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选段阅读训练
九年级《简爱》名著阅读训练题(含答案)6知识点
![九年级《简爱》名著阅读训练题(含答案)6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7edebeba300a6c30d229f78.png)
九年级《简爱》名著阅读训练题(含答案)6知识点一、名著阅读题1.阅读选段答题(甲)第二天中午,我坐在婴儿室的壁炉旁边,感到身体虚弱,支持不住,但我最严重的疾病,还在于一种说不出来的心灵上的痛苦。
然而,我想,我应该快活,因为里德家的人一个也不在这里,他们跟他们的妈妈一起坐马车出去了。
我央求白茜去把《格列弗游记》拿来。
这本书我曾经津津有味地看过一遍又一遍。
那书中的国度,我相信都是地球表面实实在在的一部分。
我毫不怀疑,早晚有一天,我出去长途旅行,会亲眼看见这一个国度的小小的田地、房屋、小牛和小羊,亲眼看见那一个国度的森林般的麦田、巨兽般的猫和像塔一样高的男人和女人。
(乙)“但我至少要选择——我最爱的人。
简,你愿意嫁给我吗?”“是的,先生。
”“一个你得用手牵着他走的可怜的瞎子。
”“是的,先生。
”“一个比你大二十岁的残疾人,还得由你来伺侯。
”“是的,先生” “真的吗,简?”“完全当真,先生。
”(1)这两段文字出自《简爱》。
甲段中的“我”指的是哪个人物?乙段中“先生”指的是哪个人物?(2)甲段中是什么事让“我”感到“心灵上的痛苦”?(3)简爱怎么结识“先生”的?“先生”变成残疾人的原因是什么?2.名著导读简·爱在洛伍德学校生活时,有两个人曾帮助过她,这两个人一个是她的老师______,一个是她的朋友_______。
3.填空题。
阅读名著应把握人物、地点、事件等关键要素,比如: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这是埃德加·斯诺笔下_________(人名)的形象(《红星照耀中国》);林冲屡遭高衙内欺辱,仍隐忍求全、直至在__________(地名)偷听得陆虞候等人的对话,才奋起反抗、上了梁山。
(《水浒传》);简·爱长相一般,却独立倔强,知道罗切斯特已婚,且妻子健在、便____________。
(情节)(《简·爱》)。
4.填空题。
116.名著导读《水浒传》文段阅读与练习含答案
![116.名著导读《水浒传》文段阅读与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6627fbe53a580216fcfef3.png)
一、.阅读名著选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6分)宋江听罢,吃了一惊,肚里寻思道:“晁盖是我心腹弟兄。
他如今犯了迷天大罪,我不救他时,捕获将去,性命便休了!”心内自慌,却答应道:“晁盖这厮,奸顽役户,本县内上下人,没一个不怪他。
今番做出来了,好教他受!”何涛道:“相烦押司便行此事。
”宋江道:“不妨,这事容易,瓮中捉鳖,手到拿来。
只是一件,这实封公文,须是观察自己当厅投下,本官看了,便好施行发落,差人去捉,小吏如何敢私下擅开?这件公事非是小可,不当轻泄于人。
”何涛道:“押司高见极明,相烦引进。
”宋江道:“本官发放一早晨事务,倦怠了少歇。
观察略待一时,少刻坐厅时,小吏来请。
”何涛道:“望押司千万作成。
”宋江道:“理之当然,休这等说话。
小吏略到寒舍,分拨了些家务便到,观察少坐一坐。
”何涛道:“押司尊便,小弟只在此专等。
”宋江起身,出得阁儿,分付茶博士道:“那官人要再用茶,一发我还茶钱。
”离了茶坊,飞也似跑到下处。
先分付伴当去叫直司在茶坊门前伺候:“若知县坐衙时,便可去茶坊里安抚那公人道‘押司稳便’,叫他略待一待。
”却自槽上鞁(bèi)了马,牵出后门外去。
拿了鞭子,慌忙地跳上马,慢慢地离了县治。
出得东门,打上两鞭,那马拨喇喇的望东溪村撺将去,没半个时辰,早到晁盖庄上。
(1)结合原著,选文中晁盖犯的“迷天大罪”是指▲▲▲。
(2分)(2)宋江为救晁盖,具体是怎样做的?请结合选文加以分析。
(2分)(3)《水浒传》108将聚义梁山的原因有多种,请结合原著,写出其中的一种及对应的一个人物。
(2分)答案:一、(1)(2分)在黄泥冈劫走梁中书送给蔡京的生辰纲(2)(2分)用谎言骗取何涛的信任,表明协力办差的决心;以知县未“坐厅”为由,拖延何涛与知县相见;以分投家务为由,脱身去给晁盖报信;安排直司见机行事稳住何涛,拖延时间。
(3)(2分,原因1分,人物1分,答出其一即可)示例:第一种:因吃了官司或逃避官司而被逼上梁山的。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名著阅读阅读训练及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名著阅读阅读训练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e0fe56bed5b9f3f80f1c55.png)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名著阅读阅读训练及答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名著阅读1.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各题。
(甲)到初冬,我们的景况更拮据了,然而还喝酒,讲笑话。
忽然是武昌起义,接着是绍兴光复。
第二天爱农就上城来,戴着农夫常用的毡帽,那笑容是从来没有见过的。
“老迅,我们今天不喝酒了。
我要去看看光复的绍兴。
我们同去。
”我们便到街上去走了一通,满眼是白旗。
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什么铁路股东是行政司长……这军政府也到底不长久,几个少年一嚷,王金发带兵从杭州进来了,但即使不嚷或者也会来。
他进来以后,也就被许多闲汉和新进的革命党所包围,大做王都督。
在衙门里的人物,穿布衣来的,不上十天也大概换上皮袍子了,天气还并不冷。
我被摆在师范学校校长的饭碗旁边,王都督給了我校款200元。
