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革开放中国服饰的变化

合集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衣服的发展史

改革开放以来衣服的发展史

改革开放以来衣服的发展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衣服发展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经济条件有限,人们的衣着主要以传统的农民服装为主,大多数人都穿着简单的布衣。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推进,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衣服开始多样化。

第一个显著的改变是衣料的选择。

改革开放初期,棉、麻、丝等传统材料仍然占主导地位,但随着市场的扩大和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使用更多的新型合成纤维,如涤纶、尼龙、腈纶等。

这些合成纤维不仅耐用,而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湿性,使得穿着更加舒适。

其次,改革开放以来,各种外来文化的影响也对中国的衣着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方的时尚潮流开始进入中国市场,人们开始追求更加时尚和个性化的服装。

西装、短裤、牛仔裤等外来的服装开始流行起来,人们开始更加注重服装的款式、颜色和品牌。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购买力也逐渐增强,高级定制和奢侈品市场逐渐崛起。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购买名牌服装和奢侈品,而不再只是满足于实用性。

同时,一些本土设计师也逐渐崭露头角,推出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时尚服装,为中国的时尚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另外,近年来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意识的提高也对衣服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人们开始重视使用环保材料制造的衣物,如有机棉、竹纤维等,以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同时,二手衣物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购买二手衣物来减少资源的浪费。

总的来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衣服发展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从简单的布衣到多样化的服装选择,从传统的材料到合成纤维的使用,从国际潮流的引入到本土设计的崛起,中国的衣着文化正朝着多样化、个性化、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这些变化不仅反映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展示了中国的时尚产业的崛起和对世界的影响力的增强。

改革开放30年——衣服的变化

改革开放30年——衣服的变化

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一幅穿在身上的历史画卷。

活色生香的服装历来是时尚变化最为灵敏的风向标,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时代最为鲜活生动的形象记录。

它以非文本的方式记录着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

正可谓“盛世有华服”,改革开放30年的辉煌成就,可以透过不同时代人们的穿衣变化来寻找到最为直接、细微的答案。

今天,当我们再次审视那段逝去的岁月,会惊奇的发现30年的服装变革史就是一部写在每个不同年代的中国人身上,鲜活而富有说服力的改革开放发展史。

改革初期:走出“灰暗”的年代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处于现代文化历史上一个近乎疯狂的年代。

“十亿人民十亿兵”的十年“文革”期,最时尚的装束莫过于穿一身不带领章帽徽的草绿色旧军装,扎上棕色武装带,胸前佩戴毛主席像章,胸前斜挎草绿色帆布挎包,胳膊上佩戴着红卫兵袖章,脚蹬一双草绿色解放鞋。

曾几何时,在几亿中国人的衣柜里,绿、蓝、黑、灰等几种颜色的衣服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

当时,有西方人甚至用带有嘲讽的口气将穿着不分男女老少的中国人形容为“蚂蚁”。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来临,国门打开、观念变更,中国人重新打量自己的穿着。

在自我怀疑的目光中,逐渐认同穿着打扮是没有阶级性的。

中国人深埋几十年的爱美之心,开始在服饰上得以释放。

于是在70 年代后期,出现了许多至今仍能唤起那一时代人内心渴望和热情的字眼。

并不凉快的“的确凉”进入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物质还比较贫乏。

吃肉、吃油、吃糖要票,连吃豆制品也要票,穿衣更是按人头供应布票。

穿的颜色不外乎老三种:蓝、灰、黑,拥有一套草绿色的军装在当时来说是很“提劲儿”的行头。

随着物质慢慢丰富,市面上出现了一种少量的料子布——“的确凉”。

“的确凉”,生活在七十年代末的人对它最熟悉不过,它是一种化纤织物,通常用来做短袖衬衫。

挺刮、滑爽、尤其是印染出的鲜亮效果,对熟悉了粗布粗衣或者是洋布洋衫的“灰暗国”里的中国人来说,不能不说是一次巨大的视觉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穿着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穿着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穿着的变化
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不仅推动了经济腾飞,也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其中服装文化的变迁就是一个生动的写照。

1. 从苦行僧般的朴素到追求时尚
在改革开放之前,由于经济水平和思想观念的限制,人们的穿着风格普遍比较朴素、单一。

改革开放后,随着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服装消费观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追求时尚、个性化成为主流。

2. 外来潮流的汇聚与本土风格的兴起
改革开放为中国服装设计吸收了国际前沿潮流,各种流行元素如朋克、嬉皮、职业装等纷至沓来,与此同时,中国本土设计也开始崛起,民族风、复古风等风格应运而生,丰富了服装的文化内涵。

3. 生活方式的多元化催生新潮流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娱乐方式多样化,人们的穿着风格也更加多元。

如今,运动休闲装、party装扮、cosplay等新的穿衣风尚层出不穷,反映了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的变迁。

4. 个性化与潮流平民化并存
虽然追求个性是大趋势,但平民化的潮流同样存在。

通过快时尚品牌的普及,一些潮流单品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大众化消费使时尚更加平民化。

