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土地利用现状及趋势分析与研究
道县土地利用变化与驱动力研究的开题报告
道县土地利用变化与驱动力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道县是湖南省常德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地处常德市东南部,总面积2255平方公里。
近年来,随着湖南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道县土地利用发生了快速变化。
例如,农村土地向非农业用途转化,城市扩张等现象,如何研究道县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对于该区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透彻了解道县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并探究其背后的驱动力。
通过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趋势和影响因素,为当地政府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政策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促进该区域可持续的发展。
三、研究内容本研究拟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包括图像解译、GIS技术、盘问调查等,以了解道县土地利用变化的情况、变化趋势,以及与土地利用变化有关的政策、经济、人口、自然环境等驱动因素,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道县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
采用遥感技术和GIS技术对道县近年来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研究其变化的时空特征,以了解土地利用变化的趋势。
2、道县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梳理政策、经济、人口、自然等因素对道县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深入探究驱动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因素。
3、道县土地利用变化对农村居民生计的影响。
通过盘问调查,了解土地利用变化对农村居民生计的影响,以便为农村发展提供建议和支持。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遥感技术、GIS技术、统计分析方法、实地调查法等综合研究方法,其中,遥感技术和GIS技术是本研究的主要手段,目的在于获取和处理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用于分析数据,实地调查法用于获取相关信息和验证研究结论。
五、研究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预期取得以下成果:1、详细介绍道县土地利用变化的情况和变化趋势。
2、分析道县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并归纳总结主要的驱动因素。
3、分析道县土地利用变化对农村居民生计的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4、为道县的土地利用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
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调查和分析报告三篇
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调查和分析报告三篇土地资源及利用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一)现状1.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我国土地幅员辽阔,土地类型多样。
国土面积在世界上居第三位,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地带,除一部分处于寒温带(约占1.2%)和青藏高原的高寒地区(约占26.7%)外,其余土地的水热条件尚比较好。
但是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多、平地少且分布不均匀,山地、丘陵、高原的面积约为633·7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66%,平地为326.3万平方千米,占34%。
以海拔高度计,超过1000米的土地占国土面积的58%;超过500米的占国土面积的75%。
全球陆地平均海拔高度约800米,而中国大陆的平均海拔高度约为1525米。
山地面积如此之大,成为扩展农业用地的巨大障碍。
我国的人均耕地少,人均耕地面积直接关系到主要农产品的占有量。
据统计,我国现有人均耕地和主要农产品,不仅低于发达国家,而且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从历史发展上看,中国人口过多和耕地资源不足,始终是传统社会生产力矛盾的焦点,这个矛盾突出地表现在人口与耕地的比例关系上。
在战国时期,在当时生产力的水平之下,人均12.5亩耕地是维持生计的临界点;到了唐代中国人均耕地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点为17.88亩;而后一直下降,到了清代“康乾”盛世时期,人均耕地已下降至1774年的3.7亩;到1850年人均耕地又降至2.95亩。
1949年,我国人均耕地仅为2.7亩。
50年代中期,我国耕地面积扩大到16.8亿亩,达到历史上的新高峰,而后又下降,与此同时,总人口却迅速增长,人均耕地呈下降趋势,到1987年为1.33亩,为历史上的最低点。
我国土地资源的地力差异较大。
由于气候条件的差别,东南部地区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属于湿润半湿润地区,其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而生物生产量却占全国的90%,拥有全国95%以上的人口,并且集中了我国90%以上的耕地、林地和产肉量。
而西北部地区受大陆性气候的影响,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干旱缺水,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4.6%,年生物生产量还不到全国生物量的10%,生产能力低。
土地利用开题报告
土地利用开题报告土地利用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土地利用则是指人类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
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化的加速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土地利用问题日益突出,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次研究旨在探讨土地利用的现状、问题以及解决方案,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二、土地利用现状1.农业用地农业用地是土地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
然而,在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农业用地被转化为工业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导致农业用地面积减少、农业生产能力下降。
2.工业用地工业用地是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但过度的工业用地开发和不合理的布局会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因此,合理规划和管理工业用地是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3.城市建设用地城市建设用地是城市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城市的规模和布局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然而,过度的城市扩张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导致了城市空间的碎片化和资源浪费。
三、土地利用问题1.土地资源浪费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土地资源浪费现象,例如农田荒芜、工业用地闲置等。
这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也导致了经济效益的下降。
2.土地利用不均衡土地利用的不均衡分布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一些地区土地资源过度开发,导致环境恶化和生态破坏;另一方面,一些地区土地资源利用率低,未能充分发挥其潜力。
3.土地利用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土地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
一方面,土地利用的过程中可能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如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另一方面,环境保护的需要也限制了土地的开发利用。
四、土地利用的解决方案1.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明确各类土地用途和空间布局,合理安排农业用地、工业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和分布,以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2.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用地的利用效率和产出水平,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增长。
