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概论部分答案

合集下载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习题答案)0.1如何理解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和主要内容P20.2自然辩证法是怎样产生的?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怎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自然辩证法P20.3 怎样理解学习自然辩证法的重要意义P21.1 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1.2 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方法论意义1.3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证的价值和意义1.4 系统自然观的基本特点的基本特点是什么1.5 如何理解系统自组织的实现条件2.1如何理解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2.2 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及其重大现实意义2.3 试论述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及实践3.1 怎样认识科学和技术的区别与联系书903.2 技术的本质和基本特征是什么3.3 如何理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的必要性和现实途径3.4 如何理解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3.5 什么是科学精神,书98如何理解在科学研究中坚持科学精神的重要意义3.6 论述近现代技术革命内容,并比较其不同特点4.1 关于科学评价标准的主要观点有哪些?你认为哪种最合理,试说明理由4.2 波普的证伪主义模式的基本观点和理论局限是什么?4.3 试评价库恩科学发展的历史主义模式4.4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模式有何特点,其合理之处何在?4.5 怎样认识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总体趋势4.6 试分析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化及其对科学发展的意义5.1 创立科学理论的思维过程有哪些阶段?创立科学理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形态有哪些?5.2 如何把握创造性思维特征5.3 怎样认识科研选题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及科学选题的基本原则5.4 试阐述科学问题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6.1 如何全面认识科学的价值?试分析其内在价值和社会价值6.2 如何看待科学对人的异化和对自然的异化6.3 如何正确认识现代高科技发展带来的伦理困惑6.4怎样认识西方科技批判思潮的成就和不足7.1 如何理解科学共同体与技术共同体社会规范的主要区别7.2 国家创新体系对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有何重要意义7.3 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组织机构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何意义7.4 如何保障科学技术在社会中健康持续的运行7.5 从科学技术社会建制的角度说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主要意义和内容绪论如何理解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和主要内容?0.1学科性质:自然辩证法已经成为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

研究生课程自然辩证法概论答案完整版

研究生课程自然辩证法概论答案完整版

研究生课程自然辩证法概论答案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1、“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

”-----------恩格斯《自然辨证法》材料反映了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主要内容:1.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恩格斯指出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

在这里,恩格斯不仅说明了人是自然界的产物,而且还说明自从有了人,便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自然对于人的这种母体性无疑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逻辑起点,也是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前提。

2.人与自然是依赖性与能动性的统一首先,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

其次,人还能够能动地改造自然界,这一点也是人与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

人类在对自然界进行能动改造的同时,使自己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极大提高,人类成为自然界的主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

人类开始在认识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不断地趋向了统一。

3.人类变革自然引起后果的多元性恩格斯认为人类变革自然引起后果的多元性不仅表现在自然方面的结果,还表现在它在社会方面的后果。

4.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是和谐共处、协调发展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象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象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恩格斯提醒人们:损害自然就是损害人类自己,要防止自然界对我们的报复,就是要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自然存在物的人必须和自然和谐相处、协调一致。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概论_课后题答案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概论_课后题答案

1.1 何谓自然观?它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有怎样的联系?(1)自然观是人们对于自然界的根本看法或总的观点,它既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2)自然观是建立在科学的发展的基础上,是对自然科学的总结和概括,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逐渐发展;正确、科学、先进的自然观将指导科学取得更大的进步与发展。

1.2 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形态?试评述古朴和机唯自然观。

(1)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2)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基本特点是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

它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已冲破原始神话和宗教和藩篱,开始运用理性思维去探索自然的本质和规律。

(3)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摒弃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是巨大的进步,对于近代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有历史性的贡献。

但它的局限性表现在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

1.5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有何重大意义?(1)实现了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2)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科学方法论以及科学与社会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3)为科学与技术提供了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的理论前提。

(4)为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2.2 什么是系统?如何理解系统是自然界物质的普遍存在方式?系统的基本特点是什么?(1)系统的含义:所谓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这一概念包含以下四个要义:①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要是构成系统的组成部分或单元,单一要素不能成为系统,即系统内部具有可分析的结构;②系统在于“系”,即系统内诸要素之间,系统要素与系统整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特定的结构;③系统还在于“统”,即要素彼此之间联系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④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对环境表现特定的功能,功能之所以为整体所具有,是由于功能以结构为载体,并在系统诸要素的功能耦合中突现出来。

