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概论》第一部笔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即其以语言破语言,使人由语言界至超语言界之论中,亦有一种哲学。”
“则此哲学可使人直过渡至某一种生活,而超出此哲学之自身。然无此哲学,人亦不能超此哲学之自身,故哲学任然是重要的,不可少的。”
第三节:西方之希腊,中古及近代文化中之哲学之性质与地位
西方哲学和东方哲学比较:
(一)“更重为知识而求知识,而不重将知识与人之行为生活相连的。”
第六节:哲学问题举例
(是什么,共性,异性)
第二章:东西哲学中的之哲学之意义
第一节:导言——重申上章结论
第二节:中国传统之哲人之学之兼贯通语言界与超语言界及知与行之意义
中国古代哲学家重视言与行的结合。
“此乃谓言者与行者,分工而又须合作。”
“…几无一思想家,不重语言界以外之行为或生活,过于语言文字本身;亦几无一思想家,不以求学问之贯通为事者。”
(二)“重如何以语言表示知识,wk.baidu.com较不重以语言指导行为,亦较不重以语言破语言…”
(三)“。。。哲学之语言,亦恒更与科学之语言配合。”
“。。。苏格拉底是较重知识之为道德基础,并重语言、概念之分析的。”
“柏拉图。。。则其所谓知识即道德中,除涵知识为道德之基础之意,亦涵人有知识即能实践道德,而将其所知贯彻于行为之意。”
(此分类为作者一家之言,分类最重要是标准和目的,应因需而定)
第四节:论以知为主之学问
历史:始于以语言文字记载我们对于具体事物具体生活之变化发展的经验。
文学:始于以语言文字抒发表现我们在接触具体事物之具体生活中所生起之想象、感情、志愿等。简言之,即感情。
科学:始于以语言文字陈述表达人生活中所接触之不同具体事物之共同普遍的抽象性相与关系。一切纯粹科学,在根本上只是研究什么是什么,而并不直接告诉人当如何修养自己,完成其人格。从此说,纯粹科学与我们上述之为人之学,好似属于学问世界之两极。
现量:直接经验。比量:推理。
第三节:西方之逻辑一名之涵义与内容之演变
“Logos之一字之义,由出口之辞,在心之意,而成指物之理。”
亚里士多德:《工具论》。(逻辑学始祖)
培根:《新工具》(归纳法)
穆勒:《逻辑系统》。(演绎法)
罗素、淮海特:《数学原理》。(数理逻辑、符号逻辑)
逻辑学专门研究“知名,用名,以名代名,所宜当有之一种名理之学也。”
伊壁鸠鲁派:知识的本源在人的感觉经验。
斯多葛派:知识的本源在人与自然宇宙的共同理性。
新柏拉图派:人类一般知识不足以安身立命,必须借助神学的冥想直觉才能达到最高真。
中古经院哲学家:问人是否能如上帝之认识普遍真理。
近代哲学:知识论研究转为扩大知识范围,建立知识的确定性。人类如何利用自己的哪种能力,根据何种事物,而使人类的知识发展传承成为可能?
第二节:如何了解哲学之意义
哲学之意在变化,亦难将东西方之意义一一对应。如何从人类学问世界中去看出哲学一学问之存在与其在学问世界中的地位,是本章任务。
第三节:论广义之学问及以行为主之学问
学问大分两类:一是主要关联于我们之行为的;二是主要关联于言语文字之意义之知的。
第一大类可分三小类:一,实用的生活技能及生活习惯之养成之学;二,艺术及身体之游戏一类之学;三,道德的实践之学。
“唯因中国思想家,太重知与行之相连,学问之贯通,于是使纯知的兴趣未能充量发展,各种不同学问之界域不显,致中国过去历史中,未开出如西方之分门别类之科学世界。此可说是中国文化之短。”(中国哲学追求化一)
“印度之哲学恒与其宗教性生活相连。此与中国之哲学,恒与道德艺术相连着不同。”
“传统印度之哲学,几无不归于求人生之解脱与超度。”
第一部:哲学总论
第一章:哲学之意义
第一节:哲学,爱智及智之名之原义
西方:源于苏格拉底之“爱智者”,以区别以“智者”自称者。I know nothing。(因自知无知而求知,此亦为哲学的本质属性之一,即不断探求而非直接接受,区别于宗教取经。)
中国:求知之成果——求知的能力——德行(求知的目的)。“知人之智”为一切智中之最难。
经验主义:经验-观念-经验。。。-知识
理性主义:观念主义-推理-知识
康德: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综合,一方面限定纯粹理性所能推演的范围,另一方面限定经验知识能及的范围。目标在指出人的感性、理解、理性等能力的应用范围,以划出知识的范围及内部构造。
真理自身的意义与标准:我们如何知道自己获得了真理,如何知道我们所获得的知识为真?