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的开题报告
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利用类型不断发生变化,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目前,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技术已经呈现出多种发展形式,例如遥感信息技术、GPS/GIS技术以及图像识别技术等。
本论文旨在研究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并探讨其在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中的实际应用。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其发展的优缺点。
2、对土地利用更新调查中常用的技术进行综合分析,包括遥感信息技术、GPS/GIS技术以及图像识别技术等。
3、通过实地调查与实验,对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分类和识别,比较不同技术在土地利用更新调查中的应用效果。
4、基于所综合研究的结果,提出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技术在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中的应用策略,以及未来技术发展方向和突破口。
三、论文创新点和难点1、研究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发展优劣,并针对性的进行技术比较。
2、通过实地调查与实验,探索土地利用更新调查中常用技术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类识别效果,并深入分析影响分类识别准确率的因素。
3、结合多方面的实际应用需求,提出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技术在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中的应用策略,为实际应用提供方法指导。
四、论文预期成果1、系统分析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阐述该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关键技术和尚待解决的问题。
2、评估不同技术在土地利用更新调查中的应用效果,比较不同技术之间的优缺点和适用性。
3、提出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技术在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中的应用策略,为国土资源规划和土地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五、论文工作计划1、前期调研与文献综述;2、实地调查与数据采集;3、技术综合分析;4、分类识别效果比对研究;5、土地更新调查应用策略研究;6、论文撰写、修改与完善;7、学术论文提交、答辩与总结。
完善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度研究的开题报告
完善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度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土地作为人类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其利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土地利用格局日趋复杂,土地规划和管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实现国土空间的合理利用和优化布局,保障国土空间安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质量,建立健全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同时,我国在新时期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和现代化国家的目标,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
如何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本论文主要研究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着重探讨如何完善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度的制度框架、制定实施办法、加强规划实施监管等方面的措施。
具体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1)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历史沿革和现状分析;(2)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3)怎样完善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度的制度框架,以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4)如何制定适合不同地区和领域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办法;(5)加强土地规划实施监管机制,保障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顺利实施。
2.研究方法本论文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已有的文献和数据进行搜集和分析,对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评价,总结成功经验,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为制定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度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三、预期成果和创新点1. 预期成果(1)对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度的历史演变和现状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明确存在的问题和需求;(2)根据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度的具体措施和建议;(3)提出可行的制度框架和实施办法,为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国家经济发展提供支持;(4)加强土地规划实施监管机制的建议,保证土地规划实施效果。
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研究——以松原市为例的开题报告
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研究——以松原市为例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研究——以松原市为例一、研究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土地资源被广泛应用于建设用地、工业用地、农业用地等领域。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土地的有限性、环境污染等因素,土地利用的合理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因此,对土地资源进行科学的调查和管理成为当代社会的重要课题之一。
松原市是吉林省东北部的一个地级市,其位于哈尔滨市和长春市之间,是两省交汇处的重要城市。
松原市占地面积较大,土地利用面积广,包括农业、工业、商业、居住等各个方面。
因此,研究松原市的土地利用情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松原市的土地利用情况,探究个区域土地利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一些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一些可行的方案。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研究旨在分析松原市的土地利用现状,包括农业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居住用地等各个方面。
通过对土地利用现状的分析,找到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同时进一步探索未来土地利用的发展趋势,并提出规划建议和对策,以完善松原市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对松原市土地利用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包括用地类型、用地面积、土地开发情况等方面的数据。
2.对松原市的土地资源进行评价和划分,分析其利用潜力和发展方向。
3.对松原市土地利用在生态环境、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影响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措施和建议。
4.研究分析松原市土地利用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探索未来土地利用和开发的趋势和方向。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研究采用以下方法和技术路线:1.采集和整理松原市土地利用的数据,包括卫星遥感、地形图、统计年鉴等信息。
