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蒸汽特性表

合集下载

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及危险分级(三篇)

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及危险分级(三篇)

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及危险分级易燃易爆危险品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具有可燃性、可爆炸性或有爆炸性反应的化学品、物质或制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以及国际上的相关标准,易燃易爆危险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易燃液体易燃液体是指其闪点低于60℃的液体。

闪点是指液体蒸气与空气混合物与明火接触时,能够点燃的最低温度。

根据闪点的不同,易燃液体可分为三类:Ⅰ类闪点低于-18℃,Ⅱ类闪点在-18℃至23℃之间,Ⅲ类闪点在23℃至60℃之间。

2.易燃固体易燃固体是指在标准条件下容易燃烧的固体物质,或者受外界激发,能够生成可燃的气体。

易燃固体通常可以分为两类:(1)易燃固体废弃物:指那些燃点低于240℃的固体废弃物。

(2)自反应物:指在标准条件下容易进行自反应的固体,如遇到激发源或者受到热源刺激,会发生剧烈反应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3.易燃气体易燃气体是指易于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气体。

常见的易燃气体有:乙炔、丙烯、氢气等。

这些气体具有很高的可燃性,在不适当的条件下,可能引发爆炸事故。

4.易燃蒸气和易燃混合物易燃蒸气是指在标准条件下容易挥发出可燃性气体的液体。

易燃混合物则是指易燃气体与空气或者其他氧化剂混合而成的可燃混合物。

常见的易燃蒸气和易燃混合物有:醇类、酮类、酯类等。

除了根据物质的性质分类,易燃易爆危险品还可以根据其爆炸危险性进行危险分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危险品的危险分级主要有四个级别:1.Ⅰ级(极其危险品)这类危险品的爆炸危险性非常高,即使在较小的规模和数量下,也能引发严重的爆炸事故。

常见的Ⅰ级危险品有:硝酸、硫酸、氢气等。

2.Ⅱ级(高度危险品)这类危险品的爆炸危险性较高,即使在中等规模和数量下,也可能引发严重的爆炸事故。

常见的Ⅱ级危险品有:醋酸、甲醛、焦油等。

3.Ⅲ级(中度危险品)这类危险品的爆炸危险性中等,在较大规模和数量下,有可能引发较大的爆炸事故。

GB50493-2009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GB50493-2009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50493-2009)1总则1.0.1为预防人身伤害以及火灾与爆炸事故的发生,保障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中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的设计。

1.0.3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的设计,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1爆炸上限upperexplosionlimit(UEL)指可燃气体爆炸上限浓度(V%)值。

最高容许浓度MaximumAllowableConcentration(MAC)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均不应超过的有毒化学物质的浓度。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ermissibleConcentration-ShortTermExposureLimit,(PC-STEL)指一个工作日内,任何一次接触不得超过的15分钟时间加权平均的容许接触水平。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ermissibleConcentration-TimeWeightedAverage(PC-TWA)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小时工作日的平均容许接触水平。

2.0.14直接致害浓度immediatelydangeroustolifeorhealthconcentration(IDLH)指环境中空气污染物浓度达到某种危险水平,如可致命或永久损害健康,或使人立即丧失逃生能力。

3一般规定3.0.1在生产或使用可燃气体及有毒气体的工艺装置和储运设施的区域内,对可能发生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的泄漏进行检测时,应按下列规定设置可燃气体检(探)测器和有毒气体检(探)测器。

1可燃气体或含有毒气体的可燃气体泄漏时,可燃气体浓度可能达到25%爆炸下限,但有毒气体不能达到最高容许浓度时,应设置可燃气体检(探)测器;2有毒气体或含有可燃气体的有毒气体泄漏时,有毒气体可能达到最高容许浓度,但可燃气体不能达到25%爆炸下限时,应设置有毒气体检(探)测器;3可燃气体与有毒气体同时存在的场所,可燃气体浓度可能达到25%爆炸下限,有毒气体也可能达到最高容许浓度时,应分别设置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探)测器。