爱农做监学,还是那件布袍子,但不大喝酒了,也很少有工夫谈闲天。
他办事,兼教学,实在勤快得可以。
(乙)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里去。
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
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
他停止住思想,所以就是杀了人,他也不负什么责任。
他不再有希望,就那么迷迷糊糊地往下坠,坠入那无底的深坑。
他吃,他喝,他嫖,他赌,他懒,他狡猾,因为他没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了去。
他只剩下那个高大的肉架子,等着溃烂,预备着到乱死岗子去。
冬天过去了,春天的阳光是自然给一切人的衣服,他把棉衣卷巴卷巴全卖了。
他要吃口好的,喝口好的,不必存着冬衣,更根本不预备着再看见冬天;今天快活一天吧,明天就死!管什么冬天不冬天呢!不幸,到了冬天,自己还活着,那就再说吧。
原先,他一思索,便想到一辈子的事;现在,他只顾眼前。
经验告诉了他,明天只是今天的继续,明天承继着今天的委屈。
卖了棉衣,他觉得非常的痛快,拿着现钱做什么不好呢,何必留着等那个一阵风便噎死人的冬天呢?慢慢的,不但是衣服,什么他也想卖,凡是暂时不用的东西都马上出手。
部编八年级下册《钢铁是怎样炼成》名著阅读训练题(含答案)2知识点
![部编八年级下册《钢铁是怎样炼成》名著阅读训练题(含答案)2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0ce21d3ccbff121dc368365.png)
部编八年级下册《钢铁是怎样炼成》名著阅读训练题(含答案)2知识点一、选择题1.阅读下面名著选段。
他慢慢地掏出了手枪,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
他把枪放在膝盖上,狠狠地骂了起来:“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
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懦弱最容易的一种办法。
……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意义而充实。
”选文中的“他”是指谁?他在疾病缠身、丧失战斗能力的艰难处境下,内心经历了严峻的考验。
节选部分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历程?2.名著阅读填空。
当他躺在手术台上,手术刀剖开他的颈子,切除一侧的副甲状腺时,死神的黑色翅膀曾经三次触及到他。
然而他的生命力非常顽强。
达雅焦急不安地守候在外面,几个小时以后,她看见丈夫脸色像死人般苍白,但仍然很有生气,而且像往常一样平静温存:“好姑娘,你别担心,我可不会这么容易就进棺材的。
我还要活下去,哪怕有意跟那些医学权威的预言捣捣蛋也好嘛。
他们对我病情的诊断完全正确,但是写个证明,说我百分之百丧失了劳动能力,那就大错特错了。
我们走着瞧吧!”他坚定地选择了一条道路,决心通过这条道路回到新生活建设者的队伍中去。
上面这段文字节选自小说《________________》,所选文段是写主人公因伤病接受手术的情景,体现了他乐观顽强、永不言败的性格。
文中“一条道路”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是________。
通过他的成长故事,小说回答了作为青年人最迫切需要回答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______________。
4.《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是______,这是一部闪烁着崇高的______光芒的长篇小说,其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______英雄形象,保尔是在______(人名)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的。
5.保尔瞻仰烈士公墓,怀着这样的思想:应该将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一为__________________而斗争。
《西游记》名著语段阅读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西游记》名著语段阅读专项练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709df4e53a580216fcfee6.png)
《西游记》语段阅读专项练习题1.阅读《西游记》选段:①只见妖精一只手举着火尖枪,站在那中间的一辆小车儿上,一只手捏着拳头,往自家鼻子上捶了两拳。
八戒笑道:“这厮放赖不羞!你好道捶破鼻子,淌出些血来,搽红了脸,往那里告我们去耶?”那妖魔捶了两拳,念个咒语,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浓烟迸出,闸闸眼火焰齐生,那五辆车子上,火光涌出。
连喷了几口,只见那红焰焰、大火烧空,把一座火云洞,被那烟火迷漫,真个是熯天炽地。
……这行者神通广大,捏着避火诀,撞入火中,寻那妖怪。
那妖怪见行者来,又吐上几口,那火比前更胜……行者被他烟火飞腾,不能寻怪,看不见他洞门前路径,抽身跳出火中。
②行者笑道:“嫂嫂要见令郎,有何难处?你且把扇子借我,扇息了火,送我师父过去,我就到南海菩萨处请他来见你,就送扇子还你,有何不可!那时节,你看他可曾损伤一毫?如有些须之伤,你也怪得有理,如比旧时标致,还当谢我。
”罗刹道:“泼猴,少要饶舌!伸过头来,等我砍上几刽!若受得疼痛,就借扇子与你……”(1)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以上两个不同章节的选段描绘的故事情节。