最新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最新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0.1 如何理解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和主要内容P20.2 自然辩证法是怎样产生的?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怎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自然辩证法P20.3 怎样理解学习自然辩证法的重要意义P21.1 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1.2 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方法论意义1.3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证的价值和意义1.4 系统自然观的基本特点的基本特点是什么1.5 如何理解系统自组织的实现条件2.1 如何理解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2.2 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及其重大现实意义2.3 试论述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及实践3.1 怎样认识科学和技术的区别与联系书903.2 技术的本质和基本特征是什么3.3 如何理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的必要性和现实途径3.4 如何理解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3.5 什么是科学精神,书98 如何理解在科学研究中坚持科学精神的重要意义3.6 论述近现代技术革命内容,并比较其不同特点4.1 关于科学评价标准的主要观点有哪些?你认为哪种最合理,试说明理由4.2 波普的证伪主义模式的基本观点和理论局限是什么?4.3 试评价库恩科学发展的历史主义模式4.4 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模式有何特点,其合理之处何在?4.5 怎样认识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总体趋势4.6 试分析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化及其对科学发展的意义5.1 创立科学理论的思维过程有哪些阶段?创立科学理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形态有哪些?5.2 如何把握创造性思维特征5.3 怎样认识科研选题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及科学选题的基本原则5.4 试阐述科学问题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6.1 如何全面认识科学的价值?试分析其内在价值和社会价值6.2 如何看待科学对人的异化和对自然的异化6.3 如何正确认识现代高科技发展带来的伦理困惑6.4 怎样认识西方科技批判思潮的成就和不足7.1 如何理解科学共同体与技术共同体社会规范的主要区别7.2 国家创新体系对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有何重要意义7.3 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组织机构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何意义7.4 如何保障科学技术在社会中健康持续的运行7.5 从科学技术社会建制的角度说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主要意义和内容绪论如何理解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和主要内容?0.1学科性质:自然辩证法已经成为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

郭贵春自然辩证法概论_课后题答案

郭贵春自然辩证法概论_课后题答案

1.1 何谓自然观?它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有怎样的联系?(1)自然观是人们对于自然界的根本看法或总的观点,它既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2)自然观是建立在科学的发展的基础上,是对自然科学的总结和概括,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逐渐发展;正确、科学、先进的自然观将指导科学取得更大的进步与发展。

2.2 什么是系统?如何理解系统是自然界物质的普遍存在方式?系统的基本特点是什么?(1)系统的含义:所谓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这一概念包含以下四个要义:①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要是构成系统的组成部分或单元,单一要素不能成为系统,即系统内部具有可分析的结构;②系统在于“系”,即系统内诸要素之间,系统要素与系统整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特定的结构;③系统还在于“统”,即要素彼此之间联系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④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对环境表现特定的功能,功能之所以为整体所具有,是由于功能以结构为载体,并在系统诸要素的功能耦合中突现出来。

(2)系统是自然界物质存在的普遍方式:①不仅要把整个自然界看做一个系统,而且要认识到自然界中的所有物质客体都自成系统。

②自然界的一切物质客体不仅自成系统,而且又互成系统。

③系统与要素的规定是相对的。

(3)系统的特点:①开放性依据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是否存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可以将其区分为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

自然界的物质系统都是与环境存在相互作用的开放系统。

②动态性现实的自然系统都是开放系统,都有物流、能流、信息流的不断运动,任何自然系统的这种运动、发展、变化过程,就是它的动态性。

③整体性整体性是自然系统最突出、最基本的特征。

系统的整体性是指系统的各个要素按一定的方式组成有机整体,系统是诸要素的有机集合而不是各要素的简单机械相加。

因此,系统具有各要素所不具有的性质和功能。

④层次性系统的层次性是指一方面系统由一定的要素组成,这些要素是由更小一层次的要素组成的子系统,另一方面系统自身又是更大系统的组成要素。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习题答案主编: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高等教育出版社绪论0、1.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有什么关系? (5)0、2.自然辩证法在现代有哪些发展? (5)0、3.自然辩证法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意义?ﻩ60、4.学习、研究自然辩证法得意义与方法?ﻩ7第一编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1、1 何谓自然观?它与自然科学得发展有怎样得联系? (7)1、2 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形态?试评述古朴与机唯自然观. (7)1、3 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得自然科学基础与自然哲学思想渊源。

. 7 1、4 论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得基本思想与特征.(5星)ﻩ81、5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得创立有何重大意义? (8)2、1 试阐述系统自然观产生得自然科学前提。

................................... 82、2 什么就是系统?如何理解系统就是自然界物质得普遍存在方式?系统得基本特点就是什么?ﻩ82、3何谓演化与进化?怎么样来理解自然得进化方式? ......................... 92、4 、阐述自组织得概念,以及自然系统演化得自组织机制、基本条件. 102、5 、怎样理解自然界循环发展得无限性?ﻩ113、1 从生态自然观得产生说明这种自然观就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得丰富与发展。

ﻩ123、2 如何理解自然界就是人类生存与发展得根基ﻩ123、3 现代生态学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提供了哪些科学结论 (13)3、4 对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谈谈您得想法。

