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质基础知识109页PPT
矿山地质基础知识-资料共109页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Leabharlann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煤矿地质基础知识课件第二部分
岩溶陷落柱的影响
岩溶陷落柱是指煤层下伏碳酸盐岩等可溶岩层,经地下水 溶蚀形成的岩溶洞穴,在上覆岩层重力作用下产生塌陷,形 成筒状或似锥状柱体,简称陷落柱,俗称“矸子窝”或“无 炭柱”。
❖。 煤层塌陷在一定范围内失去开采价值,减少煤炭 储量,缩短了矿井服务年限,井巷报废;
煤矿地质基础培训课件 剩余的部分(51-88页) (接上次5月11日上传的培训1-50页)
煤矿地质基础知识课件第二部分
煤矿地质基础知识课件第二部分
水文地质
防治水工作原则: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 探后掘 、先治后采。
综合治理措施:防、堵、疏、截、排
地下水的基本知识 矿井充水条件 矿井水文地质观测及其水害的防治
地温所引起的热害不利于井下机电设备的散热,造成采掘工作面 温度升高,使井下工作环境的恶化。
地压系岩体开挖后,破坏了原岩应力平衡状态,岩体中应力重新 分布,使围岩变形、移动和破坏的力。 地压会对巷道的稳定性造成影响,特别是冲击地压对井下生产的 破坏时巨大的。
煤矿地质基础知识课件第二部分
第五节 矿图
• 主要地质图件
褶曲的处理
• 大型褶曲
• (1)褶曲轴线作为井田边界。 • (2)大型褶曲在井田开拓部署中的处理方法。 • 把总回风道布置在背斜轴附近,两翼煤层均可利用
。 • 把运输巷道布置在向斜轴部附近,用一条运输巷解
决向斜两翼的运输问题。
煤矿地质基础知识课件第二部分
• 中型褶曲
• 以轴作为采区中心,向两翼布置回采工作面,工作面 直接推过褶曲轴。当褶曲较宽缓,而规模不太大时, 可布置单翼采区,工作面直接推过褶曲轴部。
• 地质工作者通过现场编录及生产勘探取得大量地质原始资 料,并经过对这些资料分析研究及综合整理,编制出反映 各种地质特征(如煤层赋存情况、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情 况等)、勘探工程和井巷采掘工程的布置情况及其相关资 料的图件,称为地质图件。它是编制矿山设计、制定生产 计划、指导采掘生产及矿产储量管理等的主要依据。根据 煤矿生产的实际需要,本节主要介绍与煤矿生产有关的主 要地质图件,包括地形地质图、地质剖面图、水平切面图、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煤岩层对比图、地层综合柱状图及水 文地质图等。
1矿山地质基础.pptx
• 断层面 • 位移 • 段盘 • 断层线
断层要素
断层类型
• 断层最常用的是按照 两盘岩块相对位移的 方向分类,可分为正 断层、逆断层、平移 断层和旋转断层
• 1、Genius only means hard-working all one's life. (Mendeleyer, Russian Chemist) 天才只意味着终身不懈的努力。20.8.58.5.202011:0311:03:10Aug-2011:03
• 2、Our destiny offers not only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Richard Nixon, American President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二〇二〇年八月五日2020年8月5 日星期三
• 内力地质作用表现方式有地壳运动、岩浆 作用、变质作用和地震。
• 外力地质作用是由地球范围以外的能源所 引起的地质作用。外力作用的能源主要是 太阳的辐射热以及地球和月球的引力、地 球的重力等。由于这些能源的作用,引起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运动变化,形成 风、流水、海洋、生物等地质作用。这些 作用包括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 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等,总的趋势为削高 补低,使地表趋于平坦。沉积岩和外生矿 床就是外力地质作用的产物。
褶皱构造
• 褶曲的几何要素
• 任何褶曲都具有以下各种要素。
• (1)核:褶曲岩层的中心。
• (2)翼:褶曲岩层的两侧。
• (3)轴面:褶曲两翼近似对称 的面,也可以是曲面。