(2分)①②(2)联系原著说说,文中的“嫂嫂”为何不借扇子,而且还要砍死孙悟空呢?(3)《西游记》是青少年读者最喜爱的古典小说,请根据你的阅读体验,简要说说《西游记》受青少年读者喜爱的原因。
(2分)参考答案:1.①孙悟空大战红孩儿,(大战红孩儿或与孩儿斗法皆可)孙悟空三调(借)芭蕉扇(或调芭蕉扇)意近即可。
(2分)(2)因为红孩儿是铁扇公主与牛魔王的儿子,而却被孙悟空降服,使其在观音身边做了善财童子。
虽然是好事,但是出于爱子心切,母亲肯定想和自己的儿子在一起,却被孙悟空拆散。
她打心里恨孙悟空。
(3)可从故事情节、神话色彩、丰富的想象力、生动有趣的形象等方面作答。
示例:《西游记》故事情节曲折、精彩、引人入胜,所以深受青少年喜爱。
(意思相近,选择一个方面作答即可。
)(2分)2.名著阅读(5分)这一夜依旧马不停蹄,躲离了这个地方。
《初三名著阅读》名著阅读训练题(含答案)知识点
![《初三名著阅读》名著阅读训练题(含答案)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c12112626fff705cd170a22.png)
《初三名著阅读》名著阅读训练题(含答案)知识点一、名著阅读题1.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往往优缺点并存。
结合具体情节,说说《水浒传》中林冲的优点和缺点。
2.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题目。
第一回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人生南北多歧路。
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
百代兴亡朝复暮,江风吹倒前朝树。
功名富贵无凭据。
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
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
这一首词,也是个老生常谈。
不过说人生富贵功名,是身外之物;但世人一见了功名,便舍着性命去求他,及至到手之后,味同嚼蜡。
自古及今,那一个是看得破的?虽然如此说,元朝末年也曾出了一个嵚崎磊落(品格卓异出群)的人。
……以上文字选自《儒林外史》的第一回开头部分,这里说的“元朝末年也曾出了一个嵚崎磊落的人”,请在横线处写出此人姓名。
请结合具体事例,说说你对他的认识。
3.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在下面文段的空缺处填写相应的内容。
走进名著,宛如走进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读《朝花夕拾》我们认识了出身低微又充满爱心的保姆①_______;读《儒林外史》我们认识了屡试屡败,因中举而发疯的②________;读《水浒传》,我们认识了神机妙算的“智多星” ③________,他带领好汉智取生辰纲;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我们认识了出生在湖南湘潭的④_______,他自小喜欢读书,并努力研习世界地理和世界历史。
战争年代,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
4.根据名著内容判断正误。
(1)《西游记》中观音菩萨领如来法旨,在去东土寻找取经人的路上,先后收服沙悟净、猪悟能、小白龙、孙悟空,为唐僧取经路上陆续收徒埋下了伏笔。
(_______)(2)《骆驼祥子》中刘四爷因嫌弃祥子是个臭拉车的,并且怀疑祥子是因为贪图他的钱财而娶虎妞,在寿诞之日与虎妞争吵至闹翻。
(_______)(3)水浒英雄各有绰号,有些绰号鲜明地概括出人物的特征,如“豹子头”,突出林冲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神行太保”则突出戴宗能“程途八百里,朝去暮还来”。
七年级 语文下册名著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七年级 语文下册名著阅读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dc2b2d31b765ce04081427.png)
七年级语文下册名著阅读练习题含答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名著阅读1.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冬天过去了,春天的阳光是自然给一切人的衣服。
他把棉衣卷巴卷巴全卖了。
他要吃口好的,喝口好的,不必存着冬衣,更根本不预备着再看见冬天;今天快活一天吧,明天就死!管什么冬天不冬天呢!不幸,到了冬天,自己还活着,那就再说吧。
原先,他一思索,便想到辈子的事;现在,他只顾眼前。
经验告诉了他,明天只是今天的继续,明天承继着今天的委屈。
卖了棉衣,他觉得非常的痛快,拿着现钱作什么不好呢,何必留着等那个一阵风便噎死人的冬天呢?祥子,多么体面的祥子,变成个又瘦又脏的低等车夫。
脸,身体,衣服,他都不洗,头发有时候一个多月不剃一回。
他的车也不讲究了,什么新车旧车的,只要车份儿小就好。
拉上买卖,稍微有点甜头,他就中途倒出去。
坐车的不答应,他会瞪眼,打起架来,到警区去住两天才不算一回事!独自拉着车,他走得很慢,他心疼自己的汗。
及至走上帮儿车,要是高兴的话,他还肯跑一气,专为把别人落在后头。
在这种时候,他也很会掏坏,什么横切别的车,什么故意拐硬弯,什么剐扭着后面的车,什么抽冷子搡前面的车一把,他都会。
原先他以为拉车是拉着条人命,一不小心便有摔死人的危险。
现在,他故意的耍坏;摔死谁也没大关系,人都该死!(1)请概括选文第一段的内容。
(2)联系原著,说说祥子前后的性格有什么不同?他是遭遇了怎样的打击才变成这样的? (3)以选段为例,分析作品的一个艺术特色。
【答案】(1)祥子只顾眼前吃好喝好,把棉衣全卖了。
