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通用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复习专题七教材文言文复习讲义(含解析)(必修1)
最新人教版高考语文一轮精品复习讲义《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共91页)
最新人教版高考语文一轮精品复习讲义第五章文言文阅读-侧重文意的疏通性阅读(附答案共91页)目录第五章文言文阅读----侧重文意的疏通性阅读专题一掌握关键的整体阅读能力专题二掌握关键的高考真题研究能力专题三理解必备知识掌握关键能力核心突破一准确断句核心突破二识记、理解古代文化知识核心突破三概括和分析文本内容核心突破四精准翻译句子(一)核心突破五精准翻译句子(二)(含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微专题翻译中最容易以今律古的20个实词专题一掌握关键的整体阅读能力[专题微语] 同学们做阅读题,总是轻阅读,重做题。
这一点在文言文阅读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其实,文言文也与现代文一样,需要整体阅读,把握大意。
不知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某次做题,你把所给的文言文都读懂了,读透了,题目几乎全部回答正确。
这就是整体阅读之效。
文言文整体阅读其实很简单,读了下面的内容,你自然就会明白。
一、建立正确的阅读观——整体阅读1.看整体文言文阅读不仅要关注一字一词一句,还要关注文章的整体,看文章整体写了什么内容,哪些人、哪些事、什么性格品质,这些都是要先把握住的。
不要急于做题,不要急于破解哪个词、哪句话,首先要弄清文章整体的内容及行文特点,这是整体阅读的核心内容之一。
2.整体看不要以为阅读完文本材料,就算整体把握了。
文本本身固然重要,但标题、文后注释、试题这些内容也绝不可忽视,它们是整体把握文意、解决疑难的重要辅助内容。
整体看,就是先抓住文本本身;其次,看标题、选文出处、文后注释及试题,看这些项目为整体把握提供了哪些或明或暗的辅助信息。
总之,就是要看标题,看正文,看出处,看注释,看试题。
全都看完了,才能整体把握文意。
二、阅读方法和步骤1.阅读方法(1)勾画圈点法:边阅读,边画出人名、地名、时间词、事件起讫词语及文中评议性词句,画出较难理解的词句等,同时思考总结‚何人何时何事‛等内容。
(2)主线阅读法:阅读时牢牢抓住‚什么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做过什么事,事情的结果怎样‛这条主线来筛选信息,划分层次,把握内容提要。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七文言文阅读7.4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课件
【典例剖析】 【例】(2016· 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6分)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点拨】D项中“皇上当即派遣寺丞锺化民筹措钱款赈济灾民”错误,选项对应的文 字在文中是说“帝立遣寺丞锺化民赍帑币振之”,“赍”是拿东西给人。“帑币” 是国库里的钱,因此不是“筹措钱款”。 答案:D。
内 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区
具体阐释
中 心
故意将原文某些论证材料所阐 观点 述的道理说错,致使对事理的 错误 阐述出现错误
凭空捏造原文未提及的人物、 无中 事件或观点等信息,致使选项 生有 的分析概括于文无据
误区
具体阐释
中 心
将原文对某一方面的判断扩大 以偏 到对整体的判断,故意扩大判 概全 断对象的范围
故意抬高某些人物、作品或成 任意 就等的层次地位,夸大其词地 拔高 做出不够客观的评价
对了棘手事态、不辱使命而已;说许将“前往代州”误解文意,许将前往的是契丹, 文中的“北境”,指的是契丹,而不是宋的北部边疆代州;说“契丹想要宋朝割让 代州”不确切,契丹是想通过大兵压境,逼迫宋与契丹划定界渠,从而侵占大宋代 州的全部或部分领土;说契丹使者“返回”也错误,文中“归报”的主语是许将。 经过一一比对可确定答案为A。
比对目的 以防地点错误
关键 词语
以防曲解原意
角度 添加 内容 因果 关系
题文比对的具体内容 检查是否有故意添加的 原材料中本无的内容 比对原因、结果及其内 在逻辑关系
比对目的 以防无中生有或于文 无据 以防因果倒置或强加 因果
2.识破机关——命题者设计的陷阱 在史传类文言文阅读的命题中,命题者常在人 物、事件、内容、中心等方面设置误区。2017年高考 全国卷Ⅰ第12题,B项说弘微“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 住在乌衣巷,称为乌衣之游”,原文说“混风格高 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
必修上册第七单元-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教考衔接精准复习课件
我们读古代诗文,有必要了解一些古人记录时间的方法,包括纪年、纪月、纪日和纪时。 拿纪年来说,干支纪年和年号纪年是最常见的两种方法,前者如“壬戌之秋”,后者如“乾 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纪日,除了常见的干支纪日(如“是月丁未”),有些日子在古代还有 特殊的名称,如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称“晦”。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从这两篇文章或此前学 过的课文中,整理一些古人记录时间的方法。
• ②首尾呼应,使作者对故都的秋的向往与眷恋之情表达的更为 浓烈。
深入文本
写景的角度: 选材上:选取典型的景物去体现秋的特点。(秋院、秋槐、 秋蝉、秋雨、秋果) 角度上: 从声、形、色、境等方面入手;
从视、听、味、触等感官入手。 效果上:分别从色、形、声、味、实,来体现一个共同的主 题“清”、“静”、“悲凉”,体现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 点,“形”是五幅故都的秋景图,“神”是“清”、“静”、 “悲凉”。
壹 《我与地坛》学习提示