• (4)轴线:轴面与水平面的交 线。
• (5)枢纽:同一褶曲岩层中最 大弯曲点的连线,也是褶皱中 同一层面与轴面的相交线。
矿山地质基础知识PPT课件
地 质
地质作用可以引起矿物、岩石及矿床的产生和破坏,可以引起地壳、 海陆分布的变迁,可以酿成巨大的灾害,有的地质作用人们可以直接觉察 到,如火山喷发、地震、山崩等,但大多地质作用进行得很缓慢,在短暂
基 础
的人生中很难直接观察到,如大陆下沉、海岸上升等。 地质作用按其能源来源不同,可以分为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
地 质
1、地震 地震是地壳的快速颤动。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
2、地壳运动
基 础
地壳运动是一种由内动力引起地壳结构改变的机械运动,是地壳发展 深化的主要动力。地壳运动的基本形式有两种:一是水平运动,一是垂直 升降运动。
知
识
2021/7/3
矿物资源工程专业主干课程
10
第10页/共107页
第二节 矿山地质作用与矿山地质构造
矿
包括与生物生命活动有密切关系的各种沉积物,如磷块岩,某些石灰岩、 石油等。生物沉积物多形成于海洋中,部分形成于湖沼中。
山 地
③由此形成的矿床主要有: ✓机械沉积矿床:砂金矿、砂磁铁矿、砂金矿、石英砂、金刚石 ✓蒸发沉积矿床:盐湖矿床、石膏矿
质
✓胶体化学沉积矿床:河北宣龙式(宣化龙关)铁矿床、广西下雷锰矿床、 广西平果铝土矿矿床
地 原岩建造。
质
③. 变质范围和变质程度矿化受构造裂隙控制,常伴有明显的围岩蚀变。
基
础
知
识
2021/7/3
矿物资源工程专业主干课程
13
第13页/共107页
第二节 矿山地质作用与矿山地质构造
(二)外动力地质作用
1、风化作用
①概念:地表岩石在水、空气、阳光、生物的作用和影响下,发生破碎与
矿 山
分解的过程。 ②分类:风化作用分为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 ✓物理风化作用是岩石因温度变化在原地破碎,而不改变其化学成分,不
矿山地质勘查工作基础知识36页PPT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矿山地质基础知识PPT课件
矿山地质基础知识PPT课件CONTENTS •矿山地质概述•矿体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矿山地质构造•矿山水文地质•矿山环境地质•矿山地质工作方法与技术矿山地质概述01矿山地质定义与特点定义矿山地质是研究矿床开采过程中地质条件变化规律及其与采矿工程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特点矿山地质以地质学为基础,结合采矿工程实践,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特点。
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为矿山设计提供基础资料,指导矿山建设。
分析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地质问题,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保障矿山安全生产。
研究矿体形态、产状、矿石质量等特征,为采矿方法选择和矿产资源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指导矿山设计与建设保障矿山安全生产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矿山地质研究意义矿山地质工作内容矿床地质研究包括矿体形态、产状、规模、矿石类型、品位变化等特征的研究。
矿山工程地质研究分析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工程地质问题,如岩体稳定性、边坡稳定性、地下水等。
矿山环境地质研究研究矿山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如地面塌陷、水土流失、地下水污染等。
矿产资源经济研究评估矿产资源的经济价值,为矿山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矿体地质特征02矿体形态与产状矿体形态矿体形态是指矿体在三维空间中的展布形式。
常见的矿体形态有层状、似层状、透镜状、脉状、囊状、柱状等。
不同形态的矿体具有不同的成因和赋存条件。
矿体产状矿体产状是指矿体在空间的位置、倾角和倾向。
