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幼儿常见心理问题及案例

合集下载

幼儿心理辅导记录案例(通用6篇)

幼儿心理辅导记录案例(通用6篇)

幼儿心理辅导记录案例(通用6篇)一、个案情况介绍陈__,是一个聪明的小男孩,有很强的自理能力,学知识很快。

他是个中班的插班生,刚开始的时候比较内向,少言寡语,不合群,不愿和老师同学交流。

家长工作忙,孩子上幼儿园比较早。

平时都是老人带孩子,老人对孩子比较溺爱,只是注重孩子的衣食,不懂关注孩子的内心需要。

孩子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却顾及甚少,对孩子缺乏必要的指导,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了孩子在心理方面存有明显的问题。

二、观察时间:三、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安全感。

每天早晨上幼儿园都哭闹不休,拉着姥姥衣服不撒手,哭着不进门。

在幼儿园,各种活动不愿意积极参与;对对一切都没兴趣。

做不到完全不设防地接纳别人并让别人接纳自己。

保护意识太强,害怕别人伤害自己。

2.不自信上课时,老师提问时,他从不举手,不抬头。

进一步引导他回答问题时,他就直接说,:“我不会,不知道。

”拒绝合作。

3、不会和小朋友交往。

在幼儿园,和小朋友交往很少,不爱跟大家说话,自己坐一边,不肯参加班里的活动;大家玩玩具,他想玩,却不敢跟大家在一起。

四、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

1上学年龄小,接受能力比较差。

受到的挫折使孩子形成自卑心理,不敢表现自己。

妈妈说,孩子上学早,比其他孩子年龄都小,和老师同学沟通交流的很少,慢慢地被老师和同学忽略了,不能融入班集体。

2、后天的教育环境。

老人对孩子生活照顾太多,心理教育方面关注太少,导致他渴望得到理解和关注;再加上周围同龄小伙伴少,很少和孩子在一起,使他不知道如何跟大家相处,不知道主动和别人交朋友。

五、采取的措施。

1、做好家长工作,请家长在家多和孩子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和发展动向。

为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打下基础。

家长应该多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让孩子信任并接纳老师和小朋友,从而能和他人融洽相处。

2、老师应为孩子营造宽松和谐的生活氛围,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

由于他心理比较脆弱,我在班中,应该多帮助他。

孩子们都非常有爱心,经老师一提醒,孩子们都和他一起玩,争做好朋友。

幼儿园儿童心理问题案例分析与反思

幼儿园儿童心理问题案例分析与反思

幼儿园儿童心理问题案例分析与反思幼儿园儿童心理问题案例分析与反思一、引言幼儿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心理问题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社会压力的增加等因素,幼儿园儿童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以幼儿园儿童心理问题案例分析与反思为主题,深入探讨这一重要议题。

二、幼儿园儿童心理问题案例分析1. 小明的情绪问题小明是一个三岁的幼儿园儿童,最近的行为引起了老师和家长的关注。

他经常情绪低落,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事情缺乏兴趣,经常表现出愤怒和沮丧的情绪。

在幼儿园里,他的交流能力不佳,经常和其他孩子发生冲突。

家长觉得他在家里也变得越来越内向。

2. 小花的社交问题小花是一个四岁的女孩,在幼儿园里表现得很内向,不善于和其他孩子交流,经常选择独自玩耍。

她在班级中很少有朋友,经常被孤立。

老师观察到她在课堂上很少参与讨论,甚至在自由玩耍的时间也很少和其他孩子互动。

3. 小军的焦虑问题小军是一个五岁的男孩,最近老师和家长都发现他在幼儿园表现出焦虑的迹象。

他经常因为一些小事情而感到紧张和不安,例如上课时抓笔抓得很紧张,或者对于父母离开他而感到害怕。

他的睡眠质量也下降,经常晚上醒来哭闹。

以上是三个典型的幼儿园儿童心理问题案例,这些问题在现代社会中并不罕见。

家长和教师们对这些问题时常感到困惑和无助。

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使幼儿园儿童健康成长,是当前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

三、幼儿园儿童心理问题反思1. 家庭环境对幼儿园儿童心理问题的影响小明的情绪问题可能与家庭环境有关,家长的情绪和行为对于幼儿园儿童的情绪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果家庭环境中存在紧张、焦虑或者冲突,孩子很容易受到负面影响。

2. 幼儿园教育对幼儿园儿童心理问题的影响幼儿园是孩子的第二个家庭,教师在孩子的心理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的关爱、支持和指导能够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心理模式。

教师的培训和专业水平对于幼儿园儿童心理问题的解决至关重要。

幼儿园儿童心理问题的案例分析 幼儿园心理问题

幼儿园儿童心理问题的案例分析 幼儿园心理问题

幼儿园儿童心理问题的案例分析一、引言幼儿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境之一,孩子在这里接受早期教育、沟通和互动。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儿童在幼儿园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本文将对幼儿园儿童心理问题进行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幼儿园儿童心理问题,并提供有效的应对方法。

二、分析案例一:分离焦虑1. 案例描述:小明,3岁,新生入托幼儿园后,出现分离焦虑,每次送幼儿园都哭闹不肯离开家人。

2. 分析:小明出现分离焦虑可能是因为他对于新的环境和陌生人感到恐惧和不安,缺乏安全感和依恋。

在这个阶段,幼儿缺乏适应能力和独立性,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3. 应对方法:家长可以在送孩子去幼儿园前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和安慰,尽量减少分离的痛苦感。

幼儿园老师可以采取亲切和安抚的,建立起对小明的信任和依赖感,帮助他逐渐适应新的环境和融入集体。

三、分析案例二:攻击性行为1. 案例描述:小华,4岁,经常在幼儿园打其他小朋友,不听老师的话,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2. 分析:小华的攻击性行为可能是因为他内心感到不满和焦虑,无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通过攻击行为来吸引他人的注意。

3. 应对方法:幼儿园老师可以采取亲和力、耐心、理解力等方法来引导小华,通过积极的情感沟通,让小华感受到关爱和支持,提高他的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

鼓励小华参与团体活动和游戏,培养他的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

四、分析案例三:沉默闭塞1. 案例描述:小李,5岁,长期在幼儿园沉默闭塞,不愿意参与与其他小朋友的交流和活动,表现出内向和孤独。

2. 分析:小李的沉默闭塞可能是因为他对自己的能力和接受他人的态度缺乏信心,时常感到自卑和孤独。

他需要更多的关爱和鼓励,以及心理上的支持。

3. 应对方法:幼儿园老师可以通过和小李建立情感上的互信,让他感受到身边人对他的尊重和接纳,激发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老师可以通过与小李的亲子活动,引导他与家人的沟通交流,增强他的亲子关系,培养他的情感表达能力。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最终五篇)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最终五篇)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最终五篇)第一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案例一】蒙蒙是一个非常娇小的女孩,她的性格也向她的人一样,遇事第一反应就是哭。