地坛是明清时期皇帝祭地的重要场所,如今是一个公园。这样的地方会和 “我”发生怎样的关系呢?最好能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读《我与地坛》全 文,把握节选部分与全文主旨的关系。
史铁生的人生感悟是独特的,这和他承受着因残疾而导致的苦难有关,但 他超越了自我,对人的生存状态和意义,包括对生与死,都有深邃的思考。 学习时要深入理解,感受作者的人格力量。文章在景物描写和往事追忆中穿 插了许多富有哲理的语句,这可以作为理解作者思考的突破口,阅读时要重 点关注。要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对话”,形成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
(人教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复习专题七教材文言文复习讲义(含解析)(必修4)
教材文言文复习》一、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1.拜为上卿..上卿:战国时最高的官阶。
春秋时,周朝及诸侯国都有卿,是高级长官,分为上、中、下三级 ( 即上卿、中卿、下卿) 。
战国时作为爵位的称谓,一般授予劳苦功高的大臣或贵族。
相当于丞相 ( 宰相 ) 的位置,并且得到王侯、皇帝的青睐。
2.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斋戒:古人在祭祀或行大礼前,洁身清心,以示虔诚。
3.召有司案图..有司:官吏的通称。
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所以称官吏为“有司”。
4.臣请就汤镬..汤镬:古代的一种酷刑,用滚水烹煮。
镬,古代的一种大锅。
5.为刎颈之交....刎颈之交: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刎颈,割脖子;交,交情,友谊。
古人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有多种称法。
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不同。
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叫“贫贱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患难之交”;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叫“竹马之交”;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布衣之交”;辈分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叫“忘形交”;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叫“车笠交”;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交”;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叫“神交” ( “神交”也指彼此慕名而未见过面的朋友) 。
6.《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彪、班固、班昭、马续等合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
《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7.汉天子我丈人行也..丈人: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
如“子路从而后,遇丈人”( 《论语》) 。
唐朝以后,丈、丈人专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或泰水。
8.单于出猎..单于: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
意为广大之貌。
此称号始创于匈奴著名的冒顿单于之父头曼单于,之后该称号一直沿袭至匈奴灭亡。
(人教通用)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复习 专题七 教材文言文复习讲义(含解析)(必修1)不分版本
(人教通用)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复习专题七教材文言文复习讲义(含解析)(必修1)不分版本教材文言文复习一、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1.《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传〞意为注释,《左传》即是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
《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晋侯.、秦伯.围郑侯、伯:春秋时期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的两种。
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3.敢以烦执事..执事:在古代有多种意思,①从事工作,主管其事;②有职守之人,即官员;③指供役使者,仆从;④对对方的敬称;⑤侍从。
本文指对办事的官吏的敬称。
4.《战国策》: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
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卷,分为12策。
《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5.至易水..上,既祖.易水:也称易河,河流名,位于河北省易县境内,分南易水、中易水、北易水。
因燕太子丹送荆轲刺秦于此作别,高渐离击筑,荆轲合着音乐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而名扬天下。
后人常用“易水〞指代“荆轲〞或“易水歌〞。