产状是矿体地质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矿山开采和选矿工艺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矿石类型与品位矿石类型矿石类型是指矿石中矿物的组合、结构和构造特征。
不同类型的矿石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对于选矿工艺和冶炼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
矿石品位矿石品位是指矿石中有用组分的含量。
品位是衡量矿石质量的重要指标,对于确定矿山开采的经济价值和选矿工艺的可行性具有重要意义。
矿体围岩与夹石矿体围岩矿体围岩是指矿体周围的岩石。
围岩的性质和稳定性对于矿山开采的安全和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第一节煤矿地质基本知识ppt课件
是指煤层中位于煤 层上下一定距离内的岩 层。
赋存在煤层之上、 在煤层之后形成的岩层 叫顶板;
赋存在煤层之下、 在煤层之前形成的岩层 叫底板
精品课件
顶板分类
顶板
伪顶
直接顶
精品课件
老顶
顶
板
伪顶:直接覆盖于煤层之上(下)的极易随煤 炭的采出而同时垮落,厚度在0.5米以下,岩 层多为炭质页岩;
平推断层:岩层断裂后,上、下两盘作 水平移动。
精品课件
根据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关系的断层 分类
走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完全一致或近 于一致。
倾向断层:断层倾向与岩层倾向一致或近于一 致。
斜交断层:断层走向与岩石走向斜交。
精品课件
一、煤的埋藏特征
实践证明,断层大小对井田设计、煤矿生产的 影响不相同。因此,断层可分为:
精品课件
一、煤的埋藏特征
若等高线凸出方向是标高降低方向,则为背斜 2、断层
断层在煤层底板等高线上表现为等高线中断。 断层交面线:因断层有上下两盘,所以一条断层 一般有2条交面线,上盘交面线用点划线( —•—) 表示,下盘交面线用横叉线(—x—)表示。 a、一般情况下,正断层表示为煤层底板等高线中 断缺失,在交面线之呈白区;逆断层表示为煤层底板 等高线在交面之间为重叠区,即为下盘重复区。
大型向斜轴部顶板压力常有增大现象,岩石 破碎容易发生垮落,必须加强支护,否则容易发 生冒顶、切面等事故,给顶板管理带来很大困难。 有煤与瓦斯突出的矿井,往往容易发生瓦斯突出。
精品课件
一、煤的埋藏特征
(2)中型褶曲。中型褶曲往往是大型褶曲构 造的次一级构造,是采区布置考虑的主要依据。 (3)小型褶曲。在矿井中的一些小褶曲,一 般来说对瓦斯影响不大,但使煤厚度产生变化, 有的煤层突然增厚,使原采煤方法不能继续, 需改变采高或分层开采;有的地方突然变薄甚 至不可采,使工作面无法继续采煤,需要重新 掘开切眼。
【采矿课件】第一章煤矿地质知识
– 2)煤和岩层的含瓦斯性 • 瓦斯的涌出和积聚不但给矿井生产带来许多困难,还可能造成
严重的灾害。因此,在开采含瓦斯较大的煤层时,应当在技术 上采取特殊措施。
– 3)矿井的充水程度 • 矿井开采时,由于巷道开掘和采空区塌陷,必然波及煤层上下
的含水层以及地表下的水源,而造成矿井充水。严重时还可能 威胁矿井安全。
– 1)煤层的厚度 • 薄煤层 • 中厚煤层 • 厚煤层
煤层厚度从最小可采厚度至1.3m 煤层厚度1.3m至3.5m 煤层厚度3.5m以上
– 2)煤层的稳定性
• 稳定煤层、较稳定煤层、不稳定的煤层、极不稳定煤层 。
– 3)煤层的倾角 • 缓斜煤层 0°~25° • 倾斜煤层 25°~45° • 急斜煤层 45°~90° • 通常又把8°以下的煤层称为近水平煤层。
• 2.煤的化学组成:有机质和无机质,主要元素有:碳、
氢、氧、氮、硫、磷。
变质程度
褐煤
长焰煤
气煤
烟煤
肥煤 焦煤
瘦煤
光泽
无光泽暗淡沥青光 泽
沥青光泽
强沥青光泽 弱玻璃光泽
玻璃光泽
颜色
褐色 黑褐色
褐黑色
强玻璃光泽
2.6
硬度 2.0~2.5
2.8 2.6 2.5
脆度
脆度较小有 一定韧性
容重 1.05~1.2
• 10.矿井储量是如何分类的?
2020/3/27
14
2020/3/27
9
第四节 煤层的埋藏特征
• 二、煤层顶底板岩石
– 煤层顶底板岩石是指煤系中位于煤层上下一定距离内 的岩层。按照沉积的次序,在正常情况下,先于煤生 成的岩石是煤层的底板,较煤后生成的岩层叫做顶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矿山地质基础知识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