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 年家电的变迁
2018纪念改革开放40年变化作文改革开放40周年感悟
2018纪念改革开放40年变化作文改革开放40周年感悟2018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因为今年正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无论是社会发展还是人民生活都有非常大的变化。
那么关于2018改革开放40年变化的作文有哪些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2018纪念改革开放40年变化作文。
电视机的变迁五十多年前,我有幸进入商品流通领域,从事商业供销工作。
回想那时的城乡市场,真是一片萧条,计划供应、商品奇缺,唯一称得上“家用电器”的商品,大概也就是手电筒了。
不过,那时消费者普遍消费不高,维持温饱就算不错了,也不奢望购买什么家用电器了。
一次出差去南通,晚上去劳动人民文化宫游玩,在三楼一间有百十来人的房间,摆着一台微波炉大小的物件,前面是玻璃屏幕,隐约看见上面有人像晃动,感到很神奇,一问才知道叫“电视机”。
从此,也梦想着什么时候自己也有台电视机看看。
七十年代初,听所上海市场有电视机出售了,但要华侨券,且价格高,必须要竖很高的专用电线才能看到节目,凭我的工资收入,又无海外关系,只能望机兴叹了。
1976年9月,伟大领袖毛泽东逝世,全国悲哀,为了转播北京天安门广场追悼大会实况,如皋县革命委员会在政府大门墙头放置一台电视机,到了晚上,县城几乎万人空巷,都挤到政府门前看转播,屏幕小,距离远,信号弱,看不清画面,但已让我们激动不已了。
改革开放的1978年,我终于“近说楼台先得月”优先购得一台9寸屏幕对角线23厘米黑白电视机,又买一根长毛竹,在家中院里竖起天线,终于在家可以看电视节目了,真是全家开心。
不过,一面看要一面到外面旋转天线,调整天线的朝向,否则就是“多瑙河之波”甚至“看不见的战线”,有时雪花点多,还要用手拍打几下电视机才行。
虽然如此,还是引起左邻右舍的兴趣。
一到傍晚,小院里排满了小凳小椅,专等着七点开播,一下伙子专门负责转天线。
有些坐在后面的大爷大妈抱怨地说“太小了,根本看不清,不如回去睡觉”。
有些人热情骤减,渐渐退场的人多了。
回顾六十年 家电大变迁
家用电器并不是生活的必需品。
是人们满足温饱之后的物质需求。
因此家用电器的变化,正说明了时代在前进,社会在进步,祖国的经济建设在飞跃发展。
60年代60年代,国民家用电器的空白期。
物质匮乏的60年代,家用电器还是个空旷的概念。
人们为了填饱肚子而四处奔波,那个年代还有不少的村镇根本就不通电。
即便是在城市中,也只是有电灯可以在夜晚照明使用。
如今爷爷奶奶们回忆起当时的家电,会记起:“手电筒,5角钱买电池。
”70年代上世纪70年代,有一两件家用电器,是家庭富有的标志。
1973年刚结婚时,我们家里没有一件家用电器。
成家之后因为一直喜欢听歌,攒了大半年的钱,买了半导体收音机(1977年购买的上海产春雷牌两波段收音机,31元。
于1979年送给内弟)后来,过了两年,又买了14半导体管4波段交流收音机(上海101厂生产海燕牌双喇叭,高低音调节。
154元1979年3月购买,现已成了收藏品)这两部小家电对于当时的家庭,已经是很引以为豪的了。
80年代80年代,电视、电话、收录机、风扇等逐渐进入普通家庭。
1981年,我大学毕业带着妻儿举家到大庆,住的是干打垒平房,连床都是借的,别提家用电器了,唯一的家用电器是从农村拿来的一台收音机。
那时,村里的周姐家有一台14寸黑白电视,当时没什么业余生活,每到傍晚,我们一家四口人就去周姐家了。
那时电视没几个台,孩子看着枯燥,一会儿就都歪在床上睡着了,大人们边看电视边聊天,到夜里,我和妻子就一人一个把孩子背回家。
这样的日子虽然苦,但背上熟睡儿子的口水流到肩膀上,感觉很幸福。
后来的几年,家里可以买得起黑白电视,但是妻子说,要买就一步到位,买彩电。
1984年,搬上楼房的第二年,家里花了1610元买了第一台电视――东芝零部件在国内组装的20寸彩色电视机。
当时孩子们很兴奋,儿子向同楼的小朋友宣布:“我家买电视了!”还把小朋友领到家里来显摆。
电视一点一点在改变着我们的休闲方式。
有了方便的电视直播、转播,人们即便不能亲临现场观看一些大型演出,也可以守在电视机前弥补遗憾。
家用电器的发展
家用电器的发展一、引言家用电器是指用于家庭生活的各种电气设备,如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空调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详细介绍家用电器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未来的趋势。
二、发展历程1. 电气化时代的来临20世纪初,随着电力的普及和电网的建设,家用电器开始进入人们的家庭。
最早的家用电器主要是电灯和电扇,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2. 电视机的普及20世纪50年代,电视机的浮现引起了哄动。
人们可以在家中观看电视节目,了解国内外的新闻和娱乐信息。
这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3. 冰箱和洗衣机的普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冰箱和洗衣机成为了家庭必备的电器。
冰箱可以保鲜食物,洗衣机可以减轻人们的劳动负担,使家务工作更加便捷。
4. 空调的普及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气候变暖,空调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
空调不仅可以调节室内温度,还可以净化空气,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三、现状分析1. 多样化的产品现在市场上的家用电器种类繁多,不仅有传统的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等,还有各种智能家电,如智能音箱、智能门锁等。
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2. 技术的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家用电器的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如电视机的分辨率越来越高,冰箱的节能性能越来越好,洗衣机的洗涤效果越来越好等。
这些技术的创新使得家用电器更加智能化、高效化。
3. 智能家居的兴起智能家居是指通过互联网技术将家用电器连接到一起,实现智能控制和远程操作。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使用智能家居系统,可以通过手机APP控制家中的电器,提高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四、未来趋势1. 人工智能的应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家用电器将更加智能化。
