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省份的简称及由来
中国省份简称的由来
![中国省份简称的由来](https://img.taocdn.com/s3/m/ad432512227916888486d7a3.png)
中国省份简称的由来1、北京(京)北京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名称为“蓟”,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的都城。
辽金是将北京作为陪都,称为燕京。
金灭辽后,迁都于此,称中都。
元代改称大都。
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于此,改称“北京”。
清朝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后,民国元年(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定都南京。
同年3月,袁世凯将临时政府迁至北京,成为首都。
民国伊始,北京的地方体制仍依清制,称顺天府。
直至民国三年(1914年),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直辖于北洋政府。
这一时期,北京新建了有轨电车系统,和一批现代的文化教育机构,如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辅仁大学、协和医学院等。
民国十七年(1928年)国民革命军北伐,攻北京,张作霖退回关外。
后被日本关东军谋刺于皇姑屯,东北易帜,北洋政府结束运作。
北伐战争后,中国的首都回迁南京。
撤销京兆地方,改名为北平特别市。
民国十九年(1930年)6月,北平降格为河北省辖市,同年12月复升为院辖市。
这一时期,北京尽管不是首都,但在教育方面仍有关键的优势,被国际人士称为“中国的波士顿”。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平被日军占领,将北平改名为北京。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日本宣布向同盟国投降,中国抗日战争结束。
同年8月21日第十一战区孙连仲部接收北京,并恢复原名北平。
为与中国共产党对决,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1月蒋中正命令于北平成立华北剿匪总司令部。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1月,傅作义与中国共产党达成和平协定,率中华民国国军25万守军投降,1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平进入北平市,并改称北京市,北平市走入历史。
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京”字作为简称。
2、上海(沪)上海之称始于宋代,当时上海已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它的西岸设有上海镇。
1292年,上海改镇为县。
这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
1949年,上海设为直辖市。
省级行政区的简称的由来
![省级行政区的简称的由来](https://img.taocdn.com/s3/m/8c37eafb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1f.png)
省级行政区的简称的由来:
一、用本省主要山名作简称。
如:安徽省有皖山,简称皖。
甘肃省多在陇山之西又简称陇。
二、用本省主要河流作简称。
如:湖南因湘江纵贯全省,故简称湘。
江西因有赣江纵贯全境,故简称赣。
上海市因相传境内的吴淞江(苏州河)下游近海一段古称沪渎,故简称沪。
三、用本省历史名作简称。
如:湖北因清代省会武昌是隋朝以后鄂州的治所,故简称鄂。
福建古时为闽越族居地,因而简称闽。
山东在春秋时为鲁国地,故简称鲁。
河南省境内在《禹贡》中为豫州之地,故简称豫。
山西省境内春秋时为晋国地,故简称晋。
四川省因境内在春秋战国时为蜀国之地,故也简称蜀。
贵州省因省境在唐代属黔中道,故也简称黔。
云南省因其省会昆明附近一带古代曾是滇国的地方,故也简称滇。
陕西省因其在春秋战国时为秦国地,故亦简称秦。
广东省古为南粤辖地,明初建广东省后,人称广东为粤东,故简称为粤。
广西壮族自治区因秦时置桂林郡于此,而且自宋至清其治所都在桂州即桂林府,故简称桂。
海南省因海南岛古称琼崖,且在唐贞观五年设置琼州,明改为琼州府,因而简称琼。
中国各省简称_各省简称及介绍【中国各省市】
![中国各省简称_各省简称及介绍【中国各省市】](https://img.taocdn.com/s3/m/bb459ff5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e4.png)
中国各省简称_各省简称及介绍【中国各省市】 中国地⼤物博,共有31个省、⾃治区、直辖市。
中国的每个省都有⾃⼰的简称,这些简称都是有来源的:1.古国或九州名:⼭西省,春秋时属晋地,故简称晋。
2.取全称中⼀字.像北京(京),天津(津)。
3.地理因素.像湖南(湘),就是因为湘江;江西(赣),赣江贯穿全境。
那么,今天店铺就给⼤家带来各省简称的详细内容。
各省简称 北京市—京 战国时期称蓟,是「战国七雄」之⼀燕国的京城。
辽国称燕京。
⾦国改称京都。
元朝称⼤都。
明朝朱元璋改称北平,永乐帝朱棣改北平为北京。
简称京。
中华⼈民共和国⾸都。
为历史悠久的世界著名古城。
位于华北平原西北边缘,东南距渤海约150千⽶。
⾯积16800多平⽅千⽶。
全市总⼈⼝为1381.9万⼈。
北有军都⼭,西有西⼭,⼭地占全市⾯积的62%;东南是永定河、潮⽩河等河流冲积⽽成的、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平原。
⼭地有煤、铁等多种矿物和花岗⽯、⼤理⽯等优良建筑材料。
地形地貌:北京市中⼼位于北纬39度,东经116度。
雄踞华北⼤平原北端。
北京的西、北和东北,群⼭环绕,东南是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平原。
北京平原的海拔⾼度在20~60⽶,⼭地⼀般海拔1000~1380⽶,与河北交界的东灵⼭海拔2303⽶,为北京市最⾼峰。
境内贯穿五⼤河,主要是东部的潮⽩河、北运河,西部的永定河和拒马河。
北京的地势是西北⾼、东南低。
西部是太⾏⼭余脉的西⼭,北部是燕⼭⼭脉的军都⼭,两⼭在南⼝关沟相交,形成⼀个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弯,⼈们称之为"北京弯",它所围绕的⼩平原即为北京⼩平原。
综观北京地形,依⼭襟海,形势雄伟。
诚如古⼈所⾔:"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
北京全市⼟地⾯积16807.8平⽅公⾥。