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6.为变徵..之声复为慷慨羽.声变徵、羽:古时音乐七音中的两种声调。
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7.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8.乃朝服,设九宾..九宾:九宾之礼,是我国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司仪施礼,并延引上殿。
9.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陛下:陛下的“陛〞指殿前的台阶。
“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
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
后来“陛下〞就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敬称。
2020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七文言文阅读课时达标24翻译文言句子(二)(含解析)
翻译文言句子(二)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君姓张氏,名持,字久中,初名伯虎。
君为人深沉有大度,喜气节,重交游,一时所与之游者甚众。
凡君之与人交,喜穷尽其得失,其义足以正之,而其直未尝苟止也。
至其与众人接,尤温以庄,不妄与之言。
与之言,必随其材智所到,不病以其所不为。
故君之友皆惮其严,而喜其相与之尽。
众人之得君游者,亦皆喜爱而未尝有失其意者。
而陈惇者,与君交尤深也。
予尝视惇与君之相从,忧穷龃龉,无不共之,其中心岂有利然也?世之交友道废久矣,其有之,或非此也。
然则君之事,其有取于世教非邪?(节选自曾巩《张久中墓志铭》)(1)众人之得君游者,亦皆喜爱而未尝有失其意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予尝视惇与君之相从,忧穷龃龉,无不共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与他交往的一般人,也都很喜欢他,从来没有失望的。
(2)我曾经观察陈惇和张君交往,无论仕途多么令人忧虑困窘不顺达,没有不共同面对的。
参考译文君姓张,名持,字久中,原名伯虎。
张君为人沉稳气量宽宏,讲究志气和节操,重视交际,一时间和他交往的人很多。
大凡张君与人相交,喜欢全部指出对方的得与失,张君的大义足够用来匡正别人,他的正直也从未随意停止。
至于他和一般人的交往,尤其温厚并且严肃,不随意和人说话。
和别人说话,张君一定会随着对方的才华智慧所达到的程度应对,不因为对方做不到的事情而诟病对方。
所以张君的友人都害怕他的严厉,但喜欢和他一起尽情交谈。
与他交往的一般人,也都很喜欢他,从来没有失望的。
而陈惇,与张君交往尤其深厚。
我曾经观察陈惇和张君交往,无论仕途多么令人忧虑困窘不顺达,没有不共同面对的,难道他们的心中有利益才会这样吗?世上的交友之道已经废弃很久了,如果还有的话,或许不会是这样。
既然这样,那么张君的行为,到底是不是从世间的教化中获取的呢?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人教通用)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复习 专题七 教材文言文复习讲义(含解析)(必修2)不分版本
(人教通用)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复习专题七教材文言文复习讲义(含解析)(必修2)不分版本教材文言文复习一、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1.岁在癸丑..癸丑:古人常用“天干〞(甲、乙、丙、丁等)十个字和“地支〞(子、丑、寅、卯等)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
这里指永和九年。
2.暮春..之初暮春:春季的末一个月。
孟、仲、季表示每季月份的顺序,孟表示每季的第一个月,仲表示第二个月,季表示最后一个月即第三个月,如孟春指春季的第一个月。
3.修禊..事也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游,以祈福消灾。
禊,一种祭礼。
古时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三国魏以后用三月三日,不再用“巳〞日。
4.七月既望..既望:过了望日(农历十五日)之后,指农历十六日。
古代对农历一个月中某些特殊的日子有特定的称谓。
如每月第一日为“朔〞,十五日为“望〞,十六日为“既望〞,最后一天为“晦〞。
5.徘徊于斗牛..之间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空中可见的星分成二十八组,称二十八宿,其中北方七宿为斗、牛、女、虚、危、室、壁。
斗和牛都在其中。
斗宿,就是北斗七星,大熊星座的七颗最亮的星,勺子状。
牛宿,有星六颗,即摩羯座六星,因其星群组合如牛角而得名。
6.寄蜉蝣..于天地蜉蝣:一种小飞虫,夏秋之交生在水边,生存期很短,古人说它朝生暮死。
这里用来比喻人生短促。
7.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浮图:梵语(古代印度语)音译,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这里指和尚。
8.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阳: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我国许多地名与此有关,如“江阴〞“淮阴〞“汉阳〞“汉阴〞“华阴〞“河阳〞等。
《愚公移山》:“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汉阴〞指汉水南面。
《登泰山记》:“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9.临川王某.记某: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在“某〞上冠姓,以后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
高考语文大一轮人教通用版讲义:专题七 教材文言文复习 必修3 Word版含解析
