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绪瑾《保险学》(第6版)章节题库-保险市场与保险监管(圣才出品)
王绪瑾《保险学》(第6版)章节题库-火灾保险(圣才出品)

第5章火灾保险一、名词解释1.财产损失保险答:财产损失保险是指以承保保险客户的财产物资损失危险为内容的各种保险业务的统称,是财产保险最传统的也是最广泛的业务来源。
财产损失保险的业务体系包括:①各种火灾保险,如团体火灾保险、家庭财产保险等;②各种运输保险,如机动车辆保险、飞机保险、船舶保险、货物运输保险等;③各种工程保险,如建筑工程保险、安装工程保险、科技工程保险等。
财产损失保险的共同特征就是保险标的均属于实体标的,即各种看得见、摸得着的财产物资,但各种具体保险业务之间仍然存在着较多差异。
2.火灾保险答:火灾保险是指以存放在固定场所并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财产物资为保险标的,由保险人承担保险财产遭受保险事故损失的经济赔偿责任的一种财产保险。
火灾保险具有以下特征:①火灾保险的保险标的是陆上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条件下的各种财产物资,动态条件下或处于运输中的财产物资不能作为火灾保险的投保标的投保;②火灾保险承保财产的存放地址是固定的,被保险人不得随意变动,如果被保险人随意变动被保险财产的存放地址或处所,将直接损害保险合同的效力,保险人可以因此对保险损失拒绝赔偿;③火灾保险的保险标的十分繁杂,与其他保险业务相比,火灾保险的保单承保的内容包括多项标的,而其他保险的保险标的的结构比较单纯。
3.财产保险基本险答:财产保险基本险是指以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的财产物资为保险标的,由保险人承担被保险人财产所面临的基本风险责任的财产保险,它是团体火灾保险的主要险种之一。
财产保险基本险承担的保险责任有:①火灾。
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②雷击。
指由雷电造成的灾害,包括直接雷击和感应雷击两种。
③爆炸。
包括物理性爆炸和化学性爆炸。
④飞行物体和空中运行物体的坠落。
如果该项责任涉及到第三者的责任,则保险人可以先赔后追,即依法行使代位追偿权。
⑤被保险人拥有财产所有权的自用的供电、供水、供气设备因保险事故遭受破坏,引起停电、停水、停气以及造成保险标的的直接损失,保险人亦予以负责。
王绪瑾《保险学》(第6版)考研真题精选-论述题(圣才出品)

七、论述题1.什么是补偿原则?谈谈在保险业中坚持此原则的意义。
[浙江工商大学2017研]答:(1)补偿原则的含义补偿原则是指当保险标的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时,被保险人有权按照合同的约定,获得保险赔偿,用于弥补被保险人的损失,但被保险人不能因损失而获得额外的利益。
其中,有两重含义:①补偿以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发生为前提,即有损失发生则有损失补偿,无损失无补偿。
因此,在保险合同中强调:被保险人因保险事故所致的经济损失,依据合同有权获得赔偿。
②补偿以被保险人的实际损失、保险金额和保险利益为限。
通过保险赔偿使被保险人的经济状态恢复到事故发生前的状态,而不能使其获得额外的利益。
被保险人的实际损失既包括保险标的的实际损失,也包括被保险人为防止或减少保险标的损失所支付的必要的、合理的施救费用和诉讼费用。
因此,在保险赔付中应包含此两部分金额。
这样,保险赔偿才能使被保险人恢复到受损失前的经济状态,同时不会获得额外利益。
(2)坚持补偿原则的意义补偿原则是保险理赔的重要原则,坚持补偿原则具有以下意义:①维护保险双方的正当权益,发挥保险的经济补偿职能保险的基本职能是损失补偿,按照合同约定的责任范围和投保价值额度内的实际损失数额给予等额赔付。
损失补偿原则有损失赔偿而无损失不赔偿的规定和赔偿额的限定都是保险基本职能的具体反映。
因此,坚持损失补偿原则维护了保险双方的正当权益:若被保险人发生保险事故所遭受的经济损失不能得到补偿,则违背了保险的职能,该原则保证了其正当权益的实现;对保险人而言,在合同约定条件下承担保险赔偿责任的同时,其权益也通过损失补偿的限额约定得到了保护,即超过保险金额或实际损失的金额无须赔付。
②防止被保险人通过保险赔偿而得到额外利益损失补偿原则中关于有损失赔偿而无损失不赔偿的规定,还有被保险人因同一损失而获得的补偿总额不能超过其损失总额的规定,都使得被保险人不能因投保而得到超过损失的额外利益。
因此,该原则有利于防止被保险人利用保险,通过保险赔偿而获得额外利益的可能。
王绪瑾《保险学》(第6版)章节题库-社会保险(圣才出品)

第12章社会保险一、名词解释1.养老保险答:养老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对劳动者因达到规定的年龄,按国家规定解除劳动义务后,给他们提供一定的物质帮助以维持其基本生活水平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为使社会劳动力不断更新,保证社会生产的正常发展,劳动者到达退休年龄后,无论其实际劳动能力是否丧失,都应按时退休,这是他们在享有养老社会保险待遇时应该放弃和解除劳动义务的前提。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之一,也是整个社会保障制度极其重要的组成内容。
2.失业保险答:失业保险是指根据政府法令举办的,以失业为给付条件,由国家按劳动法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对失业者发放失业救济金的社会保险制度,多数国家强制实施。
失业救济金一般规定必须是非自愿性失业,通常要求失业者在失业前交纳一定期限的保险费或达到受保的工龄,并且必须是具备劳动能力、已在职业介绍所登记的要求就业者。
3.医疗保险答:医疗保险是指社会劳动者因为疾病、受伤等原因需要诊断、检查和治疗时,由国家和社会为其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和物资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医疗保险所保障的是一般疾病、患病和伤残。
其中,这种疾病或患病系劳动者自身身体所致,并非职业病,其伤残是指非工伤致残丧失劳动能力,其发病、致残原因与劳动无直接关系;其保障对象一般是劳动者,有的也包括家属;其给付条件是劳动者因疾病丧失劳动能力,失去收入;给付方式可以是现金给付,也可以是医疗给付。
4.工伤保险答:工伤保险是指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受伤、患病、致残乃至死亡,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从国家和社会获得医疗、生活保障及必要的经济补偿的社会保险制度。
工伤保险具有显著的赔偿性质,保险费一般都由企业负担,待遇比较优厚,服务项目较多。
目前各国实行的工伤保险制度,归纳起来,大致都遵循以下原则:①无责任补偿原则,又称为“无过失补偿”原则;②个人不缴费原则;③待遇标准从优的原则;④损失补偿与事故预防及职业康复相结合的原则。
5.生育保险答:生育保险是指妇女劳动者因妊娠、分娩等导致不能工作、收入暂时中断,由国家和社会给予医疗保健服务和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王绪瑾《保险学》(第6版)【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1-6章)【圣才出品】