其中平原⾯积6390.3平⽅公⾥,占38%。
⼭区⾯积10417.5平⽅公⾥,占62%。
城区⾯积87.1平⽅公⾥。
近郊区⾯积1282.8平⽅公⾥,远郊区⾯积3198平⽅公⾥。
我国省级行政区名称的由来及简称
![我国省级行政区名称的由来及简称](https://img.taocdn.com/s3/m/42cbbc3d43323968011c924c.png)
我国省级行政区名称的由来及简称1、北京市初称蓟,春秋战国时为燕都,辽时为陪都,称燕京,金、元、明、清至民国初期为都城。
1928年设市,简称京。
2、天津市明初取天子津渡之间称天津并设卫,清为天津府治,1928年设市,简称津。
3、河北省因位于黄河以北而得省名。
元属中书省,清为直隶,1928年始称河北省,简称冀。
4、山西省位于太行山以西,春秋时为晋国,元属中书省山西道,清为山西省,简称晋。
5、内蒙古自治区清为内蒙古地区,1947年成立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
6、辽宁省因境内有辽河而得名,清初为盛京,后改奉天省,1929年改辽宁省,简称辽。
7、吉林省因境内吉林城得省名,唐为渤海地,明为女真地,清末置吉林省,简称吉。
8、黑龙江省因边境大河黑龙江得省名,清初为黑龙江将军辖区,清末置黑龙江省,简称黑。
9、上海市相传吴淞江近海一段古称沪渎,宋设镇,始称上海,1920年设市,简称沪或申。
10、江苏省清初属江南省,后取江宁(南京)和苏州各一字,置江苏省,简称苏。
11、浙江省境内有大河钱塘江(旧称浙江)得省名,唐置浙江东西两道,始称浙江,清为浙江省,简称浙。
12、安徽省西周时皖山(今桂山)附近为皖伯封地,清初取安庆和徽州各一字置安徽省,简称皖。
13、福建省唐代从福州、建州各取一字,设“福建经略使”,南宋置1府5州2军,故称八闽,因境内最大水系闽江,故称闽。
14、江西省唐属江南西道,宋属江南东西两路,元置江西行省,清为江西省,因其境内有大河赣江,故简称赣。
15、山东省位于太行山以东而得名,明字置山东布政使司,清为山东省,简称鲁。
16、河南省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古属豫州,元代置河南省,简称豫。
17、湖北省位居长江中游,洞庭湖之北,清置湖北省,古代部分地区属鄂州,故简称鄂。
18、湖南省大部分在洞庭湖之南,清置湖南省,因境内有大河湘江,故简称湘。
19、广东省春秋战国时为百越(粤)地,宋为广南东路,明清为广东省,简称粤。
20、广西壮族自治区秦置桂林郡,宋为广南西路,清为广西省,1958年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
中国各省的简称及
![中国各省的简称及](https://img.taocdn.com/s3/m/1d4c31194a7302768e9939ca.png)
中国各省的简称及简称的由来北京市京天津市津上海市沪别称申重庆市渝河北省冀石家庄山西省晋太原辽宁省辽沈阳吉林省吉长春黑龙江省黑哈尔滨江苏省苏南京浙江省浙杭州安徽省皖合肥福建省闽福州江西省赣南昌山东省鲁济南河南省豫郑州湖北省鄂武汉湖南省湘长沙广东省粤广州海南省琼海口四川省川成都贵州省黔或贵贵阳云南省滇或云昆明陕西省陕或秦西安甘肃省甘或陇兰州青海省青西宁西藏自治区藏拉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南宁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呼和浩特宁夏回族自治区宁银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乌鲁木齐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岛、九龙、“新界”本土及离岛四部分澳门地区简称澳台湾省台台北云南:以在云岭之南得名。
汉即设云南县,为云南得名的开始。
唐为六诏,后为南诏;宋为大理国;元置云南行省及云南诸路道;明置云南省,后改云南布政使司;清改云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顺口溜——东三省,黑吉辽;北、西部,蒙新藏;西南地区有去贵,华中华南两湖广;东南沿海闽浙苏,台琼两省切莫忘;华北华东两河山,皖赣东边是浙江;陕甘青川内地广,宁夏虽小在胸膛;直辖市,京津沪,山城重庆后补上;香港澳门两特区,九七、九九回娘家。
三十四个行政区,牢牢记在心坎上。
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北京市京北京浙江省浙杭州天津市津天津安徽省皖合肥上海市沪上海福建省闽福州重庆市渝重庆江西省赣南昌香港特别行政区港香港山东省鲁济南澳门特别行政区澳澳门河南省豫郑州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呼和浩特湖北省鄂武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乌鲁木齐湖南省湘长沙宁夏回族自治区宁银川广东省粤广州西藏自治区藏拉萨海南省琼海口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南宁四川省川或蜀成都河北省冀石家庄贵州省贵或黔贵阳山西省晋太原云南省云或滇昆明辽宁省辽沈阳陕西省陕或秦西安吉林省吉长春甘肃省甘或陇兰州黑龙江省黑哈尔滨青海省青西宁江苏省苏南京台湾省台台北。
中国各省简称的由来
![中国各省简称的由来](https://img.taocdn.com/s3/m/569d92c758f5f61fb7366672.png)
中国各省简称的由来省级行政区名称和简称的命名比较复杂,现根据有关材料汇总如下。
省级行政区名称后面()里的字是它的简称。
一、四个直辖市1、北京(京)北京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名称为“蓟”,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的都城。
辽金是将北京作为陪都,称为燕京。
金灭辽后,迁都于此,称中都。
元代改称大都。
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于此,改称“北京”。
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京”字作为简称。
2、天津(津)唐宋以前,天津称为直沽。
金代形成集市称“直沽寨”。
元代设津海镇,这是天津建城的开始。
明永乐2年(1404年)筑城设卫,始称天津卫,取“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
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津”字作为简称。
3、上海(沪)上海之称始于宋代,当时上海已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它的西岸设有上海镇。
1292年,上海改镇为县。
这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