改革开放不仅开启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也为服装文化带来了全新的活力。

未来,随着理念更新和消费升级,服装定将成为展现多元文化的绚丽舞台。

改革开放服饰

改革开放服饰

改革开放前后人们服饰变化(2008-08-25 14:51:53)转载▼标签:杂谈古今服饰总的趋势是由繁到简。

主要变化如下:夏装。

过去夏装多为粗布。

后来洋布进入中国。

上世纪80年代以后,男女背心曾经流行过一段时间,再后来,各种各样的化纤布料开始流行。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女性时兴穿裙子,上穿短袖衬衫。

现在,女性衣着更加斑斓,短背心,吊背服配上花花绿绿的裙裤,均构成街头亮丽的风景。

冬装。

过去,冬装都是棉袄棉裤。

男穿青女穿蓝。

上世纪60年代以后,开开始穿笼袄褂,笼袄裤。

80年代以后,开始穿皮衣。

近年又穿西服,内配毛衣。

上衣。

清末,男子穿长袍马褂,也有着长衫、坎肩的。

农民多穿左大襟或对襟衣服,多穿短装,扎腿束腰;文人学士、乡伸富户多穿长袍马褂,不束腰,不敞怀。

辛亥革命后,人们服装的质量和式样有了新的变化。

城市富商渐渐着起制服礼帽,西装革履。

1927年以后,中山装、学生装出现。

妇女渐渐着旗袍、罗裙,穿高跟鞋。

建国后,男性由中山装、列宁装发展到西服;女性的列宁装、春秋衫、两用衫、轻便衫以及各式各样女裙等。

文化大革命中,青年人流行穿军装和工作服。

文革结束后,工作服不再流行,军装不如原来流行,但至今类似警服草绿色服装在部分青年中仍然穿着。

70年代末服饰朝五彩缤纷发展。

90年代以后,服装款式变化比较多,西装、滑雪衫、T恤衫均先后流行起来。

裤子。

上世纪70年代服装款式变化比较多。

窄腿裤、喇叭裤、西装、牛仔裤及各式各样裙子均流行起来。

80年代,各类西装风行于市。

男女青年着直筒裤、牛仔裤、健美裤、西裤者颇为多见。

服装主料多为丝绸、化纤之类,土织布已经绝迹,着棉布者已经不多。

近几年,人们更注意品牌服装。

总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中国大地,使中国焕然一新,也带来了服饰的不断更新。

服饰的变化是以经济发展为前提的,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着。

服饰的变化是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一个表现。

图说改革开放:服装变迁【进入论坛】【推荐朋友】【关闭窗口】 2008年05月12日 17:26“只要我喜欢,没有什么不可以”世纪90年代,文化衫、蝙蝠衫等还曾掀起过一阵热浪。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衣食住行的变化【精选资料】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衣食住行的变化【精选资料】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衣食住行的变化一、衣1.改革开放前:朴素单调改革开放前,人们的衣着清一色粗布、卡叽,海昌蓝几乎充斥了城里乡下。

从乡间到城市一片蓝、灰、黑,人人都穿着工农服、中山装。

全中国都是生活在这样一种单调枯燥的服饰年代,因此被外国人戏称为“蓝蚂蚁”。

2.改革开放以来:丰富多彩、时尚个性改革开放以来,服装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样化,面料、质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穿着越来越丰富,色彩也从单一的蓝色灰色变得五颜六色。

追求个性与时尚成为新风尚。

二、食1.改革开放前——很有改善,但食物匮乏单调、票证盛行,人们营养不足,有些农村没有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

粮票是计划经济的产物。

在票证盛行的年代,也是物质短缺的时代,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人们才能凭票购买一些糕点糖果、干货果品,而且分量都极少。

2.改革开放以来——不但吃饱,还可以吃好,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深入人心。

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极大地丰富了,菜场、超市、大卖场,琳琅满目的食品应有尽有。

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

人们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口味清淡,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

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如今却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

三、住1.刚建国时期——居住条件极差城市居民的住宅大多面积小,设施简陋。

如北方的大杂院,南方的亭子间等,十分拥挤杂乱,屋子小得给人以压迫感。

农村里,北方内地多为土坯房、窑洞,南方多住茅草房,房屋破旧,年久失修,岌岌可危。

人畜有时混居一室,卫生条件差。

2.改革开放前——不断改善,但居住条件仍较差样式统一单调的平板房取代了建国初的破旧民居。

一片片鱼鳞状的瓦片取代了破旧的屋顶,墙也不再是石砖砌成的,而是用石灰砌成的平坦而洁白的墙面。

但房屋内部很少有装修,只有床、桌子、椅子等基本家具,看上去简朴整洁,洋溢着和谐宁静。

改革开放60年来的衣、食、住、行变化

改革开放60年来的衣、食、住、行变化

②改革开放前——朴素单调50年代的人们崇尚劳动最光荣,朴素是时尚。

年轻姑娘们曾一度爱上了男式背带工装裤和格子衬衣。

1956年,三大改造开始轰轰烈烈的进行,人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的时候,流行的色彩也从蓝色、灰色变得丰富多彩了。