(上届考察) (13)第二编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4、1 如何理解科学得本质?ﻩ134、2科学知识有哪些构成要素?说明它们得特点与相互关系.(5星) (14)4、3 什么就是科学精神?举例说明它得重要性. ............................... 145、1科学问题在科学研究中得地位与作用如何.ﻩ415、2 如何理解观察与实验就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得过程. (14)5、3科学假说形成得主要途径就是怎样得?................................. 146、1 什么就是科学思维得基本形式?它们在科学研究中得作用?ﻩ166、2 正确理解直觉、灵感与想象力在创新过程中得意义与作用?.......... 16 6、3 思想模型方法在假说得形成过程中就是如何发挥作用得?ﻩ717、1什么就是科学理论得评价与检验,它们在科学发展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17)7、2科学理论得逻辑评价主要包括那几个方面?举例说明 (17)15-7、3如何对科学理论进行实验检验?举例说明ﻩ-7、4科学得评价与检验得复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P162—163)错误!未定义书签。

研究生课程《自然辩证法概论》答案

研究生课程《自然辩证法概论》答案

1、“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得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得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得结果,但就是在第二步与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得、出乎预料得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恩格斯《自然辨证法》材料反映了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得主要内容:1.人就是自然界得一部分恩格斯指出人就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得产物。

我们连同我们得肉、血与头脑都就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得。

在这里,恩格斯不仅说明了人就是自然界得产物,而且还说明自从有了人,便形成了人与自然得关系问题。

自然对于人得这种母体性无疑就是人与自然关系得逻辑起点,也就是人与自然共同发展得前提。

2.人与自然就是依赖性与能动性得统一首先,人本身就是自然界得一部分,自然界就是人类赖以生存得外部环境。

其次,人还能够能动地改造自然界,这一点也就是人与其她动物得本质区别。

人类在对自然界进行能动改造得同时,使自己得认识能力与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极大提高,人类成为自然界得主人,人与自然得关系发生了质得变化。

人类开始在认识自然规律得基础上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人与自然得关系也不断地趋向了统一。

3。

人类变革自然引起后果得多元性恩格斯认为人类变革自然引起后果得多元性不仅表现在自然方面得结果,还表现在它在社会方面得后果.4。

人与自然关系得实质就是与谐共处、协调发展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象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象站在自然界以外得人一样,我们对自然界得整个统治就是在于我们比其她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与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恩格斯提醒人们:损害自然就就是损害人类自己,要防止自然界对我们得报复,就就是要改善人与自然得关系,作为自然存在物得人必须与自然与谐相处、协调一致。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得胜利,对于每次这样得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这就是恩格斯对人类历史特别就是近代史演变过程一种有分量得科学总结.这个总结严肃地告诉我们,自然界就是人类生存与发展得基本条件,而自然界本身得发展就是有序得即有理性得,人类在向大自然谋取自身发展所需要得生产与生活资料时,只能按照自然规律行事;否则,必然要遭到大自然得惩罚。

(完整)自然辩证法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自然辩证法课后习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2、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局限性?3、如何把握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对认识人与自然辨证关系的意义和作用?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5、如何认识生态自然观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1、如何理解18、19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与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产生的关系?2、怎样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3、马克思、恩格斯和国外学者关于技术本质的分析有何主要差异?4、如何理解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特征?5、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6、怎样认识技术发展的动力?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与科学研究中的具体方法的关系?2、如何理解辩证思维渗透在科学研究的全部过程中?3、如何把握创造性思维特性?4、数学方法的运用对于科学研究是否有创造性的作用?5、注意多学科的交叉与融通有何方法论意义?6、掌握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的方法对于科学研究有何积极意义?7、观察是否渗透信念?8、实验有自己独立的生命,是否不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对实验如有指导,是否实验就没有自己独立的生命?9、技术构思、技术设计和技术试验三者的关系如何?第四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1、为什么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2、如何看待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和对自然的异化?3、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和组织机构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何意义?4、为什么要对科学技术工作者进行伦理规范?5、如何保障科学技术在社会中健康、持续地运行?6、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第五章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1、怎样认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科学技术思想的与时俱进?2、如何理解胡锦涛“大力发展民生科技”的重要思想?3、为什么说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一个科学、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4、如何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理论精髓?5、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与其他创新型国家有何异同?6、国家创新体系对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有何重要意义?《自然辩证法概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部分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部分答案

第五章1.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1)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

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2)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

第二答案: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进一步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方面的作用。

4.教育是发展科技、培养人才的基础,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科教兴国。

5.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2.技术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不断追求繁荣和进步的必然要求,技术创新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先导和支撑。

当今世界,随着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不断引发新的技术创新浪潮,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技术创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技术创新在推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可替代的决定性力量。

技术创新是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的主导力量1.技术创新是新兴产业成长壮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技术创新结果的表现之一就是生产出全新概念的新产品或增加原有产品的新功能、新品质。

新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必将引发和促进相应生产行业或部门的形成,而新产品在功能、品质上超越原有同类产品,也势必导致同一生产部门内部发生分化。