1949年,上海设为直辖市。
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一地名,因此,这一带被称为“沪渎”,故上海简称“沪”。
春秋战国时上海是楚春申君黄歇封邑的一部分,故上海别称“申”。
4、重庆(渝)重庆古称“巴”。
秦时称江州。
隋称渝州。
北宋称恭州。
重庆之名始于1190年,因南宋光宗赵敦先封恭王,后登帝位,遂将恭州升为重庆府,取“双重喜庆”之意。
1997年,重庆设为直辖市。
隋时,嘉陵江称渝水,重庆因位于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庆简称“渝”。
二、五个自治区1、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蒙古原为部落名,始见于唐代记载。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国。
元灭后,蒙古族退居塞北。
明清形成内、外蒙古之称。
晚清以后,泛指大漠以南、长城以北、东起哲里木盟、西至套西厄鲁特所以盟旗为内蒙古。
取全称中“内蒙古”三字作为简称。
2、维吾尔自治区(新)辖区古称西域。
西汉设西域都护府。
东汉魏晋改都护为长史。
唐代设伊、西、庭三州和安西、北庭两个都护府。
中国省市区名字简称的来历
![中国省市区名字简称的来历](https://img.taocdn.com/s3/m/5fc4e4e9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24.png)
中国省市区名字简称的来历1、北京:战国时期称蓟,是「战国七雄」之一燕国的京城。
辽国称燕京。
金国改称京都。
元朝称大都。
明朝朱元璋改称北平,永乐帝朱棣改北平为北京。
简称京。
2、天津:明朝,燕王为争夺皇帝位,在这里发兵渡河南下,打败他的侄子明惠帝而篡了位。
为纪念在这里渡河起兵,所以称「天津」,意即天子经过的渡口,简称津。
3、上海:北宋初期,这里已形成居民点,从这里上海洋,所以称上海。
上海原来是捕鱼的地方,当时渔民创造了一种捕鱼工具,叫「邕」(它是由竹子编成,插在水中),后来邕改为沪,所以上海简称沪。
4、重庆:相对于太行山为东。
明朝设置山东省,春秋时是鲁国领土,所以简称鲁。
5、湖南省:相对于洞庭湖为南。
由于湘江纵贯全省,所以简称湘。
6、湖北省:相对于洞庭湖为北。
清朝时省会武昌属鄂州管辖,所以简称鄂。
7、浙江省:境内的浙江盘回曲折,浙江就是钱塘江。
简称浙。
8、江西省:唐朝为江南西道,简称江西道。
清朝时改为江西省。
因赣江纵贯全省,所以简称赣。
9、陕西省:是指现在的河南省陕县西南陕陌以西的地区称陕西。
简称陕。
古代时是秦国领土,又简称秦。
10、安徽省:以清朝时的安庆府(今安庆)和徽州府(今歙县)的头一字组成。
因境内有皖山(天柱山),因而简称皖。
11、江苏省:是以清朝时的江宁府(今南京市)和苏州府(今苏州市)的头一个字组成。
简称苏。
12、甘肃省:是以古代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的头一个字组成,简称甘。
境内的六盘山又叫陇山,故又简称陇。
13、贵州省:明朝设置贵州省。
简称贵。
因古代属黔中郡,所以简称黔。
14、四川省:唐朝初年现在的四川省剑阁以南设东川,西川。
这里的川,是平川广野的意思。
宋代分设益州,榨州、利州等四路,合称『川峡四路』,简称四川,元朝设四川省,简称川。
三国时是蜀国领土,所以简称蜀。
15、云南省:因在云岭以南而得名。
相传汉武帝时有人在白崖看见彩云,派人追彩云到这里,因为设立的县在彩云的边,所以叫云南,简称云。
中国各省简称由来
![中国各省简称由来](https://img.taocdn.com/s3/m/74ebbad8ce2f0066f53322ec.png)
中国各省简称由来沪(Hu)上海市的简称。
相传境内的吴淞江(苏州河)下游近海一段古称沪渎,因而得名。
相传,古代渔民在那在里制作了一种用竹藤编制而成的捕鱼工具叫“沪”,后来就用“沪”作为上海的简称。
冀(Ji)河北省的简称。
因古为冀州地而得名,冀字源于黄帝战蚩尤之后。
民间为记述,庆贺这一历史事件,希望此后吉而免凶,不再发生给人带来灾祸的蚩尤战乱,而作扮成蚩尤形舞的舞蹈。
冀州之名,是以此舞形成文字名地而记史事。
故冀通记,作希望吉而免凶解。
晋(Jin)山西省的简称。
因春秋时晋在此建国而得名。
秦(Qin)陕西省的简称。
因战国时为秦国地而得名。
陇(Long)甘肃省的简称。
因古为陇西郡地而得名,一说因陇山而得名。
宁(Ning)①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简称。
②江苏省南京市的简称。
因清时南京为江宁府治而得名。
鲁(Lu)山东省的简称。
因泰山以南的汶、泗、沂、沐等河流域,为春秋时晋国地而得名。
鲁,钝也,鲁钝之意。
皖(Wan)安徽省的简称。
因境内西部有皖山(天柱山)而得名。
赣(Gan)江西省的简称。
因赣江纵贯省境而得名。
(参见“赣江”条)闽(Min)福建省的简称。
因境内有闽江而得名。
(参见“闽江”条)豫(Yu)河南省的简称。
因古为豫州地而得名。
据《尔雅·释地》“河南曰豫州。
”疏;“李巡曰:河南其气著密,厥性安舒,故曰豫。
豫,舒也。
”传说,“豫”是一种古兽名,人们猜测是一种古象。
距今二百万年以前,黄河流域确实是古象成群的地方。
因此,有人说“豫”是由古象而得名。
鄂(E)湖北省的简称。
因旧时省会武昌古称鄂渚,隋以后以鄂州的治所而得名。
鄂,边际之意。
湘(Xiang)湖南省的简称。
因湘江纵贯省境而得名。
(参见“湘江”条)粤(Yue)广东省的简称。
因古为南粤辖地而得名。
粤同越,系古民族名,居于江浙闽粤一带,总称百粤。
广东、广西古为百粤之地,故称两粤。
桂(Gui)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简称。
因秦时置桂林郡于此而得名。
秦代,广西郁江、黔江两岸,盛产五桂,其皮是一种名贵中药,又称肉桂,因置桂林郡。
全国各省份及其省会简称、别称及其来源
![全国各省份及其省会简称、别称及其来源](https://img.taocdn.com/s3/m/e996a9c16137ee06eff918a5.png)
13
湖南省
湘
唐代在洞庭湖以南,包括 湘姿二水流域设湖南节度 使,始出现湖南一名。宋 置荆湖南路,简称湖南路 。元明两代设湖南道。清 代设置湖南省。因湘江纵 贯全省,故简称“湘”。
长沙
潭
第 5 页
序号
省份
简称
来源
省会
简称
别称
来源 春秋战国时期,南京地处“吴头楚 尾”,为吴国置冶城于此。公元前 472年,越王勾践灭吴后,令越相 范蠡修筑“越城”于秦淮河畔。公 元前306年,楚威王筑城于石头 山,置金陵邑。公元前210年,秦 始皇改金陵为秣陵。211年,孙权 自京口迁秣陵,改名建业。280 年,西晋灭吴,改建业为建邺。后 因避晋愍帝司马邺之讳,改名建康 。317年,司马睿即位,是为晋元 帝,东晋正式建立,定都建康。 吴、东晋、宋、齐、梁、陈合称六 朝,建康城被称为六朝古都。公元 589年,隋灭陈。隋文帝以石头城 为蒋州。此后隋、唐两朝统治者将 扬州治所自金陵迁至广陵,曾一度 取消南京州一级的建制。南唐立 国,定都金陵,改金陵府为江宁府 。 975年,北宋灭南唐,以江宁府 为升州。1329年,改建康为集庆。 1356年,朱元璋攻克集庆,改集庆 路为应天府。1645年,清兵克南京 。改南直隶为江南省,应天府为江 宁府。1853年,太平军攻克江宁, 改江宁为天京,以为都城。