第1章风险与保险一、名词解释1.风险事故答:风险事故又称风险事件,是指损失的直接原因或外在原因,也指风险由可能变为现实、以至引起损失的结果。
风险因素是损失的间接原因。
因为风险因素要通过风险事故的发生才能导致损失。
风险事故是损失的媒介物。
火灾、爆炸、地震、车祸、疾病等,是风险事故常见的表现形式。
2.动态风险答:动态风险是指由社会经济或政治的变动所导致的风险。
比如,人口的增加、资本的成长、技术的进步、产业组织效率的提高、消费者爱好的转移、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等,都可能引起风险。
它通常影响比较广泛,往往会带来连锁反应。
动态风险的发生是不规则的,预测难度较大,多属于投机风险。
3.控制型危险对策答:控制型危险对策是指避免、消除风险或减少风险发生频率及控制风险损失扩大的一种风险管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类:①避免,即放弃某项活动以达到回避因从事该项活动可能导致风险损失的目的的行为。
它是处理风险的一种消极方法。
②预防,即在风险发生前为了消除或减少可能引发损失的各种因素而采取的处理风险的具体措施。
③风险中和,即风险管理人采取措施将损失机会与获利机会进行平分。
④集合或分散,即集合性质相同的多数单位来直接分担所遭受的损失,以提高每一单位承受风险的能力。
4.财务型危险对策答:财务型危险对策是指通过提留风险准备金事先做好吸纳风险成本的财务安排来降低风险成本的一种风险管理方法,主要包括:①自留或承担,即由经济单位或个人自己承担全部风险成本的一种风险管理方法,即对风险的自我承担。
②风险转移是一些单位或个人为避免承担风险损失而有意识地将风险损失或与风险损失有关的财务后果转嫁给另一单位或个人承担的一种风险管理方式。
5.危险回避答:危险回避又称损失规避、损失回避,是指通过放弃活动以消除某一特定危险带来的损失,是放弃或拒绝承担危险。
当某种行为使得某些事件不可能发生时,这种行为就是危险回避。
危险回避是危险处理技术中最简单也是最消极的方法。
王绪瑾《保险学》(第6版)章节题库-人身保险(圣才出品)

第10章人身保险一、名词解释1.不可抗辩条款答:不可抗辩条款又称为不可争议条款,是指在被保险人生存期间,从保险合同订立之日起满2年后,除非投保人停止缴纳续期保险费,保险人将不得以投保人在投保时的误告、漏告和隐瞒事实等为由,主张合同无效或拒绝给付保险金。
合同订立的头两年为可抗辩期。
人身保险特别强调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最大诚信,一旦投保人没有履行最大诚信原则,保险人就有权解除合同。
该条款的规定将保险人的这个权利限制在一定期间,是为了保护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正当权益,防止保险人滥用最大诚信原则,随便解除保险合同。
超过可抗辩期的保险合同,只有投保人有权终止,而保险人不得任意解除合同。
该条款也适用于保单失效后的复效,复效后的保单在2年后也不可抗辩。
2.比例给付条款答:比例给付条款又称共保比例额条款,是指对超过免赔额以上的医疗费用部分采用保险人和被保险人共同分摊的比例给付方法。
医疗保险中,由于以人的身体不存在是否足额投保问题,同时医疗保险的风险不易控制,因此,在大多数医疗保险合同中,对于保险人医疗保险金的支出均有比例给付的规定,即对超过免赔额以上的医疗费用部分采用保险人和被保险人共同分摊的比例给付办法。
3.给付限额条款答:给付限额条款是指在健康险中针对保险人医疗保险金最高给付限额的规定。
由于健康风险大小和医疗费用支出高低都差异很大,为了加强对健康保险的管理,保障保险人和广大被保险人的利益,一般对保险人医疗保险金的最高给付均有限额规定,以控制总支出水平。
在以某些专门的大病为承保对象的健康保险中,没有赔偿限额的规定,但这种合同的免赔额比较高,被保险人自负的比例一般也较高。
4.定期寿险答:定期寿险是指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且保险期限为固定年限的人寿保险。
具体地讲,定期寿险在合同中规定一定时期为保险有效期,若被保险人在约定期限内死亡,保险人即给付受益人约定的保险金;如果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限届满时仍然生存,契约即行终止,保险人无给付义务,亦不退还已收的保险费。
王绪瑾《保险学》笔记和习题及考研真题详解(保险的数理基础)【圣才出品】