必修3——《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师说》一、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1.《孟子》:为记述孟子言行的著作,完成于战国中后期。
此书的来历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司马迁等人认为是孟子自著,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参与。
该书翔实地记载了孟子的思想、言论和事迹。
《孟子》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为“四书”。
“四书”始终是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教育的必读书和科举取士的初级标准书。
2.寡人..之于国也寡人:寡德之人,是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3.河内凶..,移其粟.于河内...,则移其民于河东河内凶:河内遇到饥荒。
河内,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北的地方。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在今山西西南部。
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向南,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
粟:谷子,脱壳后称为小米,也泛指谷类。
4.谨庠序..之教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
《史记·儒林列传》:“闻三代之道,乡里有教,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
”《汉书·董仲舒传》:“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
”5.申之以孝悌..之义孝悌:孝,指对父母还报的爱;悌,指兄弟姐妹的友爱,也包括和朋友之间的友爱。
孔子非常重视孝悌,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
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君子:特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君子”一词出自《易经》,被全面引用最后上升到士大夫及读书人的道德品质始自孔子,并被以后的儒家学派不断完善,成为中国人的道德典范。
7.故不积跬步..跬:古代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
8.外连衡..而斗诸侯连衡:秦国采用的一种离间六国,使它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
也作“连横”。
9.南取汉中..汉中: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古称梁州、南郑、天汉,是汉王朝的发祥地,长江第一大支流汉江的源头,秦巴山片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的美誉。
10.战国“四公子”:战国时代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免于灭亡,竭力网罗人才。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五章教材文言文复习7必修五二讲义
学案7 必修五(二)——《逍遥游(节选)》《兰亭集序》《滕王阁序并诗》[学案目标] 作为必修教材最后一册的最后三篇文言文,自身语言点丰富,又可与前几册联系梳理,构成系统化的知识网络。
对此,复习时要实现下列目标:1.全面梳理教材语言点,重点突出三篇文言文丰富的实词、虚词和句式特点,掌握“之”“且”重点虚词以及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被动句、固定句式等。
2.背诵三篇中的重点段落。
1.用“类聚法”写出表示“怎么、哪里”之义的文言疑问代词:何、安、曷、奚、胡、恶、焉等。
写出表示“流放”之义的文言实词:流、放、迁、谪等。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①( )A.⎩⎪⎨⎪⎧ 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B.⎩⎪⎨⎪⎧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C.⎩⎪⎨⎪⎧ 夫人之相与..于是舍人相与..谏曰D.⎩⎪⎨⎪⎧ 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答案 B解析 B 项均为一般人。
A 项应付,周旋/比喻短暂。
C 项相处,相交/一起,共同。
D 项用来……的/……的原因。
②( )A.⎩⎪⎨⎪⎧ 虽趣.舍万殊梦亦同趣.B.⎩⎪⎨⎪⎧ 暂.得于己如听仙乐耳暂.明C.⎩⎪⎨⎪⎧ 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举.世皆浊我独清 D.⎩⎪⎨⎪⎧ 适.足取辱耳且适.南冥也答案 C解析 C 项均为全。
A 项同“取”/同“趋”,往、赴。
B 项暂时/突然。
D 项恰好/到,往。
③( )A.⎩⎪⎨⎪⎧ 控蛮荆而引.瓯越引.以为流觞曲水 B.⎩⎪⎨⎪⎧ 一言均赋.横槊赋.诗 C.⎩⎪⎨⎪⎧ 滕王阁序.兰亭集序.D.⎩⎪⎨⎪⎧ 童子何知,躬逢胜.饯胜.地不常,盛筵难再答案 C解析 C 项均是一种文体。
A 项接引/导引。
B 项写作/吟诵。
D 项盛大的/有名的,风景优美的。
3.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B .之二虫又何知C .彼且奚适也D .大王来何操答案 A解析A项为否定句中宾语前置,其他三项均为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新高考语文2020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七文言文阅读课时达标19文言断句一含解析 55