例如,智能电视可以通过语音识别来操作,智能冰箱可以根据食物的种类和数量自动调节温度等。
人工智能的应用将进一步提升家用电器的智能化水平。
我国家电企业发展历程及现状
我国家电企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
当时,中国的家电行业处于起步阶段,仅有少数企业生产家用电器。
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家电行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开始引进国外的技术和设备,并逐渐建立起一批生产家电产品的企业。
这一时期,一些代表性的国内家电企业相继成立,例如美的、海尔、格力等。
进入21世纪,我国家电企业迎来了爆发式的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电产品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国内企业通过加大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的力度,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同时,中国的家电企业也开始积极拓展海外市场,通过国际化战略进一步实现快速发展。
当前,我国家电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一些知名的中国家电企业在全球市场上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成为国际家电行业的重要参与者。
特别是在家电产品创新、品质管理和智能化发展方面,中国企业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并获得了广泛的认可。
然而,我国家电企业也面临一些挑战。
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的不断推进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和运营资金。
同时,国内外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中国企业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保持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的增长。
总体而言,我国家电企业经历了持续发展的历程,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中国的家电企业将继续积极适应市场变化,提高产品品质和创新能力,进一步巩固在国内外市场的地位。
(完整版)中国家用电器行业发展概况及前景
中国家用电器行业发展概况及前景中国家用电器(以下简称家电)行业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粗放到集约,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十几年的发展和竞争,已经形成了一个由生产、经营、科研、检测、教学等环节组成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拥有了一批名牌产品和骨干生产企业,产品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同时开始稳步进入国际市场。
近年来,国外一些跨国公司纷纷以独资或合资方式进入中国,掀起一轮新的投资热潮,并且已经有一批国际知名家电产品开始在国内生产和销售,使本来就很激烈的中国家电市场竞争形势变得更加白热化,家电行业新一轮的市场竞争已经形成。
竞争的重点是资本和技术实力,竞争范围已经超出国内市场而进入国际领域。
面对新的竞争,中国家电行业将如何发展?本文根据该行业的有关资料,综述分析如下:一、行业概况中国家电工业的生产企业主要隶属于国家轻工总会和电子工业部分别管理。
其中,以电视机为主的视听、音响、收录设备生产企业隶属于电子部。
此外,冰箱、洗衣机、空调器、电风扇等机械类生产企业则由轻工总会负责。
进入 80 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居民收入逐年增长,消费观念和需求发生根本变化。
以家用电器为代表的耐用消费品开始进入家庭,并迅速成为社会性消费热点。
在这一热潮的推动下,中国家电行业开始了高速发展,达到如下规模:(一)职工人数、固定资产、工业总产值据 1996 年统计 , 年全国轻工系统和电子系统所属家电行业共有职工分别为 25.56 万人和 32.24 万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分别为 1.54 万人和 3.5 万人,固定资产净值分别为 68.4 亿元、 125.94 亿元,工业总产值分别为 444.12 亿元、 772.15 亿元。
1985 年至 1995 年十年间,中国家电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32.1% ,超过其他国家家电工业同期发展速度。
(二)主要产品、产量目前,中国家电工业已经能够生产几乎所有大小家电产品,品种从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到彩色电视机、微波炉、空调器等共 120 多个 , 主要产品产量也已经开始在世界上占有一定份额。
改革开放对我家的影响
改革开放对我家的影响心怀梦想,是人类天性使然。
从远古到现代,从蒸汽机时代到电气化时代,再到信息化时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也是追寻梦想的历程。
40年前的今天,对于每个国人来说,电灯、电话、楼上楼下是梦的追求。
如今,大彩电、大冰箱、大住宅不再是人们神秘的话题。
电脑、小汽车、小别墅个人所有将越来越多, 生活水平每年都在提高,如今家电产品从无到有、从短缺到普及的不断升级、快速变迁的发展过程,见证了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改革开放这场波澜壮阔伟大实践的历史进程。
记得有句俗语: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所谓的梦想就是期望与现实的结合。
我们生活的年代就属于一个梦想成真的年代,也许五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前的期望,用不着五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就会慢慢的转化为现实,走进了千家万户,走进了我们的身边。
我们属于幸运的一代,我们这一代人是祖国巨大历史成就的见证者和受益者,因为我们有幸见证了祖国和个人双重梦想融合成真的时代步伐。
我们这一代人都经历了祖国改革的过程,都是祖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也是受益者。
