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6 解决问题(一) 西师大版

合集下载

20春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学反思--5.1.6 解决问题(一)-(附答案)

20春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学反思--5.1.6  解决问题(一)-(附答案)

5.1.6 解决问题(一)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利用教材的主题题给出完整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尝试有条理地分析数量关系,梳理解题思路。

引导学生从收集信息,发现和提出问题开始,首先教会学生收集信息并且整理信息,把所有的信息收集起来。

然后再理一理:哪些是条件,哪些是问题,哪些条件对这个问题有用,哪些条件对那问题有用。

在收集信息,找出各种量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然后让学生分析和思考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最后理清思路,列出算式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这个环节中我力求突出思路的提炼和反思的过程,不仅让学生说出“怎么想的”更通过追问让学生反思“怎样想到这样想的”,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寻找信息解决问题,也就是这一过程中实现“从信息到问题”与“从问题到信息”两种解题策略的沟通,使学生感悟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实用文档精心整理 1。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解决问题(一)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解决问题(一)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解决问题(一)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解决问题”这一概念。

2.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
1.什么是解决问题
2.解决问题的步骤
3.实际问题解决
三、教学重点
1.理解“解决问题”的概念。

2.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

四、教学难点
1.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五、教学方法
1.观察演示法
2.课堂讨论法
3.合作学习法
4.师生互动法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2. 理解解决问题的概念
教师通过幻灯片或黑板板书呈现“解决问题”的概念,让学生对此有一定的了解。

3. 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
教师讲解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问题
2.分析问题
3.寻找策略
4.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5.回答问题
4. 实际问题解决
教师给学生几道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步骤解决问题。

5. 总结本节课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以便确认和记住重点和难点。

七、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本课程的内容,学生学会了什么是解决问题,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步骤,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八、作业
1.完成课堂习题
2.完成《解决问题(一)》作业
九、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的步骤
1. 确定问题
2. 分析问题寻找策略
3. 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4. 回答问题
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问题解决(1)︳西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问题解决(1)︳西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 问题解决(1)︳西师大版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第一节“问题解决(1)”。

该章节主要内容包括:理解题目意思,找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求解,以及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掌握用算术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技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难点: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正确列出算式求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练习本、笔、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个实际问题:小明有3个苹果,小华给了小明2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并解答。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例题:小明有5个苹果,他吃掉了2个苹果,又买来了3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引导学生按照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进行解答:理解题目意思,找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求解。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几道类似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4.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解决问题基本步骤:1. 理解题目意思2. 找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3. 列出算式求解七、作业设计答案:小红现在有5个苹果。

2. 请找出生活中一个实际问题,尝试用本节课学到的方法解决,并把解答过程写下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通过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如何将解决问题的方法应用到更多的实际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我选择了小明和小华的苹果问题作为例子。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6 解决问题(一) 西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6 解决问题(一) 西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6 解决问题(一)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解决问题” 的基本流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简单问题。

2.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促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形成。

二、教学重点1.掌握“解决问题” 的基本流程。

2.初步形成解决问题的思维策略。

三、教学难点1.如何灵活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如何形成适合自己的解决问题思维策略。

四、教学过程1. 活动1:引入让学生思考,我们平时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什么问题,比如:上课迟到怎么办、垃圾分类怎么做、如何提高阅读能力等等。

通过学生的讨论,引出“解决问题” 的话题。

2. 活动2:学习基本流程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听取及课堂演示,了解“解决问题” 的基本流程是什么。

基本流程为:1.了解问题2.收集信息3.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4.进行思考与比较5.选择方案6.实施方案7.评价方案3. 活动3:案例分享老师让每个小组组长分享一个小问题,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如何解决,切记步骤要齐全,确定方案一定要注意可行性,不可遗漏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4. 活动4:小组合作让同学分成小组,通过实际案例演练,贯彻所学习的基本流程和思想,解决问题。