二氧化碳、乙炔、氨的理化特性及危险特性表

二氧化碳、乙炔、氨的理化特性及危险特性表
第九部分 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
熔点(℃)
-77.7
相对密度(水=1)
0.82(-79℃)
沸点(℃)
-33.5
相对蒸汽密度(空气=1)
0.6
分子式
NH3
分子量
17.03
饱和蒸汽压(kPa)
506.62(4.7℃)
燃烧热(kJ/mol)
无资料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11.40
对人体危险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在低浓度时,对呼吸中枢呈兴奋作用,高浓度时则产生抑制甚至麻痹作用。中毒机制中还兼有缺氧的因素。
急救
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防护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氮、二氧化氮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三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名称
含量
CAS编号

7664-41-7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

压力管道等级表、特性表使用要求及相关规范

压力管道等级表、特性表使用要求及相关规范

压力管道等级表和特性表使用说明及相关规范一.压力管道定义:1. 压力管道的重要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特种设备监察条例》中,将压力管道列为特种设备监察的管理范筹,轻工协会压力管道管理委员会每四年进行一次换证大检查,其间还有不定期的抽查,不合格者将取消单位资格。

公司每年ISO内审之前各生产室应将该年度的压力管道设计项目内容形成报表上报公司生产技术部。

公司每年的ISO内审,涵盖压力管道设计审查工作,其审核由具有压力管道审核资格的内审员负责压力管道的内审,审核内容单列。

2. 压力管道定义:《特种设备监察条例》第七章规定“压力管道,是指利用一定的压力,用于输送气体或者液体管状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0.1MPa(表压)的气体、液化气体、蒸汽介质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大于25mm的管道。

”根据该定义,必须同时满足以下要求的管道才属于压力管道:2.1 输送介质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的气体、液化气体、蒸汽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2.2 管道公称直径大于25mm。

2.3 压力管道用管子、管件、阀门、法兰、补偿器、安全保护装置等产品均属于压力管道安全管理及监察的范围。

压力管道用管件包括弯头、弯管、三通、异径管、接管座、法兰、堵头、封头等。

压力管道用管道附件(元件)包括:管件、法兰(含螺栓及螺母)、垫片、阀门及其组合件,绝缘法兰、绝缘接头、清管器、收发筒等管道专用部件。

3. 本公司涉及的常用压力管道本公司热力、暖通、造纸、食品、医药各专业可能涉及的压力管道一般包括:蒸汽管道、液化气、天然气、锅炉给水管道、氨气管道、氨液管道、氧气管道、氢气管道、二氧化碳管道、压缩空气管道、高于沸点的凝结水管道、0.1MPa蒸汽伴热管、环氧丙烷管道、烧碱液(浓度>30%)管道、氯气管道、酒精管道、甲醇管道、酸液管道等以及其它符合上述第1条规定的管道。

GB50493_2009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标准

GB50493_2009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标准

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50493-2009)1总则1.0.1为预防人身伤害以及火灾与爆炸事故的发生,保障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中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的设计。

1.0.3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的设计,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可燃气体combustiblegas指甲类气体或甲、乙A类可燃液体气化后形成的可燃气体。

2.0.2有毒气体toxicgas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通过肢体接触可引起急性或慢性健康的气体。

本规范中有毒气体的范围是《高毒物品目录》(卫法监发〔2003〕142号)中所列的有毒蒸汽或有毒气体。

常见的有:二氧化氮、硫化氢、苯、氰化氢、氨、氯气、一氧化碳、丙烯腈、氯乙烯、光气(碳酰氯)等。

2.0.3释放源sourceofrelease指可释放能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或有毒气体的位置或地点。

2.0.4检(探)测器detector指由传感器和转换器组成,将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浓度转换为电信号的电子单元。

2.0.5指示报警设备indicationapparatus指接受检(探)测器的输出信号,发出指示、报警、控制信号的电子部件。

2.0.6检测范围sensiblerange指检(探)测器在试验条件下能够检测出被测气体的浓度范围2.0.7报警设定值alarmsetpoint指报警器预先设定的报警浓度值。