其变化的最后结果表现为一些生产全新概念产品的部门和生产新功能、新品质产品的部门逐渐发展壮大;而一些原有的生产部门逐渐衰退,甚至消亡,于是就产生了所谓的“朝阳产业”和“夕阳产业”。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2.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方法论意义?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4.如何把握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对认识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意义和作用?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1.怎样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2.马克思、恩格斯和国外学者关于技术本质的分析有何主要差异?3.如何理解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特征?4.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1.如何把握创造性思维特性?2.数学方法的运用对于科学研究是否有创造性的作用?3.掌握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的方法对于科学研究有何积极意义?4.实验有自己独立的生命,是否不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对实验如有指导,是否实验就没有自己独立的生命?第四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1.如何看待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和对自然的异化?2.为什么要对科学技术工作者进行伦理规范?3.如何保障科学技术在社会中健康、持续地运行?4.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第五章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1.如何理解胡锦涛“大力发展民生科技”的重要思想?2.为什么说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一个科学、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3.如何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理论精髓?4.国家创新体系对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有何重要意义?《自然辩证法概论》解答参考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1)古代朴素自然观以直观性、思辩证和猜测性的方式从整体上把握认识自然界的本原和发展,但缺乏系统的、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依据,尤其是将非物质性的东西当作先于物质世界的独立存在,并认为物质世界是它的派生物,为唯心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借口,最终导致人类认识的分化。

《自然辩证法概论》_课后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_课后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习题答案主编: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高等教育出版社绪论0.1.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有什么关系? (5)0.2.自然辩证法在现代有哪些发展? (5)0.3.自然辩证法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意义? (6)0.4.学习、研究自然辩证法的意义和方法? (7)第一编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1.1 何谓自然观?它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有怎样的联系? (7)1.2 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形态?试评述古朴和机唯自然观。

(7)1.3 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自然哲学思想渊源。

(7)1.4 论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和特征。

(5星) (8)1.5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有何重大意义? (8)2.1 试阐述系统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

(8)2.2 什么是系统?如何理解系统是自然界物质的普遍存在方式?系统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8)2.3何谓演化与进化?怎么样来理解自然的进化方式? (9)2.4 、阐述自组织的概念,以及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基本条件。

. 102.5 、怎样理解自然界循环发展的无限性? (11)3.1 从生态自然观的产生说明这种自然观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

(12)3.2 如何理解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12)3.3 现代生态学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提供了哪些科学结论 (13)3.4 对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谈谈你的想法。

(上届考察) (13)第二编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4.1 如何理解科学的本质? (13)4.2 科学知识有哪些构成要素?说明它们的特点与相互关系。

(5星) (14)4.3 什么是科学精神?举例说明它的重要性。

(14)5.1 科学问题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14)5.2 如何理解观察与实验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过程。

(14)5.3 科学假说形成的主要途径是怎样的? (14)6.1 什么是科学思维的基本形式?它们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16)6.2 正确理解直觉、灵感和想象力在创新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 (16)6.3 思想模型方法在假说的形成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17)7.1什么是科学理论的评价和检验,它们在科学发展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17 7.2科学理论的逻辑评价主要包括那几个方面?举例说明 (17)7.3如何对科学理论进行实验检验?举例说明.................................... - 17 -7.4科学的评价和检验的复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P162-163).......... - 18 -8.1不同的科学理论累积发展模式各是如何看待理论的归并的?........... - 18 - 8.2科学发展的否证模式如何看待科学理论的竞争?举例说明之。

自然辩证法概论(张功耀主编)课后习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张功耀主编)课后习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张功耀主编)课后习题答案1 巴门尼德本体实在主义哲学是如何阐述人类关于外部世界的认识道路的?它对克服神秘主义的困扰有何意义?巴门尼德的哲学拥有一个标志性的术语,叫做巴门尼德的本体实在主义。

依据这种哲学,自然界的变化都是转瞬即逝的表面现象,蕴含在这些表面现象内部的是不变的实体,以及关于这些实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科学只有揭示出蕴含在多变的自然界表面现象内部那种不变的实体及其相互关系,才能理解自然界看得见摸得着的多样性和变化。

现象世界是一个“多”的世界。

决定“多”的世界的是那极少量的实体,也就是我们可以在许多哲学著作当中看到的“一”。

“一”的世界决定了“多”的世界。

这就是巴门尼德为我们指出的一条认识自然界的道路。

它使神秘主义不再什么神秘,一切都可以用“一”来解释。

2 恩培多克勒是如何以实验的方法证明四元素说的?他对科学的发展有何意义?实验的方法:观察树枝在火炉中燃烧的情形:它可以在燃烧时发热,喷出火焰,证明在它的里面含有“火”;烟囱顶部溢出烟雾,证明它里面含有“气”;燃烧着的树枝两端会鼓泡并嘶嘶作响,这就是“水”;灰烬具有重量,不可再燃烧性和干燥性,它被命名为“土”。