可以说感受最真,情意最切,体会最深。
1978年,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经济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在我的脑海里还留存着计划经济的烙印,什么粮票、油票、肉票、布票、火柴票等具有浓郁计划经济特征的产物我有幸见识过。
那时候流行即使有钱也未必能保证买到商品,但是,老百姓手里也确实没有钱,一亩三分地,整天脸朝黄土背朝天,也没有别的收入。
但是,在父母的心里总是盼望着有一天能见到市场放开的情景,购买物品不再受票据的束缚。
光阴如水,岁月如梭。
进入80年代中后期,而此时的中国已经走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祖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知不觉经历了1978年,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改革的春风再次唱响了全国的号角;经历了1997年,香港成功回归祖国怀抱的中华盛世;经历了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在统一大业上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经历了2001年,中国申奥成功,祖国大地欢庆鼓舞的激动场面;经历了神州五号、六号、七号、八号、九号、十号载人航天宇宙飞船的升空与成功返回的激动时刻;经历了嫦娥一号、二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神舟系列飞船实现了发射、空间出舱活动以及空间科学试验等重大突破,特别是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九号、十号飞船顺利载人交会对接,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战略目标取得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进展,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天河一号”研制成功,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创下了7062米的下潜纪录,百亩超级杂交稻试验田亩产突破900公斤,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战略目标取得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进展,标志着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标志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在逐步变成现实;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首发;在此之前,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相继发射成功;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中国首颗X射线天文卫星“慧眼”发射成功;“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国际上率先实现千公里级的量子纠缠;“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蝉联世界超算冠军……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井喷式”爆发,见证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中国人民正在走向富裕,中华民族必将走向强大。
2023年我国家电行业现状分析:市场趋于高端化和细分化
2022年我国家电行业现状分析:市场趋于高端化和细分化近年来,家电消费升级大潮正渐渐向小家电领域扩散,越来越多的高端、智能、健康类的家电开头走入寻常百姓家。
顺应80、90后等新一代消费者需求转变,家电厂商正加快转移阵地。
9月14日,海尔集团与全球最大的家化公司之一利洁时集团宣布战略合作,开拓中国洗碗机市场。
而在上个月,小米刚刚发布了首款扫地机器人。
新消费群体带来新的消费结构。
随着消费升级和智能化浪潮全面到来,满意品质、健康、绿色消费的小家电和万物互联的智能家电将成为行业竞争的主战场。
以下是2022年我国家电行业现状分析:家电“四大件”饱和,小家电异军突起过去30年,以彩电、冰箱、空调、洗衣机四大件为主的大家电在中国家庭的进展普及,成就了中国家电制造商的全球崛起。
随着市场的饱和和消费习惯的变迁,各种改善和提高生活品质的“非必需”小家电开头受到人们的青睐。
瞄准细分市场的家电新品类、新应用层出不穷,高端、智能、健康产品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成为拉动家电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
一是健康类小家电走俏。
榨汁机、原汁机、破壁机、豆浆机、真磨醇浆机、智能电饭煲、面包机、电烤箱……厨房炊具不仅种类繁多,还增加了更多的智能化和时尚因素。
家电在功能上花样翻新的背后,是人们对健康化、精细化、多样化饮食的不懈追求。
二是“懒人经济”至上,厨卫小家电加快更新换代。
随着新一代消费群体的壮大,对时间的价值更加重视。
洗碗机、扫地机器人、炒菜机、等解放双手的新产品也开头走入中国市场。
以洗碗机为例,目前,国内洗碗机渗透率仅为1%,欧美发达国家的渗透率则达60%-70%。
据券商研报分析,随着产品功能大幅改善,消费者认知度渐渐加深,众多企业纷纷推出新品,中国洗碗机市场即将爆发。
依据测算,将来5年洗碗机行业复合增速有望达到59.5%,5年后实现年销量200万台以上,有望成为厨房标配。
如今,海尔、美的、华帝、老板等国内厂商都纷纷推出洗碗机产品。
三是美容健身类家电渐渐被大众接受。
从家用电器看变化
龙源期刊网 从家用电器看变化作者:蒋延龄来源:《金色年代》2013年第01期改革开放前,家中没什么电器,如今,家里满眼都是家电,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在30多年前,我家中有6口人,岳父母、两个孩子、我们夫妻俩。
居住在浦东两间约20平方米的老工房里,合用卫生间、厕所、厨房,烧煤球炉。
我家中除照明外,家用电器只有一台半导体收音机,用以收听广播。
由于十多户合用一只水表、电表,分摊费用时,往往会为了几毛几分钱,邻居之间闹得不可开交。
我妻爱干净。
每到春天,她就要把过冬用的大堆被褥、床单、衣裤等放在偌大的浴盆里分几次用手工洗后,晒干,十分劳累,我颇为舍不得她,但也无可奈何。
在1978年底前后,我家下决心花了大约二三百元购置了一台9寸黑白电视机,主要是为了收看悼念周总理的纪录片、聆听郭兰英等歌唱家感情真挚地歌唱周总理和其他已过世的党的领导人的歌曲,经常被感动得热泪盈眶。