文言断句(一)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C)傅咸以世俗奢侈,又上书曰:“臣以为谷帛难生而世俗用之不节无缘不匮故先王之化天下食肉衣帛皆有其制窃谓奢侈之费甚于天灾令使诸部用心,民知节制,风俗之移,诚不难矣。
”朝廷从之。
(节选自《晋书·傅咸传》) A.臣以为谷帛难生/而世俗用之不节/无缘不匮/故先王之化/天下食肉衣帛/皆有其制/窃谓奢侈之费/甚于天灾/B.臣以为谷帛/难生而世俗用之不节/无缘不匮/故先王之化/天下食肉衣帛/皆有其制/窃谓奢侈之费/甚于天灾/C.臣以为谷帛难生/而世俗用之不节/无缘不匮/故先王之化天下/食肉衣帛/皆有其制/窃谓奢侈之费/甚于天灾/D.臣以为谷帛/难生而世俗用之不节/无缘不匮/故先王之化天下/食肉衣帛/皆有其制/窃谓奢侈之费/甚于天灾/解析“以为”是“认为”的意思,“谷帛难生”表意完整,“谷帛”和“难生”中间不应断开,排除B、D两项。
“化”是动词,作谓语,意思是“教化”,“天下”是“化”的宾语,二者中间不应断开,排除A项。
故选择C项。
参考译文傅咸因为世俗奢侈,又上书说:“我认为五谷布帛很难生产,而世俗使用不节约,没理由不匮乏。
所以先王教化天下,吃肉穿帛,都有定制。
我私下认为奢侈造成的浪费,比天灾还厉害。
下令让各部用心从政,百姓懂得节制,风俗的改变,实在不是困难的事情。
”朝廷听从了他的建议。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B)廖庄,字安止,吉水人。
宣德五年进士。
八年改庶吉士,与知县孔友谅等七人历事六科。
英宗初,授刑科给事中。
正统二年,御史元亮请如诏书蠲边军侵没粮饷,不允。
按察使龚亦请如诏书宥盗犯之未获者,法司亦寝不行。
庄以诏书当信,上章争之。
五年诏京官出修荒政兼征民逋庄虑使者督趣困民请宽灾伤州县俟秋成从之振荒陕西全活甚众还奏宽恤九事多议行。
(节选自《明史·廖庄传》) A.五年诏京官出修荒政/兼征民逋/庄虑使者督趣困民/请宽灾伤/州县俟秋成/从之/振荒陕西/全活甚众/还奏宽恤九事/多议行B.五年诏京官出修荒政/兼征民逋/庄虑使者督趣困民/请宽灾伤州县/俟秋成/从之/振荒陕西/全活甚众/还奏宽恤九事/多议行C.五年诏京官出修荒政/兼征民逋/庄虑使者督趣困民/请宽灾伤州县/俟秋成/从之/振荒陕西/全活甚众/还奏宽恤/九事多议行D.五年诏京官出修荒政/兼征民逋/庄虑使者督趣困民/请宽灾伤/州县俟秋成/从之/振荒陕西/全活甚众/还奏宽恤/九事多议行解析“灾伤州县”作“请宽”的宾语,中间不应断开,排除A、D两项。
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项复习——文言文阅读 教材文言文复习 教学PPT课件
(3)修禊:古代民俗,于___农__历__三__月__上__旬__的_“__巳__”__日__(_三__国__魏__以__后__始__固__定___ _为__三__月__初__三__)_(日期)到水边洗濯,嬉游,以祈福消灾。 (4)既望:过了望日后的XXX天,通常指农历每月十六日。古代对农历一 个月中某些特殊的日子有特定的称谓。如农历每月的__X__X_X__日_为“朔”, _十__五__日__为“望”,十六日为“既望”,______最__后__一为日“晦”。 (5)斗牛:指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中国有二十八宿之称,其中北方 七宿为斗、牛、女、虚、危、室、壁。斗和牛都在其中。___斗_宿,就是 北斗七星,勺子状。__牛__宿,有星六颗,因其星群组合如牛角而得名。
(2)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 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译文:__当__他__夺__取__荆__州__,__攻__占__江__陵__,__顺__着__长__江__东__下__的__时__候__,__战__船__首__尾__相__ __接__长__达__千__里__,__旌__旗__遮__蔽__天__空__,__他__面__对__大__江__斟__酒__,__横__执__长__矛__吟__诗__,__本__来__ __是__一__代__的__英___雄__啊__,__可___如__今__又__在__哪___里__呢__?__(_得__分___点__:__“__方__”___,__当__;__ __“__下__”__,__名__词__作__动__词__,__攻__占__;__“__东__”__,__名__词__作__动__词__,__向__东__进__发__;__“__固__ __一__世__之__雄__也__”__,__判__断__句__;___“__固__”__,__本__来__;__“__而__今__安__在___哉__”__,__宾__语__前__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七文言文阅读课时达标23翻译文言句子一含解析
翻译文言句子(一)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既而王导遣八部从事之部,诸从事各言官长得失,顾和独无言。
导问和:“卿何所闻?”答曰:“明公作辅,何缘采听风闻,以察察为政?”导咨嗟称善。
初,中兴东迁,旧章多阙,而冕旒饰以翡翠珊瑚及杂珠等。
和奏:“旧冕十有二旒,皆用玉珠,今用杂珠等,非礼。
”迁尚书仆射,以母老固辞,诏书敕喻,特听暮出朝还,其见优遇如此。
(节选自《晋书·顾和传》)(1)答曰:“明公作辅,何缘采听风闻,以察察为政?”导咨嗟称善。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母老固辞,诏书敕喻,特听暮出朝还,其见优遇如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顾和回答说:“明公作为辅佐皇帝的大臣,为什么要收集听取传言,以严苛作为处理政务的原则呢?”王导赞叹称好。
(2)顾和以母亲年老为由坚决推辞,皇帝下诏书告知他,特别允许他晚上出宫早上回来,他被优待达到这样的程度。
参考译文不久王导派八部从事到衙署去,诸位从事都议论官长的得失,只有顾和不说话。
王导问顾和:“你听到了什么?”顾和回答说:“明公作为辅佐皇帝的大臣,为什么要收集听取传言,以严苛作为处理政务的原则呢?”王导赞叹称好。
当初,晋朝中兴,国都东迁,旧的典章制度有许多缺失,皇冠上的旒用翡翠、珊瑚以及杂珠等装饰。
顾和奏道:“过去皇冠上有十二条旒,都用玉珠,现在用杂珠等,不合于礼制。
”升任尚书仆射,顾和以母亲年老为由坚决推辞,皇帝下诏书告知他,特别允许他晚上出宫早上回来,他被优待达到这样的程度。