将世界上所有的物体用燃烧方法来分析,都会得到这四种元素。

因此,“自然界是由土、水、气、火四元素构成的”,就被认为是得到了普遍性的证明。

意义这是科学史上最早的一次证明活动。

尽管这种证明活动比较原始,对证明的解释也比较粗糙,但它毕竟为人类社会开启了一条以实验证明的方式,而不是以崇信的方式,来理解自然界的道路。

这条实验证明的道路,一直被坚持到了现在。

3 柏拉图主张通过形式化的推理认识外部世界,对科学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影响柏拉图的思想对后来科学的发展影响很大,甚至成了一种基本的科学规范,即科学的形式化要求,也就是在数学和逻辑学上的充分严谨而可靠,科学如果不能满足这种形式化要求,则这样的科学就会受到“不严谨”的指责,在西方科学哲学的著作中,这种科学研究规范也叫作“几何学规范”。

研究生课程《自然辩证法概论》答案

研究生课程《自然辩证法概论》答案

1、“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恩格斯自然辨证法材料反映了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主要内容:1.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恩格斯指出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在这里,恩格斯不仅说明了人是自然界的产物,而且还说明自从有了人,便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自然对于人的这种母体性无疑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逻辑起点,也是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前提;2.人与自然是依赖性与能动性的统一首先,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其次,人还能够能动地改造自然界,这一点也是人与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人类在对自然界进行能动改造的同时,使自己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极大提高,人类成为自然界的主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人类开始在认识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不断地趋向了统一;3.人类变革自然引起后果的多元性恩格斯认为人类变革自然引起后果的多元性不仅表现在自然方面的结果,还表现在它在社会方面的后果;4.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是和谐共处、协调发展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象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象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恩格斯提醒人们:损害自然就是损害人类自己,要防止自然界对我们的报复,就是要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自然存在物的人必须和自然和谐相处、协调一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这是恩格斯对人类历史特别是近代史演变过程一种有分量的科学总结;这个总结严肃地告诉我们,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而自然界本身的发展是有序的即有理性的,人类在向大自然谋取自身发展所需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时,只能按照自然规律行事;否则,必然要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同时还告诉我们,人类在现实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必须摒弃“人定胜天”即人统治自然、征服自然的价值观,因为这种价值观将人与自然摆在对立或对抗的地位;而必须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发展的价值观;应当说,后种价值观,正是我们目前所奉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其相应的一切策略的哲学基础;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首先,必须确立大自然观,真正视人类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从整体上把握住规律,并以此作为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基础;其次,必须走出“人类中心”的误区,建立人与自然全面和谐共处和协调发展的关系;其三,必须全方位的探讨自然的价值;不仅要征服自然、利用自然,从自然中获取有利于人类发展的使用价值;同时要善待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2、“为使你们的工作能够赐福于人类,仅仅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对人类本身及其命运的关心必然是培养出努力学习各种技术的兴趣;对尚未解决的巨大劳动起源和商品分配的问题的关心——为了我们思想意识的建立,将会给整个人类带来幸福而不是灾难;在你们的图表和方程式中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 ---爱因斯坦战争年代,科学为我们可能中毒和相互伤害服务,和平时期,它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匆忙和不稳定;科学即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知识体系;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成为人类能动的认识自然的强大武器,为工业和技术的展开、人类现实地改造自然界和社会提供了潜在的基础和理论前提;科学虽然对人类有着很大贡献,但它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造福于人类,同时也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的后果,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绊脚石;在当代,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同时,“全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能源和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全球问题”的出现,深刻的反映了人与自然的矛盾,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些问题是由于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自然而又失去控制所引起的;因此,爱因斯坦在他的演讲中劝诫我们这些即将步入科学大门的年轻学者要“关心人本身及其命运”,不要忘记科学是造福于人类,促进人类幸福,而避免使其成为祸害,危害人类自身;进入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运用于社会时遇到的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面对这些难题,科技本身是难以解决的,只有依赖于人类建立和完善高尚的科学理论与道德建设才能完成;所以爱因斯坦呼吁科技工作者“在埋头于图表和方程式中时,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3、论全面认识技术的生产力功能