晚上,一些邻居都自带板凳到我们家,一起看电视。
当时,已开通台湾通信,当看到我大姐从台湾寄来的相片,房间里装有空调,真是羡慕不已。
而我们在盛夏的夜晚,只能熬住蚊叮虫咬在弄堂里乘凉,有时偶尔也会买电影票,到电影院里去孵冷气。
30多年过去了,国家改革开放带来了辉煌成就,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在党的关怀下,我家早已搬入了高层住宅,居住条件大为改善。
家用电器方面,洗衣服早已用上了全自动洗衣机,每间房中都安装了空调,置办了大尺寸液晶屏彩色电视机,还有音响、电冰箱、电饭煲、微波炉等。
洗澡装有热水器,还购置了电脑上网用。
通信不但装了座机电话,我和老伴都有手机。
此外,还有许多小家电,如照相机、电风扇、电吹风、吸尘器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年代,在政治上,我和我妻从文革的灾难中解放了出来,落实了干部政策,又先后走上了市级机关工作岗位,我们的心情是十分舒畅的。
我和老伴多年前已分别离退休,现在过着幸福的晚年生活。
我要衷心地感谢党组织对我以及全家无微不至的关怀,要永远跟党走,做一个名符其实的老党员、老干部,以实际行动贯彻执行党的十八大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的变化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是时代变迁的一种体现,而社会的变迁往往最直接反映在人民生活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悄然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
变化之一:消费结构明显升级,“衣食住行"消费位次发生变化:“食”的消费比重开始让位于“衣住行"。
私房、私车大踏步走进居民生活.广大人民生活方式日趋“个性化、现代化、多元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居民家庭开始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化,人们的消费结构也由过去的“温饱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转变.首先是”衣食住行”中的消费位次发生了明显变化:“食”的消费位次开始让位于”衣住行”。
长期以来,衣食住行中的“食”在人们的生活消费中所占比重最高,居民收入的大部分主要用于解决“吃饭”问题,其他消费很少。
如今这一状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跨过“温饱线”的居民,食品类消费比重逐年下降,居民的消费重点正在发生转移:住房、交通、通讯、教育、旅游等方面的开支明显增加.人们越来越舍得“花钱买时间"、“花钱买教育”、“花钱买健康”……变化之二:率先步入”数字时代"。
家电和电脑网络的普及,改变着生活的方方面面,"e化生活”实实在在,不再是少数人的时尚。
科技的进步和普及,深刻影响和改变着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及生活观念。
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不断完善,带给市民更多的实惠。
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洗衣机、微波炉、吸尘器、电烤炉等家用电器的普及,以及生育子女数的减少,使家务劳动强度大为降低,城市居民的家务劳动时间明显缩短。
手机、呼机、电脑、金融卡的普及应用,直接改变了城市生活的节奏,提高了市民的工作和生活效率。
"e化生活"成为实实在在的大众生活,不再是都市少数人的时尚。
传统的寄信、发电报和电传方式,正被E—mail、手机等现代通信手段代替,人际沟通和信息交流变得更快捷、有效.过去,一封信跨越太平洋寄达美国要1个月时间,而今电子邮件只需要几秒钟。
改革开放前后我家生活的变迁
改革开放前后我家生活的变迁1. 改革开放前的日子在我记忆的长河里,改革开放前的日子就像是黑白电影,虽说没啥色彩,但生活的每一个瞬间都是那么真实。
那时候我家条件并不好,家里总是有一种拮据的感觉。
大人们常常忙忙碌碌,东奔西走,赚钱养家,可是每到过年,家里的那一小块肉就成了大伙儿心中最珍贵的宝物,甚至还得分给邻居尝尝,算是一种“邻里情”。
说到邻居,咱们小区里的人可真是一大家子,互相帮忙、互相照应,像是亲戚一样。
有时候,没啥吃的,隔壁大妈给我妈送点儿自家做的饺子,咱们也会回赠点儿咸菜,真的是“你情我愿”的好日子。
每天的生活就是早上吃一碗稀饭,然后就去上学。
学校里,老师严肃得很,根本不会像现在这样鼓励你。
记得有一次,我数学考得不好,老师就把我叫到前面,批评了好久,我的脸都红得跟苹果似的。
可是,虽然生活简单,但是家里人总能找到乐子。
每到周末,我们会聚在一起,玩些简单的游戏,像是捉迷藏,或者是说笑话,真的是“家和万事兴”。
在那时候,电视机还是奢侈品,偶尔有机会看到的黑白电视也是令人向往,大家围坐在一起,简直像过节。
2. 改革开放后的变化哎呀,改革开放之后,简直是天翻地覆!说起来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真的是让人瞠目结舌。
家里的经济条件逐渐改善,爸妈开始做生意,做点小买卖,日子渐渐过得红火起来。
家里的饭菜也越来越丰富,早上能吃到煎饼果子,中午有米饭加菜,晚上偶尔能点外卖,简直幸福得不要不要的。
记得有一次,我一口气吃了四个包子,真是撑得我在沙发上都不想动,哈哈!当然,生活方式也在变化。
以前总是用手写信,现在却是打电话、发信息,一下子就能联系上人。
记得第一次看到彩电时,我和小伙伴们兴奋得像打了鸡血,大家围着电视看动画片,笑声不断。
大人们也开始学着玩网络,虽然一开始操作得笨手笨脚,但还是乐此不疲。
尤其是那时候,手机刚流行起来,家里人为了学会发短信,常常笑得前仰后合,特别有趣。
3. 生活的进一步改善进入新世纪,咱们家的生活水平可谓是飞速提升,家里的物件越来越多,家电也是应有尽有。
建国六十年家电生活大变迁
建国六十年家电生活大变迁导语:从1949—2009,中国走过了60载春秋。
这60年里我们的生活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科技在发展、生活在提高、经济在飞跃,而家电是这些最贴近生活的表现。
你是否还记得这些家电的点滴改变对你的生活带来的微妙变化呢?很多美好的回忆也是从这些开始的。
从黑白电视到液晶面板,从手摇电话到无线子母电话,从雪花单门冰箱到双开门带有吧台和宽带变温的豪华冰箱……家电的改变带给了我们许多许多……50 年代的家电状况建国初期在政府领导下对家电设备进行研发在国家建国初期,人民家中几乎没有任何家电可言,但是在政府的领导下,整个50年代我国的科研成果显著,包括电视、洗衣机、计算机在内的大型家电全部实现了自主生产化,从侧面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发展与提高。
能够DIY一台矿石收音机是一种最高级享受建国初期50年代,时候普通平民百姓家连台最普通三灯再生式收音机也没有,有的好学又有些知识基础的年轻人去搞来一付耳机和矿石,安装一只矿石收音机,听听广播电台音乐,已经算得上是一种高级享受了。