(2)以前:善良、憨厚老实、坚韧、自尊好强、吃苦耐劳。
现在: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自甘堕落.祥子拥有自己的车以求自力更生的梦想彻底破灭了(或经历了“三起三落”),加上心上人小福子的自杀,他对人生失去希望,迷失了人生方向。
(3)【示例1】老舍善于运用口语化的语言,使语言文字变得生动新鲜、朴实有力。
如“他要吃口好的,喝口好的”这样的语言,简洁直白,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名著《红星照耀中国》文段阅读及答案
![名著《红星照耀中国》文段阅读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8301fd26fff705cc170ac8.png)
《红星照耀中国》阅读训练及答案(一)朱德爱护他的部下是天下闻名的。
自从担任全军统帅以后,他的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早期常常赤脚走路,整整一个冬天以南瓜充饥,另外一个冬天则以牦牛肉当饭,从来不叫苦,很少生病。
他们说,他喜欢在营地里转,同弟兄们坐在一起,讲故事,同他们一起打球。
他乒乓球打得很好,篮球打个“不厌”。
军队里任何一个战士都可以直接向总司令告状——而且也常常这样做。
朱德向弟兄们讲话往往脱下他的帽子。
在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大部分步行,似乎不知疲倦。
“我认为他的基本特点就是天性极端温和,”当别人请他的妻子康克清谈一谈她认为她的丈夫有什么与众不同的性格时,她说道:“其次,他对一切大小事情都十分负责。
第三,他喜欢跟一般战斗员生活打成一片,经常和他们谈话。
“朱德对弟兄们说话非常朴实,他们都能听得懂。
有时要是他不十分忙,就帮助农民们种庄稼。
他常常从山下挑粮食到山上。
他非常强健,什么东西都能吃,除了大量辣椒,没有什么特别爱吃的东西,因为他是四川人。
他晚上非到十一、二点钟不睡,早晨总是五、六点钟起床。
“他喜欢运动,但是也喜欢读书。
他仔细订出读书计划,熟读政治、经济的书籍。
他也喜欢跟朋友们谈天,有时也开开玩笑,虽然并不象毛泽东那样幽默。
他一般没有脾气,我从没有跟他吵过嘴,但他在战斗中却要发怒。
打仗时朱德总是在前线指挥,但没有受过伤。
”1、朱德在康克清眼中的丈夫的性格怎样?2、结合选段内容,谈谈朱德为何能造就铁打一般的军队。
3、为什么斯诺说实际上这书不是他一个人写的?(二)有一件事情使我感到迷惑。
共产党人是怎样给他们的军队提供吃的、穿的和装备呢?象其他许多人一样,我原以为他们一定是完全靠劫掠来维持生活。
我已经说过,我发现这种臆想是错误的,因为我看到,他们每占领一个地方,就着手建设他们自己的自给经济,单单是这件事实,就能够使他们守住一个根据地而不怕敌人的封锁。
此外,对于中国无产阶级军队能够靠几乎不能相信的极少经费活下去,我也是没有认识的。
《朝花夕拾》名著阅读训练题(含答案)知识梳理
![《朝花夕拾》名著阅读训练题(含答案)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d32f17ee227916888586d7eb.png)
《朝花夕拾》名著阅读训练题(含答案)知识梳理一、选择题1.阅读《朝花夕拾》选段,请写出相应的篇名。
2.填空题。
《朝花夕拾》不仅仅是对往事的记录,人物形象也鲜明生动,例如①《阿长与<___ > 》中写长妈妈除夕夜教少年鲁迅如何吃福橘、如何讲“吉利话”,就写得活灵活现。
②而“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表现了___(人名)愤慨已极而不知所措的书生意气,“今天不喝酒了,我要去看看光复的绍兴,我们同去”,表现了他对革命的满腔热情,人物性格棱角分明。
③在追忆日本老师_____(人名)时,鲁迅说“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饱含鲁迅对先生深深地怀念之情,令人印象深刻。
3.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回忆了童年生活里对自己影响深刻的几本书。
请根据提示,在横线上填写书名。
《_____》虽然刻印粗拙,却是作者最心爱的宝书,使他今后更爱搜集绘有图画的书籍;《______》虽是带图画的儿童读物,读后却令他生疑,甚至引起反感和恐惧。
4.《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表达出了鲁迅希望儿童健康活泼成长的合理要求,《朝花夕拾》中还有多篇作品涉及到鲁迅的儿童教育观念,请写出其中两篇作品的题目。
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5.填空:在《朝花夕拾》中鲁迅提到几位令他敬重的人:一位是私塾先生____________,一位是日本老师_____________;还有一位可称得上是他生活上的启蒙老师_____________,对他的童年成长产生较大影响。
6.填空。
《朝花夕拾》中文章根据主题可以分成三类:一类是批判丑恶现象的,如《狗·猫·鼠》、《二十四孝图》;一类是_______________,如《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范爱农》;一类是_______________,如《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
名著《红星照耀中国》阅读训练(一)及答案
![名著《红星照耀中国》阅读训练(一)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544c28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ce.png)
名著《红星照耀中国》阅读训练(一)及答案《红星照耀中国》文段阅读(一)一天午夜,我登上了一列破败不堪的火车,身上有点不舒服,可是心里却非常兴奋。