王绪瑾《保险学》笔记和习题及考研真题详解(保险的数理基础)【圣才出品】⼗万种考研考证电⼦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三章保险的数理基础3.1 复习笔记⼀、保险费率的构成与厘定原则1.保险费率的构成(1)保险费的含义与构成保险⼈承保⼀笔保险业务,⽤保险⾦额乘以保险费率就得出该笔业务应收取的保险费,即:保险费=保险⾦额×保险费率。
保险费由纯保费和附加保费构成。
纯保费是保险⼈⽤于赔付给被保险⼈或受益⼈的保险⾦,它是保险费的最低界限;附加保费是由保险⼈所⽀配的费⽤,由营业费⽤、营业税和营业利润构成。
(2)影响保险费的因素①保险⾦额与保险费成正⽐。
②保险费率与保险费成正⽐。
③保险期限与保险费成正⽐。
(3)保险费率的含义与构成保险费率是保险费与保险⾦额的⽐率。
保险费率⼜称保险价格,是被保险⼈为取得保险保障⽽由投保⼈向保险⼈所⽀付的价格。
保险费率⼀般由纯费率和附加费率两部分组成。
2.厘定保险费率的基本原则⼗万种考研考证电⼦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充分性原则。
第⼆,公平性原则。
第三,合理性原则。
第四,稳定灵活原则。
第五,促进防损原则。
3.保险费率厘定的⼀般⽅法(1)分类法,是在按风险的性质分类基础上分别计算费率的⽅法。
依据该⽅法确定的保险费率,常常被载于保险⼿册中,因此⼜称该⽅法为⼿册法。
对于同⼀类别的保险标的的投保⼈,适⽤相同费率。
(2)观察法,⼜称个别法或判断法,是按具体的每⼀标的分别单独计算确定费率的⽅法。
该⽅法确定的费率依据核保⼈员的经验判断,提出⼀个费率供双⽅协商。
(3)增减法增减法⼜称修正法,是在分类法的基础上,结合个别标的的风险状况予以计算确定费率的⽅法。
以增减法计算确定保险费的⽅法有三种:①表定法,以每⼀风险单位为计算依据,在对每⼀风险单位确定⼀个基本费率的基础上,根据个别标的的风险状况增减修正。
②经验法,根据被保险⼈以往的损失经验,对分类法所确定的保险费率予以修正。
③追溯法,依据保险期间的损失经验数据来确定当期保险费。
王绪瑾《保险学》(第6版)章节题库-再保险(圣才出品)

第11章再保险一、名词解释1.分保答:分保又称再保险,是原保险人在原保险合同的基础上,通过签订再保险合同,支付规定的分保费,将其承担的风险和责任的一部分转嫁给另一家或多家保险或再保险公司,以分散责任、保证其业务经营稳定性的保险。
当保险人承保的直接保险业务金额较大且危险过于集中时,就有必要进行再保险。
2.分出公司答:分出公司是指在再保险业务中,将其承保业务的部分或全部转让给其他保险人的原保险公司。
分出公司有义务向再保险公司支付再保险费,有权按照合同的规定向再保险接受公司要求赔偿损失,享受再保险合同保障。
3.接受公司答:接受公司是指在再保险交易中,接受分出公司分保业务的分入公司。
分出公司需要支付接受公司一定的保费,用以转嫁风险责任。
接受公司需要根据分保费付给分出公司一定费用,用以支付分出公司为展业及管理等所产生的费用开支,称为分保佣金或再保险手续费。
4.自留额答:自留额又称自负责任额,是指分出公司对于每一危险单位或一系列危险单位的责任或损失,根据其本身的财力确定的所能承担的限额。
分出公司在对单独或多个保险标的确定自留额时,应综合考虑危险类别、危险程度、标的物使用性质、建筑等级等因素。
保险公司对自留额的管理是业务经营管理中的首要问题,一个公司根据它的资金力量确定对每一危险单位可以自留多少责任,超过部分就要办理分保。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说的自留额是强调自留的保险责任,保险责任的大小可以由保险金额表示,也可以由赔款额表示。
5.溢额分保答:溢额分保,即溢额再保险,是由保险人与再保险人签订协议,对每个危险单位确定一个由保险人承担的自留额,保险金额超过自留额的部分称为溢额,分给再保险人承担。
溢额再保险与成数再保险相比较,其最大区别在于:如果某一业务的保险金额在自留额之内,就无须办理分保,只有在保险金额超过自留额时,才将超过部分分给溢额再保险人。
也就是说,溢额再保险的自留额,是一个确定的自留额,不随保险金额的大小变动,而成数再保险的自留额表现为保险金额的固定百分比,随保险金额的大小而变动。
王绪瑾《保险学》笔记和习题及考研真题详解(保险市场与保险监管)【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十三章保险市场与保险监管13.1 复习笔记一、保险市场1.保险市场的构成与类型(1)保险市场的要素保险市场一般由保险主体、保险商品和保险价格三个要素构成。
一个完整的保险市场,其市场主体一般由投保人、保险人和保险中介人三方构成。
投保人是保险需求者,是保险商品的买者;保险人是保险供给者,是保险商品的卖者;保险中介人是为保险商品的交易提供中介服务的人,主要包括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和保险公估人。
在现代保险市场上,保险商品交易的一般方式如图13—1所示。
图13-1 保险商品交易的一般方式保险市场展业有三种方式:保险人直接展业、保险代理人展业和保险经纪人展业。
保险商品是保险市场的客体,它是保险人向被保险人提供的在保险事故发生时给予经济保障的承诺。
(2)保险市场的类型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现代保险市场可按不同的标志分类,但一般有如下主要分类:①按保险业务的承包程度分类:原保险市场和再保险市场②按保险业务性质分类:人身保险市场和财产保险市场③按保险业务活动空间分类:国内业务市场和国际保险市场④按保险市场的竞争程度分类:垄断型保险市场、自由竞争型保险市场和垄断竞争型保险市场2.保险市场的需求与供给(1)保险市场的需求保险需求是全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购买保险商品的货币支付能力。
影响险需求的因素较多,主要有:①风险因素②社会经济与收入水平③保险商品价格④人口因素⑤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⑥强制保险的实施(2)保险市场的供给保险供给是保险人在一定时期内通过保险市场可能提供给全社会的保险商品数量。
影响保险供给的因素主要有:①保险资本量②保险供给者的数量和素质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③经营管理水平④保险商品价格⑤保险成本⑥保险市场竞争⑦政府的政策二、保险经营组织1.保险经营组织的形式保险经营组织的形式,是指依法设立、登记,并以经营保险为业的机构。
在国外,保险组织形式多种多样。
-保险市场与监管练习题(含答案)