5. 活动5:小结请学生写一篇总结性文章,回顾和总结今天所学习的解决问题的基本流程和体会,交给老师。

五、课后作业1.同步作业:完成教材P83-P84的练习。

2.督促学生整理好课堂笔记。

3.以小组为单位,对今天学的案例展开细致分析,然后分别提交分析的内容和可行性比较的材料。

六、教学评估今天的教学采用了多种方式,如讲解、演示和实践操作等,通过小组分享和案例分析,学生通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

最后进行总结交给老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层面进行思考、总结和归纳,进一步加深他们的理解和巩固他们所学知识。

六年级数学下册 解决问题1教案 西师大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 解决问题1教案 西师大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1教案西师大版1、使学生掌握较复杂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规律,能正确地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解决问题。

2、能结合具体的问题情景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充分体验百分数问题与分数问题紧密联系,提高同学们知识的迁移能力。

3、在解决问题中感受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百分数的生活价值。

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较复杂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规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

预习提示:1、找准单位“1”的量。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什么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巧设铺垫1、说出下面各题以谁作单位“1”的量,以谁作比较的量。

(1)三好学生占全班同学的百分之几?(2)台湾岛面积是全国面积的百分之几?(3)已生产的水泥产量相当于计划产量的百分之几?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什么方法?(除法)3、心灵村去年有彩电300台,今年有彩电360台,今年彩电台数是去年的百分之几?二、合作探究,探索新知1、谈话导入:我们已能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解决问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解答“较复杂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2、电脑显示例题(1)读题比较:与复习3的相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2)你怎样理解“今年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几”这句话?(3)学生讨论后得出:求今年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几,就是求今年比去年多的台数占去年的百分之几、(4)启发学生想:“今年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几”是哪两个量在比较?谁是单位“1”?(5)列式解答:(360—300)300=20%。

(6)想一想,这道题还有别的解法吗?引导学生思考,把去年彩电台数看作百分之百,今年彩电台数是去年的120%,两个百分数之差就是今年彩电台数比去年多的百分数。

学生列式:360300-1=20%答:今年比去年增加了20%。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解决问题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解决问题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解决问题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水平。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其自信心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提高其创新能力。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由老师讲解和演示解决问题的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步骤1. 问题的提出和分析通过引入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问题的实际意义和重要性,并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

例如:•张三家一共有10只鸡,其中公鸡3只,母鸡4只,小鸡3只,他们分别能做几只鸡蛋饼?通过分析问题,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关键点:1.张三家有10只鸡,分别是3只公鸡,4只母鸡,3只小鸡。

2.能够做鸡蛋饼的鸡只有母鸡和小鸡。

3.母鸡和小鸡一共能做几只鸡蛋饼。

2. 理清思路通过教师讲解,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梳理解决问题的步骤。

例如:以以上例子为例,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解决问题:1.每只母鸡和小鸡一次能做出一个鸡蛋饼。

2.4只母鸡和3只小鸡一共能做出几只鸡蛋饼。

3. 解决问题通过课堂练习,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王五家一共有8个橘子,他们要分给4个人。

每个人拿几个橘子?还有几个橘子剩下没有分?解题步骤如下:1.每个人拿几个橘子?——每个人拿2个橘子。

2.还有几个橘子剩下没有分?——还剩下0个橘子。

五、教学反思本课设计了生活中的问题作为例子,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问题的实际意义和重要性。

同时,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案例分析,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问题解决-西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问题解决-西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问题解决-西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问题背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等。

今天我们将以西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为例,探讨一下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解决问题的思路在教学过程中,有一些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和提高数学思维能力,让我们一一介绍。

1. 合理利用教科书教科书是教学中最基本的辅助教材,充分利用教科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学习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同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删减或增加教材内容,使教学更加灵活。

2.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学生对数学常常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教师应该想办法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激发其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概念时,可以利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食品的配料比例、果汁的浓度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含义和应用。