为了搞清她哭的原因,笔者对她进行了跟踪调查。

第一次哭,问起原因是凡凡带糖来吃,没分给她,她就哭了。

凡凡呢,见老师来了,就立刻拿了一块糖给她,她就停住了哭声。

第二次哭,发生在厕所里,经询问,原来是他要上厕所,有人跟她抢第一,她不肯,然后就哭起来,别人见她哭,就让给了她。

第三次哭,在绘画活动中,凡凡因没带画笔,就向她借一支用,她不肯,就哭起来,嘴中还念道:“妈妈不让。

”【分析】该案例中的蒙蒙,第一次哭后,她得到了一块糖;第二次哭后,她争得第一个上厕所的机会;第三次哭后,别人不敢拿她的东西。

渐渐地,哭变成了她达到自己目的的武器。

也因为如此,让她变得越来越自私,越来越爱哭。

据了解,蒙蒙在家也是如此,只要不合她意,她就哭,父母怕烦,就总是一味儿地满足她。

【对策】1、冷处理在活动中,每当发现她与小朋友发生冲突而哭时,老师不是立刻去解决她哭的问题,而是在一旁静观事态的发展,适当地将与她冲突的小朋友拉开解决问题,渐渐地,她发现,她哭时,没人站在她那一边,也就不傻哭了。

2、创改设情境,进行友爱教育蒙蒙的自私是一步一步形成的,克服她的缺点也需要一个过程。

于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活动,培养幼儿相互帮助,相互谦让,共同分享等良好的品德。

如过新年时,我们让幼儿各自带来食品,一起品尝,共同分享快乐。

游戏区里,请小朋友从自家带了来玩具,大家一起玩。

在这样的活动里,我们尤其关注像蒙蒙这样自私的孩子的表现,及时给以帮助教育。

3、家长配合蒙蒙爱哭,与家庭的宠爱是分不开的。

我们请家长配合,在家不要因为怕她哭得心烦,而一味地满足孩子的要求。

要让她懂得,是你需要的东西,不哭,妈妈也会买给你的;不需要的东西,你就是再哭,也是不行。

【案例二】朵朵是个性情孤僻、不大合群的小女孩。

幼儿常见心理问题及案例

幼儿常见心理问题及案例

措施: 措施
和路路谈心; 和路路谈心; 与父母交流; 与父母交流; 建议多关心她,同时及时纠正; 建议多关心她,同时及时纠正; 鼓励她多与小朋友交往。 鼓励她多与小朋友交往。
点评:孩子是天真无邪,诚实坦白的,但有时 点评:孩子是天真无邪,诚实坦白的,
也会发现孩子不说实话,对此须作具体分析 也会发现孩子不说实话,对此须作具体分析. 孩子说谎的原因有二: 孩子说谎的原因有二: 一种是由于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造成的。 一种是由于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造成的。 另一种是孩子为了达到个人的某种愿望而有意识 的说谎,欺骗成人和隐瞒事实或嫁祸于人, 的说谎,欺骗成人和隐瞒事实或嫁祸于人,出现 这种情况是由周围环境不良造成的。 这种情况是由周围环境不良造成的。
父母和老师的负 父母和老师的负性行为
发问(你为什么要看电视? 发问(你为什么要看电视?你为什么不好好 为什么这么生气?) 玩?为什么这么生气?) 命令(跟我一起走!不要慢腾腾的! 命令(跟我一起走!不要慢腾腾的!快点做 功课!少说废话!) 功课!少说废话!) 批评(那样做不对,下一可不能这样了,你 批评(那样做不对,下一可不能这样了, 应该这么做才对) 应该这么做才对) 嘲笑(你真笨!白痴! 嘲笑(你真笨!白痴!你怎么这点事都不会 做呀!无能!) 做呀!无能!)
父母对压力的控制
父母亲如何识别压力
身体信号 呼吸/ 呼吸/心跳加快 打 肌肉紧张 出汗增加 脸色泛红 身体发热 思想信号 可恶的小鬼” “可恶的小鬼” “我再也忍不下去了” 我再也忍不下去了” “我真是个没用的父母” 我真是个没用的父母” 我没办法处理” “我没办法处理” 我讨厌他” “我讨厌他” 我放弃了” “我放弃了” 行为信号 殴 大叫、威协 大叫、 哭泣 发抖 退缩

幼儿园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幼儿园心理咨询

幼儿园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幼儿园心理咨询

案例分析幼儿园心理交流一直是教育工作者们非常关注的一个领域。

在幼儿园,孩子们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的性格、行为习惯等方面都需要得到专业的引导和帮助。

在心理交流方面,幼儿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境。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幼儿园心理交流方面的一些案例。

一、案例一:小明的分离焦虑小明是一名3岁的幼儿园新生,他在入学后表现出了明显的分离焦虑。

每当他的父母送他到幼儿园门口,他都会开始大哭,死死地抱住父母的腿不放。

这让他的父母和老师们非常着急。

1.1 问题分析小明的行为表现出了典型的分离焦虑症状,这在幼儿园中并不罕见。

分离焦虑是幼儿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对离开父母或者离开熟悉环境产生恐惧和焦虑情绪。

1.2 解决方法针对小明的分离焦虑问题,幼儿园的老师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帮助他适应新环境。

他们安排了专门的老师负责照顾小明,让他感到温暖和安全;并且在逐渐增加家长在幼儿园陪同的时间,让小明慢慢适应新的环境;老师们还通过给小明讲故事、玩游戏等方式来转移他的注意力,让他在幼儿园也能感到快乐和愉悦。

1.3 效果评价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和照顾,小明的分离焦虑症状逐渐得到缓解,他能够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也渐渐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

这个案例表明,对于分离焦虑问题,及时的干预和专业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

二、案例二:小红的攻击行为小红是一名4岁的幼儿园学生,她在幼儿园中经常表现出攻击性的行为,比如推搡同学、打架斗殴等。

这给幼儿园的教师和家长们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2.1 问题分析小红的攻击行为可能与她的家庭环境、性格特点等方面有关。

攻击行为在幼儿园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问题行为,但需要引起重视和及时干预。

2.2 解决方法针对小红的攻击行为,幼儿园的老师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干预措施。

他们首先进行了对小红的个案分析,了解她的家庭环境和个人特点;他们通过开展游戏活动、心理辅导等方式,引导小红学会合作、共享和交流,提升她的情商和社交能力。

2.3 效果评价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红的攻击行为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她学会了更好地与同学相处,也变得更加乐于共享和帮助他人。