第十章保险市场与监管练习题(含答案)一、名词解释1.保险市场2.原保险市场3.再保险市场4.保险市场机制5.保险费6.保险费率7、纯费率8、附加费率9、保险需求10、保险需求曲线11.保险需求弹性12.保险需求旳价格弹性13.保险需求旳收入弹性14.保险需求旳交叉弹性15.保险供应16.保险供应弹性17、保险供应价格弹性18、保险供应利润弹性19、保险市场旳供求均衡20、保险深度21.保险密度二、填空题1 . 狭义旳保险市场是指__________旳固定场合。
2 . 广义旳保险市场是指保险商品__________与__________关系旳总和。
3 . 保险市场旳交易对象是__________。
4 . 较早旳保险市场出目前英国旳保险中心__________。
5 . 保险市场旳构成要素涉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 保险市场旳主体是指__________。
7 . 保险市场旳主体涉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只有大量需求方旳存在, 才干使保险旳基本原理__________得以实现。
9 . 保险市场旳客体是__________。
10 . __________旳客观存在和发展是保险市场形成和发展旳基础与前提。
11 . 按照保险承保旳标旳来划分, 保险市场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2 . 按照保险活动范畴来划分, 保险市场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3 . 按照保险交易旳层次来划分, 保险市场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4 . 按保险实行旳方式划分, 保险市场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5 . 在财产保险市场中, 保险人承保旳标旳是__________。
16 .在人身保险市场中, 保险人承保旳标旳是__________。
王绪瑾《保险学》(第6版)章节题库-工程保险(圣才出品)

第7章工程保险一、名词解释1.建筑工程保险答:建筑工程保险是指承保以土木建筑为主体的民用、工业用和公共事业用的工程在整个建筑期间由于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物质损失的风险以及被保险人对第三者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的保险。
建筑工程保险的被保险人大致包括以下三个类别:①工程所有人,即建筑工程的最后所有者;②工程承包人,即负责该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单位;③技术顾问,即由工程所有人聘请的建筑师、设计师、工程师和其他专业技术顾问等。
2.安装工程保险答:安装工程保险是指以各种大型机器设备的安装工程项目在安装期间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物质损失,以及被保险人对第三者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简称安工险。
安装工程保险的适用范围也包括安装工程项目的所有人、承包人、分承包人、供货人、制造商等,即上述各方均可成为安装工程保险的投保人。
3.工期保险单答:工期保险单是指在建筑工程保险中,其保险责任的起讫通常以建筑工程的开工到竣工为期。
保险人承担的赔偿责任则根据受损项目分项处理,并适用于各项目的保险金额或赔偿限额。
如保险损失为第三者引起,适用于权益转让原则,保险人可依法行使代位追偿权。
保险公司对投保工程责任的开始期限由开始动工或者是建筑材料运到动工地开始,而结束之时也是在上述的三种情况之一中决定。
这样的期限决定方法就保障了建筑工程投保人的保险利益得到确切的保障。
二、简答题与其他财产保险相比,建筑工程保险的突出特点是什么?这种制度安排有什么优势?答:(1)与其他财产保险相比,建筑工程保险的突出特点①凡是在工程进行期间,对这项工程承担一定风险的有关各方,均可作为被保险人。
业主或工程所有人、首席承包商或次承包商、业主或工程所有人雇用的建筑师、工程师、顾问等都有可能成为被保险人。
②为了避免各个被保险人之间的相互追偿,保险公司一般都附加一个共保责任交叉条款,对每一个被保险人的被保范围做出明确规定。
如果这些被保险人之间互相发生责任事故,均由保险公司进行赔偿,他们之间不用相互追偿。
王绪瑾《保险学》(第6版)章节题库-信用保证保险(圣才出品)

第9章信用保证保险一、名词解释1.赊销信用保险答:赊销信用保险是国内信用保险的主要险种,是指承保在延期付款或分期付款时,卖方因买方不能如期偿还全部或部分货款而遭受的经济损失。
其中,投保人是制造商或供应商,保险人承保的是买方(即义务人)的信用风险,目的在于保证被保险人(即权利人)能按期收回赊销货款,保障商业贸易顺利进行。
2.出口信用保险答:出口信用保险是指承保出口商在经营出口业务的过程中因进口商方面的商业风险或进口国方面的政治风险而遭受损失的一种特殊的保险。
根据保险合同,投保人交纳保险费,保险人将赔偿出口商因其债务人不能履行合同规定到期支付的部分或全部债务而遭受的经济损失。
3.产品保证保险答:产品保证保险是承保被保险人因所制造或销售的产品质量有缺陷而产生的赔偿责任的保险。
又称为“产品保证责任保险”。
具体承保责任危险:①对用户负责更换或修理不合格或有质量缺陷产品的损失和费用;②赔偿用户因产品质量不符合使用标准而丧失使用的损失,以及由此引起的额外费用;③根据法院判决或有关行政当局的命令,收回、更换或修理已投放市场的质量有严重缺陷的产品所造成的损失和费用。
二、简答题1.试阐述什么是信用保险,什么是保证保险。
它们各自被运用于哪些领域?答:(1)信用保险信用保险是以在商品赊销和信用放款中的债务人的信用作为保险标的,在债务人未能如约履行债务清偿而使债权人遭致损失时,由保险人向被保险人、债权人提供风险保障的一种保险。
主要有出口信用保险、抵押信用保险等形式。
为防止被保险人因信用保险而懈怠经营,滥施信用,通常均要求被保险人作为共保人承担一定份额的损失,并对信用对象作有一定要求,以防保险人遭受不合理的损失。
信用保险主要应用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商品交易、出口产业等领域。
其中信用保险更多的是应用于国际贸易活动,比如出口信用保险。
(2)保证保险保证保险是在被保证人的行为或不行为致使被保险人(权利人)遭受经济损失时,由保险人来承担经济赔偿责任的保险。
王绪瑾《保险学》(第5版)配套题库-保险市场与保险监管【圣才出品】