2.对土地利用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绘制土地利用图,研究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和变化趋势。
3. 对松原市的土地资源进行评价和划分,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可持续发展分析法等方法。
4.结合政策、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对松原市的土地利用进行综合评估,采用因果关系分析、SWOT分析等方法。
新县土地利用结构分析及其优化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新县土地利用结构分析及其优化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土地利用是现代城市化和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支撑,也是保障国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
新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份,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新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随着城市化和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新县土地利用结构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
例如:城市化过程中耕地流失、城市化率偏低等问题,导致土地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恶化。
如何分析新县土地利用结构的问题,提出优化对策,对实现新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新县土地利用结构进行分析:(1)新县土地利用历史和现状的分析(2)新县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的评估(3)新县土地利用结构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4)新县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对策2.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使用SWOT分析方法、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统计学方法等对新县土地利用结构进行分析和评估。
三、预期结果和创新点1. 预期结果本研究将通过分析新县土地利用结构,提出优化对策,为新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2. 创新点本研究将采用SWOT分析方法、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统计学方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新县土地利用结构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具有较强的创新性。
四、可行性分析本研究所需的数据可以通过网络、图书馆和现场调查等方式获取。
经过初步调查和分析,本研究的研究内容充分符合新县土地利用结构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学术研究的要求。
因此,本研究具有很高的可行性。
五、研究时间安排和预算1. 研究时间安排本研究的研究时间为一年,具体时间安排如下:阶段一:文献调研和数据收集(2个月)阶段二:新县土地利用历史和现状的分析(3个月)阶段三:新县土地资源评估和SWOT分析(3个月)阶段四:新县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对策(3个月)阶段五:论文撰写和答辩(1个月)2. 研究预算本研究的预算主要包括文献费、调查费、交通费、打印费等,预计总预算为5000元左右。
武汉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武汉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利用方式和经济发展模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
而土地可持续利用则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
武汉市是中国内陆的大中城市,是国家中心城市和中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交通、文化中心。
然而,武汉市的土地利用也面临着种种问题,如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大量占用、城市扩张导致生态破坏等。
因此,研究武汉市的土地可持续利用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研究旨在探讨武汉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武汉市土地利用现状及其主要问题分析;(2)武汉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定义和评价指标体系;(3)武汉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因素分析;(4)武汉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
研究目标包括:(1)深入了解武汉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现状和问题;(2)构建武汉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3)分析武汉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因素;(4)提出武汉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为武汉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SWOT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研究武汉市土地可持续利用问题。
具体技术路线如下:(1)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文献资料,梳理武汉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历史与现状。
(2)设计有关调查问卷,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了解武汉市居民对土地利用和城市发展的态度和看法。
(3)采用SWOT分析,分析武汉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4)借助层次分析法建立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指标进行量化评价。
(5)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武汉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建议。
四、研究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预期可以达到以下成果:(1)深入了解武汉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现状和问题,提出相关改善策略;(2)构建武汉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方法支持;(3)分析武汉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因素,为城市土地利用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4)提出武汉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为武汉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和实践支持。
土地覆盖变化及其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开题报告
滇中地区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及其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城市化建设,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城市规模持续扩大。
在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的变化对环境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研究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及其土地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滇中地区是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之一,城市化进程较为快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也十分显著。
对滇中地区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及其土地可持续利用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该地区的城市发展、生态保护、资源利用等方面提供重要参考。