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技术是人们为了特定目的所应用的手段和方法,包括物质手段工具和设备、知识、经验、技能以及组织形式等等;既不能把技术仅仅理解为一种物质手段而忽视技术中人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也不能把技术看作纯粹的精神因素,而忽视物质因素;技术是人所具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在同一定的物质手段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技术虽然不是生产力结构中的独立要素,但技术渗透到生产力的全部物质要素之中,并和物质要素紧密结合一起,成为直接生产力;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科学技术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去;必然引起生产力诸要素的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也不断加强;通过科学技术提高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和劳动技能,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通过科学技术改革和创新生产工具,提高生产力水平;通过科学技术扩大劳动对象范围,不断提高生产力;1正面1、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主导因素;首先、科学技术是贯穿现代化生产过程的关键因素、是推动生产率提高的最基本动力;其次,科学技术对其他生产力要素质量提高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科学技术介入生产过程越广泛、越深入、它的放大效应也就越大;科技对其他生产力要素的作用,具体反映在:A: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改变劳动力结构B:改革和创新劳动资料C:深化和扩大劳动对象D:提高生产管理水平2、科学技术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一个复合概念,科学和技术既相区别,又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科学技术对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它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人类为了更好的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进而更好的生活而对自然进行的实践活动;2反面科技发展史不断证明,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有有益于人类发展的一面,也有危害人类利益的一面;所谓“物极必反”,任何美好的事物,用之过度,走向极端,便会出现“双刃剑”效应;科学也是如此,在发挥进步功能的同时也表现出负面性,特别是20世纪科学技术的大发展,产生了许多威胁人类生存与尊严的重大问题,如原子核技术产生的巨大核力量足以摧毁地球几十次,基因技术存在破坏人类自然进化规律的可能,抗生素快速研发与滥用破坏了人的抵抗力,加速了病毒的变异,产生了如“非典”、“禽流感”的高危传染病;科学技术负面效应对人类的影响不单单存在于社会物质生活领域,实际上科学技术的负面性还作用于人类社会的精神生活领域,科技伦理问题就是其中之一;“唯科学主义者”忽视了自然赋予我们最完整最宝贵的基本规律,妄图用科学去打破既有的格局,实现一些突破常规,“惊天动地”的“科学壮举”,而将基本的伦理道德,社会价值抛之脑后;科学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动力,从最早的“钻木取火”到如今的“纳米科技”,科技的每一小步,都推动人类发展一大步;但也要懂得“物极必反”,科技是把双刃剑,其负面作用不可小觑,我们人类唯有本着公平正义之心,不违背自然规律之道,才是科学技术发展正途;①我们对自然的看法正经历着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即转向多重性、暂时性和复杂性;长期以来,西方科学被一种机械论的世界观统治着,按照这种世界观,世界就像是一台庞大的自动机;而今天,我们认识到我们是生活在一个多元论的世界之中;确实有不少现象在我们看来是决定论的和可逆的,……在这种可逆过程中,无所谓时间的方向性;但是,也许有许多不可逆的过程,他们涉及时间的方向性;……除了决定论的过程外,肯定还存在一个概率的因素,包含在某些基本的过程中,例如,在生物的进化或者人类文化的演变中;——普利高津按照经典看法,自然的基本过程被认为是决定论的和可逆的,包含随机性或不可逆性的过程被看作仅是一些例外情形;虽然西方科学曾经激起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一场极富成果的对话,但它的某些文化上的后果却是灾难性的;“两种文化”的对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起源于经典科学的没有时间的观点与在大多数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中普遍存在的时间定向的观点之间的冲突;人类的历程正处在一个转折点上;在这人口统计的爆炸时刻,科学看来要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因此,保持自然与社会之间的通信渠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西方科学诞生在十七世纪的文化环境中,而当前西方科学的发展已经在这个文化环境的外面打开了自己与社会通信的渠道;②人们过去总是认为:科学研究的成果会导致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但是,先是世界大战,接着是经济危机,都说明了:把科学用于破坏和浪费的目的也同样是很容易的,于是就有人要求停止科学研究,认为这是保全一种过得去的文明的唯一手段;面对这些批评,科学家们自己也不得不开始第一次卓有成效地考虑他们所做的工作同他们自己周围的社会和经济现象有何种关系;……——贝尔纳首先,决不能用孤立、静止的眼光来研究科学的社会功能,而要把它当作一种随着科学的发展不知不觉地发展起来的事物来加以研究;不过由于科学事业的发展很不协调、杂乱无章,结果到目前已经形成了一种极其无效率的体制,无论就其内部组织而言,还是就其应用于生产或福利问题的手段而言,都是如此;要使科学为社会所充分利用,就必须首先把它加以整顿;这是一项非常困难的任务,因为要把科学事业组织起来就有破坏科学进步所绝对必需的独创性和自发性的危险;要讨论科学的应用,就必然涉及经济问题;我们不得不追问一下:现行的或者大家所提出的各种经济制度,到底能为最大限度地利用科学造福于人类提供多大机会而且,经济不能同政治割裂开来;法西斯主义的出现,此刻在世界到处燃起的一系列战争,以及迎接一场更为全面更为可怕的战争的准备工作都不仅使科学家们作为公民受到影响,而且还使他们的工作受到影响;自从文艺复兴以来,科学本身似乎也破天荒第一次陷于危机之中;科学家已经开始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不过如果要使科学执行传统所要求于它的功能并且避免威胁着它的危机,就需要科学家们和普通群众都进一步认识科学和当代生活之间的复杂关系;除了便利,科学技术的进步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资源短缺:现代科技使人类对资源的消耗与日俱增;环境污染:现代科技消耗大量资源的同时,也产生大量副产品破坏生态环境;科技负面效应的另一方面是人类由于过分依赖技术造成种种精神困惑和异化问题;科学技术对智力的支配,已经一般地扩展到操纵人的心理活动,包括无意识的领域;人以内部精神上的丧失为代价去获得外部物质上的成就;无限制的技术化的灾难性后果,是人的存在的丧失,人的异化;科技的负效应会伴随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出现,对此没有一劳永逸的万全之策,但是只要我们树立辩证的科技价值观,以人为本,正确地使用科技,把科技的负效应降到最低,社会就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就能保持长久的和谐;。