中国四大古都(西安、南京、北京 、洛阳)之首。西周12王,称镐京 。秦统一全国后,在全国各地实行 郡县制,汉步帝太初元年(前 104),将右内史东部改为京兆 尹,三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 (220)改京兆尹为京兆郡,十六 镐 国南北朝时期,前赵、前秦和后秦 (ha 长安、京 、西魏、北周相继建都长安(后秦 o四 兆、镐京 称常安),均在此设置京兆郡(或 声) 尹)。隋唐两代均都长安,在汉长 安城之南另建新城,隋称之大兴城 。唐高宗永徽四年(653)改名长 安城。唐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 后梁开平元年(907),改京兆府 为雍州,后又改为大安府。(续 下)
中国各省简称的由来
![中国各省简称的由来](https://img.taocdn.com/s3/m/b11010fe7c1cfad6185fa704.png)
中国各省简称的由来省级行政区名称和简称的命名比较复杂,现根据有关材料汇总如下。
省级行政区名称后面()里的字是它的简称。
一、四个直辖市1、北京(京)北京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名称为“蓟”,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的都城。
辽金是将北京作为陪都,称为燕京。
金灭辽后,迁都于此,称中都。
元代改称大都。
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于此,改称“北京”。
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京”字作为简称。
2、天津(津)唐宋以前,天津称为直沽。
金代形成集市称“直沽寨”。
元代设津海镇,这是天津建城的开始。
明永乐2年(1404年)筑城设卫,始称天津卫,取“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
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津”字作为简称。
3、上海(沪)上海之称始于宋代,当时上海已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它的西岸设有上海镇。
1292年,上海改镇为县。
这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
1949年,上海设为直辖市。
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一地名,因此,这一带被称为“沪渎”,故上海简称“沪”。
春秋战国时上海是楚春申君黄歇封邑的一部分,故上海别“申”。
4、重庆(渝)重庆古称“巴”。
秦时称江州。
隋称渝州。
北宋称恭州。
重庆之名始于1190年,因南宋光宗赵敦先封恭王,后登帝位,遂将恭州升为重庆府,取“双重喜庆”之意。
1997年,重庆设为直辖市。
隋时,嘉陵江称渝水,重庆因位于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庆简称“渝”。
二、五个自治区1、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蒙古原为部落名,始见于唐代记载。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国。
元灭后,蒙古族退居塞北。
明清形成内、外蒙古之称。
晚清以后,泛指大漠以南、长城以北、东起哲里木盟、西至套西厄鲁特所以盟旗为内蒙古。
取全称中“内蒙古”三字作为简称。
2、维吾尔自治区(新)辖区古称西域。
西汉设西域都护府。
东汉魏晋改都护为长史。
唐代设伊、西、庭三州和安西、北庭两个都护府。
中国各省简称的由来
![中国各省简称的由来](https://img.taocdn.com/s3/m/98070b9dbceb19e8b8f6bae9.png)
中国各省简称的由来省级行政区名称和简称的命名比较复杂,现根据有关材料汇总如下。
省级行政区名称后面()里的字是它的简称。
一、四个直辖市1、北京(京)北京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名称为“蓟”,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的都城。
辽金是将北京作为陪都,称为燕京。
金灭辽后,迁都于此,称中都。
元代改称大都。
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于此,改称“北京”。
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京”字作为简称。
2、天津(津)唐宋以前,天津称为直沽。
金代形成集市称“直沽寨”。
元代设津海镇,这是天津建城的开始。
明永乐2年(1404年)筑城设卫,始称天津卫,取“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
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津”字作为简称。
3、上海(沪)上海之称始于宋代,当时上海已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它的西岸设有上海镇。
1292年,上海改镇为县。
这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
1949年,上海设为直辖市。
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一地名,因此,这一带被称为“沪渎”,故上海简称“沪”。
春秋战国时上海是楚春申君黄歇封邑的一部分,故上海别“申”。
4、重庆(渝)重庆古称“巴”。
秦时称江州。
隋称渝州。
北宋称恭州。
重庆之名始于1190年,因南宋光宗赵敦先封恭王,后登帝位,遂将恭州升为重庆府,取“双重喜庆”之意。
1997年,重庆设为直辖市。
隋时,嘉陵江称渝水,重庆因位于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庆简称“渝”。
二、五个自治区1、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蒙古原为部落名,始见于唐代记载。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国。
元灭后,蒙古族退居塞北。
明清形成内、外蒙古之称。
晚清以后,泛指大漠以南、长城以北、东起哲里木盟、西至套西厄鲁特所以盟旗为内蒙古。
取全称中“内蒙古”三字作为简称。
2、维吾尔自治区(新)辖区古称西域。
西汉设西域都护府。
东汉魏晋改都护为长史。