中国之辩证法始于《易》,“由人之仰视俯察天地万物之变化历程之产物,以成为人之独居深念时之一思想方式”,“重在观一切相对而互为正反之事物之循环无端,以见正反阴阳之相生”。
第四章 哲学之内容
二、名理论乙知识论
第一节:西方知识论之主要问题之演变
起源:人自问何以能认识外物?
亚里士多德:一切真知识所对理念,成为上帝心中的普遍形式。(上帝那儿有一个普遍形式,人类的知识是向这个目标无限靠近)
中国思想不重以言说讲言说,也不重以言说破言说,语言表达以足达意为止(简),依靠听者能听意,甚至得意而忘言。
(西方哲学重知识本身,而东方哲学重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中国哲学尤其。)
第五章哲学之内容
三、天道论——形上学(上)
第一节:天道论与形而上学,存有论或本体论,宇宙论第一哲学及神学之名义
此处的天道论概括中国玄学、理学、道学不直接以人生理想价值等问题为对象的部分。
(一)斯宾塞:“。。。以常识为零碎之知识,科学为部分的系统之知识,哲学为全体的系统之知识。”“。。。归纳出一‘同质至异质之变化’之一原理,并以此一原理,可连贯人类各种专门之科学之知识,以成一整全的哲学知识系统。”
(二)“以哲学是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科学中之基本概念名词,基本假设,或原则等,以说明科学只是之如何成者。”“。。。乃是把哲学思维放在科学理论之始点,研究数学与其他科学思想之所自始,而分析,说明其基本之概念名词,基本设定等。”
第六节:关联于文学之哲学意义观
(一)视哲学为文学者:“。。。哲学著作之外表,似只表达哲学家之理性的思想者,其内容之所涵,亦可充满情志与想象,而可视如一类之文学。”“。。。概念的诗歌者”
(二)于文学中认识哲学者:“吾人由文学中体悟其所述具体事物之情状,所启示表达之宇宙人生真理,与由科学中,分析其中所潜藏之基本设定及理论构造,正同本于一种反省的思维,而可同为哲学之一大宗。”
印度之因明重视对“过”,即西方所言“谬误”的分析。
印度因明使“人之立论先居于无过之地”。而西方之逻辑用以推演新知发现新真理。
印度哲学辩证法重在破而不重立,重“双非”“两不”,而不重连正反以合成。
中国:孔子之正名,引出当与所知之“实”相应的思想。
中国思想长于即事言理,以事喻理,而短于离事言理,不擅长借一理一命题而推演发挥至极致。
(三)以文学语言为理想地哲学预言者
第七节:关联于超语言界之哲学意义观
(一)关联于西方传统宗教:用以解释真理。
(二)“以哲学之真理依于超语言之直觉者”:“一般语言只能表达理智之概念,不能表达真正之直觉所得。”
(三)哲学最重要归于缄默:不当以语言说其所不能说,在能说其所能说时,亦不能说其所以能说。
(四)哲学当由语言界归于行为界。
理解角度:
(一)天道指上帝之道
(二)天道指一般感觉所对的自然宇宙之道。
(三)天道指万物之终极原理,并在之前存在。
(四)天道指全体普遍之道。
西方哲学中各名词意义:
(一)形而上学:一般知识之预设着,最后根本原理或者第一原理。(各个阶段认识不同,但大致是在万物万理之后的最后推动者)
(二)存有论、本体论:类似于形上学,但没有超感觉而不可接触之意。
(五)哲学当由知识界存在界归至价值界。
(六)人生存在自己之内:“主体性之真理,唯存在于人自身所决定的态度中,此为绝对之内在者”。
第三章哲学之内容
一、名理论甲逻辑
第一节:哲学之分类
本章用中国固有之哲学名词,分哲学为四大部,即名理论、天道论、人道论、与人文论。