2.0.8响应时间responsetime指在试验条件下,从检(探)测器接触被测气体达到稳定指示值的时间。

通常,达到稳定指示值90%的时间作为响应时间;恢复到稳定指示值10%的时间作为恢复时间。

2.0.9安装高度verticalheight指检(探)测器检测口到制定参照物的垂直距离。

2.0.10爆炸下限lowerexplosionlimit(LEL)指可燃气体爆炸下限浓度(V%)值。

危险化学品的火灾危险性及燃爆特性

危险化学品的火灾危险性及燃爆特性
烈反应。高毒。腐蚀性强.干燥环境
18
甲苯
第3.3类 高闪点易 燃液体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流速过 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的处扩 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甲类
19
C6H12O
4-甲基-2-戊酮
甲类
34
清漆
第 3。
2/3.3类 中/高闪点 易燃液体
易燃液体。本品的稀释剂由易燃液体溶剂油、苯类、酮类、 酯类、醇类等组成,几乎都是有机物,绝大部分都是能够燃 烧的.挥发出来的蒸汽和空气混和达一定比例后,能形成爆炸 性混合物。当它的蒸汽浓度达到爆炸极限时,如遇到静电、 火花、火星等,就容易发生燃烧和爆炸。
常见化学品危险性及火灾分类
序号
品名
危险性类 别
主要危险特性
火灾危 险性类 别
1H2Leabharlann 气第2.1类 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会发生爆炸. 气体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 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
甲类
2
O2氧气
第2。2类 不燃气体
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 性物质.
甲类
38
丙烯酸树 脂
第3。2类 中闪点易 燃液体
易燃,遇明火、高热、氧化剂有引起燃烧危险挥发的气体对 人体有害。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会引起 回燃.当达到一定温度时,遇火星会发生爆炸。
甲类
39
氨基树酯
第3.3类 高闪点易 燃液体
难燃,离火后自熄,燃烧产生的气体主要是NH3、CO和CO2,包括氧化氮。树脂加热至1760c以上时,受热30min,开始分 解,放出甲醛;2000c以上可逸出乙醛、氨、CO等.蒸气密度 比空气大,易在低处聚集。封闭区域内的蒸气遇火能爆炸。 蒸气能扩散到远处,遇点火源着火,并引起回燃。如果该物质 或被污染的流体进入水路,应通知有潜在水体污染的下游用 户,通知地方卫生、消防官员和污染控制部门。

(完整版)GB50493-2009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完整版)GB50493-2009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50493-2009)1总则1.0.1为预防人身伤害以及火灾与爆炸事故的发生,保障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中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的设计。

1.0.3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的设计,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1爆炸上限upperexplosionlimit(UEL)指可燃气体爆炸上限浓度(V%)值。

最高容许浓度MaximumAllowableConcentration(MAC)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均不应超过的有毒化学物质的浓度。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ermissibleConcentration-ShortTermExposureLimit,(PC-STEL)指一个工作日内,任何一次接触不得超过的15分钟时间加权平均的容许接触水平。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ermissibleConcentration-TimeWeightedAverage(PC-TWA)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小时工作日的平均容许接触水平。

2.0.14直接致害浓度immediatelydangeroustolifeorhealthconcentration(IDLH)指环境中空气污染物浓度达到某种危险水平,如可致命或永久损害健康,或使人立即丧失逃生能力。

3一般规定3.0.1在生产或使用可燃气体及有毒气体的工艺装置和储运设施的区域内,对可能发生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的泄漏进行检测时,应按下列规定设置可燃气体检(探)测器和有毒气体检(探)测器。

1可燃气体或含有毒气体的可燃气体泄漏时,可燃气体浓度可能达到25%爆炸下限,但有毒气体不能达到最高容许浓度时,应设置可燃气体检(探)测器;2有毒气体或含有可燃气体的有毒气体泄漏时,有毒气体可能达到最高容许浓度,但可燃气体不能达到25%爆炸下限时,应设置有毒气体检(探)测器;3可燃气体与有毒气体同时存在的场所,可燃气体浓度可能达到25%爆炸下限,有毒气体也可能达到最高容许浓度时,应分别设置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探)测器。

危险化学品的火灾危险性及燃爆特性

危险化学品的火灾危险性及燃爆特性

常见化学品危险性及火灾分类序号品名危险性类别主要危险特性火灾危险性类别1 H2氢气第 2.1类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会发生爆炸。

气体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

甲类2 O2氧气第 2.2类不燃气体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

乙类3 CL2氯气第 2.2类不燃气体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

乙类4 NH3氨气第 2.3类有毒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乙类5 CO一氧化碳第 2.1类易燃气体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乙类6 SIH4硅烷第2.1类易燃气体硅烷为一无色、具窒息性的气味,会与空气反应,有窒息性影响。