二、选题意义1.揭示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及其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为城市规划和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2.探究滇中地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现状和问题,为该地区的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三、研究内容1. 滇中地区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现状和趋势2. 城市化对滇中地区土地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的影响3. 滇中地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现状和问题4. 探究滇中地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途径和措施四、研究方法1.遥感技术运用遥感技术获取滇中地区不同时间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数据,分析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趋势及其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2.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当地居民和农民对土地利用的态度和看法,为探究滇中地区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意见。
3.实地考察对滇中地区的部分城市和乡村进行实地考察,调查当地土地资源利用的情况,了解当地政府对土地利用的规划、管理与执行情况,为改善土地利用提供建议。
五、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可以深入了解滇中地区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及其影响,探究滇中地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现状和问题,为该地区的城市发展、生态保护、资源利用等方面提供重要参考。
同时,也可以为我国城市化建设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农业用地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农业用地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I. 研究背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的农业用地面积不断缩小。
同时,农业用地的过度开发和利用也导致了土地的退化、水土流失等问题。
因此,如何保障农业用地的可持续利用,保证可持续农业发展,已成为当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农业用地可持续利用的问题,为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II. 研究目的与意义本研究旨在探究农业用地可持续利用的问题,具体目的如下:1. 分析农业用地可持续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2. 探究农业用地可持续利用的发展趋势;3. 提出保障农业用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与建议,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对于中央及地方政府农村土地政策制定和实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也对于农村发展和可持续农业的合理布局与发展有一定的启示。
III. 研究内容1. 农业用地可持续利用的概念和相关理论。
2. 农业用地可持续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
3. 农业用地可持续利用的发展趋势分析。
4. 保障农业用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与建议,包括政策层面、技术支持层面等。
IV. 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农业用地可持续利用的概念、发展历程、学术理论等方面进行详细梳理。
2. 实证法:通过实地调查、问卷调查等手段,对农业用地可持续利用的实际情况进行搜集和分析。
3. 统计分析法:通过对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农业用地可持续利用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V. 研究进度安排1. 前期调研和文献综述:2019年10月-2020年1月。
2. 实证调研及数据分析:2020年2月-2020年5月。
3. 结果归纳和报告撰写:2020年6月-2020年8月。
VI. 研究预期成果1. 建立农业用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对农业用地可持续利用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2. 揭示农业用地可持续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提出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随着中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土地利用问题成为制约城镇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
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城市空间的有限性,导致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农村土地和资源的过度使用、城市扩张导致的土地浪费和空间碎片化、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等。
因此,研究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问题,对于推动城镇化进程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
本次开题报告将选择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问题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以下内容:
1. 对于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问题的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认清土地利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2. 探究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问题的根本原因,分析其中的政策、经济、社会等相关因素。
3. 提出针对当前中国城镇化所面临的土地利用问题的解决方案,使城镇化能够推进的有序、稳健、可持续。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以下方法:
1. 数据收集法:通过文献资料和统计数据等方式搜集相关数据,对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
2.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深度访谈的方式,调查提高对相关问题的了解,提高研究的可信度和准确度。
3. 模型方法:通过建立土地利用的模型,对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问题进行预测和探究。
四、预期成果
本次研究预计取得以下几方面的成果:
1. 对于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
2. 发现当前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方面的不足之处,对于城镇化的进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3. 对于中国土地利用政策的改善、城镇化进程的可持续发展等提供建议和支持。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报告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当前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土地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可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
2. 方法2.1 数据收集本次研究采用了以下数据来源:•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土地规划文件•统计数据•地理信息系统数据2.2 数据处理针对收集到的数据,我们进行了以下处理:1.数据清洗: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去重、缺失值处理等。
2.数据整合:将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整合,以形成完整的土地利用信息。
3.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3. 土地利用现状概述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当前土地利用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3.1 农用地利用农用地是我国重要的土地资源,占据了大部分的土地面积。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农用地主要用于粮食种植、蔬菜种植和养殖业。