唐代设伊、西、庭三州和安西、北庭两个都护府。
我国各省市简称的由来
![我国各省市简称的由来](https://img.taocdn.com/s3/m/8f1a3dfc941ea76e58fa04e2.png)
我国各省市简称的由来【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省资料】四个直辖市1、北京(京)北京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名称为“蓟”,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的都城。
辽金是将北京作为陪都,称为燕京。
金灭辽后,迁都于此,称中都。
元代改称大都。
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于此,改称“北京”。
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京”字作为简称。
2、天津(津)唐宋以前,天津称为直沽。
金代形成集市称“直沽寨”。
元代设津海镇,这是天津建城的开始。
明永乐2年(1404年)筑城设卫,始称天津卫,取“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
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津”字作为简称。
3、上海(沪)上海之称始于宋代,当时上海已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它的西岸设有上海镇。
1292年,上海改镇为县。
这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
1949年,上海设为直辖市。
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一地名,因此,这一带被称为“沪渎”,故上海简称“沪”。
春秋战国时上海是楚春申君黄歇封邑的一部分,故上海别称“申”。
4、重庆(渝)重庆古称“巴”。
秦时称江州。
隋称渝州。
北宋称恭州。
重庆之名始于1190年,因南宋光宗赵敦先封恭王,后登帝位,遂将恭州升为重庆府,取“双重喜庆”之意。
1997年,重庆设为直辖市。
隋时,嘉陵江称渝水,重庆因位于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庆简称“渝”。
五个自治区1、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蒙古原为部落名,始见于唐代记载。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国。
元灭后,蒙古族退居塞北。
明清形成内、外蒙古之称。
晚清以后,泛指大漠以南、长城以北、东起哲里木盟、西至套西厄鲁特所以盟旗为内蒙古。
取全称中“内蒙古”三字作为简称。
2、维吾尔自治区(新)辖区古称西域。
西汉设西域都护府。
东汉魏晋改都护为长史。
唐代设伊、西、庭三州和安西、北庭两个都护府。
17世纪中叶以后,清朝平定了准噶尔部叛乱,在天山南北设伊犁将军。
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的由来
![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的由来](https://img.taocdn.com/s3/m/76f4f5cb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fe.png)
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的由来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的由来大致有以下四种情况:1、沿用历史上古地名或由古地名演化而来:河北省:古为冀州地,故简称“冀”。
河南省:古为豫州地,故简称“豫”。
山东省:春秋时鲁国在此,简称“鲁”。
山西省:春秋时属晋国领土,简称“晋”。
湖北省:古为鄂州地,故简称“鄂”。
福建省:秦汉时为闽越地,故简称“闽”。
广东省:古为北越(粤)地,故简称“粤”。
广西:秦在此置桂林郡,故简称“桂”。
上海市:相传吴淞江(苏州河)下游近海一段古称沪渎,即简称“沪”。
上海西部地区是战国时代楚国春申群黄歇的封地,曾简称为“申”。
海南省:唐朝貞觀五年(西元631年)增設琼州,海南簡稱“琼”即據此而來。
2、既用古地名,又用该省名的首字或尾字:甘肃省:古为陇西郡地,简称“陇”,也简称“甘”。
贵州省:秦代属黔中郡,简称“黔”,也简称“贵”。
四川省:三国时为蜀地,简称“蜀”,也简称“川”。
陕西省:古为秦国,简称“秦”,也简称为“陕”。
3、取该省、自治区、直辖市名称的首字或尾字:黑龙江(黑)、吉林(吉)、辽宁(辽)、浙江(浙)、宁夏(宁)、新疆(新)、台湾(台)、青海(青)、内蒙古(内蒙古)、北京(京)、天津(津)、江苏(苏)、西藏(藏),香港(港)、澳门(澳)。
4、取自该省、自治区、直辖市境内名山大川:安徽省:境内有皖山(天柱山),简称“皖”。
湖南省:境内有湘江,简称“湘”。
江西省:境内有赣江,简称“赣”。
云南省:古为滇国地,也说境内有滇池,简称“滇”,也简称“云”。
中国各省简称由来
![中国各省简称由来](https://img.taocdn.com/s3/m/a4ccc8aadd3383c4bb4cd2b7.png)
中国各省、市、自治区地名的来历一、四个直辖市1、北京--京--北京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名称为"蓟"--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的都城。
辽金是将北京作为陪都--称为燕京。
金灭辽后--迁都于此--称中都。
元代改称大都。
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于此--改称"北京"。
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京"字作为简称。
2、天津--津--唐宋以前--天津称为直沽。
金代形成集市称"直沽寨"。
元代设津海镇--这是天津建城的开始。
明永乐2年--1404年--筑城设卫--始称天津卫--取"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
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津"字作为简称。
3、上海--沪--上海之称始于宋代--当时上海已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它的西岸设有上海镇。
1292 年--上海改镇为县。
这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
1949年--上海设为直辖市。