自然辩证法概论张国安主编课后思考题部分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张国安主编课后思考题部分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张国安主编部分习题思考题答案1.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内涵是什么?答:(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马克思曾指出人和自然是具有绝对的相互关联性的。

马克思指出,人与自然界具有同源性,人类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

马克思认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的一部分。

因此,不存在与人类无关的自然界,没有自然界的进化和发展就没有人类产生的可能,没有人类和自然界的联系的自然界,是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的,同时也是不存在的。

(二)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马克思认为,没有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的资料,人类就无法获取食物、维持自身的生存,更无所谓的改造世界和创造世界。

此外,人类作为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生活资料,满足人类最基本的吃、穿、住、行等生活需求,才能生存和发展。

因此,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和社会活动离不开自然。

(三)社会是自然和人类的统一体。

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手稿》中指出,社会的本质是“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辩证统一。

社会作为人类和自然界之间相互依赖、相互生存的纽带具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存在着广泛而又普遍的有机联系,是有机的生命统一体。

其次,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是自然史和人类史的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相互发展,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人类作为迄今为止最高的生命体在于,人类生活在两个世界:即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前者反应的是人的自然属性,后者反应的是人的社会属性。

因而,人类具有双重属性,正因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有机统一,才形成了人的基本特性。

进而形成人与自然的原始生态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这两方面的关系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整体。

即人、自然界、社会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2.如何理解自然界的复杂性?答:自然是复杂的,但可以用简单性来认识。

简单性实质是对复杂性的简约或者简化。

把复杂的事物简单化,是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常用方法。

复杂性是自然界的属性,是自然界的存在方式,它与自然界的整体性紧密联系。

研一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参考答案

研一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参考答案

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什么意义2.如何理解自然界的辩证运动3.试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4.系统自然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举例说明学习系统自然观的意义5.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是什么依据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如何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6.试述现代科学的本质与特征7.科学研究的一般环节是什么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对你的研究工作有什么指导意义8.试述技术的本质、特征与发展的动力什么9.试述工程、产业的本质与特征10.你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11.如何理解创新型国家建设12.根据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特点并结合个人专业谈谈如何才能成为创新型人才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什么意义答:自然辨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与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

自然辩证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自然辩证法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根本观点和思维方式,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半方法的科学,体现了人、科学技术、自然之间的关系。

研究内容:1它以自然界为研究内容,从总体上研究自然界的运动变化规律;2它以科学技术认识和方法为研究对象,从总体上认识科学技术的认识论和方法论;3它以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从价值论角度着重研究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历史作用。

意义:•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态度;•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有助于研究生树立科学发展观研究生入学以来,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学习辩证法的必要性,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首先,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有助于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高对有关的哲学和社会思潮的辩别能力;有助于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唯物辩证法,解放思想,启迪思维,促进自然研究工作。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答案

2013《自然辩证法概论》《自然辩证法概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1)古代朴素自然观以直观性、思辩证和猜测性的方式从整体上把握认识自然界的本原和发展,但缺乏系统的、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依据,尤其是将非物质性的东西当作先于物质世界的独立存在,并认为物质世界是它的派生物,为唯心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借口,最终导致人类认识的分化。

(2)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核心是自然界绝对不变,虽然在实证科学的基础上继承和坚持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但是不懂得一般与个别、运动和静止等的辩证关系,以一种片面的、孤立的和静止的方法观察自然界,即不懂得自然界的辩证法,自然不能把唯物主义坚持到底。

(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克服了以往哲学自然观的缺陷,坚持了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原则,突出了物质世界的整体性和矛盾性,提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强调了人类起源于自然界、依赖于自然并在把握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能够能动地和改造自然。

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2.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之一自然观的局限性?它是一种用单纯古典力学解释一切自然现象的观点。

它把物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性质都归结为力学的性质,把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系统和运动形式都归结为力学的系统和运动形式,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完全服从于机械因果律。