名理论兼指西方哲学中所谓逻辑、辩证法、知识论及印度哲学中之因明等。
(三)“。。。而是在日常经验中之语言,与科学之语言之间,就其意义之交合处,可依一定之语法,互相转换处,应用之效能相同处,加以统整连贯,以达统一科学的语言之哲学的目标。”
第五节:关联于历史之哲学意义观
(一)黑格尔:“。。。所谓绝对精神非他,即绝对精神之表现所成之全幅历史中之真理之自觉而已。”“。。。哲学即哲学史。”(历史是哲学本身的展开。)
开悟之知:高于一般理性之上,自觉之知。
知识来源的问题:目的不在解决此问题,而在批判内省以知“人尚有超于知识以上之知与内心修养生活行为上之事在”。
柯瓦卡:唯物论者。感觉为知识之来源。
尼耶派:感觉之知与推理之知为知识来源。
瑜伽派:感觉之知、推理之知和可征信之言说。
能知之心与知识的关系,以及能知之心是否被感知:知识为自我一属性-能知、所知和知识合一。
(二)克罗齐狄尔泰等:“其所谓哲学即历史,乃谓哲学为陈述人类精神之发展中之普遍原理,是即一方照明以前历史之意义,再一方则展开出以后历史之方向。”(哲学关照历史)
(三)马克思:“。。。哲学非历史中之真理之最收获者,哲学亦并不能超然于人类历史社会发展之必然趋向,一定命运,或各种为人之生存条件之社会诸势力因素相随转者。”(哲学伴随历史)
实用主义:以观念或知识的效用来决定我们如何选择观念知识。
黑格尔:融贯-会通不同知识而使之各得其所。
语言的意义:在问知识是否为真之前需问语言所表达的意义是什么。(知识论-逻辑)
第二节:印度哲学中之知识论问题
印度各派哲学均以知识论为基础。
西方哲学可为知识而求知识,但印度哲学必将所有教条归于生活之上验证。
“在近代之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以后,则哲学由中古之宗教中解放,转而以已成文化之批评者,新文化理想之提供者之姿态出现。”“近代哲学家之所作之事,虽多只是文字语言上的,而其影响则是实际的。”(哲学之网渗透到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去了。)
第四节:现代西方哲学家之哲学意义观——关联于科学之哲学意义观
“。。。而重以科学之归纳法或逻辑分析之方法,以研究哲学者。”
唯识宗:化除一般有能知所知的分别的认识为无分别智慧。(超越知识之后的所得)
佛教:当下有依他而起的特殊事,为实有,而共相是普遍的。
第三节:中国哲学中之知识论问题
中国哲学精神,重知连于行,重行过于重知。(知-行-德)
庄子、老子:轻知识,超知识。重无名与忘言。
宋明理学:以闻见之知为德行之知(为知识范围的上限)所用。
“而现代之符号逻辑,则为能力求将每一逻辑概念与其定义及推演原则,及推演出之逻辑命题,全幅以符号及符号之变换,加以充分的形式化之表达者。”
逻辑可大致分为:一般逻辑与辩证逻辑。
康德:超越的辨证论——两边看似成立,实则均不成立。
黑格尔:一切正反思想复归与绝对真理。
马克思、恩格斯:辩证法为社会发展、自然发展中外在客观的法则,与人亦是如此。
第五节:哲学在学问中之地位与意义之初步的了解
哲学就是要了解各种学问之相互关系,及其与人生之关系。
人必须有一种学问,去了解此各种学问间可能有的关系;把各种学问以种种方式之思维,加以关联起来,贯通起来,统整起来;或将其间可能有之冲突矛盾加以消解。
(我们自觉各种知识是一个整体,和我们的整个的心相对应,因此需要一个经络去把各种知识以及知识之外的存在统整起来。)
第二节:名理论与逻辑、辩证法、知识论及因明之名辞
名理:名与理、言与意间之问题。