第十三章保险市场与保险监管一、概念题相互保险公司与相互保险社[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6研]答:(1)相互保险公司是由所有参加保险的人自己设立的保险法人组织,是保险业特有的公司组织形式。
相互保险公司具有以下特点:①相互保险公司的投保人具有双重身份相互保险公司的投保人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公司所有人,又是公司的顾客;既是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同时又是保险人。
他们只要缴纳保险费,就可以成为公司成员,而一旦解除保险关系,也就自然脱离公司,成员资格随之消失。
②相互保险公司是一种非营利型公司相互保险公司以各成员缴纳的保险费形成公司的责任准备金,来承担全部保险责任,成员也以缴纳的保险费为依据,参与公司盈余分配和承担公司发生亏空时的弥补额。
因而没有所谓的盈利问题的存在,所以,相互保险公司不是一种以盈利为目的的保险组织。
③相互保险公司的组织机构类似于股份公司相互保险公司的最高权力机关是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即由保单持有人组成的代表大会。
会员大会选举董事会,由董事会任命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
但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董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上已经控制了公司的全部事务,会员很难真正参与管理,而且现在已经演变成委托具有法人资格的代理人营运管理,负责处理一切保险业务。
(2)相互保险社是同一行业的人员,为了应付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而自愿结合起来的集体组织。
相互保险社是最早出现的保险组织,也是保险组织最原始的状态。
与相互保险公司相比较,相互保险社具有以下特征:①参加相互保险社的成员之间互相提供保险,即每个社员为其他社员提供保险,每个社员同时又获得其他社员提供的保险,真正体现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②相互保险社无股本,其经营资本的来源仅为社员缴纳的分担金,一般在每年年初按暂定分摊额向社员预收,在年度结束计算出实际分摊额后,再多退少补。
③相互保险社保险费采取事后分摊制,事先并不确定。
④相互保险社的最高管理机构是社员选举出来的管理委员会。
王绪瑾《保险学》笔记和习题及考研真题详解(责任保险)【圣才出品】

王绪瑾《保险学》笔记和习题及考研真题详解(责任保险)【圣才出品】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八章责任保险8.1 复习笔记一、责任保险的特征与基本内容1.责任保险的特征与法律依据(1)责任保险的含义与特征①责任保险的含义责任保险是以被保险人对第三者依法应负的赔偿责任作为保险标的的保险。
它承保被保险人由于过失等行为造成他人的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根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应对受害者承担的赔偿责任指供经济赔偿。
②责任保险的特征责任保险属于财产保险,但与一般财产保险比较又有如下基本特征:a.责任保险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健全和完善的法律制度。
b.责任保险的替代性和保障性。
c.责任保险只有赔偿限额。
d.责任保险的特殊承保方式。
e.赔偿处理的特殊决定方式。
(2)责任保险的法律基础①民事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a.损害事实存在。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b.行为的违法性。
c.行为与结果之间要存在因果关系d.行为人的过错。
②责任保险承保的民事法律责任法律责任是指因违反了法定义务或契约义务,或不当行使法律权利、权力所产生的,由行为人承担的不利后果。
根据违法性质的不同,法律责任一般分为民事责任、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
民事责任是指由于违反民事法律对于他人财产或人身安全所造成的损害而应承担的赔偿责任。
民事责任分为侵权责任和合同责任。
a.侵权责任,侵权责任是行为人不法侵害他人非合同权利或者受法律保护的利益而依法应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
b.合同责任,合同责任是指在合同缔结时或者合同成立后以及合同履行期间,由于合同一方当事人的行为导致他方当事人权益受到损害,而依法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
上述法律责任之间的关系如图8—1所示③责任保险的保险事故成立的条件责任保险的保险事故的成立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损害事实或违约事实的存在;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二,受害人(第三者)向致害人(被保险人)提出索赔要求。
王绪瑾《保险学》(第6版)章节题库-责任保险(圣才出品)

第8章责任保险一、名词解释1.公众责任保险答:公众责任保险又称普通责任保险或综合责任保险,是指以被保险人的公众责任为承保对象,是责任保险中独立的、适用范围最为广泛的保险类别。
公众责任是指致害人在公众活动场所的过错行为致使他人的人身或财产遭受损害,依法应由致害人承担的对受害人的经济赔偿责任。
公众责任保险又可以分为综合公共责任保险、场所责任保险、承包人责任保险和承运人责任保险四类,每一类又包括若干保险险种,它们共同构成了公众责任保险业务体系。
2.场所责任保险答:场所责任保险是公众责任保险最具代表性的业务来源,承保固定场所因存在着结构上的缺陷或管理不善,或被保险人在被保险场所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时因疏忽发生意外事故,造成他人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且依法应由被保险人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
场所责任保险是公众责任保险中业务量最大的险别,场所责任保险的险种主要有宾馆责任保险、展览会责任保险、电梯责任保险、车库责任保险、机场责任保险以及各种公众活动场所的责任保险。
3.医疗责任保险答:医疗责任保险,又称医生失职保险,是指承保医务人员或其前任由于医疗责任事故而致病人死亡或伤残、病情加剧、痛苦增加等,受害者或其家属要求赔偿且依法应当由医疗方负责的经济赔偿责任的保险,是职业责任保险中最主要的业务来源,它几乎覆盖了整个医疗、健康领域及其一切医疗服务团体。
二、简答题1.责任保险有何特征?答:责任保险,是以因偶然或意外事件发生所致被保险人(致害人)在法律上对第三者(受害人)的损害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
责任保险与一般财产保险相比较,其共同点是均以大数法则为数理基础,经营原则一致,经营方式相近(除部分法定险种外),均是对被保险人经济利益损失进行补偿。
作为一类独特的保险业务,责任保险在产生与发展基础、补偿对象、承保标的、承保方式、赔偿处理等方面又均有着自己明显的特征:(1)责任保险产生与发展的基础责任保险产生与发展的基础不仅是各种民事法律风险的客观存在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且由于人类社会的进步带来了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其中法制的健全与完善是责任保险产生与发展的最为直接的基础。
王绪瑾《保险学》(第6版)章节题库-运输保险(圣才出品)