然而,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农用地逐渐受到压缩,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亟待解决。
3.2 工业用地利用工业用地在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统计数据显示,工业用地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
工业用地的利用需要考虑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以确保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3.3 建设用地利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增加。
建设用地主要用于住宅、商业和公共设施等。
然而,由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建设用地的规划和利用应该更加注重合理布局和节约利用。
3.4 生态用地利用生态用地是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
生态用地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森林和湿地等。
在保护生态系统的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生态旅游等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4. 土地利用问题与挑战在当前土地利用现状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与挑战:1.土地资源短缺:随着经济和人口的增长,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土地利用的合理规划和管理亟待加强。
2.生态环境破坏: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会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和生态平衡失调,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保护和修复。
临安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临安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临安市是浙江省杭州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总面积约有2279.98平方公里,人口约有76万人。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临安市的经济快速发展,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对土地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土地利用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临安市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目前,临安市土地利用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农村土地大量闲置、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等等。
这些问题不仅导致了土地的浪费,也加剧了土地资源的短缺,对临安市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因此,本研究拟开展临安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土地集约利用研究,旨在通过对临安市土地利用现状的分析,探索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策略和措施,促进临安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研究将围绕以下两个方面展开:1.临安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通过对临安市土地利用的情况进行统计和研究,包括土地面积、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效率等方面的数据,探究目前临安市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和成因。
2.临安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结合临安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探索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策略和措施,包括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土地利用用途的优化、土地集约利用的鼓励政策等方面,促进临安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研究的最终目标是提出临安市土地利用的优化方案,促进临安市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研究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和步骤:1.数据收集和整理通过查阅文献、调查问卷等方式,收集临安市土地利用的相关数据,并进行整理和统计。
2.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临安市土地利用的现状和问题。
3.问题分析基于数据分析阶段得出的问题,探究问题的成因和影响因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措施。
4.方案设计根据问题分析阶段提出的策略和措施,设计出临安市土地利用的优化方案,并进行评估和优化。
5.方案实施将优化方案纳入临安市土地利用的规划和政策中,并推动方案的实施和落实。
四、预期研究结果和意义本研究预期得出以下结果:1.认识到临安市土地利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土地利用开题报告范文
一、浅谈我国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你论文选题定好了吗?开题报告选题老师同意了?开题报告格式要求准备好了没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问我,希望能够帮到你?提供一个开题报告范文范例,仅供参考,希望对你开题报告写作能有帮助。
提供一个开题报告范文范例,仅供参考,希望对你开题报告写作能有帮助。
提供一个学校范文仅供参考: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中小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构造市场经济主体,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对企业健康发展、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扩大就业渠道、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占全国企业总数99%、工业产值60%、利税40%、就业机会75%的中小企业,现阶段不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且在对外贸易中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中小企业在对外贸易中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途径或策略2.探究中小企业的出口路径的意义中小企业能在国际市场大显身手,也能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扩大企业市场,提高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有利于缓解中小企业资金短缺困难,可以利用出口获得发展资金,也可以吸引海外风投基金或者吸引外资合股以及从海外资本市场出口型中小企业是近年来我国贸易增长的中坚力量,是国民经济的生力军,其发展越来越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与和谐。
产业集群化发展是目前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种重要经济现象,也是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其对企业、区域、国家的经济发展都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对于我国出口型中小企业目前产业集群发展的现阶段而言,还存在很多问题,比较突出的一点就是集而不群,大而不强,缺乏整体协调发展的支持体系和战略部署。
这一点,在当前全球经济危机的形势下尤为凸显。
目前我国对出口型中小企业的研究还不多见,远远落后于实践中的需要。
本文将从经济学视角,以我国出口型中小企业集群作为研究对象,以促进我国出口型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提高集群应对风险能力及集群竞争力为目标2.国内外研究现状3.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无论是3.选题研究的内容:该论题研究的内容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一、对“三网融合”背景下广电产业所面临挑战的研究(一)广电产业运营模式的转变(二)员工配置和技术能力的提高(三)广电网络业务能力的提升二、对“三网融合”背景下广电产业所面临机遇及对策研究(一)机遇1、拓展电视传播的新渠道2、增强电视传播的互动性3、扩大电视传播受众群体(二)对策1、加快广电网络的改造2、开办内容新颖的节目3、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4.选题研究的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相关的记录,形成论题提纲。