业余生活以戏曲为主看电影是奢侈享受上世纪50年代,人民的文化娱乐生活贫乏,影剧院廖若晨星。
人们闲来无事之时,只能到大街上去看耍猴的、看民间艺人变戏法、看“卖大力丸”的人耍把戏,或去书场听书、街头书摊看“小人书”,来化解精神的饥渴。
60 年代的家电状况60年代依旧是国民家电的空白时期虽然50年代研发成果显著,但在物质匮乏的60年代,家用电器还是个空旷的概念。
人们为了填饱肚子而四处奔波,那个年代还有不少的村镇根本就不通电。
即便是在城市中,也只是有电灯可以在夜晚照明使用。
半导体收音机是奢侈品年轻人自己动手做市面上开始流行起半导体收音机,看到那个比烟盒稍大但不用插电线的玩意,就会感到非常惊奇。
但它价格很高,青年人买来晶体管,按照线路图自己动手,装一只半导体再生收音机听听新闻广播和音乐,心中觉着美不胜收。
电影放映队活跃人民业余生活60年代,各工会、文化部门纷纷组建了16毫米、35毫米电影放映队,深入到各基层工厂流动放映,人们那时都能看上一些国产或外国的黑白片影片,在那个没有电视可言的年代,此举活跃了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
改革开放40年,我们生活中的变化
改革开放40年,我们生活中的变化各位领导、同事: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改革开放40年,我们生活中的变化》。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
40年来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根本动力,它激发了各行各业的活力,使中国的生产力不断得到发展。
在改革开放的春风沐雨中,一个个新兴城市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一项项重大科技成果不断问世,一项项航天事业不断创新。
40年前人们生活在单色调的社会中,中山装、平头、公社是那个时代的代名词,国家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却缺衣少粮、物资匮乏,人口众多却身羸体弱、国民教育素质普遍较低。
小时候,很少有品种多样的水果、蔬菜和肉食,玩具是造型单一的娃娃、自制的毽子与沙包,一两毛钱就可以买零食,那时家家户户的电器大都是电灯,有的甚至是煤油灯,谁家里要是有一台黑白电视机,晚上一定有自带小板凳的电视观众,那时候不上学的或辍学的小孩子很多。
而现在,十几亿人民的吃饭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不但能“吃饱”,还要讲“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
随着老百姓经济条件逐年提高,出门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汽车、火车,甚至动车高铁、飞机都已不再是稀罕物,以往十天半个月才能到的地方现在十几二十个小时就能到。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经历了从黑白电视到彩电到宽屏曲屏液晶电视,从闭路电视到网络电视的全过程,以前的黑白电视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古董。
记得中学时,实行家电下乡的政策,极大地促进了电器在农村的普及使用。
随着国家危房改造政策,从前农村的土墙房,现在也是逐年较少,老百姓的居住环境有了明显改善,许多乡村都建起了“小洋楼”。
公路不再是又窄又泥泞不堪、坑坑洼洼的土路,水泥路、柏油路通往各个乡镇、各个村社,公交车不再是城区的标配,农村公交车不但方便了老百姓的出行还省去了一部分出行费用,实现了真正的惠民利民。
现在,我们能足不出户就能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足不出户就能看遍全世界,不用请家教在家也能一对一辅导学习,远在大洋彼岸的亲戚朋友也能天天见面;出门可以不用带钱包,坐车可以不用公交卡,因为我们有手机、有支付宝、微信;忙碌时可以不用做饭,甚至不用出门吃饭,因为有外卖送货上门。
TCL企业发展史
30年间TCL发展史第一阶段:改革开放白手起家初试合资TCL成长过程,是按照改革开放节奏发展起来的。
广东有一个好的区位优势和好的政策环境,率先改革开放,社会观念转变比较快。
1、合资磁带厂白手起家在中国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的20世纪80年代初期,原广东省惠阳地区电子工业公司与港商合资成立“TTK家庭电器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是生产销售录音磁带。
这个当时注册资本只有620万港币,员工不到300人的小企业是中国最早的12家合资企业之一,也是今天TCL的前身。
TCL是在改革开放大环境下成长起来的。
李东生回忆:“当时TCL对市场经济、国际合作基本上没有概念和经验,就是凭感觉摸着石头过河。
但是有一点TCL很清楚,公司成立之后,没有人管你饭吃,有一个国有的牌子,但是没有钱,得自己找饭吃。
TCL做所有的项目和企业运作的活动,目标很清楚,要赚钱,要积累。
初期那几年,TCL走得比较快。
82年我回来的时候,当时的项目基本上是计划经济那一套,如果要国家投资,国家不能随便投,要先立项,要有可行性论证,要报批,来回折腾,最快也得一年,一般的两年。
我发现这样的做法根本行不通,第一,TCL不是传统的国有企业,不可能立项,也不知道找哪个部门立项。
而且TCL项目是短平快,像磁带装配,一年就把钱赚回来了。
所以思想解放要快,敢于大胆尝试,而且动作要快。
TCL在改革开放初期的时候,就适应了它的变化。
TCL不是主动的理解,而是适应变化,在一定要赢利的目标驱动下,使企业经营活动快速的运作起来。
这是最基本的企业管理。
”“当时的TTK,装了一个打卡机。
现在打卡机很普遍,但那个时候,TCL公司是第一个装打卡机的,很多人来参观。
TCL第一任厂长是香港人,铁面无私,迟到10分钟,记录就是红的,三次红字就扣一天工资,员工容易管理。
当时大锅饭思想很重,很多国内企业到TCL这儿看TTK怎么一回事,为什么效率那么高。
改革开放外埠带来的企业管理的观念为TCL未来成长打下比较好的基础,也培养了整个管理团队适应市场竞争的基因。
中国家电行业的发展历史
中国家电行业的发展历史作者:来源:《家用电器》2019年第09期家电产业是一个范围广、跨度大的行业,它包括老“三大件”,也包括了现在的新“三大件”。
90年代以来,我国兴起了空调、微波炉、电磁炉这些耐用的家用电器。
一开始,我们国家的元气大伤,整体的工业基础都比较薄弱。
而且家电产业内还有很多新兴产业都在萌芽时期,等待一个很好的发展时机。
中国家电产业在发展时可以归纳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49年到1979年这个阶段主要是老“三大件”,这个时期是老一代的人必备的一些家用消费品发展的黄金时期。
这个时期中,市场经济还在计划经济的管制下,所有的项目都必须报批中央政府统一规划,企业的市场意识以及竞争意识都不足。
