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岩土工程地质条件特性探讨

合集下载

砂砾石层地区岩土工程特性及地基方案探讨

砂砾石层地区岩土工程特性及地基方案探讨

砂砾石层地区岩土工程特性及地基方案探讨成洁;任秀芳;盛云鸥【摘要】结合工程建筑实例,根据场地实际情况分析了该地区岩土工程的特性,提出了合理的地基基础方案,总结了砂砾石层地区岩土工程特性和地基方案的处理方法,为类似工程的施工积累了经验.【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3(039)019【总页数】2页(P54-55)【关键词】岩土工程;地基方案;垫层【作者】成洁;任秀芳;盛云鸥【作者单位】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03;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03;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4521 工程概况金堆城寺坪公租房项目位于华县金堆镇寺坪,该工程为金堆城金钼集团有限公司响应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保障性住房政策而兴建的公租房,对公司的稳定和发展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拟建场地北高南低,地面相对标高介于1189.4 m~1195.8 m之间,相对高差6.4m。

地貌单元属文浴河右岸一级阶地。

1号~6号楼及消防车库主要技术参数见表1。

表1 拟建建筑物主要技术参数一览表建筑物名称±0.00标高地上层数高度m基础埋置深度/m结构类型基础形式基底压力标准组合值/kPa 1号楼 1193.80 5 14.2 -2.5 砖混条基1802号楼 1194.00 5 14.2 -2.5 砖混条基1803号楼 1194.205 14.2 -2.5 砖混条基1804号楼 1196.20 5 14.2 -2.5 砖混条基1805号楼1196.00 5 14.2 -2.5 砖混条基1806号楼 1195.60 5 14.2 -2.5 砖混条基180消防车库 1195.60 3 12.0 -2.5 框架独基1801号~6号楼(5层)及消防车库的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三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及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均为二级,故各拟建建筑物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均为乙级[2]。

岩土勘察工作中工程地质条件及地层特性

岩土勘察工作中工程地质条件及地层特性

岩土勘察工作中工程地质条件及地层特性发布时间:2022-04-28T03:24:19.353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第1月1期作者:孙柏青[导读] 由于中国大多数地区岩土工程及勘察等工作也都是需要在较复杂特殊的特殊地质条件指导下去进行的,而且往往埋藏在岩脉等金属矿物中。

孙柏青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天津 300142摘要:由于中国大多数地区岩土工程及勘察等工作也都是需要在较复杂特殊的特殊地质条件指导下去进行的,而且往往埋藏在岩脉等金属矿物中。

应结合以往勘探、科研、物探、化探等资料,采用先进的勘探技术,综合分析工区工程地质条件和地层特征。

我国现阶段岩土工程的勘察研究工作开展中的岩土工程地质条件勘察研究问题主要都集中反映在工程勘察区地的环境水文地质条件上,忽视了对岩土自然地理条件和物理性质的研究。

关键词:岩土基础勘察技术工作场所;岩石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岩土地层特性分析为更好保证了岩土工程勘察研究的正常合理和开展,提出探讨了我国岩土工程勘察重要的一些工程地质条件要素和矿床地层特征。

通过上述对中国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体系中一些工程地质条件问题的调查研究,水文地质条件问题包括:矿床与含富水岩层相互作用的基本水文地质特征分析;城市地下水资源补给、径流条件评价及岩溶地下水动态分布变化及规律;物理地理条件主要包括:一般的地形、气候类型、海拔、相对自然高差、地形地貌特征条件;而岩土物理性质条件一般包括了直接可测得地层的各种岩土物理性质条件特征和其他间接无法测得岩层的特殊岩土物理性质条件。

1岩土勘察工作概述岩土工程场地勘察技术的应用主要开展工作主要包括建筑场地岩石稳定性状态调查、地基成土物理性质特征调查、建筑物地震危险性等级调查、水文特性调查评价等。

等,通过实施岩土工程场勘察,发现在施工现场区域所存在可能的地质灾害安全隐患,确保区域地层特征变化和基础地质条件的满足地质工程施工要求。

同时,也据此可准确根据实际岩土工程现场勘察试验结果准确判断出本项目工程实施对周边工程地质环境状况和周边生态环境构成的重大损害,确保实施即使没有造成明显损害时也完全能获得控制。

岩土工程专业特点见解

岩土工程专业特点见解

岩土工程专业特点见解引言地上、地下和水中的各类工程统称土木工程,而涉及岩石和土的部分称岩土工程。

岩土工程是以工程地质学、土力学、岩体力学及地基基础等为理论基础,运用地质测绘、勘探、室外原测试和室内测试技术等综合手段解决在工程建设中出现的与岩土体有关的工程技术问题。

目前我国新一轮经济大潮已经开启,“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是工程建设必须遵守的程序,而目前国内外各大工程建设的特点是:起点高、投资紧、工期短,这就要求在工程建设中既要确保工程按期、按质、按量完成,又要保证工程勘察的准确定、全面性。

在工程建设中,场地工程地质问题、地基基础问题等都成为投资和工期的主要制约因素,一旦处理不当都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与钢筋、混凝土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岩土体属于自然产物,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加之我国的工程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尤其是西南山区一带更是地质灾害多发地区,又是地震多发地带,这些综合因素都给岩土工程提出了大量的难题。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岩土工程模式,提高岩土工程在工程建设中的地,笔者从岩土工程的定义与研究范出发,分析其与工程地质及及结构工程等相邻专业之间关系密切,并对岩土工程特点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一些看法,旨在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2.岩土工程的定义关于岩土工程的定义在不同的规范及学术研究报告中表述方法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50279-98)中表述为“土木工程中涉及岩石、土的利用、处理或改良的科学技术”;而《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则将岩土工程视为土木工程的学科分支,其理论基础为岩石力学、工程地质学和土力学基础工程,技术研究的内容表现为岩石与土的处理和整治。