幼儿园儿童心理疏导案例分析 幼儿园心理疏导

幼儿园儿童心理疏导案例分析 幼儿园心理疏导

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阶段,但在这个阶段,孩子们的心理特点和问题也会愈发显露。

作为幼儿园教师及学校管理者,必须对儿童的心理问题有清晰的认识,能够进行有效的疏导和协助,使孩子们能够健康成长。

本文将通过分析幼儿园儿童心理疏导案例,探讨幼儿园心理疏导的相关问题及解决策略。

一、案例分析1. 案例一:小明情绪失控小明是幼儿园班级中的一个孩子,最近经常因为一点小事情就变得情绪失控,大哭大闹,甚至无法安抚。

教师在此情况下该如何处理?2. 案例二:小红自闭情绪小红是幼儿园中一个内向的孩子,最近不愿意与其他孩子交流,对于老师的教导也显得不太接受,甚至在课堂上出现了自闭的情绪表现。

教师如何疏导小红的情绪?3. 案例三:小军行为问题小军在班级中经常出现抢夺、打架等行为,导致其他孩子受到伤害。

老师如何帮助小军解决行为问题,并进行心理疏导?二、心理疏导的重要性1. 幼儿园儿童特殊的心理状态幼儿园儿童处在成长的关键期,他们的心理状态非常特殊,对于外界的刺激和情绪体验反应十分敏感。

2. 正确认识心理疏导的重要性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者要正确认识心理疏导的重要性,深入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抓住幼儿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三、心理疏导的方法和策略1. 情绪管理情绪管理是心理疏导中非常关键的环节。

教师需要通过倾听、安抚、引导等方式,帮助幼儿稳定情绪,避免情绪失控。

可以适当的使用音乐、故事等方式,调节幼儿的情绪状态。

2. 建立信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幼儿园儿童而言尤为重要。

教师要赢得孩子们的信任,才能更好地开展心理疏导工作。

在处理案例一的小明的情绪失控问题时,教师要与小明建立稳定的信任关系,让他愿意向老师共享内心的感受。

3. 激发兴趣针对小红自闭情绪的情况,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一些小组活动,或利用绘画、手工等方式,激发小红的兴趣,让她融入集体生活,摆脱自闭情绪。

4. 行为指导对于行为问题较为突出的小军,教师可以采取一些行为指导的策略,比如及时规劝、引导他参与到一些团体活动中,培养他团队合作的能力,以此逐渐改善他的行为问题。

幼儿心理学案例

幼儿心理学案例

幼儿心理学案例幼儿心理学是研究0-6岁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心理问题的学科,对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和成长至关重要。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幼儿心理问题,下面我将结合一些实际案例,来探讨幼儿心理学的相关问题。

案例一,小明害怕黑暗。

小明是一名3岁的男孩,最近总是表现出对黑暗的害怕。

每当天色渐暗,他就会开始哭闹,拒绝独自留在房间里。

经过观察和了解,发现小明这种害怕黑暗的行为并非偶然。

原来,小明曾经在一次停电的夜晚经历过被黑暗吓到的经历,从此以后就对黑暗产生了恐惧。

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帮助小明克服恐惧,比如在睡前为他开一盏小夜灯,或者在黑暗中给予他安全感的陪伴和鼓励。

案例二,小花的分离焦虑。

小花是一名5岁的女孩,最近因为要上幼儿园而表现出明显的分离焦虑。

每当到了幼儿园门口,她就会开始哭闹,拉着家长不放。

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给家长和老师带来了困扰。

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帮助小花逐渐克服分离焦虑,比如在送她上学时给予她足够的安慰和鼓励,或者在幼儿园和家庭之间建立起更好的沟通和信任。

案例三,小明的攻击行为。

小明是一名4岁的男孩,最近经常表现出攻击性行为,比如打骂其他小朋友或者家人。

这种行为给他周围的人带来了困扰和伤害。

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帮助小明调节情绪和行为,比如及时制止不良行为并给予适当的惩罚,或者通过心理咨询和专业辅导来了解小明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情绪,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上案例只是幼儿心理问题中的冰山一角,幼儿心理问题的出现往往与孩子的成长环境、家庭教育、个体差异等因素密切相关。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态度来解决,比如通过心理咨询、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等多种途径,帮助孩子健康成长,让他们拥有一个快乐、健康的童年。

同时,家长和教师也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幼儿心理学知识和能力,更好地应对幼儿心理问题的挑战。

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心理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努力,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幼儿园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幼儿园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幼儿园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案例案例背景小明是一名幼儿园的学生,今年5岁。

他在学校表现良好,与同学们相处融洽,但是最近老师发现他变得比较沉默寡言,情绪波动较大。

老师决定进行一次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以帮助小明重新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

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我们需要先了解小明的背景和问题所在。

根据观察和与老师、家长的沟通,我们发现以下几个问题:1.社交焦虑:小明变得比较沉默寡言,不愿与同学主动交流,经常独立玩耍,有时还会出现退缩的情况。

2.情绪波动:小明的情绪时而激动,时而低落,没有稳定的情绪状态。

3.自卑感:小明常常贬低自己,认为自己没有其他同学聪明、漂亮或勇敢。

解决方案针对小明的问题,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幼儿园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层面的干预措施:1.创设良好的班级氛围:通过丰富多样的班级活动,增加同学之间的互动,帮助小明逐渐放下抵触心理。

2.引导小组交流:组织小组活动,让小明参与其中,与其他同学一起分享学习和生活中的经历,培养他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3.家园合作:与小明的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小明的情绪变化,及时反馈学校中的观察和进展。

个别辅导措施:1.个别辅导:安排专门的心理学老师与小明进行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倾听他的问题和困扰,帮助他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价值。

2.游戏疗法:通过游戏引导小明表达自己的情感、发泄情绪,并通过游戏的角色扮演,帮助他建立自信心。

3.自我认知训练:通过绘画、写作等活动,鼓励小明记录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帮助他树立积极的自我认知。

效果评估经过一段时间的幼儿园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我们对小明的问题进行了跟踪评估,并与老师、家长进行了沟通。

以下是我们对小明情况的评估:1.社交焦虑减轻:小明开始主动与同学们交流,逐渐融入班级中的集体活动,不再过度依赖教师或家长。

2.情绪稳定:小明的情绪波动减少了,学校老师和家长观察到他更加开朗和积极的一面。

3.自信提升:小明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价值,对自己充满信心,不再盲目自卑。

幼儿园儿童心理健康案例分享

幼儿园儿童心理健康案例分享

幼儿园儿童心理健康案例分享主题:幼儿园儿童心理健康案例分享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对于幼儿来说,由于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还不够成熟,一些心理问题可能会被忽略或无法及时发现。