与空气接触会自燃,燃烧时会释放出未结晶的二氧化硅浓烟。

高温或火焰时,若钢瓶的释压装置故障可能引起钢瓶爆炸。

若硅甲烷在高压下释放或在高流速下,可能与空气形成混合物而发生延迟性的爆炸。

甲类7 AsH3砷化氢第2.3类有毒气体强还原剂。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甲类8 PH3磷化氢第2.3类有毒气体强还原剂。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甲类9 CH4甲烷第2.1类易燃气体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甲类10 CH3F氟甲烷第 2.1类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接触热、火星、火焰或氧化剂易燃烧爆炸。

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氟化物气体。

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甲类11 CH2F2二氟甲烷第 2.1类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接触热、火星、火焰或氧化剂易燃烧爆炸。

GB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守则

GB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守则

G B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守则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50493-2009)1总则1.0.1为预防人身伤害以及火灾与爆炸事故的发生,保障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中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的设计。

1.0.3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的设计,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可燃气体combustiblegas类可燃液体气化后形成的可燃气体。

指甲类气体或甲、乙A2.0.2有毒气体toxicgas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通过肢体接触可引起急性或慢性健康的气体。

本规范中有毒气体的范围是《高毒物品目录》(卫法监发〔2003〕142号)中所列的有毒蒸汽或有毒气体。

常见的有:二氧化氮、硫化氢、苯、氰化氢、氨、氯气、一氧化碳、丙烯腈、氯乙烯、光气(碳酰氯)等。

2.0.3释放源sourceofrelease指可释放能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或有毒气体的位置或地点。

2.0.4检(探)测器detector指由传感器和转换器组成,将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浓度转换为电信号的电子单元。

2.0.5指示报警设备indicationapparatus指接受检(探)测器的输出信号,发出指示、报警、控制信号的电子部件。

2.0.6检测范围sensiblerange指检(探)测器在试验条件下能够检测出被测气体的浓度范围2.0.7报警设定值alarmsetpoint指报警器预先设定的报警浓度值。

2.0.8响应时间responsetime指在试验条件下,从检(探)测器接触被测气体达到稳定指示值的时间。

通常,达到稳定指示值90%的时间作为响应时间;恢复到稳定指示值10%的时间作为恢复时间。

2.0.9安装高度verticalheight指检(探)测器检测口到制定参照物的垂直距离。

压力管道等级表、特性表使用要求及相关规范

压力管道等级表、特性表使用要求及相关规范

压力管道等级表和特性表使用说明及相关规范一.压力管道定义:1. 压力管道的重要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特种设备监察条例》中,将压力管道列为特种设备监察的管理范筹,轻工协会压力管道管理委员会每四年进行一次换证大检查,其间还有不定期的抽查,不合格者将取消单位资格。

公司每年ISO内审之前各生产室应将该年度的压力管道设计项目内容形成报表上报公司生产技术部。

公司每年的ISO内审,涵盖压力管道设计审查工作,其审核由具有压力管道审核资格的内审员负责压力管道的内审,审核内容单列。

2. 压力管道定义:《特种设备监察条例》第七章规定“压力管道,是指利用一定的压力,用于输送气体或者液体管状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0.1MPa(表压)的气体、液化气体、蒸汽介质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大于25mm的管道。

”根据该定义,必须同时满足以下要求的管道才属于压力管道:2.1 输送介质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的气体、液化气体、蒸汽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2.2 管道公称直径大于25mm。