除此之外也有专家将岩土工程定义为岩土体的支承体或是荷载材料,并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改良与整治。

岩土工程的业务范很广,涉及土木工程建设中所有与岩体和土体的工程技术问题,笔者认为岩土工程还可表述为: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中研究岩石、土及岩土中的水的一门工程技术或技术科学。

全风化花岗岩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

全风化花岗岩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

全风化花岗岩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1. 引言全风化花岗岩是一种具有重要地质学意义的岩石。

它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作为其物理力学特性,在地质和工程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

通过深入探讨全风化花岗岩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的特性,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地质和工程实践中的作用和影响。

2. 全风化花岗岩的特性全风化花岗岩是指在地面表面和地下受到气候、水文等多种因素侵蚀、氧化和风化作用的花岗岩。

它的颗粒结构和力学性质与未风化的花岗岩有很大不同。

在这种情况下,粘聚力和内摩擦角成为了岩石稳定性和工程建设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3. 粘聚力的作用和影响粘聚力是指岩石颗粒之间由于物理作用或化学作用而产生的内聚力。

全风化花岗岩的粘聚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风化程度、孔隙度和含水量等。

了解全风化花岗岩的粘聚力对于工程建设和地质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其粘聚力的特性来设计和实施支挡和防护结构。

4. 内摩擦角的特性和影响内摩擦角是指岩石颗粒之间受到外力作用时产生的摩擦阻力。

全风化花岗岩的内摩擦角通常比未风化的花岗岩要小,这意味着其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更容易发生滑动和变形。

了解全风化花岗岩的内摩擦角对于地质灾害评估和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在岩土工程中,需要考虑其内摩擦角的特性来评估边坡稳定性和地基承载能力。

5. 个人观点和理解从我个人的观点来看,全风化花岗岩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在工程建设和地质灾害防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其特性的深入了解可以指导工程设计和施工实践,并能够有效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

通过系统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全风化花岗岩的优势,避免其潜在的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6. 总结全风化花岗岩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是其重要的物理力学特性,对于工程建设和地质灾害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其特性和影响,可以更好地利用和管理全风化花岗岩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在实际工程和地质灾害防治中,需要充分考虑其粘聚力和内摩擦角的特性,以减少潜在的风险和危害,实现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岩土工程设计

岩土工程设计

岩土工程设计岩土工程设计是土木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学科,它主要涉及土壤和岩石的力学特性、地质条件以及场地工程设计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岩土工程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过程和方法,并重点探讨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岩土工程设计的基本概念:岩土工程设计是一门研究土壤和岩石力学性质,以及在工程结构设计中有效利用土壤和岩石的学科。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土壤力学:研究土壤的力学性质,包括土壤的强度、变形特性、渗透特性等。

了解土壤的力学性质可以帮助工程师合理选择基础设施和结构的材料和形状,以保证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2. 岩石力学:研究岩石的力学性质,包括岩石的强度、变形特性、破坏机理等。

了解岩石的力学性质对于岩土工程设计中使用岩石材料、挖掘岩石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3. 地质条件:研究地质环境的特点,包括地层结构、地下水状况、构造特征等。

了解地质条件可为工程结构的合理设计提供基础性的信息。

岩土工程设计的过程和方法:岩土工程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的步骤:1. 工程背景调研:了解项目的背景和目标,包括工程的规模、土壤和岩石的类型、地质条件等。

通过收集相关的地质、地面和水文数据,建立一个完整的工程背景了解。

2. 土壤和岩石实验:采集土壤和岩石样品,并进行一系列实验,以确定其力学特性。

常见的实验包括颗粒分析、单轴压缩试验、剪切试验等。

3. 地质勘探:利用地质勘探技术对场地进行详细勘探,包括地质钻探、地质雷达和地震勘探等。

通过勘探结果,可以确定场地的地貌特征、地下水状况和地层特性等。

4. 设计计算:根据实验数据和勘探结果,进行岩土工程设计的计算。

这包括基础设施的尺寸、土壤和岩石受力分析、抗震设计等。

5. 结果分析:将设计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包括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对地质环境的可持续性影响等。

根据评估结果,可以对设计方案进行调整和改进。

岩土工程设计的应用:岩土工程设计在实际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工程设计:岩土工程设计在土地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

玄武岩风化土工程力学特性的研究现状

玄武岩风化土工程力学特性的研究现状

玄武岩风化土工程力学特性的研究现状王参松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岩土工程,湖北武汉430065摘要:玄武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由于玄武岩所在地区的地形地貌复杂,地貌类型变化大,故玄武岩地区有其特有的工程地质特性,其风化土的工程地质条件也较复杂,通过对玄武岩风化规律的分析及对研究资料的统计,可以分析出玄武岩风化土的工程特性。

关键字:玄武岩;工程特性;风化土THE RESEARCH ON ENGINEERING PROPERTIES OFWEATHERED BASALTWANG CansongCollege of Urban Construction,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Wuhan,Hubei 430065,ChinaAbstract:Basalt distributes widely and variedly,as the region where basalt existences has complex topography and geomorphology changes bigly,so basalt region has unique geological features, th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conditions on weathering of soil are more complex rules,by weathering data analysis and statistical research on basalt,you can analyze the engineering properties of weathered basalt.Key words:Basalt;Engineering properties;Weathering of soil1概述玄武岩致密坚硬,纹理细腻而均匀,磨光后光泽明亮,抗风化能力强,耐磨,抗酸,低辐射,吸水防滑,阻热,人们经常将其作为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加以利用。