没有市场作为导向,中央一味采取计划生产、计划供应,这也导致了商品的供给能力小于市场的需求。
缺乏对于市场的了解,生产的产品更新速度也非常缓慢,产品的设计和款式没有太大的变化。
1955年,天津医疗器械厂试制出第一台使用封闭式压缩机的冰箱。
1956年,沈阳、天津、北京、上海等地相继开始生产冰箱,供医院及科研单位使用,并试产了集团用洗衣机。
1958年,中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诞生。
天津712厂生产出新中国第一台自主研发、制造的显像管电视机——北京牌14英寸黑白电视机,标志着当时中国电视机研制技术与日本基本处在同一水平。
1962年,沈阳日用电器研究所试制出中国第一台洗衣机。
1965年,上海空调机厂生产出中国第一台三相窗式空调器。
1970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台彩色电视机同样在天津712厂诞生,拉开了中国彩电生产的大幕,但生产规模、产量、性能、质量等方面与同期已进入高速发展的日本相比差距明显。
1976年,广州家用电器总厂试制成功全塑喷流式洗衣机;随后,波轮式套桶洗衣机在无锡洗衣机厂试制成功。
【第二阶段】改革开放到1989年这一阶段,国家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很多。
中国家电产业有了质的飞跃,人均收入和购买能力也开始增长。
新中国家电发展历程:见证每一个中国家庭的生活变迁
新中国家电发展历程:见证每一个中国家庭的生活变迁作者:暂无来源:《中国质量万里行》 2019年第10期文/本刊记者罗克研中国家电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一部中国家庭概念的变迁史。
在很多70、80后的记忆里,小时候家里的电器都是为数不多的一台黑白电视和一台单缸的洗衣机。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家对于人们来说,就只是一个遮蔽风雨的屋子和一个卧榻而眠的地方。
那时,一个普通家庭希望拥有的就是“三转一响”: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和收音机。
之后经济条件好了之后,彩电、冰箱、洗衣机和空调这“四大件”才成为人们生活中的标配。
回顾过去,1956年,中国的第一台冰箱诞生在的北京雪花冰箱厂,其前身是生产医用制冷设备的北京医疗器械厂。
1958年,天津无线电厂试制出第一台国产电视机——“北京牌”黑白电视机。
1962年,沈阳日用电器研究所试制出新中国第一台洗衣机。
1973年,第一台春兰空调就在泰州诞生,那是一台CKT-3A型窗式空调器。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厨电和卫浴等家用电器品类开始逐渐出现在中国家电市场上。
就像随着天然气普及,燃气灶取代以前的煤炉灶一样。
“四大件”在这个时候也在进行更新换代。
彩电画面变得更加细腻、屏幕越变越薄、材质也变成了液晶;洗衣机从原本的老式双桶洗衣机变成波轮式和滚筒式洗衣机,能够更加干净地洗涤衣物;冰箱也从原来单纯的保鲜功能转向保鲜和速冻双功能、甚至保鲜、保湿、速冻等多功能发展;空调则由原本的氟利昂空调转向更加环保省电的空调。
中国家电企业诞生之初,即面临着艰难的发展处境。
改革开放伊始,东欧的冰箱、俄罗斯的洗衣机、日本的彩电,是国人的抢手货;外资品牌兵临城下,占据了绝大部分中国市场。
在八九十年代,先后涌现出超过300个国产彩电品牌,但是80%的中国市场却由三洋、日立、松下、索尼等数个日系品牌占据,中国彩电品牌备受挤压。
在改革开放最初的10年间,多数企业还都处于萌芽状态。
因为国内经济当时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初期,上马这些家电品的项目是需要中央政府相关部门的审批。
美的的发展史
美的的发展史第一个瞬间: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美的”问世时间追溯至1968年春节,当年在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享健号召下,当时共有23位居民出资5000元成立了“北滘街办塑料生产组”。
这是美的集团的前身。
随着市场迅速扩大,美的集团开始向规模化发展。
1979年7月15日,身处中国沿海地区改革前沿,美的集团在珠三角改革浪潮驱动之下,凭借对技术的追求,于1980年自行研制生产出第一台金属台扇,标志着美的从此进入家电制造业。
1981年,“美的”商标正式注册使用。
作为改革开放第一批受益企业,外部驱动正是那个时代国家经济转型的主流。
美的抓住了这个新时代的机会,从美的商标正式注册使用那一刻起,奠定了美的成为世界著名品牌的发展根基。
第二个瞬间:洞察市场进军空调行业从电扇到空调,美的是一个具有敏锐市场洞察力的行动派。
彼时,中国拉开改革开放序幕仅仅六年时间。
但随着经济增长和购买能力的提升,美的捕捉到空调行业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果断进入空调行业。
美的早在1984年就成立空调筹备组,派遣了十余位技术人员去广州一家国营厂学习空调技术。
1985年,“美的空调设备厂”成立,美的通过购买设备和技术正式进军空调行业,开始了窗式空调机的组装生产,成为国内最早生产空调的企业之一。
凭借极强的学习能力,美的迅速设计、生产出一批做工精良的空调产品,为随后成立国内最早的空调设备厂奠定了坚实基础。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当美的意识到中国大力发展制造业的机会即将来临时,他们把商机驱动融入到了血脉里。
在当时的背景下,需要有前瞻性的企业用洞察力捕捉商机,用全新的商品来引导市场。
这也是此后几十年美的空调不断迭代取得突破的诠释。
第三个瞬间:深化改革、吸引人才成为第一个上市的乡镇企业1991年,美的作为乡镇企业吸引了一位博士马军,消息一经媒体公布,瞬间轰动全国。
不负众望的博士马军,3个月之后,就设计出国内一流的高效节能空调器样机,给“美的”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企业订单突破1亿元。
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变化
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变化改革开放40年,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式转变。
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大大地提高了。
40年前人们做的衣裳是用手工制作的棉布,摸上去特别得粗糙。
现在富裕了都用机器制布,如:毛料、尼龙、混纺……摸上去手感一级得好。
改革开放前人们吃在地里挖出来的野菜,很少能吃上白面馒头,多数时候只能吃窝窝头。
现在的我们不仅能吃饱还能吃好,能吃到自己想吃的东西。
爷爷说他那时住的是用稻草和泥建造起来的房屋,现在各种材质优良、设计美观的建筑拔地而起;听姥姥说她那时连自行车都没有,只有牛车和马车,现在有了汽车、动车、高铁。