彭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的开题报告
彭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利用变化已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普遍问题。
城市扩张、农村城镇化等因素促使土地利用从传统的农业和自然资源利用转向城市建设、工业用地及人居环境等新型用途。
然而,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使得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成为当今学术领域的热点话题。
彭州市作为四川省内重要的县级行政区,其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对于促进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彭州市近年来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土地利用变化,城镇化、工业化等经济发展对土地利用产生了巨大影响。
因此,对彭州市土地利用变化与驱动力的深入研究,对于把握其未来发展趋势,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环境的合理利用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彭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的研究,对该地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全面的解析,进一步揭示土地利用变化的规律、驱动因素及相应的影响机制;为制定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参考。
三、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 彭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概况分析,包括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等的统计分析和图形展示;2. 彭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分析,包括经济、社会、政策等因素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结合统计数据和案例深入挖掘归纳彭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3. 彭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对环境与资源的影响,包括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及经济发展等的影响进行全面分析;4. 彭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未来趋势,包括结合已有变化趋势及政策环境对彭州市未来土地利用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探讨。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多种研究方法进行,主要包括文献调研、GIS空间分析、统计分析和案例研究等。
1. 文献调研法:主要通过查阅已有文献、资料和统计数据等,了解彭州市土地利用状况、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等方面的情况,为后续深入研究和分析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持。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其利用现状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人们的生活质量。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优化土地利用,对其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首先,我们来看看农业用地方面。
在广袤的农村地区,耕地是农业用地的主要组成部分。
然而,当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耕地碎片化现象较为严重。
由于历史原因和土地分配方式,许多耕地被分割成小块,不利于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和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率。
此外,部分耕地质量下降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长期过度使用化肥、农药,以及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导致土壤板结、肥力下降,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再来说说建设用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增长。
城市中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工业园区不断扩张。
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合理的情况。
比如,一些城市盲目追求规模扩张,导致土地闲置和浪费。
一些新建的开发区或工业园区,由于规划不合理或招商引资不力,大量土地未能得到有效利用,长期荒芜。
同时,城市建设中还存在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比例失调,造成城市功能不完善,居民生活不便。
在生态用地方面,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森林、草地、湿地等生态用地对于维护生态平衡、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起着关键作用。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如过度开垦、滥砍滥伐等,生态用地面积不断减少。
这不仅导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还加剧了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生态问题。
造成土地利用现状存在诸多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土地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在土地的规划、审批、监管等环节存在漏洞和不足,导致土地利用的无序和混乱。
另一方面,经济发展的需求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之间存在矛盾。
一些地方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增长,不惜牺牲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此外,公众的土地保护意识淡薄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很多人没有认识到土地资源的珍贵和有限,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随意破坏和浪费土地。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探讨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探讨在现代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土地资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土地的利用方式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发展和环境的质量。
因此,了解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并探讨未来土地利用的发展趋势是非常重要的。
一、土地利用现状分析1. 建设用地建设用地是城市土地利用中占用最多的部分。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在建设用地上的需求不断增加。
因此,大量农田和自然环境会被占用,其中一些是不可逆的损失。
此外,在建设用地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房地产开发商的垄断和不完全的土地评估制度。
2. 农业用地农业用地是城市的“后花园”,有助于维持城市的自给自足。
但随着城市的扩张,农业用地逐渐减少。
而且,农业生产和质量也因过多生态环境被破坏受到了影响。
目前,一些农业用地被用作商品房或商业用途。
3. 森林草原和自然生态用地森林草原和自然生态用地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为城市提供了空气质量、水质和生态平衡。
现在,由于城市化,这些自然生态用地被破坏和退化。
特别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当地居民为了发展而大肆砍伐森林和开垦草原。
二、未来发展趋势探讨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必须考虑土地的可持续利用问题。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发展趋势:1. 协调城市与农村土地利用农业用地的减少会严重破坏城市的生态系统。
政府可以通过引导农民改变种植模式,利用现有的农业用地进行生态旅游和休闲活动。
而一些海岛和农村地区的空置土地可以转化为劳务密集型产业,也可以成为城市的绿色产业链。
2. 加强对建设用地的管理城市的建设用地通常是开发商的盈利来源,但过度开发会导致许多的不良影响,如水土流失、城市热岛现象等。
因此,政府应加强对建设用地的管理,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
3. 关注森林和草原的保护森林和草原是城市的自然保护区。