岩土工程中的土体稳定性分析与处理研究

岩土工程中的土体稳定性分析与处理研究

岩土工程中的土体稳定性分析与处理研究岩土工程是土力学、工程地质和岩土力学等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工程领域,涉及到土体的力学性质、水文特性、稳定性和工程应用等方面。

土体的稳定性分析与处理在岩土工程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对工程的安全可靠性起到关键作用。

本文将对岩土工程中的土体稳定性分析与处理进行研究探讨。

一、土体稳定性分析的重要性在岩土工程中,土体稳定性分析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土体稳定性指的是土体在外力作用下保持稳定的能力,包括抗剪强度、抗压强度和抗抗拉强度等方面。

土体的稳定性影响着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对其进行分析与处理十分必要。

二、土体稳定性分析的方法土体稳定性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实验室试验和数值分析两种途径。

实验室试验是通过设计和进行力学试验来模拟土体的力学性质和稳定性,其中包括剪切试验、三轴剪切试验等。

该方法可以直观地获得土体的力学性质和稳定性参数,并用于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

数值分析是基于经验和理论模型的计算模拟,通过数值方法求解土体稳定性的问题。

数值模拟方法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参数和结果,并且可以探索不同土体参数的影响。

三、土体稳定性分析的处理方法当土体存在稳定性问题时,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进行修复或加固。

1. 坡面处理对于有坡度的土体,坡面处理是常见的一种处理方法。

具体有植被覆盖、喷涂保护层等方法,以增加土体的稳定性和抗冲刷能力。

2. 加固处理加固处理是改善土体稳定性的重要手段。

可以采用土工合成材料,如地工布、土工格栅等,增加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此外,还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进行加固。

3. 排水处理土体的排水性能是影响土体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改善土体的排水性能,如设置排水沟、排水管道等,可有效提高土体的稳定性。

四、岩土工程中土体稳定性的进一步研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程领域的不断发展,对土体稳定性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未来的研究可以集中在以下几个方向:1. 新材料的应用研究新材料在土体稳定性处理中的应用效果,如纳米材料、生物材料等,以提高土体稳定性的效果和可持续性。

豫西湿陷性黄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和地基处理措施探讨

豫西湿陷性黄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和地基处理措施探讨

勘察重点和注意事项
重点:确定湿陷 性黄土的分布范 围和厚度
注意事项:避免 在雨天或湿润环 境中进行勘察
重点:了解湿陷 性黄土的物理性 质和工程特性
注意事项:注意 安全,遵守勘察 规范和操作规程
勘察成果的应用
为地基处理措施提供依据 指导施工和设计 评估工程风险和安全性 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豫西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措施
地基处理方案设计和实施
方案设计:根据工程地质勘察结 果,结合建筑物特点,进行地基 处理方案设计,包括地基土质分 析、处理方法选择、设计计算等。
施工质量控制:在地基处理施工 过程中,加强质量检测和控制, 确保处理效果达到设计要求。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施工方法:根据地基处理方案, 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包括置换 法、强夯法、桩基法等,确保地 基处理效果。
YOUR LOGO
豫西湿陷性黄土地 区岩土工程勘察和 地基处理措施探讨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XX
汇报时间:20X-XX-XX
豫西湿陷性黄土地区概述
豫西湿陷性黄土地区岩土 工程勘察
豫西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 措施
豫西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 处理案例分析
湿陷性黄土地区 建筑物的长期稳 定性和安全性问 题
豫西湿陷性黄土 地区岩土工程勘 察和地基处理技 术标准的制定和 完善
对勘察和地基处理行业的建议和展望
加强对豫西湿陷 性黄土地区岩土 工程勘察和地基 处理技术的研究, 提高处理效果和 安全性。
推广应用新技术、 新工艺和新材料, 提高勘察和地基 处理效率和质量。
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创新和提升 地基处理技术的改进和优化 智能化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可持续发展理念在豫西湿陷性黄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和地基处理中的体现

第十章特殊岩土的工程地质勘查

第十章特殊岩土的工程地质勘查

二、填土的测试技术
填土地基基坑开挖后应进行施工验槽。处理后的填土地基 应进行质量检验。对复合地基,宜进行大面积载荷试验。 填土的工程特性指标宜采用下列测试方法确定;
1 填土的均匀性和密实度宜采用触探法,并辅以室内试验;
2 填土的压缩性、湿陷性宜采用室内固结试验或现场载荷 试验;
3 杂填土的密度试验宜采用大容积法;
(mm);
Zo——加荷前量表读数(mm);
λ——某荷载下的仪器压缩变形量(mm);
ho——试样的初始高度。
(2)无荷载膨胀率计算公式:
e
Zt
Z0 h0
100
式中:δe——某荷载下的膨胀率(%);
Zt—— 某 荷 载 下 膨 胀 稳 定 后 的 量 表 读 数
(mm);
3、膨胀力
膨胀力是指土体吸水膨胀时产生的内应力,
②当离地表1m处地基土的天然含水率大于 1.2倍塑限时,或直接受高温作用的地基,可按 收缩变形量计算;
③其他情况下可按胀缩变形量计算。
1、地基土的膨胀变形量,应按下式计算:
n
式中:Se——地基S土e 的 e膨i1胀ep变ihi 形量(mm)
Ψe ——计算膨胀变形量的经验系数,宜 根据当地经验确定,若无可依据经验时,三层 及三层以下建筑物,可采用0.6;
一、填土的工程地质勘探
填土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搜集资料,调查地形和地物的变迁,填土的来源、堆积 年限和堆积方式;
2 查明填土的分布、厚度、物质成分、颗粒级配、均匀性、 密实性、压缩性和湿陷性;
3 判定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填土勘察应加密勘探点,确定暗埋的塘、浜、坑的范围。 勘探孔的深度应穿透填土层。勘探方法应根据填土性质确 定。对由粉土或粘性土组成的素填土,可采用钻探取样、 轻型钻具与原位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对含较多粗粒成分的 素填土和杂填土宜采用动力触探、钻探、并应有一定数量 的探井。