3. 引导学生思考,培养数学思维数学作为一门学科,需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适当地引导学生思考,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和发现,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几何图形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几何图形进行移动和旋转等变换来发现几何性质。

4. 多种教法结合,灵活使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法来实现教学目标。

例如,采用讲授、示范、反复强化、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

灵活使用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结语通过上述方法的应用,我们可以解决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并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同时,教师也应该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三课时解决问题西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三课时解决问题西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三课时解决问题西师大版我所教授的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是西师大版的教材。

本教案的章节是第一单元的第三课时,主要内容是解决问题。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问题的本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难点和重点方面,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教学课件、练习题等。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理解问题的本质。

然后,我会讲解一些例题,让学生通过例题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讲解例题的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在板书设计方面,我会设计一些关键词和公式,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所学的知识。

在作业设计方面,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的知识。

其中一道作业题目是:小明的妈妈买了一些水果,其中有苹果和香蕉。

如果苹果的数量是香蕉的两倍,那么小明妈妈买了多少个水果?答案是:小明妈妈买了12个水果,其中有8个苹果和4个香蕉。

在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方面,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案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是教学目标的设定,是例题的讲解,然后是随堂练习的设计,是作业题目的布置。

教学目标的设定是整个教案的核心,它直接决定了教学的重点和方向。

在本次的教案中,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这个目标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解决问题是数学学习的核心能力之一,也是学生将来在生活中会遇到的主要问题。

因此,我会在教学中重点关注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解决问题整理与复习 ︳西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解决问题整理与复习 ︳西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能够将已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3.能够独立完成相应的练习和作业。

二、教学重点1.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2.整理和复习所学知识。

三、教具准备1.题目练习册;2.计算器;3.尺子和圆规。

四、课前准备1.翻阅教材并对课时内容进行复习;2.准备相应的教具和练习册;3.安排好教学内容的流程和时间分配。

五、教学内容第一课解决问题步骤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并引出解决问题的步骤;2.结合具体问题,带领学生进行解题演示,并指导学生独立完成题目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3.提醒学生解题时要注重步骤,不要遗漏或重复。

第二课整理和复习知识点1.梳理课堂所学知识点,将其整理成知识点列表;2.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对已掌握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复习;3.提供一些额外的练习题目进行拓展。

第三课综合应用1.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现实问题,如测量房屋面积、计算物品的成本和价格等;2.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并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3.提供一些综合应用题目进行训练和巩固。

六、教学反馈1.教师对学生的解题过程进行点评和回答疑问;2.让学生自主检查自己的答案,并发表自己对本堂课的学习感受和体会;3.教师在教学课件或练习册上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进行课程跟踪和复习。

七、教学方案总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教学的主要内容和重点;2.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和需进一步加强的知识点;3.安排下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和计划。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问题解决(1)︳西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问题解决(1)︳西师大版

问题解决(1)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梳理以前学习过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运用数学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分析出数量关系,找到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展台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揭示主题1.问题的分类师:同学们回忆一下,在小学阶段你们都解决了哪些问题?生:行程问题,工程问题,百分数(分数)问题......补充:归一问题,归总问题,鸡兔同笼问题,和差问题,和倍问题,差倍问题......2.解决问题的方法师:同学们,学过了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呢?生:画图法,列方程,比较法,转化法......补充:综合法,分析法.....3.解决问题的注意事项师:请大家议一议解决问题时应注意什么?(1)先观察,仔细读题,获取有用信息。

(2)理解问题,分析数量关系。

(3)选择合适的方法解答。

(4)最后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反思。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问题的解决。

(板书课题:问题解决)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教学第83页例1(1)出示例1某农场要收割1300公顷小麦,原计划每天收割60公顷。