第6章运输保险一、名词解释1.运输保险答:运输保险是财产保险的重要支柱,它承保各种交通运输工具及所承运的货物在保险期间因各种灾害事故造成的意外损失。
运输保险按照投保标的的大类可划分为运输工具保险与运输货物保险。
运输保险有以下三个特征:①保险标的并非存放在固定处所而是处于运行状态;②保险标的的出险地点多在异地,从而相对增加了保险人的理赔难度;③意外事故的发生通常与保险双方之外的第三方有密切关系。
2.机动车辆保险答:机动车辆保险是以机动车辆本身及其第三者责任等为保险标的的一种运输工具保险,其保险客户主要是拥有各种机动交通工具的法人团体和个人,其保险标的主要是各种类型的汽车,但也包括电车、电瓶车等专用车辆及摩托车等。
机动车辆保险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①保险危险具有不确定性与难测性;②扩大了可保利益;③注重维护公众利益。
3.第三者责任保险答:第三者责任保险是承保被保险人或其允许的合格驾驶人员在使用被保险车辆时因发生意外事故导致的第三者的损害索赔危险的一种保险。
由于第三者责任保险的主要目的在于维护公众的安全与利益,在实践中通常作为法定保险并强制实施。
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保险的保险责任是被保险人或其允许的合格驾驶员在使用被保险车辆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致使第三者人身或财产受到直接损毁且被保险人依法应当支付的赔偿金额。
4.船舶保险答:船舶保险是指以各类船舶及其附属设备为保险标的的运输工具保险,各种水上装置(如海洋石油开发中的钻井平台等)也可以作为船舶保险业务承保,但建造或修理中的船舶一般不在船舶保险中承保。
与其他运输工具保险相比,船舶保险不仅承保船舶在保险期间整个过程的危险,而且保险人同时承担着船舶损失、碰撞责任和有关费用三类保障责任,加之船舶在水上运行,发生事故后无法保留现场以备查勘,因此,船舶保险业务经营较机动车辆保险业务经营难度更大。
船舶保险的适用范围是所有船东,它承保的标的包括各类船舶及水上装置,范围十分广泛。
王绪瑾《保险学》(第6版)章节题库-保险的数理基础(圣才出品)

第3章保险的数理基础一、名词解释1.保险费率答:保险费率是指保险费与保险金额的比例,保险费率又被称为保险价格,通常以每百元或每千元的保险金额应缴的保险费来表示。
但作为保险价格的保险费率是不同于其他商品的价格的。
因为保险人制定费率时主要依据的是过去的损失和费用统计记录,在此基础上对即将发生的损失及费用进行预测,而不是以已保标的已经发生损失的资料为基础。
保险费率一般由纯费率与附加费率两部分组成。
纯费率又称净费率,它是用来支付赔款或保险金的费率,其计算依据因险种的不同而不同。
财产保险纯费率的计算依据是损失概率,人寿保险纯费率计算的依据是利率和生命表。
附加费率是附加保费与保险金额的比率。
2.纯费率答:纯费率又称净费率,是指纯保费与保险金额的比率。
纯费率用于保险事故发生后进行赔偿和给付保险金。
其计算的依据因险种不同而有别:财产保险纯费率的计算依据是损失概率,即根据保额损失率或保险财产的平均损失率计算出来的,保额损失率是一定时期内赔偿金额与保险金额的比率;人寿保险纯费率的计算依据是生命表和利息。
3.毛费率答:毛费率是指纯保费和附加保费之和与保险金额的比率。
单位保险金额可以用千元单位或百元单位计算,用千元单位计算即为千分率(‰),用百元单位计算即为百分率(%)。
保险费率的高低取决于保险标的危险程度、损失概率、责任范围、保险期限和经营费用的多少。
保险费率包括纯费率和附加费率两部分:纯费率是保险费的基本部分,对应于每单位保险金额可能的赔偿金额,根据损失率来制定。
按照纯费率收取的保费即为纯保费,用于补偿被保险人由于发生保险事故所致保险财产及其保险利益的损失;附加费率是以保险人的业务开支为依据制定的,纯费率加附加费率即得出保险费率。
附加费率分为费用附加费率、异常风险附加费率、利润附加费率。
4.分类法答:分类法是指依据某些重要的标准对危险进行分类,并据此将被保险人分成若干类别,把不同的保险标的根据危险性质归入相应群体,分别确定费率的方法。
王绪瑾《保险学》(第6版)章节题库-保险经营(圣才出品)