岩土工程设计规范要求及其土体力学分析

岩土工程设计规范要求及其土体力学分析

岩土工程设计规范要求及其土体力学分析岩土工程设计规范是指在岩土工程设计中,为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制定出来的一套规范要求,包括设计参数、设计方法、设计检查和验收等内容。

本文将介绍岩土工程设计规范的一般要求,并结合土体力学分析,探讨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一、岩土工程设计规范要求1. 地质勘察要求:岩土工程设计的第一步是进行地质勘察,了解地层的性质和结构,确定设计参数。

岩土工程设计规范中要求勘察范围、采样方法、试验项目等,并提出对勘察数据的要求和处理方法。

2. 地震设计要求:岩土工程设计中,地震作为一种重要的外荷载,需要进行地震设计。

规范要求根据工程场地的地震烈度和设防烈度,确定设计地震力。

3. 基坑支护要求:在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基坑的开挖和支护工作。

规范要求对基坑开挖的稳定性和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施工方法。

4. 地基处理要求:地基处理是岩土工程设计的重要环节。

规范要求对地基的处理方法包括挤密、加固、改良等进行规定,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变形性能。

5. 岩土材料选用要求:在岩土工程设计中,选择适当的岩土材料是关键。

规范要求对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工程特性进行评估,确保选择的岩土材料满足工程需求。

二、土体力学分析方法1. 孔隙水压力分析:在岩土工程中,地下水是重要的力学因素之一。

土体力学分析通过监测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评估土体的排水特性和稳定性。

规范要求进行孔隙水压力的测量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处理方法。

2. 应力-应变分析:应力-应变关系是描述土体力学特性的重要参数。

规范要求进行应力-应变分析,通过试验和数值模拟,确定土体的弹性模量、抗剪强度等力学参数。

3. 孔隙比分析:孔隙比是土体中孔隙空间的体积比例,对土体的压缩性和渗透性有重要影响。

规范要求进行孔隙比分析,确定土体的孔隙比范围,并根据工程需求进行合理选择。

4. 摩擦角分析:摩擦角是描述土体内部颗粒间摩擦性质的参数,对土体的粘聚力和抗剪性能有重要作用。

特殊性岩土——月壤的物理力学性质

特殊性岩土——月壤的物理力学性质

研究探讨 Research288特殊性岩土——月壤的物理力学性质王广程磊(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徐州 221116)中图分类号:G3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6344(2018)09-0288-01摘要:探月工程近些年一直是航天事业发展的前沿和热门领域,月壤的物理力学性质是未来在人类月球上从事各种活动的基础理论。

月球与地球上巨大的环境差异使月壤的几何性质与力学性质等方面均与地球土壤存在较大差异。

本文对月壤起源开始进行探究,对目前模拟月壤的种类,地球上小重力实现方法,月球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月壤;小重力;物理性质;力学性质1 背景外空资源开发是航空航天事业发展和空间应用的前沿领域,也是近年来国际空间外交舞台及各国航天科技界的热议话题。

随着人口持续增长、地球资源的日益枯竭,人类在地球环境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将面临巨大挑战,这就需要开发潜在的月球资源。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重要的太空资源,可作为未来太空开发的重要中转站,故探月工程是重要的太空发展任务。

其中月壤是探月工程各种研究活动的物理承载基础,对于月壤的基本性质的研究是各国重要的科研课题,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嫦娥探月”工程中计划的发射“嫦娥 5 号”月球探测器,将首次开展月面无人钻孔取样返回试验,为我国开展更深入的月球科学探测和建设月球空间基地奠定坚实的基础。

2 月壤的形成月壤是月球表面覆盖着一层结构松散的混合物,其主要由岩石的碎屑、粉末以及太空外来物质撞击月球而形成的熔融玻璃等复杂物质组成的。

月球上为1/6g 的小重力真空环境,无风,水,等外营力与生物等因素,所以其土壤生成条件和地球相差甚大。

一般来说月壤的形成主要有三个影响因素: 1宇宙尘埃与陨石的撞击;2宇宙射线(太阳紫外线,X射线,伽马射线等)和太阳风粒子的持续轰击破坏岩石的结构;3大幅度昼夜温差导致岩石热胀冷缩从而破碎。

3 研究材料的获取目前地球仅存在381.7kg的真实月壤,其中99%以上都掌握的美国手中,中国仅有1g。

不同环境条件下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不同环境条件下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不同环境条件下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探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类构筑物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类构筑物和建筑物越来越多,由于受自然及其它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复杂的岩土地基,而面对不同环境条件以及不同的施工类型就需要有针对的使用不同的勘察技术。

本文将从民用建筑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应用、长输管道工程勘察技术的应用、特殊岩土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应用三个方面来分类探讨不同环境条件下岩石工程勘察技术的运用方法。

关键词:环境条件;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近20年来,随着我国岩土工程体制的推行,建筑单位对于工程建设要求的不断提高,从业单位的业务范围也随之不断地扩展,现今已经由单纯的岩土勘察拓展到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治理与监测的全过程。