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杨津)出除岐州刺史。
有武功人赍绢三匹,去城十里,为贼所劫。
时有使者驰驿而至,被劫人因以告之。
使者到州,以状白津。
津乃下教,云有人着某色衣,乘某色马,在城东十里被杀,不知姓名,若有家人,可速收视。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全国通用)第7节 文言断句(原卷版)
第七章文言文阅读第7节文言断句文言断句(一)断句原则及方法1.遵循三原则(1)通读全文,整体把握内容和主题(2)体会词语含义和词语之间关系(3)先易后难,逐步缩小范围多读多背,形成语感,是根本方法。
切忌边看边断。
2.方法(1)词性断句法。
文言文中名词和代词常用来作主语或宾语,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国名、朝代名、器物名、动物名等;也可先找出代词,如吾、予、余(表示“我”),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其、彼、此、之等。
这些名词和代词如果作主语,那么它的前面就可能断句;如果作宾语,那么它的后面也可能断句。
文言文中动词、形容词(或活用为动词、形容词的其他词性)常用来作谓语,断句时,可以先找到语句中的动词、形容词,确定作为谓语的动词、形容词;然后根据谓语前的状语、主语和谓语后的宾语等来断定语句的停顿点。
(2)语序、句式断句法①特殊语序: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谓语前置等。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焉。
我非爱起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②特殊句式:判断句式、被动句式③固定句式:“何┅之有”“如(奈、若)┅何”“唯┅是┅”“不亦┅乎”“何┅(之)为”“无乃┅乎”“得无┅乎”④固定短语: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3)对称、对偶、排比断句法文言文语句整齐对称,上下句常用相同的字数和结构。
在形式上对应,在内容上有关联(对比、并列、总分)如: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4)对话标志断句法对话标志:“曰”“云”“言”等。
注意两种情况:一是对话中又有对话,二是文中省略说话人和“曰”字的情况。
引用;连续对话,第一次出现人名,之后常省,有时提示动词也省去。
要据上下文分清问答的界限和引文的起止。
(5)文言虚词断句法虚词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尤其是介词、语气词和一些连词,它们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2020版高考语文(人教通用版)新增分一轮课件:专题七 教材文言文复习 必修2
4.七月既望 既望:过了望日 (农历十五日) 之后,指农历十六日。古代对农历一个月中某些特 殊的日子有特定的称谓。如每月第一日为 “ 朔 ” ,十五日为 “ 望 ” ,十六日为 “既望”,最后一天为“晦”。
招致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______
(5)危
端正 正襟危坐而问客曰_____
吓人 危言耸听______ 劝酒 举酒属客_____
(6)属
属于、为 序属三秋__________
(3)临
动词,面对,引申为阅读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词,从高处往低处看 居高临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副词,将要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____________
情趣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______ (4)致
达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_______
(7)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表分数,十分之一。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数字。
(8)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不平常。 古义:_________
今义:程度副词,很、十分。
(9)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动词+介词,“至”意为“到达”;“于”,介词,引出后面的处所。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动词,表示达到某种程度;介词,表示另提一事。
2025高考语文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教材文言文点线面选择性必修上册 单篇梳理1~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2025高考语文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教材文言文点线面复习重点 1.积累并记牢“质”“施”“齐”“贼”“举”“治”“明”“攻”“与”“独”等重要实词。
2.背诵《〈论语〉十二章》《〈老子〉四章》第24、33章和《五石之瓠》《礼运(节选)》,翻译重点句子。
3.掌握状语后置的特点。
单篇梳理1~3《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通读全文,解释加点的词语。
《论语》十二章(第1章)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①()有道..②()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学而》)(第2章)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第3章)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里仁》)(第4章)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第5章)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第6章)子曰:“质胜文.①()则野.②(),文胜质则史.③()。