第4章保险经营一、名词解释1.风险分散答:风险分散是指由多个保险人或被保险人共同分担某一风险责任。
保险人在承保了大量的风险后,如果所承保的风险在某段期间或某个区域内过于集中,一旦发生较大的风险事故,可能导致保险企业偿付能力不足,从而损害被保险人利益,也威胁着自身的生存发展。
因此,保险人除了对风险进行有选择的承保外,还要遵循风险分散的原则,尽可能地分散已承保的风险,以确保保险经营的稳定。
保险人对风险的分散一般采用核保时的分散和承保后的分散两种手段。
2.承保能力答:承保能力是指保险人对于一个单独的危险单位所能承担的最高保险责任能力。
保险承保是保险合同的签订过程,即保险企业对投保人所提交的投保单进行审核并同意接受的行为。
保险承保是展业的继续,也是展业的目的。
其基本要求之一是要根据保险企业本身的承保能力承保保险业务,采取有效的方法分散风险。
保险人本身的既定资产净值和保险人对分保的安排都会影响承保能力的大小。
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随着资产净值的提高而得到加强。
3.保险市场营销答:保险市场营销是指以保险为商品,以市场为中心,以满足被保险人需要为目的,实现保险企业目标的一系列整体活动。
从整体来看,保险市场营销活动由三个阶段组成,即分析保险市场机会、研究和选择目标市场、制定营销策略。
保险市场营销活动具体包括:保险市场需求的调查;保险市场细分;保险险种的组合与设计;保险市场营销渠道的比较以及保险促销策略的制定与手段的选择等。
总之,保险市场营销是以保险市场为起点和终点的活动,它的对象是目标市场的准保户。
4.目标市场策略答:目标市场策略是指选择适当的保险消费者作为保险企业的目标市场。
换言之,保险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和市场情况确定最具吸引力的细分市场作为自己服务的目标市场,以自己有限的能力来满足市场上特定保险消费者的需要。
其中,目标市场是指保险企业经过市场细分后所要服务的一群保险消费者。
一般来说,可供选择的目标市场策略有:无差异性市场策略、差异性市场策略和集中性市场策略三种。
王绪瑾《保险学》(第6版)章节题库-保险合同(圣才出品)