保护这些自然生态用地可以解决城市的空气和水环境问题。
因此,政府应重视对森林和草原的保护,禁止砍伐和过度开垦。
总之,城市土地利用的现状存在许多问题,这也给城市的发展和环境带来了挑战。
开题报告---土地利用现状及趋势分析与研究
开题报告-—-土地利用现状及趋势分析与研究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学号 1 专业班级土地资源管理3班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单位河北农业大学课题性质设计?论文? 课题来源科研? 教学 ? 生产?其它? 毕业设计(论文)河北省承德市丰宁县土地利用现状及趋势分析与研究题目开题报告(阐述课题的目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案、进度安排、预期结果、参考文献等)一、研究目的、意义:1。
研究目的: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是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
通过对土地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结构与分布,以及土地利用现状与开发等方面的分析,以明确规划区域的土地资源的整体优势与劣势、优势土地资源在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制约优势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揭示土地利用中的成绩与问题,从而明确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和重点,提出改善土地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的对策和途径,可以既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强化区域土地系统功能,又强调人地协调发展的土地利用规划,为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因此,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是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和起点,是制定土地利用方针和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依据。
2。
研究意义:对土地利用现状的分析与研究,是为了更好的了解丰宁县的土地利用情况,是土地利用更加趋于合理,从而节约、集约土地资源,科学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强化整体功能,取得经济、社会、生态整体优化的综合效益,进而促进丰宁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二、研究现状:1.国外土地利用研究现状:国外土地利用研究可追踪到杜能。
19世纪前期对德国南部地区的研究,他提出了土地利用的模式.从早期的强调功能、追求理想城市形态的城市规划理念,到近代在欧美城市中出现的新古典主义式的城市改建计划。
从20世纪40年代起,土地利用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土地利用调查与研究在全球广泛开展。
从20世纪70年代起,随着更广泛的资源调查和遥感等技术手段在资源调查中的应用,以及土地利用规划需求的发展,从土地清查到土地评价的研究逐渐开展起来20世纪90年代以来,土地利用研究具有了新含义,不仅研究土地利用的数量、状态与利用方式,而且将其作为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蒙阴县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的开题报告
蒙阴县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土地利用是一种重要资源利用方式,影响着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土地利用也相应发生了动态变化。
作为一个典型的农业县,蒙阴县的土地利用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而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对于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蒙阴县近年来的土地利用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讨其动态变化的原因及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影响,为县域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1)分析蒙阴县近年来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包括土地利用类型比例、各类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变化趋势和变化原因等;(2)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影响,包括对产业结构、劳动力就业、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影响;(3)提出蒙阴县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2.研究方法(1)收集蒙阴县近年来的土地利用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2)基于遥感技术和GIS技术,绘制土地利用变化图和空间分布图,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特征;(3)采用SWOT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影响;(4)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蒙阴县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三、预期目标和研究成果1.预期目标(1)深入探究蒙阴县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背后的原因和机制,为当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2)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影响,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为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3)提出蒙阴县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为县域土地资源的合理管理和利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2.研究成果(1)研究报告:对蒙阴县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提出合理的建议和对策。
(2)学术论文:根据研究过程和取得成果撰写的学术论文,用于在相关领域发表,并推广研究成果。
(3)研究数据:研究过程中收集、整理、处理的相关数据,为后续进一步研究提供数据基础。
泸定县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开题报告
泸定县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书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泸定县地处四川省西北部,是雅安市下辖的一个县。
该县地形起伏,地势高低差异较大,同时也是一个多山、多河的县区。
土地资源是泸定县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对泸定县的经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长期的人类活动和自然灾害的影响,泸定县的土地利用现状呈现出一些问题,包括土地荒漠化、退化等情况。
因此,对于泸定县土地利用现状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可以帮助当地政府制定更加合适的土地利用政策,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其次,也可以为泸定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的目标和内容本研究的目标是通过对泸定县土地利用现状的分析,探究泸定县的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土地利用类型分布情况:通过对泸定县土地利用图谱进行解读,对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分类,探究各类型土地的分布情况及其特征。
2. 土地利用状况评价:通过对土地的质量、用途、效益等方面的评价,评估泸定县的土地利用状况。
3. 土地利用变化趋势:运用地理信息技术等手段,分析泸定县土地利用变化趋势,揭示变化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未来的土地利用发展趋势。
4. 土地利用优化对策:针对发现的问题和短板,设计相应的土地利用优化对策,帮助泸定县的土地资源更好地得到利用。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研究将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包括:1. 文件调研:查阅泸定县土地管理规划、经济发展计划等相关文件,了解土地利用政策和经济发展情况。
2. 土地利用图谱解读:通过解读泸定县土地利用图谱,对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分类。
3. 土地利用状况评价: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建立土地利用状况评价指标体系,评估泸定县的土地利用状况。