收割5天后改为每天收割80公顷,还需要多少天能完成?(2)从题中你能获得哪些有用的数学信息?指名一个学生回答,其他学生可以补充。

(3)你会解决吗?学生分组讨论解决问题,教师巡视。

巡视选取3、4个同学的作业放到展示台上。

(4)学生汇报、交流解决方法。

方法一:(天))((5. 1280100080 300130080)5601300=÷=÷-=÷⨯-答:还需要12.5天才能完成。

5.12 100080 130080560 ===+⨯x x x x 天才能完成。

解:设还需要答:还需要12.5天才能完成。

通过展示学生的作业,可以发现有两种方法来解决问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问题解决(二) 西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问题解决(二) 西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问题解决(二)西师大版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会:
1.运用比例关系解决问题;
2.掌握简便计算的方法;
3.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

教学内容
1.复习前面的知识;
2.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物品的比例关系、订单打折问题;
3.引导学生寻找问题、制定解决途径;
4.教师及同学评价学生的解决方法。

教学活动
1.教师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解释对于事物数量之间强调的比例关系;
2.讲解并提供样例问题,要求学生自己动手解决,并且注意写下解题过程,此时教师应该提供一些相关的比例知识复习,以帮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3.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对比例问题知识学习进行交流,并向其他同学展示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重点
1.让学生能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教师评价帮助学生提升自主学习的习惯;
2.引导学生能够正确运用比例关系计算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
教学难点
1.学生应该具备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理性地运用比例关系,注意数字大小关系,不考虑情感因素;
2.学生应该避免沉迷于计算细节,而是特别关注于问题本身,并从问题的描述中提取对应的数量信息。

思考题
1.某学校课外阅读活动,按照兴趣排名1-5评奖,其中有25个人参加此活动,如何将五个奖项给出?
2.一群人去买某款饮料,商店正在打折,每瓶原价¥10元,现在三瓶为¥25元,问这群人一共需要支付多少元?
3.某同学考试后老师发现他有50分的重大失误,在得到老师的指导后,他可以从这道题中获得多少分?。

新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问题解决(1)》教案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

新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问题解决(1)》教案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

新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问题解决(1)》教案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第5课时问题解决(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页例1,练习三1~5题。

第(5)课时教学目的1.让学生经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过程,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方法,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能结合具体的问题情景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充分体验百分数问题与分数问题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知识的正迁移能力。

3.在解决问题中感受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百分数的生活价值。

教学重点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问题的解决方法,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结合具体的问题情景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引入1.复习旧知出示以下题目:(1)我班有男生25名,女生20名,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几分之几?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几分之几?(2)指名学生口答,说出算式后再问:每一个问题里是谁和谁比,把谁看做单位“1”?2.创设情境,揭示课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口答问题明确学习内容探究新知1.出示信息,提出问题(1)出示例1:这是教师课前收集到的一个村的彩电数量的信息。

仔细观察,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2)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让生口答,并说明列式理由。

(3)如果学生能提出书上的问题,就结合书上的问题教学。

如果提不出,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今年的彩电数量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几?2.对比讨论,解决问题(1)教师提问:①这个问题和你们刚才解决的问题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呢?②你怎样来理解“今年比去年增加百分之几”这个问题的?引导分析:求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就是要用百分数来表示结果)今年比去年增加百分之几是哪两个量在相比较?在这里要把谁看做是单位“1”?(2)教师:根据刚才的分析,你知道这道题该怎样解决呢?自己试一试。

最新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优质课教案

最新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优质课教案

解决问题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解决问题例1、例2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过程,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方法,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能结合具体的问题情景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充分体验百分数问题与分数问题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知识的正迁移能力。

3.在解决问题中感受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百分数的生活价值。

教学重点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问题的解决方法,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结合具体的问题情景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1、复习旧知(1)我班有男生25名,女生20名,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几分之几?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几分之几?(2)指名学生口答,说出算式后提问:每一个问题里是谁和谁比,把谁看做单位“1”?根据回答,教师强调:男生人数比女生多几分之几就是指男生比女生多的人数占女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2、这节课,我们来利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1、教学例1。

(1) 出示例1,获取信息,明确问题。

(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提问:“今年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要求这个问题,应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应该怎样列式?小组讨论、交流。