从苏联传入的连衣裙“布拉吉”成为最受欢迎的服装。

布拉吉裙在中国的流行,得归功于一位苏联的领导人。

这位领导人来中国访问时,提出中国的服装不符合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女性应该人人穿花衣,以体现社会主义欣欣向荣的面貌”。

于是,色彩鲜艳的布拉吉裙成了各大中城市最亮丽的风景。

在讲求勤俭的年代,美丽的服装大多是家庭制作而来。

巧手的姑娘和母亲们按照画报上的服装裁剪式样,自己动手,使军装变得合身,棉布衬衣变得漂亮。

而此时的中山装成为中国最庄重也最为普通的服装,那时拥有一套毛料中山装是令人羡慕的事情,而在中山装的右上口袋插上一支甚至两支钢笔,则是有知识、有文化的表现。

后来,有人根据中山装的特点,设计出了款式更简洁、明快的“人民装”、“青年装”和“学生装”。

还有一种稍加改进的中山装,就是将领口开大,翻领也由小变大,很受人们的欢迎。

当时,共和国的领袖毛泽东就特别喜欢穿这一款式的中山装。

以后,国外有人便将这一款式的中山装称作“毛式中山装”。

从那时开始,中山装的流行持续了近30年的时间。

60年代初期,是新中国历史上最艰苦的时期,由于三年自然灾害,1959年到1960年棉花大幅减产,棉布定量为每人21尺。

人们买服装、棉布和日用纺织品都要凭布票,为了尽可能地节约,购买服装的标准是耐磨和耐赃,灰、黑、蓝色成为街头流行色,千篇一样、季节不分、男女不分的服装样式也更通行了。

一位漫画家曾经形象地描绘出“人人一身蓝”的情景。

“文化大革命”时,拥有一套军装是那个年代无数年轻人的理想。

青少年喜欢穿一身草绿色的军装,头戴草绿色军帽,肩挎草绿色书包。

这一身在当时来说可算是很奢侈、很有派头的了。

当然,艰苦朴素还是那时最主流的时尚。

改革开放以来服饰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服饰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服饰的变化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服饰一直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方面。

改革开放的实施不仅带来了思想的解放和经济的繁荣,也促使人们在穿着上呈现出了新的变化。

本文将从衣着风格、服饰款式、材质以及色彩等方面,探讨改革开放以来服饰的变化。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思想观念开放了,这也反映在了服装上。

服装的风格趋势由传统向时尚转变。

尤其在80年代后,大量的流行文化以及外来的文化进入了中国,国内年轻人对于时尚的追求不断增长,穿着也逐渐从圆领、方领的旗袍和唐装转向了更为西化的穿着风格。

服饰款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改革开放初期,穿西服的人是相当少的,大部分人穿着的还是中式的服装。

从1990年代后期开始,西服成为了中国商务人士的主要服装之一,而浅色T恤则成为年轻人的首选。

除此之外,还涌现出了各种新的、具有极强特色的服饰款式,比如新娘敬酒服之类的礼服,以及各类中式马甲、西式夹克、恤衫等,极大的扩展了人们的选择。

服饰材质的变化也十分明显。

改革开放前的服装主要是由天然材料如棉麻、丝绸等制成的,而改革开放以后,人们逐渐开始使用化纤材料,使得服装耐穿耐洗,同时吸湿排汗性能得到提高。

另外,几十年前还只有国外才有的高档面料如丝绒、同年、羊绒、皮毛等的使用也逐渐普及,使得服装的档次得以提高。

在服饰颜色上,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穿着追求也从传统的黑、白、灰、蓝等基本颜色开始逐渐改变。

以蓝色为例,黑色开始逐渐被蓝色替代,而且蓝色的色调和款式也更加丰富,从深蓝、浅蓝、牛仔蓝、湖蓝、宝蓝等多种蓝色色调逐渐出现。

红、黄、绿等暖色系的服饰也渐渐成为人们非常喜爱的颜色之一,这些变化都反映了人们对色彩更加追求,发展出了更多有趣的时尚元素。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服饰大大改变了以往的穿着风格,从西式服饰、多元化的款式到多样化的颜色,都展现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更加求索的态度。

未来,相信人们的穿着风格还将继续丰富多样,可以预见到,中国的服饰文化一定会越来越丰富地展露自己的独特魅力。

[精选]改革开放30年——衣着变化资料

[精选]改革开放30年——衣着变化资料

改革开放30年--衣着变化0摘要:在这改革开放的30年间,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都在不断的提升。

然而变化最为显著之一的莫属衣、食、住、行中的服装了。

服装,从最早的遮羞护体到现代的时尚流行,它历来是时尚变化最为灵敏的风向标,它是一个个人、一个集体、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时代发展进步的标志。