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一地名--因此--这一带被称为"沪渎"--故上海简称"沪"。
春秋战国时上海是楚春申君黄歇封邑的一部分--故上海别称"申"。
4、重庆--渝--重庆古称"巴"。
秦时称江州。
隋称渝州。
北宋称恭州。
重庆之名始于1190年--因南宋光宗赵敦先封恭王--后登帝位--遂将恭州升为重庆府-- 取"双重喜庆"之意。
1997年--重庆设为直辖市。
隋时--嘉陵江称渝水--重庆因位于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庆简称"渝"。
二、五个自治区1、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蒙古原为部落名--始见于唐代记载。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 建立蒙古国。
中国省份名称及其简称的由来
![中国省份名称及其简称的由来](https://img.taocdn.com/s3/m/aecb1bc42cc58bd63186bda6.png)
辖区为春秋时鲁国地,故简称“鲁”。
8、河南省(豫)古称
古称黄河以南地区为河南。汉设豫州部。唐置河南道。宋置河南路。元置河南江北行省。明初设河南省。
辖区相当于《禹贡》中的豫州,故简称“豫”。
9、江苏省(苏)
清康熙6年(1667年)设江苏省,取两江总督驻所江宁(今南京市)和巡抚驻所苏州(今苏州市)两府首字组成江苏省。
由于甘、陕两省间有陇山,甘肃古时别称陇西,故又简称“陇”。
20、陕西省(陕或秦)
陕西一名,源于周代周、召二公“分陕而治”,今陕县张汴塬一带古称陕塬,当时的陕西就是陕塬以西的泾渭平原。唐安史之乱后设陕西节度使,陕西始转化为政区名称。宋设陕西路。元设陕西行省。清设陕西省。
取全称中的“陕”字作为简称。
因秦以后称这一带为琼台、琼州或琼崖,故简称“琼”。
19、甘肃省(甘或陇)
甘肃一名始于11世纪西夏王朝设置的十二监军之一,治所在甘州(今张掖县),辖甘州、肃州(今酒泉)二州,取二州首字组成甘肃。元设甘肃行省,明代并入陕西省,清代恢复省治。
取全称中的“甘”字作为简称。一说认为西夏时行政中心在甘州,故简称“甘”。
隋时,嘉陵江称渝水,重庆因位于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庆简称“渝”。
二、五个自治区
1、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
蒙古原为部落名,始见于唐代记载。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国。元灭后,蒙古族退居塞北。明清形成内、外蒙古之称。晚清以后,泛指大漠以南、长城以北、东起哲里木盟、西至套西厄鲁特所以盟旗为内蒙古。
湖北省 鄂 武汉
湖南省 湘 长沙
广东省 粤 广州
海南省 琼 海口
四川省 川 成都
贵州省 黔或贵 贵阳
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简称的由来
![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简称的由来](https://img.taocdn.com/s3/m/2f53a5e5b8f67c1cfad6b8c3.png)
4、河北省(冀)
• 战国时,黄河以北的齐国土地称为河北。 汉设河北县。唐设河北道。辖区与今有出 入。 1928年设河北省。辖区相当于我国最早的 地理著作《禹贡》中的冀州,故简称 “冀”。
5、山西省(晋)
– 战国至秦汉时,崤山、函谷关以西的地区称 为山西。元时,称太行山以西为山西,设河东 山西道宣慰司,这是山西作为政区名称的开始。 明处设山西省。辖区为春秋时晋国地,故简称 “晋”。
中国各省简称的由来
省级行政区名称和简称的命名比较复杂, 现根据有关材料汇总如下。省级行政区 名称后面( )里的字是它的简称。
一、四个直辖市
• 1、北京(京) 北京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名称为“蓟”, 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的都城。辽金是将北京 作为陪都 ,称为燕京。金灭辽后,迁都于 此,称中都。元代改称大都。明成祖朱棣 从南京迁都于此,改称“北京”。名称一 直沿用至今。1949年设为直辖市。取全称 中的“京”字作为简称。
18、海南省(琼)
• 因其位于南中国海域,境内最大岛屿又称 海南岛,故名海南省。1988年建省。因秦 以后称这一带为琼台、琼州或琼崖,故简 称“琼”。
19、甘肃省(甘或陇)
• 甘肃一名始于11世纪西夏王朝设置的十二监军之 一,治所在甘州(今张掖县),辖甘州、 肃州(今酒泉)二州,取二州首字组成甘肃。元 设甘肃行省,明代并入陕西省,清代恢复省治。 取全称中的“甘”字作为简称。一说认为西夏 时行政中心在甘州,故简称“甘”。由于甘、陕 两省间有陇山,甘肃古时别称陇西,故又简称 “陇”。
21、四川省(川或蜀)
• 辖区秦时设蜀郡。汉设益州部。唐设剑南 道,又分剑南东川、剑南西川两节度使。 宋设西\川路和峡路,后将西川、峡二路分 为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合称 “川峡四路”,简称“四川路”,四川一 名由此产生。元时合并四路,设为四川行 省。自此,四川省治沿用至今。 取全称中 的“川”字作为简称。又因辖区西部古为 蜀国地,故又简称“蜀”。
中国各省简称的由来
![中国各省简称的由来](https://img.taocdn.com/s3/m/05a8fd7f48d7c1c708a145e0.png)
中国各省简称的由来一、四个直辖市1、北京(京)北京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名称为“蓟”,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的都城。
辽金是将北京作为陪都,称为燕京。
金灭辽后,迁都于此,称中都。
元代改称大都。
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于此,改称“北京”。
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京”字作为简称。
2、天津(津)唐宋以前,天津称为直沽。
金代形成集市称“直沽寨”。
元代设津海镇,这是天津建城的开始。
明永乐2年(1404年)筑城设卫,始称天津卫,取“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
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津”字作为简称。
3、上海(沪)上海之称始于宋代,当时上海已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它的西岸设有上海镇。
1292年,上海改镇为县。
这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
1949年,上海设为直辖市。