(3) 指名演板、讲解。

(4) 想一想,还可以怎样算?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再组织学生全班交流。

要让学生说一说360÷300表示什么?(5) 即时练习。

男生25人,女生20人。

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百分之几?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百分之几?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订正。

2、教学例2(1) 出示例2,获取信息,明确问题。

(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7 解决问题(二) 西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7  解决问题(二) 西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7 解决问题(二)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激发学生积极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包括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实施解决方案、检验解决方案等环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课件等。

2. 学具:练习本、草稿纸、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课件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2. 新课:讲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分析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演示。

3. 练习: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所学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进行解答。

4. 讲评:对学生练习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评析,指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板书5.1.7 解决问题(二)2. 板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过程七、作业设计1. 基础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2. 提高作业:结合实际生活,自己设计一些问题,运用所学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进行解答。

3. 拓展作业: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过程是否顺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下一步教学计划如何调整。

2. 学生反思: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有所提高,如何改进学习方法。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解决问题(一)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解决问题(一)

解决问题(一)【导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在行程问题的情境中,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方法,感受分数乘法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能解决关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自主探索的精神。

【导学核心点】【导学重点】感受分数乘法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导学难点】解决关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导学关键】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解题方法。

【导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1.小黑板出示:列式计算。

(1)30的61是多少?(2)6的43是多少? (3) 21的32是多少?集体订正时,教师追问:为什么用乘法计算?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强调: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揭示课题: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与我们的分数乘法有关,今天我们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板书:解决问题)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

出示例1,学生观察主题图:说说从题目中得到哪些信息,并把这些信息完整地表达出来。

2”,是把谁看作单位“1”?教师提问:你怎样理解“行了全程的3你能用线段图表示这道题的信息吗?全班交流后,学生独立画线段图,教师巡视指导。

展示一学生所画线段图,并让他说说自己是怎样画的。

结合线段图,教师提问:求已经行了多少千米就是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用这种方法计算?2是多少全班讨论后,教师强调:求行了多少千米就是求全程的32是多少。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千米,也就是求84的3计算。

根据交流,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

2.课堂练习。

(1)课堂活动第1题。

先让学生用“”勾画单位“1”的量,全班评价,说说是怎样判断的。

(2)练习二第1题。

学生默读题目,勾画有分率的句子,找出单位“1”的量。

学生独立练习,集体订正。

教师追问:为什么要用乘法做?教师小结:在解决分数问题中,分析分率句,并从中找出单位“1”的量是非常重要的。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问题解决(二)西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问题解决(二)西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问题解决(二)西师大版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发现了解决问题的步骤,并且学会了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技巧。

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教材是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主要内容是“问题解决(二)”。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掌握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1. 理解问题的背景和意义,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 找出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分析问题的结构和关系。

3. 选择适当的方法和策略,设计解决方案。

4. 解决问题,得出答案。

5. 检验答案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对解决方案进行评估和反思。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1. 进一步理解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 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问题的背景和意义,找出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选择适当的方法和策略来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包括问题解决的步骤和实例。

2. 练习题,包括不同类型的问题解决题目。

3. 白板和记号笔,用于板书和讲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情景引入,例如“小明一家去公园游玩,他们乘坐公交车需要支付多少钱?”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2. 新课导入:介绍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包括理解问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选择方法和策略、解决问题、检验答案等。

3. 例题讲解:通过一个具体的例题,讲解如何运用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步骤来解决问题。