文质彬彬....④(),然后君子。
”(《雍也》)(第7章)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①(),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②(),不亦远乎?”(《泰伯》)(第8章)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子罕》)(第9章)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罕》)(第10章)颜渊问仁。
子曰:“克.①()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②()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③()。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④(),请事.⑤()斯语矣。
”(《颜渊》)(第11章)子贡问曰:“有一言..①()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②()‘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第12章)子曰:“小子..①()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②(),可以观.③(),可以群.④(),可以怨.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文言文复习一、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1.《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传”意为注释,《左传》即是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
《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晋侯、秦伯围郑侯、伯:春秋时期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的两种。
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3.敢以烦执事执事:在古代有多种意思,①从事工作,主管其事;②有职守之人,即官员;③指供役使者,仆从;④对对方的敬称;⑤侍从。
本文指对办事的官吏的敬称。
4.《战国策》: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
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卷,分为12策。
《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5.至易水上,既祖易水:也称易河,河流名,位于河北省易县境内,分南易水、中易水、北易水。
因燕太子丹送荆轲刺秦于此作别,高渐离击筑,荆轲合着音乐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而名扬天下。
后人常用“易水”指代“荆轲”或“易水歌”。
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6.为变徵之声 复为慷慨羽声变徵、羽:古时音乐七音中的两种声调。
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7.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8.乃朝服,设九宾九宾:九宾之礼,是我国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司仪施礼,并延引上殿。
9.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陛下:陛下的“陛”指殿前的台阶。
“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
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
后来“陛下”就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敬称。
10.诸郎中执兵郎中:宫廷的侍卫。
11.《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到汉武帝太初年间。
分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类,共130篇,50余万字。
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表记各个时期的简单大事记,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等。
鲁迅评价该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2.沛公欲王关中关中: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东北)以西,今陕西一带。
13.沛公居山东时山东:顾名思义,在山的东面。
因“山东”之“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山等数种不同的山,因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
文中指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
14.季父、亚父季父:叔父。
古代兄弟或姐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
亚父:对对方的尊称,意思是尊敬他仅次于对待父亲。
15.毋内诸侯诸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