辩证法:“。。。语言对抗语言,语言限制语言,及以一种思想推理或推论,对抗限制另一种思想推理或推论,以求升进,而达于更高之综合之法。”
(名理即是如何用语言表达真理。)
因明之目标,在自悟与悟他。
因:意生因,言生因。“由意之所及而自悟,由言之所及而悟他。”
杜威:注重一切思想的实际意义,传统逻辑是认识历程中产生的。
逻辑哲学:逻辑本身之外一切对逻辑之讨论与言说。
第四节:略述印度之因明之特质及中国之逻辑思想
五支比量、三支比量,类似于三段乱。
印度之因明重在成立一结论。
“西方之逻辑,重在次第推演,以成重重无尽之推演历程。印度之因明,则重在成立一颠扑不破之结论。”
“因为亚里士多德,才确定纯粹的理论理性之高于实用实践理性,亦确定上帝为之为一纯静观思想,同时成立一系统的伦理学政治学。”“由此而正式把人之行为的世界,隶属于知识之世界之下。”
“希腊罗马后期之伊壁鸠鲁派、斯多葛派、新柏拉图派之众多的哲学家。。。都是着重生活的。”
“。。。整个中古文化方面说,哲学之地位是附属于宗教。。。则或将哲学安排于一附从于神学的地位,而或只能为神学上信仰作注脚。。。”
“则此哲学可使人直过渡至某一种生活,而超出此哲学之自身。然无此哲学,人亦不能超此哲学之自身,故哲学任然是重要的,不可少的。”
第三节:西方之希腊,中古及近代文化中之哲学之性质与地位
西方哲学和东方哲学比较:
(一)“更重为知识而求知识,而不重将知识与人之行为生活相连的。”
第六节:哲学问题举例
(是什么,共性,异性)
第二章:东西哲学中的之哲学之意义
第一节:导言——重申上章结论
第二节:中国传统之哲人之学之兼贯通语言界与超语言界及知与行之意义
中国古代哲学家重视言与行的结合。
“此乃谓言者与行者,分工而又须合作。”
“…几无一思想家,不重语言界以外之行为或生活,过于语言文字本身;亦几无一思想家,不以求学问之贯通为事者。”
(二)“重如何以语言表示知识,wk.baidu.com较不重以语言指导行为,亦较不重以语言破语言…”
(三)“。。。哲学之语言,亦恒更与科学之语言配合。”
“。。。苏格拉底是较重知识之为道德基础,并重语言、概念之分析的。”
“柏拉图。。。则其所谓知识即道德中,除涵知识为道德之基础之意,亦涵人有知识即能实践道德,而将其所知贯彻于行为之意。”
(此分类为作者一家之言,分类最重要是标准和目的,应因需而定)
第四节:论以知为主之学问
历史:始于以语言文字记载我们对于具体事物具体生活之变化发展的经验。
文学:始于以语言文字抒发表现我们在接触具体事物之具体生活中所生起之想象、感情、志愿等。简言之,即感情。
科学:始于以语言文字陈述表达人生活中所接触之不同具体事物之共同普遍的抽象性相与关系。一切纯粹科学,在根本上只是研究什么是什么,而并不直接告诉人当如何修养自己,完成其人格。从此说,纯粹科学与我们上述之为人之学,好似属于学问世界之两极。
现量:直接经验。比量:推理。
第三节:西方之逻辑一名之涵义与内容之演变
“Logos之一字之义,由出口之辞,在心之意,而成指物之理。”
亚里士多德:《工具论》。(逻辑学始祖)
培根:《新工具》(归纳法)
穆勒:《逻辑系统》。(演绎法)
罗素、淮海特:《数学原理》。(数理逻辑、符号逻辑)
逻辑学专门研究“知名,用名,以名代名,所宜当有之一种名理之学也。”
伊壁鸠鲁派:知识的本源在人的感觉经验。
斯多葛派:知识的本源在人与自然宇宙的共同理性。
新柏拉图派:人类一般知识不足以安身立命,必须借助神学的冥想直觉才能达到最高真。
中古经院哲学家:问人是否能如上帝之认识普遍真理。
近代哲学:知识论研究转为扩大知识范围,建立知识的确定性。人类如何利用自己的哪种能力,根据何种事物,而使人类的知识发展传承成为可能?