因此,幼儿园教师应该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在必要时及时引导和帮助。

下面是一些幼儿园儿童心理健康案例分享,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幼儿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如何引导和帮助幼儿。

案例一:情绪问题小明是一位4岁的男孩,他在幼儿园表现出情绪波动较大的问题,有时候会很开心,有时候又非常沮丧。

在课堂上,他经常打闹、摔跤、发脾气,导致其他幼儿不愿意和他玩耍。

教师发现他的行为和情绪问题,开始引导他通过绘画和玩具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积极评论他的行为上的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使他的情绪得到一定的缓解。

同时,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多种教育方式,如互动性强的活动、拼图游戏等,使他更加积极参与其中,并帮助他正确处理情绪。

案例二:自闭症小李是一位3岁的女孩,被家长带到幼儿园时,常常会躲在父母身后,不肯和陌生人交流。

教师认为她可能是患有自闭症。

在与家长交流后,教师和家长相互配合,采用各种方法来帮助小李改善状态,如和她亲密接触、引导她尝试与其他幼儿交流、有计划地安排课余时间,提高她的社交技能。

在不断的尝试和努力下,小李逐渐脱离了自闭症状态,更加活泼健康,变得善于与其他同学沟通交流。

案例三:安全问题小刚是一位5岁的男孩,喜欢在操场上玩跑步,但他的动作不够协调,容易摔倒,导致教师和家长担心他的安全。

为了避免他受伤,教师建议家长将运动及游戏具备体验性质、安全性强的玩具带给小刚,并组织另外的幼儿和他一起玩耍和分享玩具。

通过他和其他同学的互动,小刚不仅增强了体育锻炼的乐趣,还学会了如何保护自己,并与其他同学建立了友谊。

以上是几个幼儿园儿童心理健康案例分享。

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我们不能够忽略或者无视这些问题。

我们需要通过教育和引导,帮助幼儿克服这些问题,提高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生存的能力,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幼儿心理辅导记录案例

幼儿心理辅导记录案例

幼儿心理辅导记录案例幼儿心理辅导记录案例案例,就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当中所经历的典型的富有多种意义的事件陈述。

它是人们所经历的故事当中的有意截取。

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幼儿心理辅导记录案例,供大家参考选择。

幼儿心理辅导记录案例一、幼儿基本问题俊豫刚进幼儿园时,经常会和其他孩子发生冲突,跟据老师观察,大都是他的言行举止粗暴造成的。

例如,在与同伴的游戏过程中,他会蛮横无理的争抢玩具。

在排队拿水果时将同伴推拉,或故意让别人摔跤。

更让老师和家长头痛的是孩子有较强的攻击性行为。

有一次,自主游戏玩积木搭火车轨道,洛溪手比较灵活,搭得很快,其他的小朋友都喜欢听他的指挥,俊豫一个人站在看,过一会儿走过了,一声不响一脚把火车轨道踢断了,然后若无其事的走开了;又有一次,集体做手指操时,他把领座的小男孩推倒在地下,用一只手摁着同伴的头,另一只手的手使劲得拍打,老师发现立即制止后,过一会他又差点故伎重演,被反复教育后才停止该危险行为。

二、家长基本情况小班男孩俊豫,4岁,该幼儿生活在单亲家庭。

母亲是外省重庆人,当初是他爸爸去重庆工作认识的,结婚后就跟他爸爸回本地生活,在本地生活由于生活习惯的差异大,他爸爸又常年在外打工,孩子的奶奶在父母之间也起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导致在他刚入幼儿园的时候父母就离婚了,俊豫妈妈一个人回重庆娘家,把俊豫留给奶奶带。

他奶奶也是跟他爷爷离异的,俊豫爸爸一直在外地,奶奶忙于生计,根本顾不了教育孩子,对孩子没有要求,对孩子在校表现不闻不问,没有在言语、行为上有所引导,犯错就大声责骂。

孩子比较成熟,处事会看大人的眼色,对同伴没有耐心,不太友善。

孩子在与别的同伴交往时,比较自我,为了达到目的经常出现攻击性行为。

三、辅导过程(一)第一阶段:与家庭建立紧密联系,营造温馨港湾家庭环境对幼儿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家庭成员的行为习惯,教育理念等都直接影响着幼儿良好性格的养成,如阳光乐观思维方式的形成等,可以说和谐的家庭环境能够给予幼儿正确的航向和十足的动力。

幼儿园儿童心理健康:案例分析与问题解决

幼儿园儿童心理健康:案例分析与问题解决

幼儿园儿童心理健康:案例分析与问题解决幼儿园儿童心理健康:案例分析与问题解决在幼儿园阶段,儿童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他们的个性和行为习惯正在形成,因此需要得到特别的关注和照顾。

然而,并非所有的幼儿园儿童都能顺利度过这一阶段。

一些儿童可能面临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例如情绪管理困难、社交障碍、注意力不集中等。

本篇文章将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探讨幼儿园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1. 案例分析小明是一名刚刚入学的幼儿园儿童,他面临着情绪管理困难的问题。

每当父母离开幼儿园后,他就会开始哭闹,拒绝参与任何活动。

在与其他孩子互动时,他经常会发脾气或者打架,导致老师和其他孩子都很头疼。

小明的注意力也不够集中,经常会做一件事情就立刻转移到另一件事情,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2. 问题分析小明的情绪管理困难和注意力不集中是典型的心理健康问题。

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可能会影响小明的学习和日常生活,甚至会影响他的心理健康长期发展。

3. 解决方案针对小明的情绪管理困难和注意力不集中问题,幼儿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3.1 制定个性化的情绪管理计划针对小明的情绪管理困难,幼儿园可以和家长一起制定一个个性化的情绪管理计划。

这个计划可以包括逐步适应离开父母、建立安全感和信任,以及提供一定的自我情绪管理方法。

通过和家长的合作,可以加强对小明的情绪支持,帮助他逐渐克服情绪困难。

3.2 设立小组活动和游戏对于小明的社交障碍问题,幼儿园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和游戏,让小明和其他孩子一起参与。

这样可以让小明更好地融入集体,培养他的社交能力和合作意识。

3.3 创设宁静学习环境针对小明的注意力不集中问题,幼儿园可以尝试创设一个宁静且有序的学习环境。

通过规定专注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小明在这样的环境中更好地专注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4. 结论幼儿园儿童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得到重视和关注。

通过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像小明这样的儿童可以逐渐克服心理健康问题,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健康成长。