传统的岩土勘察方法则在日益复杂的工程测量中显得越来越无能为力。

同时,如果那些已经建成的工程项目遇到岩土工程病害,采用传统的勘察方法和传统的勘察手段已经很难满足设计的需要,存在着许多急需解决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问题。

因此,加强对工程物探手段的应用,进一步提升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质量就成为了行业发展的新方向。

民用建筑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应用城市民用建筑的建设质量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和家庭,影响到社会的多个层面,因此,在建设过程中,急需给予岩土工程勘察足够的重视,并应用一些科学、合理的勘察手段以保证工程勘察的准确性,提高勘察工作效率。

工程物探技术当前,民用建筑岩土工程物探不断地进行新技术的改进,主要采用的新的技术有钻孔波速测试、场地微振动测试、室内以及室外测试等技术。

钻孔波速测试主要是采用单孔波速测试手段来测定各类岩、土体的压缩波剪切或者是瑞利波的波速,通过一定的岩石参数来评价岩体完整性以及场地卓越周期,进而判定砂土液化以及评价场地类型。

场地微震测试则是通过对场地进行微振动的测试,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来确定场地卓越周期以及脉动幅度值,通过这些参数来为抗震设计以及地震划分提供参数。

岩土工程中的岩石力学特性

岩土工程中的岩石力学特性

岩土工程中的岩石力学特性岩土工程中,岩石力学特性是指岩石在受力状态下的物理性质和变形特性。

岩石力学特性对于岩土工程设计和施工至关重要,它们可以直接影响岩土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探讨岩土工程中的岩石力学特性,包括岩石的强度、变形性能以及岩石力学参数的测定方法。

一、岩石的强度特性岩石的强度特性是指岩石在受力作用下破坏的抵抗能力。

岩石强度特性的研究对于工程设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抗拉强度岩石的抗拉强度是指岩石在拉应力作用下破坏的抵抗能力。

岩石的抗拉强度是岩石力学特性中最基本的参数之一。

测定岩石的抗拉强度可以采用试验方法,如拉伸试验等。

2. 抗压强度岩石的抗压强度是指岩石在压应力作用下破坏的抵抗能力。

岩石的抗压强度也是岩石力学特性中的重要参数。

测定岩石的抗压强度可以采用压缩试验等方法。

3. 剪切强度岩石的剪切强度是指岩石在切应力作用下破坏的抵抗能力。

岩石的剪切强度是岩石力学特性中的重要参数之一。

测定岩石的剪切强度可以采用剪切试验等方法。

二、岩石的变形性能岩石的变形性能是指岩石在受力作用下的变形特性。

岩石的变形性能对工程设计和施工有重要的影响。

1. 弹性模量岩石的弹性模量是指岩石在受力作用下线弹性的变形特性。

弹性模量是岩石力学参数中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岩石的刚度和变形能力。

测定岩石的弹性模量可以采用弹性模量试验等方法。

2. 压缩模量岩石的压缩模量是指岩石在受力作用下的压缩变形能力。

压缩模量是岩石力学特性中的重要参数之一,它反映了岩石的抗压性能和变形能力。

3. 剪切模量岩石的剪切模量是指岩石在受力作用下的剪切变形特性。

剪切模量是岩石力学特性中的重要参数之一,它反映了岩石的抗剪切性和刚度。

三、测定岩石力学参数的方法测定岩石力学参数是岩土工程中的重要任务。

准确测定岩石力学参数可以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依据。

1. 实验室试验方法实验室试验是测定岩石力学参数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常用的实验室试验方法包括拉伸试验、压缩试验、剪切试验等。

高等土力学 第一章 特殊土

高等土力学 第一章 特殊土

2.湿陷类型判别 1)自重湿陷性判别 自重湿陷性的判别是指湿陷性土在饱和自重压力 下的湿陷程度。通常用自重湿陷性系数划分。 δ zs<0.015时,判别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当 δ zs≥0.015时,则判别为自重湿陷性黄土。 自重湿陷性系数也是通过室内压缩试验测定的, 与湿陷性系数测定方法相同,只是压力标准不同, 所采用压力标准为加压至土的饱和自重压力。
二、红黏土的分类 (一)红黏土的状态分类 红黏土状态按含水比划分应符合表4-5的规定。
表4-5 状 坚 硬 可 软 流 硬 塑 塑 塑 塑 态 红黏土的状态分类( aω =0.45IL+0.55) 含水比aω
aω ≤0.55 0.55<aω ≤0.70 0.70<aω ≤0.85 0.85<aω ≤1.00 aω >1.00
三、软土地基的岩土工程评价 (一) 软土地基承载力评价 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应采用原位测试、 理论计算及地区建筑经验相结合的综合分 析的方法确定。
(二)软土地基的变形评价 包括软土的总沉降量、沉降差----不均匀变形以及低 级的稳定性评价。 地基沉降计算可采用分层总和法或土的应力历史法。 特别是:当建筑物相邻高低层载荷相差较大时,应分 析其变形差异和相互影响;当地面有大面积堆载时,应分 析对相邻建筑物的不利影响。 (三)地基基础及地基处理评价 (1)分析评价地基的均匀性,选择适宜的持力层。 (2)提出基础形式或地基处理的建议。 对暗埋的塘、浜、沟、坑穴当范围不大时,一般采用基 础加深或换垫处理;范围较大时,一般采用灌浆、短桩处 理。对于大面积厚层软土地基,可采用真空预压、堆载预 压、排水固结或深层搅拌等方法,对载荷大、沉降限制严 格的建筑物,宜采用桩基。
第五节