改革开放40年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中国的经济总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全球十名开外,已一升再升而达到第二位。
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之初高瞻远瞩谋划的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三步走”宏伟战略目标,在前两步已提前实现之后,未来很有希望先以“全面小康”为阶段性节点,后以综合国力、软硬实力的可持续提升为现实支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之际,落实于“伟大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梦想成真。
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为祖国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科研机构面向市场、自我发展的能力越来越强,为经济建设解决了大量关键性技术难题。
科技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研结果,墨子传信、神舟飞天、高铁飞驰、天眼探空、北斗组网、超算发威、移动支付、网上购物……中国正在越来越多的科技领域走进了世界前列甚至世界第一。
快速增长的经济让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国家有了钱就可以增加军费,加快武器研发,从而促进军事实力不断提高。
40多年来的快速发展中,我国的国际地位也日益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随着改革的红利不断释放,养老制度、医保制度、扶贫制度等大量民生工程不断推进,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切实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好处。
40多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有了质的飞跃,从那个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年代到了现在电灯电话、汽车家电都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人民的生活追求早已不仅限于吃饱穿暖,而是开始追求有品质、有品味的生活。
家用电器的发展
家用电器的发展一、引言家用电器是指用于家庭生活的电力设备,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在现代家庭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详细介绍家用电器的发展历程、当前的发展趋势以及对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二、发展历程1. 初期阶段家用电器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的家庭主要使用煤气灯、蜡烛等照明设备。
1882年,爱迪生发明了第一款商用电灯,为家庭照明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随后,电冰箱、电风扇等家用电器相继问世,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2. 进一步发展20世纪上半叶,家用电器的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1920年代,电视机、收音机等家庭娱乐设备开始普及,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娱乐选择。
1940年代,微波炉的浮现使得烹饪变得更加简单和高效。
此外,洗衣机、吸尘器等家务助手也逐渐进入家庭,解放了人们的双手,提高了生活质量。
3. 现代化发展20世纪后半叶至今,家用电器的发展进入了现代化的阶段。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家居概念逐渐兴起。
现代家庭中,人们可以通过手机、智能音箱等设备控制家中的电器,实现远程操控和智能化管理。
同时,家庭电器的功能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如智能冰箱可以自动识别食物并提供健康建议,智能洗衣机可以根据衣物材质和污渍程度调整洗涤模式等。
三、发展趋势1. 智能化未来,家用电器将更加智能化。
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家庭电器将能够更好地与人们进行交互,实现更智能、便捷的使用体验。
例如,智能家居系统可以根据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需求自动调节温度、照明等,提供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
2. 绿色环保环保已经成为了家用电器发展的重要趋势。
未来,家电创造商将更加注重产品的能效和环保性能。
例如,电视机、冰箱等电器将采用更节能的技术,减少能源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家电回收和再利用也将得到更多的关注,以减少废弃电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 多功能化未来的家用电器将越来越多地具备多功能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发农民生活的变化,其影响力将延伸、渗透 得更深、更远。
•
面对姐姐的津津乐道,我多么渴望哪天也能去看看电视呀!可是—
—奶奶总不允许,说整天往人家家里跑,像个疯丫头,她不喜欢;兄姊 都上中学住校的,那户人家住得比较远,又靠近山边,我觉得独自前往
过于冒险,只好悻悻然作罢。不过,还是从同学那里囫囵吞枣地将“昏
睡百年”的主题曲学了个大概。
•
两年后,终于电视机走进了我家。那年,父亲咬咬牙买了一台17吋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农民生活也讲究现代化的
享受。如今走进农家,电脑、电磁炉、微波炉、
榨汁机等新时代的电器也赫然呈现在眼前。国
家的惠农政策让农民手中有了闲钱,电网改造
使农民用电不再受困,各类专卖店开进家门口, 农民购买方便,售后无忧……这些便民、利民的 措施,让农民享受到使用高科技家电的乐趣。
种种迹象表明,家电下乡已不仅仅是一项“提
从没有到丰富
•