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朝分王、侯二等。
周制,诸侯名义上须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
汉时诸侯国由皇帝派相或长吏治理,王、侯仅食赋税。
16.项王、项伯东向坐东向: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
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
古人尚右,以右为尊。
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
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
皇帝聚会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
因此,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作“南面”,称臣叫作“北面”。
室东西长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
文中项王的座次最尊,张良的座次最卑。
17.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乘:亦作“骖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乘,四匹马拉的车。
18.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都尉:秦汉时代重要的中高级武官。
都尉一职最早出现在战国后期的战事中。
西汉时期,都尉一职的含义不断扩大,并逐步扩大成为一个都尉体系。
东汉后,都尉的地位不断下降,到魏晋时代,都尉的地位主要在第五品至第七品,总体地位呈明显下降的趋势,而且职务虚化。
二、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19.写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其义(1)无能为也已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共其乏困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秦伯说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失其所与,不知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秦王必说见臣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往而不反者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卒起不意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秦王还柱而走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皆为龙虎,成五采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距关,毋内诸侯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张良出,要项伯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令将军与臣有郤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矣” 句末语气词 (2)“供” 供给 (3)“悦” 高兴 (4)“智” 明智 (5)“悦” 高兴(6)“返” 返回 (7)“震” 惧怕 (8)“猝” 突然(9)“环” 环绕 (10)“彩” 彩色 (11)“拒” 把守 “纳” 接纳 (12)“邀” 邀请 (13)“背” 违背(14)“早” 早早地 (15)“隙” 隔阂,嫌怨 (16)“座”座位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1)且贰于楚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朝济而夕设版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何厌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唯君图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唯大王命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秦王复击轲,被八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闻大王有意督过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卮酒安足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度我至军中,公乃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旦日飨士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鲰生说我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有二心,从属二主 (2)渡河 (3)满足(4)仔细考虑 (5)对待 (6)赠送 (7)并,列 (8)希望(9)宽容、原谅 (10)身子向上起 (11)遭受 (12)责备(13)推辞 (14)估计、揣测 (15)用酒肉招待宾客 (16)劝说21.解释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妻子。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泛指主人。
(4)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贫穷。
(5)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鼻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