出生在90年代初的我虽没有经历过60、70、80年代服装的演变,但凭着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那辈的记忆中、照片和网络上的信息,发现服装变化折射出时代变迁!"70年代黑蓝灰的海洋"那个色彩单调、着装单一的年代,"80年代晨曦微露"则表现了改革开放初期服装变化对人们观念的冲击,到"90年代缤纷时代"、"21世纪乱花迷眼"则体现了服装成为人们凸显个性标志,展示服装全球化、品牌化时尚潮流。

在物资匮乏的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穿新衣对普通人来说一直都是一种奢望。

举国陷入了买布凭证的年代,要积攒够做一件新衣裳所需的布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那时候,由于战争后的影响鼓励多生,一个家庭少则两三个孩子,多则达到六七个孩子。

因此家家户户几乎都是:一件新衣裳,今年老大穿了,明年老二穿,后年老三穿......"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这句话不但显示着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美德。

更是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生活的真实写照!款式:从单一到个性化上世纪70年代的服装款式非常单一,罩衫、绿军装、中山装、列宁装、工装成为流行。

翻领、单排扣、两个直插袋,不修身的款式设计在当时已是非常时髦的服装了。

大街上时常会看到穿补丁衣服的人。

那时,人们的衣着单调死板,穿衣不讲究美观,纯粹是为了御寒遮体* 中式格子罩衫中式格子罩衫,它之所以留给我留下最初、印象最深的就是因为外婆。

至今,外婆的衣柜里还有留有着这种罩衫。

虽然款式单一,但那是外婆这一辈的回忆!* 中山装它的特点是在"企领文装"上以为基础,稍加改进:在企领上在加一条翻领,这样一件上衣便兼有西装、衬衣和硬领的作用;又将"企领文装"上衣的三个暗袋改为四个明袋,下面的两个明袋还裁制成可以随着放进物品的多少而膨胀收缩的"琴衣袋"式样。

新中国成立以来服饰方面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服饰方面的变化

家中人口多的,老大穿完老二穿,老 二穿完老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依次往下传
改革开放后服饰:
• 衣着多姿多彩,各式服装争奇斗艳
时装表演成为 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显示风度 展示个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服饰方面 的变化
76班第1组
改革开放前
样式单调
改革开放前
冬季棉袄、棉裤、棉鞋 是统一装束
中山装
色彩式样单调
布票
服装主要靠手工制 作,物质匮乏,国 家实行有计划地供 应,买布要凭布票 购买
绿军装 列宁装
灰色
军绿色
改革开放前 样式单调、蓝灰绿的海洋
蓝色
蓝灰绿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改革开放中国服饰的变化的论文

改革开放中国服饰的变化的论文

改革开放中国服饰的变化的论文改革开放中国服饰的变化的论文我国改革开放已经30年了。

这30年,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不用说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消费的变迁,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最直接地写在了每一个人的脸上,最细微、最形象地体现在每一个人的身上。

30年前,在所有人的身上,绿、蓝、黑、灰颜色的衣服一直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

也许,稍微鲜艳一点的衣服就会引来“资产阶级思想”的指责;如今,大街上满是穿得花哨的男男女女和时尚的“潮人”,踏着轻快的节奏追逐着时尚的脚步。

30年前,一家几口人一年四季的衣服,一个衣橱就可以轻松装下。

如今,人们大衣柜里五彩缤纷,很多女性朋友开始不得不为换季时清理衣柜而感到烦恼……(服饰变化的原因)我们都知道,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经历了10年文革带来的动乱,在这段时间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这一段人们的思想都受到了禁锢,思想非常局限,所以才导致了文革爆发的原因,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政治与经济得到了改革,国门重新打开,引进了西方的思想文化,思想得到了重新解放,所以这在服装上等到了充分体现,在改革之前,中国的服装就是单一的军装,列宁装,中山装,这也体现了思想的蒙蔽与单一。

改革开放以后,国门打开,外来的先进思想传入中国,是中国国人的思想开始朝多元化发展,并且,还有中国也开始越来越学习外国的一些先进东西,服饰就是其中之一,所以服饰变化与改革开放是直接联系的。

(改革初期:走出“灰暗”的年代)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处于现代文化历史上一个近乎疯狂的年代。

“十亿人民十亿兵”的十年“文革”期,最时尚的装束莫过于穿一身不带领章帽徽的草绿色旧军装,扎上棕色武装带,胸前佩戴毛主席像章,胸前斜挎草绿色帆布挎包,胳膊上佩戴着红卫兵袖章,脚蹬一双草绿色解放鞋。

曾几何时,在几亿中国人的衣柜里,绿、蓝、黑、灰等几种颜色的衣服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