“现在每个家庭里最普通的冰箱、彩电、空调、 洗衣机、饮水机、淋浴器等家用电器,对于30年前的 人们来说,很多产品听都没听说过。”在北京红莲小 区的一个家电维修店中,老王师傅回忆道:“我上世 纪70年代末开始学习家电维修,到现在已经30多年了。 回想这30年的变化,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像我这 个年纪的人都忘不了家里的‘话匣子’,那可是改革 开放前普通家庭唯一能够见到的家用电器。电视对绝 大多数人来说仅仅是听说过。”
晚上似乎比过年还热闹,差不多方圆几里的大人、小孩全部赶往他家。
据姐姐回家后转述(家里留下奶奶和我看家),电视机12吋,黑白的,个
头比收音机大点,有个小小的屏幕。只能收到一个台,放的是《霍元 甲》,画面不清晰,屏幕时不时还“哧哧”地充满雪花。他家把电视放
在堂屋一张八仙桌上,从电视机前一直到大门内外,黑压压的尽是人。
从重耐用到全方位衡量
• 如今的家电市场上,各种健康、节能技术比比皆是, 与此同时,消费者对家电的要求已经不仅局限在功能 的需要,而是将眼光投向了外观设计带来的美的享受 上,诸如面板颜色丰富的空调、冰箱,具有卡通外形 的小家电等都非常受消费者的青睐,家电成了一件实 用的“装饰品”。 农村消费者对于家电的要求也在发生变化,家住 北京郊区的孙田说:“以前我买家电只求价格便宜, 不注重品牌和质量,现在却越来越关注这两个因素。 牌子好的家电耐用、功能全、样子好看,用着省心, 外人看着也气派。” 现在要描述中国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就 会想到家电,原来啥都没有,现在这么丰富,可以说, 家电业是改革开放这30年当中,在提高中国百姓生活 质量方面成绩最显著的行业之一。家电业在改变消费 者生活的同时,也不断为自身创造出新的市场。
家电下乡 改变农民消费观念
据了解,农民购买家电产品,除了用于孩子结婚外, 还有就是建好了新房搞配套设施。就电视来说,有的农民 朋友已经从一般的彩电发展到购买液晶电视、平板大屏幕 电视。而热水器、智能洗衣机、摄像机、电脑等物品也以 最快的速度在农村增长。农民的消费观念在升级,消费在 提前,家电下乡再度催动了农村家电消费的升级和提速, 也从深层次改变了农民的消费观,农民从不敢买、等着买 转换到了需要买、提前买。
80年代的老式电视机
• 如今,“奢侈品”的概念已经远远超过 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收录音机等
普通家电了,市面上也出现了更为先进 的电器。中国家电改革开放30年走完了 别人50年的路。在这短短30年时间里, 市场给了家电企业很多的机会,中国家
电产品亦同步调地完成了从无到有、从 单一到全面、从短缺到普及的快速蜕变。
从买不起到更新快
• 1987年,作为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的全自动洗衣机在无锡小天鹅投产, 但是因为792元的价格偏高,很多老百姓的收入不高难以购买。而今天, 家电市场不断上演着价格战,在一次次的大规模降价中,消费者成为了 最终的受益者。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一台松下全进口64厘米彩电售价 1.62万元,现在一台64厘米纯平彩电的价格不足2000元。 1989年8月,长虹彩电在全国范围内降价,发起了中国彩电史上第 一次价格战,并最终引发了一场“长虹现象”大讨论。50天后,国家出 台了彩电降价政策,从此,在国产彩电的带领下,家电业摆脱了计划经 济的阴影,企业取得了定价权。自长虹率先举起价格战的大旗后,家电 业的价格战几乎就没停过,战事越来越密集,规模也越来越大,加入到 这个行列里来的企业也越来越多,许多国外品牌也不例外。 在价格战中,饱尝甜头的是广大消费者。价格便宜了,消费者买得 起了,家电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也加快了,一台电器用上十几年的现象 越来越少。彩电便是一个例子,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平板电视销量已 从2006年的480万台增长到了2007年的800万台,预计未来三年的销量 将达到1400万台。很多购买平板电视的消费者并不是因为家中没有电 视,而是要更新换代,要享受更大、更清晰的电视产品 .
70年代,能有“三转一响”和“36 条腿”就已经很不错了,所谓的
“三转一响”就是缝纫机、自行车、 手表、收音机四件东西;“36条腿” 是指婚房内的大床、衣柜、书桌、 椅子等家具的脚加起来正好是“36 条腿”。过了一两年,家里才有个9 寸的黑白电视机,那是后来凭票购 买的,还是到百货公司排对买到的。
80年代末90年代初彩色电视机慢慢的最近了老百姓的家庭
• 改革开放30年的家电消费历程,对 于广大消费者来说,从数量上实现 了从无到有,再到极大丰富的过程; 从品种、功能上实现了从单一到多 品种、多功能的转化;从价格上实 现了从买不起到不但买得起而且不 断更新追赶时尚的转变。在这个过 程中,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心 理也逐步得到完善。
• 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1978年全国空调产量只 有223台,1980年产量为1.32万台,1985年产量为 12.28万台。而2008年仅1—5月,我国空调产量累计 已达到4658万台。同时,洗衣机产量在1978年是 400台,而2008年1-8月,洗衣机总产量接近2600 万台.
• 另外,2007年全国农村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彩电、 冰箱、洗衣机分别为94.4台、26.1台和45.9台,而 1985年仅为0.8台、0.1台和1.9台;2007年全国城 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彩电、冰箱、洗衣机分别为 137.8台、95台和96.8台,而1985年仅为17.2台、 6.6台和48.3台。
关于电视机的回忆一:讲述人, 老王,45岁
•
儿时最开心的事,莫过于和小伙伴跟随大人们到茶厂或生产队仓库
去看集体电视,印象中我常常是抱着小板凳兴冲冲地去,回来的路上睡
意朦胧,深一脚浅一脚地拖沓着步子,月光明晃晃的,地上凝了白霜,
风吹来有些干冷干冷的……即便这样我也不愿意错过每次一饱眼福的机 会。
•
大约是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村上有户人家买了台电视机。那天
的黑白“西湖牌”。 “西湖”搁在堂屋的供桌上,是家里的贵重财产,
每次看完电视,母亲总歇一会儿,用手摸摸电视机后面,感觉不烫了再
用绒布套细心罩住。
• 80年代的电视机市场
当时大家都是用这样的方式把“宝贝”抱回家
老百姓们为拥有一台电视机通常需要全家省吃俭用大半年,而 在计划经济的年代除了一定数额的人民币,还需要相应的电器 配给票,牌自行车
上海牌手表
缝纫机
收音机
八十年代初期,著名的“三转一响”
还依旧是紧俏货。买自行车、手表、缝纫 机和收音机都需要凭票购买。1982年,商 业部决定对价格较高,库存较大,销售不 快的耐用消费品如电视机、洗衣机、电冰 箱、收录音机、高档收音机、高档照相机 等商品“提前付货,分期收款”。于是, 黑白电视机便开始逐渐出现在人们生活中, 成为那个年代百姓心目中新的“奢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