幼儿心理学经典案例分析题及解析分享

幼儿心理学经典案例分析题及解析分享

幼儿心理学经典案例分析题及解析分享【案例十三】其其性子很急,每次拿小人书,都是拿一大叠,翻得很快,即使新书也很快看完,喜欢活动量大的活动,每次玩创造性游戏,总是玩打仗。

他是全班扔沙包扔得最远的一个。

其其还爱逞能。

有一次全班小朋友正在排队,他突然跑出队伍,用力拉住正在转动的转椅。

他上课时坐不住,随便站起来,或在椅子上乱动,常常发出叫声。

即使老师对他有所示意,他仍然克制不住。

对老师的提问常常没有听清楚就急着回答,因此常常答非所问。

根据材料描述请指出孩子的气质类型,并谈谈教育措施。

参考答案:1.他偏于胆汁质。

2.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是气质的问题,它有类型的差异,而没有好坏的区别。

也就是说,每一种气质都有其积极的一面,也都存在着消极的一面。

3.对于发展中的学前儿童来说,作为家长和教师,应当在了解、尊重儿童气质差异的前提下实施教育,才能有的放矢、取得实效。

4.对胆汁质的儿童应培养他的自制力,让他学会冷静、沉着和有耐心。

【案例十四】她易于察觉别人不易察觉的事情。

在实验中,两根铁丝本应是等长的,但实际上有极细微的差异。

先后参加实验的10个同龄小朋友,只有她一个人注意到这个差异、她不喜欢说话,喜欢一个人玩。

有时其他小朋友凑过来玩,她也不说话,只是厌烦地把他们推开,更不易于陌生人接触。

她情绪不易外露,收到表扬时,也没什么表示。

在幼儿园里遇到不高兴的事情,可以毫无表情,但回家后对着妈妈哭。

她上课时很安静,总是一个姿势坐着。

吃饭时,不管饭菜多么好,从不见她大口吃。

午睡时,她总是把衣服一件件叠好放在椅子上。

如果椅子稍微歪一点,她要把它放正,还要看上几眼,然后才躺下。

起床时,穿衣动作也很慢。

根据材料描述指出孩子的气质类型,并谈谈如何根据此类型气质进行教育。

参考答案1.他偏于抑郁质的孩子。

2.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是气质的问题,它有类型的差异,而没有好坏的区别。

也就是说,每一种气质都有其积极的一面,也都存在着消极的一面。

3.对于发展中的学前儿童来说,作为家长和教师,应当在了解、尊重儿童气质差异的前提下实施教育,才能有的放矢、取得实效。

小学生心理问题案例

小学生心理问题案例

小学生心理问题案例小学生是一个成长中的群体,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来自家庭、学校、社交等方面,对他们的成长和学习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案例,并探讨应对方法。

案例一,分离焦虑。

小明是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的父母因工作原因经常出差,小明经常一个人在家。

最近,小明常常表现出焦虑不安的情绪,上学时也会情绪低落,甚至出现莫名其妙的哭闹。

这可能是因为父母长期不在家,导致小明产生了分离焦虑。

应对方法,家长可以在家庭时间内多陪伴小明,多和他进行沟通,让他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安全。

同时,学校老师也可以多关注小明的情绪变化,给予他更多的关心和支持。

案例二,学习压力。

小红是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她一直是班级里的尖子生。

但最近,她常常感到学习压力很大,经常失眠、食欲不振,甚至出现了头痛、胃痛等身体不适的症状。

这可能是因为小红在学习上过于紧张,导致身心出现了问题。

应对方法,家长可以和小红进行深入的沟通,告诉她学习并不是唯一的一切,鼓励她多参加一些课外活动,放松身心。

同时,学校老师也可以适当减轻小红的学习负担,给予她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案例三,社交困难。

小华是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他性格内向,不善于和同学交流,经常感到孤独。

在班级里,他缺乏朋友,经常一个人独自玩耍。

这可能是因为小华在社交方面存在困难,导致他感到孤独和无助。

应对方法,家长可以鼓励小华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和同学们多交流,培养他的社交能力。

同时,学校老师也可以给予小华更多的关注和帮助,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支持。

总结,小学生心理问题需要引起家长和老师的重视,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家庭和学校应该共同合作,帮助孩子们克服心理问题,健康成长。

希望通过对这些心理问题案例的分析和应对方法的探讨,能够帮助更多的小学生走出心理困境,健康快乐地成长。

幼儿园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案例汇总

幼儿园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案例汇总

幼儿园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案例汇总幼儿园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案例汇总一、孩子的情绪管理小李是一名五岁的男孩,他经常会因为自己的小毛病而发脾气或哭闹。

在幼儿园里,他也常常与其他孩子争吵或打架。

针对他的这些问题,老师采取了以下措施:1. 通过观察和记录小李的情绪变化,了解他的情绪起伏,以及什么事情会让他情绪失控。

2. 在平时和小李交流时,注意倾听他的想法和感受,并给予积极回应。

3. 在课堂上开展有关情绪管理方面的活动,如讲故事、游戏等。

同时,老师也鼓励家长在家里与小李进行类似的活动。

4. 在小李出现情绪失控时,老师会先安抚他,并引导他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如果需要,可以让他单独冷静一下。

通过这些措施,小李逐渐学会了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与其他孩子建立起了更好的关系。

二、孩子的自尊心培养小张是一名六岁的女孩,她经常会因为自己的一些缺点而觉得自卑。

在幼儿园里,她也不太愿意与其他孩子交流。

为了帮助小张建立起健康的自尊心,老师采取了以下措施:1. 将小张视为独立个体,并给予她足够的关注和鼓励。

2. 在小张表现好时,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

同时,也要在她出现问题时,引导她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将小张与其他孩子合作完成某些任务或活动,让她感受到团队合作和被需要的感觉。

4. 在课堂上开展有关自尊心方面的活动,如绘画、写日记等。

同时,在家长会上也可以向家长介绍有关自尊心方面的知识。

通过这些措施,小张逐渐学会了如何拥有健康的自尊心,并与其他孩子建立起了更好的关系。

三、孩子的沟通技能培养小王是一名四岁男孩,他经常会因为不懂得与他人沟通而产生一些误解和矛盾。

在幼儿园里,他也不太愿意与其他孩子交流。

为了帮助小王学会更好地与他人沟通,老师采取了以下措施:1. 倾听小王的想法和感受,并给予积极回应。

同时,也要引导小王学会倾听别人的想法和感受。

2. 在课堂上开展有关沟通技能方面的活动,如模拟情景、角色扮演等。

3. 鼓励小王与其他孩子合作完成某些任务或活动,让他感受到团队合作和互助的重要性。

幼儿心理学经典案例分析题及解析

幼儿心理学经典案例分析题及解析

幼儿心理学经典案例分析题及解析《幼儿心理学经典案例分析题及解析》【案例一】一个14个月大的孩子被成人抱着是,着急地往柜子的方向挣扎,嘴里叫“ta、ta(音)。

成人先给他拿出奶糕粉,他有摇头又摆手,说:”某i、某i“。

成人于是给他拿糖罐,问:”是这个吗?“他用力喊:”某i、某i“。

成人拿一块糖放在他嘴里,他脸上露出了笑容。

分析案例中的现象回答如下问题:(1)此案例反映出儿童言语发展中掌握语法的什么特点?(2)老师和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应注意什么?【答案】案例中的儿童言语发展处于单词句阶段,特点是表达不够清晰明确,语音不够清晰。