第二节:如何了解哲学之意义
哲学之意在变化,亦难将东西方之意义一一对应。如何从人类学问世界中去看出哲学一学问之存在与其在学问世界中的地位,是本章任务。
第三节:论广义之学问及以行为主之学问
学问大分两类:一是主要关联于我们之行为的;二是主要关联于言语文字之意义之知的。
第一大类可分三小类:一,实用的生活技能及生活习惯之养成之学;二,艺术及身体之游戏一类之学;三,道德的实践之学。
“唯因中国思想家,太重知与行之相连,学问之贯通,于是使纯知的兴趣未能充量发展,各种不同学问之界域不显,致中国过去历史中,未开出如西方之分门别类之科学世界。此可说是中国文化之短。”(中国哲学追求化一)
“印度之哲学恒与其宗教性生活相连。此与中国之哲学,恒与道德艺术相连着不同。”
“传统印度之哲学,几无不归于求人生之解脱与超度。”
第一部:哲学总论
第一章:哲学之意义
第一节:哲学,爱智及智之名之原义
西方:源于苏格拉底之“爱智者”,以区别以“智者”自称者。I know nothing。(因自知无知而求知,此亦为哲学的本质属性之一,即不断探求而非直接接受,区别于宗教取经。)
中国:求知之成果——求知的能力——德行(求知的目的)。“知人之智”为一切智中之最难。
经验主义:经验-观念-经验。。。-知识
理性主义:观念主义-推理-知识
康德: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综合,一方面限定纯粹理性所能推演的范围,另一方面限定经验知识能及的范围。目标在指出人的感性、理解、理性等能力的应用范围,以划出知识的范围及内部构造。
真理自身的意义与标准:我们如何知道自己获得了真理,如何知道我们所获得的知识为真?
中国之辩证法始于《易》,“由人之仰视俯察天地万物之变化历程之产物,以成为人之独居深念时之一思想方式”,“重在观一切相对而互为正反之事物之循环无端,以见正反阴阳之相生”。
第四章 哲学之内容
二、名理论乙知识论
第一节:西方知识论之主要问题之演变
起源:人自问何以能认识外物?