我所以兴奋,是因为摆在我面前的这次旅行是要去探索一个跟紫禁城的中世纪壮丽豪华在时间上相隔千百年、空间相距千百里的地方:我是到“红色中国”去。
我所以“有点不舒服”,是因为我身上注射了凡是能够弄到的一切预防针。
用微生物的眼睛来看一下我的血液,就可以发现一支令人毛骨悚然的队伍;在我的臂部和腿部注射了天花、伤寒、霍乱、斑疹伤寒和鼠疫的病菌。
这五种病在当时的西北都是流行病。
此外,最近还流传着令人吃惊的消息,说淋巴腺鼠疫正在陕西省蔓延开来,陕西省是地球上少数几处流行这种风土病的地方之一。
而我的第一个目的地就是西安府。
这个地名有“西方平安”的意思,是陕西省的省会,要从北京向西南做两天两夜劳累的火车,才能到达陇海路西端的这个终点站。
我的计划是从那里向北走,进入位于大西北中心的苏区。
在西安府以北大约一百五十英里的一个市镇——洛川,当时是陕西红区的起点。
洛川以北的地区,除了公路干线两旁的几个狭长地段以及下文将要提到的几个地点外,已经全部染红了。
大致说来,陕西红军控制的地区南到洛川,北到长城;东、西两边都以黄河为界。
那条宽阔的浊流从西藏边缘往北流经甘肃和宁夏,在长城北面进入内蒙古的绥远省,然后曲曲折折地向东流行许多英里,又折而向南,穿过长城而构成陕西、陕西两省的分界线。
当时苏维埃活动的地方,就在中国这条最容易闹灾的河流的这个大河套里——陕西北部、甘肃东北部和宁夏东南部。
这个区域同中国产生地的最初疆界差未几符合,真可谓历史的巧合。
数千年前,中国人起初就是在这一带形成统一的民族的。
1、《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由于当时所处的环境,中译文用了《》这个书名。
2、在“去西安的慢车”中作者登上了一列破败不堪的火车,为什么作者会感觉身上不惬意但是又非常的兴奋?3、联系原著,谈谈斯诺是带着哪些未获解答的问题前往“红色中国”的。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名著阅读训练及解析(1)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名著阅读训练及解析(1)](https://img.taocdn.com/s3/m/d17dd982fc4ffe473368abb1.png)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名著阅读训练及解析(1)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名著阅读1.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小题。
祥子,多么体面的祥子,变成个又瘦又脏的低等车夫。
脸,身体,衣服,他都不洗,头发有时候一个多月不剃一回。
他的车也不讲究了,什么新车旧车的,只要车份儿小就好。
拉上买卖,稍微有点甜头,他就中途倒出去。
坐车的不答应,他会瞪眼,打起架来,到警区去住两天才不算一回事!独自拉着车,他走得很慢,他心疼自己的汗。
及至走上帮儿车,要是高兴的话,他还肯跑一气,专为把别人落在后边。
在这种时候,他也很会掏坏,什么横切别的车,什么故意拐硬弯,什么别扭着后面的车,什么抽冷子搡前面的车一把,他都会。
原先他以为拉车是拉着条人命,一不小心便有摔死人的危险。
现在,他故意的耍坏;摔死谁也没大关系,人都该死!……凡是以前他所混过的宅门,他都去拜访,主人也好,仆人也好,见面他会编一套谎,骗几个钱;没有钱,他央求赏给点破衣服,衣服到手马上也变了钱,钱马上变了烟酒。
他低着头思索,想坏主意,想好一个主意就能进比拉一天车还多的钱;省了力气,而且进钱,他觉得非常的上算。
(1)祥子是________(作者)的长篇代表作《________》中的一个人物形象。
这部作品描写来自农村的淳朴健壮的祥子,到北平谋生创业,三次买车又三次失去,并终于堕落到生活的谷底的故事。
(2)祥子对待拉车的态度和以前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什么原因造成祥子对生活态度的变化?(3)结合祥子的一生说说祥子是怎样由人变成“兽”的?【答案】(1)老舍;骆驼样子(2)原来祥子拉车勤快,爱惜车,肯卖力;现在变得对车不讲究,稍有甜头就倒车,拉车慢,不肯卖力。
造成变化的原因是:社会对他的剥削压迫,使他的买车梦多次被破灭,而生活的重担依然如故,甚至尤有过之,加上周围人们对他的不理解。
(3)祥子由人变“兽”,是他人生道路上的三部曲:①在自食其力的劳动中充满自信与好强;②在畸形结合的家庭中痛苦无奈地挣扎;③在三起三落的极度绝望中扭曲了灵魂最终堕落成走兽。
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课外名著阅读专项训练之《西游记》(三)统编版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课外名著阅读专项训练之《西游记》(三)统编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37d0ea16fc700abb68fcf3.png)
名著阅读——《西游记》(三)一、阅读《西游记》选段,完成练习。
西游记(节选)齐天大圣被众天兵押去斩妖台下,绑在降妖柱上,刀砍斧剁,枪刺剑刳(kū),莫想伤及其身。
南斗星奋令火部众神,放火煨烧,亦不能烧着。
又着雷部众神,以雷屑钉打,越发不能伤损一毫。
那大力鬼王与众启奏道:“万岁,这大圣不知是何处学得这护身之法,臣等用刀砍斧剁,雷打火烧,一毫不能伤损,却如之何?”玉帝闻言道:“这厮这等,这等……如何处治?”太上老君即奏道:“那猴吃了蟠桃,饮了御酒,又盗了仙丹。
我那五壶丹,有生有熟,被他都吃在肚里,运用三昧火,煅(duàn)成一块,所以浑做金刚之躯,急不能伤。
不若与老道领去,放在八卦炉中,以文武火煅炼。
炼出我的丹来,他身自为灰烬矣。
”玉帝闻言,即教六丁、六甲将他解下,付与老君……那老君到兜率宫,将大圣解去绳索,放了穿琵琶骨之器,推入八卦炉中,命看炉的道人、架火的童子,将火扇起煅炼……不觉七七四十九日。