必须辅以表情和动作。

教师和家长不能笑话儿童,应教孩子正确的发音和完整的语句。

【案例二】幼儿教师在幼儿园教学中要使用大量直观形象教具,以帮助幼儿理解教学内容;在给孩子讲故事时,讲到“大象用鼻子把狼卷起来”,总是用手做出“扔”的样子。

孩子们也会学着老师的样子做出相应的动作,脸上会露出会意的笑容。

分析案例中现象回答如下问题:(1)此案例体现了儿童思维发展中的什么特点?(3)根据该特点,教师应如何有针对性地教学?【答案】幼儿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特点。

教师应大量使用直观教具和丰富的体态语言组织教学活动,以帮助儿童理解教学内容。

【案例三】3岁左右的儿童常常表现出各种反抗行为或执拗现象,不再像以前那样听话了,一有机会便要采取独立的行为,比如:儿童往往要求自己穿衣、吃饭;爱说“不”或不让动手偏用手去摸;不知什么叫危险,什么叫不行,如果受到成人预先限制或强行制止,儿童就会表现出情绪烦躁或反抗。

这个案例说明此时儿童心理发展处于什么阶段?其主要的心理特点是什么?正确的做法是什么?【答案】案例中这个孩子正处于幼儿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和危机期;其主要的心理特点是(1)容易产生强烈的情绪表现;(2)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或各种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的表现,独立性和自我意识产生。

正确做法:成人不能够对儿童预先限制或强行制止。

幼儿园常见儿童心理障碍案例分析

幼儿园常见儿童心理障碍案例分析

幼儿园常见儿童心理障碍案例分析幼儿园常见儿童心理障碍案例分析在幼儿园的教育环境下,一些儿童常常会遇到各种心理障碍问题,包括焦虑、沮丧、孤独、自闭等。

这些问题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学习发展都会带来负面影响。

下面将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幼儿园常见儿童心理障碍的成因、表现和处理方法。

案例一:张明明的分离焦虑张明明是一名4岁的男孩,每天去幼儿园时都会哭得很厉害,并且在幼儿园里不愿与其他孩子玩耍,时常抱怨肚子和头疼。

经过和他的父母沟通,发现张明明是因为他的父母经常外出旅游,留下他一个人在家,导致他对父母的离开产生了恐惧和焦虑。

针对张明明的情况,教师应该帮助他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

可以将他分在较熟悉的班级,安排一位班主任与他建立稳定的关系,多给予他关心和照顾,同时鼓励他参与班级活动,与其他孩子一起玩耍,提高他的社交能力。

对于张明明的家长,可以提醒他们注意与孩子的沟通互动,尽量避免长时间不在家,多陪伴和关心孩子。

案例二:小胡的孤独症小胡是一名5岁的男孩,他喜欢一个人呆在角落里做手工,不喜欢跟其他孩子玩耍。

他常常独来独往,表现出明显的社交障碍。

经过幼儿园的鉴定,小胡被诊断为孤独症。

对于孤独症的儿童,幼儿园需要专业的心理治疗师辅助干预。

教师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帮助孩子融入社交生活,比如让他参加团队合作的活动,与其他孩子一起做手工、游戏等。

同时,针对孩子的行为模式和习惯进行行为矫正和调整,激发他的自信和积极性。

针对小胡的家长,需要与幼儿园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制定孩子的康复计划,学习更好地与孩子沟通、抚育和辅导。

案例三:李华的自闭症李华是一名6岁的男孩,他有着明显的沉默与孤独的表现,总是看似无动于衷地躺在床上,不吃不喝不说话。

在幼儿园里,他不参加任何的游戏和活动,也不与老师和其他孩子交流。

在经过医院的诊断后,李华被诊断为自闭症。

对于自闭症的儿童,需要进行系统性的治疗和康复,包括行为和才能治疗、言语和语言治疗、教育和训练治疗等。

在幼儿园里,教师需要与家长密切合作,通过细致的观察和分析,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帮助李华逐步融入幼儿园生活。

幼儿园儿童分离焦虑:缓解方案案例分析

幼儿园儿童分离焦虑:缓解方案案例分析

幼儿园儿童分离焦虑:缓解方案案例分析分离焦虑是幼儿园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通常出现在他们首次离开父母独自上幼儿园时。

这种焦虑可能会导致儿童情绪不稳定,甚至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社交能力。

在面对这一问题时,教师和家长可以采取一些缓解方案来帮助儿童克服分离焦虑。

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方式,介绍几种有效的缓解方案,并深入探讨它们的实际应用效果。

案例一:沟通与陪伴小明是一名3岁的幼儿园儿童,他在上幼儿园的前几天出现了明显的分离焦虑。

每当父母要离开时,小明就会哭闹不安,难以平复情绪。

老师采取了一种沟通与陪伴的缓解方案。

她在家长和小明之间建立了有效的沟通渠道,详细了解小明的喜好和需求,并积极鼓励家长在幼儿园待上一段时间,让小明逐渐适应新的环境。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还给予小明额外的关心和陪伴,帮助他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

通过这种沟通与陪伴的缓解方案,小明逐渐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分离焦虑得到了缓解。

他学会了在父母离开后,依然能够在老师和朋友的陪伴下快乐学习和玩耍。

案例二:逐步适应小芳是一名4岁的幼儿园儿童,她在最初上幼儿园时也出现了分离焦虑。

由于她的焦虑情绪较为严重,老师采取了一种逐步适应的缓解方案。

老师在小芳的课堂上增加了适当的过渡时间,让小芳和家长一起参与到一些轻松愉快的课堂活动中。

她还鼓励小芳主动参与课堂中的游戏和玩耍,帮助她慢慢融入集体生活。

通过逐步适应的缓解方案,小芳的分离焦虑逐渐减轻。

她学会了在适当的环境和条件下,自主应对分离的情况,并逐渐建立起了独立性和自信心。

案例三:情感引导小强是一名5岁的幼儿园儿童,他在幼儿园时出现了分离焦虑的情况。

老师观察到他与父母分离时的情绪波动较大,于是采取了一种情感引导的缓解方案。

老师在日常教学中注重与小强建立情感连接,积极引导他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想法。