当时,有西方人甚至用带有嘲讽的口气将穿着不分男女老少的中国人形容为“蚂蚁”。

改革开放以来的服饰变迁通用课件

改革开放以来的服饰变迁通用课件
当时,一些大胆的年轻人开始尝试穿着牛仔裤、喇叭裤、蝙 蝠袖等新颖的服饰,引领了一股时尚潮流。这些服饰在当时 的中国属于新鲜事物,因此备受瞩目。
代表服饰
牛仔裤
牛仔裤一直是时尚界的经典单品 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末进入中 国以来,一直备受欢迎。在改革 开放初期,牛仔裤成为了年轻人
追求时尚的标志之一。
随着社会观念的开放和个性化需求的增长 ,人们更加注重服饰的独特性和个性化, 追求与众不同。
舒适化
环保可持续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舒适成为时尚的重要 元素,运动休闲风、宽松自在的服装款式 受到广泛欢迎。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可持续时尚成为时 尚界关注的焦点,消费者更加注重环保材 料和可持续生产方式。
代表服饰
改革开放以来的服饰变迁通 用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改革开放初期的服饰风格 • 90年代的服饰风格 • 21世纪的服饰风格 • 服饰变迁的反思与展望
01
引言
主题简介
0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 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服 饰也经历了巨大的变迁。
02
本课件将通过图片、文字和数据 等形式,展示改革开放以来服饰 的演变过程,分析其背后的原因 和影响。
文化交流
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增多 ,国外时尚元素不断传入 中国,对中国服饰时尚产 生了影响。
媒体传播
90年代,电视、杂志等媒 体逐渐普及,时尚资讯传 播更加迅速广泛,加速了 服饰时尚的流行和变革。
04
21世纪的服饰风格
时尚趋势
多元化
个性化
21世纪的时尚趋势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 各种风格、流派和元素相互融合,为消费 者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国际时尚潮流对国内服饰产生了深 远影响。许多国际知名品牌和设计师的作品被引入国内, 为国内服饰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改革开放中国服饰变化

改革开放中国服饰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穿衣打扮与革命紧紧的联系在一起。 西装和旗袍被看作资产阶级情调,它们在人们的生活 中逐渐消失了将近20年。中山装和列宁装成为人民的 普遍选择。
二、改革开放前——朴素单调
1. 50年代人们崇尚劳动最光荣,朴素是时尚。年轻姑娘们 曾一度爱上了男式背带工装裤和格子衬衣。 2. 1956年,三大改造开始进行,人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 来,流行的色彩也从蓝色、灰色变得丰富多彩了。从苏 联传入的连衣裙“布拉吉”成为最受欢迎的服装。当时 讲求勤俭,服装大多是家庭制作而来。而此时的中山装 成为中国最庄重也最为普通的服装。 3. 后来根据中山装的特点,设计出了款式更简洁、明快的 “人民装”、“青年装”和“学生装”。 4. 60年代初,是新中国历史上最艰苦的时期,三年自然 灾害,1959年到1960年棉花大幅减产,人们买服装、 棉布和日用纺织品都要凭布票,为了节约,购买服装的 标准是耐磨和耐赃,灰、黑、蓝色成为街头流行色,千 篇一样、季节不分、男女不分的服装样式也更通行了。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服装趋向于丰富多彩、时尚个性 。
20世纪70年代,一 群刚刚毕业走上工 作岗位的大学生, 几乎都穿着那个时 代流行的蓝色服装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门打开、观念变 更,中国人重新打量自己的穿着,在自我怀疑的目 光中,逐渐认同穿着打扮是没有阶级性的。中国人 深埋几十年的爱美之心,开始在服饰上得以释放。 皮尔.卡丹揭开了中国服装的“红盖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饰的变化
回顾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服饰
一、刚建国时期——新旧交替,革命特色
新中国刚成立时,人们服装上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样 式。城市市民一般穿侧面开襟扣扣的长袍,妇女穿旗 袍。农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对襟短衣、长裤,妇女穿 左边开襟的短衫、长裤,有的还穿一条长裙。当时人 们做衣的面料多是机织的“洋布”、粗棉布、麻布。 此外还时行西装和中山装。

改革开放以来衣服的发展史

改革开放以来衣服的发展史

改革开放以来衣服的发展史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衣服发展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1970年代,中国的服装设计主要受到政治影响,服装的设计和生产受到限制。

衣服大多数都是相同的,没有设计感和时尚感,材质也比较单一。

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引入了国外的时尚与设计。

1980年代,中国的时装界开始崛起,一些设计师开始关注时尚、品质和设计,他们的设计使一些优秀的服装制造企业得以崭露头角。

1990年代是中国时尚界的黄金时期。

服装设计越来越多元化,服装材质质量得到极大提高。

各种新型的材质和工艺渐渐出现,如丝绸、棉麻、毛皮等。

晚宴礼服、运动装和商务服饰等各种风格的衣服被广泛地接受和使用。

21世纪初,国际品牌和时尚公司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利润。

同时,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使人们对时尚的关注尤其强烈,这种情况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时尚的发展。