1.选文中提到孙悟空被惩治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众神采用了______、______等方法,都不能伤损孙悟空,只得把他送入八卦炉中,一共炼了四十九天。
3.孙悟空不能被伤损的原因是什么?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吃了蟠桃,饮了御酒,又盗了仙丹。
B.因为他是石猴不怕火。
C.运用三昧火,将五壶丹煅成一块,形成了金刚之躯。
二、阅读《西游记》选段,完成练习。
西游记(节选)且不说孙悟空与牛魔王相斗难解难分。
却表唐僧坐在途中,一则火气蒸人,二来心焦口渴,对火焰山土地道:“敢问(尊遵)神,那牛魔王法力如何?”土地道:“那牛魔王神通不小,法力无边,正是孙大圣的敌手。
”唐僧道:“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往常二千里路,一刹那便回,如今怎么去了一日?定是与那牛魔王赌斗。
”叫:“悟能、悟净!你两个,(那哪)一个迎你师兄一迎?倘若遇敌,就当用力相助,求得扇子来。
解我烦躁,早早过山,赶路去也。
部编初中七年级 下册语文名著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Word版)
![部编初中七年级 下册语文名著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41c9469e02020740bf1e9b8f.png)
部编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名著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Word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名著阅读1.阅读名著选段,完成下列问题。
行者笑道:“老人家,茶饭倒不必赐。
我问你:铁扇仙在哪里住?”老者道:“你问他怎的?”行者道:“适才那卖糕人说,此仙有柄‘芭蕉扇’。
求将来,一扇息火,二扇生风,三扇下雨,你这方布种收割,才得五谷养生。
我欲寻他讨来扇息火焰山过去,且使这方依时收种,得安生也。
”老者道:“固有此说,你们却无礼物,恐那圣贤不肯来也。
”三藏道:“他要甚礼物?”老者道:“我这里人家,十年拜求度。
四猪四羊,花红表里,异香时果,鸡鹅美酒,沐浴虔诚,拜到那仙山,请他出洞,至此施为。
”行者道:“那山坐落何处?唤甚地名?有几多里数?等我问他要扇子去。
”老者道:“那山在西南方,名唤翠云山。
山中有一仙洞,名唤芭蕉洞。
我这里众信人等去拜仙山,往回要走月,计有一千四百五六十里。
”行者笑道:“不打紧,就去就来。
”那老者道:“且住,吃些茶饭,办些干粮,须得两人做伴。
那路上没有人家,又多狼虎,非一日可到。
莫当耍子。
”行者笑道:“不用,不用!我去也!”说一声,忽然不见。
那老者慌张道“爷爷呀!原来是腾云驾雾的神人也!”(1)请根据选文的内容说说孙悟空这人物形象。
(2)在《西游记》中,孙悟空还有其他几个称呼。
请从下列称呼中任选一个,依据原著简述与该称呼的由来相应的故事情节。
美猴王弼马温齐天大圣【答案】(1)①说话和气有礼,尊敬长者;②自信,不惧艰险;③关心民众疾苦;④本领高强,神通广大。
(2)①美猴王:在花果山上,猴玩耍时,偶然发现水帘洞,众猴约定谁能入水帘洞中探个究竟,就拜谁为王。
结果孙悟空率先进去,又把众猴都带了进去,所以众猴拜他为“美猴王”。
②粥马温:孙悟空向东海龙王借得“金箍棒”,龙王向玉帝告发,玉帝派人把他骗到天庭,封给他一个管天马的小官“粥马温”。
【解析】【分析】(1)通过对行者的语言描写,突出其说话和气有礼,尊敬长者;“我欲寻他讨来扇息火焰山过去,且使这方依时收种,得安生也。
《西游记》名著语段阅读专项练习题 (附答案)
![《西游记》名著语段阅读专项练习题 (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2ce3e4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43.png)
《西游记》语段阅读专项练习题(附标准答案)1. 阅读《西游记》选段:①只见妖精一只手举着火尖枪,站在那中间的一辆小车儿上,一只手捏着拳头,往自家鼻子上捶了两拳。
八戒笑道:“这厮放赖不羞!你好道捶破鼻子,淌出些血来,搽红了脸,往那里告我们去耶?”那妖魔捶了两拳,念个咒语,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浓烟迸出,闸闸眼火焰齐生,那五辆车子上,火光涌出。
连喷了几口,只见那红焰焰、大火烧空,把一座火云洞,被那烟火迷漫,真个是熯天炽地。
……这行者神通广大,捏着避火诀,撞入火中,寻那妖怪。
那妖怪见行者来,又吐上几口,那火比前更胜……行者被他烟火飞腾,不能寻怪,看不见他洞门前路径,抽身跳出火中。
②行者笑道:“嫂嫂要见令郎,有何难处?你且把扇子借我,扇息了火,送我师父过去,我就到南海菩萨处请他来见你,就送扇子还你,有何不可!那时节,你看他可曾损伤一毫?如有些须之伤,你也怪得有理,如比旧时标致,还当谢我。
”罗刹道:“泼猴,少要饶舌!伸过头来,等我砍上几刽!若受得疼痛,就借扇子与你……”(1) 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以上两个不同章节的选段描绘的故事情节。
( 2 分)①②(2)联系原著说说,文中的“嫂嫂”为何不借扇子,而且还要砍死孙悟空呢?(2)《西游记》是青少年读者最喜爱的古典小说,请根据你的阅读体验,简要说说《西游记》受青少年读者喜爱的原因。
( 2 分)参考答案:1.①孙悟空大战红孩儿,(大战红孩儿或与孩儿斗法皆可)孙悟空三调(借)芭蕉扇(或调芭蕉扇)意近即可。
(2分)②因为红孩儿是铁扇公主与牛魔王的儿子,而却被孙悟空降服,使其在观音身边做了善财童子。
虽然是好事,但是出于爱子心切,母亲肯定想和自己的儿子在一起,却被孙悟空拆散。
她打心里恨孙悟空。
③可从故事情节、神话色彩、丰富的想象力、生动有趣的形象等方面作答。
示例:《西游记》故事情节曲折、精彩、引人入胜,所以深受青少年喜爱。
(意思相近,选择一个方面作答即可。
)(2 分)2.名著阅读(5 分)这一夜依旧马不停蹄,躲离了这个地方。