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一地名,因此,这一带被称为“沪渎”,故上海简称“沪”。
春秋战国时上海是楚春申君黄歇封邑的一部分,故上海别“申”。
4、重庆(渝)重庆古称“巴”。
秦时称江州。
隋称渝州。
北宋称恭州。
重庆之名始于1190年,因南宋光宗赵敦先封恭王,后登帝位,遂将恭州升为重庆府,取“双重喜庆”之意。
1997年,重庆设为直辖市。
隋时,嘉陵江称渝水,重庆因位于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庆简称“渝”。
二、五个自治区1、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蒙古原为部落名,始见于唐代记载。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国。
元灭后,蒙古族退居塞北。
明清形成内、外蒙古之称。
晚清以后,泛指大漠以南、长城以北、东起哲里木盟、西至套西厄鲁特所以盟旗为内蒙古。
取全称中“内蒙古”三字作为简称。
2、维吾尔自治区(新)辖区古称西域。
西汉设西域都护府。
东汉魏晋改都护为长史。
唐代设伊、西、庭三州和安西、北庭两个都护府。
17世纪中叶以后,清朝平定了准噶尔部叛乱,在天山南北设伊犁将军。
清光绪10年(1884年),改为新疆省,意为“故土新归”。
中国各省简称的由来
![中国各省简称的由来](https://img.taocdn.com/s3/m/e6faa3e90975f46527d3e170.png)
你想了解我国各省市简称的由来吗?【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省资料】四个直辖市1、北京(京)北京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名称为“蓟”,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的都城。
辽金是将北京作为陪都,称为燕京。
金灭辽后,迁都于此,称中都。
元代改称大都。
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于此,改称“北京”。
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京”字作为简称。
2、天津(津)唐宋以前,天津称为直沽。
金代形成集市称“直沽寨”。
元代设津海镇,这是天津建城的开始。
明永乐2年(1404年)筑城设卫,始称天津卫,取“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
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津”字作为简称。
3、上海(沪)上海之称始于宋代,当时上海已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它的西岸设有上海镇。
1292年,上海改镇为县。
这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
1949年,上海设为直辖市。
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一地名,因此,这一带被称为“沪渎”,故上海简称“沪”。
春秋战国时上海是楚春申君黄歇封邑的一部分,故上海别称“申”。
4、重庆(渝)重庆古称“巴”。
秦时称江州。
隋称渝州。
北宋称恭州。
重庆之名始于1190年,因南宋光宗赵敦先封恭王,后登帝位,遂将恭州升为重庆府,取“双重喜庆”之意。
1997年,重庆设为直辖市。
隋时,嘉陵江称渝水,重庆因位于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庆简称“渝”。
五个自治区1、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蒙古原为部落名,始见于唐代记载。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国。
元灭后,蒙古族退居塞北。
明清形成内、外蒙古之称。
晚清以后,泛指大漠以南、长城以北、东起哲里木盟、西至套西厄鲁特所以盟旗为内蒙古。
取全称中“内蒙古”三字作为简称。
2、维吾尔自治区(新)辖区古称西域。
西汉设西域都护府。
东汉魏晋改都护为长史。
唐代设伊、西、庭三州和安西、北庭两个都护府。
17世纪中叶以后,清朝平定了准噶尔部叛乱,在天山南北设伊犁将军。
中国省份名称、简称、省会及其简称的由来
![中国省份名称、简称、省会及其简称的由来](https://img.taocdn.com/s3/m/72d351e6102de2bd960588f5.png)
中国省份名称、简称、省会及其简称的由来一、四个直辖市:1、北京(京)——北京北京据可查的第一个名称为“蓟”,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的都城。
辽金将北京作为陪都,称为燕京。
金灭辽后,迁都于此,称中都。
元代改称大都。
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于此,改称“北京”。
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京”字作为简称。
2、天津(津)——天津唐宋以前,天津称为直沽。
金代形成集市称“直沽寨”。
元代设津海镇,这是天津建城的开始。
明永乐2年(1404年)筑城设卫,始称天津卫,取“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
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津”字作为简称。
3、上海(沪)——上海上海之称始于宋代,当时上海已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它的西岸设有上海镇。
1292年,上海改镇为县。
这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
1949年,上海设为直辖市。
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一地名,因此,这一带被称为“沪渎”,故上海简称“沪”。
春秋战国时上海是楚春申君黄歇封邑的一部分,故上海别称“申”。
4、重庆(渝)——重庆重庆古称“巴”。
秦时称江州。
隋称渝州。
北宋称恭州。
重庆之名始于1190年,因南宋光宗赵敦先封恭王,后登帝位,遂将恭州升为重庆府,取“双重喜庆”之意。
1997年,重庆设为直辖市。
隋时,嘉陵江称渝水,重庆因位于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庆简称“渝”。
二、五个自治区1、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或蒙)——呼和浩特蒙古原为部落名,始见于唐代记载。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国。
