的作用线汇交于同一点即可。
另外,几何法只适用于平面汇交力系,而对于空间汇交力系来说,由于作图不方便,用几何法求解是不适宜的。
对于由多个力组成的平面汇交力系,用几何法进行简化的优点是直观、方便、快捷,画出力多边形后,按与画分力同样的比例,用尺子和量角器即可量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但是,这种方法要求这图精确、准确,否则误差会较大。
二、解析法求解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另一种常用方法是解析法。
这种方法是以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为基础建立方程的。
1、力在平面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设力F用矢量AB表示如图2—3所示。
取直角坐标系oxy,使力F在oxy平面内。
过力矢AB的两端点A和B分别向x、y轴作垂线,得垂足a、b及a/、b/,带有正负号的线段ab与a/b/分别称为力F在x、y轴上的投影,记作Fx、Fy。
并规定:当力的始端的投影到终端的投影的方向与投影轴的正向一致时,力的投影取正值;反之,当力的始端的投影到终端的投影的方向与投影轴的正向相反时,力的投影取负值。
力的投影的值与力的大小及方向有关,设力F与x轴的夹角为α,则从图2—3可知ααsin cos F F F F y x -== (2—3)一般情况下,若已知力F 与x 和y 轴所夹的锐角分别为α、β,则该力在x 、y 轴上的投影分别为βαcos cos F F F F y x ±=±= (2—4)即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等于力的大小与力和该轴所夹锐角余弦的乘积。
当力与轴垂直时,投影为零;而力与轴平行时,投影大小的绝对值等于该力的大小。
图2—3 图2—4反过来,若已知力F 在坐标轴上的投影Fx 、Fy ,亦可求出该力的大小和方向角:xyy x F F F F F =+=αtan 22 (2—5)式中α为力F 与x 轴所夹的锐角,其所在的象限由Fx 、Fy 的正负号来确定。
在图2—3中,若将力沿x 、y 轴进行分解,可得分力Fx 和Fy 。
应当注意,力的投影和分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力的投影是标量,它只有大小和正负;而力的分力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
它们与原力的关系各自遵循自己的规则。
在直角坐标系中,分力的大小和投影的绝对值是相同的。
同时,力的矢量也可以转化为力的标量进行计算,即F=Fx+Fy=jF F y x +i (2—6)式中i 、j 分别为沿直角坐标轴x 、y 轴正向的单位矢量。
力在平面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计算,在力学计算中应用非常普遍,必须熟练掌握。
例2—1 如图2—4所示,已知NF N F N F N F 400,300,200,1004321====,各力的方向如图,试分别求各力在x 轴和y 轴上的投影。
力力在x 轴上的投影(αcos F ±)力在y 轴上的投影(αsin F ±)F1 N 1000cos 100=⨯ο 00sin 100=⨯ο F2 N 10060cos 200-=⨯-οN 310060sin 200=⨯ο F3 N 15060cos 300-=⨯-ο N 315060sin 300-=⨯-οF4N 220045cos 400=⨯οN 220045sin 400-=⨯-ο为了用解析法求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必须先讨论合力及其分力在同一坐标轴上投影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