亚里士多德:一切真知识所对理念,成为上帝心中的普遍形式。(上帝那儿有一个普遍形式,人类的知识是向这个目标无限靠近)
中国思想不重以言说讲言说,也不重以言说破言说,语言表达以足达意为止(简),依靠听者能听意,甚至得意而忘言。
(西方哲学重知识本身,而东方哲学重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中国哲学尤其。)
第五章哲学之内容
三、天道论——形上学(上)
第一节:天道论与形而上学,存有论或本体论,宇宙论第一哲学及神学之名义
此处的天道论概括中国玄学、理学、道学不直接以人生理想价值等问题为对象的部分。
(一)斯宾塞:“。。。以常识为零碎之知识,科学为部分的系统之知识,哲学为全体的系统之知识。”“。。。归纳出一‘同质至异质之变化’之一原理,并以此一原理,可连贯人类各种专门之科学之知识,以成一整全的哲学知识系统。”
(二)“以哲学是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科学中之基本概念名词,基本假设,或原则等,以说明科学只是之如何成者。”“。。。乃是把哲学思维放在科学理论之始点,研究数学与其他科学思想之所自始,而分析,说明其基本之概念名词,基本设定等。”
第六节:关联于文学之哲学意义观
(一)视哲学为文学者:“。。。哲学著作之外表,似只表达哲学家之理性的思想者,其内容之所涵,亦可充满情志与想象,而可视如一类之文学。”“。。。概念的诗歌者”
(二)于文学中认识哲学者:“吾人由文学中体悟其所述具体事物之情状,所启示表达之宇宙人生真理,与由科学中,分析其中所潜藏之基本设定及理论构造,正同本于一种反省的思维,而可同为哲学之一大宗。”
印度之因明重视对“过”,即西方所言“谬误”的分析。
印度因明使“人之立论先居于无过之地”。而西方之逻辑用以推演新知发现新真理。
印度哲学辩证法重在破而不重立,重“双非”“两不”,而不重连正反以合成。
中国:孔子之正名,引出当与所知之“实”相应的思想。
中国思想长于即事言理,以事喻理,而短于离事言理,不擅长借一理一命题而推演发挥至极致。
(三)以文学语言为理想地哲学预言者
第七节:关联于超语言界之哲学意义观
(一)关联于西方传统宗教:用以解释真理。
(二)“以哲学之真理依于超语言之直觉者”:“一般语言只能表达理智之概念,不能表达真正之直觉所得。”
(三)哲学最重要归于缄默:不当以语言说其所不能说,在能说其所能说时,亦不能说其所以能说。
(四)哲学当由语言界归于行为界。
理解角度:
(一)天道指上帝之道
(二)天道指一般感觉所对的自然宇宙之道。
(三)天道指万物之终极原理,并在之前存在。
(四)天道指全体普遍之道。
西方哲学中各名词意义:
(一)形而上学:一般知识之预设着,最后根本原理或者第一原理。(各个阶段认识不同,但大致是在万物万理之后的最后推动者)
(二)存有论、本体论:类似于形上学,但没有超感觉而不可接触之意。
(五)哲学当由知识界存在界归至价值界。
(六)人生存在自己之内:“主体性之真理,唯存在于人自身所决定的态度中,此为绝对之内在者”。
第三章哲学之内容
一、名理论甲逻辑
第一节:哲学之分类
本章用中国固有之哲学名词,分哲学为四大部,即名理论、天道论、人道论、与人文论。
名理论兼指西方哲学中所谓逻辑、辩证法、知识论及印度哲学中之因明等。
(三)“。。。而是在日常经验中之语言,与科学之语言之间,就其意义之交合处,可依一定之语法,互相转换处,应用之效能相同处,加以统整连贯,以达统一科学的语言之哲学的目标。”
第五节:关联于历史之哲学意义观
(一)黑格尔:“。。。所谓绝对精神非他,即绝对精神之表现所成之全幅历史中之真理之自觉而已。”“。。。哲学即哲学史。”(历史是哲学本身的展开。)
开悟之知:高于一般理性之上,自觉之知。
知识来源的问题:目的不在解决此问题,而在批判内省以知“人尚有超于知识以上之知与内心修养生活行为上之事在”。
柯瓦卡:唯物论者。感觉为知识之来源。
尼耶派:感觉之知与推理之知为知识来源。
瑜伽派:感觉之知、推理之知和可征信之言说。