例如,“一家三口去超市购物,购买了2件衣服和3件玩具,每件衣服价格为50元,每件玩具价格为30元,请问他们一共花费了多少钱?”4. 随堂练习:给出几个类似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并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1.6问题解决(1)教学课件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1.6问题解决(1)教学课件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1.6 问题解决(1) 教学课件
科 目:数学 适用版本:西师大版 适用范围:【教师教学】
情境导入
口答。
20
六年级二班有男生25名,女生20名,女生
25
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5
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几分之几?
20
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几分之几?
5
25 就是指男生比女生多的
人数占女生人数的几分
之几。
第一页,共九页。
探究新知
例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们的农村也发生了非常大 的变化。今天,我们就要用数学知识一起去解决与分析 新农村变化中的信息与问题。
第二页,共九页。
今年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几?
增加了百分之 几是什么意思?
今年比去年增加的台数 是去年的百分之几。
第三页,共九页。
今年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几?
第七页,共九页。
3.
80×(1-65%) =80×35%
=28(件) 答:昆虫标本有28件。
第八页,共九页。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问题, 关键是确定单位“1”,找出数量间的关系,可以转化
为一个数量相当于另一个数量的百分之几,或一个数量 相当于另一个数量的百分之几比单位“1”多多少。
第九页,共九页。
(360 300) 300
先算增加了多少台, 60 300
再算……
20
0 0
答:今年比去年增加了20%
第四页,共九页。
先算今年的台数 是去年的百分之 几,再算……
今年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几?
360
300
120
0 0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7 解决问题(二) 西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7  解决问题(二) 西师大版()

5.1.7 解决问题〔二〕◆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4~85页例4、例5,教材的86页课堂活动第3、4题及教材第86~88页练习二十一第6~10题。

◆教学提示:本节课是继续对问题解决的内容进展整理和复习,详细包括利息问题、设计方案问题等解决问题的内容。

本局部内容不但在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而且是今后学习其他有关知识的重要根底,因此,教科书在编排时单独列出引导学生进展整理和复习。

这局部教科书的编写思路是:先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应注意什么等有关知识进展整理,再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加深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和掌握。

例4代表解决计算利息、纳税的问题。

教学时,首先可以创设情境引出教科书上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对利率的有关知识进展简单的复习,如利息、利率、利息税的含义以及计算利息的方法等,再让学生独立解决教科书上的问题。

也可以先引导学生复习利息、利率、利息税以及计算利息的方法等知识,再创设情境引出问题,并让学生独立解决后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5是一道设计省钱方案的和实际亲密相关的问题,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全面分析可能的法案,通过计算,比拟分析找到最正确方案。

也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

在交流时,应引导学生对折扣的概念、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以及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等数量关系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展复习。

通过例5的教学,使学生再次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掌握解决问题的主要步骤,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方法。

2.过程与方法:经历交流、讨论、练习等学习方法,开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开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方法,愿意对数学问题进展讨论,进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才能。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解决问题的主要步骤,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方法。

教学难点:进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才能。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银行利率、税率搜集卡、计算器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谈话: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复习了问题解决,通过复习我们纯熟掌握理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和策略,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对问题解决进展复习。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5.1.6 解决问题(一)》教案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5.1.6  解决问题(一)》教案

5.1.6 解决问题(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3~84页议一议、例1、例2、例3,教材的85~86页课堂活动第1、2题及教材第86~88页练习二十一第1~5题。

◆教学提示:本部分是对问题解决的内容进行整理和复习,具体包括稍复杂的应用题,路程问题、分数应用题、列方程解应用题、利息问题、设计方案问题等解决问题的内容。

本部分内容不但在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而且是今后学习其他有关知识的重要基础,因此,教科书在编排时单独列出引导学生进行整理和复习。

这部分教科书的编写思路是:先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应注意什么等有关知识进行整理,再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加深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和掌握。

例1是稍复杂的三步应用题,涉及到的数量关系是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之间的关系,教学例1时,先引导学生找出题目中的相关信息,分清各个量之间的关系,找出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然后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在此基础上总结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例2是一道行程问题,这类问题在前面学生已经学习过,这里通过复习,一是加深学生对比例有关知识的理解;二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可以利用画线段图的方式帮助学生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然后让学生独立解答。