3.如何把握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对认识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意义和作用?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之间的关系:第一,它们都围绕人与自然界关系的主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它们都坚持人类与自然界、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人与生态系统的辩证统一,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它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各有其侧重点:系统自然观为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人工自然观突出并反思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生态自然观站在人类文明的立场,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协调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

古希腊朴素辩证法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总结了当时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继承了古希腊自然观中的辩证法观点,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而上学性质,批判地汲取了德国古典自然哲学思想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意味着凌驾于自然科学之上的、思辨地构造体系的自然哲学的终结。

它无论对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完善,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还是对于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的研究、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自然观是建立在科学的发展基础上,是对自然科学的总结和概括,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逐渐发展;正确,科学,先进的自然观将指导科学取得更大的进步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是在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一种辩证的、实践的自然观。

马克思的自然观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自在自然,既包括人类产生之前的自然,又包括尚未被人类认识和改造过的自然
一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理论价值。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解决当今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依据;同时,为我们认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解决当今环境问题,构建当代生态文明提供了方法和途径。

二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实践价值。

首先,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当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环境。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要求我们,在物质文明建设方面,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在文化建设方面,要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质量。

其次,马克思在处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关系问题时的基本结论,是我们克服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行动指南。

众所周知,随着全球化运动的蓬勃发展,生态被破坏,环境被严重污染,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人类社会正面临着严峻的生态危机,甚至是生存危机。

因此,马克思提倡的尊重自然、关注自然的存在价值,摆正人类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的思想为解决生态问题提供了宝贵的行动指南
二、谈谈你对人工自然的认识。

p42
三、如何评价技术悲剧论和技术乐观论?
技术乐观:p88.90 技术悲观:p90.92
四、科学与技术的主要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p81
五、如何理解模仿创新?p134
模仿创新优势在于可节约大量研发及市场培育方面的费用,降低投资风险,也回避了市场成长初期的不稳定性,降低了市场开发的风险。

但是同时难免在技术上受制于人,而且新技术也并不总是能够轻易被模仿的。

随着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专利制度的不断完善,要获得效益显著的技术显然更不容易了。

模仿创新的技术积累来源是多方面的,开始主要是通过"看中学",即通过观察、选择、节俭、模仿率先创新者的行为,从他们的成功和失败中学习,在模仿中吸取大量的外部知识,培养提高自身的技能。

这样有投资少、时间短、效率高的特点,这是模仿创新竞争力的重要根基。

六、如何培养非逻辑思维形成?P107
1首先,要有敢于怀疑和冒险的的精神,怀疑和冒险的精神可以刺激非逻辑运作,怀疑有理性和逻辑性,挣脱已建立体系的影响,冒险将自己投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在任何没有借鉴的条件下,自由而活跃的心智开始向无意识领域延伸。

2重视知识与经验多样性的积累,各种各样的记忆、经验、知识和兴趣是刺激非逻辑思维运作的重要条件,心理学家将人们脑海里平日积累的形象、抽象概念、记忆片段、各种不同类型的知识称为’思想元素”,认为思想元素积累越多,越有可能在在创造性劳动中产生广泛联系,构成新奇组合。

3敏感于事物之间的联系,在两个看起来毫无关系的事物之间,感悟或是联想出某种程度的联系,这种联系又常表现为对事物间类似或相近的对照和敏感。

通常在一个未知的领域,事物间的联系是不稳定、不显现的,这就要求工作者对事物间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相似点非常敏感。

4善于多种形式交流,主要包括与他人交流、阅读和写作三方面。

与他人交流或参加专题讨论会益处甚多,通过对方的问题和评论可以
发现自己忽略的部分,可以帮助自己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也可能获得一种启发,在讨论中,很多平时并不留意的无意识思绪或偶然出现的念头都会激发为明晰的思路。

阅读文献是不做声的交流方式,思考他人的观点,也可以就观点进行讨论,得出自己明晰的方向与思路。

阅读的收获不是在阅读之前去寻找的,而是在阅读过程中不自觉产生的。

写作是一种自我交流,在写作过程中,思维会异常活跃,常常出现各种疑问,因此,许多灵感都是悄然即使,往往与原本构思发生冲突,需要重要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写作过程中会获得更有价值的思想。

七、为什么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P142
八、如何保障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健康、持续地运行?P168
为了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必须从经济条件、社会环境与国家政策三个方面予以保证。

从政策、法规与组织机构,制度化诸方面予以保证,包括建立保障研发活动社会运行的机制,建立保障科学技术发展的决策机构,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科学技术体制。

九、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与其他创新型国家有何异同?
创新型国家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竞争优势的国家。

它体现了当代科学技术社会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其特征目前有创新精神、创新人才、创新投入、自主创新能力、创新产出等。

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实质是依靠国家的社
会管理功能,对国内外创新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不断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首要和有效路径,其作法是通过加大创新投入、增加创新产出、加强自主创新等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

而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是由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社会化和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五个部分构成。

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核心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战略方针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十、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P2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