能知之心与知识的关系,以及能知之心是否被感知:知识为自我一属性-能知、所知和知识合一。
(二)克罗齐狄尔泰等:“其所谓哲学即历史,乃谓哲学为陈述人类精神之发展中之普遍原理,是即一方照明以前历史之意义,再一方则展开出以后历史之方向。”(哲学关照历史)
(三)马克思:“。。。哲学非历史中之真理之最收获者,哲学亦并不能超然于人类历史社会发展之必然趋向,一定命运,或各种为人之生存条件之社会诸势力因素相随转者。”(哲学伴随历史)
实用主义:以观念或知识的效用来决定我们如何选择观念知识。
黑格尔:融贯-会通不同知识而使之各得其所。
语言的意义:在问知识是否为真之前需问语言所表达的意义是什么。(知识论-逻辑)
第二节:印度哲学中之知识论问题
印度各派哲学均以知识论为基础。
西方哲学可为知识而求知识,但印度哲学必将所有教条归于生活之上验证。
“在近代之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以后,则哲学由中古之宗教中解放,转而以已成文化之批评者,新文化理想之提供者之姿态出现。”“近代哲学家之所作之事,虽多只是文字语言上的,而其影响则是实际的。”(哲学之网渗透到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去了。)
第四节:现代西方哲学家之哲学意义观——关联于科学之哲学意义观
“。。。而重以科学之归纳法或逻辑分析之方法,以研究哲学者。”
唯识宗:化除一般有能知所知的分别的认识为无分别智慧。(超越知识之后的所得)
佛教:当下有依他而起的特殊事,为实有,而共相是普遍的。
第三节:中国哲学中之知识论问题
中国哲学精神,重知连于行,重行过于重知。(知-行-德)
庄子、老子:轻知识,超知识。重无名与忘言。
宋明理学:以闻见之知为德行之知(为知识范围的上限)所用。
“而现代之符号逻辑,则为能力求将每一逻辑概念与其定义及推演原则,及推演出之逻辑命题,全幅以符号及符号之变换,加以充分的形式化之表达者。”
逻辑可大致分为:一般逻辑与辩证逻辑。
康德:超越的辨证论——两边看似成立,实则均不成立。
黑格尔:一切正反思想复归与绝对真理。
马克思、恩格斯:辩证法为社会发展、自然发展中外在客观的法则,与人亦是如此。
第五节:哲学在学问中之地位与意义之初步的了解
哲学就是要了解各种学问之相互关系,及其与人生之关系。
人必须有一种学问,去了解此各种学问间可能有的关系;把各种学问以种种方式之思维,加以关联起来,贯通起来,统整起来;或将其间可能有之冲突矛盾加以消解。
(我们自觉各种知识是一个整体,和我们的整个的心相对应,因此需要一个经络去把各种知识以及知识之外的存在统整起来。)
第二节:名理论与逻辑、辩证法、知识论及因明之名辞
名理:名与理、言与意间之问题。
辩证法:“。。。语言对抗语言,语言限制语言,及以一种思想推理或推论,对抗限制另一种思想推理或推论,以求升进,而达于更高之综合之法。”
(名理即是如何用语言表达真理。)
因明之目标,在自悟与悟他。
因:意生因,言生因。“由意之所及而自悟,由言之所及而悟他。”
杜威:注重一切思想的实际意义,传统逻辑是认识历程中产生的。
逻辑哲学:逻辑本身之外一切对逻辑之讨论与言说。
第四节:略述印度之因明之特质及中国之逻辑思想
五支比量、三支比量,类似于三段乱。
印度之因明重在成立一结论。
“西方之逻辑,重在次第推演,以成重重无尽之推演历程。印度之因明,则重在成立一颠扑不破之结论。”
“因为亚里士多德,才确定纯粹的理论理性之高于实用实践理性,亦确定上帝为之为一纯静观思想,同时成立一系统的伦理学政治学。”“由此而正式把人之行为的世界,隶属于知识之世界之下。”
“希腊罗马后期之伊壁鸠鲁派、斯多葛派、新柏拉图派之众多的哲学家。。。都是着重生活的。”
“。。。整个中古文化方面说,哲学之地位是附属于宗教。。。则或将哲学安排于一附从于神学的地位,而或只能为神学上信仰作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