现在,中国的领先时尚设计和品牌已经走向了世界市场。

中国的时尚产业不仅
是世界的制造中心,而且已经成为了时尚的引领者之一。

1990年至今服饰变化中国简略概括

1990年至今服饰变化中国简略概括

从1990年至今,我国的服饰变化经历了巨大的转变,这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变迁,更是对我国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的深刻反映。

在近三十年的时间里,我国的服饰行业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从单一到多元的演变,其变化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背景。

本文将就此深入探讨,以期呈现出一幅关于我国服饰变迁的全景图。

一、 1990年至今服饰变化我国简略概括1. 199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的影响在1990年代初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这也直接影响到了服饰行业。

传统的我国服饰逐渐被西方的时尚潮流所影响,人们开始注重个性化、时尚化的穿着,服饰材质和款式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国外品牌的进入和西方文化的渗透,使得我国的服饰市场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为我国服饰行业的变革奠定了基础。

2. 2000年代:经济快速增长与新兴时尚产业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服饰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2000年代,我国的时尚产业蓬勃发展,国内外品牌争相涌入,时装周、时尚杂志等时尚活动也日益增多。

互联网的兴起为服饰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电商评台的崛起使得人们的购物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此时期,我国服饰行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各种新兴时尚品牌层出不穷,时尚观念不断刷新。

3. 2010年代至今:我国元素与国际化并存进入2010年代以来,我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开始在服饰设计中得以复兴和融合,这种“我国元素”在服饰设计中的应用成为一种时尚趋势。

国际化与本土化并存,既有国际大牌的涌入,也有我国本土品牌的崭露头角。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在时尚产业中得到了广泛关注,环保材料和可持续设计成为时尚产业的新方向。

我国服饰行业在这一时期呈现出了多元、包容、创新的发展态势。

二、个人观点和理解从1990年至今的我国服饰变化来看,我认为这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时尚变迁,更是对我国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的深刻反映。

服饰行业的兴起和发展,标志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关于改革开放中国服饰的变化

关于改革开放中国服饰的变化

关于改革开放中国服饰的变化第一篇:关于改革开放中国服饰的变化关于改革开放中国服饰的变化其实在改革开放初期,城市居民的物质生活还是比较困乏的。

那个时代的人说,收入少,供应也很紧张,买东西不仅要有钱还得有票。

衣服的颜色也就仅限于灰黑蓝这几种。

但是渐渐的呢,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人们的生活慢慢的富裕,同时人们的时尚观念也开始进行一次变革。

在70年代后期,出现了许多至今仍能唤起那一时代人内心渴望和热情的字眼。

那么今天我们就从这些字眼中感受改革开放。

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啊,三裤一衫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喇叭裤,健美裤,牛仔裤,蝙蝠衫。

这里面大家比较熟悉的应该就是牛仔裤和蝙蝠衫了。

对于20世纪30年代的人们来说,喇叭裤可以说是一种所向披靡的时尚,被称为中国时尚界最初的冒险。

2008年,有网络兴起的国货回潮热更是让喇叭裤再次回到时尚的前沿。

可想而知,那个时候,喇叭裤火到什么程度。

其实喇叭裤流行的另一个原因也在于它有一个很张扬的名字,比张扬还张扬。

喇叭一词,像是大声朗诵给这个时代的青春宣言,像是民众向往个性与自由的旗帜。

同时,与喇叭裤站在同一个角度的还有健美裤。

记得当时流行这样一句话,不管多大官,都穿夹克衫;不管多大肚,都穿健美裤。

贴身,高弹力,且透风。

有人曾指出,当下比较受女性欢迎的丝袜正是来自当时的健美裤。

其次蝙蝠衫,说到蝙蝠衫那就不得不提起霹雳舞,《霹雳舞》是20世纪80年代最震撼中国青少年的歌舞片,身着蝙蝠衫,头绷裹布,脚踩高帮运动鞋,一遍遍模拟擦玻璃或者外星人行走动作的情景,吸引了无数人的眼光,蝙蝠衫一直持续到今天的,而且愈演愈烈,而且越来越受女性欢迎。

其实,在改革开放这段时间以来,大部分服装都是从外面传进来的,你比方说喇叭裤。

1960年成为美国的时尚,后来“猫王”把喇叭裤推向了时尚巅峰,随后流传到日本和港台。

随着日本和港台电影在中国内地的流行,风靡大陆。

国门打开、观念变更,中国人重新打量自己的穿着,在自我怀疑的目光中,逐渐认同穿着打扮是没有阶级性的。

角色扮演改革开放以来服饰的变化

角色扮演改革开放以来服饰的变化

角色扮演改革开放以来服饰的变化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服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下是一些角色扮演服饰的变化:
1. 军装:改革开放之前,人们通常会选择穿军装进行角色扮演,这表明人们对军队和国家的尊重。