例3是一道分数应用题,教学例3时要鼓励学生利用方程求解。

帮助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题目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找出题目中的相等关系,然后求学生独立解答,最后引导学生找出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所在。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掌握解决问题的主要步骤,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方法。

2.过程与方法:经历交流、讨论、练习等学习方法,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方法,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解决问题的主要步骤,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方法。

教学难点: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6 解决问题(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3~84页议一议、例1、例2、例3,教材的85~86页课堂活动第1、2题及教材第86~88页练习二十一第1~5题。

◆教学提示:本部分是对问题解决的内容进行整理和复习,具体包括稍复杂的应用题,路程问题、分数应用题、列方程解应用题、利息问题、设计方案问题等解决问题的内容。

本部分内容不但在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而且是今后学习其他有关知识的重要基础,因此,教科书在编排时单独列出引导学生进行整理和复习。

这部分教科书的编写思路是:先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应注意什么等有关知识进行整理,再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加深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和掌握。

例1是稍复杂的三步应用题,涉及到的数量关系是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之间的关系,教学例1时,先引导学生找出题目中的相关信息,分清各个量之间的关系,找出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然后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在此基础上总结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例2是一道行程问题,这类问题在前面学生已经学习过,这里通过复习,一是加深学生对比例有关知识的理解;二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可以利用画线段图的方式帮助学生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然后让学生独立解答。

例3是一道分数应用题,教学例3时要鼓励学生利用方程求解。

帮助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题目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找出题目中的相等关系,然后求学生独立解答,最后引导学生找出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所在。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掌握解决问题的主要步骤,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方法。

2.过程与方法:经历交流、讨论、练习等学习方法,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方法,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解决问题的主要步骤,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方法。

教学难点: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课件出示:爸爸体重75千克,小明的体重是爸爸的157, 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着重让学生说说数量关系。

(爸爸的体重×157=小明的体重)。

根据数量关系列式:75×157=35(千克) 问:上面的问题是在求什么?解决这样的问题都用到哪些知识?解决这样的问题的步骤又是什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问题解决)【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同时紧紧抓住新知的生长点展开教学,并由此引入新课,使学生明确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二)知识梳理1.教学议一议的内容。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时应该注意什么?先让学生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交流汇报:预设:生1:要先通过观察、读题,获取有用的信息。

生2:要注意理解问题,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生3: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解答。

生4:最后还应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和反思。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给予鼓励性评价,适当给予补充。

2.教学例题刚才我们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进行了回顾和整理,接下来我们就来检验一下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1)教学例1(出示例1)请大家先独立分析问题,然后小组内交流。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内交流,教师可巡视学生,适时给与指导。

学生汇报交流:预设:生1:从题目中我知道了农场要收割1300公顷小麦……生2:根据每天收割60公顷,收割了5天,可以先求出已经收割了多少公顷小麦。

生3: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知道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然后全班交流解题过程。

抽调一名学生板演。

(1300-60×5)÷80=(1300-300)÷80=1000÷80=12.5(天)答:还需要12.5天才能完成。

教师给与评价,同时提问:你能用其他方法求解吗?学生小组内探讨交流,然后小组汇报。

(2)教学例2(出示例2)让学生读题,找出题目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并用线段图表示题目中各个量之间的关系。

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

小组汇报,投影展示学生画的线段图。

预设:鼓励学生根据线段图独立列式解答。

全班交流,集体评价订正。

(3)教学例3(出示例3)先让学生读题,找出题目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

教师引导:你能用方程解决这个问题吗?鼓励并引导学生找出题目中的相等关系:“全部零件数—已经组装的零件数=剩下的零件数”。

让学生独立设出适当未知数,列出方程求解。

汇报展示,教师给予鼓励性评价。

问: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找出题目中的相等关系。

【设计意图:我班本环节的重点放在了让学生解决问题上。

教学时让学生尝试整理题目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这对学生解决问题是非常有帮助的然后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再次经历对数量关系的完整认识,积累解题经验,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