她还鼓励小强积极参与集体活动,让他体验到与同龄小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通过情感引导的缓解方案,小强逐渐接受了幼儿园的生活,并学会了主动应对分离焦虑的情绪。

幼儿园儿童心理疏导案例及情绪管理策略分析

幼儿园儿童心理疏导案例及情绪管理策略分析

幼儿园儿童心理疏导案例及情绪管理策略分析一、案例分析1.1 案例一:小明在幼儿园哭闹的问题在幼儿园中,小明经常因为父母离开而哭闹,情绪无法得到有效的疏导,导致影响了其他孩子的情绪和学习,怎么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和情绪管理呢?1.2 案例二:小花在幼儿园与其他小朋友发生冲突小花在幼儿园中常常与其他小朋友发生冲突,情绪失控,难以进行有效的沟通和解决问题,如何进行有效的疏导和情绪管理,帮助她调节情绪,解决与他人的冲突?1.3 案例三:小明在幼儿园中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差小明在幼儿园中常常情绪失控,难以自我调节,给老师和其他小朋友带来困扰,如何帮助他提高自我调节能力,有效进行情绪管理,成为一个理解他人、懂得表达情感的孩子?二、情绪管理策略分析2.1 建立情绪管理机制针对以上案例,首先需要建立幼儿园的情绪管理机制,包括老师的情绪管理、家长的情绪管理以及孩子的情绪管理。

通过建立制度化的情绪管理流程,有效进行心理疏导。

2.2 儿童情绪教育的重要性在幼儿园中,需要加强对儿童情绪教育的重视,开展丰富多彩的情绪教育活动,帮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情绪观念,学会情绪的表达和处理。

2.3 情绪管理策略的落实针对不同的案例,需要制定相应的情绪管理策略,例如针对哭闹问题可以采取渐进式分离训练;对于冲突问题可以进行情绪引导和冲突解决训练;对于自我调节能力较差的问题可以开展情绪管理训练课程。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在幼儿园中进行儿童心理疏导和情绪管理工作,需要我们充分理解每个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情绪表现,采取科学、个性化的方法进行疏导和管理。

我认为,儿童情绪管理是一个需要耐心、细心和智慧的工作,只有真正关心孩子,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够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情绪管理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状态。

总结回顾:通过以上的案例分析和情绪管理策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园儿童心理疏导和情绪管理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