元灭后,蒙古族退居塞北。
明清形成内、外蒙古之称。
晚清以后,泛指大漠以南、长城以北、东起哲里木盟、西至套西厄鲁特所以盟旗为内蒙古。
取全称中“内蒙古”三字作为简称。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乌鲁木齐辖区古称西域。
西汉设西域都护府。
东汉魏晋改都护为长史。
唐代设伊、西、庭三州和安西、北庭两个都护府。
各省简称来源
![各省简称来源](https://img.taocdn.com/s3/m/f9725d1b6bd97f192279e97e.png)
各省简称怎么来的大致上分几种:1.古国或九州名:山西省,春秋时属晋地,故简称晋。
2.取全称中一字.像北京(京),天津(津)。
3.地理因素.像湖南(湘),就是因为湘江;江西(赣),赣江贯穿全境。
上海市沪上海原来是捕鱼的地方,当时渔民创造了一种捕鱼工具,叫「邕」(它是由竹子编成,插在水中),后来邕改为沪,所以上海简称沪重庆市渝因在此入长江的嘉陵江古称渝水,隋文帝杨坚遂于开皇三年(583年)在这里设置了渝州,是为重庆简称“渝”的由来;河北省冀古为冀州;江苏省苏位于长江下游,旧称江宁、苏州二府,现取二府首字为名,而简称苏省;安徽省皖位于长江下游,旧称安庆、徽州二府,今以二府首字合称,安徽省内有皖山,而在春秋时该地曾为皖国,故简称皖省福建省闽秦代时划为闽中郡,五代时属闽国地,简称闽省;江西省赣赣江贯穿全境;山东省鲁春秋齐国和鲁国所在地;河南省豫古时为豫州;湖北省鄂古代时为楚、鄂王封地,简称鄂,清朝时省会武昌属鄂州管辖;湖南省湘就是因为湘江;广东省粤春秋时属百粤地,今简称粤省;海南省琼唐朝贞观五年(西元631年)增设琼州,海南简称“琼”即据此而来;四川省川、蜀古巴蜀国所在地;贵州省黔或贵秦时为黔中郡,亦称黔省;云南省滇或云因为在云岭以南而得名。
相传汉武帝时有人在白崖看见彩云,派人追彩云到这里,因为设立的县在彩云的边,所以叫云南,简称云。
因为昆明附近是古代滇国,故又简称滇。
;陕西省陕或秦位于黄河中游,宋代以后称陜西路而得名,简称陜,古代时是秦国领土,又简称秦;甘肃省甘或陇位于黄河上游。
旧日为甘州、肃州二府在地,今称由二府差首字而来。
因此处陇山之西,又称陇省。
(甘、肃二府为今之张掖、酒泉);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因古代是桂林郡,故简称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分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24个省,简称如下:直辖市:
北京[京]
天津[津]
上海[沪]
重庆[渝]
自治区:
宁夏[宁]
西藏[藏]
广西[桂]
新疆[新]
内蒙古
特别行政区:
香港[港]
澳门[澳]
省份:
黑龙江[黑]
云南[滇|云]
吉林[吉]
安徽[皖]
山东[鲁]
山西[晋]
广东[粤]
广西[桂]
江苏[苏]
江西[赣]
河北[冀]
河南[豫]
浙江[浙]
海南[琼]
湖北[鄂]
湖南[湘]
甘肃[甘|陇]
福建[闽]
四川[川|蜀]
贵州[黔|贵]
辽宁[辽]
陕西[陕|秦]
青海[青]
台湾[台]
各省省名的来由:
江西:以江南的西部得名。
唐属江南西道,后设江西观察使,为江西得名的开始;宋置江南西路,简称江西路;元设江西行省及江西湖东道;明置江西省,后改江西布政使司;清改江西省,省名至今未变。
山东:以在太行山之东而得名。
唐大部分属河南道;宋设京东路,后分京东东、西路;金更名山东东、西路,为山东得名的开始;元设山东东西道;明置山东省,后改山东布政使司;清改山东省,省名至今未变。
山西:以在太行山之西而行名。
唐大部分属河东道;宋设河东路;金分河东北、南路;元设山西河东道,为山西得名的开始;明置山西省,后改山西布政使司;清改山西省,省名至今未变。
河南:以在黄河之南而得名。
西汉即有河南郡,为河南得名的开始。
唐大部分属都畿道和河南道;宋设京畿路和京西北路;金改南京路;元设河南江北省和河南江北道;明置河南省,后改河南布政使司;清改河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河北:以在黄河之北而得名。
唐大部分属河北道,为河北得名的开始。
宋设河北路,后分河北东、西路;金分河北东路设大名府路;元设燕南赵北道;明设北平省,后废省,所有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称北直隶;清改直隶省;1929年民国改河北省,省名至今未变。
湖南:以在洞庭湖之南而得名。
唐属江南西道和黔中道,后设湖南观察使,为湖南得名的开始;宋称湖南路;元设岭北湖南道;明属湖广省,后改省为湖广布政使司;清分湖广省置湖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湖北:以在洞庭湖之北而得名。
唐属江南东道、淮南道和山南东道;宋荆湖北路,简称湖北路,为湖北得名的开始;元设江南湖北道;明属湖广省,后改为省为湖广布政使司;清分湖广省置湖北省,省名至今未变。
广东:以广南东路简称得名。
唐属岭南道;宋以旧广州辖地置广南东路,简称广东路,为广得名的开始;元设海北广东道;明置广东省,后改广东布政使司;清改广东省,省名至今未变。
广西:以广南西路简称得名。
唐属岭南道;宋置广南西路,简称广西路,为广西得名的开始;元设广西两江道;明置广西省,后改广西布政使司;清改广西省;民国仍之;建国后
改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黑龙江:以黑龙江而得名。
清分吉林将军置黑龙江将军,清末改黑龙江省,省名至今未变。
辽宁:以辽河流域永久安宁得名。
唐属河北道;辽置东京路;金仍之;元置辽阳行省;明
为辽东都司;清设辽东将军,后改奉天将军,再改盛京将军,清末改奉天省; 1929民国
改辽宁省,为辽宁得名的开始;伪满复改奉天省,1945收复后仍改辽宁省;建国初分辽东省和辽西省,后合并恢复辽宁省,省名至今未变。
浙江:以浙江(又称钱塘江)得名。
唐属江南东道,设浙东观察使和浙西观察使;宋置两浙路,南宋又分两浙东路和两浙西路,简称浙东路和浙西路;元设浙东海右道和江南浙西道;明设浙江省,为浙江得名的开始,后改浙江布政使司;清改浙江省,省名至今未变。
安徽:以安庆、徽州各取一字得名。
唐大部属江南西道和淮南道;宋置江南东路和淮南西路;元属江东建康道和淮西江北道;明境内各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称为直隶,后改南直隶;清改江南省,后分设安徽省,为安徽得名的开始;民国仍之;建国初分设皖北行署和
皖南行署,后合并恢复安徽省,省名至今未变。
江苏:以江宁、苏州各取一字得名。
唐大部属江南东道和淮南道;宋置江南东路、两浙西路和淮南东路;元属江东建康道、江南浙西道、淮东江北道;明境
内各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称为直隶,后改南直隶;清改江南省,后分设江苏省,为江苏得名的开始;民国仍之;建国初分设苏北行署和苏南行署,后合并
恢复江苏省,省名至今未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