2.3 压力管道用管子、管件、阀门、法兰、补偿器、安全保护装置等产品均属于压力管道安全管理及监察的范围。

压力管道用管件包括弯头、弯管、三通、异径管、接管座、法兰、堵头、封头等。

压力管道用管道附件(元件)包括:管件、法兰(含螺栓及螺母)、垫片、阀门及其组合件,绝缘法兰、绝缘接头、清管器、收发筒等管道专用部件。

3. 本公司涉及的常用压力管道本公司热力、暖通、造纸、食品、医药各专业可能涉及的压力管道一般包括:蒸汽管道、液化气、天然气、锅炉给水管道、氨气管道、氨液管道、氧气管道、氢气管道、二氧化碳管道、压缩空气管道、高于沸点的凝结水管道、0.1MPa蒸汽伴热管、环氧丙烷管道、烧碱液(浓度>30%)管道、氯气管道、酒精管道、甲醇管道、酸液管道等以及其它符合上述第1条规定的管道。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及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方案gb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及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方案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493—2009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Code for the design of combustible gas and toxic gas detection and alarmfor petrochemical industry2009-03 发布2009-10-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联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258 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493-2009,自2009年10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3.0.1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二〇〇九年三月十九日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函[2005] 124号文《2005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由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在编制过程中,针对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中的检(探)测点确定、检测报警系统以及指示报警设备的设置等问题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近年来石油化工企业使用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的实践经验,参考欧洲标准EN50073:1999《可燃气体或氧气检测与测量仪器的选用、安装、使用和维护指南》, 并征求有关设计、生产、科研和检测器制造单位等方面的意见,对其中主要问题进行认真讨论,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6章和3个附录。

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一般规定、检(探)测点的确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以及检(探)测器和指示报警设备的安装等。

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负责对规范的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款的解释。

由建设部授权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负责本规范的日常管理工作,由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负责对规范条文的具体解释工作。

可燃性气体

可燃性气体

(7)放射性物品
放射性物品,它属于危险化学品,但不属于《危险化学 品安全管理条例》的管理范围,国家还另外有专门的“条例” 来管理。
(8)腐蚀品
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伤的固体或液体。
这类物质按化学性质分3项:
第1项:酸性腐蚀品,如硫酸、硝酸、盐酸等; 第2项:碱性腐蚀品,如氢氧化钠、硫氢化钙等; 第3项:其它腐蚀品,如二氯乙醛、苯酚钠等。
第2项:有机过氧化物,指分子结构中含有过氧键的有机物, 其本身是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震动和摩擦极为敏 感,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甲乙酮等。
(6)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指进入人(动物)肌体后,累积达到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组 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作用,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 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 品。如各种氰化物、砷化物、化学农药等等。
5
小 大尺度脉动
Re
SL
4
<2300
无关
2300~6000
Re1/2
3
>6000
Re
2
1
SL
Re 0 4
8 12 16 20×103 ST
Re数对火焰速度的影响
温度 ~Tn ~T0.25
压力 ~Pn/2-1 ~P-0.25
二、扩散燃烧
(一)








供气 不足
外 火焰
火 焰

空气 燃料 空气
可燃气体与空气可在燃燃气烧体过与程空中气混在合燃,烧燃之烧前稳按定一,定比例 燃烧速度一般小均于匀0.混5合m,/遇s。火只源要发控生制爆得炸当式,燃烧。 就不会造成火灾。

液氨的特性及危害分析

液氨的特性及危害分析

液氨的品质参数、主要特性、危害及泄漏处理措施一、液氨的品质参数二、氨的主要特性氨属可燃、易爆、有毒物质,危险类别为2.3类,其主要性质见下表:1、易气化扩散发生泄漏时,由液态变为气态,液氨会迅速气化,体积迅速扩大,没有及时气化的液氨以液滴的形式雾化在蒸汽中;在泄漏初期,由于液氨的部分蒸发,使得氨蒸汽的云团密度高于空气密度,氨气随风飘移,易形成大面积染毒区和燃烧爆炸区,需及时对危害范围内的人员进行疏散,并采取禁绝火源措施。

2、易中毒伤亡氨有毒,有刺激性和恶臭味的气体,容易挥发,氨泄漏至大气中,扩散到一定的范围,易造成急性中毒和灼伤,每立方米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为30mg/m3,当空气中氨的含量达到0.5-0.6%,30分钟内即可造成人员中毒;氨气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皮肤,感觉器官,呼吸道和消化道等部位.轻度中毒症状为:眼口有干辣感,流泪,流鼻涕,咳嗽,声音嘶哑,吞咽食物困难,头昏疼痛,检查时可见眼膜充血水肿,肺部可听到少数干罗音;重度中毒症状为:在高浓度氨气作用下,头,面部等外露部位皮肤或造成重二度化学灼伤,还可出现昏迷,精神错乱,痉挛,也可造成心肌炎或心力衰竭,少数因反射性声门痉挛或呼吸停止呈触电式死亡。