需要建立起以倾听、理解和关爱为核心的情绪管理机制,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在积极的情绪氛围中茁壮成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父母对压力的控制
父母亲如何识别压力
身体信号
思想信号
行为信号
呼吸/心跳加快 “可恶的小鬼”
殴打
肌肉紧张
“我再也忍不下去了”
大叫、威协
出汗增加
“我真是个没用的父母”
哭泣
脸色泛红
“我没办法处理”
发抖
身体发热
“我讨厌他”
退缩
“我放弃了”
3
如何使自己放松?
一、放松身体:深呼吸、先绷紧再放松肌肉、从1数 到10
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对立违抗性障碍 (二)分离焦虑障碍 (三)儿童抑郁症
1
一、对立违抗性障碍
对立违抗性障碍主要表现为消极、敌意、对 立和违抗行为,与成人争吵、发脾气、骂人、 对周围人抱怨和不满。
往往因为自己的失误或过错而埋怨他人。 故意对抗或拒绝成人对他(她)的要求,出
现报复行为。 常发生于10岁以前,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常给父母压力.
奶奶说,她一直都是这个样子,小的时候,以为她还小,语言 发展得慢,后来到2岁还不会说话,也不学说话,到医院检查, 医生说她有多动症,要注意她的饮食安排及户外活动,建议多 带她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培养她的表达能力。
25
可是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发现她并不是哑巴,认知 发育迟缓只是缺乏与外界交往的能力,且在家也很 少和奶奶说话。
她的肚子已经被揉得通红,问她是不是想上厕所,
她说不是,仍继续哭,问了好久也没问出原因,和
配班老师商量后打电话叫来她父亲带她去医院检查,
没过多久她父亲又把她带来幼儿园,说检查过了没
问题,路路自己也说不痛了,可她父亲离开幼儿园
时她两眼泪汪汪的。此后每隔一星期都要发生类似
此类的事情。还有一次,路路妈妈带着路路气冲冲
15
(二) Doman(道门)的早期教育法
1.每个正常婴儿的大脑都有难以估计的潜力,06岁装进去的东西是终生难以抹掉的。
2.开发智力的训练越早越好。 3.幼儿的大脑象大海一样潜力无穷,要用丰富的
视觉信息、触觉信息、听觉信息来刺激大脑, 并且不断增加频度和强度。 4.早期阅读,越早越好。
16
(三) Portage(波太奇)方法
二、运用“自我对话”:“不要紧张”、“不要让它 困扰你”、“我可以处理得来”、“一切都会没问 题”、“保持冷静”、“放轻松”、“我会尽力而 为”
三、采取行动:离开现场、不要管它、到外边走走、 试着找人讨论、表达你的感受、使用问题解决技巧
4
调适压力的策略
放松 寻求社会支持 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 培养良好的健康习惯 运用有效的问题解决技巧 学习正确或理性的想法 学习克制发脾气 安排时间与孩子相处 改变生活安排
14
早期教育的几种方法
(一) 铃木早期教育法
1.任何才能都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和教 育的结果。
2.铃木的才能学校主要学习音乐和背诵诗歌。 3.一个儿童的才能如何,主要取决于0岁开始
的教育如何。 4.循循善诱,创造条件激发儿童的学习热情。 5.严格要求,要有优秀的教育环境、优秀的教
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6.3-5岁的孩子混在一起学习。
9
临床表现
多发生在6岁以前,当与所依恋的人离别时产生 过度焦虑,主要表现在:
过分的忧虑主要依恋者可能会遭到伤害,或害怕 他们一去不回;
担心会与主要依恋者分离; 因害怕分离而不愿或拒绝上幼儿园、学校; 没有主要依恋者在,患儿往往不愿或拒不就寝; 持久而不恰当地害怕独处,没有依恋者的陪伴就
能; 3.家长有育儿知识,真正了解己的孩子; 4.当家长参与时,儿童的学习效果才能达到最佳状态; 5.家长和家庭成员是最自然的强化源;
18
2019-1-30
2019-1-30
19
案例1:
路路小朋友到中班第二个学期,出现了说谎现象。
有一次早餐过后,她忽然趴在桌子上大哭不止,还
一边揉她的肚子,老师走过去询问,她说肚子好痛,
后来,老师经常对她微笑,摸摸他的头,问问她, 你早餐吃什么啊?你今天的衣服好漂亮你喜欢吃饼 干吗?。。。。。。经过这些接触,她已经有一点 接受老师了,但对别的小朋友好像没有什么改变。
在这里大家就有了一些困惑:她的状况能改善吗? 要长时间才能改善呢?这种状况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呢?是天生因素还是小时侯生病引起的不良后果? 她以后能跟一个正常人一样吗? 真心地希望小女孩的能活泼开朗起来。
和路路谈心; 与父母交流; 建议多关心她,同时及时纠正; 鼓励她多与小朋友交往。
点评:孩子是天真无邪,诚实坦白的,但有时
也会发现孩子不说实话,对此须作具体分析. 孩子说谎的原因有二: 一种是由于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造成的。
另一种是孩子为了达到个人的某种愿望而有意识 的说谎,欺骗成人和隐瞒事实或嫁祸于人,出现 这种情况是由周围环境不良造成的。
点评:
自我控制能力发展比较慢,攻击性行为较多。 表现:这类孩子一般活动多而杂乱,缺乏组织性和
目的性,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易控制,行动冲动, 不考虑后果,有不良行为如好打架,好顶嘴,执拗, 霸道,纪律性差等不良行为,可能是俗称的“多动 症”。
可以采用行为治疗法,行为治疗主要采用合适的认 知活动来改善孩子的注意力,并通过合适的训练程 序,减少孩子的过多活动和不良行为。
据一天的观察,发现晓晓这一天过的特别开心。 象晓晓这样每天早上哭着来园的孩子还真不少。每天老
师总是笑脸相迎着每一位幼儿,带他们做做游戏、听听 故事,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尽快的适应幼儿园生 活。渐渐的,发现晓晓变的比以前活泼大方多了,有什 么悄悄话也愿意跟老师说了,大家为晓晓的进步感到2无8 比的高兴。
以改变的。
27
案例4:
晓晓性格比较内向,每天早上来幼儿园总是拽着奶奶的 衣服不肯松手,并且嘴里喊着要奶奶早来接。
阿姨一边抱过晓晓一边安慰她说:“晓晓是个乖孩子, 奶奶早点来接。”还边给孩子擦眼泪边问她:“晓晓, 你最喜欢玩什么呀,老师陪你玩好不好?”晓晓还在伤 心的抽搭。老师急忙伸出小拇指,对晓晓说:“咱们玩 个拉勾的游戏好不好?”说着老师勾住晓晓的小拇指, 边拉边说:“拉勾上吊,不准哭,一百年,不许变。” 通过游戏,晓晓的哭声很快便停住了。这时又跑来好几 个小朋友要跟老师一块玩拉勾的游戏,老师一个接一个 的满足了孩子们的要求。随后大家一起迎接其他小朋友。
5
父母和老师的正性行为
赞美(你做得很好,那么做看起来很好, 好孩子,很棒)
描述(你接着球了,你看起来很高兴,你 做对了,你成功了)
触摸(拥抱,亲吻,触摸肩膀,轻拍肩膀, 轻摸脸颊)
6
父母和老师的负性行为
发问(你为什么要看电视?你为什么不好好 玩?为什么这么生气?)
命令(跟我一起走!不要慢腾腾的!快点做 功课!少说废话!)
26
点评:
这个孩子的情绪情感较为冷漠,对周围任 何事物都没有任何反应,这类孩子似乎没
有快乐,也没有悲伤,始终以一种冷漠的 眼光看周围的世界,情绪不稳。
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大致有三点:
一是生理缺陷。
二是心理缺陷。
三是家庭教育不当。
对这些孩子,应该多关怀;多了解。
孩子是具有可塑性的,只要教育得当是可
地来到幼儿园,说昨晚上发现路路没穿内裤,内裤
全放在书包里揉成一团,问她,她哭着说是有一个
小男孩把她内裤脱了,还把全班小女孩的裤子都脱
了。配班老师一听,吓了一跳,没这回事呀!我说
在幼儿园决不会发生这种事情,是不是路路因为尿
湿了,不好意思跟老师和父母说,才编了谎话,一
问路路终于承认果真如此。
20
措施:
2.遗传因素:焦虑症患儿父母和同胞中约15%也有 焦虑表现,单卵双生的焦虑患病率可达50%。
3.亲子关系不良:亲子关系不良时则表现为一方面 对子女态度冷淡、要求苛刻,另一方面又让子女 依附于自己,使子女处于一种无所适从的矛盾境 地。
4.生活事件:在出现离别焦虑之前,往往会有生活 事件作为诱因,常见的生活事件有与父母分离。
具体可采用以下方法: 一是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 二是“及时评价”。 同时,加强家园合作。 不管怎样,只要有恒心,耐心,有毅力,相信会成
功的。
24
案例3:
小女孩的父母都到外地打工了,她跟爷爷奶奶住在家里,他们 家住在六楼,很少有小朋友跟她一起玩,她不爱说话,爱爬高, 攻击性行为很强。奶奶每天送她来幼儿园,她不哭也不闹,自 己走进教室,奶奶走的时候,她只看一眼,也不跟奶奶说早点 来接之类的话。
通过训练家庭访问者,来教给家长如何在家庭 中对幼儿进行综合性的教育。
理论依据 1.进行个别化教学,实施个别教育计划; 2.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学习; 3.观察家长与儿童的互动关系; 4.家长和其他成员的直接参与。
17
家长和其他成员的直接参与的重要性
1.家长是儿童的第一教师; 2.家长关注自己的孩子,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孩子的潜
21
要纠正这种行为: 首先,成人必须以身作则,克服自身
的说谎行为,决不对孩子说谎。 其次,要耐心,亲切地和孩子讲道理,
可以运用生活中的实例和文艺作品中 的形象去揭露说谎行为的丑恶,赞美 诚实行为的美好,帮助孩子分清是非。 再次,对孩子无意中造成的过失不能 严加指责。
22
案例2:
中班来了一位小男孩,是个非常任性,倔强,霸道 的孩子,他刚来的时候不守纪律,每当作错事被老 师一批评就打老师,踢老师;上课时到处乱跑搞破坏, 摔凳子,踢门,撕课本等等,而且只要他想要的东 西都必须得到才行。有一次,小朋友吃完午点准备 去上课,这时他发现桌子上还剩一块饼干,马上爬 到桌子上去拿,老师把饼干收起来不给他,结果他 又踢桌子,又摔凳子,还打老师,闹得天翻地覆, 直到他踢累了才停下下来,连连几天都如此,没有 改观。
害怕呆在家里; 反复出现与离别有关的恶梦; 当预料即将与依恋者分离时,马上会出现过度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