4. 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分析: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和统计学方法,分析泸定县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并揭示变化的原因。
5. 土地利用优化对策设计:根据评价结果和趋势分析,制定相应的土地利用优化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题报告---土地利用现状及趋势分析与研究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学号 1 专业班级土地资源管理3班
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单位农业大学
课题性质设计? 论文? 课题来源科研? 教学 ? 生产? 其它? 毕业设计(论文)省市丰宁县土地利用现状及趋势分析与研究题目
开题报告(阐述课题的目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容、研究方案、进度安
排、预期结果、参考文献等)
一、研究目的、意义:
1.研究目的: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是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
通过
对土地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结构与分布,以及土地利用现状与开发等方面的分析,以明确规划区域的土地资源的整体优势与劣势、优势土地资源在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制约优势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揭示土地利用中的成绩与问题,从而明确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和重点,提出改善土地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的对策和途径,可以既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强化区域土地系统功能,又强调人地协调发展的土地利用规划,为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因此,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是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和起点,是制定土地利用方针和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依据。
2.研究意义:对土地利用现状的分析与研究,是为了更好的了解丰宁县的土地利用情况,是土地利用更加趋于合理,从而节约、集约土地资源,科学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强化整体功能,取得经济、社会、生态整体优化的综合效益,进而促进丰宁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二、研究现状:
1.国外土地利用研究现状:国外土地利用研究可追踪到杜能。
19世纪前期对德国南部地区的研究,他提出了土地利用的模式。
从早期的强调功能、追求理想城市形态的城市规划理念,到近代在欧美城市中出现的新古典主义式的城市改建计划。
从20世纪40年代起,土地利用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土地利用调查与研究在全球广泛开展。
从20世纪70年代起,随着更广泛的资源调查和遥感等技术手段在资源调查中的应用,以及土地利用规划需求的发展,从土地清查到土地评价的研究逐渐开展起来20世纪90年代以来,土地利用研究具有了新含义,不仅研究土地利用的数量、状态与利用方式,而且将其作为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归纳起来,这时期研究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重视土地利用变化。
2.国土地利用研究现状: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土地持续利用概念的出现和国际上研究的蓬勃展开,我国学者对土地持续利用也开展了大量研究。
综观我国土地持续利用研究的专著和论文,主要研究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土地持续利用的理论研究;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农业土地持续利用;城市及其边缘区土地持续利用;土地持续利用驱动力;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土地持续利用研究;持续土地利用规划: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在土地持续利用研究中的应用;土地持续利用综合研究模型。
结合丰宁县土地利用的数据,丰宁县一级土地类8个,二级地类38个,三级地类3个。
土地总面积8738.06平方公里。
农业用地1082427.2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2.58%;非农用地2282811.7亩,占总面积的17.42%。
三、研究容
1.引言
1.1丰宁县总体概况
1.2丰宁县土地资源要素概况 1.21地质要素
1.22地貌要素
1.23土壤要素
1.24植被要素
1.25气候要素
1.26 水文要素
1.27矿产资源
2.丰宁县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2.1耕地面积比例及利用状况 2.2园地面积比例及利用现状 2.3林地面积比例及利用现状 2.4牧草地面积比例及土地利用现状 2.5居民地及工矿用面积比例及利用现状 2.6交通用地面积比例及利用现状 2.7水域面积比例及利用现状 2.8未利用地面积比例
3.丰宁县土地利用现状动态监测 3.1丰宁县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3.2丰宁县土地利用历史变化趋势 3.3丰宁县土地资源利用数量变化 3.4丰宁县土地资源利用结构变化 3.5丰宁县土地利用程度与效益监测 4(丰宁县土地利用现状评价
4.1评价指标的选定
4.2评价指标无量钢化
4.3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4综合指数的计算
5.合理利用丰宁县土地资源的建议 5.1先调查评价、规划后开发利用 5.2农业优先,统筹安排用地比例 5.3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5.4因地制宜,可持续利用
5.5土地利用与保护相结合
6.总结
四、研究方法:
1.利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完成与毕业论文相关容的论文的检索;利用图书馆
的图书资源查阅相关的理论容;充分的利用互联网进行资料的检索收集。
2.利用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方法,如动态变化分析法、指标变化分析法、定性分析法、定量分
析法等。
根据丰宁县的土地资源状况,因地制宜选低昂上述方法加以研究。
五、进度安排:
2010.10.15 开毕业论文相关事项动员会
2010.10.16——2010.12.15 联系实习单位,并完成资料收集及论文选题2010.12.16——2010.12.20 完成毕业论文任务书
2010.12.21——2010.12.31 完成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并开题
2011.1.1——2010.4.1 资料分析及研究
2011.4.2 毕业论文中期检查
2011.4.3——2011.5.14 毕业论文中期检查
2011.5.15——2011.5.16 论文答辩
六、预期结果:通过对丰宁县土地资源的调查、分析与研究,达到合理利用丰宁县土地资源的目的,科学合理制定土地利用规划,从而促进丰宁县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
七、参考文献:
[1] 许君燕.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多尺度评价[D]师大学,2007 [2] 秀彬. 土地利用变化的解释[J]地理科学进展,2002(03) [3] 熊婷.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建模与实证研究[D].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08)
[4] 琳.土地利用弹性规划研究[D].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10)
[5] 懿光. 土地利用规划需求量预测模型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 [6] 海涛.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控制研究[D]大学, 2005 [7] 翅. 土地集约利用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J]城市规划学刊,,2006(01) [8] 王红梅.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证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0 [9] 利根. 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研究[D]农业大学,2000
[10] 佑海. 土地流转制度研究[D]农业大学,2000 [11] 明. 土地利用结构及其驱动因子的统计分析——以地区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1997(04)
[12] 董祚继. 中国现代土地利用规划研究[D]. 农业大学,2007 [13] 占录
正峰. 土地利用规划学[D]. 中国人民大学,2005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教研室意见:
审查结果: 同意? 不同意?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月日。