《西游记》《简·爱》片段阅读训练及答案
![《西游记》《简·爱》片段阅读训练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8ad5e8a6c30c2258019e7a.png)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三藏见他戴上帽子,就不吃干粮,却默默的念那《紧箍咒》一遍。
行者叫道:“头痛,头痛!”那师父不住的又念了几遍,把个行者痛得打滚,抓破了嵌金的花帽。
三藏又恐怕扯断金箍,住了口不念。
不念时他就不痛了。
伸手去头上摸摸,似一条金线儿模样,紧紧的勒在上面,取不下揪不断,已此生了根了。
他就耳里取出针儿来,插入箍里,往外乱捎。
三藏又恐怕他捎断了,口中又念起来,他依旧生痛,痛得竖蜻蜓,翻筋斗,耳红面赤,眼胀身麻。
那师父见他这等,又不忍不舍,复住了口,他的头又不痛了。
行者道:“我这头原来是师父咒我的。
”三藏道:“我念的是《紧箍经》,何曾咒你?”行者道:“你再念念看。
”三藏真个又念。
行者真个又痛,只教:“莫念!莫念!念动我就痛了!这是怎么说?”三藏道:“你今番可听我教诲了?”行者道:“听教了!”——“你再可无礼了?”行者道:“不敢了!”他口里虽然答应,心上还怀不善,把那针儿幌一幌,碗来粗细,望唐僧就欲下手,慌得长老口中又念了两三遍,这猴子跌倒在地,丢了铁捧,不能举手,只叫:“师父!我晓得了!再莫念!再莫念!”【乙】到了下午的不知什么时候,我抬起了头,看看四周,发现夕阳已在墙上涂上了西沉的金色余晖。
我问自己:“我该怎么办呢?”然而我的心灵做出的回答——“马上离开桑菲尔德”——竟是这么迅速,这么可怕,我急忙掩住自己的耳朵。
我说,这样的话我现在受不了。
“不做爱德华·罗切斯特的妻子,这只是我痛苦的最小部分,”我辩解道,“从那些最美好的迷梦中醒来,发现一切都是虚空和徒劳,虽然可怕我还受得了,能撑住;可要我断然地、立即地、永远地离开他,我无法忍受,我办不到。
”但是紧接着,我内心却有个声音断言说我能够办到,而且预言说我将会办到。
我跟我自己的决心搏斗着。
我宁愿做个弱者,这样就可以不走这条摆在眼前、要我受更多困难的可怕的路了。
可是已变成暴君的良知却扼住了爱情的咽喉,辱骂她说,她这会儿还只是把她那漂亮的小脚刚刚伸进泥潭。
《儒林外史》名著阅读训练题(含答案)5知识点
![《儒林外史》名著阅读训练题(含答案)5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c301e941eb91a37f0115c6f.png)
《儒林外史》名著阅读训练题(含答案)5知识点一、名著阅读题1.阅读名著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忽一日,臧三爷走来,立着说道:“你晓得有个新闻?县里王公坏了,昨晚摘了印,新官押着他就要出衙门,县里人都说他是个混账官,不肯借房子给他住,在那里急的要死。
”(A)道:“而今怎样了?”臧寥斋道:“他昨晚还赖在衙门里,明日再不出,就要讨没脸面。
那个借屋与他住?只好搬在孤老院!”(A)道:“这话果然么?”叫小厮叫王胡子来,向王胡子道:“你快到县前向工房说,叫他进去禀王老爷,说王老爷没有住处,请来我家花园里住。
他要房子甚急,你去!”王胡子连忙去了。
臧寥斋道:“你从前会也不肯会他,今日为甚么自己借房子与他住?况且他这事有拖累,将来百姓要闹他,不要把你花园都拆了!”(A)道:“先君有大功德在于乡里,人人知道。
就是我家藏了强盗,也是没有人来拆我家的房子。
这个,老哥放心。
至于这王公,他既知道仰慕我,就是一点造化了。
我前日若去拜他,便是奉承本县知县,而今他官已坏了,又没有房子住,我就该照应他。
他听见这话,一定就来,你在我这里候他来,同他谈谈。
”(1)选文出自(朝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鲁迅曾称赞该书是“秉持公心,;文中的人物“A”是____________。
(2)从选文来看,人物“A”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2.(赏析笔法)结合《儒林外史》第五回“王秀才议立偏房严监生疾终正寝”这条回目,再根据“严监生积劳成疾,临终前一直摇晃两个手指,最后由赵氏掐掉了一茎灯草,严监生才断气”这样的情节,请说说严监生“终正寝”讽刺了什么。
3.根据选段内容填空。
“先生,我现今衣食缺少,还拿甚么本钱想读书上进?这是不能的了。
只是父亲在家患病,我为人子的,不能回去奉侍,禽兽也不如。
所以几回自心里恨极,不如早寻一个死处!”上面的话出自______(人物)之口。
从选段中可以看出此时的他_________的性格。
4.读评价·知经典作为中国现代文学重要奠基人的鲁迅先生,不仅在文学创作、思想研究、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在文学评论与批评方面也是造诣颇高,请阅读下面鲁迅先生的评价,并依据评价内容,填写作品名称及作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著选段阅读训练
邱孔龙
神枪手
冯骥才
玻璃花叼着烟头神气地向上撅起来。
‚啪‛一下,烟头被打灭,‚啪!‛又一下,叼在嘴上的烟卷竟给打断;‚啪‛帽子被打飞了。
他才明白有人朝他开枪。
他原地转一圈,这时打开洼地跑来一少年,递给他一张帖子说:‚我师傅要会会您。
去么?‛
‚去就去,三爷怕嘛!神鞭都叫你三爷吓跑了!‛玻璃花毫不含糊,气冲冲跟在后边走。
他随这瘦小子从大道下到开洼地,一看不是傻二吗!拿出十足的神气唬对方:‚傻巴,你是不是想尝尝‘卫生丸’嘛味的?‛他一撩前襟,手拍着别在腰间的小洋枪啪啪响,叫道:‚说吧,怎么玩法?‛
傻二淡淡一笑,把双襟的褂子中间一排扣儿,从上到下挨个解开,两边一分,左右腰间,居然各插着一把六眼左轮小洋枪,他双手拍着左右两边的枪,对瞪圆眼睛的玻璃花说:‚我们就打这个。
你看──‛傻二指着前边,十丈远的一根树杈上,拿线绳吊着一个铜钱,闪亮,像一颗耀眼的星星。
(节选自冯骥才的《神鞭》)
【赏析】
这段文字非常形象地刻画出傻二由一个“神鞭”手进化成一个“神枪”手的传奇。