】(三)巩固新知完成教材第85页课堂活动第1、2题。

第1题中包含两个小题,第一小题可以根据正比例求解,第二小题一道相遇问题,解题时帮助学生理清各种量之间的关系。

第2题是一道工作量相关的问题,解决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找出解决问题时用到的数量关系,然后再列式解答。

以上两个问题都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组内交流,全班汇报展示。

(四)达标反馈1.商店有自行车1200辆,五月份卖出524辆,比六月份多卖148辆,还剩多少辆?2.师傅每时加工50个零件,徒弟8时加工280个零件。

徒弟平均每时比师傅少加工多少个零件?3.检修一条长583km的铁路,甲队从它的北端开始,每天检修23km。

甲队开工1天后,乙队从它的南端开始,每天检修47km。

再过几天,甲、乙两队刚好检修完这条铁路?答案:1.1200-(524+524-148)=300(辆)2.50-(280÷8)=15(个)3.(583-23)÷(23+47)=8(天)(五)课堂小结先让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谈感想说收获,教师再进行全课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谈感想说收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使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六)布置作业1.学校会议室的主席台上可以坐6人,主席台下有23排座位,每排可以坐9人。

学校小会议室一共可以坐多少人?2.张师傅32小时可生产60个零件,照这样计算,生产480个零件要几个小时? 3.甲乙两车同时从A 点出发,背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60千米,经过4.5小时,两车相距45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答案:1.23×9+6=213(人)2.解:设生产480个零件需要x 小时 60:32=480:x x=316 3.(450-60×4.5)÷4.5=40(千米) ◆ 板书设计问题解决(1300-60×5)÷80=(1300-300)÷80=1000÷80=12.5(天)答:还需要12.5天才能完成。

◆ 教学资料包教学精彩片段《问题解决(一)》教学片断一、创设问题情景,提出问题教师:同学们,我们在数与代数的复习中学到了了很多知识,如四则计算、方程,也掌握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这些都可以用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今天我们就来对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进行复习。

请看,下面有一段关于农田小麦收割的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你会解决这些问题吗?出示:某农场要收割1300公顷小麦,原计划每天收割60公顷。

收割5天后改为每天收割80公顷。

学生可能提出如下问题:学生1:5天收割了多少公顷?学生2:现在每天比原来多收割多少公顷?学生3:还需要多少天才能收割完?教师:第三个同学提出的问题要综合用到我们学习过的有关知识解决,有信心解决这个问题吗?二、自主解决,交流反思1.学生独立解决问题2.学生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及方法学生可能会出现这样的解法:(或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学生:我从问题分析,要求剩下的还要收割多少天才能完成,又知道剩下的每天收割80公顷,所以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知道还剩下多少公顷小麦没有收割。

根据已经收割了5天,每天收割60公顷这两个条件(信息),可以算出已经收割的公顷数……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教师:除了像他这样从问题入手分析,还有别的思路吗?学生:可以从条件入手分析,从原计划每天收割60公顷,收割了5天,就可以计算出已经收割小麦的公顷数,再由要收割的总公顷数是1300公顷可以计算出收割5天后还剩下的公顷数……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教师:请想一想,这两个同学在分析解决这个问题时,运用了哪些知识?学生:他们运用了乘法、减法和除法的知识(教师:你能说具体些吗?),如每天收割60公顷,收割了5天,就是5个60,所以根据乘法的意义可以计算出5天收割的公顷数……教师:其实我们在分析问题时还要综合考虑,比如,我看到每天收割60公顷,收割了5天,同时我也看到要收割小麦的总公顷数是1300公顷,所以,我在思考时,直观感受到可以求得剩下的公顷数。

像这样在分析时,既看到根据某几个条件可以求得什么问题,还要思考求得的问题对解决最后的问题有什么作用。

教师:还有其他的解决办法吗?学生:可以用方程解的,在这个问题情景中我发现一个等量关系,就是前面5天收割的加上后面收割的就是要收割小麦的总公顷数1300……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

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