第2章保险合同一、名词解释1.保险人答:保险人是指与投保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按照合同约定承担赔偿或给付保险金责任的保险公司。
保险人的特点:①保险人是订立保险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它依法设立,专门经营保险业务,按保险合同的约定向投保人收取保险费,对于保险合同约定承担赔偿或给付保险金责任。
②各国法律一般要求保险人具有法人资格,只有个别国家(如英国)允许个人经营保险业务。
我国《保险法》规定,保险人只限于保险公司。
③保险人的具体形式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相互保险公司、相互保险社、保险合作社、国营保险公司及专业自保公司。
我国《保险法》对保险公司的组织形式,保险公司的设立、变更和终止,保险公司的业务经营范围以及其他经营规则等都有明确的规定。
2.被保险人答:被保险人是指其财产或者人身受保险合同保障,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
如果在保险期限内发生了保险事故,被保险人有权向保险人请求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
在财产保险中,被保险人是保险标的的所有人或具有经济利益的人;在人身保险中,被保险人就是保险的对象。
被保险人与投保人的关系,一般有两种情况:①投保人为自己的利益订立保险合同,投保人就是被保险人。
这类情况下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为同一人。
②投保人为他人的利益订立保险合同,投保人与被保险人相分离。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其订立的保险合同在法律上就有效。
3.保险代理人答:保险代理人是指根据保险人的委托,向保险人收取佣金,并在保险人授权的范围内代为办理保险业务的机构或者个人。
保险人委托保险代理人代为办理保险业务的,应当与保险代理人签订委托代理协议,依法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及其他代理事项。
保险代理人的行为,通常视为被代理的保险人的行为。
在保险人的授权范围内,保险代理人的行为对其所代理的保险人有法律约束力。
保险代理人根据保险人的授权代为办理保险业务的行为,由保险人承担责任。
4.保险公估人答:保险公估人是指以保险公估机构的方式开展业务的公司,保险公估机构是指依法设立的,接受委托,专门从事保险标的或者保险事故评估、勘验、鉴定、估损理算等业务,并按约定收取报酬的机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章保险市场与保险监管
一、名词解释
1.保险价格
答:保险价格就是指保险费。
保险价格有理论价格和市场价格之分,理论价格是单纯以影响保险供给的内在因素如成本等为基础而形成的价格。
市场价格则是通常所说的交易价格,它还受市场竞争、货币价值、保险标的、国家有关政策及替代品的价格等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
在保险市场上,交易价格是最敏感的因素,它会深刻地影响供求双方。
交易价格低,保险商品将易于出售;反之则需求乏力。
2.垄断型保险市场
答:垄断型保险市场是指细分的市场由一家保险公司操纵,市场价格由该公司决定,其他公司无法进入保险市场。
在这种市场中,没有任何竞争,消费者没有选择余地,只能购买垄断公司的保险产品,垄断公司可以轻易获得超额利润。
垄断型保险市场还可分为两类:①专业型完全垄断模式,是指在某一地区内,存在两家或两家以上的保险公司,每个公司专营一种业务,各业务间不交叉,以保证其在细分市场上的垄断地位;②地区型完全垄断模式,是指在一国保险市场上,存在着两家或两家以上的保险公司,每个公司垄断该国内某一地区的保险业务,各保险公司的业务不得向彼此地区渗透。
在垄断型保险市场上,价值规律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各种资源配置扭曲,市场效率低下,投保人远远不能达到效用最大化。
3.垄断竞争型保险市场
答:垄断竞争型保险市场是指市场上存在着若干处于垄断地位的大公司和大量的小公
司,各公司提供有差别的同类产品,保险公司能够较自由地进出市场,各公司之间竞争激烈的一种保险市场。
但由于大公司的存在,市场中仍有较强的垄断势力。
总之,在垄断竞争型保险市场中,垄断因素和竞争因素并存。
4.市场机制
答:市场机制是指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关系。
三种规律的具体内容为:①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它强调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并且价格一般以价值为中心,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②供求规律体现的是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必然联系。
一般的,供给总是随着需求的变化而同方向变化。
双方常处于一种非均衡状态,但从长远来看,供给和需求是相等的。
③竞争规律是市场活动的典型规律。
在构成市场机制的诸要素中,竞争是最具活力的,它是市场经济的灵魂,竞争的结果将导致优胜劣汰,从而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5.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答: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当今世界上经营保险业的主要组织形式。
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营利为经营目标,其经营机制和其他行业中的股份有限公司一样,由投资者购买该公司的股份,成为公司的股东,组成股东大会,推举董事会负责经营,董事会任命经理层管理公司的日常事务。
这样完成出资者的所有权和公司法人的经营权有效分离,实现现代企业制度所必需的出资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机制。
6.合作保险组织
答:合作保险组织是指包括保险合作社和相互合作社在内的保险业经营组织形式。
保险
合作社是人们根据自愿的原则集股设立的保险组织,是非营利性的保险组织。
保险合作社采取固定保费制,一经收缴,便不再追加。
交互合作社是存在于美国的一种保险组织形式。
它与相互保险公司的相同之处在于两者都是为投保人提供低成本的保险,而不是为了争取利益。
7.保险市场供给
答:保险市场供给是指在一定的费率水平上,保险市场上各家保险企业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保险商品的数量。
保险市场供给可以用保险市场上的承保能力来表示,它是各个保险企业的承保能力之总和。
保险供给包括质和量两个方面的内容。
保险供给的质既包括保险企业所提供的各种不同的保险商品品种,也包括每一具体的保险商品品种质量的高低;保险供给的量既包括保险企业为某一保险商品品种提供的经济保障额度,也包括保险企业为全社会所提供的所有保险商品的经济保障总额。
8.保险市场需求
答:保险市场需求是在各种不同的费率水平上,消费者愿意并有能力购买的保险商品数量,即在特定时间内,在不同的费率水平上,消费者保险需求的集合形成了保险市场需求。
保险市场需求是一个变量,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当这些因素发生变化时,保险市场需求会增加或减少。
其影响因素包括:①风险因素;②保险费率;③保险消费者的货币收入;④互补品与替代品价格;⑤文化传统;⑥经济制度。
9.保险市场供求平衡
答:保险市场供求平衡是指在一定费率水平下,保险供给恰好等于保险需求的状态,即
保险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点。
保险市场供求平衡受市场竞争程度的制约。
因此,市场竞争程度不同,保险供求平衡的水平各异。
而在不同的费率水平下,保险供给与需求的均衡状态也是不同的。
如果市场达到均衡状态后,市场费率高于均衡费率,则保险需求缩小,迫使供给缩小以维系市场均衡;反之,如果市场费率低于均衡费率,则保险供给缩小而迫使需求下降,实现新的市场均衡。
所以,保险市场有自动实现供求平衡的内在机制。
10.外部性
答:外部性又称为溢出效应、外部影响或外差效应,是指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和决策使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受损或受益的情况。
经济外部性是经济主体(包括厂商或个人)的经济活动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非市场化的影响。
社会成员(包括组织和个人)从事经济活动时其成本与后果不完全由该行为人承担。
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其中正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无须花费代价;负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损,而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人却没有为此承担成本。
11.信息不对称
答:信息的不对称性是指交易一方拥有而另一方缺少的相关信息,是造成保险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
保险市场上信息不对称主要分两种情形:①交易双方事先信息不对称,在保险市场中产生的后果主要表现为逆向选择。
保险购买者对自身情况的了解往往多于保险销售者,就有可能以低于合理保费的价格取得保险,缺乏充足的信息会使保险人难以准确判定每种人适合什么水平的保费,从而给保险经营带来问题。
②交易双方事后信息不对称,在保险市场中产生的后果主要表现为道德危险,即个人行为由于受到保险的保障而发生变化的倾向。
12.准则主义
答:准则主义是指一种比较严格的监管方式,由政府规定保险业经营管理的一些基本准则,要求各保险公司共同遵守,并在形式上监督实施。
如保险业的经营只要在形式上符合规定条件,即予核准。
在这种方式下,国家对保险公司的重大事项,如最低资本金的要求、资产负债表的审查、法定公布事项的主要内容、管理当局的制裁方式等都有明确的规定。
但从实践来看,政府往往仅在形式上加以审查,由于保险技术性强,内容十分复杂,有些法规难以适用。
荷兰、德国曾采用这种方式,但目前大部分国家不采取这一监管形式。
13.实体主义
答:实体主义又称许可主义,是指保险组织的设立必须经政府审批核准,发放许可证;在经营过程中,必须接受政府监管部门在财务及业务方面的监管;破产清算时,仍须在政府监管部门监督下进行的一种理念。
这种方式相对于前两种更严格、更全面。
现在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采用这一方式,如美国、日本、德国、中国台湾等。
实体监督方式实际是对保险经营进行全方位监督,既维护了投保人的利益,又维护了保险市场的健康运行。
14.内控机制
答:内部控制机制是保险公司管理层为保证企业经营管理整体目标的实现,制定并组织实施的对内部各部门和人员进行相互制约和相互协调的一系列制度、措施、程序和方法。
中国人民银行于1997年5月16日颁布了《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对内部控制的目标、原则、要素、内容以及内部控制的管理与监督等作了详细的规定,提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机制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稳健的经营方针和健全的组织结构;恰当的职责分离;
严格的授权和审批制度;独立的会计及核算体制;科学高效的管理信息系统;有效的内部审计。
15.保险行业自律
答:保险行业协会是保险人或保险中介机构(代理人、经纪人、公估人)自己的社团组织。
对规范保险市场发挥着政府监管所不具备的协调作用。
有效的保险业协会既可以避免国家的过分干预,又可以加强各保险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维护保险市场正常的竞争秩序。
保险行业自律行为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代表协会会员对政府有关保险的立法与管理措施发表意见,反映情况,对政府决策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②协调会员在市场竞争中的行为,协会制定的协议或规定虽然没有法律效力,但会员都有遵守的义务,具有一定的约束力;③在业务方面制定统一的保险条款格式,协调最低保险费率、统一回扣或佣金,为政府保险监管部门提供专业依据。
16.市场准入监管
答:市场准入监管是保险监管的第一步,也是监管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是监管经营保险业务的许可证发放程序。
许可证发放程序以及对保险机构的日常监管符合国际标准,有利于增强公众对监管机构和保险业的信心。
17.公司治理监管
答:公司治理监管是指监管保险公司的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的关键是明确内部决策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有一套确保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对保险公司的生存发展负主要责任的法律和规章制度体系。
董事会应该对偿付能力或其他监管标准负首要责任,并以身作则,遵守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