一、填土的分类及工程性质 (一)填土的分类 填土是指由人类活动而堆填的土,按其 组成物质、特性和堆填方式可分为: (1)素填土。由碎石、砂、粉土和黏性土等一种 或几种材料组成,不含杂质或含杂质很少。 (2)杂填土。含有大量建筑垃圾、工业废料或生 活垃圾等杂物。 (3)冲填土。由水力冲填泥沙形成。 (4)压实填土。按一定标准控制材料成分、密度、 含水量,分层压实或夯实而成。

岩土中的软硬岩分类及性质

岩土中的软硬岩分类及性质

岩土中的软硬岩分类及性质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土体和岩石在工程上的性质和行为。

在岩土中,常常遇到软岩和硬岩两种不同的岩石类型。

本文将探讨软岩和硬岩的定义、分类以及它们在岩土工程中的性质和特点。

一、软岩的定义与分类软岩是指由于地质历史发育和构造变形的影响,岩石在地层演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相对较软、较易破碎的岩石。

一般来说,软岩的抗压强度较低,长期承受外界力作用容易出现失稳、滑动和变形等问题。

根据软岩的成因、特征以及力学性质,可以将软岩分为以下几类:1. 克隆岩:受褶皱变形影响,呈山羊背状的块状岩体,密度较高,稳定性较好;2. 褶皱岩:呈波浪状的沉积层,由于受到褶皱构造的影响而变形;3. 杂岩:不同的岩层在运动过程中混合在一起形成的岩石,由于成分的不均匀性,其物理性质和力学特性也会有所差异;4. 孔洞岩:岩石中存在较多的孔洞或裂缝,其抗压强度较低,容易发生破坏。

二、硬岩的定义与分类与软岩相对,硬岩是指由于地质历史演化和构造变形的影响,形成了结晶体结构较完整、抗压强度较高的岩石。

硬岩通常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承受外界力作用的能力较强。

根据硬岩的成因、特征以及力学性质,可以将硬岩分为以下几类:1. 结晶质岩石:由于长时间的高温和高压作用,岩石中的矿物晶体结构较完整,整体强度较高;2. 自然块状岩石:自然剥落或裂缝形成的岩石块体,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稳定性;3. 粘土质硬岩:在地质历史演化过程中,由于水的侵蚀和侵蚀物质的输运,粘土质硬岩形成;4. 高含铁质硬岩:含有大量铁元素的硬岩,机械性质较硬,强度较高。

三、软岩与硬岩的性质及特点1. 软岩的性质与特点软岩的抗压强度一般较低,容易发生变形和破坏,强度参数较难准确确定;软岩具有较高的水分敏感性,受水分变化的影响较大;软岩的强度与压力、温度等外界因素有关,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软岩的孔隙度较高,导致其渗透性较强,承载力及稳定性较差。

2. 硬岩的性质与特点硬岩的抗压强度较高,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承载力;硬岩的机械性质相对稳定,容易确定岩石的强度参数;硬岩具有较低的水分敏感性,对水分变化的影响较小;硬岩具有较低的渗透性,岩层稳定性较好,适合作为工程基础。

软土地基岩土工程的勘察与数据处理探讨

软土地基岩土工程的勘察与数据处理探讨

软土地基岩土工程的勘察与数据处理探讨软土地基是一种特殊的土层,通常深度较浅,具有一定的塑性、可液化和可压缩性能,是岩土工程中一个需要特别重视的问题。

为了确保工程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对于软土地基的勘察和数据处理需要认真对待。

在软土地基勘察中,应综合考虑地理环境、地貌情况、土体性质、地下水位等因素。

具体而言,需要进行以下内容的勘察:1. 地形地貌勘察。

通过对地貌的形态、坡度、海拔高度、植被等进行勘察,可以了解到该地区的自然条件,包括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

2. 土层勘察。

软土地基土体的性质复杂,在勘察过程中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如土层的类型、厚度、密实度、水分含量、颜色和质地等。

3. 地下水位勘察。

软土地基通常受地下水位的影响较大,通过对现场水位的测量和分析,可以了解到该地区的水文地质环境,包括水位变化、潜水层的范围和渗透性等。

在完成软土地基的勘察工作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以便更好地了解该地区的地质环境和土体特性。

数据处理的主要内容包括:1. 数据整理和归档。

初步获得的勘察数据需要分类整理,按照不同的类型和需求进行归档。

同时,在数据的整理过程中需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数据分析和综合。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综合,可以更好地了解该地区的地质环境和土体特性,包括软土地基的分布范围、土层类型和厚度、地下水位变化等。

同时,还需要对数据进行评估和比较,以判断工程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3. 数据建模和预测。

对于某些数据,可以通过建立模型和预测方法,以便更好地了解土体特性和工程稳定性。

例如,可以利用现场测试数据建立土体力学特性模型,来预测软土地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软土地基勘察和数据处理是岩土工程中一个需要特别重视的问题。

在勘察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地理环境、地貌情况、土体性质、地下水位等因素,对数据进行科学的处理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该地区的地质环境和土体特性,从而保障工程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阿拉尔市2号工业园区岩土工程特性探讨

阿拉尔市2号工业园区岩土工程特性探讨



工程地 质条件
( 地形地貌 一)
1 k ,距 离塔 里 木河 约5 m 0m k 。随着 西 部大 开发 的深
入 、阿拉尔市经济的发展 ,先后数十 家公司进驻阿拉 尔市 2 号工业 园区 ,工程建 设项 目逐步增 多 。为 了使
阿拉尔市地区地处天山中段南麓 ,塔里木盆地西北
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地貌单元属塔里木河冲积平
抗腐蚀性等的建设要求,不能作 为天然地基 ;场地浅
层 中密状态 的粉土 ( 地层代号② )土质较为 均匀 ,
工程性能稍好 ,在满足设计的承载力和变形要求时可 选用该层作为一般轻型建筑物 的天然地基。
四 、 主 要 特 殊 性 岩 土
勘 察场 区是地下水 的缓慢径流 区,由于地下水不
C N ( P ) ( k ( a k a 击 ) MP )
⑥, 粉土 夹粉质黏 土 ,中密状态 ,该 土层属 于不 甚 均 匀 的中等 压缩 性土 ,其层 厚较 薄 ,分 布不 均匀
( 呈透镜体状分布 ),工程性能一般 。