虽是短短的四节,却写得波澜起伏。
第一节接连写玻璃花的“烟头”、“烟卷”、“帽子”被打飞,这就在无形之中设置了一个悬念:是谁有如此之功夫?此为悬念一。
洼地跑来一少年递上一请贴,却未说下书者是谁。
此为悬念二。
玻璃花见是自己非常熟悉、且为手下败将的傻二,他竟敢下挑战书?于是拍拍别在腰间的小洋枪示威,意思是说,你已经没神鞭了,还与我斗。
此为悬念三。
傻二亮出别在腰间的六眼左轮小洋枪,指着悬挂在十丈远的一根树杈上的吊着一个铜钱。
意思不言而喻。
此为悬念四。
把这几个悬念融在其中,读者的阅读兴趣被掉得老高。
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不得不吸引读者迫不及待地继续读下去。
【练习】
1.第一节详细描写玻璃花的烟头、厌倦和帽子背打了,有何作用。
2.请你体会“十丈远的一根树杈上,拿线绳吊着一个铜钱‛这个细节的作用。
参考答案:
1.衬托傻二的枪法极准。
2.暗示傻二的枪法奇准。
力大无穷鲁智深
智深大喜,吃到半酣里,也有唱的,也有说的,也有拍手的,也有笑的。
正在那里喧哄,只听得门外老鸦哇哇的叫。
众人有叩齿的,齐道:“赤口上天,白舌入地。
”智深道:“你们做甚么鸟乱?”众人道:“老鸦叫,怕有口舌。
”智深道:“那里取这话?”那种地道人笑道:“墙角边绿杨树上新添了一个老鸦巢,每日只聒到晚。
”众人道:“把梯子去上面拆了那巢便了。
”有几个道:“我们便去。
”智深也乘着酒兴,都到外面看时,果然绿杨树上一个老鸦巢。
众人道:“把梯子上去拆了,也得耳根清净。
”李四便道:“我与你爬上去,不要梯子。
”智深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
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智深道:“打甚鸟紧?明日都看洒家演武,使器械。
”众泼皮当晚各自散了。
(节选自《水浒》第七回)
【赏析】这是篇节选的小说,所塑造的人物智深和尚栩栩如生。
在层层铺垫中使鲁智深形象日渐饱满。
第一节以鲁智深与众泼皮吃喝引出乌鸦叫,以乌鸦叫引出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这一情节刻画了鲁智深的豪爽与惊人神力。
第二节写鲁智深请众泼皮吃酒,引出智深善使浑铁禅杖的绝世武功。
文字少,形象活。
【练习】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中所写的故事。
2.请从划线句中找出描写鲁智深的一系列动词,并说说这些动词的使用有什么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1.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和鲁智深大耍铁禅杖。
2.相、走、脱了、向下、拔、趁、拔起。
这一系列动词的连续使用,写出了鲁智深拔
杨树时的毫不费力,突出表现了鲁智深的神力。
张范公相伴高要县探师
光阴弹指,七七之期已过,范举人出门谢了孝。
一日,张静斋来问候,还有话说,范举人叫请在灵前一个小书房里坐下。
张静斋道:“一路上车舟之费,弟自当措办,不须世先生费心。
”范举人道:“极承老先生厚爱,只不知大礼上可行得?”张静斋道:“礼有经,亦有权;想没有甚么行不得处。
”范举人又谢了。
静斋约定日期,雇齐夫马,带了从人,取路往高要县进发。
于路上商量说:“此来一者见老师;二者,先太夫人墓志,也要借汤公的官衔名字。
”
不一日,进了高要城;那日知县下乡相验去了,二位不好进衙门,只得在一个关帝庙里坐下。
两人吃了一回茶,却见外面走进一个人来,方巾阔服,粉底皂靴,蜜蜂眼,高鼻梁,落腮胡子。
那人一进了门,就叫把茶盘子撤了,然后与二位叙礼坐下;动问那一位是张老先生?那一位是范老先生?二人各自道了姓名,那人道:“贱姓严,舍下就在附近。
去岁宗师案临,幸叨岁荐,与我这汤父母是极好的朋友。
二位老先生,想都是年家故旧?”二位各道了年谊师生,严贡生不胜钦敬。
严家家人收拾了一个食盒来,又提了一瓶酒,桌上放下。
严贡生请二位先生上席,斟酒奉过来,说道:“汤父母为人廉静慈祥,真乃一县之福。
”张静斋道:“是,敝世叔也还有些善政么?”严贡生道:“老先生,人生万世都是个缘份,真个勉强不来的!汤父母到任的那日,敝处全县绅衿,公搭了一个彩棚,在十里牌迎接,小弟站在彩棚门口。
须臾,锣、旗、伞、扇、吹手,夜役,一队一队,都过去了。
轿子将近,远远望见老父母两朵高眉毛,一个大鼻梁,方面,大耳,我心里就晓得是一位恺悌君子。
却又出奇,几十人在那里同接,老父母轿子里两只眼睛只看著小弟一个人。
那时有个朋友,同小弟并站著,他把眼望一望老父母,又把眼望一望小弟,悄悄问我:“先生可曾认得这位父母?”小弟从实说:“不曾认得。
”他就疑心,只道父母看的是他,忙抢上几步,意思要老父母问他甚么。
不想老父母下了轿,同众人打躬,倒把眼望了别处,才晓得从前不是看他,把他羞的不得了。
次日,小弟到衙门去谒见;老父母方才下学回来,诸事忙作一团,却连忙搁下工作,叫请小弟去了;换了两遍茶,就像认识了几十年的朋友一般……
(节选自《儒林外史》第四回)【赏析】选文生动地揭示封建官场的官官相连的关系。
范进中举后,母亲去世,花费极大,又要参加会试,费用没有着落。
张静斋看似是倾囊相助,实际是在投机。
再后出现的严贡生更是与他们攀附得紧。
接县官一细节,更刻画出其媚上的嘴脸。
【练习】
1.形象概括《儒林外史》向来以辛辣的讽刺和形象的刻画人物见长,请在张静斋和严监生里面任选一个,概括一下他的性格特征。
2.各抒已见有人说,儒林外史里面的人物是可憎的,也有人说,里面的人物是可怜
的,你如何看?请试着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张静斋来探候范进,并相约去高要城看望老师,于路上碰到严监生叙谈起来。
2.示例1:我认为他们是可憎的。
他们虚伪狡猾、曲意逢迎、麻木不仁、利欲熏心。
示例题:我认为他们是可怜的。
他们深受封建礼教的毒害,他们不但深迷其中,而且还劝导别人恪守封建封建礼教,自己已是受害者,却又去毒害别人,自己却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