而现在,人们已经不再热衷于穿着军装了,主要是因为军装已经成为一种正式的制服,被限制在特定场景中。

2. 民族服装:改革开放之前,中国民族服装多为传统的锦缎、绸缎、丝绸等面料,主要适合日常穿着和节日活动。

而现在,由于文化多元化和全球化,中国的民族服装设计更加多样化、时尚化,在角色扮演中,人们也更多地选择穿着自己喜欢的民族服装进行展示。

3. 时装: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中国对外开放和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接受了西方的时装文化。

在角色扮演中,人们开始穿着时尚的衣服来展示自己的个性和美感。

总的来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服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传统到现代、从朴素到时尚,中国角色扮演服饰的变迁,也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迁。

改革开放前后的服饰变化

改革开放前后的服饰变化

改革开放后
• 的确良(涤纶)
改革开放后
• 80年代,国人的时尚观念开始复苏,西方文化和港台时尚 进入中国,我们可以在街上看到穿着喇叭裤,蝙蝠衫的年 轻人。
改革开放后
• 90年代,人们对着装的观念也开始有了变化,开始注重面 料的舒适性,天然性。哈韩族,迷你,松糕鞋等词开始流 行。
改革开放后
• 00年代,人们追求个性化,舒适和潮流。
• 80年代,国人的时尚观念开始复苏,西方文化和港台时尚 进入中国,我们可以在街上看到穿着喇叭裤,蝙蝠衫的年 轻人。
改革开放后
• 的确良(涤纶)涤纶是英文dacron的音译,在七十年代时 也译为大可纶或的确凉。“的确凉”是广东话的音译,可 能最初是香港人翻译的,流传到广东后走向全国。广东话 读“的确凉”时的读音与dacron的发音很接近,但用普通 话读时就与原词的发音相差很远了。
• 有人根据中山装的特点,设计出了款式更简洁、明快的 “人民装”、“青年装”、“学生装”。
改革开放前
• 60年代后期,人人爱“武装”,无论大人
小孩,几乎人人都有一套兵装。
改革开放后
• 改革开放后,人民的思想解放,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爱 美之心也从灰色蓝色的衣服下面解放出来。70年代末,人 们纷纷脱下中山装,穿起了化纤类西服,的确良布料流行 起来。虽然服装造型还是以模仿为主,但却打破了单一色 服装的局面。
联系在一起。西装和旗袍渐渐地被看作资 产阶级情调,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消失了 几十年。男人以中山装为主,不再穿长袍 马褂;女人穿的是对襟袄。那时,拥有毛 料中山装,在左上口袋插上一支钢笔,则 是有知识、有文化的象征。
• 中山装
– 关闭式八字形领口, 装袖,前门襟正中5 粒明纽扣,后背整块 无缝。袖口可开叉钉 扣,也可开假叉钉装 饰扣,或不开叉不用 扣。明口袋,左右上 下对称,有盖,钉扣, 上面两个小衣袋为平 贴袋,底角呈圆弧形, 袋盖中间弧形尖出, 下面两个大口袋是老 虎袋。

改革开放30年之服饰变化(组图).

改革开放30年之服饰变化(组图).

改革开放30年之服饰变化(组图)改革开放30年之服饰变化(组图) 2008年12月16日22:07:53 来源:新华网改革开放前,蓝、黑、灰、绿是中国人穿衣的“主旋律”。

1979年3月19日,法国著名时装设计师皮尔·卡丹率领的法国模特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时装表演,让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人大开眼界。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改善、思想逐渐开放,单调的款式已不能满足人们对着装的要求。

70年代的绿军装、中山装、工装变成了80年代的喇叭裤、健美裤、蝙蝠衫、连衣裙。

1993年,首届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在北京举行,国际服装品牌开始进入中国,人们的着装观念进一步多样化、个性化,今年的流行款式也许到了来年便已过时。

进入新世纪,着装已逐渐成为人们展示自我的一种方式,“只要我喜欢,没有什么不可以”的着装心态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1979年3月19日,由法国著名时装设计师皮尔·卡丹率领的法国时装表演团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了一场服装表演。

台上衣着的多姿多彩与台下的一片“灰、黑、蓝”形成了鲜明对比。

新华社发1984年,青年们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参加交谊舞会。

此时人们的着装已不再千篇一律。

新华社发1989年,顾客在北京隆福大厦的蒙妮莎时装自选部里选购服装。

北京蒙妮莎时装有限公司当时制作的服装以先进的剪裁、制作工艺、多款式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新华社发1986年,北京街头几位穿着裙装的姑娘在聊天。

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街上流行红裙子》让红裙子在80年代初受到年轻女性的青睐。

新华社发1987年4月,北京的春天虽然时有寒意,但爱美的姑娘们还是迫不及待地穿上了健美裤、宽松套裙等流行的春装。

新华社发1992年,宁波申洲织造有限公司的工人在生产文化衫。

文化衫在90年代曾流行一阵。

新华社发1993年5月14日至19日,首届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来自中国、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数百个服装企业参加了展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改革开放中国服饰的变化
其实在改革开放初期,城市居民的物质生活还是比较困乏的。