⑦ ⑦2 04 ②3 a !
耕植
粉J 一 耪质黏土 糟土夹粉质黏± : 65 80
以下地层 中。塔 里木河距本场 地约5 m k ,大气 降水和 塔 里木河地表水和地下迳流是潜水主要的补给来源。 场地测得潜水埋 深2 o ~3 8 m . 0 . 0 ,地下水年变 化幅度
在 1 0 ~ 1 5 m .O . 0 。
各层土 的分析评价如下 :
①耕植土 ,松散状态 ,含较 多植物根系 ,均匀性
等偏低压缩性土,工程性能稍好 。 ③ 粉土 夹粉质 黏土 ,中密状 态 ,属于不 甚均匀 的中等 压缩性土,其 层厚较 薄,分布 不均匀 ( 呈透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殊岩土工程地质条件特性探讨特殊岩土工程地质条件特性探讨摘要:特殊地质条件下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无论哪种地基处理技术和手段,都需要处理之后细致检测地基处理质量。

通过不断提高技术员技能水平与专业知识,注重研究传统勘察技术之间的结合与新勘查技术的创新,严格执行相关的建设程序与制度,有效地进行勘察工程。

达到特殊地质条件岩土工程勘察的最佳效果,促进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质量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特殊岩土工程;地质条件;实践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 A我国国土幅员辽阔、地形多样,不仅有岩体坚硬、致密且稳定性好的地质条件,也有复杂多变的特殊地质条件。

如黄土地区:黄土区域独特的地理环境与自然条件,使其具有一定的湿陷性,再加上黄土下部土质多含碎石之类,使得在该地区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难度比其他土质类型要大。

软土地区:软土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固结系数小、固结时间长、灵敏度高、扰动性大、透水性差、土层层状分布复杂、各层之间物理力学性质相差较大等特点。

在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进行岩土工程勘察,主要工作包括:搜集与整理工程所在地区的气温、冻土层深度、地温、降雨量等气候状况;分析工程所在地土质构成和下伏土层的分布区域、土层性质以及形成原因等;分析当地地下水类;细致研究当地植被生长状况等。

1 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的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1 野外勘探工作方面在对复杂的地形地质岩土做勘察时,都要求在短时期内完成较重的任务,而且它的突击性也特别强。

所以这要求勘探工作者在勘探前就要制定出周密的计划,为完成工作做好准备。

实际的岩土工程勘探工作中,常常因为对勘探区地层、建筑物结构与功能等情况的了解不明确,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勘探点间距与深度勘探点间距方面,依据规范要求,对于复杂的地基情况应加密勘探点,不能因时间、金钱等因素坚持采用原勘探方案,为以后工程埋下隐患。

但是有的勘探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按照之前大纲执行;现场编录人员办事不细心、随机应变性差,造成相邻两勘探点之间地层相差过大甚至悬殊;还有,没有对勘探区的岩土特性进行充分了解,随便依据某一地基等级就进行勘探,而对采集的岩土在室内进行试样分析时,常发现湿陷性土、盐渍土等特殊性岩土,造成地基等级因此发生变化,从而产生勘探点间距不合理。

勘探深度方面,一般而言5至6层的砖混结构住宅,孔深15m即可满足勘探要求,如果存在软土层的情况,15m深度显然不能满足要求;相对的,在有碎石土地区一般的2至3层建筑物,如果也盲目依据15m深勘探,必然会造成资源浪费。

(2)原位测试原位测试应依据规范严格进行,如不规范调零将出现数据采集不准的状况;特别是在地温和气温相差比较大的夏、冬季节,触探指标相差更加明显;进行标准贯入试验时,孔深与杆长的校正常不符合规定,在孔底有残留与缩径的情况下,标贯器没有落至测试位置的情况常常不能及时发现,导致标贯击数失真严重等。

(3)地下水位测量及试样采取在地下水位测量的实际施工作中,在量测钻孔水位时,忽视周围是否有滋出地下水的陡壁和抽水井等情况,造成地下水位的测量非常不准,从而给工程施工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试样采集时未按照规范要求严格进行,从而出现原状样密封不到位、数量不够、高度不足等情况,导致含水量的散失。

1.2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方面的问题(1)地基均匀性评价目前,对于高层建筑的地基均匀性的评价有特定的规定进行参考,但是对于一般性的建筑物却没有与之对应的评价方法,因此,有一部分单位就按照高层建筑的地基性评价方法进行对一般建筑物的评价,但是,这种方法并不十分合理,现在急需要各地区根据本地的地形地质特点制定出适合本地的评价方法;( 2) 地震的效应问题。

在对砂土或者饱和粉土做液化初判时,对于地下水位的选择应该以设计基准内的年均最高水位为准,近期内年最高的水位也可用,但是很多单位却用在勘探时测出的水位,这显得非常不合理;( 3)关于地基的承载力的特征值确定和一些基础方案的选择。

我国的土地资源丰富,地形地质条件也表现出复杂多变,所以目前用查表法的方法来确定一个地区的地基承载力是不合适的,甚至会对一些地区的安全造成威胁。

在地基均匀性评价方面,高层建筑依据《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90进行,而一般建筑则按照GB50021-2001的规定要求进行;但是因为国家未给出相应的评价方法,部分单位就以高层建筑的地基均匀性评价方法为参考进行一般建筑的地基均匀性评价。