3、易燃烧爆炸氨既是有毒气体,又是一种可燃气体,氨的自燃点为651℃,燃烧值为2.37-2.51J/m3,临界温度为132.5℃,临界压力为11.4Mpa,氨在空气中的含量达11-14%时,遇明火即可燃烧,其火焰呈黄绿色,有油类存在时,更增加燃烧危险;当空气中氨的含量达15.7%-27.4%时,遇火源就会引起爆炸,最易引燃浓度17%,产生最大爆炸压力0.58Mpa;液氨容器受热会膨胀,压力会升高,能使钢瓶或储罐爆炸.4、易污染环境氨可以污染空气,在风力的作用下,这种有毒气体随风飘移,造成大范围的空气污染,对人畜产生危害;如果液氨大量泄漏流到河流,湖泊,水库等水域,则造成水污染,严重时该水域的水未经处理不能使用.5、易发生次生事故氨不稳定,遇热分解,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毒有害气体理化性能、中毒判断及急救措施--.知识讲解

有毒有害气体理化性能、中毒判断及急救措施--.知识讲解

有毒有害气体理化性能、中毒判断及急救措施一、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为无色气体。

具有臭鸡蛋气味。

分子式H2S。

分子量34.08。

相对密度1.19。

可燃上限为45.5 %,下限为4.3%。

接触机会:石油炼制、沟渠、下水道、分析化学实验室工作者都有接触硫化氢的机会。

硫化氢可溶于水及油中,有时可随水或油流至远离发生源处,而引起意外中毒事故。

毒理学:硫化氢是一种神经毒剂。

亦为窒息性和刺激性气体。

其毒作用的主要靶器是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

硫化氢的急性毒作用靶器官和中毒机制可因其不同的浓度和接触时间而异。

浓度越高则中枢神经抑制作用越明显,浓度相对较低时粘膜刺激作用明显。

人吸入70~150 mg/m3/1~2小时,出现呼吸道及眼刺激症状,吸2~5分钟后嗅觉疲劳,不再闻到臭气。

吸入300 mg/m3/1小时,6~8分钟出现眼急性刺激症状,稍长时间接触引起肺水肿。

吸入760 mg/m3/15~60分钟,发生肺水肿、支气管炎及肺炎,头痛、头昏、步态不稳、恶心、呕吐。

吸入1000 mg/m3/数秒钟,很快出现急性中毒,呼吸加快后呼吸麻痹而死亡亦可伴有心脏等多器官损害,对毒作用最敏感的组织是脑和粘膜接触部位。

急性硫化氢中毒一般发病迅速,出现以脑和(或)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亦可伴有心脏等器官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可因接触硫化氢的浓度等因素不同而有明显差异,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最为常见。

接触极高浓度硫化氢后可发生电击样死亡,即在接触后数秒或数分钟内呼吸骤停,数分钟后可发生心跳停止;也可立即或数分钟内昏迷,并呼吸聚停而死亡。

死亡可在无警觉的情况下发生,当察觉到硫化氢气味时可立即嗅觉丧失,少数病例在昏迷前瞬间可嗅到令人作呕的甜味。

死亡前一般无先兆症状,可先出现呼吸深而快,随之呼吸聚停。

部分病例可发生呼吸系统损害和心肌损害。

判断:诊断急性硫化氢中毒时患者的衣着和呼气有臭蛋气味可作为接触指标。

急救:现场抢救极为重要,应立即使患者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UD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P GB50493-2009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Specification for design of combustible gas and toxic gas detection and alarm for petrochemical industry2009-03-19发布2009-10-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Specification for design of combustible gas and toxic gas detection and alarm for petrochemical industryGB 50493-2009主编部门: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09年10月1日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50493-2009☆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主编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C座4层)(邮政编码:100038 电话:63906433 63906318)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世界知识印刷厂印刷850×1168毫米1/32 1.75印张39千字2009年9月第1版2009年9月第1次印刷印数1-10100册☆统一书号:1580177·207定价:10.00元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258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493-2009,自2009年10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3.0.1、3.0.2、3.0.4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50493-2009)1总则1.0.1为预防人身伤害以及火灾与爆炸事故的发生,保障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中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的设计。

1.0.3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的设计,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可燃气体combustiblegas类可燃液体气化后形成的可燃气体。

指甲类气体或甲、乙A2.0.2有毒气体toxicgas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通过肢体接触可引起急性或慢性健康的气体。