那个时代的人说,
收入少,供应也很紧张,买东西不仅要有钱还得有票。

衣服的颜色也就仅限于灰黑蓝这几种。

但是渐渐的呢,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人们的生活慢慢的富裕,同时人们的时尚观念也开始进行一次变革。

在70年代后期,出现了许多至今仍能唤起那一时代人内心渴望和热情的字眼。

那么今天我们就从这些字眼中感受改革开放。

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啊,三裤一衫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喇叭裤,健美裤,牛仔裤,蝙蝠衫。

这里面大家比较熟悉的应该就是牛仔裤和蝙蝠衫了。

对于20世纪30年代的人们来说,喇叭裤可以说是一种所向披靡的时尚,被称为中国时尚界最初的冒险。

2008年,有网络兴起的国货回潮热更是让喇叭裤再次回到时尚的前沿。

可想而知,那个时候,喇叭裤火到什么程度。

其实喇叭裤流行的另一个原因也在于它有一个很张扬的名字,比张扬还张扬。

喇叭一词,像是大声朗诵给这个时代的青春宣言,像是民众向往个性与自由的旗帜。

同时,与喇叭裤站在同一个角度的还有健美裤。

记得当时流行这样一句话,不管多大官,都穿夹克衫;不管多大肚,都穿健美裤。

贴身,高弹力,且透风。

有人曾指出,当下比较受女性欢迎的丝袜正是来自当时的健美裤。

其次蝙蝠衫,说到蝙蝠衫那
就不得不提起霹雳舞,《霹雳舞》是
20世纪80年代最震撼中国青少年的歌舞片,身着蝙蝠衫,头绷裹布,脚踩高帮运动鞋,一遍遍模拟擦玻璃或者外星人行走动作的情景,吸引了无数人的眼光,蝙蝠衫一直持续到今天的,而且愈演愈烈,而且越来越受女性欢迎。

其实,在改革开放这段时间以来,大部分服装都是从外面传进来的,你比方说喇叭裤。

1960年成为美国的时尚,后来“猫王”把喇叭裤推向了时尚巅峰,随后流传到日本和港台。

随着日本和港台电影在中国内地的流行,风靡大陆。

国门打开、观念变更,中国人重新打量自己的穿着,在自我怀疑的目光中,逐渐认同穿着打扮是没有阶级性的。

中国人深埋几十年的爱美之心,开始在服饰上得以释放。

皮尔.卡丹揭开了中国服装的“红盖头”
1979年春天,著名的法国时装设计师皮尔.卡丹应邀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了一场服装表演。

这场象征着中法友谊的时装表演在当时被称为“服装观摩会”。

尽管皮尔. 卡丹已经充分考虑了中国当时的国情,但当音乐响起,露着大腿,扭胯摆臀的外国模特还是让台下的中国观众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猛烈冲击。

台上衣着的多姿多彩更是与台下的一片“革命色”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次“观摩会”还仅限于中国外贸界与服装界的官员和技术人员参加。

然而,在改革开放期间,最让世界瞩目,让国人自豪的是有关中国元
素开始走向了世界舞台。

你比如说,唐装,旗袍。

2001年在上海APEC峰会上,20位各国领导人集体亮相,他们穿的都是大红色或宝蓝色的中式对襟唐装,这一情景通过电视瞬间传遍全球,唐装迅速流行。

有句话叫:“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服装作为时尚的风向标早已超越了民族的范畴,只有当传统和现代真正结合的时候,当东西方文化水乳交融的时候,时尚才能展现出最为夺目的光芒。

渐渐地,我们进入了90年代。

人民的生活更加富裕,精神文化需求更是日益膨胀。

所谓的80后,90后开始刺激人们的眼球。

那什么内衣外穿,露脐装,超短裙已经见怪不怪。

,时代在进步,我们从未停止脚步。

改革开放,西方新思想流入中国,大众从以往的“从众”心理到追求个性。

而这主要表现就是服装的变化。

敢穿,能穿大量新潮服装。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百姓手上有钱了,可以买独特的高档用品,对衣服选择也越来越挑剔,这也导致了服装的变化。

进口的商品越来越多,人们能选择的生活用品越来越丰富,服饰选择也越来越多。

加速了社会竞争,生产商为了吸引顾客,不断推动服装的发展,服装也变的越来越符合时尚,越来越漂亮了改革开放30年,一些渐渐消失的服饰词语,记录着一个一去不复返的时代。

今天当我们重新回忆它们,除了苦涩、辛酸、亲切,还有不尽的感慨:是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了今天的美好生活。

时代在变,观念
在变。

服装,这一社会文化的产物,承载着人们深层次的精神需求,也在不断地进步、创新,透过衣着的变迁,
我们看到了一个崭新的、开放的中国。

1. 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人们衣着的变化,是三十年改革开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进步的真实写照。

是人们的生活从贫困走向富裕的真实写照,是国家由贫困走向繁荣昌盛的真实写照。

透过人们衣着的变化,我们看到了人民生活的富庶,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强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