但是此种方法被大部分专家认为缺乏合理性。

(2)地震效应问题对于重要的建筑场地,应当进行地层剪切波速测试,然而部分勘察单位却常以“地区经验”进行场地类别与覆盖层厚度判定,给工程抗震造价带来很大影响。

而且,在岩土工程评价中,对于地基处理后场地类别、场地地基土类别、剪切波速是否发生变化等情况,也极少予以重视。

(3)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与基础方案的选择虽然GB5007-2002取消了用查表法确定地基土承载力值的方法,但是仍有很多地区使用此方法,但由于缺乏足够经验,无法建立起适合自身的成熟有效经验。

勘察单位各自为政,更有甚者故意借助所谓“地区经验”达到降低承载力指标的目的。

选择基础方案时,必须将场地地层情况和地区经验相结合,以此为依据对二者进行综合分析。

选择基础方案需要勘察人员和设计人一起分析研究,之后选择合理、经济的可行性方案。

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勘察单位不与设计协商,简单考虑工程造价就提供基础方案,而设计方也常对此视而不见,为以后工程造价造成严重影响。

2 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的岩土工程勘察实践2.1 采用和创新先进的岩士工程勘察技术依据实用性高、针对性强的基本原则,为了达到有效测量岩土层的评价指标与相关参数,在复杂地质条件下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主要的勘察技术和方法大致包括:工程地质测绘、地质勘察取样、地质钻探、静探、波速测试和室内试验等。

(1)地质测绘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工程进行地质测绘,其主要目的为:细致地分析、调查所属地区地形,深入研究该地区的地貌特点、地质构造、地层与不良地质等情况,从而能够更好地划分复杂地质条件的地貌单元、岩土的分布情况、岩土形成原因与年代、岩土的性质等,完成鉴定岩土层风化程度的工作等。

(2)岩层钻探进行岩层钻探时可使用KY-250型钻机、100A-D型钻机等进行,钻探方法可采用全部采芯、泥浆护壁、回转钻进等方法。

砂土层岩芯与粘性土岩芯采取率分别大于75%和90%,仔细观察与描述各个土层宏观特点。

为了能够更好地对地层结构分布特点进行研究,做好不同深度的底层采样工作之后再认真做好分析工作,详细记录各土层垂直与水平方向发生的变化,最终达到确定复杂地质条件岩土的工程勘察相关指标的目的。

(3)原位测试试验使用原装液压静力触探探头完成静力触探试验的测试工作,并将采集的信息在电脑上进行分析、整理。

使用标准落锤自由落体法进行标准贯入试验,注意做好试验前的清孔工作,保持20次/min左右的锤击速率。

原位测试试验也可以使用动力触探法,通过该方法能够有效完成风化基岩物理力学指标的确定。

(4)岩土工程勘察的室内试验依据拟建场地环境中出现的岩土工程问题,在室内针对性地进行分析试验;借助于此方法,能够科学判定岩土相关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为岩土工程评价与分级提供更好、更有效的标准。

物理性指标试验一般包括:测定土层物理性质、压缩试验、水质分析、颗粒分析等。

2.2 复杂地质条件下岩土工程地基的处理技术我国相当一部分地区的沉积地层,其土壤颗粒构成属于细砂、粉细砂一类,直径多数在1.6mm~2.2mm之间;尤其是一些地区表层的砂子含水量低、粉细砂多呈松散形状,因此不适于当作天然地基,应进行必要的处理。

(1)岩土工程地基的处理技术之一:垫层法作为进行浅层地基处理的主要方法,垫层法(又称水坠法)广泛应用于黄土地区的松散粉细砂层。

实施时,开挖基坑至设计处理深度,将样桩在基坑两侧设置好,铺设砂子,控制铺砂层厚度为0.25m;铺好之后,注水至与砂子面齐平的位置;在砂子中插入钢叉并摇匀。

砂子如若已经沉实,则提出钢叉,并在相距0.1m位置,重新插入进行摇匀,重复上述过程。

(2)岩土工程地基的处理技术之二:强夯法强夯法是加固软土地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借助于速度快、成本低、施工简单等优点,强夯法在地基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夯锤下落带来的巨大冲击波与能量撞击地基土,地基土层可以被快速、有效的夯实,沙土振动液化现象、土地湿陷性、地基压缩性等都得以有效降低,实现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的双重目标。

(3)岩土工程地基的处理技术之三:振冲法振冲法主要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振冲法,需要添加填充材料(砾石、砂子等);另一种是不需要填充材料就地振密的振密法。

在黄土地区多使用振冲砾石桩的方法,对于中等或较粗的沙砾地基多使用振密法。

借助于水冲与振动加固土壤的振冲法,其对地基加固的原理也比较简单,常用于振密松砂之类的地基。

此技术通过振动器冲力带来的强力振动,将松散饱和砂层得到一定液化后借助振动而实现砂粒的重新排列之后减小其空隙度,同时加回填料,通过振动器振动力实现砂层的挤压、加密。

结语总而言之,岩土工程勘察是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做好岩土工程勘察尤其是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的勘察工作至关重要。

只有不断提高勘察技术探寻新的方法,才能为我国岩土勘察工作以及建筑事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1] 杨旭然,苏航,王宏刚.浅谈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7)[2] 姜明友.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8)[3] 梁春雷.岩土工程勘察中几个常见问题的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3)[4]马光伟.岩土工程勘察常见问题初探[J].科技资讯,2013( 22)------------最新【精品】范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