本规范中有毒气体的范围是《高毒物品目录》(卫法监发〔2003〕142号)中所列的有毒蒸汽或有毒气体。

常见的有:二氧化氮、硫化氢、苯、氰化氢、氨、氯气、一氧化碳、丙烯腈、氯乙烯、光气(碳酰氯)等。

2.0.3释放源sourceofrelease指可释放能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或有毒气体的位置或地点。

2.0.4检(探)测器detector指由传感器和转换器组成,将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浓度转换为电信号的电子单元。

2.0.5指示报警设备indicationapparatus指接受检(探)测器的输出信号,发出指示、报警、控制信号的电子部件。

2.0.6检测范围sensiblerange指检(探)测器在试验条件下能够检测出被测气体的浓度范围2.0.7报警设定值alarmsetpoint指报警器预先设定的报警浓度值。

2.0.8响应时间responsetime指在试验条件下,从检(探)测器接触被测气体达到稳定指示值的时间。

通常,达到稳定指示值90%的时间作为响应时间;恢复到稳定指示值10%的时间作为恢复时间。

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蒸汽特性表

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蒸汽特性表

附录A 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蒸气特性表
注:①本表数值来源基本上以《化学易燃品参考资料》(北京消防研究所译自美国防火手册)为主,并与《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险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HGJ43—91、《石油化工工艺计算图表》、《可燃气体报警器》JJG693—90进行了对照,仅调整了个别栏目的数值;
②“蒸气密度”一栏是在原“蒸气比重”数值上乘以1.293,其密度为标准状态下的。

注:①本表中,第1~7项数值来源基本上以《常用化学危险物品安全手册为》为主,并与《工业企业卫生标准》TJ36—79及《有毒化学品卫生与安全实用手册》进行了对照,第8项数值来自《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第9项数值来自《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85。

②环氧乙烷危害程度分级中的Ⅱ来自《石油化工企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SH3047—93。

二氧化氮的危险有害特性表

二氧化氮的危险有害特性表
无意义
危险特性
不会燃烧,但可助燃。具有强氧化性。遇衣物、锯末、棉花或其它可燃物能立即燃烧。与一般燃料或火箭燃料以及氯代烃等反应引起爆炸。遇水有腐蚀性,腐蚀作用随水分含量增加而加剧。
灭火方法
本品不燃。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禁止用水、卤代烃灭火剂灭火。
外观性状
黄褐色液体或气体,有刺激性气味。
溶解性
溶于水
稳定性
稳定
避免接触的条件
——
禁忌物
易燃或可燃物、强还原剂、硫、磷。
燃烧(分解)产物
氮氧化物
主要用途
用于制硝酸、硝化剂、氧化剂、催化剂、丙烯酸酯聚合抑制剂等。
燃爆特性
燃烧性
助燃
建规火险分级

闪点(℃)
无意义
引燃温度(℃)
无意义
爆炸下限(V%)
无意义
爆炸上限( V%)
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燃、可燃物。防止气体或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还原剂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MDI(二苯甲烷二异氰酸)特性表

MDI(二苯甲烷二异氰酸)特性表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泄露处置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青山埋白骨,绿水吊忠魂。
健康危害
本品具有明显的刺激和致敏作用。高浓度接触直接损害呼吸道粘膜,发生喘息性支气管炎,表现有咽喉干燥、剧咳、胸痛、呼吸困难等。重者缺氧、紫绀、昏迷。可引起肺炎和肺水肿。蒸气或雾对眼有刺激性;液体溅入眼内,可能引起角膜损伤。液体对皮肤有刺激作用,引起皮炎。口服能引起消化道的刺激和腐蚀。
急救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பைடு நூலகம்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分子式
C9H6N2O2;CH3C6H3(NCO)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录A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蒸气特性表
注:①本表数值来源基本上以《化学易燃品参考资料》(北京消防研究所译自美国防火手册)为主,并与《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险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HGJ43—91、《石油化工工艺计算图表》、《可燃气体报警器》JJG693—90进行了对照,仅调整了个别栏目的数值;
②“蒸气密度”一栏是在原“蒸气比重”数值上乘以1.293,其密度为标准状态下的。

注:①本表中,第1~7项数值来源基本上以《常用化学危险物品安全手册为》为主,并与《工业企业卫生标准》TJ36—79及《有毒化学品卫生与安全实用手册》进行了对照,第8项数值来自《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第9项数值来自《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85。

②环氧乙烷危害程度分级中的Ⅱ来自《石油化工企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SH3047—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